一、电源滤波器设计与使用原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海珍[1](2020)在《二次设备端口滤波器的性能分析及近场耦合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网电压的不断升高和容量的持续增加,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串补站和变电站内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问题越发错综复杂。随着电力现场骚扰源的复杂化和强度的提高,二次电子设备面对的电磁兼容问题随之越发严重。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干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三大要素,而对于设备端口高频骚扰信号的传入和传出,采用端口滤波器是一种有效的双向抑制手段。干扰频谱成分一般不同于有用信号的频率,滤波器对这些与有用信号不同的成分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首先以某串补站平台上的防雷击器件——氧化锌避雷器(Metal Oxide Varistors,简称MOV)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非线性函数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串补平台上50柱MOV在20k A雷击电流下的残压峰值。接下来研究了另外一种小型MOV在浪涌的骚扰下,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得到了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仿真模型,最终将测试波形与仿真波形进行了电压波形对比分析,确保得到的仿真电路准确有效。并且在试验过程中,完成了对某厂家浪涌发生器的电路建模工作,较好的复现了设备输出波形。同时本文还研究了某隔离开关试验现场电容分压式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简称CVT)低压侧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端口骚扰信号的侵入问题。在考虑共模扼流圈频变特性情况下对信号端口共模扼流滤波器进行了宽频电路建模等效。首先对小型扼流线圈端子间的宽频阻抗特性进行测试,提取了RLC并联谐振等效电路的元器件参数;根据小型扼流线圈的磁芯磁导率的频率特性和阻抗测试结果,采用不同的幂函数对电感的频变特性和电阻的频变特性进行描述;建立了小型扼流线圈共模、差模阻抗的全电路仿真等效模型并且将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建立50?负载下的单台2k V电快速瞬变(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简称EFT)发生器的仿真电路模型,并用建立出来的小型扼流线圈的全电路等效模型去仿真评估了其对EFT骚扰的抑制作用。最后为了优化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滤波器的滤波性能,通过三维电磁场建模计算的方法得到了单线圈电感及共模扼流线圈的电容和频变电感,采用共模扼流线圈三维模型搭建了电源滤波器的差模、共模的三维模型,并同时考虑电源滤波器工作下的电磁环境、寄生参数等非理想特性所带来的影响,并对近场耦合问题进行了优化。
孟文辉[2](2020)在《基于电磁噪声仿真的EMI滤波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功率电子产品中对电磁噪声干扰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本文基于电磁噪声仿真的原理,对电源噪声滤波器进行研究,具体从EMI滤波器的结构和原理、开关电源噪声来源对EMI滤波器进行具体阐述,并从电磁噪声仿真的角度对EMI滤波器进行思考,并提出一种设计方法,以期能够为EMI滤波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周毅,鹿文军,李滢舟,徐嵘,曾绍英,谢晋雄[3](2019)在《电源滤波器布局对端子骚扰电压测试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首先从差模骚扰和共模骚扰两个方面分析了电磁干扰(EMI)电源滤波器的滤波原理,然后介绍了EMI电源滤波器的关键元器件的设计要求和布局原则。接下来,从滤波器与被测设备的搭接情况,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电缆间距,以及滤波器输入电缆长度三个方面,就滤波器布局对端子骚扰电压测试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最后依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EMI电源滤波器的布局对端子骚扰电压的测试结果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利用EMI电源滤波器进行骚扰抑制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则对滤波器进行安装布局。
杜飞[4](2019)在《模拟电路的可靠性及抗干扰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子电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模拟电路的可靠性及抗干扰措施进行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通过提高模拟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研究,来提高模拟电路运行的可靠性。通过对模拟电路的屏蔽、接地、隔离及滤波措施的研究与模拟电路的硬件滤波电路的设计、软件滤波去噪算法的提出,完成了模拟电路实际抗干扰措施的分析、模拟电路电源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以及对软件滤波去除模拟电路信号中干扰噪声的方法的改进。本文按照模拟电路抗干扰的分析流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对模拟电路抗干扰措施的研究。针对模拟电路受到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问题,对接地、屏蔽、隔离与滤波几个方面的抗干扰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以模拟电路为研究对象,对其抗干扰措施的一些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模拟电路的硬件滤波抗干扰设计及分析。为了更好地防止从电源串入的高频噪声对模拟电路的有用信号造成影响,通过对滤波元件的基于Matlab分析的选取,完成了电源滤波器的仿真设计。并从插入损耗的角度出发,对滤波器在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下的等效电路分别考虑,在PSPICE中在对滤波器理想与高频参数、不同的高频分布参数、不同的源负载情况下的插入损耗分别进行了分析验证,验证了本文设计的电源滤波器能较好地滤除从模拟电路电源引入的高频干扰噪声,符合设计参数要求,同时通过对滤波器不同参数的插入损耗的分析,得出了该滤波器模型下不同的高频参数、不同的源负载对插入损耗的影响;从滤波器信号增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在PSPICE仿真软件中对考虑分布参数的电源滤波器不同的电感参数、电容参数下进行了不同频率的信号扫描分析,得出了在该滤波器模型下不同电感、不同电容参数对滤波器输出响应曲线的影响,为交流测电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对模拟电路的软件滤波抗干扰研究。模拟电路经过硬件抗干扰措施后,抗干扰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但为了获得高质量有用信号,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有必要对夹杂干扰噪声的的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去噪,从而获得更纯净的有用信号,更有利于后续对模拟信号地处理。针对模拟电路信号小波阈值去噪传统算法中存在恒定偏差、阈值函数不连续和现有的一些改进方法不足,导致去噪效果差和信号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降噪算法,通过算法的实现,并在典型含噪信号及模拟电路含干扰噪声信号中进行去噪验证,证明了该降噪声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李才宏[5](2018)在《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研制》文中提出现代电子产品对其供电系统提供的电源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子电路中不仅提供所需电压和必要的带载能力,还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供电系统在工作时会提供给不同的电子设备,设备之间会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引起信号紊乱及失真,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对其安装EMI电源滤波器来降低干扰。传统的电源滤波器功能简单,装配和生产复杂。本文改进了电源滤波器的设计,优化了电源功能,改进了装配工艺技术,使电源滤波器滤波效果更好,适应性更强。本文首先对电源滤波器的发展和现状进行简要的概述;介绍了电源滤波器主要元器件包括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特性以及它们各自在电子电路中发挥的功能,并分析总结了电源滤波模块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重点讨论了插入损耗的概念。其次根据电源滤波器的滤波能力的要求,展开了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的研究。分别从电路设计、安装结构及工艺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本文研制的产品是一个指标高,体积小的新型电源滤波器。需要在体积为42.9mm×11mm×21mm的空间内实现所需的所有功能,在设计之初,选取共模高电感纳米晶磁芯和大容量多层瓷介电容,减少元器件数量。在结构布局设计时,选择印制板安装,将电感器、电容器、电位器整合安装在印制板上,实现了电源滤波器的有效装配;在工艺控制方面,合理布局元器件,采用温控烙铁及新型焊接材料,重点控制瓷介电容器的焊接时间及焊接温度,保证焊接质量,提高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的可靠性。完成电源滤波模块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工作。测试结果表明,电源滤波模块的插入损耗指标在10KHz、5MHz分别达到30dB和40dB以上,研究达到了预期要求,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电源特性方面的电磁兼容问题。最后分析总结了滤波模块研制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陈钢[6](2017)在《T公司电源滤波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稳步发展,电子元器件领域在中国的市场增长相对于全球其他市场的增长更加迅速,但是市场的竞争程度却日趋激烈。T公司为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先者,其产品组合在行业中较为广泛,但由于其明星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已经在近年来被不断缩小,增长日益乏力。T公司希望更多拓展明星产品以外的产品线来实现企业的均衡增长。本文通过对T公司电源滤波器产品和所处环境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对经济,技术,政治和环境等PEST分析和内部的SWOT分析,利用STP理论进行市场细分(根据行业进行市场细分),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电梯,医疗和工业),并且进行相应的市场定位,即全球化的品牌、质量保证和本地化的服务水平。并确定营销策略的4P,包括Product产品(现有的产品系列和本地化的服务水平),Price价格(略低于行业领导者或者持平,根据所处行业决定),Place渠道(直销渠道,行业专注型及业务开发型渠道),Promotion推广(技术交流会型和专业展会和杂志等)。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能力搭建,渠道选择和赋能以及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反馈)和风险分析及控制手段以确保整个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对之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企业如何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来发展相对较新的产品或者非明星产品的业务进行一次尝试。这对于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正丽,许永衡[7](2016)在《缝制设备EMI电源滤波器的设计》文中提出为了抑制开关类电磁干扰,缝制设备控制系统中常用到EMI电源滤波器。论文以缝制设备IPM模块的低频开关噪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滤波器理想共模、差模等效模型的插入损耗进行分析,设计出匹配的EMI电源滤波器。并对设计出的EMI电源滤波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对开关噪声的抑制。
闫康杰[8](2015)在《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熔镁砂是一种熔点高、抗氧化性和抗渣性强的高级耐火材料,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冶金等领域。随着生产企业对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品位要求的提高,电熔镁行业开始逐渐采用智能控制策略。为了将运行优化、故障诊断等控制方法更好的应用于电熔镁炉熔炼过程,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了面向电熔镁行业的专用嵌入式控制器。然而,电熔镁炉熔炼过程具有生产环境恶劣、电磁干扰剧烈等特点,严重影响了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的工作性能,给控制系统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嵌入式控制器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但是,电熔镁砂生产现场的电磁环境十分复杂,各种形式的电磁干扰叠加在一起,很难分析出是哪些干扰源导致了嵌入式控制器工作异常。开发人员在设计嵌入式控制器硬件时一般都采取了一定的抗干扰措施,但往往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撑,仅凭一些常用的经验方法进行设计,从而开发出的嵌入式控制器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电磁环境。因此,如何依据电磁兼容原理,研究不同电磁干扰源的干扰途径及干扰机制,设计并实现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是本课题的一个难点。本文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复杂生产制造过程一体化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的支持下,针对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工作时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深入研究了电磁兼容理论,结合工业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源与干扰途径,对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进行需求分析,根据电磁干扰抑制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三种抗电磁干扰措施,并在实验室条件下验证了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本文的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分析了电磁干扰对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产生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电磁兼容基础理论,分析了形成电磁干扰的三个要素,介绍了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2)对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进行需求分析,分析了工业环境中的常见电磁干扰源及干扰途径,将电磁干扰源分为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两大类;(3)研究了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的特性,根据无源低通滤波器设计方法,确定了电源滤波器电路及元件参数,结合嵌入式控制器机壳内部情况,优化了电源滤波器、开关电源和信号调理电路板的布局,实现了传导抗干扰设计;(4)根据提高屏蔽体屏蔽效能的原则,确定了屏蔽机壳的材料厚度及开孔方式,实现了辐射抗干扰设计;(5)研究了形成地环路干扰和公共阻抗耦合干扰的原因,运用混合单点接地方法和数字地模拟地隔离方法,改进了信号调理板的地线布局,实现了内部抗干扰设计;(6)设计实验测试了改进前后嵌入式控制器的传导抗干扰能力、辐射抗干扰能力和内部抗干扰能力,验证了改进后嵌入式控制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卞荣[9](2014)在《某型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及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开关电源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磁兼容设计已经成为开关电源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应的电磁兼容标准也成为开关电源类产品必须满足的性能指标。高频开关电源是严重的电磁干扰源,它们引起的传导干扰和电磁辐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电源EMI滤波器是抑制这类传导干扰的极为有效的器件。本文通过一个EMI电源滤波器的设计,对于滤波电路结构的选择和参数计算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建立滤波器仿真模型,系统的分析了滤波器各个参数对滤波性能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和优化了滤波器的结构和相关参数,提高滤波器的滤波效果。由于共模电容的取值关系到人身安全,标准上对共模电容的大小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共模滤波的性能在共模电容的限制下,尤其是在高频时的插入损耗值非常不理想,甚至达不到设计目标或标准规定的限值。仅靠无源元件进行优化,或需要非常精良的器件制作工艺,或需要再加入器件进行繁琐的高频分布参数的解耦,效果还非常有限。在此,引入有源器件能够有效的帮助优化高频下的共模滤波效果。
黄兆军[10](2013)在《电源滤波器在空调器设计中的选型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选型要求,以及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安装和布线要求。
二、电源滤波器设计与使用原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源滤波器设计与使用原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二次设备端口滤波器的性能分析及近场耦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源端口浪涌防护器件的特性测试及建模 |
2.1 超/特高压串联补偿装置的主要设备以及MOV的防雷击分析 |
2.1.1 串补平台上大功率MOV的非线性特性函数拟合 |
2.1.2 大功率MOV的浪涌残压分析 |
2.2 浪涌发生器波形测试及电路模型 |
2.2.1 浪涌发生器测试与仿真 |
2.2.2 浪涌发生器电路模型及分析 |
2.3 小型功率MOV对浪涌的防护特性研究 |
2.3.1 小型MOV对浪涌防护的测试结果 |
2.3.2 小型MOV的浪涌防护电路仿真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集端口小型扼流线圈的全电路建模仿真 |
3.1 信号采集端口描述 |
3.2 小型扼流线圈的全电路等效仿真建模 |
3.3 EFT骚扰对信号采集端口的仿真实验 |
3.3.1 EFT发生器的仿真电路 |
3.3.2 扼流线圈对EFT骚扰抑制性能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源滤波器的三维电磁场仿真 |
4.1 测量与仿真磁芯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
4.2 提取单线圈电容 |
4.3 提取与测量单线圈电感 |
4.4 共模线圈的三维仿真以及电源滤波器的近场耦合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2)基于电磁噪声仿真的EMI滤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EMI滤波器概述 |
1.1 EMI滤波器的结构 |
1.2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噪声来源以及抑制原理 |
2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研究 |
2.1 三相电源EMI滤波器设计原则 |
2.2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
3 结语 |
(3)电源滤波器布局对端子骚扰电压测试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EMI电源滤波器原理 |
2 EMI电源滤波器的关键器件选择与安装要求 |
2.1 EMI电源滤波器的关键器件 |
2.2 EMI电源滤波器的安装布局原则 |
3 EMI电源滤波器的布局对端子骚扰电压测试的影响 |
3.1 滤波器与设备金属外壳搭接不良的情况 |
3.2 滤波器输入与输出电缆距离太近的情况 |
3.3 滤波器输入电缆过长的情况 |
4 结语 |
(4)模拟电路的可靠性及抗干扰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拟电路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
1.2.2 模拟电路抗干扰措施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模拟电路的抗干扰及提高可靠性的方法 |
2.1 模拟电路的可靠性模型 |
2.1.1 基于经验的可靠性模型 |
2.1.2 基于失效物理的可靠性模型 |
2.1.3 FIDES模型 |
2.2 可靠性设计 |
2.2.1 按技术分类的通用可靠性设计准则 |
2.2.2 电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 |
2.3 模拟电路运行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措施的相关性 |
2.4 模拟电路的干扰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拟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
3.1 屏蔽抗干扰技术 |
3.1.1 屏蔽原理 |
3.1.2 屏蔽抗干扰措施 |
3.2 接地抗干扰技术 |
3.2.1 地线干扰机理 |
3.2.2 接地抗干扰措施 |
3.3 隔离抗干扰技术 |
3.4 滤波抗干扰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电路的硬件滤波抗干扰措施 |
4.1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信号类型及特点 |
4.2 滤波电路的设计原则 |
4.3 滤波电路的设计及参数确定 |
4.3.1 电路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4.3.2 共模和差模等效电路 |
4.4 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分析 |
4.4.1 理想电路与高频电路模型的比较 |
4.4.2 高频分布参数的比较 |
4.4.3 不同的源、负载阻抗的比较 |
4.5 滤波器的输出幅频响应分析 |
4.5.1 不同的共模元件参数值对幅频响应的影响 |
4.5.2 不同的差模元件参数值对幅频响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拟电路的软件滤波抗干扰措施 |
5.1 小波分析用于信号处理的优势及发展 |
5.2 小波分析理论与降噪原理 |
5.3 小波变换降噪参数的确定原则 |
5.4 新改进小波阈值降噪法的提出 |
5.4.1 传统阈值降噪函数的不足 |
5.4.2 新改进小波阈值降噪法的提出 |
5.5 降噪方法的典型信号验证 |
5.5.1 BLOCKS信号的测试验证 |
5.5.2 DOPPLER信号的测试验证 |
5.6 新改进降噪法在模拟电路信号降噪中的应用 |
5.6.1 原始信号的获得 |
5.6.2 新改进降噪法在含噪信号中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电源滤波器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滤波模块设计基本理论 |
2.1 电感器的基本原理 |
2.1.1 电感器的分类与型号 |
2.1.2 电感器的基本参数 |
2.1.3 电感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及发展动态 |
2.2 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
2.2.1 电容器的分类与型号 |
2.2.2 电容器的电容量的计算 |
2.2.3 电容器的一般特性 |
2.2.4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
2.2.5 现代电容器发展的新动态 |
2.3 电源滤波模块的设计原理 |
2.3.1 电源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方法 |
2.3.2 插入损耗对电源滤波模块的重要性 |
2.3.3 电源滤波器设计的主要参数 |
2.3.4 电源滤波器的主要设计步骤 |
2.4 电源滤波模块设计简介 |
2.4.1 电源滤波模块设计方法 |
2.4.2 电源滤波模块设计难点分析 |
2.4.3 突破难点的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设计 |
3.1 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电路设计 |
3.1.1 总体方案考虑 |
3.1.2 电路设计 |
3.1.3 结构设计 |
3.2 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工艺设计 |
3.2.1 工艺方案设计 |
3.2.2 工艺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制备 |
4.1 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制备 |
4.1.1 电路板制备 |
4.1.2 材料控制 |
4.1.3 工艺控制 |
4.2 制备过程出现的故障现象及改进措施 |
4.2.1 故障原因分析 |
4.2.2 改进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基本电性能测试 |
5.2 环境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T公司电源滤波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其背景 |
1.1.1 公司发展概述 |
1.1.2 公司面临的困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PEST分析法概述 |
2.2 SWOT分析法概述 |
2.3 STP理论概述 |
2.4 4P营销策略 |
第3章 相关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2 市场与需求分析 |
3.2.1 市场规模和前景 |
3.2.2 市场分布和需求 |
3.2.3 典型客户需求及购买行为研究 |
3.3 行业竞争分析 |
3.3.1 现有竞争分析 |
3.3.2 未来竞争展望 |
第4章 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
4.1 企业战略和愿景 |
4.2 组织结构分析 |
4.3 产品分析 |
4.4 研发及生产分析 |
4.5 企业文化分析 |
4.6 渠道分析 |
4.7 T公司电源滤波器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分析 |
4.8 T公司电源滤波器在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 |
第5章 电源滤波器的市场选择与定位 |
5.1 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
5.2 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 |
5.3 市场定位(Positioning) |
第6章 营销策略制定 |
6.1 Product |
6.2 Price |
6.3 Place |
6.4 Promotion |
第7章 实施计划和风险控制 |
7.1 营销策略的实施计划 |
7.2 营销策略的风险和控制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缝制设备EMI电源滤波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EMI电源滤波器主要指标 |
1.1 额定电压 |
1.2 额定电流 |
1.3 漏电流 |
1.4 插入损耗 |
2 关键参数仿真设计 |
2.1 EMI电源滤波器的基本电路结构 |
2.2 EMI滤波电路理想的共模及差模等效电路 |
3 EMI电源滤波器仿真 |
4 结论 |
(8)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控制器在电熔镁炉控制系统的应用 |
1.2.2 嵌入式控制器电磁干扰现象 |
1.3 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电磁兼容技术发展动态 |
1.3.2 电磁兼容设计内容和基本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磁兼容基础理论 |
2.1 电磁干扰现象与电磁兼容理论 |
2.1.1 电磁干扰现象 |
2.1.2 电磁兼容理论 |
2.2 电磁干扰三要素 |
2.2.1 干扰源 |
2.2.2 干扰途径 |
2.2.3 敏感设备 |
2.3 电磁干扰抑制方法 |
2.3.1 滤波技术 |
2.3.2 屏蔽技术 |
2.3.3 接地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需求分析及设计 |
3.1 嵌入式控制器电磁干扰环境分析 |
3.1.1 外部干扰 |
3.1.2 内部干扰 |
3.2 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设计 |
3.2.1 传导抗干扰设计 |
3.2.2 辐射抗干扰设计 |
3.2.3 内部抗干扰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的实现 |
4.1 传导抗干扰的实现 |
4.1.1 电源滤波元件选用与参数确定 |
4.1.2 电源滤波器电路仿真实验 |
4.1.3 电源滤波器封装技术与安装方法 |
4.2 辐射抗干扰的实现 |
4.2.1 机壳结构的改进 |
4.2.2 机壳的屏蔽效能仿真实验 |
4.3 内部抗干扰的实现 |
4.3.1 信号调理板电路结构 |
4.3.2 模拟部分地线抗干扰的实现 |
4.3.3 数字部分地线抗干扰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实验验证 |
5.1 传导抗干扰测试 |
5.2 辐射抗干扰测试 |
5.3 内部抗干扰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9)某型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兼容概述 |
1.1.1 电磁兼容的含义 |
1.1.2 EMI 的危害和 EMC 的必要性 |
1.2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 |
1.2.1 某型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
1.2.2 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 |
1.2.3 开关电源 EMI 特点 |
1.3 开关电源 EMI 滤波器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1.4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开关电源 EMI 滤波器设计原理介绍 |
2.1 开关电源 EMI 滤波器介绍 |
2.2 EMI 电源滤波器 |
2.3 EMI 滤波器设计原理 |
2.3.1 双口无源网络基础 |
2.3.2 电路结构选取原则 |
2.4 EMI 滤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2.5 电容、电感器件的高频模型 |
2.5.1 电感的高频特性 |
2.5.2 电容的高频特性 |
2.6 EMI 滤波器的元件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MI 电源滤波器的设计 |
3.1 标准规范及设计目标 |
3.2 滤波器的结构分析 |
3.2.1 滤波器电路的确定 |
3.2.2 共模和差模等效电路 |
3.3 滤波器参数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滤波器的性能研究及优化 |
4.1 仿真结果分析 |
4.1.1 仿真结果 |
4.1.2 滤波器元件参数的讨论 |
4.2 电路结构及元件参数的调整 |
4.3 高频等效电路 |
4.4 高频仿真分析 |
4.4.1 共模高频性能分析 |
4.4.2 差模高频性能分析 |
4.5 改进后的共模滤波 |
4.5.1 加入的有源滤波器 |
4.5.2 加入有源滤波器后共模滤波的低频性能 |
4.5.3 加入有源滤波器后共模滤波的高频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10)电源滤波器在空调器设计中的选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作原理 |
2 电源滤波器的设计与选型应用 |
2.1 应用环境温度要求 |
2.2 额定温度 |
2.3 额定电压 |
2.4 额定电流 |
2.5 漏电流 |
2.6 插入损耗 |
2.7 EMI滤波器网络结构的选择 |
1) 电容型 (C型) 滤波器 |
2) L型滤波器 |
3) π型滤波器 |
4) T型滤波器 |
5) 双T型滤波器 |
2.8 滤波元件的选择 |
2.8.1 滤波电容 |
2.8.2 放电电阻 |
2.8.3 电感的取值 |
2.8.4 压敏电阻的选型 |
2.9 滤波电路的衰减特性 |
3 滤波器的安装及布线要求 |
4 小结 |
四、电源滤波器设计与使用原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次设备端口滤波器的性能分析及近场耦合优化[D]. 高海珍. 华北电力大学, 2020(02)
- [2]基于电磁噪声仿真的EMI滤波器研究[J]. 孟文辉. 中国设备工程, 2020(06)
- [3]电源滤波器布局对端子骚扰电压测试的影响分析[J]. 周毅,鹿文军,李滢舟,徐嵘,曾绍英,谢晋雄. 电子测试, 2019(13)
- [4]模拟电路的可靠性及抗干扰措施研究[D]. 杜飞.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5]机翼控制系统电源滤波模块研制[D]. 李才宏.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6]T公司电源滤波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陈钢.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缝制设备EMI电源滤波器的设计[J]. 李正丽,许永衡.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6(04)
- [8]电熔镁炉嵌入式控制器抗电磁干扰设计与实现[D]. 闫康杰. 东北大学, 2015(01)
- [9]某型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及研究[D]. 卞荣.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10]电源滤波器在空调器设计中的选型与应用[J]. 黄兆军. 家电科技,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