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设计师——西安宣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艳[1](2021)在《欧洲工业遗产保护历程与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曾是工业化生产生活的历史缩影,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载体。在推进城镇化的社会背景下,工业遗产保护成为热门话题,我国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群体高度重视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而在推进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事业的过程中,却因各城市工业化进程不同等各种原因,导致工业遗产保护制度并不能适用于不同地域的工业遗产保护。因此,研究工业遗产保护历史较久国家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致力于我国从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成熟的欧洲国家的实践经验中得到的启示。基于此,首先以“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以工业遗产的发展和保护历程为研究前提,其次通过梳理国际组织机构为工业遗产保护颁布法令条文,提取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规章中有关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以及保护方法的关键信息,并分析其发展历程。与此同时,对比剖析以英国、德国和法国为主的欧洲国家在工业遗产保护制度、实践以及管理方面的制度优化以及实际保护案例的实践,接着研究分析英国、德国和法国在工业遗产管理体系以及登录制度与标准,最后总结归纳以英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制度、实际改造策略、管理体系以及登录制度和标准,对我国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和管理制度的启示,为完善我国工业遗产拥有更完整的,层级分明的保护和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关伟锋[2](2021)在《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文中提出遗址展示在西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1955年的《雅典宪章》到2008年《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出现,标志着遗址展示理论日渐达成国际共识。中国大遗址是追溯华夏之源、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艺术价值。然而,趋向于遗址“现状价值”还是文献研究的“历史原貌价值”的展示导向诉求博弈仍然存在,大遗址重保护而轻展示,展示方式多为静态展示,展示缺乏历史动态层次性,遗址潜在文化价值挖掘不够,由以上诸多问题导致的遗址展示效能差及遗址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当前急需应对的社会时代命题。本文选取我国大遗址中城址类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借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遗产保护经典理论作为支撑,把大遗址中的遗址本体、本体复原再现形象、本体周边环境、人工辅助展示设施、人文场景实物再现及大遗址周边景观风貌等都作为遗址展示中的“景观要素”,探寻大遗址本体及遗址环境展示的景观策略。文章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大遗址保护展示当中,微观层面,把遗址本体展示的时间纵轴转换为遗址空间展示横轴,形成遗址本体的现状价值展示、遗址历史原貌展示、非物质文化要素及叠压的遗产展示相融合的多维综合展示格局。以建筑类遗址本体展示为代表,提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展示、建筑原址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模拟示意展示等展示模式。宏观层面,景观规划指引下的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理念在大遗址展示中的运用能从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遗址区功能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重点展示节点控制及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控制给予探讨。同时提出更为宏观的大遗址地景文脉的展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分别从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规划思想、都城形态、水系格局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展示策略,拓宽了遗址展示的范畴,能更为有效的为公众提供更为详尽的城市信息,增强文化感知,更好地发挥大遗址历史文化传播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遗址展示效果的判定首次提出“展示效能”这一概念。借助对大遗址使用人群及互动性体验展示方式的研究,选取20个遗址展示景点,从遗址景点的真实性、遗址信息可读性、游客互动体验性、大遗址景观风貌四个方面构建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体系,通过实际调研游客驻足时间对遗址展示景点展示效能评价结果进行初步验证,评价模型的构建对于提升遗址展示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阮益权[3](2020)在《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对其价值的挖掘和生命的延续;结构作为技术手段解决了建筑形式的构建。结构是旧工业建筑中重要的建筑元素,对旧结构的价值重现和新结构介入的结构表现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结构表现是有意识地利用结构特殊的形式所带来的表现力,结合个人情感、结构理性、人文和审美需求,从技术到艺术不同层面,使结构在建筑中具有超越实用功能的多重价值表现。结构表现广泛存在于结构理性主义、结构表现主义、高技派等建筑作品之中,结构表现具有理性内涵和艺术内涵。根据结构表现的要求和改造的建构逻辑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结构表现分为三个研究层次: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对于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研究,首先确认旧结构的保护价值,包括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经过价值判断后,需采用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对旧结构进行保护。通过将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分为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工业构筑物若干层次,进行结构表现的理性内涵、艺术内涵和表现策略研究。对于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研究,是基于对旧结构保护再利用、建造年代可识别、新旧结构结合逻辑的原则上进行的。根据新结构与旧结构的受力关系,将新结构介入形式分为独立介入、新结构依附于旧结构,根据空间操作,新结构介入有更复杂多样的方式。新旧结构的关系可以从受理逻辑和视觉关系来探讨,新旧结构的理性和艺术表现内涵,提出了结构表现的策略:从结构形态、结构肌理、结构形体、结构功能不同方面,采用模仿演变、差异对比、衬托突出、新旧呼应等手法进行表现。对于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研究,分旧结构的加固技术、连接节点、改造材料三方面进行结构表现的内涵和策略研究。加固技术可根据是否改变受力体系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针对不同材料和体系的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连接节点种类繁多,可采用对比和协调的方式进行结构表现。不同改造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根据材料视觉上体现的“新”和“旧”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表现策略。最后根据文章的研究逻辑,从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三个层次对典型案例——西安大华纱厂1935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造结构表现分析研究并提出结论。
周芳[4](2020)在《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保护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包含集体记忆或者城市记忆的传统居住社区、历史遗产、传统街区等受到严重的破坏,但幸运的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传统保护的意识在不断加强。近年来,关于以“记忆”为主题的历史保护成为学术探讨的热点,然而,大多都聚焦在以场所记忆、城市记忆为理论指导下的历史景观建筑、历史名城的保护实践上,对于强调“集体记忆”的传统居住社区保护更新研究却很少被讨论,对“记忆”的探讨大多也都集中在“记忆的认识层面”,对于从“记忆的筛选到记忆的提取再到记忆的回溯”这一体系的研究相对缺乏,导致不能针对性地将有价值的记忆进行保留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因此,论文选取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交叉学科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构建集体记忆的选择原则和选择内容,以此对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集体记忆的具体内容要素进行提取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指引和策略。以期站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上为将来相似类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文章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集体记忆的多学科相关理论出发,并将心理学范畴体系下和社会学范畴体系下的相关记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市建筑景观学体系下的研究,从而明确集体记忆的具体内涵、三大构成要素和五大特征,保证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具有现实实践性和可研究意义,同时作为支撑记忆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理论。第二部分:在宏观上,通过对集体记忆与传统居住社区空间的关系分析,构建出集体记忆的选择体系,包括依据相关的法律文书总结出的五个选择原则:完整性原则、原真性原则、集体性原则、延续性原则以及地域性原则;依据研究对象“传统居住社区”的三大构成和《知觉现象学》中提及的知觉要素总结出的空间要素、文化要素、行为要素和感知要素这四大类内容选择;同时提出两种唤起记忆的模式:再现和再认。第三部分:基于前文的理论依据、选择内容和选择原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场调研资料,提取了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空间要素、文化要素和行为要素的三大类记忆要素,社区肌理、街巷空间、建筑形态、景观风貌、民俗文化、符号文化、生活行为、服务行为和商贸行为九大中类,具体共26种小类的记忆要素类型,并对每一种具体要素进行特征分析和阐述,提出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第四部分:根据前文建立起来的相关集体记忆理论以及西关传统居住社区的具体记忆要素和保护更新策略,对笔者参与和了解的广州西关泮塘项目进行解读,从而为集体记忆在西关传统居住社区保护更新的具体实践中提供依据,进一步证明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构想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为将来同类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综上所述,集体记忆不仅是一个心理层面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构建的概念,论文将集体记忆概念运用到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保护更新中,将心理学上的集体记忆三级加工模型理论:编码、存储和回溯应用于整个研究分析中:从宏观上构建传统居住社区集体记忆的编码(选择)到具体西关传统居住社区集体记忆的存储(提取)再到最后提出西关传统居住社区集体记忆的回溯(再现)策略。通过这一体系的研究,构建了西关传统居住社区集体记忆保护更新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策略,从而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李瑞瑞[5](2020)在《广东省滨海地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以深圳大鹏半岛沙鱼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立足于深圳这一超大城市,其独特的城市背景、滨海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别于内陆的文化传统,使得这一区域的传统村落形成其典型的特色。由于这些传统村落往往位于城市和乡村的中间过渡区域,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向外辐射扩张,这些传统村落不得不接受快速城市化的冲击和影响,经历着原有生活、生产方式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与城市的关系并非主动融入而是被动裹挟,故其保护和更新面临着特殊的考验。此外,从政策制度的层面看,自03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制度实施以来,我国针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制度和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当前保护制度针对特定区域的传统村落依然存在适应性、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地方适应性法规的制定也存在较为滞后的问题;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分析,当前学术界的主要关注点还是集中在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典型传统村落,而对于乡土文化价值较典型传统村落低的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研究比较匮乏;从保护方式上看,国家针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制度实施以来,传统村落的保护更多的是政府自上而下的行为[1]。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论文确立了广东省滨海地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这一研究方向,并且选取了深圳大鹏半岛沙鱼涌作为本文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本着将村落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的原则,试图用科学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考虑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以更加尊重原住民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使得村落的物质文化遗存真正得以传承、乡土文化价值真正得以延续。为了使论文整体的研究更加系统理性,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逐层递进式地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基础:在明确了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难点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相关的国际性指导文件以及国外先进经验,并且对国内外有关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案例进行了研究,思考并且借鉴了这些指导性文件、先进经验以及具体案例中,对于本研究有启示作用的思路和方法。区域研究:在深圳大鹏半岛这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下,从历史概况解读和现状评析两方面的内容入手,对该区域传统村落的历史从自然地理、村落形成、价值认知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认知,对区域内村落的保存现状以及相关制度现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的切入和系统研究打下基础。对象研究:对具体的研究对象沙鱼涌的历史价值进行了再认知,对其保护与更新的现状进行了评析,从自身价值和城市区域发展规划的角度明确了沙鱼涌在保护更新工作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策略提出:基于以上研究的成果,结合价值认知可见、可忆、可营的三个层面,笔者从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产业要素三个方向针对性地提出了沙鱼涌保护与更新策略,并且针对沙鱼涌村落保护更新的难点问题,选取了国内外以及深圳本地的优秀案例作为借鉴,为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刘琳婕[6](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沈佳成[7](2019)在《中意比较视野下遗址公园设计方法研究 ——以西安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遗址公园逐渐发展成为大遗址保护的成熟模式从而不断应用开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尽管现阶段中国的遗址公园建设发展已形成一定的数量,然而本土地区对于遗址公园相关设计方法研究仍处于探讨阶段,很多方面仍然并不完善且在建设过程中暴露了许多短板,因此对于遗址公园的设计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便凸显出了其必要性。意大利地区作为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三大源流之一,对于遗址公园的发展与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之中意两国之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素有合作,这便为研究中意比较视野下的遗址公园设计方法提供了先决条件。西安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与遗址公园建设发展方面在中国而言处于先行者行列,选取西安地区结合意大利地区的遗址公园共同研究设计方法并进行分析比对,其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说服力。本文在比对中国地区及意大利现有遗址公园相关案例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于遗址公园的设计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国今后的遗址公园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是对于遗址公园这一研究对象进行界定以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并且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此后以国际范围内的遗址公园发展现状为引述,分析了中意两地文化遗产以及遗址公园建设的发展阶段,并对于两国的发展进行异同比较从而为下文对于遗址公园的设计方法研究进行铺垫。随后对于中意两地的遗址公园设计方法按照研究内容分为遗址保护、遗址展示以及景观设计等模块进行详细剖析,并对于两地遗址公园设计流程分别进行了详细阐释。根据以上内容对于两地遗址公园的设计方法进行比对研究,通过透彻分析设计方法之中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以及部分设计手法等共同点以及设计对象、设计目标以及部分设计手法在内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对、列表总结并分析原因,最终结合意大利地区的设计方法为中国地区的遗址公园设计在诸多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在最后结合两国遗址公园的优秀案例对于遗址公园设计方法中的规划结构设计与功能分区设计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从而对于前部的设计方研究进行补充,最终总结研究内容为中意两国之间的遗址公园设计方法比较进行总结归纳。
张梦迪[8](2019)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工具在修复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辽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调查为例》文中认为修复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近代历史建筑重视程度的提高,其修复问题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然而城市快速发展,部分建筑缺少应有的监督保护体系,其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在现有的修复方法中缺少针对性的数字化工具,修复工程中历史建筑调研工作的效率还不是很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重复性劳动可以被自动化处理,已经在提升多个行业的工作效率,对于建筑遗产领域亦是如此。本文就基于此进行了相关尝试——开发智能化的数字工具实现对历史建筑图像等信息的批量分析处理,将繁琐的人工操作自动化。首先,总结了历史建筑修复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梳理出数字化工具的需求框架;其次,调研了辽宁近代历史建筑,统计整理出可组成其数据库的内容,分析了当前辽宁近代历史建筑中存在保存状态差、修复效率低、缺少针对性数据库管理等问题,完成工具的功能性设计部分;基于上述需求框架和功能设计结果,结合计算机的数据库、机器学习、图像分析等技术,在Qt框架下开发出具有交互界面的数字化工具;最后,应用工具对部分辽宁近代历史建筑进行实例研究,总结该工具在历史建筑构成与分布分析、图像数据自动整理、建筑细部相似度、风格判别、主色调提取、表皮残损识别及数字化修复参考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其在计算准确性和研究方法上的不足。本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修复工程的效率,为修复工程提供相关的分析及参考依据。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主观理解的差异性而导致修复工作出现偏差;还可以进一步推广至历史建筑其他研究领域,将数字技术深入建筑遗产工作中,全面提高工作效率,辅助完成历史建筑的调查、研究、保护、修复、监测等工作。
张毅[9](2018)在《考古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及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遗址是人类世代生活痕迹的见证,凝聚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智慧结晶。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精神文明的传承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联系古往今来的纽带,遗址是功不可没。中国是有着5000年辉煌文明史的古国,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已公布的235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遗址和墓葬的有710处,约占总数的1/3,可见文化遗址是文化遗产多么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中下叶,我国经济高度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明显增速,城市、乡村环境巨变,古遗址作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其生存空间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大遗址”概念提出,并确立以建设具有保护、发掘遗址和展示休闲双重职能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模式的保护方式,标志着古遗址保护进入“景观时代”。论文通过对考古遗址领域文献资料和以22个考古遗址公园为对象的案例研究发现几点突出的问题:(1)针对考古遗址景观及其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深度上都不足,缺乏对该新兴领域发展有力的支撑。(2)对以考古遗址为主体的景观定位不明确,其保护规划的思路仍停留在传统的文物保护观念上,重文物轻环境,对现代遗址景观具有保护研究与休闲娱乐的双重职能认识不充分,缺乏适合考古遗址景观特征的具系统性、普适性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模式,从而导致设计方法运用单一,设计结果出现偏差,例如以展示设计替代环境设计的问题,把室外环境景观看做室内展示的另一种形式,只关注它的展示功能,忽略其他职能,这样既降低景观设计的价值,也没有全面展现遗址景观的价值;还有过度设计、以环境整治代替景观设计等,极大降低了景观的价值,容易造成新的环境问题。(3)考古遗址景观建成运营后评估调研不足,关于规划设计的优化意见反馈较少,类似的问题容易反复出现。面对突出的问题,本文从景观这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将传统的文物本体为中心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归纳为包括遗址及空间环境为整体景观的自然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运用逻辑演绎综合分析法,建立了考古遗址景观价值体系。基于该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地案例调研分析,取得研究成果如下:在理论研究层面,(1)明确考古遗址景观的定位并对该概念定义,总结出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即是以保护与传承遗址核心价值为中心思想,意识到当前考古遗址景观是一种可变化的中间过程,而不是最终模式,是最大限度利用现今社会知识与技术保护遗址,为传承千秋万代服务。它应是符合当前社会时代背景,以绿地为载体做到对古文化遗址被发掘出的状态和性质最小程度影响的保护,预留给后人持续考古研究和改善遗址环境的空间与立地条件。因此,要坚持保护先行、最小干预、环境可逆化、展示一致性、可持续性等原则,达到创造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氛围的场所,既展示考古遗址文化内涵与外延价值,又集合休闲与游憩、考古科研与教育于一体遗址景观的目的。(2)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建立适用于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模式,重新构建设计团队体系与设计流程。(3)根据遗址具有不同文化与环境条件,从分析考古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出发,建立以符号设计法与行为模式法为主导,其余如原型法、叙事法、美学法则和古典园林手法等考古遗址公园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机配合使用,共同集成整体性设计方法体系。在实证研究层面,以金沙考古遗址公园景观为案例,应用上述理念与方法与现有规划成果对比分析发现:论文的理念、模式及方法更能保护与传承考古遗址的核心价值,更好地履行新形势下其社会公共职能的责任,而公园现状则在景观要素表达与公共空间社会职能方面存在弊端。面对上述不足,从使用后评估角度因地制宜地设计检验方法,分别就景观要素表达文化内涵效果与滞留空间使用率情况两个方面作调查实验,具体地:(1)为验证金沙遗址景观各要素表现效果,采用专家评分法与SPSS定量统计数据的调查法,结果发现景观要素表达与理论研究层面保持了一致性,但效果有区别,如植物对遗址文化理解干扰度最低,环境中协调度最高,但可识别度也是最低的。建筑物环境协调度最低,干扰度也最强。景观小品设施表达出来的文化意象可识别度最高,给游人的印象最深刻。道路是贡献度最不明显要素;(2)针对遗址公园公共空间利用率方面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发现:部分开敞空间利用率很低,滞留空间使用功能单一化,金沙遗址公园开敞空间成为当地居住的老年人与小孩的重要活动场所,最主要的行为模式是看护与玩耍等等。据此,归纳金沙考古遗址公园经验教训,总结相应的建议,以宝墩考古遗址公园为对象提出规划设计构想。此外,恰逢遭受芦山地震破坏的茶马古道遗址进行恢复重建,因此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该案例分析研究发现重建中存在不利于遗址价值原真性的过度设计现象,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办法。论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一种景观,其规划设计纳入景观规划设计范畴,但并不与考古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相冲突,是从不同的角度保护与传承遗址文明,在尊重遗址文化本质特征前提下提升整体景观品质,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更有利于实现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对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仍将长期处于探索阶段,深入研究的工作任重道远。
刘祎绯[10](2014)在《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理论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健康的历史城市应当是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物质形态的变迁不可避免,且生命力也不局限在物质层面上,这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受到所处时代背景与思潮的影响,自2005年5月《维也纳备忘录》发表以来,世界文化遗产的语境下先后出现了“城市历史景观”、“城市遗产”、“周边环境”三个相互关联的新理念,都贯穿着对于完整性与动态性的强调,并引发了国际上许多相关的学术讨论。三者以城市历史景观为总体框架,互为补充,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历史城市认知的范式,即,较以往更具有了完整性与动态性。不过,虽然能“知其然”,该范式仍然欠缺指导“知其所以然”的能力。故本论文以良好的人居环境质量为目的,借助文化遗产学视角,基于第三种类型学与阐释人类学的认识论基础,采用城市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地标-基质”模型,搭建了“锚固-层积”模型,提出由“城市锚固点”与“层积化空间”为主体,以“锚固-层积效应”为相互作用力,循环往复,相似扩张,形成历史城市的新理论,用以更好的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论文也将原本所指模糊的“城市历史景观”一词再定义为:以一系列具有时间层次和空间结构的城市锚固点为骨架,以可能历经多种层积模式至今的层积化空间为肌肉,由于具有双向性的锚固-层积效应而始终处于变化中的有机体。在建构完善锚固-层积理论的过程中,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类型学、比较研究、系统分析多种方法,阐述了何为城市锚固点、层积化空间,以及二者相互之间存在的锚固-层积效应。城市历史景观变迁至我们如今所见的空间状态,其历程中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本文以英国城市卡迪夫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城市历史以三个阶段细分锚固-层积效应。并指出今天的绝大多数历史城市都已进入第三阶段,而“周边环境”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反向覆盖”这一阶段中是矛盾聚焦的重要空间。分析我国涉及城市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制度历史和现状可知,虽然周边环境尺度下的保护制度概念不少,但控制力较弱,也不成体系。借鉴英国的相关政策法令,本文建议融合多体系共同参与,加强对周边环境管理制度的建设,以保障城市历史景观未来能继续在持续性的锚固-层积效应中保持良性变迁。
二、亚洲设计师——西安宣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设计师——西安宣言(论文提纲范文)
(1)欧洲工业遗产保护历程与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工业遗产发展及保护历程 |
2.1 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
2.1.1 工业革命的诞生 |
2.1.2 工业革命的发展 |
2.1.3 工业革命催生工程构筑物和工业建筑 |
2.2 工业遗产的发展 |
2.2.1 工业遗产“萌芽”时期 |
2.2.2 工业遗产“成熟”时期 |
2.2.3 工业遗产“艺术化”时期 |
2.3 工业考古学 |
2.3.1 工业考古学的诞生 |
2.3.2 工业考古学的发展 |
2.4 工业遗产保护 |
2.4.1 工业遗产的概念 |
2.4.2 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遗产的相关国际规章研究 |
3.1 工业遗产保护领域主要相关国际组织 |
3.1.1 国际现代建筑师协会(CIAM) |
3.1.2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COMOS) |
3.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
3.1.4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 |
3.1.5 欧洲理事会(The European Council) |
3.1.6 国际组织之间颁布法案数量比较 |
3.2 国际宪章中工业遗产保护对象的发展 |
3.2.1 历史性建筑与古迹遗址 |
3.2.2 历史地区和历史建筑群 |
3.2.3 “工业遗产”的提出 |
3.3 国际宪章中工业遗产保护原则的发展 |
3.3.1 保存历史特征 |
3.3.2 “真实性”概念的提出 |
3.3.3 “真实性”保护范畴的发展 |
3.4 国际宪章中工业遗产保护范围的发展 |
3.4.1 单体保护 |
3.4.2 “整体性”概念的提出 |
3.4.3 “整体性”保护的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洲工业遗产保护策略与实践 |
4.1 英国工业遗产保护 |
4.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 |
4.1.2 工业遗产保护的演进历程 |
4.1.3 工业遗产保护策略与案例 |
4.2 德国工业遗产保护 |
4.2.1 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 |
4.2.2 工业遗产保护的演进历程 |
4.2.3 工业遗产保护策略与案例 |
4.3 法国工业遗产保护 |
4.3.1 文物保护的历史 |
4.3.2 工业遗产保护的演进历程 |
4.3.3 工业遗产保护的主要策略与案例 |
4.4 英国、德国和法国之间工业遗产保护特征比较 |
4.4.1 相同之处 |
4.4.2 不同之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欧洲工业遗产登录制度 |
5.1 英国工业遗产管理与登录 |
5.1.1 工业遗产管理体系 |
5.1.2 工业遗产登录制度 |
5.2 德国工业遗产管理与登录 |
5.2.1 工业遗产管理体系 |
5.2.2 工业遗产登录制度 |
5.3 法国工业遗产管理与登录 |
5.3.1 文化遗产管理体系 |
5.3.2 工业遗产登录制度 |
5.4 英国、德国和法国之间登录制度比较 |
5.4.1 相同之处 |
5.4.2 不同之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加强保护制度建设 |
6.1.2 完善管理体系 |
6.1.3 登录制度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90 年“规划(列入名单的建筑物和保护区)法” (节选) |
附录2 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法(节选) |
附录3 柏林文物保护法(节选) |
附录4 法国遗产法典(节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研究范畴 |
1.2.2 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其对大遗址展示的启发 |
2.1 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及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1.1 景观规划设计三个理论基础 |
2.1.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2 系统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2.1 系统论的概念认知 |
2.2.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3 遗址保护展示经典理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3.1 基于国际宪章的遗址展示分析 |
2.3.2 基于遗址保护展示原则的反思 |
2.3.3 基于经典保护理论的展示实践 |
2.4 小结 |
3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与历史动态层次设计模式 |
3.1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 |
3.1.1 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分歧 |
3.1.2 价值诉求分歧的景观设计思考 |
3.1.3 景观规划设计与遗址展示的内涵联系 |
3.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内涵与结构 |
3.2.1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内涵 |
3.2.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结构 |
3.2.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尺度 |
3.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模式 |
3.3.1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建筑遗址展示 |
3.3.2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城墙遗址展示 |
3.3.3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河渠遗址展示 |
3.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聚落遗址展示 |
3.3.5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手工业遗址展示 |
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遗址展示实例解析 |
3.4.1 明德门遗址展示 |
3.4.2 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展示 |
3.4.3 南宋皇城遗址展示 |
3.5 小结 |
4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模式 |
4.1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的内涵联系 |
4.1.1 景观规划的概念认知 |
4.1.2 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的内涵 |
4.1.3 景观规划运用于大遗址展示的思考 |
4.2 景观规划在大遗址展示中的应用模式 |
4.2.1 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 |
4.2.2 大遗址展示功能区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 |
4.2.3 大遗址展示重点节点控制 |
4.2.4 大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把控 |
4.3 大遗址地景文脉综合展示 |
4.3.1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 |
4.3.2 城址类大遗址规划思想 |
4.3.3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形态 |
4.3.4 城址类大遗址水系格局 |
4.4 小结 |
5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的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方式研究 |
5.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的认知与使用人群分类 |
5.1.1 互动体验展示的概念 |
5.1.2 大遗址互动体验人群分类及特点 |
5.1.3 互动体验展示与景观三个理论基础的关系 |
5.2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调查与特征提取 |
5.2.1 调查对象 |
5.2.2 调查目标 |
5.2.3 调查方法 |
5.2.4 数据获取 |
5.2.5 遗址展示中互动体验特征的提取 |
5.3 互动体验展示理念下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策略 |
5.3.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提升策略应用 |
5.3.2 单体建筑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
5.3.3 城址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
5.4 小结 |
6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 |
6.1 大遗址展示效能及研究对象选择 |
6.1.1 遗址展示效能 |
6.1.2 对象选择原则 |
6.1.3 研究对象概况 |
6.2 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构建 |
6.2.1 评价因子 |
6.2.2 评价方法 |
6.2.3 评价指标赋值 |
6.3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及分析 |
6.3.1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 |
6.3.2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分析 |
6.3.3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及应对策略 |
6.4 小结 |
7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及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 |
7.1 汉长安城遗址 |
7.1.1 汉长安城遗址概况及构成 |
7.1.2 汉长安城遗址价值 |
7.1.3 汉长安城遗址面临问题 |
7.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及展示现状 |
7.2.1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 |
7.2.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 |
7.2.3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的思考 |
7.3 景观规划在汉长安城遗址展示中的应用 |
7.3.1 展示主题拟定 |
7.3.2 遗址功能调整 |
7.3.3 重要节点控制 |
7.3.4 遗址风貌把控 |
7.3.5 周边风貌协调 |
7.4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 |
7.4.1 汉文化展示的作用 |
7.4.2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体系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 文中图片及表格说明 |
附录3:问卷调研 |
(3)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范围及动态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结构表现与旧工业建筑改造 |
2.1. 结构表现的定义与特点 |
2.1.1. 结构表现与相关理论 |
2.1.2. 结构表现的内涵与效果 |
2.2. 结构表现视角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要求 |
2.2.1. 建筑目的与结构安全的要求 |
2.2.2. 旧工业建筑结构价值保护的要求 |
2.2.3. 表现结构内涵与审美要求 |
2.3. 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 |
2.3.1. 旧工业建筑结构改造的三个阶段 |
2.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判断的五个方面 |
2.3.3. 旧工业建筑改造结构表现的三个层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 |
3.1.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保护 |
3.1.1. 结构的原真性保护 |
3.1.2. 结构的完整性保护 |
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内涵挖掘 |
3.2.1. 工业建筑形态的表现内涵 |
3.2.2. 不同材料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
3.2.3. 不同受力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
3.2.4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内涵 |
3.2.5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内涵 |
3.3. 改造中旧工业建筑结构的表现策略 |
3.3.1. 旧工业建筑形态表现策略 |
3.3.2. 旧工业建筑结构体系的表现策略 |
3.3.3.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策略 |
3.3.4.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 |
4.1. 改造中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原则 |
4.1.1. 保护再利用原则 |
4.1.2. 建造年代可识别原则 |
4.1.3. 新旧结构逻辑性结合原则 |
4.2. 改造中新结构介入与新旧结构关系 |
4.2.1. 新结构介入的方式 |
4.2.2. 新旧结合的逻辑性与视觉关系 |
4.3.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内涵 |
4.3.1. 结构的理性表现 |
4.3.2. 结构的艺术表现 |
4.4.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策略 |
4.4.1. 结构的物质表现和功能表现 |
4.4.2.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手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 |
5.1. 旧结构的加固技术的表现内涵 |
5.1.1. 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
5.1.2. 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
5.2. 旧结构加固技术的结构策略 |
5.2.1. 不同加固方式的视觉表现 |
5.2.2. 加固方案的综合考虑因素 |
5.3.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内涵 |
5.3.1. 连接节点的类型 |
5.3.2.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 |
5.4.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策略 |
5.5.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内涵 |
5.5.1. 改造材料的性能表现 |
5.5.2. 改造材料的视觉表现 |
5.6.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策略 |
5.6.1. 修旧如旧 |
5.6.2. 修旧如新 |
5.6.3. 修新如旧 |
5.6.4. 修新如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研究与评价 |
6.1. 研究案例的选定 |
6.1.1. 我国工业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背景 |
6.1.2. 选定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原因 |
6.2.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和表现 |
6.2.1.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 |
6.2.2. 建筑构件限定空间 |
6.2.3. 工业构筑物功能活化 |
6.3. 新旧结构结合产生新形式 |
6.3.1. 改变空间与形式 |
6.3.2. 重建建筑边界 |
6.4. 体现匠心的构造设计 |
6.4.1. 可识别的加固体系 |
6.4.2. 标准化的连接节点 |
6.4.3. 巧用改造材料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保护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特色消失 |
1.1.2 “历时性”意识的缺乏 |
1.1.3 社区认同感和身份认同感的危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集体记忆的研究 |
1.3.2 西关传统居住社区的研究 |
1.3.3 国内外传统居住社区的实践案例研究 |
1.3.4 相关法律文书研究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4.1 相关概念解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集体记忆的相关研究 |
2.1 多学科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1 心理学范畴体系下的集体记忆研究 |
2.1.2 社会学范畴体系下的集体记忆研究 |
2.1.3 城市建筑景观学范畴体系下的集体记忆研究 |
2.2 集体记忆的含义 |
2.3 集体记忆的构成 |
2.3.1 集体记忆的主体 |
2.3.2 集体记忆的客体 |
2.3.3 集体记忆的载体 |
2.3.4 主体、客体与载体之间的关系 |
2.4 集体记忆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传统居住社区集体记忆的选择 |
3.1 集体记忆与传统居住社区空间的关系 |
3.2 传统居住社区集体记忆的选择原则 |
3.2.1 选择原则 |
3.2.2 选择途径 |
3.3 传统居住社区集体记忆的要素组织 |
3.3.1 空间要素 |
3.3.3 行为要素 |
3.3.4 文化要素 |
3.3.5 感知要素 |
3.4 记忆的唤起方式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保护更新策略 |
4.1 广州传统居住社区的基础分析 |
4.1.1 广州西关的沿革 |
4.1.2 广州西关居住传统社区现状分析 |
4.1.3 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的范围 |
4.2 具体记忆要素的提取 |
4.2.1 空间记忆要素 |
4.2.2 行为记忆要素 |
4.2.3 文化记忆要素 |
4.2.4 小结 |
4.3 集体记忆保护更新策略 |
4.3.1 集体记忆意象的整体性保护 |
4.3.2 空间格局记忆的延续和重组 |
4.3.3 建筑景观形态的保护与再现 |
4.3.4 地方文化的延续性发展 |
4.3.5 社区的营造与公众参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州西关泮塘保护更新实践 |
5.1 西关泮塘的基本概况 |
5.1.1 地理区位 |
5.1.2 历史演变 |
5.2 西关泮塘记忆要素现状分析 |
5.3 基于集体记忆的西关泮塘保护与更新 |
5.3.1 集体记忆意象的整体性保护 |
5.3.2 空间格局的延续和重组 |
5.3.3 建筑景观形态的保护与再现 |
5.3.4 社区的营造与公众参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论文结论 |
不足和期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广东省滨海地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以深圳大鹏半岛沙鱼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时代发展背景 |
1.1.2 政策制度背景 |
1.1.3 深圳城市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归纳分析法 |
1.4.3 实地调研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研究基础 |
2.1 非典型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非典型传统村落和典型传统村落的异同 |
2.1.2 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难点 |
2.2 村落保护更新的理论解析 |
2.2.1 国际性指导文件 |
2.2.2 国外先进经验 |
2.3 国外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案例 |
2.3.1 日本:越后妻有地区艺术乡建的启示 |
2.3.2 法国:乡村复兴中文化战略的启示 |
2.3.3 英国:村庄规划经验的启示 |
2.4 国内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案例 |
2.4.1 台湾: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 |
2.4.2 广东开平:仓东计划的实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鹏半岛传统村落历史概况与现状评析 |
3.1 历史概况解读 |
3.1.1 自然地理 |
3.1.2 村落形成 |
3.1.3 价值认知 |
3.2 保护与更新现状 |
3.2.1 村落保存现状 |
3.2.2 政策制度现状 |
3.2.3 问题与反思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鱼涌历史价值认知与现状评析 |
4.1 历史价值认知 |
4.1.1 历史区位 |
4.1.2 村落形成 |
4.1.3 价值认知 |
4.2 现状评析 |
4.2.1 现状区位 |
4.2.2 已实施更新规划 |
4.2.3 问题与反思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沙鱼涌保护与更新策略 |
5.1 保护与更新的要素 |
5.2 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
5.2.1 物质要素策略 |
5.2.2 精神要素策略 |
5.2.3 产业要素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中意比较视野下遗址公园设计方法研究 ——以西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调研与文献收集相结合 |
1.4.2 数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1.4.3 分析比对与总结归纳相结合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中意遗址公园的发展脉络 |
2.1 国际各地区遗址公园发展简述 |
2.1.1 美洲地区遗址公园发展 |
2.1.2 欧洲地区遗址公园发展 |
2.1.3 亚洲地区遗址公园发展 |
2.2 中国地区遗址公园发展脉络 |
2.2.1 萌芽时期 |
2.2.2 奠基时期(1906-1927) |
2.2.3 发展时期(1928-1948) |
2.2.4 单层次文保体系时期(1949-1981) |
2.2.5 双层次文保体系时期(1982-2002) |
2.2.6 多层次文保体系时期(2003-今) |
2.3 意大利地区遗址公园发展脉络 |
2.3.1 萌芽时期 |
2.3.2 奠基时期 |
2.3.3 发展时期 |
2.3.4 成熟时期 |
2.4 中意遗址公园发展脉络对比 |
2.4.1 中意遗址公园发展相同点 |
2.4.2 中意遗址公园发展不同点 |
2.4.3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中意遗址公园设计方法分析 |
3.1 中国地区遗址公园设计方法 |
3.1.1 遗址保护方法 |
3.1.2 遗址展示方法 |
3.1.3 景观设计方法 |
3.2 中国地区遗址公园设计流程 |
3.2.1 建设流程综述 |
3.2.2 设计流程解析 |
3.2.3 小结 |
3.3 意大利地区遗址公园设计方法 |
3.3.1 遗址保护设计 |
3.3.2 遗址展示方法 |
3.3.3 景观设计方法 |
3.4 意大利地区遗址公园设计流程 |
3.4.1 考察部分 |
3.4.2 实施部分 |
3.4.3 管理部分 |
3.4.4 认证部分 |
3.5 本章小结 |
4 中意遗址公园设计方法比较研究 |
4.1 中意遗址公园设计方法相同点 |
4.1.1 设计原则 |
4.1.2 设计流程 |
4.1.3 设计方法 |
4.2 中意遗址公园设计方法不同点 |
4.2.1 设计对象 |
4.2.2 设计目标 |
4.2.3 设计方法 |
4.3 意方遗址公园设计方法的借鉴 |
4.3.1 考古为基与文化为辅 |
4.3.2 最大保护与最小干预 |
4.3.3 消隐设施与持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5 中意比较视野下遗址公园设计方法专题研究 |
5.1 遗址公园规划结构设计 |
5.1.1 遗址公园结构形式 |
5.1.2 遗址公园节点设计 |
5.1.3 遗址公园轴线设计 |
5.1.4 遗址公园面域设计 |
5.1.5 小结 |
5.2 遗址公园功能区划设计 |
5.2.1 遗址公园功能构成 |
5.2.2 遗址公园功能分区 |
5.2.3 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工具在修复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辽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选择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图像分析等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数字技术在建筑遗产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
1.2.3 辽宁近代历史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概念辨析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辨析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历史建筑修复理论方法与图像分析技术 |
2.1 历史建筑修复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1 欧洲历史建筑修复理论发展 |
2.1.2 中国历史建筑修复理论发展 |
2.2 历史建筑修复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
2.2.1 历史建筑相关修复原则 |
2.2.2 历史建筑相关修复方法 |
2.3 数据库技术与图像分析技术概述 |
2.3.1 数据库技术 |
2.3.2 图像分析技术 |
2.4 历史建筑修复保护中新技术的应用 |
2.4.1 历史建筑修复保护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
2.4.2 历史建筑修复保护中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辽宁部分近代历史建筑统计调查研究 |
3.1 辽宁代表性城市的近代历史变迁 |
3.1.1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历程 |
3.1.2 近代大连城市建设历程 |
3.1.3 近代营口城市建设历程 |
3.1.4 总结 |
3.2 辽宁现存近代历史建筑类型及形式特点 |
3.2.1 辽宁代表性近代历史建筑类型 |
3.2.2 辽宁代表性近代历史建筑形式特点 |
3.3 辽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现状与问题 |
3.3.1 辽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与管理现状 |
3.3.2 辽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与管理中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辽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工具建立 |
4.1 历史建筑修复数字辅助工具的需求分析 |
4.1.1 历史建筑修复工作的基本流程 |
4.1.2 历史建筑修复工作中的基本数据 |
4.1.3 历史建筑修复工作中的基本需求 |
4.2 历史建筑修复数字辅助工具的内容设计 |
4.2.1 交互界面设计 |
4.2.2 Qt5 框架技术 |
4.2.3 数据库模型设计 |
4.2.4 图像分析流程设计 |
4.3 历史建筑修复数字辅助工具的技术分析 |
4.3.1 数据库部分技术的建立 |
4.3.2 图像分析部分技术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辽宁近代历史建筑数字化修复工具的应用示例 |
5.1 基于数据库功能的辽宁近代历史建筑统计分析应用 |
5.1.1 历史建筑数据录入 |
5.1.2 历史建筑构成分析 |
5.1.3 历史建筑分布情况分析 |
5.2 调研阶段采集照片自动处理 |
5.2.1 数据采集 |
5.2.2 数据自动整合与重命名 |
5.3 基于建筑图像的近代历史建筑分析 |
5.3.1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辅助历史建筑分析 |
5.3.2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建筑残损部位自动识别分析 |
5.3.3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建筑残损部位自动数字化修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辽宁近代历史建筑名录 |
附录B 论文中部分关键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考古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及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考古遗址的生存危机 |
1.1.2 研究时代背景 |
1.1.3 研究学术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问题提出 |
1.4.1 研究不足问题 |
1.4.2 对象定位问题 |
1.4.3 规划设计问题 |
1.4.4 建成后的评估不足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1 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目的 |
1.6 研究的方法 |
1.6.1 文献资料研究阶段 |
1.6.2 理论假设阶段 |
1.6.3 实证研究阶段 |
1.6.4 调查评估阶段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遗址景观相关理论与规划方法 |
2.1 重要概念辨析 |
2.1.1 文化遗产 |
2.1.2 文物 |
2.1.3 遗址与考古遗址 |
2.1.4 大遗址 |
2.1.5 遗址公园 |
2.1.6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2.1.7 研究的对象的界定 |
2.2 国外遗址相关保护理论与研究方法 |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2.2.2 文化景观保护理论 |
2.2.3 国外景观理论发展 |
2.2.4 国外遗址景观保护理念 |
2.2.5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方法 |
2.2.6 国外遗址公园规划 |
2.3 国内遗址相关保护理论与方式 |
2.3.1 保护理论 |
2.3.2 景观理论 |
2.3.3 保护方式 |
2.3.4 国内遗址景观规划理念 |
2.3.5 国内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2.4 总结 |
2.4.1 现有理念与方法的积极性 |
2.4.2 现有理念与方法的局限性 |
2.4.3 方法优化的思考 |
第3章 考古遗址景观的价值分析及规划设计 |
3.1 价值与价值论 |
3.1.1 价值 |
3.1.2 价值论 |
3.1.3 价值分析 |
3.2 传统视角下遗址价值分析 |
3.2.1 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观 |
3.2.2 文物遗址的价值分析 |
3.2.3 局限性与反思 |
3.3 景观视角下的价值分析 |
3.3.1 景观 |
3.3.2 景观属性 |
3.3.3 景观的价值 |
3.3.4 文物类景观价值 |
3.4 基于景观视角的遗址价值分析 |
3.4.1 遗址的基本属性 |
3.4.2 遗址的景观属性 |
3.5 考古遗址景观价值体系建构 |
3.5.1 自然价值 |
3.5.2 文化价值 |
3.5.3 审美价值 |
3.5.4 社会价值 |
3.6 考古遗址景观价值体系的特点 |
3.6.1 与传统价值观的区别 |
3.6.2 景观价值间的关系分析 |
3.6.3 新价值体系的理论贡献 |
3.7 考古遗址景观定义 |
3.7.1 考古遗址景观的定位 |
3.7.2 考古遗址景观概念 |
3.7.3 考古遗址景观空间形态 |
3.7.4 考古遗址景观存在形式 |
3.8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
3.8.1 从认识到理念 |
3.8.2 基本理念 |
3.8.3 基本原则 |
3.8.4 新理念的变化 |
3.9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
3.9.1 从价值到模式 |
3.9.2 规划设计模式与内容 |
3.9.3 新模式的变化 |
3.10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3.10.1 从价值到方法 |
3.10.2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第4章 以金沙考古遗址景观为例应用研究 |
4.1 金沙遗址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
4.1.1 价值分析 |
4.1.2 设计模式与方法 |
4.2 已建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
4.2.1 价值分析 |
4.2.2 设计理念 |
4.2.3 设计模式与方法 |
4.2.4 设计现状分析 |
4.3 对比分析 |
4.3.1 理念方法的对比 |
4.3.2 隐患问题 |
4.4 评估检验 |
4.4.1 景观要素评估 |
4.4.2 公共滞留空间利用率评判 |
4.5 总结 |
4.5.1 公共空间方面 |
4.5.2 景观要素方面 |
4.6 结论与建议 |
第5章 以宝墩考古遗址景观为例设计构想 |
5.1 核心价值分析 |
5.1.1 宝墩考古遗址概况 |
5.1.2 价值分析 |
5.1.3 分析结果 |
5.2 设计模式与方法 |
5.2.1 设计团队体系 |
5.2.2 设计流程 |
5.2.3 设计方法 |
5.3 规划设计构思 |
5.3.1 重点突出宝墩文化悠久的地位 |
5.3.2 结合周边遗址群整合规划 |
5.3.3 通过园林艺术手法展现专属文化元素 |
5.3.4 建立有教育意义的体验式景观 |
第6章 震后雅安茶马古道考古遗址景观恢复优化研究 |
6.1 震后文化遗产受灾分析 |
6.1.1 灾情概况 |
6.1.2 考古遗址景观灾损的特殊性 |
6.2 茶马古道遗址概况 |
6.3 价值分析 |
6.3.1 震前价值分析 |
6.3.2 震后价值变化 |
6.4 规划现状分析 |
6.4.1 实施的方案 |
6.4.2 结果分析 |
6.5 规划设计优化构想 |
6.5.1 规划理念 |
6.5.2 规划设计的模式与方法 |
第7章 结论 |
7.1 讨论 |
7.1.1 价值分析的贡献 |
7.1.2 文物遗址景观新认识 |
7.1.3 景观职能新认识 |
7.1.4 新的景观规划模式需求 |
7.2 结论 |
7.2.1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
7.2.2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
7.2.3 考古遗址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7.2.4 使用后调研发现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的遗憾 |
7.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理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重要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历史景观 |
1.2.2 城市遗产 |
1.2.3 周边环境 |
1.2.4 三个概念的重要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基础研究 |
1.3.2 理论研究 |
1.3.3 实践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锚固-层积理论 |
2.1 锚固-层积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
2.1.1 第三种类型学 |
2.1.2 阐释人类学 |
2.2 城市研究中“地标-基质”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
2.2.1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
2.2.2 阿尔多·罗西的类似性城市理论 |
2.2.3 韦恩奥图与唐洛干的城市触媒理论 |
2.2.4 其他的一些早期理论与设计实践 |
2.2.5 小结 |
2.3 锚固-层积模型的整体框架搭建 |
2.3.1 提出锚固-层积模型 |
2.3.2 锚固-层积效应的双向性 |
2.3.3 单个城市锚固点与层积化空间的相互作用范围 |
2.3.4 由多个城市锚固点所锚固的城市历史景观 |
2.4 本章小结与“城市历史景观”的再定义 |
第3章 城市锚固点:一些文化遗产 |
3.1 文化遗产的认知扩展历程 |
3.1.1 文化遗产认知的空间扩展:从“金石学”到“城市遗产” |
3.1.2 文化遗产认知的时间扩展:从“古物”到“现代遗产” |
3.1.3 文化遗产认知时空扩展背后的价值扩展 |
3.1.4 文化遗产的本源属性是锚固于时空 |
3.2 城市锚固点的特性 |
3.2.1 特性一:某段动态时间中的静态空间 |
3.2.2 特性二:以静态空间为核心的动态发展 |
3.3 “城市锚固点”的定义与类型 |
3.3.1 定义与分类依据 |
3.3.2 开放性的公共场所类 |
3.3.3 封闭性的权力机构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积化空间:历史城市的变迁 |
4.1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新视角 |
4.2 以巴塞罗那为例阐释层积化空间的含义 |
4.2.1 巴塞罗那的案例解析 |
4.2.2 各个时间切片间层积的空间组合结果即层积化空间 |
4.3 层积的四种基本模式归纳 |
4.3.1 维持模式 |
4.3.2 覆盖模式 |
4.3.3 并置模式 |
4.3.4 衰退模式 |
4.3.5 小结四种基本层积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锚固-层积效应的三个阶段 |
5.1 典型案例卡迪夫与卡迪夫城堡的历史研究 |
5.1.1 早期罗马堡垒的设立与聚落的初期形成 |
5.1.2 诺曼要塞与中世纪的口岸小镇 |
5.1.3 赫伯特家族郡府城堡与格拉摩根郡首府 |
5.1.4 布特家族维多利亚式宅邸与煤炭之都 |
5.1.5 馈赠于市民的礼物与重建并转型的城市 |
5.1.6 小结卡迪夫与卡迪夫城堡历史解读引发的全历程思考 |
5.2 空间研究范围 |
5.2.1 市中心区 |
5.2.2 布特公园区 |
5.2.3 市民中心区 |
5.2.4 东侧居住区与西侧居住区 |
5.2.5 小结案例中层积化空间与城市锚固点的对应关系及层积模式思考 |
5.3 锚固-层积效应的三个阶段 |
5.3.1 第一阶段:以城市锚固点为核心的层积化空间的初步形成 |
5.3.2 第二阶段:层积化空间的扩张与新城市锚固点的转化 |
5.3.3 第三阶段: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反向覆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锚固-层积效应第三阶段的矛盾焦点:周边环境 |
6.1 锚固-层积效应三个阶段中的城市历史景观问题 |
6.1.1 第一阶段中没有建筑师的传统建筑与没有冲突的历史城市 |
6.1.2 第二阶段晚期历史城市风貌问题的产生和讨论 |
6.1.3 第三阶段中城市遗产的周边环境成为主要矛盾地区 |
6.2 世界遗产语境下的“周边环境”概念 |
6.2.1 概念演进历程 |
6.2.2 概念背景:完整性理念 |
6.2.3 与周边环境相关的操作制度:缓冲区 |
6.3 英国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周边环境”概念 |
6.3.1 选取英国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原因 |
6.3.2 英国语境下的概念定义 |
6.3.3 周边环境与英国规划的制定 |
6.4 周边环境与其他几个相近概念的关系 |
6.4.1 视野 |
6.4.2 文脉 |
6.4.3 景观、城镇景观、城市历史景观 |
6.5 周边环境与城市设计 |
6.5.1 周边环境的意义 |
6.5.2 周边环境在锚固-层积效应第三阶段中的独特贡献 |
6.5.3 英国在涉及周边环境时的一些城市设计经验借鉴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涉及城市遗产与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制度评述 |
7.1 我国涉及城市遗产与其周边环境的保护机构与体系概述 |
7.1.1 将我国相关制度划分为三套体系的概述和依据 |
7.1.2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与文物保护单位体系 |
7.1.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与历史文化名城体系 |
7.1.4 尚待完善的第三套体系:周边环境尺度 |
7.2 我国现有制度体系的建设历程解析 |
7.2.1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概述 |
7.2.2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制度建设历程与周边环境 |
7.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建设历程与周边环境 |
7.2.4 通用性的保护相关制度建设历程与周边环境 |
7.3 城市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现状 |
7.3.1 文物保护单位体系下的建设控制地带等 |
7.3.2 历史文化名城体系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等 |
7.3.3 世界遗产体系下的缓冲区及其他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英国涉及城市遗产与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制度借鉴 |
8.1 英国遗产的周边环境管理所涉及的机构组成及其评述与借鉴 |
8.1.1 涉及规划的中央政府组织 |
8.1.2 涉及遗产的政府部门、执行代理及顾问团等 |
8.1.3 评述与借鉴 |
8.2 英国涵盖城市遗产周边环境管理的保护体系评述与借鉴 |
8.2.1 英国的保护体系发展历程 |
8.2.2 四大保护体系的概述与分类 |
8.2.3 以单点实施保护的“在册古迹体系”和“登录建筑体系” |
8.2.4 以区域实施保护的“保护区体系”和“注册历史公园与园林体系” |
8.3 卡迪夫城堡的周边环境管理策略借鉴 |
8.3.1 卡迪夫城堡周边环境管理所涉及的机构与责任 |
8.3.2 保护体系下的周边环境管理 |
8.3.3 规划体系下的周边环境管理 |
8.3.4 运营体系下的周边环境管理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应用锚固-层积理论认知城市历史景观 |
9.1.1 “城市历史景观”的困惑与解答 |
9.1.2 文化遗产认知的扩展与回归 |
9.1.3 历史城市认知的转变与再塑 |
9.2 应用锚固-层积理论保护城市历史景观 |
9.2.1 应用锚固-层积理论认知到的城市历史景观现状问题 |
9.2.2 周边环境的管理制度建设需融合多体系共同参与 |
9.2.3 建议学习英国城市对可能影响到周边环境的开发提案做评估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对锚固-层积理论的建构仍有很多可细化深入之处 |
9.3.2 用锚固-层积理论深入解析更多更复杂的历史城市 |
9.3.3 用锚固-层积理论为设计者提供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参考和引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亚洲设计师——西安宣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欧洲工业遗产保护历程与管理制度研究[D]. 张艳艳.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D]. 关伟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D]. 阮益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州西关传统居住社区保护更新研究[D]. 周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广东省滨海地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以深圳大鹏半岛沙鱼涌为例[D]. 李瑞瑞. 深圳大学, 2020(10)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中意比较视野下遗址公园设计方法研究 ——以西安地区为例[D]. 沈佳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工具在修复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辽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调查为例[D]. 张梦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考古遗址景观价值分析及规划设计研究[D]. 张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10]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理论初探[D]. 刘祎绯. 清华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