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O竞价发行方式下对胜利者诅咒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垚[1](2017)在《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成因及对后市表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股票市场作为股票发行及交易的场所,包括发行市场及流通市场两个部分,是企业融资、个人投资的重要场所,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股票市场起到了融通资金、配置资源及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IPO定价作为整个股票运作的起点,对股票接下来的价格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股票的运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IPO(即首次公开发行)、IPO上市后第二个阶段(即后市),在这两个阶段中,被发现存在着三种异常的现象:(1)IPO抑价现象,(2)IPO后市长期的弱势表现(3)“热市场”现象。本文对已存在的异象进行研究,研究中国A股市场中IPO抑价的成因,及IPO抑价对股票后市表现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IPO抑价与IPO后市弱势表现被发现及被证实以来,大量的专家学者基于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理论等不同的角度对IPO抑价成因、IPO抑价与后市表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关于上述的研究,至今也是个热点问题,更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迷。IPO抑价以及后市表现均为股票价格行为中的一部分,IPO抑价以及后市表现共同构成了股票的价格行为,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阶段,那么两个阶段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某种联系?且导致高额IPO抑价、后市弱势的因素是什么?本文在总结了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从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制度、IPO定价制度及承销商市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国新股发行制度、IPO定价制度变革对股票市场IPO抑价的影响分析,及承销商市场集中度、竞争程度及新股发行承销费用几个方面,探究影响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居高不下的原因;结合中国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较多、市场投机气氛过浓的特点,运用行为金融学及新股供求模型对新股的IPO抑价及后市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本文选取的2005-2016年,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IPO公司的数据,运用横截面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得出了以下三点研究结论:(1)在影响IPO抑价的因素中,承销商行为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核准IPO上市的过程中,监管机构应该关注发行费用占融资额的比例;(2)IPO抑价为后市表现的一个影响因素,即IPO抑价以及后市表现互为因果关系;(3)上市公司自身的成长性为影响IPO后市长期持有收益的重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证实后,发现中国的新股定价制度中存在弊病,针对IPO制度问题以及上述三个结论,提出针对新股发行制度、IPO定价及承销商监管的政策建议。
查奇芬,廖继广[2](2013)在《非对称信息下IPO抑价理论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一直处于高抑价和低长期回报状态,出现了IPO初始报酬率高、上市首日换手率高和超募融资比例高等特征,造成了中国A股市场特有的"圈钱市"、"投机市"的怪象。中国A股市场的IPO高抑价现象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表明中国A股市场新股的抑价程度远远高于国外证券市场。针对IPO抑价现象在国外己经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很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在中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基于非对称信息下对IPO抑价理论在中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选取从1990年12月到2012年6月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共2032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及显着性检验表明:胜利者诅咒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在中国A股市场显着适用,代理委托理论显着不适用,而承销商声誉理论适用性不明显。
谢代军[3](2013)在《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10月,以特锐德为代表的二十八家中小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标志着筹备十年的创业板市场正式推出。创业板是独立于主板的二板市场,它的开通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帮助一批高科技企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前,创业板在运行中出现了比较突出的新股抑价问题,影响了二板市场配置资本的效率。本文在总结国内外IPO抑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对创业板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与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证券公司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新股定价效率较低,但整体上看创业板新股不存在定价偏高的情况。实证发现IPO抑价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上市当日的新股景气程度,偏离率,上市首日换手率与现金申购中签率四个因素。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加强证券公司对新股的独立定价能力与缩短新股锁定期两条建议。
范汉熙[4](2011)在《基于发行风险的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证券市场上存在的IPO价格被低估的异常现象——亦即IPO抑价现象——与有效市场假说之间存在着矛盾。从理论上说,如果一级市场新股价格的制定是依据二级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确定的,则不应存在抑价问题,因为按照一般均衡原理,发行市场不可能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众多的逐利行为会使超额利润消失。但是,对世界各国股票市场的诸多实证研究均对新股上市存在超额报酬率的说法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现有研究表明,IPO抑价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各国证券市场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且,在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上IPO抑价问题要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发达国家的平均抑价水平在15%左右,一些新兴国家的平均抑价水平位于60%左右,而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水平则更高。世界各国学者对股票市场IPO抑价现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解释。有的学者认为,一级市场抑价发行是出现IPO抑价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先后提出胜者之咒假说、信号显示假说、动态信息搜集假说、规避诉讼风险假说、信息瀑布假说、股权结构假说等重要的理论假说来解释IPO抑价现象。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新股首日超额收益并不是由于一级市场定价过低,而是由于二级市场过热而形成了相对于股票发行价格的溢价,并先后基于投机泡沫、投资者情绪和正向反馈交易等视角进行理论分析。但是,对上述理论解释进行的实证检验大多表明,尽管这些解释能够从某个角度对IPO抑价现象给出某种程度的解释,但并不具有获得公认的广泛而普遍的解释力。我国IPO股票上市首日的平均收益率不仅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而且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异常的IPO抑价水平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巨大危害。大量资金滞留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追逐无风险收益,从而形成一、二级市场资金分配异常、二级市场资金萎缩的局面,造成股票市场难以发挥资源最优配置的功能。市场投机气氛浓厚,广大投资者只关心中签与否而较少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股票的真实投资价值,股票发行价格不能体现公司价值及其发展战略。中介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被扭曲,市场发展变成了单纯的规模扩张。所幸的是,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管理层对股票市场尤其是一级市场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创新,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股票发行围绕着发行方式、定价方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向市场化的改革目标一步步迈进。在这一历史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通过对IPO抑价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价格决定与变化的因素和机理,并对促进我国新股发行与定价的改革,合理而充分发挥股票的定价与资源配置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吸收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比较规范的经济学金融学分析方法,包括期望效用函数分析法、博弈分析法和数学推理分析方法,分析在存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和发行风险的条件下发行人、承销商和监管者在IPO定价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本文认为,在股票市场IPO定价过程中,对于具有一定定价权或者监督权的发行人、承销商和监管者而言,未来的市场需求状态总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简化分析起见,本文将这种不确定性模型化为未来市场高需求状态和低需求状态的一个非退化的两点分布,并将股票发行结果按照发行价格对应的市场需求数量与股票发行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分为发行成功和发行失败等两种结果,并称发行失败的可能性为发行风险。本文对发行人的IPO定价行为的分析表明,如果发行人面临一定的发行风险,或者说低需求状态和高需求状态出现的不确定性,那么发行人会以低需求和高需求状态下恰好令市场出清的价格作为发行定价的仅有的两个可行选择,并根据其偏好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在一定条件下,与以高需求状态下的市场出清作为股票发行价格的情形相比,发行人以低需求状态下的市场出清价格作为股票发行价格所取得的期望效用更高,因此发行人选择按照低需求状态下的市场出清价格给IPO股票定价,从而会使得较高市场需求的状态出现时产生一定程度的IPO抑价。本文对承销商的IPO定价行为的分析表明,如果承销商从股票承销中获得的佣金收入与发行价格无关,而较高的发行价格会导致发行失败,从而给承销商带来声誉损失的话,那么,对承销商而言,最优选择是,选择一个足够低的发行价格,使得在任何需求状况下,股票发行均能够取得成功,这就导致在固定佣金结构下,承销商的IPO定价会在高市场需求状态下产生一定程度的抑价。而在比例佣金结构下,由于较高的股票发行价格将给承销商带来更高的承销佣金收入,承销商有动机制定一个较高的发行价格,此时,所承销股票发行失败给承销商造成的声誉损失对这一动机具有抑制作用。当声誉损失高于一定水平时,冒承销失败的风险按高需求状态下的出清价格发行股票将使承销商得不偿失,承销商因此会选择按照低需求状态下的出清价格给IPO股票定价,声誉损失越高,承销商冒险的动机越弱。因此在比例佣金结构下承销商的IPO股票定价决策会在高需求状态出现时也产生一定程度的抑价。本文考虑到包括发行人与承销商在内的发行方与监管者之间在有关市场需求与定价合适性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监管者、承销商和自然的多阶段重复博弈模型,求出了这一博弈的纳什均衡解。由此取得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监管者与承销商以及代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自然之间的博弈会达到一个纳什均衡:监管者一开始选择按照正常步调安排股票发行,并且在出现发行失败(其特征为承销商按照高需求状态下的市场出清价格定价而实际上出现的是低需求状态)之后,一直按照放慢的步调安排股票发行;承销商在正常步调下按照低需求状态下的市场出清价格定价,在慢速发行节奏下按照高需求状态下的市场出清价格定价。承销商的上述低定价策略意味着,在高市场需求状态出现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抑价。上述对发行人、承销商和监管者在IPO定价过程中的行为和影响的分析表明,由于发行风险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发行人、承销商和监管者均存在低定价或者促成低定价的激励,因此,无论发行定价权力在发行人、承销商和监管者之间的配置如何,股票发行价格都会按照较不理想的市场需求状态下的出清价格选取,从而在其他市场需求状态出现时产生一定程度的抑价。本文利用中国股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检验。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创立以来的股票发行数据的总体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IPO抑价现象。而按照资金获取难易程度和监管者关注程度的差异进行的检验结果为本文理论分析结果提供了支持性证据。总之,本文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IPO抑价是在未来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给发行人和承销商带来发行风险的情况下发行人和承销商理性选择的结果。影响IPO抑价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的不确定程度、发行人从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中获取的非账面发行收益、承销商因发行失败可能承受的声誉损失以及监管者对发行失败中相关主体的惩罚力度。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为了降低我国IPO抑价程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应当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培育全社会的理性投资理念和风气,倡导理性投资,培育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长期理性投资者,大力发展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内的基金行业,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与实力;应当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方式;加强证券行业的制度建设,强化对承销商行为的事前规范,加强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促使我国资本市场向正常化运作、常态化运行发展,稳定承销商的未来前景预期,推动承销商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减少承销商对市场需求的认识中的模糊性,提高承销商对发行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控制能力,进而有效地降低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水平。
于博[5](2011)在《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新股发行制度变迁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O抑价问题作为“IPO三个未解之谜”(IPO抑价,IPO长期弱势,热销市场)之一而广受学术界所关注,研究者寻找众多因素,从多种角度诠释IPO抑价问题的根源。其中,投资银行声誉作为重要原因之一,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丰要兴趣点。有关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投资银行声誉与IPO抑价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投资银行在承销过程中起着“信息产生”和“认证中介”的作用,成熟市场中明晰的产权结构使得投资银行为承销股票的失败承担相应责任,低劣的承销业绩必然影响投资银行的长期收益。于是良好的声誉有助于激励约束投资银行行为,提振投资者信心,从而有效保证中介信息生成的可信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于西方研究结论基于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并不能代表新兴资本市场所表现的特征,于是本文尝试针对我国特有制度环境和资本市场发展阶段,对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的作用进行研究。自1991年我国建立股票市场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对股票发行的配套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最初具有计划经济性质的股票份额配给,固定市盈率定价,行政审批授权等制度要求,到最新的体现“市场”丰体地位的IPO发行制度,股票发行市场化环境逐步改进。在这一过程中,投资银行逐步作为独立个体参与到IPO过程中来。本文试图探究在逐步趋于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我国股票市场是否为投资银行声誉影响IPO抑价机制的形成提供良好土壤,投资银行是否已经开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投资银行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声誉的概念及形成机理以及我国IPO发行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从中发现我国IPO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调整过程是明显的,从而为后文研究声誉机制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此后,本文综合改进并使用三个博弈模型,分别论证了声誉机制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的静态影响,以及投资银行声誉的动态调整过程及其对IPO抑价的影响。从而在理论角度充分论证了有效市场下声誉机制对IPO抑价的制约作用,并为后文的实证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本文选取自1991年建立股票市场以来至今的所有A股股票进行全样本回归分析。第一,根据历史文献中的投资银行声誉排名方法,本文使用20年间各投资银行在A股市场累计承销金额和累计承销次数所占的市场份额作为排名基础进行加权平均,并最终获得排名。本文把所有承销商分为高声誉和普通声誉两个等级,用虚拟变量表示。第二,将我国的IPO制度分类整理并划分阶段,以此作为实证检验的环境条件。第三,通过单变量回归分析和多元变量分析,发现并归纳总结我国A股市场20年IPO制度变迁下,声誉机制的形成过程及对IPO抑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银行声誉在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并未形成,或其对IPO抑价的作用并不显着;而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声誉作用逐渐显现,并具备统计学的显着性。在结论部分,本文对未来更有效发挥投资银行市场化作用进行了展望,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指出由于研究条件有限,投资银行声誉排名的合理性存在不足。
张俊[6](2011)在《深圳中小板IPO首日超额收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幼稚逐渐日趋完善。而长期以来我国新股发行的首日超额收益过高一直是市场各方参与者和理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基于此,本文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把IPO首日超额收益分解为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部分。包括:一级市场抑价(under valuation):即由于内在价值高于其发行价格而带来的超额收益;二级市场溢价(overvaluation):即上市首日收盘价格高于内在价值而带来的超额收益。分别从一级市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角度考察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IPO首日超额收益问题,同时立足于二级市场考察上市首日收盘价高于发行价原因。由于深圳中小企业板与A股主板市场存在不同,故本文首先对深圳中小企业板现状进行论述,其次对深圳中小板与我国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深圳中小板IPO首日超额收益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一方面,本文首先从一级市场的角度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PO抑价与IPO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从二级市场中投资者非理性角度(尤其中小投资者)的投机行为进行了研究。为说明深圳中小板投资者的非理性投机行为与IPO二级市场溢价的关系,本文采用盈余管理程度、上市首日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以及IPO发行市盈率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深圳中小板IPO收入超额收益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机行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最终会导致新股价格的泡沫,而这种投机泡沫又会影响其他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正确判断。回归结果显示在二级市场上申购新股的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深圳中小企业板的IPO首日超额收益过高的现象。在结论部分,针对上述问题向IPO参与主体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IPO发行进行了展望。
邹欣妮[7](2011)在《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研究》文中认为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又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指股份公司为了项目投资募集权益资本,在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第一次公开在股票市场上向公众发售股票的行为,并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指的是新股的发行价格明显低于二级市场的上市首日收盘价的现象。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商品正确的信息可以通过当前的市场价格充分反映,股票内在的价值决定了股票的价格,而股票的IPO价格应当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与二级市场的首日的收盘价相一致。然而,国内外大量的学者和实证结论证明,IPO抑价是各国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各国的股市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IPO新股发行抑价问题。本文采用最新的数据,选取1990年12月到2010年12月的2111家上市公司新股发行作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IPO抑价率,探求其形成的原因和其影响的因素,通过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希望得到新的发现。本研究将不仅能丰富现有的关于IPO抑价的理论假说,也能对完善我国IPO抑价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和借鉴,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水平,更加有效地发挥股票回购协调公司权益结构的作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丰富中国资本市场的内涵,会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大家更加充分认识IPO抑价起到帮助。本文一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IPO抑价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方法和内容,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第二部分是IPO抑价率的国外理论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我国证券业市场IPO定价机制的历史进程。介绍新投发行定价机制的主要内容,回顾国内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改革历程。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数据和模型设定。从数据来源,数据选取,数据描述来介绍数据选取的过程,然后进行模型的设定,包括变量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的选取。第五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分析。根据选取的数据和模型,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回归得出实证结果,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阳亚玲[8](2011)在《不同新股发行制度条件下的IPO效率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O效率一直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新股超额收益这一IPO低效现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学者主要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行为金融学来解释新股超额收益现象,而国内的学者主要是运用国外学者的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但是从制度因素探究新股超额收益的理论很少。笔者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新股超额收益现象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影响IPO效率的因素,发现几乎没有学者从制度角度研究IPO效率。本文把制度因素纳入IPO效率的分析范畴,比较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的IPO效率。首先,本文用新股超额收益率作为IPO效率的衡量机制,主要通过比较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的新股超额收益率来比较不同发行制度下的IPO效率。主要从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新股发行方式和新股定价机制这三个方面论述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对具体的制度改进作出了评价。其次,把新股发行主体简化为投资者和发行公司的两方动态演化博弈,得到了新股发行制度的三种定价策略均衡,探讨了每种均衡实现的条件和均衡的结果,比较了每种均衡的效率,论述了在不同的发行制度中可以实现的定价策略均衡,对每种制度下实现的策略均衡的效率进行了比较。再次,采用1996-2010年8月上市的所有A股作为样本,用SPSS软件对不同的发行制度下的IPO效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本文利用投资者和发行公司两方博弈模型来分析在新股发行制度过程中发行主体的行为及其对新股定价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新股发行制度的定价策略均衡为低报价的混同均衡、高报价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审批制下可实现的均衡为低报价的混同均衡,通道制下可实现的均衡为高报价的混同均衡,保荐制下可实现的均衡为分离均衡,发现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IPO效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说明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在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演进。(2)从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的统计检验来看,不同的新股发行制度下的IPO效率是不同的,新股发行制度演进的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有效率的,即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新股超额收益率越来越低,这一点在审核制度的演进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而新股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对新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不是特别显着。
卢露[9](2010)在《基于EVA的高科技公司IPO定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创业板的开启,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将在股票市场发行上市以进行融资,而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IPO)是资本市场完成投融资功能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确定高科技公司在IPO过程中的新股发行价格就成为金融界和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高科技公司由于其产品特有的技术和功能,可能给公司带来高额的垄断利润,也可能因技术或市场开发失败等原因产生高风险,高收益和高风险的并存使得公司的发展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加大了评估其内在价值的难度,而新股发行定价正是以公司内在价值为基础和参考的,因此,确定高科技公司的新股价格也变得较为困难。本文在分析了各种传统估值方法的优缺点和高科技公司IPO定价的特征后,引入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认为以EVA为基础对高科技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定价是适当的。经济增加值强调公司的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更能反映公司真正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根据该指标估算的公司价值更加接近公司内在价值,据此得到的新股价格也较为准确。文中根据高科技公司科研费用多、产品流通速度快等特点,对需要调整的会计项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高科技公司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然后,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基于EVA的高科技公司IPO定价模型,模型首先使用EVA法估算公司内在价值,再根据预估的价值和总股本数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在公司价值的估计中,需要确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以作为计算EVA的依据和未来EVA的折现率,考虑到公司在成功上市后资本结构会发生大的改变,WACC应根据改变后的资本结构计算。最后,论文以2009年在中小板成功发行上市的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实例,应用EVA定价模型进行新股定价,得到较好的结果,验证了利用EVA定价模型对高科技公司进行IPO定价的合理性。
刘时阳[10](2010)在《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对IPO抑价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上IPO的定价、抑价过高,股票价格与价值背离,使得新股在市场上的长期表现不佳,市场效率低下。文章从新股的发行方式及定价方式这一角度,分析其对我国股市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法人配售的参与与否对股抑价率水平没有明显影响,但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比单纯面向全体投资者公开定价发行的抑价水平要低,此外询价发行方式能有效的降低抑价率水平。
二、IPO竞价发行方式下对胜利者诅咒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O竞价发行方式下对胜利者诅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成因及对后市表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IPO抑价成因的文献综述 |
2.2 IPO抑价对后市表现的影响 |
2.2.1 关于IPO后市表现的实证研究 |
2.2.2 IPO抑价对后市表现影响的理论研究 |
3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成因及实证检验 |
3.1 中国IPO现状 |
3.1.1 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状 |
3.1.2 中国股票市场IPO制度的变革 |
3.2 影响中国IPO抑价过高的因素 |
3.2.1 投机气氛对IPO抑价的影响 |
3.2.2 发行市盈率对IPO抑价的影响 |
3.2.3 承销商行为对IPO抑价的影响 |
3.3 IPO抑价成因的实证分析 |
3.3.1 模型构建 |
3.3.2 回归分析 |
3.3.3 实证结果 |
4 IPO抑价对后市表现的影响分析及实证检验 |
4.1 IPO抑价对后市表现的影响分析 |
4.2 影响后市表现的其他因素分析 |
4.3 IPO抑价对后市表现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构建模型 |
4.3.2 回归分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中国股票市场IPO制度的弊病 |
5.2 对中国股票市场IPO制度的建议 |
5.3 本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非对称信息下IPO抑价理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IPO抑价及非对称信息的含义 |
二、非对称信息下IPO抑价现象的理论基础 |
1. 胜利者诅咒理论 |
2. 委托代理理论 |
3. 信息传递理论 |
4. 承销商声誉理论 |
三、中国A股市场IPO发行现状分析 |
四、实证研究设计 |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 |
3. 模型的建立 |
五、实证结果分析 |
1. 初始报酬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2. 回归分析 |
六、结论及展望 |
(3)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IPO 抑价现象 |
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国外 IPO 抑价研究 |
2.3 基于信息对称理论的国外 IPO 抑价研究 |
2.4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国外 IPO 抑价研究 |
2.5 国内 IPO 抑价研究 |
2.6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
3 创业板市场 |
3.1 二板市场发展历程 |
3.2 深圳创业板市场概况 |
3.3 创业板上市条件 |
3.4 创业板上市企业 |
4 创业板 IPO 定价效率 |
4.1 我国股票定价制度演进 |
4.2 IPO 定价效率 |
4.3 创业板 IPO 定价效率描述性统计 |
5 创业板 IPO 抑价实证研究 |
5.1 定义被解释变量 |
5.2 选取解释变量与研究假设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多元逐步回归 |
5.5 模型检验 |
5.6 回归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发行风险的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股票市场IPO抑价的实证研究 |
2.2 基于一级市场抑价视角的理论解释 |
2.3 基于二级市场溢价视角的理论解释 |
3. 发行风险与IPO定价权力配置 |
3.1 发行风险 |
3.2 IPO定价权力配置 |
4. 发行人的IPO定价行为分析 |
4.1 发行人的IPO定价决策框架 |
4.2 发行人的IPO定价决策 |
5. 承销商的IPO定价行为分析 |
5.1 承销商的IPO定价决策框架 |
5.2 承销商的IPO定价决策 |
6. 监管者对IPO定价决策的影响 |
6.1 监管者与承销商的IPO定价博弈框架 |
6.2 IPO定价监管博弈的均衡解 |
7. 基于中国股市数据的IPO抑价实证研究 |
7.1 中国股市IPO抑价水平的总体分析 |
7.2 监管者关注度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 资金获取难易程度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总体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5)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新股发行制度变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IPO抑价及投资银行声誉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IPO抑价及其理论假说 |
1.2.2 投资银行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研究评述 |
1.1.2.1 声誉 |
1.2.2.2 西方有关投资银行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的研究 |
1.2.2.3 我国关于投资银行声誉与IPO抑价相关性的研究 |
2. 我国IPO发行制度变迁 |
2.1 IPO审核制度 |
2.2 IPO的发行机制 |
2.3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 |
2.3.1 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发展 |
2.3.2 我国IPO定价机制的发展 |
2.3.3 我国IPO发行方式改革 |
2.3.4 本章小结 |
3. 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形成的博弈分析 |
3.2 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影响的模型分析 |
3.2.1 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影响的静态模型分析 |
3.2.2 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的动态模型分析 |
3.3 投资银行声誉对于IPO抑价现象的作用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IPO发行制度变迁下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投资银行声誉的度量方法 |
4.1.1 现存文献常用声誉等级度量方法 |
4.1.2 本文选用方法 |
4.2 我国不同发行制度下IPO抑价受投资银行声誉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计算及我国IPO抑价的描述性分析 |
4.2.2 IPO制度变迁下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影响的单变量分析 |
4.2.3 IPO抑价受投资银行声誉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附表:投资银行及其承销情况(1991-2010年8月31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深圳中小板IPO首日超额收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 IPO 首日超额收益的文献综述 |
2.1 IP0 抑价产生原因—基于一级市场角度 |
2.1.1 发行企业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2.1.2 不同种类投资者群体内的信息不对称 |
2.1.3 发行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2.1.4 承销商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2.2 IP0 溢价产生原因—基于二级市场角度 |
2.2.1 承销商行为理论 |
2.2.2 投资者行为理论 |
2.3 基于中国 IPO 首日超额收益的理论研究 |
第3章 影响 IPO 首日超额收益的发行制度分析 |
3.1 IPO 发行制度概述 |
3.1.1 IPO 发行准入制度 |
3.1.2 IPO 发行定价制度 |
3.2 深圳中小企业板 IPO 发行制度分析 |
3.2.1 深圳中小企业板发展概述 |
3.2.2 影响深圳中小板IPO 超额收益的发行制度分析 |
3.3 深证中小板与创业板 IPO 制度比较分析 |
3.3.1 上市要求不同 |
3.3.2 市场定位不同 |
3.3.3 投资风险不同 |
3.3.4 法律基础不同 |
第4章 深证中小板IPO 首日超额收益的实证分析 |
4.1 一级市场抑价的实证分析---基于盈余管理假说 |
4.1.1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及模型度量 |
4.1.2 模型设计与实证检验 |
4.1.3 基本结论 |
4.2 二级市场溢价的实证分析---基于投机泡沫假说 |
4.2.1 投机与投资的区别 |
4.2.2 模型设计与实证检验 |
4.2.3 基本结论 |
第5章 深圳中小板IPO 首日超额收益的政策建议及展望 |
5.1 政策建议 |
5.1.1 对发行市场参与各方的建议 |
5.1.2 对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的建议 |
5.1.3 对深圳交所监控措施的建议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7)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 研究方法 |
2. 本文主要内容 |
(三)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IPO抑价理论研究 |
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 制度原因理论 |
3. 行为金融理论 |
(二) 国内IPO抑价研究 |
1. 运用国外的抑价理论检验我国的新股IPO现象 |
2. 国内影响IPO抑价的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三、我国证券市场IPO定价机制发展概述 |
(一) 自发制定固定价格发行时期 |
(二) 固定市盈率定价的发行时期 |
1. 试点探索时期(1993年至1996年12月25日) |
2. 取前三年每股税后利润算术平均值为标准的时期(1996年12月26日至1997年8月) |
3. 以预测的盈利水平为定价时期(1997年9月到1999年2月) |
4. 逐步放开的市盈率定价(1999年2月到1999年7月) |
(三) 市场化操作的不限制市盈率的定价发行时期 |
(四) 重新限制市盈率的定价发行时期 |
(五) 采用累计投标询价机制的定价发行时期 |
四、实证研究设计 |
(一) 样本数据选取 |
(二) 变量定义和说明 |
1. 因变量的选取 |
2. 自变量的选取 |
(三) 研究假设 |
五、IPO抑价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 投资者情绪和个股内在因素与IPO抑价的实证分析 |
1. 各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二) 新股发行定价机制与IPO抑价关系研究 |
六、结论 |
(一) 结论及政策建议 |
(二) 本文不足及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不同新股发行制度条件下的IPO效率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四、 论文的框架 |
五、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新股发行制度理论 |
二、 IPO 效率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 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历史演进 |
二、 我国新股发行方式的历史演进 |
三、 我国新股定价机制的历史演进 |
四、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演进的特征 |
五、 新一轮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及其评价 |
第四章 不同的新股发行制度下可实现的均衡及其效率比较 |
一、 IPO 效率的界定 |
二、 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及其效率比较分析 |
三、 各种均衡的效率比较 |
四、 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可实现的均衡及其效率比较 |
五、 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的 IPO 效率比较 |
第五章 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 IPO 效率比较的实证分析 |
一、 样本选取及其来源 |
二、 新股超额收益率 |
三、 不同新股审核制度下的 IPO 效率比较 |
四、 不同新股发行方式下的 IPO 效率比较 |
五、 不同新股定价机制下的 IPO 效率比较 |
六、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一、 大力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 |
二、 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三、 促进金融市场的多元化 |
四、 大小非问题的解决 |
五、 在询价环节实施惩罚性的报价成交机制 |
六、 实行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基于EVA的高科技公司IPO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2 IPO 定价理论概述 |
2.1 IPO 定价方式 |
2.1.1 固定价格定价方式 |
2.1.2 累计投标询价方式 |
2.1.3 拍卖方式 |
2.1.4 混合定价方式 |
2.2 IPO 定价的估值方法 |
2.2.1 现金流贴现法 |
2.2.2 相对估价法 |
2.2.3 实物期权定价法 |
2.2.4 经济增加值法 |
2.2.5 各种定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3 高科技公司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 |
3.1 高科技公司概念界定 |
3.1.1 高科技的概念 |
3.1.2 我国高科技公司概念界定 |
3.2 高科技公司的发展阶段 |
3.3 高科技公司的特征 |
4 高科技公司 IPO 定价中 EVA 的应用 |
4.1 高科技公司IPO 定价中EVA 的引入 |
4.1.1 高科技公司IPO 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引入EVA 定价方法 |
4.2 高科技公司EVA 会计调整 |
4.3 高科技公司EVA 计算 |
5 基于 EVA 的高科技公司 IPO 定价模型 |
5.1 假设条件 |
5.2 建立定价模型 |
5.3 模型应用及实例分析 |
5.3.1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5.3.2 计算公司在发行当年的EVA |
5.3.3 预估公司未来EVA 增长率 |
5.3.4 估算公司价值 |
5.3.5 估算公司IPO 价格 |
5.3.6 实例分析总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政策性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对IPO抑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IPO的估值模型 |
二、IPO的发行机制 |
三、IPO抑价理论 |
(一) 胜利者的诅咒假说 |
(二) 随潮流假说 |
(三) 信号假说 |
(四) 投机-泡沫假说 |
四、实证分析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四、IPO竞价发行方式下对胜利者诅咒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成因及对后市表现的影响研究[D]. 于垚.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 [2]非对称信息下IPO抑价理论实证研究[J]. 查奇芬,廖继广.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04)
- [3]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D]. 谢代军. 暨南大学, 2013(01)
- [4]基于发行风险的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 范汉熙.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5]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对IPO抑价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新股发行制度变迁的视角[D]. 于博. 山东大学, 2011(04)
- [6]深圳中小板IPO首日超额收益问题研究[D]. 张俊. 新疆财经大学, 2011(04)
- [7]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研究[D]. 邹欣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5)
- [8]不同新股发行制度条件下的IPO效率比较分析[D]. 阳亚玲. 福州大学, 2011(06)
- [9]基于EVA的高科技公司IPO定价研究[D]. 卢露. 重庆大学, 2010(04)
- [10]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对IPO抑价的影响[J]. 刘时阳. 生产力研究,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