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中-新元古代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申震[1](2020)在《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7条剖面、300余件孢粉样品进行处理,识别出西准噶尔和华南法门期疑源类30属55种、孢子35属54种,并对西准噶尔地区1个联合种进行修订和多个属种在该地区进行首次报道;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部孢子组合可与东欧Cyrtospora cristifer–Diaphanospora zadonica(CZ)孢子组合带和西欧Knoxisporites dedaleus–Diducites versabilis(DV)孢子组合带进行对比,这两个孢子组合带分别对应早法门期地层。基于孢粉带,对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孢粉学证据表明洪古勒楞组下段底部可能缺失法门期最早期沉积;弗拉期末期-法门期最早期的全球大海退事件可能造成了该区域部分地区下伏朱鲁木特组顶部弗拉阶最顶部和洪古勒楞组最底部的地层缺失,因此,F-F事件在该区域某些地区可能没有沉积记录的保存;孢粉相分析认为洪古勒楞组下段经历了滨海-浅海-深浅海-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建立了中国泥盆纪孢粉和疑源类数据库,据此重建了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变化模式。分析认为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与全球同期孢子与植物大化石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可代表全球植物孢子多样性演替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孢子多样性的增加与全球大氧化事件的协同性,并分析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基于数据库,本文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生物古地理分区(分别为西冈瓦纳大区、东冈瓦纳大区、北方大区),论证了纬度和洋流控制下的表层古海水温度和洋流循环模式可能是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的主控因素。
马对平[2](2019)在《杨氏天镇龙的性双形现象》文中研究说明甲龙类恐龙是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的一单系类群,是剑龙的姊妹群。它以身体覆盖“盔甲”、独特的头骨构造、背面及侧面发育一排排纵向排列的骨质甲板以及上、下颌具有细小的佛手状牙齿为特征。甲龙类广泛分布于除非洲以外的各大陆,年代为晚侏罗世钦莫利期到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从传统意义上讲,甲龙类恐龙依据是否发育尾锤分为两科:甲龙科和结节龙科。本文选择了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和山西大同市博物馆收藏的4具杨氏天镇龙(甲龙科)骨架化石作为研究材料,通过解剖学(骨骼学)研究,探讨它们的性双形现象。本文系甲龙类性双形现象研究的首次探讨,为恐龙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以避免分类时同物异名现象的发生。首先,详细描述和对比了选自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和山西大同市博物馆收藏的4具杨氏天镇龙(甲龙类)骨架。研究表明,杨氏天镇龙存在明显的性双形现象:雄性个体具有粗大、向两侧后上方突伸的鳞骨角和硕大的尾锤,而雌性个体具有相对小的、向两侧后方突伸的鳞骨角和很小的尾锤。其次,杨氏天镇龙性双形现象的出现,进一步表明杨氏天镇龙营家族性的群居生活,雄性个体承担着防御外敌和保护家族成员的责任。第三,再研究了杨氏天镇龙的左肱骨,并与相近属做了对比,发现杨氏天镇龙的肱骨形态特征不同于绘龙属和蓝尾龙属的肱骨形态特征,虽然与库尔三美甲龙的肱骨外形相似,但杨氏天镇龙的肱骨没有大而明显的内侧突。第四,首次记述了杨氏天镇龙的第一颈环和一段连接部分尾锤的尾柄,为杨氏天镇龙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化石材料。研究发现杨氏天镇龙与库尔三美甲龙的第一颈半环明显不同,杨氏天镇龙第一颈环的骨质突低而圆,库尔三美甲龙的第一颈环骨质突高而尖,从而为天镇龙属区别于美甲龙属提供了新的证据。最后,记述了杨氏天镇龙散乱分布的骨质甲板,按其大小和形态分为7个类型。并尝试着复原了各类骨质甲板在身体上的位置,首次给出了杨氏天镇龙的生态复原图。
魏震[3](2017)在《新疆库鲁克塔格南华纪沉积记录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南华系记录了塔里木北缘同期的火山-沉积事件和蚀源区物质组成及演化的信息,可用以解答关于塔里木北缘南华-震旦纪构造属性的疑问,并可进一步用于盆地构造演化的讨论,以制约Rodinia超大陆南华纪裂解过程的恢复。首先本文利用该区南华系地层底界形态、同生断裂构造及地层岩石特征、沉积构造和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其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辛格尔断裂南北两侧地层底界及地层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北沉积区底界发育上超不整合,同沉积断层,崩塌角砾岩和陆相堆积;南沉积区底界发育角度不整合,未见陆相堆积,但发育火山岩。贝义西组自下而上发育残坡积相、冲洪积扇扇根和扇中亚相、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滨岸的临滨亚相及浅海相,为持续的海进过程,属于拉伸背景下的沉积,符合裂谷盆地的沉积序列。但其沉积环境很快便由陆相演化至海相,缺乏湖相沉积,说明裂解迅速,指示南华纪早期库鲁克塔格可能处于Rodinia超大陆的边缘。库鲁克塔格南华系阿勒通沟组为风暴浪控浅海陆棚相沉积,层序内发育近源、远源等不同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代表了温暖、低纬度、开阔海岸的古地理环境,是阿勒通沟冰期和特瑞艾肯冰期不属于同一冰期及塔里木北部处于Rodinia超大陆外围的有力证据。贝义西组向上经历斜坡相-大陆边缘陆棚相的演化过程,是盆地从大陆裂谷缓慢演化至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环境响应。同时对该区不同剖面内南华系各组砂岩碎屑组分的统计分析显示,贝义西组砂岩在不同剖面内组成差异显着:西山口剖面以岩屑砂岩为主,且岩屑为火山岩岩屑与沉积岩岩屑,物源为再旋回地层,而依格孜塔格剖面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屑主要为变质岩岩屑,物源为下伏古元古代高级变质岩。砂岩碎屑组成在剖面上垂向的变化表明贝义西组沉积期与照壁山组沉积期间(725Ma±)存在一个沉积转型事件,导致贝义西组之上的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及特瑞艾肯组砂岩组成在不同区域趋于一致,转变为代表基底隆起-过渡大陆区物源的典型“长石砂岩”。南华系砂岩碎屑组成与大陆裂谷盆地沉积砂岩相似,且物源区存在由前裂谷地层-过渡裂谷肩部-切割裂谷肩部-克拉通内部的连续演化过程,是库满凹陷早期裂解的岩相学记录。另外,本文从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阿勒通沟组的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揭示了其源区风化、物源类型和构造背景等信息。结果表明该组宽广陆棚相的沉积环境,砂岩较高的结构成熟度及V-Cr-Ni-Sc负异常、Ti-Hf-Zr-Y正异常等的地球化学特征皆显示其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判别图解、过渡族元素含量和稀土配分特征显示该组砂岩主要碎屑物质为来自南部塔里木克拉通的长英质岩类,另有古老沉积岩的加入。砂岩样品CIA值、A-CN-K图解和Th/U比值等显示其源区经历了微弱-中等的化学风化,碎屑物质具沉积分选、沉积物再旋回特征,且在成岩过程中钾交代明显,这些特征也与被动大陆边缘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库鲁克塔格自贝义西组裂解至阿勒通沟组演化为被动大陆边缘,且至少持续到震旦系扎摩克提组。综合以上沉积记录分析的结果,将南华纪沉积盆地的演化过程,即Rodinia超大陆北缘一带裂解过程概括为初始大陆裂谷阶段、快速沉陷阶段、进一步沉降阶段和初始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四个不同的演化阶段。
石开波,刘波,田景春,潘文庆[4](2016)在《塔里木盆地震旦纪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文中研究说明震旦系可能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层系,对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分布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的准确认识是进一步勘探的基础,也是建立盆地早期构造-沉积演化历史的关键。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周缘震旦系野外露头资料、盆内钻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前人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分布、构造背景、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发育3种类型沉积体系:碎屑岩沉积体系、碎屑岩—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体系、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纵向上具有从碎屑岩沉积—碳酸盐岩沉积的演化特征。3种类型沉积体系与震旦纪3次"海侵—海退"旋回相对应,早震旦世初期(ZSQI期)的海侵形成了下震旦统下段碎屑岩沉积体系,早震旦世晚期(ZSQII期)的海侵形成了下震旦统上段碎屑岩—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体系;晚震旦世初期(ZSQIII期)的海侵形成了上震旦统碳酸盐岩沉积体系;3次海退过程形成下震旦统中部、顶部及上震旦统顶部3个不整合面。新元古代,伴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塔里木盆地进入大陆裂谷演化时期。震旦纪为克拉通内坳陷及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具有"南隆北坳"的古地理特征。早震旦世,发育巴楚—塔中—塔东南隆起及塔北残余古陆,北部为滨海-陆棚环境,西南部为滨海-陆棚-半深海环境;晚震旦世,塔北古陆消失,北部为潮坪环境,西南地区为被动大陆边缘浅海环境。
肖昱,许桂红,田培仁[5](2016)在《谈塔里木板块开合构造与层次成矿问题——以层控型金属矿床为例》文中提出通过塔里木板块的构造开合演化及古地理变迁,去追索层控型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规律,从而划分出老(元古代,以中元古代为主)、中(晚古生代,以泥盆纪-石炭纪为主)、青(中新生代,以白垩纪-新近纪为主。)三个集中成矿区间(期),并言明其层次成矿构造属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王硕[6](2014)在《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吉黑东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夹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之间,横跨全球三大显生宙构造成矿域中的古亚洲洋构造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经历了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和转换。研究区由佳木斯地块、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多个地质构造单元拼合而成,致使区内的构造-岩浆作用复杂而独特,使包括研究区在内的我国东北地区成为除青藏高原外,探测中国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揭示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另一理想场所。区内复杂而独特的地质构造演化及与之相伴的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为大规模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优越的成矿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区内共发现金属矿床近百处,其中大中型矿床30余处,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我国东北地区被大面积火成岩覆盖,特别是花岗岩,与内蒙、蒙古国及俄罗斯境内靠近我国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省。早古生代,吉黑东部及临区各微陆块拼贴成联合地块(佳蒙地块),岩浆岩在各单元均有分布,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少见,主要为橄榄岩、角闪石岩、辉长岩等。中酸性侵入岩多呈片麻状,黑云母发育,主要岩性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侵入寒武系地层内呈不规则岩基产出;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联合地块统一基底裂解,研究区处于岩浆活动的平静期;古生代晚期,区内陆块再次碰撞拼合,形成小兴安岭西北部黑河-嫩江拼合带附近的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组合、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伊春-鹤岗一带的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组合;晚古生代末期,古亚洲洋沿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闭合,随后形成大面积三叠纪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早侏罗世花岗岩类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呈NNE-NE向展布,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有少量闪长岩和碱长-碱性花岗岩;中生代晚期,研究区进入伸展作用的高峰期,火成岩多为小岩株状、岩脉状分布的斑岩体和脉岩,常与同期火山岩相伴产出,主要岩石类型有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等。本文论述了吉黑东部地区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本区显生宙四个主要的成矿系列,分别为:①海西期与同碰撞-后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有关的造山型金矿成矿系列(260~250Ma);②印支期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型矿床成矿系列(230~210Ma);③晚三叠世末至早侏罗纪与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细/网脉状)钼矿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200~170Ma);④燕山晚期伸展背景下的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系列(133~106Ma)。通过对本区矿床与相关岩体的年代学研究发现,吉黑东部成矿作用的高峰期与显生宙岩浆侵入活动基本吻合,成矿高峰期稍滞后于侵入活动峰值约10Ma,二者在时间关系上具有很好的耦合性。重新定义了区内部分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成矿特征:四平山金矿原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亚类-热泉型金矿,本次研究认为其应为世界上首例陆相热水喷流沉积与浅成低温热液共生型金矿;金厂金矿区内岩浆活动复杂且呈多期次活动特点,其成因类型为斑岩与浅成低温热液过渡型金矿床;赤卫沟金矿的碳酸盐矿脉应形成于碱性环境中;本文还报道了我国东北地区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即河口林场锡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母岩体的研究显示,它与邻区锡霍特-阿林锡成矿省内岩浆活动具有良好的亲缘性,对比后认为该矿床应为成矿省在我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归纳总结了吉黑东部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岩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发现矿体的产出受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而从岩浆活动与矿床的区域分布特点划分出三个较大的矿集区,它们分别为:1、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2、佳木斯-兴凯成矿带;3、延边成矿带。结合吉黑东部地区岩浆活动情况与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成矿类型,提出以下找矿思路:斑岩型/细网脉型钼矿床找矿的有利地段是:①黑龙江省乌伊岭-伊春-通河一带;②吉林省舒兰县七里乡-吉林大黑山一带。矽卡岩型矿床找矿有利地区是伊春地区和滨东地区,重点找矿工作区是:①弓棚子铜锌矿化区;②秋皮沟铜锌矿化区;③一撮毛岩体周边铁、铜多金属矿化区;④土门岭多金属矿化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主要分布于黑河-逊克-嘉阴以南地区,产于北西向分布的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带内。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金、铜矿主要产出在区域上东西向大断裂和其共轭断裂控制中生代火山盆地和隆起构造格架,以及隆褶带、断陷盆地带的次级隆起区。
许桂红,肖昱,田培仁[7](2014)在《塔里木盆地周缘中新生代砂岩型铅锌、铜、锰矿区域成矿浅析》文中研究表明以阿赖海峡为标志的晚白垩世—古近纪海域,造就了塔里木周缘的气候条件与成矿地质环境,砂岩型铅锌铜锰矿分海侵前期(陆相)、海侵期(海相)和海退后期(陆相)3个成矿阶段,加之膏盐卤水和油田卤水的广泛参与和岩浆低温热液成矿的叠加,使该区成矿具有多来源、多期次、多阶段、多类型复成成因的特点。形成了塔里木马蹄形中新生代砂岩型铅锌铜锰的矿产区带。
蔡雄飞,田文明,张雄华,吴丽云[8](2013)在《新疆卡瓦布拉克地区中元古界碳酸盐台地形成的标志和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近几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对沉积学的深入研究,首次识别出新疆卡瓦布拉克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卡瓦布拉克群第三组碳酸盐台地的形成特征和风暴岩、生物礁的沉积特征。本区卡瓦布拉克群第三组碳酸盐台地沉积以含丰富叠层石、含硅、含镁、含臼齿构造的碳酸盐岩系为特征,出现一大套以角砾生物碎屑灰岩、风暴角砾岩、叠层石生物礁灰岩为组合的沉积相,这代表了本区中元古界晚期碳酸盐台地经历了台地边缘相到台地边缘陡坡相的演化。碳酸盐台地的形成说明,在中元古界东天山是稳定沉积类型的标志。这些岩性特征和生物群面貌与华北板块同期特征相似。本文的新发现对东天山大地构造、古气候、古地理、找矿以及与华北板块亲缘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
黄建国,杨瑞东,杨剑,崔春龙,侯兰杰[9](2012)在《西昆仑北缘库斯拉甫一带中元古代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西昆仑北缘库斯拉甫一带侵入前寒武纪结晶基底(Ch)的中元古代两期岩体,早期以喀特列克岩体为代表,年龄为1 567 Ma,晚期以阿孜巴勒迪尔岩体为代表,年龄为1 423 Ma。早期岩体(δoPt)具有贫硅、高钙、中碱和准铝质等特征;岩性主要为钙碱性石英闪长岩,岩石稀土总量为168.4×10-6~374.38×10-6、轻重稀土比值为9.3~18.23,中等负铕异常(8Eu=0.53~0.82)。晚期岩体(ηγPt)具有富硅、高碱、富钾、强过铝质和全铁含量高等特征;岩性主要为碱性二长花岗岩,岩石具高的104*Ga/Al比值(3.01~3.5),很高的REE含量(375.68×10-6~1 075.46×10-6),高LREE/HREE(7.07~16.87)和高(LaN/YbN)(8.32~25.2)及强烈负Eu异常(δEu=0.25~0.31)。通过对两期岩体(δoPt和ηγPt)同位素年龄、矿物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特征系统地研究,认为西昆仑北缘在中元古代发生两次明显的岩浆—构造事件,早期事件(δoPt的侵位)与兴地运动(I幕)有关;晚期事件(ηγPt的侵位)在时间及区域上与兴地运动(Ⅱ幕)比较吻合;早期岩浆(δoPt)可能存在部分幔源物质的加入,显示I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属于造山期后花岗岩类;晚期岩浆(ηγPt)可能经历过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或较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属于A2型花岗岩的范畴。两期岩浆活动可能为古塔里木板块的固结—裂解提供了新的证据及裂解模式的补充。
张英利,王宗起,闫臻,王涛,郭现轻[10](2011)在《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沉积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位于南天山和塔里木盆地接合部,保留相对较完整的地层记录。新元古代贝义西组主要为一套火山-沉积组合序列,育肯沟组为浊流成因的砂岩和粉砂岩组合。对取自两个地层的沉积岩样品,分别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并分别获得了93组和71组U-Pb有效年龄。其中贝义西组锆石U-Pb年龄主峰值为821Ma、次峰值为861Ma的碎屑锆石(761~847Ma)具有显着优势,育肯沟组年龄值为768Ma(次峰值为800Ma和741Ma)的碎屑锆石比较集中,说明库鲁克塔格地区在741Ma、768Ma、800Ma、821Ma和861Ma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10个太古代碎屑锆石年龄以及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确认库鲁克塔格存在中-新太古代基底。贝义西组砂岩主要源自761~847Ma、851~972Ma和1808~2498Ma岩石。育肯沟组主要来自734~845Ma、858~963Ma和1708~2486Ma的岩石。
二、新疆中-新元古代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中-新元古代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国泥盆纪孢粉学研究现状 |
1.1.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研究现状 |
1.1.2 中国泥盆纪疑源类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2.1 西准噶尔和华南广西上泥盆统孢粉学研究薄弱 |
1.2.2 泥盆纪植物、孢粉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鲜有关注 |
1.2.3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不尽人意 |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与工作量 |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西准噶尔 |
2.1.2 华南 |
2.2 地层剖面 |
2.2.1 布龙果尔剖面 |
2.2.2 根那仁剖面 |
2.2.3 乌兰柯顺剖面 |
2.2.4 查王陶盖勒剖面 |
2.2.5 广西宜州拉利剖面 |
2.2.6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 |
2.2.7 广西武宣南峒剖面 |
2.3 微体植物化石的实验处理流程 |
2.4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孢粉生物地层和地质时代 |
2.4.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孢子组合特征 |
2.4.2 洪古勒楞组的地质时代 |
2.5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和华南上泥盆统微体植物及意义 |
2.5.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古环境 |
2.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疑源类与同期全球其他古地理单元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环境事件的关系 |
3.1 泥盆纪环境背景 |
3.2 方法和数据 |
3.2.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新数据库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中国泥盆纪陆生微体植物演替与多样性模式 |
3.4 讨论 |
3.4.1 基于多指标下的泥盆纪孢粉植物多样性模式 |
3.4.2 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分异度与F-F事件的关系 |
3.4.3 泥盆纪植物多样性与海洋氧化事件的关系 |
3.4.4 泥盆纪陆生植物多样性与海洋动物多样性和古气候的关系 |
3.4.5 植物孢子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泥盆世疑源类组成与生物古地理 |
4.1 疑源类的概念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聚类分析 |
4.3.2 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 |
4.4 讨论 |
4.4.1 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 |
4.4.2 葡萄牙和比利时 |
4.4.3 玻利维亚和加纳 |
4.4.4 东冈瓦纳大区 |
4.4.5 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成果与认识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杨氏天镇龙的性双形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甲龙的研究综述 |
1.1 甲龙的分类 |
1.2 甲龙的骨骼特征 |
1.3 甲龙的起源与演化 |
1.4 甲龙的生态学和习性 |
1.5 中国的甲龙研究简史与背景 |
1.5.1 中国的甲龙研究简史 |
1.5.2 中国的甲龙研究背景 |
第二章 研究材料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化石产地地层概况 |
2.2.1 灰泉堡组概述 |
2.2.1.1 灰泉堡组的建立 |
2.2.1.2 地层概述 |
2.2.1.3 沉积相分析 |
2.3 恐龙动物群概况 |
2.3.1 恐龙动物群的发现 |
2.3.2 恐龙动物群的组成和特征 |
2.3.3 恐龙动物群的埋藏环境 |
2.4 主要研究方法 |
2.4.1 化石修理及拍照绘图 |
2.4.2 骨骼学(解剖学)分析 |
第三章 杨氏天镇龙性双形现象的初步研究 |
3.1 标本描述 |
3.1.1 头骨描述 |
3.1.1.1标本MHGU-0599 |
3.1.1.2标本TZ-10-498 |
3.1.1.3标本TZ-10-521 |
3.1.1.4标本TZ-10-261 |
3.1.2 尾锤描述 |
3.2 讨论 |
第四章 杨氏天镇龙化石标本的再研究与新补充 |
4.1 化石标本再研究 |
4.1.1 左肱骨再研究 |
4.1.2 骨质甲板再研究 |
4.2 化石标本新补充 |
4.2.1 尾柄描述 |
4.2.2 颈环描述 |
4.3 讨论 |
4.3.1 化石标本再研究的意义 |
4.3.2 化石标本新补充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境内发现的甲龙的地理和地质时代分布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新疆库鲁克塔格南华纪沉积记录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Rodinia超大陆研究现状 |
1.2.2 物源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1.3.1 地层特征分析及沉积环境恢复 |
1.3.2 砂岩碎屑组成定量分析 |
1.3.3 砂岩地球化学分析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述 |
2.1 前南华地质概述 |
2.2 南华系地层概述 |
第三章 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 |
3.1 地层展布状态及底界特征 |
3.2 沉积相 |
3.2.1 贝义西组 |
3.2.2 照壁山组 |
3.2.3 阿勒通沟组 |
3.2.4 特瑞艾肯组 |
3.3 沉积环境演化及构造意义 |
第四章 南华系砂岩碎屑组成分析 |
4.1 样品与方法 |
4.2 碎屑组分统计结果与古水流 |
4.2.1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 |
4.2.2 古水流 |
4.3 砂岩碎屑组分垂向变化特征指示的沉积转型事件 |
4.4 物源分析 |
4.5 物源区构造背景演化 |
4.6 碎屑组成反映的盆地构造属性及演化信息 |
第五章 南华系阿勒通沟组砂岩地球化学分析 |
5.1 样品测试 |
5.2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5.2.1 主量元素 |
5.2.2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 |
5.3 物源区风化及沉积再旋回作用 |
5.4 物源区性质 |
5.5 构造背景判别 |
5.6 构造意义 |
第六章 裂谷盆地演化过程恢复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4)塔里木盆地震旦纪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质背景 |
1.2 震旦系地层及层序划分 |
2 震旦系分布特征 |
2.1 盆地周缘地区 |
2.1.1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
2.1.2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 |
2.1.3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
2.2 盆内地区 |
2.2.1 塔北地区 |
2.2.2 巴楚—塔中地区 |
2.2.3 塔东地区 |
2.2.4 塔西南—塔东南地区 |
3 震旦系沉积体系 |
4 震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
4.1 早震旦世ZSQI沉积期 |
4.2 早震旦世ZSQII沉积期 |
4.3 晚震旦世ZSQIII沉积期 |
5 结论 |
(5)谈塔里木板块开合构造与层次成矿问题——以层控型金属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元古代 |
1.1 早元古代 |
1.2 中元古代 |
1.2.1 古昆仑洋:西昆仑—阿尔金裂谷 |
1.2.2 古南天山洋 |
1.2.3 伊犁―赛里木断陷 |
1.3 晚元古代 |
2 古生代 |
3 中生代 |
4 新生代 |
5 开合构造与金属矿产耦合关系 |
5.1 元古代铁铜金铅锌银矿 |
5.2 晚古生代铅锌银铜金铁矿 |
5.3 中、新生代砂岩型铅锌铜银锰矿 |
(6)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工作量 |
1.5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1.1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古生代构造活动带 |
2.1.2 佳木斯-兴凯地块 |
2.1.3 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前寒武纪侵入岩 |
2.3.2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3 海西期侵入岩 |
2.3.4 印支期侵入岩 |
2.3.5 燕山期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4.1 前寒武纪火山岩 |
2.4.2 加里东期火山岩 |
2.4.3 海西期火山岩 |
2.4.4 印支-燕山期火山岩 |
2.4.5 喜山期火山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2.6 区域构造 |
2.6.1 逊河-铁力-尚志断裂 |
2.6.2 依(兰)-舒(兰)断裂 |
2.6.3 敦(化)-密(山)断裂 |
2.6.4 佳(木斯)-伊(通)断裂 |
2.6.5 牡丹江断裂 |
2.6.6 大和镇断裂 |
2.6.7 塔河-孙吴-双鸭山断裂 |
2.6.8 乌云-伊春-西林断裂 |
2.6.9 桦川-林口-穆棱断裂 |
2.7 区域矿产 |
2.7.1 细脉浸染型钼矿床 |
2.7.2 细脉浸染型铜金矿床 |
2.7.3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2.7.4 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
2.7.5 岩浆热液脉型钨矿化点 |
2.7.6 岩浆矿床 |
第3章 区域动力学与岩浆演化 |
3.1 前寒武纪 |
3.2 加里东期 |
3.2.1 佳木斯地块 |
3.2.2 小兴安岭 |
3.3 海西期 |
3.3.1 佳木斯地块 |
3.3.2 小兴安岭 |
3.4 印支期 |
3.5 燕山期 |
3.5.1 小兴安岭 |
3.5.2 佳木斯地块 |
3.5.3 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3.6 佳木斯地块与周缘地质单元的拼贴时间 |
3.6.1 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 |
3.6.2 佳木斯地块与完达山陆缘增生带 |
3.6.3 古亚洲洋构造演化 |
3.6.4 环太平洋构造演化 |
第4章 典型矿床与岩浆作用研究 |
4.1 晚二叠纪乱泥沟造山型金矿床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矿区地质 |
4.1.3 成矿流体 |
4.1.4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 |
4.1.5 成矿模式初探 |
4.2 晚二叠纪老柞山造山型金矿床 |
4.2.1 区域地质背景 |
4.2.2 矿区地质特征 |
4.2.3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4.2.4 成因机制 |
4.3 早侏罗纪鹿鸣斑岩型钼矿床 |
4.3.1 区域地质背景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4 成岩年代学 |
4.3.5 岩石类型及成因 |
4.3.6 成矿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4.4 早白垩世金厂斑岩-浅成低温热液过渡型金矿床 |
4.4.1 区域地质背景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成矿流体 |
4.4.4 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 |
4.4.5 金厂金矿成矿模式 |
4.5 早白垩世赤卫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4.5.1 区域地质背景 |
4.5.2 矿区地质特征 |
4.5.3 矿体特征 |
4.5.4 岩石地球化学 |
4.5.5 成矿动力学与成矿作用 |
4.6 早白垩世跃进山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6.1 区域地质特征 |
4.6.2 矿区地质特征 |
4.6.3 岩石地球化学 |
4.6.4 年代学特征 |
4.6.5 成矿动力学 |
4.6.6 矿床成因 |
4.7 晚白垩世河口林场斑岩型锡矿 |
4.7.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4.7.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7.3 年代学特征 |
4.7.4 成岩年龄及意义 |
4.7.5 物质来源 |
4.7.6 成矿动力学 |
4.8 晚白垩世四平山陆相热水喷流与浅成低温热液共生型金矿 |
4.8.1 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4.8.2 岩、矿相学特征 |
4.8.3 岩石地球化学 |
4.8.4 年代学特征 |
4.8.5 岩石属性及成因 |
4.8.6 动力学背景 |
4.8.7 成矿流体来源 |
4.8.8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4.9 始新世五星岩浆硫化物型矿床 |
4.9.1 区域地质背景 |
4.9.2 矿床地质特征 |
4.9.3 岩石地球化学 |
4.9.4 蚀变影响 |
4.9.5 同化混染 |
4.9.6 分离结晶 |
4.9.7 岩浆源区 |
4.9.8 成矿作用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5.1 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 |
5.1.1 地层建造 |
5.1.2 构造 |
5.2 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 |
5.2.1 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时间上的耦合性 |
5.2.2 岩浆活动与矿床空间关系及成矿带划分 |
5.2.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
5.2.4 吉黑东部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5.3 成矿远景分析 |
5.3.1 重要的矿床类型 |
5.3.2 找矿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7)塔里木盆地周缘中新生代砂岩型铅锌、铜、锰矿区域成矿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地史发展与成矿作用 |
2 构造演化与矿产展布 |
2.1 托云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砂岩—砂砾岩型铜银矿成矿带 |
2.2 乌恰盆地早、晚白垩世转换期亚陆相—海相铅锌矿成矿带 |
2.3 喀什盆地北侧卡巴恰特—巴楚隆起外围古近系始新统海相砂岩型铜矿成矿带 |
2.4 桑株—扎瓦古近系始新统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型锰矿成矿带 |
2.5 乌恰盆地新近系中新统安居安组陆相砂岩型铜矿成矿带 |
2.6 温宿—拜城—库车—轮台新近系中新统康村组陆相砂岩型铜矿成矿带 |
2.7 阿其克库勒盆地新近系中上新统石马沟组—石壁梁组陆相砂岩型铜矿成矿带 |
3 控矿因素 |
4 中新生代砂岩型铅锌铜锰矿地质勘查区带优选 |
(8)新疆卡瓦布拉克地区中元古界碳酸盐台地形成的标志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碳酸盐台地特征 |
2.1 卡瓦布拉克第三组地层沉积序列 |
2.2 卡瓦布拉克第三组地层沉积特征 |
2.3 沉积演化 |
3 重要意义 |
3.1 对天山大地构造研究的意义 |
3.2 与华北板块的亲缘性 |
3.2.1 与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的亲缘性 |
3.2.2 与华北板块内部的亲缘性 |
3.3 对古气候、古地理的指示 |
3.4 对寻找铅锌矿的指示 |
4 结 论 |
(9)西昆仑北缘库斯拉甫一带中元古代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和岩石学特征 |
2 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方法 |
3锆石U-Pb年龄 |
4 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 |
4.2 稀土元素 |
4.3 微量元素 |
5 讨论 |
5.1 两期岩体形成环境及成因分析 |
5.2 中元古代西昆仑北缘的构造运动 |
5.3 中元古代西昆仑北缘的岩浆活动 |
6 结论 |
(10)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沉积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采样样品位置、分析样品特征 |
3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
4 分析结果 |
4.1 样品09DPL25 |
4.2 样品09DPL41 |
5 讨论 |
5.1 构造热事件的限定 |
5.2 太古代基底的存在 |
5.3 沉积岩源区 |
6 结论 |
四、新疆中-新元古代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D]. 申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2]杨氏天镇龙的性双形现象[D]. 马对平.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6)
- [3]新疆库鲁克塔格南华纪沉积记录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指示[D]. 魏震. 新疆大学, 2017(12)
- [4]塔里木盆地震旦纪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J]. 石开波,刘波,田景春,潘文庆. 石油学报, 2016(11)
- [5]谈塔里木板块开合构造与层次成矿问题——以层控型金属矿床为例[J]. 肖昱,许桂红,田培仁. 矿产与地质, 2016(01)
- [6]吉黑东部显生宙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D]. 王硕. 吉林大学, 2014(03)
- [7]塔里木盆地周缘中新生代砂岩型铅锌、铜、锰矿区域成矿浅析[J]. 许桂红,肖昱,田培仁. 矿产勘查, 2014(06)
- [8]新疆卡瓦布拉克地区中元古界碳酸盐台地形成的标志和作用[J]. 蔡雄飞,田文明,张雄华,吴丽云.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3(01)
- [9]西昆仑北缘库斯拉甫一带中元古代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J]. 黄建国,杨瑞东,杨剑,崔春龙,侯兰杰. 地质科学, 2012(03)
- [10]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沉积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J]. 张英利,王宗起,闫臻,王涛,郭现轻. 岩石学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