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细胞、内毒素对淋病病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齐家龙[1](2021)在《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文中指出败血症是病原菌感染导致全身性的急性器官功能损伤乃至危及生命的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每年死于败血症的病患达到30万人以上。败血症多为细菌感染,也有部分为真菌或者病毒感染所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抗生素在临床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也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出现,甚至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耐药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不仅加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其严重影响了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研发有效的控制耐药菌的治疗手段刻不容缓。抗菌肽是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大多数的抗菌肽分子量小,结构相对简单,对细菌的杀伤能力强,是宿主抵抗病原菌感染的一道重要防线。抗菌肽的抑菌功能主要是破坏细菌膜的稳定性和干扰细菌的繁殖。更加全面的了解抗菌肽的作用机理、新的作用靶点和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对开发新的耐药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结构抗菌肽的抑菌效果进行筛选,尤其注重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以期获得新的抑菌作用位点和作用模式,为开发耐药菌抑菌药物研发奠定基础。本研究前期通过对不同结构抗菌肽的抑菌作用进行筛选,发现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对多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且毒性较低,在血清的稳定性好。1)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可以高效地破坏细菌膜的稳定性、改变细菌的形态。低剂量的Tachyplesin Ⅲ可导致部分细菌死亡并主要结合在细菌胞内的遗传物质上。转录组结果显示,Tachyplesin Ⅲ处理后,耐药菌的非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发生显着的改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Tachyplesin Ⅲ可以竞争性的结合FabG与NADPH作用的酶活性中心,并抑制其对NADPH的消耗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体内实验显示,混合多重耐药菌感染比单一的耐药菌感染临床表现更差,炎症情况更加严重,小鼠死亡率更高。而Tachyplesin Ⅲ能有效地保护小鼠免受混合的耐药菌感染,提高小鼠生存率,此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2)抗菌肽Cathelicidin BF在1/4最小抑菌浓度的剂量处理下并不能完全导致细菌的死亡,但是可以穿过细胞膜结构并作用于细菌的内部位点。进一步的蛋白组学的结果表明其参与了 RNA转录的过程。而4 MIC的高剂量处理也可以破坏所有细菌的膜完整性从而达到杀伤细菌的作用。本研究更加侧重的分析了 Cathelicidin BF的免疫调节能力,尤其是其对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调控作用。Cathelicidin BF可以在体外刺激NETs的形成,呈现剂量依赖的趋势。体内的结果表明,Cathelicidin BF可以有效的募集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进入肺部组建免疫防线。耐药菌感染后中性粒细胞形成网状结构捕获和杀伤细菌,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菌能力也被增强,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增强了小鼠抗耐药菌感染的能力,这整个的过程受到了细胞自噬的调控。本研究还初步探讨了 NETs形成过程中关键通路RIPK3-MLKL在宿主抗耐药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初次揭示了 Tachyplesin Ⅲ的全新作用位点及机制,以及以此为靶点开发新的抑菌药物的潜力。此外,我们还分析了抗菌肽Cathelicidin BF通过调动宿主的免疫系统抗耐药菌感染的作用机理。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两种不同作用模式的抗菌肽的抑菌机制,提示以抗菌肽作用机理为基础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药物研发具有明显的潜力。
章宏雨[2](2020)在《MiR-150通过中性粒细胞对小鼠细菌感染发病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Micro RNA-150通过中性粒细胞对小鼠细菌感染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两组小鼠,一组去除Micro RNA-150基因的小鼠(Micro RNA-150knock-out,Mi R-150KO)及另外一组正常野生型WT-C57BL/6J小鼠(Wild typeC57BL/6J,WT-C57BL/6J)进行如下实验:1提取mi R-150敲除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鼠尾基因组采取PCR扩增技术检测基因型;2 mi R-150基因敲除做real-time-PCR鉴定;3 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血常规和流式细胞测定中性粒细胞;4制备细菌感染模型:选择(6-10周)匹配的雄性mi R-150敲除和WT-C57BL/6J小鼠,分组为150KO对照组、150KO实验组、WTC57BL/6J对照组、WT-C57BL/6J实验组。实验组经过尾静脉分别给予大肠杆菌生理盐水溶液100μL,同时对照组100μL无菌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每隔4小时观察记录一次,总共观察24h,记录小鼠一般表现,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感染后24h存活率对比;5感染后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骨髓和外周血PMN流式细胞分析;6感染后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血培养菌落计数;7感染后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外周血PMN瑞氏染色;8 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外周血PMN体外吞噬试验;9感染后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肺脏组织切片和HE染色。结果1.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鼠尾基因组DNA经过PCR扩增,分别产生了262bp和866bp长度片段,明确基因型无误。2.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胸腺和脾脏细胞进行real-time-PCR,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对于mi R-150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WT-C57BL/6J小鼠。3.常规血球计数和流式结果显示: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显着高于WT-C57BL/6J小鼠,骨髓做流式细胞分析发现两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没有明显差异。4.感染存活实验结果为对照组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和WTC57BL/6J小鼠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实验组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存活率为(73.3±3.3)%,实验组WT-C57BL/6J小鼠存活率为(46.7±2.5)%,存活率前者显着高于后者。5.感染后外周血和骨髓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实验组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外周血PMN显着高于WT-C57BL/6J小鼠,而骨髓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于WT-C57BL/6J小鼠,两种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均较各自对照组明显下降。6.载菌血培养实验:对照组两种小鼠血培养平板均无菌落生成,实验组小鼠外周菌血培养12h生成明显白色湿润,边缘整齐,圆形有特殊气味菌落;WT-C57BL/6J小鼠菌血培养形成的菌落数目(4.20±0.18)×103/20μL外周血,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计数菌落(0.48±0.01)×103/20μL外周血,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单位体积外周血活菌含量明显较WT-C57BL/6J小鼠少。7.瑞氏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比WT-C57BL/6J小鼠外周血PMN数量多,形态无明显差别,多为3~5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实验组mi R-150基因敲除小鼠比WT-C57BL/6J小鼠外周血PMN数量多,前者多为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并且出现PMN的破碎颗粒,后者PMN中杆状核比例增高。8.PMN体外吞噬实验结果显示:mi R-150KO小鼠PMN吞噬百分率(95.0±5.8)%,WT-C57BL/6J小鼠PMN吞噬百分率(87.0±3.6)%,mi R-150KO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高于WT-C57BL/6J小鼠。9.肺脏组织切片HE染色:对照组肺脏组织切片可见肺脏无水肿,无出血,肺泡壁结构完整,形态正常,肺泡腔清晰,无明显的渗出物,肺泡和间质无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Mi R-150KO小鼠肺泡体积增大,肺泡间隔有所增宽,肺泡腔内出现炎性细胞,但完整性尚未遭到破坏。实验组WT-C57BL/6J小鼠肺泡腔明显大小不等,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壁变薄,完整性部分遭破坏,肺泡周围浸润了较多炎症细胞。结论1.mi R-150的缺失导致小鼠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高。2.mi R-150的缺失可以可以降低细菌感染后血液中活菌数目,提高小鼠存活率。3.mi R-150的缺失可以减轻细菌感染造成的肺脏损伤。4.mi R-150的缺失可以增强小鼠细菌感染发病致死的抵抗能力。图13幅;表7个;参142篇。
吕萃[3](2020)在《多能干细胞分化再生T细胞的体内抗肿瘤评估及再生可移植髓系细胞研究》文中认为从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出可移植、有功能的血液及免疫细胞一直是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第一部分证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来源、体内成熟的T细胞可以结合CAR-T技术改造实现体内清除肿瘤的目的,第二部分初步实现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获得可移植的髓系祖细胞种子,移植后可在体内短期再生髓系细胞(包括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本研究为再生T细胞以及可移植髓系细胞的转化研究提供了技术借鉴。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疗法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血液肿瘤的有效手段。通常CAR-T细胞是通过分离患者外周血来源的T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编辑而制备,但是患者自身的T细胞数量有限且经常出现功能异常或耗竭,因此需要探索T细胞新的来源。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已开发的定向诱导T细胞技术,利用Runx1-Hoxa9条件性表达的多能干细胞系诱导分化出可植入免疫缺陷鼠(B-NDG)的造血祖细胞(induced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cells,iHPCs),移植B-NDG小鼠5周后,从脾脏中分离出再生的T细胞(induced T cells,iT),通过将iT细胞感染CD19-CAR逆转录病毒制备CD19-CAR iT细胞。为了验证CD19-CAR iT细胞在体内针对B淋巴瘤细胞的杀伤功能,本研究首先通过移植表达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B淋巴瘤细胞(Ka539-luciferase)构建了基于C57BL/6的肿瘤负荷鼠模型,随后分别将CD19-CAR iT细胞和Ctrl-CARiT细胞(阴性对照)过继移植到肿瘤模型中,流式检测发现CD19-CAR iT细胞可以持久抑制外周血中CD19+B细胞的产生,这表明了其具有针对特异抗原的直接杀伤能力。同时小鼠活体成像实验证实CD19-CAR iT细胞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模型鼠的肿瘤负荷,并且相比于对照组,经过CD19-CAR iT细胞治疗的肿瘤鼠能够显着延长生存时间(>70天)。其次,CD19-CAR iT细胞在体内接受到CD19抗原刺激后能够快速增殖,并且可被大量激活(CD44+CD62L-),从侧面印证了 CD19-CARiT细胞功能的有效性。以上结果说明CD19-CAR iT细胞可以有效清除B淋巴瘤细胞,也验证了由多能干细胞诱导再生的iT细胞可以用于制备CAR-T细胞,这为T细胞疗法的新细胞来源提供了技术参考。与此同时,髓系细胞,特别是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重要成员,在吞噬、杀菌和抗病原体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再生有功能的髓系细胞对移植和化疗后的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Runx1-Hoxa10二因子条件性诱导表达的mES细胞系(iR10 mESCs细胞系)可诱导分化获得可移植的造血细胞种子,移植后体内再生出髓系细胞,包括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形成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的方式模拟胚胎发育早期阶段,随后通过诱导Runx1和Hoxa10的表达和添加特定造血细胞因子进行培养获得诱导型生血内皮细胞(iHECs,CD31+CD41lowCD45-c-Kit+CD201hi)。生成的iHECs再和OP9-DL1基质细胞共培养获得诱导型造血祖细胞(induced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iHPCs),这些 iHPCs 植入半致死辐照后的Rag1-/-小鼠后成功再生髓系细胞(CD11b+)。PCR测序结果证明体内再生的髓系细胞确实插入了目的基因Runx1和Hoxa10。此外,在骨髓和脾脏组织中均检测到再生的髓系细胞,包括粒细胞(CD11b+Gr1+)、单核细胞(CD11b+Gr1-F4/80-)和巨噬细胞(CD11b+F4/80+)。最后,iHPCs在移植入半致死辐照后的野生型受体鼠后也成功再生髓系细胞。结合再生髓系细胞的功能实验结果,本研究将为再生人髓系细胞提供技术参考,也有望为临床上抗感染细胞疗法等提供新的细胞来源。
张猛猛[4](2019)在《玛咖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玛咖虽然原产地是秘鲁,但我国自引种玛咖以来已成为世界上的玛咖主要出产国。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玛咖市场陷入了低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于玛咖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活性没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玛咖多糖作为玛咖的活性成分之一,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以我国的玛咖为主,对于原产地秘鲁玛咖中多糖的结构解析和生理活性的探索还很缺乏。因此本文以秘鲁玛咖干根为原料,从中分离出两种多糖,对这两种多糖的基本结构和生理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作者首先研究了实验中所用的秘鲁玛咖中的纤维素、淀粉、蛋白质、脂类等基本组成成分的含量。另外,采用水提法提取玛咖多糖,通过单因素法优化了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为一次。最终使用最佳提取条件所得到的玛咖多糖的得率为6.13%。之后通过离子交换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出三种玛咖多糖MC-1、MC-2和MC-3。选取MC-1和MC-2为后续实验的研究对象。MC-1和MC-2的多糖纯度分别为97.5%和98.3%。之后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和内毒素检测确认MC-1和MC-2中不含核酸、蛋白质和内毒素等杂质。通过TG-DSC发现MC-1和MC-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MC-2的热稳定性要好于MC-1。(2)然后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扫描、气相质谱、甲基化分析、核磁共振和刚果红实验等解析了MC-1的基本结构,发现MC-1的分子量11.3 kDa,主要是由阿拉伯糖(26.21%),甘露糖(11.81%)和葡萄糖(53.66%)和半乳糖(8.32%)组成,主要的糖苷键类型是(1→5)-α-L-Ara,(1→3)-α-L-Man,(1→2,6)-α-L-Man,(1→)-α-D-Glc,(1→4)-α-D-Glc,(1→6)-α-D-Glc and(1→6)-β-D-Gal。作者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为模型,研究了MC-1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MC-1可以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NO,TNF-α和IL-6的表达和分泌,说明MC-1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活性。此外,MC-1在RAW 264.7细胞膜表面的识别受体为TLR2,CR3和MR。(3)作者用同样的方法对MC-2的基本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MC-2是一种分子量为9.83kDa的多糖,其主要由阿拉伯糖(20.9%),甘露糖(4.5%),葡萄糖(71.9%)和半乳糖(2.7%)组成。MC-2的主要糖苷键连接类型是(1→5)-α-L-Ara,(1→3)-α-L-Man,(1→)-α-D-Glc,(1→4)-α-D-Glc,(1→6)-α-D-Glc和(1→6)-β-D-Gal,而且MC-2具有三螺旋的空间构象。在以RAW 264.7细胞为模型的免疫活性评价试验中,MC-2表现出比MC-1更高的对免疫调节活性。此外,MC-2不仅可以诱导M0型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还可以使M2型巨噬细胞转化为M1表型。尽管MC-2不能将巨噬细胞从M1型转为M2型,但它仍然可以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而MC-2是通过TLR2,TLR4,CR3和MR四种受体来激活巨噬细胞的。(4)在以Caco2细胞单层膜为模型的研究中,发现MC-1和MC-2难以被小肠吸收。但是MC-1和MC-2可以促进Caco2细胞分泌IL-8、IL-10、IL-12和INF-γ等细胞因子,并能够通过Caco2细胞单层膜促进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6和NO等细胞因子。此外,MC-1和MC-2还可以通过调节TLR4受体的转录水平来调节ZO-1和occludin等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LPS导致的Caco2单层膜致密性的损伤。同时MC-1和MC-2还可以抑制LPS引起的Caco2细胞的TNF-α、IL-8和INF-γ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并提高IL-10等抗炎因子的分泌。(5)作者还对MC-1和MC-2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和抗脂肪肝等生理活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MC-1和MC-2拥有较弱的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但MC-1和MC-2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展现较强的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MC-1和MC-2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都很弱,但MC-1和MC-2能够很好的保护AAPH产生的自由基对红细胞和肝细胞的氧化损伤;MC-1和MC-2几乎没有抗HBV的活性,仅MC-2在较高浓度时对HBe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C-1对于油酸和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没有缓解作用,而MC-2对此展现出了较好的改善能力。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MC-1和MC-2是一种新的玛咖多糖,其对巨噬细胞和肠道免疫系统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活性,并且在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脂肪肝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潜力。这些结果为玛咖多糖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史昭[5](2019)在《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脾虚肝郁型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Recurrent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RPID)脾虚肝郁证患者与健康女性单个核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mRNA表达量的差异性,及血清中胱天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差异,RPID患者中医证候、体征评分、病程、病情等级、病原体感染与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RPI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1月妇科门诊诊断为RPID、中医辨证为脾虚肝郁证,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18例作为对照组,在获得知情同意后的当天采集血液样本,抽取肘静脉血3ml,其中1ml存于EDTA抗凝采血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目的基因NLRP3mRNA表达水平;另一份2ml存于血清管制成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Caspase-1,IL-1β,IL-18的含量,同时观察组填写症状体征评分表,根据患者意愿取宫颈管分泌物病原体培养支原体,RT-PCR法检测衣原体和淋球菌。结果1.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1.1 RT-PCR检查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组NLRP3mRNA表达水平为0.187±0.171,对照组的NLRP3 mRNA表达水平为0.096±0.109。观察组的NLRP3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ELISA检测血清中Caspase-1,IL-1β,IL-18的含量1.2.1外周血清Caspase-1的表达水平:观察组的Caspase-1的表达水平为12.355±7.515ng/ml,对照组的Caspase-1的表达水平为15.148±9.594 ng/ml。观察组的Caspase-1的表达水平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外周血清IL-1β的表达水平:观察组的IL-1β的表达水平为7.053±2.217pg/ml,对照组的IL-1β的表达水平为7.958±3.752 pg/ml。观察组的IL-1β的表达水平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外周血清IL-18的表达水平:观察组的IL-18的表达水平为19.617±3.704pg/ml,对照组的IL-18的表达水平为39.544±9.870 pg/ml。观察组的IL-18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相关性分析2.1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因子间相关性分析2.1.1观察组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观察组中,NLRP3mRNA与Caspase-1呈正相关(r=0.141),NLRP3mRNA与IL-1β、IL-18的表达呈负相关(r=-0.213、-0.104),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2对照组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在对照组中,NLRP3mRNA与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其中NLRP3mRNA与IL-1β呈正相关(r=0.5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3mRNA与Caspase-1、IL-18呈正相关,(r=0.205、0.139),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1与IL-1β呈正相关(r=0.57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病程相关分析观察组NLRP3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病程呈正相关(r=0.098、0.219、0.010);Caspase-1与中医证候评分、病程呈负相关(r=-0.153、-0.194),与体征评分呈正相关(r=0.112);IL-1β与中医证候评分呈负相关(r=-0.209),与体征评分、病程呈正相关(r=0.042,0.296);IL-18与中医证候评分、病程呈负相关(r=-0.104、-0.238),与体征评分呈正相关(r=0.015),但相关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指标与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相关分析观察组NLRP3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r=0.113、0.430);Caspase-1与病情等级呈负相关(r=-0.252),与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r=0.233);IL-1β与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呈负相关(r=-0.051、-0.465);IL-18与病情等级几乎无相关性(r=-0.003),与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r=0.072)。以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LRP3mRNA、Caspase-1、IL-1β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相关指标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病程、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无明显相关性,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脾虚肝郁证RPID中的作用尚不确切。2.观察组IL-18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提示RPID可能与IL-18的低表达有关。3.在对照组中,NLRP3mRNA转录水平与IL-1β、Caspase-1与IL-1β均呈显着正相关,但在观察组中,各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一定程度上提示RPID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失衡有关。
马洁[6](2018)在《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的抑菌作用及免疫损伤的部分干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及其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对MDRPA的体外抑制作用和该方对MDRPA感染所致老年肺炎大鼠的体内保护作用与免疫炎性损伤的影响,揭示该方抗MDRP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K-B纸片法观察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及其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对MDRPA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该方对MDRPA形态学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制备MDRPA肺炎模型,观察该方及其联合抗生素对老年肺炎大鼠的体内保护作用以及感染不同时相相关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肺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1测定实验菌株MDRPA生长曲线,试管稀释法中,中药提取物的MIC为0.14 g/ml。空白血清没有明显抑菌作用,不同剂量的中药含药血清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联合空白血清的MIC均为16 μg/ml,亚胺培南联合小剂量、中剂量含药血清MIC均为8 μg/ml,亚胺培南联合大剂量含药血清的MIC为4μg/ml。头孢他啶、头孢他啶联合空白血清MIC为128μg/ml,头孢他啶联合小剂量含药血清MIC为64 μg/ml;头孢他啶联合中剂量、大剂量含药血清MIC为32 μg/ml。K-B纸片法中,抗生素联合含药血清各组抑菌作用较抗生素、抗生素联合空白血清强。抗生素联合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透射电镜下观察,正常的MDRPA呈现出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形态,经过不同剂量的含药血清联合亚胺培南干预后,细菌的外膜、胞质、内部结构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3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建立MDRPA肺炎模型,接种后1 d、3d,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匀浆均培养出MDRPA,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匀浆未培养出MDRPA(P<0.05)。观察期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细菌负荷量呈下降趋势。接种后5 d、7d,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匀浆均未培养出MDRPA(P>0.05)。肺组织病理为肺炎的病理表现。MDRPA 对老年大鼠的 LD50 为 3.251 × 108 CFU/ml,LD50的 95%可信区间为 1.340×108 CFU/ml-5.161 X 108 CFU/ml。4筛选最佳有效剂量,空白组分别与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的死亡率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空白组与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的平均生活日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空白组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平均生活日没有显着差异(P>0.05)。中药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 22.22%、22.22%、11.11%,生命延长率分别为 45.00%、60.00%、30.00%。体内保护作用,空白组分别与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比较,死亡率有显着差异(P<0.05);与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死亡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空白组分别与模型组、中药组的平均生活日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与西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药物干预治疗各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组的死亡保护率为33.33%、22.22%、55.56%、44.44%,生命延长率为 56.00%,24.00%,88.00%,72.00%。5 WBC比较:每个时间点内,各个组间比较,空白组、模型组以及各药物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时间点,空白组、模型组以及各个药物干预组,每个处理组不同时间节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E%比较:每个时间点内的各组进行纵向比较,NE%在每个时间节点内不同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NE%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感染组在感染后2h、1d均出现NE%的上升,3d、5d、7d出现下降趋势。模型组NE%在1d时分别与3d、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3 d、5 d、7 d时呈下降趋势。西药组NE%在2 h、1 d时分别与3 d、5 d、7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西药干预3d、5d、7d时降低;中药提前给药组NE%在2h、1d时分别与5d、7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提前给药组在治疗5d、7d时降低;中西结合组NE%在2 h、1 d时分别与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在治疗5 d、7 d时NE%下降明显。LY%比较:各个时间点内的各组进行纵向比较,LY%在每个时间节点内不同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大鼠LY%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感染组在感染后3d、5d、7d,LY%出现上升趋势。模型组LY%在感染后3 d、5 d、7 d与2 h、1 d比较,有上升趋势,经统计,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LY%在2 h、1 d时分别与3 d、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西药治疗3 d、5 d、7 d时LY%升高明显;中药提前给药组的LY%在2 h、1 d时分别与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药提前给药组在治疗5 d、7 d时LY%明显升高;中西结合治疗组的LY%在2 h时分别与5 d、7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在1 d时与5 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5 d、7d时LY%明显升高。6 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测定:西药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药提前给药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组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结合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趋于正常。模型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模型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最强(P<0.05);西药组分别与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比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与西药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比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不相同(P<0.05),中西医结合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其他各组强。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测定:中药组、模型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中药组、模型组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组强(P<0.05);西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分别与其他各组比较,模型组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其他各组都升高(P<0.05);西药组分别与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中药提前给药组与中药组比较,中药提前给药组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中药组低(P<0.05)。7肺病理:空白组老年大鼠肺组织有轻度慢性炎性,造模后2 h有肺炎表现,6 h炎症逐渐加重,1d、3d炎症最明显,呈斑片状实质性浸润,5 d、7 d炎症逐渐稳定。各药物干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炎症较轻,其次是中药提前给药组,其次是西药组和中药组。结论:1试管稀释法和K-B纸片法中,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具有协同抑菌作用,并且透射电镜下观察,抗生素联合的含药血清浓度越高,MDRPA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也越严重。2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成功建立了 MDRPA肺炎模型,确定了 LD50。中药提前给药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降低大鼠死亡率,延长存活日期,具有保护作用。3大鼠血常规WBC在各个时间点、不同处理组之间WBC没有明显变化。模型组、西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E%在治疗5 d时呈下降趋势,LY%呈升高趋势。4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能降低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纠正感染早期大鼠机体的免疫紊乱状态,使免疫状态趋于正常。5肺组织病理变化:各药物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最好,肺部炎症程度较轻,实质性浸润较少,肺泡结构破坏程度较轻。
秦魏婷[7](2018)在《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过度浸润的机制研究及CORM-2的干预作用》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脓毒症被定义为对感染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会伴随器官功能的障碍,如组织低灌注、缺氧,乳酸血症,少尿,脑功能改变等。尽管运用抗生素治疗,充足的液体复苏,仪器器官支持,脓毒症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大约为35%。细菌是脓毒症的主要感染源,脓毒症病人通常都会发生肺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失调及肾脏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抵御细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时也会导致机体组织的损伤。通常感染时机体为了更有效的增强自我防御,需要中性粒细胞高效的到达目标感染部位。事实上,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在此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对诱导刺激发生反应,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并快速、有效的向炎症区域移动的。为了完成这一高效的反应,中性粒细胞需要对细胞外的化学梯度识别,并向更高浓度区域迁移。在此过程中,趋化物在空间时间上对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起调节作用。总的来说,中性粒细胞对这些趋化信号是以一种层级的方式反应的,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趋化信号具有优先作用。依据这个概念,趋化物可以进一步分成两大类:“end target”(终末靶向趋化物),如N-frmylated peptides(f MLP),C5a(补体成分5a),“intermediary”(中间趋化物):脂质介质和趋化因子,其中终末趋化物的作用要优先于中间趋化物。通过层级趋化,中性粒细胞可以快速到达感染部位通过其对病原菌的杀伤作用,在机体发生脓毒症时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它还具有一些不良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脓毒症的进展,系统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循环中中性粒细胞的激活,滞留于毛细血管床,堵塞管腔造成组织缺血。此外,中性粒细胞还可以迁移至重要的器官,释放溶菌素,促炎细胞因子等,导致器官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对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进行病理检查,发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在局部组织器官浸润,从肾血管到肺脏器官均发现了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脓毒症时,机体还易伴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与肺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出高浓度的中性粒细胞蛋白水解酶也进一步验证了此观点。此外相关研究还发现,与脓毒症时循环中中性粒细胞CXCR2(C-X-C趋化因子受体-2)表达分布不同,脏器中CXC趋化因子释放,中性粒细胞可在CXCR2作用下在肺脏浸润。因而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过程对脓毒症时的器官损伤意义重大,对于中性粒细胞迁移,研究发现与其趋化受体表达、分布相关。在最近的研究中,有两种MAPKs(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p38)信号分子被发现参与终末信号f MLP对细胞运动、停止的调控。f MLP通过与FPR1(甲酰肽受体-1)相互作用,激活三聚体G蛋白分子,诱导细胞迁移;此外f MLP还可通过GRK(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促进FPR的磷酸化,导致FPR的脱敏、内化,从而终止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这一过程是受上述两种MAPKs分子调控的。CORMs(一氧化碳释放分子)是CO释放发生在溶剂中,通过与溶质或是溶剂中的配体发生交换介导产生,CORM-2是钌羰基复合物,使用DMSO(二甲基亚砜)溶解,再加入到水溶性溶液中。以往研究发现,不管是LPS(内毒素)还是CLP(盲肠结扎穿孔)诱导的小鼠脓毒症模型,CORM-2干预可以缓解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迁移,积聚,抑制NF-kB(核因子活化B细胞k轻链增强子),ICAM-1(细胞内粘附分子-1),ROS(活性氧族)的产生,此外更重要的是CORM-2的使用可以增加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本研究中,采用LPS腹腔注射建立体内小鼠脓毒症模型,LPS刺激中性粒细胞建立体外模型,并使用CORM-2进行干预,观察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脏器浸润情况,LPS刺激中性粒细胞体外迁移改变,及对CORM-2改善中性粒脏器浸润的相关机制进行探索。研究方法本研究中体内采用LPS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并使用CORM-2进行干预,观察小鼠生存率改变,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肺脏病理损伤,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MPO(髓过氧化物酶)试剂盒检测肝脏、肺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ELISA试剂盒检测肝肺细胞因子(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1b(白介素-1b))表达情况,MDA(丙二醛)试剂盒检测肝肺MDA表达情况。本研究中体外采用LPS体外刺激中性粒细胞,CORM-2体外干预,利用琼脂糖下趋化模型,观察中性粒细胞在单一趋化物或是不同趋化物环境中的趋化改变;使用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对趋化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受体改变及MAPK信号通路活化情况进行相关检测;使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对相应受体的表达,关键信号分子的表达进行进一步验证;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趋化受体,GRK2的分布情况进一步验证;使用流式细胞术对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凋亡情况进行了检测;此外还使用相位成像技术对中性粒细胞的相位改变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对体内的研究发现,LPS刺激小鼠后肝脏、肺脏炎症反应(TNF-a,IL-1b,MDA表达,病理损伤)严重,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病理切片,MPO水平),使用CORM-2干预,可以改善肝脏、肺脏的炎症反应,降低中性粒细胞的过量浸润,改善小鼠生存率。对体外的研究发现,LPS刺激中性粒细胞后,中性粒细胞层级趋化增强,并且与p38-膜受体相关;中性粒细胞在单一趋化物(f MLP)条件下,LPS刺激后趋化增强,FPR1表达m RNA水平增高,蛋白水平无改变,提示是转录后,翻译后水平的改变,对其分布进一步分析,发现FPR1在趋化过程中主要分布于胞膜上,使用CORM-2干预可以抑制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增强,这一结果与中性粒细胞本身活力改变无关,主要是通过对FPR1受体内化的调节,并且这一改变受p38的调节,而不是GRK2的调节。研究结论LPS刺激后,中性粒细胞趋化受体FPR1表达上调可能是其在重要脏器过度浸润的原因;LPS促进中性粒细胞层级趋化与p38-趋化膜受体相关;LPS增强中性粒细胞向FPR1配体(f MLP)趋化,CORM-2抑制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是对FPR1的调控,而这一结果受p38调控。
谢亮亮[8](2017)在《慢病毒介导的TREM1及LBP基因沉默对LPS诱导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基因表达分子调控机制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革兰氏阴性菌种类繁多,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布氏杆菌等为代表,由此引发的家畜炎症疾病可导致败血症、乳腺炎、生殖系统感染等,给畜牧养殖业带来极大损失。内毒素又名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主要毒力因子,能激活细胞膜上多种受体如TLRs进行跨膜及胞内信号传导,释放炎性介质,诱发机体过度炎症损伤。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是一种细胞膜模式识别受体,通过TREM1/DAP12信号通路放大LPS炎症反应。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具有LPS高亲和力,属于TLR4信号通路上游关键蛋白。TREM1和LBP均能级联扩大炎症信号,对LPS信号传导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沉默或敲除TREM1或LBP基因表达,可显着降低炎性介质表达并控制过度炎症,且TREM1与TLR4信号通路存在协同互作。为了深入了解水牛TREM1和LBP基因在LPS致炎反应中的作用及其致炎信号传导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以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为材料,以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和转录组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体外抑制TREM1或LBP基因表达对LPS诱导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为提高水牛抗病能力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1、原代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为了获取生长状态良好的水牛原代单核巨噬细胞,首先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比较自体血清浓度对细胞贴壁生长状况的影响,利用墨汁吞噬、流式及qRT-PCR方法对纯化后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细胞在含有2.5%自体血清培养液中贴壁能力高于5%、7.5%;纯化细胞特异性表达TREM1及CD14基因,且流式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14和MHC-Ⅱ 阳性率达98.50%。2、抑制TREM1基因表达对LPS诱导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了探讨抑制TREM1基因表达对LPS诱导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首先对TREM1-shRNA294重组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摸索靶细胞感染适宜条件,之后qRT-PCR和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病毒滴度>4×108IU/mL、感染指数(MOI)为300、感染时间为7d的条件下,细胞感染效率超过50%。与LPS对照组相比,感染组TREM1基因表达量降低69%,DAP12、TLR4、MYD88、TNF-α、IL-1β等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5)。TREM1-shRNA 组的 TNF-α含量(418.23 pg/mL)显着低于对照组(604.92 pg/mL,P<0.05),且 IL-1β含量(230.65 pg/mL)亦显着低于对照组(387.12pg/mL,P<0.05)。3、抑制LBP基因表达对LPS诱导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了探讨抑制LBP基因表达对LPS诱导下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上述相同方法,另以TREM1-sh294和LBP-sh774慢病毒联合感染细胞。结果显示,纯化病毒滴度>5 × 108IU/mL;与LPS组相比,感染组LBP、CD14、TLR4、TNF-α、IL-1β、IL-8等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5)。上清液TNF-α、IL-1β及可溶性LBP(sLBP)的蛋白分泌含量均显着低于LPS组(P<0.05)。不同比例病毒组TREM1和LBP shRNA共同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与LPS组相比,各比例组中TNF-α、IL-1β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当2:1联合感染时,Bcl-2基因表达显着降低而Caspase-3显着升高(P<0.05);。4、TREM1/LBP基因表达下调的水牛单核巨噬细胞转录组学分析为了更全面解析TREM1/LBP基因沉默对LPS致炎信号传导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RNA-seq方法对TREM1-sh、LBP-sh和NC(LPS单独刺激)3个微量细胞样本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对其进行qRT-PCR验证。结果发现,与NC组比较,TREM1-sh和LBP-sh组的差异表达显着变化基因分别为1355和897个;与LBP-sh组相比,TREM1-sh有2536个(P<0.001)。GO及KEGG富集分析,差异基因主要在细胞免疫、免疫过程、抗原递呈等生物进程,NF-kB、细胞因子互作等代谢路径富集;TREM1-sh亦富集于JAK/STAT、抗原递呈等。3个组两两比较中共同差异表达基因182个,其中9个与炎症反应相关,即NFKBIB、TNFRSF13B、TNFRSF17、IL-26、C5AR1、HIF1A、IL2RA、IL-8、MMP-9,可能通过参与 HIF-1A/C5AR1/细胞因子互作、STAT/TNFSF/NF-kB/IL-8/MMP-9、LBP/TREM1互作等信号传导路径来发挥联合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抑制TREM1/LBP基因表达可以有效降低LPS诱导下单核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LPS炎症反应,TREM1信号通路与LBP信号传导路径之间存在协同互作关系。
张嘉晔[9](2017)在《坤复康胶囊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红细胞免疫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以下腹痛,腰酸,白带异常为主要表现,可最终导致慢性盆腔痛、不孕症、异位妊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西医抗生素、物理治疗等对于慢性炎症疗效不佳。中医采用口服中药、中成药、中药灌肠等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临床上本病以湿热瘀阻证多见,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治法的坤复康胶囊在长期临床应用中疗效显着。本研究试以阐明坤复康胶囊对湿热瘀结型CPID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调节机理,同时为进一步揭示本病发病机制提供线索,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生物学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诊断为湿热瘀结证型CPID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脱落6例,完成观察64例。观察组予口服坤复康胶囊,3粒,一日三次;对照组口服花红片,4粒,一日三次。20天为一疗程,治疗2疗程,经期停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外周血细胞、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rostaglandin F1a,6-K-PG1a)、红细胞 C3b 受体花环率(erythrocyte C3b receptor rosette rate,E-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rythrocyte immune complexes rosette rate,E-IC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rosette forming enhancing rate of erythrocyte C3b receptor,RFER)、抑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rosette forming inhibitory rate of erythrocyte C3b receptor,RFIR)、血浆白介素-8(Interleukine-8,IL-8)、白介素-10(Interleukine-10,IL-10)、红细胞Duffy 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receptor for chemokine,DARC)、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红细胞CD59,观察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征疗效、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细胞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NLR降低(P<0.05)。3.血浆TXB2、6-P-KG1a检测:治疗后TXB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XB2降低、6-P-KG1a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XB2降低(P<0.01),6-P-KG1a无统计学意义(P>0.05)。4.E-C3bRR、E-ICR、REER、RFIR检测:治疗后E-C3bRR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E-ICR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E-C3bRR升高、E-ICR降低、REER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E-C3bRR升高、E-ICR降低(P<0.05),REER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各自前后及组间比较RFI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3bRR与NLR、TXB2存在负性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接近0,说明密切程度不大。5.红细胞CD59检测:治疗后红细胞CD5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红细胞CD59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红细胞CD59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浆IL-8、IL10、IL-8/IL10、红细胞DARC检测:治疗后IL-8/IL1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DARC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IL-8降低、IL10升高、红细胞DAR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IL-8降低(P<0.05)。红细胞DARC与IL-8、IL-8/IL10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与IL-10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IL-8与IL10存在正相关关系存在正性关系(P<0.01),但相关系数绝对值均接近0,说明密切程度不大。7.红细胞SOD、血浆MDA检测:治疗后SO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SOD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SOD升高(P<0.05)。两组各自前后比较MDA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MDA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8.湿热瘀结型CPID综合评分与实验指标相关性分析:NLR、TXB2、E-C3bRR、E-ICR、SOD、CD59、IL-8、IL-8/IL-10、红细胞DARC与湿热瘀结型CPID综合评分存在相关性。其中E-C3bRR与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接近1,说明相关密切程度最大。结论:1.在临床研究中,坤复康胶囊有改善湿热瘀结型CPID患者下腹疼痛、腰酸、带下异常、经行腹痛、月经失调(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等临床症状(总有效率100%),缓解盆腔局部体征(总有效率100%)的作用,对于湿热瘀阻证型CPID有良好治疗效果(综合总有效率100%),且后两者坤复康胶囊效果优于对照药物花红片。2.坤复康胶囊通过降低湿热瘀结型CPID患者外周血NLR,升高TXB2、降低6-P-KG1a从而改善血管因子情况;可提高红细胞CR1、SOD、CD59、DARC含量及活性,降低促炎性因子IL-8含量,多途径治疗CPID效果良好。且在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坤复康胶囊效果优于花红片。3.NLR、TXB2、E-ICR、IL-8、IL-8/IL-10与湿热瘀结型CPID综合评分存在正性相关;6-P-KG、E-C3bRR、SOD、CD59、红细胞DARC与湿热瘀结型CPID综合评分存在负性相关。其中E-C3bRR与之相关密切程度最大,提示红细胞CR1免疫功能在对湿热瘀结型CPID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理论及应用价值。
徐庆青[10](2016)在《粒/单核细胞吸附对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大鼠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对感染的特异性反应所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抗感染治疗,早期液体复苏及脏器支持治疗等不断发展,但脓毒症仍以其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生命。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50%,和其他原因所致AKI相比,脓毒症所致的AKI表现为血流动力学更加不稳定,需要更多升压药物和更高比例的机械通气患者,疾病严重度评分更高,死亡率也更高。脓毒症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性伤害的防御性反应,炎症反应启动的特征是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的激活,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在炎症早期具有吞噬及抗原提呈的作用,构成炎症反应的防御环节。适度的炎症反应对人体有益,但当炎症过程中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下降,就会导致炎症失控,使其发生级联的放大效应,炎症细胞产生大量促炎介质,活性氧,溶酶体酶等,导致远隔器官的受损。粒/单核细胞吸附(Granulocyte/Monocyte Apheresis,GMA)是以醋酸纤维素串珠为吸附载体的血液净化吸附柱,即全血与吸附珠相接处,选择性地吸附血液中的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而对于红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无吸附作用。为探索通过吸附炎症反应的源头来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的方法,本课题组选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大鼠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模型,予粒/单核细胞吸附(Granulocyte/Monocyte Apheresis,GMA)干预,观察其疗效及机制。探索血清前白蛋白对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小管损伤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后20小时建立体外循环,血液流速控制在0.8-1.0ml/min。在体外粒/单核细胞吸附(GMA)干预组,体外循环全血与吸附柱内醋酸纤维素串珠充分接触,再输回至体内。该循环持续进行2小时。同时,以假性循环治疗组(Sham GMA)做为对照,即CLP术后20小时建立相同体外循环,全血接触无醋酸纤维素串珠的吸附柱,其后再输回至体内。另设假手术组(Control),即仅行开腹手术,暴露分离盲肠后关腹,不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后20小时暴露分离相应血管,但不建立体外循环。CLP术后48小时处死一部分大鼠,留取血液及相关组织标本,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另一部分大鼠连续观察7天,进行生存分析。前瞻性入选自2012年02月至2014年0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血清前白蛋白与急性肾损伤患者90天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体外粒/单核细胞吸附(GMA)干预可以改善大鼠脓毒症的进程。GMA干预组在循环2小时后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循环初始时((4.14±1.30)×109/L vs(9.65±2.13)×109/L,p<0.05),并且低于假性治疗组((4.14±1.30)×109/L vs(8.36±3.02)×109/L,p<0.05)。其中,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绝对计数明显下降(p<0.05)。通过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CD11b+表达强度,发现在干预2小时后,GMA组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下降,提示干预后循环中活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P术后假性治疗组大鼠的7天生存率仅为46.7%,经GMA干预后其7天生存率可以提高至73.3%(p<0.05)。同时,GMA干预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脏及肝脏病理学评分示组织损伤减轻(p<0.05)。肺组织的急性损伤病理学评分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p<0.05),GMA干预后减少肺脏的炎症细胞浸润,浸润至肺组织的中性粒细胞较对照组的31.28±11.12%下降至22.11±10.02%(p<0.05),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明显下降(p<0.05)。同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有核细胞总数较假性治疗组显着减少(p<0.05)。此外,GMA干预可以改善肺血管通透性,减轻肺脏炎症反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总蛋白浓度可降至335.14±102.09μg/mL,而Sham GMA组的总蛋白浓度仍高达563.92±374.61μg/mL(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0及IL-1β水平均呈现下降(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0及IL-1β水平均呈现显着性下降(p<0.05),TNF-α有下降趋势。GMA干预不改变脾脏和外周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入选住院期间急性肾损伤患者348例,根据全体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中位数,分为低血清白蛋白组(<13.6mg/dl组(8)和高血清白蛋白组(≥13.6mg/dl组),低血清前白蛋白组90天死亡率为48.3%,而高血清前白蛋白组为21.4%(χ2=13.622,P<0.00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Liano评分和胆固醇后,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低血清前白蛋白组住院AKI患者的90天全因死亡的风险比(Harazd ratio,HR)为1.784(95%CI:1.059-3.006,P=0.029)。并且每增加5mg/dl血清前白蛋白,90天死亡率降低24.6%(HR=0.754;95%CI:0.606-0.938 P=0.011)。结论:体外粒/单核细胞吸附(GMA)干预对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吸附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特别是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减轻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从而延长大鼠生存时间,改善脏器功能。血清前白蛋白是住院期间发生AK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红细胞、内毒素对淋病病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细胞、内毒素对淋病病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败血症(sepsis)的流行现状 |
1.1 败血症全球流行状况 |
1.2 败血症的生物标志物 |
1.2.1 与感染相关的指标 |
1.2.2 与天然免疫相关的指标 |
1.2.3 其他成分 |
1.3 败血症的危害 |
2. 耐药菌的产生、进化和治疗 |
2.1 耐药菌的耐药性产生机制 |
2.1.1 先天性耐药 |
2.1.2 适应性耐药 |
2.1.3 获得性耐药 |
2.2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新方法 |
3. 抗菌肽的分类与作用 |
3.1 Tachyplesin Ⅲ抗菌肽研究进展 |
3.2 Cathelicidin BF抗菌肽研究进展 |
4.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
第一部分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结构、毒性及抑菌活性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多肽、菌株、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耐药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2 多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鉴定 |
2.2.3 多肽的血清稳定性鉴定 |
2.2.4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
2.2.5 XTT测定多肽对细胞毒性 |
2.2.6 多肽的溶血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化学结构 |
3.2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抑菌广谱性及最小杀菌浓度 |
3.3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血清稳定性 |
3.4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溶血性 |
3.5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细胞毒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抗菌肽是有效的抑制耐药菌手段之一 |
4.2 不同化学结构对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4.3 纳米递送载体应用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通过调控FabG活性抵抗多重混合耐药菌感染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多肽合成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所用的抗体 |
2.1.4 实验所需的主要试剂及耗材 |
2.1.5 实验所需的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质粒构建及蛋白表达纯化 |
2.2.2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肽在细菌的定位情况 |
2.2.3 PI染色鉴定细胞膜的完整性 |
2.2.4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5 RT-PCR鉴定多肽处理后基因表达情况 |
2.2.6 siRNA电转敲低细菌的FabG表达 |
2.2.7 Biacore3000检测多肽与FabG结合的亲和力 |
2.2.8 NADPH消耗实验 |
2.2.9 AutoDock分子对接模拟 |
2.2.10 小鼠耐药菌肺炎感染模型 |
2.2.11 肺泡灌洗液细菌载量测定 |
2.2.12 肺泡灌洗液分离及细胞因子检测 |
2.2.13 肺组织H&E染色 |
2.2.14 中性红吞噬实验 |
2.2.15 ELISA检测细胞因子浓度 |
3 结果与分析 |
3.1 Tachyplesin Ⅲ的破膜剂量及活死细菌染色 |
3.2 Tachyplesin Ⅲ的胞内定位情况分析 |
3.3 Tachyplesin Ⅲ处理后对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 |
3.4 Tachyplesin Ⅲ通过调控FabG的表达及生物活性达到抑菌的作用 |
3.5 Tachyplesin Ⅲ通过抑制FabG的生物学活性中心抑制其活性作用 |
3.6 耐药菌混合感染肺炎模型显着降低了小鼠的生存率 |
3.7 Tachyplesin Ⅲ提高小鼠的生存率,降低了肺部的感染情况 |
3.8 Tachyplesin Ⅲ提高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
4. 讨论 |
4.1 Tachyplesin Ⅲ的抗菌作用机制分析 |
4.2 FabG抑菌作用机制及应用潜力 |
4.3 以Tachyplesin Ⅲ为模板开发抗菌涂层用以医疗器械 |
4.4 耐药菌混合感染的机制研究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抗菌肽Cathelicidin BF通过调控NETs的形成产生抑菌的效果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中性粒细胞分离、鉴定及培养 |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乳酸脱氢酶释放(LDH)检测 |
2.3.2 细胞凋亡检测 |
2.3.3 免疫印记实验 |
2.3.4 免疫荧光分析 |
2.3.5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情况 |
2.3.6 流式细胞术 |
2.3.7 细菌蛋白提取 |
2.3.8 细菌蛋白消化及iTRAQ标记 |
2.3.9 蛋白多肽样品纯化制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athelicidin BF的破膜剂量及PI染色 |
3.2 Cathelicidin BF的胞内定位情况分析 |
3.3 Cathelicidin BF的胞内靶点预测分析 |
3.4 假单胞绿脓杆菌感染肺炎模型建立 |
3.5 P.aeruginosa感染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形成 |
3.6 Cathelicidin BF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影响NETs的形成过程 |
3.7 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依赖细胞自噬的发生 |
3.8 Cathelicidin BF预处理招募并促进了巨噬细胞的死亡 |
3.9 细胞坏死调控细菌感染引起过激的NETs导致的炎症性死亡 |
3.10 Cathelicidin BF在体内的作用模式预测 |
4. 讨论 |
4.1 Cathelicidin BF的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4.1.1 Cathelicidin BF抗菌肽的改造及应用 |
4.1.2 CathelicidinBF及其家族在病原菌感染的作用 |
4.1.3 Cathelicidin BF及其家族的免疫调节作用 |
4.2 先天免疫细胞在抗耐药菌的关键作用分析 |
4.2.1 巨噬细胞在抗菌的作用 |
4.2.2 中性粒细胞的抗菌作用 |
4.3 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特异性及诱导机制 |
4.3.1 耐药菌感染诱导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的机制 |
4.3.2 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双面性 |
4.3.3 细胞自噬在NET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4.4 细胞死亡“crosstalk”在病原菌感染的作用 |
4.4.1 PANoptosis研究进展 |
4.4.2 细胞死亡的“crosstalk”与宿主抗耐药菌感染 |
4.4.3 细胞坏死在宿主抗耐药菌感染及NETs过程中的作用 |
4.5 喷雾鼻腔给药方式优势 |
5. 小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MiR-150通过中性粒细胞对小鼠细菌感染发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遗传物质提取所需试剂 |
1.1.3 流式细胞术所需要准备材料 |
1.1.4 细菌培养材料 |
1.1.5 主要缓冲液和培养液配制 |
1.1.6 试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miR-150 敲除小鼠(miR-150KO)的基因型鉴定 |
1.2.2 Real-time PCR验证miR-150 基因敲除 |
1.2.3 MiR-150 KO和 WT-C57BL/6J小鼠外周血计数和流式细胞分析 |
1.2.4 小鼠细菌感染模型的制备 |
1.2.5 小鼠存活率的比较 |
1.2.6 MiR-150 KO和 WT-C57BL/6J小鼠骨髓和外周血流式分析 |
1.2.7 MiR-150KO小鼠和WT-C57BL/6J小鼠外周血载菌数目分析 |
1.2.8 MiR-150KO小鼠和WT-C57BL/6J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瑞氏染色分析 |
1.2.9 MiR-150KO小鼠和WT-C57BL/6J小鼠PMN体外吞噬实验分析. |
1.2.10 MiR-150KO小鼠和WT-C57BL/6J小鼠肺脏组织HE染色分析.. |
1.2.11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miR-150KO小鼠基因鉴定 |
1.3.2 Real-time PCR验证小鼠有无miR-150 基因表达 |
1.3.3 miR-150KO小鼠和WT-C57BL/6J小鼠外周血血常规计数和流式检测 |
1.3.4 miR-150KO和 WT-C57BL/6J小鼠大肠杆菌感染后存活率比较 |
1.3.5 MiR-150KO小鼠和WT-C57BL/6J小鼠骨髓和外周血流式 |
1.3.6 MiR-150KO小鼠和WT-C57BL/6J小鼠外周血细菌定植量 |
1.3.7 MiR-150和WT-C57BL/6J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瑞氏染色 |
1.3.8 miR-150KO和 WT-C57BL/6J小鼠中性粒细胞体外吞噬实验 |
1.3.9 MiR-150KO和WT-C57BL/6J小鼠肺脏组织固定和HE染色 |
1.4 讨论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microRNA调控细菌感染 |
2.1 microRNA简介 |
2.2 循环miRNA与细菌感染 |
2.2.1 miR-146a在感染性中作用 |
2.2.2 miR-155在感染性中作用 |
2.2.3 MicroRNA223 在感染性中作用 |
2.2.4 miR-16在感染性中作用 |
2.2.5 miR-125b在感染性中作用 |
2.2.6 miR-143在感染性中作用 |
2.2.7 .其他一些miRNA在感染性炎症中作用 |
2.2.8 .microRNA在其他疾病中作用 |
2.3 粒细胞简介 |
2.4 中性粒细胞与microRN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多能干细胞分化再生T细胞的体内抗肿瘤评估及再生可移植髓系细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多能干细胞分化再生的T细胞体内抗肿瘤评估 |
1.1 引言 |
1.1.1 癌症细胞免疫疗法概述 |
1.1.2 CAR-T细胞免疫疗法概述 |
1.1.3 再生T细胞的研究进展 |
1.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 |
1.2.2 实验试剂 |
1.2.3 实验器材 |
1.2.4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iR9 mESCs体外定向分化获得造血祖细胞iHPCs |
1.3.2 iR9 mESCs来源的iHPCs移植免疫缺陷鼠再生T淋巴细胞 |
1.3.3 CD19-CAR iT细胞体内肿瘤杀伤功能验证策略 |
1.3.4 CD19-CAR iT可有效清除肿瘤模型鼠外周血中的B淋巴细胞 |
1.3.5 CD19-CAR iT可有效消除肿瘤模型鼠的肿瘤负荷 |
1.3.6 CD19-CAR iT可有效延长肿瘤模型鼠的生存期 |
1.3.7 CD19-CAR iT细胞在小鼠体内显示出增殖和激活能力 |
1.4 总结和讨论 |
第2章 多能干细胞再生可移植髓系细胞研究 |
2.1 引言 |
2.1.1 髓系细胞的发育和调控 |
2.1.2 再生髓系细胞的现状和进展 |
2.1.3 髓系细胞再生新思路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器材 |
2.2.4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iRunx1-P2A-Hoxa10-EGFP mES打靶细胞系(iR10 mESCs)构建成功 |
2.3.2 iR10 mESCs体外诱导分化生成造血祖细胞 |
2.3.3 基质细胞OP9-DL1较MS5-DL1更能促进造血祖细胞产生 |
2.3.4 iR10 mESCs来源iHPCs移植Rag1~(-/-)小鼠能够再生髓系细胞 |
2.3.5 受体鼠各组织中能检测到再生髓系细胞 |
2.3.6 受体鼠骨髓中检测到再生的髓系祖细胞 |
2.3.7 iR10 mESCs来源髓系细胞在体内短期存在 |
2.3.8 野生型受体鼠体内再生髓系细胞 |
2.4 总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玛咖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玛咖的营养成分及功能 |
1.2.1 营养成分 |
1.2.2 玛咖的生物活性 |
1.3 玛咖多糖的研究现状 |
1.3.1 玛咖多糖的提取纯化 |
1.3.2 玛咖多糖的结构鉴定 |
1.3.3 玛咖多糖的生理活性 |
1.4 植物多糖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
1.4.1 作用机制 |
1.4.2 构效关系 |
1.4.3 研究难点 |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玛咖多糖的分离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玛咖根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2 玛咖多糖提取流程 |
2.3.3 玛咖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
2.3.4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玛咖多糖 |
2.3.5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玛咖多糖 |
2.3.6 紫外光谱分析 |
2.3.7 内毒素含量检测 |
2.3.8 玛咖多糖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9 统计分析及作图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标准曲线 |
2.4.2 玛咖根的基本成分 |
2.4.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2.4.4 玛咖多糖的阴离子交换柱层析 |
2.4.5 玛咖多糖的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
2.4.6 紫外光谱扫描 |
2.4.7 内毒素检测 |
2.4.8 热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C-1的结构鉴定及其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分子量的测定 |
3.3.2 红外光谱扫描(FTIR) |
3.3.3 单糖组成分析 |
3.3.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3.3.5 甲基化分析 |
3.3.6 核磁共振分析 |
3.3.7 刚果红实验 |
3.3.8 MC-1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 |
3.3.9 RAW264.7 细胞吞噬能力的检测 |
3.3.10 细胞因子的测定 |
3.3.11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3.3.12 MC-1在RAW264.7 细胞表面的膜受体 |
3.3.13 统计分析及作图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C-1 的分子量 |
3.4.2 MC-1的FTIR图谱 |
3.4.3 MC-1 的单糖组成 |
3.4.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3.4.5 MC-1 的甲基化分析 |
3.4.6 MC-1的NMR分析 |
3.4.7 刚果红实验 |
3.4.8 MC-1对RAW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4.9 MC-1对RAW264.7 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胞饮能力的影响 |
3.4.10 MC-1对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3.4.11 MC-1在RAW264.7 细胞表面的膜受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C-2的结构鉴定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MC-2 的结构鉴定 |
4.3.2 MC-2对RAW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3.3 MC-2对M0型RAW264.7 细胞分泌IL-6和IL-10 的影响 |
4.3.4 MC-2对M0型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4.3.5 RAW264.7 细胞的极化 |
4.3.6 MC-2在RAW264.7 细胞表面的膜受体 |
4.3.7 统计分析及作图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MC-2 的分子量 |
4.4.2 MC-2的FTIR图谱 |
4.4.3 MC-2 的单糖组成 |
4.4.4 MC-1 的甲基化分析 |
4.4.5 MC-2的NMR分析 |
4.4.6 MC-2 的刚果红实验 |
4.4.7 MC-2对RAW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4.8 MC-2对M0型RAW264.7 细胞极化的影响 |
4.4.9 MC-2对M1型RAW264.7 细胞极化的影响 |
4.4.10 MC-2对M2型RAW264.7 细胞极化的影响 |
4.4.11 MC-2在RAW264.7 细胞表面的膜受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玛咖多糖对肠道免疫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体外小肠吸收模型的建立 |
5.3.2 玛咖多糖在Caco2 单层膜中的转运实验 |
5.3.3 玛咖多糖对Caco2 细胞分泌免疫因子的影响 |
5.3.4 玛咖多糖通过Caco2 单层膜对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5.3.5 玛咖多糖对LPS诱导的Caco2 单层膜炎症损伤的作用 |
5.3.6 统计分析及作图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aco2 细胞单层膜致密性检测 |
5.4.2 玛咖多糖在Caco2 细胞单层膜中的吸收 |
5.4.3 玛咖多糖对Caco2 细胞分泌免疫因子的影响 |
5.4.4 玛咖多糖通过Caco2 单层膜对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5.4.5 玛咖多糖对LPS诱导的Caco2 单层膜致密性损伤的作用 |
5.4.6 玛咖多糖对LPS诱导的Caco2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玛咖多糖其他生理活性的初步探索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玛咖多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 |
6.3.2 玛咖多糖通过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 |
6.3.3 玛咖多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6.3.4 玛咖多糖的CAA实验 |
6.3.5 玛咖多糖对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 |
6.3.6 玛咖多糖抑制HBV的作用 |
6.3.7 玛咖多糖对LO2 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
6.3.8 统计分析及作图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玛咖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直接抑制活性 |
6.4.2 玛咖多糖通过激活THP-1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6.4.3 玛咖多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6.4.4 玛咖多糖的细胞抗氧化 |
6.4.5 玛咖多糖抑制红细胞的氧化溶血 |
6.4.6 玛咖多糖抗HBV的作用 |
6.4.7 玛咖多糖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脾虚肝郁型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文献研究 |
1.1 RPID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1.1.1 古文献病因病机记载 |
1.1.2 现代中医名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2 西医对RPID的认识 |
1.2.1 流行病学 |
1.2.2 危险因素 |
1.2.3 病因分析及病理改变 |
1.2.4 RPID对女性生殖身心的影响 |
1.3 RPID与机体免疫失衡密切相关 |
2 试验研究 |
2.1 课题病例来源 |
2.2 疾病诊断标准 |
2.3 中医脾虚肝郁证辨证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4.1 观察组纳入标准 |
2.4.2 对照组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试验分组 |
3.1.1 分组依据 |
3.1.2 样本含量 |
3.2 标本采集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NLRP3mRNA表达 |
3.3.2 Caspase-1,IL-1β,IL-18 定量酶联检测 |
3.4 观测指标 |
3.4.1 一般资料 |
3.4.2 生命体征 |
3.4.3 实验室检测指标 |
3.4.4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 |
3.4.5 病情程度分级 |
3.4.6 病程 |
3.4.7 病原学检测指标 |
3.5 观测时间 |
3.5.1 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 |
3.5.2 实验室检测指标 |
3.5.3 症状、体征分级评分、病情程度等级、病程 |
3.5.4 病原学检测指标 |
4 统计分析 |
4.1 分析数据集 |
4.2 统计分析的内容 |
4.3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病例分布 |
5.2 基线一致性分析 |
5.2.1 人口学特征 |
5.2.2 生命体征 |
5.3 患者一般情况 |
5.3.1 患者年龄 |
5.3.2 患者病程 |
5.4 患者中医证候、体征评分 |
5.5 患者病情等级 |
5.6 患者特殊病原体感染情况 |
5.7 指标检测结果 |
5.7.1 NLRP3mRNA组间比较结果 |
5.7.2 Caspase-1 组间比较结果 |
5.7.3 IL-1β组间比较结果 |
5.7.4 IL-18 组间比较结果 |
5.8 NLRP3 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5.8.1 观察组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相关性分析 |
5.8.2 对照组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相关性分析 |
5.9 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患者病情资料相关性分析 |
5.9.1 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病程相关分析 |
5.9.2 NLRP3 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与病情等级、支原体感染相关分析 |
6 讨论 |
6.1 “土壅木郁,气机失畅,湿瘀互结”的病因病机的提出 |
6.1.1 土壅木郁乃病机之本 |
6.1.2 气机失畅,湿瘀互结乃病机之标 |
6.2 NLRP3 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RPID中的作用 |
6.2.1 NLRP3 的特性 |
6.2.2 Caspase-1 的特性 |
6.2.3 IL-1β、IL-18 的特性 |
6.2.4 NLRP3 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与疾病的关系 |
6.2.5 NLRP3 炎症小体相关因子与RPID的关系 |
7 结论 |
8 主要工作与创新 |
8.1 主要工作 |
8.2 创新 |
9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中医药治疗SPID在调节免疫、抗炎方面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的抑菌作用及免疫损伤的部分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抗菌和逆转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 中药的抗菌作用 |
1.1 单味中药和单体成分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
1.2 中药复方的抗耐药菌作用 |
1.3 中药复方联合抗菌药物的抗耐药菌作用 |
2 中药逆转细菌耐药机制研究 |
2.1 对细菌质粒的消除作用 |
2.2 抑制菌体内酶的活性 |
2.3 抑制细菌外排泵系统 |
2.4 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老年耐药菌肺炎免疫损伤机制研究 |
1 耐药菌肺炎 |
1.1 定义 |
1.2 常见耐药菌种类 |
1.3 耐药菌流行病学介绍 |
1.4 耐药菌肺炎的感染途径和危险因素 |
1.5 定植与条件致病菌 |
1.6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
1.7 多重耐药菌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
2 衰老与免疫 |
2.1 衰老对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 |
2.2 衰老对胸腺的影响 |
2.3 衰老对适应性免疫的影响 |
3 老年肺炎与免疫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联合抗生素对MDRPA的体外抑制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肺炎大鼠免疫炎性损伤的部分干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过度浸润的机制研究及CORM-2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检索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性粒细胞对感染的控制 |
1.1.1 中性粒细胞产生 |
1.1.2 中性粒细胞从骨髓中释放 |
1.1.3 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迁移 |
1.1.4 中性粒细胞对病原菌的杀伤 |
1.2 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发生的迁移损伤 |
1.2.1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
1.2.2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的调节 |
1.2.3 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迁移损伤 |
1.3 中性粒细胞诱导的器官损伤 |
1.3.1 系统炎症反应与器官损伤 |
1.3.2 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与器官功能的损伤 |
1.3.3 中性粒细胞NETs与器官损伤 |
1.4 CORM-2对脓毒症的保护作用 |
1.4.1 CO是一种细胞保护分子 |
1.4.2 CORMs的发展 |
1.4.3 CORMs临床应用及CORM-2对脓毒症的保护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实验设计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实验设计 |
1.5.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CORM-2改善脓毒症时重要脏器炎症损伤及中性粒细胞过度浸润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耗材、试剂 |
2.2.1 实验仪器与耗材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鼠处理 |
2.3.2 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提取 |
2.3.3 生存率分析 |
2.3.4 小鼠肝脏、肺脏病理损伤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 |
2.3.5 小鼠肝脏、肺脏炎症反应的评价 |
2.3.6 中性粒细胞(小鼠)琼脂糖下趋化实验研究 |
2.3.7 中性粒细胞(小鼠)吞噬功能检测研究 |
2.3.8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CORM-2干预可以提高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生存率 |
2.4.2 CORM-2改善脓毒症小鼠肝肺炎症反应 |
2.4.3 CORM-2改善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浸润 |
2.4.4 CORM-2改善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趋化 |
2.4.5 CORM-2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影响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受体FPR1介导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增强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和耗材、试剂 |
3.2.1 实验仪器和耗材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检测 |
3.3.2 中性粒细胞的提取 |
3.3.3 基因芯片分析 |
3.3.4 RT-PCR |
3.3.5 磷酸化-MAPK蛋白芯片 |
3.3.6 Westernblotting |
3.3.7 膜趋化受体表达 |
3.3.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3.3.9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LPS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 |
3.4.2 FMLP诱导的趋化信号覆盖其他的趋化信号:层级趋化 |
3.4.3 LPS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层级趋化 |
3.4.4 中性粒细胞全基因组分析 |
3.4.5 基因芯片分析LPS对中性粒细胞趋化受体表达的影响 |
3.4.6 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MAPKs通路的活化 |
3.4.7 p38通过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受体表达调控层级趋化 |
3.4.8 p38通过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受体分布调控层级趋化 |
3.4.9 LPS通过活化p38促进中性粒细胞层级趋化 |
3.5 讨论 |
第四章 CORM-2通过促进FPR1内化抑制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增强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耗材、试剂 |
4.2.1 实验仪器和耗材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相位显微镜技术 |
4.3.2 中性粒细胞凋亡检测 |
4.3.3 Westernblotting |
4.3.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4.3.5 琼脂糖趋化实验 |
4.3.6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CORM-2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相位的影响 |
4.4.2 CORM-2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活力的影响 |
4.4.3 CORM-2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FPR1表达的影响 |
4.4.4 CORM-2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FPR1分布的影响 |
4.4.5 CORM-2对LPS刺激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 |
4.4.6 CORM-2通过GRK2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的影响 |
4.4.7 CORM-2通过p38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的影响 |
4.4.8 CORM-2通过p38对LPS刺激的中性粒细胞FPR1的影响 |
4.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8)慢病毒介导的TREM1及LBP基因沉默对LPS诱导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基因表达分子调控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的研究进展 |
1.1.1 TREM1的结构 |
1.1.2 TREM1相关信号通路 |
1.1.3 抑制TREM1实验研究 |
1.1.4 TREM1的功能 |
1.1.5 TREM1与炎症性疾病关系 |
1.2 脂多糖结合蛋白的研究现状 |
1.2.1 LBP的结构 |
1.2.2 LBP的信号通路 |
1.2.3 LBP的功能 |
1.2.4 LBP在感染及炎症中的作用 |
1.2.5 LBP多态性临床研究 |
1.3 慢病毒载体介导RNA干扰的应用及前景 |
1.3.1 该技术的发现 |
1.3.2 该技术分子机制 |
1.3.3该技术的应用 |
1.3.4 基于慢病毒载体的RNAi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原代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原代PBMC细胞分离效果比较 |
2.2.2 不同血清浓度培养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3 单核巨噬细胞的原代培养 |
2.2.4 水牛单核巨噬细胞鉴定 |
2.2.5 水牛单核巨噬细胞TREM1及CD14基因表达水平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抑制TREM1基因表达对LPS诱导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水牛TREM1-shRNA慢病毒包装及滴度测定 |
3.2.2 LPS不同浓度及刺激时间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 |
3.2.3 TREM1-shRNA慢病毒感染单核巨噬细胞条件优化 |
3.2.4 基因沉默TREM1对单核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5 TREM1基因沉默对TNF-α及IL-1β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抑制LBP基因表达对LPS诱导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LBP-shRNA慢病毒载体包装及滴度测定 |
4.2.2 LBP-shRNA慢病毒感染细胞最佳条件的摸索 |
4.2.3 LBP基因沉默对单核巨噬细胞LBP基因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4 ELISA检测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 |
4.2.5 TREM1和LBP双基因慢病毒联合感染对水牛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TREM1/LBP基因表达下调的水牛单核巨噬细胞转录组学分析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微量样品处理及收集 |
5.1.4 测序基本流程 |
5.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5.1.6 基因表达数据分析 |
5.1.7 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 |
5.1.8 ELISA检测外源蛋白 |
5.1.9 统计学分析 |
5.2 结果 |
5.2.1 总RNA质量检测 |
5.2.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5.2.3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5.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5 RNA-seq相关性分析 |
5.2.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2.7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5.2.8 qRT-PCR验证表达差异基因准确性 |
5.2.9 ELISA检测外源蛋白分泌情况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9)坤复康胶囊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红细胞免疫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CPID的研究概况 |
1.1.1 关于命名 |
1.1.2 病因病机 |
1.1.3 中医治疗 |
1.2 现代医学对CPID的研究概况 |
1.2.1 发病因素 |
1.2.2 CPID分类及病理改变 |
1.2.3 诊断标准 |
1.2.4 治疗 |
1.3 现代医学对CPID的实验研究 |
1.4 红细胞免疫研究概况 |
1.4.1 红细胞CR1功能 |
1.4.2 红细胞CD59功能 |
1.4.3 红细胞SOD功能 |
1.4.4 红细胞DARC功能 |
1.5 坤复康胶囊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样品量估算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辨证标准 |
2.2.3 疗效判定标准 |
2.2.4 纳入标准 |
2.2.5 排除标准 |
2.2.6 病例的剔除 |
2.2.7 病例的脱落 |
2.2.8 终止试验标准 |
2.2.9 研究方法 |
2.3 检测器材与方法 |
2.3.1 材料 |
2.3.2 设备仪器 |
2.3.3 检测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两组病例分布情况 |
3.1.1 分组 |
3.1.2 两组病历完成及脱落情况 |
3.2 基线资料比较析 |
3.2.1 年龄、病程比较 |
3.2.2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3.3 临床疗效观察 |
3.3.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
3.3.2 两组治疗前后CPID局部体征评分 |
3.3.3 两证型综合疗效比较 |
3.4 不良事件情况 |
3.5 随访情况 |
3.6 实验室观察 |
3.6.1 外周血细胞情况 |
3.6.2 血浆TXB_2、6-K-PG_(la) |
3.6.3 红细胞CR1 |
3.6.4 红细胞CD59 |
3.6.5 血浆IL-8、IL10、红细胞DARC |
3.6.6 红细胞SOD及血浆MDA |
3.7 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理论依据 |
4.1.1 CPID主要病因病机 |
4.1.2 CPID临床证候依据 |
4.1.3 前期实验研究 |
4.2 CPID治法探讨 |
4.3 方药分析 |
4.3.1 坤复康胶囊方药分析 |
4.3.2 花红片方药分析 |
4.3.3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4.4 坤复康胶囊对CPID的实验室研究 |
4.4.1 外周血细胞计数 |
4.4.2 血浆TXB2、6-K-PG_(la)含量 |
4.4.3 红细胞免疫功能 |
4.5 湿热瘀结型CPID综合评分与实验指标相关性 |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语 |
附录2: 人红细胞花环 |
附录3: 观察记录表 |
附录4: 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录5: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6: 伦理批件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10)粒/单核细胞吸附对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大鼠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粒/单核细胞吸附治疗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大鼠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部分 血清前白蛋白预测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1.前言 |
2.对象与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目录 |
四、红细胞、内毒素对淋病病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D]. 齐家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MiR-150通过中性粒细胞对小鼠细菌感染发病的影响[D]. 章宏雨.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多能干细胞分化再生T细胞的体内抗肿瘤评估及再生可移植髓系细胞研究[D]. 吕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玛咖根部多糖的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D]. 张猛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脾虚肝郁型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史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6]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MDRPA的抑菌作用及免疫损伤的部分干预机制研究[D]. 马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过度浸润的机制研究及CORM-2的干预作用[D]. 秦魏婷. 江苏大学, 2018(02)
- [8]慢病毒介导的TREM1及LBP基因沉默对LPS诱导下水牛单核巨噬细胞基因表达分子调控机制初步研究[D]. 谢亮亮. 广西大学, 2017(06)
- [9]坤复康胶囊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红细胞免疫影响[D]. 张嘉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10]粒/单核细胞吸附对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大鼠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徐庆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