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安全意识是港口安全生产的前提(论文文献综述)
杨越[1](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甚至消除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是我国煤矿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于安全管理、精益管理以及系统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开展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研究,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现实意义。以精益管理的方法和思想为指导,结合系统动力学的解决问题思路,将系统动力学运用到煤矿的精益化安全管理中,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精益化安全管理基础理论和动态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仿真。基于精益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指导和精益工具,在系统辨析安全管理和精益思想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精益化安全作业方法体系、精益化安全管控方法体系、精益化安全文化方法三方面的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基于煤矿安全管理的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面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出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的各个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为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奠定了基础;对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煤矿自身的可控因素,即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面及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指标之间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了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因果反馈回路图,及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系统动力学流图,采集了各变量,进行动态地分析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而得到不同层面的因素对精益化安全管理的效果影响程度。通过仿真,可以直观地描述出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效果,预测发展趋势;煤矿也可以运用精益化安全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自我的安全管理评价,从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为煤矿精益安全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任立松[2](2020)在《秦皇岛港ZH港务公司安全管理改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8.16”黎巴嫩贝鲁特港爆炸事故,给港口企业敲响了警钟。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运输港,保障企业安全平稳经营是秦皇岛港ZH港务公司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改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ZH公司为对象,通过吸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各自的特点,利用先进的安全科技技术,设计一套符合ZH公司现实要求的安全管理方案。本文首先提出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安全管理的理论进行了整理,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和内容,通过文献查阅法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归纳,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利用调查法对ZH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PDCA理论和企业现状指出了融合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以两大安全体系的二级要素分布为基础进行比较归纳,对ZH公司安全管理改进方案的目标、优化机制、管理要素、框架重组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对整合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说明,为ZH公司改进方案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便利。最后,作者从提高ZH公司领导重视程度、安全生产投入、安全宣传、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提出方案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改进实用方案。
周欢[3](2020)在《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及监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7月1 6日,大连港一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一危险货物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2019年9月28日,韩国蔚山港一艘化学品船发生爆炸事故。2020年8月4日,黎巴嫩贝鲁特港发生大爆炸。此类事故引发的后果,不仅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还引起较大的舆论影响,同时暴露出港口危化品物流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严重的监管问题,亟需开展有效的风险监督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是一类特殊化学品,具有腐蚀、放射性和易爆、易燃、毒害等特点,并且容易在生产、经营、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出现人员的伤害和经济环境的破坏。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危化品需求量增加,常应用于多个行业和领域,且通过港口进行中长距离的异地运输情况多,此外危化品安全管控形势严峻。据交通部统计,我国危化品运输量中七成左右的危化品通过水路进行运输。港口作为连接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的关键节点,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确保港口物流活动安全是促进港口繁荣和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更是我国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因此,开展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影响机理分析,可以为港口危化品物流的风险评估提供基础,进而实现港口危化品物流的有效风险监管,这对港口危化品物流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如下:首先,识别了影响港口危化品物流关键风险影响因素。通过对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特点的分析,发现风险影响因素众多。针对传统DEMATEL模型过多依赖专家打分的不足,结合聚类分析和BP神经网络方法的优点,构建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影响因素识别的CBP-DEMATEL模型,并进行模型仿真,分析了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和分类结果。选取宁波-舟山港(简称宁-舟港)等15个重要的危化品吞吐港口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基于聚类分析对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影响因素按属性进行分类,得到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相同属性影响因素的分类结果,根据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影响因素相似属性分类结果可以为下一步风险评估中多维风险情景中风险因素耦合的刻画提供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非线性的特点求解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关联矩阵,通过计算得到影响因素对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的影响程度,可以得到原因型和结果型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的评估选取关键风险影响因素指标提供依据。其次,构建港口危化品物流多维风险评估的WRT模型。在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开展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借鉴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和风险识别、过滤和排序RFRM理论和情景构建TSS理论,构建港口危化品物流的多维风险评估WRT模型。基于WRS方法论的思想,将风险因素映射到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方面。根据风险影响因素识别的结果,在RFRM风险过滤理论的基础上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过滤。基于TSS情景构建理论,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方面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耦合,构建三维风险情景。选取15个港口进行实证分析,基于风险评估WRT模型分别计算15个港口的危化品物流的一维、二维和三维风险大小,通过点面结合刻画各个维度的风险和整体风险,能够从局部到整体把握各个港口的风险水平,并找到关键风险源,有效地防范重大风险,同时为政府部门和港口危化品物流企业安全发展提出建议。最后,构建考虑风险大小的政府和港口危化品物流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双方策略演化机理。基于风险评估中采用事故发生率和事故后果严重度对港口危险化学品物流风险水平的刻画,进一步构建考虑政府严格监管概率和事故发生率及后果严重度等参数的演化博弈模型。采用复制动态方程刻画不同监管的概率和事故发生率等因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过程及规律,并利用MATLAB进行模型仿真。研究表明:港口危化品监管中存在“监管悖论”现象,只加强政府严格监管力度,短期会使企业采取设施安全经营策略以应对严格监管,但从长期看,并不能使企业自觉选择设施安全策略。港口危化品物流企业的策略选择与其经营收入无关,而与事故发生率有关。面对低风险,无论政府监管严格与否,企业都选择忽略风险;面对高风险时,政府不采取严格监管,企业仍会自觉选择设施安全策略合法经营。最后通过模型研究的结论,为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监管机制的设计提供建议,促进港口危化品物流安全发展。
王成[4](2020)在《山东海域砂石船舶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海洋强国战略、交通强国战略及“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和综合交通物流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所涉及的海上工程建设、港口建设、房地产建设等项目对砂石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砂石的生产地和需求地分布不一致,催生了生产、运输、使用砂石的产业链。以山东为例,在海洋方面,山东海岸资源条件优越,海岸线漫长曲折,提供了丰富的海砂资源;在陆地方面,山地丘陵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4%左右,且多为花岗岩或片麻岩组成,提供了丰富的矿石资源。同时,山东还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有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招引了大量砂石船舶参与到砂石市场中来。这些船舶多存在的船舶状况差、超载运输、配员不足、证书不全、违规航行等问题,对海上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盗采海砂、违法排污等行为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海事部门作为海上行政执法单位,是监管砂石船舶的重要一环。本文便以海事部门的监管工作现状为基础,深入分析砂石市场的各方面要素,通过统计近年来发生海上事故的砂石船舶案例,整理出了砂石船舶的自身特点、涉及海域的海况气象条件,从深层次上研究了非法砂石船舶禁而不绝的原因。文末,在借鉴实际案例及实际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模型,提出对砂石船舶监管对策的优化建议,主要是综合地方政府和各海事监管部门力量,共同建立起打击海上非法砂石船的统一战线,并形成长效机制,改变以往各部门各自为战的局面。
张敬[5](2020)在《技术赋能视角下上海内河船舶安全管理研究 ——以长江宝山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上海内河船舶的安全管理问题频发。内河船舶总体技术水平依然较低,船舶制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运力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船舶和航道效益的发挥。在航运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航运企业和个人减少船舶安全投入、聘用无证驾机人员、内河船舶从事海上运输以及参与成品油走私等种种违法行为和不正当手段,非法谋求经济利益。船舶运营状况差,低标准船横行,安全事故频发。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措施缺乏,作为投资人的内河船东,缺少船舶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挂而不管”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水上交通安全执法呈现多头治理的局面,各执法部门都有自己的执法力量,存在一定的职责交叉。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内河船舶安全管理协调难度大。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装备技术水平仍然较低,航道有限通航资源与航运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锚地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内河船舶运力的周转。恶劣气象下辖区风险隐患多发易发,危及船舶安全。上述都严重影响航运市场的秩序和稳定。如何在保障水上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给海事部门的监管与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定量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研究长江上海宝山段内河船舶安全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船舶、船员、航运企业、治理主体、设施和环境等,对技术赋能视角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监管技术在内河船舶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及“一网通办”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内河航运对象提供的服务进行了探索,以信息化为驱动,结合海事业务实际,着重对内河船舶的安全管理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主体和模式创新、制度创新进行思考。最后,文章针对长江上海宝山段内河船舶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在技术赋能视角的引导下,通过不断压实海事部门、航运企业、船方、码头单位等社会主体责任,加强数据共享和管理资源的重新分配,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等,致力于消除公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隔阂障碍,以最低成本努力实现最大公共利益。
郑鑫[6](2020)在《GX港口运输公司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金融危机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扩大内需,极大促进了危险货物运输业务量不断增加。众所周知,危险货物呈现易燃、易爆、高腐蚀、高毒性和高辐射等特点,在危险货物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极易泄露造成安全环保事故,甚至带来严重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以及环境污染。港口是我国一种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在货物运输中起着综合枢纽作用,港口担负着数量巨大的危险货物周转职能。对于港口安全管理来说,危险货物装卸货作业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直接关系着港口的安全管理成败。所以,强化危险货物集装箱装卸货作业管理是港口安全管理的最重要、最关键部分。GX港口运输公司位于南京市江北区集装箱发展战略性港区,主要经营集装箱装卸(含危险货物)、相关仓储配套服务等业务。近年来GX港口运输公司业务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增大,但是在安全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GX公司存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操作人员资质欠缺、日常培训缺乏、设备设施数量不够、设备设施带病运行、行业法律规定认识不清、作业环境风险掌握不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备、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有漏洞等问题,上述安全管理问题已经危及到公司的安全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针对GX港口运输公司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不断提升GX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第一,注重发挥员工主动性。公司要加强员工危险物品装卸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第二,增强危险物品装卸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危化品装卸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第三,强化教育培训及应急物资管理,具体分为加强培训细分、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危险货物资料管理制度。第四,建立安全文化理念及规则体系。GX港口运输公司需要编制有行业特色和适合公司的《安全文化手册》,通过安全文化手册展示公司安全文化的理念。还可定期举行会议,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关个人,共享安全信息,促进安全生产。第五,加强危化品装卸现场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安全检查员的门槛和人员配备数量、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加强作业环境管理。
潘敏[7](2020)在《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国家实施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重要发展战略,要求连云港港大力提升服务中西部的运输枢纽功能。江苏省振兴苏北、沿海开发、沿东陇海开发三大生产力布局要求连云港港积极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腹地经济持续增长、物资进出口贸易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与港口密切相关的发展形式均对连云港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连云港临港产业加快布局,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装卸储运等经营业务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是港口安全生产的重要部分和关键内容,关系到连云港港口及临港石化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责任政府理论等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从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入手,通过实地调硏、走访考察,深入分析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首先,介绍了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现状,其中主要涵盖连云港港口基本情况、组织机构相关情况、安全监管相关举措等方面,其次,介绍了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监管协同机制不完善、企业经营主体整体安全因素导致短板较多等,并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从强化港口危险货物安全工作思想认识、完善基础设施、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打击违规行为和建立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对策的建议,对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提供有益参考。
郑明文[8](2020)在《青岛武船重工船舶建造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安全管理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船舶制造行业本身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因而更应该在管理中突出安全管理。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比较严峻。作为规模较大的船舶建造企业,近些年来在安全管理上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船舶建造行业的高风险性、管理上的疏漏等原因,2016年和2017年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武船重工)连续发生了致死安全事故。本文基于提升青岛武船重工安全管理水平的紧迫性对该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以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青岛武船重工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青岛武船重工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安全生产意识灌输不到位,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麻痹懈怠,在日常的工作中员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2)安全生产激励不到位,安全生产激励和惩处机制并不健全。(3)工作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船舶建造工作现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集中发生地。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与其他方面管理相比较船舶建造工作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最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青岛武船重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1)增强员工安全意识。以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以“本质安全性企业”班组(即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人的安全可靠性、管理的安全可靠性)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以可视化安全教育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2)健全安全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以军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考核标准,健全项目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3)推动船舶建造现场安全管理。以区域安全管理、项目直线安全管理推动现场安全管理,以人员定位追踪系统推动生产现场管理,以行为安全管理推动现场安全管理,以完善的工艺设计保障现场安全管理。本文重点识别出青岛武船重工船舶建造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成因,从而完善该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良好的船舶建造环境,这对于青岛武船重工确保国家财产和公司船舶建造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梁伟光[9](2020)在《GN港危险品运输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国内工业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危险品的需求量和运输量大幅度上升,用于危险品装卸和运输的港口日渐增多,自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发生后,港口的危险品运输和装卸储存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完善港口危险品运输的管理体系,本文将对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的运输管理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可以帮助GN港务有限公司管理者认识到自身在危险品运输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水平,保障生产安全。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AHP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港口、危险品运输管理等方面的前期成果进行梳理,理清其研究的发展脉络,并找到支撑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访谈和查阅的方式获取本文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及文字资料,确保本文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后,对公司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第一,有利于危险品运输环节的高效运转;第二,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第三,有利于所在经济区域内各运输上下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借助案例分析方法对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全面的探讨,悉知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的现状包含如下几点:建立了危险品运输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危险品运输管理人员队伍和继续从高校及同行业直接选拔招聘人才的模式、建立了运输供应及安全管理流程、实施了危险品运输智能调度风险防控措施、制订了运输管理安全主体责任和事故奖惩等规章制度,从现状的梳理了解到GN港务有限公司针对危险品运输时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运输流程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方便我们掌握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的情况,为下文研究做好铺垫;充分掌握了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的现状之后,我们发现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现有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GN港务有限公司的发展以及危险品运输管理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港口的运输风险和运输成本,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发现其存在体制不顺、监管不力、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危险品仓储作业危害事件时有发生、危险品运输路线规划缺乏科学性、作业设备陈旧以及码头应急能力尚有欠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危险品运输管理职能和流程缺失、缺少科学的从业人员考核制度以及培训体系、危险品仓储作业流程不合理、危险品运输路线规划优化意识不足、企业应急意识不足且机制僵化等。在此前提之下,从建立危险品运输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现有的危险品运输管理人员机制、消除危险品仓储作业中的事故风险、编制高效快捷的危险品运输计划标准、加大对危险品运输管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五个层面提出具体改善措施。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港口危险品运输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不仅会造成社会财产的损失,更会危及港口作业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研究和制定对策从而帮助港口提升危险品运输管理水平,弥补了过往研究中的不足,实现港口危险品运输管理理论的创新,将港口危险品运输管理拉进人们的视野中,认识到港口危险品运输管理研究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学者们对港口危险品运输管理的关注。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港口危险品运输管理体系的有效完善,本文基于对广州GN港危险品运输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继而提出完善GN港危险品运输管理的对策,提高广州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的水平。最后进一步保障安全生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优化广州GN港务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的对策,为港口危险品运输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提升港口的安全系数,继而有利于保障港口的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赵瑞丹[10](2020)在《XY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港口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日趋复杂化,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加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以期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本文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角度出发充分认识XY港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和不足,力求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参考。本文利用XY港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到2018年的年度报告,以及从各个媒体和渠道搜集的相关内外部信息对XY港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力求使分析结论更加客观、可靠、全面。XY港近年来吞吐量增速一直处于中国前十大沿海港口中较低的位置,作为XY港口范围内的上市公司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XY港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和发展,此外根据对XY港股份有限公司近五年财务报告分析,可以发现公司存在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行业中偏低,成本在同行业中偏高,盈利能力薄弱等问题。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一个企业能否在行业中取得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公司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企业采取适当措施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本文通过财务分析和战略分析,找出了XY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015年以来XY港的收入急剧下降一直没有恢复到2014年的水平,并且盈利能力薄弱,问题的成因主要是:一方面2015年大爆炸事件严重影响了XY港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政策,减少了XY港许多危险品业务;另一方面,XY港面临着国家经济下行的压力,这一压力在天津市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XY港的发展。在企业层面,XY港的运营管理、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并不完善,也影响着XY港的发展。此外,XY港需要抓住建设智慧港口、开展港口协作等机遇。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并简单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盈利能力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为本文对XY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章节,主要介绍了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和战略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和结果。第四部分描述了针对XY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和建议。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结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改善XY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
二、提高安全意识是港口安全生产的前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安全意识是港口安全生产的前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2.2 精益管理研究现状 |
1.2.3 精益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2.4 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5 综述小结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
2.1 安全管理理论 |
2.1.1 事故致因理论 |
2.1.2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 |
2.1.3 安全目标管理理论 |
2.2 精益安全管理理论 |
2.2.1 精益安全管理概念 |
2.2.2 精益安全管理方法工具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
3.1 推进精益化安全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
3.2 精益安全作业方法体系 |
3.2.1 精益安全作业方法体系构成 |
3.2.2 主要技术方法 |
3.3 精益安全管控方法体系 |
3.3.1 精益安全管理构架 |
3.3.2 精益安全管控技术体系 |
3.4 精益安全文化 |
3.4.1 精益安全文化及特点 |
3.4.2 领导层的承诺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4.1.1 系统动力学的含义 |
4.1.2 煤矿安全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思考 |
4.2 系统动力学分析 |
4.2.1 系统动力学与精益化安全管理的推进 |
4.2.2 系统动力学的主要运用流程 |
4.3 系统模型结构设计 |
4.3.1 精益化安全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影响因素分析及定义 |
4.3.2 因果关系反馈回路的提出分析 |
4.3.3 系统反馈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 |
5.1 仿真案例背景 |
5.2 仿真数值确定 |
5.2.1 系统边界确定 |
5.2.2 数值确定 |
5.3 效果仿真分析 |
5.3.1 仿真运行 |
5.3.2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2)秦皇岛港ZH港务公司安全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及管理体系 |
2.1 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本质安全的定义 |
2.1.2 事故隐患的定义 |
2.1.3 因果连锁理论 |
2.1.4 PDCA循环理论 |
2.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2.2.1 职安体系标准 |
2.2.2 职安体系的特点 |
2.3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
2.3.1 安标化规范 |
2.3.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特点 |
2.4 安标化体系与职安体系的比较 |
2.4.1 两体系的相同点 |
2.4.2 两体系的不同点 |
2.4.3 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ZH公司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3.1 ZH公司简介 |
3.1.1 ZH公司基本情况 |
3.1.2 ZH公司码头泊位及生产能力情况 |
3.1.3 ZH公司工作制度及作业人员组成 |
3.2 ZH公司历年事故分析 |
3.2.1 事故情况统计分析 |
3.2.2 事故趋势分析 |
3.3 ZH公司安全管理框架分析 |
3.3.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分析 |
3.3.2 安全管理资质情况分析 |
3.4 安全基础管理分析 |
3.4.1 安全目标分析 |
3.4.2 安全绩效考核效果分析 |
3.4.3 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结构分析 |
3.4.4 安全培训教育效果分析 |
3.5 现场安全管理分析 |
3.5.1 现场安全检查模式 |
3.5.2 现场安全检查效果分析 |
3.6 事故应急管理 |
3.6.1 事故应急管理分析 |
3.6.2 应急器材及应急救援队伍分析 |
3.7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
3.7.1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
3.7.2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试运行模式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ZH公司安全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4.1 安全管理改进方案设计原则 |
4.1.1 动态管理原则 |
4.1.2 分层管理原则 |
4.1.3 合法原则 |
4.2 安全管理改进目标 |
4.2.1 目标的设置 |
4.2.2 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
4.3 基于安标化与职安体系的安全管理机制改进设计 |
4.3.1 确定安全管理改进方案 |
4.3.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改进 |
4.3.3 安全制度体系改进 |
4.3.4 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改进 |
4.3.5 安全绩效考核改进 |
4.3.6 优化安管人员配备 |
4.3.7 教育、培训模式改进 |
4.3.8 安全文化建设改进 |
4.3.9 应急体系改进 |
4.4 安全管理改进方案整合 |
4.4.1 改进方案整合基础 |
4.4.2 改进方案整合架构 |
4.4.3 改进方案整合基本方法 |
4.4.4 改进方案的要素分布 |
4.4.5 改进方案整合的具体步骤 |
4.4.6 改进方案实施流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ZH公司安全管理改进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核心保障措施 |
5.1.1 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
5.1.2 全员参与 |
5.2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 |
5.2.1 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
5.2.2 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到实处 |
5.3 深化安全宣传与职工安全认识 |
5.3.1 稳步推行“典型”宣传 |
5.3.2 充分利用新媒介渠道强化安全宣传 |
5.4 重视安全新技术的应用 |
5.4.1 本质安全化方向发展 |
5.4.2 建立典型隐患数据库 |
5.4.3 利用BIM技术改进现场安全管控 |
5.5 加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
5.5.1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
5.5.2 建立安全数据集成信息库 |
5.5.3 信息系统优化安全管理流程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及监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研究述评 |
2.1 相关概念 |
2.1.1 风险相关概念 |
2.1.2 危化品相关概念 |
2.1.3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 |
2.2 相关理论 |
2.2.1 风险评估理论 |
2.2.2 演化博弈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
2.3.2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相关研究 |
2.3.3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监管相关研究 |
2.4 现有研究的不足 |
3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现状及特点分析 |
3.1 港口危化品物流现状分析 |
3.1.1 全国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及泊位情况 |
3.1.2 分地区港口的危化品吞吐量 |
3.1.3 主要港口的危化品吞吐量 |
3.2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现状分析 |
3.2.1 我国水运事故统计分析 |
3.2.2 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 |
3.2.3 世界危化品水运事故统计分析 |
3.3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特点分析 |
3.3.1 港口危化品物流特点 |
3.3.2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4.1 模型概述 |
4.1.1 基本方法 |
4.1.2 CBP-DEMATEL模型与优点 |
4.2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影响因素 |
4.2.2 影响因素指标数据来源 |
4.2.3 影响因素识别步骤 |
4.3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4.3.1 风险影响因素分类与影响程度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 |
5.1 模型概述 |
5.1.1 基本方法 |
5.1.2 WRT风险评估模型与优点 |
5.2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WRT模型构建 |
5.2.1 基于WSR的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因素映射 |
5.2.2 基于RFRM的关键风险影响因素过滤 |
5.2.3 基于TSS的多维风险情景的构建 |
5.3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2 多维风险情景下风险因素发生概率 |
5.3.3 多维风险情景下的后果严重度 |
5.4 风险评估结果与启示 |
5.4.1 港口风险评估结果 |
5.4.2 风险管理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监管策略研究 |
6.1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监管问题分析 |
6.2 港口危化品物流中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6.2.1 政府与企业双方演化博弈模型 |
6.2.2 均衡策略分析 |
6.3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6.3.1 港口危化品物流企业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6.3.2 政府部门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6.3.3 考虑风险大小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6.3.4 演化博弈模型下的监管悖论 |
6.4 演化模型仿真分析 |
6.4.1 演化模型参数设置 |
6.4.2 演化稳定下的策略仿真分析 |
6.4.3 考虑不同监管力度和事故发生率的模型仿真 |
6.4.4 仿真结果 |
6.5 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监管建议 |
6.5.1 风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6.5.2 监管机制设计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山东海域砂石船舶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研究方法、内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内容 |
0.5 创新与不足 |
1 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
1.1 砂石船舶 |
1.2 海事监管 |
1.3 市场失灵理论 |
1.4 公共选择理论 |
2 山东海域砂石船舶发展现状 |
2.1 海上砂石产业概述 |
2.1.1 产业重要环节 |
2.1.2 从业人员分析 |
2.1.3 砂石船舶特点 |
2.1.4 作业海域及气候特征 |
2.2 砂石船舶监管现状 |
2.2.1 砂石船舶合法运营的途径 |
2.2.2 砂石船舶监管的体制机制 |
2.2.3 海事监管的主要手段 |
2.2.4 海事监管成效 |
2.3 砂石船舶安全形势分析 |
2.3.1 砂石市场失灵的风险 |
2.3.2 砂石船舶事故原因分析 |
3 山东海域砂石船舶监管难点及原因分析 |
3.1 砂石船舶监管难点 |
3.1.1 监管法律依据不完备 |
3.1.2 海上砂石市场源头管理不严 |
3.1.3 监管力量整合缺乏有效性 |
3.1.4 现场监管手段不足 |
3.1.5 后期处置震慑力不足 |
3.2 存在监管难点的原因分析 |
3.2.1 地方政府存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 |
3.2.2 砂石船舶的运营成本低、收益高 |
3.2.3 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 |
3.2.4 社会媒体宣传报道具有片面性 |
4 海上砂石船舶监管对策优化建议 |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2 转变公共治理模式 |
4.2.1 以政府为主导的属地管理 |
4.2.2 有关监管部门各司其职 |
4.2.3 砂石相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
4.3 引入市场管理机制 |
4.3.1 从源头入手疏堵结合 |
4.3.2 规范引导砂石运输市场 |
4.4 提升监管执法成效 |
4.4.1 创新监管执法手段 |
4.4.2 提升监管人员素质 |
4.4.3 依法严惩违法行为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技术赋能视角下上海内河船舶安全管理研究 ——以长江宝山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总体评价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定量研究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存在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技术赋能 |
2.1.2 内河船舶安全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上海内河船舶安全管理现状 |
3.1 上海内河船舶安全管理的历史变革 |
3.2 上海内河船舶安全管理现状 |
3.2.1 安全管理机构 |
3.2.2 安全管理制度 |
3.2.3 安全管理方式及手段 |
第4章 长江宝山段内河船舶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宝山辖区概况 |
4.2 近三年事故险情数据分类(2017-2019年) |
4.3 事故险情原因分析 |
4.3.1 船企主体安全经营责任未有效落实 |
4.3.2 内河船员岗位适任能力不足 |
4.3.3 季节环境影响下的各方安全意识不足 |
4.4 内河船舶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4.4.1 船舶技术水平低和监管缺位 |
4.4.2 运营主体安全投入不足及船员不适任 |
4.4.3 航运企业主体安全管理缺位 |
4.4.4 多元治理主体合力不足 |
4.4.5 设施、环境发展不平衡 |
第5章 国内内河船舶安全管理经验借鉴 |
5.1 选船机制在内河船舶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实践 |
5.1.1 选船机制 |
5.1.2 选船标准 |
5.1.3 公司绩效 |
5.1.4 应用实践介绍 |
5.2 码头数据共享系统应用实践 |
5.2.1 码头数据共享系统应用机制 |
5.2.2 宝山海事局码头数据共享实践 |
5.3 “放管服”举措深化——电子政务 |
5.3.1 “一网通办”应用深化 |
5.3.2 远程监管与服务尝试 |
5.4 实施效果分析 |
5.4.1 选船系统 |
5.4.2 码头数据共享系统 |
5.4.3 电子政务 |
5.5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6章 技术赋能视角下上海内河船舶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
6.1 发挥主体责任,优化政府监管体系 |
6.1.1 推进智慧建设,对内打造“一网统管” |
6.1.2 加强顶层设计,对外打破“信息孤岛”壁垒 |
6.2 完善机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政府效率 |
6.2.1 推动平台升级,优化“一网通办” |
6.2.2 互联互通,推动治理结构及机制变革 |
6.3 社会参与,拓展开放数据用途 |
6.3.1 开放数据,借助社会力量用活数据 |
6.3.2 拓宽信息渠道,构建新治理格局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GX港口运输公司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 |
2.关于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3.关于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
4.关于安全管理对策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一、研究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因果连锁理论 |
(二)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三)墨菲定律 |
(四)人、机、料、法、环系统 |
二、GX港口运输公司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现状 |
(一)GX港口运输公司简介 |
1.基本情况 |
2.生产经营状况 |
3.组织结构 |
4.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情况 |
(二)GX港口运输公司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概况 |
1.人员管理现状 |
2.机械管理现状 |
3.危险货物及应急物资管理现状 |
4.法律法规管理现状 |
5.作业环境管理现状 |
三、GX港口运输公司现行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调查基本过程 |
1.调查问卷设计 |
2.各维度权重确定 |
3.调查样本的详细构成 |
4.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员工对安全第一的认可度低 |
2.设备完好程度差 |
3.危险货物信息普及程度不足 |
4.安全文化缺失 |
5.现场安全监督不彻底 |
四、GX港口运输公司现行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员工安全意识较低 |
1.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
2.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
(二)装卸设备的保养、维修不善 |
(三)培训不到位 |
1.安全教育的内容单一老化 |
2.安全培训方法单调乏味 |
3.安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小,针对性教育不强 |
(四)安全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五)安全检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
五、GX港口运输公司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的提升对策 |
(一)增强危险物品装卸员工的安全意识 |
1.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
2.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
(二)加强危化品装卸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
1.完善设备维修方式 |
2.完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
3.实现设备信息化的管理 |
(三)强化教育培训 |
1.加强培训细分 |
2.细化培训步骤 |
(四)建立安全文化理念体系 |
1.建立公司的安全文化手册 |
2.建立安全物质文化 |
3.建立安全行为文化 |
4.加强规则体系建设 |
(五)提升安全检查员专业素质 |
1.提高安全检查员的门槛和人员配备数量 |
2.提升安全检查员检查水平 |
3.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结语 |
(一)本文研究的结论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7)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
一、港口危险货物和安全监管的概念 |
(一)危险货物 |
(二)安全监管 |
二、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 |
(一)协同治理理论 |
(二)责任政府理论 |
第二章 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现状 |
一、连云港港口概况 |
(一)港口基本情况 |
(二)港口危险货物运输发展概况 |
(三)港口危险货物运营业务特点 |
二、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的现状 |
(一)监管机构设置情况 |
(二)监管主要举措及成效 |
(三)港口安全监管存在的隐患 |
第三章 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政府配备港口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不足 |
(二)港口安全监管的科技信息化水平较低 |
(三)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协同机制不完善 |
(四)政府部门缺乏对危险货物经营的安全风险宣传引导 |
(五)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区规划不科学 |
二、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机构人员设置思路不清 |
(二)政府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安排 |
(三)政府部门职责不清、缺乏协作配合意识 |
(四)港口危险货物经营企业整体综合安全素质不高 |
(五)港口规划缺乏前瞻性 |
第四章 完善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的对策 |
一、提高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认识 |
(一)牢记安全责任使命 |
(二)严格安全风险和生产责任意识 |
(三)打击港口危货经营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
二、突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
(一)优化机构设置和人才引进 |
(二)吸纳第三方安全机构协助监管 |
三、深化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科技信息化水平 |
(一)加强安全监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二)建立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平台 |
四、制定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协同保障机制 |
(一)成立组织机构 |
(二)提升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建设水平 |
五、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科学规划与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青岛武船重工船舶建造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安全管理概述 |
2.2 船舶建造安全管理概述 |
2.2.1 船舶建造安全事故种类 |
2.2.2 船舶建造安全问题特点 |
2.2.3 船舶建造安全管理内容 |
2.2.4 船舶建造安全管理作用 |
2.3 安全管理理论 |
2.3.1 因果连锁理论 |
2.3.2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2.3.3 安全系统理论 |
第三章 青岛武船重工船舶建造安全管理现状 |
3.1 青岛武船重工简介 |
3.2 青岛武船重工安全事故概况 |
3.2.1 安全事故情况 |
3.2.2 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 |
3.2.3 安全事故成因 |
3.3 青岛武船重工船舶建造安全管理现状 |
3.3.1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
3.3.2 安全管理人员配置 |
3.3.3 安全管理制度 |
3.3.4 安全教育培训 |
3.3.5 安全管理物质投入 |
3.3.6 安全管理流程 |
第四章 青岛武船重工安全管理调查与存在的问题 |
4.1 青岛武船重工安全管理调查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1.3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 调查结果统计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4.3.1 总体调查结果分析 |
4.3.2 排名前五位调查项目分析 |
4.3.3 排名后五位调查项目分析 |
4.3.4 不同情况员工调查结果分析 |
4.4 青岛武船重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4.4.1 安全意识灌输不到位 |
4.4.2 安全生产激励不到位 |
4.4.3 工作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
4.5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5.1 安全意识灌输不到位原因 |
4.5.2 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激励的重要性 |
4.5.3 工作现场安全管理复杂 |
第五章 青岛武船重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
5.1 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
5.1.1 以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
5.1.2 以“本质安全性企业”班组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
5.1.3 以可视化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
5.2 健全安全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 |
5.2.1 以军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考核标准 |
5.2.2 健全项目安全管理考核机制 |
5.2.3 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5.3 推动船舶建造现场安全管理 |
5.3.1 以区域安全管理与项目直线安全管理推动现场安全管理 |
5.3.2 以人员定位追踪系统推动生产现场管理 |
5.3.3 以行为安全管理推动现场安全管理 |
5.3.4 以完善的工艺设计保障现场安全管理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GN港危险品运输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的重难点 |
2.创新之处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运输管理 |
(二)危险品运输管理 |
(三)运输管理优化方法 |
1.危险品运输成本控制理论 |
2.危险品应急管理理论 |
三、GN港危险品运输管理现状 |
(一)公司概况 |
(二)公司加强对危险品运输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1.有利于危险品运输环节的高效运转 |
2.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 |
3.有利于所在经济区域内各运输上下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
(三)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现状 |
1.建立了危险品运输管理组织机构 |
2.建立了危险品运输管理人才的多渠道招聘模式 |
3.建立了运输供应及安全管理流程 |
4.实施了危险品运输智能调度风险防控模式 |
5.制定了危险品运输管理安全事故问责机制 |
四、公司危险品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危险品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
1.管理流程执行受阻 |
2.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
3.危险品仓储作业流程存在盲点和漏洞 |
4.危险品运输路线规划缺乏科学性 |
5.码头硬件设备陈旧 |
(二)危险品运输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危险品运输管理流程模糊 |
2.缺少科学的从业人员培训体系 |
3.危险品仓储作业流程不合理 |
4.危险品运输路线规划优化意识不足 |
5.企业应急机制僵化 |
五、GN港危险品运输管理优化对策 |
(一)建立危险品运输管理制度体系 |
1.优化相关危险品运输制度体系 |
2.完善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能 |
(二)优化现有的危险品运输管理人员机制 |
1.对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培训 |
2.对一线操作人员进行素质评估 |
(三)降低危险品仓储作业中的事故风险 |
1.分析危险品仓储作业流程找出危害的种类和程度 |
2.分析仓储各阶段的危害事件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
(四)编制高效快捷的危险品运输计划标准 |
1.确定危险品运输计划的各项指标 |
2.运用节约里程法找出最优路线 |
3.预测运输成本并将可变量因素进行优化 |
(五)加大对危险品运输管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 |
1.建立模型进行AHP分析找出短板进行权重确定 |
2.对现有环节的硬件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
3.搭建运输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 |
4.运用大数据及IT技术支撑和保障作业安全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XY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盈利能力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盈利能力文献综述 |
1.2.3 港口行业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预期成果及写作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预期成果 |
1.4.3 写作难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盈利能力的概述 |
2.1.1 企业盈利能力的含义 |
2.1.2 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 |
2.2 财务分析方法相关理论 |
2.2.1 比较分析法 |
2.2.2 趋势分析法 |
2.2.3 比率分析法 |
2.2.4 杜邦分析法 |
2.3 战略分析方法相关理论 |
2.3.1 SWOT分析法 |
2.3.2 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 |
第三章 XY港盈利能力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企业概况 |
3.2 XY港盈利能力问题 |
3.2.1 XY港利润财务分析 |
3.2.2 XY港经营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
3.2.3 XY港资产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
3.2.4 XY港盈利能力财务分析-基于杜邦分析法 |
3.3 XY港盈利能力问题的成因-基于SWOT分析 |
3.3.1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
3.3.2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
3.4 XY港盈利能力问题的成因-基于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分析 |
3.4.1 红海战略分析 |
3.4.2 蓝海战略分析 |
第四章 提高XY港盈利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
4.1 财务角度的对策和建议 |
4.1.1 强化收入 |
4.1.2 控制成本 |
4.1.3 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
4.2 战略角度的对策和建议 |
4.2.1 建设智慧港口 |
4.2.2 开展港口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
4.3 风险管理角度的对策和建议 |
4.3.1 强化安全管理体制 |
4.3.2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养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提高安全意识是港口安全生产的前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研究[D]. 杨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秦皇岛港ZH港务公司安全管理改进研究[D]. 任立松. 燕山大学, 2020(06)
- [3]港口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估及监管策略研究[D]. 周欢.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山东海域砂石船舶监管问题研究[D]. 王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5]技术赋能视角下上海内河船舶安全管理研究 ——以长江宝山段为例[D]. 张敬.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6]GX港口运输公司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研究[D]. 郑鑫.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连云港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潘敏. 河南大学, 2020(02)
- [8]青岛武船重工船舶建造安全管理研究[D]. 郑明文.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GN港危险品运输管理优化研究[D]. 梁伟光.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XY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研究[D]. 赵瑞丹.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