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确验光在诊断中老年眼病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菲[1](2021)在《白内障诊断的注意力模型集成方法》文中认为白内障是当今发病率和失明率最高的眼科疾病之一。对预防失明来说,在早期及时发现并准确诊断出白内障尤为重要。临床白内障诊断往往需要眼科医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但贫困和边远地区的白内障患者通常因为缺少专门的眼科医生而错失了诊治的机会。深度学习技术发展至今,在许多图像分类任务中都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然而,在白内障的自动检测任务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这是由于白内障及眼部B超图像的两个特点:首先,白内障的病变区域位于眼球中的晶状体内,而在眼部B超图像中晶状体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其次,不同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的病变特征和区域也是不尽相同、多种多样的;且与正常晶状体的眼部B超图像十分类似,这导致了白内障眼和正常眼的眼部B超图像之间只存在极小的差别,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本文根据以上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残差注意力的多模型集成方法,以用于白内障诊断。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构建用于白内障诊断的集成模型,由三个效果最好的分类网络和一个集成模块组成,相当于综合多名眼科医生的判断,以获得更可靠的诊断结果。2.使用目标检测网络,在眼部B超图像中定位眼球区域并去除无关背景的干扰。3.设计残差注意力模块,嵌入分类网络,使模型更加关注晶状体和病变位置,从而提高晶状体部分的注意力权重。4.基于临床眼部B超图像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多个注意力模型集成的方法能够自适应地关注眼球内发生白内障病变的异常区域,在测试集上达到97.5%的准确率,超过单个模型的效果。
赵世强,王冰,齐林嵩,汪东生,王小兵[2](2019)在《重视屈光不正的矫正规律及操作实践》文中指出屈光不正,尤其近视,目前已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屈光不正的合理化矫正是视光医学发展和公共用眼健康的重要基石。本文中笔者在汇总近年来已发表的文献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目前临床上常见屈光不正类型的矫正规律,并就儿童与成人远视眼、近视眼、散光及屈光参差的矫正和配镜原则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视光医生及验光师提供可指导性的建议或意见。
程子芳[3](2018)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分析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视力和形态学两方面观察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探究治疗好转后的复发情况,分析形态学应答不良病例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西京医院眼科门诊初诊为渗出型AMD患者41人患眼43例。所有患眼接受3+PRN的规范抗VEGF药物治疗(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注射液),即初始治疗连续3个月,根据每月随访情况行按需治疗,其中连续3个月的初始治疗为加载治疗。设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为本研究的观察时间节点。本研究从视力和形态学两方面观察评估患眼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后的应答效果。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抗VEGF药物治疗后各时间节点的视力与治疗前视力相比有无提高;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视力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晶体状态、诊断、病灶类型、加载治疗期用药和OCT检查中相关特征结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治疗后各时间节点的视力及视力提高与基线视力的相关性。同时,分别比较治疗后各时间节点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 thickness,CRT)与治疗前CRT相比有无降低;观察加载治疗后的形态学疗效,分析形态学应答不良病例的可能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可能影响形态学疗效的相关因素。此外,观察接受治疗后视网膜积液吸收的患者在随访中的复发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入组患眼每眼平均治疗次数(4.7±2.2)次,治疗后随访11.8~15.4个月(平均13.3±1.1个月)。患眼的基线平均视力为(0.86±0.45),治疗后1个月患眼平均视力为(0.80±0.41),与基线视力相比未见显着提高(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患眼平均视力分别为(0.67±0.39)、(0.73±0.39)和(0.76±0.37),与基线视力相比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2.19、-1.77,P<0.05)。加载治疗后1个月平均视力较积液吸收时视力提高(0.12±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研究未发现显着影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视力的因素;基线存在视网膜内积液(intraretinal fluid,IRF)和基线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断裂的患眼治疗后12个月的平均视力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0.34、0.33,P<0.05)。比较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两种药物的疗效和治疗次数,并未发现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视力与基线视力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2、0.65、0.53、0.50,P<0.05);视力提高与基线视力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0.55、-0.59、-0.63,P<0.05)。患眼的基线平均CRT为(320.9±155.6)μm,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患眼平均CRT分别为(220.6±115.2)μm、(186.7±117.5)μm、(193.1±113.7)μm和(180.7±104.8)μm,与基线相比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5.27、5.15、5.42,P<0.05)。观察入组43眼的形态学应答效果,完成3针(加载治疗)后1个月时,35眼(81%)形态学应答良好,8眼(19%)形态学应答不良;未发现显着影响形态学疗效的因素。入组43眼中有40眼(93%)至少一次积液吸收,其中21眼(53%)出现复发。积液吸收时视力更好眼复发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为16.7(1.22,100)(P<0.05),视力更好眼出现复发的风险是更差眼的16倍。结论:规范的抗VEGF药物治疗方案对渗出型AMD治疗效果在短期内安全有效。患者视网膜积液吸收后仍需完成加载治疗提高视力;基线视力差、视网膜内液体、基线外界膜断裂的患眼预后视力更差;应警惕治疗后视力更好的患眼容易复发。
陈丹丹[4](2017)在《内障眼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内障眼病,包括高风内障、视瞻有色及络瘀暴盲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观察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初步探讨内障眼病与中医体质的内在联系,为临床病因病机分析及防治提供科学的思路与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03月至2017年3月间于江苏省中医院眼科确诊高风内障、视瞻有色及络瘀暴盲患者132例作为受试对象,指导其自主填写中医体质调查表中基本信息及相关问题,按《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相关标准进行体质类型判定,初步分析内障眼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结果:1.高风内障患者性别与年龄间没有明显差异,视瞻有色患者集中在中青年男性,且男性发病时间略早于女性,络瘀暴盲患者发病人数随年龄呈递增趋势;2.对比正常人群,内障眼病患者的体质类型存在明显的偏颇倾向。高风内障病例除外未收集到痰湿质与特禀质,各体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47.5%、气虚质20%、气郁质15%、平和质7.5%、血瘀质5%、阴虚质和湿热质均为2.5%。总体虚性体质共28例,占70%,显着多于实性体质者;视瞻有色病例除外未收集到特禀质,各体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26.09%、气郁质21.74%、阳虚质15.22%、气虚质13.04%、湿热质10.87%、阴虚质6.52%、平和质4.35%、血瘀质2.17%。总体实性体质略多于虚性体质,分别为60.9%及34.8%;络瘀暴盲患者各体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质19.57%、痰湿质17.39%、气郁质15.22%、阳虚质15.22%、气虚质13.04%、平和质6.52%、阴虚质6.52%、湿热质4.35%、特禀质2.17%。总体病理体质实性略多于虚性者,分别为56.5%和34.8%。3.内障眼病患者中男性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及痰湿质为多,分别为15例、14例、14例,女性偏颇体质以阳虚质和气郁质为主,分别为18例和15例。各年龄段患者体质病理体质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均以阳虚质多见,青年患者痰湿质和气郁质者也较为多见。结论:内障眼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体质偏颇倾向,总体以气虚质和阳虚证为主。高风内障患者存在明显的体质偏颇,主要为阳虚质;视瞻有色患者中偏颇体质以痰湿质和气郁质多见;络瘀暴盲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为血瘀质。偏颇体质的分布在性别和年龄上均有所差别,男性以阳虚质、气虚质及痰湿质为多,女性以阳虚质和气郁质为主,对比中老年患者,青年患者除阳虚质分布较多,痰湿质和气郁质也多见。
孙艳[5](2016)在《无明显眼部损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视觉引导眼跳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可以导致高代谢症状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异常。甲亢还可以导致眼部损害。甲亢导致的眼部损害属于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范畴。TAO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复杂的眼眶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观点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及外界环境共同导致。TAO的进展缓慢,早期不易被发现及重视,至慢性纤维化期容易遗留如角膜溃疡穿孔、复视、视功能下降等后遗症。对于TAO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眼部的自身免疫反应,但激素在病程短、疾病早期伴眼部急性炎症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效果,而至慢性纤维化或已出现严重后遗症的患者使用效果欠佳。因此早期发现TAO,对于及时开展有效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TAO的检查方法主要为B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其仅能在眼眶组织、眼肌发生形态学改变后才能发现,且因价格昂贵,并不适合作为TAO早期筛查的方法,因此现阶段仍缺乏发现早期TAO有效的检查手段及客观指标。临床工作中医师主要还是依靠对TAO的分级来判断疾病的分期及严重程度,最常用的分级方法为NOSPECS法,但该方法中对于早期TAO的判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有较大的主观因素,且评估较复杂,并存在对于未逐级发展的TAO患者漏诊的可能,故仍有一定的缺陷。眼跳是一种快速移动眼球的运动模式,是双眼球在追踪目标时在同一方向快速、同步的动作,属于人类眼球的高级功能。一次眼跳的完成需要中枢神经、视神经、眼肌、眼眶组织等多因素参与进行。TAO是一种眼眶疾病,从病变早期的组织充血水肿到后期的纤维化均可累及眼外肌、眼眶组织,导致眼球运动能力的改变,因此通过研究眼球追踪能力的变化来发现早期tao是有理论基础的。既往对于tao与眼跳功能的研究不多,现有结果多认为对于严重tao患者其眼跳功能有明显异常,而对于早期tao的研究相当有限。在国内,目前尚无针对tao患者进行眼球追踪能力的相关研究。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利用眼动仪,首次对初诊无明显眼部损害的甲亢患者进行视觉引导眼跳的测试,以期发现甲亢患者眼部的早期损害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初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共15名,作为甲亢组,所有甲亢患者的眼部情况由内分泌科专科医师根据美国甲状腺学会的nospecs分级标准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均在3级及以下。通过招募的方式选取15名来自附近社区居民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无甲状腺疾病病史。所有入选者排除屈光度异常、散光、弱视、斜视等眼科疾病;头部外伤史;合并癫痫、智能缺陷等严重神经系统、精神系统疾病等。甲亢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上匹配。所有入选者均在受过专业培训的眼动仪操作医师的引导下进行眼动追踪实验。眼动追踪仪采用德国smi公司的hi-speed眼动仪,实验范式为视觉引导眼跳范式(vgs)。采集的眼跳数据有眼跳幅度(amplitude[°])、持续时间(duration[ms])、潜伏期(latency[ms])、眼跳的峰值速度(peakvelocity,pv[°/s])、峰值加速度(peakacceleration[°/s2])及峰值减速度(peakdeceleration[°/s2])。眼跳的峰值速度(pv)与眼跳幅度(amplitude)适用于以下主序列方程:pv=vmax*(1-e^(-amplitude/c)),在方程中,vmax是pv在眼跳中最大角度的近似值,c是幅度的常数,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主序列方程的vmax及常数c,得出甲亢组及对照组vmax的主序列曲线。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组间在潜伏期、峰值加速度、峰值减速度之间的差异。其中潜伏期、峰值加速度、峰值减速度作为因变量,pv、持续时间、角度作为协变量,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在两组间进行配对比较。结果:1.对照组与甲亢组vmax分别为438.47±55.46°/s和486.10±51.49°/s,两组间有显着差异(Mann-Whitney U test,Z=-2.053,P=0.040)。2.一般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当角度为10.819°,PV为311.587°/s,持续时间为61.94 ms,显示对照组与甲亢组的眼跳潜伏期分别为234.601 ms(95%CI=[230.497,238.705])和223.364 ms(95%CI=[219.245,227.482]),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同时,两组间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3959.973°/s2(95%CI=[13894.610,14025.337])和14127.205°/s2(95%CI=[14061.606,14192.804]),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两组间峰值减速度分别为-10194.008°/s2(95%CI=[-10296.046,-10091.970])和-10160.784°/s2(95%CI=[-10263.189,-10058.378]),两组间未发现显着性差异(P=0.662)。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初诊未合并明显眼部损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视觉引导眼跳存在显着差异。眼跳追踪技术可能作为发现早期TAO的客观检查手段。背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关系密切,90%的TAO由甲亢引起,但TAO与甲亢严重程度、病程、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发展过程目前仍不明确。由于TAO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目前早期治疗目的为控制眼部活动期的免疫炎症反应,晚期为改善面容及保护视功能。对于TAO的诊断标准现仍不统一,且对于疾病早期阶段缺乏客观的检查手段。眼球追踪技术目前发现对于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存在良好的敏感性,包括帕金森症、系统性硬化症、多动症、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在神经心理学、精神科学领域备受关注。已进行的研究证实眼球追踪技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随访观察中有着良好的前景。眼球追踪能力与TAO的相关研究总体不多,但既往的研究已证明甲亢患者眼球运动能力存在异常。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针对初诊未合并明显眼部症状的甲亢患者进行了眼球追踪能力的检测,结果发现这部分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眼动异常,进一步证明了甲亢与眼球追踪能力改变的关系。这在国内属首次应用眼球追踪技术进行该领域的尝试。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甲亢与TAO的关系,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继续通过眼动仪的使用,寻找无明显眼部损害的甲亢患者眼球追踪能力损害的依据以及用来描述眼球追踪能力敏感的计算方法和指标,并试图寻找甲亢患者眼球追踪能力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所有甲亢患者的眼部情况由内分泌科专科医师根据美国甲状腺学会的NOSPECS分级标准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均在3级及以下。通过招募的方式选取来自附近社区居民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无甲状腺疾病病史。所有入选者排除屈光度异常、散光、弱视、斜视等眼科疾病;头部外伤史;合并癫痫、智能缺陷等严重神经系统、精神系统疾病等。将所有入选者分为对照组、未服药甲亢组、服药甲亢组,三组在年龄、性别上匹配。所有入选者均在受过专业培训的眼动仪操作医师的引导下进行眼动追踪实验。眼动追踪仪采用德国SMI公司的Hi-speed眼动仪,实验范式为视觉引导眼跳范式(VGS)。采集的眼跳数据有眼跳幅度(Amplitude[°])、持续时间(Duration[ms])、潜伏期(Latency[ms])、眼跳的峰值速度(Peak Velocity,PV[°/s])、峰值加速度(Peak acceleration[°/s2])及峰值减速度(Peak deceleration[°/s2])。眼跳的峰值速度(PV)与眼跳幅度(Amplitude)适用于以下主序列方程:PV=Vmax*(1-e^(-Amplitude/c)),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主序列方程的Vmax及常数c,得出两组甲亢组及对照组Vmax的主序列曲线。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分析组间在潜伏期、峰值加速度、峰值减速度之间的差异。引出加速度非对称指数AAI的计算方程,计算出每次眼跳的AAI,并计算AAI与眼跳持续时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RAD,组间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三组间RAD的差异。为了解甲亢患者RAD的相关因素,我们在甲亢患者中进行了RAD与病程、T3、T4、TSH的Spearman相关分析。并以病程6个月为界限进一步进行了RAD与病程的回归分析。结果:1.眼跳Vmax在对照组中为443.859°/s(95%CI=433.719-453.999);未服药甲亢组为490.736°/s(95%CI=478.656-502.817);服药甲亢组为458.159°/s(95%CI=443.169-473.150);对照组与未服药甲亢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与服药甲亢组无统计学差异。2.一般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当角度为10.155°,PV为300.996°/s,持续时间为60.06 ms时,对照组、未服药甲亢组、服药甲亢组眼跳潜伏期分别为238.587 ms(95%CI=[230.792,246.382])、237.437ms(95%CI=[228.608,246.267])和240.716ms(95%CI=[233.168,248.263]),三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组间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3690.682°/s2(95%CI=[13610.496,13770.868])、13848.965°/s2(95%CI=[13758.137,13939.794])和13741.763°/s2(95%CI=[13664.121,13819.406]),两两比较未服药甲亢组比对照组峰值加速度显着增快(P=0.01)。三组间峰值减速度分别为-10084.399°/s2(95%CI=[-10207.519,-9961.278])、-10480.185°/s2(95%CI=[-10619.647,-10340.724])和-10317.593°/s2(95%CI=[-10436.808,-10198.377]),两两比较结果未服药甲亢组、服药甲亢组均比对照组峰值减速度显着增快(P<0.01),甲亢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3.三组间RAD两两比较,对照组与服药甲亢组有显着差异(Mann-Whitney U test,Z=-2.676,P=0.007),对照组与未服药甲亢组无显着差异(Mann-Whitney U test,Z=-1.141,P=0.254),未服药甲亢组与服药甲亢组无显着差异(Mann-Whitney U test,Z=-1.699,P=0.089)。4.甲亢组与对照组RAD分别为0.439±0.196和0.562±0.193(P=0.05)。甲亢组RAD与T3、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为了解RAD与病程的关系,我们将病程大于3个月、大于6个月、大于12个月的甲亢患者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我们发现病程大于6个月甲亢患者RAD与病程相关,大于12个月的RAD与病程接近相关。5.我们对甲亢病程≤6月的患者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得到的拟合方程为Y=0.296+0.189*x-0.034*x*x,R2=0.261。病程>6个月的甲亢患者,我们采用一次线性函数进行拟合,得到的拟合方程为Y=0.266+0.006*x,R2=0.258。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未合并明显眼部损害的未服药及服药甲亢患者视觉引导眼跳存在显着差异。未服药甲亢组表现为Vmax的升高、峰值加速度、峰值减速度的升高,服药甲亢组表现为Vmax的升高、峰值减速度的升高。服药甲亢组较对照组RAD明显下降。2.甲亢患者RAD与T3、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3.病程大于6个月、12个月的甲亢患者RAD与病程基本呈正相关。病程≤6个月的甲亢患者RAD与病程呈非线性关系,病程>6个月的甲亢患者RAD与病程呈线性上升关系。
代龙龙[6](2016)在《4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真菌性角膜炎(Fungai Keratitis, FK)是一种在我国危害较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尤其好发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近年来临床上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滥用、角膜接触镜的使用人群曰益增多、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广泛应用等原因,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有统计显示真菌性角膜炎占感染性角膜病致病原因的首位(约34.8%--61.9%),因此提高对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水平对防盲治盲意义重大。目的:本文对4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检查结果、治疗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病住院治疗期间的疾病特点及评价诊疗效果,并为指导今后的临床用药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5年间在我科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48例(48眼)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第1天,首先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角膜刮片镜检、真菌培养,随后给予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每日进行裂隙灯检查,且每隔1周左右复查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对比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角膜溃疡灶的范围、深度、局部菌丝数量、前房积脓及角膜愈合情况的变化,总结48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检查结果、治疗结局等,以此评价该病的疾病特征及住院期间的药物治疗反应。结果:4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男女比5:3;患者平均年龄47.8岁,以40-49岁年龄组的患者最多(17例,35.4%),50-59岁年龄组次之(10例,20.1%);职业因素中,农民37例,占所有患者的77.1%;诱因以植物性角膜外伤史最多(19例,39.6%),继发于其他眼部疾病、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患者8例。入院后48例患者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均查见菌丝,阳性率1000%;角膜刮片镜检查见真菌31例,阳性率64.6%;真菌培养检查示7例患者查见真菌,阳性率14.6%,其阳性患者中镰刀菌属5例、曲霉菌属2例,其他致病菌属未见。所有患者的共聚焦检查显示:菌丝浸润深度为41-217um,平均浸润深度135.9umm;根据治疗1周后27例共聚焦复查者中18例阳性结果统计,治疗前菌丝平均浸润深度137.1um,治疗后,菌丝平均浸润深度109.4um,平均减少27.7um。同应用伏立康唑及氟康唑、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等治疗,发现所有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4.6天(中位数12天,众数7、8天),其中住院天数为1-2w天者21例(43.8%),2-3w者11例(22.9%),另小于1w者4例(8.3%)、超过4w者5例(10.4%)。所有患者中39例(81.25%)好转出院,9例患者因角膜穿孔或病情严重而行角膜移植术(PKP或LK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共聚焦菌丝侵犯深度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角膜溃疡的范围、前房积脓的情况)与菌丝侵犯深度之间相关;而患者是否伴有前房积脓与菌丝侵犯深度相关(P>0.05),则推断前房积脓并不能决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样方法分析,病程严重程度与住院天数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推断患者的病情越重,住院天数越长,其药物治疗反应越差。结论:真菌角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角膜感染疾病之一,其临床特征较为明显,结合多种诊断方法均可确诊。共聚焦显微镜是诊断真菌角膜炎的高效、特异、无创的诊断技术有效手段,其阳性率高、易于操作、实时动态评估临床疗效,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共聚焦发现菌丝侵犯深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伴或不伴前房积脓与菌丝深度无明显相关。所有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约2W,大部分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后达到临床痊愈。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可为反馈诊疗疗效提供一定依据,指导和调整实际临床用药剂量、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在今后开展更多研究、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王琦[7](2015)在《注视差异在分析双眼视功能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棱镜度数的诱导下的注视差异的改变,绘制出不同类型的注视差异曲线,探寻注视差异与立体视锐度的相关性,注视差异曲线斜率与视疲劳程度的相关性,找出注视差异与眼位的关系,分析注视差异与集合能力的关系,分析注视差异在评价双眼视功能中的作用,探寻更加准确合适的反映眼部功能的检查方法,并且为异常双眼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共80人,男34人,女46人,年龄20~25周岁,平均年龄22.5±1.4周岁,球镜度数0~-6.00DS,散光度数0~-1.00DC。1.分别用电脑验光仪(Topcon RM8800)和综合验光仪(Topcon VT-10)对被检者进行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2.在屈光状态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对被检者进行注视差异的检查。于眼前40cm处用Wesson fixation disparity card注视差异测量卡配合偏振片测量由不同棱镜度数诱导下的注视差异的方向和大小,并绘制注视差异曲线。3.用《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对被检者进行立体视锐度的检查。4.用综合验光仪(Topcon VT-10)对被检者进行40cm处近见眼位和近见集合量的检查。5.让被检者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阅读纸质文本半小时,之后运用如视疲劳评估表进行视疲劳程度的评估。6.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运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Z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我们的研究得到了四种曲线类型,每种曲线类型所占比例不同,分别为Ⅰ型占46.25%,Ⅱ型占8.75%,Ⅲ型占26.25%,Ⅳ型占18.75%。2.立体视锐度的测定结果,我们得到不同立体视锐度所占的百分比:立体视锐度为40″占总人数的48.75%,立体视锐度为60″占总人数的31.25%,立体视锐度为100″占总人数的11.25%,立体视锐度为200″占总人数的7.5%,立体视锐度为400″占总人数的1.25%。3.我们的研究所得注视差异与立体视锐度具有相关性(rs=-0.350,P=0.004),注视差异越大,立体视锐度越精细。4.按照不同的立体视锐度(40″、60″、100″、200″、400")进行分组,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立体视锐度组下的注视差异,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8,P=0.017)。5.运用Z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发现立体视锐度为40"与100"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12,P=0.004);立体视锐度为60"与100"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5,P=0.027)。立体视锐度为40″与60"(z=-1.277, P=0.202),40"与200"(z=1.134,P=0.257),40"与400"(z=0.257,P=0.414),60″与200"(z=-0.570,P=0.569),60"与400"(z=-0.665,P=0.506),100"与200″(z=-1.560,P=0.119),100″与400″(z=-0.707,P=0.480),200″与400″(z=-0.725,P=0.468)进行组间比较后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我们用棱镜在3△BI-3△BO处来确定注视差异曲线的斜率,用视疲劳评估表来评估视疲劳程度,发现视疲劳程度与注视差异曲线斜率具有相关性(rs=0.857,P=0.000),视疲劳程度越严重,注视差异曲线斜率越大。运用SPSS18.0软件绘制注视差异曲线斜率与视疲劳程度的相关关系图,得到二者的的线性关系为Y=-0.347+0.205X,rz=O.792。7.注视差异与近见水平眼位具有相关性(rs=0.255 P=0.040),近见眼位越大,注视差异越大。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注视差异与立体视锐度具有相关性,二者是基于相同的生理基础即视网膜视差,注视差异越大,立体视锐度越精细。通过测量注视差异得到注视差异曲线,发现注视差异曲线斜率可以直接反应视疲劳程度,并且注视差异曲线与眼位具有相关性,从注视差异曲线上我们可以直接得出被检者集合能力的范围。注视差异是评估立体视锐度等双眼视功能的有效方法,注视差异的测量结果可以辅助诊断临床异常双眼视功能。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将双眼视异常图形分析法,Morgan标准值法与注视差异曲线三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双眼视功能进行更加全面完善的分析。
毛可[8](2014)在《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中的改变》文中指出目的:应用眼科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测量临床上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患者脉络膜厚度并与正常人群对比,探究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是否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门诊20例50岁(平均年龄70±9岁)以上临床上确诊为患有早期AMD的患眼及20例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68±8岁)眼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测量其脉络膜厚度,测量方法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0.5mm为间距2.5mm范围内上方、下方、鼻侧和颞侧的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测量标准为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Bruch膜界面至脉络膜巩膜界面的垂直距离。采用SPSS软件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间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年龄,性别,屈光度以及眼轴等相关因素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探讨EDI技术用于早期诊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观察疾病发展变化的价值和意义。结果:早期AMD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其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显着降低(p<0.05),而脉络膜厚度亦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两者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AMD患者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平均值为197±60um,而视网膜厚度为188±27um;正常成年人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平均厚度为269±46um,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20±30um。同时年龄、屈光度和眼轴与脉络膜厚度均有负相关性。结论:1.早期AMD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其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和脉络膜平均厚度均不同程度下降。2.运用EDI技术测量中老年视力下降的患者脉络膜厚度以辅助诊断早期AMD并随访病程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潘艳杰[9](2013)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及其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青光眼为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其早期发现尤为重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对早期青光眼的发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在参照规范化数据库下,OCT在检测已存视神经纤维正常变异及视乳头旁病理性改变的这些群体时,其对早期青光眼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检测是傅立叶RTVue OCT-种新的青光眼检查程序。本论文将采用FD-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探讨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关系及其对青光眼诊断的作用。目的利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比较正常对照组、早期青光眼组、中晚期青光眼组各部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eripapillary retinal never fiber layer,pRNFL)厚度及黄斑区各部位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mGCC)厚度差异,探讨正常对照组、早期青光眼组、中晚期青光眼组各部位pRNFL厚度与黄斑区各部位GCC厚度的相关性,评价并比较其在早期青光眼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56眼)为正常组、早期青光眼患者36例(42眼)为早期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35例(39眼)为中晚期组,使用FD-OCT测量pRNFL及mGCC厚度:利用ONH程序(NHM4)测量盘周3.4mm直径厚度,利用GCC程序测量mGCC,扫描记录正常组、早期青光眼组、中晚期青光眼组各部位pRNFL厚度及mGCC厚度。SPSS17.0统计软件对比各组间各部位pRNFL厚度及黄斑区GCC厚度,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 Operated Curve,AROC)评价其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早期青光眼组、中晚期青光眼组各部位pRNFL厚度及mGCC厚度值逐渐减小,各参数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212.07、85.19、138.96、38.10、123.94、134.88、124.30、112.34,P<0.01)。各组间各部位两两比较除鼻侧pRNFL厚度在正常组和早期青光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其余上方、下方、颞侧pRNFL及上方、下方、平均mGC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所有组别中mGCC厚度与pRNFL厚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433-0.904。正常组、早期青光眼组及中晚期青光眼组平均、上方、下方的mGCC与pRNFL相关系数分别为0.433、0.693、0.615、0.833、0.725、0.818、0.840、0.658、0.904。对于早期青光眼,除鼻侧之外(P=0.102),其余pRNFL及所有mCCC参数的ARO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NFL:0.890±0.035, mGCC:0.856±0.037,P<0.01)。对于总体组的青光眼(早期及中晚期),所有pRNFL及mGCC参数的ARO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NFL:0.941±0.020,mGCC:0.920±0.022,P<0.01)。经AROC值的两两比较,所有pRNFL与mGCC参数之间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CC厚度与pRNFL厚度的检测具有可比较性,在青光眼诊断方面,检测黄斑区GCC厚度对pRNFL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手段,为临床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兴栋[10](2012)在《基于TZL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食管癌及动脉粥样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科学家发起和参与的“泰州人群健康跟踪调查”项目(TZL)是以泰州市全市城镇居民为目标人群进行中国人群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该研究通过建立泰州20万人的健康队列,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期望探索中国经济转型期重大慢性疾病(各种常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分子流行病学队列研究需要解决的共性关键问题,阐明若干环境和遗传因素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关系,为国人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本论文在TZL建设的基础上,整合现有队列资源和医院资源,分两部分就慢性病中两大主要疾病——恶性肿瘤(食管癌为代表)和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为代表)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食管癌的环境病因学研究,此部分在一个严格、科学设计的人群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基础上,系统的评价各种行为相关因素和环境微生物(主要为口腔菌群)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第二部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型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此部分在泰州队列的基础上结合医院收集的丰富病例资源,运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遗传易感性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贡献。第一部分中,我们首先分析了泰州市下辖泰兴市近年的食管癌发病情况,发现2003~2010年食管癌的发病粗率为60.6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4.62%;8年中新发病例数5810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每年发病的绝对人数基本保持平稳;发病趋势分析发现女性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3.07%,男性和男女合并未见显着的变化趋势。其次,通过对583例食管鳞癌病例和774例对照人群的生活方式评估中也鉴定出一些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我们证实了饮酒可能是食管鳞癌的独立风险因子,OR值为2.21(1.68~2.90),随着饮酒年限和饮酒频率的增加,患食管鳞癌的风险也在增加。另外,自来水饮用年限的增加,对食管鳞癌的发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当饮用年限超过5年时OR值为0.56(0.35-0.88)。我们还分析了食物保存方式对食管癌的影响,不使用冰箱和不使用密闭容器均与高的食管癌危险度有关,OR值分别为2.33(1.72~3.14)和2.99(2.10~4.25)。每天刷牙少于一次或者不刷牙者,OR值为2.02(1.56~2.62)。最后本部分还应用barcoded454测序技术在中国人群的食管鳞癌样本中,首次进行了口腔菌群的宏基因组学研究,共获得451,187条高质量序列,展现了该人群中特有的口腔菌群多样性组成。发现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该人群中优势的细菌门。在门的水平上并未鉴定出年龄组和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p多样性分析显示在100例食管鳞癌病例中存在明显的亚组,但并未找到这种亚组分组的原因。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一项严格设计的人群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系统的分析了食管癌的环境病因学,鉴定出一些同泰兴市食管癌高发有关的环境危险因素,包括饮酒、饮水、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菌群等。第二部分中,我们选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型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如冠心病、脑卒中等,此类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近期,已有多个GWAS对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紧密相关的一些性状如血脂浓度的相关基因和位点进行了研究和报道。但在这些不同研究中,尽管每个研究小组尽量采用相同的研究策略和类似的技术手段,却仅有少量的基因和位点是能够在不同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项目中得以相互的重复验证。由此,我们认为在西方人群中发现的一些GWAS阳性位点,有必要在中国人群中进行验证。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两阶段的关联研究。第一阶段包括451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和462例正常对照,在这些样本中验证92个GWAS发现的阳性位点是否同中国人群的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相关,其中79个是脂代谢相关GWAS-SNP,13个是冠心病相关GWAS-SNP。第二阶段包括一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对照(779病例和836对照)和一组心肌梗死病例对照(824病例和737对照)。研究中我们发现:位于KLF14基因上游的rs4731702-T等位基因可显着的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性(OR=0.72,P<3.85×10-3); rs4731702-T等位基因也可显着降低ASCVD发病的风险(OR=0.78,P<5.43×10-4);我们还发现位于KLF14基因外显子上的非同义突变rs111400400(Ser58Pro)同心肌梗死相关。本部分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KCNQ1基因上的基因多态性首次被发现同血脂水平相关,而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为紧密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的GWAS研究曾多次报道KCNQ1基因与二型糖尿病及胰岛素代谢相关,本部分中我们在一组小样本维吾尔族人群中(N=478)和一组TZL汉族人群中(N=2485)研究KCNQ1基因的基因多态性是否同包括脂类指标在内的代谢性表型相关。我们发现:rs2237892-T等位基因可以显着的降低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P=0.001); rs12720449的G等位基因也可以显着降低血浆TG水平,而且此等位基因的频率在高加索人群和东亚人群差异很大(分别为0.2%和14%);此外,rs1057128-A等位基因也显着的降低血浆TG水平。综上所述,我们发现KLF14基因内和附近的遗传变异和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而且我们也首次报道了KCNQ1基因上的非同义突变rs12720449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相关。TZL队列平台作为一个基于中国人群健康研究的大型队列,已经逐渐显示其在病因学研究中的作用。我们通过队列基础上的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初步探索重大慢性疾病(如食管癌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论文结合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方法对食管癌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型的分子流行病学做了探索尝试并发现了一些研究结果,期望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和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用的线索。
二、精确验光在诊断中老年眼病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确验光在诊断中老年眼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白内障诊断的注意力模型集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白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
1.3 创新点与贡献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 |
2.1 白内障诊断 |
2.1.1 白内障病理及特征 |
2.1.2 眼部B超图像 |
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 |
2.2.1 卷积神经网络 |
2.2.2 更深的分类网络 |
2.3 目标检测 |
2.3.1 基于区域的二阶段算法 |
2.3.2 实时的一阶段算法 |
2.4 注意力机制 |
2.4.1 用于图像分类的注意力 |
2.5 集成学习 |
2.5.1 集成学习通用算法 |
2.5.2 模型结合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内障诊断的多模型集成方法 |
3.1 概述 |
3.2 眼部B超图像数据集 |
3.2.1 图像预处理 |
3.2.2 用于训练和测试的眼部B超图像数据集 |
3.3 眼部B超图像诊断集成模型 |
3.3.1 模型整体结构 |
3.3.2 三个迁移的分类网络 |
3.3.3 眼球检测网络 |
3.3.4 多模型集成方法 |
3.4 实现细节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实验一:眼部B超诊断集成模型的消融实验 |
3.5.2 实验二:和基线模型的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内障诊断的集成注意力模型 |
4.1 概述 |
4.2 残差注意力 |
4.2.1 残差注意力学习的方法 |
4.2.2 残差注意力模块 |
4.3 基于残差注意力的分类网络 |
4.3.1 基于残差注意力的Res Net |
4.3.2 基于残差注意力的Dense Net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一:眼部B超诊断集成注意力模型的消融实验 |
4.4.2 实验二:和现有基于注意力的分类模型的对比 |
4.4.3 实验三:注意力的可视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重视屈光不正的矫正规律及操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屈光不正的矫正基础 |
(一) 睫状肌麻痹 |
(二) 屈光检查 |
(三) 视力检查 |
二、远视眼的矫正 |
三、近视眼的矫正 |
四、散光的矫正 |
五、屈光参差的矫正 |
(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发病及流行病学情况 |
2 临床分类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治疗方法及疗效 |
5 抗VEGF药物的疗效 |
6 应答效果评价 |
7 应答效果的影响因素 |
8 治疗后复发情况 |
1 资料 |
1.1 患者一般资料 |
1.2 药品 |
1.3 设备仪器 |
2 方法 |
2.1 眼科专科检查 |
2.2 患者选择 |
2.3 研究设计 |
2.4 玻璃体腔注药步骤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
3.2 复发情况分析 |
3.3 应答不良病例 |
3.4 不良事件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内障眼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内障眼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 历史沿革 |
1.2 现代研究 |
2 高风内障 |
2.1 中医研究进展 |
2.2 现代研究进展 |
3 视瞻有色 |
3.1 中医研究进展 |
3.2 现代研究进展 |
4 络瘀暴盲 |
4.1 中医研究进展 |
4.2 现代研究进展 |
5 中医体质学说 |
5.1 中医体质学说沿革 |
5.2 中医体质的形成 |
5.3 中医体质的分类 |
5.4 中医体质与疾病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疾病诊断标准 |
3.1 高风内障诊断标准 |
3.2 视瞻有色诊断标准 |
3.3 络瘀暴盲诊断标准 |
4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5 纳入标准 |
6 排除标准 |
7 研究内容 |
7.1 患者基本情况 |
7.2 中医体质判定资料 |
7.3 体质判定标准 |
8 统计分析方法 |
9 研究结果 |
9.1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
9.2 内障眼病患者中医体质调查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内障眼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联性 |
2 内障眼病患者性别、年龄与病理体质关系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无明显眼部损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视觉引导眼跳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初诊未合并明显眼部损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视觉引导眼跳的初步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问题与假设 |
研究意义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无明显眼部损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眼球追踪能力的初步研究及其相关因素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问题与假设 |
研究意义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甲状腺相关眼病与眼跳 |
参考文献 |
(6)4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注视差异在分析双眼视功能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1.1.3 实验过程 |
1.1.3.1 基本信息采集 |
1.1.3.2 病例筛选 |
1.1.3.3 屈光度数检查 |
1.1.3.4 注视差异的检查 |
1.1.3.5 立体视锐度和融像检查 |
1.1.3.6 近见水平眼位的检查 |
1.1.3.7 视疲劳程度的评估 |
1.1.4 数据分析 |
1.2 结果 |
1.2.1 注视差异各曲线类型所占百分比 |
1.2.2 注视差异与立体视锐度的相关性分析 |
1.2.3 注视差异与近见水平眼位的相关性分析 |
1.2.4 注视差异曲线斜率与视疲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注视差异各曲线类型所占百分比 |
1.3.2 注视差异与立体视锐度 |
1.3.3 注视差异曲线的特殊意义点 |
1.3.4 注视差异曲线斜率与视疲劳关系 |
1.3.5 评价视功能的几种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中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研究对象及实验器材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选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检查仪器 |
2. 检查方法 |
2.1 临床资料的采集 |
2.2 OCT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厚度测量 |
3. 结果及数据分析 |
3.1 脉络膜厚度测量结果 |
3.2 患者常规检查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3 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改变 |
4. 讨论 |
4.1 AMD介绍 |
4.2 EDI技术介绍 |
4.3 脉络膜视网膜及脉络膜巩膜的分界标准及脉络膜厚度测量方法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及其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入选标准 |
1.1.3 主要仪器 |
1.2 研究方法 |
1.2.1 检查方法 |
1.2.2 分组 |
1.2.3 观测记录指标 |
1.2.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正常组、早期青光眼组、青光眼组各组各部位pRNFL厚度值比较 |
2.3 正常组、早期青光眼组、青光眼组各组各部位mGCC厚度值比较 |
2.4 三组各组各部位pRNFL与mGCC厚度的相关性 |
2.5 正常组、早期青光眼组、青光眼组各组各参数AROC值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TZL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食管癌及动脉粥样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汇 |
前言 |
第一部分 食管癌的环境病因学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食管癌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现状 |
第一节 食管癌的流行趋势 |
第二节 食管癌的环境病因学 |
第三节 食管癌的遗传易感性 |
第四节 第一部分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2003~2010泰兴市食管癌发病趋势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泰兴市食管鳞癌环境危险因素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泰兴市食管鳞癌病例口腔菌群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型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
第一章 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探索 |
第一节 复杂疾病易感基因(染色体区段)定位研究 |
第二节 关联分析涉及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阳性位点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关联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KCNQ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关联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大型队列研究调研报告 |
附录三 QIIME命令 |
附录四 Taqman MGB基因分型 |
发表的学术文章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四、精确验光在诊断中老年眼病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内障诊断的注意力模型集成方法[D]. 张小菲. 四川大学, 2021(02)
- [2]重视屈光不正的矫正规律及操作实践[J]. 赵世强,王冰,齐林嵩,汪东生,王小兵.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03)
- [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分析及预测[D]. 程子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5)
- [4]内障眼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初步探讨[D]. 陈丹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5]无明显眼部损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视觉引导眼跳的相关研究[D]. 孙艳. 安徽医科大学, 2016(01)
- [6]4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 代龙龙. 山东大学, 2016(01)
- [7]注视差异在分析双眼视功能中的应用研究[D]. 王琦.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4)
- [8]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中的改变[D]. 毛可. 中南大学, 2014(03)
- [9]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及其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D]. 潘艳杰. 新乡医学院, 2013(06)
- [10]基于TZL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食管癌及动脉粥样硬化[D]. 陈兴栋. 复旦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