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苯基硫巴腙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彦青[1](2019)在《含氮配体及其功能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配位化学领域中,含氮配体是一类广受关注的重要配体。本文以合成新型含氮结构的配合物为立足点开展工作,从构建多维结构的配合物上出发,研究配体的配位特点。以席夫碱和氮杂卡宾两类比较特殊的含氮官能团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不同的含氮配体作为构筑单元,并选择合适的过渡金属络合,得到3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通过X-ray单晶衍射仪,IR,SQu ID表征其结构,研究和探讨其磁学性质特点。1,配合物Ni L13为双齿席夫碱配体HL1被吡咯-2-甲醛分子亲电取代后,形成一个全新的多齿席夫碱配体HL13,并与Ni(II)离子在非质子性溶剂乙腈中络合生成含氮席夫碱功能配合物。从晶体数据上来看:晶体Ni L13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ca21,Ni L13为单核结构,其结构单元由一个Ni(II)离子,一个配体HL13分子构成。Ni L13中的Ni(II)离子采用四配位的方式,与配体HL13构成平面四边形构型。2,配合物Cu L12为配体HL12,吡啶甲酸以及Cu(II)离子在质子溶剂甲醇中络合生成的五配位含氮杂环配合物。根据晶体数据显示,配合物Cu L12晶胞单元包含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一个是由二苯基硫卡巴腙环化形成的2,3-二苯基四氮唑-5-硫酮介离子化合物,另一个是由两个邻吡啶甲酸根和Cu(II)配位形成的一个四配位的平面配合物,该配合物通过S…Cu之间非常微弱的静电作用力将一个四配位的平面结构Cu(II)配合物与配体HL13结合到一起,S原子占据Cu(II)的轴向位置,构成五配位的金字塔几何结构。该化合物磁性质通过将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进行模拟对比,做了进一步分析3,配合物Ni L11为氮杂环卡宾前体物咪唑盐配体HL11,通过原位反应脱去质子生成自由卡宾,中心金属选用第一过渡金属Ni,络合生成的的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配合物。配合物Ni L11为氮杂环卡宾配合物。从晶体数据上来看:晶体Ni L11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P4(3)2(1)2,Ni L11为单核结构,其结构单元由一个Ni(II)离子,一个配体HL11分子构成。Ni L11中的Ni(II)离子采用四配位的形式,与配体HL11构成平面四边形构型。
杨红本,杨凡,胡赠彬,白祥[2](2017)在《食品中无机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食品中所含的无机元素,对人体的营养健康和摄入安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和分析食品中的无机元素,有利于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规避有毒有害食品;了解食品被污染的情况和程度,以便查清和控制污染源;也有利于指导营养强化食品的生产和开发及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都需要对无机元素含量进行监控和检测。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食品中无机元素分析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和质量控制水平,既包含了传统的化学法、物理法,也涵盖了近些年才兴起的纳米技术法、生物技术法等,并列举了这些分析检测方法在近年来的实际应用,阐明了食品中无机元素分析方法的研究发展趋势,旨在为食品中无机元素分析检测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
刘彦雄[3](2017)在《三种新型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钯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元素,有着广泛的用途,因此对其分离富集具有重要意义。印迹聚合物尤其是表面印迹聚合物因为对目标分子具有吸附选择性高、制备简单、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而被广泛作为分离材料用于痕量组分的分离与富集中,但关于Pd(Ⅱ)的表面印迹聚合物特别是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表面印迹聚合物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针对Pd(Ⅱ)的配位特点,合成了两种新的功能单体,并选择了多壁碳纳米管和纳米TiO2为载体,开展了 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2-氨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一个具有含氮杂环的新功能单体2-(N-烯丙基)胺基吡啶(AAP),然后以乙烯化氨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了聚合条件后,选择O.1mmol的模板Na2PdCl4、0.075 g的载体MWCNTs、0.4 mmol的功能单体AAP、5 mmol的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采用表面接枝技术,制备了一种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Pd(Ⅱ)-AAP-IIP@MWCNTs),并通过FTIR、TEM、SEM以及吸附实验、固相萃取实验等手段表征了所得到的Pd(Ⅱ)-AAP-IIP@MWCNTs的结构、形貌、吸附性能与应用前景。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平衡吸附量为9.053 mg/g,印迹因子为3.46,是目前P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中印迹因子最高的。用该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印迹固相萃取柱,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对Pd(Ⅱ)的吸附率在90%以上,萃取率为74%,而对其它共存离子的萃取均在12%以下,将该固相萃取法与ICP-OES结合用于测定水样中的Pd(Ⅱ),加标回收率为91.6%,相对标准偏差为2.47%。2、以1H-苯并三唑为原料,合成了一个具有含氮杂环的新功能单体1-甲基丙烯酰基苯并三唑(MAB),同样选用乙烯化氨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了聚合条件后,选择O.1mmol的模板Na2PtCl4、0.1 g的载体MWCNTs、0.4 mmol的功能单体MAB、3 mmol的交联剂EGDMA,在MWCNTs上通过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种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Pd(Ⅱ)-MAB-IIP@MWCNTs),并通过 FTIR、TEM、SEM 以及吸附实验、固相萃取实验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形貌、吸附性能与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Ⅱ)-MAB-IIP@MWCNTs对Pd(Ⅱ)的平衡吸附量为6.88 mg/g,印迹因子为1.81。用该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固相萃取柱,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对Pd(Ⅱ)的吸附率为94.78%,萃取率接近80%,而对其它共存离子的萃取均在13%以下,将该固相萃取法与ICP-OES结合用于测定水样中的Pd(Ⅱ),加标回收率为84.2%,相对标准偏差为4.06%。3、以纳米Ti02为载体,在比较了不同功能单体制备的Pd(Ⅱ)表面印迹聚合物(Pd(Ⅱ)-IIP@Ti02)的吸附容量与印迹因子后,选择了 2-乙酰氨基丙烯酸(AAA)为功能单体,并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了纳米TiO2、功能单体AAA、交联剂EGDMA以及致孔剂甲醇的用量,最终采用7.5 mL甲醇为致孔剂、0.05 g纳米TiO2为载体、0.5mmolAAA为功能单体、3mmolEGDMMA为交联剂,在600℃的温度下,由AIBN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Pd(Ⅱ)-IIP@TiO2,该印迹聚合物在5 mL浓度为13.0 mg/L的Pd(Ⅱ)溶液中对Pd(Ⅱ)的吸附量为2.543 mg/g,印迹因子为2.46,用其制备的印迹固相萃取柱,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对Pd(Ⅱ)的吸附率在90%以上,萃取率为66.47%,而对其它共存离子的萃取均在15%以下,将该固相萃取法与ICP-OES结合用于测定水样中的Pd(Ⅱ),加标回收率为83.7%,相对标准偏差为4.32%。
木娜瓦尔·艾合买提(Munawar Ahmat)[4](2017)在《在线富集光纤传感光度法测定环境及胶囊壳中Cr(Ⅵ)含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一种在线富集-光纤传感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及胶囊壳中Cr(VI)含量。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硝酸铈为沉淀剂、用PTFE滤膜管对Cr(VI)进行在线富集、以HNO3为洗脱剂、二苯基碳酰二肼为显色剂、采用自制流通池与光纤光谱仪连接构成的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对样品中Cr(VI)进行含量测定。考察了沉淀剂、洗脱剂、流速、富集时间、显色剂浓度、反应管长度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结果:最佳实验条件为:洗脱液为浓度0.50mol·L-1的硝酸,显色剂为浓度0.16mol·L-1的二苯基碳酰二肼、沉淀剂为浓度10×10-6mol·L-1的硝酸铈、反应管长度为1.50m、试剂-沉淀剂进样速度2.0ml·min-1,富集时间水样30分钟,胶囊壳样品5分钟、土壤样品5分钟时,Cr(VI)标准溶液逐步稀释配制成0.050.50μg·L-1的9个标准溶液系列,测量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水样品线性回归方程为Y=0.2248X+0.0247,R2=0.9989检测限为9.77×10-3μg·L-1。平均相对偏差是1.11%,加标回收率为93.50%103.93%。Cr(VI)标准溶液逐级稀释配制成03.50μg·L-1的8个标准溶液系列,测量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胶囊壳样品线性回归方程为Y=0.0324X+0.0151,R2=0.9991,检测限为76.64×10-3μg·L-1。相对偏差是1.44%、加标回收率为94.33%104.97%。Cr(VI)标准溶液逐级稀释配制成5.020.0μg·L-1的9个标准溶液系列,测量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土壤样品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01X-0.0002,R2=0.999,检测限为0.70μg·L-1。相对偏差是1.25%、加标回收率为95.24%105.23%。结论:该实验测定Cr(VI)的方法简单,样品通过在线富集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无需前处理,可以用于直接测定环境样品及胶囊壳中Cr(VI)的含量及评价。
傅骏青[5](2016)在《分子印迹新策略及其在金属离子和蛋白质印迹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分子印迹技术(MIT)模拟自然界中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对特定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MIPs以其构效预定性、识别特异性和广泛适用性等三大特点广受关注,各种MIT的策略不断被发展和应用。本文选择两种分子印迹新策略——多模板印迹技术和刺激响应型印迹技术,针对印迹中比较困难的金属离子印迹和蛋白质印迹分别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新思路。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基于双硫腙螯合作用的多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以Hg(II)、Cd(II)、Ni(II)和Cu(II)为复合模板,双硫腙为离子配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辅助单体,借助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多离子印迹材料吸附剂(MIIPs)。从双硫腙配位和印迹技术等方面阐释了可能的机理。制备的MIIPs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快速的吸附动力学,其吸附过程符合郎格缪尔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选择性实验和抗干扰实验验证了材料对四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同时能不受大量共存离子的影响。该MIIPs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预富集海水中目标离子,其回收范围是94.7%–110.2%,对四种离子的方法检测限在6.0–22.5 ng L-1之间。以多种金属离子作为复合模板,利用一种简单又相对普适的配体,高效的制备印迹吸附剂,能同时识别、富集和去除特定种类的离子,应用前景广阔。2.温敏型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以藻蓝蛋白为模板,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一种简单、灵巧的热敏型印迹纳米材料,借助TGA-GSH共修饰后的量子点对藻蓝蛋白进行高效特异识别和灵敏荧光检测,可以控制不同的温度对模板蛋白进行选择性控释。对该传感器进行了表征,对其温度响应、结合能力、选择性、分析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系统地探究。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在0.01-1.8μM的藻蓝蛋白浓度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为10.3 nM。将最终制备的MIPs用于海水样品中,得到加标回收率为92.0%-106.8%,结果满意。本工作提供了一种温和、快速和智能的识别分析水样中痕量蛋白质的有效方法,丰富了蛋白质印迹和刺激响应型分子印迹的相关研究。
杨梅[6](2014)在《液液萃取法分离醋酸丁酯—丁醇—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概括了醋酸丁酯的性质、用途,综述了醋酸丁酯的生产方法,对醋酸丁酯、丁醇和水的分离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提出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醋酸丁酯-丁醇-水体系。在选择萃取剂方面,总结了萃取剂的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对比,从物理萃取的角度,基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分析了十二大类溶剂对于醋酸丁酯-丁醇-水体系分离的影响,以分配系数作为筛选萃取剂的重要依据,同时结合筛选萃取剂的条件及其他影响因素,最终选择甘油作为醋酸丁酯-丁醇-水体系的萃取剂。总结了液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测定方法简便,应用较广的平衡釜法,研究了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于醋酸丁酯-丁醇-水体系液液平衡的影响,优化最佳条件,并测定醋酸丁酯-水、醋酸丁酯-甘油、丁醇-水、醋酸丁酯-水-甘油、醋酸丁酯-丁醇-甘油、醋酸丁酯-丁醇-水、醋酸丁酯-丁醇-水-甘油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UNIQUAC方程平衡数据关联,回归出各个组分的热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由于UNIQUAC方程关联时相对误差较小,因此选择UNIQUAC方程作为液液萃取的模型。对于萃取塔结构的选择,本文对错流萃取及逆流萃取进行了概述和比较,选择逆流萃取分离醋酸丁酯-丁醇-水体系。将回归得到的JNIQUAC方程参数用于该体系的逆流萃取过程模拟,考察了溶剂比、温度对逆流萃取过程的影响,并进行实验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中的萃取物流数据接近,表明采用逆流萃取法可较好的分离该体系。本文为醋酸丁酯、丁醇及水体系液液萃取分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采用多级逆流萃取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萃取剂价廉易得,分离效果显着,为工业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张莉[7](2012)在《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文中提出金属离子污染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及生命。有效检测及治理环境中的痕量金属污染物就成为环境分析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固相萃取技术(SPE)是目前预处理样品技术中最为灵活、高效的的一种手段。对于固相萃取技术而言,吸附剂的选择决定着方法的回收率和富集因子。为了提高固相萃取技术的选择性,一般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对吸附剂的表面进行修饰。本论文致力于合成新型的固相萃取剂并将其用于环境样品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制备一种新型的固相萃取剂(三乙四胺修饰活性炭),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ICP-OES检测表明:在pH4时,这种萃取剂对Cr(Ⅲ)、Fe(Ⅲ)和Pb(Ⅱ有很好的吸附效果;洗脱条件为0.5M HCl;吸附剂对Cr(Ⅲ)、Fe(Ⅲ)和Pb(Ⅱ)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是34.6、36.5和51.9mg g-;检出限分别是是0.71、0.35和0.45ng mL-1;相对偏差分别为3.7%、2.2%和2.5%。将新型吸附剂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2、用罗丹明6G修饰活化的活性炭合成制备了新型吸附剂AC-Rh6G,并建立了很好的富集分离Cr(Ⅲ)、Cu(Ⅱ)、Cd(Ⅱ)和Pb(Ⅱ)的方法。该方法对Cr(Ⅲ)、Cu(Ⅱ)、Cd(Ⅱ)和Pb(Ⅱ)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富集因子,并且大量共存的干扰物质对该方法影响不大。此外,该吸附剂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和方便。该方法已经成功用于实际样品和水样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3、用硫代二酰肼修饰凹凸棒合成了新型的固相萃取剂,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萃取剂对Au(Ⅲ)有很好的分离富集效果。此外,吸附剂的合成过程相对简单和方便,和其他吸附剂相比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在实际水样和标样的应用中,均得到很好的测试结果。4、用1-氨基-2-萘酚-4-磺酸钠盐修饰活性炭合成了新型的固相萃取剂,合成过程相对简单方便,并建立了新的分离富集Au(Ⅲ)的方法,和其他文献报道过的吸附剂相比具有比较好的吸附容量。在实际水样和标样的应用中,均得到很好的测试结果。5、在pH7.4,铕(Ⅲ)与蛋白质作用引起共振散射强度在250-600nm范围中明显增强。当pH值大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荷,蛋白质通过静电作用和铕(Ⅲ)结合,由于这个实验现象,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单、灵敏度高的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共振散射强度分别与血红蛋白(0.16-30.00ug mL-1)和丙种球蛋白的浓度(0.05-20.00ug mL-)成正比,对血红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检出限分别是80ng mL-1和22ng mL-1,而且本方法受干扰物质(金属离子、氨基酸)影响不大。应用在合成样品中结果令人满意。
刘增臣[8](2012)在《氮杂环类金属配合物及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多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荧光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首先对氮杂环类化合物做了简要的概述。在对DNA的生物学基础进行综述的前提下,对氮杂环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在生物活性(DNA结合研究、细胞毒活性研究)和光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另外对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学、光学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介绍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以乙酰苯胺为原料,利用维尔斯迈尔一哈克反应(Vilsmeier-Haack Reaction)合成喹啉-2-氯-3-醛,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脱氯得到喹啉-2-酮-3-醛。以喹诺酮类化合物喹啉-2-酮-3-醛为前驱体经过两相混合与相关的酰肼类和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9个结构新颖的席夫碱配体,分别是喹啉-2-酮-3-醛硫代卡巴腙(L’),喹啉-2-酮-3-醛对羟基苯甲酰腙(L2),喹啉-2-酮-3-醛苯甲酰腙(L3),喹啉-2-酮-3-醛水杨酰腙(L4),喹啉-2-酮-3-醛3’4’-二甲基毗咯酰腙(L5),喹啉-2-酮-3-醛缩4’-氨基安替比啉(L6),喹啉-2-酮-3-醛异烟腙(L7),喹啉-2-酮-3-醛双缩乙二胺(L8),喹啉-2-酮-3-醛苯并三唑酰腙(L9),并合成了它们相关的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配合物,利用核磁、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表征了相关化合物的结构。对L1-5配体的铜过渡金属配合物,借助X射线单晶衍射证明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配体L2-5衍生的金属配合物中铜离子与配体的比例均为1:1,并且是相对不太多见的五配位结构,而L1衍生的铜配合物则是四配位正方形结构。酰腙的侧链羰基以烯醇化作用利用氧原子与铜离子配位,构成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结构,具有较好的平面结构,并有甲醇分子、水分子或者硝酸根离子参与配位,而且这些合成的铜配合物相比配体在甲醇中具有更好的溶解度。借助于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和EB-DNA竞争实验研究了它们与小牛胸腺DNA (CT-DNA)相互作用模式,实验表明这些金属配合物都能够以插入模式与CT-DNA相互作用,并且具有较大的结合常数。另外还研究了CuL1,CuL2, CuL6, ZnL6和NiL6金属配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OH·和O2-),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抗氧化剂甘露醇相比这些金属配合物对羟基表现了较高的体外清除作用,并且铜配合物相比锌和镍配合物具有更强的抗羟基能力,而对清除超氧自由基活性研究表明CuL1对超氧自由基具有最强的清除作用,是潜在的抗超氧试剂。研究了CuL3, CuL4和CuL5配合物对HeLa细胞和HL-6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研究表明这些三个金属配合物都具有比相应配体更高的细胞毒活性。而对这些金属配合物来说,具有末端杂环基团的CuL3表现了对这两种细胞更高的体外抑制率。合成了喹啉-2-酮-3-醛缩安替比啉配体(L6)的铜、锌和镍金属配合物(CuL6, ZnL6和NiL6),借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表征了这些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并系统研究了金属配合物CuL6、ZnL6和NiL6与CT-DNA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它们能够以插入模式与DNA相互作用,配合物CuL6、ZnL6和NiL6具有较强的CT-DNA结合能力,并且CuL6相比ZnL6和NiL6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合成了喹啉-2-酮-3-醛异烟腙(L7)配体的钐金属配合物(SmL7),研究表明稀土配合物SmL7并没有发出钐离子的特征光谱,低温磷光光谱证明了钐离子与L7配体之间的跃迁能量是不匹配的,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将具有良好荧光敏化功能的基团邻菲罗啉(Phen)接枝到SmL7中,得到了三元配合物SmL7-phen发光材料,有趣的是SmL7-phen发出了钐离子的特征荧光,说明邻菲罗啉的引入导致了配体与钐离子之间具有合适的匹配能量跃迁,从而诱导了钐离子的特征荧光。研究了喹啉-2-酮-3-醛双缩乙二胺(L8)和喹啉-2-酮-3-醛苯并三唑酰腙(L9)的离子识别功能,研究表明L8对锌离子具有较好的荧光增强识别功能,借助单晶衍射确定了L8与锌离子之间的配位比是1:1,另外实验证明喹啉-2-酮-3-醛苯并三唑酰腙(L9)配体在水性体系中对铜离子具有优异的荧光淬灭识别作用,相比其它金属离子铜离子能够有效地淬灭配体的荧光,是一种有意义的铜离子淬灭荧光探针,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证明证明铜离子与L9的配位比是1:1,有趣的是铜离子与L9的配位是一种借助氮原子形成桥连结构的配位聚合结构。第三部分内容是借助油相法高温分解乙酰丙酮铁得到了粒径均一和分散性好的四氧化三铁(Fe304)磁性纳米粒子,借助于Fe30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的配体交换反应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改性聚乙二醇结构接枝到粒子表面,得到了具有良好水溶性、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Fe30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修饰天线基团(4-甲基-7-氨基香豆素,AMC)后的二乙三胺五乙酸稀土(Eu3+和Gd3+)配合物偶联到修饰后的Fe30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得到了良好发光性能和强弛豫性能的多功能磁性材料,研究了Fe304磁性纳米粒子偶联发光铕稀土配合物的细胞荧光标记功能,并对其进行了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磁性荧光材料能够很好的渗透进细胞内部,具有良好的细胞标记功能,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它具有较小的细胞毒性,是一种较好的低毒细胞荧光标记试剂,而对Fe304磁性纳米粒子偶联钆稀土配合物研究了它的弛豫效率和小鼠肝部磁共振成像功能,与传统磁共振造影剂二乙三胺五乙酸钆相比,这种多功能磁性材料具有更强的T1弛豫效率,磁共振成像实验说明用这种磁性造影试剂对待的小鼠肝部表现了更强的对比度,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磁共振造影试剂。
赵桂芳[9](2008)在《功能化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复合微球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硅胶微球进行聚苯乙烯包覆,然后功能化,设计合成了四种核壳结构的新型功能化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微球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X),热重分析(TG),凝胶色谱(GPC)等方法进行了结构和形态表征,研究了四种产物对Cu(II)、Ag(I)、Au(III)、Mn(II)、Fe(III)、Co(II)、Ni(II)、Zn(II)、Cr(VI)、Cd(II)、Hg(II)、Pd(II)、Pt(IV)、Pb(II)等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1.以球型硅胶为基质,表面接枝聚合苯乙烯,然后经硝化、还原,得到氨基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微球(SG-PS-NH2),研究了其对Mn(II)、Fe(III)、Co(II)、Ni(II)、Zn(II)、Cd(II)、Cr(VI)、Pd(II)、Pt(VI)、Hg(II)、Pb(II)、Cu(II)、Ag(I)、Au(III)的静态吸附量和对Cu(II)、Ag(I)、Au(III)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和动态吸附。结果表明SG-PS-NH2对Ag(I)、Au(III)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动力学性质,吸附速率受液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对Ag(I)、Au(III)具有一定的选择吸附性。2.以SG-PS-NH2为基质,经过重氮化,与水杨酸(SA)偶合,得水杨酸偶氮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微球(SG-PS-azo-SA),研究了其对Cu(II)、Ag(I)、Au(III)的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动态吸附和对Au(III)的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SG-PS-azo-SA对Cu(II)、Ag(I)、Au(III)具有较好的吸附动力学,吸附速率受液膜扩散控制,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对Au(III)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3.以SG-PS-NH2为基质,经过重氮化,与5-磺基水杨酸(5-SSA)偶合,得磺基水杨酸偶氮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微球(SG-PS-azo-SSA),研究了其对Mn(II)、Fe(III)、Co(II)、Ni(II)、Zn(II)、Cd(II)、Hg(II)、Pb(II)、Cu(II)、Ag(I)和Au(III)的静态吸附,对Cu(II)、Ag(I)、Au(III)的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动态吸附和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G-PS-azo-SSA对Cu(II)、Ag(I)、Au(III)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好的吸附动力学性质;随溶液酸度的减小,吸附量呈增大趋势。吸附-洗脱重复三次后,树脂的吸附量下降均<9%,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使用性能。4.以SG-PS-NH2为基质,经过重氮化,与咪唑(IM)偶合,得咪唑偶氮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微球(SG-PS-azo-IM),研究了其对Cr(II)、Mn(II)、Fe(III)、Ni(II)、Cu(II)、Zn(II)、Hg(II)、Pd(II)、Pb(II)、Pt(IV)、Ag(I)、Au(III)的静态吸附,对Au(III)的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动态吸附和竞争吸附,并研究了对Au(III)的富集曲线。实验结果表明SG-PS-azo-IM对Au(III)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好的吸附动力学性质,吸附速率受液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对Au(III)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在初始浓度0.10-0.20μg/mL,样品消耗25.0mL时,富集倍数可达5.28。可用于水样中微量金元素的富集检测。
于洁玫,王西奎,国伟林,王金刚[10](2007)在《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显影废液中银离子》文中研究指明在pH5.80~6.70溶液中,紫外光照射下,二苯基碳酰二肼与Ag+作用生成红色的二苯卡巴腙,产物用三氯甲烷萃取后,于557nm波长处有一最大吸收值,Ag+浓度在0~1.12×10-3mol/L时符合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Ag+的分光光度法。当测定溶液中1.0×10-3mol/LAg+时,大量Al3+,Fe3+,Fe2+,K+,Na+,Ca2+,Co2+,Ni2+,Mn2+,Cu2+,Zn2+,V(Ⅴ),Ti(Ⅳ),SO42-没有干扰;Cr(Ⅵ)使实验结果偏高,测定前需予先除去。用本法测定显影液中Ag+,相对标准偏差为2.65%,加标回收率为103.6%。
二、二苯基硫巴腙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苯基硫巴腙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含氮配体及其功能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氮席夫碱功能配体及其制备方法介绍 |
1.2 席夫碱分类 |
1.3 席夫碱功能配合物制备方法 |
1.4 席夫碱及其功能配合物的应用 |
1.5 氮杂环卡宾配体介绍 |
1.6 氮杂环卡宾及其配合物的应用 |
1.7 题目立意 |
第二章 席夫碱类配体合成 |
2.1 引言 |
2.2 设计思路 |
2.3 实验部分 |
第三章 氮杂环卡宾类配体合成 |
3.1 引言 |
3.2 设计思路 |
3.3 实验部分 |
第四章 其他含氮杂环配体合成 |
4.1 引言 |
4.2 设计思路 |
4.3 实验部分 |
第五章 金属配合物合成 |
5.1 设计思路 |
5.2 配合物NiL~(13)合成与表征 |
5.3 配合物CuL~(12)合成与表征 |
5.4 配合物NiL~(11)合成与表征 |
第六章 配合物磁学性质研究 |
6.1 配合物CuL~(12)磁学性质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食品中无机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无机元素分析化学方法 |
2.1 双硫腙比色法 |
2.2 电化学分析法 |
3 无机元素分析物理方法 |
3.1 原子吸收光度法 |
3.2 原子荧光光谱法 |
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3.4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
3.5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4 纳米技术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 |
5 生物技术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 |
5.1 免疫检测技术 |
5.2 酶传感器 |
6 结语与展望 |
(3)三种新型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2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机制 |
2.1 合成离子印迹聚合物的主要方法 |
2.2 合成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的主要材料 |
3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3.1 离子印迹聚合物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
3.2 离子印迹聚合物在稀土离子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3.3 离子印迹聚合物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3.4 离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
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碳纳米管与新功能单体的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研究 |
第2.1节 引言 |
第2.2节 基于2-(N-烯丙基)胺基吡啶的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Pd(Ⅱ)-AAP-IIP@MWCNTs 制备条件的优化 |
2.2 Pd(Ⅱ)-AAP-IIP@MWCNTs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表征 |
2.3 Pd(Ⅱ)-AAP-IIP@MWCNTs的吸附特性 |
2.4 Pd(Ⅱ)-AAP-IIP@MWCNTs的固相萃取应用研究 |
2.4.1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2.4.2 Pd(Ⅱ)-AAP-IIP@MWCNTs固相萃取柱的再生能力与重复使用性 |
2.4.3 实际样品分析 |
第2.3节 基于1-甲基丙烯酰基苯并三唑的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Pd(Ⅱ)-MAB-IIP@MWCNTs合成条件的优化 |
2.2 Pd(Ⅱ)-MAB-IIP@MWCNTs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表征 |
2.3 Pd(Ⅱ)-MAB-IIP@MWCNTs的吸附特性 |
2.4 Pd(Ⅱ)-MAB-IIP@MWCNTs的固相萃取应用研究 |
2.4.1 萃取条件的优化 |
2.4.2 Pd(Ⅱ)-MAB-IIP@MWCNTs固相萃取柱的再生与重复使用性能 |
2.4.3 实际样品分析 |
第2.4节 结论 |
第三章 以纳米TiO_2为载体的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d(Ⅱ)-IIP@TiO_2合成条件的优化 |
3.2 Pd(Ⅱ)-IIP@TiO_2的吸附特性研究 |
3.3 Pd(Ⅱ)-IIP@TiO_2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表征 |
3.4 Pd(Ⅱ)-IIP@TiO_2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
3.4.1 印迹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3.4.2 实际样品分析 |
4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在线富集光纤传感光度法测定环境及胶囊壳中Cr(Ⅵ)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内容与方法 |
1. 仪器、试剂、样品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样品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理 |
2.2 仪器结构 |
2.3 操作步骤 |
2.4 样品预处理和溶液制备 |
2.5 优化条件的考察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分光光度法及应用技术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分子印迹新策略及其在金属离子和蛋白质印迹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分子印迹技术 |
1.1.1 概述 |
1.1.2 荧光纳米分析 |
1.1.3 基于分子印迹的荧光纳米传感分析 |
1.2 离子印迹技术 |
1.2.1 概述 |
1.2.2 基本原理 |
1.2.3 离子印迹技术优势 |
1.2.4 重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1.3 分子印迹新策略 |
1.3.1 多模板/单体印迹 |
1.3.2 刺激响应型分子印迹 |
1.3.3 表面印迹 |
1.3.4 其它印迹新策略 |
1.4 印迹技术的趋势与挑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双硫腙螯合作用的多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同时去除Hg(II)、Cd(II)、Ni(II)和Cu(II)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2.2.2 多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2.3 吸附实验 |
2.2.4 MIIPs的固相萃取实验 |
2.2.5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IIPs的制备过程和可能的机理 |
2.3.2 MIIPs的表征 |
2.3.3 MIIPs的吸附性能 |
2.3.4 MIIPs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 |
2.3.5 MIIPs的产率和可重复性 |
2.3.6 MIIPs固相萃取水样 |
第3章 温敏型分子印迹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及其荧光检测藻蓝蛋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CdTe QDs的合成及表面修饰 |
3.2.4 温敏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印迹材料的制备和可能的机理 |
3.3.2 印迹材料的表征 |
3.3.3 印迹材料的温度响应 |
3.3.4 印迹材料的吸附性能 |
3.3.5 印迹材料的特异选择性 |
3.3.6 水样中的分析性能和应用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液液萃取法分离醋酸丁酯—丁醇—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醋酸丁酯的性质 |
1.2 醋酸丁酯的用途 |
1.3 醋酸丁酯的主要生产工艺 |
1.3.1 传统法 |
1.3.2 酸性催化剂催化法 |
1.3.3 无机盐催化法 |
1.3.4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 |
1.3.5 负载型催化剂法 |
1.4 醋酸丁酯的分离研究现状 |
1.4.1 精馏法 |
1.4.2 催化反应精馏法 |
1.4.3 共沸精馏法 |
1.4.4 萃取精馏法 |
1.4.5 热泵精馏法 |
1.4.6 超重力汽提法 |
1.4.7 膜分离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萃取剂的筛选 |
2.1 萃取的有关概念 |
2.2 萃取平衡和分配定律 |
2.3 萃取剂的分类 |
2.3.1 按萃取剂的官能团释放或接受质子分类 |
2.3.2 按萃取剂的结构类型分类 |
2.3.3 按有无化学反应分类 |
2.3.4 按萃取机制分类 |
2.3.5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
2.3.6 根据溶剂的性质筛选萃取剂 |
2.4 萃取剂筛选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
3.1 液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
3.2 液液相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实验试剂、装置及检测 |
3.2.2 液液相平衡条件的选择 |
3.3 二元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
3.4 三元LLE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
3.5 四元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液萃取分离过程模拟及实验 |
4.1 工业液液萃取装置概述 |
4.1.1 萃取设备的分类 |
4.1.2 萃取设备主要类型 |
4.2 萃取工艺 |
4.2.1 错流萃取概述 |
4.2.2 多级逆流萃取概述 |
4.2.3 错流萃取与逆流萃取的比较 |
4.3 逆流萃取的模拟及实验 |
4.3.1 逆流萃取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 |
4.3.2 逆流萃取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主要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固相萃取的相关理论 |
1.1.1 固相萃取概述 |
1.1.2 固相萃取原理及步骤 |
1.1.3 微量元素在吸附剂上的吸附 |
1.1.4 从吸附剂上洗脱微量元素 |
1.2 固相萃取技术的优点 |
1.2.1 富集 |
1.2.2 高选择性 |
1.2.3 自动和在线的分析技术 |
1.3 固相吸附剂的选择 |
1.3.1 无机吸附剂 |
1.3.2 有机吸附剂 |
1.4 影响参数 |
1.4.1 条件参数 |
1.4.2 上样参数 |
1.4.3 洗脱参数 |
1.5 应用 |
1.5.1 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
1.5.2 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
1.5.3 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三乙四胺修饰的活性炭对金属离子Cr(Ⅲ)、Fe(Ⅲ)和Pb(Ⅱ)的选择吸附性能及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罗丹明6G化学修饰的活性炭对Cr(Ⅲ)、Cu(Ⅱ)、Cd(Ⅱ)和Pb(Ⅱ)的选择吸附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硫代二酰肼修饰的凹凸棒对金的分离富集性能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新型吸附剂1-氨基-2-萘酚-4-磺酸钠盐修饰的活性炭对金的分离富集性能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Eu(Ⅲ)作探针的共振散射法检测血红蛋白和丙种球蛋白含量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氮杂环类金属配合物及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多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氮杂环化合物简介、氮杂环类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氮杂环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母环结构及衍生的相关药物 |
1.2.1 氮杂环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母环结构及抗菌药物 |
1.2.2 氮杂环喹诺酮类化合物降血糖药物 |
1.2.3 氮杂环喹诺酮类化合物抗精神失常药物 |
1.3 一些氮杂环喹啉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 |
1.4.1 铂类金属配合物研究 |
1.4.2 一些氮杂环喹诺酮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1 席夫碱的研究历史及一些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5.2 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5.2.1 核酸(nucleic acids)的构成及功能 |
1.5.2.2 脱氧核糖核酸(nucleic acids)的结构模型的提出及结构 |
1.5.2.3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
1.5.2.4.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研究手段 |
1.5.2.4.1 电子吸收光谱方法 |
1.5.2.4.2 荧光光谱光谱方法 |
1.5.2.4.3 圆二色谱方法 |
1.5.2.4.4 电化学方法 |
1.5.2.4.5 核磁共振方法 |
1.5.2.4.6 晶体学方法 |
1.5.2.4.7 流体力学方法 |
1.6. 氮杂环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7. 氮杂环席夫碱小分子的荧光离子识别研究及其相关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2 磁性纳米粒子简介 |
2.1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介绍 |
2.1.1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载体偶联药物的纳米医药 |
2.1.2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载体负载催化剂的催化应用研究 |
2.1.3 修饰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荧光标记试剂及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
2.1.3.1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负载荧光物质作为荧光标记试剂 |
2.1.3.2 传统磁共振造影剂二乙三胺五乙酸-钆(DTPA-Gd~(3+))和1,4,7,10-四氮杂环四乙酸-钆(DOTA-Gd~(3+))修饰改性后作为新型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
2.1.3.3 超顺磁性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和修饰改性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
2.1.3.4 超顺磁性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偶联传统造影剂作为新型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
2.2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2.1 超声辅助水热法 |
2.2.2 微乳液法 |
2.2.3 机械球磨法 |
2.2.4 高温分解法 |
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喹啉-2-酮-3-醛衍生的席夫碱配体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它们的相关生物活性和荧光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滴定方法 |
2.3.2 荧光光谱滴定方法 |
2.3.3 粘度测试方法 |
2.3.4 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方法 |
2.3.5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2.4 席夫碱配体的合成(L~1-L~9) |
2.4.1 喹啉-2-酮-3-醛的合成 |
2.4.2 喹啉-2-酮-3-醛硫代卡巴腙(L~1) |
2.4.3 喹啉-2-酮-3-醛对羟基苯甲酰腙(L~2) |
2.4.4 喹啉-2-酮-3-醛苯甲酰腙(L~3) |
2.4.5 喹啉-2-酮-3-醛水杨酰腙(L~4) |
2.4.6 喹啉-2-酮-3-醛3’,4’-二甲基吡咯酰腙(L~5) |
2.4.7 喹啉-2-酮-3-醛缩4’-氨基安替比啉(L~6) |
2.4.8 喹啉-2-酮-3-醛异烟腙(L~7) |
2.4.9 喹啉-2-酮-3-醛双缩乙二胺(L~8) |
2.4.10 喹啉-2-酮-3-醛苯并三唑酰腙(L~9) |
2.5 喹啉-2-酮-3-醛衍生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CuL~1,CuL~2,CuL~3,CuL~4,CuL~5,CuL~6,ZnL~6,NiL~6,SmL~7,ZnL~8,CuL~9)的合成 |
2.6 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晶体结构解析 |
3.1.1 L~1和L~2的铜配合物(CuL~1,CuL~2)的晶体结构 |
3.1.2 L~3,L~4和L~5的铜配合物(CuL~3,CuL~4和CuL~5)的晶体结构 |
3.1.3 L~6的锌和镍配合物(ZnL~6和NiL~6)的晶体结构 |
3.1.4 L~7的钐配合物(SmL~7)的晶体结构 |
3.1.5 L~8的锌配合物(ZnL~8)的晶体结构 |
3.1.6 L~9的铜配合物(CuL~9)的晶体结构 |
3.2 相关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光学性能研究 |
3.2.1 配体L~1,L~2,L~3,L~4,L~5和L~6与它们的相关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DNA结合,抗氧化,细胞毒性)研究 |
3.2.1.1 金属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3.2.1.2 金属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3.2.1.3 金属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粘度研究 |
3.2.1.4 金属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研究 |
3.2.2 金属配合物CuL~1,CuL~2,CuL~6,ZnL~6,NiL~6的抗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 |
3.2.3 金属配合物CuL~3,CuL~4,CuL~5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
3.2.4 配体L~7的稀土钐金属配合物及其与邻菲罗啉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3.2.5 配体L~8对锌离子的识别作用研究 |
3.2.6 配体L~9对铜离子的识别作用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和修饰及偶联多羧酸金属配合物的细胞荧光标记和磁共振造影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过程及纳米粒子形貌 |
3.2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水溶性修饰及偶联二乙三胺五乙酸衍生的铕配合物的制备 |
3.2.1 PEG二胺单缩3,4-二羟基苯甲醛(DBI-PEG-NH_2)的合成 |
3.2.2 Fe_3O_4NPs负载PEG二胺单缩3,4-二羟基苯甲醛(Fe_3O_4NPs-DBI-PEG-NH_2)的制备 |
3.2.3 Fe_3O_4NPs-DBI-PEG-NH_2偶联二乙三胺五乙酸衍生化合物(DTPA-AMC)的制备 |
3.2.4 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的铕(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Eu~(3+))和钆(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Gd~(3+))磁性多功能材料的制备 |
3.2.5 Fe_3O_4 NPs-DBI-PEG-NH,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Fe_3O_4NPs-DBI-PEG-NH-DTPA-AMC-Eu~(3+)和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Gd~(3+)的表征 |
3.3 磁性纳米粒子偶联二乙三胺五乙酸衍生的稀土配合物多功能生物材料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Eu~(3+)的细胞荧光标记及毒性实验 |
3.4 磁性纳米粒子偶联二乙三胺五乙酸衍生的稀土配合物多功能生物材料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Gd~(3+)的磁共振成像实验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功能化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复合微球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
1.1.2 有机-有机复合材料 |
1.1.3 无机-无机复合材料 |
1.2 硅胶的改性及改性硅胶在吸附分离领域的应用 |
1.2.1 硅胶改性 |
1.2.2 改性硅胶及其在吸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功能化聚苯乙烯基树脂在分离富集领域研究进展 |
1.4 聚苯乙烯包覆硅胶的研究进展 |
1.4.1 聚苯乙烯包覆硅胶的制备方法 |
1.4.2 聚苯乙烯包覆硅胶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必要性及拟开展的工作 |
1.5.1 本研究的必要性 |
1.5.2 本研究拟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氨基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复合微球的合成,表征及吸附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及测量条件 |
2.2.3 合成部分 |
2.2.3.1 硅胶的活化 |
2.2.3.2 SG-C=C 的合成 |
2.2.3.3 SG-PS 的合成 |
2.2.3.4 SG-PS-N02 的合成 |
2.2.3.5 SG-PS-NH2 的合成 |
2.2.4 产物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
2.2.4.1 SG-C=C 表面双键含量的测定 |
2.2.4.2 SG-PS-NH2 中-NH2 含量的测定 |
2.2.5 吸附性能的测定 |
2.2.5.1 静态吸附量的测定 |
2.2.5.2 溶液pH 对吸附量的影响 |
2.2.5.3 吸附动力学 |
2.2.5.4 等温吸附的测定 |
2.2.5.5 选择性吸附的测定 |
2.2.5.6 对Cu(II),Ag(I),Au(III)的动态吸附 |
2.2.5.7 树脂的稳定性与再生性能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征部分 |
2.3.1.1 红外表征 |
2.3.1.2 分子量表征 |
2.3.1.3 表观形貌 |
2.3.1.4 热重分析 |
2.3.1.5 孔径分析 |
2.3.1.6 SG-C=C 表面双键含量 |
2.3.1.7 SG-PS-NH2 中-NH2 含量 |
2.3.1.8 SG-PS 包覆过程中原子利用率的计算 |
2.3.2 吸附性能的研究 |
2.3.2.1 静态吸附量的测定 |
2.3.2.2 溶液pH 对吸附Cu(II),Ag(I),Au(III)的影响 |
2.3.2.3 对Cu(II),Ag(I),Au(III)吸附动力学性能研究 |
2.3.2.4 等温吸附 |
2.3.2.5 吸附选择性 |
2.3.2.6 对Cu(II),Ag(I),Au(III)的动态吸附 |
2.3.2.7 树脂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水杨酸功能化聚苯乙烯包覆球形硅胶的合成,表征及吸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仪器设备及测量条件 |
3.2.2 合成部分 |
3.2.2.1 SG-PS-NH2 的重氮化 |
3.2.2.2 偶合反应 |
3.2.3 SG-PS-AZO-SA 中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
3.2.4 吸附性能的测试 |
3.2.4.1 静态吸附性能的测定 |
3.2.4.2 对Cu(II),Ag(I),Au(III)的动态吸附 |
3.2.4.3 对Cu(II),Ag(I),Au(III)的动态洗脱 |
3.3 结果讨论 |
3.3.1 表征部分 |
3.3.1.1 红外表征 |
3.3.1.2 扫描电镜表征 |
3.3.1.3 热重分析 |
3.3.1.4 SG-PS-azo-SA 官能团含量 |
3.3.2 吸附性能的测定 |
3.3.2.1 静态吸附量的测定 |
3.3.2.2 溶液pH 对吸附量的影响 |
3.3.2.3 吸附动力学 |
3.3.2.4 等温吸附的测定 |
3.3.2.5 对Cu(II),Ag(I),Au(III)的动态吸附 |
3.3.2.6 对Cu(II),Ag(I),Au(III)的动态洗脱 |
3.4 结论 |
第四章 磺基水杨酸功能化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微球的合成,表征及吸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合成部分 |
4.2.3 吸附性能的测定 |
4.2.4 洗脱与再生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征部分 |
4.3.1.1 红外表征 |
4.3.1.2 扫描电镜表征 |
4.3.1.3 能谱表征 |
4.3.1.4 热重分析 |
4.3.2 吸附性能 |
4.3.2.1 静态吸附量 |
4.3.2.2 溶液pH 的影响 |
4.3.2.3 吸附动力学 |
4.3.2.4 等温吸附 |
4.3.3 选择性吸附 |
4.3.4 洗脱与再生 |
4.4 结论 |
第五章 咪唑功能化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微球的合成,表征及其对AU(III)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及仪器 |
5.2.2 合成部分 |
5.2.3 SG-PS-AZO-IM 中咪唑基含量的测定 |
5.2.4 吸附性能测定 |
5.2.4.1 静态吸附性能的测定 |
5.2.4.2 动态吸附 |
5.2.4.3 动态洗脱 |
5.2.4.4 工作曲线的绘制 |
5.3 结果讨论 |
5.3.1 表征部分 |
5.3.1.1 红外表征 |
5.3.1.2 扫描电镜表征 |
5.3.1.3 热重分析(TG) |
5.3.1.4 咪唑基含量测定 |
5.3.2 吸附性能 |
5.3.2.1 静态吸附量 |
5.3.2.2 溶液pH 的影响 |
5.3.2.3 吸附动力学 |
5.3.2.4 等温吸附 |
5.3.2.5 吸附选择性 |
5.3.2.6 动态吸附 |
5.3.2.7 动态洗脱 |
5.3.2.8 工作曲线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部分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显影废液中银离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2.2 反应时间的选择 |
2.3 二苯基碳酰二肼溶液浓度的选择 |
2.4 溶液pH值的选择 |
2.5 工作曲线 |
2.6 精密度和准确度 |
2.7 干扰离子的影响 |
3 样品分析 |
4 结语 |
四、二苯基硫巴腙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氮配体及其功能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D]. 赵彦青.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2]食品中无机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杨红本,杨凡,胡赠彬,白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0)
- [3]三种新型Pd(Ⅱ)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 刘彦雄. 云南大学, 2017(01)
- [4]在线富集光纤传感光度法测定环境及胶囊壳中Cr(Ⅵ)含量的研究[D]. 木娜瓦尔·艾合买提(Munawar Ahmat).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1)
- [5]分子印迹新策略及其在金属离子和蛋白质印迹的应用研究[D]. 傅骏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6]液液萃取法分离醋酸丁酯—丁醇—水的研究[D]. 杨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7]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D]. 张莉. 兰州大学, 2012(09)
- [8]氮杂环类金属配合物及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多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荧光性能研究[D]. 刘增臣. 兰州大学, 2012(12)
- [9]功能化聚苯乙烯包覆硅胶复合微球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D]. 赵桂芳. 鲁东大学, 2008(10)
- [10]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显影废液中银离子[J]. 于洁玫,王西奎,国伟林,王金刚. 冶金分析,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