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交代作用及分区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交代作用及分区

一、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的交代作用及其分带(论文文献综述)

李厚民,李立兴,余金杰,马收先,李小赛,沈宏飞[1](2021)在《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组合、矿化蚀变特征及成矿流体组成》文中提出采用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湘南地区多个钨锡多金属矿床的矿化蚀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表明,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化蚀变矿物组成复杂,但各矿区普遍存在锡石、黄铜矿、黑钨矿(或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矿物,萤石和黄玉常见,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尖晶石化等热液蚀变普遍,表明成矿流体具有类似或相同的来源及组分;各矿田(或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富含B和F等挥发分及Fe和Mn,钨、锡和铜矿化密切共生,钨锡多金属矿石中可见Nb和Be矿化,表明Li、Be、Nb、Ta、W、Sn、Bi、Cu、Pb、Zn等矿化为类似成矿流体的产物;初步研究认为湘南地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化是同一岩浆房分异演化的成矿流体的产物,提出了成矿的概念模型。

王庆,孔华,邹建林[2](2020)在《湘南三合圩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简要介绍了湘南三合圩地区的地质背景及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分析和探讨该区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认为该区锡多金属矿赋矿层位主要为泥盆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隐伏岩浆岩,成矿作用主要受断裂构造和岩浆控制。通过总结矿体矿石特征,综合地质物探找矿信息,提出了该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熊明福[3](2020)在《华南晚燕山期斑岩锡矿成因研究 ——以岩背和洋滨锡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华南是我国最重要的锡矿产地之一,其内部孕育着一系列锡多金属矿床,他们大都形成于燕山期并与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前人对华南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燕山晚期是华南最重要的锡成矿期,前人对西南地区个旧、大厂等燕山晚期超大型锡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成矿规模较小,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东南沿海地区燕山晚期与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锡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等方面较低的研究程度,直接影响对我国华南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锡成矿规律,特别是东西部成矿巨大差异关键控制因素的深入探讨。斑岩型锡矿床是与花岗岩有关锡成矿比较独特的类型,典型的斑岩锡矿较少,典型斑岩锡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特征的剖析对于丰富和完善与花岗岩有关热液锡矿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华南地区目前已知的三个典型的斑岩锡矿(岩背、洋滨、银岩)均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岩背和洋滨锡矿含矿岩体物质来源、矿床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争议,故本论文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矿物学、矿床学、成岩成矿年代学(同位素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包裹体研究,探讨岩背和洋滨矿区锡矿床含矿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为矿区今后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SIMS锆石U-Pb定年确认岩背和洋滨两斑岩锡矿含矿岩体形成于早白垩纪。岩背锡矿成矿前的花岗闪长玢岩和英安岩形成时代分别为138.56±0.83 Ma(MSWD=1.47)和139.58±0.78 Ma(MSWD=0.32),而含矿岩体花岗斑岩形成于135.52±0.71 Ma(MSWD=2.03)至 136.45±0.69 Ma(MSWD=3.04)。洋滨锡矿早期不含矿花岗闪长玢岩和熔结凝灰岩分别形成于187.08±1.40 Ma(MSWD=0.57)和133±0.67 Ma(MSWD=0.23),而含矿花岗斑岩形成于 95.05±1.64 Ma(MSWD=5.63)。另外,花岗斑岩中~2.5Ga继承性锆石的发现表明华夏地块可能存在新太古代基底;(2)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均来源于地壳,含矿岩体具有相对较高的 Nd和较低的锆石δ18O,这可能与地壳熔融过程中同位素不平衡有关。岩背矿区早期与锡成矿无关的英安岩具有相对低的εNd(t)值(-8.77~-8.88)和较高的锆石δ180(8.13‰~8.99‰),而含成矿花岗斑岩具有相对高的εNd(t)值(-2.14~-3.39)和较低的锆石δ180(6.42‰~7.71‰)。洋滨矿区成矿前熔结凝灰岩的εNd(t)为-10.45~-11.89、锆石δ18O为4.47-5.86‰,而含矿花岗斑岩和黄英斑岩εNd(t)=-4.53~-9.05、锆石δ180为3.98-9.50‰。这一同位素组成差异通常解释为年轻地壳物质或地幔组分的参与,但由于缺少同期幔源岩浆岩和岩浆混合的地质证据,它更可能是地壳熔融过程中同位素不平衡的结果。(3)含矿花岗斑岩为过铝质-强过铝质,具有高SiO2、富F和高分异演化特征。岩背和洋滨含矿斑岩的Nb/Ta和Zr/Hf 比值分别为6.0-10.7,20.2-20.7和3.73-12.6,6.75-14.6。洋滨含矿斑岩稀土分布模式显示强烈的四分组效应,表明岩浆演化晚期存在强烈的流体出溶和/或流体不混溶现象。洋滨锡矿含矿黄英斑岩的石英斑晶中存在大量的不均匀捕获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是流体出溶的直接证据。(4)华南晚燕山期锡成矿作用与伸展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涌和中下地壳物质的广泛熔融和高度演化有关。早白垩世古太平洋俯冲板块的后撤导致岩石圈的伸展,岩石圈的伸展导致地壳减薄和软流圈地幔的上涌,继而引发了软流圈及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大量的玄武质岩浆,这些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为地壳物质的熔融提供了热源,引发富集成矿元素的地壳物质的大规模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的高度分异演化产生流体出溶、流体不混溶,最终形成广泛分布的锡矿床。

李聪[4](2020)在《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锡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也是我国关键新兴战略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价值。多年的开采和利用,使得我国的锡矿资源面临危机,从锡矿主要出口国变成依赖进口的国家。因此加大找矿力度,寻找新的锡矿资源,保持我国锡矿资源量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对于锡矿床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资料,但资料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总结。本论文搜集了各类文献中有关我国重要锡矿床的分析资料,建立了我国锡矿矿产地数据库、成矿年代数据库、锡矿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库,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锡矿床研究程度的提高、进一步锡矿的找矿勘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主要取得的以下进展:(1)厘定出我国与锡矿床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22个,与锡矿有关的成矿区带有44个,重要矿集区15个。(2)重要锡矿成矿时代数据成果的总结显示,中国锡矿的成矿时代有前寒武纪、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以燕山期的160~130Ma和100~80Ma为主,其次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喜山期;不同成矿时代的锡矿床的具有集中分布特征,其中前寒武纪锡矿主要分布在川西及桂北矿集区;加里东期锡矿主要分布在祁漫塔格矿集区;海西期锡矿主要分布在东准与星星峡矿集区;燕山期锡矿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桂北、滇东南、湘南、林西-锡林浩特等矿集区;喜山期锡矿主要分布在三江矿集区。在锡矿时空规律总结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锡矿成矿谱系。(3)以重要矿集区为单元,全面搜集了我国典型锡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包括硫、铅、氢氧、碳氧、铷锶、钐钕、铪同位素),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锡矿的硫源主要有两种:(1)岩浆来源;(2)岩浆为主,有地层的混合;氢氧同位素表明锡矿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来自于岩浆水以及岩浆水为主、有大气降水的混合;铅同位素显示不同锡矿床铅的来源较为复杂,主要为上地壳铅和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铅。总体上,我国与锡矿床有关的成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以及地壳为主、少量幔源混合。(4)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讨论了华南地区中生代燕山早期—晚期、大兴安岭南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有关锡矿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林晓青[5](2020)在《湖南界牌岭斑岩型矿床中稀有稀土金属成矿的矿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是南岭地区典型的花岗斑岩型矿床之一,矿床中花岗斑岩与钙质围岩(灰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热液蚀变,蚀变岩中发育丰富的稀有稀土金属矿物及硫化物。本文选取界牌岭矿床中蚀变花岗斑岩及蚀变围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电子探针对各类岩石样品中的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定量分析、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和面扫描分析,并利用LA-ICP-MS分析了蚀变花岗斑岩中钾长石、含锂云母的微量元素组成,探讨了该区花岗斑岩的蚀变过程,揭示了稀有稀土金属元素的富集、迁移与成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蚀变花岗斑岩中斑晶主要为钾长石、石英、萤石。蚀变早期钾长石斑晶发生不同程度白云母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及硅化,随着蚀变作用增强,钾长石斑晶逐渐减少;蚀变中期形成大量白云母、绢云母,钾长石斑晶被次生云母完全交代,铁锂云母部分蚀变为白云母;蚀变晚期发生大规模萤石化、云母化,蚀变花岗斑岩与蚀变围岩中广泛分布着细粒萤石和云母,并发育大量云母-萤石(方解石)脉。(2)蚀变花岗斑岩中发育了丰富的稀有稀土金属矿物,主要包括:铌钽氧化物(铌铁矿、铌锰矿、铌铁金红石)、稀土矿物(磷钇矿、氟铈矿、氟碳铈矿、磷铝铈矿)、锡矿物(锡石、黄锡矿)、钨矿物(黑钨矿)及铁锂云母、日光榴石等锂、铍矿物。蚀变围岩中不仅发育少量锡石、黑钨矿,还发生较大规模的锂、铍矿化,形成了大量钠锂云母、羟硅铍石。(3)稀有稀土金属的富集矿化主要发生于岩浆阶段,其成矿与基质钾长石及萤石结晶密切相关。铌铁金红石、铌铁矿、铌锰矿等铌钽氧化物和磷钇矿、氟铈矿等稀土矿物最先晶出,锡、钨、锂等元素逐步富集并沉淀出大量稀有稀土矿物;部分稀有稀土矿物在蚀变早期发生了次生蚀变;蚀变晚期,富挥发分热液交代蚀变围岩形成了大量羟硅铍石。(4)蚀变围岩中的闪锌矿-斑点状黄铜矿伴生体是由富铜、铁的热液交代闪锌矿而成,而蚀变花岗斑岩中以闪锌矿出溶黄铜矿为主。黄铜矿斑点的出熔成因指示界牌岭斑岩型矿床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高温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这为稀有稀土金属的迁移、富集、矿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杨育富[6](2019)在《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不同颜色萤石的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湖南香花岭矽卡岩的锡多金属矿床发育有颜色丰富的萤石。为了研究该地区矽卡岩中不同颜色萤石的特征及成因,本文对香花岭矽卡岩中的绿色、紫色、黄色和无色四种颜色萤石进行流体包裹体测温、LA-ICP-MS、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湖南香花岭矽卡岩萤石主要成分是CaF2,Ca含量47.80%—56.95%、包裹体均一温度95.2℃240.0℃、萤石稀土富集,萤石的颜色不同,其稀土元素总量ΣREE(ΣREE×10-6不含Y)差异明显,绿色萤石ΣREE:547.580×10-63135.421×10-6,平均1107.770×10-6、紫色萤石ΣREE:8.884×10-637.043×10-6,平均22.964×10-6,黄色萤石ΣREE:15.137×10-626.091×10-6,平均21.376×10-6,无色萤石ΣREE:8.559×10-69.016×10-6,平均8.788×10-6。通过对不同颜色萤石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及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不同颜色萤石都有稀土元素含量高的特征,且都出现强烈的负Eu异常,指示萤石是在还原环境、低氧逸度且富含稀土元素的成矿流体中结晶,随着萤石的不断结晶,稀土元素不断地富集在萤石中,呈现出稀土元素富集、Eu负异常特征。2、结合香花岭矽卡岩中萤石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及萤石的Tb/Ca-Tb/La原子比分析表明,该地区的萤石成因类型是属于热液成因,萤石是在温度在95.2℃240℃的中低温环境中结晶,绿色萤石先结晶,黄色、紫色和无色萤石晚结晶。3、香花岭矽卡岩中萤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癞子岭花岗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类似,两地区都存在强烈的Eu负异常,香花岭矽卡岩的形成与癞子岭花岗岩时空上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推测出香花岭矽卡岩中萤石的稀土元素与F的来源与癞子岭花岗岩关系密切。4、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的萤石的致色机理主要是色心致色,稀土元素对萤石呈色起重要的作用。萤石的颜色与稀土元素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萤石颜色越深,其稀土元素含量高,浅色萤石则稀土元素含量低,此外,绿色萤石的致色与稀土元素、Th和U有关;紫色萤石致色与Y元素密切相关;黄色萤石呈色与Mn、Y有关。

余雪戈,饶灿,王吴梦雨,林晓青,覃莉茜[7](2018)在《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矿物学行为与成矿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香花岭矽卡岩型锡矿床是南岭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发育有丰富的含锡矿物。在野外和显微镜下观察基础上,文章利用电子探针技术系统分析了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的矿物学特征,探讨了锡的成矿过程、成矿流体以及锡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由锡矿物(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和富锡矿物(韭闪石、尖晶石、葡萄石、塔菲石等)组成。锡的成矿有三个阶段:矽卡岩早阶段,Sn进入尖晶石、韭闪石等造岩矿物中,形成富锡矿物;氧化物阶段,锡矿物如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逐渐晶出;晚期热液阶段,早期含锡矿物热液蚀变原位析出锡石,或富Sn热液交代早期矿物形成了富锡环边。矽卡岩中成矿流体富含F,CO2,Li等挥发组分,控制了Sn的富集、迁移、结晶等过程。香花岭矽卡岩中Sn根本上来源于地层,锡的成矿过程反映了Sn在地壳中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李鹏飞[8](2018)在《湖南香花岭软玉矿的特征与质量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和田玉是我国八千年玉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随着经济的发展,开采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疆已不再是和田玉的产地代名词。国内除新疆以外主要有青海的格尔木、辽宁的岫岩、贵州的罗甸、台湾的花莲以及河南的洛阳都发现有软玉矿床。2016年5月,香花岭矿区塘官铺工区发现了疑似软玉的矿石,经过专家的现场考察和鉴定证实了确实有和田玉的产出。塘官铺工区位于湖南临武香花岭镇癞子岭半山腰的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处,该矿区主要是锡多金属矿床为主,软玉则只是该矿区的附属矿物。通过对香花岭塘官铺工区的野外地质观察和岩石薄片的分析结果,软玉矿床主要是接触交代型的,花岗岩与钙镁质的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的,交代作用早期形成了矽卡岩化的透辉石、石榴石等矿物,晚期则形成了含水的硅酸盐矿物,如透闪石、阳起石等矿物,继续交代则又出现钾长石、钠长石等矿物,晚期矽卡岩又氧化为含铍的硅酸盐岩和少量的硫化物,并有石英和云母的伴生矿物。软玉矿脉的宽度为0.5米至2.5米,平均宽约1.5米,多为青色和墨绿色,通过薄片的观察,香花岭软玉内部杂质较多,主要是石英和一些金属硫化物,如毒砂,磁黄铁矿等。软玉的质量与其结构、构造及杂质有明显的关系,如软玉中的透闪石有些呈定向排列分布,透闪石的排列有些呈定向分布,此类透闪石的透明度比较好,但是石英颗粒杂质比较多,油性较差;透闪石呈不定向的纤维状毛毡结构排列的软玉则透明度不好但是油性相对较好,由于此矿区是锡多金属矿床,软玉中常见毒砂、磁黄铁矿等金属矿物。根据电子探针和X射线荧光光谱的数据分析,软玉中铁的平均含量为4.366%,明显高于新疆、青海的青玉中铁的含量。除了铁含量高外,还有钾、锰、钠、磷、钛、镍、硫、铬、铝等杂质元素的存在,且这些杂质元素的百分比含量达3.318%,这些体现在香花岭软玉上就导致了颜色不均匀,常有白色的脉状、块状杂质和一些暗色的金属颗粒。根据公式Mg/(Mg+Fe2+)得出香花岭软玉的值为0.817,为阳起石玉,这也是香花岭软玉与新疆、青海等地软玉的最大区别。

赵一鸣,丰成友,李大新,刘建楠,王辉,钟世华[9](2017)在《湖南香花岭锡铍多金属矿区的含Li、Be条纹岩和有关交代岩》文中指出湖南香花岭锡铍多金属矿床的含Li、Be条纹岩和有关交代岩,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产于燕山期(155154 Ma)富氟花岗岩接触带及岩体的围岩捕掳体中,围岩为中上泥盆统灰岩和白云质灰岩。按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条纹岩可大致分为铁锂云母条纹岩、氟硼镁石条纹岩、金绿宝石条纹岩、粒硅镁石-磁铁矿条纹岩和金云母-绿泥石条纹岩5类。与条纹岩有关的交代岩生成稍晚,可大致分为香花石交代岩、金云母交代岩、粒硅镁石交代岩、符山石-磁铁矿交代岩、金云母-绿泥石交代岩和韭闪石交代岩6类。文章对条纹岩和有关交代岩的生成地质背景、矿物共生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余雪戈[10](2018)在《湖南香花岭矽卡岩的矿物学与锡成矿》文中研究指明湖南香花岭矽卡岩型锡矿床是南岭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发育含Li、Be的条纹状矽卡岩和丰富的含锡矿物。本文在显微镜下和野外观察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技术,系统分析了香花岭矽卡岩中造岩矿物和含锡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并对锡的赋存形式与晶体化学、锡的成矿过程、成矿流体以及锡的来源进行了探讨。主要认识如下:1、湖南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发育钙质和镁质矽卡岩,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围岩接触带中,主要沿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的层间破碎带和构造裂隙交代产出。2、香花岭矽卡岩发育独特的条纹构造并富含Li、Be矿物。按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矽卡岩可分为石榴子石-磁铁矿矽卡岩、石榴子石-符山石矽卡岩、尖晶石-塔菲石条纹状矽卡岩、尖晶石-金绿宝石条纹状矽卡岩、氟硼镁石-萤石-金云母条纹状矽卡岩、锡石-硫化物条纹状矽卡岩。3、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属于钙铁-钙铝榴石系列;辉石主要为钙铁辉石;角闪石在内带为铁韭闪石,在外带为韭闪石;绿泥石为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硅镁石主要为块硅镁石;尖晶石富Zn、Fe、Sn。4、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由锡矿物(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和富锡矿物(尖晶石、塔菲石、金绿宝石、磁铁矿、韭闪石、葡萄石等)组成。锡的成矿有三个阶段:矽卡岩早阶段,Sn进入尖晶石、塔菲石、韭闪石等造岩矿物中,形成富锡矿物;氧化物阶段,锡矿物如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逐渐晶出;晚期热液阶段,早期含锡矿物热液蚀变原位析出锡石,或富Sn热液交代早期矿物形成了富锡环边。5、矽卡岩的矿物组合显示,香花岭矽卡岩的成矿流体具有富含F、CO2、Li等挥发组分的特征,它们控制了 Sn的富集、迁移、结晶等过程。与香花岭矽卡岩成因密切相关的癞子岭花岗岩属于S型花岗岩,说明该花岗岩以及周围的矽卡岩中Sn根本上来源于地层,锡的成矿过程反映了 Sn在地壳中的地球化学循环。

二、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的交代作用及其分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的交代作用及其分带(论文提纲范文)

(1)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组合、矿化蚀变特征及成矿流体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 钨锡多金属矿化类型
    1.1 芙蓉锡矿田
    1.2 新田岭钨钼矿床
    1.3 香花岭钨锡铅锌矿田
    1.4 东坡钨锡多金属矿田
    1.5 黄沙坪铅锌钨锡银矿床
2 钨锡多金属矿化蚀变矿物组合
    2.1 芙蓉矿田
    2.2 新田岭矿床
    2.3 香花岭矿田
    2.4 东坡矿田
    2.5 黄沙坪矿床
3 钨锡多金属矿化蚀变特征
    3.1 成矿流体富含F、B等挥发分
    3.2 钨锡多金属矿石中可见Nb和Be矿化
    3.3 锡铜钨矿化密切共生
    3.4 钾化是最常见的矿化蚀变
    3.5 成矿流体富含Fe和Mn
4 成矿流体组成及其来源
    4.1 成矿流体组成
    4.2 成矿流体来源探讨
5 结论

(2)湘南三合圩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
3 矿床地质
    3.1 矿床地质条件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4 围岩蚀变特征
4 成矿规律
5 找矿方向
    5.1 钻探见矿情况
    5.2 技术方法组合
    5.3 下步找矿靶区

(3)华南晚燕山期斑岩锡矿成因研究 ——以岩背和洋滨锡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概述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2.1 样品制备
    2.2 单矿物锆石和磷灰石的分选
    2.3 分析方法
第3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3.1 区域构造背景
    3.2 区域岩浆作用
    3.3 区域锡成矿作用
第4章 岩背锡矿床地质特征
    4.1 区域地质概况
    4.2 矿床地质特征
    4.3 锆石的U-Pb年代学特征
    4.4 主量元素特征
    4.5 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4.6 锆石的O同位素特征
    4.7 全岩的Nd同位素特征
    4.8 岩背地区岩浆岩形成时代及成因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洋滨锡矿床地质特征
    5.1 区域地质背景
    5.2 矿床地质特征
    5.3 锆石的U-Pb年代学特征
    5.4 主量元素特征
    5.5 微量元素特征
    5.6 锆石O同位素特征
    5.7 全岩Nd同位素组成特征
    5.8 包裹体特征
    5.9 洋滨地区岩浆岩形成时代及成因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华南晚燕山期花岗岩浆作用与锡成矿关系
    6.1 个旧锡矿地质特征
    6.2 大厂锡矿地质特征
    6.3 东南沿海锡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
    6.4 右江盆地锡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
    6.5 东南沿海与右江盆地锡成矿差异探讨
第7章 主要认识和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认识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锡矿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锡矿的矿床类型划分
        1.2.2 在锡矿物学上研究的进展
        1.2.3 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现状
        1.2.4 锡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现状
        1.2.5 锡石测年的研究现状
        1.2.6 我国锡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的目标任务
        1.3.2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认识和成果
第二章 锡的地球化学性质和锡资源概况
    2.1 锡的地球化学特征
    2.2 锡资源概况
        2.2.1 世界锡资源分布
        2.2.2 中国锡资源概况
第三章 我国锡矿床成矿系列厘定和成矿区带划分
    3.1 成矿系列的概念
    3.2 有关锡矿成矿系列的厘定
        3.2.1 以往划分方案
        3.2.2 成矿系列的厘定
    3.3 论文采用划分方案
        3.3.1 与锡矿有关的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3.3.2 锡矿矿集区划分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4.1 中国锡矿的时间分布规律
        4.1.1 前寒武纪锡矿
        4.1.2 加里东期锡矿
        4.1.3 海西期锡矿
        4.1.4 印支期锡矿
        4.1.5 燕山期锡矿
        4.1.6 喜山期锡矿
    4.2 中国锡矿的空间分布规律
    4.3 中国锡矿的成矿谱系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锡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硫同位素
    5.2 铅同位素
        5.2.1 林西-锡林浩特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2 三江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3 湘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4 滇东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5 桂北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6 粤东矿集区铅同位素特征
        5.2.7 我国锡矿主要成矿时代铅同位素特征
    5.3 碳氧同位素
    5.4 氢氧同位素
    5.5 钐钕同位素
    5.6 铷锶同位素
    5.7 铪同位素
    5.8 小结
第六章 有关锡矿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识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湖南界牌岭斑岩型矿床中稀有稀土金属成矿的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矿物缩写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斑岩型矿床概述
        1.2.2 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特征
    1.3 研究路线与工作内容
    1.4 分析方法
        1.4.1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1.4.2 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
        1.4.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1.5 工作量统计
2 湖南界牌岭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背景
    2.1 湘南区域地质背景
    2.2 界牌岭矿床地质背景
3 界牌岭斑岩矿床的岩相学特征
4 界牌岭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4.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5 界牌岭斑岩矿床的矿物学特征
    5.1 造岩矿物
        5.1.1 长石族矿物
        5.1.2 萤石
        5.1.3 云母族矿物
    5.2 稀有稀土金属矿物
        5.2.1 铌钽氧化物
        5.2.2 锡矿物
        5.2.3 黑钨矿(Fe,Mn)WO_4
        5.2.4 铈矿物
        5.2.5 磷钇矿PYO_4
        5.2.6 铍矿物
    5.3 硫化物
        5.3.1 一般硫化物
        5.3.2 闪锌矿-斑点状黄铜矿伴生体
6 界牌岭花岗斑岩的蚀变过程
    6.1 蚀变过程
    6.2 球状萤石斑晶成因
7 界牌岭斑岩型矿床的成矿过程
    7.1 稀有金属成矿过程
    7.2 稀土金属成矿过程
    7.3 成矿条件
8 主要认识与不足
    8.1 主要认识
    8.2 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不同颜色萤石的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实验测试手段
        1.3.2 测试数据分析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香花岭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矿区地质
    2.3 矿床地质特征
第3章 香花岭矽卡岩的特征
    3.1 香花岭矽卡岩矿床
        3.1.1 矽卡岩矿床形成机制
        3.1.2 香花岭矽卡岩的形成
    3.2 矿物共生组合
        3.2.1 矽卡岩中的矿物组合
        3.2.2 .观察结果分析
第4章 不同颜色萤石的特征
    4.1 萤石的矿物学特征
        4.1.1 化学组分
        4.1.2 物理性质
        4.1.3 萤石晶体形态
        4.1.3.1 晶体示意图
        4.1.3.2 晶体形态
    4.2 萤石流体包裹体研究
        4.2.1 流体包裹体观察
        4.2.2 测试条件
        4.2.3 包裹体测温结果
        4.2.4 结果分析
    4.3 不同颜色萤石的主要成分
        4.3.1 样品处理
        4.3.2 测试条件
        4.3.3 测试结果
    4.4 萤石的稀土元素特征
        4.4.1 绿色萤石的稀土元素组成
        4.4.2 萤石稀土元素特征
    4.5 不同颜色萤石的微量元素特征
第5章 讨论
    5.1 萤石成矿流体特征
    5.2 萤石REE配分模式指示
    5.3 萤石成因
    5.4 萤石中REE、F来源
    5.5 萤石致色成因探讨
第6章 认识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矿物学行为与成矿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特征
2 样品与分析方法
3 矽卡岩的岩相学特征
4 含锡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4.1 锡矿物
        4.1.1 锡石SnO2
        4.1.2 孟宪民石Ca2Sn2Mg3Al8[ (BO3) (BeO4) O6]2
        4.1.3 尼日利亚石 (Fe, Zn, Mg) (Sn, Zn) 2Al12O22 (OH) 2
    4.2 富锡矿物
        4.2.1 尖晶石 (Mg, Fe, Zn, Sn) Al2O4
        4.2.2 塔菲石BeMg3Al8O16
        4.2.3 角闪石Na Ca2[ (Mg, Fe2+) 4Al] (Si6Al2) O22 (OH, F) 2
        4.2.4 葡萄石Ca2Al[AlSi3O10] (OH) 2
5 讨论
    5.1 锡的赋存形式与晶体化学
    5.2 锡的成矿过程
    5.3 成矿流体与锡的来源
6 结论

(8)湖南香花岭软玉矿的特征与质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野外地质工作
        1.3.2 室内研究整理
    1.4 主要成果及工作量
第2章 香花岭塘官铺软玉矿床的地质背景
    2.1 香花岭矿区的地理位置
    2.2 软玉矿床的成因类型
    2.3 矿区地质
        2.3.1 地层
        2.3.2 矿产
    2.4 矿床地质
        2.4.1 矿体特征
        2.4.2 矿物成份
    2.5 矿体围岩及其围岩蚀变
第3章 矽卡岩的共生矿物特征
    3.1 香花岭矽卡岩矿床
        3.1.1 矽卡岩矿床形成原理
        3.1.2 香花岭矽卡岩的形成
    3.2 共生矿物组合及成矿次序
        3.2.1 矿床野外观察
        3.2.2 采集矿区样品的实验室检测
第四章 香花岭软玉与和田、青海、贵州地区软玉的对比
    4.1 软玉矿床成矿机理的对比
        4.1.1 新疆和田的软玉矿床成矿机理特征
        4.1.2 青海三岔口软玉矿床成矿机理特征
        4.1.3 香花岭塘官铺工区软玉矿床的成矿机理
        4.1.4 辽宁岫岩软玉的成矿机理
    4.2 香花岭、和田、青海、岫岩软玉成分的对比
        4.2.1 香花岭软玉的成分特征
        4.2.2 新疆和田软玉的成分特征
        4.2.3 青海软玉的成分特征
        4.2.4 岫岩软玉的成分特征
        4.2.5 结果分析
    4.3 香花岭、和田、青海、岫岩软玉结构的对比
第5章 几点认识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湖南香花岭锡铍多金属矿区的含Li、Be条纹岩和有关交代岩(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化类型
3 条纹岩
    3.1 一般特征
    3.2 矿物学特征和共生组合分类
        3.2.1 铁锂云母条纹岩
        3.2.2 氟硼镁石的条纹岩
        3.2.3 金绿宝石条纹岩属白色条纹岩
        3.2.4 粒硅镁石-磁铁矿条纹岩
        3.2.5 金云母绿泥石条纹岩属绿色条纹岩
4 有关交代岩
    4.1 香花石交代岩
    4.2 金云母交代岩
    4.3 粒硅镁石交代岩
    4.4 符山石-磁铁矿交代岩
    4.5 萤石-绿泥石交代岩
    4.6 韭闪石交代岩
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 讨论
7 结论

(10)湖南香花岭矽卡岩的矿物学与锡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矽卡岩和矽卡岩型锡矿
        1.1.2 香花岭锡矿床研究进展
        1.1.3 论文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路线与工作内容
    1.3 工作量与创新点
        1.3.1 工作量
        1.3.2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湖南香花岭矽卡岩的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香花岭矽卡岩的地质特征
第三章 癞子岭花岗岩的矿物岩石学特征
    3.1 岩相学特征
    3.2 矿物学特征
    3.3 讨论
        3.2.1 花岗岩与锡成矿
        3.2.2 云母对锡成矿的指示
第四章 香花岭矽卡岩中造岩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4.1 蚀变分带及矿物组合
    4.2 矽卡岩矿物
        4.2.1 石榴子石
        4.2.2 辉石
        4.2.3 符山石
    4.3 退变矿物
        4.3.1 云母
        4.3.2 角闪石
        4.3.3 绿泥石
        4.3.4 氟硼镁石
        4.3.5 硅镁石族
        4.3.6 萤石
    4.4 讨论
        4.4.1 矽卡岩类型
        4.4.2 矿物中的F含量
        4.4.3 成岩成矿阶段
        4.4.4 含Li、Be矽卡岩
第五章 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矿物学
    5.1 锡矿物
        5.1.1 锡石
        5.1.2 孟宪民石
        5.1.3 尼日利亚石
    5.2 富锡矿物
        5.2.1 富锡尖晶石
        5.2.2 富锡塔菲石
        5.2.3 富锡金绿宝石
        5.2.4 富锡磁铁矿
        5.2.5 富锡韭闪石
        5.2.6 富锡葡萄石
    5.3 锡的赋存形式与晶体化学
第六章 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成矿
    6.1 锡的成矿过程
    6.2 成矿流体与锡的来源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的交代作用及其分带(论文参考文献)

  • [1]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组合、矿化蚀变特征及成矿流体组成[J]. 李厚民,李立兴,余金杰,马收先,李小赛,沈宏飞. 地质学报, 2021(10)
  • [2]湘南三合圩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J]. 王庆,孔华,邹建林. 矿产与地质, 2020(06)
  • [3]华南晚燕山期斑岩锡矿成因研究 ——以岩背和洋滨锡矿为例[D]. 熊明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8)
  • [4]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李聪. 长安大学, 2020(06)
  • [5]湖南界牌岭斑岩型矿床中稀有稀土金属成矿的矿物学研究[D]. 林晓青. 浙江大学, 2020(02)
  • [6]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不同颜色萤石的特征及成因[D]. 杨育富.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7]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矿物学行为与成矿过程[J]. 余雪戈,饶灿,王吴梦雨,林晓青,覃莉茜. 高校地质学报, 2018(05)
  • [8]湖南香花岭软玉矿的特征与质量的初步研究[D]. 李鹏飞.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9]湖南香花岭锡铍多金属矿区的含Li、Be条纹岩和有关交代岩[J]. 赵一鸣,丰成友,李大新,刘建楠,王辉,钟世华. 矿床地质, 2017(06)
  • [10]湖南香花岭矽卡岩的矿物学与锡成矿[D]. 余雪戈. 浙江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交代作用及分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