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网络化经营趋势

美国银行网络化经营趋势

一、美国银行运作网络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许栋友[1](2019)在《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监管是一个研究已久的课题,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发展相对较早,在经历多次金融危机过程中,监管当局及学者对商业银行监管有了迫切的研究需求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相比西方国家距今80多年的研究历史,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早期计划经济带来的影响,商业银行监管研究较少,更多依靠的是政府主导商业银行监管。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随着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经营规模及盈利能力得到了令人惊喜的成绩。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兴起,云端大数据迅速发展,金融混业经营现象普遍,监管空白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推进商业银行监管有效实施,已然上升到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监管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查阅了国内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现状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实践经验,以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对某银行开展监管评价活动、政府网站门户比对、宝能系入股万科等多个实例指出监管存在的不足。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运用美、英、新国家先进监管经验,从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建议与对策。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存在问题部分具体到实例,对策部分贯穿着科技引领、大数据运用、共享概念、全民参与等多个时下新概念,对商业银行监管乃至未来智能化商业银行监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何婧[2](2013)在《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服务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需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促进经济平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本文基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发展中小银行的积极意义,围绕中小银行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就中美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在借鉴美国中小银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提出促进中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可以总结出中小银行比较优势所在及其形成机理。金融中介理论说明了银行类金融中介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的积极作用,但金融中介的具体功能和特点随宏观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并受到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影响。银行业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的存在使得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业务特点、贷款技术、组织结构等方面形成了典型区别。由于中小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存在软信息处理的优势,同时其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等公司治理特征更有利于减轻委托代理成本,因此奠定了中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上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领域的比较优势是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围绕以上理论基点,对中美中小银行的比较研究具体针对宏观环境、市场结构、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四个方面分别展开。对中国地区金融差异与地区经济差异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缩小地区金融差异对于减少地区经济差异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减少地区经济差异和金融差异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的发展对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比国有大型银行的影响更加显着。因此,发展中小银行对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中小银行应定位于在当地经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美国中小银行长期以来在服务地方经济和减少地区差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来看,美国中小银行的经营比较稳健,服务地方的功能发挥良好,表明其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中国的中小银行发展迅速,在服务中小企业、增强农村金融供给、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依然明显,中小银行应利用其比较优势,为地方的中小企业和“三农”更好地服务,为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做出更大的贡献。宏观环境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因素。通过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小银行的生产和发展基于特定的外部环境,受经济基础、制度约束、技术条件等宏观环境的综合影响;适度的市场竞争是中小银行形成比较优势的外部压力。美国中小银行在经济、制度、技术等宏观环境影响之下,奠定了以关系型贷款为核心的特色定位。美国银行业较为宽松的准入制度和完善的退出机制使中小银行能够较为充分地竞争,适度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中小银行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条件。中国中小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受宏观环境的综合影响,根植于中国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土壤。随着中国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在持续降低。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和逐步完善退出机制,将促进银行业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于增强中小银行的竞争意识和提高经营绩效有积极作用。特别是针对中国农村地区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现实,引入更多的农村中小银行业机构,加大金融市场竞争的力度,将促进中小银行关系型贷款的发展。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是中小银行比较优势形成的内因。对中美中小银行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小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以关系型贷款为核心,在客户对象方面应以社区居民、农户和中小企业为主;就经营地域而言应集中在当地及附近区域,便于对当地软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服务产品应在传统存贷业务基础上,突出人性化的针对性服务,与客户建立紧密和稳定的关系。中小银行的产权结构、组织层次、激励和监督机制等公司治理因素应利于银行对软信息的传导和使用,减轻代理成本,为关系型贷款形成支持。中小银行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挥需要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的协调配合。通过对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宏观环境、市场结构、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四种因素对中小银行的经营绩效均存在显着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了这四种因素是中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为中国地方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充分条件的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优化外部宏观环境,培育竞争型的银行市场结构,突出经营模式的特色定位,构建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结构。

宋均法[3](2010)在《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ITO模式与效率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银行并非慈善机构,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集团。降低成本也成为众多金融机构追求的目标,服务外包作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一种商业活动形式,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外包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商业银行外包的研究有其自身的实际价值。服务外包的形式有多种,哪种模式适合商业银行,哪种模式更适合中国的现状?这些问题不约而同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香港地区金融体系完善,商业银行外包业务发展的比较成熟,可以为我国提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因此,本文首先从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离岸服务外包模型理论、内部治理理论等方面对金融外包的理论支持做出了相关阐述。然后比较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模式与效率的差异,为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外包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引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相关概念。然后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进行了简要评价,最后对本文的分析框架、写作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的经济学机理分析,主要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离岸服务外包模型理论、内部治理理论等,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剖析,建立起支撑核心观点的理论支点。第三章是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模式比较分析,对香港地区与内地商业银行专属外包模式、第三方外包模式与合资合作外包模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是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效率比较分析,文中选取了可以间接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和降低成本的变量成本收入比与净息差进行分析,主要比较分析了专属模式与第三方模式的效率,并总结比较了香港离岸外包模式的优势与中国内地的不足。第五章是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相关案例分析,对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外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内地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希望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第六章是借鉴香港经验提升内地商业银行ITO效率的对策,文中从关于继续发挥在岸外包优势和关于走向离岸外包模式两方面提出建议。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在中国现有实际情况下,在岸外包模式下,尤其是在岸第三方外包模式以自身的独特优势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需要我们继续保持。但是受困于在岸外包模式的制约,内地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较少,主要以净息差收入为主。不能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充实自身的发展,这需要借鉴香港地区商业银行离岸外包模式的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文章找出了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外包模式的不足,鉴于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具体建议如下:不断完善法律框架,提升在岸选择机会;加强风险防范和监控,促进在岸外包健康发展;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开展离岸外包模式加强内部控制,内外结合走向世界。

魏晓东[4](2010)在《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次贷危机后,银行监管再次成为受关注的领域,在银行监管方面的反思中,多数把危机的发生归结为结构上的原因,但这些研究的着眼点却大多落在银行行为规则的改进或者监管机构的强化上,而这些并非真正结构上的问题。银行监管是一个规则系统,只有把握它的结构形成机理和运动规律,才能找到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若研究银行监管的结构上的问题,从银行监管权的法律配置入手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是因为银行监管权是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法律配置则是决定这些核心要素如何运动以及各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法律配置的规律就可以揭示银行监管这个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和矛盾所在,进而为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指引。研究银行监管权的法律配置,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应厘清配置对象本质,然后发现配置对象的特殊性,从而确定配置对象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认识配置的功能,最后探索有效的配置方法。从本源上看,权力和权利是利益的不同表现形态,监管权既包括权力也包括权利,监管权的本质就是这些特定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现形态。银行自有的金融转换功能和市场信息创造功能就可以成为银行监管权存在的理由,但是法律创设银行监管权并不是逻辑推论的结果,而是历史的选择。只要银行这种主体存在,监管或者监管权就不会消灭。银行的活动产生了多重利益,这些利益包括债权利益、股权利益、物权利益、普遍利益、货币管理利益、公共安全利益等,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这些利益之间是竞争关系、兼容关系、制约关系、结构关系。法律通过对它们进行层级划分、结构选定、冲突裁决、运转协调等形式的配置,来控制这些利益的实现秩序。不存在具有以专门配置为目的的规范银行监管权的法律,银行监管权的配置是法律的工具性功能的体现,法律在为银行监管权提供规则资源时就实现了配置功能。银行监管权配置是法律上权力的再分配,银行监管权所反映的利益关系都是由银行监管这样的宪法下位规则体系提供价值判断和正义资源。有关银行监管的理论中都包含着关于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探讨,只不过没有明确的以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形式提出来,这些不同时期的理论为法律配置新的银行监管权提供基础,并使之作为传统性因素在法律中保留,更证明了银行监管是多元利益结构的系统。银行监管权应视作法律赋予的特定主体在因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产生的利益关系中实现其利益的手段。银行监管权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客体的单一性、手段的强制性、范围的法定性、配置的协调性。银行监管权以事中性的干预为表现形式,是法定与约定兼容、权力客体包括行为和财产,是综合性的机构监管。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意思是法律对银行监管利益实现手段的认可、界定、行使和制约所提供的制度性安排。银行监管权的配置结果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根据银行监管权的特征和内容,从逻辑上可以推导出法律对其进行配置所应遵循的范式。在银行监管这一狭义的规则系统内,法律对银行监管权的配置主要体现在主体上的配置、实体权力的配置、程序权利的配置。在整个抽象规则系统中,银行监管权的配置实质上都可归结为利益的界分。主体间的监管权配置是直接认可主体的利益,程序上的配置则是包括银行利益在内的利益博弈秩序的选定即公共秩序利益的维护,银行监管权的实体配置是对主体的法律能力的配置。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失灵是指银行监管权相互作用的运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相反这种结构的某些内在因素却导致了银行监管权所代表的利益的落空。次贷危机就是银行监管权配置中为追求某些特殊利益而使结构平衡被打破所换来的代价。按银行监管权配置理论分析,次贷危机所暴露的美国银行监管权配置方面的症结是:第一,过渡强调市场纪律作用;第二,监管权力极度分散化;第三,监管者仅具有名义上的权力配置;第四,监管者的权力集中在微观的机构行为;第五,忽视了对银行相关联业务的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次贷危机所揭示的法律对银行监管权的配置权衡取舍难题是普遍性的,将次贷危机与以前的危机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法律对银行监管权配置时面临着许多权衡取舍难题,这些难题包括:监管者激励无法防止监管者被俘获;权力制约对监管有效发生阻碍;司法目标与监管目标存在冲突;监管者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与监管者的负责任性难以匹配;政治因素导致监管权配置的不确定性。按前述的配置理论,通过对一些典型国家的银行监管改革法的立法例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并不存在一个十全十美的银行监管权配置结构,并且任何对银行监管权的重新配置都受到前面提到的决定性因素的制约。但是这些国家代表了对世界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活动规律的普遍认识,从比较中可提炼出适应银行监管规律的法律配置趋势,这些趋势是:银行监管权配置已有逐渐脱离中央银行的趋势;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成为主流,除美国外发达国家绝大部分都建立了权力集中的综合金融监管机构;法治水平高的国家,体系性制衡配置更完善,银行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更强。我国法律对银行监管权的配置,同样是受我国自身的特殊因素决定,我国的银行监管权配置也有着特殊的演进路径和结果。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价值追求是监管权的正当性均来自国家权力以及单纯体现国家利益的安全优先目标,因此我国政府为实质上唯一权力主体。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外在表现是:监管权表现形态偏重规则制定权;市场监管权和自我监管权阙如;本体性配置模式使地方监管组织不具有灵活性;市场环境要素的缺失导致银行的信息披露市场监管权弱化。这些问题是由我国的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这些基本矛盾分结构矛盾和运行矛盾,结构矛盾包括:中央银行与其他银行监管权人的权力界限矛盾、分业监管模式下监管协调机制与法律资源供给的矛盾、银监会等监管权人的单一属性与银行监管的多重利益的矛盾、银行监管权的法律能力与责任能力的矛盾,运行矛盾包括:目标的冲突与模糊的矛盾、规则立法权优化与监管权的公信力缺失的矛盾、监管权利益定位模糊矛盾。我国目前银行监管权配置改善的核心问题是:第一,如何依托现有体制完善配置结构。第二,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本土体系的竞争力。第三,如何在我国特有的法治条件下解决监管权利益多元化矛盾。我国已经具备了完善银行监管权结构的外部环境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矛盾解决应当从矛盾的成因入手,建立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原则方向,按照所确立的原则逐步从规范上、结构上构建完善的银行监管权配置。

盛维[5](2010)在《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是服务业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其机理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从而带来产业的国际化扩张,在制造业国际化扩张过程中,需要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物流等生产者服务业的支持,从而拉动了生产者服务业的国际化扩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虽然依托制造业,但有着与制造业FDI不同的动因、特征、路径和区位分布。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际商务文献一直集中于制造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之上,很少关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笔者可从以查阅到的国内有关的文献发现,国内对于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及其国别选择的研究更是捉襟见肘,充其量也只是刚刚起步。本研究并非是另辟溪径,而是在经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指导下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与制造业FDI区位因素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并检验经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对其的适用性,以期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为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对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区位思想的梳理,本研究发现在全球化、市场化、通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在详细解释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中的具体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它有其特别之处。本研究要解决如下问题:1.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壁垒、特征和趋势是什么?2.哪些东道国因素影响了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国别选择?3.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国别选择与制造业、消费者服务业有什么差异?4.不同类型的生产者服务业的东道国因素有什么不同?5.上海如何能吸引到更多的生产者服务业FDI?本文由第一章绪论和主体性的七章构成,具体结构和内容如下:第二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相关理论述评。梳理并总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及其所包含的区位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适用性。第二部分是国内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评述。第三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动因、壁垒和特征。动因分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壁垒同样分为内部壁垒和外部壁垒。国际化扩张的特征分为区位特征和行业特征两部分。未来趋势则是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在规模、方式和区位分布方面的预测。第四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理论模型。本章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出发,论述东道国因素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扩张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东道国这些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将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区位选择与其他产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进行比较,以彰显与其他产业国际化扩张区位的共性和自身的独特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章构建了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理论模型。第五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本章是对上一章理论研究的实证。随机抽取在上海的650家各类外资生产者服务业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取部分公司高管进行深度访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层次分析,以此对前文的理论研究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案例研究。本章分别选取了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研发两个行业国际化扩张区位的动因、现状以及区位分布进行研究,弥补前面章节理论分析之不足。第七章:上海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区位分析。本章属于前几章研究的拓展研究。着重论述上海外资生产者服务业的现状、区位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如何吸取更多的生产者服务业外资提出政策建议。第八章:论文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研究结论和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本研究的结论支持Erramilli、Ekeledo和Sivakumar等学者提出的权变论的观点,即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有别于制造业,主因是服务业的独有特征。同样,依据本文的研究,生产者服务业的本身特性也是其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不同于制造业甚至消费者服务业的主要原因。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可以帮助生产者服务业在国际化扩张时选择东道国,使得企业目标和东道国特征尽可能协调一致。该模型有助于生产者服务业对众多东道国因素进行整合,排序和权衡,最终据此选出优先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试图走出国门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服务业公司的理论指导,二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城市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生产者服务业FDI的理论指导。

杨方[6](2010)在《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银行业的内在风险也在不断积累,银行危机的频繁爆发生动地说明现行国际银行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银行业面临的各类金融风险中,系统风险是最为值得重视的一类,对此类风险的监管失灵表明目前的银行监管体系中有一些深层的制度性缺陷亟待弥补。在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银行业系统风险日益增大,系统风险演变为系统危机的可能性始终存在,这就要求各国政府监管部门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国内银行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彼此间的监管合作与协调。然而,传统的外部监管制度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体系与市场约束机制在银行系统风险监管体系中的作用,同时,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应该通过各种双边和多边的途径建立更为有效的国际监管体制。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银行系统风险的概念、银行监管主体、法院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地位等基础问题,并结合几次重大的银行业危机以及相应的监管改革对银行系统风险监管法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简而言之,银行系统风险是一种由少数银行机构引发的可能造成整个银行体系不稳定的可能性,严重的系统性危机会对宏观经济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政府监管也存在失灵的问题,有必要将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私人主体的市场约束等制度也纳入到银行系统风险监管体系的运行之中,换言之,要建立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多元治理机制。另外,金融监管的法律论也进一步说明,法院和政府部门等外部监管者并不能完全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从历史来看,银行系统危机的爆发与银行监管制度的改革始终相伴相随,制度变革与法律创新是人类对金融危机不断反思的重要成果。第二章围绕外部监管体系中的制度性问题展开了讨论,资本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得传统的银行系统安全网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政府监管部门有必要考虑进一步强化贷款限制、杠杆限制、流动性提供、防止恐慌等创新监管制度的作用。由于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平行地行使管辖权,难免造成银行系统风险监管中的积极或消极冲突,而这些冲突都有可能引发银行系统风险,因此各国监管机构有必要通过各种双边、多边方式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协调。银行系统风险事件的发生通常与银行机构的经营失误、监管机构的失职有直接关系,因此,追究相关的法人机构、银行管理层、专业人士甚至监管机构的法律责任对于银行系统风险的防范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三章从制度设计与监督管理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讨论。应该说,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系统风险防范有直接的关联性,内部控制有助于从源头消除系统风险的隐患,当然这种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商业银行应该从管理层监督和控制文化、风险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职责分离、信息和交流、监督措施和纠正缺陷等五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而银行监管机构、外部审计师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保证银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第四章对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着重强调了信息披露制度在市场约束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市场约束机制的实在性已经得到了经济学界的实证支持,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设计来实现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机制的有效运行。其中,建设存款人、其它债权人等私人主体的风险防范激励机制是市场约束机制的应有之义,而相关信息的公开披露是保证市场约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第五章讨论了银行系统风险国际监管体系的实践与改革问题。欧盟机构在系统风险的理论研究与监管制度的改革实践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目前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实现还存在理论与现实的障碍。巴塞尔监管体制是目前的全球性银行系统风险监管制度,这种“软法+软组织”的模式固然存在一定的优越性,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银行体系的缺陷。银行系统危机乃至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需要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建立全球统一的系统风险监管体系应该是未来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方向。

陈怡君[7](2007)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金融监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自由化在信息科技化的推波助澜下已导致各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等经济主体跨越国境而在全球金融市场进行资金之筹措与运用。相对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各国金融市场的活动也日益扩张,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打破的国界之限制,因此金融自由化后,国际化接踵而至,两者如影随形。世界各主要先进国家在经历一连串的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之后,已经使得金融服务业的三个基本部门(银行、证券、保险)之界线愈来愈模糊,国与国之间金融竞争已发展成跨国性银行的竞争为主流,而银行也结合证券业及保险业之力量朝着金融集团方向发展,透过多角化的经营策略与服务功能,提供跨国性与综合性之金融服务。美国、英国、德国长久以来虽然坚持高度专业分工之金融体制,亦无法自外于这股全球金融巨流,金融监理措施亦须随之调整。金融自由化放宽了限制竞争的规则,充分使得跨国企业(金融机构)全力冲刺业务扩大获利基础:金融整合则使得跨国银行的业务经营空间得以不断放宽,使其金流无远弗界的全球化,不受时空及国家的限制,这两大趋势,使得企业发展得以透过跨国银行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加持,造就了更多大型国际化企业,但跨国金融机构本身却遭逢前所未见的体制不稳定性,形成前所未见的冲击。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体系安全所造成的冲击更是猛烈而直接,此处所指包含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网络化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业务。因此,各国和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在加强对传统金融业务风险监管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对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的监管,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法规和操作指引,以规范业务发展,督促金融机构防范和控制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为完善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的监管,特别是其市场风险、对方违约风险及操作风险等的监管,提供了许多参考性文献和国际最佳实践主要原则。本文第一章,即是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监理之基本理论,首先探讨金融自由化近年之演变及学理之意义。同时针对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广泛扩展,不断改变着全球银行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提出观察与探讨。同时针对金融监理与规避风险的方向提出报告。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使得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得以放宽,达到提升银行经营效率、分散业务风险的优点,惟放宽业务之同时亦可能在利益冲突、经济势力集中、风险承受及安全网使用等方面产生新的监理问题。台湾地区自一九九。年开放新银行设立迄今,由于新银行资本额最低订为新台币壹百亿元,企业投资银行情形相当明显,造成企业资本与银行之金融资本结合,且日渐形成金融集团之趋势,金融集团在监理锋面可能衍生之传染性风险、资本的双重运用等问题乃成为监理当局应考虑之重点。本文第二章,探讨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对金融业之影响。由于全球金融环境变化与时俱增,现有规定已跟不上大型及国际性银行日益纯熟之风险管理技术,且发生资本套利等等诸多令银行风险更形增加之情形。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于1999年6月发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第一版草案,经过二次修正及三次量化影响评估后,于2004年6月发布定案版本,预计自2006年底开始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强调“最低资本要求”、“监理审查程序”及“市场制约机能”等三大支柱;二、除原有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外,尚增加作业风险最低资本要求:三、修订及增订信用风险及作业风险资本计提方法,除标准法外,允许银行使用内部风险模型计提最低风险性资本,并对信用风险抵减及资产证券化作进一步规范。本次修订幅度甚大,不论对银行业或金融监理机关均将产生重大影响。本章针对现行资本协议之主要缺失及新资本协议修订之主要内容作一比较,同时以美国监理机对此之具体作法作一报告,如何妥善管理所面临之风险并将之控制在可忍受范围内,成为现今银行管理之最大课题。在第三章当中,延续前两章节之精神,进一步针对金融业在风起云涌的并购风潮下,合并后的金融业不断大型化,更凭借雄厚的资本优势与强大研发能力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同时带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业在此复杂又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金融监理工作所面临之挑战更是前所未见,极大的挑战是确保大型机构的经营安全与健全,藉以维护各国甚至全世界金融市场之安定,尽管大型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能力远高于一般中小型金融机构,但若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足,发生类似恩龙案或霸菱案等人谋不臧之舞弊事件,势必损及金融市场之稳定。其处理后续之代价亦难想象,因此本章以美国为观察对象,何以金融监理在美国已风险管理为主要架构,同时进一步探讨以风险管理为金融监理基础之全球金融监理趋势。第四章与第五章为重要研究,同样以探讨金融监理为出发,但深层追踪国际金融日新月异的创新发展中,如何针对新金融商品、衍生性金融商品进行监管。第五章中则针对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理提出意见。此二章节主体以其它先进国家用哪些指标为基础做为监理要点,从金融创新与新种金融商品切入,介绍金融商品之演变、大型商业银行研发新种金融商品之组织架构及作业流程,摘述美国金融监理机关对新种金融商品之规范与措施,包括近期美国金融监理机关发布健全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交易联合声明草案,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采取多元化之金融监理制度,但是对于较广泛且严重的金融议题,往往经过金融监理机关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后对外发表联合声明,例如本文所提到对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交易的联合声明。此外,美国金融监理机关对于新种金融商品之监理特别强调“退场机制”(Exit Strategy)或“替代方案”(Alternative Plan),亦即在法规中要求金融机构推出新商品前必须先考虑将来商品销售不如预期时,如何退出市场或以其它可行的商品代替,以减少金融机构的损失或对客户与市场的冲击等,值得效法。随着金融机构的大型化,金融超级市场逐渐形成,除了金融机构的商品将被当作一般商品在金融市场买卖外,金融机构业务也将以费用收入为主,取代传统贷款收入;在金融监理资源有限,金融商品日趋复杂化的情况下,未来的金融监理将以金融机构的自律机制为主,包括董事会及高阶管理阶层的自律体系、衡量自有风险的管理系统等。此外,新种金融商品藉由国际间金融监理、会计制度的差异,赚取投机利润,全球金融监理机关如何在鼓励金融创新之余,仍能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暨稳健经营,全球合并监理体系及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建立,恐将是未来趋势。

宗杰[8](2007)在《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与措施。

巫云仙,李震亚,龚秀敏,韩莉[9](2005)在《从美日银行破产分析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文中指出一、前言金融业与一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而银行业又是一国金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成功与否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如果一国的银行业出现危机,则会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例证。由于这些国家在金融领域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约束机制,没有严格实行商业银行贷款抵押和

曹毅[10](2005)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资金资源的融通和配置是通过金融组织来完成的。从世界经验来看,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美国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内外迂回、银证板块结合,金融创新、银证交叉渗透,制度变革、银证回归统一这三个阶段,至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 面对混业经营所带来的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融合,走向集中化、国际化和全能化,金融控股公司就是这一金融制度变迁进程中出现的非常重要的金融组织形态。 尽管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平等互惠的贸易金融服务系统,但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几年后,国内金融业将直接面对国外金融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是金融制度性的根本冲击:首先,分业经营制和混业经营制的制度差异将构成冲击的集中点;其次,银行的中间业务、伏秀客户群、业务骨干优秀人才,将是外资在华金融机构和国内金融业争夺的主要重点。面对冲击,中国金融业需要在金融制度改革上加大力度,从人员素质、产权结构、市场准入、技术水平、分配制度、监管能力、提高透明度等方面,按照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化准则深化改革。由于西方国家的金融体制己由过去的分业经营演变为混业经营,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在国内外的金融市场上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因此,我国金融业制度变迁的关键在于:应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探索迈向混业经营的体制转型,而金融控股公司正是我国金融业制度变迁发展的现实选择。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企业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资源。而整合的意义就是将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有机地组织协调起来,将分工的专业化优势和系统的群体优势统一起来。因此,在国际金融业大变迁的环境下,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成为运用金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探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是金融控股公司在进行整合时需考虑到的因素,且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整合的内容;然后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来提升绩效和规避风险;最后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情况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 本文围绕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来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对国际国内金融业大变迁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描

二、美国银行运作网络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银行运作网络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1.5 本文研究的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1.5.1 不足之处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商业银行
        2.1.2 商业银行监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利益论
        2.2.2 政府监管理论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现状
    3.1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及原则
        3.1.1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目标
        3.1.2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原则
    3.2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发展历程
        3.2.1 1949年至1978年,央行自身监管
        3.2.2 1978年至1992年,监管探索阶段
        3.2.3 1992年至2003年,分业监管体制阶段
        3.2.4 2003年至今,央行及银保监会共同监管
    3.3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组织体系
        3.3.1 中国人民银行
        3.3.2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3.3.3 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
    3.4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取得的成效
        3.4.1 监管法律建设不断完善
        3.4.2 监管主体架构不断优化
        3.4.3 事前风险防范逐步形成
        3.4.4 大型监管活动日益增多
        3.4.5 监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3.4.6 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问题
    4.1 政策体系建设方面
        4.1.1 相关监管法规不够健全
        4.1.2 相关监管职责不够明确
    4.2 监管执行过程方面
        4.2.1 监管目标不够清晰
        4.2.2 执法标准不够统一
        4.2.3 监管手段不够科学
        4.2.4 沟通协调不够到位
        4.2.5 质量考核不够完善
        4.2.6 队伍建设不够全面
    4.3 金融市场环境方面
        4.3.1 监管以外的监管力量运用不充分
        4.3.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健全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不同经济时期运行特点所影响
        5.1.1 综合国情的发展需求
        5.1.2 辩证理论的实践运用
    5.2 受监管当局自身因素所制约
        5.2.1 监管理念更新及时性不强
        5.2.2 监管配套建设匹配度不足
    5.3 受社会经济外部因素所制约
        5.3.1 政绩导向下的基层行政干预
        5.3.2 社会环境变化发展
第6章 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6.1 美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6.2 英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6.3 新加坡商业银行管理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第7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建议
    7.1 完善监管体系顶层设计
        7.1.1 健全监管法律,及时更新法规
        7.1.2 完善监管框架,明确工作职责
        7.1.3 实现信息共享,整合监管资源
    7.2 加强监管配套建设
        7.2.1 优化系统建设,提升监管效率
        7.2.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质量
        7.2.3 深化综合评价,增强监管效力
        7.2.4 开展质量监督,促进监管规范
    7.3 强化商业银行约束
        7.3.1 夯实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
        7.3.2 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
    7.4 引导社会公众力量
        7.4.1 整治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7.4.2 充分利用市场约束机制
        7.4.3 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7.4.4 引导公众群体监督力量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中小银行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小银行比较优势的研究
        1.3.2 关于银行业竞争与效率的研究
        1.3.3 对中小银行发展与定位的研究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总体研究框架
        1.4.2 各章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小银行比较研究的若干理论基点
    2.1 金融中介理论
        2.1.1 金融中介理论对银行作用的解释
        2.1.2 金融中介理论的新进展
    2.2 银行业规模发展理论
        2.2.1 银行的规模经济性
        2.2.2 银行的范围经济性
    2.3 关系型贷款理论
        2.3.1 软信息与关系型贷款技术
        2.3.2 中小银行关系型贷款的比较优势
    2.4 银行的公司治理理论
        2.4.1 银行的公司治理特性
        2.4.2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比较优势
    2.5 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
        2.5.1 市场结构的一般理论
        2.5.2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2.6 中小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要点
        2.6.1 中小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6.2 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要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中小银行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定位
    3.1 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状况
        3.1.1 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
        3.1.2 美国中小银行的现状分析
    3.2 中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状况
        3.2.1 中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
        3.2.2 中国中小银行的基本现状
    3.3 中小银行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3.3.1 中小银行的地位与作用
        3.3.2 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宏观环境比较
    4.1 银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4.1.1 经济环境
        4.1.2 制度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美国中小银行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4.2.1 影响美国银行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4.2.2 影响美国中小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制度环境
        4.2.3 影响美国中小银行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4.3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4.3.1 影响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的经济环境
        4.3.2 影响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的制度环境
        4.3.3 影响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4.4 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宏观环境的对比分析
        4.4.1 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经济环境比较
        4.4.2 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制度环境比较
        4.4.3 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比较
    5.1 银行业市场结构定义与衡量指标
        5.1.1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定义
        5.1.2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指标
    5.2 美国中小银行发展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5.2.1 美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分析
        5.2.2 美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分析
        5.2.3 美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
    5.3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5.3.1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分析
        5.3.2 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5.3.3 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
    5.4 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对比分析
        5.4.1 中美银行业市场集中程度和变化趋势的比较
        5.4.2 中美银行业市场准入与退出的比较
        5.4.3 中美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美中小银行的经营模式比较
    6.1 中小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定位与选择
        6.1.1 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定位战略
        6.1.2 中小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选择定位
    6.2 美国中小银行的经营模式分析
        6.2.1 美国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与发展模式选择
        6.2.2 美国中小银行的服务对象分析
        6.2.3 美国中小银行的服务区域分析
        6.2.4 美国中小银行的服务产品分析
    6.3 中国中小银行的经营状况分析
        6.3.1 中国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模式选择
        6.3.2 中国中小银行的服务对象分析
        6.3.3 中国中小银行的经营区域分析
        6.3.4 中国中小银行的服务类型分析
    6.4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模式的对比分析
        6.4.1 中美中小银行服务对象的比较
        6.4.2 中美中小银行的服务区域比较
        6.4.3 中美中小银行的服务产品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美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比较
    7.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与内容
        7.1.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的特殊性
        7.1.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容
    7.2 美国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分析
        7.2.1 美国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分析
        7.2.2 美国中小银行的组织结构分析
        7.2.3 美国中小银行的治理机制分析
        7.2.4 美国中小银行的外部公司治理分析
    7.3 中国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
        7.3.1 中国中小银行的产权结构分析
        7.3.2 中国中小银行的组织结构分析
        7.3.3 中国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分析
        7.3.4 中国中小银行的外部公司治理分析
    7.4 中美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对比分析
        7.4.1 中美中小银行股权构成与组织结构比较
        7.4.2 中美中小银行的治理机制比较
        7.4.3 中美中小银行的外部公司治理比较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8.1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度量
        8.1.1 中美中小银行绩效度量方法和指标体系
        8.1.2 美国中小银行的绩效度量
        8.1.3 中国中小银行的绩效度量
    8.2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8.2.1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8.2.2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3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8.3.1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比较
        8.3.2 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具体作用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9.0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
    9.1 优化中小银行发展的宏观环境
        9.1.1 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9.1.2 优化中小银行发展的制度环境
        9.1.3 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9.2 培育有利于中小银行发展的市场结构
        9.2.1 逐步完善竞争型的市场结构
        9.2.2 形成差异化的分层竞争格局
    9.3 明晰中小银行的经营模式定位
        9.3.1 客户结构中小化
        9.3.2 经营对象地方化
        9.3.3 产品服务个性化
    9.4 构建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结构
        9.4.1 促进产权结构多元化
        9.4.2 充分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能
        9.4.3 健全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ITO模式与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解释
    1.2.1 信息技术外包
    1.2.2 外包模式
    1.2.3 效率评估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关于信息技术外包与外包模式的研究
    1.3.2 关于外包模式选择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1.4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写作思路与分析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2.商业银行外包模式与效率的理论解释
2.1 比较优势机理分析
2.2 规模经济机理分析
2.3 离岸服务外包模型机理分析
2.4 内部治理理论分析
2.5 网络化理论分析 3.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模式比较分析
3.1 商业银行外包模式分析
3.2 香港商业银行的外包模式分析
    3.2.1 香港商业银行专属外包模式
    3.2.2 香港商业银行第三方外包模式
3.3 内地商业银行的外包模式分析
    3.3.1 内地商业银行专属外包模式
    3.3.2 内地商业银行第三方外包模式
    3.3.3 合资合作外包模式
3.4 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外包模式对比 4.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效率比较分析
4.1 专属外包模式的效率比较
4.2 第三方外包模式的效率比较
4.3 合资合作外包模式的效率比较
4.4 本章小结 5.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相关案例分析
5.1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外包案例分析
5.2 国家开发银行外包案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6.借鉴香港经验提升内地商业银行ITO效率的对策
6.1 关于继续发挥在岸外包优势的对策
    6.1.1 不断完善法律框架,提升在岸选择机会
    6.1.2 加强风险防范和监控,促进在岸外包健康发展
6.2 关于走向离岸外包模式的建议
    6.2.1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开展离岸外包模式
    6.2.2 加强内部控制,内外结合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致谢

(4)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银行监管权的本源理论
    2.1 权力认识论基础上的监管权法律本质
        2.1.1 不同视角下的权力起源学说形成的监管权逻辑起点
        2.1.2 不同学说的权力本质推论的共性发掘——利益形态
        2.1.3 由权力的法律上利益本质角度认识监管权本质
    2.2 权力与权利比较视角下的监管权本质分析
        2.2.1 权利认识论的共性分析——利益性
        2.2.2 从权力与权利的相互关系认识监管权利益本质的永恒性
        2.2.3 结论
    2.3 监管权的利益正当性分析
        2.3.1 监管权利益是监管权的前提性基础
        2.3.2 监管权的公共利益正当性分析
        2.3.3 监管权的社会利益正当性分析
        2.3.4 监管权的个人利益正当性分析
    2.4 银行监管权的利益本源分析
        2.4.1 法律配置银行监管权的理由
        2.4.2 银行监管权的法律含义界定
        2.4.3 银行监管权代表利益的解析
        2.4.4 银行监管权代表利益的相互关系
        2.4.5 银行监管权利益关系运动的规范指引——法律配置
第3章 银行监管权配置的理论发展
    3.1 银行监管权配置的理论演进
        3.1.1 基于货币管理的配置
        3.1.2 基于公共利益的配置
        3.1.3 基于私人利益的配置
        3.1.4 基于金融特性的配置
        3.1.5 基于行为规则指引的配置
    3.2 银行监管权配置理论对法律选择的作用
        3.2.1 为法律配置新的银行监管权提供依据
        3.2.2 创设的银行监管权作为法律传统因素而保留
        3.2.3 决定了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多元化利益结构
    3.3 法律对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功能表现
        3.3.1 银行监管权配置是法律上的再分配
        3.3.2 银行监管权配置是法律提供的规范性约束
第4章 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本体理论
    4.1 银行监管权的法律特殊性
        4.1.1 银行监管权构成方面的法律特殊性
        4.1.2 银行监管权形式方面的法律特殊性
    4.2 银行监管权的具体法律形态(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构成要素)
        4.2.1 按照利益属性分类
        4.2.2 按照利益主体形式划分
        4.2.3 按利益客体形式划分
        4.2.4 按利益的表现形态划分
    4.3 银行监管权配置结果的决定因素
        4.3.1 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含义理解
        4.3.2 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决定因素
    4.4 银行监管权配置的逻辑范式
        4.4.1 银行监管权主体配置范式
        4.4.2 银行监管权的实体配置范式
第5章 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的成因
    5.1 美国的银行监管权配置结构
        5.1.1 美国银行监管权的配置演进
        5.1.2 美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特点
    5.2 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的例证——次贷危机
        5.2.1 次贷市场
        5.2.2 危机形成的路径
        5.2.3 以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本体理论对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
    5.3 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的成因总结
        5.3.1 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方面的危机比较
        5.3.2 危机比较下的银行监管权配置固有矛盾的发现
第6章 克服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的法律比较
    6.1 德国的银行监管权配置
        6.1.1 主体配置范式
        6.1.2 实体配置范式
        6.1.3 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解决
    6.2 英国银行监管权配置
        6.2.1 主体配置范式
        6.2.2 实体配置范式
        6.2.3 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解决
    6.3 日本的银行监管权配置
        6.3.1 主体配置范式
        6.3.2 实体配置范式
        6.3.3 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解决
    6.4 韩国的银行监管权配置
        6.4.1 主体配置范式
        6.4.2 实体配置范式
        6.4.3 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解决
    6.5 美国对银行监管权配置失灵的危机后调整
        6.5.1 主体配置的调整
        6.5.2 实体配置的调整
        6.5.3 美国银行监管权配置调整的失灵解决
    6.6 结论
第7章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
    7.1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范式分析
        7.1.1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范式选择的历史演进
        7.1.2 形成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结构的法律框架
        7.1.3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范式特征
    7.2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表现
        7.2.1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内在价值追求
        7.2.2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外在表现
    7.3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矛盾所在
        7.3.1 结构层面
        7.3.2 运行层面
    7.4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问题成因总结
第8章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完善
    8.1 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改善的核心问题
        8.1.1 如何依托体制背景完善配置结构
        8.1.2 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本土体系的竞争力
        8.1.3 如何在我国特有的法治条件下解决监管权利益多元化矛盾
    8.2 我国对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原则
        8.2.1 监管权以公权为主私权为辅的原则
        8.2.2 权力明晰原则
        8.2.3 权力程序化原则
        8.2.4 适当的司法审查原则
        8.2.5 权力协调原则
        8.2.6 监管透明原则
        8.2.7 监管者解释原则
        8.2.8 权力问责原则
    8.3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权法律配置的建议
        8.3.1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总体思路
        8.3.2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权配置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生产者服务业
    二、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理论述评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发展概述
    一、1960 年代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区位思想
    二、1970 年代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区位思想
    三、1980 年代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区位思想
    四、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经典理论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的解释
    一、关于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假设前提的讨论
    二、折中理论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的适用性分析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的解释
    四、全球价值链理论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的解释
第三节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研究
    三、对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动因、壁垒与特征
第一节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动因
    一、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外部动因
    二、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内部动因
第二节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壁垒
    一、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内部壁垒
    二、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外部壁垒
    三、与制造业国际直接投资壁垒的比较
第三节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总体特征
    一、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行业特征
    二、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区位特征
    三、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未来趋势 第四章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理论模型
第一节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东道国因素分析
    一、东道国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二、东道国政策文化因素分析
    三、东道国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比较
    一、与制造业FDI 区位选择的比较
    二、与消费者服务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比较
第三节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理论模型构建
    一、理论模型的研究基础
    二、区位选择理论模型 第五章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实证研究
第一节 生产者服务业区位选择实证研究思路与假设
    一、生产者服务业区位选择实证研究思路
    二、生产者服务业区位选择实证研究假设
第二节 生产者服务业区位选择实证研究设计
    一、生产者服务业分类的依据与调查行业的选择
    二、问卷的设计、调查与回收
第三节 生产者服务业东道国因素实证分析
    一、生产者服务业东道国因素的总体分析
    二、不同类型生产者服务业东道国因素实证分析 第六章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跨国银行国际化扩张的区位选择
    一、跨国银行国际化扩张的动因
    二、跨国银行国际化扩张的进程
    三、跨国银行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
第二节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扩张的区位选择
    一、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扩张的动因
    二、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扩张的进程
    三、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 第七章 上海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区位分析
第一节 上海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现状与问题
    一、上海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现状
    二、上海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出现的问题
第二节 上海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优势和劣势
    一、上海的区位优势
    二、上海的区位劣势
第三节 上海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政策和服务方面的建议
    二、经济环境方面的建议 第八章 论文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创新
    一、研究结论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节 论文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一、论文的不足之处
    二、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 附录二 调查问卷
英文版
中文版 后记

(6)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银行系统风险的概念
        一、系统风险定义的国内研究
        二、系统风险定义的国外研究
        三、银行系统风险的定义
        四、银行系统风险定义的相关概念
        五、系统风险的类型与银行系统风险的性质
    第二节 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主体分析
        一、银行系统风险问题的公共性
        二、政府外部监管的质疑论
        三、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治理观
        四、金融监管主体的秩序论
    第三节 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法律论
        一、"最优法律论"的标签——贝克尔-斯蒂格勒模型与波斯纳
        二、科斯定理的误读与正解
        三、法律不完备理论
        四、法院在银行系统风险监管中的作用
    第四节 银行系统风险的历史与金融监管法制的发展
        一、1930年代的银行挤兑危机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二、1980年代发达国家银行业危机与银行监管制度的革命
        三、国际银行系统风险事件与监管制度的创新
        四、次贷危机的爆发与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
第二章 银行系统风险外部监管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银行系统风险外部监管方法(一)——传统法律制度的缺陷
        一、资本监管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
        三、最后贷款人制度
    第二节 银行系统风险外部监管方法(二)——创新法律制度的引入
        一、贷款集中限制
        二、杠杆限制
        三、流动性提供
        四、防止恐慌
    第三节 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管辖权问题
        一、管辖权的单边实践
        二、管辖权的双边协调
        三、管辖权的区域协调
        四、管辖权协调的巴塞尔模式
    第四节 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法律责任问题
        一、银行控股公司的法律责任
        二、董事与高级职员的法律责任
        三、专业人士的法律责任
        四、监管机构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银行系统风险内部控制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银行内部控制与银行系统风险防范的关系
        一、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
        二、银行内部控制与银行系统风险防范的关联性
    第二节 银行系统风险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
        一、管理层监督和控制文化
        二、风险识别和评估
        三、控制活动和职责分离
        四、信息和交流
        五、监督措施和纠正缺陷
    第三节 银行系统风险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
        一、美国银行系统风险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
        二、英国银行系统风险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
        三、银行系统风险内部控制监督中的审计师
第四章 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发展
        一、银行市场约束的概念
        二、银行系统风险的防范与市场约束的引入
        三、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的理论研究
        四、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的现状
        五、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的局限
    第二节 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的法律实践
        一、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制度的确立与强化
        二、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制度的主体分析
        三、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的法律机制——以存款人约束机制为例
    第三节 银行系统风险市场约束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信息披露制度在银行监管中的地位
        二、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与实施
        三、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规范
        四、信息披露制度的局限与不足
第五章 银行系统风险监管体制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银行系统风险区域监管体制改革——以欧盟监管实践为例
        一、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历程
        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
        三、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论争
    第二节 银行系统风险全球监管体制的性质与缺陷——巴塞尔银行监管体制评析
        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法律性质
        二、巴塞尔监管规范的软法性
        三、巴塞尔银行监管体制的运作
        四、巴塞尔银行监管体制的两难境地
    第三节 银行系统风险国际监管体制的完善
        一、宏观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建议
        二、银行系统风险国际监管体制的三种方案
        三、国际监管体制改革的现实困难
        四、监管体制改革障碍的理论分析
        五、系统风险国际监管体制的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7)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金融监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动机和目的
    二、研究方法和途径
    三、主要论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金融自由化所衍生之银行监理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对各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趋势背景
        二、何谓金融自由化?范围与意义
        三、何谓金融全球化?范围与意义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对金融业之潜在风险及其防范
        一、潜在风险之分类
        二、金融自由化所衍生的跨国性银行的国际监理问题
        三、跨国性银行国外分支机构特殊之监理问题
    第三节 金融监理与金融检查制度
        一、金融监理
        二、金融检查
        三、金融检查制度的改进方向
        四、加强金融机构自律功能
        五、加强金融机构财务信息公开,发挥市场监督功能
        六、订定“金融机构危机处理原则”,以维护社会大众权益
        七、建立金融检查预警制度
        八、建立金融机构信用评等制度
        九、建立市场制约(Market Discipline)功能
    第四节 规避金融机构风险的几种方法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化
        二、建立金融机构的同业自律机制
        三、加强并表监管与资本控制
        四、充分信息披露与完善市场约束
        五、加强各国(地区)监管当局的广泛合作
第二章 美国银行及监理机关因应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之研究
    第一节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发展之沿革简介
        一、巴赛尔资本协定简介
        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发展背景
        三、新资本协议适用范围、目标及架构
    第二节 新资本协议修订重点
        一、第一支柱—最低资本需求
        二、第二支柱—监理审查程序
        三、第三支柱—市场纪律
    第三节 美国监理机关因应新资本协议之措施
        一、资本适足性规范之沿革及现况
        二、因应新资本协议之前置计划
        三、新资本协定之实施草案
    第四节 美国银行因应新资本协议之策略及现况
        一、风险管理策略之演进
        二、因应新资本协议之策略
        三、因应新资本协定之现况
第三章 银行并购风潮下国际金融监理制度之趋势与挑战
    第一节 以风险为导向(risk-focused supervision)的金融监理
        一、以风险为导向的金融监理方式与传统监理方法之比较
        二、以风险为导向的监理原则与程序
    第二节 风险管理制度
        一、风险管理之定义
        二、风险之来源与管理方法
    第三节 内部控制制度
        一、内部控制之定义与观念阐释
        二、巴塞尔监理委员会所订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原则
    第四节 现阶段挑战与因应之道
        一、在银行并购新环境下银行监理及管理面临之挑战及其因应之道
        二、从美国经验看监理大型化金融机构因应之道
        三、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新种金融商品、结构式金融商品、创新设计商品与金融监理
    第一节 金融创新与新种金融商品
        一、组织结构的创新
        二、商品的创新
        三、程序的创新
    第二节 金融商品之主要类型及演变
        一、从传统性金融商品到衍生性金融商品
        二、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再衍生(Exotic Derivatives)
        三、结构性债券(Structured Notes)的多样组合
        四、保本型商品(Principal Guarantee Product)的崛起
        五、金融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及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Credit Derivative) 的发展
        六、气候衍生性商品(Weather Derivatives)的兴起
    第三节 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研发新种金融商品之组织架构及作业流程
        一、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组织架构及作业流程
        二、纽约银行(Bank of New York)组织架构及作业流程
        三、美国金融监理机关对新种金融商品之管理规范
    第四节 美国金融监理机关对新种金融商品之监理架构
        一、监理架构之起源
        二、专责管理员(Relationship Specialist)与中央联系点(Central Point of Contact) 的任务
        三、结构式商品之金融监理
    第五节 结构式商品之金融监理
        一、美国金融监理机关对金融商品之管理规范
        二、英国金融监理机关对金融商品之监理架构
第五章 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理机制探讨
    第一节 网络银行与金融监理机制
    第二节 网络银行网页服务及业务内容
    第三节 网络银行之安全风险评估
        一、系统接口设施及相关设备
        二、威胁分析
        三、弱点分析(Vulnerability Analysis)
        四、控制分析
        五、风险与冲击分析
    第四节 信息安全政策机制(控管措施的实体化)
        一、密码政策
        二、人员训练
        三、防火墙安全政策
        四、其它考虑
参考书目
后记

(8)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总体思路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基础
    2.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出和发展
    2.1.2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和本质
    2.1.3 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构架与功能
    2.1.4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框架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2.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
    2.2.3 国际组织的银行公司治理原则与标准
2.3 两种典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2.3.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2.3.2 德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2.3.3 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比较
    2.3.4 两种模式的演变趋势
    2.3.5 经验借鉴
2.4 本章小结 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沿革与现状
3.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沿革
    3.1.1 国有银行的演变
    3.1.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沿革
    3.1.3 治理结构公司化标志性事件
3.2 治理结构公司化取得的成绩
3.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产权主体的“人格化”虚置,多头监督管理导致监督力度不足
    3.3.2 委托—代理机制形同虚设,纵向管理链条多,效率低下
    3.3.3 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激励约束机制扭曲
    3.3.4 公司治理的组织框架不健全
    3.3.5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银行经营透明度不高
    3.3.6 多元化的经营目标难以衡量经营者绩效
    3.3.7 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3.3.8 宏观经济环境与法制环境不协调
    3.3.9 市场机制未能渗透并有效发挥效能
    3.3.10 社会信用建设落后
3.4 中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3.4.1 中国银行概述
    3.4.2 中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3.4.3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构建完善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总体框架
4.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基本含义
    4.1.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总体目标
    4.1.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原则
    4.1.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标准
    4.1.4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战略选择
    4.2.1 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运作环境分析
    4.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分析
    4.2.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阶段
4.3 构建完善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总体框架
    4.3.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选择前提性认识
    4.3.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
    4.3.3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总体架构
4.4 本章小结 5 完善国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5.1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产权结构
    5.1.1 推进股份制改造
    5.1.2 明确出资人法律定位
    5.1.3 完善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机制
    5.1.4 谨慎引进民间资本
    5.1.5 加大引入机构投资者的力度
5.2 强化国有银行的核心管理,整合管理架构
    5.2.1 完善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制衡机制
    5.2.2 完善董事会制度
    5.2.3 完善监事制度,加强监事会职能
    5.2.4 完善高效管理层组建机制
5.3 完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5.3.1 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5.3.2 建立多元化激励方式
    5.3.3 强化约束机制
5.4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5.4.1 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
    5.4.2 规范信息披露的方式
    5.4.3 创新信息披露的手段
    5.4.4 确保信息披露的质量
5.5 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5.6 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5.6.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5.6.2 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5.7 确立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
5.8 本章小结 6 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6.1 深刻认识完善外部治理结构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6.2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
    6.2.1 合理定位政府的角色
    6.2.2 强化监管当局执行外部监督的作用
6.3 完善外部法律环境
    6.3.1 健全保证银行稳健运营的相关法律
    6.3.2 强化法律对银行治理的外部监管职能
6.4 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制
    6.4.1 大力发展企业信用
    6.4.2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6.4.3 加强政府信用
6.5 完善外部治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6.5.1 强化产品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6.5.2 完善市场监督对银行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
    6.5.3 强化资本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6.5.4 强化控制权市场对完善国有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目的和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有关金融整合的文献综述
    2.1 关于并购整合理论的文献综述
    2.2 关于并购整合绩效的文献综述
    2.3 关于金融业整合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研究
    3.1 金融控股公司产权整合的内涵
    3.2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形态
    3.3 基于金融创新的金融控股公司产权整合研究
    3.4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模式
    3.5 小结
第四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整合研究
    4.1 基于金融功能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4.2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4.3 基于交叉行销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4.4 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整合方式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绩效研究
    5.1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规模经济
    5.2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范围经济
    5.3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协同效应
    5.4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绩效的实证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风险研究
    6.1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风险分析
    6.2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6.3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VaR风险管理技术
    6.4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风险的财务管理研究
    6.5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的防火墙制度
    6.6 小结
第七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
    7.1 中国金融业的制度变迁
    7.2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7.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战略选择
    7.4 小结
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四、美国银行运作网络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研究[D]. 许栋友.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2]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D]. 何婧. 湖南大学, 2013(12)
  • [3]香港与内地商业银行ITO模式与效率比较研究[D]. 宋均法. 江西财经大学, 2010(02)
  • [4]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 魏晓东. 辽宁大学, 2010(06)
  • [5]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研究[D]. 盛维.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06)
  • [6]银行系统风险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D]. 杨方. 武汉大学, 2010(05)
  • [7]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金融监理研究[D]. 陈怡君. 中国政法大学, 2007(07)
  • [8]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 宗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1)
  • [9]从美日银行破产分析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A]. 巫云仙,李震亚,龚秀敏,韩莉. 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05
  • [10]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D]. 曹毅. 复旦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美国银行网络化经营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