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媒体与一个阶层的盛宴(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19)在《《中国企业家》财经人物报道研究(2011.1-2018.5)》文中研究指明财经人物是经济发展中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商业观念、商业战略对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财经人物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关乎着个人,还记录着经济历史的变迁,他们不仅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更是记录者。然而,对于财经人物的报道总是会僵化为“高、大、全”,如何为读者呈现一个鲜活、真实的的企业家形象也成为了财经人物报道的重点。本文以《中国企业家》为研究样本,分析其生活化的财经人物报道风格,以期对今后同类报道提供参考借鉴。
李萃翠[2](2014)在《多维观照: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推广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如何调动各方力量塑造城市形象并解决好城市形象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就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题中要义。本文以媒介的表征来反思中国现代的城市化进程,梳理并重新定位城市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提供一个可以操作和借鉴的城市形象传播体系。第一章分阶段梳理不同时代背景下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包括1949-1978年间革命语境下的、1978-1992年间改革开放语境下的以及1992-2012年间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第二章结合城市营销理论及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研究,讨论城市建构的传媒策略。本章提出中国城市营销的背景,从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不断将土地卖给开发商,而“买入”城市的恰恰是这个城市的市民,在这一买一卖当中,中国的城市化的资金得以积累,城市形象得以重新塑造。同时通过引用城市品牌与营销的概念,列举不同时期、不同城市、不同媒介的例子,阐明了城市品牌营销的各个重要因素,以及点出中国城市中存在过分依赖媒体对城市的形象塑造,忽略了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内涵养成的问题。第三章探讨大众传媒建构社会认同、整合社会意识的所为与不为,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例子,阐述了中国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政治因素、政府意愿对媒体的导向,以及详细论述了财富的崇拜、流行都市文化和当代“城市剧”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第四章论述了传媒对城市“他者”的塑造,通过城市“新移民”、性工作者、失业人员三个阶层,解构大众传媒对于城市“他者”的形象呈现及媒体的话语表达与“他者”的社会阶层属性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重要关联。在制造认同的过程中,官方媒体主要采用放大美好品格的一贯方式,并将负面的事物遮蔽于受众的视野之中,而市场化媒体则试图挖掘“他者”群体的真实生活面貌,以期获得社会同情与宽容。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出于特定的目的会使得媒介所建构的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其自身如此多元而富有活力。第五章基于上述四章的分析,阐述了城市病的表现、形成原因,并反思了英美国家对城市病治理的经验教训。详细论述了如何从城市硬件,城市营销和大众传媒的形象建构与符号传播三个层面塑造理想的城市形象,以及如何从“连接”、“沟通”和“共享”三个方面建立一个可沟通的城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将居于主导地位,大众传媒则作为积极的参与者。总之,无论是城市形象还是传播媒介,其背后一定是深刻的文化根基。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改变,而非单纯的批判。城市应正视自身所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本文更加注重从方法论层面出发就如何推动城市发展、如何塑造理想的城市形象以及大众传媒何以可能创新为一种公共领域并作用于可沟通城市建设进行具体论述,以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建言献策。
楚好杰[3](2013)在《《中国达人秀》热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秀节目是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物,它兴起于欧美,在二十世纪末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从1984年央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到后来红遍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见证了中国内地选秀节目从无到有到辉煌的发展历程。2005-2007年间,选秀节目在我国遍地开花,打开电视清一色的电视选秀节目,但是在选秀节目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电视台唯收视率为主要目的经营模式导致节目同质化、形式单一、格调低下、缺少文化涵养等问题严重,许多节目出现为吸引眼球而“出位”现象,这引起了广播电视总局的注意,并在2007年颁布了许多关于选秀节目的“禁令”,使在中国红火了三年的选秀节目开始降温,并在2010年陷入低谷。然而2010年7月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播出却意外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中国达人秀》的热播引起国内媒体的关注。《中国达人秀》不仅在收视率、经济利益方面获得成功,在社会效益方面也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认为“该档节目体现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并存、多元文化诉求。注入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形象,有文化的传承的态度,有文化追求的力量,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示,在这个平台上给予一个释放,《中国达人秀》做到了这一点”。①《中国达人秀》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选秀节目的开创者——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什么《中国达人秀》能在选秀节目进入低谷期且在受到广电总局许多条件的控制下还是能够掀起选秀节目的热潮。我选这个题目的目的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通过对具体案例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之道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达人秀》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达人秀节目提出几点发展的策略。此外,通过对该文的写作,希望能够让人们对选秀节目这样的一种电视形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为以后评价选秀节目提供一个落脚点,并且希冀通过对《中国达人秀》节目成功元素的研究,为我国电视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个范本,使我国的选秀类节目能够沿着更加健康、更加成熟的方向成长壮大。
赵金岭[4](2013)在《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结构,壮大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对高端体育旅游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法等方法,以畅爽体验理论、消费社会学等理论为依据,首次从多元的视角对我国高端体育旅游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具体如下内容如下:(1)高端体育旅游,是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体育旅游而言的一种具有不同特质的旅游形式。是指随着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为满足游客追求“畅爽”体验之需求,由旅游企业开发的“高精尖”体育旅游产品。它是部分人士所热衷的一项特殊的体育旅游活动,是体育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依据的标准不同,对高端体育旅游的分类也不同。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高端体育旅游分为七大类,即:高端休闲类体育旅游、高端刺激类体育旅游、高端野战类体育旅游、高端节事类体育旅游、高端修学类体育旅游、高端观赏类体育旅游和高端竞技类体育旅游。(3)高端体育旅游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对旅游者个体来讲,获取畅爽体验补偿自我匮缺;通过区隔消费空间满足符号消费偏好;第二,对体育旅游产业整体来讲,可以使其结构优化,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第三,对相关产业来讲,通过高端体育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优势竞争力;第四,对国家来讲,赚取更多外汇、提升国家形象。(4)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高端体育旅游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保障;新近崛起的中、上阶层人士渴望通过高端体育旅游这一特殊介质来满足自己的体育消费偏好并以此来彰显他们的身份、地位或者财富,从而使高端体育旅游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为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而交通、技术的极大改进和提高则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微观层面来看,个人和家庭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极大提高,为高端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可能,而获取畅爽体验并获取社会的认同等因素则为他们提供了心理动力(5)当前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高端体育旅游被异化;资源开发比较混乱,产品结构欠佳;相关法规建设滞后或缺失,相关市场有失规范;相关人才严重不足,高端体育旅游后续发展明显乏力等。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不但要制定科学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合理规划、开发高端体育旅游资源,还要完善旅游立法体系,严格法律监管活动,以及注重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6)结论与展望:高端体育旅游活动对我国已经具有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对其概念、内涵及功能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存在着许多偏见。尽管如此,高端体育旅游在带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壮大体育产业规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对我国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本人将对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活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郭焕焕[5](2013)在《公民视频新闻传播探析》文中认为传媒大亨默多克曾经预言:视频短片将成为在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预言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似乎已经得到了证实。网络视频作为流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互联网产业链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的发展轨迹表明,它在凝聚着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目前,许多视频网站为了增强其竞争力开始自觉地借鉴传统媒体的做法,重视原创新闻的首先发布,试图做“主流化内容”的发布平台,如优酷网的拍客频道,六间房的社会频道,激动网的播客频道等。就连门户网站搜狐、新浪都开通了自己的拍客频道,这些频道的设立为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的同时,也为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所谓公民视频新闻就是公民新闻与视频新闻的一个交集。文中所说的公民视频新闻就是公民新闻中的视频类内容,是指网络视频中由普通民众拍摄和上传,以反映社会突发事件或热点事件为主的一部分内容。它包括公众拍摄的突发事件、奇闻轶事、社会百态,流行现象、甚至是家长里短、好人好事、打架斗殴等。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阐释了公民视频新闻产生的文化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它的传播优势,并且结合案例总结了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特色及传播价值,此外着重分析了当前公民视频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最后对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关于公民视频新闻存在原因、传播特色、和传播价值的探讨,希望能为公众、学术界和政府机构更好的使用、把握、引导公民视频新闻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提供参照。
朱香铃[6](2013)在《网络反腐制度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平台,它具有信息大、互联网以其反应迅速、传播广泛、挖掘深入、信息量大、影响程度深的特点,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它也在极其强烈地改变着当今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当前,网络反腐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的新形式,其所掀起的反腐风暴极大的改变了我国的反腐格局,成为了体制外的重要力量。目前,网络反腐被人民寄意重望,希望它能够在当前严峻的腐败形势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网络反腐轰轰烈烈的背后仍然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基于人治式的网络反腐带有偶发性、选择性、群众性、运动性的特点,这并不利于网络反腐作为长效机制发挥其作用,需要我们借鉴国外利用网络反腐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自身特殊情况作出积极应对,因势利导,以制度理性引导非理性的社会监督行为,通过权力制衡,法制建设和公民参与等机制建设,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的进程中。本文首先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梳理和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还简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然后对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的理论分析。论文首先对网络反腐进行科学的界定,找出网络反腐的特征,指明网络反腐有话语权回归、权力监督、培育公民等功能。其次对网络反腐面临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通过对某些网络反腐过程中群体极化、非理性选择、偶发性问题的表现,对网络反腐这些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进而为对策提出奠定基础。对国外运用互联网进行腐败治理的成功管理经验进行了梳理,从而得出其运用网络推进信息公开、推进社会参与、流程监控、廉洁教育的经验,这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回应公民诉求、廉洁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启示和借鉴。然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网络反腐的对策及建议,主要从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具体机制建设和公民素养提升方面进行了阐述。
陈璐[7](2012)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争夺与共享 ——一种历史过程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从1983年诞生以来,在国家、媒体、企业和受众历经三十年的角力与协作下发生数次意义的变迁。本文选择了中观的历史过程考察和微观的文本研究结合的方式,将研究对象置于比较宽广的理论空间和现实背景之内,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生产流通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勾连、互动及其对传播进程及结果的影响,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将春节联欢晚会视为静态的文本的片面性。基于上述的思路,本文以历史演进的时间顺序为经,以各方力量在春晚传播中的角逐和协作为纬,设置了明暗交织的两条线索。本文将春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83年-1997年,1998年-2010年,2010年春晚结束后至2012年,分别对应正文的三个章节。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从年节庆典的基本内涵入手,考察1983-1997年之间的春晚,揭示此阶段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节日仪式注入加强团结、凝聚人心等政治意义,从而使春晚逐渐演变成为国家主导的年节庆典。此外,本章也发现了此时媒体在完成政治使命之余的市场探索行为,不过这些市场观念及实践对春晚的深远影响并未立刻显现。第三章针对晚会在1998-2010年的生产流通进行了集中探讨。在权力与市场两种导向的协作与牵制的过程中,国家、媒体和企业也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首先,国家主导的局面继续维持;其次,三者也在局部展开协作,各取所需。其结果是,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晚会在多重力量的推动之下,逐渐从国家主导的年节仪式过渡为政治与消费的杂糅体,成为国家为主、媒体和企业共享话语权的场域。这一新的仪式景观日益将受众视为规训和贩卖的对象,而非节日的平等参与者,因而逐渐引发传-受矛盾的外显。第四章以2010年春晚结束为起点,将研究的重点置于受众对春晚的对抗和解构的大范围扩散,及其对意义生产阶段所起到的反作用。虽然这种反作用所起到的制约尚不足以和自上至下的宰制力量形成对等,但是它冲击了持续多年的不对等的传-受关系以及传播格局。受此影响,国家和媒体进行了诸多调整举措,一方面积极收编受众以平息矛盾,另一方面则改头换面维持对晚会的控制,不同力量对晚会的争夺与共享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后为本文的结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的嬗变呈现出三个特征:文化形态从偶然、单一发展为常态化、复合的传播活动集群,权力关系从支配方式向交互方式过渡,价值呈现从一元向多元转型。三个特征由外而内,互相映照,既彰显了春晚三十载历史流变的特征、规律,又折射了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共同发展轨迹。
段劲楠[8](2012)在《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文中研究说明郑苏(Su Zheng)的《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Claiming Diaspora-Music, Trans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Chinese America)一书属于“美国音乐领域”(American Musicspheres)系列中的九部着作之一,该系列由马克·斯洛宾(Mark Slobin)担任主编。郑苏的这本着作以美籍华人音乐生活为核心,提供了当今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流散写作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案例,同时也为国内音乐和相关学术研究补充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全书正文共分八章。第一、二章以历史叙事的方式引入着作讨论主题,并深入对研究涉及的各理论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第三章记录了现存最早的、与美国华人经历相关的音乐材料,并且分析了各类音乐创造与华人多样化的移民经历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全面概述了当前纽约市美籍华人逐渐形成的广泛的音乐体裁;第五章引入了美籍华人音乐创造的空间旅行;第六章通过族裔媒体产品、流行音乐、以及跨国族裔媒体网络的视角,观察了美籍华人流散音乐的世界;第七章通过7位移民音乐家个人的故事探索流散经历对个体音乐创造和音乐表达所造成的影响,并试图从微观上审视广泛的社会模式和人类个体能动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第八章讨论了跨越民族国家边界(该边界用于界定美籍华人音乐世界的范畴)的个体、音乐团体、文化机构之间的多重联系、互动、以及多向交流。书评名为“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音乐流散写作——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评《流散诉求》”,其一方面从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结合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理论中独具特色的方面对郑苏所做的流散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翻译实践谈及了自己的观点。
金晶[9](2012)在《城市文化的媒介呈现 ——《上海壹周》与“海派”文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的多元化,媒介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时间的推移使传播媒介愈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如果我们将目常生活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服务生活,引领消费时尚”为内容的生活服务类报刊成为迅速崛起的城市第三类报刊。上海作为中国新型都市的典型代表,无论经济生活还是文化发展一直走在前列,上海的新型报纸也在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而逐渐成长丰富,目前上海时尚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翘楚。创刊于2000年10月的《上海壹周》始终把上海文化的精髓“海派”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定位,把报纸内容直达读者心灵作为追求的目标,精心选择生活资讯,十分注重细节,讲究品位,强调服务性与可读性,紧紧抓住“上海的壹周,壹周的上海”两大资讯要素,在新闻选题上形成了上海周报独有的时间、空间多维交叉融合的特色:既讲求新闻的深度,在选题的层次和质量上精于般日报;又强调选题的宽度,在选题的时效性与丰满度上优于一般杂志,由此确立了自身的优势,以人文气息浓,精神气质强,设计感强而在读者中具有极高的阅读共鸣。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区域文化风格的建构有赖于媒体,《上海壹周》这样一份都市时尚类刊物,坐落在上海这座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城市,必然受到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的影响,“海派”文化是怎样孕育这份刊物?《上海壹周》这份在新时代出版的报纸,它眼中的“海派”文化是什么,又是如何呈现的?在社会变迁的框架中,“海派”文化表现出怎样的发展与变化?本文选择《上海壹周》进行研究,探寻传统与现代并存、经典与时尚碰撞的上海以及“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是如何与这份报纸共生互进的。本文将分为四个章节,通过文本分析探讨新时期新环境下时尚都市类媒体呈现的新特点,解读带有城市文化特点的新型报刊。第一章具体引入《上海壹周》这份报纸如何生于上海这座城市,“海派”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创刊伊始的“海派”定位。第二章通过具体的内容选择进行分析,通过独特的新闻选题和别样的专栏策划,用具体的办报策略表《上海壹周》倾情“海派”。第三章将剖析“海派”文化中由来忆久的消费因素对《上海壹周》的影响,历史的渊源与当下消费社会到来的现实对接,成就了《上海壹周》对“海派”文化的新诠释。第四章本文将以消费主义衍生下的繁华都市图景为切口,探究新时代下的“海派”是否还是人们印象中古老的“海派”文化,“海派”的特性在当下是更加突出还是日渐被同质掩埋。
关妮纳[10](2011)在《从文本和受众因素分析我国新财经媒体品牌建构》文中认为2000年左右,我国相继诞生了一批新财经媒体,近10年间它们以其独具一格的内容和品牌化的经营理念成功的树立了各自的品牌,深受读者欢迎。本文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这三份新财经报纸为样本,选取文本和受众两方面的因素,通过三大报纸之间、三大报与我国传统财经报之间、三大报与西方财经报之间进行比较,从而体现出三大报的文本和受众特色。试图从分析对比之间归纳出在品牌特色建设过程中,我国新财经媒体是在文本操作、受众定位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实践得失。大多数的媒体品牌研究是按照品牌学的框架进行,但是由于品牌的无形性特点,最终难以落实到媒体的实际操作中,导致品牌建设与媒体操作两相离。本文避免以品牌学的整体大架构研究,选取媒体品牌建设中最重要的文本和受众因素,举一反三,总结媒体在品牌建设的实际中如何将无形的品牌建设有形化,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
二、一个媒体与一个阶层的盛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媒体与一个阶层的盛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企业家》财经人物报道研究(2011.1-2018.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企业家》财经人物报道概况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家》发展概况 |
一、《中国企业家》的创刊 |
二、《中国企业家》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家》生活化报道风格的形成 |
一、企业文化对报道风格的影响 |
二、生活化的财经人物报道风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财经人物报道对象分析 |
第一节 报道对象的所处领域 |
一、报道对象的领域分布统计 |
二、“新商业”领域为关注重点 |
第二节 报道对象的性别情况 |
一、报道对象的性别比例统计 |
二、女性报道过于集中,日常关注不足 |
第三节 报道对象的类型 |
一、财经人物成功、失败经验总结 |
二、热点事件中的财经人物报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经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财经人物报道的主题 |
一、企业创立 |
二、企业危机与企业创新 |
三、企业继承 |
四、灰色地带 |
五、商界女性 |
第二节 财经人物报道的价值取向 |
一、注重外围人士的采访,保证报道的客观 |
二、注重深度挖掘,展现事实的完整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经人物报道的形式分析 |
第一节 报道的体裁统计及分析 |
一、通讯,展示报道深度 |
二、特写,反映人物思想 |
三、专访,突出有价值信息 |
第二节 财经人物报道的栏目和篇幅统计及分析 |
一、报道栏目丰富,以封面、特写为主 |
二、报道篇幅大于三个版面以上的居多 |
第三节 体裁与栏目的分布形式分析 |
一、体裁与栏目分布情况梳理 |
二、体裁与栏目相对应的利弊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经人物报道的语言分析 |
第一节 对话 |
一、彰显人物个性 |
二、展示人物态度 |
第二节 直接引语 |
一、增强现场感 |
二、调节文章进程 |
第三节 流行语 |
一、流行语使用情况 |
二、使文风更加活泼 |
第四节 提问 |
一、多种提问方式灵活运用 |
二、以设置悬念、引发好奇为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多维观照: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形象建构的变迁 |
一、城市与大众传媒 |
二、革命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形象(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1978—1992) |
四、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1992—2012) |
第二章 城市形象建构的传媒策略 |
一、城市形象的政治经济学 |
二、城市品牌的传媒策略 |
三、“地产”、“地王”、“地标” |
四、城市传播与城市形象片 |
第三章 城市形象的多维建构 |
一、政治符号:“中国城市化运动”的媒介镜像 |
二、财富崇拜:城市精英的媒体再现 |
三、流行文化与都市风景 |
四、人性幻象与当代“城市剧” |
第四章 城市形象的认同性建构 |
一、制造认同:“他者”如何进入城市 |
二、传媒塑造的城市“他者” |
三、谁的城市:作为“他者”的社会阶层 |
四、期待融入:“他者”对城市的感知与认知 |
第五章 城市形象建构的困境与出路 |
一、城市形象建构的困境:城市病?媒体病? |
二、国外的经验与教训 |
三、理想城市形象的媒介形塑 |
四、构建“可沟通城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中国达人秀》热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选秀节目概况 |
2.1 选秀节目界定 |
2.2 选秀节目兴起的背景 |
2.2.1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消费时代的到来 |
2.2.2 心理需求与主要动机 |
2.2.3 选秀的市值 |
2.3 选秀节目的特征 |
2.3.1 参与度 |
2.3.2 平民偶像 |
2.3.3 娱乐性 |
2.3.4 大众评判 |
2.4 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
2.4.1 萌芽期 |
2.4.2 高潮期 |
2.4.3 调整期 |
3. 《中国达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及成功原因分析 |
3.1 《中国达人秀》发展现状分析 |
3.2 《中国达人秀》成功原因一:创新 |
3.2.1 创新理念 |
3.2.2 创新节目模式 |
3.3 《中国达人秀》成功原因二:成功的营销策略 |
3.3.1 产品营销 |
3.3.2 品牌营销 |
3.3.3 广告营销 |
3.4 《中国达人秀》成功原因三:传递正能量 |
3.4.1 “人文娱乐”与“主旋律”选秀 |
3.4.2 娱乐化和人性化 |
4. 《中国达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
4.1 才艺的缺席 |
4.2 直播:“瞒”与“骗” |
4.3 嫌疑:此“达人”与彼“达人” |
4.4 短信与公平 |
4.5 广告“硬”植入 |
4.6 “中国达人”发展后劲不足 |
5. 《中国达人秀》发展的一些启示 |
5.1 品牌的打造 |
5.2 产业链的形成与衍生 |
5.3 频道的凝聚与扩散 |
5.4 正确看待收视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五、主要相关理论依据 |
第一章 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
第一节 体育旅游与高端体育旅游 |
一、体育旅游 |
二、高端旅游 |
三、高端体育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
四、高端体育旅游的活动内容 |
第二节 高端体育旅游的分类、价值及其特征 |
一、高端体育旅游的分类 |
二、高端体育旅游的价值 |
三、高端体育旅游的特征 |
第三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一、高端体育旅游的参与者及其分类 |
二、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三、中产阶层——高端体育旅游主要消费群体 |
第二章 高端体育旅游的功能 |
第一节 补偿、满足功能 |
一、体验的流变及高端体育旅游体验的内涵 |
二、畅爽体验的获取与匮缺的自我补偿 |
三、消费空间的区隔与符号消费偏好的满足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功能 |
第三节 促进产业集聚功能 |
一、完善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二、创造优良环境,推动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 |
第四节 提升国家实力功能 |
一、吸引来华游客,赚取更多外汇收入 |
二、改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声誉 |
第三章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产生动因 |
第一节 高端体育旅游产生的外部动因 |
一、宏观经济因素 |
二、社会因素 |
三、产业政策因素 |
四、交通、技术因素 |
第二节 高端体育旅游产生的内部动因 |
一、个人收入 |
二、心理因素 |
第四章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 |
三、我国高端体育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
四、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式 |
五、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状况 |
第二节 我国部分地区发展高端体育旅游产业案例分析 |
案例(Ⅰ) 海南省游艇旅游产业调查研究 |
案例(Ⅱ) 青岛市高端体育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 |
案例(Ⅲ) 我国空中高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第三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展望 |
第五章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现在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观念问题:认识偏颇,高端体育旅游产生异化 |
二、产品开发问题:产品结构欠佳,资源开发不利 |
三、产品定位问题:内涵把握不准,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四、法规问题:相关法规不健全,市场规范失度 |
五、人才瓶颈问题:相关人才匮乏,后继发展明显乏力 |
第二节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
一、正确判断高端体育旅游发展态势,科学制定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 |
二、明确角色定位,正确选择高端体育旅游发展新模式 |
三、科学规划高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新引擎 |
四、丰富文化内涵,通过整合营销打造高端体育旅游知名品牌 |
五、完善旅游立法体系,严格高端体育旅游市场活动法律监管 |
六、注重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高端体育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
二、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群体已经初具规模 |
三、高端体育旅游的功能具有多元性 |
四、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生的动因多样而复杂 |
五、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将出现新的发展动向 |
六、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
七、制定积极的对策,是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二节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公民视频新闻传播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概述 |
2 公民视频新闻的产生背景、发展脉络及其优势 |
2.1 公民视频新闻传播的文化背景 |
2.1.1 政治环境的开放 |
2.1.2 公民社会参与意识觉醒 |
2.1.3 数字技术的支撑 |
2.2 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脉络 |
2.2.1 由“公民新闻”到“公民视频新闻” |
2.2.2 从网络视频到公民视频新闻 |
2.3 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优势 |
3 公民视频新闻的内容取向及传播特点 |
3.1 公民视频新闻的内容取向 |
3.2 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特点 |
3.2.1 传播主体的个体化 |
3.2.2 传播视角的平民化 |
3.2.3 传播形态的非凡性 |
3.2.4 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
4 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价值分析 |
4.1 突出的时效性缩短了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时间 |
4.2 通过自我层面上的议程设置影响媒介议程 |
4.3 个性化多元化表达使现实社会得到立体化呈现 |
5 公民视频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传播效力与占据空间的失衡 |
5.1.2 法律意识淡薄,侵犯他人权利 |
5.1.3 “把关人”的缺位滋生一系列问题 |
5.2 应对策略 |
5.2.1 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 |
5.2.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视频新闻实施把关 |
5.2.3 完善网络管理长效机制,让公民视频新闻走向制度化正常化 |
6 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趋势 |
6.1 与传统媒体融合传播地位不断提高 |
6.2 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将加入公民视频新闻传播的行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网络反腐制度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网络反腐问题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 网络反腐的含义、表现形式及特征 |
2.1.1 网络反腐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
2.1.2 网络反腐的基本特征 |
2.2 研究网络反腐问题的理论依据 |
2.2.1 “小世界”理论 |
2.2.2 参与民主理论 |
2.2.3 寻租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 |
2.2.4 公民社会理论 |
2.3 网络反腐的功能分析 |
2.3.1 网络反腐的正面功能 |
2.3.2 网络反腐的负而功能 |
第3章 网络反腐的非制度化分析 |
3.1 网络反腐的兴起 |
3.1.1 当前我国腐败的严峻形势 |
3.1.2 网络反腐的兴起 |
3.2 现阶段网络反腐的非制度化表现 |
3.2.1 网络反腐查处腐败具有偶然性 |
3.2.2 反腐过程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
3.2.3 网络反腐不平等针对所有腐败现象 |
3.2.4 “群体极化”激情反腐 |
3.3 网络反腐非制度化的消极后果分析 |
3.3.1 无序的网络反腐破坏有序民主参与 |
3.3.2 人治化的网络反腐不利于法治社会形成 |
3.3.3 激情化的网络反腐易侵犯公民权利 |
第4章 国外网络反腐制度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网络反腐制度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
4.1.1 运用网络平台推进信息公开 |
4.1.2 网络技术化推进社会参与 |
4.1.3 政府服务流程监控问责 |
4.1.4 以网络为载体开展廉洁教育 |
4.2 国外网络反腐制度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4.2.1 电子政务建设促进透明公开 |
4.2.2 服务能力建设回应人民诉求 |
4.2.3 改进廉政教育方式 |
第5章 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5.1 制定和完善网络反腐相关法律法规 |
5.2 系统构建网络反腐体系 |
5.3 健全网络反腐机构和人员 |
5.4 科学设计和安排网络反腐的工作流程 |
5.5 推进网络平台信息公开 |
5.6 提升和培养网络公民素质 |
5.7 运用网络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争夺与共享 ——一种历史过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综述 |
1.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
2 国家主导的年节庆典(1983年-1997年) |
2.1 年节庆典的基本内涵及其变迁 |
2.1.1 传统社会:“辞旧迎新”、“官民同乐” |
2.1.2 解放后至文革:为政治服务的革命节日 |
2.1.3 社会转型时期:回归与重新定义 |
2.2 国家控制下的仪式传播 |
2.2.1 现实因由:宣传管理体制从日常向节日辐射 |
2.2.2 国家管控的表现之一:直接控制节目生产 |
2.2.3 国家管控的表现之二:意识形态的间接制约 |
2.2.4 国家与媒体的协作:收编与迎合 |
2.3 媒体在政治边缘的市场探索 |
2.3.1 国内新闻传播行业早期的市场转型 |
2.3.2 市场观念及实践在晚会中的萌动 |
2.3.3 市场行为对春晚的潜在影响 |
3 权力与市场的共谋及角力(1998年-2010年) |
3.1 权力控制与市场实践的合谋 |
3.1.1 行政保护下的资源垄断 |
3.1.2 权力庇佑下的成本控制 |
3.1.3 盈利激增巩固权-利同盟 |
3.1.4 双重导向在内容生产中的混合 |
3.2 市场与权力的局部矛盾 |
3.2.1 国家对媒体市场实践的制约 |
3.2.2 市场实践逐渐干扰权力宰制 |
3.2.3 市场行为激化其他矛盾 |
4 多元信号的显现(2010年春晚结束至2012年) |
4.1 受众在意义再生产阶段的变化 |
4.1.1 以对抗和解构为主的意义再生产 |
4.1.2 对抗与解构的成因及影响 |
4.2 国家和媒体的求稳与应变 |
4.2.1 盈利方式的改变与收益的保持 |
4.2.2 视觉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
4.2.3 晚会内容的变与不变 |
4.2.4 其他环节中的控制与收编举措 |
附录 |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致谢 |
技术注释 |
译着技术注释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矛盾丛生的“流散音乐文化”的构成 |
第三章 纽约与跨太平洋之旅:美籍华人种族化历史经历当中的音乐 |
第四章 此时此地的音乐:一个国际化城市中的流散声音景观 |
第五章 多元文化主义由私有领域向公共展示的转变:绘制音乐生产、消费和(再)呈现的地方地理文化进程 |
第六章 “我们的目标是与世界其他地方同步”:跨国媒体文化与流行音乐 |
第七章 移位的诗学与政治:七位移民音乐家小传 |
第八章 美国亚裔/华裔音乐语境当中文化政治的模糊性 |
注释 |
索引 |
图例注解 |
表格注解 |
谱例注解 |
书评: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音乐流散写作——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评《流散诉求》 |
一、引言 |
二、理论背景 |
三、《流散诉求》中后殖民语境下的流散写作 |
四、践: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流散翻译(代译后记) |
参考文献 |
问题汇总表 |
译名问题表 |
注释译名问题表 |
(9)城市文化的媒介呈现 ——《上海壹周》与“海派”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上海壹周》的“海派”定位 |
第一节 生于上海 |
第二节 承袭“海派” |
第三节 倾情“海派” |
第二章 “海派”生活的媒介捕捉 |
第一节 “海派”对《上海壹周》市场定位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派”文化中的新闻关注 |
第三节 “海派”文化的亲民策划 |
第三章 媒介呈现的消费图景 |
第一节 消费主义倾向——“海派”的选择 |
第二节 都市人的审美趣味 |
第三节 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世界 |
第四章 媒介中的“海派”想象与反思 |
第一节 《上海壹周》中的城市想象 |
第二节 媒介呈现中的同质“海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从文本和受众因素分析我国新财经媒体品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背景和方法 |
第一章: 我国新财经报纸品牌概述 |
1.1 媒体品牌重要性和特性 |
1.2 我国新财经媒体诞生及品牌发展状况 |
1.3 媒体品牌建构的主要因素 |
第二章: 我国新财经报纸品牌建设中的文本特色 |
2.1 我国新财经报纸品牌建设中的文本内容特色 |
2.1.1 《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之间的比较 |
2.1.2 我国新财经媒体与传统财经媒体内容特色比较 |
2.1.3 我国新财经媒体与西方财经媒体内容特色比较 |
2.2 我国新财经媒体版面风格比较分析 |
2.2.1 我国新财经报纸面划分特色 |
2.2.2 我国新财经媒体版面设计比较 |
第三章: 我国新财经媒体品牌建设中的受众定位 |
3.1 我国新财经报纸目标受众群体定位 |
3.1.1 三大新财经媒体目标受众定位 |
3.1.2 我国新财经媒体目标受众比较分析 |
3.2 我国新财经媒体品牌目标受众的营销特色 |
第四章: 我国新财经报纸品牌建构发展的思考 |
4.1 差异化是新财经报纸品牌存在的前提 |
4.1.1 内容和版面风格的差异化 |
4.1.2 目标受众群体的差异化 |
4.2 优质的内容是品牌建构的基础 |
4.3 报纸风格与目标受众的契合是品牌顺利发展的保证 |
4.4 不断创新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一个媒体与一个阶层的盛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企业家》财经人物报道研究(2011.1-2018.5)[D]. 王莹.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2]多维观照: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D]. 李萃翠. 苏州大学, 2014(12)
- [3]《中国达人秀》热现象研究[D]. 楚好杰.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2)
- [4]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赵金岭.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5]公民视频新闻传播探析[D]. 郭焕焕. 郑州大学, 2013(11)
- [6]网络反腐制度化问题研究[D]. 朱香铃. 湖南大学, 2013(10)
- [7]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争夺与共享 ——一种历史过程的考察[D]. 陈璐. 武汉大学, 2012(05)
- [8]译着:《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及书评[D]. 段劲楠. 上海音乐学院, 2012(02)
- [9]城市文化的媒介呈现 ——《上海壹周》与“海派”文化[D]. 金晶. 安徽大学, 2012(10)
- [10]从文本和受众因素分析我国新财经媒体品牌建构[D]. 关妮纳. 广西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