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论文文献综述)
蒋彤[1](2019)在《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与创化 ——论余华《活着》创作手法的杂糅性与独创性》文中指出余华小说《活着》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对余华来说还标志着其创作风格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小说《活着》的创作与流传都处在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之下,《活着》、余华以及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下各种文学思想流派的影响。为此,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活着》放置在当代中外文学关系的背景中,来进一步考察《活着》的文本特征和文学特性。论文提炼出与《活着》相关的五个关键词“先锋”、“新写实主义”、“新历史主义”、“民间写作”以及“道家思想”,并以这五个关键词为考察线索,详细分析了《活着》里的多元文学因素,探讨了这些多元文学因素所形成的《活着》杂糅性、独创性的特征,突破了过去对《活着》文本特征单一性定位的观点。余华是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吸收与创化,具有典型性。本文在“结语”中,借助本个案研究,对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影响与创化关系背景下的当代文学文本特性,提出了进一步思考。
孙红梅[2](2013)在《从余华的现代文学作品中解读真实与虚伪并存的价值观》文中认为现代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由"生活真实"和"心理现实"两种"真实"并列组成,这与现实主义思维模式中的真实论的体系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生活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对于将来也是未知数;心理却是主观意识,它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而且是最高的存在,是不可代替的。他们的观
刘树娟[3](2012)在《“上帝死了”语境下生命的支撑——读余华小说《活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有的亲人都相继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与他相伴,对于《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来说,真可谓"上帝死了"。福贵仍然坚强、平静、安然的活着,支撑他的是他曾经拥有过的亲人的真情关爱,以及他的乐观和对生命本能的挚爱。
张余雷[4](2010)在《余华小说暴力叙述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中,余华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位。他通过近乎残酷的方式向人们叙述了一个充满着暴力和血腥的世界,他用呼喊的方式向人们证明着人性恶这一特征;而到了90年代以后,他的创作似乎发生转型,他似乎更加的关注现实生活,似乎在向世人展示温情的一面。但我们在细细的品读过后,他的潜在主题依然与暴力有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本论文从余华小说的暴力叙述入手,对余华小说叙述方式的前后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等诸多方面加以分析:第一部分阐明研究暴力叙述转变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通过余华对童年的记忆以及早期的创作解析了其对暴力痴迷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通过比较余华几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和《许三观卖血记》等,分析了余华小说暴力叙述嬗变的原因和轨迹。即:叙述转型的需要、个人反思的结果和社会、读者的需要。第四部分谈到了余华暴力叙述方式转变的意义。这一变化使余华奠定了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而这些取决于他创作的两个方面:第一他塑造了两个独特而新颖的形象:富贵与许三观;二是使小说真正走进读者中间,用最平凡的故事区打动读者。在论文的最后部分,总结了全文,对余华叙述转型加以肯定。
张玲[5](2010)在《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篇小说《活着》是余华由先锋作家向写实主义转型的标志性作品。本文试图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角度,以死亡作为叙事分析的关键词,选取了四组修辞元素——死亡主题、死亡叙事方式、与电影《活着》的死亡叙事技巧比较和死亡象征符号作为研究对象,对《活着》中的死亡叙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探索余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范又玲[6](2010)在《扼住荒诞世界的脖子 ——论余华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从“余华小说中的黑色幽默”这一相对新颖的研究视角出发,简要地介绍了黑色幽默的内涵和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黑色幽默文学的特点和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根据余华小说中黑色幽默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进程,将余华的小说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先锋实验时期、90年代的小说创作、新世纪以后的《兄弟》,分别阐述和分析了各个阶段中余华小说黑色幽默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对余华小说黑色幽默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对余华小说黑色幽默的价值和局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这也许能为余华小说研究拓展出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丰富和补充对余华小说的研究。
闫兰娜[7](2009)在《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余华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总结了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主题,并指出了余华小说苦难主题的存在学意义及其最终的价值体现。
于志杰[8](2009)在《情感与伦理的纠缠 ——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心理》文中认为余华是颇有争议的着名作家,至今我们对余华作品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本文以余华的前期创作技巧为切入点,力求将文本分析与专业意见相结合,达到作家创作技巧的变化与创作心理改变相契合的理论剖析。本文并没有运用先进的理论,但运用了严谨论证方式。笔者通过材料、技巧层层推进,从前期创作技巧归纳出创作理念。并从创作理念大胆假设,演绎出创作思想发展的方向,最后用近期小说来证明假设的准确性。全文是以先归纳后演绎的逻辑方式架构出来的。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笔者从感觉出发,分析余华早期的代表作,寻求作家创作转型的根源。第二章从小说文本和余华本人的资料入手,结合他的创作思想,追寻暴力的内在形成原因。借助于相关评论与笔者研究分析作家的情感变化(从暴力情感与追求理想情感到承受生存苦难与追求理想)。以《在细雨中呼喊》为例分析追求理想与生存“苦难的”斗争。第三章提出在家庭构架下的伦理思想,并通过对《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分析在生存状态下人们承受的苦难的不同特征。第四章分析余华在创作上思想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通过《兄弟》中的人物验证其创作思想的分裂及这种分裂导致爱情沦落与亲情崩裂第五章通过创作思想分析余华近期小说的创作技巧(主题先行)。回到作品中,讨论情感与伦理在时代变迁中的改变。
江鸿洋[9](2008)在《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余华关于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文中研究说明余华曾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极端代表人物。90年代,他连续推出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以其琐碎化、简约化的文本内容和本能化、本真性的“扁平人物”描摹,构筑起一个温和的写实世界,一个几近纯粹的民间化艺术世界,这宣告了余华同先锋派精英立场的告别,也标志着他从对现代主义幻境的迷恋,到向着现实主义实景的还乡。还乡的主题与依据则是站在民间立场上,开始聆听民间的声音。而阔别文坛十年之后,余华携《兄弟》归来,一扫文坛寂寞。《兄弟》显示了余华一如既往的站在民间立场上,不遗余力地专注于民间的叙事方式。本文主要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三部长篇着手,探寻余华的民间情怀,以及对这种民间情怀烛照下民间世界、民间人物、民间苦难、以及民间智慧的深层次思考。余华笔下的民间世界是远离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自由自在的广阔空间。在这里民间的混沌、民间的粗糙、民间的狡猾、民间的朴素、民间的善良与宽容都呈现出它的原始生机与独特的魅力。余华关于民间苦难的极致书写使民间的存在变得沉重、高尚与伟大。民间世界里的芸芸众生各自有着自己的生存哲学,他们以民间特有的智慧无声的消解着一切来自命运、来自生存、来自精神的苦难梦魇。在苦难中升腾起人性的光辉,谱写了一曲来自民间不屈的生命之歌。从而彰显了余华悲悯的民间情怀。
陈琳[10](2004)在《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文中研究指明余华是当代文坛上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在《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他的创作风格和价值尺度有了明显转向。他采用的是民间的叙事立场,通过福贵、许三观凡俗卑微的生存方式展示出民间自在的历史发展方式,表达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理想,闪耀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与创化 ——论余华《活着》创作手法的杂糅性与独创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展开思路 |
第一章 告别现代主义“先锋” |
第一节 现代主义“先锋”的概念 |
第二节 《十八岁出门远行》与《活着》 |
第三节 《活着》与“先锋”的文化背景 |
第二章 走向现代主义“何处” |
第一节 《活着》与现代主义“写实观” |
第二节 《活着》与后现代“历史观” |
第三章 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独创 |
第一节 《活着》与“民间”的视角 |
第二节 《活着》与“道”的生存哲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2)从余华的现代文学作品中解读真实与虚伪并存的价值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实与虚伪存在的现实 |
二、文学中的现实与心理时间的叙述 |
三、心理描写的真实与“什么都没有写”的暗示 |
(4)余华小说暴力叙述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 言 |
第一章 “嗜血”——暴力的来源 |
第二章 苦难主题的呈现 |
(一) 暴力与死亡 |
(二) 温情与悲悯 |
第三章 由显性暴力到隐性暴力 |
(一) 转变的原因 |
(二) 转变的轨迹 |
第四章 余华式“转型”的意义 |
(一) 塑造了两个经典形象 |
(二) 使小说由“上层”走向了民间,更加贴近生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余华小说中死亡主题的嬗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一章 《活着》死亡主题的修辞阐释 |
第一节 《活着》的修辞原型 |
第二节 《活着》的修辞命名 |
第二章 《活着》的死亡叙事方式的修辞阐释 |
第一节 死亡叙事形式:重复 |
第二节 死亡叙事风格:个性化、多元化 |
第三节 双重人物视角的叙事 |
第三章 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的死亡叙事比较 |
第一节 历史态度 |
第二节 叙述方式与叙事策略 |
第四章 《活着》的死亡象征符号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扼住荒诞世界的脖子 ——论余华小说中的黑色幽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余华创作略述 |
第二节 余华创作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创新及价值 |
第一章 黑色幽默在中国 |
第一节 何为"黑色幽默" |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 |
第三节 中国黑色幽默文学产生的背景 |
第二章 暴烈与冷静:刀锋下的幽默 |
第一节 向"荒诞"的存在境遇挺进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叙述策略 |
第三节 黑色幽默风格的呈现 |
第三章 苦难与诙谐:泪水中的幽默 |
第一节 苦难和死亡之痛的幽默消解 |
第二节 诙谐幽默的小人物形象 |
第三节 充满反讽意味的智性语言 |
第四章 荒诞与狂欢:狂欢化的幽默——《兄弟》 |
第一节 荒诞与幽默的高度融合 |
第二节 反英雄人物形象的成熟 |
第三节 黑色幽默叙事的狂欢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苦难产生之渊源 |
二《活着》———终极生命悲剧的苦难呈现 |
三《许三观卖血记》———生存困境的苦难叙写 |
四苦难的存在学意义 |
(8)情感与伦理的纠缠 ——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用感觉世界代替客观世界 |
第一节 初期小说感觉世界的构建 |
第二节 用感觉操纵着事实 |
第二章 余华小说情感的演变 |
第一节 暴力情感的呈现 |
第二节 由生存与理想引发的情感矛盾 |
第三节 对青春情感的反思与归属 |
第三章 在家庭范围内构建伦理 |
第一节 在家庭框架内的伦理思想 |
第二节 在回忆中叙述《活着》的故事 |
第三节 小市民生活状态的展现 |
第四章 爱情沦落与家庭的破灭 |
第一节 从经典爱情走向生活悲剧 |
第二节 家庭在时代变迁中的附加之累 |
第三节 穿越时代的异化叙述 |
第五章 寻找时代性的叙述 |
第一节 叙述的主题先行 |
第二节 时代变迁的隐忧 |
第三节 亲情与伦理在时代变迁中的撞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余华关于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民间世界——渴望自由自在 |
二、民间众生——体味人生百态 |
(一) 民间的歌者——福贵 |
(二) 民间的父亲——许三观 |
(三) 民间的英雄——宋凡平 |
(四) 民间的混世魔王——李光头 |
三、民间疾苦——存在意义的拷问 |
(一) 命运的无常 |
(二) 生存的困顿 |
(三) 存在的尴尬 |
四、民间智慧——无边苦难的救赎 |
(一) 忍耐——向死而生的淡定 |
(二) 拯救——直面惨淡的人生 |
(三) 超越——寻找灵魂的憩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与创化 ——论余华《活着》创作手法的杂糅性与独创性[D]. 蒋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2]从余华的现代文学作品中解读真实与虚伪并存的价值观[J]. 孙红梅.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5)
- [3]“上帝死了”语境下生命的支撑——读余华小说《活着》[J]. 刘树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
- [4]余华小说暴力叙述的嬗变[D]. 张余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5]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D]. 张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 [6]扼住荒诞世界的脖子 ——论余华小说中的黑色幽默[D]. 范又玲. 暨南大学, 2010(10)
- [7]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J]. 闫兰娜. 作家, 2009(10)
- [8]情感与伦理的纠缠 ——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心理[D]. 于志杰. 黑龙江大学, 2009(12)
- [9]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余华关于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D]. 江鸿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10]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J]. 陈琳.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