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中氟乙酰胺类毒鼠药隐性中毒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唐金[1](2019)在《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H小学食物中毒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以来,我国的儿童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涉及儿童的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社会大众普遍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较高。新《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在我国进行了重新修订推行,但是在新法之中,针对儿童食品安全领域的法条却非常之少,在各地的实际监管制度中,涉及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也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儿童密集的小学学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更是危害巨大。对于涉世未深并且食品安全知识淡薄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见识和社会经验有限,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受到的影响更大,实施应急救援的难度更高。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是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并且小学阶段是儿童一生接受应急管理教育和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的黄金时期。人员高度密集、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场所,小学学校往往成为食品安全危机易发地区,在事件发生之时,政府的应急管理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小学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显得必要而迫切。通过借鉴一般应急管理理念,将应急管理的概念引入到小学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中,立足小学学校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学校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出符合小学学校食品应急管理策略,对保证小学学校建设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文章以H小学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为视角,分析事件处理过程中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概括总结小学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改进措施。通过分析以H小学为代表的小学食品安全事件问题,进一步研究此类事件中应急处置机制上的不足,归纳建立对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现状的整体认识,剖析机制上存在的缺失,主要是小学食品安伞事件预警意识薄弱,应急预案空泛落后;应急管理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存在障碍,应急管理处置中公民参与机制缺失,应急处置过程中缺乏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应急管理事后评估机制不完善。并且由此提出对小学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建构与完善的对策建议:健全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预警体系,增强预案实操性;加强应急管理快速响应和协调机制建设;加强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事后评估机制建设。小学生受其自身年龄的局限加之社会家庭的影响,使我国在小学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困难较多。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应是一套包含事前预警、事中处置和事后完善的体系,需要明确政府食品应急管理的主体责任,确立以政府应急管理监管为主、学校应急管理监管为依托、社会应急参与为辅助、家庭应急管理教育为支撑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我国小学学校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体系化建设,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维护良好的小学食品安全环境,做好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后勤保障工作。
于伟咏[2](2018)在《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研究 ——基于四川种植户的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当前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对农业生产提出了优化品种结构、质量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要求。农产品安全问题根源是农药不合理施用导致的农药残留,其负外部性表现为人类健康风险、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破坏,目前我国农药年投入30万吨,单位施药强度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5倍,四川为0.91kg/亩,使用效率低下。控制生产者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第一要务,将质量安全由事后检查监督转为源头控制,但因其具有公共品属性、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并且生产过程复杂多变,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出现“柠檬市场”或逆向选择行为,已严重降低农户收益和消费者福利水平。所以,控制农药安全施用需要内部自我控制和外部政府与市场约束共同作用,进而规范农药安全施用行为。本文以资产专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及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农药安全施用划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两个维度,基于四川省调研数据及官方统计数据,运用Probit、零膨胀泊松回归、OLS等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实证研究。首先,在资产专用性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作用机理基础上,实证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作用结果,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作了讨论,还基于IV-Probit模型探讨了内生性问题。其次,基于需求驱动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了需求驱动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及无公害认证的影响。最后,依据需求驱动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调节效应讨论,分析了资产专用性与需求驱动的交互项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1)农药安全施用整体水平不高,不同作物、地区间存在差异。当前违禁农药使用主要发生在蔬菜作物;农药安全间隔期认识度普遍较高,水果类最高,而蔬菜类最低;大多数农户还是会按照标准剂量施药,其中粮食类高于水果类、蔬菜类;施药次数平均为3.078次,蔬菜最多。无公害认证能有效揭示安全信号,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四川无公害认证农产品存在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涟漪效应、集聚效应及示范效应等特点。(2)资产专用性在不同维度上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影响不同,而信息不对称会影响专用性资产投入和配置,也可能发生机会主义行为和逆向选择风险。物质资产专用性因存在强“锁定效应”,使其对违禁农药使用和施药次数存在抑制作用,对安全间隔期施药和标准剂量施药具有促进作用;种植经验与违禁农药使用显着负相关,技术培训与违禁农药使用、施药次数显着负相关,而与安全间隔期施药、标准剂量施药显着正相关;受教育程度显着促进农户安全间隔期施药,劳动力数量与农药施用剂量形成正向要素替代效应,健康状况反而会正向影响违禁农药使用;经营面积和土地细碎化对硬约束和软约束下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影响存在不确定性。(3)政府规制和公共品牌效应可有效抑制违禁农药使用,促进其在安全间隔期施药。在硬约束下政府规制行为有效,而对软约束下标准剂量施药和施药次数的约束力不强;公共品牌效应带来了品牌溢价和垄断收益,隐性约束着农户采取安全施药行为。(4)需求驱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种植户规范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省会城市成都对农药安全施用的约束强度高于地级市。市场需求容量、至地级市距离对违禁农药使用有负向影响;需求容量、购买能力和至地级市距离对安全间隔期施药存在正向影响;需求容量、至成都距离对标准剂量施药有正向影响;需求容量对施药次数有负向影响,而经济距离与其呈显着正相关。(5)四川种植业无公害认证存在集聚效应和涟漪效应,需求驱动能够促进农产品无公害认证规模和销售额增长。地理距离上,认证主要集中在距离成都周围400公里以内区域;经济距离上,主要集中在与成都人均GDP差距在5万元/人的区域。(6)需求驱动与资产专用性交互作用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作用方向及显着性上存在差异,整体上呈正向调节效应。其中需求驱动强化了资产专用性对违禁农药使用和施药次数的抑制作用,也强化了资产专用性对安全间隔期施药和标准剂量施药的促进作用。由分析结果可知,从资产专用性、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资产专用性、市场需求驱动和政府规制能有效促进农药安全施用,形成了生产主体控制、市场需求倒逼、政府管控辅助的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以下政策性启示:合理配置专用性资产,抑制机会主义;提高信息获得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安全施药宣传和检测,促进技术扩散;完善价格激励机制,推动标准化生产;强化市场信息揭示,解决信息不对称;优化“产业—空间”匹配,压缩空间成本;实施紧密型交易模式,确保契约稳定性;建立“组织—政府—市场—社会”四维矩阵的动态监管策略。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农户视角重新分类和界定资产专用性,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资产专用性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进一步讨论。鉴于农户的有限理性和异质性,其专用性资产投入和配置会影响其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将专用性资产分为物质资产专用性、技术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组织资产专用性、地理资产专用性。第二,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资产专用性和需求驱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硬约束下和软约束下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信息不对称会影响专用性资产投入和配置。基于“农户-组织-政府-市场”逻辑框架,将点(农户)与面(市场)结合起来探讨农药安全施用。第三,资产专用性与需求驱动交互作用对农药安全施用整体上呈正向调节效应。需求驱动是影响农户根据专用性资产动态调整安全行为和降低经营风险的“强化剂”,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发挥着监督、约束和激励效果,使得农户形成“信息传递—价格传导—预期形成—生产决策”的安全生产过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3](2017)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计生基层机构食品安全工作指南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督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为指导各地依法开展卫生计生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构建"县乡村一体化"食品安全工作体系,我委组织制定了《卫生计生基层机构食品安全工作指南》(以国卫办食品发﹝201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计生监
刘艳芳[4](2014)在《云南省某县农村居民食用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调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是国际合作项目FBLI“推动亚洲地区生态健康领域的领导能力建设(Field Building Leadership Initiative:Advancing EcoHealth in Southeast Asia)”中的研究课题“在中国云南省某县利用生态健康途径降低农药使用进而降低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中的一个子课题。目的是调查云南省某县农村居民日常食用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分析影响农村居民食用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因素,为项目后期实施有效的干预活动、减少农药使用、促进农产品食品安全、促进生态健康和人体健康提供基础与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项目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进行预调查时,对当地农业相关部门、农药经销商、外资农药公司业务员、农户等进行深入访谈。在正式调查时,以目的抽样的方式,在云南省某县选取种植蔬菜最多的三个乡镇的六个自然村,再采用机会抽样的方法抽取424户农户,以每一户中主要负责农业生产的农民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询问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对象家中当天的待食用蔬菜进行采样,用PR-12N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检测蔬菜样本中的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结果收回的424份问卷中,实际有效问卷为417份,问卷有效率为98.35%。在417户农户中,实际采集到蔬菜样本的农户有337户,占80.82%。在收集到蔬菜样本的337户农户中,其中有50户农户的蔬菜样本出现阳性,占14.84%。总计收集到766份蔬菜样本,其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阳性样本为61份,阳性率为7.96%。其中,自留地种植的蔬菜样本为557份,其中阳性样本(即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超标的样本)34份,阳性率为6.10%;大田种植的蔬菜样本为51份,其中阳性样本7份,阳性率为13.73%;农户从市场上购买的蔬菜样本为158份,其中阳性样本20份,阳性率为12.66%。用行*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比较自留地、市场购买和大田三种来源的蔬菜样本的阳性率是否不同,结果表明,从市场上买来的蔬菜样本的阳性率高于自留地蔬菜样本的阳性率。自留地种植的蔬菜样本根据自留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自留地与大田毗邻,蔬菜样本202份,其中阳性样本15份,阳性率为7.43%;第二类自留地在农户自家的院子里,蔬菜样本84份,其中阳性样本4份,阳性率为4.76%;第三类自留地是远离大田的独立的一小块地,蔬菜样本271份,其中阳性样本15份,阳性率为5.54%。在过去一年内,在417位调查对象中,一共有130位(占调查对象的31.18%)使用过问卷中列出的21种禁用农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人数最多的禁用农药为杀虫脒,其次为甲胺磷、克百威、氧化乐果、地虫硫磷等。结论该县农村居民日常食用蔬菜主要来源于自家自留地,其次为从市场上购买,农户自家大田里产的占较少一部分,这三种来源的蔬菜样本均检测出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超标(阳性),从市场上买来的蔬菜样本的阳性率高于自留地蔬菜样本的阳性率。显示出,由于普遍使用农药的大环境的影响,农户的自我保护措施效果有限。农户的农药知识缺乏,农药滥用和依旧使用禁限用农药的现象严重。仅仅靠颁布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政策并不能完全阻止农户对这些农药的使用,彻底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需要加强监管和采取综合性措施。
周晓梅,李富华,李建云,程春,陶洪,卢德富,李彦忠,王云济,张厘[5](2003)在《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的危害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了解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中毒现状 ,探索鼠药管理对策。方法 根据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中毒调查资料 ,分析我省急性剧毒鼠药危害现状 ,探讨其管理对策。结果 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危害状况十分严重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坚决严禁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急性剧毒鼠药。结论 ( 1)尽快制定鼠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 2 )加强鼠药市场监督管理 ;( 3 )加大宣传力度 ;( 4 )推广使用抗凝血灭鼠剂。
张友平,赵世刚,严明,赵修平,胡兵,蒲劲梅,曾统军[6](2002)在《家庭中氟乙酰胺类毒鼠药隐性中毒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氟乙酰胺类毒鼠药中毒时有报告,但其隐性中毒报告不多,现将家庭中发生隐性中毒10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1.1 1号家庭,易姓。例1,男性,16岁;例2,女性,9岁,均为学生。例3,男性,46岁,农民,系例1、2之父。例4,女性,43岁,系例1、2之母。
二、家庭中氟乙酰胺类毒鼠药隐性中毒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中氟乙酰胺类毒鼠药隐性中毒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H小学食物中毒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小学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
1.1.2 小学生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研究 |
1.3.2 对应急管理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研究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
2.1.1 食品安全 |
2.1.2 食品突发安全事件 |
2.2 应急管理机制及相关理论概念 |
2.2.1 危机管理理论 |
2.2.2 应急管理理论 |
2.2.3 应急管理机制 |
第三章 H小学食品安全事件简述及分析 |
3.1 事件简述 |
3.1.1 事件的发生 |
3.1.2 事件的应急处置 |
3.2 事件的影响 |
3.2.1 事件的直接影响 |
3.2.2 事件的间接影响 |
第四章 我国小学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中的问题 |
4.1 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事前预警机制薄弱 |
4.1.1 应急预警意识不足,制度建设落后 |
4.1.2 应急处置预案落后空泛,实操性不足 |
4.2 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机制问题 |
4.2.1 应急管理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存在障碍 |
4.2.2 应急管理处置中公民参与机制缺失 |
4.2.3 应急管理处置过程中缺乏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 |
4.3 应急管理事后评估机制不完善 |
4.3.1. 评估意识较淡薄 |
4.3.2 评估目标不够明确 |
4.3.3 评估标准参差不齐 |
4.3.4 评估体系存在缺陷 |
4.3.5 评估功能发挥有限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议 |
5.1 完善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预警机制 |
5.1.1 增强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警意识,将预警机制制度化 |
5.1.2 应急预案法制化、动态化 |
5.2 加强应急管理快速响应和协调机制建设 |
5.2.1 加强应急管理机制指挥和协调机制建设 |
5.2.2 夯实基础,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5.2.3 加大小学食品安全事应急保障投入 |
5.2.4 完养应急管理机制中信息公开机制 |
5.3 加强小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事后评估机制建设 |
5.3.1 增强事后评估意识 |
5.3.2 设定科学统一评估标准 |
5.3.3 加强评估过程管理 |
5.3.4 坚持自评、互评与第三方独立评价相结合 |
5.3.5 加大应急信息系统效果评价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研究 ——基于四川种植户的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生产要素对农药安全施用影响的研究 |
1.2.3 市场行为对农药安全施用影响的研究 |
1.2.4 合作组织对农药安全施用影响的研究 |
1.2.5 政府规制对农药安全施用影响的研究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 |
1.5 数据来源 |
1.5.1 调研方案 |
1.5.2 样本数据整理 |
2 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产专用性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4 交易成本理论 |
2.1.5 需求层次理论 |
2.2 作用机理分析与研究框架设计 |
2.2.1 资产专用性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 |
2.2.2 需求驱动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 |
2.2.3 专用性资产与需求驱动交互效应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 |
2.2.4 研究框架设计 |
2.3 小结 |
3 农药施用及安全农产品生产情况 |
3.1 农药施用情况 |
3.1.1 农药生产进程 |
3.1.2 农药投入现状 |
3.2 安全农产品发展情况 |
3.2.1 安全农产品生产发展演进 |
3.2.2 安全农产品市场需求情况 |
3.2.3 安全农产品生产政府规制 |
3.2.4 安全农产品认证情况 |
3.3 小结 |
4 资产专用性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假说与模型构建 |
4.1.1 影响机理及研究假说提出 |
4.1.2 研究模型构建 |
4.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1 变量选择 |
4.2.2 数据来源 |
4.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农户资产专用性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实证分析 |
4.4.1 模型检验 |
4.4.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5 基于信息不对称分析资产专用性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 |
4.5.1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物质资产专用性对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 |
4.5.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技术资产专用性对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 |
4.5.3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组织资产专用性对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 |
4.5.4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人力资产专用性对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 |
4.5.5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地理资产专用性对的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 |
4.6 内生性讨论 |
4.7 稳健性检验 |
4.8 小结 |
5 需求驱动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 |
5.1 理论假说与模型构建 |
5.1.1 影响机理及研究假说提出 |
5.1.2 模型构建 |
5.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选择 |
5.2.2 数据来源 |
5.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4 需求驱动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检验 |
5.4.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需求驱动对安全认证的影响 |
5.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3 农产品无公害认证特征分析 |
5.5.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6 小结 |
6 农户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对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的影响分析 |
6.1 影响机理分析 |
6.2 变量选择与方法说明 |
6.2.1 变量选择 |
6.2.2 方法说明 |
6.3 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农药安全施用行为 |
6.3.1 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违禁农药使用 |
6.3.2 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安全间隔期施药 |
6.3.3 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标准剂量施药 |
6.3.4 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施药次数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地域的稳健性分析 |
6.4.2 务工经历的稳健性分析 |
6.5 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政策性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性启示 |
7.2.1 合理配置专用性资产,抑制机会主义 |
7.2.2 提高信息获得能力,降低交易成本 |
7.2.3 加强农药安全施用宣传和检测,促进技术扩散 |
7.2.4 完善价格激励机制,推动标准化生产 |
7.2.5 强化市场信息揭示,解决信息不对称 |
7.2.6 优化“产业—空间”匹配,压缩空间成本 |
7.2.7 实施紧密型交易模式,确保契约稳定性 |
7.2.8 建立“组织—政府—市场—社会”四维矩阵的动态监管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调查问卷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完成情况 |
致谢 |
(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计生基层机构食品安全工作指南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4.6 |
(4)云南省某县农村居民食用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什么是农药残留 |
1.2 产生农药残留的原因 |
1.3 蔬菜农药残留的原因 |
1.4 蔬菜农药残留的影响 |
1.5 禁限用农药 |
2 研究目的 |
2.1 研究总目的 |
2.2 具体研究目标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框架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现场的选择 |
3.4 研究对象及其数量确定 |
3.5 研究方法 |
3.5.1 问卷调查 |
3.5.2 蔬菜样本采样及蔬菜样本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 |
3.5.3 访谈和现场观察 |
3.5.4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问卷调查对象人口学基本情况 |
4.2 调查对象食用蔬菜的来源情况 |
4.3 农户对蔬菜农药残留的认知和应对行为 |
4.4 农药滥用、乱用现象普遍,部分农户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且市场监管不足 |
4.5 蔬菜样本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5 讨论 |
5.1 农村居民食用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当地农村居民依旧使用禁限用农药的原因分析 |
5.3 本研究结果与山东寿光蔬菜种植基地进行对比 |
5.4 与发达国家对农药使用和农药残留的监管和控制对比 |
6 建议 |
6.1 政府---切实提升禁限用农药政策的实际执行力 |
6.2 市场监管部门---完善监管体系,由事后管理模式转为事前管理模式 |
6.3 农民---积极提升知识水平,提升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
6.4 农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加强农药行业诚信建设,提高社会责任感 |
6.5 社区及科研工作者---积极推进社区培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项目点考察和预调查—现场观察及访谈内容摘选 |
附件二:现场调查表 |
附件三:蔬菜样本采样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的危害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剧毒鼠药危害现状 |
1.1 市场销售情况 |
1.2 急性剧毒鼠药中毒情况 |
1.2.1 医院卫生所病历调查 |
1.2.2 曲靖市调查情况 |
1.2.3 鼠药中毒刑事案件调查 |
1.3 调查结果分析 |
2 管理对策探讨 |
2.1 制定鼠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鼠药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 |
2.2 堵住急性剧毒鼠药原药生产源头 |
2.3 建立鼠药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
2.4 加大宣传力度 |
2.5 广泛使用抗凝血灭鼠剂 |
四、家庭中氟乙酰胺类毒鼠药隐性中毒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以H小学食物中毒事件为例[D]. 唐金. 山东大学, 2019(09)
- [2]资产专用性、需求驱动与农药安全施用行为研究 ——基于四川种植户的理论与实证[D]. 于伟咏.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计生基层机构食品安全工作指南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7(01)
- [4]云南省某县农村居民食用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调查分析[D]. 刘艳芳. 昆明医科大学, 2014(01)
- [5]云南省急性剧毒鼠药的危害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J]. 周晓梅,李富华,李建云,程春,陶洪,卢德富,李彦忠,王云济,张厘.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06)
- [6]家庭中氟乙酰胺类毒鼠药隐性中毒报告[J]. 张友平,赵世刚,严明,赵修平,胡兵,蒲劲梅,曾统军. 中国乡村医药, 2002(01)
标签:食品安全论文;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论文; 有机磷中毒论文; 氨基甲酸酯论文; 蔬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