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芍药)品种及品质研究现状

川芎(芍药)品种及品质研究现状

一、川芎(芎藭)的品种和品质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郑玉清,曾金香,林锦霞,夏裕发,何桂华[1](2021)在《经典名方中川芎的本草考证》文中认为2018年国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包含川芎药材的名方有14首(共100首),可见川芎的药用价值之高及应用范围之广。该研究通过查阅历代本草着作和现代文献,对川芎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产区、药用部位、采收和炮制进行系统考证,以期为含川芎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经考证,川芎原名为芎,晚唐始称川芎,后期随着川产芎地位的上升演变为正名;历代川芎的主流基原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以根茎入药,最佳采收季节一般为夏季,因生长环境不同,采收时间略有差异;宋代以来四川一直为川芎的道地产区,量大质优,为业界公认,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中优先选用四川产的川芎;古代典籍所记载的川芎炮制方法众多,沿用至今的有酒制、炒制,或者按生用(经净制和切制后)入药。建议开发包含川芎的经典名方时,若方书有注明具体炮制方式的,可按现行相关的炮制标准进行,若标注为"生"或者无标注者,可认为生用,其炮制方法可遵循《中国药典》中川芎饮片的炮制规范。

张誉晴[2](2021)在《经典名方圣愈汤物质基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在100首方剂之中,圣愈汤位于第48首,主治恶疮出血,心烦不安,不得睡眠等。现代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并没有与之相关的药学研究内容,难以用现代化的指标对其进行衡量,因此,对其进行物质基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古籍文献考证确定经典名方圣愈汤的关键信息,明确药味基原以及饮片的炮制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选择煎出率最高的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并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以及薄层色谱法(TLC)对圣愈汤物质基准中的指标性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1、经典名方的关键信息考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记载的圣愈汤的关键信息进行考证,包括药味产地变迁以及植物性状、饮片炮制方法、古今剂量折算标准、方剂用法用量以及功能主治等内容。并将收集到的多批次药材加工成饮片,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对饮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研究中所使用的饮片质量合格。2、圣愈汤物质基准冻干粉的制备工艺考察。考察内容结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对圣愈汤煎煮以及冻干粉制备过程进行研究,并确定效率较高、工艺验证结果稳定的方法,根据研究结果选择多批次饮片随机组合,制备15批次圣愈汤物质基准冻干粉并测定出膏率与水分值。3、圣愈汤物质基准冻干粉指纹图谱研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圣愈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化学性质不同建立2套指纹图谱。方法建立过程中依次考察了不同品牌色谱柱、不同柱温、不同流速、不同流动相等因素对色谱图的影响,另外对供试品处理方法进行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方式、不同提取时间等,确定了指纹图谱研究方法。4、圣愈汤物质基准冻干粉中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根据已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外标法测定含量,并进行15批次物质基准冻干粉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建立其含量范围标准。5、圣愈汤物质基准的薄层色谱研究。根据组成的药味用药典记载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结合药典要求与指纹图谱研究结果,选择合适的供试品处理方法、定性指标成分、展开剂组成及比例等条件,对冻干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薄层色谱研究。结果:关键信息考证结果显示,古籍记载的相关药材与2020版《中国药典》记载相同。宋金元时期一分折合现代计量标准为0.4 g,一大盏为600 m L,一盏为300 m L,“麻豆大”即为过4目筛不过10目筛的大小。饮片质量检查结果符合药典要求。制备工艺的考察结果显示,煎煮前饮片不需要浸泡,煎煮过程中需要加盖,制备过程中为增加冻干粉的产量,应选择单倍量煎煮后混合低温减压的方式对煎液进行浓缩。指纹图谱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建立2套指纹图谱,指纹图谱1有27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相对出峰时间的比较指认9种成分,对其中7种进行含量测定;指纹图谱2有16个共有峰,同法指认8种成分,测定4种含量。对2种色谱方法分别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的要求。运用考察好的色谱条件对15批次圣愈汤物质基准冻干粉进行含量测定,共测定了11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15批圣愈汤中绿原酸,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花糖苷,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63~0.193,0.509~0.638,0.160~0.318,0.012~0.056,0.394~0.519,0.110~0.143,0.031~0.097,0.382~0.595,0.292~0.505,0.590~0.803,0.142~0.367 mg·g-1。各成分分别来自于6味药材,可以较为全面的表征圣愈汤物质基准的质量。薄层色谱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药典方法并结合文献记载方法,建立了其中四个药味的薄层色谱方法,对相关成分的定性研究结果佐证了指纹图谱的结果,并应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对15批次冻干粉进行了定性研究。结论:圣愈汤的物质基准研究当中,通过考证确定了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察了物质基准冻干粉的制备工艺,建立了2种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测定了其中11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并结合了薄层色谱研究方法来较为全面地表征物质基准冻干粉的质量,通过对15批次冻干粉的研究,建立了经典名方圣愈汤物质基准的质量表征方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淞[3](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杨小敏[4](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认为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赵军宁,田兴军,彭成,伍丕娥,方清茂,李青苗,蒋舜媛,杨安东,华桦,杨正春,徐涛,许成勤[5](2020)在《川产道地药材资源保障与高质量发展策略》文中指出根据四川省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最新数据,四川省中药资源数量达到7 290种,有据可考的川产道地药材86种。川产道地药材品种数量约占全国1/4,居全国首位,具有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质量优等特点。川产道地药材资源保障与高质量发展不仅对于保障和提升本地区中药材质量意义重大,更是在支撑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助力精准扶贫和生态环保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韦瑾,高玉珍,周静,刘振稳[6](2019)在《中国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的收集及整理》文中研究说明伞形科植物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在我国用药传统中记录有100多种,其中10余种为常用药材。长期以来由于不同地区间用药习惯的差异及对药材的认识不同,市场上常出现替代品甚至伪品和正品药材混用的现象。鉴于伞形科植物种类繁多,但大多不为人们普遍熟知,因此该文通过市场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对伞形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常用药材的价格、地方习用品等信息做了全面地整理和总结。据统计,我国伞形科药用植物有65属262种,其中多以根及根茎入药,分布上,以四川省最为丰富,约有137种,云南、湖北、甘肃等地也有较多种类。另外,该文还总结了柴胡、当归、前胡等11种常见药用植物的正品及地方习用品,发现伞形科药用植物存在不同分类等级上的替代或者混用情况。通过对这一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进行全面地梳理,一方面可降低用药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挖掘部分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伞形科类群,实现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孟祥才,杜虹韦,魏文峰,霍金海[7](2018)在《中药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增加,中药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栽培药材成为市场的主要来源,导致了多种药材质量严重下降,对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产生严重威胁。栽培是解决资源短缺的最基本、有效的手段,提高栽培中药材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目前中药材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栽培药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扩大种植区域、缺乏对优质种质资源的重视、优质生产技术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栽培药材质量和产量的思路。中药材栽培应优化种植区域、规范培育优良种质、改善优质药材生产技术、扩大中药应用市场,在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王飞旋[8](2018)在《《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并利用版本学的学科知识,以《圣济总录·伤寒门》作为研究对象,从医论、医方两个角度对其所征引文献进行考证,以揭示其在伤寒方面的发展状况及成就。正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医论的来源考证。《圣济总录·伤寒门》按病证分69篇,通过对其69篇各论的医论来源进行逐一地考证分析,发现其文献出处主要源自《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诸病源候论》《太平圣惠方》。但《圣济总录》不是原原本本地摘录,而是对前贤理论进行整合,并引入了宋代医家新的理论与见解。通过对《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医论来源的考证,考镜其学术思想渊源,辨章其在伤寒辨证理论上的创新,借以反映宋代医学在医学理论方面的发展状况与水平。第二部分,《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医方的来源考证。《圣济总录》全书载方近20000首,《圣济总录·伤寒门》医方1015首。通过对其医方逐一地考证分析,发现其医方引自《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15部经典医学文献,其中695首医方在《圣济总录》首次出现,反映宋代医学在医方方面的发展状况与水平。第三部分,《圣济总录·伤寒门》与《伤寒论》医方相关性考证。宋本《伤寒论》在《伤寒论》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圣济总录》集北宋百余年间医学成就,书中单设“伤寒”一门,其伤寒内容与“宋本《伤寒论》”在医方上有一定相关性。《圣济总录·伤寒门》中有119首医方引自《伤寒论》(含重复医方)。通过对其引自《伤寒论》的医方从条文、组方(方名、药味、药名、药量)等角度进行分类汇总分析,从而反映二者医方的相关性,进而反映宋代医学在医方方面的发展状况与水平。条文方面除对比《圣济总录》与宋本《伤寒论》两个版本外,另将《伤寒论》其他传本相应条文与两者进行对比考证,从《伤寒论》版本的角度考察《圣济总录》“伤寒内容”在《伤寒论》学传承中的地位。第四部分,《圣济总录·伤寒门》与《太平圣惠方》医方相关性考证。北宋方剂学处于空前发展时期,官修方书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剂局方》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两者堪称北宋官修方书之双璧。《圣济总录·伤寒门》1015首医方中有68首医方引自《太平圣惠方》,通过对此68首医方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医方在方名、条文、药味组成、药物名称、医方剂量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从而反映二者医方上的相关性,进而反映北宋时期医学发展状况与水平。总之,本文通过对《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文献的研究,追溯其学术渊源,辨明其学术传承,揭示其发展状况;并通过对《圣济总录》与《太平圣惠方》医方相关性考证,考察北宋初期到末期的医学发展与变化;通过对《圣济总录·伤寒门》《伤寒论》相关条文与《伤寒论》其他传本的对比考证,揭示其“伤寒内容”在《伤寒论》学传承中的地位;通过对征引医方中药名发生变化的药物进行药物名称源流考述,考镜药名自汉魏至北宋年间的变迁情况,进而揭示《圣济总录》中药物名称特点。

陈媛媛,胡尚钦,陶珊,袁灿,熊淼,彭芳,张超[9](2018)在《川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川芎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四川为其道地产区,目前以散户小面积种植居多,种植方法各异,川芎产量与质量参差不齐。该文从品种选育、苓种培育、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综述了川芎栽培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川芎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张倩倩[10](2018)在《清代霍山县中药材地理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境内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称。《清代霍山县中药材地理探析》统计清代霍山县药材种类共计42种,与其周边的六安州、英山县、潜山县、舒城县、太湖县、商城县等地区相比较,霍山县自身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霍山县西南部群山聚集,又有漫水、淠水等众多河流汇聚,满足中药材生长所具备的光照、热量、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因此,霍山县的中药材集中分布于该县西南一带。清代霍山县传统道地药材中的霍山石斛和茯苓虽来源相迥,但最终殊途同归,都面对濒危的命运。本土野生资源霍山石斛,分别在南宋末年、万历年间、乾隆年间、光绪年间经历四次大的缺失期,霍山石斛由唐宋时期作为贡品美誉远播到清代所剩寥寥难以寻见,在于野生石斛资源自然生长周期缓慢,一经采挖,则需百年之后才得以复见。但更为关键的,是利益驱使下,人们不加节制地过度开采且不注重保护。大宗道地药材茯苓的种植方法来自云南一带,由潜人传入后大量种植。因为有利可图,霍山县境弃农桑、垦山种茯苓的现象愈演愈烈。清代霍山县茯苓的种植主要采用“木引法”,即松木不可或缺。然而茯苓种植一时兴起后,居民伐众山松林,最终造成学艺不精者亏损殆尽、山穷地竭林无的不堪遭遇。这样的结果是必然发生的。自然资源丰富,并不意味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代霍山县人过度开山垦林,只看眼前利益,不能远虑其危害,实不可取。论文分析清代霍山石斛和茯苓两种药材发展变迁的情况,以小见大,旨在警醒当下——要以史为鉴,在维护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前提下,采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科学方法利用资源,切勿重蹈覆辙。尤其在当今“中医药热”的背景下,这种观念更需要提倡。

二、川芎(芎藭)的品种和品质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芎(芎藭)的品种和品质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经典名方中川芎的本草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名称考证
2 基原考证
    2.1 古籍记载说
    2.2 近现代记载
3 产地与品质考证
    3.1 古籍记载
    3.2 近现代记载
4 药用部位考证
5 采收与炮制方法考证
    5.1 采收
    5.2 加工炮制方式
        5.2.1 净制
        5.2.2 切制
        5.2.3 炮制
6 总结

(2)经典名方圣愈汤物质基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临床应用现状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圣愈汤处方关键信息考证研究
    2.1 地黄本草考证
        2.1.1 生地黄产地考证
        2.1.2 生地黄性状考证
        2.1.3 熟地黄炮制考证
    2.2 川芎本草考证
        2.2.1 川芎产地考证
        2.2.2 川芎性状考证
    2.3 人参本草考证
        2.3.1 人参产地考证
        2.3.2 人参性状考证
    2.4 当归本草考证
        2.4.1 当归产地考证
        2.4.2 当归性状考证
    2.5 黄芪本草考证
        2.5.1 黄芪产地考证
        2.5.2 黄芪性状考证
    2.6 饮片炮制考证
    2.7 古今剂量折算考证
    2.8 圣愈汤历史沿革及功效主治考证
    2.9 关键信息汇总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圣愈汤饮片质量评价
    3.1 川芎饮片质量检查
    3.2 人参饮片质量检查
    3.3 当归饮片质量检查
    3.4 黄芪饮片质量检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圣愈汤制备工艺研究
    4.1 仪器与设备
    4.2 制备工艺的考察
        4.2.1 饮片是否浸泡的考察
        4.2.2 煎煮是否加盖的考察
        4.2.3 多倍量煎煮的考察
        4.2.4 不同浓缩方式的考察
        4.2.5 煎煮次数研究
        4.2.6 过滤工艺考察
        4.2.7 干燥工艺选择
        4.2.8 制备工艺的验证与确定
    4.3 15 批次圣愈汤研究
        4.3.1 冻干粉制备
        4.3.2 冻干粉性状
        4.3.3 冻干粉的出膏率与水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指纹图谱的建立
    5.1 仪器与试剂
        5.1.1 仪器
        5.1.2 试剂
    5.2 指纹图谱1 研究
        5.2.1 色谱条件1
        5.2.2 供试品溶液1 制备
        5.2.3 对照品溶液1 制备
        5.2.4 精密度试验
        5.2.5 重复性试验
        5.2.6 稳定性试验
        5.2.7 指纹图谱1 的建立
    5.3 指纹图谱2 研究
        5.3.1 色谱条件2
        5.3.2 供试品溶液2 制备
        5.3.3 对照品溶液2 制备
        5.3.4 精密度试验
        5.3.5 重复性试验
        5.3.6 稳定性试验
        5.3.7 指纹图谱2 的建立
    5.4 峰归属研究
    5.5 15 批次饮片内控标准的指纹图谱建立
        5.5.1 15 批次川芎饮片的指纹图谱建立
        5.5.2 15 批次当归饮片的指纹图谱建立
        5.5.3 15 批次人参饮片的指纹图谱建立
    5.6 本章小结
        5.6.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考察
        5.6.2 色谱条件优化
第六章 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6.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6.1.1 色谱条件
        6.1.2 对照品定位研究
        6.1.3 线性关系考察
        6.1.4 精密度试验
        6.1.5 重复性试验
        6.1.6 稳定性试验
        6.1.7 加样回收率实验
    6.2 15 批次含量测定结果
        6.2.1 15 批次含量测定
        6.2.2 饮片-物质基准转移率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薄层色谱研究
    7.1 圣愈汤中川芎、当归的薄层色谱研究
    7.2 圣愈汤中人参的薄层色谱研究
    7.3 圣愈汤中黄芪的薄层色谱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第一节 官府机构
        一、皇室用药
        二、药物储藏
        三、官方制售
    第二节 民间药肆
        一、政府管理
        二、地域发展
    第三节 专门药市
        一、形成特点
        二、流通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一、“药行”与“药市”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第一节 种药建园
        一、家宅种药
        二、开辟药园
    第二节 传方验方
        一、传方
        二、验方
    第三节 助力佛道
        一、道家祠观
        二、佛家寺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一、与契丹辽国
        二、与党项夏国
        三、与女真金国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川产道地药材资源保障与高质量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川产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发展
    1.1 道地药材发展源流
    1.2 川产道地药材主流品种的形成
2 川产道地药材资源保障研究现状
    2.1 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及种质资源库
    2.2 川产道地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
    2.3 川产道地药材生产区划及GAP生产
    2.4 川产道地药材认证与质量保障体系
    2.5 川产道地药材动态监测及溯源体系
3 川产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策略
    3.1 政策保障
    3.2 关键技术
        3.2.1 建设川产道地药材遗传数据资源平台
        3.2.2 科学制定川产道地药材生产区划
        3.3.3 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川产道地药材标准
        3.3.4 制定川产道地药材重点发展名录
        3.3.5 突破川产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技术装备瓶颈

(6)中国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的收集及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收集及资料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伞形科药用植物种类
    2.2 药用部位多样性
    2.3 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全国生药市场种植、销售情况
    2.4 伞形科药用植物正品、地方习用品情况
3 讨论

(7)中药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合理区划中药材产地
    1.1 中药材产地与产量
    1.2 中药材产地与质量
    1.3 产地的产量和质量优势是决定药材主产区形成的根本
2 优化中药材种质
    2.1 基原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2 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3 提高栽培药材的质量
    3.1 在道地产区种植相应的中药材
    3.2 规范化、规模化栽培中药材
    3.3 药材质量的化学调控
4 深入挖掘中药资源的应用潜力
    4.1 中药配伍
    4.2 保健品开发
5 结语

(8)《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医论的来源考证
    1 源出《伤寒论》者
    2 综合《伤寒论》《黄帝内经》并有所发挥者
    3 综合《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并有所发挥者
    4 综合《伤寒论》《太平圣惠方》并有所发挥者
    5 综合《伤寒论》《内经》《诸病源候论》并有所发挥者
    6 综合《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太平圣惠方》并有所发挥者
    7 综合《金匮要略方论》《诸病源候论》并有所发挥者
    8 综合《内经》《诸病源候论》并有所发挥者
    9 源出《诸病源候论》者
    10 综合《诸病源候论》《太平圣惠方》并有所发挥者
    11 源出《太平圣惠方》者
    总结
二、《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医方的来源考证
    1 源出《伤寒论》者
    2 源出《金匮要略方论》者
        2.1 12首医方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分布情况
        2.2 12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2.3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小结
    3 源出《肘后备急方》者
        3.1 19首医方在《肘后方》的分布情况
        3.2 19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3.3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小结
    4 源出《备急千金要方》者
        4.1 10首医方在《千金要方》的分布情况
        4.2 10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4.3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小结
    5 源出《千金翼方》者
        5.1 1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5.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小结
    6 源出《外台秘要方》者
        6.1 《外台》引自《崔氏方》者3首
        6.2 《外台》引自《范汪方》者6首
        6.3 《外台》引自《古今录验方》者3首
        6.4 《外台》引自《广济方》者2首
        6.5 《外台》引自《集验方》者1首
        6.6 《外台》引自《近效方》者1首
        6.7 《外台》引自《深师方》者7首
        6.8 《外台》引自《小品方》者8首
        6.9 《外台》引自《延年秘录》者1首
        6.10 《外台》引自《陶氏方》者1 首
        小结
    7 源出《太平圣惠方》者
    8 源出《医心方》者
        8.1 1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8.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9 源出《博济方》者
        9.1 7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9.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小结
    10 源出《本草图经》者
        10.1 1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10.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11 源出《苏沈良方》者
        11.1 3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11.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12 源出《和剂局方》者
        12.1 1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12.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13 源出《证类本草》者
        13.1 2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13.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14 源出《伤寒总病论》者
        14.1 5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14.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15 源出《类证活人书》者
        15.1 8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15.2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分析
    总结
    讨论 药物名称变迁情况与《圣济总录》药名特点
三、《圣济总录·伤寒门》与《伤寒论》医方相关性考证
    1 119 首医方(含兼并医方)在《伤寒论》中的分布情况
    2 119 首医方方名、条文对比分析
        2.1 源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5首
        2.2 源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33 首
        2.3 源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20 首
        2.4 源自“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24 首
        2.5 源自“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1首
        2.6 源自“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1首
        2.7 源自“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7 首
        2.8 源自“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5首
        2.9 源自“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4首
        2.10 源自“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4 首
        2.11 源自“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1 首
        2.12 源自“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1 首
        2.13 源自“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1 首
        2.14 源自“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2 首
    讨论 条文变化情况
    3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药量)分析
        3.1 医方药味对比
        3.2 医方药名对比
        3.3 医方药量对比
    讨论
    总结
四、《圣济总录·伤寒门》与《太平圣惠方》医方相关性考证
    1 68首“有名方”在《太平圣惠方》的分布情况
    2 方名演变差异分析
    3 条文对比分析
    4 方药对比(药味、药名、药量)分析
        4.1 医方药味对比
        4.2 医方药名对比
        4.3 医方药量及煎服对比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论文着作

(9)川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育
    1.1 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1.2 遗传背景分析
    1.3 育种策略
2 苓种培育
3 水肥管理
4 病虫害防治
5 重金属污染
    5.1 影响因素
    5.2 防治措施
6 展望

(10)清代霍山县中药材地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原因与研究现状
        一 选题原因
        二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代霍山县的区域环境
    第一节 清代霍山县建制沿革概况
    第二节 清代霍山县的地理环境
第二章 清代以霍山县为中心的中药材地理分布
    第一节 清代霍山县及其周边地区药材种类分析
        一 清代霍山县药材种类
        二 清代六安州、英山县药材种类
        三 清代潜山县、舒城县、太湖县、商城县药材种类
    第二节 清代霍山县中药材分布的空间特征
第三章 清代霍山县道地药材石斛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石斛在历代本草文献中的记载
    第二节 清代以前霍山石斛的发展变迁
        一 唐宋以前霍山石斛发展情况
        二 唐宋时期霍山石斛用于贡品
        三 从明代石斛产地的变化看霍山石斛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 清代以来霍山石斛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 清代霍山县的“种苓之法”
    第一节 历史时期茯苓产地的发展变迁
        一 明代以前茯苓产地概况
        二 明清以来茯苓产地的变化
        三 茯苓产地变迁原因
    第二节 从“种苓之法”观霍山县茯苓种植之学
        一 霍山茯苓栽培方法的传入
        二 清代霍山县的“木引种苓法”
        三 从人地关系角度看清代霍山县茯苓种植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川芎(芎藭)的品种和品质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典名方中川芎的本草考证[J]. 郑玉清,曾金香,林锦霞,夏裕发,何桂华.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 [2]经典名方圣愈汤物质基准研究[D]. 张誉晴. 广东药科大学, 2021
  • [3]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5]川产道地药材资源保障与高质量发展策略[J]. 赵军宁,田兴军,彭成,伍丕娥,方清茂,李青苗,蒋舜媛,杨安东,华桦,杨正春,徐涛,许成勤. 世界中医药, 2020(02)
  • [6]中国伞形科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的收集及整理[J]. 韦瑾,高玉珍,周静,刘振稳. 中国中药杂志, 2019(24)
  • [7]中药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孟祥才,杜虹韦,魏文峰,霍金海. 中草药, 2018(16)
  • [8]《圣济总录·伤寒门》征引文献研究[D]. 王飞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川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陈媛媛,胡尚钦,陶珊,袁灿,熊淼,彭芳,张超. 中药材, 2018(05)
  • [10]清代霍山县中药材地理探析[D]. 张倩倩. 郑州大学, 2018(11)

标签:;  ;  ;  ;  

川芎(芍药)品种及品质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