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社会主义思想

十个社会主义思想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十个观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上琼[1](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则是到了近代。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中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又不能正常而充分的发展,这就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这一基本国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选择。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与如何认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不发展这一基本国情,如何认识与资本主义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制定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政策正确与否直接关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工作是由党的领袖、官员、知识分子和学者共同完成的。作为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与解决的主体,他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与资本主义相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相互影响,共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研究视角,以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与解决的主体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一系列与资本主义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着重探讨围绕这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知识分子和学者通过聚焦时代需求形成问题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展开资本主义问题研究,从而形成研究成果;中共领袖和官员对这些知识分子和学者观点的采纳、提炼和升华,制定出对待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相关政策,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围绕上述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全文分成六部分展开论述。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依次探讨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的学术史回顾,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本文展开研究的理论来源等问题。第一章由三节内容构成,主要探讨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以及后来的中共知识分子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讨和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特点,由此提出比较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理论,进而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探索一条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革命道路。第二章分成三节,首先探讨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围绕调整、限制、利用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继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在认真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遗留的问题基础上,开始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三章分成三节,主要探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共领导学术界如何在历史研究和经济建设两个领域,破除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对立起来的”左”倾错误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引入资本主义有利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不断引领和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第四章也分为三节,根据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新趋势,中共领导学术界分别对微观层面上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如何解决因资本主义因素侵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产生的“权贵资本主义”问题,以及批判西方右翼势力提出的“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不断引领和指导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完善与发展。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结论,分别从理论上对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经验,以及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意义这两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钟华[2](2020)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解析》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的人民对生活美好环境的需要和我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矛盾明显,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短板效益正在日益凸显,如何补上生态短板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保持平衡成为新时代新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在国际上,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掀起,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相连,保护地球环境也越来越成为国际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应运而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当时在浙江主政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自提出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安吉走向浙江走向全国的过程如今正逐步走向世界。该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其内涵逐渐丰富且日渐家喻户晓,并且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且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该理念,使其正确的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通过研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理念本身的多维度解读以及意义能更好的理解该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们群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本论文主要按以下思路对该理念进行研究:立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提出过程的实况,结合现代实际对该理念进行解读并分析该理念的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辩证唯物史观分析法、举例法等研究方法对理念的提出背景、发展脉络、理念本身的多维度解析以及意义进行研究,并重点研究理念本身的多维解析。通过本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两山”理念并对该理念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为人们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以期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从而有助于“两山”理念更好的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陈元[3](2021)在《“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文中研究指明历史经验表明,作为历史变迁的语言表征,概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时代,随着思想中心域的不断转化,概念的意义也在不断改变。“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早期的变迁亦是如此。在不同历史时段内,由于政治时局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轮番译介、传播的景象。对近代中国而言,尽管“社会主义”概念,最初是以舶来词身份进入中国的,但这一点却丝毫不能削弱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思想变迁、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震动。反而国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吸收、创造、运用,既引发了“社会主义”概念自身的术语革命,同时也促成了社会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在中国的同频共振。有鉴于此,本文拟将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作为考察的主要时段,试图从“社会主义”概念的变迁中,探索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在早期中国发展的历史踪迹及其文化意义。19世纪末,“社会主义”概念在危若累卵的中国迎来了发轫期。这一时期,在救亡图存运动与西学东渐思潮的共同驱动下,作为异质文化的“社会主义”语词徐徐进入中国。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语词在不经意间就闯入了中国人的眼帘,并引起了早期传教士、晚清驻外使节及中国知识精英的关注。出于传教、维护阶级利益、救国的需求,他们分别对“社会主义”语词做了原初探知。概括起来说,彼时,国人大多通过三种途径,接触到了从西方舶来的“社会主义”语词:一是来华传教士通过报纸期刊、传教活动对“社会主义”的零星介绍;二是晚清驻外使节通过域外游记、“述奇”等方式引入了一批社会主义词汇;三是中国知识精英在办报、留学海外的过程中,通过考察西方工人运动,了解到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相关讯息。进入20世纪后,日渐兴盛的西学东渐思潮与海外留学热潮,将“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带到了一个全新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策倾向与地缘偏好,国人大多选择以日源“社会主义”为蓝本,以欧美“社会主义”为辅。较之于晚清时期传教士、驻外使节、中国知识精英对“社会主义”译名的模糊认知,该阶段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语词的把握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在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双重选择下,“社会主义”语词在品格上,与各类思潮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在内容运用上,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比重失衡的现象;在翻译方式上,逐渐突破单一的音译手法,并以译评结合的方式取而代之。尽管“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翻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本土文化对社会主义个别原理的主观取舍,却造成该语词非但没能在中国扎下根来,反而造成了意义上的分叉。进入五四时期后,国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认知,则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随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和民族国家危机的加深,社会主义概念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范畴。此时,概念的“科学性”和“多层次性”已经成为理解“社会主义”的重要特质。在知识分子的争论与博弈中,社会主义概念逐渐展现出了以马克思“社会主义”为主,各种社会主义为辅的多元面相。诚然,我们说,这一阶段,马克思式的社会主义概念,给近代知识群体觉醒和民族国家心理造成了剧烈波动,但由于时人尚未全面接触到马恩经典文本,也并不能感受到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强大威力。故而,这一阶段,他们对社会主义概念的翻译有时恰到好处,有时则陷入了单线理解的误区。这一观念无疑助长了绝对主义和激进主义对机械社会主义的顶礼膜拜。当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直至进入中共创建阶段后,“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传播开辟了新渠道。这一阶段,“社会主义”概念在传播主力军、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特点等方面均发生了范式变革。就传播的主力军而言。早期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赴法、留俄期间及国内的革命运动中得以迅速成长成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就传播的内容而言。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大多以“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蓝本,对革命政权、经济生产、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道路、国家职能等问题做了系统地探讨,其广度和深度是以往任何时期不可比拟的。就传播的方式而言。形成了多元、立体、全方位的传播格局。不仅存在报刊、出版社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宣传、报道,而且出现了社团、研究会、图书馆、书社、通信、广告等方式。上述转向表明,20世纪20年代,原生态的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因其特殊的外源词身份而在中国有丝毫的减弱,反而在众多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形成了自觉传播,成为近代中国早期阶段“真正有意义的传播”。当然,“社会主义”概念不断变迁,与译者的思想关系密切。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时人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认识更加贴近中国实际。他们不仅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围绕社会改造和中国的出路问题做出了发人省醒的思考。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早期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在波诡云谲的局势中迅速建立起来。质言之,“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实践基础。

李瑾瑜[4](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向——专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文中认为教师教育体系是教师教育的诸多因素依照自身的秩序和内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即由教师教育诸多的点、线、面构成的整体。因此,教师教育体系有其明显的复杂性。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建,既是一个制度和政策问题,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开放、灵活、协同的教师教育体系建构,既蕴含着富有理论内涵的应然逻辑,需要在学理上认识和厘清诸多问题,也有其具体运行的实然逻辑,需要在实践上寻求有效策略。我国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我们的国情,也是"中国特色"与"中国经验"。教师教育体系建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需要理性地认识。作为教师教育体系主体的师范院校,更要认识到教师教育是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而不只是特色与旗帜。高水平综合大学需要借助于自身的学科优势有效参与教师教育。由于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教师教育体系重建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李天鹏[5](2019)在《鲁道夫·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07)作为20世纪世界美学史“心理学美学”和“审美知觉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演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现有文献表明,汉语学界对其中晚期美学思想研究比较丰富,趋于饱和状态,而对其早期美学思想则未能展开充分地研究。这样至少导致汉语学界的阿恩海姆研究呈现出两种现象与不足:其一,阿恩海姆学术思想整体面貌的遮蔽状态。由于汉语学界对阿恩海姆学术思想采取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认知路径,其结果是无法从其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理解与领会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整体面貌。汉语学界的阿恩海姆研究仅涉及到《电影作为艺术》这一部早期着作。事实上,除了《电影作为艺术》之外,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着作还有《无线电:声音的艺术》(Radio:An Art of Sound)、《电影批评文集》(Film Essays and Criticism)等着述。而这些重要的学术文献不仅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而且汉语学界现有研究也基本未能充分重视。也就是说,如果不改变对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着作及其思想价值的遗忘状况,我们将不能真正地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嬗变过程进行清晰完整的认识。其二,阿恩海姆美学丰富内涵的概括化与片面化理解。汉语学界皆把阿恩海姆中晚期的美学着作作为其思想的代表,把阿恩海姆美学思想定性为格式心理学美学,这是学术界普通认同的结论。然而,在更早期,阿恩海姆并非十足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思想家,而是演绎了一场形式主义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双重奏,使其早期蕴含着丰富多元复杂的美学思想。然而汉语学界未能在充分研究其早期美学着作情况下,直接过滤掉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的差异与多元,导致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被概况化或片面化地认识。因此,本论文试图转变这一现状,把研究视野聚焦于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首先,论文梳理了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以找到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的根基和话语资源。其次,论文从横向视野出发,以五个美学问题为论文主体组构逻辑,即分别从早期简化美学原理、早期审美感知论、早期作者美学思想、早期媒介美学思想、早期认知美学思想展开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的深度研究,以全面呈现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面貌。最后,论文从纵向视野出发,以阿恩海姆一生学术历程为研究线索,根据阿恩海姆学术对象、学术发展阶段的差异,展开阿恩海姆早期与中晚期思想的异同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通过此目的,以达到对阿恩海姆整个学术思想进行一次深入系统地反思的学术目标。综上,论文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双重研究视野,不仅对阿恩海姆整个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差异进行纵向比较,以实现对阿恩海姆整个美学思想进行历时性地把握,而且还展现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的完整面貌,同时力图实现其早期美学的当代转化,激活早期美学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刘意,钟德涛[6](2016)在《全面从严治党研究述评——以中国知网篇名含“全面从严治党”的论文为分析对象》文中认为全面从严治党研究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短短的时间内,研究成果已相当多。在中国知网以篇名"全面从严治党"为检索词,精确检索从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收录的文章,数量为217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明晰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研究的进展和下一步推进理路,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知网篇名为"全面从严治党"的217篇论文的考察,我们认为学术界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关于

霍东娇[7](2018)在《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无论是对师范教育制度进行历史维度上的梳理,还是对其进行制度维度上的考察,都是为进一步推动师范教育整体发展而进行的必要研究。通过对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既为实现中国特色师范教育制度的本土创生,增强师范教育制度实践指导力提供了历史依据,同时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师范教育制度的民族特性、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以及帮助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走出困境的现实需求。论文以历史的视角,对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进行考察。从师范教育制度的总体和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变迁历程着手,结合全面与局部的师范教育的一般发展概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发现变迁过程中的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路径选择,阐释师范教育制度嬗变的启示,从而为当下师范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进行历史性的合理解读,从而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首先,在以学制为师范教育制度动态调整依据的基础上,总括百年师范教育发展的一般态势,以时间推移为阶段划分,本研究对师范教育在清末时期的初创,民国时期的定型,新中国成立后的不断革新和完善历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回顾、梳理,以窥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缩影。其次,根据师范教育制度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师范教育政策、师范教育课程制度、教师培养模式以及教师资格制度分别进行制度变迁的内容梳理、特点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最终归纳出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师范教育政策、师范教育课程、教师培养模式以及教师资格制度的变迁路径,实现对师范教育制度嬗变历程的深度把握。最后,在对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内容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得出结论,即在师范教育制度生成的过程中,既包含着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外生性因素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演进更迭,同时也深受其内生性因素,即制度本身的价值追求、功能的调整、以及与周边关系调整所带来的影响,这两种因素交叉融合,推动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在百余年的变迁历程中,师范教育制度自身更是在平衡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追求、调试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打破制度失范弊端以及寻求师范教育制度前瞻性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赜索隐,以史为鉴,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制度的分析,从而提出当下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即在完善师范教育政策体系下,夯实师范教育制度政策根基;在推动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同时,打造师范教育制度内涵式发展,并不断创新师范教育模式,凸显师范教育制度专业化方向,规范教师资格制度,实现师范教育制度公平化建设,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丁宇芳[8](2016)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文本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格尔顿从当前西方流行的十个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以逻辑和实证相结合的力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世界的真理性与生命力。本论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概述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写作背景:首先对作者伊格尔顿的生平作了介绍,其次对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阐述。前两部分为后面的文本解读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就着重对《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文本的结构内容进行阐述,针对当前西方十大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中的每一个观点,伊格尔顿都先申明反方的观点,再对反方的观点进行申辩,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这十个观点既涉及到理论方面又涉及到现实方面,理论方面的反方观点可归纳为曲解误解马克思主义观点和过度解读马克思主义观点,现实方面的反方观点可归为纳游离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之外观点和有效批评马克思主义观点,伊格尔顿对这些观点都进行了申辩,最后都得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本文第四部分总结了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申辩的理论启示,首先阐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解读,其次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扞卫和申辩,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的借鉴意义。《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基本上代表了西方关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对其进行解读,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建[9](2013)在《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探索(1956-1966)》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杰出领袖,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探索的成果颇丰,而1956年-1966年中苏论战的十年是这一复杂而又艰难的探索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与组成部分。这十年深刻地影响了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认知,使毛泽东开始重新思考兄弟党、兄弟国家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问题,而在两制间的合作与冲突上毛泽东也有了新的认识。这期间,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探索既有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失误和偏差,特别是指导思想上的“左”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了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前人“以史论事”的视域,而采用“以人论事”的方法,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对中苏论战进行历史性评析,而是在历史性考察的基础上对毛泽东这一特定人物在这一时期所做的努力进行历史学、政治学上的分析,厘定其所做的贡献与理论误区,并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本文将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探索视为一个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全面分析中苏论战期间毛泽东关于两制关系、党际关系、国家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问题的基础上,从二十一世纪的新视野对这些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与反思,以期对我国的内政外交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能有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国内外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做了阐述,并介绍了本文的行文思路、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毛泽东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本章主要分析了二战结束之后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苏两党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展开的旷日持久的论战,以及中国与东欧各国在坎坷中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探索。这为本文的论述做了前提性铺垫第三章,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贡献。本章就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做的主要理论贡献进行了探讨。着重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无产阶级党际关系原则思想、“反和平演变”思想、国家关系原则思想四个层面进行了梳理。以上四个方面的理论贡献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正确把握兄弟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都具有建设性的意义。第四章,毛泽东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的历史局限。本章主要分析了毛泽东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失误的历史原因,以及毛泽东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局限以及这种理论局限的现实影响。第五章,毛泽东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在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其理论上的科学预见性与实践上的积极主动性,充分折射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所具备的科学勇气与战斗品格,其在国际共运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论战期间,毛泽东对国际共运的探索间接地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共运模式,促进了国际共运的“无中心化”发展趋势,对苏联“老子党”习气的抵制有力地促进了无产阶级党际关系的正常化,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与长期性的认识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而其对我国国际战略的适时调整则为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转变起了独特作用。第六章,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探索的现实启示。中苏两党两国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对待两种制度的态度以及处理冲突和矛盾问题上的争论暴露了双方在这些问题认识和实践上的不足和缺陷。正确认识和认真总结这些不足与缺陷对之后党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十八大”的召开,要求我党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总结和反思这段历史所蕴含的现实启示。

戚如强[10](2013)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发展是多种整合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是-种促进社会一体化的价值整合方式。在高度分殊化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对于凝聚思想共识、维护共同体的稳定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社会整合的全新视角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目标、功能、历史依据、现实背景、精神资源和展开路径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通过对人们的思想、信仰、观念、觉悟等精神要素进行综合引导、调节与教育,以使个人需要与整体利益相一致、精神意识与客观现实相统一,并以此提升社会价值共识、情感共鸣与思想认同,从而达到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目的。与其他整合机制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具有先导性、交互性、经济性、人本性和持久性等特征,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及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己的整合目标,契合了党的历史任务、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诉求。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具有教育与动员、认同与凝聚、调控与稳定等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德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儒学思想、进行礼乐教化、维护社会秩序和保证大一统国家长期存续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传统社会德治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有很多重要的启示;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团结各种社会力量的一面旗帜,在革命和建设中更是起到价值定向、凝聚共识、振奋精神的作用。当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也有绝对化、过度化的历史教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利益多元、价值多样、权威式微、国民心态失衡以及全球化的挑战,作为一种“软权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价值共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养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为现实政治提供合法性解释,有效抵御西方思潮的侵蚀,最终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作用的发挥既需要物质条件,也需要精神资源。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那些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开发利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标的实施产生重要作用的知识理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习俗、道德风尚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精神资源。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作用发挥的主要精神资源。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流意识形态,是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作用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共同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及公民道德等方面着手,改进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及制度,才能在多元思想观念中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在异质性社会中形成最大合力,实现社会的团结与稳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十个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十个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 扩展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研究的视野
        (二)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
        (三) 有助于坚持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学术史回顾与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 国内中共党史的相关研究动态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动态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相关研究动态
        (四) 对目前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与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研究的理论来源
        (一) 有关资本主义起源、形成及其不同形态的主要论述
        (二) 有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论述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研究
    一、20世纪初期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早期认识
        (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
        (二) 论战双方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早期认识
        (三) 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初步认识为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早期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二、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一) “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与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
        (二) 抗战时期中共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论”的批判
        (三) 抗战时期中共领袖对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的认识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系统阐述
    三、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
        (一) 中国资本主义特点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早期实践
        (二) 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中资本主义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
        (三)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中资本主义问题的深入研究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道路的研究与反思
    一、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历史任务的转变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 学术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研究
    二、探索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 指导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践
        (二)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与过渡理论
    三、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 在反思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 学术界总结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理论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对中国资本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反思与创新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资本主义重大历史问题的反思与研究
        (一) 对近代以来中外经济关系的再认识与再评价
        (二) 对传统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认识与再评价
        (三) 对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再认识
        (四) 对传统市场的再认识与再研究
        (五) 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的再研究
    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 20世纪80年代早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建立
        (二) 20世纪90年代早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研究和新认识
    一、新世纪以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研究
        (一) 党的十六大前后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研究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研究和新政策
    二、“权贵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与政府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一) “权贵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及其为政府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对“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的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 西方提出“中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论
        (二)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论断
结论 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中国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经验与意义
    一、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经验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 中共领袖、官员、知识分子与学者共同构成了认识与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主体力量
        (三) “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主要掣肘因素
    二、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意义
        (一) 正确认识中国资本主义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二) 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重要内容
        (三) 有关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理论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两山”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2.1 国际背景
        2.1.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2.1.2 地球存在资源使用极限
        2.1.3 工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的忽视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2.1.4 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国内背景
        2.2.1 改革开放致富路上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破坏
        2.2.2 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对人们造成影响
        2.2.3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的必需及党和国家努力的方向
第3章 “两山”理念的发展历程
    3.1 “两山”理念在浙江的诞生与发展
        3.1.1 “两山”理念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
        3.1.2 “两山”理念在浙江得到了发展
    3.2 “两山”理念在国内的推广与升华
        3.2.1 习近平将“两山”理念推向了全国并促进其深化发展
        3.2.2 ”两山”理念在国内的发展达到新高度
        3.2.3 “两山”理念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
    3.3 “两山”理念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3.1 习近平带领大家在国际上不断发声把“两山“理念推向世界
        3.3.2 “两山”理念在国际上的声誉越来越大
第4章. “两山”理念的多维解读
    4.1 从基本概念维度解读
        4.1.1 “绿水青山”概念的解读
        4.1.2 “金山银山”概念的解读
        4.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字面解读
    4.2 从价值维度解读“绿水青山”为什么就是“金山银山”
        4.2.1 “绿水青山”具有经济价值
        4.2.2 “绿水青山”具有政治价值
        4.2.3 “绿水青山”具有社会民生价值
        4.2.4 “绿水青山”具有文化艺术价值
        4.2.5 “绿水青山”具有生态价值
    4.3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解读
        4.3.1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4.3.2 “两山”理念的发展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5章 “两山”理念的时代意义
    5.1 “两山”理念体现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5.1.1 ”两山”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精神的体现
        5.1.2 “两山”理念折射出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5.2 “两山”理念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指南
        5.2.1 “两山”理念指明了我国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之路
        5.2.2 “两山”理念推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5.2.3 “两山”理念号召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
    5.3 “两山”理念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理论感召力及人民的理论自信
        5.3.1 “两山”理念来源于实践
        5.3.2 “两山”理念已取得成功实践
        5.3.3 “两山”理念在国际上获得好评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3)“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解说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语词初入中国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概念的西方溯源与考辨
    第二节 新教传教士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一、晚清新教传教士的翻译概况
        二、新教传教士对“社会主义”综合阐释
        三、《万国公报》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首次介绍
    第三节 晚清驻外使节与欧美“社会主义”
        一、洋务机构翻译概况
        二、清驻外公使对“社会主义”的综合考察
    第四节 早期知识精英与留学生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一、资产阶级报刊对“社会主义”的引入
        二、康有为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三、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四、王韬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五、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第五节 晚清末期“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历史定位
        一、“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
        二、“社会主义”概念的西语“造词”
        三、“社会主义”概念的日语“借用”
        四、对晚清“社会主义”概念多种导入方式的考察
第二章 20世纪初“社会主义”概念的流行与泛化
    第一节 留日浪潮与“社会主义”论说
        一、洋学兴盛与“社会主义”在日本的原初表述
        二、浮海东渡与“社会主义”摄取的源头转向
        三、留日群体对日源“社会主义”的借用
    第二节 最初的社会主义论战与“社会主义”的语义分叉
        一、经济体制之争:全部国有化、自由竞争抑或心理分配?
        二、发展方式之争:和平调节抑或革命斗争?
        三、本质属性之争:无政府抑或民主共和?
        四、发展方位之争:财产共有抑或阶级对立?
        五、20世纪初社会主义论争对“社会主义”概念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民国初年革命党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早期认识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主义”
        二、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主义”
        三、革命党人调试“社会主义”语义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关于20世纪初“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翻译评价
第三章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多元面相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隐喻认知
        一、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前提与生发基础
        二、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概念的方法与手段
        三、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五四时期“主义”的崛起与“社会主义”概念的混说
        一、“泛劳动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二、“新村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三、“基尔特社会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四、无政府“共产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第三节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转向及其影响
        一、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转向
        二、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转向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 中共成立前后“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新诠释
    第一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概念的重释与传播
        一、列宁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发展与创见
        二、建党初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多维进路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原初认知与建构
        一、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二、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三、李达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四、李汉俊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第三节 建党早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确立及影响
        一、建党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确立
        二、建党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确立的影响
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动因论析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共创建提供了样板效应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翻译活动,为中共创建开辟了新的话语空间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着述文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交锋为中共创建正本清源
        五、“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农群体的结合,为中共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二节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筹备与创建
        一、思想上的协助、指导,明晰了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建党思路
        二、在组织上的参与、指导,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人才上的培育、输送,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团建设提供了骨干力量
        四、理论上的示范、引领,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方向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初期成效
        一、开启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初步勾勒了近代中国的革命话语体系
        三、启动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先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情况
致谢

(4)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向——专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中国特色”与“中国经验”
二、理性认识教师教育体系建构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三、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责任和使命,而不只是特色与旗帜
四、师范教育功不可没,要更加讲好师范教育的“中国故事”
五、高水平综合大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参与教师教育
六、教师教育体系重建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5)鲁道夫·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2 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阿恩海姆早期美学背景及影响和理论基础
    2.1 早期美学思想的理论背景及其影响
        2.1.1 现象学理论
        2.1.2 19 世纪末德国艺术史理论研究
        2.1.3 欧洲早期电影理论与流派
    2.2 早期理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与形式主义美学
        2.2.1 格式塔心理学
        2.2.2 形式主义美学
第3章 纯形式的简化:阿恩海姆早期美学原理
    3.1 早期美学中的格式塔心理学简化原理
        3.1.1 完整闭合倾向原理
        3.1.2 接近性原理
        3.1.3 图形-背景原理
    3.2 早期纯形式简化美学原理及其反思
        3.2.1 电影艺术形式的简化:默片辩护
        3.2.2 广播艺术形式的简化:赞美盲播
第4章 多元的感知:阿恩海姆早期审美感知论
    4.1 两种审美感知理论:完形感知与形式主义审美感知
        4.1.1 作为艺术心理机制的完形感知
        4.1.2 形式主义的审美感知
    4.2 形式审美感知的美感来源
        4.2.1 美感来源的客观形式说
        4.2.2 美感来源的主观心理说
        4.2.3 阿恩海姆美感的来源:有意味的形式的直觉
    4.3 对早期审美感知的反思
        4.3.1 逻各斯中心主义
        4.3.2 直觉性与理性的龃龉
        4.3.3 日常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对立
        4.3.4 早期审美感知的当代价值
第5章 格式塔作者:阿恩海姆早期作者美学思想
    5.1 关于作者美学的说明
    5.2 格式塔式的电影作者观
        5.2.1 电影作者的主要思想
        5.2.2 与法国电影作者论的比较
    5.3 广播艺术作者的编剧中心主义
        5.3.1 编剧是广播艺术的真正作者
        5.3.2 编剧中心主义的原因分析
        5.3.3 播音员的作者地位
    5.4 对早期作者美学的反思
        5.4.1 早期作者美学中的矛盾性
        5.4.2 早期作者美学的当代意义
第6章 媒介帝国主义:阿恩海姆早期媒介美学思想
    6.1 媒介美学概述
    6.2 阿恩海姆辩证客观的媒介文化理论
        6.2.1 对阿恩海姆媒介文化理论的遗忘
        6.2.2 辩证客观的媒介体制观
        6.2.3 媒介传播工具论及其负面效应
    6.3 媒介文化理论中的媒介艺术美学思想
        6.3.1 “媒介帝国主义”:媒介艺术观
        6.3.2 媒介批判美学:同质化、接受及艺术死亡
        6.3.3 媒介复制与本雅明的光晕美学
    6.4 早期媒介美学的当代意义
第7章 直觉与完形:阿恩海姆早期认知美学思想
    7.1 阿恩海姆早期美学中的完形认知
        7.1.1 格式塔倾向即完形认知
        7.1.2 部分幻觉理论的认知基础
        7.1.3 作为艺术的认知基础
    7.2 早期美学中的审美认知
        7.2.1 形式与审美认知注意
        7.2.2 单一知觉的审美认知
        7.2.3 作为形式直觉的审美认知
        7.2.4 完整电影会降低观众的认知水平吗?
    7.3 早期认知美学的反思及其当代价值
        7.3.1 早期对“具身”认知图式的忽视
        7.3.2 早期认知美学的当代价值
第8章 迂回与进路:阿恩海姆早、中晚期美学比较
    8.1 阿恩海姆研究对象的转向
        8.1.1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阶段的再划分
        8.1.2 阿恩海姆学术研究对象的转变及其原因
    8.2 早、中晚期美学思想中的差异
        8.2.1 审美感知的差异
        8.2.2 简化美学原理的差异
        8.2.3 艺术表现论的差异
结语:早期美学对当代美学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
    一、启蒙与肇端: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发轫
        (一) 师范教育产生的历史动因
        (二) 南洋公学的创建
        (三) 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肇始
    二、扬弃与发展: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一) 民国师范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 学制变革下师范教育独立地位的调整
        (三) 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
    三、变革与调试:改革开放前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学制系统的厘定
        (二) 独立封闭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三) 改革开放前师范教育的曲折发展
    四、完善与革新:改革开放后师范教育制度的建设
        (一) 师范教育制度的恢复与重建
        (二) 师范教育制度的完善与革新
第二章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政策的演进
    一、百年师范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 清末时期师范教育政策的萌芽与兴起
        (二)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政策的调适与丰富
        (三) 新中国时期师范教育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二、百年师范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
        (一) 始终坚持国家对师范教育政策的有效干预与控制
        (二) 师范教育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三) 始终重视教师思想道德的规范
        (四) 持续关注乡村师范教育政策体系建设
    三、百年师范教育政策演进的路径
        (一) 政策主体的价值取向由“工具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
        (二) 政策实施的手段由单一走向多元
        (三) 政策施行由关注“单一职业定向”转向“专业综合发展”
第三章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课程制度的嬗变
    一、百年师范教育课程制度的嬗变历程
        (一) 清末师范教育课程制度的输入与构建
        (二)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制度的确立与实施
        (三)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制度的完善与变革
    二、百年师范教育课程制度嬗变的特点
        (一) 课程体系变革中师范性与学术性博弈的常态化
        (二) 师范教育课程中国际视野与本土化碰撞的不间断化
        (三) 教育实习地位的逐渐提高
    三、百年师范教育课程制度嬗变的路径
        (一) 课程目标的厘定由“单一”向“综合”迈进
        (二) 课程内容的选择由分科化向“分科+综合”转变
        (三) 课程价值取向由“完全工具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迁移
第四章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模式的变迁
    一、百年师范教育模式的变迁历程
        (一) 以“定向型”为主的清末师范教育模式的构建
        (二)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模式的动态调整与规范
        (三) 新中国时期师范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与革新
    二、百年师范教育模式变迁的特点
        (一) 师范教育模式从借鉴模仿到本土化探索
        (二) 多种办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
    三、百年师范教育模式变迁的路径
        (一) 从“能力本位”向“标准本位”的师范教育模式移行
        (二) 职前、职后教育由“分离”走向“统一”
第五章 中国百年教师资格制度的沿革
    一、百年教师资格制度的沿革历程
        (一) 清末教师资格制度的萌芽与嚆矢
        (二) 民国师范教师资格制度的建构与完善
        (三) 新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与标准化建设
    二、百年教师资格制度沿革的特点
        (一) 教师聘任与检定标准的不断规范与提升
        (二) 始终关注教师的专业理想,将道德标准融入到教师资格制度中
    三、百年教师资格制度沿革的路径
        (一) 资格认证标准由单一走向多元,注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养
        (二) 资格考试制度由“双轨”向“单轨”转变,打造教师教育新格局
        (三) 资格期限由“终身化”向“定期认证”过渡,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第六章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 制度生成的环境因素
        (二) 师范教育制度的非均衡性
    二、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 制度本源的价值追求
        (二) 师范教育制度功能的调整
        (三) 制度变革与个人发展关系的明确
第七章 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
        (一) 兼顾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的利益诉求
        (二) 将教师教育的资源配置和效率公平放在重要位置
        (三) 加强对制度的监管和约束,减少制度执行失范的行为
        (四) 提升制度建设的前瞻性,把握世界教师教育发展动向
    二、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当代启示
        (一) 完善师范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夯实师范教育制度政策根基
        (二) 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推动师范教育制度内涵式发展
        (三) 创新师范教育模式,凸显师范教育制度专业化方向
        (四) 规范教师资格制度,实现师范教育制度公平化建设
        (五) 妥善处理师范教育制度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文本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应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写作背景
    2.1 作者背景
        2.1.1 伊格尔顿生平简介
        2.1.2 伊格尔顿思想概述
    2.2 时代背景
        2.2.1 西方马克思主义陷入低谷
        2.2.2 资本主义矛盾的结构强化
        2.2.3 去马克思化倾向的兴起
第3章 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文本内涵
    3.1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申辩式的文本结构
        3.1.1 申辩的逻辑结构
        3.1.2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文本的申辩思路
    3.2 "反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
        3.2.1 "反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病症"列举
        3.2.2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病症"
        3.2.3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病症"
    3.3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反驳
        3.3.1 针对曲解误解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反驳
        3.3.2 针对过度解读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反驳
        3.3.3 针对游离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之外观点的反驳
        3.3.4 针对有效批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积极回应
第4章 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申辩的理论价值
    4.1 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解读
    4.2 对马克思主义的扞卫和申辩
    4.3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探索(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概况
        1.2.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现状
        1.2.3 中苏论战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第2章 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探索的背景
    2.1 两制关系由“战略同盟”转变到“冷战对峙”
        2.1.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
        2.1.2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及意义
        2.1.3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及其表现
    2.2 中苏两党论战
        2.2.1 中苏论战的缘起
        2.2.2 中苏论战的发展阶段
        2.2.3 中苏论战的影响
    2.3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建设道路
        2.3.1 东欧诸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和特点
        2.3.2 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改革
        2.3.3 苏东各国建设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局限
    2.4 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4.1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4.2 十年探索中正确倾向和主要成就
        2.4.3 十年探索的错误倾向和主要问题
第3章 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贡献
    3.1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3.1.1 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3.1.2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1.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2 无产阶级政党党际关系思想
        3.2.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2.2 完全平等、相互尊重
        3.2.3 求同存异、互利合作
    3.3 反“和平演变”思想
        3.3.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3.3.2 警惕党内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蜕化质变
        3.3.3 注意国内阶级斗争与国际阶级斗争相联系
    3.4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思想
        3.4.1 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3.4.2 独立自主原则
        3.4.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4章 毛泽东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的历史局限
    4.1 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失误的历史原因
        4.1.1 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4.1.2 国际共运传统模式的缺陷性
        4.1.3 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4.2 毛泽东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局限
        4.2.1 对时代主题的把握上出现偏差
        4.2.2 过于强调国际共运中的协调一致
        4.2.3 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出现失误
    4.3 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历史局限的现实影响
        4.3.1 经济建设中“左”倾思想逐渐占据上风
        4.3.2 政治领域内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
        4.3.3 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过火批判
第5章 毛泽东探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地位
    5.1 打破了旧的国际共运模式
        5.1.1 推动了国际共运的“无中心”化
        5.1.2 打破了传统国际共运“一个统一纲领”的僵化模式
        5.1.3 冲破了“一条总路线”的对各国党束缚
    5.2 推进了无产阶级党际关系的正常化
        5.2.1 维护了各无产阶级政党间的平等协商关系
        5.2.2 促进了各无产阶级政党独立自主的发展
        5.2.3 初步厘定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之间的限度
    5.3 推动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的探索
        5.3.1 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5.3.2 明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阶段性
        5.3.3 探索适合我国的建设道路
    5.4 促进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5.4.1 支持亚非拉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
        5.4.2 坚决反帝反霸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
        5.4.3 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建立广泛国际统一战线
第6章 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探索的现实启示
    6.1 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6.1.1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
        6.1.2 立足实际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6.1.3 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6.2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6.2.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6.2.2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6.2.3 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6.3 准确认识和处理两种社会制度关系
        6.3.1 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和理解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
        6.3.2 理性把握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的现实性与更替的必然性
        6.3.3 合理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有益成果
    6.4 促进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
        6.4.1 准确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6.4.2 坚定信仰保证党的纯洁性
        6.4.3 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目标及功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内涵
        一、整合与社会整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特征
        一、先导性
        二、交互性
        三、经济性
        四、人本性
        五、持久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目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目标定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确立的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确立的依据
        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目标的内容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功能
        一、教育与动员功能
        二、认同与凝聚功能
        三、调控与稳定功能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理性及其局限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一、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变迁
        二、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特点
        三、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局限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一、中国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演变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教训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经验启示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当代境遇及必要性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的物质技术整合及其缺陷
        一、市场整合
        二、制度整合
        三、法律整合
        四、行政整合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
        一、什么是软权力
        二、软权力于现代社会管理之必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之必要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及理论
        二、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及特征
        三、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面临的困境
        四、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之必要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精神资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相关概念解析
        一、资源与精神资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
    第二节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精神资源的主要内容及社会整合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化实现社会整合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凝聚社会共识的思路
    第二节 加强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解释力
        二、以客观的实践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高说服力
        三、用榜样的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加感染力
    第三节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提高民族凝聚力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走向生活,实现情境性整合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面向世界,实现包容性整合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继承传统,实现历史性整合
        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实现针对性整合
    第四节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建立共同的道德联合体
        一、在社会实践中启发道德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二、整合优秀传统道德资源与倡导新道德风尚相结合,凝聚道德力量
        三、加强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建设,提高集体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四、重点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筑牢未来社会团结的道德根基
        五、加强制度供给,保障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社会主义的十个观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研究[D]. 刘上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解析[D]. 钟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D]. 陈元.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向——专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J]. 李瑾瑜. 教师发展研究, 2019(04)
  • [5]鲁道夫·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研究[D]. 李天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6]全面从严治党研究述评——以中国知网篇名含“全面从严治党”的论文为分析对象[J]. 刘意,钟德涛. 理论经纬, 2016(00)
  • [7]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研究[D]. 霍东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8]《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文本解读[D]. 丁宇芳.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6)
  • [9]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探索(1956-1966)[D]. 王建. 吉林大学, 2013(08)
  • [10]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D]. 戚如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十个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