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状化合物镍铝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唐风琴[1](2021)在《花状水滑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日益增加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由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其中,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染问题是由磷及其化合物的过度排放,这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因此,如何消除水中的磷酸根成为关注的问题,已经开发了吸附、沉淀、电渗析、反渗透、生物法等技术处理含磷废水,但是如何有效循环利用磷元素尚待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水滑石材料(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因其表面积大、层电荷密度和阴离子交换能力高等特点,已经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有毒阴离子物质。可人工合成的无机材料—水滑石,利用其出色的结构调控性能,通过对自身结构的改性或与其他材料结合从而合成新型功能材料,其吸附性能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因此,本论文采用诱导自组装法制备了花状水滑石材料,并主要研究其吸附与释放性能。论文包括以下几部分:第1章,首先对水滑石材料的结构、性质及主要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然后对水滑石及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其中对几种典型的水滑石的制备及应用进行了简单归类,最后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花状水滑石的制备及应用。第2章,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SA)为结构形貌诱导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木绣球花状镁铝水滑石(Fh-LDHs),并优化了制备Fh-LDHs的条件,Fh-LDHs的形貌和结构通过SEM、FT-IR、XRD、TG和Zeta电位等方法表征。将所制备的木绣球花状镁铝水滑石Fh-LDHs用于磷酸根离子的吸附与再利用。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比表面积较大的木绣球花状Fh-LDHs,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去除率可达96.05%;吸附磷酸根的Fh-LDHs产物(Fh-LDHs-P)进一步用于玉米种植试验,发现Fh-LDHs-P能够促进玉米苗生长。因此,所合成的Fh-LDHs-P是一类廉价且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第3章,以锆离子(Zr4+)为掺杂与结构形貌诱导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r掺杂改性的锌(Zn)镁铝水滑石(Fm-Zr Zn LDHs)滨菊花状微球,采用SEM、FT-IR、XRD、TG、XPS、BET以及Zeta电位分析法对Fm-Zr Zn LDHs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m-Zr Zn LDHs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与释放行为,并用于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Zr4+的掺入改变了锌镁铝水滑石原有的球状结构,诱导形成了滨菊花状微球结构。Fm-Zr Zn LDHs对磷酸根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去除率可达97.05%,其吸附能力分别是纯的Zr OCl2和Zn Mg Al-LDHs的1.25和3.59倍。以吸附磷酸根后的回收产物(Fm-Zr Zn LDHs-P)为营养物,Fm-Zr Zn LDHs-P能够促进玉米苗生长。因此,所合成的Fm-Zr Zn LDHs-P是一类性能优良且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第4章,以铜基MOFs材料(HKUST-1)作为结构形貌诱导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Zn、Cu掺杂的康乃馨花状镁铝水滑石(Fc-LDHs)。通过FT-IR、XRD、SEM、Zeta电位等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其吸附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其结构形貌特点为比表面积较大的康乃馨花状;对抗生素药物(四环素,TC)去除率可达94.19%;Fc-LDHs具有良好的抗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因此,Fc-LDHs是一类环境友好且多功能的新型材料。总之,本文采用不同类型结构形貌诱导剂,构筑了不同类型的花状水滑石材料,具有容易合成、成本低廉、结构可调且生态环境友好等优点。所制备的花状水滑石材料对水中磷酸根表现出良好的吸附与释放功能,并能促进植物生长;Zn、Cu掺杂的康乃馨花状镁铝水滑石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有望用于水污染处理领域与农业领域。
任宝锦[2](2020)在《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构筑镍基催化剂及其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进步,随之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和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及配套存储技术已经是各国政府的广泛共识。而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是一种使用二氧化碳为载体生成甲烷的能源存储技术,通过把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清洁能源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甲烷的化学能来存储。这一技术是众多二氧化碳转化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技术路线。而关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很多进展但是要实现工业化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贵金属钌基催化剂相较于其他金属具有更好的活性,但是较高的负载量和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普遍应用,仅适合应用于太空探索等价格不敏感领域。而过渡金属镍拥有仅次于钌的催化活性,但是还存在低温活性不佳,催化剂稳定性差等缺点。所以对镍基催化剂载体优选、合成方法优化、助剂调控以增强其甲烷化性能,达到媲美甚至超越贵金属钌基催化剂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上述研究背景,基于LDHs前体,通过第三种元素的掺杂,改善镍的分散性,调节表面元素化学环境,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高效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探究。具体工作如下:(1)钴修饰的镍基催化剂制备及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通过简便快捷的溶剂热法一步合成NiCoAl三元LDHs前驱体,成功的在镍基催化剂中均匀引入钴元素,镍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得到增强。对一系列的钴修饰镍基催化剂进行了性能评价,探究了钴引入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钴的引入带来不完全还原的CoOx物种,丰富了催化剂的表面氧缺陷,同时也提高了镍的分散和还原程度,二者分别增强了催化剂的二氧化碳吸附活化能力和加氢能力,并阐明了协调这两种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调节合适的镍钴比和还原温度使这两种效应良好的协同,从而提高催化性能,并确定了最佳的镍钴投料摩尔比和还原温度。(2)铝铈复合氧化物负载的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利用乙二醇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镍铝铈三元LDHs前体,通过原位结构拓扑转变制备了系列铝铈复合氧化物负载的镍基催化剂,铈掺杂后的镍基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得到显着增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还原处理催化剂中铈均以Ce3+的形式存在。Ce3+的引入调节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强度,促进了金属的还原,改变了催化剂表面碱性分布,尤其增强了中等强度碱性位的强度与含量,提高了催化剂二氧化碳活化能力,T50从216℃降低到182℃,发现催化剂表面Ce3+含量与TOF值存在线性关系,这表明Ce3+是促进催化剂甲烷化低温活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此外Ni/Al0.8Ce0.2Ox催化剂在55h的稳定性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这意味其具备了潜在的应用价值,提出了不经CO*的甲酸盐中间体路径的这一可能的反应机理。为二氧化碳甲烷化镍基催化剂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柯伊[3](2020)在《插层焙烧Ni-Al LDH材料制备及其对锑吸附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锑是一种具有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金属元素,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可能会导致癌变、遗传突变、遗传疾病等。因此,近年来锑污染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对锑污染治理刻不容缓。为了实现污废水中锑的快速高效富集,本研究以六水合硝酸镍(Ni(NO3)2·6H2O)和九水合硝酸铝(Al(NO3)3·9H2O)为原材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镍铝水滑石吸附材料,并分别采用碳酸根、氯离子插层方法制备改性镍铝水滑石吸附材料,并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与微结构及对性能的影响,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对Sb(V)的吸附行为特征及作用机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碳酸根插层镍铝水滑石(CO32--LDHs)粉末,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优化了吸附参数,在最佳条件下,对水中Sb(V)的吸附去除率达到约77%,并且共存阴离子实验表明对Sb(V)的吸附受Cl-和NO3-的影响小于SO42-和PO43-。吸附行为最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98),最佳条件下拟合出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21.95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CO32--LDHs吸附Sb(V)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TEM、FTIR分析表明材料为层状结构,且有CO32-、OH-等特征吸收峰,XRD分析谱图与JCPDS 22-0452标准谱图一致。EDS、XPS图谱表明吸附前后CO32--LDHs的层状结构未出现显着变化,CO32--LDHs吸附Sb(V)的主要机理为表面吸附和层间吸附。2.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氯离子插层镍铝水滑石(Cl--LDHs)吸附能力增强。在最佳条件下,对水中Sb(V)的吸附去除率达到约87%,共存阴离子实验表明对Sb(V)的吸附受CO32-和NO3-的影响小于SO42-和PO43-。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R2=0.9998)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998),最佳条件下拟合出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42.85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Cl--LDHs吸附Sb(V)的过程也是自发的吸热反应。TEM、FTIR分析表明材料结构没有变化,XRD谱图与JCPDS 22-0452标准谱图一致。而且EDS、XPS图谱表明吸附前后Cl--LDHs的层状结构未出现显着变化,Cl--LDHs吸附Sb(V)的主要机理为表面吸附和层间吸附。3.通过450℃焙烧成功制备的焙烧镍铝水滑石(LDO)吸附性能显着提升。在最佳条件下,对水中Sb(V)的吸附去除率达到约92%,共存阴离子实验表明对Sb(V)的吸附受Cl-和NO3-的影响较小于SO42-、CO32-和PO43-。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R2=0.9999)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984),最佳条件下拟合出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04.08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LDO吸附Sb(V)的过程也是自发的吸热反应。TEM、FTIR分析表明,高温焙烧后吸附材料为不规则结构,XRD谱图特征衍射峰消失,出现了混合氧化物Ni O和Al2O3对应的特征衍射峰。而且EDS、XPS图谱表明吸附后LDO的恢复了原来的层状结构,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LDO吸附Sb(V)的主要机理为层间吸附。
郭东轩[4](2020)在《镍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及衍生物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传统石油化石能源消耗殆尽。开发出新型能源储能器件迫在眉睫。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兴的储能器件,具有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超级电容器的核心是电极材料。基于此,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的研发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镍基双金属氢氧化物由于理论上优异的比容量、出色的氧化还原性能、资源广泛、价格低廉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然而,镍基双金属氢氧化物较差的导电性限制它们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通过与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复合或进行配体取代等策略,设计制备一系列镍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物及衍生物等电极材料,通过调控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优化和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子和离子传输能力,实现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提出溶解/重组的策略构筑r GO-Ni Co Al-LDHs复合材料。采用原位共沉淀法、辅以层接层自组装技术和水热法制备石墨烯和金属有机框架掺杂的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r GO-ZIF-67-Ni Al-LDH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促进复合材料的电荷转移、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ZIF-67的多孔结构加速电解液离子的扩散。在电化学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利用ZIF-67在碱性电解液中化学稳定性能差,骨架易坍塌分解的特性,r GO-ZIF-67-Ni Al-LDHs中的Ni Al-LDHs可被用作收集器,吸收和重新组装从ZIF-67骨架中溶解的Co2+,最终转变成r GO-Ni Co Al-LDHs。实现三电极体系中比电容为2291.6 F g-1,组装的r GO-Ni Co Al-LDHs//AC在功率密度为875 W kg-1时,能量密度为91.4 Wh kg-1的性能。2. 采用连续的三步水热法在泡沫镍表面制备石墨烯和二硫化三镍掺杂的分层结构复合材料Ni3S2-r GO-Ni Al-LDH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泡沫镍表面生长的Ni3S2纳米棒阵列具有较大的开放空间和较短的离子扩散路径,比表面积高、导电性能好的石墨烯加速整体材料的电荷转移。Ni Al-LDHs与电解液较大的接触面积加速氧化还原过程并提高比电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实现三电极体系中比电容为2026 F g-1,组装的Ni3S2-r GO-Ni Al-LDHs//r GO-Fe3O4-C在功率密度为801.6 W kg-1时,能量密度为71.7 Wh kg-1的性能。采用水热法、辅以喷涂法制备生长在泡沫镍表面的石墨烯和钼酸镍掺杂的分层结构复合材料Ni Mo O4-r GO-Ni Al-LDHs。采用一种新颖的喷涂工艺引入超薄的石墨烯纳米片来避免石墨烯的堆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实现三电极体系中比电容为3396 F g-1,组装的Ni Mo O4-r GO-Ni Al-LDHs//AC在功率密度为765.7 W kg-1时,能量密度为71.7 Wh kg-1的性能。3. 采用原位共沉淀法、辅以化学处理法制备生长在泡沫镍表面的ZIF-67衍生的中空/多孔的Ni Co-LDHs,对Ni Co-LDHs进行水热硫化处理,得到中空/多孔五边形结构Ni Co2S4。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导电基底上制备的空心/多孔结构显着改善比表面积、缩短电荷/电解液离子扩散距离、缓解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的膨胀/收缩并增强电子传递。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实现三电极体系中比电容为939 C g-1,组装的Ni Co2S4//Co S2在功率密度为695.2 W kg-1时,能量密度为55.8 Wh kg-1的性能。4. 采用双配体协同调控策略构筑一系列双阴离子镍钴硫(磷、硒)氢氧化物等物质。通过在Ni-Co-X(X=S,P,Se)中部分引入电负性更强的氢氧根配体,调控金属-硫/金属-磷/金属-硒键的键长,在原子水平上显着提高Ni-Co-X(X=S,P,Se)的循环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斯计算得到相应的键长,结果表明Ni Co2(MOH)x(M=S,P,Se)中的金属-硫/金属-磷/金属-硒键长分别为2.224?、2.227?和2.34?,比Ni-Co-X(X=S,P,Se)中的键长要短。并且探究不用OH-配体的引入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实现三电极体系中比电容分别为901 C g-1、1280 C g-1和424 C g-1,组装的Ni Co2(MOH)x(M=S,P,Se)//AC的能量密度分别为37.8 Wh kg-1、41.9 Wh kg-1和45.6 Wh kg-1的性能。并且Ni Co2(MOH)x(M=S,P,Se)具有显着提升的循环稳定性。
温亮[5](2020)在《类水滑石在超临界乙醇中的剥离研究》文中提出超薄二维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及相关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其在电子/光电器件、催化反应、能量储存和转换、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类水滑石(LDHs)是由金属氢氧化物作层板,层间为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力、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结合的层状化合物。通过剥离LDHs获得超薄二维纳米材料,常规方法中剥离LDHs步骤繁琐,且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开发环境友好,过程简便的LDHs剥离方法是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基于超临界流体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利用超临界乙醇剥离LDHs的过程,并提出剥离机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尿素为碳源水热法合成了碳酸根插层的MgAl类水滑石,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将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替换了层间碳酸根离子,扩大了层板间距,削弱了层板之间的静电作用力。(2)利用超临界乙醇对插层后的LDHs进行剥离,并确定剥离率的测定方法。XRD、FT-IR及丁达尔效应证实了剥离的成功,TEM和AFM观察到剥离后的LDHs纳米片,水平尺寸在2μm左右,厚度在4nm左右。(3)研究了 LDHs层板组成对剥离率的影响规律。当LDHs浓度相同、镁铝比不同(1:1、2:1、3:1、4:1)的LDH剥离后,剥离率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4)利用超临界乙醇直接剥离碳酸根插层的LDH(MgAl-CO3LDH)。研究了剥离温度、LDHs浓度、体积比对剥离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剥离率随着剥离温度的上升而增加,随着LDHs浓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体积比的增加而增大。当LDHs浓度为0.72mg/mL、聚合物物浓度为50mg/mL、剥离温度为543K、体积比为0.7时,剥离率可以达到20%。本文研究超临界乙醇中LDHs的剥离没有使用有机溶剂,环境友好,乙醇可循环使用,剥离后的LDH纳米片晶型完整,厚度符合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制备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新方法。
杜昌俊[6](2020)在《磁性纳米Fe3O4/LDH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皮革鞣制、食品加工、塑料、化妆品、橡胶、印刷染料制造业等领域。全球纺织业每年染料总消费量超过1万吨,大约有100吨染料被排放到河流中。印染废水具有耐变色、毒性大、含有大量难去除的有机物等特点,传统的处理方法对此类污染物降解效果不理想。非均相芬顿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法在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绿色环保且成本低的芬顿催化剂已成为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采用原位氧化沉淀法将易出现团聚的纳米Fe3O4负载于具有吸附阴离子型染料特性的水滑石上,制备出了Fe3O4/LDH和Fe3O4/CuMgAl-LDH复合催化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甲基橙染料为模拟印染废水底物,重点考察了Mg/Al-LDH、Fe3O4/LDH和Fe3O4/CuMgAl-LDH的制备、性能及其吸附和降解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不同Mg/Al比的镁铝水滑石(Mg/Al-LDH),其层间距随着Mg/Al比的增加而变大,其结晶度、热稳定性以及对甲基橙的吸附能力随着Mg/Al比的增加而增强。Mg/Al比为1时,制备的样品中生成了α-Al(OH)3杂质,Mg/Al比为3时制得的Mg/Al-LDH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最佳。Mg/Al-LDH对甲基橙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过程,对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温度在25℃时其饱和吸附量为70.54mg·g-1。(2)采用氧化沉淀法将纳米Fe3O4负载于镁铝水滑石上制备出磁性复合催化剂(Fe3O4/LDH),其晶相单一纯净,Fe3O4纳米颗粒大小均一且能均匀负载在水滑石表面,未现Fe3O4团聚现象。Fe3O4/LDH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56.61 emu?g-1,易磁分离回收。Fe3O4/LDH对甲基橙的去除率随着Fe3O4负载比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Fe3O4与LDH以质量比为2:1时制备得到的磁性复合催化剂中纳米Fe3O4的负载效果最佳,对甲基橙的去除率为96%。(3)磁性Fe3O4/LDH复合催化剂中Fe3O4与载体LDH间的吸附-催化协同作用提高其对甲基橙的催化性能,显着高于单纯的Fe3O4。Fe3O4/LDH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反应的活化能为30.39 kJ?mol-1。在Fe3O4/LDH用量为1.0 g?L-1,初始H2O2投入浓度为30 mmol?L-1,温度为室温25℃,环境pH值为3.0的最佳条件下120 min内甲基橙(100 mg·L-1)的去除率达到97%,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Fe的溶出损失量较低。(4)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铜含量的三元水滑石(CuMgAl-LDH),其层间距随着Cu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变大。以其为载体,采用氧化沉淀法制备了Fe3O4/CuMgAl-LDH复合催化剂,Fe3O4与CuMgAl-LDH之间通过Cu-O-Fe键的形式结合。Cu元素的引入对Fenton反应有促进作用,Fe3O4/CuMgAl-LDH催化性能高于Fe3O4和Fe3O4/MgAl-LDH,随着Cu含量的增加,甲基橙降解速度逐渐变快,其去除率能达到99%。Fe3O4/CuMgAl-LDH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重复使用4次后效果稳定,甲基橙去除率稳定在95~98%之间。研究表明:Mg/Al-LDH对具有代表性的甲基橙染料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负载纳米Fe3O4后的Fe3O4/LDH和Fe3O4/CuMgAl复合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均高于97%,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水滑石直接作为吸附剂在印染废水领域的应用。
郭恩惠[7](2020)在《类水滑石衍生锌基复合氧化物可控合成及其煤气脱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在和未来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于中国富煤的资源禀赋特点和其作为我国主体能源与重要工业原料的事实可知,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对中国构建未来能源体系至关重要。煤气化是煤炭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煤中硫在气化过程中会产生以硫化氢为主的气态硫化物,硫化氢可腐蚀设备和管道、毒化催化剂、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还会污染环境并危害人体健康,为此粗煤气利用前需将硫化氢脱除至一定浓度范围。锌基脱硫剂以其优异的脱硫精度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但其再生较困难,通常需较高再生温度,制约其工业应用。因而,锌基脱硫剂的结构改性及性能调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分析,通过向氧化锌中掺杂其他金属离子,可调变锌离子周围的化学环境,进而影响锌基脱硫剂的脱硫与再生活性。本论文针对锌基脱硫剂存在难兼高硫容与易再生的问题,拟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类水滑石衍生锌铝复合氧化物脱硫剂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向类水滑石衍生锌铝复合氧化物掺杂金属(钴、镍)离子来调变脱硫再生活性的可能性;同时,基于硫铁化合物易氧化且其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可诱发硫化锌在较低温度与氧气反应的理论认识,开展类水滑石衍生锌铁复合氧化物脱硫剂可控合成及其煤气脱硫再生行为的研究工作。通过上述研究,结合晶体结构、孔结构、形貌与元素分布等结构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课题组前期制备锌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氧化物基础上,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掺杂钴或镍的锌钴铝和锌镍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结构表征表明,钴或镍的掺杂(锌与掺杂金属摩尔比为5-20)并未显着改变锌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氧化物的晶型结构和微观形貌,但提高了类水滑石衍生锌铝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分别增加96.6和117%);脱硫和再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锌钴或镍摩尔比为20时,硫容最高(分别为25.4和25.1g S/100g脱硫剂)),同时脱硫剂脱硫过程中其结构未被破坏,仍保持片状结构;钴(或镍)的掺杂有助于降低硫化锌氧化再生温度,并使脱硫剂在脱硫再生循环过程中性能稳定。2、以锌铁类水滑石为前驱体构筑锌铁复合氧化物,提出了“先沉淀、后氧化”两步合成锌铁类水滑石的新路线,并探讨了新路线对应的锌铁类水滑石层状结构形成机理:类水滑石的层状形成发生在氧化阶段而不是沉淀阶段,氧化造成电荷不平衡,由此产生的库仑力引起阴离子插层,进而形成层状结构。锌铁复合氧化物主要由氧化锌和铁酸锌组成,并以前者为主;锌铁摩尔比为3-5时,类水滑石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呈片状形态。脱硫和再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锌铁摩尔比为5,温度为550℃时,其硫容为25.0 g S/100g脱硫剂;脱硫剂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锌铁复合氧化物失活速率常数较低(0.0185-0.0282 min-1),有利于脱硫反应;同时铁的引入降低了硫化锌氧化再生温度,同时使再生过程因脱硫堵塞的孔道得以有效恢复;此外,脱硫剂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硫容(不低于25.0%),且性能优于掺杂钴或镍的锌铝类水滑石衍生氧化物脱硫剂,锌铁复合氧化物脱硫剂的再生氧气浓度比掺杂钴或镍的锌铝类水滑石衍生氧化物脱硫剂低2%。
席壮壮[8](2020)在《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粉末经过化学氧化剥离后的产物,具有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在吸附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氧化石墨烯经过化学方法还原后,变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因此可以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化学领域。但是氧化石墨烯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极易团聚,严重阻碍其性能。水滑石材料由带正电荷的主层板和带负电荷的具有可交换性的层间阴离子组成,可以作为吸附材料,并且水滑石的氧化还原活性高,可用于可逆的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而且成本较低,在电化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氧化石墨烯薄片带负电荷,水滑石层板带正电荷,利用氧化石墨烯与水滑石之间的静电作用,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氧化石墨烯的团聚现象,增强其吸附性能,并且通过化学方法对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进行还原,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增强其电化学性能。本文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相比于氧化石墨烯和水滑石,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热稳定性,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中C-H键的强度随着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而且在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中,水滑石的结构和氧化石墨烯的含氧官能团保存完整。本文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作用,分别探究了吸附剂种类、吸附时间、吸附剂添加量、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以及溶液p H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吸附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效果要优于氧化石墨烯和水滑石,并且吸附进程完成后,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会自然沉淀,克服了氧化石墨烯作为吸附剂时的固液分离难题。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随着吸附时间以及吸附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随着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酸性条件下不利于吸附进程,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吸附进程;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阶动力方程模型,吸附速率符合化学反应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本文以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对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进行还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经过还原后,其含氧官能团得到了有效地去除。并且研究了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均存在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和假电容特征,复合材料相比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水滑石,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以及更高的比电容,并且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闫欣雨[9](2020)在《锌/碳基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为了适应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和高安全稳定性的新型能量存储器件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趋势。目前较为成熟的能量存储系统普遍存在着能量密度低,功率特性差,充电速度慢和安全稳定性差等诸多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需要从电极材料入手,尤其是研发新型高性能负极材料并应用到能量存储器件中去,用以满足人们的迫切的能源需求。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新型电化学能量存储器件的负极材料的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水系锌基电极材料和水系碳基电极材料的可控合成以及相应的电化学分析。在水系锌基电极材料的研究过程中,秉承着促进锌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均一沉积的原则,提高其相应的电化学性能;在水系碳基电极材料的研究中,通过三维结构化和表面掺杂等方式,改善其电化学表现。在高性能锌基材料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氧化锌/石墨烯复合物,Zn-Al-CO3水滑石,Zn-Al-F水滑石以及类花状结构Zn-Al-CO3水滑石。在高性能碳基材料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富氮空心碳球。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片状纳米氧化锌/石墨烯(ZnO/GN)的复合物的可控合成以及电化学特性研究。制备了片状纳米ZnO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的ZnO/GN材料,并通过调控第一步反应时间的长短研究了垂直原位生长机理。研究了由于氧化锌原位生长所导致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析氢电位的提升原理,并通过负极材料的非原位扫描电镜图验证了锌负极材料极佳的工作稳固性。基于该ZnO/GN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柔性准固态能量存储器在以1 A/g的电流密度循环400轮之后,仍然具有初始容量86.69%的极高的容量剩余。该器件在基于活性材料总质量的1 A/g电流密度的条件下最高能量密度526.19 Wh/kg,并且在达到最大功率密度85.69 kW/kg时仍然具有377.03 Wh/kg的能量密度。(2)Zn-Al-CO3水滑石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以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制备了Zn-Al-CO3水滑石纳米片材料,并研究了该材料的合成机理。通过研究不同锌铝比例的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特性区别,优化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所合成的采用最佳锌铝比例的Zn-Al-CO3水滑石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该材料获得了最高的放电容量303.5 mAh/g,并且在当电流密度增加到30 A/g时,所组装的器件仍然具有1 A/g电流密度时的容量的81.9%。(3)在制备的Zn-Al-CO3水滑石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自组装-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氟离子插层的Zn-Al-F水滑石材料并研究其作为能量存储器件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Zn-Al-F水滑石材料,具有结晶度高、含有的杂质少、尺寸分布更加均匀等多种优点,有利于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性能的保持。基于Zn-Al-F水滑石的能量存储器件在600轮循环测试中,具有很缓慢的容量衰减和良好的稳定循环特性;同时,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获得了最高的比容量383.08 mAh/g,并且在100A/g的电流密度下,仍然能够保持1 A/g电流密度时的比容量的72.03%。(4)在制备的Zn-Al-CO3水滑石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步自组装水热法,制备了三维类花状结构的Zn-Al-CO3水滑石材料并研究其作为能量存储器件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了不同PSS浓度对类花状结构Zn-Al-CO3水滑石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特性的影响,优化了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类花状结构Zn-Al-CO3水滑石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获得了最高的放电容量310.55 mAh/g,当电流密度增加到50A/g时,所组装的器件仍然具有1 A/g电流密度时的容量的75.8%。该材料能够在200轮循环中都保持着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强的循环稳定特性。5)富氮空心碳球材料可控合成以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多步法制备工艺,经过包覆-富氮-碳化-除模板的工艺流程,成功可控制备富氮的空心碳球材料。研究了对碳材料的表面杂原子掺杂和结构骨架改性。研究了材料合成过程中不同的煅烧温度对最终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优化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条件制备的材料能够在2000次循环期间,材料的比容量保持恒定不变,容量剩余接近100%。此外,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该材料获得了最高的放电容量285 F/g;并且当电流密度增加到20 A/g时,该材料仍然具有1 A/g电流密度时的容量的77.2%。
陈雷[10](2019)在《镍铁、镍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共沉淀法,用二价金属镍盐与三价金属铁盐或铝盐为原料制备了镍铁、镍铝类水滑石材料,将所制得的材料在氨气气氛中焙烧,得到镍铁与镍铝类水滑石的衍生材料。采用XRD、FT-IR、SEM、XPS、N2吸附-脱附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镍铝类水滑石衍生材料是由金属镍与Al2O3的晶体组成的,镍铁类水滑石衍生材料是由金属镍与Ni-Fe合金的晶体组成的。通过用震动样品磁强计测试(VSM)结果表明,镍铝类水滑石衍生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在Ni/Al=4:1、氨气气氛下制得的衍生材料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5.28 emu/g,矫顽力5.01 Oe,剩磁为5.02 emu/g;同样,在Ni/Fe=1:1、氨气气氛下制得的镍铁类水滑石衍生材料具有很强的磁性,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79.99 emu/g,矫顽力4.13 Oe,剩磁为4.14 emu/g。本文采用共沉淀法,通过二价金属镍盐与三价金属铝盐制备出镍铝类水滑石材料,Ni-Al摩尔比分别为(1:1、2:1、3:1、4:1、5:1),然后在氨气气氛中煅烧,制得镍铝类水滑石衍生材料。通过XRD、SEM、VSM、FT-IR、SEM、BET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形貌、颗粒大小等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显示Ni/Al摩尔比为4:1时,衍射峰尖锐且对称,类水滑石结晶度高。本文也客观的评价了两种材料催化性能。探讨了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合成镍铝类水滑石材料的摩尔比等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优的合成条件为:焙烧温度500 ℃、摩尔比为3:1,最优的反应条件为:反应的温度为180 ℃、反应的时间为6 h、镍铝类水滑石衍生材料(氨气条件下500 ℃煅烧)的加入量为0.3 g。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尿素转化率为82%、MC选择性为99%。评价了在氨气气氛下制得的不同Ni/Al及Ni/Fe摩尔比的镍铝、镍铁类水滑石衍生材料对甲醇与尿素发生醇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Al摩尔比为3:1的镍铝类水滑石衍生材料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尿素转化率达到82%,氨基甲酸甲酯的选择性达到99%,Ni/Fe摩尔比为1:1的镍铁类水滑石衍生材料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尿素转化率为64%,氨基甲酸甲酯的选择性达到99%。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镍铝摩尔比为3:1,焙烧温度为500 ℃,以及反应温度180 ℃、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为0.3 g、甲醇与尿素的量分别为40 mL和2 g。镍铁摩尔比为1:1,焙烧温度为500 ℃,以及反应温度180 ℃、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为0.3g、甲醇与尿素的量分别为40mL和2g。
二、层状化合物镍铝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层状化合物镍铝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花状水滑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滑石的结构特点与主要类型 |
1.1.1 水滑石的结构和性质 |
1.1.2 水滑石材料的分类 |
1.2 水滑石材料的典型合成方法 |
1.3 水滑石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
1.3.1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2 催化与光催化材料 |
1.3.3 生物医用材料 |
1.3.4 农用材料 |
1.3.5 传感器与能源材料 |
1.3.6 阻燃材料 |
1.4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花状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Fh-LDHs的制备 |
2.2.3 Fh-LDHs的结构与形貌表征分析 |
2.2.4 吸附性能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h-LDHs的合成 |
2.3.2 SEM分析 |
2.3.3 FT-IR分析 |
2.3.4 XRD分析 |
2.3.5 TG分析 |
2.3.6 Zeta电位分析 |
2.3.7 吸附性能 |
2.3.8 Fh-LDHs回收再利用作为肥料性能研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Zr掺杂改性锌镁铝水滑石花状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Fm-ZrZnLDHs的制备 |
3.2.3 Fm-ZrZnLDHs的结构表征与形貌分析 |
3.2.4 吸附实验 |
3.2.5 养分释放性能实验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m-ZrZnLDHs的合成 |
3.3.2 SEM和 EDS分析 |
3.3.3 FT-IR分析 |
3.3.4 XRD分析 |
3.3.5 BET分析 |
3.3.6 TG分析 |
3.3.7 XPS分析 |
3.3.8 吸附性能研究 |
3.3.9 Fm-Zr ZnLDHs-P释放性能研究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MOFs诱导形成花状水滑石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HKUST-1 的合成 |
4.2.3 Mg Al-LDHs的合成 |
4.2.4 Fc-LDHs的合成 |
4.2.5 Fc-LDHs的结构表征与形貌分析 |
4.2.6 吸附性能研究 |
4.2.7 抗菌性能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c-LDHs的合成 |
4.3.2 Fc-LDHs 制备条件优化 |
4.3.3 FT-IR分析 |
4.3.4 XRD分析 |
4.3.5 Zeta电位分析 |
4.3.6 吸附TC性能 |
4.3.7 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 |
4.3.8 Fc-LDHs抗菌性能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构筑镍基催化剂及其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氧化碳转化方式与进展 |
1.2.1 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 |
1.2.2 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 |
1.2.3 热催化二氧化碳转化 |
1.2.3.1 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 |
1.2.3.2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 |
1.2.3.3 二氧化碳加氢制二甲醚 |
1.2.3.4 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 |
1.2.3.5 二氧化碳加氢制芳烃 |
1.3 二氧化碳甲烷化研究进展 |
1.3.1 甲烷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
1.3.1.1 直接生成CO中间体 |
1.3.1.2 间接生成CO中间体 |
1.3.1.3 不通过CO中间体 |
1.3.2 甲烷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2.1 钌基催化剂 |
1.3.2.2 镍基催化剂 |
1.3.2.3 钴基催化剂 |
1.4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
1.4.1 LDH的结构与性质 |
1.4.2 LDH的制备 |
1.4.2.1 共沉淀法 |
1.4.2.2 溶剂热法 |
1.4.2.3 原位生长法 |
1.4.3 LDH在催化领域应用 |
1.4.3.1 LDH直接作为催化剂 |
1.4.3.2 LDH作为催化剂前体 |
1.5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催化材料的结构性质表征 |
2.2.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2 等离子耦合发射光谱仪(ICP-AES) |
2.2.3 低温氮气物理吸脱附测试(BET) |
2.2.4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
2.2.5 高角环形暗场像扫描透射电镜(HADDE-STEM) |
2.2.6 程序升温脱附(TPD) |
2.2.7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9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DRITF) |
2.3 催化性能评价 |
第三章 基于层状氢氧化物前体法制备钴修饰的镍基催化剂及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NiAl催化剂的制备 |
3.2.2 NiCoAl催化剂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镍铝比催化剂表征与性能评价 |
3.3.2 不同镍钴比催化剂的XRD表征 |
3.3.3 不同镍钴比催化剂的HRTEM表征 |
3.3.4 不同镍钴比催化剂的XPS表征 |
3.3.5 不同镍钴比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3.6 不同还原温度催化剂的XRD表征 |
3.3.7 不同还原温度催化剂的HRTEM表征 |
3.3.8 不同还原温度催化剂的XPS表征 |
3.3.9 不同还原温度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层状氢氧化物前体法制备铝铈复合氧化物负载的镍基催化剂及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NiAlCe催化剂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4.3.2 催化剂的HRTEM和HADDF-STEM表征 |
4.3.3 催化剂的BET表征 |
4.3.4 催化剂的准原位XPS表征 |
4.3.5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
4.3.6 催化剂的CO_2-TPD表征 |
4.3.7 催化剂的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 |
4.3.8 催化剂的二氧化碳甲烷化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3)插层焙烧Ni-Al LDH材料制备及其对锑吸附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锑的性质 |
1.1.2 锑的危害 |
1.1.3 水环境中锑的分布 |
1.1.4 废水中锑的处理现状 |
1.2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的概述 |
1.2.1 LDHs的结构 |
1.2.2 LDHs的性质 |
1.2.3 LDHs的改性 |
1.3 水滑石吸附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药剂 |
2.1.2 试验设备 |
2.2 锑分析方法 |
2.2.1 锑标准溶液及相关试剂配制方法 |
2.2.2 锑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阴离子插层镍铝水滑石与焙烧水滑石的制备 |
2.3.1 CO_3~(2-)-LDHs的制备步骤 |
2.3.2 Cl~--LDHs的制备步骤 |
2.3.3 LDO的制备步骤 |
2.4 吸附材料表征分析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阴离子插层镍铝水滑石对锑吸附研究 |
3.1 引言 |
3.2 CO_3~(2-)-LDHs和 Cl~--LDHs对Sb(Ⅴ)的静态吸附实验设计 |
3.3 阴离子插层镍铝水滑石的表征 |
3.3.1 TEM |
3.3.2 FTIR |
3.3.3 XRD |
3.4 Sb(Ⅴ)静态吸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2 反应体系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3 接触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4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5 干扰离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6 吸附模型研究 |
3.4.7 吸附前后表征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焙烧镍铝水滑石(LDO)对锑的吸附研究 |
4.1 引言 |
4.2 LDO对Sb(Ⅴ)的静态吸附实验设计 |
4.3 LDO的表征 |
4.3.1 TEM |
4.3.2 FTIR |
4.3.3 XRD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2 反应体系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3 接触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4 锑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5 干扰离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6 吸附模型研究 |
4.4.7 吸附前后表征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一 |
致谢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镍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及衍生物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和特点 |
1.2.1 双电层电容器 |
1.2.2 法拉第赝电容器 |
1.2.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1.2.4 超级电容器与电池储能机理比较 |
1.2.5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及特点 |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镍基双金属氢氧化物概述及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材料制备方法 |
2.3.1 原位共沉淀法 |
2.3.2 水热法 |
2.4 主要表征方法 |
2.4.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2.4.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6 比表面积分析(BET) |
2.4.7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
2.5 电化学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GO-ZIF-67-NiAl-LDHs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rGO-ZIF-67-NiAl-LDHs复合材料及其电极的制备 |
3.2.1 rGO-ZIF-67-NiAl-LDH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2 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 |
3.3 rGO-ZIF-67-NiAl-LDHs复合材料的物理表征及分析 |
3.4 rGO-ZIF-67-NiAl-LDHs的电容性能研究 |
3.5 rGO-NiCoAl-LDHs的电容性能研究 |
3.6 rGO-NiCoAl-LDHs//AC电容性能研究 |
3.7 rGO-NiCoAl-LDHs复合材料的物理表征及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Ni_3S_2(NiMoO_4)-rGO-NiAl-LDHs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极材料的制备 |
4.2.1 生长在泡沫镍表面的Ni_3S_2-rGO-NiAl-LDHs的制备 |
4.2.2 rGO-Fe_3O_4-C的制备 |
4.2.3 生长在泡沫镍表面的NiMoO_4-rGO-NiAl-LDHs的制备 |
4.3 Ni_3S_2-rGO-NiAl-LDHs复合材料的表征 |
4.4 Ni_3S_2-rGO-NiAl-LDHs电容性能研究 |
4.5 rGO-Fe_3O_4-C的物理表征及电容性能研究 |
4.6 Ni_3S_2-rGO-NiAl-LDHs//rGO-Fe_3O_4-C电容性能研究 |
4.7 NiMoO_4-rGO-NiAl-LDHs复合材料的表征 |
4.8 NiMoO_4-rGO-NiAl-LDHs电容性能研究 |
4.9 NiMoO_4-rGO-NiAl-LDHs//AC电容性能研究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心多孔NiCo_2S_4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泡沫镍基底上原位生长的硫化物 |
5.2.1 在泡沫镍表面制备NiCo_2S_4阵列 |
5.2.2 在泡沫镍表面制备CoS_2阵列 |
5.3 NiCo_2S_4的物理表征及分析 |
5.4 NiCo_2S_4的电容性能研究 |
5.5 CoS_2的物理表征及分析 |
5.6 CoS_2的电容性能研究 |
5.7 NiCo_2S_4//CoS_2 的电容性能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NiCo_2(MOH)_x(M=S,P,Se)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NiCo_2(SOH)X的制备 |
6.2.2 NiCo_2(POH)X的制备 |
6.2.3 NiCo_2(Se OH)X的制备 |
6.3 NiCo_2(MOH)_x(M=S,P,Se)电极材料的物理表征及分析 |
6.4 NiCo_2(MOH)_x(M=S,P,Se)电极材料的电容性能研究 |
6.5 NiCo_2(MOH)_x(M=S,P,Se)//AC电极材料的电容性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授权发明专利 |
致谢 |
(5)类水滑石在超临界乙醇中的剥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 |
1.1.1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简介 |
1.1.2 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应用 |
1.2 类水滑石 |
1.2.1 类水滑石的结构和组成 |
1.2.2 类水滑石的性质 |
1.2.3 类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
1.3 类水滑石超薄二维纳米片的制备 |
1.3.1 插层-有机溶剂中剥离 |
1.3.2 插层-水相中剥离 |
1.3.3 超临界剥离 |
1.4 本文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利用超临界乙醇对离子交换后的LDHs进行剥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实验仪器和表征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表征方法 |
2.3 实验部分 |
2.3.1 MgAl-CO_3 LDHs的制备 |
2.3.2 MgAl-DS LDHs的制备 |
2.3.3 MgAl-DS LDHs的剥离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超临界乙醇直接剥离类水滑石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直接剥离MgAl-CO__3 LDHs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艺参数对LDHs剥离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不同比例MgAl类水滑石的制备 |
4.2.2 利用超临界乙醇剥离不同比例的MgAl类水滑石 |
4.2.3 探究温度、LDHs浓度、聚合物浓度等对于剥离率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镁铝比对于剥离率的影响 |
4.3.2 LDHs浓度对于剥离率的影响 |
4.3.3 LDHs温度对于剥离率的影响 |
4.3.4 体积比对于剥离率的影响 |
4.3.5 聚合物浓度对于剥离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磁性纳米Fe3O4/LDH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背景 |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与污染概况 |
1.2 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 |
1.2.1 物理法 |
1.2.2 生物法 |
1.2.3 化学氧化法 |
1.3 芬顿及类芬顿技术 |
1.3.1 均相芬顿技术及特点 |
1.3.2 非均相芬顿催化剂 |
1.3.3 非均相芬顿催化剂存在的问题 |
1.4 磁性纳米催化剂 |
1.4.1 纳米Fe_3O_4的催化特性 |
1.4.2 纳米Fe_3O_4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3 纳米Fe_3O_4的制备方法 |
1.5 水滑石 |
1.5.1 水滑石的结构和组成 |
1.5.2 水滑石的主要性质 |
1.5.3 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
1.5.4 水滑石的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6.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6.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Mg/Al-LDH的制备与表征 |
2.1.3 Mg/Al-LDH对甲基橙的吸附实验 |
2.1.4 甲基橙浓度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Mg/Al-LDH的表征分析 |
2.2.2 Mg/Al-LDH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Fe_3O_4/LDH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Fe_3O_4/LDH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1.3 Fe_3O_4/LDH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Fe_3O_4/LDH复合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3.2.2 Fe_3O_4/LDH催化性能以及最佳负载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Fe_3O_4/LDH的催化性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吸附实验 |
4.1.3 催化降解实验 |
4.1.4 分析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甲基橙的吸附实验 |
4.2.2 甲基橙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对比实验 |
4.2.3 Fe_3O_4/LDH复合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因素 |
4.2.4 Fe_3O_4/LDH复合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Fe_3O_4/CuMgAl-LDH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2 Fe_3O_4/CuMgAl-LDH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5.1.3 催化降解实验 |
5.1.4 分析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CuMgAl-LDH以及Fe_3O_4/CuMgAl-LDH的表征分析 |
5.2.2 Fe_3O_4/CuMgAl的催化性能研究 |
5.2.3 甲基橙的催化降解过程 |
5.2.4 催化剂的稳定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类水滑石衍生锌基复合氧化物可控合成及其煤气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现状 |
1.2.1 钙基脱硫剂 |
1.2.2 锌基脱硫剂 |
1.2.3 铁基脱硫剂 |
1.2.4 铜基脱硫剂 |
1.2.5 锰基脱硫剂 |
1.2.6 小结 |
1.3 类水滑石及其氧化物的研究概况 |
1.3.1 类水滑石的结构与性质 |
1.3.2 类水滑石的应用 |
1.3.3 类水滑石衍生氧化物的应用 |
1.3.4 类水滑石衍生氧化物应用于中高温煤气脱硫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表征与分析 |
2.2.1 物相结构分析 |
2.2.2 孔结构分析 |
2.2.3 形貌与元素组成分析 |
2.2.4 表面元素价态分析 |
2.3 脱硫剂脱硫性能评价 |
2.3.1 实验方法及评价装置 |
2.3.2 脱硫性能评价指标 |
2.4 脱硫剂再生性能评价 |
2.4.1 实验方法及评价装置 |
2.4.2 再生性能评价指标 |
第3章 类水滑石衍生锌钴铝和锌镍铝复合氧化物合成及脱硫再生性能研究 |
3.1 类水滑石衍生锌钴铝和锌镍铝复合氧化物制备方法 |
3.2 类水滑石衍生锌钴铝和锌镍铝复合氧化物结构表征 |
3.2.1 物相分析 |
3.2.2 孔结构分析 |
3.2.3 形貌分析 |
3.3 类水滑石衍生锌钴铝和锌镍铝复合氧化物脱硫性能研究 |
3.4 类水滑石衍生锌钴铝和锌镍铝复合氧化物再生性能研究 |
3.4.1 再生温度影响 |
3.4.2 再生氧气浓度影响 |
3.5 类水滑石衍生锌钴铝和锌镍铝复合氧化物硫化-再生循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类水滑石衍生锌铁复合氧化物合成及脱硫再生性能研究 |
4.1 类水滑石衍生锌铁复合氧化物制备方法 |
4.2 类水滑石衍生锌铁复合氧化物合成 |
4.2.1 合成条件对类水滑石衍生氧化物及其前驱体结构的影响 |
4.2.2 锌铁摩尔比对类水滑石衍生氧化物及其前驱体结构影响 |
4.3 类水滑石衍生锌铁复合氧化物脱硫性能研究 |
4.3.1 锌铁摩尔比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影响 |
4.3.3 反应动力学分析 |
4.4 类水滑石衍生锌铁复合氧化物再生性能研究 |
4.4.1 再生温度影响 |
4.4.2 再生氧气浓度影响 |
4.5 类水滑石衍生锌铁复合氧化物硫化-再生循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及性质 |
1.2 水滑石的结构及性质 |
1.3 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原位生长法 |
1.3.2 剥离再组装法 |
1.3.3 其他方法 |
1.4 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1 吸附领域 |
1.4.2 电化学领域 |
1.4.3 其他领域 |
1.5 本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1.3 分析测试仪器 |
2.2 实验测试表征条件及性能测试 |
2.2.1 X射线衍射表征 |
2.2.2 红外光谱表征 |
2.2.3 拉曼光谱表征 |
2.2.4 紫外光谱表征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2.6 热重表征 |
2.2.7 差示扫描量热表征 |
2.2.8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及浓度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1 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1.2 镁铝型水滑石的制备 |
3.1.3 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表征 |
3.2.1 X射线衍射表征 |
3.2.2 红外光谱表征 |
3.2.3 拉曼光谱表征 |
3.2.4 紫外光谱表征 |
3.2.5 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 |
3.2.6 热重表征 |
3.2.7 差示扫描量热表征 |
3.3 氧化石墨烯与水滑石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
4.1 亚甲基蓝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 吸附剂种类对吸附进程的影响 |
4.3 不同因素对吸附进程的影响 |
4.3.1 吸附时间对吸附进程的影响 |
4.3.2 吸附剂投放量对吸附进程的影响 |
4.3.3 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进程的影响 |
4.3.4 溶液pH对吸附进程的影响 |
4.4 动力学分析 |
4.4.1 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
4.4.2 吸附速率机理分析 |
4.5 吸附等温线分析 |
4.6 吸附机理分析 |
4.6.1 X射线衍射表征 |
4.6.2 红外光谱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表征 |
5.2.1 X射线衍射表征 |
5.2.2 红外光谱表征 |
5.2.3 拉曼光谱表征 |
5.2.4 紫外光谱表征 |
5.2.5 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 |
5.3 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5.3.1 电极材料的制备 |
5.3.2 循环伏安曲线研究 |
5.3.3 充放电研究 |
5.3.4 循环充放电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锌/碳基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能量存储器件的分类 |
1.2.1 双电层型超级电容器 |
1.2.2 法拉第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 |
1.2.3 混合超级电容器 |
1.2.4 电化学电池 |
1.3 电化学能量存储器件的电极材料 |
1.3.1 碳基电极材料 |
1.3.2 锌基(氢)氧化物电极材料 |
1.3.3 其他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电极材料 |
1.4 电化学能量存储器件的电化学性能参数 |
1.4.1 比容量 |
1.4.2 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
1.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1.5.1 三电极测试体系 |
1.5.2 循环伏安法 |
1.5.3 恒流充放电法 |
1.5.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 |
1.6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氧化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2.2.2 用Hummer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 |
2.2.3 ZnO/GN材料的合成 |
2.2.4 ZnO/GN材料的电极制备及电化学表征 |
2.3 ZnO/GN材料的合成过程,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2.3.1 ZnO/GN材料的合成过程 |
2.3.2 实验第一步反应时间对ZnO/GN材料最终产物的影响 |
2.3.3 ZnO/GN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材料表征 |
2.3.4 ZnO/GN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2.3.5 ZnO/GN材料的析氢电位研究 |
2.4 基于ZnO/GN负极材料的柔性准固态能量存储器件 |
2.4.1 基于ZnO/GN负极材料的柔性准固态能量存储器件的组装 |
2.4.2 基于ZnO/GN负极材料的柔性准固态能量存储器件对锌晶枝生长的抑制 |
2.4.3 基于ZnO/GN负极材料的柔性准固态能量存储器件的电化学性能及实用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3.2.2 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合成 |
3.2.3 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电极制备及电化学表征 |
3.3 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合成过程,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3.3.1 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合成过程 |
3.3.2 不同锌铝比例对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 |
3.3.3 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材料表征 |
3.3.4 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n-Al-F水滑石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表现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4.2.2 Zn-Al-F水滑石材料的合成 |
4.2.3 Zn-Al水滑石材料的电极制备及电化学表征 |
4.3 Zn-Al-F水滑石材料的合成过程,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4.3.1 Zn-Al-F水滑石材料的合成过程及材料表征 |
4.3.2 Zn-Al-F水滑石材料的粒径分布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3.3 Zn-Al-F水滑石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材料表征 |
4.3.4 Zn-Al-F水滑石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4.3.5 基于Zn-Al-F水滑石材料的能量存储器件的电化学特性及实用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类花状结构Zn-Al-CO_3水滑石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5.2.2 类花状结构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合成 |
5.2.3 类花状结构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电极制备及电化学表征 |
5.3 类花状结构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合成过程,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5.3.1 类花状结构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合成过程 |
5.3.2 不同PSS浓度对类花状结构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 |
5.3.3 类花状结构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材料表征 |
5.3.4 类花状结构Zn-Al-CO_3水滑石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富氮空心碳球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6.2.2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
6.2.3 富氮空心碳球材料的制备 |
6.2.4 富氮空心碳球材料的电极制备及电化学表征 |
6.3 富氮空心碳球材料的合成过程,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6.3.1 富氮空心碳球材料的合成过程 |
6.3.2 不同煅烧温度对富氮空心碳球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 |
6.3.3 富氮空心碳球的材料表征 |
6.3.4 富氮空心碳球的电化学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镍铁、镍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类水滑石材料的概述 |
1.2.1 类水滑石的结构和组成 |
1.2.2 类水滑石的性质 |
1.2.3 类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
1.2.4 类水滑石的应用 |
1.3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镍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仪器 |
2.2.2 镍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制备 |
2.2.3 镍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的表征 |
2.2.4 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
2.2.5 氨基甲酸甲酯的检测 |
2.2.6 氨基甲酸甲酯的定量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RD表征 |
2.3.2 SEM表征 |
2.3.3 FT-IR表征 |
2.3.4 N_2吸附-脱附表征 |
2.3.5 XPS表征 |
2.3.6 VSM表征 |
2.3.7 镍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催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镍铁类水滑石的及其衍生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仪器 |
3.2.2 镍铁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制备 |
3.2.3 镍铁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表征 |
3.3.2 SEM表征 |
3.3.3 FT-IR表征 |
3.3.4 N_2吸附-脱附表征 |
3.3.5 XPS表征 |
3.3.6 VSM表征 |
3.3.7 镍铁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催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层状化合物镍铝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状水滑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唐风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构筑镍基催化剂及其催化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D]. 任宝锦.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插层焙烧Ni-Al LDH材料制备及其对锑吸附特性的研究[D]. 柯伊.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镍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及衍生物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D]. 郭东轩.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
- [5]类水滑石在超临界乙醇中的剥离研究[D]. 温亮. 山西大学, 2020(01)
- [6]磁性纳米Fe3O4/LDH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杜昌俊.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7]类水滑石衍生锌基复合氧化物可控合成及其煤气脱硫性能研究[D]. 郭恩惠.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氧化石墨烯/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 席壮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锌/碳基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闫欣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镍铁、镍铝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陈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