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毒检测与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果树病毒检测与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一、果树病毒检测与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朱宜庭,秦士娇,陈婕,洪霓,王国平[1](2021)在《梨离体植株中苹果茎沟病毒的脱除技术》文中指出为建立苹果茎沟病毒(ASGV,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的有效脱除方法,以3个梨品种的离体植株为材料,比较了4种脱毒方法对ASGV的效果。结果显示,3个梨品种的离体植株在茎尖培养、茎尖病毒醚处理、茎尖变温热处理和茎尖病毒醚加变温热处理后,其平均脱毒率分别为50.0%、70.8%、69.6%和98.2%。茎尖病毒醚处理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与单独茎尖培养基本一致,茎尖变温热处理和茎尖病毒醚加变温热处理对植株长势和增殖的影响与单独茎尖培养存在差异,但对植株总体生长状况和存活率的影响不大。结果表明,采用茎尖病毒醚加变温热处理脱除ASGV的效果最佳,可用于梨无病毒苗木的生产。

吕林芳[2](2021)在《大海红果组织培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大海红果休眠枝水培后获得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试验消毒、抑制褐化、初代培养、初脱毒、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炼苗等的研究,确定了外植体消毒方法和初脱毒方法,建立组织培养体系。为大海红果优质苗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研究结果如下:1.最佳的水培方法为采集粗度0.8-1.3cm、长度35cm的一年生枝条,采集时间在春季萌芽前的3月,萌芽率95%。2.最佳的消毒方法为75%乙醇30 s+0.1%氯化汞5 min+2%次氯酸钠3 min组合,其消毒灭菌效果最好,获得了最高的萌芽率,较低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污染率16.67%,褐化率16.67%,萌芽率83.33%。3.最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1.0mg/L6-BA+0.2mg/LNAA+2g/LPVP。4.初脱毒培养最适宜的方法为无菌组培苗进行变温热处理,成活率70.00%,然后结合抗病毒剂利巴韦林进行脱毒处理,最适宜用量为20μg/m L,组培苗成活率最高92.22%。5.增殖培养最适宜培养基为MS+2.0 mg/L6-BA+0.1 mg/L NAA+0.3 mg/LGA3,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到3.00。6.诱导生根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0.8 mg/LIBA+0.1 mg/LNAA,生根率最高95.56%,根系较粗壮、无愈伤。7.炼苗移栽最适宜方法为进行室内室外分别炼苗,移栽栽培成活率最高的分层栽培基质是腐殖土:蛭石=3:1,成活率最高为95.56%;移栽后喷洒浓度1.0 mg/L水杨酸保水,成活率最高,达到85.00%。

陈龙[3](2021)在《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病毒病害是制约苹果产业高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不同,植物一旦感染病毒病害,难以用其他方法治愈。栽培无毒苗是目前生产上防治病毒病害的有效方法。建立简易、高效的脱毒技术是培育和栽培无毒苗的必要条件。对苹果危害最大的潜隐病毒有三种,它们是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olorotic leafsopt virus,ACLS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ASPV不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容易脱除,而ASGV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难以脱除。褪黑素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如干旱、低温、盐碱等)和生物胁迫(如真菌和细菌)的抗性,但在增强植物对病毒抗性和脱毒方面极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1)以模式植物为材料,研究外施褪黑素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抗性。通过病毒相对含量、防御基因表达量和抗病相关因子含量测定,初步探究外施褪黑素促进植物抗病毒的机理,并将获得的结果在苹果植株上验证;(2)测试外施褪黑素脱除苹果ASGV和ASPV的效果,通过测定抗病相关因子和病毒相对含量及病毒在茎尖的定位,揭示褪黑素促进病毒脱除的机理;(3)测试褪黑素介导植物增强对病毒抗性的关键因子(SA和NO)脱除ASGV和ASPV的效果,建立脱毒新方法。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普通烟草(N.tabacum)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模式植物为试材,研究了外施褪黑素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抗性的效应。心叶烟(N.glutinosa)根部外施褪黑素,增强了植株对TMV局部侵染的抗性,以100μM褪黑素施用两次效果最佳,枯斑抑制率达37.4%。RT-q PCR检测结果表明,番茄根部外施褪黑素后,PR1和PR5基因表达上调,TMV相对含量下降,以100μM褪黑素施用两次时效果最显着。Dot-ELISA对TMV的测定结果也验证了外施褪黑素降低TMV的含量。根部外施褪黑素促进了番茄带毒植株中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的积累,但对H2O2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外施NO供体硝普钠(SNP)和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可以上调PR1和PR5的表达,降低带毒植株中的病毒浓度。外施一氧化氮抑制剂c PTIO,明显降低褪黑素诱导的对TMV的抗性。以转水杨酸羟化酶基因(nah G)的普通烟草(N.tabacum cv.Xanthi-nn)为材料,接种TMV后发现,nah G烟草更易感病,接种3天后病毒浓度为野生型烟草的3倍,外施100μM褪黑素对nah G烟草的TMV相对浓度没有明显影响。以上研究表明,褪黑素介导的TMV抗性很可能依赖于NO和SA途径。(2)以单感ASG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培养在添加0-20μM褪黑素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10-20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茎的增殖,10-15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茎的伸长。外施褪黑素明显提高试管苗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以15μM褪黑素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在含有15μM褪黑素的增殖培养基培养4周后,取0.5 mm带有2片叶原基的茎尖进行培养,茎尖培养的成活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再生率由对照组的47%提高至85%,脱毒率由对照组的0%提高到95%。外施15μM褪黑素明显促进试管苗内源SA和NO积累。RT-q PCR对病毒的定量检测表明,褪黑素处理显着降低带毒植株的病毒含量,病毒相对浓度下降约60%。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毒定位研究发现,褪黑素处理抑制ASGV在茎尖的转运,扩大茎尖的无毒区。(3)以复合感染ASGV和ASP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取叶片外殖体培养在含有0-30μM褪黑素的再生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从不定芽取茎尖(0.3-0.5 mm、带2-3个叶原基)培养获得完整试管苗。结果表明,再生培养基中添加15-30μM褪黑素明显提高叶片不定芽再生力。对照组的不定芽发生率和不定芽数分别为81.6%和3.9。15μM和30μM褪黑素处理的不定芽发生率和不定芽数分别为100%和5.8与5.2,显着高于对照组。再生培养基中添加褪黑素(15-30μM)能提高茎尖的再生率及脱毒率,以15μM褪黑素处理对ASGV和ASPV脱毒率最高,分别达到53%和100%。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病毒定位研究发现,外施褪黑素扩大茎尖的无毒区,促进茎尖培养脱除病毒。(4)以复合感染ASGV和ASPV的‘Gala’苹果试管苗为材料,培养在添加了SA和NO供体硝普钠(SNP)的培养基培养4周后,取茎尖(0.3-0.5mm、带2-3个叶原基)培养获得完整试管苗。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A(10μM)与SNP(10μM和50μM)对试管苗的伸长和增殖无显着影响,高浓度SA(100μM)与SNP(70μM)明显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但明显提高ASGV和ASPV的脱毒率。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外施褪黑素能明显提高植物对TMV的抗性。外施褪黑素、SA及NO供体硝普钠(SNP)能有效脱除ASGV和ASPV,并初步揭示了外施褪黑素提高脱毒率的机理。本研究为植物脱毒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

陈冲,曹贵寿,王国平,刘伟,樊新平,霍辰思,史华平[4](2021)在《果树脱毒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果树病毒病是无药可治的系统性病害,严重威胁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业生产。综述了果树病毒的种类,并将脱毒方法总结为五大类进行阐释: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生物组织脱毒法,变温、抗病毒剂、超低温与茎尖组培结合脱毒法和抗病毒基因工程脱毒法。并对果树脱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张健,袁嘉玮,王璐,张鹏飞,王爱玲,王玉香,田时敏,梁哲军[5](2020)在《苹果主要病毒脱除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但在生产上却存在重产量轻品质的弊病,其中植株带毒是造成我国苹果单产低、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茎尖培养、微体嫁接、热处理、化学处理和超低温处理病毒脱除技术,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点与弊病,以及适合其脱除病毒的种类,以期为我国苹果病毒脱除研究提供参考。

杨洁萍[6](2020)在《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库尔勒香梨花朵进行转录组测序和Small RNA测序,筛选出与植物病毒相关的基因序列作为候选病毒分析,并通过RT-PCR技术对筛选到有关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验证。探索分析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基因序列相关信息的新方法,为库尔勒香梨病毒的检测、病毒防治和培育无病毒苗木奠定基础。方法:将2014年、2017年、2018年4月中旬,采集的库尔勒香梨花朵分别于当年送至诺禾致源公司,委托其利用Illumina HisSeqTM25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获得的原始序列过滤剔除低质量数据得到干净序列后,采用Trinity软件对干净序列进行拼接。Trinity拼接得到的转录本序列,Corset利用比对到转录本的序列和表达模式对转录本进行层次聚类,以Corset层次聚类后最长Cluster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出注释为植物病毒的长片段序列作为候选病毒,对候选病毒病毒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验证;将2014年所获得的小RNA测序数据,所得的原始序列进行测序数据过滤,得到的为干净序列。在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下载各种植物病毒的参考序列,将干净序列用本地BLAST程序与核酸数据库、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出和植物病毒序列相似性比较高的序列,从而得到候选病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库尔勒香梨转录组测序分析根据三组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对分别筛选出的66条、202条、921条注释为植物病毒的基因序列和1条注释为植物类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有3种是已报道的侵染梨的病毒和1种类病毒,分别是苹果茎痘病毒分离物PA66、苹果茎沟病毒分离物P-209、苹果茎沟病毒韩国分离物、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啤酒花矮化类病毒,一种未报道的病毒芸薹黄化病毒。根据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随机采集的库尔勒香梨枝条样品利用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4种病毒进行扩增验证,只有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扩增出目的片段。2、库尔勒香梨Small RNA测序分析运用BLAST程序将获得的干净序列分别与NCBI的核酸数据库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出了22条注释为植物病毒的基因序列和32条注释为植物类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2种已报道的侵染梨的病毒和1种类病毒,分别为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锈果类病毒。

杨鸯[7](2019)在《输液滴干对苹果花叶病毒病的防效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邯郸地区苹果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然而苹果病毒病是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发展和蔓延一直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不同药剂和不同施用方法对苹果病毒病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探索,旨在保证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下,探讨苹果病毒病防治的新途径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研究结果如下:1.2014-2016年邯郸地区苹果树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16年总种植面积占全市果树面积的37%。苹果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程度与苹果栽培品种和果园管理关系密切,富士和七月红较抗病,中秋王、红星、金帅易感病。2.本研究采用6%阿泰灵、2%吗啉胍·铜、10%病毒唑3种药剂处理携带花叶病毒的苹果树干,对苹果花叶病毒病的防效均具有非常显着的效果,阿泰灵、吗啉胍·铜处理浓度≤1000倍液,病毒唑≤1500倍液的浓度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对苹果花叶病的防治效果越来越显着,且阿泰灵(1000倍液)>病毒唑(1500倍液)>吗啉胍·铜(1000倍液)。其中阿泰灵的病情指数为0.0444,防治效果最为显着,达78%;病毒唑的防治效果次之,病情指数为0.0572,防效效果为72%;吗啉胍·铜的病情指数为0.0604,防效效果为71%,由此可见使用这3种药剂对苹果花叶病毒病有较明显的防效效果。3.采用输液滴干、环施和喷雾3种方法施用6%阿泰灵、2%吗啉胍·铜和10%病毒唑3种药剂以探索不同药剂不同施用方式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环施和喷雾药剂处理相比,输液滴干能够显着提高果实品质,阿泰灵处理效果优于吗啉胍·铜和病毒唑,且阿泰灵输液滴干技术:(1)可有效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尤其是果糖含量效果显着;(2)可明显提高果实亮度等色泽,故推测阿泰灵可能对果实内叶绿素具有降解效果;(3)对苹果果实的生长发育以及内在品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果实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得到显着提高;(4)对于果形和果实硬度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5)有效提高苹果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实酸度。因此阿泰灵有利于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形成,对于果实的内在品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焦楠[8](2019)在《西番莲快繁体系建立及脱毒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 L.)属西番莲科(Passiflora 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 L.),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多年生常绿攀援植物。其果实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果汁气味馥郁,故有“百香果”的美名,在世界饮品市场占据重要席位。近年来随着西番莲的大量引种种植,病毒病害侵染情况愈发严重,使西番莲果实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阻碍了我国乃至世界西番莲产业的发展。因此,对西番莲进行优质种苗快速繁育以及病毒苗木的脱毒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西番莲离体再生体系,将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炼苗及移栽管理;针对侵染西番莲的两种病毒建立了TeMV和CMV双重RT-PCR病毒检测体系,进一步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建立了微量直接RT-PCR检测方法;通过构建CP-GFP的表达载体对TeMV外壳蛋白展开亚细胞定位研究,进一步对感病西番莲体内的TeMV表达特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感病西番莲茎尖为材料,通过建立的小滴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脱毒处理,探究了影响脱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脱毒过程进行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番莲快繁体系的建立及优化以西番莲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材料,对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消毒时间进行筛选,优化外植体灭菌体系。结果表明:西番莲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为使用75%乙醇浸没处理30s,随后转入0.1%HgCl2溶液中消毒12min,可以显着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接种后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以腋芽发育得到的无菌苗为材料,采用正交法研究6-BA和NAA两种外源激素对西番莲增殖效果的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激素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将2.0mg/L6-BA和0.1mg/LNAA加入增殖培养基时,西番莲的增殖系数最高,为5.09。对四周苗龄的西番莲试管苗进行生根诱导时,探究了IBA和NAA两种激素对植株生根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得知,1.5mg/LIBA和0.5mg/LNAA组合为最佳诱导生根培养基,平均可诱导生根数为5.53。对根系生长健壮且达到34条主根的无菌苗进行移栽管理,根据移栽苗的成活率及生长势可以判断最适移栽基质为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比为4:1的营养基质,移植后植株成活率达93%,生长势也明显优于其他试验组。2西番莲相关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以感染病毒病的西番莲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四种西番莲常见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在采集的西番莲样叶中,可检测到黄瓜花叶病毒(CMV)、夜来香花叶病毒(TeMV)、东亚西番莲病毒(EAPV)和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四种病毒侵染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复合感染TeMV和CMV的西番莲建立了双重RT-PCR检测体系,并且对反应参数中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进行优化。改良后的双重RT-PCR检测系统反应参数为:最佳引物浓度比为TeMV:CMV=1:4,即TeMV反应终浓度为2.0mmol/L,CMV终浓度为8.0m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7℃;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针对优化后的双重RT-PCR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检验,结果显示,当样叶cDNA稀释到原液的10-5时,仍能够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等同于10-5mg组织量。将优化后的双重RT-PCR体系应用于36份西番莲样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来自不同产区的样品中,有8份样品复合感染TeMV及CMV,18份样品单感TeMV或CMV。本研究还建立了西番莲微量直接RT-PCR检测体系,针对不同取样部位和不同尺寸的针头进行试验。由检测结果可知,选择尺寸为23G(0.6×25TW LB)的注射器针头,以健壮的茎段或叶片为检测部位可以对PWV病毒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此研究可为西番莲的田间检测提供便利。3 TeMVCP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特性分析以感染TeMV的西番莲植株为试验材料,对TeMV外壳蛋白进行克隆验证。通过构建CP-GFP融合载体并转化至烟草植株进行亚细胞定位试验,定位结果表明:TeMVCP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与网站预测结果一致,由此推测TeMV感染西番莲后作用位点位于叶片的叶绿体处。为研究TeMV在西番莲寄主体内的表达特点,对不同西番莲品种以及不同组织部位进行RNA提取和反转录操作,以eIF-5A作为内参基因,进行定量表达分析。定量结果显示:TeMV在感病西番莲不同部位的表达量差异显着,在叶片部位表达量最高,花药处表达量最低,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对“福建百香果一号”和“福建百香果三号”两个感病品种进行定量表达分析后发现,前者较后者具有显着高表达的情况,表达量约为后者的三倍,推测“福建百香果三号”具备较强的抗病性。4西番莲茎尖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及脱毒苗遗传稳定性检测以携带TeMV病毒的西番莲组培苗茎尖为材料,运用小滴玻璃化法对西番莲茎尖采取超低温处理。针对影响小滴玻璃化法的预培养时间和脱水时间两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优化后的小滴玻璃化法操作程序为:剥取1mm的西番莲茎尖投入液体预培养基中预培养24h,随后转入PVS2脱水剂中50min进行脱水处理,在1×4cm大小的铝箔纸上制作PVS2小滴并转入脱水后的茎尖,将铝箔纸转移至液氮冻存1h,冻存结束后进行卸载处理并转移茎尖至再生培养基上恢复培养。根据优化后的小滴玻璃化法对西番莲茎尖进行超低温脱毒研究,设置不同的茎尖大小研究不同尺寸的茎尖对超低温脱毒效果的影响。设置不同的茎尖大小研究不同尺寸的茎尖对超低温脱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当剥取的茎尖尺寸在0.81.0mm时,经超低温脱毒后茎尖存活率和再生率最高,分别为83.3%和60%,脱毒率达100%。对超低温脱毒后的组培苗进行ISSR扩增,结果显示:试验共扩增得到2550条条带,每组引物可扩增出49条条带,与母株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脱毒苗无特异性条带产生,超低温脱毒后的再生苗未发生遗传变异。

张越[9](2019)在《苹果新品种(系)组培苗脱毒体系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栽培果树,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苹果病毒病严重制约着苹果的发展,减缓果树生长,降低果实产量及果实品质。目前,还未发现高效的防治方法。因此,进行无毒化栽培是未来果树生产的方向。‘5D2-36’是本课题组最新选育的重要优系,有望进一步培育成新品种;‘秦月’是最新选育的新品种,为此培育新品种(系)‘秦月’、‘5D2-36’的无病毒苗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蜜脆’、‘秦月’、‘5D2-36’和‘王林’4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对现有的脱毒体系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通过茎尖培养与热处理、超低温、化学药剂等相结合的不同脱毒方式对4个品种(系)进行脱毒试验,以期获得几个品种(系)的无病毒苗木。结果如下:1.通过对砂藏的‘蜜脆’、‘秦月’、‘5D2-36’枝条嫩芽进行无菌处理,成功得到3个品种的无菌外植体。2.通过对4个品种(系)进行继代、生根培养。获得了最佳继代、生根培养基的配方:‘秦月’和‘蜜脆’适宜的继代培养基浓度配比为6-BA 1.0 mg·L-1+IBA 0.03mg·L-1;‘5D2-36’和‘王林’适宜的继代培养基浓度配比则分别为6-BA 0.8 mg·L-1+IBA0.03 mg·L-1和6-BA 0.75 mg·L-1+NAA 0.05 mg·L-1。‘秦月’、‘5D2-36’和‘王林’最适宜的生根IBA的浓度为0.5 mg·L-1;‘蜜脆’则为0.7 mg·L-1。3.通过运用RT-PCR法对4个品种(系)潜隐性病毒病进行检测,成功检测出脱毒前组培苗携带病毒的情况,其中‘秦月’、‘5D2-36’、‘蜜脆’和‘王林’均携带ASGV、ACLSV,但不携带ASPV。4.对4个品种(系)进行脱毒试验发现:4个品种(系)剥取茎尖大小约为1.0 mm,热处理茎尖再生率最高,超低温再生率极低,化学处理对茎尖成活有一定的影响,但再生率较超低温高。经热处理(45 d)脱毒后,ACLSV脱毒率为100%;经热处理(35-45d)超低温脱毒后,4个品种(系)的ASGV在66.7-100%之间;经热处理(25 d)与化学处理(20μg·mL-1)结合脱毒后,ASGV和ACLSV脱毒率最高,在70-90%之间。‘蜜脆’的ASGV较其它3个品种难脱除。因此,从脱毒率上考虑,‘秦月’、‘5D2-36’和‘王林’最佳处理组合建议为热处理45 d(ACLSV)+超低温(ASGV);从茎尖再生率上考虑,‘秦月’、‘5D2-36’和‘王林’最佳处理组合建议为热处理35 d(ACLSV)+化学处理20μg·mL-1(ASGV)。‘蜜脆’的最佳处理组合建议均为热处理35 d(ACLSV)+化学处理20μg·mL-1(ASGV)。

王李芳[10](2018)在《苹果新品种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及检测体系的优化》文中提出病毒病已成为苹果产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其主要通过嫁接传播。目前我国苹果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换代,这种转变主要通过嫁接才能快速高效地实现。故无病毒苗木的生产对促进苹果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旨在利用病毒检测、病毒脱除、组培快繁等技术得到‘伊美’、‘魔笛’、‘中秋王’、‘玉华早富’4个苹果新优品种的无病毒苗木,并通过相关技术对无病毒苹果苗木生产体系进行优化。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苹果新优品种伊美、魔笛、中秋王和玉华早富为试材,建立无菌外植体。对砂藏冬季休眠枝上抽生的嫩芽做常规的杀菌处理,接种于每升附加2.0 g PVP的MS培养基。试验成功得到4个品种的无菌外植体。2.4个品种(伊美、魔笛、中秋王和玉华早富)在组培快繁试验中,继代培养适宜6-BA/NAA的浓度配比分别为1.1/0.05 mg·L-1、1.0/0.05 mg·L-1、1.1/0.05 mg·L-1和1.0/0.05 mg·L-1(基本培养基为MS,每升附带2.0 g PVA);生根培养适宜IAA/IBA的浓度配比为0.5/1.0 mg·L-1、0.75/0.5 mg·L-1、0.5/1.0 mg·L-1、0.5/1.0 mg·L-1(基本培养基为1/2 MS);生根苗炼苗移栽的适宜基质均为苔藓,其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2.4%、88.3%、91.3%和94.5%。3.运用两步单重RT-PCR对各品种脱毒处理前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其中伊美、魔笛和中秋王携带ASPV、ASGV、ACLSV,而玉华早富仅携带ASGV、ACLSV。4.将继代两周的组培苗热处理4/5/6周后,取0.050.2 mm范围内大小的茎尖,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和热处理+超低温+茎尖培养的脱毒方法进行脱毒。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4个品种两种脱毒处理的茎尖成活率基本均呈下降的趋势,脱毒率基本均呈上升趋势。经过超低温处理的茎尖其成活率大大低于仅热处理的茎尖,脱毒率较热处理高。5.将原先采用的两步单重检测体系优化为一步多重检测体系,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Prime Script 1 Step Enzyme Mix 1.0 ul;2×1 Step Buffer(Dye Plus)12.5 ul;各病毒的上下游引物(10μM)各1.0 ul;Template RNA 1.0 ul;RNase Free ddH2O 4.5 ul。反应程序为:反转录50℃20 min;预变性94℃2 min;进入30个循环(变性94℃30 s,退火53-56℃30 s,延伸72℃30 s),与之前研究不同的是无需进行终延伸。

二、果树病毒检测与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树病毒检测与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梨离体植株中苹果茎沟病毒的脱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植物及培养方法
    1.2 脱毒处理方法
        1.2.1 茎尖培养
        1.2.2 茎尖病毒醚处理(R25)
        1.2.3 茎尖变温热处理(T)
        1.2.4 茎尖病毒醚加变温热处理(R25+T)
    1.3 病毒检测
    1.4 计算公式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脱毒方法对梨离体植株生长与增殖的影响
        2.1.1 离体植株表型
        2.1.2 离体植株株高
        2.1.3 离体植株增殖系数
    2.2 梨离体植株中ASGV的脱除效果
3 讨论

(2)大海红果组织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植物组织培养
        1.1.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
        1.1.2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再生途径
    1.2 苹果属的组织培养研究
        1.2.1 苹果属的组织培养的优势
        1.2.2 苹果属植物组织培养的进展
        1.2.3 苹果属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
    1.3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抑制
        1.3.1 褐化的概念
        1.3.2 外植体褐化的影响因素
        1.3.3 外植体材料的选取
        1.3.4 外植体材料的预处理
        1.3.5 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外植体消毒
        1.3.6 选用适宜的培养基
        1.3.7 选择适宜的防褐剂
    1.4 果树病毒的侵染和危害
        1.4.1 果树病毒的危害和影响
        1.4.2 果树病毒的传播途径
        1.4.3 果树病毒的检测技术
        1.4.4 果树脱毒的意义
        1.4.5 果树的脱毒技术
    1.5 海红果
        1.5.1 海红果分布
        1.5.2 海红果植物学特征
        1.5.3 海红果结果表现
        1.5.4 海红果营养成分
        1.5.5 海红果的应用和研究方向
    1.6 大海红果
        1.6.1 大海红果的性状介绍
        1.6.2 大海红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6.3 大海红果组织培养的问题
        1.6.4 研究大海红果组织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大海红果的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试剂及器材
    2.3 试验方法
        2.3.1 水培获得外植体的试验方法
        2.3.2 不同消毒剂处理外植体的试验方法
        2.3.3 初代培养的试验方法
        2.3.4 初脱毒培养的试验方法
        2.3.5 初脱毒组培苗增殖培养的试验方法
        2.3.6 初脱毒组培苗生根培养的试验方法
        2.3.7 初脱毒生根苗移栽炼苗的试验方法
        2.3.8 移栽后喷洒水杨酸的试验方法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培获得外植体的结果
    3.2 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
    3.3 不同激素浓度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3.4 热处理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3.5 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3.6 不同激素处理对增殖培养的影响
    3.7 不同激素浓度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3.8 不同栽培基质对移栽炼苗的影响
    3.9 不同水杨酸浓度对移栽炼苗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外植体
        4.1.2 初脱毒方法及无病毒植株的确认和使用
        4.1.3 初脱毒组培苗的增殖培养
        4.1.4 初脱毒组培苗的生根培养
    4.2 结论
        4.2.1 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外植体
        4.2.2 利用热处理结合利巴韦林进行初脱毒
        4.2.3 初脱毒组培苗的增殖培养
        4.2.4 初脱毒组培苗生根培养
        4.2.5 SA对生根苗移栽炼苗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生产概况与病毒病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
    1.2 苹果脱毒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茎尖培养
        1.2.2 热疗法
        1.2.3 化学疗法
        1.2.4 茎尖嫁接
        1.2.5 茎尖超低温疗法
    1.3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3.1 褪黑素的概况
        1.3.2 褪黑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
        1.3.3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
        1.3.4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
        1.3.5 褪黑素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机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本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褪黑素增进植物抗病毒的机理研究
    2.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2.1.3 主要试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TMV病毒粒子的提纯
        2.2.2 外施褪黑素对烟草TMV局部侵染抗性的影响
        2.2.3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TMV系统侵染抗性的影响
        2.2.4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SA含量的影响
        2.2.5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H_2O_2含量的影响
        2.2.6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NO含量的影响
        2.2.7 外施NO供体对番茄TMV抗性的影响
        2.2.8 内源SA对番茄TMV抗性的影响
        2.2.9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3 试验结果
        2.3.1 外施褪黑素对烟草TMV局部侵染抗性的影响
        2.3.2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TMV系统侵染抗性的影响
        2.3.3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中SA含量的影响
        2.3.4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中H_2O_2含量的影响
        2.3.5 外施褪黑素对番茄叶片NO含量的影响
        2.3.6 NO对番茄TMV抗性影响
        2.3.7 内源SA对番茄TMV抗性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外施褪黑素结合茎尖培养脱除ASGV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与保持
        3.2.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2.3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3.2.4 外施褪黑素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3.2.5 再生苗的温室移栽
        3.2.6 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
        3.2.7 病毒的指示植物法与DAS-ELISA检测
        3.2.8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SA与NO含量的影响
        3.2.9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病毒含量的影响
        3.2.10 外施褪黑素对病毒在茎尖分布的影响
        3.2.11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3.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IAA含量的影响
        3.3.3 外施褪黑素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3.3.4 病毒RT-PCR检测结果
        3.3.5 病毒的指示植物法与DAS-ELISA检测结果
        3.3.6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病毒含量的影响
        3.3.7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内源SA和NO含量的影响
        3.3.8 外施褪黑素对病毒在茎尖分布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外施褪黑素结合叶片不定芽茎尖培养脱除苹果病毒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与保持
        4.2.2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4.2.3 外施褪黑素结合不定芽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
        4.2.4 病毒的RT-PCR检测
        4.2.5 外施褪黑素影响叶片再生不定芽的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定位
        4.2.6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4.3 试验结果
        4.3.1 外施褪黑素对带毒试管苗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4.3.2 外施褪黑素结合叶片再生不定芽茎尖培养的脱毒效应
        4.3.3 外施褪黑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影响的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定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褪黑素介导植物增强对病毒抗性的关键因子在促进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研究
    5.1 试验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5.1.3 主要试验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带毒试管苗的建立和保持
        5.2.2 外施SNP与SA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5.2.3 外施SNP与SA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5.2.4 病毒的RT-PCR检测
        5.2.5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5.3 试验结果
        5.3.1 外施SNP与SA对带毒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5.3.2 外施SNP与SA对茎尖培养脱毒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果树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果树脱毒技术
    2.1 物理脱毒法
        2.1.1 热处理法
        2.1.2 超低温脱毒
    2.2 化学脱毒法
    2.3 生物组织脱毒法
        2.3.1 茎尖培养脱毒法
        2.3.2 微体嫁接脱毒法
        2.3.3 珠心组织脱毒法
        2.3.4 花药或花粉培养脱毒
    2.4 变温、抗病毒剂、超低温与茎尖组培结合脱毒法
    2.5 抗病毒基因工程
3 展望

(5)苹果主要病毒脱除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苹果病毒防控现状
2 苹果苗木脱毒方法
    2.1 茎尖培养
    2.2 微体嫁接法
    2.3 热处理脱毒
    2.4 化学试剂处理法
    2.5 超低温法
3 展望

(6)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1 生物学测定法
        1.1.2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1.1.3 血清学检测法
        1.1.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1.1.5 第二代测序检测法
第二章 库尔勒香梨转录组测序的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主要的仪器和试材
        2.1.3 转录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2.1.4 总RNA提取
        2.1.5 RT-PCR验证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提取RNA检测结果
        2.2.2 转录组测序结果
        2.2.3 病毒相关序列注释
        2.2.4 RT-PCR验证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库尔勒香梨小RNA测序的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RNA测序
        3.2.2 筛选候选病毒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输液滴干对苹果花叶病毒病的防效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
        1.1.1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
        1.1.2 苹果病毒种类及症状特点
    1.2 苹果病毒病的传播方式
    1.3 病毒的检测方法
        1.3.1 指示植物法
        1.3.2 酶联免疫法
        1.3.3 分子生物学技术
        1.3.4 电镜技术
    1.4 苹果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1.5 苹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邯郸市苹果生产树黄化情况调查
    2.1 邯郸市苹果生产树黄化情况调查方法
    2.2 邯郸市苹果树产量及分布情况
    2.3 邯郸市苹果生产树黄化情况调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几种药剂对苹果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药剂对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3.2.2 不同药剂对花叶病毒病叶片百叶重百叶厚的影响
        3.2.3 不同药剂对花叶病毒病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药剂对果树光合特征的影响
        3.2.5 不同药剂对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及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对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果实果皮色泽的影响
        4.2.3 不同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4.2.4 不同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西番莲快繁体系建立及脱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西番莲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1.1 外植体类型
        1.2 培养基类型对西番莲离体培养的影响
        1.3 激素对西番莲离体培养的影响
        1.4 西番莲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
    2 西番莲病毒病研究进展
        2.1 西番莲病毒病的种类
        2.2 西番莲病毒病的侵染特性及传播途径
    3 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1 指示植物法
        3.2 电镜检测法
        3.3 血清学检测法
        3.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4 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功能及定位研究
        4.1 CP的功能研究进展
        4.2 CP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进展
    5 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5.1 热处理脱毒
        5.2 化学疗法脱毒
        5.3 组织培养脱毒
        5.4 超低温脱毒
    6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6.1 研究意义
        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西番莲快繁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西番莲外植体消毒体系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培养条件
        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消毒剂种类对西番莲再生的影响
        2.2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
        3 讨论
    第二节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西番莲增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培养条件
        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西番莲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培养条件
        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西番莲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西番莲相关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第一节 西番莲多种病毒的单重RT-PCR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西番莲Te MV和 CMV双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部分感病西番莲样品表型
        2.2 RT-PCR扩增结果
        2.3 双重RT-PCR扩增
        2.4 应用双重RT-PCR检测西番莲样品Te MV和 CMV感染情况
        3 讨论
    第三节 西番莲微量直接RT-PCR(Microtissue direct 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针头尺寸对微量直接RT-PCR检测的影响
        2.2 不同部位对微量直接RT-PCR检测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西番莲Te MV_CP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第一节 Te MV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TeMV_CP基因克隆验证
        2.2 TeMV_CP蛋白同源性分析及蛋白保守结构域预测
        2.3 TeMV_CP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2.4 TeMV_CP蛋白跨膜结构与磷酸化位点预测
        2.5 TeMV_CP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预测分析
        2.6 TeMV_CP系统进化树构建与分析
        2.7 TeMV_CP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
        3 讨论
    第二节 Te MV_CP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的基因酶切位点分析
        2.2 目的片段及线性化载体的回收
        2.3 重组载体的鉴定
        2.4 TeMV_CP蛋白亚细胞定位
        3 讨论
    第三节 Te MV病毒表达特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TeMV在西番莲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分析
        2.2 TeMV在不同品种西番莲中的表达分析
        3 讨论
        3.1 侵染西番莲的Te MV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
        3.2 TeMV在西番莲上的表达具有品种差异性
第五章 西番莲茎尖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
    第一节 茎尖超低温处理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预培养时间对超低温处理效果的影响
        2.2 不同脱水处理时间对超低温脱毒效果的影响
        3 讨论
    第二节 西番莲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西番莲脱毒苗ISSR遗传稳定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七章 小结与展望
    1 小结
        1.1 西番莲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1.2 西番莲主要病毒检测及双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1.3 侵染西番莲的Te MV_CP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及表达分析
        1.4 西番莲茎尖超低温脱毒技术的研究
        1.5 西番莲脱毒苗ISSR遗传稳定性检测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苹果新品种(系)组培苗脱毒体系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病毒病的概述
        1.1.1 苹果花叶病毒
        1.1.2 苹果锈果类病毒
        1.1.3 苹果绿皱果病毒
        1.1.4 苹果茎痘病毒
        1.1.5 苹果茎沟病毒
        1.1.6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
    1.2 植物病毒的脱毒技术原理
        1.2.1 茎尖培养法脱毒
        1.2.2 化学处理法脱毒
        1.2.3 超低温冷冻法脱毒
        1.2.4 微体嫁接法脱毒
        1.2.5 热处理法脱毒
    1.3 植物病毒病的主要鉴定方法
        1.3.1 指示植物鉴定法
        1.3.2 血清学鉴定植物病毒病法
        1.3.3 分子生物学鉴定植物病毒病法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内容及方法
        2.2.1 几个苹果品种(系)外植体的建立
        2.2.2 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2.2.3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2.2.4 试管苗的RT-PCR检测
        2.2.5 病毒的脱除技术
        2.2.6 脱毒苗的病毒检测
        2.2.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外植体的建立
    3.2 继代培养基的筛选结果
    3.3 不同IBA浓度对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影响
    3.4 试管苗的RT-PCR检测结果
    3.5 脱毒方法与脱毒效果
        3.5.1 热处理+茎尖组知培养
        3.5.2 热处理+超低温+茎尖组织培养
        3.5.3 热处理+化学处理+茎尖组织培养
    3.6 脱毒苗的RT-PCR病毒检测
    3.7 4个品种(系)的最佳脱毒处理组合
第四章 讨论
    4.1 外植体的建立
    4.2 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
    4.3 病毒RT-PCR检测
    4.4 脱毒体系的优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苹果新品种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及检测体系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在我国的经济地位
    1.2 苹果病毒病的种类、特点及症状
        1.2.1 苹果茎沟病毒
        1.2.2 苹果茎痘病毒
        1.2.3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
    1.3 病毒检测技术
        1.3.1 指示植物法
        1.3.2 电子显微镜技术
        1.3.3 血清学方法
        1.3.4 分子生物技术
    1.4 病毒脱除技术
        1.4.1 茎尖培养脱毒法
        1.4.2 热处理脱毒法
        1.4.3 热处理+茎尖培养脱毒法
        1.4.4 花药培养脱毒法
        1.4.5 抗病毒药剂
        1.4.6 超低温+茎尖培养脱毒法
    1.5 组培快繁技术
    1.6 试验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病毒脱除及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外植体的建立
        2.1.2 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2.1.3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2.1.4 炼苗移栽基质的筛选
        2.1.5 试管苗的病毒检测
        2.1.6 病毒脱除
        2.1.7 脱毒苗的病毒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品种外植体的建立情况
        2.2.2 6-BA浓度对各品种继代培养的影响
        2.2.3 IAA/IBA浓度配比对各品种生根培养的影响
        2.2.4 不同炼苗基质对各品种生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2.5 各品种试管苗的带毒情况
        2.2.6 不同脱毒处理对各品种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2.2.7 各品种不同脱毒处理所得脱毒苗的带毒情况
    2.3 讨论
第三章 检测体系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一步多重引物组合的筛选
        3.2.2 一步单重RT-PCR检测
        3.2.3 一步两重RT-PCR检测
        3.2.4 一步三重RT-PCR检测与测序
        3.2.5 一步三重检测体系的优化
        3.2.6 检验准确性的验证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果树病毒检测与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梨离体植株中苹果茎沟病毒的脱除技术[J]. 朱宜庭,秦士娇,陈婕,洪霓,王国平. 中国植保导刊, 2021(07)
  • [2]大海红果组织培养的研究[D]. 吕林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外施褪黑素促进苹果脱毒的技术与机理研究[D]. 陈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果树脱毒技术研究进展[J]. 陈冲,曹贵寿,王国平,刘伟,樊新平,霍辰思,史华平. 果树资源学报, 2021(01)
  • [5]苹果主要病毒脱除技术研究进展[J]. 张健,袁嘉玮,王璐,张鹏飞,王爱玲,王玉香,田时敏,梁哲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8)
  • [6]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D]. 杨洁萍.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输液滴干对苹果花叶病毒病的防效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 杨鸯.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8]西番莲快繁体系建立及脱毒技术研究[D]. 焦楠.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9]苹果新品种(系)组培苗脱毒体系的优化[D]. 张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10]苹果新品种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及检测体系的优化[D]. 王李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标签:;  ;  ;  ;  

果树病毒检测与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