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的诠释(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花,程敏熙,郭湑尉[1](2021)在《基于思维培养的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抽象的逻辑思维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该阶段的学生认知已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并能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对高中生的教育能够以抽象的逻辑描述、脱离具体情景的高难度的习题训练来完全取代直观、形象事物的支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直观和抽象本就不是对立的存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是理性认识的方式,它们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只是方式不同,
李兆敏[2](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文中提出“课程思政”要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即各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要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共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可靠建设者,实现对新一代青年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其中数学课程责无旁贷。参加雄安新区支教时,发现高中美术生的教育存在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力度不够的现象,针对问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了解到当前美术生迷茫困惑状态明显、是非辨别能力薄弱、价值观念不成熟的特点突出,在美术生价值塑造黄金时段,探索将价值观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中,实现全方位育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美术生思想情况的调查,总结出美术生在人生规划、爱国表现、价值取向、思想特点、思政教育获得方式五个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确立“课程思政”切入点理论模型。切入点理论模型从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爱国情怀教育、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和生态文明观教育五个维度的内容展开,并指导完成以“不等式”相关内容为例的教学设计、实践与评价。研究表明: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原则指导下,基于已有教学设计模型和优秀案例总结构建了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的流程,包括课程思政切入点规划、教学要素分析、教学实施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四个环节。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模型,课程思政契入点模型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设计,目标设计增设了课程思政目标,效果评价规避了成绩衡量能力的片面性,从成绩、意识、观念、行动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实践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在数学教学资源上的拓展,在教学评价上的突破,在实践中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得到的教学策略,从语言、资源、价值、意识、能力五个层面进一步指导课程思政在其他数学内容的实践。语言层面强调契合新时代美术生的用语方式,资源包含课程内外思政元素和时代发展典型案例,价值层面注重于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实现塑智塑魂塑价值观的育人追求,意识着眼于国家人才发展需要的创新意识,并树立环保意识,能力层面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刘孝宇[3](2020)在《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的认知呈现碎片化倾向。而物理核心概念居于学科结构中心位置,是学科知识体系主干,包括概念、原理、定律等,具有统摄性、整合性、可迁移性等特点。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展开,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打破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孤立的状况,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整合。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涉及到的力学概念比较繁多,本研究提出“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研究”,整合、归纳出力学部分的核心概念,希望能为广大一线物理教师在核心概念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策略参考。下面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比2017年版和2003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建议等3个方面的变化,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2.对比人教版新旧教材在内容结构、栏目设置、习题编写等方面的变化,对一线教师访谈,分析确定人教版新教材每个主题模块的核心概念。3.对吉林省实验中学31名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确定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加速度a、匀变速直线运动为高中物理力学最重要的核心概念。4.分析近三年高考全国二卷物理力学考点分布情况,印证教师调查问卷的结果。5.提出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策略,包括以下三点:(1)以核心概念为重点组织教学;(2)以情境创设为载体、以问题驱动为途径;(3)以关键能力的提升、学科素养的达成为落脚点。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赖义平[5](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学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劳动市场缺乏的是批判思维、创新力、协同力的人才,即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能迅速找到有利成分迅速突围的人、能够游刃于海量错综的人类智慧库中并产出自己的独特的新成果的人、能够始终在自身和协同中快速权衡的人。人才需求的规格变化直接冲击着教育的原有模式,为化解这种供需矛盾深度学习登上了教育舞台。深度学习深在学习资源的相互关联程度、深在问题研究的批判思维、深在问题解决的创新方案、深在学习意义与现实情境的接轨,而单元学习是教学资源统筹规划的、课堂活动以任务作为基本单位的、单元分目标直接与特定活动绑定的一种学习方式,单元学习能够触及深度学习的课堂深度。为了实现高中物理的教为学生之关键技能、学为学生之必备品格,有必要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学习设计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国外深度学习、单元学习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制定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量表,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问卷调查,找出物理深度学习的存在障碍,从而提出物理深度学习特有的策略。选取所在代课学校的两个班级进行深度的单元学习对照教学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策略有效性。通过调查发现物理教学存在主要问题有:在单元规划上无具体的实施步骤、课堂思考中的批判成分不够、设计前的深入调查学情缺乏、课堂活动中的分享场面太少、分组存在形式化分工笼统不细、引导对方案方法评价力度弱、问题探究中路径创新缺乏、自我反思管理有待加强、学习检验体系不科学。基于调查梳理出单元学习设计模型,并通过实践研究对该模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1.可用资料的整体扫描,包括: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框架设计;融合教材课标的新目标课时的确立;2.框架小节二次规划与布局,包括:活动的合理放置;知识的有机重组;还原单元框架应有的结构顺序;以联系+实际为核心的迁移;灌注知识以价值的灵魂;3.核心任务的精雕细刻,包括:针对任务难点的调查;课堂引入的重新定位;建模+分析主打的研究方法;探究过程的台阶搭建;发挥史实的陶冶、批判作用;以物理观念促进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的行成;用简化的知识支架对“只需了解”的知识再思考;还原理论知识的现实形态,重视实际意义;4.课堂主体置换策略,包括:定制度确保批判常态化;分组分工计划:组内组间讨论教师以组为单位指导;一组一方案换“组”思考;革新既要有想象,更要有实现想象的实际行动;以评价促成改进实现;当众反思养成自省习惯;撰写报告发展学术能力;5.构建多因素、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包括:测试初评:个人每堂测试,从侧面反映出该生的知识、方法掌握情况,单元价值的方向把握情况,可对其所学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行为评判的参考答案、行为表现的收集工作: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将单元的几个核心活动的完成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小组长记录到的成员语言、所做的事情,来裁定该同学所达到的任务完成级别,从而给予一个过程评价。实验研究根据深度学习考察技能项设计出20个关于引力与航天的知识、人际、自我管理问题,实验班在单元规划下的学习后,在这些测试题中的综合表现优于对照班,并产生了明显差异,证明了我们深度单元学习设计策略的有效。
于涛[6](2020)在《《航天器概论》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俄科技领域交流日益密切,中俄两国作为航天领域的强国,在该领域有着深远的合作前景。俄罗斯航天专业的教材实用性强,内容完善,逻辑严密,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航天器概论》是俄语版教材,源语文本主要涉及航天专业知识,具备鲜明的科技语体特点。笔者首先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中的译前准备和分析工作,剖析俄汉科技语体和信息文本的特点。汉译实践报告主体部分是源语和译语的对比分析。笔者从词汇层面分析了词义选择、词义引申和词语搭配等方法对词义确定的指导作用,从句子层面探讨了语态转换和繁简转换的必要性和相关的技巧,总结了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最后,笔者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体会,并针对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思考,找出解决办法,分析自身的缺点,论证翻译实践的重要性。
朱梦佳[7](2020)在《融入电影资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作为课程资源之一的电影资源带有信息化视觉时代的特色,可成为课程资源与物理教学整合的范例,故有必要将电影资源融入物理教学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电影资源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关于电影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案例设计和成效分析方面研究深入。国内电影资源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研究多停留于理论分析阶段,设计的案例比较分散且大多用于课堂引入环节,对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及课外的巨大时空不够重视。故本文以《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两章节为例,集中且多样化地开展融入电影资源的课内外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其次本文根据建构主义、经验之塔、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从课程、学生、教师的角度分析电影资源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提出需要性、典型性、科学性、时代性、包容性的应用原则及传统讲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三个层层递进的应用模式。之后本文整理了与《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两章相关的电影资源,以电影主题推荐表的形式呈现,筛选出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的电影片段,按知识点分类整理成11个电影素材表,并就具体的电影场景和如何应用进行简要说明。本文再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片段设计成涉及9个知识点的总计14个课堂教学案例片段,说明设计意图,并以电影《火星救援》为主题设计“看电影学物理”的课外活动,丰富课外教学案例。最后本文实施了“平抛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将电影资源与教材、实验等资源结合,并在课后对师生进行访谈,考查其态度及教学效果,发现学生认真听讲,知识掌握情况良好,透露出质疑的意识,大体持接受的态度;教师认可了教学设计,愿意使用电影素材但相对保守,从而肯定了电影资源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而在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中如何融入电影资源、如何开展电影主题的教学活动、在课外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电影资源、如何建立方便实用的电影资源和教学案例共享平台,都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黄开智[8](2019)在《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和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开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思考“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理念下,该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现实问题。该问题的回答,将为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是对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目标、主要内容以及方法过程进行系统阐明。其次是对本文的理论研究。分三个层次开展,一是指明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教育心理学基础;二是对论文研究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三是形成核心概念的界定。再次是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通过此次调查,整体上摸清了当前阶段高中物理教师对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基本态度、认识水平、落实现状、执行策略、研究力度以及所出现的问题等方面,为后续进一步研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最后是对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有效教学进行策略和实践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和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和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一级策略),并指明了每个层次策略的内涵及涉及的方面。对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从有效的教材解读、有效的教学内容选取、有效的教学目标制定和有效的课堂例题设置四个方面,进行了策略和案例研究;对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从有效的情境创设、有效的提问和有效的实验探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策略和案例研究;对于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则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开展评价策略研究,具体是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制定和实施,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策略和案例研究。该章节,一共提出29个二级策略和30个具体教学案例,其中还有大量的原则和三级策略。文末对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进行了小结,以期望该研究在后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进一步完善,让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
曹瑞[9](2019)在《基于虚实交互技术的儿童绘本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绘本是一种图像与文字相互作用、共同叙事的特殊儿童文学形式,用其独特的叙事语言和叙事艺术表现形式推动情节发展,引领孩子在绘本的幻想立体世界中感知、感悟生活。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基于虚实交互技术的儿童绘本逐渐占据市场,形成一种以纸质绘本为主、可交互的虚拟元素为辅的绘本新形式。人们的生活、阅读方式的迅速转变,新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更有效地诠释和更深层次地挖掘绘本的内涵与叙事艺术、如何将虚实交互绘本中的虚拟元素与纸质绘本有机融合就成为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绘本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选择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儿童绘本页面间叙事方式和虚实交互叙事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图像的视觉轴线、结构空间以及文字设计对于叙事的作用,并梳理了虚实交互绘本的多模态设计形式,将虚实交互的形式进行分类并从实例出发探讨虚实交互形式对叙事的影响。论文探索性的提出了适用于学龄前期儿童的虚实交互绘本设计流程,并基于此流程提出适用于虚实交互儿童科普绘本的叙事方式——多视角顺序叙事,并采用这种多视角叙事方式,以纵深时间观与交错空间观的相互影响的新型叙事方式,创作《飞天的梦》虚实交互儿童科普绘本。最后,论文展示了绘本的整个页面设计,并从页面元素设计、页面间设计、虚实交互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设计说明。同时,论文也对几种虚实交互方式进行了可用性测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本文结论将对未来虚实交互儿童绘本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吴俊[10](2017)在《高考风向标——课本回顾系列之必修及《选修3-2》《选修3-5》》文中指出"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这种原则在命题时表现为以"中档题为主",在高考中,以大多数似曾相识的"教材挖掘题"以及相对稳定的难度连年延续,所以,考前回归教材,不仅能从更高的角度品味教材,自然联想自己做过的试题,还可以在比较中防错,确保基本知识不失分,还能平缓一下复习的节奏与高考合拍共鸣,实践证明,此法可行高效,所以,本刊就考纲板块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有序回归本源。
二、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的诠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2)“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思路 |
3.6 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高中美术生思想状况调查结果与“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 |
4.1 问卷调查实施 |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调查结果与“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的关系 |
4.4 “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 |
第五章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流程 |
5.1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原则 |
5.2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流程 |
5.3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示例1 |
5.4 基本不等式示例2 |
第六章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实践与评价 |
6.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一课时案例1 |
6.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时案例2 |
6.3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理论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3 2017年版和2003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
3.1 课程结构比较 |
3.2 教学要求比较 |
3.3 教学建议比较 |
4 新旧物理教材共同必修部分力学内容对比分析及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1 新旧物理教材共同必修部分力学内容对比分析 |
4.2 新旧物理教材栏目对比分析及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3 新旧物理教材习题对比分析及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调查与研究 |
5.1 基于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力学概念的内容分析 |
5.2 高中教师对力学中核心概念的认识 |
5.3 近三年(2018年—2020年)高考全国二卷力学概念考察内容分析 |
6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
6.1 以核心概念为重点组织教学 |
6.2 以情境创设为载体、以问题驱动为途径 |
6.3 以关键能力的提升、学科素养的达成为落脚点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师调查问卷表 |
致谢 |
(5)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学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1.3.3 单元学习研究现状 |
1.3.4 总结与评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 |
2.1 学习迁移理论 |
2.2 建构主义设计理念 |
2.3 教育技术学 |
3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设计现状调查 |
3.1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考察维度 |
3.2 问卷编制 |
3.3 信效度分析 |
3.3.1 信度分析 |
3.3.2 效度分析 |
3.4 问卷数据呈现与分析 |
3.4.1 认知 |
3.4.2 人际 |
3.4.3 个人发展 |
3.4.4 学习检验 |
3.5 调查的结论 |
3.5.1 单元认识不深入 |
3.5.2 迁移运用普遍 |
3.5.3 建模型、重分析、批判不足 |
3.5.4 有讨论、少分享、缺调查 |
3.5.5 分组不多、分工不细 |
3.5.6 评价培养力度弱 |
3.5.7 革新不强、自省不够、学术不足 |
3.5.8 趣味足、重探究、炼品质 |
3.5.9 学习检验体系待完善 |
3.6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设计模型 |
3.6.1 可用资料的整体扫描 |
3.6.2 框架、小节二次规划与布局 |
3.6.3 核心任务的精心设计 |
3.6.4 课堂主体颠覆性置换的策略 |
3.6.5 构建多因素、多角度的评价体系 |
4 高中物理单元学习设计示例 |
4.1 万有引力与航天的设计依据 |
4.2 目标在融合后的课标教材中提取 |
4.3 “节”的重新划分 |
4.4 细节填充 |
4.5 评价系统建立 |
4.5.1 自我检测清单 |
4.5.2 表现评价标准 |
4.5.3 根据前两项给予建议 |
5 实践研究 |
5.1 两个班综合能力比较 |
5.2 测试题编制 |
5.3 数据呈现与结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1: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设计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深度的单元学习实验研究测试题 |
致谢 |
(6)《航天器概论》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航天器概论》汉译简介 |
1.1 翻译材料的来源和性质 |
1.2 报告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航天器概论》译前准备与分析 |
2.1 译前准备 |
2.1.1 专业知识弥补 |
2.1.2 平行文本参考 |
2.2 译前分析 |
2.2.1 源语文本的语言特点分析 |
2.2.2 译语表达的具体要求 |
第3章 《航天器概论》汉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的译法分析 |
3.1.1 词义选择法 |
3.1.2 词义引申法 |
3.1.3 词语搭配法 |
3.2 句子层面的译法分析 |
3.2.1 语态转换法 |
3.2.2 繁简转换法 |
第4章 《航天器概论》汉译总结 |
4.1 汉译心得与收获 |
4.2 汉译不足与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原文首译许可 |
附录4 译文质量认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译文、译着 |
致谢 |
(7)融入电影资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经验之塔理论 |
2.2.3 核心素养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3 电影资源的特点分析 |
2.4 电影资源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探讨 |
3 融入电影资源设计教学案例的原则模式探讨和资源梳理 |
3.1 选取电影资源设计教学案例的原则分析 |
3.1.1 选取电影资源的原则 |
3.1.2 融入电影资源的原则 |
3.2 电影资源的应用模式探讨 |
3.2.1 模式一:传统讲授模式 |
3.2.2 模式二:小组合作模式 |
3.2.3 模式三:探究学习模式 |
3.3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关电影资源梳理 |
4 融入电影资源的教学案例设计 |
4.1 融入电影资源的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
4.1.1 《曲线运动》 |
4.1.2 《平抛运动》 |
4.1.3 《向心力》 |
4.1.4 《离心运动》 |
4.1.5 《行星的运动》 |
4.1.6 《万有引力定律》 |
4.1.7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
4.1.8 《宇宙航行》 |
4.1.9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
4.2 融入电影资源的课外教学案例设计 |
5 融入电影资源的教学案例实施与成效分析 |
5.1 融入电影资源的课堂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与访谈设计 |
5.2 实施成效分析及建议 |
5.2.1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5.2.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2.3 结论与建议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1.1.2 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认识 |
1.2 研究意义 |
1.2.1 提升专业素养 |
1.2.2 提供操作案例 |
1.2.3 彰显素质教育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过程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2.1.2 人本主义理论 |
2.1.3 教育心理学理论 |
2.2 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研究综述 |
2.2.4 研究综述小结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2.3.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3.2 有效教学 |
2.3.3 策略 |
第3章 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问卷设置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对象及分析 |
3.4 统计结果及分析 |
3.5 调查小结 |
第4章 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有效教学的策略及实践情况 |
4.1 有效的教学设计内涵及方面 |
4.1.1 有效的教材解读与处理策略及案例分析 |
4.1.2 有效的教学内容选取策略及案例分析 |
4.1.3 有效的教学目标制定策略及案例分析 |
4.1.4 有效的课堂例题设置策略及案例分析 |
4.2 有效的教学活动内涵及方面 |
4.2.1 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及案例分析 |
4.2.2 有效的问题提问策略及案例分析 |
4.2.3 有效的实验探究策略及案例分析 |
4.3 有效的教学评价内涵及方面 |
4.3.1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制定和实施策略及案例分析 |
4.3.2 有效的学业质量评价策略及案例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5.1 总结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虚实交互技术的儿童绘本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2 国外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儿童绘本页面的叙事方式分析 |
2.1 利用视觉轴线的叙事方式 |
2.2 图像结构空间的构建方式 |
2.2.1 图像的形状 |
2.2.2 图像的数量 |
2.2.3 图像在页面空间中的大小比例 |
2.3 文字的叙事作用 |
2.4 科学与情感的连接线之科普绘本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儿童绘本虚实交互的叙事方式分析 |
3.1 虚实交互的儿童绘本 |
3.2 虚实交互方式的分类 |
3.2.1 原生式交互 |
3.2.2 触发式交互 |
3.3 虚实交互对儿童绘本叙事的影响 |
3.4 虚实交互绘本与传统绘本的叙事形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实交互儿童绘本《飞天的梦》设计与创作 |
4.1 创作的思路和过程 |
4.1.1 目标人群的选定 |
4.1.2 以图像为叙事中心的创作过程 |
4.1.3 多视角顺序叙事方式 |
4.2 页面中的元素设计 |
4.2.1 绘本故事设计 |
4.2.2 绘本人物角色设计 |
4.2.3 绘本知识点元素设计 |
4.2.4 绘本文字元素设计 |
4.2.5 绘本各元素的耦合设计 |
4.3 页面间综合设计 |
4.4 装帧形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飞天的梦》绘本成果展示 |
5.1 人物设计 |
5.2 页面设计 |
5.2.1 版式设计 |
5.2.2 场景转换与活动顺序 |
5.2.3 视觉轴线 |
5.2.4 画面主色调 |
5.3 文字设计 |
5.3.1 字体选择 |
5.3.2 文字排布 |
5.4 虚实交互方案展示 |
5.4.1 涂涂乐 |
5.4.2 模拟宇宙速度小游戏 |
5.4.3 360度空间虚拟拼装 |
5.4.4 视频展示 |
5.4.5 三维虚拟模型 |
5.5 《飞天的梦》绘本可用性测试 |
5.5.1 实验设计 |
5.5.2 实验数据展示 |
5.5.3 实验数据分析 |
5.6 《飞天的梦》创作总结与思考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的诠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思维培养的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策略[J]. 王春花,程敏熙,郭湑尉.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1(26)
- [2]“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D]. 李兆敏.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D]. 刘孝宇. 西南大学, 2020(05)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学习设计研究[D]. 赖义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航天器概论》汉译实践报告[D]. 于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融入电影资源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D]. 朱梦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 黄开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虚实交互技术的儿童绘本设计与研究[D]. 曹瑞.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10]高考风向标——课本回顾系列之必修及《选修3-2》《选修3-5》[J]. 吴俊. 教学考试, 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