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把江铜建成世界一流的矿业公司而努力奋斗(论文文献综述)
杨成龙[1](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郭书剑[3](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张青磊[4](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卢新[5](2014)在《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及对策》文中提出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79年7月,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集铜的采、选、冶、加于一体的特大型联合企业,2014年,公司名列世界500强第383位,打破了中国铜行业和江西省世界级企业的零纪录。尽管公司一直在加强物流统一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方面不断探索,但与多数国有企业一样在物流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物流的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随着公司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公司供、产、销完整的供应链因地理位置原因还处于分割管理的阶段,没有凸显整体物流优势;从集团公司到各下属单位没有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各单位自身物流职能鉴定不清、物流系统功能不完善导致原材料和产品库存周转时间长,占压资金多。特别是当前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内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但经济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增大。有色行业的原辅材料和能源价格、环保治理、劳动力成本、财务费用等不断上升,导致生产经营成本日益提高。国际经济总体虽呈现出复苏态势,但充满着种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在有色金属市场完全国际化的今天,这些都将给江铜集团的经营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迫使公司加快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因此,江铜如何对既有的物流系统进行整合及优化,以降低公司整体物流成本,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集团化企业物流资源整合为研究方向,首先阐述了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现代企业物流、企业物流资源整合、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江铜集团物流资源及管理现状,指出江西铜业集团物流需求及物流资源的特点。通过对江铜集团内、外部物流环境的SWTO分法,得出江西铜业集团基于全求战略的物流资源整合的构建原则及构架整体物流系统的具体思路;最后提出了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物流整合的实施的保障举措,进一步提高整体物流功能的可行性。通过这些研究,以求能够对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和有色行业其他集团化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杨媛[6](2013)在《从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看江苏地区高校简介的翻译》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其诸多方面都已引起世界瞩目,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在其中。随着中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合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到海外留学。同时,国内的许多大学也纷纷迎来了外国留学生,这都表明中国的高校正在走向国际化,部分国内名校也在努力跻身于国际名校之列,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因此,作为高校对外宣传窗口的大学英文简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当前国内一些高校的简介的译文,虽然经过很长时期的语言文字校验和修改,但在文化顺应和文本类型处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十一所211高校简介译文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的大学简介译文还不尽如人意。虽然许多高校的英文简介在语言层面上并无太大硬伤,但在处理内容与形式、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上策略明显欠妥,难以与国际接轨,致使译文发挥不了其应有的宣传作用。大学简介作为宣传一所高校的窗口,其译文应着力为作者与目标受众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其交际性的再现应为其译文的一项中心任务,因此译者在简介翻译过程中,应时刻把握住其翻译文本的交际性特点。高校简介的翻译的首要任务不在于计较字句的得失,而是寻求信息传递的对等性。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这一特殊文本类型的翻译提供了指导。许多翻译学家开始认识到文本功能决定文本类型,一个文本的功能可以超出一项,但其文本类型是由主要的一项功能决定的。本文基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采用内容对比分析研究手段,试图为高校简介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分析视角。通过对江苏省十一所211高校的简介和四所国外大学的简介进行对比分析,作者发现这些高校简介的译文普遍存在过分重视呼唤功能和表达功能传达的弊病,从而使其交际功能未能得到理想的传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首先考察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俗和接受心理、确认文本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价值进行分析,之后着力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鉴于此,作者以文本交际性原则为中心,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和语义翻译理论的宏观框架下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以揭示和指导此类翻译。
甘成久[7](2007)在《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精铜消费呈持续加速增长态势,中国成为决定精铜消费的关键因素。然而,铜是中国除石油外第二种严重缺乏的战略资源,对国外铜资源的过度依赖,制约了中国铜工业的发展。加入WTO后,国内铜生产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两方面的竞争压力。作为一家创建于1979年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经过2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江西工业和中国铜行业的领头羊,多年来为江西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铜及相关产品的供给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战略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乃系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谋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首先对相关的背景进行了介绍,根据国内外对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现行战略进行评价。提出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应当用全球化视角和世界眼光来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通过对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同心多样化战略的利弊分析,肯定了公司现行战略的优点,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且对公司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总体战略展开了论述,提出了修正的建议,使之更具现实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在文章的最后还对江铜集团发展战略的重点问题,如:资源战略、联盟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作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在对战略管理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与设计,旨在为公司战略决策层制定和完善公司战略以及实施战略管理提供参考与建议。
张希鼎[8](2005)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子弟学校移交地方问题研究 ——以亚洲第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子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办中小学教育,在我国有很悠长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伴随着共和国建设发展历程的企业办的中小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德兴铜矿中学由1966年8月成立时的3个初中教学班,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江铜集团规模最大、教学质量最好的子弟学校。为德兴铜矿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为解决职工子女升学就业、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进行,随着江铜集团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江西省一系列企业分离社会职能政策的先后出台,目前德兴铜矿中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江铜集团除德兴铜矿中小学以外所有学校在2003年都已开始移交,而德兴铜矿中小学至今移交进程缓慢,十分艰难。 笔者以德兴铜矿子弟、德兴铜矿中学教师的身份,通过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学术期刊、相关书籍的查找以及在江西省国资委、江西铜业集团企业社会改革办公室、德兴铜矿档案馆等地查找相关文件和材料,根据相关政策和文献资料,运用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实地考查法、个案研究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德兴铜矿中学移交地方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企业办学的历史回顾及企校分离的原因与难度。(二)德兴铜矿子弟学校的移交过程与存在的问题。(三)对企校分离的前景预测及解决其问题若干想法。 笔者从上述具体事实出发,在充分考虑德兴铜矿、德兴市政府的具体要求和实际困难的前提下,结合德兴铜矿中学具体实际,提出将德兴铜矿办的小学、初中部移交地方管理,德兴铜矿中学高中部交社会承办的思路。这样能充分体现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的移交原则。最终实现企业减轻负担、提高竞争力的目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剥离企业中的社会职能;在政府方面的目的,理顺政府对教育所承受的职责,调整本地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社会方面的目的,使在企业学校学习的孩子移交后能受到较好的教育;在国家方面的目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各产业结构,逐步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
何昌明[9](2001)在《解放思想 振奋精神 为实现江铜在新世纪 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文中提出江西铜业公司于 2 0 0 1年 1月 10日在贵溪召开三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本刊现将何昌明经理的工作报告 (摘要 )刊发如下。
何昌明[10](2001)在《为把江铜建成世界一流矿业公司而奋斗》文中研究说明 20世纪末,江西铜业公司实现了年产20万吨铜的规划目标;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LME注册产品;成功地进行了资本运作,在香港和伦敦发行了H股;战胜了市场铜价低等困难,做到了不欠税费、不欠电
二、为把江铜建成世界一流的矿业公司而努力奋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把江铜建成世界一流的矿业公司而努力奋斗(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
一、坚持目标导向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结果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
一、评价目标 |
二、评价内容 |
三、评价指标 |
四、评价方法 |
五、评价主体 |
六、评价结果运用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4)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
3.3 研究的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
1.2.2 批判安全研究 |
1.2.3 “人的安全”理论 |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
2.4.1 国家善治 |
2.4.2 社会和谐 |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
3.1 政治环境 |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
3.2 经济环境 |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3.3 社会环境 |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
3.3.2 社会转型发展 |
3.4 文化环境 |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
3.5 国际环境 |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
3.6 小结 |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对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1.3.2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3.3 系统分析的方法 |
第2章 本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2.1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理论 |
2.1.1 现代企业物流定义 |
2.1.2 现代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 |
2.1.3 现代物流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
2.2 物流流程再造管理理论 |
2.2.1 企业的职能体制问题 |
2.2.2 企业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问题 |
2.3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理论 |
2.3.1 企业物流整合的必要性 |
2.3.2 企业整合物流业务的有利条件 |
2.3.3 企业物流整合的步骤 |
第3章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的管理模式及现状分析 |
3.1 江铜集团基本介绍 |
3.1.1 江铜集团发展历程及经营业绩概况 |
3.1.2 江铜的组织构架 |
3.2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3.2.1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基本情况 |
3.2.2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的特点 |
3.3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的优势 |
3.3.1 完善的物流网络 |
3.3.2 完整的供应链 |
3.3.3 雄厚的物流资源 |
3.3.4 逐步健全的物流管理制度 |
3.3.5 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及强大的品牌效应 |
3.4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的劣势 |
3.4.1 物流管控体系分散 |
3.4.2 物流理念落后 |
3.4.3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
3.4.4 仓储管理效率低 |
3.4.5 物流成本核算缺失 |
第4章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原则及必要性分析 |
4.1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4.1.1 江铜集团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 |
4.1.2 江铜集团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
4.2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原则 |
4.2.1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原则 |
4.2.2 江铜物流整合与发展的步骤 |
4.3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动力 |
4.3.1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内在动力 |
4.3.2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外在动力 |
第5章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目标及对策 |
5.1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目标 |
5.1.1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目标 |
5.1.2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阶段目标任务 |
5.2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对策 |
5.2.1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近期策略 |
5.2.2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中期策略 |
5.2.3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远期策略 |
5.3 国家相关物流政策威胁与机遇 SWOT 矩阵分析 |
5.3.1 国家相关物流政策的威胁分析 |
5.3.2 国家相关物流政策的机遇分析 |
5.3.3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 SWOT 矩阵分析 |
5.4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整体思路及改革方案 |
5.4.1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整体思路 |
5.4.2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改革方案对比 |
5.4.3 江铜集团物流整合后的组织机构设计 |
5.4.4 江铜集团物流整合后的管控模式 |
5.4.5 江铜集团物流整合后的股权及注册地建议 |
第6章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企业保障 |
6.1 江铜集团物流整合的观念保障 |
6.2 江铜集团物流整合的制度保障 |
6.3 江铜集团物流整合的组织保障 |
6.4 江铜集团物流整合的技术保障 |
6.5 江铜集团物流整合的人才保障 |
第7章 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存在风险及应对措施 |
7.1 整合交接风险及对策 |
7.2 投资收益风险及对策 |
7.3 库存风险及对策 |
7.4 产品及原材料运输的风险及对策 |
7.5 操作人员、设备、货物的安全风险及对策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从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看江苏地区高校简介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A Review of Studies of Text Type-Related Theories in and outside China |
2.1.1 Studies on Text Type-Related Theories Abroad |
2.1.2 Studies of Text Type-Related Theory at Home |
2.2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UWP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ext Type Translation Theory |
3.1 Text as an Environment of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
3.2 Peter Newmark’s Text Type Theory |
3.3 Peter Newmark’s Categorization of Text Types and their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3.1 Informative Text |
3.3.2 Expressive Text |
3.3.3 Vocative Text |
3.3.4 Discussion of the Text Type Approaches |
3.4 Peter Newmark’s Categorization of Translation Methods |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Comparison of Stylistic Featur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UWPs |
4.1 Introductory Remarks |
4.2 Comparison of Lexical Features |
4.2.1 Elegance and Pomposity (Chinese) Vs Plainness and Brevity (English) |
4.2.2 Parallelism and Decorativeness (Chinese) Vs Naturalness and Concreteness (English) |
4.3 Comparison in Syntactic Features |
4.4 Comparison in Textual Features |
4.5 Comparison in Cultural Features |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Applica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
5.1 Text Typ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Functions |
5.2 Translation of UWPs in Jiangsu Province |
5.3 Translation of the Three Text Types |
5.3.1 Translation of the Informative Text |
5.3.2 Translation of the Expressive Text |
5.3.3 Translation of the Vocative Text |
5.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UWP, a Hybrid Text Type |
5.5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hree Text Type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 of this Research |
6.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I Appendix II |
(7)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1.3 本文研究内容与范围的界定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 |
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1 国内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 |
2.2 国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状况 |
3. 江铜集团概况及战略演化 |
3.1 江铜集团的基本状况 |
3.2 江铜集团的战略演化 |
3.3 对江铜集团现行战略的基本评价 |
4. 制定江铜集团发展战略的视角分析 |
4.1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江铜发展 |
4.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
4.1.2 全球铜产业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
4.1.3 国内铜产业在全球铜产业中的地位 |
4.2 江铜集团的国际化进程 |
4.2.1 江铜的大型装备、工艺与技术从国外引进 |
4.2.2 江铜的主要原料及备品备件从国外进口 |
4.2.3 江铜的产品已行销十几个国家 |
4.2.4 江铜已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
4.3 江铜集团必须用全球视角来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 |
5. 关于江铜集团的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
5.1 江铜集团的战略定位 |
5.2 江铜集团的战略目标 |
5.2.1 定性目标 |
5.2.2 定量目标与分析 |
6. 关于江铜集团的总体战略 |
6.1 江铜集团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6.2 江铜集团的同心多样化战略 |
6.2.1 多元化战略的概念 |
6.2.2 江铜集团的同心多样化战略 |
6.2.3 同心多样化战略的利弊分析 |
6.3 有限相关多元化战略 |
7. 关于江铜集团的几个具体战略 |
7.1 资源战略 |
7.2 联盟战略 |
7.3 技术创新战略 |
7.4 国际化战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有大中型企业子弟学校移交地方问题研究 ——以亚洲第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子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选题的意义和相关研究成果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企业办子校是与共和国建设历程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问题 |
2、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国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系列政策出台 |
3、本人与德兴铜矿的共生经历促使我关注铜矿子校的移交问题 |
二、相关研究成果回顾及本文所采取的方法与资料来源 |
1、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 |
2、个案研究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
3、本课题研究采取的调查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二章 企业办学的历史回顾及企校分离的原因与难度 |
一、企业办学的原因 |
1、国有企业本身具有生产公共产品的特殊功能 |
2、与改革开放以前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
3、是传统体制下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必然结果 |
二、企校分离势在必行的原因 |
1、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办学是以牺牲企业经济利益为代价的 |
2、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办学是以忽视企业职工在职培训为代价的 |
3、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办学不利于教育与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 |
4、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办学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经费的有效利用 |
三、国有企业分离办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与要求 |
1、企校分离是实施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重要步骤 |
2、国家对实施企校分离工作的要求 |
四、企校分离前子校的一般状况与面临的普遍问题 |
1、国有企业分离子校的基本状况 |
2、国有企业子校移交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与难度 |
3、江铜集团与子校现状及企校分离的基本状况 |
第三章 德兴铜矿子弟学校的移交过程与存在的问题 |
一、德兴铜矿及子校的历史与现状 |
1、德兴铜矿的历史与现状 |
2、德兴铜矿子校的历史与现状 |
二、移交的安排进程与实施情况 |
1、赣府厅发[2002]55号文揭开德兴铜矿子校移交地方的序幕 |
2、企业难交、地方难接局面初步形成 |
3、主管工业的省长敲定德兴铜矿子校移交的最后日期 |
三、子校移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德兴铜矿的改革与发展带来的问题 |
2、德兴铜矿子校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
3、德兴市政府的问题 |
第四章 对德兴铜矿企校分离的前景预测及解决有关问题的若干探讨 |
一、德兴铜矿中小学继续由企业自办的可行性预测 |
二、政府与企业共建共管的办法探讨 |
三、整体移交地方可行性的探讨 |
四、移交社会承办时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的建议 |
第五章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 |
附件2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
附件3 关于省属工业企业自办中小学校移交地方管理实施意见 |
附件4 德兴市省属企业自办中小学校划归地方管理实施方案 |
附件5 关于做好公司所办中小学校移交地方管理工作的通知 |
附件6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冶分公司中小学移交贵溪市人民政府管理接交协议 |
附件7 江西银山铅锌矿子弟学校移交德兴市管理协议书 |
附件8 江西银山铅锌矿子弟学校移交德兴市管理补充协议书 |
附件9 德兴铜矿中学关于解决校舍问题的报告 |
附件10 关于德兴铜矿中学工作中如何解决校舍师资困难的建议 |
后记 |
四、为把江铜建成世界一流的矿业公司而努力奋斗(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5]江铜集团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及对策[D]. 卢新. 南昌大学, 2014(05)
- [6]从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看江苏地区高校简介的翻译[D]. 杨媛.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7]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研究[D]. 甘成久. 南昌大学, 2007(06)
- [8]国有大中型企业子弟学校移交地方问题研究 ——以亚洲第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子校为例[D]. 张希鼎. 江西师范大学, 2005(11)
- [9]解放思想 振奋精神 为实现江铜在新世纪 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J]. 何昌明. 铜业工程, 2001(01)
- [10]为把江铜建成世界一流矿业公司而奋斗[J]. 何昌明. 有色金属工业,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