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波浪输沙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崇伟[1](2018)在《海上可再生能(波浪能、风能)资源利用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煤、石油等常规能源日益紧缺的当今世界,无污染、可再生、储量大等诸多优点使得波浪能、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发达国家追逐的新焦点。掌握资源特征是安全、高效、有序开发利用的前提。前人对全球多个海域的波浪能、风能研究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目前为止,重点关于南海-北印度洋的研究极为稀缺,而这两个区域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后面简称“海上丝路”)的两大关键水域。整体来看,“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淡水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海上丝路”建设的高效展开。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波浪能和海上风能,有益于缓解资源危机、保护海洋生态、提高“海上丝路”沿线居民生活质量、增强战略支点生存能力、促进海岛旅游开发等,从而增强我国的海洋建设能力、对南海局势的掌控能力,无疑将成为“海上丝路”建设的崭新亮点。资源开发,评估先行。整体来看,目前关于南海-北印度洋波浪能和风能的研究仍极度稀缺,尤其在评估的系统性、资源等级区划、资源长期变化趋势和战略支点的资源评估方面,以及波浪能短期预报、涌浪传播特征及对波浪能评估的影响分析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严重制约着波浪能和海上风能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本论文旨在详查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风能气候背景特征;实现资源的宏观/微观等级区划;重点关注战略支点的资源特征,并构建广泛适用的岛礁波浪能/风能评价体系;搭建适合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短期预报模型;探析印度洋的涌浪传播特征及对波浪能评估的影响;统计分析海上施工和防灾减灾密切关注的一系列关键灾害性风/浪因子特征,为海浪发电、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新能源开发的选址、业务化运行、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持,积极贡献“海上丝路”基础设施建设。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南海-北印度洋蕴藏着较为丰富、适宜开发的波浪能资源。波浪能流密度乐观:阿拉伯海为924 kW/m,孟加拉湾621 kW/m,南海210 kW/m。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有效储量基本在0.6×105 kW·h/m以上。波浪能可利用率乐观:南海和阿拉伯海为40%-60%,孟加拉湾为50%-90%。1979-2015年期间,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各关键要素整体呈乐观的变化趋势。斯里兰卡海域的波浪能整体乐观:可利用率常年在50%以上,资源稳定地来源于东南和西南偏南两个方向,对波浪能贡献最大的海况主要集中在1.0-2.0 m、8.0 s,波浪能各要素呈乐观的变化趋势;波浪能开发的优先区域为斯里兰卡的南部海域、西南和东南海域。(2)从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宏观等级区划来看,南海主要属于波浪能的可用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北部属于较丰富区;孟加拉湾中南部、南印度洋热带海域属于波浪能富集区。从斯里兰卡海域的波浪能微观等级区划来看,斯里兰卡东南部海域为优势区域,印度半岛东部近海、保克海峡和马纳尔湾为贫乏区。(3)WW3模式对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波浪能数值预报时,不同的南边界对南海的模拟效果不会造成显着的影响;北印度洋的模拟精度则受南边界影响显着。在北印度洋的海浪和波浪能数值模拟研究时,充分考虑南印度洋往北传的涌浪会显着提升模拟精度。(4)印度洋的风浪场与海表风场整体上对应较好,尤其是季风期间的北印度洋;涌浪场与混合浪场对应较好。印度洋的涌浪在混合浪中整体占主导,仅阿拉伯海6-8月的风浪在混合浪中的成分大于涌浪。近45年(1957.09-2002.08)期间,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涌浪波高、混合浪波高呈显着性逐年递增。阿拉伯海的大风大浪频率明显高于南海和孟加拉湾;南海的极值风速和极值波高则大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5)在年代际变化上,南印度洋西风带(SIOW)、印度洋热带海域的涌浪、混合浪波高存在9.8-10.4 a的共同周期;在季节内尺度,SIOW的海表风速、风浪和涌浪、热带印度洋海域的涌浪、斯里兰卡海域和圣诞岛海域的涌浪、印度洋涌浪季节内EOF分析的前四模态时间序列存在共同的准一周振荡。SIOW的涌浪需要约30 h完成对该区域海表风场的充分响应。涌浪从SIOW传播至南印度洋热带海域需要约4 d,从SIOW传播至北印度洋热带海域需要约5-6 d。(6)SIOW的涌浪通常会显着向北传播至两个区域:斯里兰卡海域、圣诞岛海域。涌浪从SIOW西部传播至斯里兰卡海域需要约5-6 d;从SIOW东部传播至圣诞岛海域需要约2-3 d。SIOW涌浪在6-9月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其余月份快。SIOW往北传播的涌浪会对北印度洋的波浪能评估造成重要影响。没有考虑南印度洋北传的涌浪的情况下,孟加拉湾的波浪能会出现严重偏差。(7)南海-北印度洋蕴藏着较为丰富、适宜开发的风能资源:风能密度、有效风速频率、200 W/m2以上能级频率整体乐观,索马里海域、南海大风区、吕宋海峡为上述要素的大值中心,马纳尔海为相对大值区;1979-2015年期间,南海-北印度洋的风能各关键要素整体呈乐观的变化趋势。瓜达尔港风能常年可用、资源来向稳定、6级以上大风频率常年较低,有利于风能开发。(8)南海-北印度洋的风能期望值多在0.5以上,属于风能的较丰富区和丰富区,索马里海域、科摩林角南部海域、斯里兰卡东南近海、南海大风区为优势区域;风能贫乏区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域。斯里兰卡海域的风能优势区域为马纳尔湾及其西部海域、保克海峡、斯里兰卡东南部的东北-西南向椭圆形海域。
陈汉宝,张先武,高峰[2](2013)在《印度尼西亚ADIPALA海岸水文与泥沙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印度尼西亚南岸水文泥沙条件恶劣复杂。结合现场测量和资料收集,分析了ADIPALA工程海区的潮汐和潮流特征。运用一年的波浪实测资料和长期的气象资料,分析计算了波浪的年分布和不同重现期的波浪要素。结合周边河流、工程环境,分析了泥沙来源与运动特征。为工程研究、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依据。
赵冲久,许家帅[3](2009)在《近海动力环境中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粉砂质泥沙运动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泥沙运动力学这一学科领域,有关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海岸工程实践。总结了近海动力环境中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陈汉宝[4](2004)在《斜向波与直立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港口水工建筑物布置中,最危险的波浪并不都是正向作用于防波堤的,考虑斜向波的作用更符合实际。通过研究可以找到斜向波作用的有利和不利的诸方面,为准确合理确定防波堤波浪荷载提供依据,使设计更加合理并推广应用到码头和其他水工结构中去。本文结合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深水枢纽港建设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中 “深水防波堤建设技术研究”之“斜向波与直立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研究”专题的“斜向波与直立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成果,得到波态、入射角、单体长度与波浪正向力、浮托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其他公式对入射角和单体长度的折减,比较试验成果并得出合理的折减方法。利用波浪数学模型再现防波堤周围的波浪场情况。就规则波与不规则波在试验中的异同进行研究,提出不规则波模拟的合理模式。通过研究表明:采用与建筑物单体长度、波长、入射角有关的参数进行波浪力的折减,经过试验数据表明是有效的,折减方法依据正向波浪力的计算方法,可采用文中提出的对应的公式。我国规范中对波态进行了判断,而随着入射角度的改变,波态也发生变化,正向破碎的,角度大后不一定破碎,此时采用与规范结合的公式有较大差别。经过与其他公式的对比,在试验范围内,各个公式都有其适合的条件,我国规范虽然正向波浪力划分详细,计算方法复杂,但结果与其他公式相差不大,其中对破波波浪力的计算公式是偏于危险的,可以采纳国外的经验,不提供推荐计算方法,而通过试验测定。通过不规则波模拟方法的研究以及不规则波波列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规则波中由于波高的随机性,必然带来相同统计概率波高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情况,同时其与周期的组合也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在反射现象比较相似的角度范围(22.5o)内,不规则波的最大波浪力大于其对应最大统计概率规则波的波浪力是必然的。随着角度的加大,不规则波的立波效应不如规则波明显,这是因为累积效应不如规则波明显,在出现大波波群时,将出现大于规则波的数值。由于波浪对应周期的变化,不规则波作用时,建筑物底部浮托力将大于规则波作用时的浮托力。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了反射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性,堤头附近的绕射波将对相邻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不仅给出了斜向波与直立式建筑物的相互作用规律,还提供了与有关算法相衔接的波浪力计算方法,同时就规则波与不规则波进行了对比,成果可为研究、设计计算所采用。
赵冲久[5](2003)在《近海动力环境中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海岸线绵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港口工程及其它海岸工程建设事业方兴未艾。在我国的海岸线上散落分布着粉砂质泥沙。这些海岸的港口工程及海岸工程的建设面临着粉砂质泥沙产生的淤积,冲刷等灾害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的泥沙运动规律研究较多,并且有较多港口工程和海岸工程的实例,因此对泥沙问题的认识相对比较深入。但对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较少,我国粉砂质海岸线上为数不多的港口工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学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水槽试验、现场资料分析验证、工程经验总结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粉砂质泥沙的运动规律。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粉砂质海岸在小风浪条件下泥沙运动微弱,水体清澈,强烈的泥沙运动发生在大风、大浪气候下,研究粉砂质泥沙运动主要研究大风浪恶劣天气下的泥沙运动规律;2、粉砂质泥沙的运移形态不同于淤泥质泥沙和砂质泥沙。粉砂质泥沙在潮流和波浪作用的运移形态可以分三层来描述,即上部水体的悬移质、近底水体的高浓度含沙水体层和底部推移质;3、本文研究了波流共同作用下粉砂质泥沙的起动规律,其起动标准可用修正的Shields曲线描述;4、本文研究给出了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层高度,含沙量和运移速度,以及其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单宽输沙率的计算公式。同时本文指出,对于上部悬移质和底部推移质可用原有比较成熟的公式进行计算。结合某海岸的实测资料,本文的公式得到了有效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粉砂质海岸航道淤积以底部泥沙运动(含高浓度水体层和推移质)为主,悬移质泥沙仅占小量。对于底部泥沙而言又以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层泥沙输移为主,波浪泥沙剧烈的近岸地区,推移质所占比例较大。5、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现有粉砂质港口工程的特点,提出了粉砂质海岸防沙减淤工程措施。
陈汉宝,孙精石[6](2002)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波浪输沙研究》文中认为通过资料分析、现场勘察和数学模型 ,对瓜达尔港的波浪及波浪输沙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连岛沙坝地形对波浪沿岸输沙进行计算分析 ;运用数学模型对不同工程方案的波浪场进行计算 ,并结合底质取样结果估算波浪引起的底质输沙量。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该港的设计建设。
阎新兴,刘国亭,蔡嘉熙[7](2002)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泥沙来源及海岸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在现场踏勘及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从地貌学角度 ,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海岸泥沙来源、海岸地貌特征及连岛沙坝的成因和稳定性等进行了定和定量分析
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波浪输沙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波浪输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海上可再生能(波浪能、风能)资源利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波浪能、海上风能的优势与前景 |
1.2.1 波浪能、海上风能的优势 |
1.2.2 主要能源的优缺点对比 |
1.3 波浪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
1.3.1 观测分析阶段 |
1.3.2 卫星资料阶段 |
1.3.3 数值模拟阶段 |
1.3.4 再分析资料阶段 |
1.3.5 我国的波浪能评估 |
1.3.6 “海上丝路”的波浪能评估 |
1.4 海上风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
1.4.1 观测资料阶段 |
1.4.2 卫星资料阶段 |
1.4.3 数值模拟阶段 |
1.4.4 再分析资料阶段 |
1.5 波浪能、海上风能评估的难点 |
1.5.1 资源气候特征详查 |
1.5.2 资源等级区划 |
1.5.3 资源的长期变化趋势 |
1.5.4 波浪能的短期预报 |
1.5.5 涌浪传播特征 |
1.5.6 战略支点的波浪能、风能评价 |
1.5.7 波浪能、风能资源大数据的构建 |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介绍 |
2.1 资料介绍 |
2.1.1 ERA-40 海浪再分析资料 |
2.1.2 ERA-40 海表10 m风场 |
2.1.3 ERA-interim海浪资料 |
2.1.4 GFS风场 |
2.1.5 Jason-2 卫星资料 |
2.1.6 水深、海岸线数据 |
2.2 方法介绍 |
2.2.1 风、浪气候特征分析 |
2.2.2 波浪能气候特征分析 |
2.2.3 波浪能等级区划 |
2.2.4 波浪能短期预报 |
2.2.5 涌浪传播特征 |
2.2.6 风能评估 |
2.3 WW3 海浪模式介绍 |
第三章 风、浪气候特征 |
3.1 海表风场、海浪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1 海表风场 |
3.1.2 风浪、涌浪、混合浪场 |
3.1.3 重点海域风速、波高的月际变化 |
3.2 风速、(风浪、涌浪、混合浪)波高的长期变化趋势 |
3.3 涌浪指标 |
3.4 纬向平均风速、波高的时间变化特征 |
3.5 风浪、涌浪、混合浪波高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
3.5.1 逐月的风浪、涌浪、混合浪波高及变化趋势 |
3.5.2 风浪、涌浪、混合浪的变化周期 |
3.6 风浪、涌浪、混合浪波高的季节内变化特征 |
3.6.1 季节内的超前滞后相关 |
3.6.2 季节内振荡周期 |
3.6.3 交叉小波 |
3.7 灾害性因子 |
3.7.1 大风频率及其变化趋势 |
3.7.2 大浪频率及其变化趋势 |
3.7.3 年极值风速、极值波高 |
3.7.4 不同季节的极值风速、极值波高 |
3.7.5 强风、强浪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洋涌浪的传播特征 |
4.1 涌浪的北传现象揭示 |
4.1.1 纬向平均的风浪、涌浪波高 |
4.1.2 涌浪的季节内EOF分析 |
4.1.3 涌浪的北传试验 |
4.2 涌浪的传播路径 |
4.2.1 传播路径实验 |
4.2.2 JJA、DJF期间的具体传播路径 |
4.3 涌浪的传播速度 |
4.4 涌浪的季节内振荡周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波浪能的气候背景特征 |
5.1 波浪能流密度的季节特征 |
5.2 波浪能的可利用率 |
5.3 资源的富集程度 |
5.4 资源的稳定性 |
5.4.1 季节内稳定性 |
5.4.2 月际差异、季节差异 |
5.5 资源的总储量、有效储量、技术开发量 |
5.6 资源的长期变化趋势 |
5.6.1 WPD的变化趋势 |
5.6.2 EWHO的变化趋势 |
5.6.3 能级频率的变化趋势 |
5.6.4 资源稳定性的变化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波浪能资源等级区划 |
6.1 波浪能等级区划现状 |
6.2 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宏观等级区划 |
6.2.1 各要素的标准化处理 |
6.2.2 波浪能等级区划 |
6.3 斯里兰卡海域的波浪能微观等级区划 |
6.4 不同需求下的波浪能等级区划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波浪能预报模型的构建 |
7.1 预报模型搭建 |
7.2 三种方案的精度对比 |
7.3 南海-北印度洋波浪能预报 |
7.3.1 逐小时的WPD |
7.3.2 波浪能的可利用率 |
7.3.3 波浪能资源储量 |
7.4 关键区域和节点的波浪能预报 |
7.4.1 关键区域逐小时的WPD |
7.4.2 关键节点的波能玫瑰图 |
7.4.3 关键节点逐小时的WPD和波向 |
7.4.4 不同海况对波浪能的贡献情况 |
7.5 涌浪传播对波浪能数值模拟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战略支点的波浪能评估及决策建议——斯里兰卡海域为例 |
8.1 能流密度的月际变化特征 |
8.2 波浪能的可利用率 |
8.3 能级频率 |
8.4 波浪能的来向 |
8.5 不同海况对波浪能的贡献 |
8.6 波浪能的稳定性 |
8.7 波浪能的有效储量 |
8.8 波浪能的长期变化趋势 |
8.9 结论与决策建议 |
第九章 海上风能资源评估 |
9.1 风能的气候特征 |
9.1.1 风能密度的月变化特征 |
9.1.2 风能的可利用率 |
9.1.3 风能的富集程度 |
9.1.4 风能的稳定性 |
9.1.5 风能的资源储量 |
9.2 风能的长期变化趋势 |
9.2.1 风能密度的变化趋势 |
9.2.2 风能可利用率的变化趋势 |
9.2.3 风能富集程度的变化趋势 |
9.2.4 风能稳定性的变化趋势 |
9.3 战略支点的风能资源(瓜达尔港为例) |
9.3.1 风能的月变化特征 |
9.3.2 有效风速出现的频率 |
9.3.3 能级频率 |
9.3.4 风能玫瑰图 |
9.3.5 风能的长期变化趋势 |
9.3.6 风力等级频率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风能资源等级区划 |
10.1 南海-北印度洋的宏观等级区划 |
10.1.1 各要素的标准化 |
10.1.2 风能期望值计算及资源等级区划 |
10.1.3 不同需求下的资源等级区划 |
10.2 战略支点的微观等级区划 |
10.2.1 各要素的标准化 |
10.2.2 风能期望值计算及资源等级区划 |
10.2.3 不同需求下的资源等级区划 |
10.3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展望 |
11.1 主要结论 |
11.2 论文创新点 |
11.3 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1 代表性学术论文 |
2 专着 |
3 科研项目 |
4 参加学术会议交流情况 |
5 荣誉/奖励 |
(2)印度尼西亚ADIPALA海岸水文与泥沙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潮汐特征与设计水位 |
2 潮流 |
2.1 洋流 |
2.2 潮流 |
3 波浪 |
3.1 实测资料 |
3.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4 含沙量 |
5 海床沉积物特征 |
6 泥沙来源与岸滩演变分析 |
6.1 邻近河流输砂 |
6.2 波流综合作用下的输砂 |
6.3 人为活动及洋流输送来砂 |
6.4 近岸形态及河口演变分析 |
7 泥沙运动计算分析 |
8 主要结论 |
(3)近海动力环境中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粉砂质泥沙运动基本特性的主要研究成果 |
2 主要创新性技术 |
2.1 粉砂质海岸泥沙淤积的概率预报方法[5] |
2.2 粉砂输移的三层模式和输移量计算方法[4][6][7][8] |
2.3 淤积物质的组成研究[13] |
2.4 泥沙运移方式与工程措施的关系 |
3 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5] |
3.1 粉砂质海岸港口防沙减淤的有效工程措施 |
3.2 确定工程平面布置的推荐意见 |
(4)斜向波与直立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有关工作的回顾及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斜向波与直立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与内容 |
2.2 试验要求 |
2.3 主要试验设备 |
2.4 模型设计和率定试验 |
2.5 波浪对堤身迎浪面的作用力 |
2.6 波浪对堤身底面的作用力 |
2.7 波浪对堤头的作用 |
2.8 波谷对堤身的作用力 |
2.9 概况 |
2.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斜向波与直立式防波堤相互作用数学模型研究 |
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3.2 模拟要求 |
3.3 模拟方法 |
3.4 计算结果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直立墙上波浪力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
4.1 波浪力理论分析 |
4.2 破波波浪力的分析 |
4.3 有关计算式的对比 |
4.4 有关波浪力的几个问题及减少波浪力的方法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单方向不规则波模拟与统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不规则波的描述 |
5.3 模拟相对无穷长的波浪过程情况下四个问题的研究 |
5.4 在有限长的模拟时间内五个问题的研究 |
5.5 不规则波模拟中其它可能遇见的问题 |
5.6 有关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附表 |
致谢 |
(5)近海动力环境中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粉沙与粉沙质海岸的概念 |
1.2 粉沙质泥沙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海岸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成果综述 |
2.1 波浪作用下泥沙的起动及输沙规律 |
2.1.1 波浪作用下泥沙的起动 |
2.1.2 波浪作用下的推移质输沙率 |
2.1.3 波浪作用下淤泥的运动特性 |
2.2 波流共同作用下泥沙的运动规律 |
2.2.1 波流共存时的床面切应力 |
2.2.2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起动 |
2.2.3 波、流共存时水流挟沙力 |
2.2.4 波、流共同作用下推移质输沙率 |
第三章 水流、波浪及波流共同作用下粉沙的起动研究 |
3.1 水流作用下粉沙的起动规律 |
3.2 波浪作用下粉沙的起动规律 |
3.3 波流共同作用下底部剪应力的推求 |
3.4 粉砂质床面泥沙在波流共同作用下起动试验结果 |
第四章 波流共同作用下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 |
4.1 悬移质分布规律的研究 |
4.1.1 理论分析 |
4.1.2 水槽试验 |
4.1.3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4.1.4 现场实测资料验证 |
4.2 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层的研究 |
4.2.1 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概念的提出 |
4.2.2 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层的高度 |
4.2.3 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的含沙量与上部水体含沙量的计算 |
4.2.4 近底水质点的运动速度 |
4.2.5 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输沙量的计算 |
4.2.6 高含沙水层流速的进一步探讨 |
4.3 悬移质淤积计算方法 |
4.4 推移质输沙规律 |
第五章 理论验证 |
5.1 含沙量计算 |
5.2 流速计算 |
5.3 推移质输沙率计算 |
5.4 淤积量计算 |
5.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粉砂质海岸港口防沙减淤措施研究 |
6.1 现有粉沙质港口工程的泥沙运动分析 |
6.1.1 滨洲港 |
6.1.2 东营港 |
6.1.3 潍坊港 |
6.1.4 京唐港 |
6.2 粉沙质海岸防沙减淤措施研究 |
6.2.1 粉沙质海岸港口工程经验总结 |
6.2.2 粉沙质海岸港口泥沙减淤措施 |
6.2.3 相关问题的讨论 |
6.2.4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6)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波浪输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原始资料的分析 |
2.1 原始资料 |
2.2 原始资料的分析 |
2.3 关于波周期的分析 |
3 计算方法 |
3.1 计算波要素的选取 |
3.2 波浪计算方法 |
3.2.1 底摩擦损耗的考虑 |
3.2.2 波浪破碎的考虑 |
3.2.3 边界条件 |
3.2.4 计算网络 |
3.3 破波区沿岸输沙计算 |
(1) CERC公式。 |
(2) 中国《规范 (87) 》公式: |
3.4 波浪引起的推移质输沙计算 |
(1) 曹祖德公式。 |
(2) 黄胜、刘家驹《泥沙手册》公式: |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 波浪引起的沿岸输沙量 |
4.2 波浪引起的推移质泥沙输移 |
4.3 不同布置方案波浪场的对比 |
5 结 论 |
(7)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泥沙来源及海岸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港口自然条件 |
2.1 风况 |
2.2 波浪 |
2.3 海流 |
2.4 沉积物分布 |
3 海岸演变及动态特征 |
3.1 海岸特征 |
3.1.1 湾中套湾的弧形海岸 |
3.1.2 弧形海岸特征 |
3.2 海岸稳定性分析 |
3.2.1 “大东湾”岸线特征 |
3.2.2 “小东湾”海滩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
3.2.3 东湾水深图比较 |
3.3 沙坝成因分析 |
4 泥沙来源及运动特点 |
4.1 泥沙来源及运动特点 |
4.1.1 陆向风输沙的勘测结果 |
4.1.2 陆向风输沙与近岸带和港区沙源的关系 |
4.2 沿岸输沙 |
4.3 沿岸输沙对港口淤积的影响 |
5 结 语 |
四、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波浪输沙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上可再生能(波浪能、风能)资源利用的理论研究[D]. 郑崇伟.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2]印度尼西亚ADIPALA海岸水文与泥沙条件分析[J]. 陈汉宝,张先武,高峰. 水道港口, 2013(05)
- [3]近海动力环境中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及其应用[J]. 赵冲久,许家帅. 天津科技, 2009(02)
- [4]斜向波与直立式防波堤相互作用研究[D]. 陈汉宝. 天津大学, 2004(04)
- [5]近海动力环境中粉砂质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D]. 赵冲久. 天津大学, 2003(04)
- [6]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波浪输沙研究[J]. 陈汉宝,孙精石. 水道港口, 2002(04)
- [7]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泥沙来源及海岸稳定性分析[J]. 阎新兴,刘国亭,蔡嘉熙. 水道港口,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