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家庭方面

高收入家庭方面

一、高收入家庭面面观(论文文献综述)

于丽春[1](2020)在《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文中指出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合作能够提升组织效率、服务质量,而合作缺失,则会带来服务质效的下降。政府组织亦如此,即政府部门间合作与否会对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其次,发展经济的压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满足公众需求;最后,信息化的推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打破传统的“碎片化”运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政府逐步加强对政府部门间合作问题的关注,并通过“大部制”改革、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式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大部制”改革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但没有形成顺畅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建立协调机制对高效推动特定跨部门事项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容易带来机构林立,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长效性、内生性不足等问题。并联审批是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一种促进审批效率提升的运行方式,外在形式上,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微观切口;内在本质上,并联审批通过流程优化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避免了组织机构变动和新的机构设置,有助于形成长效性、内生性的合作机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必要切口。所以,基于现实问题与实践考量,本研究聚焦并联审批这一运行方式,对其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分析。那么,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通过何种机制、何种路径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这构成了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首先,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与合作困境共存,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探索有助于破解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难题。在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场域内,政府部门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二是经济、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而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应对以上挑战的必然选择。合作需求是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逻辑起点,其形成源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实现更高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形成合作需求的直接原因;第二,提升政府整体效能以获得更大效用,是形成合作需求的深层原因。虽然,政府部门间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基础和实践中的需求,但是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产生合作困境。主要体现在“权责壁垒”使政府部门间整体性价值缺失、增加沟通成本、阻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使审批流程破碎、审批标准不一,导致合作执行难。那么,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为何?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是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前者表现为,政府部门的“自利”导致部门间目标各异、政府部门的“利他”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后者表现为,分散化审批、流程破碎、信息不畅致使部门间行动不一致。但分化的组织结构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其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其次,并联审批作为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微观且必要的切口,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并联审批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其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各政府部门从简单的联合办公逐步转化为相互合作的过程。进一步地,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体现在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之中。第一,并联审批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政府自身改革因素,以及来自群众和企业的经济社会因素,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也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社会方面。政治方面,并联审批是产生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方式,目的在于提升政府的审批效能;经济社会方面,并联审批是相对于串联审批的一种高效运行的审批方式,强调各审批部门的共同推进;基于以上方面,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并联审批的执行过程,强调一个部门或者窗口向申请人收取申请材料,通过后台并联式运行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提出意见,对符合要求的申请送达审批结果。为达此要求,并联审批基于组织载体进行集中审批、以优化流程为运行前提、以信息科技为技术支撑,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从最终效果来看,并联审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表现为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的联合行动、增进了公共价值。但是,政府组织结构的分化不可避免、政府部门间的利益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调和,这决定了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限度。最后,为了化解合作困境,实现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需要对政府部门间的目标和行动进行一致性协调。第一,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在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宏观背景下,跨部门行政审批中的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合作,并联审批在不改变原有制度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以审批事项为中心,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通过组织、流程和技术三个方面,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组织方面,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局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组织载体;流程方面,审批流程的整体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运行前提;技术方面,电子政务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技术支撑;以此为基础,并联审批促进了传统上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职能驱动型”服务模式向以审批流程为核心的“流程驱动型”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通过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并联审批促进了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本文最后一章,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对前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验证。第一,从合作需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引发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但是,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存在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即“权责壁垒”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导致合作执行难;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在于相关部门间的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分化的组织结构则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第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动产登记已经从简单的部门联合办公转化为部门间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从其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来看,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形成、行动一致生成的优势;并且,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因分化的组织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限度。第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维度;以及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具体包括组织载体、运行前提和技术支撑。综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包括生成机理和深层诱因两个层面;第二,并联审批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面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不同层面,其有效性与有限性并存;第三,基于目标一致和行动一致构建的分析框架,能够对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解释,而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是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路径。

廖静[2](2020)在《非虚构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文中认为非虚构小说具有文学性、纪实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2010年《人民文学》设立非虚构专栏后,非虚构小说这一概念才开始正式进入文学批评家的视野。这一专栏自创立至今刊发了很多优秀的非虚构作品,题材包括“历史”非虚构和“纪实”非虚构两大类。伴随着梁鸿的“梁庄系列”,乔叶的《盖楼记》、《拆楼记》,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等作品的发表,关于非虚构小说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非虚构小说的研究从外在现象转向了内部的文本,在性别理论、叙事伦理、文学史理论的观照下开始走向深化。本论文试图在叙事伦理视域下,采用叙事理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非虚构小说人物形象、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与情节结构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从叙事伦理角度获得对非虚构小说创作的全面了解。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绪论、余论、结语和四个主要章节。绪论部分通过介绍西方非虚构小说指出最早将非虚构小说译介到中国的学者以及早期对非虚构小说研究、应用的概况并介绍了《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相关的概况。同时介绍了非虚构小说的研究历史及其现状,指出对于非虚构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写作现象、具体作家、叙事学、跨学科等角度。第一章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伦理意图,主要从类型化人物形象中的伦理冲突和人物观念差别中的伦理冲突两点进行论述。在类型化人物形象中选取了寒门学子、留守妻子、外出务工人员三类来论述他们的伦理冲突。在人物观念对比中主要展示了归乡与弃乡、坚守与抛弃两种对比观念。第二章以叙述视角理论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伦理诉求。从限知视角与真实伦理的构建、变幻式叙述视角与客观伦理的构建、性别视角与平等伦理的构建三个方面来探讨不同叙述视角下蕴含的伦理诉求。第三章以叙事时间理论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伦理指向。从故事时间的加速、故事时间的减缓、故事时间的倒错三个方面来探讨非虚构小说故事时间背后蕴含的伦理指向问题。第四章从情节结构角度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伦理内涵。主要从线性情节结构和冲突性情节结构两个方面对非虚构小说进行研究。其中线性情节结构下又分为单线式情节结构和多线平行式情节结构两种,在冲突性情节结构下又细分为人与他人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三大类。余论部分从作家姿态方面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叙事伦理问题。主要从底层同情式、价值中立式、精英观照式三种创作方式来观照非虚构小说。结语部分从“非虚构”发展的特点和近况谈起并结合叙事伦理的相关特点,指明作为一种通识的研究方法,叙事伦理在文本批评当中的普适性。

曾莉莉[3](2020)在《YT乳业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消费观念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乳制品成为很多家庭中必要的营养来源,人们对其需求日益增大,促进了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乳制品行业同时也经历着产品质量低下和消费者的信任缺失、成本与价格的矛盾、国外资本强劲介入等危机与考验。除了保证产品质量之外,各乳企也希望借助市场营销的功能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广东YT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T乳业)为广东知名企业,在广东乳制品市场有较大的份额。但相比国内其他的乳制品巨头,YT乳业的发展之路显得相当坎坷。从1956年创立,到2014年才正式上市登陆A股。企业屹立几十年不倒但步伐缓慢,必然有其优点和不足。研究YT乳业的发展有很多理论视角,而本文将从营销角度去探讨YT乳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本文通过对YT乳业经销商及零售商的实地考察和对乳制品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一手资料,以此作为依据对YT乳业和相关的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现状和效果开展研究。同时也通过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局的有关统计数据和中国奶业年鉴等资料对YT乳业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扫描,发现YT乳业在目标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YT乳业的市场定位调整方向以及营销策略的调整对策:包括要重新进行市场的差异化定位,优化产品组合,优化渠道建设,并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调整品牌的传播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促使YT乳业持续发展,以及促使企业从区域化品牌转型为全国性品牌以期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提供参考意见。

郜文凤[4](2020)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进行新生选拔的考试制度,高考一直以来都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而高考志愿的填报对于考生来讲更是其在高考后进行的另外一场无形的“考试”。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是否得当,对于其是否能够被高校成功录取,是否能够进入自己理想大学以及选择一个理想的专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学生和家长在高考结束后,比较关注高考志愿选择对学生高考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受到家庭中哪些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因素对其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如何、如何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提供有效建议等,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选取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喀什大学、新疆理工学院和昌吉学院的在校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走访各个学校,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访谈。被调研的学生统一为大一新生,共发放了1200份问卷,回收1092份,其中有效问卷1007份。利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新疆地区的大一新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进行描述性统计、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新疆地区大一新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整体状况,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得出研究结果:(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存在显着影响;(2)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在家庭居住地和是否单亲家庭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的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自我认识就越明确;(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信息政策越了解;(5)父亲的职业处于优势阶层的学生在志愿填报中对直接关注因素的关注程度越高,家庭经济收入和父亲学历处于低层次的学生对高考志愿的直接关注因素更加重视。基于本文研究结果,结合新疆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特征和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特征,针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影响的重要性,得出以下启示:(1)增强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其教育能力,进而减少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对学生受教育的消极影响。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不仅要靠学校,也要靠家庭,靠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父母与学校沟通与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相结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2)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与选拔,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特别是关注弱势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接轨。高校要不断加强与中学的联系。学生的高考志愿的盲选,对高校和学生本人都造成了消极影响。(3)政府作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主体,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为了减少因为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教育不公平问题,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国民收入,减少社会阶层分化,增加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进而实现教育公平。

王璐霞[5](2020)在《个人所得税新政对税收征管的挑战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新政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从单一分类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转变。新个人所得税将工资薪金、稿酬所得、劳务报酬等收入合并计税,避免了同等金额收入却由于税制原因而造成的税收不公平;专项附加扣除规定了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基本生活费用的扣除标准,考虑纳税人的不同的生活负担,体现了税收公平的原则;个人所得税居民和非居民的定义从原来的无住所个人在境内居住满一年变成了183天,收紧了居民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在个人所得税法中引入反避税条款弥补了中国个人反避税立法的空白。这些措施释放的改革红利,通过减轻工薪、劳动等所得的税收负担,实现“鼓励群众增加收入,通过劳动带来繁荣”,目标是更好地发挥税收调整收入分配的作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税收制度公平。随着个人所得税新政的实施,个税征管将从原来的法人管理逐步走向自然人管理。个税申报将不再只是用人单位和税务机关之间的事。长久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纳税遵从度低等原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现有的征管方式难以实现应收尽收,兼顾个人。为了实现最终对自然人征管的目标,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方式,才能充分发挥税收监管作用,缩小贫富差距,真正实现税收公平,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再分配作用。本文从个税改革主要变化的几大主要内容入手,结合基层税务工作的经验,对于个税新政下个税征管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应的建议。个税改革刚刚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问题还在不断的显现,对应的征管方式也会跟着不断地完善,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个税改革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交代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方式方法,当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税收遵从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税收风险管理理论。第二部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实践。介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历史上七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和原因、与之对应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的演变以及新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的主要变化。第三部分阐述了个人所得税新政主要变化之一的综合与分类征收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对税收征管的挑战,综合与分类征收需要与自行申报相配合,在纳税遵从度不高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将面对如何有效监控收入的来源成为一大难题。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梳理国外相关的征管方式,汲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通过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对税源的监控,通过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第四部分介绍了个人所得税新政主要变化之一的专项扣除对税收征管的挑战,专项附加扣除引入了居民生活的必要支出项目,怎样判定居民扣除是否符合规定,后续管理如何执行?居民和非居民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有效监控?反避税的征管中税务机关如何获得自然人的跨境交易信息?梳理和分析国外相关的征管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通过建立交叉稽核系统,高效利用系统内外数据;通过采用纳税人信用制度,奖惩分明,有效推进自然人个税征管。第五部分介绍了个人所得税新政主要变化之一的非居民管理对税收征管的挑战,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美国对于非居民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完善非居民联动管理,建立非居民监控台帐,加强我国对于非居民纳税人的管理。第六部分阐述了个人所得税新政主要变化之一的反避税对税收征管的挑战,梳理和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于转让定价规则的适用范围,以及对于自然人反避税征管采取的方法,建议先从加强自然人跨境交易信息管理和构建个税反避税规则体系入手,逐步完善对于高收入人群的反避税管理。

鲁洋[6](2019)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英国福利国家危机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福利国家制度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缓和社会矛盾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复兴与深入发展,英国福利国家制度面临着多种危机。首先,在全球化时代,英国福利国家面临着政治危机。一方面,资本和劳工在国家的协调下相对平衡是英国福利国家建立建成并不断发展的基础。而全球化的时代,资本的地位大大提高,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的自由流动,以追求最大的利润的活动愈加频繁,资本逐利的本质使资本逐渐打破其与劳工和国家之间的阶级平衡;另一方面,全球化还削弱了英国福利政府的国家主权功能。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依存程度,任何国家性的行为在全球化时代都具有了一定的国际性。英国所加入的区域性或国际性组织的发展壮大,也要求英国让渡部分国家权力,不断削弱着英国福利国家的主权功能。其次,全球化的发展与扩大打破了英国福利国家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本的全球化导致英国福利经济缺乏发展动力。贸易和劳动力的全球化,使英国福利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英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发展乏力,难以为其福利政策提供庞大的经济支持,从而导致了英国福利国家的经济危机。最后,英国福利国家建立在工业社会高度繁荣的时代,而全球化的到来,快速推动着世界进入信息社会。英国福利制度与信息社会格格不入,其福利理念也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理念相互违背,这最终导致了英国福利国家在全球化时代面临巨大的制度危机。

吴俊豪[7](2018)在《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下个税征管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税法》)“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管模式自“九·五计划”提出至今,已二十余年。期间在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中均明确指出“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完善个税征管机制”的税制改革。当下全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科技变革,各类创新层出不穷。随着个人收入来源多元化、消费性支出差异化等问题的凸显,税收征管系统相对落后,个税改革已迫在眉睫。2018年个税税制改革全面加速。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1)6月国务院发布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关于修改《个税法》的决定,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个税法》),自此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个税税制改革进程历程艰难,主要受制于现行税收征管条件、征管能力和其他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法主要依赖于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这部《税收征管法》对自然人纳税的征管并不完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征求意见稿)》仍在立法修正阶段。个税的税制改革,要求与之适应的“分类+综合”征管模式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模式是在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目标和定位服务于间接税的征管。(2)分类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征管模式,这套模式并不是在现有征管模式上的修缮,而是个税税收征管模式的根本性变化。首先立法方面,应尽快完善修订《税收征管法》中关于自然纳税人的征管,其次技术方面,建立一套以自然人为申报对象的纳税申报平台、信息综合稽查平台以及信用平台;最后用最小的变革和征管成本,实现个税税制的跨越式改变。本文以《新个税法》和《税收征管法(征求意见稿)》为基础,分五个部分阐述了关于完善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下个税征管制度的问题。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个税征管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完善个税征管制度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理论、纳税遵从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和纳税服务理论。第三部分为我国个税征管的立法沿革。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税制特点介绍了个税税制的历史沿革和个税征管法的立法现状,并重点分析了2018年9月通过的《新个税法》和2015年1月发布的《税收征管法(征求意见稿)》。第四部分为分类综合税制下我国个税征管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我国个税征管的立法现状和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环境,提出了我国个税征管在“征管体系”、“纳税模式”、“第三方协税”方面面临的问题。第五部分为国外征管制度比较。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个税税制制度为混合税制模式,梳理有代表性的国家个税制度征管模式,借鉴其成熟优秀的征管经验,以期对我国个税征管制度的建立有所帮助。第六部分为构建分类综合税制下个税征管制度的构想。提出了分类综合税制下,在“征管体系”、“纳税模式”、“第三方协税”方面,采用累积代扣代缴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的费用扣除模式,完善我国的征管流程和涉税信息融合机制,提出了建立一套“分类+综合”的个税征管制度的框架。

管辉[8](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王岳龙[9](2017)在《自由视角下的福利增进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由与福利最大化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其深层原因在于传统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对国民福利增进的边际效益递减,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就要拓展新的福利增进空间、打造新的福利增进模式。同时,当前国际治理结构和经济秩序进入转型期,中国也面临社会、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的转型。而转型的成功离不开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厘清福利的本质与内涵、社会福利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和增进途径,为人类追求自由与福利最大化的行为构建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福利增进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在后工业化时期,中国国民福利增进的新空间、新方向和新路径,以促进中国社会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自由与福利的概念与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其后果之一是使现代福利经济学长期存在福利主义与非福利主义之争。争论的焦点为快乐和自由哪个是影响社会福利更基本的因素。要化解这个争论,需要在本质上界定自由、福利与快乐的定义、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本文摒弃传统福利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采用有机整体主义方法论,把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观、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系统哲学相结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人类自由的本质、内涵与特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演绎法,分析了福利的本质、内涵、影响因素和增进途径等,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由视角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现代福利经济学的福利主义与非福利主义之争得以化解,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内各个层面的不同因素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系统视角界定了自由的本质、内涵与特性,使我们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用连续的语言描述并分析“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内各层次不同主体的自由。在一般意义上,自由的定义是运动的无阻碍状态。人的自由就是人类社会系统运动的无阻碍状态,是人类社会系统功能的体现。个人自由则是个人实现各类功能性活动的无阻碍状态。依据人的本质属性,个人自由包括生存自由、生理自由、心理自由、心灵自由和社会自由等五种呈层次递进关系的自由。依据运动的系统层次,人的自由可分为个体自由、集体自由和整体自由,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立的范畴和特征。在“个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中,个人、社会和自然都是自由的主体。自由之于人类发展既具有内在价值,又具有工具性价值。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阻碍,拓展自由度的过程。其后,在自由视角下,研究福利的本质、内涵与特性。本文认为,在本质上,福利是人的自由、自由实现后的主观感受以及自由实现过程的合意性,三者内在统一,且为层次递进关系。其中自由是福利构成的客观基础。依据自由的主体,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其中社会福利不是个人福利的简单加和,两者是不同层次的独立范畴,具有各自的独立特征。福利具有客观性、历史性、被授予性、可度量性、人际可比较性、多元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等丰富的特性。而福利最大化有着比收入或财富最大化丰富得多的内涵,具有整体福利最大化、综合福利最大、长期福利最大化和福利波动最小化等多个维度。第三,在明确了福利本质与内涵的前提下,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研究了福利的影响因素。个人福利主要受收入与财富、消费与储蓄、劳动与就业、个体特征、资源条件和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而社会福利主要受社会的个体特征、社会结构、社会生存环境、文明发展程度、资源配置状态和社会的整体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本文特别指出,劳动既是自由的实现形式,具有福利的建构性价值,又是自由的实现手段,具有福利的工具性价值,并据此构建了一条“三次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出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作为手段的劳动不断减少的过程,从宏观上看,生产力水平是劳动供给曲线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当生产力发展至“三次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中第三个拐点处时,社会将进入理想社会状态。第四,在厘清福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增进社会福利的七个基本途径。具体而言,增进个人自由与福利、创造社会资本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共同作用,在整体上增进社会的自由与福利水平;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分别在可得和可及层面增进社会福利;减少社会不确定性,通过降低消费活动的成本增进社会实得福利,通过降低投资活动增进社会可得福利与可及福利;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理性水平是社会福利增进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消费理性水平的提高增进社会实得福利水平,投资理性水平的提高则增进社会未来的可得与可及福利。本文,特别从系统视角界定和研究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作用机制与创造途径、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以及政府在社会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从成本收益视角,构建了一个理性的边界模型,指出理性的最优程度是理性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提高社会整体理性水平的关键是实现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有机融合。本文指出,收入分配均等与效率矛盾问题在本质上是短期福利与长期福利最大化的矛盾问题,社会的最优收入分配状态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又指出,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协同,政府与市场分工的基础是公共理性的边界,政府具有创造宏观社会资本和减少公共不确定性两大基本职能。还指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关键要推动人类福利增进实现“两个脱钩”,即福利增进和经济增长脱钩、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本消耗脱钩。第五,在完成理论框架的架构后,考察分析了中国发展与福利增进的成就、问题及对策。指出,通过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国福利增进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福利可得性、可及性和实得性显着提高、福利层次明显提升、社会福利增进波动幅度小、各类资本存量快速增加等方面。但当前中国发展和福利增进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传统模式下经济增长的福利增进边际效益下降,具体表现为:收入增长的居民福利增进边际效益下降、社会资本创造成本增加且难度加大、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并呈下降趋势、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足、转型期不确定性增加、投资的理性程度亟待提高、经济福利增进与非经济福利矛盾凸显等方面。提出,后工业时期,中国可通过提高高层次福利有效供给能力、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力度、着力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建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积极防范和化解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着力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协调经济福利增进与非经济福利增进矛盾等措施,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和国民福利水平持续提高。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自由、快乐、正义是社会福利的三大支柱,三者之于社会福利内在统一,不可割裂。个体的自由与福利决定于社会整体的自由与福利,人类的自由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由息息相关。当前,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不断提高社会的自由度、快乐水平,更好维护和彰显社会正义,努力使国民福利增进摆脱对经济增长的依赖,使经济增长摆脱对自然资本消耗的依赖。

国晓光[10](2016)在《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核心任务是以政党适应性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为理论资源,研究国家为何以及如何对市场化进程中产生的私营企业主群体进行政治整合,并关注政治整合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自上而下地观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的政治整合策略,分析国家如何在推进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将私营企业主群体整合进政党国家的权力结构之中,从而避免其成为游离于体制外的独立性甚至是对抗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革命结束了旧的分裂秩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一元化政治秩序,并开启了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需要政治秩序,然而现代化本身又是挑战政治秩序和削弱政治权威的力量,这在中国集中表现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市场化改革使经济和社会领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格局,这种多元化格局造成的结构分化,又对政党国家体制下的政治秩序形成了挑战,这种挑战可能冲击以政党国家为核心所建构的政治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生活的一条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国家权力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有效性,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影响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崛起的私营企业主群体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的力量,对这一群体的政治整合,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维持既有政治秩序的必然选择。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权组织为载体的整合;一类是以行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为载体的整合。组织是国家权力网络的依托,正是通过组织网络,国家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的管控。国家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变革赋予私营经济以合法的政治地位,赋予私营企业主以合法的政治身份,这为政治整合提供了前提。组织开放使私营企业主有机会加入党组织,基于政治忠诚、经济实力和社会声望等标准的政治安排,使少数有影响力的企业主有机会进入人大、政协等政权组织。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实现了政党组织在私营经济部门的拓展和渗透。当私营企业主群体伴随市场化改革而发展壮大时,国家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建构起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系。行会商会聚集了各企业的领导者,是国家联系私营企业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整合私营企业主的重要场域。经济类社团的生成方式、监管模式均呈现了法团主义的基本特征,它们在国家政治整合中承担了规训会员企业主、表达企业主的利益诉求等功能。行会商会等社团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这类社会团体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因为政府在减少行政权力干预的同时,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类社团的党组织覆盖,以党的组织性权力填补了行政性权力退出之后形成的国家权力真空,政党权力取代政府权力成为管控行会商会的手段,维持了国家对行会商会的权力控制。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之下,这类社团很难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进而成为民主化的基础。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构。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内部的分化性,增加了其开展集体行动的困难;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部门和私营企业主的控制能力;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促进了中国政党国家体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国家整合社会的领域,动态的制度改进和灵活的政策调整,已经使这一体制较为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所带来的冲击。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新组合和重新布局,这些整合策略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市场化改革解构了国家全能主义的政治形态,但并未推动这一格局转向社会制衡国家,而是走向了国家整合社会的法团主义格局。此外,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中,政治参与机会向私营企业主群体倾斜,相应地压缩了其他社会阶层的政治空间,造成了不平等的参与机会和不平等的政策结构。资本和权力的融合增强了资本的支配力,对国家自主性造成了消极影响,并增加了权力腐败的机会。在当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消失和私营企业主的再崛起深受政治权力的影响。私营企业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参与是国家整合策略的产物,是国家主动选择政治开放的结果,他们的政治地位具有极强的赋予性,他们政治参与的空间和方式已被整合到了政党国家的制度框架内。

二、高收入家庭面面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收入家庭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1)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相关研究
        (二)并联审批相关研究
        (三)既有研究的启示与可供拓展的空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概念界定
        (二)并联审批的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
        (三)协同学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发生场域、需求与困境
        (一)合作的发生场域: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二)合作需求的形成
        (三)合作困境的外在表现
    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基于目标和行动的解释
        (一)目标不一致
        (二)行动不一致
    三、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分化的组织结构
        (一)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
        (二)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其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一)并联审批的萌芽阶段(2001年以前)
        (二)并联审批的发展阶段(2001-2012)
        (三)并联审批的相对成熟阶段(2013年以来)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一)形成过程:有利于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执行过程:有利于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三、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性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限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联审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一)政治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社会维度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一)组织载体
        (二)运行前提
        (三)技术支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案例分析: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困境及生成逻辑
        (一)合作需求
        (二)合作困境
        (三)生成逻辑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三、并联审批促进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行动一致的生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不动产登记改革案例相关材料收集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非虚构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非虚构小说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1章 人物形象的伦理意图
    1.1 类型化人物形象的伦理冲突
        1.1.1 寒门学子
        1.1.2 留守妻子
        1.1.3 外出务工者
    1.2 人物观念差别中的伦理冲突
        1.2.1 归乡与弃乡
        1.2.2 坚守与抛弃
第2章 叙述视角的伦理诉求
    2.1 限知视角与真实伦理的构建
    2.2 变幻式视角与客观伦理的构建
    2.3 性别视角与平等伦理的建构
第3章 叙事时间的伦理指向
    3.1 故事时间的加速
    3.2 故事时间的减缓
    3.3 故事时间的倒错
第4章 情节结构的伦理内涵
    4.1 线性情节结构
        4.1.1 单线式情节结构
        4.1.2 多线平行式情节结构
    4.2 冲突型情节结构
        4.2.1 人与他人的冲突
        4.2.2 人与社会的冲突
        4.2.3 人与自然的冲突
余论:作家姿态与叙事伦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YT乳业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消费者行为理论
        2.1.2 目标市场战略
        2.1.3 营销组合理论
    2.2 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
        2.2.2 波特五力模型
        2.2.3 SWOT分析工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概况
    3.1 YT乳业概况
        3.1.1 企业简介
        3.1.2 企业发展历程
        3.1.3 企业现行的目标市场战略
        3.1.4 YT乳业的现行营销策略
    3.2 YT乳业的优势分析
        3.2.1 原奶资源
        3.2.2 社区营销能力
        3.2.3 销售渠道与管控能力
    3.3 YT乳业市场定位存在的问题
        3.3.1 YT乳业的品牌定位模糊
        3.3.2 YT乳业的产品定位模糊
    3.4 YT乳业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3.4.1 产品组合问题
        3.4.2 销售网络建设与管理问题
        3.4.3 营销传播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T乳业市场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策法律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行业环境分析
        4.2.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2.3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4.2.4 替代品的竞争力度
        4.2.5 新进入者的威胁程度
    4.3 消费者分析
    4.4 SWOT分析
        4.4.1 优势
        4.4.2 劣势
        4.4.3 机会
        4.4.4 威胁
        4.4.5 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YT乳业的STP战略
    5.1 市场细分
        5.1.1 按地理位置细分
        5.1.2 按人口变量细分
        5.1.3 按收入水平细分
        5.1.4 按消费时机或时段细分
        5.1.5 综合因素分析模型
    5.2 目标市场选择
    5.3 差异化与定位
        5.3.1 YT乳业的品牌重新定位
        5.3.2 子品牌差异化及定位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YT乳业营销组合策略
    6.1 产品策略
        6.1.1 产品组合调整策略
        6.1.2 新产品开发策略
        6.1.3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6.2 价格策略
        6.2.1 价格制定策略
        6.2.2 价格变动策略
    6.3 分销策略
        6.3.1 加盟商优化与管理
        6.3.2 商超以及KA卖场渠道优化与管理
        6.3.3 经销商渠道的优化与管理
        6.3.4 加速新零售布局
    6.4 营销传播策略
        6.4.1 新媒体传播
        6.4.2 传统媒体广告投放
        6.4.3 销售促进
        6.4.4 人员推销
        6.4.5 公共关系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YT牛奶的消费需求研究
附录2 液态奶终端促销员访谈提纲
附录3 YT乳业经销商走访访谈提纲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研究
        (二)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之处
    五、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假设
        (五)数据处理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现状分析
        (二)学生父母的职业现状分析
        (三)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现状分析
    二、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志愿选择自我认识的现状分析
        (二)学生招考政策信息掌握情况的现状分析
        (三)相关影响因素的关注程度的现状分析
        (四)学生志愿选择行为的差异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高考志愿选择行为间的相关性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自我认识的相关性分析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招考政策信息了解的相关性分析
        (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志愿填报直接关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回归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自我认识的回归分析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招考政策信息的了解程度的回归分析
        (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直接关注因素的回归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原因分析
    一、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影响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原因
        (一)教养方式影响学生个人发展
        (二)家庭氛围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三)教育期待影响学生学习规划
    二、学生父母职业影响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决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教育安排决定学生个人长远发展
    三、学生家庭收入影响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原因
        (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是学生个人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家庭教育经费投入是学生个人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自我认识影响显着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招考政策信息的了解程度影响显着
        (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直接关注因素的影响显着
    二、研究启示
        (一)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二)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三)对政府管理的启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个人所得税新政对税收征管的挑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税收遵从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个人所得税征管理论研究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实践
    第一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演变
    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的演变
    第三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
        一、个人所得税分类征管方式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新政的主要变化
第三章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对税收征管的挑战和对策
    第一节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对税收征管的挑战
    第二节 国外个税相关征管经验借鉴
    第三节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管对策和建议
        一、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
        二、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第四章 专项扣除对税收征管的挑战和对策
    第一节 专项扣除对税收征管的挑战
    第二节 国外个税相关征管经验借鉴
    第三节 专项扣除的征管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交叉稽核系统
        二、采用纳税信用制度
第五章 非居民管理对税收征管的挑战和对策
    第一节 非居民管理对税收征管的挑战
    第二节 国外个税相关征管经验借鉴
    第三节 非居民管理的征管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非居民联动管理
        二、建立非居民监控台帐
第六章 反避税对税收征管的挑战和对策
    第一节 反避税对税收征管的挑战
    第二节 国外个税相关征管经验借鉴
    第三节 反避税征管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自然人跨境交易信息管理
        二、构建个人反避税规则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6)全球化背景下的英国福利国家危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三、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全球化与福利国家的基本理论
    1.1 全球化概述
    1.2 英国福利国家的理论
        1.2.1 福利国家的国家本质
        1.2.2 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特征
第二章 全球化导致英国福利国家的政治危机
    2.1 全球化打破阶级结构的平衡
    2.2 全球化弱化了英国的主权功能
        2.2.1 来自全球化的直接冲击
        2.2.2 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发展
第三章 全球化引发英国福利国家的经济危机
    3.1 资本的全球化破坏了英国“高税收”的福利政策
    3.2 贸易的全球化破坏了英国充分就业的福利政策
    3.3 劳动力的全球化增加了英国福利的负担
第四章 全球化促使英国的福利制度危机
    4.1 全球化使福利制度设计与社会现状脱节
    4.2 全球化的效率理念与福利国家公平理念的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下个税征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法律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创新点
第一章 个税征管的理论基础
    一、税收公平与效率理论
    二、纳税遵从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四、路径依赖理论
    五、纳税服务理论
第二章 我国个税征管的立法沿革
    一、个税税制的历史沿革
        (一)分散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二)统一的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度
        (三)分类综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二、个税征管的法律现状
第三章 分类综合税制下我国个税征管所面临的问题
    一、征管机制不健全
        (一)个人纳税信息分散,信息化平台建设落后
        (二)征管流程不完善,综合纳税难以推进
        (三)现行个税征管规范不严谨,纳税人权利义务不对等
    二、纳税模式混乱
        (一)纳税申报主体法律地位缺失
        (二)分类综合纳税申报模式实行困难
        (三)纳税遵从意识薄弱
        (四)奖惩设置不科学
    三、第三方协助力量缺失
        (一)税收协助规范笼统
        (二)自然人纳税信用系统建设落后
        (三)强制执行力量薄弱
        (四)税务代理机制空白
第四章 国外征管制度比较
    一、英国税收征管制度
    二、美国税收征管制度
    三、法国税收征管制度
    四、其他国家相关征管制度
第五章 分类综合税制下个人征管制度的构想
    一、完善征管体系架构
        (一)建立个人综合纳税平台
        (二)建立健全征管流程
        (三)完善个税征管法法律制度规范
    二、精准完善纳税模式
        (一)规范自然人主体地位
        (二)完善分类综合申报制度
        (三)提高全员纳税遵从度
        (四)加大偷税逃税处罚力度
    三、保障第三方协税机制
        (一)建立第三方共享信息数据库
        (二)建立个人纳税信用平台
        (三)成立税务警察制度
        (四)发展税务代理制度
        (五)提高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8)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二、经济结构调整
        三、城乡结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一、印度IT业状况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一、思想困惑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二、印度教的复兴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一、历史背景述论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择偶标准
        四、夫妻关系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多元化的饮食
        三、时尚化的休闲
        四、精致化的文化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自由视角下的福利增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观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
        三、系统哲学
    第三节 现代理论福利经济学研究综述
        一、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二、关于福利的定义和福利经济学研究范围的观点述评
        三、关于功利主义的研究述评
        四、关于自由与人类发展和福利关系的研究述评
        五、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述评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自由视角下福利的本质、内涵与特性
    第一节 自由解析
        一、自由的定义与本质
        二、自由的内涵
        三、自由的基本性质
        四、自由的阻碍因素
        五、自由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福利的本质与内涵
        一、福利的本质
        二、福利的内涵
        三、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福利的特性
        一、客观性与历史性
        二、被授予性
        三、可度量性与人际可比较性
        四、多元性与层次性
        五、关联性
    第四节 福利最大化的内涵
        一、社会主体综合福利最大化
        二、共同体整体福利最大化
        三、长期福利最大化
        四、福利波动最小化
第三章 福利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个人福利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收入与财富
        二、消费与储蓄
        三、劳动与就业
        四、个人特征
        五、外在环境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个体特征
        二、社会结构
        三、社会生存环境
        四、文明发展程度
        五、资源配置状态
        六、社会的不确定性
第四章 社会福利的增进途径
    第一节 社会福利增进模型的构建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第二节 增进个人自由与主观福利
        一、人力资本投资
        二、扩展个人自主选择权
        三、提升个人主观福利水平
    第三节 创造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定义解析
        二、社会资本的类型与性质
        三、社会资本的创造方式
        四、政府在社会资本创造中的作用
    第四节 创新
        一、创新是社会福利增进的根本途径
        二、创新的福利增进效应
        三、创新与利润的形成及分配
    第五节 优化资源配置
        一、市场的自组织协同机制
        二、政府与市场的协同
        三、均等与效率的协调
    第六节 减少社会不确定性
        一、不确定性的来源
        二、减少不确定性的方法
        三、政府的基本职能:减少社会公共不确定性
    第七节 提高社会整体理性水平
        一、理性与非理性
        二、理性的成本与收益
        三、理性边界模型的构建
        四、公共理性的边界
    第八节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一、自然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
        二、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
        三、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
第五章 中国福利增进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中国福利增进的成就
        一、福利可得性、可及性和实得性显着提高
        二、福利层次明显提升
        三、社会福利增进波动幅度小
        四、各类资本存量迅速增加
    第二节 中国福利增进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增长的居民福利增进边际效益下降
        二、社会资本创造成本上升且难度加大
        三、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并呈下降趋势
        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足
        五、转型期不确定性增加
        六、投资的理性程度亟待提高
        七、经济福利增进与非经济福利矛盾凸显
    第三节 中国福利增进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高层次福利有效供给能力
        二、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力度
        三、着力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五、减少发展过程中的公共不确定性
        六、着力提高社会投资整体理性程度
        七、化解经济福利增进与非经济福利增进矛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国家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
        (二)新政治经济研究方法
        (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政治秩序
        (二)政治吸纳
        (三)政治整合
        (四)政治权力
    二、理论基础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二)法团主义理论
    三、分析框架
第二章 政治秩序与现代化: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动力
    一、共产主义革命与政治秩序重建
        (一)帝制秩序解体与总体性危机:革命因何发生
        (二)革命后的全能主义政治与革命式现代化:困境及转型
    二、现代化、市场力量及其对政治秩序的挑战
        (一)政治秩序: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二)现代化:挑战既有秩序的力量
        (三)现代化的中国逻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三、经济转型与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崛起
        (一)从取缔到鼓励:中国私营经济地位的合法化
        (二)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崛起:来源及其社会能量
第三章 组织吸纳和渗透: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组织化整合
    一、组织开放: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一)从排斥到接纳:私营企业主入党的争论
        (二)“三个代表”:打开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通道
    二、政治安排:政权体系对私营企业主的吸纳
        (一)政治安排的体系:人大、政协与工商联
        (二)政治安排的标准:政治忠诚、经济实力与社会声望
    三、组织渗透: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
        (一)由点到面:组织渗透的不断拓展
        (二)组织渗透的策略:抓大放小、典型塑造与关键少数
第四章 经济类社团的建构及运作:国家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结
    一、经济类社团的产生原因及主要类型
        (一)市场经济、政府转型与国家规制:经济类社团的产生
        (二)民办、官办与混合:经济类社团的三种类型
    二、经济类社团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的法团主义特征
        (一)生成模式:国家权力发挥重要影响
        (二)监管模式: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三)社团党建:经济类社团中的党组织覆盖
    三、经济类社团在政治整合中的法团主义功能
        (一)规训功能:约束会员企业主的思想和行为
        (二)表达功能:代表会员企业主的利益
        (三)管理功能:承接政府下放的经济管理权
第五章 权力重构与资本支配: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一、权力重构: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一)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群体内部的分化性
        (二)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企业主和私营部门的控制能力
        (三)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
        (四)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
    二、资本支配:政治整合与日益增强的资本力量
        (一)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二)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国家自主性的影响
        (三)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官员腐败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高收入家庭面面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D]. 于丽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2]非虚构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D]. 廖静.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3]YT乳业营销策略研究[D]. 曾莉莉.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D]. 郜文凤.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个人所得税新政对税收征管的挑战和对策[D]. 王璐霞.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6]全球化背景下的英国福利国家危机问题研究[D]. 鲁洋.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7]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下个税征管制度研究[D]. 吴俊豪. 中国政法大学, 2018(01)
  • [8]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9]自由视角下的福利增进问题研究[D]. 王岳龙.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D]. 国晓光. 吉林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高收入家庭方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