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1](2021)在《热休克蛋白90α预测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和头颈部肿瘤出血急诊介入治疗》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肝癌发现时绝大多数已是中晚期,丧失了手术切除或完全消融的机会,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最常用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在TACE治疗之前或治疗过程中如果能找到用于预测或监测TACE治疗疗效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进行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很有可能成为预测或监测肝癌TACE治疗疗效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将回顾性地分析血浆Hsp90α水平与TACE治疗4周后治疗反应和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进行肝癌TACE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查阅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线特征、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数据。进行患者TACE治疗前的血浆Hsp90α水平高低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分析,进行肝癌TACE治疗应答影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以TACE治疗前血浆Hsp90α水平高低、TACE治疗后Hsp90α表达水平降低百分数分级为分类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将结果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再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来评估与患者TACE治疗预后生存相关的因素。结果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共收集我院96例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8岁(最小30岁,最大81岁)。TACE治疗前血浆Hsp90α的高表达与肿瘤>5cm(P=0.004)、AFP>400ng/mL(P=0.013)、有血管侵犯(P<0.001)、BCLC分期倾向B、C期(P<0.001)显着相关。TACE治疗应答组在治疗后4周复查的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出现显着下降(P<0.001),TACE治疗未应答组在治疗后4周复查的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30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hild-Pugh分级(比值比[Odds ratio,OR]0.208,P=0.004)、血管侵犯(OR=0.1 62,P=0.006)、基线 Hsp90α 表达水平(OR=0.286,P=0.012)、TACE治疗后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降低百分数(25%~50%OR=5.625,P=0.003;>50%OR=47.250,P<0.001)与TACE治疗应答有显着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Child-Pugh 分级(OR=0.186,P=0.046)、血管侵犯(OR=0.132,P=0.025)、TACE治疗后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降低百分数(25%~50%OR=5.061,P=0.013;>50%OR=86.831,P<0.001)是TACE治疗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TACE治疗前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的中位PFS明显长于Hsp90α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9.7个月v.s.8.4个月,P=0.036);TACE治疗后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降低百分数>50%的患者的中位PFS与降低百分数在25%~50%和<25%的患者相比有显着差异(13.5个月v.s.9.6个月v.s.7.4个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CLC分期(B期HR=2.804,P=0.008;C期HR=4.628,P<0.001)和TACE治疗后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降低百分数(25%~50%HR=0.569,P=0.051;>50%HR=0.198,P<0.001)是 TACE 治疗后 PFS 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ACE治疗4周后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降低百分数能预测TACE治疗是否应答以及TACE治疗预后。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TACE治疗后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降低百分数是TACE治疗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BCLC分期和TACE治疗后血浆Hsp90α表达水平变降低百分数是TACE治疗后PFS是独立危险因素。背景与目的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新发病人约89万例,死亡约45万例,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或)放化疗联合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肿瘤出血,超过10%的患者会因为肿瘤溃疡、医源性的假性动脉瘤和放化疗而合并肿瘤相关出血。治疗不及时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常见的保守处理包括局部压迫、鼻腔填塞、包扎缝合等,即使通过保守治疗控制了出血,肿瘤也可能在不可预测的时间间隔再次出血。外科治疗通常被认为是保守治疗无效后的选择,方法是切开探查并结扎受累血管,但是,由于放射性坏死、感染、瘘管或先前手术探查引起的纤维化、粘连等因素的影响,手术治疗常常是复杂的。此外,这种治疗与相对较高的死亡率和高风险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经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是通过在肿瘤血管内引入栓塞剂来关闭供给肿瘤的血管。自1970年Duggan首次将栓塞作为选择性控制出血的方法以来,该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殊形状的导管、微导管和同轴导管的引入允许超选择性进入血管,可以更精确地将栓塞剂注入到血管中。近年来,介入栓塞治疗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头颈部肿瘤难治性出血的急症处理。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发生难治性出血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介入栓塞治疗头颈部肿瘤难治性出血的临床经验,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头颈部肿瘤难治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采用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治疗21例头颈部肿瘤难治性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肿瘤治疗史、出血史、血管造影表现、介入栓塞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血管造影和栓塞的适应症包括持续或反复的肿瘤出血不能通过保守治疗控制。异常影像学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假性动脉瘤、肿瘤染色。结果21例患者造影阳性率为90%(19/21),其中表现为异常肿瘤染色10例,造影剂外溢6例,造影阴性2例,假性动脉瘤1例,假性动脉瘤伴造影剂外溢1例,颈外动脉起始部破裂1例。1例颈动脉破裂患者转入综合性医院治疗,余20例患者共行22次介入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22/22)。4例患者在30 d内发生再出血,临床成功率为80.0%(16/20)。5例(25.0%)患者出现轻度颌面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外科结扎手术相比,血管内栓塞术可发现并明确出血原因,可选择性的闭塞责任血管,对于头颈部肿瘤难治性出血的患者,它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重复的治疗方法。
张心佟[2](2018)在《脑动脉瘤动物模型构建及核因子-κb、MCP-1及MMP-9的表达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弹性蛋白酶诱导建立兔脑动脉瘤模型的可靠性,明确NF-κb、MCP-1及MMP-9在脑动脉瘤中的动态变化及机制,为脑动脉瘤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及脑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本次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取1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每组3只。以滴注弹性蛋白酶(EA)溶液的方式建立脑动脉瘤模型,以CT血管造影(CTA)、病理学检查对所形成的动脉瘤进行分析,分别从病理变化、形态学角度分析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本次研究无需活检,所有检验步骤均在采集的病理标本上进行。将新西兰白兔分为对照组、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各组分别于建立脑动脉瘤模型前、一周、两周、三周处死新西兰白兔,获取脑动脉、脑动脉瘤标本进行检验分析。第二部分,基于免疫组化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结果,仍以第一部分获取的脑动脉、脑动脉瘤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各组实验兔脑动脉瘤模型中的NF-κb、MCP-1及MMP-9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探索NF-Kb、MCP-1及MMP-9在脑动脉瘤中的表达机制。结果:(1)经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模型制备时间的延长,实验兔的脑动脉瘤宽度、高度都有明显增加,对照组<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各组脑动脉瘤宽度分别为:0、2.75±0.27、4.43±0.31、4.97±0.53mm,脑动脉瘤高度分别为 0、3.73±0.35、5.59±0.71、6.29±0.83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各组实验兔脑动脉瘤模型标本切片的HE染色情况进行病理分析,在弹性纤维断裂和在内皮细胞破坏方面,各组对比情况为:对照组<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在平滑肌数目方面,各组对比情况为:对照组>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2)对比各组免疫组化NF-κb、MCP-1及MMP-9检测结果,各组NF-κb和MCP-1的表达水平对比情况为:对照组<三周组<两周组<一周组,各组NF-κb表达水平依次为:0.0000±0.0000、0.0018±0.0009、0.0046±0.0011、0.0079±0.0009 IOD/area,各组 MCP-1 表达水平依次为:0.0000±0.0000、0.0033±0.0009、0.0051±0.0008、0.0091±0.0007 IOD/area,每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MP-9表达水平对比情况为:对照组<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各组MMP-9表达水平依次为:0.0003±0.0001、0.0122±0.0013、0.0359±0.0017、0.0491±0.0013 IOD/area每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比各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NF-κb、MCP-1及MMP-9检测结果,各组NF-κb和MCP-1的mRNA表达水平对比情况为:对照组<三周组<两周组<一周组,各组 NF-Kb 的 mRNA 表达水平依次为:0.0019±0.0007、0.0173±0.0013、0.0575±0.0014、0.0987±0.0085 2-△C(T),各组 MCP-1 的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0.0085±0.0041、0.0674±0.0087、0.0975±0.0072、0.1591±0.0061 2-△C(T),每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MMP-9的mRNA表达水平对比情况为:对照组<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各组MMP-9的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0.0087±0.0013、0.1057±0.0081、0.2611±0.0087、0.3597±0.0101 2-△C(T),每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A诱导下构建实验兔脑动脉瘤模型与人类脑动脉瘤形态、病理变化极为相似,形成的脑动脉瘤稳定性良好,可重复构建;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研究需要以时间调控脑动脉瘤的大小,此种脑动脉瘤动物模型构建方式简单,成瘤迅速,成本低。总之,EA诱导下构建实验兔脑动脉瘤模型符合理想脑动脉瘤动物模型要求,可以在临床实验中推广应用。(2)NF-κb和MCP-1是脑动脉瘤的早期表达基因,在动脉瘤形成早期表达水平迅速提升,于一周内达到峰值,其表达变化机制与血管炎性浸润、脑动脉血管壁弹力纤维降解有关。(3)脑动脉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MMP-9分泌量持续增加,其主要表达变化机制为炎性细胞浸润和脑动脉血管壁弹力纤维破坏加重。炎性细胞浸润、脑血管壁弹力纤维破坏、平滑肌数目减少是脑动脉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原因,以EA溶液滴注能够破坏脑动脉血管弹力纤维、平滑肌,激活炎性反应,形成脑动脉瘤动物模型,此种模型构建方式可靠性强,能够形成理想的脑动脉瘤模型。NF-κb、MCP-1及MMP-9在脑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NF-κb、MCP-1及MMP-9水平有助于准确判断脑动脉瘤的病情状况,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方案,以降低脑动脉瘤造成的危害。
张猛,朱晓黎,刘一之,倪才方,金泳海,邹建伟,陈珑[3](2017)在《血管内栓塞治疗口鼻腔大出血》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口鼻腔大出血的效果、并发症发生及预防。方法回顾2005年11月至2013年10月经治的121例难治性及致命性口鼻腔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116例接受TAE术治疗患者分别进行13个月随访,了解栓塞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6例患者中96例(82.7%)出血完全控制,19例(16.4%)1周内再次出血并经药物治疗得以控制,1例(0.9%)1周内再次出血接受二次栓塞治疗;77例(66.4%)无明显并发症发生,35例(30.1%)出现颌面部疼痛、麻木,低热,张口受限等轻度并发症,1例(0.9%)出现面部皮肤坏死及重度头痛,3例(2.6%)因脑栓塞出现卒中症状。结论根据不同病因及责任血管选择适宜栓塞材料,TAE术治疗难治性及致命性口鼻腔大出血可快速有效达到止血目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栓塞后综合征、局部缺血、末梢循环缺血所致局部坏死,严重并发症主要为异位栓塞所致颌面部皮肤坏死、脑梗死。
姬斌[4](2010)在《高血压对大鼠动脉瘤模型影响及新型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文中指出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CA)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也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负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因此,探讨颅内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改变、动脉瘤的演变过程和破裂机制,对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和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均依赖于建立稳定可靠的颅内动脉瘤模型。近年来,依托所建立的动物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报道逐渐增多,目前动脉瘤模型制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外科手术移植法、动脉局部结构破坏法、酶破坏血管壁法、病因诱导法、血管内介入法等。良好的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对研究其形成、发展、预防及治疗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与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形态,高血压,性别及年龄等因素有关。有学者推测高血压是影响颅内动脉瘤的重要因素,但目前还缺乏确切的证据。因此,本课题拟探讨高血压与脑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动脉瘤的演变过程和破裂机制之间的关系。在治疗实验方面,近年来采用微弹簧圈经血管内途径栓塞颅内动脉瘤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虽然应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coils,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已成为治疗的首选,但由于栓塞材料本身缺乏生物活性作用,造成铂金弹簧圈填塞于动脉瘤内不易形成血栓、瘢痕或内皮增生,导致栓塞后瘤颈部内皮覆盖不完全,动脉瘤难以真正达到解剖学治愈的目的;另也存在相对较高的复发率和再破裂出血风险,尤其是对于宽颈、大或巨大动脉瘤,这种风险就更大。为弥补现有GDC的不足、加速动脉瘤内的纤维化和内皮形成,以减少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人们试图采用细胞粘附、细胞外基质蛋白涂层、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涂层等技术方法,对铂金微弹簧圈表面进行修饰,通过修饰材料的生物活性作用促进动脉瘤达到解剖学治愈。本研究在大鼠动脉瘤模型建立并改进的基础上,探讨了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VEGF)修饰的新型铂金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模型的治疗效果。第一部分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制作及高血压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建立大鼠颅内动脉瘤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高血压对动脉瘤发生发展及相关生物因子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动脉瘤破裂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对高血压组大鼠行“脑动脉瘤模型制作+双侧肾动脉狭窄术”;正常血压组只建立脑动脉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在术前,术后6周、12周三个时间点分别测量各组大鼠动脉收缩压。术后12周测量动脉瘤大小,并灌注固定,取动脉瘤部位血管组织,应用HE染色、Van Geson染色和Verhoeff染色对动脉瘤血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且同时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比较分析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 MMP-9),III型胶原蛋白(TypeⅢcollagen alphal, Col3a1)]和相关基因(MMP-9基因、Col31基因)的表达有无差别,以此推测高血压对动脉瘤增大和破裂的影响。结果高血压组动物在取材前血压明显升高(197.48±15.44mmHg),与术前血压(104.40±14.70 mmHg)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动脉瘤的长度(2.38±0.31mm)和宽度(1.89±0.35mm)与动脉瘤制作完成时的长度(1.62±0.18mm)和宽度(1.34±0.08 mm)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正常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病理检查显示高血压组血管内膜消失,弹力层完全断裂;正常血压组尚存部分弹性纤维;正常对照组血管组织无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查结果均表明高血压组动脉瘤局部组织中两种蛋白(MMP-9蛋白,Col3a1蛋白)及基因(MMP-9基因、Col31基因)的表达明显比正常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高,提示在高血压直接影响动脉结构的同时还通过一些蛋白或基因的过度表达对血管壁的结构组成产生影响。结论本实验采用的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稳定性好,制作方便,具有与人类动脉瘤相似的形态和病理结构;高血压对动脉瘤的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有明显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一些蛋白如MMP-9蛋白和Col3a1蛋白或影响一些基因如MMP-9基因和Col3a1基因而影响动脉壁结构,导致动脉瘤形成,因此推测高血压是影响动脉瘤增大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部分经VEGF修饰铂金微弹簧圈栓塞大鼠动脉瘤模型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负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修饰铂金微弹簧圈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瘤模型的栓塞效果。方法5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铂金微弹簧圈组、聚合物涂层修饰铂金微弹簧圈组和负载VEGF修饰铂金微弹簧圈组,每组各18只。分离并暴露实验动物右侧颈总动脉,分别将各组弹簧圈片断(8mm)植入血管腔后,在微弹簧圈远端将颈总动脉结扎,恢复颈总动脉血流,则颈总动脉形成一囊状动脉瘤,弹簧圈片断位于动脉瘤囊内。每组实验动物分别在术后第15天、30天和90天各取6只,经过量麻醉将动物处死后把包含有弹簧圈的一段动脉切下,同时切取普通铂金微弹簧圈组的大鼠左侧一段颈总动脉作为空白对照。应用HE染色和VanWillebrand Factor (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动脉瘤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和纤维化程度,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经修饰的铂金微弹簧圈在体内释放VEGF的情况。结果负载VEGF修饰铂金微弹簧圈组的大鼠,在术后各时间点动脉瘤腔内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等级与普通铂金微弹簧圈组、聚合物涂层修饰铂金微弹簧圈组相比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负载VEGF修饰铂金微弹簧圈组大鼠在术后动脉瘤腔(除栓塞部位外的其余腔隙)完全闭塞,并出现致密的纤维化细胞。普通铂金微弹簧圈组和聚合物涂层铂金微弹簧圈组则可观察到部分血栓未完全机化,增生的组织结构较疏松,且未完全覆盖动脉瘤腔,导致动脉瘤腔仍有部分残留。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负载VEGF修饰铂金微弹簧圈组在术后15天及30天,组织中VEGF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而90天时,由于负载VEGF修饰铂金微弹簧圈组血管腔的完全纤维化和4C00H-P(DLLA-co-TMC)的降解,组织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含VEGF的可降解多聚物修饰铂金微弹簧圈表面,并在动脉瘤腔内缓慢释放VEGF,可以刺激动脉瘤内细胞增生、血栓形成,最终形成致密的纤维化组织,完全闭塞动脉瘤腔。与普通的铂金微弹簧圈相比,可达到更快、更完全地栓塞动脉瘤的目的。
乐建新,孔维佳,杨成章,张松,王彦君,陈雄[5](2009)在《外伤性蝶窦内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探讨(附6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外伤性蝶窦内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方法,防止误诊,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确诊为外伤性蝶窦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早期诊断方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结果:6例患者均有头部外伤病史,并有不同程度反复发作的鼻出血,2例单眼失明;6例中1例行一侧颈总动脉结扎,3例行可脱球囊闭塞动脉瘤及颈内动脉,1例行微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该5例均痊愈;1例仅反复行鼻腔填塞,因大出血死亡。结论:该病可因难已控制的鼻出血而致死,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治愈。
李江涛,王朝华,谢晓东[6](2009)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及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田彦龙[7](2009)在《颅内专用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实验性犬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宽颈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为颅内专用带膜支架临床试验前期的动物试验做准备。方法运用显微外科端侧吻合技术将犬的颈外静脉(EJV)囊吻合到犬颈总动脉(CCA)侧壁,建立宽颈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DSA检查模型动脉瘤的情况,并进一步开展带膜支架试验。结果20只杂种家犬术后全部健康存活,建立犬颈总动脉侧壁宽颈动脉瘤模型40个,手术成功率100%(40/40)。所有模型动脉瘤均经DSA检查证实,并进行了带膜支架试验。结论以颈总动脉作为动脉瘤模型的载瘤动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一侧颈外静脉囊与双侧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建立犬颈部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无论从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的建立技术、手术成功率等方面考虑,都是令人满意的,是进行相关的血管内治疗材料特别是带膜支架的试验研究的适用模型。第二章颅内专用带膜支架治疗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目的探讨国产颅内专用球囊扩张式Willis带膜支架系统治疗犬颈总动脉瘤模型的有效性、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10条健康杂种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建立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20个,其中12个动脉瘤模型用ePTFE(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Willis带膜支架覆盖瘤颈进行治疗,6个动脉瘤模型用裸支架覆盖瘤颈治疗作为对照,2个不予介入处理作为空白对照。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在实验犬颈总动脉内跨越动脉瘤颈植入12枚带膜支架和6枚裸支架,术后带膜支架组、裸支架组及空白对照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支架置入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不同随访时间结束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带膜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接受治疗的动脉瘤不再显影,直至6个月的随访中动脉瘤腔未见显影,载瘤动脉无明显狭窄。2枚动脉瘤出现局部ePTFE膜凹陷,表现为局部的血管扩张样改变。裸支架植入后即刻,接受治疗的动脉瘤仍然显影,直至6个月的随访中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均畅通,瘤内部分血栓形成。未予介入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在随访中动脉瘤腔及载瘤动脉均显影良好。组织学观察表明,光镜下所有带膜支架治疗的动脉瘤腔内均见血栓及纤维组织填充,支架表面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扫描电镜发现带膜支架置入后1个月内皮化已经开始,3个月时基本完成内皮化。结论带膜支架可使动脉瘤腔与正常血循环隔绝,并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囊状动脉瘤的方法。带膜支架具有较好的机械支撑力、较好的顺应性、理化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部分动脉瘤颈部ePTFE膜凹陷,表现为局部的血管扩张样改变,在形态上有一定缺陷,在制作工艺上有待改进。第三章自制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治疗犬颈总动脉瘤模型目的建立自制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的制作方法,并在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模型上初步检验其治疗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1.建立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模型,同时取犬颈外静脉分离培养出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体外鉴定。2.建立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3.将血管内皮细胞贴附于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内表面,形成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4.将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压握于球囊导管之上,采用神经介入技术将支架植入模型动脉瘤的瘤颈处,以未经内皮化肝素化改性的普通聚氨酯带膜支架作为对照。5.术后1、3、6个月采用CTA或DSA随访影像学结果,并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的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建立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对4枚模型动脉瘤植入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进行治疗,2枚模型动脉瘤植入未经内皮化肝素化改性的聚氨酯带膜支架作为对照。随访证实治疗组动脉瘤完全消除,无内漏,无再通,内皮细胞覆盖完整,无明显血管狭窄,而2枚对照动脉瘤,1月及3月随访时即发现载瘤动脉闭塞。结论犬血管内皮细胞可牢固贴附于肝素化的聚氨酯带膜支架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抗血流冲刷能力的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对实验犬颈总动脉瘤模型治疗效果可靠,在保留载瘤动脉的通畅性方面明显优于未经内皮化肝素化改性的聚氨酯带膜支架。第四章颅内专用带膜支架在复杂性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目的评价颅内专用Willis带膜支架系统对于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间共采用国产颅内专用血管内带膜支架(Willis颅内带膜支架系统,Microport公司,中国上海)治疗7例颅内复杂性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复杂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复杂动脉瘤l例,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复杂性复发动脉瘤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下段动脉瘤2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37~56岁,平均47.29岁。本组动脉瘤均难以用可脱性弹簧圈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治愈,也难以直接开颅手术夹闭,为难治性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术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随访及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所有7例患者共释放9枚带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释放于载瘤动脉。6例患者达到消除动脉瘤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目的,临床效果满意;1例椎动脉瘤患者,植入2枚带膜支架后仍有少量内漏;1例颈动脉瘤患者在带膜支架输送过程中发生支架脱落事件,第二枚支架植入成功。1例术中发生颅内远端血管破裂出血,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愈。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7例患者术后5~12个月全部获得脑血管造影随访,显示动脉瘤无再通,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结论颅内专用带膜支架对于部分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是有效的治疗工具,但在制作工艺和材料研制方面仍有待发展和进步,从而使颅内专用带膜支架真正适用于脑血管系统。第五章颅内专用带膜支架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目的评价Willis颅内专用带膜支架系统对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6月间共采用国产血管内带膜支架(Willis颅内专用带膜支架系统,Microport公司,中国上海)治疗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33~68岁,平均47.29岁。其中6例为车祸外伤导致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表现为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障碍和颅内杂音;1例无外伤史,头痛进行性加重1年,表现为头痛和颅内杂音。将支架植入颈内动脉瘘口处封闭瘘口,术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随访及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7例患者带膜支架全部成功释放于颈内动脉内瘘口处,其中4例达到瘘口完全消除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临床效果满意;1例自发性CCF少量内漏,临床症状有改善;两例支架释放后回撤球囊时发生支架移位,瘘口重新开放,改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无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4~8个月获得脑血管造影随访,显示瘘口未再通,颈内动脉通畅;其余患者未获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带膜支架对于部分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有效的血管内治疗工具,但在制作工艺和材料研制方面仍有待发展和进步,增加其稳定性,从而使带膜支架真正适用于更多脑血管系统病变的治疗。
甄勇[8](2009)在《应用组织工程材料栓塞动脉瘤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成纤维细胞水凝胶作为颅内动脉瘤栓塞材料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方法治疗动脉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介入法结合弹力蛋白酶诱导兔颈总动脉,建立兔动脉瘤模型;用酶消化法从兔颈部皮肤中原代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确定Brdu标记方法;配制2%(w/v)壳聚糖与56%(w/v)甘油磷酸钠溶液,不同比例混合,测定混合液pH、37℃成胶时间及力学强度,体外观察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配比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水凝胶中生长状态,选择既适合导管内操作又适合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最佳比例;将Brdu标记的成纤维细胞与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水凝胶混合栓塞兔颈动脉,评价组织相容性。最终栓塞兔动脉瘤模型。结果:(1)利用介入法结合弹力蛋白酶诱导兔颈总动脉,建立兔动脉瘤模型,4周时造影,观察动脉瘤宽径平均4.6±0.64mm;动脉瘤长径平均7.2±1.2mm;载瘤动脉即右侧头臂干直径平均4.0±0.72mm。(2)胶原酶消化法及皮片接种法均可获得原代成纤维细胞,其中胶原酶消化法获得种子细胞效率高,更适合组织工程快速大量获得种子细胞的要求。胶原酶消化法在4小时时获得的有活性细胞量最多。Brdu可用于兔成纤维细胞标记,最佳标记方法为5ug/ml标记24小时。(3)当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在7:1时,pH值为7.28,成胶时间为260±18s,力学强度可达14KPa,细胞生存率最高,达(89±2.74)%。体外栓塞玻璃管动脉瘤模型见壳聚糖-甘油磷酸钠经过微导管原位成胶。(4)动物体内实验:颈动脉栓塞,透视下可见混合物显影良好,局部组织切片显示(HE染色):1周时凝胶中散在较多细胞及钽粉,凝胶与血管壁边界较清,内皮细胞完整。4周时凝胶与血管壁边界不清,可见周边凝胶被细胞成分包绕降解。免疫荧光显示:4周标本中可见较多标记的成纤维细胞。兔动脉瘤栓塞术中见动脉瘤不显影,术后3d病理见动脉瘤被凝胶栓塞,内膜细胞形态正常,动脉壁内未见明显炎性细胞侵润。结论:本研究通过优化壳聚糖-甘油磷酸钠配比,构建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成纤维细胞水凝胶材料,利用这种材料进行兔颈动脉及动脉瘤模型栓塞。短期观察,证实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成纤维细胞水凝胶可用于动脉瘤栓塞。为组织工程方法治疗动脉瘤提供实验依据。
谭玉林,张阳,袁牧,华元人[9](2009)在《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蛇形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颈段巨大动脉瘤(直径>25 mm),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发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其中后者采用可脱性球囊、带膜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方法。结果:5例一次性闭塞颈内动脉,1例颈内动脉颈段的巨大动脉瘤行带膜内支架治疗,保持了颈内动脉通畅,旷置了动脉瘤。另1例海绵窦的假性动脉瘤行球囊栓塞时,球囊滑入假性动脉瘤腔,术中出现鼻腔大出血,经抢救治疗后二次行球囊栓塞闭塞颈内动脉。结论: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好、风险小、微创、并发症少。
陈怀瑞,白如林,黄承光,胡国汉,骆纯,袁国良,卢亦成[10](2008)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蝶窦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蝶窦假性动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介入方法诊断和治疗6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蝶窦假性动脉瘤患者。结果5例出现反复鼻腔大出血F所有患者均行瘘口和假性动脉瘤球囊闭塞,2例颈内动脉保留,1例合并对侧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行经面静脉-眼上静脉瘘口弹簧圈栓塞术。术后颅内杂音均即刻消失,结膜充血水肿2周~3个月内消退,无介入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行随访,无临床症状复发,均恢复工作。结论车祸是致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蝶窦假性动脉瘤的主要原因;受力部位多集中在患侧眶额部到眶颧部的眶前外侧区;头颅MRI结合临床表现对于术前确诊该病非常有帮助;可脱球囊闭塞瘘口和假性动脉瘤或闭塞颈内动脉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热休克蛋白90α预测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和头颈部肿瘤出血急诊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血浆热休克蛋白90A预测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头颈部肿瘤出血急诊介入治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血浆热休克蛋白90 α在恶性肿瘤临床诊疗中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与学位论文相关文章 |
个人简历 |
(2)脑动脉瘤动物模型构建及核因子-κb、MCP-1及MMP-9的表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进展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设计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脑动脉瘤动物模型构建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动物模型中核因子NF-κb、MCP-1及MMP-9的表达情况及机制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动脉瘤发病机制及治疗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血管内栓塞治疗口鼻腔大出血(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器材及适应证 |
1.3 手术方法 |
1.4 疗效及并发症评价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口鼻腔出血原因与特点 |
3.2 相关血管解剖 |
3.3 栓塞材料选择 |
3.4 技术要点 |
3.5 术后并发症 |
(4)高血压对大鼠动脉瘤模型影响及新型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制作及高血压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设备 |
1.1.2 动物及分组 |
1.1.3 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
1.1.4 血压测量与动脉瘤大小检测 |
1.1.5 取材和固定 |
1.1.6 病理学检查 |
1.1.7 免疫荧光 |
1.1.8 实时定量PCR |
1.1.9 Western Blot |
1.1.10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血压值变化 |
1.2.2 动脉瘤解剖学形态观察 |
1.2.3 病理学观察 |
1.2.4 免疫荧光结果 |
1.2.5 实时定量PCR结果 |
1.2.6 Western Blot结果 |
1.3 讨论 |
1.3.1 关于动脉瘤模型 |
1.3.2 关于动脉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
1.3.3 MMP-9与动脉瘤的关系 |
1.3.4 Col3a1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1.3.5 关于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图表及说明 |
第二部分 经VEGF修饰铂金微弹簧圈栓塞大鼠动脉瘤模型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动物及材料 |
2.1.2 分组 |
2.1.3 各组弹簧圈片断的制备 |
2.1.4 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
2.1.5 取材和固定 |
2.1.6 组织病理学检测及免疫组化评估 |
2.1.7 Western Blot |
2.1.8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动脉瘤组织细胞增殖情况 |
2.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2.3 VEGF在动脉瘤局部组织表达情况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及说明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5)外伤性蝶窦内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探讨(附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 |
1.3 治疗方法 |
1.3.1 手术治疗 |
1.3.2 血管内治疗 |
2 结果 |
3 讨论 |
(7)颅内专用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复杂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现状 |
第二节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病理生理和治疗 |
第三节 课题计划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实验性犬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颅内专用带膜支架治疗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自制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治疗犬颈总动脉瘤模型 |
第一节 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模型建立 |
第二节 犬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
第三节 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制作 |
第四节 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的内皮化 |
第五节 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治疗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 |
第六节 讨论 |
第七节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颅内专用带膜支架在复杂性脑动脉瘤治疗中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附图 |
附件——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颅内专用带膜支架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附图 |
附件——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件——已发表文章 |
致谢 |
(8)应用组织工程材料栓塞动脉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篇 前言 |
第二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动脉瘤动物模型建立 |
1 动物的选择 |
2 构建方法及评价 |
3 现状和展望 |
综述二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材料进展 |
1 微弹簧圈 |
2 表面修饰微弹簧圈 |
3 液体栓塞剂ONYX |
4 栓塞宽颈动脉瘤的辅助器材 |
5 展望 |
综述三 医用水凝胶综述 |
1 水凝胶的概述 |
2 水凝胶成胶机理 |
3 可注射原位成型水凝胶来源 |
4 水凝胶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 |
第三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兔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试剂 |
3 仪器与设备 |
4 常用溶液配制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 试验性兔耳缘静脉造影及股动脉造影 |
2 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
3 病理标本的制作及检查 |
4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结果 |
1 动、静脉造影对比结果 |
2 实验组术后1 周,2 周,4 周耳缘静脉造影结果 |
3 对照组术后1 周,2 周,4 周耳缘静脉造影结果 |
4 病理学检查 |
第四节 讨论 |
1 动脉瘤形成机制的认识 |
2 耳缘静脉造影复查的优越性 |
3 该方法制作动脉瘤的优越性 |
4 该动脉瘤模型存在的不足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二章 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标记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试剂 |
3 仪器与设备 |
4 常用溶液配制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 兔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2 兔成纤维细胞的Brdu标记 |
3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结果 |
1 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的观察 |
2 Brdu标记兔成纤维细胞的观察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第三章 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水凝胶优化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原材料、主要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常用溶液配制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 可注射性C-GP混合溶液的制备 |
2 不同容积比的C-GP混合溶液pH值、凝固时间及力学强度的测定 |
3 体外动脉瘤模型栓塞 |
4 细胞二维、三维生长 |
5 C-GP水凝胶组织相容性试验 |
6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结果 |
1 C-GP物理性状 |
2 C-GP体外栓塞玻璃管动脉瘤模型 |
3 成纤维细胞与C-GP凝胶二维、三维培养观察 |
4 组织相容性实验观察 |
第四节 讨论 |
1 壳聚糖成胶机制 |
2 C-GP制备及影响因素 |
3 C-GP的细胞相容性 |
4 C-GP的组织相容性 |
第五节 结论 |
第四章 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成纤维细胞水凝胶动物体内实验观察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原材料、主要试剂 |
3 主要仪器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 C-GP-FB水凝胶栓塞兔颈总动脉观察 |
2 兔动脉瘤模型栓塞实验 |
第三节 结果 |
1 颈动脉栓塞观察 |
2 动脉瘤栓塞观察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结论 |
第四篇 结论 |
1 兔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
2 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标记 |
3 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水凝胶优化 |
4 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成纤维细胞水凝胶动物体内实验 |
5 需要进一步探讨问题 |
6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临床及影像学检查 |
3.治疗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1.外伤性动脉瘤的分类 |
2.颈内动脉的解剖结构 |
3.动脉瘤形成机制为 |
4.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的治疗[4] |
四、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热休克蛋白90α预测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和头颈部肿瘤出血急诊介入治疗[D]. 孙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脑动脉瘤动物模型构建及核因子-κb、MCP-1及MMP-9的表达机制研究[D]. 张心佟. 苏州大学, 2018(04)
- [3]血管内栓塞治疗口鼻腔大出血[J]. 张猛,朱晓黎,刘一之,倪才方,金泳海,邹建伟,陈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05)
- [4]高血压对大鼠动脉瘤模型影响及新型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D]. 姬斌. 南方医科大学, 2010(04)
- [5]外伤性蝶窦内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探讨(附6例报告)[J]. 乐建新,孔维佳,杨成章,张松,王彦君,陈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18)
- [6]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及新进展[J]. 李江涛,王朝华,谢晓东. 华西医学, 2009(06)
- [7]颅内专用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田彦龙. 复旦大学, 2009(04)
- [8]应用组织工程材料栓塞动脉瘤的实验研究[D]. 甄勇. 吉林大学, 2009(08)
- [9]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J]. 谭玉林,张阳,袁牧,华元人. 放射学实践, 2009(01)
- [10]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蝶窦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J]. 陈怀瑞,白如林,黄承光,胡国汉,骆纯,袁国良,卢亦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