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PC技术在SCADA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白溥[1](2021)在《Consteel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些年来信息化的发展,MES系统作为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关键,它可以优化整个企业的生产制造管理模式,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效率,帮助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冶金行业对钢厂信息化系统十分重视,都以信息化来带动自动化发展为目标来进行信息化系统的优化升级。本系统以某钢铁集团150t电弧炉为背景,进行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针对冶炼过程设计出一套与MES系统和基础自动化系统相对接的过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冶炼过程的实时控制、模型指导、优化计算等功能,最终为一键炼钢打下基础。首先,对本文研究的Consteel电弧炉和传统电弧炉的特点进行研究,进行冶炼过程数学模型建模及仿真。配料模型以最小配料成本和最低吨钢能耗为目标,基于此双目标采用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对输入的废钢料和辅料配比进行求解,最终得到最优解集;能量平衡模型采用物理建模的方式对能量的供给、损失、损耗这三大模块进行计算,完成了对不同冶炼阶段能量的分配:在变压器电气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电弧炉电气特性曲线和特殊工作点进行分析,对供电策略的选取,实现了不同档位合理工作点和选取和变压器档位匹配,制定了合理的供电制度和供电曲线;合金计算模型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合金加料模型进行优化,实现了最小成本配料的功能;同时也设计了其他模型,对冶炼过程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其次,针对整个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软件架构的设计和实现。系统的架构以三层结构模式进行搭建,并根据需求功能进行了结构衍生,对软件的需求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及详细设计,在此基础之上对C#程序和数据库程序业务逻辑进行功能分配,实现了良好的结构化软件体系。第三,针对系统数据功能需求进行了Oracle数据库设计,完成了相关表、视图等功能的设计,结合相关网络技术实现了数据存储和数据通讯,对冶炼过程中的冶炼状态、加料等过程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跟踪,数据库通过DBLink的方式与远程数据库进行通讯,进行计划信息的交互,使得各个二级系统间协调生产,与基础自动化级采用OPC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互。最后,针对过程控制系统的交互界面进行设计和调试。在硬件配置方面对主流的服务器配置进行分析,选取了冗余的配置方式,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容错性:结合系统模块功能实现对各个界面的设计,主要完成了生产计划定义、冶炼信息监控、过程指导、模型预测等功能: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现场情况对各项功能具体调试,最终完成了现场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所设计的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整体架构以三层架构为框架,围绕信息化进行开发,结合相关数据库技术和通讯方式进行系统搭建,根据建立的冶炼工艺模型对生产进行指导,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指导功能。
马梦桐[2](2021)在《天然气管理系统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些年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不断延展,管线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复杂天然气管网的生产运维和数据管理困难程度与日俱增。在国家大力提倡油气管网信息化建设和智慧能源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和天然气企业对天然气管网以及相关业务的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但企业管理中仍存在老旧管道与客户位置不明确、企业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忽略管网整体的上下游动态关联以及缺乏对海量数据内在价值的挖掘与分析等问题。因此,建立一个集管网运营程序规范、数据管理标准统一、数据分析科学有效为一体的天然气管理系统对提升天然气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从天然气企业的生产现状和业务需求出发,研究了相关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天然气管理系统。首先通过调研国内外天然气行业管理软件和天然气企业的运营情况,提出天然气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而研究并确定整个天然气管理系统的架构方案、全局部署以及数据库设计,为天然气管理系统研究明确了研究方向和科学路线。其次,研究动态数据采集技术,设计并建立了动态数据读取接口与自动采集环境,针对气源、管网、设备及客户的不同数据获取方式设计了动态数据表。通过高德地图开发地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天然气管网图的展示,并制定了动态数据表与地图结合部署方案,实现了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下关联管网上下游的天然气管网图动态运行可视化。再次,通过研究客户行为分析方法,对数据挖掘技术中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改进为适合天然气客户用气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UCI数据集对改进算法的精确度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天然气客户的用气特征分析。最后,基于系统制定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整体设计、技术方法进行系统开发与测试。测试过程录入了S天然气管网的气源、管网及客户数据,并对S天然气公司的243个工业用户进行了客户特征分析,得出了S公司工业客户的四种不同用气习惯。
李泽阳[3](2021)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HMI组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启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深入推进,中国在生产制造领域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原先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模式和管理配置。伴随着运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多种监控传感器不断接入系统的场景愈发常见,数控系统的复杂度愈发变高,集成度低、不具备模块化和可伸缩性成为传统HMI组件信息采集的发展局限点,已逐渐不能实现多种设备信息分析并进一步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人机界面系统变得更加复杂难以理解,对控制系统运行工作过程需要提供更高精度和更加全面的监视和控制,对数据采集后的分析处理存在不充分利用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解决当前用户痛点且支持系统平台国产化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已成为必要路径。本文以龙芯3A4000通用处理器、Linux开源系统和Open SCADA平台为实验环境,针对开放式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外接传感器两种数据采集方式,结合当前主流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HMI组件。通过对比研究当前主流数据采集方法,确定以OPC UA标准通信协议为基础设计开放式数控系统数据采集及HMI通信,并进一步完成对数控系统信息参数的人机界面显示。确定以Modbus TCP标准通信协议为基础设计数控机床外接温度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与通信及温度预警,并在温度预测的基础上,针对热变形带来的实际影响问题,采用改进自适应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作为热误差补偿模型进行机床主轴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线程设计的多种数据采集方案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通过使用热误差补偿模型可以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机床后期维修费用,提高了机床安全特性。
邓润福[4](2021)在《基于OPC UA的工业机器人联网与统一接入平台的研研究和开发》文中认为随着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全球的工业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现有的工业制造领域呈现出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具体落实目标就是工业中的车间。针对车间的机器设备实现通信,收集设备的运作数据;针对车间的操作人员实现实时定位,操作流程的精准指导和记录;最后针对车间设备,人员以及生产过程等实现统一透明化管理。这三个目标是当前智能化车间追求的首要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车间的环境较为复杂,车间机器设备的种类复杂多样,数量巨大等,导致在进行车间设备通信并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针对工业机器人的统一接入平台,旨在通过此平台解决工业机器人通信难,车间智能化进程缓慢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现代车间的复杂环境,以及现有的车间智能化方案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情况选择了合适的当下流行的OPC UA技术作为关键突破口。详细分析了OPC技术以及OPC UA技术作为关键技术的作用,同时简要的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和巨大的优势。然后在OPC UA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接入平台,介绍了平台的整体架构,同时对平台的构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基于OPC UA模式的平台与设备之间的通信模式,对通信过程中用到的建立连接、通信时长、等待时长限制、数据的交互以及断开连接终止数据交互进行了说明。最后以徐州矿业机械公司的焊接机器人目视化系统为实践,以OPC UA为基础实现了对CLOOS焊接机器人的交互,并通过监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同时针对设备的数据进行了分发、存储和流转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容灾性。验证了以OPC UA为基础的统一接入平台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汤誉沣[5](2021)在《基于OPC UA与TSN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系统不断数字化和网络化,传统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交互能力已无法满足工控自动化领域的通讯需求。同时随着工控领域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的不断融合,二者的矛盾也愈发明显。信息技术领域对数据传输的需求是带宽的无限制增加,而对于工业运营而言,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完整性才是发展方向。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本文研究设计的系统以OPC UA规范为核心,辅以TSN技术中调度流量机制,通过OPC UA与TSN相融合的方法,实现工控网络中数据的高质量传输。具体研究内容发如下:(1)本文通过分析了传统工业通讯网络在底层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协议壁垒问题及监控层面数据传输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对比国内外现有的解决方案,文章阐明OPC UA作为该领域的交换规范,具有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统一传输数据标准等优势。(2)本文对OPC UA发展过程和产生原因进行介绍。通过对OPC UA规范的深入研究,分析不同规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作用,搭建了以OPC UA服务器为核心模块的SCADA系统。在服务器搭建过程中,通过地址空间模型,实现了数据格式统一化。在连接建立过程中,实现了服务器协议选择,证书加密等安全配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讯过程中实现了对节点属性的读写、修改和订阅等多项功能。(3)为提高数据传递的准确性和传输效率,本文采用将数据通过OPC UA发布—订阅规范实现了到TSN的映射的办法。在技术选择过程中,比较了TSN中时钟同步机制、流量调度机制、抢先调度机制等数据传输机制给数据传输带来的变化。结合对现有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构建了OPC UA规范与TSN技术中流量调度机制相融合的数据传输系统。(4)论文设计了针对OPC UA规范与TSN技术融合传输系统的性能测试实验。通过实时Linux平台对下层PLC发送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抓包读取,验证系统的通讯功能和数据传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基于OPC UA-TSN融合技术的SCADA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抖动幅度比基于传统OPC UA的SCADA系统更小;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实验结果验证了融合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朱肖谣[6](2020)在《基于WinCC的PCBA自动测试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装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因此企业在PCBA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各类测试设备,以确保生产出的PCBA参数规格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针对目前PCBA测试流水线多为半自动测试,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开发出一种自动、高效、信息化的PCBA自动测试平台是众多电子产品企业的必然需求。本文以青岛某电子设备企业PCBA生产流水线为背景,通过对目前半自动测试流水线工艺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能够减少人员投入的自动测试平台。本文研究的自动测试平台集成了PLC控制系统、PCBA功能测试系统、WinCC监控系统三个子系统以及扫码设备。本文利用西门子S7-1200作为PLC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对电磁阀、电机、继电器等执行机构的控制,实现平台对PCBA的抓取、运载、分拣等操作;PCBA功能测试系统以STM32核心,控制检测单元提取PCBA针脚参数,判断获取的数值是否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从而判断PCBA是否存在缺陷;以视窗控制中心(Windows Control Center,WinCC)设计监控层的人机交互界面作为上位机;利用OPC技术搭建了与PLC数据通讯的桥梁,实现对PLC控制系统的监控;通过编写VB脚本程序调用MSComm控件建立与STM32和扫码设备之间的通讯,实现数据的收发;利用VB和SQL Sever数据库设计数据信息报表,并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导出,实现了平台运行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如今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在朝着高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而目前国内的企业针对PCBA的测试还是主要依赖人工的方式,本文设计的测试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工厂的生产测试线上,减少了测试生产线的人员投入,降低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推动了企业迈向工业4.0的步伐。且本文研究的自动测试平台还可应用至各类PCBA模块测试生产线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胡迪[7](2020)在《基于虚拟网络技术的工控蜜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在当今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对入侵行为进行被动防御的策略己经不能完全保障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成为现代网络安全的新要求。蜜罐作为一种典型的主动防御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城市燃气输配SCADA系统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该系统十分强大,但在防御潜在网络威胁方面具有严重的脆弱性。另一方面,在SCADA系统中实现蜜罐技术面临两个困难:即单个蜜罐因仿真度和交互性有限,难以吸引和捕获深层次的攻击行为;以及蜜网部署成本高、条件严格,难以实现大规模部署。相比传统网络,虚拟网络技术具有轻量、灵活的特性,本文将其与蜜罐技术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低成本、易部署、高仿真的燃气输送SCADA蜜网系统。本系统针对假设的攻击者模型设计,并以模块化方式实现,按功能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仿真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运维安全模块。文中重点介绍了仿真模块,即对城市燃气SCADA平台的仿真。利用Mininet对真实的网络拓扑和设备进行模拟,并对网关,带宽,延迟和数据包丢失进行了定制化配置;运用Conpot实现协议层的交互,并且对Conpot蜜罐的缺陷进行改进,改进后的Conpot在反识别和交互能力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利用python Web框架实现对人机接口(HMI)的仿真,模拟了SCADA系统的业务流程和Web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蜜网系统的真实性,也为攻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攻击途径。模拟攻击测试中,侦察扫描攻击显示蜜网系统完成了对城市燃气输送SCADA平台的仿真且具有一定交互能力,而中间人攻击脚本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捕获该类复杂攻击的能力。最后,将蜜网系统部署到外网,捕获攻击数据显示,本系统具有显着优势和实用价值。
王露露[8](2020)在《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传动误差指在设备运转过程中,理论输出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较大的传动误差会使得传动链实际输出与理论输出偏差较大,引起噪声、振动,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所以传动误差成为了衡量机械设备动态工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产品的质量,传动误差检测研究在机械领域的的各类场合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为实现更为方便和人性化的传动误差检测,将OPC技术、MTX数控系统与传动误差检测原理相结合,设计了一套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采用OPC技术与MTX数控系统结合,开发了OPC客户端,然后实现OPC客户端与MTX数控系统内部的OPC服务器的连接,最后进行MTX数控系统内部数据信号的采集。开发了传动误差检测系统专用的HMI界面,实现传动误差数据的读写。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绘图,得到相对于时间的TE曲线。结合传动误差理论与时空转换理论,将相对于时间的TE曲线转换为相对于空间的原始TE曲线,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相应曲线。以FMT系统TE曲线为标准,与处理后的各TE曲线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采用OPC通讯协议,不仅解决了不同开发商的系统之间数据结构不同而导致的无法匹配的问题,还可以实现传动误差的一个实时检测和实时分析。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对传动误差检测系统与OPC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2.本实验采用的试验设备为MTX数控滚齿机,其中涉及了MTX数控系统部分功能。MTX数控系统内含有OPC服务器,首先开发OPC客户端,其次连接好数控系统中的OPC服务器,然后实现数据采集。MTX数控系统是本系统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首先对MTX数控系统的部分功能与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简介。3.首先对运动特性测试理论进行了介绍,根据传动误差定义以及测量原理确定了本系统的传动误差检测公式。对几种传动误差测量方法及原理进行对比分析,选定了以数字计量方式对传动误差信号进行采集。最后对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检测原理进行介绍。4.设计并开发了系统的上位机平台,根据OPC技术规范以及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Visual Stdio2013为开发环境,C++编程语言,在OPC客户端的开发上。然后根据OPC检测系统的特性,设计检测系统专用的HMI界面,简洁实用。采用以太网连接的方式进行OPC检测系统与数控系统连接,实现MTX数控系统内部数据的采集。5.设计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的实验方案,对所研发检测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以MTX数控滚齿机为实验平台,对滚刀轴和主轴(工作台中心轴)角度坐标进行采集。将采集的若干个坐标位置点,一键导出Excel,并保存。将OPC检测系统采集到的传动误差信息首先采用加窗傅里叶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再将得到的传动误差数据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MATLAB绘制成TE曲线。以MFC系统的TE曲线为基准,将通过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获得的TE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的可行性。
王瑞龙[9](2020)在《基于OPC技术的工业实时通信网关通信资源分配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是为了开发设计出一款具有实时采集、缓存管理现场生产数据,支持不同设备间数据互联互通等功能的嵌入式工业通信网关服务器,同时基于OPC规范,实现工业通信网关的采集数据接口技术和对外服务接口技术,实现OPC服务器和客户端应用高度集成,以此大大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的通信效率和通信可靠性。本文梳理了工业控制系统发展历程,阐明了课题研究意义;详细论述了OPC技术、嵌入式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具体而全面地分析了工业通信网关的功能需求,系统总结了功能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后续嵌入式网关服务器的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从工作流程、数据流、服务方式三大板块着手,对通信网关服务器进行整体设计,同时系统研究与分析了最新OPCUA架构,以期为该服务器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所开发设计的通信网关服务器,利用相关的技术对其功能与运行情况进行测试,检查其使用效果及其在工业生产现场的使用现状。本文基于LRT算法对实时通信资源分配算法进行优化,并设计了上下行通信资源分配优化方案,通过对该方案的仿真测试可知,下行通信资源分配,资源块部分的节点可以高效的传输数据包。首个时隙只有网关能够对数据包进行广播,其子节点无法对这个时隙内的资源进行应用,进而导致这个时隙第二个信道没有节点能够进行应用,然而针对规模偏大的工业无线网络而言,资源浪费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各资源块的节点表示对LRT达到极小值的数据包进行调用,第14个时隙、第二个信道都不存在调度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拓扑结构导致的。另外,节点13不存在任何兄弟节点,而且其父节点9也不具有兄弟节点,如此就导致数据包汇聚的时候形成一定的浪费,此类问题通常情况下发生于工业无线网络的边缘,针对规模相对较大的工业无线网络来说,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是难以避免的。第15个时隙、第2个信道也并未出现调度的情况,这是由于数据包彻底聚拢于网关节点。
范金祥[10](2020)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关键技术研究及控制系统开发》文中指出污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实时受到流量和负荷的强烈扰动,同时伴随着污水组分的变化,且污水处理厂必须保持连续运行,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而先进的控制研究对于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质量、优化能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随着污水组分越来越复杂,传统的PID控制越来越难以满足工艺要求和排放标准,而且由于水质监测传感器昂贵或缺失等原因,无法对污水水质进行实时有效地监测。基于此,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长沙某污水处理中心控制系统开发为研究背景,在该污水处理中心采用的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基础上,首先,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COD在采用传统测量方法时由于测量手段有限,难以满足实时在线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高斯过程回归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模型将小样本机器学习——高斯过程回归引入到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COD预测上。由于GPR单一核函数难以满足出水COD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SE核函数和PER核函数的组合核函数GPR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核函数GPR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组合核函数GPR预测模型对出水COD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组合核函数的超参数进行最优值求解,解决了传统的基于共轭梯度法求解GPR最优参数时依赖初值且泛化能力不高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LSSVM和BP-ANN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IPSO-GPR预测模型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COD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其次,针对污水生化处理过程的曝气池控制系统,由于溶解氧(DO)浓度控制存在着大滞后、非线性以及波动大、难以确定数学模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调节DO浓度的方法。使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鲁棒性好,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最后,根据污水处理工艺以及控制要求,设计和实现了以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为上位机监控系统,施耐德M580系列PLC为下位机的污水生化处理自控系统。
二、OPC技术在SCADA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PC技术在SCADA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Consteel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Consteel电弧炉炼钢基本原理和特点 |
2.1 电弧炉炼钢工作原理 |
2.2 Consteel电弧炉炼钢设备的组成 |
2.2.1 液压调节系统介绍 |
2.2.2 电弧炉本体 |
2.2.3 主电路电气设备 |
2.3 Consteel电弧炉的特点 |
2.3.1 Consteel电弧炉整体结构 |
2.3.2 Consteel电弧炉的优势 |
2.3.3 Consteel电弧炉主要工艺技术 |
2.3.4 Consteel电弧炉主要模型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
3.1 能量平衡模型的建立 |
3.1.1 能量需求计算模型 |
3.1.2 能量损失计算模型 |
3.1.3 能量供应计算模型 |
3.2 供电模型的建立 |
3.2.1 传统的供电模型 |
3.2.2 电弧炉电气运行参数及工作点的选择 |
3.2.3 电压档位选择 |
3.2.4 供电曲线的制定 |
3.3 优化配料模型的建立 |
3.3.1 炉料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
3.3.2 炉料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
3.3.3 多目标优化算法介绍 |
3.3.4 粒子群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对比 |
3.3.5 差分进化算法介绍 |
3.3.6 差分进化算法原理 |
3.3.7 差分进化算法步骤 |
3.3.8 差分进化算法的测试效果 |
3.3.9 优化配料模型参数 |
3.3.10 差分进化算法优化配料结果 |
3.4 吹氧模型 |
3.5 合金最小成本模型的建立 |
3.5.1 模型主要功能 |
3.5.2 模型算法原理 |
3.5.3 合金元素收得率的确定 |
3.6 数学模型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4 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架构功能设计 |
4.1 过程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1 用户登录信息 |
4.1.2 基础信息维护 |
4.1.3 过程信息监控 |
4.1.4 工艺模型指导 |
4.2 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
4.3 过程控制级主程序实现 |
4.4 Oracle数据库简介及应用 |
4.4.1 Oracle11g数据库简介 |
4.4.2 PL/SQL语言介绍 |
4.4.3 Oracle11g的工作模式 |
4.4.4 Oracle11g的连接方式ODP.NET |
4.5 数据库分用户 |
4.6 数据库表设计 |
4.6.1 MES与EAF炉过程自动化系统间通讯接口表 |
4.6.2 EAF炉过程自动化系统与基础自动化间通讯接口表 |
4.6.3 EAF炉过程自动化系统基础表 |
4.7 数据库视图设计 |
4.8 数据库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设计 |
4.9 过程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讯 |
4.9.1 过程控制级程序的数据通讯 |
4.9.2 过程控制系统与远程数据库的数据通讯 |
4.10 OPC技术 |
4.10.1 OPC技术产生的背景 |
4.10.2 OPC协议简介 |
4.10.3 OPC技术发展状况 |
4.10.4 OPC技术规范 |
4.10.5 OPC技术设计通讯系统的优点 |
4.10.6 KEPServerEX软件 |
4.10.7 OPC项介绍 |
4.10.8 OPC数据通讯程序的实现 |
4.11 本章小结 |
5 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软硬件配置 |
5.1.1 硬件配置 |
5.1.2 软件配置 |
5.2 一级和二级服务器配置 |
5.2.1 基本配置 |
5.2.2 中等配置 |
5.2.3 高可靠性配置 |
5.2.4 全容错配置 |
5.3 过程控制级程序整体架构实现 |
5.4 界面功能设计 |
5.4.1 菜单模块设计 |
5.4.2 界面模块设计 |
5.4.3 状态栏模块设计 |
5.5 功能界面实现 |
5.5.1 生产计划定义界面 |
5.5.2 冶炼详细信息界面 |
5.5.3 能耗监控界面 |
5.5.4 模型界面 |
5.5.5 报表界面 |
5.6 实验室环境调试总结 |
5.7 现场调试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天然气管理系统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客户用气特征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生产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生产运营需求 |
2.2.2 数据需求 |
2.2.3 用户管理需求 |
2.2.4 性能需求 |
2.3 系统整体设计 |
2.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3.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动态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
3.1.1 OPC技术概述 |
3.1.2 基于OPC协议的数据采集 |
3.2 地理信息技术研究 |
3.3 K-means算法技术研究与改进 |
3.3.1 K-means聚类算法基本思想 |
3.3.2 传统K-means算法的局限性 |
3.3.3 基于初始聚类中心优化的K-means算法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功能开发与关键技术应用 |
4.1 环境部署与系统界面 |
4.1.1 环境部署 |
4.1.2 系统界面布局 |
4.2 系统管理与首页 |
4.2.1 系统权限管理功能实现 |
4.2.2 系统首页 |
4.3 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实现 |
4.3.1 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 |
4.3.2 信息检索 |
4.3.3 信息提醒 |
4.4 动态数据读写功能实现 |
4.4.1 动态数据读取 |
4.4.2 动态数据存储 |
4.5 管网图展示功能实现 |
4.6 客户用气特征分析功能实现 |
4.6.1 数据预处理 |
4.6.2 算法实现 |
4.6.3 结果展示与特征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法与原则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HMI组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运动控制系统发展概述 |
1.2.2 数据采集技术发展及面临问题 |
1.2.3 人机界面技术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OpenSCADA集成开发平台 |
2.1 OpenSCADA平台 |
2.1.1 平台介绍及功能模块分析 |
2.1.2 OpenSCADA与 HMI组件 |
2.2 数据采集方法研究与对比 |
2.2.1 基于标准通信接口的数据采集方法 |
2.2.2 基于PLC的数据采集方法 |
2.2.3 外接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方法 |
2.2.4 数据采集方法分析对比 |
2.3 OpenSCADA数据采集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机床的BP神经网络温度预测研究 |
3.1 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
3.1.1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3.1.2 机器学习方法 |
3.1.3 神经网络方法 |
3.2 BP神经网络原理 |
3.3 算法设计及改进 |
3.4 网络建模 |
3.5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5.1 参数设置 |
3.5.2 预测结果对比 |
3.5.3 误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HMI组件设计与实现 |
4.1 实验环境搭建 |
4.1.1 龙芯3A4000+7A台式机主板(LX-6901) |
4.1.2 OpenSCADA平台安装 |
4.2 开放式数控系统数据采集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库设计 |
4.2.3 人机界面设计与性能测试 |
4.3 机床传感器数据采集与预警处理 |
4.3.1 采集通信模块设计 |
4.3.2 多线程设计 |
4.3.3 温度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 |
4.3.4 热误差补偿模型 |
4.3.5 热误差模型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思考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OPC UA的工业机器人联网与统一接入平台的研研究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OPC技术概念及背景 |
1.1.2 OPC技术应用及不足 |
1.1.3 第二代OPC技术概念及背景 |
1.1.4 第二代OPC技术特点及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OPC UA相关技术研究 |
2.1 OPC UA行业标准 |
2.2 OPC UA安全机制 |
2.2.1 IT安全基础理论 |
2.2.2 OPC UA的安全机制 |
2.3 OPC UA信息模型 |
2.3.1 节点类型 |
2.3.2 类型定义 |
2.3.3 引用类型 |
第三章 统一接入平台 |
3.1 设备接入面临的问题 |
3.2 基于OPC UA的统一接入平台 |
3.3 统一平台的构建 |
3.3.1 基于OPC UA的平台数据采集模式 |
3.3.2 OPC UA通信属性 |
3.3.3 OPC UA数据读写 |
第四章 统一接入平台的应用 |
4.1 数字化平台实施目标与内容 |
4.2 网络拓扑结构 |
4.3 底层数据处理 |
4.3.1 基于MySQL的历史数据存储 |
4.3.2 基于WebService的实时数据传输 |
4.4 平台前端界面实现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基于OPC UA与TSN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OPC UA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时间敏感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OPC UA相关技术 |
2.1 OPC UA概述 |
2.1.1 经典OPC |
2.1.2 OPC UA简介 |
2.1.3 OPC UA技术规范 |
2.2 OPC UA通讯原理 |
2.2.1 OPC UA地址空间 |
2.2.2 OPC UA服务与通讯 |
2.2.3 OPC UA信息交互网络架构 |
2.3 OPC UA的技术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3 SCADA系统的搭建 |
3.1 SCADA系统 |
3.2 SCADA系统总体架构 |
3.3 SCADA系统应用场景 |
3.4 OPC UA服务器搭建 |
3.4.1 连接管理模块 |
3.4.2 地址空间管理模块 |
3.4.3 数据管理模块 |
3.4.4 订阅管理模块 |
3.4.5 历史管理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4 OPC UA与 TSN的融合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TSN相关标准 |
4.3 OPC UA到TSN映射 |
4.4 OPC UA与TSN融合方法 |
4.4.1 融合网络建立 |
4.4.2 融合网络传输机制 |
4.4.3 融合网络配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SCADA系统基本功能检测 |
5.1.1 PLC组态 |
5.1.2 服务器接口连接 |
5.2 通信测试 |
5.2.1 建立通讯连接 |
5.2.2 地址空间架构 |
5.2.3 节点特性及引用 |
5.3 时间同步 |
5.4 数据抖动性测试 |
5.5 数据传输速度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职期间研究成果 |
(6)基于WinCC的PCBA自动测试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动测试平台的背景 |
1.2 自动测试平台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课题相关技术基本原理 |
1.4.1 组态软件 |
1.4.2 可编程控制器 |
1.4.3 嵌入式微控制器 |
1.4.5 传感器技术 |
1.5 论文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自动测试平台系统总体设计 |
2.1 测试工艺流程 |
2.2 测试平台机械结构组成 |
2.3 测试平台控制系统组成 |
2.3.1 子系统组成 |
2.3.2 测试平台功能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
3.1 控制系统信号分析 |
3.1.1 输入信号 |
3.1.2 输出信号 |
3.2 电气系统硬件选型 |
3.2.1 PLC的选型 |
3.2.2 S7-1200介绍 |
3.2.3 传感器 |
3.3 PLC软件编程设计 |
3.3.1 程序开发环境 |
3.3.2 PLC程序编写 |
3.3.2.1 初始化程序 |
3.3.2.2 手动控制程序 |
3.3.2.3 故障报警程序 |
3.3.2.4 主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CBA测试系统设计 |
4.1 PCBA测试策略分析 |
4.1.1 PCBA测试技术 |
4.1.2 FCT原理 |
4.2 FCT系统总体设计 |
4.3 FCT硬件系统的设计 |
4.3.1 主控模块 |
4.3.2 电源模块 |
4.3.3 载波模块接口设计 |
4.3.3.1 载波信号耦合接口定义 |
4.3.3.2 弱电接口定义 |
4.4 FCT系统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inCC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监控系统界面组态 |
5.1.1 WinCC组态注意事项 |
5.1.2 WinCC组态设计步骤 |
5.2 监控系统界面设计 |
5.2.1 用户登录界面 |
5.2.2 主监控界面 |
5.2.3 手动界面 |
5.2.4 数据、报表展示界面 |
5.2.5 报警监控界面 |
5.3 WinCC监控系统数据库开发与应用 |
5.3.1 Access访问Win CC数据库 |
5.3.2 SQL Server访问Win CC数据库 |
5.3.2.1 ADO访问技术 |
5.3.2.2 访问WinCC数据库 |
5.4 子系统通信实现 |
5.4.1 Win CC与 PLC的通信实现 |
5.4.2 WinCC与单片机的通讯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运行 |
6.1 子系统调试 |
6.1.1 监控系统界面调试 |
6.1.2 PLC程序调试 |
6.1.3 PCBA测试系统调试 |
6.2 系统联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虚拟网络技术的工控蜜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研究现状 |
1.2.2 蜜罐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完成的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SCADA系统介绍 |
2.1 SCADA系统重要组件 |
2.1.1 物理系统 |
2.1.2 物理网络连接 |
2.1.3 分布式控制系统 |
2.1.4 网络 |
2.1.5 远程监控 |
2.2 城市燃气输配SCADA系统平台 |
2.2.1 SCADA平台总体架构 |
2.2.2 平台主要硬件 |
2.3 城市燃气SCADA系统安全分析 |
2.3.1 门户网站安全分析 |
2.3.2 网络边界安全分析 |
2.3.3 业务系统安全分析 |
2.3.4 工控攻击方式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 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
3.1 网络虚拟化技术 |
3.1.1 虚拟网络架构 |
3.1.2 虚拟网络的实现方案 |
3.1.3 虚拟网络工具Mininet |
3.2 蜜罐技术 |
3.2.1 蜜网技术 |
3.2.2 与其他安全概念比较 |
3.2.3 蜜罐的分类 |
3.2.4 工业控制系统蜜罐 |
3.3 本章小结 |
4 工控蜜网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的思想与意义 |
4.2 攻击者模型 |
4.3 系统网络架构 |
4.4 系统功能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工控蜜网系统实现 |
5.1 仿真模块实现 |
5.1.1 网络层仿真 |
5.1.2 协议层仿真 |
5.1.3 可视化仿真 |
5.2 运维安全模块 |
5.2.1 向外连接数控制实现 |
5.2.2 抑制攻击包实现 |
5.3 数据捕获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部署与测试 |
6.1 蜜网系统部署 |
6.1.1 网络拓扑部署 |
6.1.2 配置网桥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3 攻击数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2 OPC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MTX数控系统介绍 |
2.1 MTX数控系统发展历程 |
2.2 MTX数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简介 |
2.3 OPC技术在MTX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
3 传动误差检测原理 |
3.1 运动特性测试理论 |
3.2 传动误差定义及测量原理 |
3.3 传动误差的几种测量方法及原理 |
3.3.1 传动误差的比相测量法 |
3.3.2 传动误差的数字量计数测量法 |
3.4 OPC检测系统原理 |
4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设计 |
4.1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技术简介 |
4.1.1 OPC技术简介 |
4.1.2 OPC技术规范简介 |
4.1.3 OPC服务器的对象组成 |
4.1.4 COM技术 |
4.1.5 OPC数据访问 |
4.2 OPC通讯客户端的设计开发 |
4.2.1 OPC客户端开发环境搭建 |
4.2.2 OPC服务器开发流程 |
4.3 HMI界面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方法设计与结果分析 |
5.1 OPC检测系统测试方法设计 |
5.1.1 FMT系统简介 |
5.1.2 OPC检测系统测试 |
5.2 数据分析 |
5.2.1 加窗傅里叶变换理论推导 |
5.2.2 窗函数的选择 |
5.2.3 数据分析小结 |
5.3 数据处理 |
5.3.1 数据的线性插值 |
5.3.2 拉格朗插值法 |
5.3.3 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基于OPC技术的工业实时通信网关通信资源分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宄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工业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1.2.2 OPC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相关技术介绍 |
2.1 OPC的概念及特点 |
2.2 COM技术 |
2.2.1 COM概念及特性 |
2.2.2 COM对象和接口 |
2.2.3 分布式COM(DCOM) |
2.3 OPCDA服务器 |
2.4 嵌入式相关技术 |
2.4.1 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分类 |
2.4.2 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 |
2.5 路由协议 |
第三章嵌入式通信网关服务器需求分析 |
3.1 传统架构问题分析 |
3.2 需求分析 |
3.3 OPC通信接口分析 |
3.3.1 OPC服务器接口分析 |
3.3.2 OPC客户端接口分析 |
第四章嵌入式通信网关服务器设计 |
4.1 嵌入式通信网关服务器整体设计 |
4.2 嵌入式通信网关服务器工作流程设计 |
4.3 嵌入式设备选择 |
4.4 数据采集模块详细设计 |
4.4.1 数据采集功能框架设计 |
4.4.2 数据转存功能设计 |
4.5 数据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4.5.1 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
4.5.2 实时数据转存方法设计 |
4.6 数据服务模块详细设计 |
4.6.1 OPCDA/HDA服务器设计 |
4.6.2 SOCKET通信服务器设计 |
4.7 实时通信资源分配设计 |
4.7.1 实时通信资源分配原则 |
4.7.2 通信资源分配算法改进设计 |
4.7.3 下行通信资源分配方案 |
4.7.4 上行通信资源分配方案 |
第五章仿真测试与应用 |
5.1 通信网关服务器测试 |
5.2 资源分配仿真测试 |
5.2.1 下行资源分配 |
5.2.2 上行资源分配 |
5.3 通信网关服务器应用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污水生化处理过程关键技术研究及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污水处理过程概述 |
1.2.1 污水处理相关工艺概述 |
1.2.2 污水水质指标及影响因素 |
1.3 污水处理过程软测量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1 污水水质参数软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高斯过程回归研究现状 |
1.4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斯过程回归相关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高斯过程回归 |
2.2.1 高斯分布与高斯过程 |
2.2.2 无噪声情况下高斯过程预测原理 |
2.2.3 噪声情况下高斯过程预测原理 |
2.3 高斯过程回归核函数及其结构分析 |
2.4 高斯过程回归超参数 |
2.5 单一核函数对预测的影响 |
2.6 高斯过程回归建模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优化组合核函数GPR的 COD预测模型 |
3.1 引言 |
3.2 组合核函数计算法则 |
3.3 基于组合核函数GPR的 COD预测模型建立 |
3.3.1 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GPR模型超参数优化 |
3.4.1 粒子群算法 |
3.4.2 基于变惯性权重和极值扰动的PSO改进策略 |
3.4.3 性能测试 |
3.4.4 IPSO-GPR算法设计 |
3.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PID的曝气系统溶解氧控制 |
4.1 引言 |
4.2 曝气系统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建模 |
4.3 BP神经网络 |
4.3.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4.3.2 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
4.4 曝气系统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设计 |
4.4.1 BP-PID设计 |
4.4.2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水生化处理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1 设计原则与依据 |
5.2.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概述 |
5.2.3 系统方案设计 |
5.3 控制系统相关总线技术 |
5.3.1 Modbus总线 |
5.3.2 工业以太网 |
5.3.3 OPC技术 |
5.4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4.1 PLC选型 |
5.4.2 输入输出模块选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水生化处理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 引言 |
6.2 Unity pro软件介绍 |
6.3 下位机程序设计 |
6.3.1 控制模式设计 |
6.3.2 关键设备控制方案设计 |
6.4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
6.4.1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6.4.2 监控画面设计 |
6.5 溶解氧调控现场应用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OPC技术在SCADA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onsteel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白溥.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天然气管理系统应用技术研究[D]. 马梦桐.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HMI组件设计与实现[D]. 李泽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8)
- [4]基于OPC UA的工业机器人联网与统一接入平台的研研究和开发[D]. 邓润福.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基于OPC UA与TSN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汤誉沣.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6]基于WinCC的PCBA自动测试平台研究[D]. 朱肖谣. 青岛大学, 2020(01)
- [7]基于虚拟网络技术的工控蜜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胡迪. 郑州大学, 2020(02)
- [8]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D]. 王露露.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9]基于OPC技术的工业实时通信网关通信资源分配优化研究[D]. 王瑞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污水生化处理过程关键技术研究及控制系统开发[D]. 范金祥.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