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市森林的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刘新元[1](2021)在《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创建森林城市,能形成良好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为人民添加生态福祉;为地方发展提供大量机遇和挑战,促进社会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森林城市的创建将提升中方县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内涵,推进中方县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综合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能为发展重点决策提供支撑,为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推动中方县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方向,为未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从解决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森林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对森林城市有了完整的认知。阐释了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在森林文化学、森林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为主要标准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取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整体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论述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数为66.605 3分,27项指标中有17项指标属于“良好”范畴,中方县森林城市在综合评价等级中处于“良好”的等级。意味着中方县森林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维持较好,森林文化价值效益良好,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整体建设条件较好,但同时还存在文化科普场所少、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够、绿化水平有待提高、休闲旅游场所较少、森林投入管理监测力度不足等问题。各项权重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公众态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义务植树>营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其他绿地>村庄绿化>树种配置>城镇绿化覆盖率>森林保护>林产基地>科普活动>生态监测>科学规划>生境保育与森林经营>古树名木>森林认证>生态服务>组织领导>保障措施。(2)针对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结果与城市森林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中方”的理念,综合推进森林健康、经济与文化建设。以中方县城区城市森林建设为中心,以道路林网和水系林网建设为主轴,以刺葡萄和油茶产业建设为动力,以森林旅游和森林文化建设为牵引,以百村千点森林体系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山水林城,生态中方”的总目标,构建“一核一屏、二网二产、百村千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3)根据中方县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对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公园绿地面积、生态休闲旅游、树种配置、义务植树等指标内容进行重点专项规划。全面提升中方县的环境质量、经济水平和城市影响力。为中方县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也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
刘爱维[2](2021)在《长沙市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感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环境接触和释放身心压力的重要场所。但当前对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方面的效益进行衡量的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从居民主体角度出发,进行长沙市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感知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城市森林研究及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长沙市城五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实地调研与线上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感知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法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环境偏好方面,居民最喜欢的城市森林环境特征是自然性,其次是物种多样性、空间性、社交性、宁静度、庇护性、眺望性和文化性。(2)环境满意度方面,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满意度情况整体较高,但对宁静度和眺望性满意度相对较低。(3)环境恢复性感知方面,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的整体感知较强,感知强度由强到弱排序为:环境魅力性感知(3.96)>环境远离性感知(3.93)>环境兼容性感知(3.90)>环境延展性感知(3.88)。(4)城市森林环境偏好与环境恢复性感知呈现显着正相关,且构建环境恢复性感知与环境偏好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环境恢复性感知=0.3 ×自然性偏好+0.273 ×物种多样性+0.13 ×眺望性偏好+0.111 ×文化性偏好。(5)城市森林环境满意度与环境恢复性感知呈现显着相关,得到城市森林环境满意度与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为:环境恢复性感知=0.244 ×物种多样性满意度+0.126 ×自然性满意度+0.121 ×宁静度满意度+0.11×文化性满意度+0.097 ×社会性满意度。
魏晨辉[3](2021)在《黑龙江流域景观与气候驱动的植物多样性和碳汇变化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流域是全球高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功能维持以及黑土生产力保护的重要区域。过去几十年,该流域的中国部分发生了大规模的草原、湿地和森林向耕地的转变,导致该流域面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另外,由于地处中高纬度,该流域的生态功能在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压迫下,使得相关问题更加严峻。这一过程中土地利用、植物物种组成及分布、碳汇功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受未来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影响,亟待在区域水平揭示相关多样性-碳汇功能景观阈值及未来多场景变化趋势。本研究针对黑龙江流域,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评价其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量化土地利用驱动的景观特征对植物多样性-碳汇的指示作用及其阈值效应;探究人为干扰与未来气候耦合影响植物多样性-碳汇风险,并在确定关键种适宜性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揭示关键种土壤碳汇及养分的种间差异机制;进一步结合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利用与植物功能组变化,量化黑龙江流域植物多样性影响及碳汇提升潜力。初步结论如下:(1)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森林(46.6%)、农田(26.7%)和草地(19.3%)。景观水平指数中,土地利用面积指数,景观生态风险指数(LERI),景观破碎化指数(PD和ED)对植物多样性、碳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解释量最大。各土地利用类型当中,森林、农田以及草地的景观特征对植物多样性、碳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解释量最大。森林面积的增加,农田和草地面积的减小,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减小以及景观破碎化程度的降低,伴随着植物多样性、生物量碳以及土壤C/N的增加。阈值效应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占比、形状指数、聚集性指数、景观多样性和景观风险指数,即:当这些指数高于或者低于阈值时,碳汇和植物多样性发生剧烈变化。相关阈值为:森林面积的16.7%,景观聚集度(AI)的64.1%,分割度指数(DIVISION)应该的0.65,整体上的景观类型丰富度的5种。景观格局的配置和调控可以通过调整森林、农田以及草地的景观格局来实现,今后该区域应继续实施城镇绿化以及防护林建设。(2)土地利用相关的人为干扰可以显着影响本区域植物多样性和碳汇对未来气候的响应。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本区域植物多样性、生物量碳以及总碳储量整体上增加了8%–31%、17%–21%及4%–7%,但是土壤碳氮储量整体上降低2%–5%。局部来看,松嫩平原南部和东呼伦贝尔草原的植物多样性和总碳储量有损失的风险。整个区域生物量碳主要受降雨量影响,几乎没有降低的风险。土壤碳氮储量的降低的风险最高,占整个流域面积的(79.5%–98.4%)。土地利用相关的人为干扰增加了气候变化下植物多样性、生物量碳以及总碳储量损失的风险(增加幅度减小为4%–9%、11%–14%以及3%–6%),还使得森林分布区土壤碳氮储量的损失风险降低。(3)未来气候条件下本区域关键植物种类发生差异化响应。MaxEnt模型对本研究中16个本区域关键种分布区域模拟显示:白桦、杨树、春榆、落叶松、樟子松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贡献率为12%–43%,而胡桃楸、黄檗、蒙古栎、水曲柳、红松、云杉以及小叶章受到温度和降水的共同影响,贡献率分别为11%–27%和10%–37%。辽东桤木的分布概率受到降水以及森林分布的共同影响,贡献率分别为10%–32%和10%。湿地植物细叶沼柳受到降水、湿地分布以及海拔的共同影响,贡献率分别为29%、19%和13%。未来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减小的关键种有:白桦、蒙古栎、落叶松、细叶沼柳以及小叶章,减小幅度达到20%–50%;适生区面积变化不大的关键种有:水曲柳、春榆以及辽东桤木;适生区增加的关键种有:胡桃楸、黄檗、杨树、红松、云杉以及樟子松,尤其是红松的增加幅度高达350%。地理分布扩张的种有:胡桃楸、黄檗、杨树、红松、云杉;东南移的种有白桦、樟子松、辽东桤木;西北移的种有蒙古栎、小叶章;水曲柳分布区变得分散、春榆东移、兴安落叶松南移、细叶沼柳西移。(4)树种对矿质土壤性质影响存在较大区域差异,而针、阔叶差异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一致性。14个树种、6个地点研究显示,阔叶林矿质土壤的SOC和TN比针叶林高30-50%,其中团聚体的贡献量占阔叶林矿质土壤SOC和TN增加量的75-77%。造成阔叶林矿质土壤SOC和TN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阔叶林矿质土壤中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增加从而增强了对SOC和TN的保护。其中:团聚体中SOC和TN浓度增加了30-50%;颗粒团聚体相对质量增加了50%,非团聚体(泥沙黏土组分)相对质量减少了14%。上述针阔叶差异不确定性较低(4.2%):表现为,在粘土含量少、海拔和降水量较高、水曲柳较多而杨树较少的地区,阔叶林较针叶林有更高的矿质土壤SOC和TN累积。(5)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结果显示,黑龙江流域森林面积增加,草地和农田面积减小,城市面积先扩张,2045年后保持不变。这将导致未来气候情景下,2025年-2100年的植物多样性较之当前提升7%–11%,生物量碳将提升9%;未来气候情景下植物功能组变化的模拟结果显示,黑龙江流域的阔叶林面积增加,针叶林面积先增加,2050年后趋于不变。这将导致未来气候情景下,2025年-2100年的土壤碳氮储量较之当前各自提升5%。综上:气候变化及土地利用通过景观特征的变化改变关键种的适宜性分布及植被组成从而影响黑龙江流域的植物多样性及碳汇。这将使得未来情景下黑龙江流域的植物多样性及碳汇有5%–11%的提升潜力。因此未来气候变化下,主要的生态功能变化风险不大,但是景观特征对这些功能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未来应该加强相关研究。
梁陈涛[4](2021)在《武汉、南昌、长沙行道树特征分析》文中认为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快速准确的掌握城市行道树的结构特征和健康状况,有利于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进而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基于百度街景平台,利用街景测树法对长江中游主要城市武汉、南昌、长沙的行道树进行网络调查。共2828个样方、66498株行道树展开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行道树大小指标(树高、胸径、冠下高和冠幅)、健康指标(支架比例、枯稍比例、叶色不健康比例和死亡比例(和植被垂直结构配置等级;并且探究了不同行政区和不同城市化强度(环城道路发展下的城乡梯度)下行道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社会道路发展因素、地理因素与行道树特征复杂关系进行研究,为城市行道树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行道树大小、健康状况及垂直结构情况。武汉、南昌、长沙均以小树为主,但不同城市行道树大小差异显着。长沙行道树普遍较大,南昌行道树普遍较小。长沙市胸径较其他两个城市高出4~5.5 cm,冠下高高出14~51 cm,树高高出122~201 cm,冠幅高出155~164 cm。南昌市行道树林分健康状况优于武汉和长沙,虽然在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均在较低水平。并且武汉、南昌城市行道树叶色健康状况较为突出,分别达到了37%、65%。城市植被垂直结构配置以均以乔-灌-草为主,长沙市比重最低,但也在五成以上。长沙市裸地占比较大,达到了 15%,是其他两个城市的4-5倍。就树木长势而言,南昌市行道树长势较弱的比重较高,为44.63%,是武汉市的1.7倍,是长沙市的3倍。2、行道树结构与健康的空间分布特征。各指标空间分布显示出一致性梯度变化规律。从城乡结合部到市中心,行道树单个个体呈现增大趋势,而垂直结构则逐渐简单化。这种变化达到了显着性差异水平,但是差异水平有所不同,就垂直结构而言,武汉内外环相差1.2个等级,南昌内外环相差0.9个等级,长沙内外环相差1.8个等级。三个城市林分健康整体较好,虽然各行政区、环路间存在差异,但是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几乎每个城市外环区域的林分健康等级为一般或较差,其中武汉外环区域、南昌市整个西部区域叶色健康状况较差,武汉市外环的蔡甸区、江夏区支架比例较高,长沙市开福区支架比例较高。3、行道树健康与行道树大小、结构等级复杂关系分析。三个城市均表现出,行道树大小与健康多呈负相关关系,且较高等级的植被垂直结构往往能够增加树木不健康的风险。而不同城市之间,垂直结构等级对行道树健康指标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在武汉市随着垂直结构等级的增加,行道树支架比例和死亡比例存在增加的趋势。在南昌市随着垂直结构等级的增加,叶色不健康比例和支架比例有所增加。而长沙市,行道树支架比例叶色不健康、枯梢比例、死亡比例均随垂直结构等级的增加而增加。4、行道树特征、垂直结构与社会道路发展因子、地理因子复杂关系分析。社会道路因子、地理因子对行道树大小、健康和垂直结构的总解释力为17.3%。胸径、树高、冠下高、冠幅大小与车流量、人流量、商铺量多呈正相关关系,与行道树密度、车道数、绿化带宽度多呈负相关关系。垂直结构则与上述关系呈相反的关系。随着经、纬度的增加,林分支架比例升高,枯梢比例和叶片不健康比例下降。武汉、南昌、长沙行道树出现一些较大、较小、健康和不健康的情况,但是总体而言变化较为连续,无明显的分布差异。所有因子对行道树特征解释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利用行道树直接相关的周围环境因子进行评估,从而更有利于行道树的管理工作的进行。找出最关键指示因子对于阐明城市化形成原因、未来采取更加可靠措施构建更加可持续和有弹性森林的基础。基于这些简单的指示因子,可以把社会发展因素、地理因素与城市森林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综上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行道树整体健康状况良好,行道树个体较小,而且以复层结构为主。基于街景测量,针对树木大小、健康与垂直分布大范围、多指标更加全面性评价和空间图示,将更有助于基于数据的城市森林管理提升。为区域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行道树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李昂[5](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邹成成[6](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张梦[7](2020)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森林与城市景观建设、公园管理、城市规划等息息相关,它通过影响城市的物理空间和生物环境变化来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质量的下降,在城市CO2减排、空气净化、噪声降低、气候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土地利用剧烈变化,尤其是森林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碳储量和碳循环时空格局,从而影响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因此,监测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演变规律并评价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对城市规划、环境管理、森林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杭嘉湖为为例,利用Landsat TM和OLI遥感数据,采用C5.0决策树对杭嘉湖地区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分析近20年(2000-2018)城市扩张过程中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In TEC模型估算城市森林地上碳储量(AGC,Aboveground Carbon)、模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最后,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森林AGC和NEP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1.C5.0决策树精准提取得到近20年杭嘉湖土地利用信息,为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及对森林AGC和NEP的影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不同时期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均在90%以上,Kappa系数在0.87以上;城市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8年期间,杭嘉湖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市占整个研究区的面积从2000年的5.84%增加到2018年的21.32%,城市扩张过程中森林面积减少了约27,900 ha,这些减少的森林面积有71.05%是由于城市扩张造成的。2.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实现了城市森林AGC高精度估算。研究表明,不同时期随机森林模型估算AGC与实测AGC之间的相关指数R2在0.69至0.73之间,RMSE较小,在3.18 Mg·ha-1-4.84Mg·ha-1之间。分析表明,近20年期间,杭嘉湖地区森林碳储量和总碳储量均在逐渐增加,平均森林碳储量从2000年的10.14 Mg·ha-1增加到2018年的44.59 Mg·ha-1,森林总的碳储量从2000年的641.38 Mg C增加至2018年2472.51 Mg C,约2.85倍,但局部区域碳储量有减少现象,减少区域主要发生在湖州中部、富阳区和杭州以南等地区,下降幅度主要集中在10-20 Mg·ha-1之间。3.研究表明,InTEC模型能较好的模型杭嘉湖城市森林NEP,站点验证的模型R2在0.88以上,RMSE为59.87g C·m-2·yr-1;NEP时空分析表明,从2000年到2015年,杭嘉湖地区森林NEP总量从2000年的2.52Tg·C·yr-1增加到2018年的4.06Tg·C·yr-1,约1.61倍,但在部分森林面积较小的平原地区和城市扩张较为激烈的地区森林NEP也出现了减少现象,如平湖、海盐、桐乡、海宁和德清、余杭、杭州和萧山市,同时,在安吉、临安和富阳的主城区周围也出现了森林NEP的减少现象。4.分析表明,杭嘉湖地区城市扩张导致湖州、德清、余杭、富阳区、杭州市辖区、萧山市南部和余杭区南部地区森林碳储量下降,总碳储量减少了约415,193Mg,这部分森林面积约为3285.36 ha;另一方面,城市扩张导致了富阳区、杭州市辖区以及萧山区南部地区森林NEP的减少,由于城市扩张导致的森林NEP的减少面积约为21732.39ha,这些区域的森林总NEP约为0.07 Tg·C·yr-1;采用缓冲区对杭州、嘉兴、湖州主城区城市扩张及对森林碳储量和NEP的空间变化影响分析表明,城市扩张过程中主城区森林AGC和NEP呈大面积的减少,对城市森林碳汇功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王梦琪[8](2020)在《基于平原造林景观提升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黑庄户乡定辛庄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处于城市、乡村过渡地带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结构破碎、游憩功能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为北京地区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的重点打造区域,城市边缘区广大人工造林景观的进一步优化,将打破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发展的困境,充分发挥出多元、健康的城市边缘区绿地对生态人居环境的积极作用。文章首先对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及平原造林景观提升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梳理。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得出北京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发展及城市边缘区平原造林景观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系统性构建与模块化实施并行的城市边缘区造林景观提升方法,从宏观规划引导到微观优化实施层面进行展开,通过近自然城市森林生境营造、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地游憩功能提升、管理维护方式优化四个模块的组合,形成可行性较强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平原造林景观提升策略。最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北京朝阳黑庄户乡定辛庄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上述研究进行实践应用。本研究对于北京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广大基础造林的后续景观提升,以及结合人工造林地进行的多元化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思佳[9](2020)在《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与控制建议》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石油、煤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造成全球变暖,出现了温室效应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世界第一,因此中国正在积极主动承担减排责任,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而京津冀地区力求打造我国交通一体化、产业升级转移、生态环境保护核心都市圈,是节能减排的重点监测对象。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何控制京津冀地区的净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先,本文系统梳理了基础研究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综述,包括低碳城市基础理论、森林城市建设理论、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模型、二氧化碳情景模拟六个方面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对比国内外研究,多数文献主要从二氧化碳正向影响因子研究,鲜有文献分析负向因子;其次,计算了京津冀地区现有二氧化碳吸收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计算除了净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次,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分析城镇化率、能源消费强度、第二产业产值、林业投资、净二氧化碳吸收量、森林病虫鼠灾害面积等六个影响因子对净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城镇化率、能源消费强度、第二产业产值、森林病虫鼠灾害面积是对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起促进作用,林业投资、净二氧化碳吸收量对净二氧化碳排放起抑制作用;最后,根据第四章实验结果,设定了四种情景分别为:基线情景、强二氧化碳吸收情景、低能源消费情景、低森林病虫鼠灾害积情景。四种情景下减排贡献度排名为:强二氧化碳吸收情景>低森林病虫鼠灾害面积情景>低能源消费情景>基线情景。根据情景模拟结果提出三点对策:(1)鼓励低碳发展,控制能源消费;(2)提高森林管理,减少病虫鼠灾害;(3)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城市。
林霖[10](2020)在《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众多城市应对城市水安全问题的重点研究工作,而绿地是重要的天然海绵体。因此,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使绿地充分发挥其海绵效能对于城市的海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常规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对海绵建设做出响应内容,从而探索构建一套既能满足绿地基础功能(生态、游憩、景观、文化等),又能发挥城市绿地雨洪管理作用、满足城市雨洪调蓄需求的具有普适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以达到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辅助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目标。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计算机模拟法等研究方法,从绿地-水文数据库构建、规划范围海绵特性分析与海绵格局研判、绿地系统雨洪管理目标的确定、与海绵格局耦合的区域及新城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基于雨洪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类绿地规划及海绵建设指引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响应海绵理念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并以北京市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为实例,对规划方法进行实践,得到系列规划成果,证实了规划方法的可操作性。
二、中国城市森林的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森林的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林业 |
2.1.2 生态城市 |
2.1.3 园林城市 |
2.1.4 森林康养 |
2.1.5 生物多样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森林文化学 |
2.2.2 森林生态学 |
2.2.3 生态经济学 |
3 中方县城市概况 |
3.1 城市基本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2 生态环境概况 |
3.2.1 环境质量情况 |
3.2.2 自然资源情况 |
3.3 森林资源现状 |
3.3.1 林地资源 |
3.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
4 中方县创建森林城市评价分析 |
4.1 评定指标体系 |
4.2 灰色关联分析指标权重 |
4.2.1 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矩阵 |
4.2.2 灰色关联改良计算权重 |
4.3 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 |
4.3.1 评价等级标准确定 |
4.3.2 模糊关系矩阵建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情况分析 |
4.4.2 指标情况分析 |
5 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
5.1 规划原则 |
5.2 规划目标 |
5.2.1 总体目标 |
5.2.2 分期目标 |
5.3 规划布局 |
6 重点工程专项规划 |
6.1 城市森林网络工程 |
6.1.1 绿色廊道 |
6.1.2 绿色城镇 |
6.1.3 美丽乡村 |
6.1.4 郊野公园 |
6.1.5 绿色屏障 |
6.2 城市森林健康工程 |
6.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
6.2.2 树种配置 |
6.2.3 森林保护 |
6.3 城市林业经济工程 |
6.3.1 生态休闲旅游 |
6.3.2 林产基地 |
6.3.3 森林认证 |
6.4 城市生态文化工程 |
6.4.1 文化科普场所 |
6.4.2 生态标识 |
6.4.3 生态文化宣传 |
6.4.4 义务植树 |
6.4.5 科普教育活动 |
6.5 城市森林管理工程 |
6.5.1 支撑体系 |
6.5.2 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咨询表 |
附录B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打分表 |
附录C 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主要动植物 |
致谢 |
(2)长沙市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环境恢复性感知研究进展 |
1.3.2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定量分析法 |
1.6 研究过程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森林概念 |
2.1.2 环境恢复性感知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注意力恢复理论 |
2.2.2 亲自然设计理论 |
2.2.3 场所依赖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问卷指标选取与设计 |
3.1.1 指标的选取及确定 |
3.1.2 问卷设计 |
3.2 研究地概况 |
3.2.1 社会经济概况 |
3.2.2 城市森林概况 |
3.3 数据收集 |
3.3.1 预调研及数据预处理 |
3.3.2 正式调研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信效度分析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居民人口学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居民游憩行为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偏好与环境满意度分析 |
4.3.1 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偏好分析 |
4.3.2 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满意度分析 |
4.4 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感知分析 |
4.5 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感知的组间差异分析 |
4.6 城市森林环境偏好与环境恢复性感知的相关分析 |
4.6.1 影响显着分析 |
4.6.2 影响程度分析 |
4.6.3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检验及分析 |
4.7 城市森林环境满意度与环境恢复性感知的相关分析 |
4.7.1 影响显着分析 |
4.7.2 影响程度分析 |
4.7.3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检验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
附件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黑龙江流域景观与气候驱动的植物多样性和碳汇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景观特征与生态功能 |
1.1.1 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特征 |
1.1.2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1.1.3 景观特征与生态功能 |
1.1.4 生态阈值 |
1.2 气候变化对植物多样性及碳汇的影响 |
1.2.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
1.2.2 气候变化与植物多样性 |
1.2.3 气候变化与碳汇 |
1.2.4 MaxEnt模型与植物气候响应 |
1.3 树种及其功能组选择对碳汇的影响 |
1.3.1 树种差异对碳汇的影响 |
1.3.2 枯枝落叶、根系化学组成与土壤碳汇种间差异的关系 |
1.3.3 土壤组分与碳汇功能组间差异的关系 |
1.4 黑龙江流域概况与研究进展 |
1.4.1 黑龙江流域概况 |
1.4.2 黑龙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
1.4.3 黑龙江流域的气候变化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景观特征与植物多样性及碳汇的耦合关系及其阈值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2 景观指数计算公式 |
2.2.3 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构建 |
2.2.4 野外采样调查 |
2.2.5 植物多样性的计算以及碳汇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6 数据分析 |
2.3 景观特征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2.3.1 景观特征 |
2.3.2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2.4 41个匹配网格:景观指数、植物多样性、碳汇与土壤理化性质 |
2.4.1 景观指数 |
2.4.2 植物多样性、碳汇与土壤理化性质 |
2.5 RDA排序分析:耦合关系解析 |
2.5.1 景观水平 |
2.5.2 类别水平 |
2.6 景观指数的阈值效应分析 |
2.6.1 景观水平 |
2.6.2 类别水平 |
2.6.3 显着相关个数统计 |
2.6.4 基于阈值效应的景观格局调控建议 |
2.7 讨论 |
2.7.1 景观特征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碳汇的影响 |
2.7.2 如何科学的确定阈值效应? |
2.7.3 不确定性与建议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候变化下植物多样性及碳汇风险评估与土地利用贡献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2.1 气候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2 野外采样调查 |
3.2.3 植物多样性计算 |
3.2.4 碳汇计算 |
3.2.5 植物多样性-碳汇与气象因子回归关系的建立 |
3.2.6 风险评价方法 |
3.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黑龙江流域(中国)2021年-20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 |
3.4 不同气候情景下植物多样性及碳汇较基准期的变化 |
3.5 未来气候情景下植物多样性及碳汇风险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 |
3.5.1 未来气候情景下植物多样性风险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 |
3.5.2 未来气候情景下碳汇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 |
3.6 讨论 |
3.6.1 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的气候变化 |
3.6.2 气候变化对植物多样性及碳汇的影响 |
3.6.3 土地利用变化相关人为干扰的作用:减缓还是增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16个关键种气候适宜性分布区模拟与种间差异比较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关键种地理分布 |
4.2.2 环境因子 |
4.2.3 MaxEnt模型进行关键种的气候适宜性分布模拟 |
4.3 关键种气候适宜性分布MaxEnt模型模拟结果 |
4.3.1 MaxEnt模型模拟精度 |
4.3.2 环境因子对关键种适宜性分布的贡献量 |
4.3.3 各个关键种的适宜性分布 |
4.4 讨论 |
4.4.1 MaxEnt模型模拟结果的精度 |
4.4.2 各个关键种适宜性分布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差异 |
4.4.3 气候变化下各个关键种适宜性分布变化的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树种及其功能组差异对土壤碳汇功能影响与机制分析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研究方法 |
5.2.1 野外采样调查 |
5.2.2 土壤、枯枝落叶以及根系样品采集及后续处理 |
5.2.3 土壤组分分级 |
5.2.4 土壤、枯枝落叶以及根系样品相关指标的测定 |
5.2.5 原始土壤以及各土壤组分碳氮含量的测定与表达方式 |
5.2.6 MWD(平均重量直径)的计算 |
5.2.7 数据分析 |
5.3 土壤碳汇种间差异的枯枝落叶以及根系相关机制 |
5.3.1 樟子松、落叶松、榆树以及杨树的土壤C、N、P及其比值的种间差异 |
5.3.2 枯枝落叶化学组成的种间差异 |
5.3.3 根系化学组成的种间差异 |
5.3.4 林分结构的种间差异 |
5.3.5 土壤、枯枝落叶、根系的主被动关系及其与林分特征、树种、立地地理-气候条件的耦合关系解析 |
5.4 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碳汇差异的土壤组分机制 |
5.4.1 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团聚特性的差异:MWD和各组分的相对质量百分比 |
5.4.2 阔叶林和针叶林SOC的差异:原始土壤和3个土壤组分 |
5.4.3 阔叶林和针叶林TN的差异:原始土壤和3个土壤组分 |
5.4.4 阔叶林和针叶林C/N的差异:原始土壤和3个土壤组分 |
5.4.5 3个土壤组分对原始土壤中SOC和TN变化的贡献量 |
5.5 讨论 |
5.5.1 榆树的土壤碳氮截获更高而杨树消耗更多的土壤磷 |
5.5.2 樟子松的枯枝落叶更难分解,根系则没有发现一致的种间差异 |
5.5.3 阔叶林SOC和TN的累积量大于针叶林 |
5.5.4 阔叶林土壤团聚体对SOC和TN的保护作用比针叶林更强 |
5.5.5 来自地理气候因素、土壤基质以及采样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 |
5.5.6 排除地点的影响可以增加种间差异的显着性 |
5.5.7 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植物多样性及碳汇提升潜力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研究方法 |
6.2.1 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利用数据及阔叶林针叶林分布面积 |
6.2.2 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碳汇提升计算方法 |
6.2.3 土壤碳汇提升计算方法 |
6.3 黑龙江流域(中国)植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碳提升潜力 |
6.3.1 2020年-2100年土地利用变化 |
6.3.2 2020年-2100年植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碳变化 |
6.3.3 植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碳提升潜力 |
6.4 黑龙江流域(中国)土壤碳汇提升潜力 |
6.4.1 2020 年-2100 年阔叶林、针叶林面积变化 |
6.4.2 2020年-2100年0-20cm土壤碳氮储量变化 |
6.4.3 土壤碳氮储量提升潜力 |
6.5 讨论 |
6.5.1 未来气候情景下森林面积的增加导致了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碳的增加 |
6.5.2 未来土壤碳汇的提升应该被纳入生态系统的碳汇估算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武汉、南昌、长沙行道树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
1.1.1 城市森林概念及国内外发展历史 |
1.1.2 城市化活动与城市森林 |
1.2 行道树研究概况 |
1.2.1 行道树概念及功能 |
1.2.2 行道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行道树与城市化关系研究概况 |
1.2.4 行道树与城市道路发展因子及周围环境关系研究概况 |
1.3 长江中游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
1.4 行道树调查方法研究概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武汉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健康状况、植被垂直结构研究 |
2.1 区域研究概况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于街景照片行道树数据的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行道树大小指标频率及空间分布 |
2.3.2 行道树健康状况频率与空间分布 |
2.3.3 行道树垂直结构频率及空间分布 |
2.3.4 不同行政区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及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
2.3.5 不同环路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及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
2.3.6 武汉市行道树大小、健康状况、垂直结构复杂关系分析 |
2.4 讨论 |
2.4.1 武汉市城市路边森林的结构组成、健康、垂直结构区域化评价 |
2.4.2 武汉市行道树管理:问题与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3 南昌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健康状况、植被垂直结构研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行道树大小频率与空间分布 |
3.2.2 行道树健康频率与空间分布 |
3.2.3 植被垂直结构频率分布和空间分布 |
3.2.4 不同行政区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及垂直结构差异 |
3.2.5 不同环路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
3.2.6 南昌市行道树健康与大小、垂直结构复杂关系分析 |
3.3 讨论 |
3.3.1 南昌市不同区域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及评价 |
3.3.2 针对南昌市行道树大小、生长状况的管理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沙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健康状况、植被垂直结构研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行道树大小频率分布与空间分布 |
4.3.2 行道树健康情况频率分布与空间分布 |
4.3.3 植被垂直结构频率分布与空间分布 |
4.3.4 不同行政区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及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
4.3.5 不同环路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
4.3.6 行道树健康与大小、垂直结构复杂关系分析 |
4.4 讨论 |
4.4.1 长沙市不同区域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及评价 |
4.4.2 针对长沙市行道树大小、生长状况的管理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三个城市行道树结构特征、生长状况、植被垂直结构差异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3.1 三个城市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 |
5.3.2 三城市城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健康状况与社会道路发展因子、地理因子复杂关系分析 |
5.4 讨论 |
5.4.1 三城市行道树特征 |
5.4.2 城市行道树管理建议 |
5.4.3 客观的评估方法更有效和准确:基于街景测量城市森林的优势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
1.2.2 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估算方法研究 |
1.2.3 城市化对于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与资料 |
2.2.1 遥感数据与预处理 |
2.2.2 样地调查数据 |
2.2.3 InTEC模型模拟碳循环所需数据 |
3 杭嘉湖土地利用时空演化遥感监测及对森林的影响 |
3.1 C5.0决策树概述 |
3.2 分类决策树规则的构建 |
3.3 决策树规则及分类结果 |
3.3.1 分类决策树及变量分析 |
3.3.2 分类结果及精度验证 |
3.4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
3.4.1 城市扩张评价方法 |
3.4.2 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
3.5 城市扩张对森林时空分布的影响 |
3.6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3.5.1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方法 |
3.5.2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杭嘉湖森林地上碳储量遥感估算 |
4.1 随机森林碳储量估算 |
4.1.1 随机森林算法介绍 |
4.1.2 森林碳储量模型构建 |
4.2 RF参数优化及变量分析 |
4.2.1 RF参数优化 |
4.2.2 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
4.2.3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3 碳储量模拟结果及精度分析 |
4.4 碳储量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杭嘉湖森林NEP时空模拟 |
5.1 InTEC模型介绍 |
5.2 森林NEP模拟过程 |
5.3 InTEC模型优化验证结果 |
5.4 森林NEP时空动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扩张对森林碳储量和NEP的影响 |
6.1 城市扩张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
6.2 城市扩张对森林NEP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基于平原造林景观提升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黑庄户乡定辛庄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进程加重生态人居问题 |
1.1.2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发展面临压力 |
1.1.3 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与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建设有机融合 |
1.1.4 城市边缘区平原造林景观现状需进一步提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 |
1.4.2 实地调研 |
1.4.3 案例研究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 |
2.1.1 城市边缘区 |
2.1.2 绿色空间 |
2.1.3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 |
2.2 平原造林景观提升 |
2.2.1 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 |
2.2.2 平原造林的概念涵义 |
2.2.3 景观提升 |
2.3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2 近自然林业理论与近自然森林理念 |
2.3.3 城市森林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4.1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平原造林相关研究综述 |
3 北京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平原造林现状研究 |
3.1 上位规划政策解读 |
3.1.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
3.1.2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年—2020年)》 |
3.1.3 《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
3.2 北京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建设现状 |
3.2.1 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 |
3.2.2 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 |
3.2.3 绿色通道建设 |
3.3 北京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建设中的问题 |
3.3.1 格局结构破碎化,空间连续性差 |
3.3.2 环境受污染侵蚀,生态可持续性差 |
3.3.3 塑造与管理不足,景观体验性差 |
3.4 北京城市边缘区平原造林景观现状 |
3.4.1 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情况 |
3.4.2 平原百万亩造林分类 |
3.4.3 北京城市边缘区平原造林景观现状 |
3.5 北京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平原造林景观现状问题 |
3.5.1 绿色森林空间不足,空间格局需要进一步完善 |
3.5.2 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景观效果有待提升 |
3.5.3 基础设施较差,林地景观游憩功能有待加强 |
3.5.4 经营培育技术不足,管理维护不当 |
4 国内外案例研究 |
4.1 北京海淀中关村森林公园 |
4.1.1 项目概述 |
4.1.2 设计分析 |
4.1.3 借鉴意义 |
4.2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
4.2.1 项目概述 |
4.2.2 设计分析 |
4.2.3 借鉴意义 |
4.3 法国苏塞公园 |
4.3.1 项目概述 |
4.3.2 设计分析 |
4.3.3 借鉴意义 |
4.4 上海浦江郊野公园 |
4.4.1 项目概述 |
4.4.2 设计分析 |
4.4.3 借鉴意义 |
4.5 曼谷都市森林公园 |
4.5.1 项目概述 |
4.5.2 设计分析 |
4.5.3 借鉴意义 |
4.6 香港郊野公园体系 |
4.6.1 项目概述 |
4.6.2 设计分析 |
4.6.3 借鉴意义 |
5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平原造林景观提升设计策略 |
5.1 总体设计原则 |
5.1.1 生态优先 |
5.1.2 整体协调 |
5.1.3 功能复合 |
5.1.4 地域特色 |
5.1.5 人性参与 |
5.2 系统性的造林景观提升途径 |
5.2.1 规划引导层面 |
5.2.2 优化实施层面 |
5.3 造林景观提升主导类型 |
5.3.1 生态主导型 |
5.3.2 游憩主导型 |
5.3.3 滨水廊道复合型 |
5.4 模块化的造林景观提升策略 |
5.4.1 近自然城市森林生境景观营造 |
5.4.2 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 |
5.4.3 林地游憩服务功能综合提升 |
5.4.4 管理维护方式优化 |
6 北京市黑庄户乡定辛庄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
6.1 项目背景 |
6.1.1 政策解读 |
6.1.2 上位规划解读 |
6.2 区位分析 |
6.2.1 场地区位 |
6.2.2 周边用地分析 |
6.2.3 周边交通分析 |
6.2.4 周边公园绿地分析 |
6.2.5 区域人文概况 |
6.3 场地现状分析 |
6.3.1 红线范围 |
6.3.2 现状用地类型分析 |
6.3.3 现状平原造林分析 |
6.3.4 现状水文分析 |
6.3.5 现状基质分析 |
6.3.6 现状高程分析 |
6.3.7 现状交通分析 |
6.4 设计目标与策略 |
6.4.1 设计目标愿景 |
6.4.2 规划设计策略 |
6.5 总体规划设计 |
6.5.1 总体规划 |
6.5.2 景观空间结构 |
6.5.3 景观功能分区 |
6.5.4 公园路网规划 |
6.5.5 公园竖向设计 |
6.5.6 公园水系设计 |
6.5.7 基础服务设施 |
6.6 分区节点设计 |
6.6.1 北部 |
6.6.2 西部 |
6.6.3 南部 |
6.7 专项设计 |
6.7.1 水网设计专项 |
6.7.2 驳岸设计专项 |
6.7.3 道路设计专项 |
6.7.4 活动规划专项 |
6.7.5 植物种植设计专项 |
6.7.6 材料利用专项 |
6.7.7 照明设计专项 |
6.8 经济技术指标 |
7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9)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与控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地区及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低碳城市建设理论 |
2.1.2 森林城市建设理论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 |
2.2.2 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 |
2.2.3 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模型 |
2.2.4 二氧化碳排放预测分析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 |
2.3.2 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 |
2.3.3 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模型 |
2.3.4 二氧化碳排放预测分析 |
2.4 国内外文献研究对比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
3.1.1 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3.1.2 人体呼吸作用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3.1.3 京津冀地区废弃物处理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3.1.4 京津冀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
3.2 京津冀地区二氧化碳吸收量 |
3.2.1 京津冀地区森林二氧化碳吸收量 |
3.2.2 京津冀地区耕地二氧化碳吸收量 |
3.2.3 京津冀地区草地和湿地二氧化碳吸收量 |
3.3 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4.1 构建指标体系 |
4.2 构建SVM模型 |
4.3 数据分析过程 |
4.4 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京津冀地区二氧化碳影响因素贡献潜力研究 |
5.1 基线情景描述及参数设定 |
5.2 非基线情景假设及参数设定 |
5.2.1 强二氧化碳吸收情景参数设定 |
5.2.2 低能源消费情景参数设定 |
5.2.3 低森林病虫鼠灾害面积情景参数设定 |
5.3 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预测情景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总结与对策建议 |
6.1 总结 |
6.2 对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2 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与海绵城市相关的进展 |
2.1 绿地的海绵功能 |
2.2 相关实践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3 案例研究 |
3.1 厦门翔安新城港汊流域南片区城市绿地雨洪管理 |
3.1.1 项目背景 |
3.1.2 规划策略 |
3.1.3 借鉴经验 |
3.2 通辽市城市绿地雨洪管理规划 |
3.2.1 项目背景 |
3.2.2 规划策略 |
3.2.3 借鉴经验 |
3.3 孟州市绿地系统规划 |
3.3.1 项目背景 |
3.3.2 规划策略 |
3.3.3 借鉴经验 |
3.4 迁安市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研究 |
3.4.1 项目背景 |
3.4.2 规划策略 |
3.4.3 借鉴经验 |
3.5 哥本哈根暴雨准则 |
3.5.1 项目背景 |
3.5.2 规划策略 |
3.5.3 借鉴经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 |
4.1 绿地系统规划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关键 |
4.1.1 定量科学分析,明确“海绵”需求 |
4.1.2 建立系统思维,“海绵”理念贯穿 |
4.2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地系统规划响应 |
4.2.1 构建绿地-水文数据库 |
4.2.2 基于海绵视角的现状分析 |
4.2.3 区域及城区海绵格局研判 |
4.2.4 确定绿地系统雨洪管理目标 |
4.2.5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的区域绿地规划 |
4.2.6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的城区绿地规划 |
4.2.7 技术路线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5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 |
5.1.2 自然条件 |
5.1.3 其他发展条件 |
5.2 绿地-水文数据库 |
5.3 基于海绵视角的现状分析 |
5.3.1 绿地海绵建设现状 |
5.3.2 区域及新城海绵特性分析 |
5.3.3 SWOT分析 |
5.3.4 绿地建设方向 |
5.4 区域及城区(新城)海绵格局研判 |
5.4.1 区域海绵格局研判 |
5.4.2 城区(新城)海绵格局研判 |
5.5 规划总则 |
5.5.1 规划范围、期限、规模 |
5.5.2 规划依据 |
5.5.3 规划目标和规划指标 |
5.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区域绿地规划 |
5.6.1 区域绿色空间结构布局 |
5.6.2 各类区域绿地规划 |
5.7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
5.7.1 新城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
5.7.2 新城各类绿地规划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名单 |
致谢 |
附录 A 平谷新城公园绿地规划海绵建设建议一览表 |
附录 B 新城规划绿地实现雨洪调蓄目标情况核验计算书 |
附件 |
四、中国城市森林的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D]. 刘新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长沙市居民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感知研究[D]. 刘爱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黑龙江流域景观与气候驱动的植物多样性和碳汇变化研究[D]. 魏晨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4]武汉、南昌、长沙行道树特征分析[D]. 梁陈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循环的影响[D]. 张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8]基于平原造林景观提升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黑庄户乡定辛庄公园为例[D]. 王梦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9]京津冀地区净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与控制建议[D]. 杨思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D]. 林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