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揭牌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揭牌

一、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揭牌(论文文献综述)

黄宝印[1](2021)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梁传杰,丁一杰[2](2021)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演变轨迹与演进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经历了制度模仿期、制度初建期、改革探索期、招考分离试点期和深化改革期,不同阶段在招生主体、招生类型、招生规模、招生形式、招生机制上呈现出鲜明特征;其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行政类主体、高校类主体和市场类主体的博弈与均衡,反映了行政类主体的权力主动让渡、高校类主体的角色转换和市场类主体的有限承接。

程腾[3](2021)在《巴旦木仁的气调辅助射频杀菌方法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巴旦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日益提升,巴旦木等坚果产品消费市场逐渐增大。巴旦木在收获、干燥、运输及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土壤、水或者空气中的沙门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巴旦木在被消费者食用前,可能会被贮藏12个月或者更久,由于贮藏时巴旦木的水分一般在8%左右,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是,近年来很多关于沙门氏菌感染的病例与贮藏期间巴旦木相关。此外,美国农业部规定在出口前巴旦木中的食源性病原菌,需要达到至少4-log的杀菌水平,以满足安全的食用要求。因此,探究影响巴旦木中目标菌的存活及耐热性的影响因素,对坚果工业寻求有效的灭菌工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巴旦木仁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目标菌的热致死动力学研究、杀菌效果验证、和灭菌机制的探究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气调加热板系统,在加热过程中改变气体浓度,研究在不同加热速率、目标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目标菌的热致死动力学,快速、全面地获取目标菌气调-热致死动力学参数;(2)利用微生物加热板系统,研究不同的包装方式、气体浓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的预处理对目标菌耐热性的影响。并检测贮藏条件(气体浓度、水分活度)等的变化规律;(3)通过得到的气调预处理热致死动力学参数,对射频杀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自由震荡式射频系统,验证气调包装预处理辅助射频杀菌方法的杀菌效果;(4)利用得到的气调-热致死动力学参数,优化加热过程中同时进行气调辅助的射频杀菌工艺。用50Ω射频系统验证杀菌效果,最后评价处理后巴旦木仁主要品质指标;(5)对接菌巴旦木粉进行气调-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肠杆菌表面形态变化,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气调-热共同作用下,目标菌的差异基因变化情况,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上探究气调-热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大肠杆菌的D值和z值在非气调(21%O2,0%CO2)处理时,显着(p<0.05)大于气调(2%O2,20%CO2)处理时的数值。气调处理(2%O2,20%CO2)时,要达到5-log的杀菌要求,需要在75℃保温43 min;在加热速率大于等于1℃/min时,继续增加加热速率,对大肠杆菌D值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在加热速率小于1℃/min时,非气调处理大肠杆菌D值随着加热速率的减小而增大,气调处理大肠杆菌D值随着加热速率的减小而减小。(2)贮藏期间样品含水率、水活度、包装袋内气体浓度相对稳定。贮藏期间大肠杆菌ATCC 25922存活曲线和热致死曲线分别可用Weibull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随着贮藏温度的增加,气体浓度在减少大肠杆菌数量上和减少大肠杆菌的D值的效果更加显着。在长期的贮藏过程中,常温下采用气调包装有助于减少低水分巴旦木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和降低大肠杆菌的耐热性;将气调包装放在24℃环境中贮藏12个月,含水率为6.0%(w.b.)巴旦木粉中大肠杆菌ATCC 25922数量下降2.55 log/CFU,在75℃下保温50.4 min能够达到4-log的杀菌要求,与常规气调包装相比,在75℃的D值下降31.2%。(3)气调包装预处理期间贮藏条件如气体浓度、样品含水率、水活度等相对稳定,射频加热过程中接菌区域的温度在目标温度±2℃之内;在24℃气调包装预处理12周后,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耐热性减弱,在75±2℃达到4-log的杀菌要求,需要保温的时间为18±1 min,比常规包装预处理降低40%的杀菌时间;样品的脂肪酸和过氧化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但是仍然在可接受的水平(脂肪酸<0.6%,过氧化值<1.0 meq/kg),处理前后巴旦木颜色参数没有显着变化,处理后样品的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坚果工业要求。(4)气调-射频系统气密性和气体浓度相对稳定。处理前后和贮藏期间样品含水率和水活度有所降低,但是较小的下降范围对大肠杆菌存活数量不产生主要影响。升温阶段选用射频功率水平为900 W,间距为11.5 cm,达到快速升温的效果。保温阶段,依据不同的处理条件,将射频输入功率从900 W减少到25-225 W的范围,从而维持接菌区域的温度为75±3°C;射频加热过程中通入改变浓度的气体(20%CO2和2%O2),能降低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耐热性,在75±3℃达到4-log的杀菌要求,需要保温的时间为21±1 min,比射频加热过程中通入常规气体(0%CO2和21%O2)减少38%的杀菌时间;处理后巴旦木仁的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坚果工业要求(过氧化值<1.0meq/kg,脂肪酸<0.6%,L*>4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气调-热处理组样品在达到目标温度时,大肠杆菌表面出现了少量的收缩和变形,常规气体组与改变浓度气体组形变差别不大。继续保温10 min的气调-热样品中,能观察到大肠杆菌表面形态出现了明显的收缩和变形,改变浓度气体组的形变程度稍大于常规气体组;转录组数据分析可知,RA与CA组样品相比有23个差异基因(18个上调基因和5个下调基因),RAT与CAT组样品相比有381个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在代谢、细胞部分、催化活性、结合等功能富集。与对照组O相比,处理组在细胞生长、代谢过程、再生产、翻译调节器活动等功能的表达基因数目下调,在氮代谢、硫利用等功能的表达基因数目上调。常规气调组RA、RAT与改变浓度气调组CA、CAT相比,应激反应、再生产过程、大分子复合物等功能的表达基因数目上调,信号转导活动、碳利用等功能的表达基因数目下调;KEGG信号通路富集得出,常规气调组RA、RAT与改变浓度气调组CA、CAT相比,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代谢途径、两组分系统和核糖体等通路。

杨彪[4](2021)在《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乳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主要由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决定,因此检测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乳制品加工和奶牛日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检测方法分别是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烘箱干燥法等,这些方法准确性和重复性较高,但存在检测速度较慢、操作复杂且每次只能测量一种乳成分的不足。为了克服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声学、电学、光学等技术开发了多种牛乳主要成分检测仪。其中光学方法由于检测速度快且能同时测量多种乳成分等优点,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但目前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光学参数,如约化散射系数(μs’)和吸收系数(μa)等的影响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均质处理提高牛乳成分预测精度的原因尚不明确;市场上的乳成分检测仪体积和功耗较大,难以实现牛乳成分现场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光谱法的牛乳成分检测方法与便携式仪器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积分球技术和逆倍增算法,研究了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对其500-950 nm波长范围内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牛乳中脂肪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其μs’线性升高;加入酪蛋白之后,牛乳μs’变大,但μs’的变化幅度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不明显;加入乳糖之后,牛乳μs’变化不大且无明显规律;牛乳的μa值远小于μs’且受乳成分影响较小。该结果解释了为何采用反射光谱采集方式预测牛乳成分精度较高,为确定乳成分检测仪光谱采集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2)研究了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对牛乳样本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和漫反射多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3-663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吸光度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总固形物、脂肪、蛋白质和乳糖;在633-1122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漫反射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脂肪、总固形物、蛋白质和乳糖;在410-940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漫反射多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脂肪、总固形物、蛋白质和乳糖。该结果为采用光谱技术预测牛乳各主要成分精度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3)研究了均质压力与牛乳粒径分布的关系。分析了高压均质压力对牛乳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和漫反射多光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上升,牛乳分散体系中微粒尺寸明显减小,各种微粒的粒径更加接近;在183-461 nm波长范围内,均质压力的改变对其光谱影响较大,对其光谱稳定性的影响与波长有关;在633-1122 nm波长范围内,均质乳的漫反射率略大于生鲜乳,且光谱稳定性更高;在901-1725 nm波长范围内,均质乳的漫反射率大于生鲜乳且光谱稳定性更高。该结果解释了为何高压均质处理会提高基于光谱技术的乳成分检测精度。(4)以微型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仪为光谱检测模块,微型卤钨灯为光源,开发了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并编写了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检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的乳成分检测仪检测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4%,0.14%,0.08%和0.27%。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10%,0.12%,0.08%和0.21%。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为中小养殖场或乳制品企业快速、现场检测多种乳成分提供了技术支持。(5)以微型紫外/可见光谱仪为光谱检测模块,氘灯为光源,开发了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并编写了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生鲜乳和均质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的乳成分检测仪检测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的RMSE分别为0.35%、0.19%、0.13%、0.46%;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17%、0.14%、0.09%、0.27%。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技术也能用于牛乳多成分、快速、现场检测,但精度低于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乳成分检测仪。(6)以多光谱传感器作为光谱检测模块,微型卤钨灯作为光源,开发了基于多光谱技术的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编写了配套的多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生鲜乳和均质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乳成分检测仪在测量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时的RMSE分别为0.37%、0.34%、0.16%、0.53%,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23%、0.31%、0.14%、0.41%。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为小型养殖场超低成本、现场乳成分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李超[5](2021)在《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号)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学位培养的首要责任。云南地处我国西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提升,结构逐渐优化,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够完备,培养质量还不能够很好满足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研究并解决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有利于云南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升云南省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素质,服务创新型云南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并结合相关统计分析技术与方法,梳理我国和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调查发现高等学校层面存在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案例教学实施不力、专业实践执行不力、学位论文训练不足、导师队伍建设不强等问题。教育理念落后、省级层面统筹力度不足以及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提高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从促进专业学位培养系统性、整体性进行优化和改良,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从教育理念、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应当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和协同的教育理念,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学校应全面育人,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对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丰富基于省份的、中观层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以期能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全面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孙建辉[6](2021)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成为工科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人才培养层面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及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日益关注。如何真正提升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国内外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依据“四螺旋”理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PDCA”(Plan、Do、Check、Act)理论与系统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评价与监督四个维度出发,对国内外5所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E大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为具体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调研,发现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调研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比较发现,国内外高校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和评价监督四个维度都明确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各高校在不同维度都拥有值得借鉴的优势,如模块化的实践课程设置、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以高校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第二,通过实证调研发现,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整体满意度较好,但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双导师制职责不清、实践基地利用率不高、考核与专业实践相关性不大、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等不足;第三,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当明确工程硕士的法律地位、完善学位质量评价监督机制、鼓励组织多层面的交流活动;其次,高校应当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提高课程实践性与跨学科性、打造“双师同堂”授课模式、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带教”制度提升同伴学习效果;再次,企业应加强实践效果的评价信度、为高校模块化课程提供支持、构建网络化的专业实践教学和管理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最后,社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作用,完善问题评价与反馈机制。

马俊怡[7](2021)在《纳米铁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氨酸转化特性与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厌氧消化过程中因底物营养成分与微生物代谢需求不匹配而引起的脂肪酸和氨氮积累,会抑制厌氧微生物活性,进而严重阻碍厌氧消化的正常运行。解决氨氮和脂肪酸积累导致的抑制问题,是维持厌氧消化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研究发现,将生物炭应用于厌氧消化,具有提质增效的功能和特效。生物炭作为电子传递载体,参与并加速互营微生物种间交流,是其介导厌氧消化提质增效的潜在作用机制。鉴于此,以生物炭对厌氧消化氨氮和脂肪酸转化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为基础,引入纳米铁作为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解抑增效耦合剂,开展生物炭耦合纳米铁调控鸡粪厌氧消化氨氮和脂肪酸抑制机制研究,旨在为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揭示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的规律和机制,论文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探究生物炭介导对鸡粪序批式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化以及氨氮、有机酸转化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连续厌氧消化试验,探索生物炭介导对产甲烷特性、料液转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引入具有良好反应活性的导电材料纳米铁作为耦合剂,探索在外加抑制条件下,纳米铁与生物炭耦合介导对鸡粪厌氧消化甲烷产量、底物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响应面优化的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对甲烷产量的强化效果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更为显着。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在1.8%~5.2%VS的范围内增加,产甲烷停滞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累积产甲烷量、最大产甲烷速率、消化料液的pH值和自由氨浓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消化料液的电导率、乙酸、丁酸、乳酸浓度和总氨氮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在鸡粪负荷为58.1 g VS/L条件下,3.5%VS的生物炭添加量可有效避免有机酸积累,使乙酸、丁酸和乳酸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与最高水平相比分别下降了25%、50%和45%。(2)生物炭介导连续厌氧消化特性与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炭介导在促进大分子难溶性底物向溶解态转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溶解态有机碳/乙酸向甲烷的转化,使单位VS日产甲烷量增加12%。生物炭介导可以缓解丙酸积累,使其浓度显着降低57%;可以在厌氧消化系统可耐受的阈值范围内,提高铵离子的浓度以中和逐渐积累的有机酸,强化厌氧消化系统的缓冲能力。在高浓度丙酸环境中,生物炭可以富集重要的水解产酸细菌和可通过直接种间电子传递途径代谢多种营养物质的甲烷八叠球菌属。生物炭强化厌氧消化效能的潜在机制是建立多种产甲烷途径。(3)生物炭纳米铁介导鸡粪厌氧消化产气及碳素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添加2 g/L甘油三油酸酯(GTO)明显抑制鸡粪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使累积产甲烷量下降26%。生物炭耦合6 g/L纳米铁介导的酸抑制厌氧消化系统累积产甲烷量最高,为315 mL/g VS,与未调控的酸抑制对照组相比提升51%。添加5 g/L氯化铵和2 g/L GTO对鸡粪厌氧消化产生明显的协同抑制效应,使累积产甲烷量下降29%。生物炭耦合6 g/L纳米铁对氨酸协同抑制调控效果较优,其累积产甲烷量为292 mL/g VS,与未调控的对照组相比提升45%。氨酸协同抑制会阻碍有机质甲烷化进程,导致厌氧消化系统内有机碳大量积累,生物炭耦合纳米铁对此现象调控效果较好,可促进有机质向甲烷的转化率。(4)生物炭纳米铁介导鸡粪厌氧消化脂肪酸和氨氮转化特性。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生物炭介导可缓解有机碳浓度的剧烈波动。添加1 g/L纳米铁可促进水解酸化作用,但对产甲烷的强化效果不明显。添加6 g/L纳米铁有助于水解产酸和产甲烷作用高效协同,并快速达到平衡状态。生物炭耦合纳米铁介导的厌氧消化系统总有机碳浓度、pH值和总氨氮浓度变化的稳定性弱于生物炭介导的厌氧消化系统,但强于纳米铁介导的系统。借助生物炭优良的载体特性,可使纳米铁对厌氧消化的强化作用稳定发挥。未添加GTO的鸡粪单独厌氧消化组总氨氮浓度和电导率在所有处理中数值最低,酸抑制条件下NH4+的释放量增加以强化缓冲作用。(5)生物炭纳米铁介导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机制。结果表明,酸抑制条件下,厌氧消化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可代谢含氮物质的菌群和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升高。生物炭在酸抑制条件下富集了介导厌氧消化可还原硝酸盐的嗜碱菌属,促进厌氧消化系统中氮素的去除率。生物炭耦合6 g/L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有助于梭菌属、Caldicoprobacter、嗜碱菌属和棒杆菌属均匀分布;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富集了双歧杆菌属和科林斯菌属,提高了广古菌门的丰度。富集重要产酸菌以及代谢功能基因,是其强化厌氧消化有机质降解和产甲烷效能的潜在作用机制。生物炭和纳米铁可以直接替代微生物之间大量冗余的电子转移过程,缩短产甲烷停滞期,及时消耗氨氮和有机酸,从而缓解其积累。

卜令昕[8](2021)在《结构化果园苹果收获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苹果收获具有劳动力需求大、劳动强度高、季节特征明显的特点,研发苹果收获机器人对水果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应对日益显现的老龄化趋势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苹果收获机器人的各主要部分的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并且苹果的识别定位和苹果收获机器人的姿态控制等问题都制约了苹果收获机器人的作业效果。因此,本文以苹果收获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围绕苹果收获机器人采摘姿态优化展开研究,涉及末端执行器与果实的交互作用、深度学习与果实识别和机械臂控制方面的功能实现和试验验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包括:(1)建立了枝条-果柄-果实的有限元模型,为末端执行器的抓握和损伤评估以及采摘动作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横观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模型建立枝条和果柄模型,通过试验得到枝条轴向弹性模量(Ebz)、枝条径向弹性模量(Ebr)、果柄轴向弹性模量(Esz)和果柄径向弹性模量(Esr)分别为181.69±17.88 MPa、29.81±4.02 MPa、106.42±13.30MPa和10.34±3.59 MPa;枝条和果柄的异性平面弯剪模量分别为337.05±66.52MPa(Grb)和46.90±11.62 MPa(Grs)。通过本构关系,令枝条和果柄的同性面泊松比(μXY)为0.4,得到枝条(Gb XY)和果柄(Gs XY)轴向扭转剪切模量的估算值分别为10.65 MPa和3.70 MPa;枝条(μbr)和果柄(μsr)的异性面泊松比的估算值分别为0.20和0.11。基于内聚力模型对枝条和果柄之间的分离层进行了建模。分离层的最大牵引力(Ti,max)、最大牵引位移(δm)和断裂能释放率Gic分别为5.01±0.68 MPa,0.29±0.04 mm和0.71±0.04 k J/m2。通过Abaqus软件对枝条-果柄模型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对枝条-果柄连接的断裂过程做出预测。(2)分析了不同采摘方式对果实分离的影响。通过水平拉、垂直拉、弯转和扭转四种基本采摘动作的采摘试验,对果实分离载荷以及果实-果柄-果实的形状特征对采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采摘过程中,拉力,包括水平拉力和垂直拉力,是造成果实分离的主要因素。使果实分离所需切向力明显小于所需的法向力。果柄与枝条垂直的状态下,垂直拉力可能导致果柄拔出。果柄较长的果实需要较大的位移和角度来破坏枝条-果柄连接,增加了采摘失败的风险。基于建立的枝条-果柄-果实有限元模型对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弯转角速度和扭转角速度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仿真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果实分离力的显着性影响,并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平横拉、弯转和扭转的组合为的最佳采摘动作,可以为苹果采摘机器人机械臂路径规划提供参考。(3)基于有限元法分析了柔性三指FRE结构的末端执行器的抓握能力以及评估对果实损伤的可能性。通过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讨论了软指材料硬度、果实质心到手掌距离和果实大小对拉力的显着性影响,并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PU硬度、水果质心到水果距离以及果实尺寸是影响末端执行器抓握能力的显着性因素;以最大拉力为优化指标,确定TPU硬度为90HA,果实质心到手掌距离为65mm;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两者相关系数R2=0.8221。通过果肉的拉伸和压缩试验建立苹果果肉的损伤塑性模型。在抓握过程损伤评估仿真试验中,果皮Mises应力最大为0.159 MPa,果肉最大应力为0.082MPa,接触压力最大为4.178N;验证试验中,薄膜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仿真试验接触力最大位置,最大接触力为4.572 N。最大接触力仿真值与实际最大接触力的误差为8.62%。仿真与验证试验均表明该柔性三指末端执行器可以实现苹果的无损抓取。(4)基于人手动作捕捉数据和采摘动作优化仿真试验提出两种采摘动作,在ROS中使用Moveit进行路径规划,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使用NOKOV动作捕捉系统采集人摘苹果时的上臂动作,通过路径规划使机器人能够“拟人化”采摘。针对XARM 5Lite在Move It中完成建模和规划组的配置;选用开源运动规划库中的RRTConnect算法对拟人动作和“横拉-弯”动作路径规划进行了的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基于Move It的机械臂路径规划可以实现预期目标。(5)研发的苹果收获机器人集成视觉系统、控制系统、末端执行器和机械臂等模块,实现自动采摘功能,实验室和果园试验表明苹果收获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果园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收获机器人的总成功率为81.60%,其中拟人动作的采摘方法的收获成功率为80.17%,采用“横拉-弯”采摘动作收获方法的成功率为82.93%。造成采摘失败的原因为深度失准,分离失败和抓握受阻。“横拉-弯”采摘动作和拟人采摘动作的果实平均最大分离力分别为10.12N和8.63N。拟人采摘动作的末端动态载荷较小,使机械臂的整体负载降低,但由于果实的滑移降低了采摘成功率;“横拉-弯”的采摘动作的时间较短,收获成功率较高。两种采摘动作都没有导致果柄拔出或果肉损伤。两种采摘方法都显示出应用于收获机器人的潜力。

赵朋[9](2021)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文件精神,我国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先后有10届研究生毕业。如何做好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不断夯实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工程,相关各部委及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印发各类政策文件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但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不足,在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进步的趋势下,必须不断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需要,突出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这一实践取向符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质量效益”的要求。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首先是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开展系统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关键问题强化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并对各个培养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要想将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做好,必须全面检测培养质量。建立一个科学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探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科学地选择和使用质量评价工具是前提。在本研究中,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人访谈法。在文献、相关政策文本以及评价模型分析基础上,以CIPP评价模式为依据,建立起结构维度,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输出评价四个要素出发,编制出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的系列问卷,并进行信度检验与结构方程效度检验,使之达到测量学标准。在调查实施阶段,用编制好的系列问卷,分别调查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216人,校内管理者65人、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325人等不同主体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认识与看法,从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实证调查与访谈结果,再结合理性探索,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剖析原因。在上述基础上,再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提有效地提升升策略。针对质量评价在各个维度中所呈现的问题,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在整个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探讨质量文化、质量实施、质量保障以及质量评价等原因对问题产生的影响。例如在质量文化这一层面上,由于质量文化成为教育利益的附庸,而衍生的质量观念落后,质量体系缺失,质量导向不足等诱因,使得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观念没有深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其次,在质量实施过程中,无法满足供给侧自身发展需要,造成培养过程中出现培养模式重形式,轻过程;课程配置重理论,轻实践;指导机制重成果,轻浸润等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影响到实施结果。再次,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保障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培养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例如学生资源优质比率低,导师资源结构不平衡,配套资源投入产出少等,这些都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关键性资源,这些资源的缺失必然造成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无法达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预设的程度。最后,现有质量评价开放式增维能力薄弱也是造成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由于诊断针对性不强,没有及时发现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上,外部评价缺乏调节性,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内部评价缺乏特质性等都是导致不能科学、客观反映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如何切实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解决现有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联动性特征。根据对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最主要的就是建构合理的培养模式体系,并坚定落实。首先,需要提升以价值为导向的质量动力,提升质量文化氛围,诸如营造教育质量软环境,转变师生共生新观念,创新质量监管新模式等,具备良好的质量动力,是保障质量培养的前提。其次,夯实以实践为导向的质量支持,实践部分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这一目标下,要创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探索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的供需互动平台,实现实践过程的联动,夯实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基础。再次,应该是强化以学生为导向的质量保障,包括优化学生选拔制度,开发优势导师资源,保障持续性投入链等,做到保障有力,才能确保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最后是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质量评估,在这一层面上,应该弱化行政部门干扰性政策,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标准,增强学术评价的主体职能,使得对于培养质量有清晰的认识,做到随时调整改进,不断优化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

李再娣[10](2021)在《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始自1951年,迄今为止,已经整整走过了七十年的历程,回眸这段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全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锐意改革,不断完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为国家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方法,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结构迎来了新的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也给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情况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同样存在而且表现得较为突出。基于此,本文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入手,通过中俄两所具有代表性体育院校的比较研究,探索两国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启示,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并为其他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因素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中俄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体育大学和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青年和旅游大学为个案分析对象,通过对两所体育院校在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的分析和对比,总结中俄两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借鉴价值。研究表明:中俄两所体育院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互鉴性和启示性。互鉴性体现在:在专业设置上,“俄体大”保持了本科和硕士的连续性,而“北体大”则最大程度避免了内容的交叉和重叠;在培养过程方面,“北体大”的招考方式更利于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俄体大”的培养方式则更显灵活。启示性表现在:在教育思想和理念方面,“北体大”的全面发展观更富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培养目标方面,“俄体大”富于针对性,更注重学生高层次品质的培养;在课程体系方面,“俄体大”模块化课程值得借鉴,凸显了个性化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社会个人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在质量评价方面,“俄体大”的法治化和主体性较为突出,“北体大”则注重对毕业生质量的长效跟踪与反馈。

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揭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揭牌(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0年(论文提纲范文)

首个专业学位研究小组
首个专业学位类别
首次按专业学位类别授予学位
首次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首次颁布专业学位设置办法
首次开展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作
首次开展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首次召开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
首次制定专业学位教育专门文件
首次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
首次增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首次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首次制定专业学位发展总体方案
首次颁布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
首次颁布专业学位目录
首次一次性新增19种专业学位类别
首次单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首次专门部署构建专业学位就业服务体系
首次印发普通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资助办法
首次开展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
首次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试点
首次开展专业学位高质量认证
首次编写专业学位类别基本要求
首次印发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专门文件
首次实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授予数大体相当
首次成立全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首次发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

(2)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演变轨迹与演进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发展历程
    (一)制度模仿期(1949-1977年)
    (二)制度初建期(1978-1984年)
    (三)改革探索期(1985-1999年)
    (四)招考分离试点期(2000-2008年)
    (五)深化改革期(2009年至今)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演进轨迹
    (一)招生主体由政府管理向多主体共治演化
    (二)招生类型由学术型向多类型、多种形式演进
    (三)招生规模以国家计划为主、规模周期调整
    (四)招生形式由单一形式向多种形式转变
    (五)招生机制由一段式向两段式、招生单位自主权扩大转型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
    (一)影响制度变迁的相关主体
    (二)行政类主体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动让渡
    (三)高校类主体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转换
    (四)市场类主体在制度变迁中的有限承接
四、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的远景展望
    (一)招生主体由政府宏观主导向高校主导转移
    (二)招生规模由国家计划转向高校自主
    (三)招考形式向招考分离转型
    (四)招生机制向政府统筹监督、高校自主自律、市场调节参与转化

(3)巴旦木仁的气调辅助射频杀菌方法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巴旦木采后杀菌方法
    1.3 射频加热技术概述
        1.3.1 射频加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3.2 射频加热系统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低水分食品中食源性病原菌
        1.4.2 低水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热致死动力学参数获取方法
        1.4.3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模型研究
        1.4.4 气调包装在增强抑菌和杀菌效果方面的研究
        1.4.5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参数应用于射频杀菌效果验证研究
        1.4.6 基于转录组学的杀菌机制研究
    1.5 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巴旦木仁中大肠杆菌气调-热致死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仪器设备
        2.2.2 样品制备
        2.2.3 气调加热板系统稳定性检验
        2.2.4 试验处理
        2.2.5 微生物计数
        2.2.6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
        2.2.7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气调加热板系统稳定性
        2.3.2 O_2浓度对大肠杆菌D值和z值的影响
        2.3.3 CO_2 浓度对大肠杆菌 D 值和 z 值的影响
        2.3.4 加热速率对大肠杆菌D值的影响
        2.3.5 气调杀菌效率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巴旦木仁中大肠杆菌气调预处理热致死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样品制备
        3.2.3 包装材料和方法
        3.2.4 贮藏条件
        3.2.5 加热处理
        3.2.6 微生物分析
        3.2.7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贮藏期间含水率、水活度的变化
        3.3.2 贮藏期间CO_2/O_2浓度变化
        3.3.3 贮藏期间大肠杆菌的存活曲线
        3.3.4 贮藏温度、时间和气体环境对大肠杆菌D值的影响
        3.3.5 贮藏杀菌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调包装预处理辅助射频杀菌方法及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主要仪器设备
        4.2.2 巴旦木仁样品准备
        4.2.3 接菌方法
        4.2.4 包装材料和方法
        4.2.5 贮藏条件
        4.2.6 加热处理
        4.2.7 微生物计数
        4.2.8 巴旦木品质分析
        4.2.9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常规包装和气调包装预处理期间贮藏条件的变化
        4.3.2 接菌区域温度变化
        4.3.3 常规包装和气调包装对大肠杆菌存活数量的影响
        4.3.4 气调包装和加热处理对巴旦木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加热过程中进行气调辅助的射频杀菌方法及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主要仪器设备
        5.2.2 准备巴旦木仁样品
        5.2.3 菌悬液制备和接菌方法
        5.2.4 检验气调-射频系统的稳定性
        5.2.5 试验处理过程
        5.2.6 微生物计数
        5.2.7 巴旦木品质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气调-射频系统的稳定性
        5.3.2 处理工艺的确定
        5.3.3 气调-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含水率和水活度的变化
        5.3.4 气调-热处理中大肠杆菌存活数量
        5.3.5 气调-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巴旦木仁品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调-热对大肠杆菌耐热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主要仪器设备
        6.2.2 样品准备及接菌
        6.2.3 气调-热处理
        6.2.4 大肠杆菌表面形态的电镜观察
        6.2.5 转录组分析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大肠杆菌表面形态的变化
        6.3.2 转录组数据分析
        6.3.3 气调热处理前后差异基因分析
        6.3.4 气调-热处理前后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试验和检测设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术学位论文评阅书

(4)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光在复杂介质中的传输理论研究进展
        1.2.2 均质预处理对牛乳微观结构和光谱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牛乳中主要成分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可见/短波近红外光学参数影响规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样本与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软件
        2.2.3 单一乳成分变化样本配制方法
        2.2.4 基于单积分球技术测量牛乳总反射率和总透射率
        2.2.5 基于逆倍增算法计算牛乳光学参数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脂肪含量变化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2 蛋白质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3 乳糖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4 总固形物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4 小结
第三章 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光谱的影响规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脂肪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2 蛋白质含量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3 乳糖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4 总固形物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4 小结
第四章 均质压力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样本
        4.2.2 实验设备与软件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均质压力对牛乳粒径分布的影响
        4.3.2 均质压力对紫外/可见吸光度光谱的影响
        4.3.3 均质压力对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影响
        4.3.4 均质压力对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的牛乳成分检测仪的开发与验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牛乳样本采集与预处理方法
        5.2.2 光谱采集方法
        5.2.3 光谱预处理和模型评估方法
    5.3 硬件设计
        5.3.1 硬件整体设计
        5.3.2 光学系统设计
        5.3.3 电气系统设计
        5.3.4 机械结构设计
    5.4 软件设计
        5.4.1 软件总体设计与架构
        5.4.2 光谱采集软件
        5.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5.5 结果与分析
        5.5.1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分析
        5.5.2 牛乳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率光谱
        5.5.3 建模结果
        5.5.4 牛乳成分检测仪性能验证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牛乳成分检测仪开发与验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牛乳样本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6.2.2 光谱采集方法
        6.2.3 建模与模型评估方法
    6.3 硬件设计
        6.3.1 硬件整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6.3.2 运算控制平台选型
        6.3.3 光源和光谱仪选型
        6.3.4 比色皿
    6.4 软件设计
        6.4.1 软件总体设计与架构
        6.4.2 紫外/可见光谱采集软件
        6.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6.5 结果与分析
        6.5.1 预热时间与稳定性测试
        6.5.2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
        6.5.3 牛乳的紫外/可见光谱
        6.5.4 建模结果
        6.5.5 仪器性能验证
    6.6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多光谱的乳成分检测仪的开发与验证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牛乳样本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7.2.2 牛乳多光谱数据采集方法
        7.2.3 建模与模型评估方法
    7.3 硬件设计
        7.3.1 硬件整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7.3.2 运算控制平台选型
        7.3.3 光学部件设计与选型
        7.3.4 多光谱传感器选型
        7.3.5 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7.3.6 供电方案设计
        7.3.7 壳体机械设计
    7.4 软件设计
        7.4.1 软件总体设计与软件架构
        7.4.2 多光谱数据采集软件
        7.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7.5 结果与分析
        7.5.1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
        7.5.2 预热时间与稳定性测试
        7.5.3 牛乳的漫反射多光谱
        7.5.4 建模结果
        7.5.5 仪器性能验证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专业学位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理论基础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二)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稳步发展、积极探索阶段(1990-2008)
        二、快速发展、制度完善阶段(2009 年—今)
    第二节 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开端起步阶段(1997-2000)
        二、缓慢增长阶段(2001-2008)
        三、稳步发展阶段(2009-今)
第三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别与规模
        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布局与规模
        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第二节 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二、问卷调查
        (一)问卷编制
        (二)问卷样本情况
        (三)问卷信效度
        三、访谈调查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
        (二)案例教学实施不到位
        (三)专业实践执行不力
        (四)学位论文训练不足
        (五)导师队伍建设不强
第四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教育理念滞后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系统意识不足
        二、缺乏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第二节 教育主管部门质量保障统筹力度不足
        一、教育统筹力度不足
        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力度不足
    第三节 高等学校诸多因素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
        二、案例教学存在短板
        三、专业实践资源匮乏
        四、学位论文训练不够重视
        五、导师队伍资源匮乏
    第四节 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支持力度不足
第五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对策
    一、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和协同的教育理念
        (一)行业产业提高协同性认识,坚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二)教育主管部门深化系统性认识,树立整体性的教育理念
        (三)高等学校提高全面性认识,秉持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理念
    二、教育主管部门: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一)扭转重学术轻教学的观念,做好顶层发展规划设计
        (二)围绕行业需求优化布局,完善类别设置和布局结构
        (三)构建联合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业课程实施平台
        (五)完善评价机制,推进职业资格衔接
        (六)强化政府行业协同,构建多元联动保障机制
        (七)完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强化督导落实与组织领导
    三、高等学校:全面育人,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一)明确培养目标,探索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职业能力素养
        (三)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好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五)坚持质量导向,保障学位授予质量
        (六)创新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八)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一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
        (二) 关于工程实践能力概念的研究
        (三) 关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四) 文献述评
    三、 核心概念界定
        (一) 工程硕士
        (二) 工程实践能力
    四、 理论基础
        (一) 系统理论
        (二) “四螺旋”理论
        (三) “PDCA”理论
        (四) 对本文的借鉴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比较分析
    一、案例选取
    二、 案例介绍
        (一) 麻省理工学院——突出工程实践的培养模式
        (二) 苏黎世理工学院——基于学校主导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三) 东京工业大学——本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
        (四) 北京化工大学——依托大化工行业背景的产学合作
        (五) 华南理工大学——“量身定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三、 国内外案例高校对比分析
        (一) 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二) 培养过程比较分析
        (三) 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比较分析
        (四) 评价与监督比较分析
    四、总结与经验借鉴
        (一) 共同点
        (二) 经验借鉴
第三章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概况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目的
        (三) 调查形式与范围
        (四) 问卷调查基本信息
        (五) 数据分析处理
    二、描述性数据分析
        (一) 培养目标层面数据分析
        (二) 培养过程层面数据分析
        (三) 支撑与协作层面数据分析
        (四) 评价及监督机制层面数据分析
        (五) 整体评价数据分析
    三、相关分析
    四、回归分析
        (一) 变量的选取
        (二) 总体满意度回归分析
    五、存在问题分析
        (一) 计划阶段——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未能突出重点
        (二) 执行阶段——培养过程与学术硕士无区分度
        (三) 检查和修正阶段——评价标准过于学术化、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
第四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一) 明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法律地位
        (二) 完善工程专业学位质量评价监督机制
        (三) 鼓励组织多层面的交流活动
    二、高校层面
        (一) 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明确复合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 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跨学科性,开设实践先修课程
        (三)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打造“双师同堂”授课模式
        (四) 规整实践教学设计,提高实践基地利用率
        (五) 开发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 建立“带教”制度,提升同伴学习效果
    三、企业层面
        (一) 提升实践评价可信度,设计专业实践考核评价表
        (二) 为高校模块化课程设计提供企业支持
        (三) 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
        (四) 构建网络化的实践管理体系,人工智能协助实践考勤监测
    四、社会组织层面
        (一)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作用
        (二) 完善行业组织与评价机构的问题反馈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纳米铁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氨酸转化特性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厌氧消化技术研究进展
        1.2.1 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1.2.2 厌氧消化中间产物抑制研究进展
        1.2.3 厌氧消化效能调控研究进展
    1.3 导电材料介导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1.3.1 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1.3.2 纳米铁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响应面优化的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定方法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响应面优化分析
        2.2.2 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2.2.3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碳素转化特性的影响
        2.2.4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有机酸转化特性的影响
        2.2.5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氨氮转化特性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介导连续厌氧消化特性与机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原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分析方法
        3.1.4 高通量测序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炭介导对连续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3.2.2 生物炭介导对连续厌氧消化碳素转化特性的影响
        3.2.3 生物炭介导对连续厌氧消化有机酸转化特性的影响
        3.2.4 生物炭介导对连续厌氧消化氨氮转化特性的影响
        3.2.5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2.6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纳米铁介导鸡粪厌氧消化产气及碳素转化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炭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4.2.2 生物炭纳米铁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对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4.2.3 生物炭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对厌氧消化碳素转化的影响
        4.2.4 生物炭纳米铁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对碳素转化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纳米铁介导鸡粪厌氧消化脂肪酸和氨氮转化特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炭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对厌氧消化脂肪酸转化的影响
        5.2.2 生物炭纳米铁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对脂肪酸转化的影响
        5.2.3 生物炭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对厌氧消化氨氮转化的影响
        5.2.4 生物炭纳米铁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对氨氮转化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纳米铁介导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原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分析方法
        6.1.4 功能基因预测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生物炭纳米铁对厌氧消化菌群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2.2 生物炭纳米铁对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2.3 生物炭纳米铁对厌氧消化功能基因的影响
        6.2.4 生物炭纳米铁介导厌氧消化氨酸抑制的微生物机制探讨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评阅书

(8)结构化果园苹果收获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半自动苹果收获机的研究进展
        1.2.2 平台辅助收获研究进展
        1.2.3 苹果收获机器人研究进展
        1.2.4 果树系统力学特性与建模方法
        1.2.5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枝条-果柄-果实系统的力学特性研究
    2.1 苹果模型的三维模型重建
        2.1.1 果实基本参数统计
        2.1.2 测量结果与统计分析
        2.1.3 苹果果实三维重建
    2.2 枝条和果柄力学参数测量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3 分离层的建模与模拟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讨论
    2.4 果实分离过程的仿真分析与验证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采摘模式优化研究
    3.1 不同采摘动作条件下枝条-果柄-果实系统的响应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最佳采摘模型估计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末端执行器与果实的交互作用
    4.1 末端执行器结构
    4.2 末端执行器抓握性能试验
        4.2.1 抓握过程有限元仿真
        4.2.2 抓握能力试验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末端执行器抓握损伤评估
        4.3.1 果肉的材料属性
        4.3.2 末端执行器动态抓握过程的仿真和验证试验
        4.3.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果实识别与定位方法
    5.1 目标果实识别
        5.1.1 图像采集与处理
        5.1.2 基于YOLOv4 的苹果识别
        5.1.3 结果与讨论
    5.2 双目相机空间定位方法
        5.2.1 相机坐标系
        5.2.2 相机映射原理
        5.2.3 三维重建基本原理
    5.3 果实定位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ROS的机械臂的采摘动作规划
    6.1 机械臂的运动学
        6.1.1 XARM的D-H参数
        6.1.2 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求解
    6.2 机械臂的动力学
    6.3 人工采摘动作捕捉
    6.4 基于MoveIt的路径规划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苹果收获机器人的搭建与试验
    7.1 苹果收获机器人的总体结构
    7.2 试验室验证试验
        7.2.1 材料和方法
        7.2.2 结果与分析
    7.3 田间验证试验
        7.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7.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术学位论文评阅书

(9)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质量标准的相关研究
        (三)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四)现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四、研究目的、内容与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个人访谈法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政策依据与评价模型分析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目标
        (一)热爱教育事业有崇高教育情怀
        (二)掌握厚重的理论与知识基础
        (三)具备扎实的教学与管理能力
        (四)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五)具备国际化视野与交际能力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性政策
        (一)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整体性要求
        (二)对培养方案、目标、规格质量方面的要求
        (三)对招生与师资队伍的指导性政策
        (四)对课程教学以及教师指导方面的指导性要求
        (五)对学位论文以及质量追踪方面的指导性要求
    三、CIPP质量评价理论模型的分析
        (一)CIPP理论模式
        (二)CIPP评价模式的特点
        (三)CIPP模式适切性分析
第二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系列问卷的编制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编制
        (一)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编制的目的
        (二)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编制的程序
        (三)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维度的确定
        (四)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初稿的形成
        (五)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试测
        (六)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正式施测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管理者卷的编制
        (一)管理者卷编制的目的
        (二)管理者卷编制的程序
        (三)管理者卷维度的确定
        (四)管理者卷初稿的形成
        (五)管理者卷的试测
        (六)管理者卷的正式施测
    四、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毕业生卷的编制
        (一)毕业生卷编制的目的
        (二)毕业生卷编制的程序
        (三)毕业生卷维度的确定
        (四)毕业生卷初稿的形成
        (五)毕业生卷的试测
        (六)毕业生卷的正式施测
第三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调查样本选取
        (一)教师样本的选取
        (二)管理者样本的选取
        (三)毕业生样本的选取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状调查
        (一)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卷的现状调查
        (二)管理者卷的现状调查
        (三)毕业生卷的现状调查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广泛的参与
        (二)培养数量激增与导师数量、培养设施发展不均衡
        (三)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管理
        (四)培养实际与教育实践目标间严重脱节
第四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质量文化成为教育利益的附庸
        (一)质量观念落后,无法适应发展趋势
        (二)质量体系缺失,无法实现预定目标
        (三)质量导向不足,难以满足提升需要
    二、质量实施无法满足利益方需求
        (一)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二)课程配置重形式,轻过程
        (三)指导机制重成果,轻浸润
    三、质量保障资源共同体功能失效
        (一)学生资源优质比率低
        (二)导师资源结构不平衡
        (三)配套资源投入产出少
    四、质量评价开放式增维能力薄弱
        (一)外部评价缺乏调节性
        (二)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三)内部评价缺乏特质性
第五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一、提升以价值为导向的质量动力
        (一)营造教育质量的软环境
        (二)生成教育质量的新观念
        (三)创新质量监管的新模式
    二、夯实以实践为导向的质量支持
        (一)创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二)探索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
        (三)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的供需互动平台
    三、强化以职业为导向的质量保障
        (一)优化学生选拔制度,保输入
        (二)开发优势导师资源,保过程
        (三)加强持续性投入链,保供给
    四、完善以发展为导向的质量评估
        (一)弱化政府的垄断性评价权
        (二)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标准
        (三)增强学术评价的主体职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状况调查系列问卷初稿
    附录二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专家效度系列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存问题系列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四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校内导师与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10)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生培养日益发展,但尚需不断完善
        (二)俄罗斯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独具特色
        (三)两所“顶尖”体育院校具有代表性,比较结果具有互鉴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培养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俄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历程的回顾
    一、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历程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起步阶段(1949-1959)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独立探索阶段(1960-1966)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停滞与恢复阶段(1967-1985)
        (四)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稳步与快速发展阶段(1986 年以后)
    二、俄罗斯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历程
        (一)二战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1804-1945)
        (二)二战后至苏联解体研究生的培养(1946-1991)
        (三)苏联解体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1992-2002)
        (四)“博洛尼亚进程”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2003 至今)
第三章 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要素分析
    一、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要素
        (一)教育思想与理念
        (二)培养目标
        (三)专业设置
        (四)课程体系
        (五)培养过程
        (六)质量评价
    二、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青年与旅游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要素
        (一)教育思想与理念
        (二)培养目标
        (三)专业设置
        (四)课程体系
        (五)培养过程
        (六)质量评价
第四章 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比较分析
    一、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思想的比较
        (一)共性方面
        (二)差异方面
    二、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比较
        (一)总体目标定位一致
        (二)具体目标存在差异
    三、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比较
        (一)体育类专业设置差异较大
        (二)非体育类专业设置相似度较高
    四、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
        (一)学制与学分不同
        (二)课程设计不同
        (三)实践、科研活动占比不同
    五、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比较
        (一)招考方式有很大区别
        (二)培养方式大同小异
        (三)毕业及学位授予基本相同
    六、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质量评价的比较
        (一)外部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的异同
        (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的异同
第五章 中俄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互鉴与启示
    一、互鉴方面
        (一)两所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具有较强互补性
        (二)两所体育院校培养过程各具特色
        (三)两所体育院校在质量评价方面各具特色
    二、启示方面
        (一)“北体大”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俄体大”培养目标针对性较强且注重学生高层次品质培养
        (三)“俄体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灵活性和系统性更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揭牌(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0年[J]. 黄宝印. 中国研究生, 2021(10)
  • [2]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演变轨迹与演进逻辑[J]. 梁传杰,丁一杰.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04)
  • [3]巴旦木仁的气调辅助射频杀菌方法及机制研究[D]. 程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D]. 杨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D]. 孙建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7]纳米铁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氨酸转化特性与机理[D]. 马俊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2)
  • [8]结构化果园苹果收获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卜令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J省三所师范院校的调查[D]. 赵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D]. 李再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揭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