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级白领丽人的手袋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曹丙燕[1](2018)在《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学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自90年代形成研究热潮并延续至今,各类范式的研究均有显着建树。在这些研究中有一共性现象不容忽视,即学界一直把城市文学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最为瞩目的两大研究范式——“现代性”研究和“地域性”研究,即是如此。“现代性”和“地域性”是从不同理论视域对城市文学特性的概括,但是城市文学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复杂语境中,本身还是生长中的文学形态,任何一元性的属性规定都会遮蔽它内涵的丰富性,而且城市文学概念界定一直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属性认识导致不同研究范式之间壁垒重重。文学即人学,人类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文学表现的核心,具体到城市文学来说,“人”与“城”的关系是城市文学表现的核心。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促成了人与城市关系的断裂与重构,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紧张关系被凸现,而这一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也得以充分彰显,这样复杂的生命书写使城市题材本身具有了巨大的美学意义。因此,论文认为城市文学研究在视角上应从关注城市文学“是什么”,转向城市文学“写什么”和“怎样写”,探讨城市文学展现了当下城市人怎样的生存样态和精神欲求;探究它所揭示的人性与城市文化的深广度,这应该比探讨城市文学的文化属性更接近城市文学的本意,也更能揭示城市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鉴于城市文学和城市文学研究的上述特点,论文认为“人性”是认识城市文学最重要的切入口,也是提升城市文学精神向度的着力点,因此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主要是城市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人性”视角建立批评的精神视点,以“人与城”的关系搭建论文结构框架,借鉴和运用了“叙事伦理学”、“消费主义”、“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重点解析转型期的城市人的“在”与“如何在”的问题。论文第一章论述了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的关系。个人化叙事既是城市文学的叙事方法也是精神立场,这是论文研究以“人性”为研究基点的前提。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消费文化的兴起是城市文学崛起的外部因素,城市文化转型最终促成了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转变,作家的文学观、叙事立场和视角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个人化叙事突破意识形态对个人经验的控制,肯定私人化的、感性的生存体验,是更接近人性的观察角度,对人性的理解和表达也应更贴近灵魂的真实和复杂,因此新型的城市经验、人与城市关系、人的精神诉求得以传达,因此个人化叙事直接促成了城市文学的崛起。不过,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渗透也导致城市文学在叙事上明显呈现欲望化和虚无主义的特点,这在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中表现明显。新世纪以来,许多作家已经意识到这样封闭式、欲望化叙事的危险,重新探寻个人与世界的精神连接点。叙事的方法和立场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学的审美风格和精神意蕴,所以对叙事方法和立场的分析一直贯穿于“人”与“城”关系的分析中。论文第二、三、四、五章论述了四种类型的“人”与“城”关系,并分析了叙事中的人性立场和生命关怀。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新的城市人群和新型的“人”与“城”的关系。论文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游荡者与景观之城;二是闯入者与他者之城;三是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四是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这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城市里的“游荡者”、“闯入者”、“欲望追逐者”演绎了物化城市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欲望膨胀、情感冷漠、主体破碎、家园迷失。游荡者是最具叛逆的气质的城市人群,从王朔的“顽主”到新生代笔下的边缘文人,再到卫慧、棉棉等笔下的“新新人类”,这类城市人群一直与主流价值观和大众保持距离,也因此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气质和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并没有建构一个独立的意义世界,游荡行为的意义是由他们的对立面赋予的,精神主体从怀疑到虚无,最后消散在消费文化中。在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中,“闯入者”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最具共鸣性和隐喻意义,在社会的转型期,他们是两种文明夹缝中的群体,在理性和行为选择上追随以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为表征的现代城市文明,而在心理和情感上又认同传统的乡土文明,这是文化转型时期必然经历的心灵阵痛,象征着我们民族从乡土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心路历程。在19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中,“欲望”成为人们的特性标识,因此也成为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主题。这类城市书写记录和见证了消费时代人们的喜悦与焦灼,在叙事上往往耽于欲望的展示,但是它和当下生活血肉相连,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美学意义,而且它终究在探索物化城市中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和谐与自由问题。欲望突围叙事发现和表达了城市的另一种生存经验——日常的、恒久的、审美的、温情的,不再把物质、金钱作为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进入城市的日常和细节,带着对世道人心的理解与宽容,寻求现代城市生活中恒久的、温情的一面。叙事视点实现了从外在的“物化城市”、“欲望城市”到内在的“精神城市”的转换,传达出对人性、欲望、伦理的深刻认知以及人与城市深层次的精神联系。论文结语部分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人性关怀的特点,首先在叙事上以“人性”为尺度,尽管呈现出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种种影响,但是并没有以此替代对人的精神诉求的关怀;其次,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具有自由主义叙事伦理的特点;另外,城市文学是“在路上”的文学,对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探寻是城市文学的最大意义。
郑鹏馨[2](2018)在《论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书写》文中研究表明程乃珊因1983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蓝屋》而在中国当代文坛崭露头角。她是文革之后最早关注并描写中产阶级的作家。程乃珊八十年代的小说展现了中产阶级子女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活现状,九十年代开始直至去世,她则一直致力于以老上海中产阶级为描写对象的纪实散文的写作。老上海金融家族的出身更为她的上海中产阶级书写增添了一种独特性。本文将从中产阶级书写的角度切入研究程乃珊文学创作,分析程乃珊文学创作的文本表现,并对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当代文学价值与存在的局限性作出客观评析。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界定论文关键词“中产阶级”的内涵以及概念。中产阶级是指以知识与技能为主要谋生方式,工作体面稳定,对工作对象拥有一定支配权的,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具有较高品位与修养的,消费水平中等偏上的,社会地位处于中间的群体。紧接着分析程乃珊文学创作中呈现的中产阶级文化特征:中产阶级重视教育,重视个人文化艺术修养。第二章探讨程乃珊作品中的中产阶级形象,因其前后期创作体裁与创作心态的不同,又分成两个小节进行叙述。第一节论述程乃珊前期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新时期中产阶级形象,程乃珊热情赞美勤恳工作,自立自强的人物,批判虚伪冷漠自私的负面人物。第二节论述程乃珊后期纪实写作中所呈现的老上海中产阶级形象,分别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两方面进行论述。老上海中产阶级女性形象可分为名媛女性、欢场女性、公馆女性、弄堂女性四类。她们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但都有具有文化修养与优雅气质。老上海中产阶级男性形象可分为社会精英和中高级职员两类,他们都爱护家人、重视文化教育、讲究生活品质。第三章分析程乃珊所展现的中产阶级生活图景。中产阶级的居住空间、吃穿日常、娱乐消费都体现出他们对中产阶级文化的认同。第四章对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的文学价值进行解析。中产阶级群体是程乃珊文学创作独特的书写题材,拓展了海派文学的表现领域。她的写作呈现出浓郁的海派趣味,也是女性写作的典型样本。第五章对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的局限性进行解读。程乃珊的中产阶级书写存在自我重复,缺乏理性审视,优越感难掩等几方面问题。
张凌远[3](2015)在《1990后的广州:张欣笔下的城与人》文中指出张欣是当代描写城市发展的重要作家之一,其90年代以来的广州书写极具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城市文学的研究方法,从“人与城”的互动关系视角出发,阐释张欣文本中“焦虑之城”的广州文学形象及其对广州城市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内容为张欣生平与创作情况的简单介绍,张欣都市小说的研究综述,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定义,论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为第一章至第三章,是论述的主体。第一章,从分析张欣文本中常用表达技巧——对比的作用出发,解读张欣如何将广州构建成一座具有个人印记的“焦虑之城”。张欣习惯将广州的某一方面与农村/他城的同一方面进行比较,凸显广州的不足与焦虑。这种城市焦虑,小说文本里被“浮华”所掩盖,却又在“对比”中无处不在,这就是张欣运用对比手法与有意“误读”的真正原因。第二章,探讨张欣如何通过人物命运折射城与人共同面对的种种困境。城市人所面对的情感异化、梦想破灭与物质奴役的困境,实际上也是广州这座城市的困境。物质掌控的“浮华城市”是人与城畸形发展的苦果,也是人与城共同面临的最大困境。第三章,深入挖掘张欣隐藏于文本中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反思与展望。从城市人的精神困惑、“死亡之城”的救赎与城市新生三个角度论述张欣对重建现代都市精神的思考。第三部分为结语,总述张欣所构建的文学广州形象,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独特性与局限性。
刘文婷[4](2014)在《试论张欣的都市小说》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代都市生活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日益凸显,出现了一批致力于都市书写的作家,他们捕捉都市活力,描摹都市人的生活现状,共同推动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坛都市小说的繁荣。张欣的小说以都市职业女性为切入点,反映都市欲望对人性的普遍困扰,成为都市小说的典型作品,加之创作风格雅俗共赏,浪漫中渗透着传统,轻快中蕴含着凝重,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当代都市文学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本论文以作品细读为主要研究方法,从都市题材、女性形象、叙事形式与创作风格三个方面对张欣的都市小说予以整体观照和客观阐释。第一章都市图景浮世绘。张欣的都市小说以岭南文化的中心广州为书写对象,其笔下的都市景观从建筑、方言、饮食到平民生活,集中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商业出击和爱情奔袭”为主要视角,关注了社会转型的剧变时期,身处都市中的知识分子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下商海里的沉浮和情感上的变异;以都市欲望为内核,在彰显都市人的物欲与情欲的同时,也希望为他们找到一个平衡浪漫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的天秤,为他们的心灵找到一个诗意的家园。第二章都市丽人写真。张欣的创作始终紧紧围绕都市和都市女性展开,可以说张欣的“都市情结”就是以“女性情结”为内核的。她以细腻的笔触关注都市新兴的职业女性群体,塑造了“守望者”与“逐利者”两组二元对立的女性形象;将情感的表现作为透视女性世界和生存意义的一个窗口,触及现代女性情感困惑和变奏的核心;书写了变革时代的都市女性在事业、家庭、情感、现实、理想难以调和的矛盾夹缝中的挣扎,并对她们投注了广泛的悲悯和关怀。第三章都市叙事的形式与风格。张欣的都市小说创作具有清醒的读者意识和平民意识,其小说既有可读性又有可信性。从这两个创作立场出发,张欣的作品在叙事形式上丰富多变,不仅充满了极强的戏剧性,更能于小处展现大智慧;叙事风格上雅俗共赏,语言诙谐幽默的同时不乏睿智,既通俗可读,又引人思索。
危洋洋[5](2014)在《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十分显着。本文以新时期以来产生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新词语消退的特点与原因。文章主体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基于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整理相应年代的新词语词典与年编对语料进行收集,然后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相关语料库和语感三方面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筛选,确定新时期以来消退的新词语的范围,构建新时期以来汉语消退新词语的语料库。在语料库的基础之上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整体走势进行概括,描绘出新词语消退的大趋势,然后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分时段的研究。第二章,分析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即哪类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本文主要从语音、语义、修辞、语法四方面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特点的分析。在语音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是简缩语和音译造词;在语义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受同义关系和语义环境的影响;在修辞特点上,使用比喻、仿拟、谐音等方式创造的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在语法特点上主要是通过语言类推机制批量构造的新词群容易消退。第三章,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进行挖掘。本文把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因素、语用心理因素、网络传媒因素和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普及、喜新厌旧的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才促使了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
俞永植[6](2013)在《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文中认为中韩两国关于新词语的学术研究各具特点,近20年两国关于新词语研究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以中韩两国新词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基础,借鉴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通过汉语和韩语的分别研究和汉、韩跨语言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语言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分别总结了截止到2010年的汉语和韩语新词语的词形词义特点,对比汉、韩语新词语在词汇学方面的异同点,并通过两国各时期时代特点的新词语的分析,探讨两国受到国际化时代的影响和人们的意识变化和发展。本文研究对象为到2010年的汉语新词语和韩语新词语。主要参考《最新中韩新造语辞典》、《现代汉语新词词典》、《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新词语词典》、《2008年汉语新词语》、《2009年汉语新词语》、《2010年汉语新词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韩国国立国语院1994-2010年“新语”调查中的韩语新词语。本文主要通过汉、韩语新词语研究、汉、韩语新词语语言学的词形词义对比研究和汉、韩语新词语社会语言学的比照研究,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讨论相结合,微观调查研究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描述了汉、韩语新词语的特点,集中分析和总结了两国新词语词汇学及社会语言学方面的异同点。在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综述部分,分别总结了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汉语、韩语新词语特点。汉、韩语新词汇言学的对比研究方面,主要进行了词类特点、造词法特点、词义形态、产生渠道和生成途径四个方面的研究。(一)中韩两国新词语词类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名词数量较多。(二)汉、韩语新词语在造词法上的特点如下:汉语新词语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韩语新词语分为“单一词”和“混种词(hybrid、复合词)①”。汉、韩语新词语大部分是已有词(素)的合成词,少有“完全新的词”,合成方式大部分相同,但因动宾顺序不同也存在不同点。汉、韩语新词语大致分为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和派生法生成的新词语。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中分为原形词根合成方式和变形词根合成方式。派生法生成的新词语分为接头派生(前缀)法和接尾派生(后缀)②法生成的新词语。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原形词根合成方式中,汉、韩语新词语相同的合成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素的结合;形容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动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名词素和动词素的结合;形容词素和动词素结合;名词素和形容词素结合。韩语新词语特有的合成结构包括:副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不完全词根和名词的结合;副词素和补助用言结合;直接写出“连音”的合成词。汉语新词语特有的合成结构包括:形容词素和形容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形容词素的结合。变形词根合成方式中,包括缩略方式和混合方式生成的新词语。缩略方式包括提取法、节略法和音节的缩略;合成方式包括接头派生法和接尾派生法。派生法生成新词语,接头派生法生成新词语包括:固有语接头派生词;汉字接头派生词;外来词接头词。接尾派生法生成新词语包括:固有语接尾词;汉字语接尾词;外来词接尾词。(接头词也可叫“前缀”,接尾词也可叫“后缀”)(三)汉、韩语新词语词义形态的对比研究主要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化和色彩的变化四个方面。(四)汉、韩语新词语产生渠道形式和生成途径研究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形式主要有:创造新词、旧词被赋予新义、外来词的介入、方言的引入和修辞法。本文主要从“借用”、“修辞造语”、“类推”对比分析汉、韩语新词语的生成途径。借用分为“外来词的借用”和“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的借用”。修辞造语分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和婉曲造语。类推包括反意的类推和类似的类推。在汉、韩语新词语社会语言学的比照研究部分,本文主要对近15年汉、韩语新词语的词义类别变化分析、社会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人们意识和外来词产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从政治、社会、军事、通信、经济、科技、医学、娱乐、生活、文化、地理及其他12个词义类别,分别对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汉语、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汉语、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的异同点。(二)分析总结了中韩两国社会的变化发展,主要分析了各时期两国杨有时代特点的新词语。具体分析了80年代初期、1990年前期、2000年、2010年的中国主要社会变化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80年代后期、1990年、2000年、2010年韩国的主要社会变化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总结了只在中国使用的新词语、只在韩国使用的新词语、两国共同使用的新词语以及原来只在一个国家使用、但现在两国都通用的新词语和新词语族。(三)通过分析中韩两国外来词新词的使用现状,窥探了中韩人民对外意识的变化,比较了两国人民意识变化的不同之处。通过共同的新词语“酷”,总结了中韩两国人民的意识的变化发展原因,即新事物的流入、接受和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意识变化;中国和韩国“新一代人”的人际关系变化;两国经济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变化,等等。
麦梁惠[7](2013)在《一九九○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研究 ——以广东为中心来讨论》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逐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高速发展自然影响着城市文学的进程,城市小说逐渐成为创作热点并引发社会关注。在这一时期异彩纷呈的城市小说创作中,广东城市小说逐渐崛起,成为了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道独特风景。作为城市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东城市小说既有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城市小说描写小人物的世俗生活、欲望化书写等共同之处,又量现出具有岭南文化特质的商业性、中庸性、民俗性等独特之点。本论文主要探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东城市小说的总体创作风貌。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广东城市小说发展流变的过程。主要就地理位置、经济政治、作家等因素分析广东城市小说的发展概况以及其崛起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九十年代以来广东城市小说的题材和主题,并且根据具体的小说文本总结出城市寻梦的希冀与艰辛、自我实现的博弈与挣扎、市民生活的凡俗与辛酸、另类人生的狂欢与沉沦四个主要小说主题。最后一部分则主要分析九十年代以来广东城市小说的艺术创作特色,并且在论述中概括为以下两方面:通过多元艺术手段的运用,体现了作家们勇于尝试的艺术姿态;对雅俗共赏审美趣味的追求,透露出读者们的阅读偏好对作家创作的反作用力。
汤喜燕[8](2012)在《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时尚媒介开始兴起。伴随着时尚杂志的兴起,时尚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时尚媒介究竟建构了一个什么样的“时尚”——时尚的意义,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此本文采纳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的方法,并联结了柯林斯的社会冲突理论来对媒介话语中的“时尚”进行分析,通过阐述,以期勾画出媒介话语中“时尚”的意义变迁之旅。在中国,现代意义层面的时尚,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上海。那时的媒介对于“摩登”概念的建构,形成了改革开放后媒介话语中时尚成长的文化背景之一。此外,“奇装异服”与“美”,是媒介建构时尚意义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基础概念,特别是“美”,成了中国媒介话语中时尚意义变迁的内在线索,也是与西方时尚意义存在差别的一个重要方面。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服饰类杂志开始兴起。这类杂志垫定了中国时尚杂志的基础。在这个时期,“时尚”本身并没有独立的意义,“时尚”是时装或潮流的同义词,“时尚”的意义就是时装的意义;而时装不只是服装,是一种有高下优劣之分的艺术,其核心问题是美。时装的美是相对于奇装异服而彰显的,是在区分奇装异服中获得的。于是,时装的意义就是不同于奇装异服的一种现代人的美,理应是由全民共享的美。因而,相应地,“时尚”的意义也就是一种全民共享的美。进入90年代中以后,“时尚”有了独立的意涵。这个时期,媒介话语中的“时尚”成了一种有限定的美。这种限定主要限定在“时尚”的适用人群:都市、年轻、女性。随着适用人群的限定,事实上也暗含着“时尚”作为一种美的审美取向的限定,即“时尚”是一种具有都市感的、年轻的、女性意味的美。因而“摩登”是这个时期最频繁出现的时尚的代用词。随着时尚男刊的兴起,时尚适用于女性的限定首先被打破了。但如果将女性意味限定在重装饰、强调来自性别间的吸引,即“性感”的话,那么男性时尚在审美取向上,依然是与之前的女性意味是一致的。与此同时,都市感与年轻味再度得到强化。这使得时尚的意义,作为一种有限定的美,在这个阶段再度得到了强化。但与此同时,随着时尚概念的日益广泛传播,媒介话语中的时尚的意义增加了一个新的纬度——一种挑战精神。在媒介的话语中,时尚作为一种挑战精神并不是挑战一切,而是集中在对于性及两性关系的既有观念的挑战。而且,对于挑战的话语,是与维系及传承的话语并列存在的。这使得时尚的意义显得游移而不确定。这样的话语策略,使得时尚的意义内在地受到了挑战,“时尚”不仅仅是美,而是超越美。在媒介话语中,时尚的意义从其变迁的过程来看,一方面由于不同于西方的诞生背景,这使得中国媒介话语中的时尚与美的关系更为紧密,不仅是存在的合法性所在,也是内在变迁的一条线索;另一方面,在媒介的话语中,时尚的意义日益向身体聚焦,身体的呈现与反应成了时尚话语的核心指向。至此,时尚的适用领域已形成了一系列以身体为中心的同心圆,与时尚最为关切的方面即是身体本身。第三,时尚媒介在不同的资源境况会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笼统地来说,在资源缺乏时,时尚媒介会强调团结,在资源较充足时,则采取分离的策略。时尚媒介通过不断地分化与团结的策略,把自身的层级日益推高,并将编者置于组织的最高层级,时尚编辑成了时尚的最终裁决者。这样的时尚意义建构过程,使得“时尚”连同时尚媒介,日益走向了一种想象的异托邦。
李冬梅[9](2011)在《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文中提出文化包容了文学,而二者之间往往也是互为表达的。地域文化为城市文学着上第一层底色,城市文学同时也阐释着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两者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表述城市人的生活,以各自的方式和优势表达着对世界人生的领悟和想象。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与异质性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建立在城市背景下的女性写作,因为二者之间交融共生的关系,又承载了包括特殊性别意识在内的更多的文化符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商品大潮和社会转型的冲击,女性写作以其对城市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把握,成为了城市文学的范本。90年代的女性城市文学,不仅是文学文本,也是社会文本和文化文本。因此,在考察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时,不能仅就文本本身来谈论城市小说,也不能仅关注女性主义的阐释身份,而是要将其从单一的女性主义研究或消费主义研究中剥离出来,重新纳入更为广阔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视野,探讨其发展的流程和特点。本论文重点探究90年代城市文化语境下女性、城市、城市文化、地域文化的文学关联,梳理和比较不同女性城市小说写作,探索其间的文化传承与变化,发掘其地域根系文化渊源,从而探究城市与人的关系,总结女性城市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即如何从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汲取创作资源,以成就90年代女性写作的繁荣。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选取了几个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研究点来进行研究。具体说来,就是将在理析90年代城市文化语境的基础上,从女性城市小说中女性写作立场的选择、地域文化的彰显、地域文化的时代性变迁、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女性作家和女性形象梳理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本论题。希望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和论证,能寻找出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繁荣兴盛的成因,勘测到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的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同时发现并诊断出当下女性城市小说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由此对城市中人正在经历的巨大的经济、文化、社会变动,尤其对文学生存根基的变化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具体的理解和把握。第一章为绪论,指出了本文论题研究的缘起,该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本文论题的突破和创新处。本文将城市和90年代女性创作坐标交叉点上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兼顾潜藏在城市写作深处自觉或非自觉的地域文化意识,旨在揭示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研究中一直被忽视或遮蔽的地域文化视野,努力做一种文学的文化根系研究。第二章在辨析城市文学/都市文学概念的基础上,用外延更宽泛,内涵更丰富,也更符合90年代中国本土化城市语境的“女性城市小说”替代以往的“女性都市小说”概念,阐述城市、城市文化和女性写作的文学关联。当代城市文化具有泛主流性、大众性和参与性等特征,精英文化基础越来越狭小,而大众文化和泛主流文化是其主要形态。女性作家在90年代自觉转化了写作立场,完成了城市话语体系的建构。90年代独特的社会现实和城市文化给女性城市小说带来了言说的丰富性和可能性。本章介绍了四种有代表性的叙事类型,即世情生态小说、市情商态小说、女性自我发现小说、女性物化小说。同时在与同时代的男性城市写作对比中可以看到90年代的女性城市写作彰显了独特的自我风格。第三章是对城市的血脉,也就是地域根系文化的研究。对城市文化的个性和丰富性的第一位的研究,就应该是城市的地域意识,其间也包括它或长或短的乡土文化记忆。地域意识的缺失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城市文化的断裂。本章从现当代文学中的地域文化的特征和接续性入手,发现90年代以前的地域文化小说多是对“乡土之根”的描摹与反映,90年代的女性城市小说无论在文化的物质层面表征、制度层面表征还是哲学层面表征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对“城市之根”的探寻。同时与男性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不同,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中呈现出独特的女性化风貌。第四章地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地理空间的文化,而是随历史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沿革、变迁的动态的文化生成。在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域文化时代性变迁的脉络。本章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来分析、展示女性城市写作中地域文化变迁,借以折射出90年代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脉搏的跳动,以及城市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发展变化。第五章梳理了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武汉、苏州等地的城市地域文化与女性城市文学的关联。在历史与现实的合流中,地域文化之符码以生活方式、观念态度等各种途径或隐或现地加载于女作家笔下的城市之中。在90年代,传袭于历史之中的地域文化是城市女作家创作心理中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它对当下城市中无处不在的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文化,毫无疑问地起着抗衡、抵消或者顺应的作用。第六章城市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承载,同时也体现着女性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同构。本章关注整个城市女性群落,透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女性形象类型塑造的影响。同时,也展示不同城市地域文化下女性在城市中的生存景观,解读女性内心在急剧推进的市场化、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社会压力、情感困惑和自我成长蜕变。通过对90年代城市女性形象的考察,发现女作家们对女性在城市中的生存境遇给予了极大关注。一部分女性敢于颠覆传统男权视阈下的传统形象,但一部分女性仍向旧有的性角色逆转,难逃被物化、自物化的宿命。余论:90年代女性城市地域文化写作的意义。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中,地域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文学是对本土文化的艺术表达,作家是其本土文化的代言人。正是丰富的地域文化写作,重新激活了文学史上“京派”和“海派”的地域学术话题,使城市时空从“二元格局”走向“多足鼎立”。同时,它是反映城市文化的一面镜子,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丰富的个人化写作经验。
郭萌[10](2011)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试图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去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纷纭复杂的都市生存景观及意象为出发点,把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小说纳入到反思、批判的思维框架之下,探讨都市小说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美学的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哲学美学的思考这两大问题,力图展现都市小说对人类美好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探寻。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陈述了有关生态美学的基本观点及理论,回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以及生态美学与中国文学的生态传统之间的关联性。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现代都市生存环境及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的生成。街道、广场等都市日常景观,及酒吧、餐厅等都市生活景观,无疑构成了现代都市人主要的物质生存环境;消费文化的盛行及物欲、情欲的泛滥,则构成了现代都市人主要的精神生存环境。透过对这些极富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生存环境及意象的考察,试图揭示出现代都市人之所以丧失美好的自然存在环境和精神存在状态的社会根源。此外,对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的产生、发展、内涵等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第二章揭示出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人的自然生存状态。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分别从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自然景观的缺失和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入手,挖掘现代都市中人远离自然的非“美”的生存环境。其次,分别从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人性的异化和生命的虚无入手,揭示出人的非“美”的存在状态。第三章挖掘出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对自然生态美的探寻。通过对人性异化的反思与批判、对物化都市的陌生化书写以及对女性“性别异化”的反抗,实现对人类回归其自然本性的探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理想化叙述、对日常生活的别样观照,实现对人类原始生命力的张扬。第四章揭示出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人的精神生态困境。通过都市“边缘人”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流露出现代都市人压抑的心理状态;通过对恋物癖的描述和私人化的写作形式,反映出现代都市人孤独与失语的精神立场;通过对都市流浪者的描绘,尤其是对其精神流浪的挖掘,表现了现代都市人流浪的精神状态。第五章挖掘出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对精神生态美的探寻。通过对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反思、对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坚守,实现对传统精神价值观的回归。通过对传统爱情观的坚守、对反传统爱情观的批判,以及对女性“性”的叙事,从而为情感寻找寄托。通过“出走”或“逃离”意象的表达、通过诗意地栖居以实现精神回归,试图寻找到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从生态美学视角考察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立足于都市现实,用自觉的生态审美意识来观照人的生存,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表达了他们对现代哲学主题的探索,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社会价值和美学意义。
二、高级白领丽人的手袋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级白领丽人的手袋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于城市文学属性的批评建构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立足“人性”的城市文学批评 |
三、本文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 |
第一节 1990年代城市转型与消费伦理的兴起 |
一、1990年代的城市神话 |
二、消费意识形态的兴起 |
第二节 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城市伦理困境 |
一、从“社会性大我”到“原子化自我” |
二、欲望合理与道德模糊 |
三、工具理性下的情感缺失 |
第三节 1990年代城市文学的叙事转向 |
一、个人化叙事与城市文学的崛起 |
二、个人化叙事的变形:欲望叙事 |
三、回归人性立场的个人化叙事 |
第二章 城市游荡者与景观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游荡者形象 |
一、游荡者意象及其现代性内涵 |
二、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三类游荡者形象 |
第二节 游荡者与城市空间 |
一、游荡者文本中的城市景观 |
二、游荡者与人群 |
三、游荡者与城市的关系 |
第三节 游荡者的主体性建构 |
一、从怀疑主义到虚无主义 |
二、符号化与游荡者的消隐 |
三、游荡者的主体性:“自由”与“虚无” |
第三章 城市闯入者与他者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闯入者”形象 |
一、农裔闯入者 |
二、外省知识青年 |
三、城市里的女性闯入者 |
第二节 从“闯入者”到“异乡人” |
一、闯入者眼中的城市景观 |
二、闯入者的家园缺失 |
三、城市里的“异乡人” |
第三节 闯入者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
一、世俗伦理与自由意志的悖论 |
二、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一:“咆哮” |
三、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二:“抱慰” |
第四章 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欲望追逐者形象 |
一、底层的先富者:个体商人 |
二、中产阶层的实利主义新女性 |
三、极端的暴富者 |
第二节 物化城市中人的自由与焦虑 |
一、物质镜像中的欲望自由 |
二、物化城市中人的存在焦虑 |
三、物化城市的欺骗性 |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分裂的二元叙事 |
一、叙事文本的分裂:叙事视角的叠加和转换 |
二、人物塑造的分裂:肯定与否定的游移 |
三、“欲望合理”的悖论与表达难题 |
第五章 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欲望突围书写的几类主题 |
一、物质欲望的突围与精神意义的探寻 |
二、重回“性”与“爱”的契合 |
三、对现代城市人“根性”的追寻 |
第二节 审美想象中的城市家园空间 |
一、大都市里的小街巷 |
二、作为审美空间的小城 |
第三节 欲望突围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
一、人性视域中的道德模糊 |
二、日常生活里的“真实”与“诗意 |
三、对善的发现与信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论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程乃珊生平与创作简介 |
二、程乃珊创作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关于中产阶级的两点说明 |
第一节 关于中产阶级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关于中产阶级的文化特征 |
第二章 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形象 |
第一节 新时期中产阶级形象 |
第二节 老上海中产阶级形象 |
第三节 其他人物形象 |
第三章 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生活图景 |
第一节 居住空间 |
第二节 吃穿日常 |
第三节 娱乐消费 |
第四章 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独特的书写题材 |
第二节 浓郁的海派趣味 |
第三节 女性写作的典型样本 |
第五章 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的局限性 |
第一节 自我重复 |
第二节 缺少理性审视 |
第三节 难掩的优越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1990后的广州:张欣笔下的城与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张欣简介 |
2. 张欣小说研究综述 |
3. 主要定义与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张欣笔下对比中的广州 |
第一节 贫困农村与首善之区 |
第二节 文化京城与文化沙漠 |
第三节 上海精神与广州风气 |
第四节 繁华香江与腾飞羊城 |
第二章 张欣小说中城与人的困境 |
第一节 爱的家园的失落:城市情感的变质与异化 |
1. 变质的城市爱情 |
2. 异化的城市亲情 |
第二节 成人童话的破灭:追梦广州的艰辛与挫败 |
1. 想象的追梦之城 |
2. 窒息的广州梦想 |
第三节 硝烟弥漫的战场:金钱加冕的浮华城市 |
1. 无人幸免的商业战场 |
2. 金钱掌控的物质城市 |
第三章 张欣的城市反思 |
第一节 浮华背后的寂寞:城市人的精神困惑 |
第二节 死亡之城的救赎:理解与关怀的呼唤 |
第三节 城市的新生:在摸索中前进的广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试论张欣的都市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都市图景浮世绘 |
第一节 、岭南与南都 |
一、 南都意象与岭南印象 |
二、 方言俗语与饮食文化 |
三、 平民生活与世俗情怀 |
第二节 、商战与情战 |
一、 市场经济下的商海沉浮 |
二、 掘金时代里的情感变异 |
第三节 、欲望与诗情 |
一、 繁奢的物欲 |
二、 翩跹的情欲 |
第二章 都市丽人写真 |
第一节 、白领女性的角色扮演 |
一、 白领一族与职业角色 |
二、 “守望者”与“逐利者” |
第二节 、现实法则下的女性情感世界 |
一、 婚恋观变 |
二、 姐妹情谊 |
三、 亲情伦理 |
第三节 、时代变革下的女性困挣 |
一、 强势与无奈 |
二、 热闹与苍凉 |
三、 悲悯与关怀 |
第三章 都市叙事的形式与风格 |
第一节 、叙事形式与结构 |
一、 交错与并进 |
二、 必然与偶然 |
三、 大处与小处 |
第二节 、叙事风格与语言 |
一、 反讽与调侃 |
二、 通俗与雅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关于词语消退的界定 |
第三节 语料库的构建 |
一、语料来源 |
二、筛选过程 |
第四节 定量分析 |
一、新词语消退现象整体走势的概述 |
二、新词语消退现象的分时段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 |
第一节 语音特点 |
一、简缩语 |
二、音译造词 |
第二节 语义特点 |
一、语义背景的消失 |
二、同义替换 |
三、同音同形异义词 |
第三节 修辞特点 |
一、仿拟造词 |
二、谐音造词 |
三、比喻造词 |
四、夸张造词 |
第四节 语法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因素 |
一、旧事物的消失 |
二、新事物的普及 |
三、社会热点的消退 |
第二节 语用心理因素 |
一、喜新厌旧的心理 |
二、从众心理 |
三、避俗求雅心理 |
第三节 网络传媒因素 |
第四节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和实践意义 |
1. 选题来源 |
2. 本文的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新词语理论研究综述 |
1. 语言理论研究基础 |
2. 社会历史原因 |
第二章 新词语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韩语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
1. 本文的研究范围 |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章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
第一节 近 15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
1. 2001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
2. 2005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
3. 2009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
4. 2010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
第二节 近 15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
1. 2001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
2. 2005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
3. 2009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
4. 2010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
第四章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汇学特点 |
第一节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类特点 |
第二节 汉、韩语新词语造词法特点 |
1. 汉、韩语新词语的造词法分类 |
(1) 韩语新词语的构词法分析 |
(2) 汉、韩语新词语结构类型对比 |
2. 合成法生成新词语 |
(1) 原形词根合成方式 |
汉语和韩语共有的合成结构 |
韩语独有的合成结构 |
汉语独有的合成结构 |
(2) 变形词根合成方式 |
缩略方式 |
混合方式 |
3. 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
(1) 接头词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
(2) 接尾词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
第三节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义形态 |
1. 词义的扩大 |
2. 词义的缩小 |
3. 词义的转移 |
4. 词义色彩的变化 |
第四节 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及主要生成途径的比较分析 |
1. 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 |
(1) 创造新词 |
(2) 旧词被赋予新义 |
(3) 外来词的介入 |
(4) 方言的引入 |
(5) 修辞法 |
2. 汉、韩语新词语主要生成途径的比较分析 |
(1) 借用 |
外来词的借用 |
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的借用 |
(2) 修辞造语 |
比喻 |
比拟 |
借代 |
夸张 |
婉曲 |
(3) 类推 |
第五章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第一节 近15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
1. 2001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
2. 200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
3. 2009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
4. 2010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
第二节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比较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1. 政治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2. 社会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3. 军事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4. 通信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5. 经济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6. 科技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7. 医学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8. 娱乐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9. 生活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10. 文化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11. 地理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12. 其他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新词语词义类别比率与关注度的相对关系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和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1. 8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2. 9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3. 200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4. 201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第二节 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1. 8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2. 9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3. 200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4. 201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
第三节 近 15 年中韩人民意识的变化和外来词新词语的产生 |
1. 中韩人民意识的变化和外来词新词语的使用现状 |
2. 通过新词语“酷”来看中韩两国人民的意识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7)一九九○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研究 ——以广东为中心来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广东城市小说的崛起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城市小说的发展 |
第二节 广东城市小说崛起的原因 |
第二章 广东城市小说的题材与主题分析 |
第一节 城市寻梦的希冀与艰辛 |
第二节 市民生活的凡俗与辛酸 |
第三节 自我实现的博弈与挣扎 |
第四节 另类人生的狂欢与沉沦 |
第三章 广东城市小说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多元艺术手段的运用 |
第二节 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辨析 |
第二节 西方理论中的“时尚” |
一、时尚有无意义的讨论 |
二、时尚是什么 |
第三节 参考理论与分析框架 |
一、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 |
二、柯林斯的社会冲突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第四节 样本与研究方法 |
一、样本 |
二、研究方法 |
三、补充说明 |
四、欠缺与不足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一章 时尚成长的文化土壤:三个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摩登 |
一、摩登是都市的 |
二、摩登是一种重西式消费的生活方式 |
三、两性关系中的摩登:摩登的神秘意味 |
第二节 美 |
一、美的禁区 |
二、美的讨论 |
第三节 奇装异服 |
一、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对奇装异服的限制 |
二、20世纪60年代对于奇装异服的讨论与讨伐 |
三、20世纪80年代后对于奇装异服的批评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二章 “时尚”的初涉:“时装”,全民共享的美 |
第一节 时尚话语的社会背景 |
一、20世纪90年代中以前的中国时尚工业 |
二、中国时尚杂志诞生初期概况 |
第二节 “时尚”的哺育者——“时装” |
一、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中的“时装” |
二、时尚杂志中的“时装” |
第三节 “时尚”的话语分析 |
一、时尚的语义沿袭 |
二、时尚杂志话语中的“时尚” |
第四节 美的话语实践的群体 |
一、刊物的自我呈现 |
二、与读者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三章 “时尚”的建构:有限定的美 |
第一节 改善中的时尚话语环境 |
一、消费水平的提升 |
二、都市化进程 |
三、日益发达的时尚杂志 |
第二节 时尚意义的建构之一:“时尚”是一种美 |
一、对于“时装”的新理解 |
二、“时尚”的新用法 |
三、时尚意义的讨论 |
四、时尚意义的统一:美 |
第三节 时尚意义的建构之二:“时尚”之为美的限定 |
一、都市 |
二、年轻 |
三、女性 |
第四节 时尚媒介的自我建构 |
一、媒介种类的自我认定 |
二、时尚话语的群体 |
三、与读者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与注释 |
第四章 “时尚”的强化与解构:不只是美 |
第一节 发达而复杂的时尚生态 |
一、迅速膨胀的中国时尚工业 |
二、日益复杂的时尚杂志体系 |
三、多元价值观 |
第二节 “时尚”之为美的强化与拓宽 |
一、有限定的美的强化 |
二、有限定的美的拓宽 |
第三节 “时尚”超越美 |
一、时尚:一种全栖类文化 |
二、时尚:挑战 |
第四节 时尚媒介的自我呈现 |
一、对于时尚话语人群的巅覆 |
二、时尚作者群体:时尚媒介的代言人 |
三、时尚编辑:时尚的最终裁决者 |
四、编读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与注 |
第五章 结论:走向想象的异托邦 |
第一节 “时尚”的变迁 |
第二节 时尚的话语策略 |
一、时尚的意义与社会文化背景 |
二、传受双方的关系 |
第三节 想象的异托邦 |
一、走向想象的异托邦 |
二、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及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突破和创新 |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女性城市小说研究 |
2.1 界定的艰难:城市文学/都市文学 |
2.2 本土化的城市文化研究 |
2.3 城市和女性的交融共生的关系 |
2.4 女性城市写作立场的自觉选择 |
2.4.1 城市叙述的缺失 |
2.4.2 城市生活与精神的张扬 |
2.5 90 年代女性城市小说的创作类型和表现形态 |
2.5.1 城市民谣——世情生态小说 |
2.5.2 商海无情——市情商态小说 |
2.5.3 私人生活——女性私人化小说 |
2.5.4 城市宝贝——女性物化小说 |
2.6 90 年代女性城市小说同90 年代男性城市小说的比较 |
2.6.1 表现对象不同 |
2.6.2 精神归属不同 |
第3章 城市的血脉:地域属性的彰显 |
3.1 地域文化:文学的本根属性 |
3.2 “乡村之根”的文学探寻 |
3.3 女性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城市之根”的文学探寻 |
3.3.1 城市的“外衣”——地域文化的物质层面表征 |
3.3.2 城市的“骨架”和“灵魂”——地域文化的制度层面和哲学层面表征 |
3.4 女性城市小说中地域文化的女性化风貌 |
第4章 女性城市写作中地域文化的时代性变迁 |
4.1 地域文化的历时性变迁 |
4.1.1 作家个体的文本变迁 |
4.1.2 作家群体的代际变迁 |
4.1.3 同一部作品中的历史变迁 |
4.2 地域文化的共时性变迁 |
第5章 地域文化对女性作家创作的影响 |
5.1 西风浸染的海派地域文化下的上海女作家 |
5.1.1 对上海的亲和和认同——世俗日常性写作 |
5.1.2 海派情调的浸染——精致、怀旧的上海记忆 |
5.1.3 消费之城下的物化写作 |
5.2 历史和现代共生的皇城国都文化下的北京女作家 |
5.2.1 理性与庄重并行 |
5.2.2 亲近后的疏离 |
5.2.3 地域文化的交叉与融合 |
5.3 复杂多元的世俗文化熏染下的武汉女作家 |
5.3.1 平民姿态的原生态写作 |
5.3.2 根植于世俗的爱情婚恋观 |
5.4 传统之根与开放之门下的岭南女作家 |
5.4.1 对商业文明的认可和融入 |
5.4.2 温情的放纵,理性的批判 |
5.5 古韵禅意的老城文化下的苏州女作家 |
5.5.1 老城文化的传承 |
5.5.2 平淡人生的“苏州性”描绘 |
第6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女性形象 |
6.1 历史女性 |
6.1.1 对传统母亲形象的撕裂 |
6.1.2 怀旧中的“上海小姐” |
6.1.3 传统女性的失落 |
6.2 白领丽人 |
6.2.1 转型期女性 |
6.2.2 现代性女性 |
6.3 底层之花 |
6.4 城市新人类 |
6.4.1 对主流文化的颠覆和解构 |
6.4.2 性欲的狂欢 |
6.4.3 漂泊的精神危机 |
6.5 城市外来妹 |
余论 追寻女性笔下的城市地域文化写作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生态美学与中国文学的生态传统 |
第1章 现代都市生存环境及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的生成 |
1.1 都市空间与都市意象 |
1.1.1 都市日常景观及其意象 |
1.1.2 都市生活场景及其意象 |
1.2 都市的精神生存环境 |
1.2.1 消费文化的盛行 |
1.2.2 欲望的展演 |
1.3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的生成 |
1.3.1 都市小说的产生 |
1.3.2 90年代的中国都市小说 |
第2章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中人的自然生存状态 |
2.1 远离自然 |
2.1.1 自然景观的缺失 |
2.1.2 自然本性的丧失 |
2.2 反生态性的存在 |
2.2.1 人性的异化 |
2.2.2 生命的虚无 |
第3章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对自然生态美的探寻 |
3.1 呼唤人的自然本性 |
3.1.1 人性异化的反思与批判 |
3.1.2 物化都市的"陌生化"书写 |
3.1.3 女性"性别异化"的反抗 |
3.2 原始生命力的张扬 |
3.2.1 都市日常生活的理想化叙述 |
3.2.2 都市口常生活的别样观照 |
第4章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中人的精神生态困境 |
4.1 都市"边缘人"的精神压抑 |
4.2 孤独与失语 |
4.2.1 恋物癖:孤独的表征 |
4.2.2 私人化写作:冲破失语状态 |
4.3 流浪的人 |
4.3.1 都市流浪者 |
4.3.2 精神流浪 |
第5章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对精神生态美的探寻 |
5.1 传统精神价值观的反思与坚守 |
5.1.1 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反思 |
5.1.2 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坚守 |
5.2 寻找情感寄托 |
5.2.1 传统爱情观的坚守 |
5.2.2 反传统爱情观的批判 |
5.2.3 女性"性"的叙事 |
5.3 探寻精神家园 |
5.3.1 寻找:"出走"或"逃离" |
5.3.2 回归:诗意地栖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高级白领丽人的手袋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D]. 曹丙燕. 吉林大学, 2018(12)
- [2]论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书写[D]. 郑鹏馨. 扬州大学, 2018(01)
- [3]1990后的广州:张欣笔下的城与人[D]. 张凌远. 广西大学, 2015(03)
- [4]试论张欣的都市小说[D]. 刘文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5]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D]. 危洋洋.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6]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D]. 俞永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7]一九九○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研究 ——以广东为中心来讨论[D]. 麦梁惠. 宁夏大学, 2013(03)
- [8]媒介话语中的“时尚” ——意义的建构、消解及变迁[D]. 汤喜燕. 复旦大学, 2012(03)
- [9]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D]. 李冬梅. 吉林大学, 2011(04)
- [10]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 郭萌.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