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京报》的理想与野心(论文文献综述)
王粟玉[1](2021)在《近十年“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刊载了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其对乡村现实的纪实性书写吸引了各新闻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王磊光《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在网络上爆红,迅速引发关于农村问题的大讨论,催动形成了后来“返乡体”非虚构创作的热潮。作为一种写作症候,“返乡体”非虚构写作反映出城乡转型时期,乡村的现代化局面,也折射出书写者内心对乡土的情感纠葛,而作为一种写作形式,“返乡体”非虚构写作拓展了乡土叙事策略,其融合新闻纪实和虚构艺术的笔法丰富了传统乡土书写,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对真相的价值诉求也体现了一种自觉的文学担当意识。本研究主要围绕“返乡体”非虚构写作这一写作实践,探究这一书写潮的缘起、初兴及衍变脉络,同时注重运用文本分析、文化研究等方法,探究文本内部的叙事策略和跨学科写作艺术,通过剖析写作的情感结构与现实基础发现“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及局限性。本文认为,作为一种近年兴起的写作实践,“返乡体”非虚构写作重建了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反映了乡村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没落现状,其对底层困境和个体命运的关怀出于一种公共知识分子的“诗性正义”,也折射出城乡困境中农裔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和表达焦虑,暴露出一些个人视角的狭隘,但其与现实乡建行动的互动,足以证明这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写作方式,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城乡中国语境下的书写实践。
陈强[2](2020)在《涉狱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互联网已广泛普及,自媒体、融媒体等新型媒体业态的出现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网络舆情正在成为影响公共决策和国家政治走向的重要力量。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的公权机关和司法链条的最后一环,向来都是公众和媒体的聚焦点。涉狱网络舆情不仅事关监狱的声誉形象、执法公信力和正常秩序,而且关乎司法公正、人民法治信仰和法制权威,乃至国家与社会安稳。然而,囿于特殊的工作性质,监狱机关在网络舆情治理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弊端。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掌控涉狱网络舆情的内在机理并建构有效可行的治理策略,成为考验新时期监狱工作者政治智慧和执法能力的重要依归。本研究旨在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涉狱网络舆情的理论体系、推动涉狱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范式的创新,从实践上进一步增强监狱机关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完善其网络舆情治理机制。本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治理现状、问题成因、对策思考五个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网络舆情、涉狱网络舆情等有关研究加以梳理与评述;其次,对涉狱网络舆情的相关核心概念及其易混淆概念做了界定与辨析,分析了涉狱网络舆情在主体、客体、载体、本体四个维度上的构成,阐明了多元性、耗散性、易感性和负面性的特征,论说了本文的理论依据及其适用价值;接着,陈述了当前涉狱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探索,然后以辽宁省凌源第三监狱罪犯脱逃案和黑龙江省讷河监狱手机诈骗猎艳案为例,通过事件回溯、演化路径、舆情走势、传播载体、话语倾向等模块剖释了涉狱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深化了其理论基础,基于两个案例的横纵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当前监狱机关在涉狱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渠道单一、处置反应迟缓、引导方式欠缺、文案水平偏低、善后举措不当等问题;再者,揭示了以监狱、媒体、网民、环境为重点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了更新思想观念、健全保障机制、加强新闻宣传、完善舆情治理机制、强化监狱内部管理、培育内生秩序等治理对策。
严毓棋[3](2020)在《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试图弥合格非研究中先锋批评与知识分子写作批评之间的割裂,还原格非迄今三十年的完整写作历程,分析格非的写作之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格非的写作中包含着对自我与历史关系的思考与表达,是为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包含着格非对具体历史状态的认知及构成这一状态来由的追溯,更包含着对这一状态的超越意图。由此格非的写作作为个人主体的行动构成了对历史进程的介入力量。基于此种判断,本研究依据自然时间对格非的写作历程分段,通过对各时期格非作品的细读与思想状态的一般把握,勾连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呈现格非小说历史意识的发展过程。格非80年代小说以先锋形式实验闻名,其短篇小说写作表征了一代人呼之欲出的自我意识与对既定历史叙述的挑战精神。而90年代的长篇小说写作构成了对前一时期的反题,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与外部局势的变化拓展了格非历史意识的结构,他将自我置于更大的历史格局中思考后,感知到的是一个无力的个人。对这种失败体验的接受构成了新世纪以来格非历史意识与写作的起点,格非将自己置于一种弃权者的状态下重新思考和写作历史。格非不再将自我定义为先验的或必须完成的终极,而是以对话的姿态面向历史,始终保持自我与历史的紧张思考。这样的思考尽管有行动力不足的隐患,但足以为人们反思当下生活提供启迪。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开薪悦[5](2020)在《公众舆论的“情感”展演 ——以“朴素正义感”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的更迭之中,理性主义以绝对优势宰制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成为人类追求确定性真理与探索终极奥义的有力法宝。纵观舆论观念的历史沿革,亦是如此。在西方,深受哲学风尚的传统影响,舆论观的几次革新都建立在人们对待理性主义的态度转折之上。在启蒙运动强调“天赋人权”的背景下,理性被视作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以卢梭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对理性的过度崇拜使得舆论被美化成绝对真理的象征;而到了李普曼时期,传统的真理观以及它所依附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框架饱受质疑,理性主义的思想演变成工具理性的规则;而随着“理性的吊诡”被发现,理性主义被“合理性”理论所重构,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将舆论视作交往理性之下的“话语共识”,罗尔斯把舆论看成公共理性下的“重叠共识”。而放眼中国,自梁启超将现代意义上的“舆论”概念引进本土语境,它便被涂抹上了启蒙主义的理性色彩,精英知识分子将其视作变法图强的“救国良方”,寄托着建立民主社会的殷切期待;而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新闻舆论发展的深刻影响,实践与学理层面更多地关注舆论对实现社会控制的可能性探讨。在漫长的历史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带有情感色彩的舆论无益于召唤并培育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理性公民,更无法促成舆论的良性演化。然而,从内生性视角来看,“情感”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种典型而特殊的中国式“情感”——“朴素正义感”在当下互联网舆论中的频繁展演,对西方“情感”与“理性”的二元论观点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既保留着中国传统礼法社会的价值秩序,又被赋予了当下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并且饱含着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永恒追求。通过对典型案件的选择与分析,本文发现,“朴素正义感”的唤起往往基于公众对原型的历史认知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正如公众对于欢和张扣扣的“孝子”认同带来了对“孝义”的捆绑,为母复仇便拥有了“天经地义”之伦理义务性;对邓玉娇和于海明的“侠客”想象带了对“侠义”的赋魅,个人抗暴便具备了“惩奸除恶”之道德合理性;对唐慧和江歌母亲的“悲母”塑造带来了对“公义”的简化,为女儿伸冤之下请求罪犯死刑的诉求便被赋予了“杀人偿命”的历史合法性。这种朴素的正义与司法审判的走向或许存在偏差,但与纯粹的情感体验不同,它被赋予了时代的价值取向,预设了某些特定形态的知识或概念,深深嵌入在社会和历史的结构背景之中。更进一步来说,“朴素正义感”不仅与法律及理性主义之间有着“同频共振”的表现,还能够与多元社会规范力量之间产生互相建构的可能。在实践层面,“朴素正义感”背后凝聚的“人心所向”倒逼着人们重新思考当代司法审判的标准,既要“依之于法”,也要“考之于情”;在观念层面,“朴素正义感”背后流露的复仇思想形塑着人们在不同时代对待公平正义的认知方式,无论“私力复仇”,亦或“公力救济”,未尝不是对特定环境下正义制度的拷问与纠偏;在行动层面,“朴素正义感”背后的“感同身受”提供了“行知合一”的社会力量,促使着“公众同情”与“公共说理”之间的相互转化。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公众在面对经验世界时,所诉诸的一种解决问题和诠释意义的新范式。从传统礼法社会到现代法理文明,“情感”不仅被证明无法通过理性的控制手段所根除与遏制,相反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面对中国传统社会道德伦理的历史沉淀与当下社会结构持续分化的现实矛盾,西方的理论经验似乎已经无力解释当代中国实践里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情感”的媒介实践,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种新的媒介研究路径——“可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证来反思传统舆论观的理性主义教条,并充分关注“情感”对于互联网的重构性力量。在“可见性”的维度之下,舆论主体的情感化、客体的重叠化以及本体的多元化成为现实,那么与其执念于“舆论是否可能”的永恒命题,不如转变立足点,在新的维度里重新认识“何为舆论”,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之中给予情感与理性更多成长的空间。或许,这种成长并不是阶梯式的,也并非一蹴而就,但未来可期。本文以一种特殊的中国式情感——“朴素正义感”为核心考察对象,将抽象空洞的“情感”概念具象为公众舆论里的“情感”展演,希望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微薄贡献:在实践层面,为舆论与司法的良好互动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案经验,促成现代法律理性与传统公序良俗的隔空对话;在学理层面,重新书写关于舆论的内涵与外延,为情感重返当下的公共讨论提供可能的理由与途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试图改变过去相对静态、孤立的表象主义范式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传统,为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实践与中国问题的探讨开辟一个有意义的多维空间。
张睿[6](2019)在《别样的先锋写作 ——黄孝阳小说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孝阳是一位“激进”的70后作家,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活动无一不立足于当下“大数据”时代的“魔幻新现实”,向传统经典文学发出挑战,对文学表现出了极大的探索热情。他的创作堪称是“文学的极限冒险运动”。2007年他创造性地提出“量子文学观”,将文学与现代物理学联系在一起,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的小说创作也获得学界的肯定和讨论。黄孝阳的文学观念、他对文学与诸多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之间关系的理解、其空灵飘忽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写作姿态,都在“可能性”的层面,对当下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建设性的探索和思考。本论文以黄孝阳的文学观念和小说写作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的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入手,阐发黄孝阳的写作对先锋文学叙事传统的坚定守望,发掘其“拟科幻”的手法对先锋叙事新的美学质地的探索,从而对其别样的先锋叙事写作特点进行挖掘。发现其为先锋文学的发展、为先锋精神的传递做出的创作努力。在此研究基础上,对黄孝阳的创作活动给出整体性判断,以期在相关研究和批评方面能有实质性的推进。
许婧[7](2019)在《2018年度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于国家、个人、行业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值此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视事业诞生60年、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进入融媒体"总台时代"之际,中国电视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后,进入剧烈震荡、业态调整的多事之秋,整个行业在国家机构改革和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迎来堪称"拐点"又待观后效的变局之年。本文从宏观国家政策、广电管理、新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三台合一、业界学界动向、受众圈层、内容孵化、电视综艺、真人秀和电视剧年度发展格局及其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视野开阔的综合考察与评估。通过深入解读全年电视业和电视艺术的发展亮点、系统整合数据得出客观结论、阐释艺术创新与流变、归纳行业问题并提出建议,清晰地论证:2018年并非中国电视业的"至暗时刻",更非"寒冬"!现实题材电视剧精品从认识论、方法论上严谨鲜活、饱含激情的史诗气质,文化类、观察类、垂直类综艺节目的主旋律化、专业性与人性化,台网内容标准异中求同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模式的全方位升级,电视"融媒体"旗舰式矩阵打造,共同在开启一个坚守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作品属性大于产品属性、追求内容价值为风尚的专业时代。
钟梓欣[8](2019)在《论北岛诗歌的悖论与平衡》文中提出悖论既是形成北岛诗歌的召唤结构最重要的修辞方式,同时也是造成其表意朦胧多义的主要因素。北岛热衷于将性质与价值对立的两种诗歌意象群或诗歌表现主题并置在同一创作时期内,让表现出二律背反的特质的两者在对比和碰撞之中生成“悖论漩涡”,形成一种在两极间勉力维持着“危险的平衡”的悖论式情景。他将现实生活中的悖论体验融入诗歌创作中,使悖论作为现实矛盾与内心冲突的折射和诗意变体而呈现在诗歌文本中。诗人与文本互涉、命运与诗歌互证,让北岛的现实处境散发出诗学特质,而其诗歌具有了超越文本的现实意义。“悖论漩涡”在诗中生成与消解的过程,也是北岛不懈地与现实抗争、与自我角力以实现诗学和心理层面的平衡的历程。本文以北岛诗歌中的悖论为着眼点,旨在发现北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临悖论处境,并探析他在屡次深陷“悖论漩涡”之时是如何自持以维持平衡状态的。本文的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引言部分包含了对论题的学术背景与发展概况的追溯与梳理,以及对相关资料与研究方法的介绍、对“悖论”与“平衡”概念的界定等内容,意在指出本文的创作目的和意义。北岛强调过,人不仅要用纵的眼光认识世界,而且应该以横的眼光探索世界,因此本文采用的是纵横交错、也即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研究方式,将北岛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对每个时期的诗歌作共时性研究。在北岛的诗歌创作前期,悖论主要产生于他与时代的紧张角逐中;在创作中期,悖论产生于他与自身的分裂中;在创作后期,悖论产生于他与母语至亲至疏的关系中。而结语部分论述了北岛对平衡的写作状态的不懈追求。
冯志峰[9](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刘鑫[10](2018)在《移动视频直播影响下的报社新闻生产变革研究 ——以《新京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被称为移动直播元年。视频直播并非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或传播方式,当这种形态与移动智能终端和逐渐提升的互联网带宽相结合的时候,释放出巨大的传播能量,从质上拉近了受众与新闻现场,受众与传播者,受众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创造出新的传媒热点。在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移动视频直播的兴起,为传统纸媒的转型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按照经典传播学理论,“信源、信宿和传播渠道”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当三者都因为移动视频直播这种新的媒介形态而被动或主动做出改变时,传统媒体需要思考和面对的是,其新闻生产方式正在或者将要发生什么变化。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移动视频直播这个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为切入点,总结剖析《新京报》在新闻生产方式上做出的改变。重点探索《新京报》的移动视频直播实践创新出了什么样的产品,对新闻生产流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使组织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技术平台呈现什么样的关系,令传统采编人员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以小范围、单个报社的变化来反映移动视频直播给更大范围内报社的新闻生产带来的变革启示。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创新点,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总结了移动视频直播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以及国内外报社开展移动视频直播业务的大致情况;第三部分详细阐释了《新京报》开展移动视频直播业务的内外动因,以及由此在新闻生产的各个方面引发的改变;第四部分反观了《新京报》在移动视频直播报道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二、《新京报》的理想与野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京报》的理想与野心(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何为“返乡体”非虚构写作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勃兴 |
一、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背景 |
(一)对现代文学“还乡”母题的接续 |
(二) “三农热”与“自媒体”的影响 |
二、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
(一) “梁庄系列” |
(二)镜像化的乡村 |
(三) “返乡体”:泛滥与热议 |
(四) “书写返乡”:书写与“乡建”的互动 |
第二章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主题类型 |
一、记忆书写与乡恋 |
(一)可疑的“记忆” |
(二)无力的怀旧 |
二、苦难书写与乡愁 |
(一)苦难书写 |
(二)文化乡愁的生成 |
三、问题书写与乡怨 |
(一)乡村“问题化” |
(二)隐蔽的“乡怨” |
第三章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策略 |
一、观察视角与叙述声音 |
(一)观察视角:内外视角的互动 |
(二)叙述声音:公开、隐蔽与缺席的叙述者“我” |
二、多元化的写作方法 |
(一)田野调查 |
(二)文献研究 |
三、图文互证与互补 |
(一)图文互证:读图时代的纪实摄影 |
(二)图文互补:视觉效果的“言外之意” |
第四章 “返乡体”非虚构作品的意义和局限性 |
一、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一)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诗性正义” |
(二)贴近大地的生活和写作态度 |
(三)探索新的乡土叙事可能 |
二、 “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的局限性 |
(一)无力逃脱的情感困局 |
(二)备受质疑的真实性 |
(三)个人视角的狭窄和思想性不足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涉狱网络舆情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核心概念界定 |
2.1.2 易混概念辨析 |
2.2 涉狱网络舆情的构成维度 |
2.2.1 主体维度 |
2.2.2 客体维度 |
2.2.3 载体维度 |
2.2.4 本体维度 |
2.3 涉狱网络舆情的特征 |
2.3.1 多元性 |
2.3.2 耗散性 |
2.3.3 易感性 |
2.3.4 负面性 |
2.4 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理论 |
2.4.1 耗散结构理论 |
2.4.2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
2.4.3 善治理论 |
第3章 涉狱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 |
3.1 涉狱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探索 |
3.1.1 建立新闻宣传工作规章制度 |
3.1.2 注重媒体的力量 |
3.2 涉狱网络舆情治理的案例分析 |
3.2.1 辽宁省凌源第三监狱罪犯脱逃案分析 |
3.2.2 黑龙江讷河监狱手机猎艳诈骗案分析 |
3.2.3 案例小结 |
3.3 涉狱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信息渠道单一 |
3.3.2 处置反应迟缓 |
3.3.3 引导方式欠妥 |
3.3.4 文案水平偏低 |
3.3.5 善后举措不当 |
第4章 涉狱网络舆情治理问题的成因 |
4.1 监狱:机制及关系的隐忧 |
4.1.1 理念意识不适应 |
4.1.2 保障机制不健全 |
4.1.3 新闻宣传工作不到位 |
4.1.4 舆情治理机制不完善 |
4.1.5 自我管理不严格 |
4.2 媒体:利益与道德的角逐 |
4.3 网民:意识同素养的博弈 |
4.4 环境:内危和外患的交织 |
第5章 涉狱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思考 |
5.1 更新思想观念 |
5.1.1 坚守初心意识 |
5.1.2 强化安全认知 |
5.1.3 转变媒体理念 |
5.2 健全保障机制 |
5.2.1 健全法制保障 |
5.2.2 改善资源配置 |
5.3 加强新闻宣传 |
5.3.1 完善新闻宣传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
5.3.2 创新新闻宣传的内容、方式与风格 |
5.3.3 严格新闻宣传的纪律和程序 |
5.4 完善舆情治理机制 |
5.4.1 完善涉狱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
5.4.2 完善涉狱网络舆情联动共享机制 |
5.4.3 完善涉狱网络舆情问政引导机制 |
5.4.4 完善涉狱网络舆情善后机制 |
5.5 强化监狱内部管理 |
5.5.1 深化对监狱干警的教育监督 |
5.5.2 增强监狱干警的能力素质 |
5.5.3 完善对监狱干警的考核激励 |
5.5.4 构建对罪犯的安全防控体系 |
5.6 培育内生秩序 |
5.6.1 媒体:强化社会责任,厚植行业道德 |
5.6.2 网民:驱动自我启蒙,涵养个人美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格非小说创作的历史意识 |
第一节 感觉、经验、理论:格非历史意识的由来 |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语言踪迹 |
第三节 小说的历史意识与知识分子写作问题 |
第四节 无边的意识与有限的写作 |
第三章 挑战者身份的认同与阴影——以格非80年代小说创作为例 |
第一节 为自我创造历史——挑战秩序与隐藏介入 |
第二节 为历史寻找形式——历史意象与抒情语言 |
第三节 抒情的极限——游戏、欲望与汉语韧性问题 |
第四章 失败者的自觉——格非90年代小说中的精神困境 |
第一节 代际的断裂或连续——时代文化氛围与个人文学表达 |
第二节 虚无感的始末——论《敌人》《边缘》的恐惧与孤独主题 |
第三节 主体反思之难——以《欲望的旗帜》中的死亡与爱情为例 |
第四节 失败者的出路——通过反讽对话 |
第五章 弃权者的精神史——略论格非新世纪历史题材小说 |
第一节 80年代的故事:对理想主义的追忆与反思 |
第二节 “江南”历史的寓言:乌托邦精神的母系传承 |
第三节 “别处”的生活:知识分子的底层个人史书写 |
余论:弃权者的“假面”——关于格非小说历史意识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格非未结集作品二种 |
附录二:格非创作年表(1985年—2019年) |
后记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公众舆论的“情感”展演 ——以“朴素正义感”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思辨研究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觉醒:多维视野下的“情感”诠释 |
二、扎根:中国社会的“情感”变迁 |
三、挑战:当下公众舆论里的“情感”实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脉络梳理 |
第一章 “情”之所失:理性主义视野下的舆论观沿革 |
第一节 从追求“真理”到达成“共识”:西方舆论观的嬗变 |
一、理性的崇拜:启蒙色彩下的绝对真理 |
二、理性的祛魅:实用主义下的科学工具 |
三、理性的重构:合理性维度下的社会共识 |
第二节 从“西学知识”到“本土语义”:中国舆论观的演绎 |
一、理性的继承:精英主义下的民主期待 |
二、理性的转化:实践与学理中的社会控制 |
小结 |
第二章 “情”为何物:一种中国式情感的崛起——以“朴素正义感”为例 |
第一节 “情”之溯源:关于“正义”观念的源头考 |
一、正义的本源:仁爱与信仰 |
二、正义的实现:礼制与理治 |
三、正义的指向:道德正义与法律正义 |
第二节 “情”之所解:“朴素正义感”的内涵辨析 |
第三节 “情”之所演:“朴素正义感”的案例诠释 |
小结 |
第三章 “情”之所起:原型视野下“朴素正义感”的舆论实践 |
第一节 原型:一种激活情感的文化载体 |
一、孝子:伦理共鸣下的形象认同 |
二、侠客:二元对立下的角色想象 |
三、悲母:个人展演下的原型塑造 |
第二节 被捆绑的“孝义”:仪式共享下的“天经地义” |
第三节 被赋魅的“侠义”:公共想象下的“惩奸除恶” |
第四节 被简化的“公义”:文化积淀下的“杀人偿命” |
小结 |
第四章 “情”之所动:“朴素正义感”与理性主义的多元建构 |
第一节 从“依之于法”到“考之于情”:法律实践的当代转向 |
第二节 从“私力复仇”到“公力救济”:正义观念的历史贯通 |
第三节 从“公众同情”到“公共说理”:话语行动的未来可能 |
小结 |
第五章 “情”归何处:公众舆论是否可能? |
第一节 从“可能”到“可见”:一种媒介研究的新路径 |
第二节 从“表达理性”到“表露真诚”:舆论主体的情感化 |
第三节 从“公共事务”到“个人私事”:舆论客体的重叠化 |
第四节 从“共同意见”到“众声喧哗”:舆论本体的多元化 |
小结 |
结语情感如何重返公众舆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别样的先锋写作 ——黄孝阳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激进的先锋姿态 |
第一节 黄孝阳是谁? |
第二节 “传统虽好,已然匮乏” |
第三节 “量子文学观” |
第二章 传统先锋叙事艺术的实践 |
第一节 戏谑狂欢的叙事语言 |
第二节 叙事的碎片化处理 |
第三节 多种文体的大胆尝试 |
第四节 开放式的写作理想 |
第三章 新质先锋叙事美学的探索 |
第一节 穿越时空与历史的迷津 |
第二节 真实与虚幻的双向转换 |
第三节 百科全书式书写 |
第四节 诗性与惊异的审美体验 |
第四章 智性精神向度的示现 |
第一节 “若无众生,诸神寂寞” |
第二节 “人世之大,浩浩不知边际” |
第三节 “爱,确实是一种伟大的艺术”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
“我的身体里有龙”——黄孝阳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论北岛诗歌的悖论与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诗人与时代的相悖 |
第一节 “影响的焦虑”与新的文学传统 |
第二节 独白与代言 |
第三节 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 |
第二章 诗人与自身的冲突 |
第一节 普罗米修斯之火与阿喀琉斯之踵 |
第二节 对“一代人”的回瞻与“一个人”的自省 |
第三节 反叛者与同谋者 |
第三章 诗人与母语的矛盾 |
第一节 文化的反叛与语言的忠诚 |
第二节 语言经验的异质性与一致性 |
第三节 还乡与无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10)移动视频直播影响下的报社新闻生产变革研究 ——以《新京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全媒体时代报社移动视频直播业务的兴起 |
2.1 移动视频直播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脉络 |
2.1.1 移动视频直播的基本内涵 |
2.1.2 移动视频直播的呈现特点 |
2.1.3 中国移动直播行业发展历程 |
2.2 国内外报社移动视频直播业务开展情况 |
2.2.1 国外多家知名报社开展移动视频直播业务 |
2.2.2 国内报社纷纷加入移动视频直播队伍 |
第3章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的新闻生产模式探索 |
3.1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实践的内外动因 |
3.1.1 内生动因 |
3.1.2 外在环境 |
3.2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的具体实践 |
3.2.1 生产内容的重构 |
3.2.2 采编流程和组织架构的再造 |
3.2.3 采编人员和装备的升级 |
3.2.4 即时受众反馈被纳入新闻生产环节 |
3.3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经典案例分析 |
3.3.1 时政类新闻——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 |
3.3.2 突发新闻——保定男童坠井救援 |
3.3.3 社会民生新闻——再登悬崖村 |
第4章 报社移动视频直播发展之道:新闻的守与破 |
4.1 反观与总结:《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的基本经验 |
4.1.1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表现出的特点 |
4.1.2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呈现出的问题 |
4.2 报社移动视频直播发展之路探析 |
4.2.1 保持持续性高质量的新闻内容生产 |
4.2.2 打造生产主体的专业化和社群化 |
4.2.3 开展视频产品市场化营销 |
4.2.4 布局短视频新闻与直播新闻相互补充的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京报》的理想与野心(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返乡体”非虚构写作研究[D]. 王粟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涉狱网络舆情治理研究[D]. 陈强. 山东大学, 2020(01)
- [3]弃权者的权利 ——格非小说的历史意识研究[D]. 严毓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公众舆论的“情感”展演 ——以“朴素正义感”为中心的考察[D]. 开薪悦. 安徽大学, 2020(07)
- [6]别样的先锋写作 ——黄孝阳小说论[D]. 张睿.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2018年度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研究报告[A]. 许婧. 2018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2019
- [8]论北岛诗歌的悖论与平衡[D]. 钟梓欣. 广州大学, 2019(01)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移动视频直播影响下的报社新闻生产变革研究 ——以《新京报》为例[D]. 刘鑫. 吉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