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陆上最深钻井——塔参1井的地层剖面及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李晓剑,王毅,李慧莉,高山林,张仲培,岳勇,闫全人,江文[2](2018)在《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新元古代造山型基底拼合带——来自深钻孔的碎屑记录证据》文中认为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新近有同1井、夏河1井和巴探5井在寒武系碳酸盐岩之下钻遇碎屑沉积岩。在对碎屑岩进行详细岩相学观测、碎屑组分统计和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碎屑岩源区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砾岩和砂岩碎屑组成与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共同表明,这3口井寒武系碳酸盐岩之下的碎屑岩物源区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以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为主。砾石及砂岩中碎屑颗粒棱角状-次圆状的外貌、砾石中易磨蚀风化组分(碳酸盐岩和片岩)的存在以及泥岩较低的Th/U比值都反映这些碎屑岩为成熟度较低的近源堆积物。通过碎屑成分、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年龄结构对比,确定这些碎屑岩的碎屑组分主要源自其下伏基底。砾岩和砂岩碎屑模式、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碎屑源区(即下伏基底)在新元古代(峰期约790~730 Ma)处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本文新获取的碎屑记录证据与前人对同1井底安山岩、英安岩及卡塔克隆起上塔参1井底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表明横亘塔里木盆地中部的中央隆起带是一条新元古代大陆边缘弧,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由新元古代造山作用形成的拼合基底。
尤东华[3](2018)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成因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是当前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已取得诸多油气重大发现与突破。深层、超深层条件下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与保持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如白云岩化作用、构造-热液流体活动等。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复杂性。为此,作者选择了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现今埋深约6000~8000 m),以钻井岩心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包括岩心描述、岩相学分析、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分析与微量元素等研究工作,探讨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机理。研究区分别发育白云岩储层、硅化碳酸盐岩储层和灰岩储层。研究区白云岩储层位于鹰山组下段,而白云岩储层成因问题制约了进一步的勘探部署。已有岩心资料仅发现顺南501井具有白云岩储层。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显微岩石学、成岩作用与序列研究、基于铸体薄片的孔隙图像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探针背散射成像与微量元素Fe、Mn定量、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手段,研究了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白云岩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型,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扩溶缝、晶间孔-晶间溶孔,孔隙发育与裂缝具有明显相关关系。热液矿物萤石与方解石呈共生关系充填于裂缝与孔隙空间。裂缝与孔隙附近的白云石、白云石环边以及与萤石共生的方解石均具有较高的FeO、MnO含量。萤石发育较多的无色透明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5~175℃、盐度为15.5~17.5 wt.%NaCl equiv.。热液流体活动对围岩的改造导致局部方解石、白云石富Fe、Mn元素,同时提供了萤石结晶所需要的F。一方面热液流体改造白云岩形成储集空间,另一方面以萤石与方解石为代表的热液矿物则充填裂缝与孔隙。因此,构造-热液流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云岩储集空间的形成。顺南501井白云岩储层的认识对该地区白云岩储层成因模式的建立以及进一步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区鹰山组上段发育特殊类型的硅化灰岩储层。以顺南4井为代表,依据硅化程度不同,划分为下硅化碳酸盐岩段、中部灰岩段和上硅化碳酸盐岩段。硅化碳酸盐岩主要由石英和方解石组成,储集空间主要为晶洞、晶间孔及部分裂缝。孔隙度变化大,3~20.5%,非均质性强。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硅化作用温度为150~190℃,并呈现出高温低盐度与低温高盐度的特点。次生方解石87Sr/86Sr比值为0.709336~0.709732,明显高于同期海水,表明热液流体来源于盆地深部碎屑岩地层或基底硅铝质岩石。次生方解石与周围灰岩具有相似的δ13C组成,表明碳来源于灰岩地层,是热液流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发生溶解-再沉淀的结果。热液硅化作用明显受走滑断裂控制,流体沿断裂带及分支断层自下而上进入鹰山组,与灰岩层相互作用,交代方解石形成二氧化硅矿物,形成各种类型的次生孔隙,成为较好的储层。研究区灰岩储层位于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岩心资料揭示其储集空间以孔隙、微孔隙为主。通过岩芯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薄片与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从矿物-岩石学特征描述孔隙、微孔隙特征并探讨其成因。一间房组下段(以顺南7井为代表)藻灰岩孔隙以沉积-成岩早期胶结残余的窗格孔、遮蔽孔为主要类型,而微孔隙主要为分布于藻屑内部的方解石晶间微孔,其形成可能受重结晶作用与原始有机质及其演化的控制。一间房组上段(以顺托1井为代表)生物粘结岩孔隙以生物壳铸模孔、硅球与自形方解石集合体内部晶间孔隙为主要类型,微孔隙主要为生物体腔微孔、方解石重结晶形成的晶间微孔、灰岩基质中自形石英晶面微孔。成岩早期的热液流体改造可能是顺托1井生物粘结岩孔隙、微孔隙的主要成因,早期液态烃类充注对孔隙、微孔隙保存具有重要意义。走滑断裂、岩相与盖层条件共同控制了研究区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加里东晚至海西早期是北东-北北东向走滑断裂活动的主要时期,导致了断裂相关热液流体自下而上的侵入并改造围岩。由于围岩岩性与岩石结构的差异可能导致了不同层段储层类型与储集空间的差异性。此外,局限台地的潮间-潮下沉积相带有利于微生物、藻类的发育,相关矿物稳定化过程、原始有机质热演化等是一间房组灰岩孔隙-微孔隙形成并保持的重要原因。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泥质岩盖层的良好封闭性一方面限定热流体活动与水-岩相互作用在特定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为油气藏的保存提供了条件。
刘长磊[4](2018)在《塔中低凸起的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古隆起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塔中低凸起作为继承、稳定型的古隆起,是塔里木盆地古生界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也是台盆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本论文针对塔中低凸起的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展开研究,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平衡剖面复原技术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钻井、岩心等资料,建立塔中低凸起的综合地层系统,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和生长地层,划分构造-地层层序,系统分析塔中低凸起的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特征,厘定关键构造变革期次,揭示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结合周缘构造背景和塔中低凸起形成过程,探讨塔中低凸起的成因机制,提出合理的成因演化模型,并剖析了构造运动对储层的改造和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塔中地区主要存在∈/Z、O3/O1、S/O3、D3/S、C/D3、P/C、K/T、E/K等8个区域不整合面,从下到上可以划分为基底构造层、寒武系-下奥陶统构造层、上奥陶统-中泥盆统构造层、上泥盆统-三叠系构造层、白垩系-新生界构造层等5个构造层。(2)塔中低凸起断裂活动时期集中在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断裂体系主要发育在早古生代地层中,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中断裂系统不发育,整体上具有“上下分层”的发育特征;平面上断裂系统向东收敛,向西发散。(3)塔中Ⅰ号构造带是塔中低凸起基底断层转折褶皱前翼向前传播过程中因冲断作用形成的背斜构造带,因基底断层的多期活动,沿塔中Ⅰ号构造带发育了多条次级断裂,并影响了上奥陶统坡折带的形成。(4)上奥陶统、志留系发育的生长地层表明,加里东中晚期是塔中Ⅰ号构造带活动的主要时期,也是塔中低凸起形成的主要时期。与中西部相比,塔中低凸起东部构造活动强烈,东部整体隆升幅度大,地层剥蚀严重,不整合面发育。(5)塔中低凸起的形成与演化受控于基底发育的断层转折褶皱。早奥陶世末—晚奥陶世,是塔中低凸起形成的主要时期,塔中地区以构造抬升为主。晚奥陶世以后,塔中低凸起进入构造拓宽期,不再向上隆升。早海西期,基底断裂活动基本停止活动,塔中低凸起基本定型。
于欣雨[5](2018)在《特深井钻井用轻质高强度钻杆技术前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详细分析了特殊轻质高强度钢钻杆、铝合金钻杆、钛合金钻杆和碳纤维复合材料钻杆的资料,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分析了已得到工业化应用的特殊轻质高强度钢钻杆、铝合金钻杆的材料物理化学性能、钻杆防腐性能以及接头螺纹的结构,分析了钻杆强度性能和适合的应用条件。根据研究结果和钻井实例,分析了上述钻杆在特深井钻井中的注意事项与适用的特深井井况,并提出发展方向和应用建议。研究了新型的特殊轻质高强度钻杆,主要是钛合金钻杆的材料物理化学性质、钻杆防腐性能以及接头和螺纹的结构,分析了钻杆性能和适合的应用条件。根据研究结果和钻井实例,分析了钛合金钻杆在特深井钻井中的注意事项与适用的特深井井况,并提出发展方向和应用建议。本文在借鉴塔里木油田超深井钻柱组合的基础上,拟应用特殊轻质高强度钢钻杆、铝合金钻杆和钛合金钻杆,提出了几种900010000米特深井钻柱组合设计方案,并通过了强度校核。但是其结果的可靠性需要未来的现场实践进一步验证。
滕吉文,马学英,董兴朋,杨辉,宋鹏汉[6](2017)在《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油、气成藏和潜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实践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以来的陆相沉积盆地中,即第一深度空间(<5000 m).对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陆相和海相,即双相沉积建造中的油、气能源未能给予切实关注,仅为在近年来才得以重视和践行.通过对国内外诸多油、气田中的油、气成藏、储存、运移与深层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广泛陆相沉积建造的深处尚分布着丰富的海相沉积建造;且我国古生代的沉积地层确属变质很浅或不变质的层系;以往的油、气形成温度、压力和孔隙度的门限已逐被国内、外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实践所突破;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成藏具有很大潜力.以上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不仅大为扩展了勘查油、气的深部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第二深度空间将必是21世纪上、中叶在深处发现大型、超大型油、气藏的必然轨迹.
李涤[7](2016)在《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及邻区隶属古亚洲洋构造域,记录了中亚增生造山带的俯冲、增生、碰撞以及后期陆内改造过程。石炭纪是古亚洲洋由俯冲到闭合的关键转折期,该时期复杂的洋-陆演变过程造就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油气成藏实例。然而,石炭纪原型盆地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抑制了对石炭系生储条件和有利区带的评价。因此,开展准噶尔地区石炭纪构造格架和充填演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中亚增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的认识,同时也对推进深层含火山岩盆地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系统应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利用钻井、野外露头、地震和重磁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地质结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以及多期构造背景下的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盆地钻井火山岩年代学结果显示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发育5期火山活动,包括早石炭世3期(359-347Ma,347-331Ma和331-324Ma),晚石炭世2期(323-307Ma和307-300Ma)。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将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石炭统两个构造地层层序。下石炭统以挤压构造变形为主,发育大量的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而上石炭统多受伸展断裂控制,火山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地区存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基于火山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及构造变形研究,并结合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带的划分方案,厘定了萨乌尔-福海-杜拉特、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中拐-莫索湾-白家海-奇台等4个石炭纪弧盆带,并识别了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弧内断陷盆地、前陆盆地、被动边缘盆地等多种类型盆地。在构造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解剖,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作用相关挤压挠曲阶段、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中期俯冲相关的伸展裂陷阶段和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准噶尔盆地下伏年轻陆壳基底,而且表明准噶尔盆地及邻区乃至整个中亚增生造山带是在多列南向增生的弧盆系统依次向北碰撞拼贴过程中形成的。
李鹏涛[8](2016)在《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二叠系南闸组沉积、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沉积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在野外剖面、钻井岩芯观察基础上,结合各类测试分析资料系统对中央隆起带南闸组开展了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1)充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对南闸组不同地层分区地层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在单井及井间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研究了南闸组平面分布特征。(2)在各类沉积微相识别标志基础上,将中央隆起带南闸组划分为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沉积相,其中局限台地进一步划分为潮上、潮间、泻湖和浅滩,开阔台地进一步划分为浅滩和滩间。(3)通过中央隆起带南闸组灰岩和颗粒灰岩厚度图,结合地震相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南闸组沉积相平面分布,由东向西南具有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的展布特征,并建立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的沉积模式。(4)系统研究了南闸组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特征。认为南闸组为“低—中孔、低—中渗”储层,以发育颗粒灰岩、晶粒云岩为特征,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和晶间孔。
许连杰[9](2016)在《塔里木中央隆起带东河塘组沉积相与砂体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和储层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泥盆系东河塘组为研究对象,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按照地层演化-沉积演化-砂体特征的研究思路,运用野外地质资料收集与室内镜下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央隆起带170余口单井划分沉积相,并进行了对比,建立了中央隆起带沉积模式。进而研究了东河塘组沉积期沉积相类型特征及沉积相平面展布和垂向演化规律,在上述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东河塘组砂体特征。在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基础上,对东河塘组地层年代进行了探讨,本文把东河塘组地质年代定位泥盆系。建立了东河塘组地层划分方案,对不同区域的地层展开了对比研究,将研究区东河塘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结合盆地周缘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室内测试分析资料,在沉积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剖面特征和演化序列,对研究区泥盆系东河塘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滨岸相、陆棚相、三角洲相三个沉积相类型。其中滨岸相进一步划分为前滨、临滨两个亚相,前滨相又可以划分为砂质前滨和砾质前滨两个微相,进而对东河塘组不同亚段沉积期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东河塘组滨岸相沉积模式。综合地层和沉积两方面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东河塘组砂体特征,对东河砂岩储集类型,储集空间特征以及储集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滨岸砂体在层序演化过程中岩性圈闭形成储层的过程。研究了东河砂岩岩性圈闭发育特征。海侵期储集砂体由前滨和近滨砂砾岩、砂岩组成。最大海泛期由临滨泥或陆棚相泥岩组成,垂向上亦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斜坡带为滨岸与陆地界面,为有利储层发育带。斜坡带区域与砂体之间形成地层岩性遮挡,横向上由前滨砂过渡为临滨细砂岩,构成物性变差遮挡。
范兴燕,张研,肖高杰,唐衔[10](2015)在《轮深地区寒武系台缘礁滩相储层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前人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地层、岩相及碳酸盐岩台地类型等方面做过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众多进展。由于寒武系埋藏深度大,钻穿且揭示较完整寒武纪地层的深部钻井数量不超过10口,且这些井在整个盆地稀疏分布,加上三维地震资料数量、覆盖面积和品质的限制,一直以来限制了前人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礁滩体发育特征、礁滩体分布规律和有利储层发育位置等方面研究。以轮南低凸起中部轮深地区为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已钻井及区域地层重新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轮深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与层序地层关系密切,地层存在典型的台地边缘相进积型层序地层特征。在层序地层框架约束范围内,结合地震相分析,精细刻画了寒武系不同时期碳酸盐岩台地区、台缘区和盆地区沉积地层特征,明确了台缘礁滩体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有利储层发育位置。该工作对认识塔里木盆地深层台缘礁滩体储层特征、优选轮深地区深层风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陆上最深钻井——塔参1井的地层剖面及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陆上最深钻井——塔参1井的地层剖面及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
1.2.3.2 弧内盆地 |
1.2.3.3 弧后盆地 |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
2.3.3 深部地质结构 |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2.5 盆地演化简史 |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
3.1.1 滴水泉组沿革 |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
3.1.3 双井子组沿革 |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
3.1.5 石钱滩组沿革 |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
3.2.1 下石炭统 |
3.2.2 上石炭统 |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陆梁隆起 |
3.4.2 中央坳陷 |
3.4.3 东部隆起 |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
4.1 不整合面特征 |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
4.3 构造-地层层序 |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
6.1.1 克拉美丽露头 |
6.1.2 索索泉地区 |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
6.2.1 石西地区 |
6.2.2 三南地区 |
6.2.3 滴水泉地区 |
6.2.4 石钱滩地区 |
6.2.5 梧桐窝子地区 |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
6.3.1 莫索湾地区 |
6.3.2 白家海地区 |
6.3.3 北三台地区 |
6.3.4 吉木萨尔地区 |
6.3.5 古城地区 |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2.1 陆梁地区 |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2.1.5 运动学特征 |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 大井地区 |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3.1 白家海地区 |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3.2.4 运动学特征 |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
8.1.2 陆梁弧内盆地 |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新元古代造山型基底拼合带——来自深钻孔的碎屑记录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3.1 砾岩和砂岩碎屑组成 |
3.2 泥岩地球化学特征 |
4 讨论 |
4.1 源区物质组成 |
4.1.1 砾岩和砂岩碎屑组分反映的源区物质组成 |
4.1.2 泥岩地球化学反映的源区物质组成 |
4.2 物源区 |
4.3 源区构造环境 |
4.3.1 砾岩和砂岩碎屑模式判别 |
4.3.2 泥岩地球化学判别 |
4.4 地质意义 |
5 结论 |
(3)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成因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超深层白云岩储层 |
1.2.2 超深层灰岩储层 |
1.3 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1.4 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概况 |
2.1.1 构造背景与构造单元 |
2.1.2 构造演化 |
2.1.3 地层发育特征 |
2.1.4 油气分布特点 |
2.2 顺托果勒地区石油地质特征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沉积特征 |
2.2.3 典型油气藏特征 |
第三章 鹰山组下段白云岩储层 |
3.1 基本地质特征 |
3.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3 白云岩储层特征 |
3.3.1 岩相学特征 |
3.3.2 储集空间与储集性能 |
3.3.3 主要成岩作用及次序 |
3.4 白云岩储层成因与分布规律 |
3.4.1 孔隙与裂缝的关系 |
3.4.2 流体作用机制 |
3.4.3 白云岩储层分布规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鹰山组上段硅化灰岩储层 |
4.1 基本地质特征 |
4.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3 硅化灰岩储层发育特征 |
4.3.1 上硅化岩段 |
4.3.2 中部灰岩段 |
4.3.3 下硅化岩段 |
4.4 地球化学分析 |
4.4.1 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 |
4.4.2 石英氧同位素 |
4.4.3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 |
4.4.4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5 硅化灰岩储层成因机制 |
4.5.1 流体性质与来源 |
4.5.2 与Parkland气田热液交代成因“燧石”储层的对比 |
4.5.3 硅化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过程与地质模式 |
4.6 硅化灰岩储层分布规律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一间房组灰岩储层 |
5.1 储层发育特征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储集空间特征 |
5.2 储层形成机理 |
5.2.1 孔隙-微孔隙成因探讨 |
5.2.2 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
5.3 小结 |
第六章 储层发育条件与油气成藏 |
6.1 储层发育条件 |
6.1.1 断裂 |
6.1.2 岩相 |
6.1.3 盖层条件 |
6.2 油气成藏规律 |
6.2.1 油气藏特征 |
6.2.2 油气藏分布特征 |
6.2.3 油藏成藏模式 |
第七章 塔深1井超深层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成因 |
7.1 地质概况 |
7.2 储层发育特征 |
7.3 岩石与地球化学分析 |
7.3.1 样品与分析方法 |
7.3.2 岩相学特征 |
7.3.3 同位素特征 |
7.3.4 稀土元素 |
7.4 储层成因机制讨论 |
7.4.1 储层形成机制 |
7.4.2 储集空间保存机制 |
7.4.3 意义 |
7.5 小结 |
主要认识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完成论文 |
参与课题 |
(4)塔中低凸起的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塔中低凸起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构造单元与断裂带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前震旦系基底 |
2.3.2 震旦系 |
2.3.3 古生界 |
2.3.4 中生界 |
2.3.5 新生界 |
3 区域不整合面与构造-地层层序 |
3.1 地震地质层位 |
3.2 地层展布特征 |
3.3 不整合面发育特征 |
3.4 生长地层特征 |
3.5 年代地层格架 |
3.6 构造-地层层序划分 |
4 断裂系统特征 |
4.1 北西向逆冲断裂带 |
4.1.1 塔中I号构造带几何学特征 |
4.1.2 中央主垒带几何学特征 |
4.1.3 塔中南缘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
4.2 北东向走滑断裂带 |
4.3 主干断裂三维几何学特征 |
4.3.1 塔中I号构造带 |
4.3.2 塔中2号断裂带 |
4.3.3 塔中10号断裂带 |
4.3.4 主干断裂三维几何学特征对比 |
4.4 断裂带构造样式 |
4.5 不同时期主干断裂系统特征 |
4.5.1 加里东中期断裂系统特征 |
4.5.2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断裂系统特征 |
4.5.3 海西晚期断裂系统特征 |
5 地质结构特征 |
5.1 西部构造地质剖面特征 |
5.2 中部构造地质剖面特征 |
5.3 东部构造地质剖面特征 |
5.4 塔中低凸起地质结构特征 |
5.4.1 平面地质结构特征 |
5.4.2 剖面地质结构特征 |
6 构造演化与成因机制 |
6.1 构造演化特征 |
6.1.1 西部构造演化特征 |
6.1.2 中部构造演化特征 |
6.1.3 东部构造演化特征 |
6.2 构造演化差异性分析 |
6.3 成因机制分析 |
6.3.1 盆地周缘洋盆闭合与造山作用 |
6.3.2 基底断裂的控制作用 |
7 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7.1 塔中低凸起油气地质条件 |
7.2 塔中油气成藏特征 |
7.3 构造对储层的改造 |
8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特深井钻井用轻质高强度钻杆技术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特深井钻井用轻质高强度钻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特深井钻井用轻质高强度钻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特深井钻井用轻质高强度钻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特深井钻井用钻杆力学计算模型优选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特深井钻井对轻质高强度钻杆需求分析 |
2.1.1 较强的强度 |
2.1.2 较轻的重量 |
2.1.3 耐磨性 |
2.1.4 抗腐蚀性 |
2.1.5 抗高温能力 |
2.1.6 抗高压能力 |
2.1.7 水力性能 |
2.2 特深井钻杆受力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受力分析 |
2.2.2 环境因素影响 |
2.3 特深井钻杆拉力、压力、摩阻、扭矩、弯曲应力等力学计算模型优选 |
2.4 特深井对钻杆材料及物理化学性能要求分析 |
2.4.1 强度 |
2.4.2 密度 |
2.4.3 抗腐蚀性 |
2.4.4 耐磨性 |
2.4.5 表面处理难度 |
2.4.6 弹性 |
2.5 特深井对钻杆防腐性能要求分析 |
2.5.1 空气中防腐性能 |
2.5.2 抗氢致开裂能力 |
2.5.3 含盐环境抗性 |
2.6 特深井对钻杆接头螺纹及密封技术要求分析 |
2.7 特深井钻井对轻质高强度钻杆使用工况及适用性要求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特殊轻质高强度钢钻杆技术分析研究 |
3.1 物理化学性能分析及材料优选 |
3.1.1 物理化学性能分析 |
3.1.2 材料优选 |
3.2 强度性能分析及计算 |
3.3 防腐性能分析 |
3.4 接头螺纹及密封技术 |
3.5 钻井实例及适用性分析 |
3.5.1 塔深1井特殊轻质高强度钢钻杆S-135钻井实例 |
3.5.2 特殊轻质高强度钢钻杆UD-165钻井实例 |
3.5.3 特殊轻质高强度钢钻杆钻井适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合金钻杆技术分析研究 |
4.1 物理化学性能分析及材料优选 |
4.1.1 物理化学性能分析 |
4.1.2 材料优选 |
4.2 强度性能分析及计算 |
4.3 防腐性能分析 |
4.4 接头螺纹及密封技术 |
4.5 钻井实例及适用性分析 |
4.5.1 铝合金钻杆钻井实例 |
4.5.2 铝合金钻杆钻井适用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钛合金钻杆技术分析研究 |
5.1 物理化学性能分析及材料优选 |
5.1.1 物理化学性能分析 |
5.1.2 材料优选 |
5.2 强度性能分析及计算 |
5.3 防腐性能分析 |
5.4 接头螺纹及密封技术 |
5.5 钻井实例及适用性分析 |
5.5.1 钛合金钻杆钻井实例 |
5.5.2 钛合金钻杆钻井适用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油、气成藏和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第二深度空间油气勘探开发综述 |
2.1 世界各地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勘探发展概况 |
2.2 国外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藏分布特征 |
2.3 我国第二深度空间几个典型油气田剖析 |
(1)我国西部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藏 |
(2)我国东部地区深层油气藏 |
①辽河坳陷西部凹陷 |
②济阳坳陷 |
③渤中坳陷 |
④黄骅坳陷 |
(3)我国中部地区深层油气藏 |
①普光气田 |
②元坝气田 |
③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带下古生代的深层页岩气 |
3 第二深度空间油气生成、富集和成藏 |
3.1 深部物源的成烃和富集 |
3.2 深层油气藏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
3.3 孔隙度随深度的分布 |
3.4 第二深度空间烃源岩埋深的限度 |
4 我国第二深度空间油气藏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问题 |
4.1 第二深度空间油气的生、储与成藏特征 |
(1)第二深度空间烃源岩特征 |
(2)第二深度空间储集层的岩相及储集特征 |
(3)第二深度空间油气成藏特征 |
4.2 第二深度空间油气成藏的深层动力因素 |
(1)与构造格局的关系 |
(2)第二深度空间油气成藏与压力 |
(3)低地温梯度有益于第二深度空间油气成藏 |
(4)呈“镜像”结构的油气田区壳幔结构 |
5 加强第二深度空间油气地球物理学勘探的几个问题 |
6 结语 |
(7)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进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大陆造山带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
1.2.3 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研究现状 |
1.2.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案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2.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 |
2.1.1 阿尔泰地区岩石地层 |
2.1.2 西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
2.1.3 东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
2.1.4 北天山-博格达地区岩石地层 |
2.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 |
2.2.1 准噶尔露头区下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
2.2.2 准噶尔露头区上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
2.2.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2.2.4 小结 |
2.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 |
2.3.1 双井子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形成时代 |
2.3.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
2.3.3 准噶尔地区外围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
2.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 |
2.4 准噶尔盆地地震地层 |
2.4.1 盆地下石炭统分布特征 |
2.4.2 盆地上石炭统分布特征 |
2.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等时年代地层格架 |
第3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背景 |
3.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地球物理场特征 |
3.1.1 重力异常特征 |
3.1.2 磁异常特征 |
3.2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深部构造背景 |
3.2.1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MT) |
3.2.2 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和二维(2D)密度剖面 |
3.2.3 地壳厚度及分带特征 |
3.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基底性质 |
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
3.4.1 准噶尔盆地构造地质单元 |
3.4.2 准噶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
3.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演化历史 |
第4章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及闭合过程 |
4.1 准噶尔地区蛇绿岩分布及地质特征 |
4.1.1 额尔齐斯蛇绿混杂岩带 |
4.1.2 库吉拜-洪古勒楞-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带 |
4.1.3 达尔布特-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 |
4.1.4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混杂岩带 |
4.1.5 南天山蛇绿混杂岩带 |
4.2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发育时限和闭合模式 |
4.2.1 中泥盆世-早石炭世额尔齐斯洋 |
4.2.2 中泥盆世-石炭纪达尔布特-卡拉麦里洋 |
4.2.3 早石炭世北天山洋 |
4.2.4 志留纪末-早石炭世南天山洋 |
4.2.5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闭合时代对比 |
第5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质结构 |
5.1 石炭系不整合发育特征 |
5.1.1 石炭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
5.1.2 石炭系内部不整合 |
5.1.3 石炭系与上覆地层不整合 |
5.2 石炭系构造地层层序 |
5.2.1 下石炭统构造层 |
5.2.2 上石炭统构造层 |
5.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2 塔城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第6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各构造带的地质属性及演化过程 |
6.1 萨乌尔-福海-杜拉特构造带 |
6.1.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纪构造演化 |
6.1.2 扎河坝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构造演化 |
6.2 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构造带 |
6.2.1 乌伦古坳陷泥盆-石炭纪构造演化 |
6.3 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构造带 |
6.3.1 陆梁隆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 准南-博格达-吐哈构造带 |
6.4.1 中拐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2 莫索湾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3 准东-博格达地区石炭纪构造演化 |
6.5 北天山构造带 |
6.6 小结 |
第7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演化 |
7.1 吉木乃-布尔津弧前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2 乌伦古弧后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3 陆梁弧内断陷石炭纪充填演化 |
7.4 西准噶尔残余洋盆石炭纪充填演化 |
7.5 准东-博格达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6 小结 |
第8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演化的时空格架 |
8.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
8.1.1 盆地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
8.1.2 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挤压挠曲阶段 |
8.1.3 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伸展阶段 |
8.1.4 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 |
8.1.5 小结 |
8.2 对中亚地区的造山作用和过程的启示 |
8.2.1 中亚造山带的组成和结构 |
8.2.2 造山持续时间 |
8.2.3 造山过程 |
第9章 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分析测试数据表 |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3 作者简介 |
(8)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二叠系南闸组沉积、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
1.2.3 南闸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特征 |
2.1.1 震旦纪-早、中泥盆世构造旋回 |
2.1.2 晚泥盆世-三叠纪构造旋回 |
2.1.3 侏罗纪-白垩纪构造旋回 |
2.1.4 古近纪-新近纪构造旋回 |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塔西南地层分区 |
2.2.2 柯坪地层分区 |
2.2.3 阿尔金地层分区 |
2.3 南闸组地层划分及特征 |
2.3.1 南闸组岩石地层特征 |
2.3.2 平面分布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分析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颜色标志 |
3.1.2 岩石相标志 |
3.1.3 沉积构造标志 |
3.1.4 测井相标志 |
3.1.5 地震相标志 |
3.2 沉积相类型划分 |
3.3 南闸组沉积相发育特征 |
3.3.1 局限台地沉积相 |
3.3.2 开阔台地沉积相 |
第4章 南闸组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 |
4.1 地震相参数的选取 |
4.2 地震相平面分布 |
4.3 南闸组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5章 沉积相平面分布及沉积模式 |
5.1 二叠纪古地理背景 |
5.1.1 早二叠世古地理背景 |
5.1.2 晚二叠世构造古地理特征 |
5.2 南闸组沉积相横向对比 |
5.3 南闸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3.1 颗粒灰岩厚度平面分布 |
5.3.2 灰岩厚度平面分布 |
5.3.3 南闸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 南闸组沉积相模式 |
第6章 储层特征及分布研究 |
6.1 南闸组有利储层类型 |
6.2 储层特征研究 |
6.2.1 储集岩岩性特征 |
6.2.2 储集岩物性特征 |
6.2.3 储集岩孔隙类型 |
6.3 台内滩储集体沉积演化过程中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
6.3.1 理论模式 |
6.3.2 滩相储层与岩性圈闭形成的关系 |
6.3.3 研究区实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塔里木中央隆起带东河塘组沉积相与砂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2.2 东河塘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泥盆系-三叠系构造演化 |
2.1.2 中央隆起带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划分及特征 |
2.2.1 东河塘组地层年代归属 |
2.2.2 泥盆系地层划分方案 |
2.2.3 泥盆系地层发育特征 |
2.2.4 东河塘组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及平面分布 |
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3.1.1 岩石颜色标志 |
3.1.2 岩石相标志 |
3.1.3 岩石的结构标志 |
3.1.4 沉积构造标志 |
3.1.5 剖面结构特征 |
3.1.6 测井相标志 |
3.1.7 地震相识别标志 |
3.2 沉积相划分方案 |
3.3 各类沉积相特征研究 |
3.3.1 三角洲沉积相发育特征 |
3.3.2 河口湾沉积发育特征 |
3.3.3 滨岸沉积相发育特征 |
3.4 沉积相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化特征 |
3.4.1 泥盆系古地理背景 |
3.4.2 东河塘组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 |
3.4.3 东河塘组不同时期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3.5 东河塘组沉积模式 |
第4章 砂体成因类型 |
4.1 砂体成因类型划分 |
4.2 东河塘组滨岸储集砂体特征 |
4.2.1 岩性特征 |
4.2.2 孔隙类型 |
4.2.3 物性特征 |
第5章 滨岸砂体空间分布规律及岩性圈闭特征 |
5.1 东河塘组砂体横向分布特征 |
5.2 东河塘组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5.3 滨岸型储层与岩性圈闭形成的关系 |
5.4 滨岸砂体演化过程中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轮深地区寒武系台缘礁滩相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轮深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特征 |
2台缘礁滩体地震相 |
2. 1塔深1井寒武系地震相 |
2. 2轮深地区地震相 |
3地层等厚图解释 |
4结论 |
四、中国陆上最深钻井——塔参1井的地层剖面及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新元古代造山型基底拼合带——来自深钻孔的碎屑记录证据[J]. 李晓剑,王毅,李慧莉,高山林,张仲培,岳勇,闫全人,江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6)
- [3]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成因机理[D]. 尤东华. 南京大学, 2018(04)
- [4]塔中低凸起的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D]. 刘长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5]特深井钻井用轻质高强度钻杆技术前期研究[D]. 于欣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油、气成藏和潜力分析[J]. 滕吉文,马学英,董兴朋,杨辉,宋鹏汉.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8)
- [7]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D]. 李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二叠系南闸组沉积、储层特征研究[D]. 李鹏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9]塔里木中央隆起带东河塘组沉积相与砂体特征研究[D]. 许连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10]轮深地区寒武系台缘礁滩相储层预测[J]. 范兴燕,张研,肖高杰,唐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