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泰地区绿岩型金矿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坤朋[1](2020)在《山东省马头崖铜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鲁中山区,行政区划属临沂市辖区,面积约144km2。该区采金历史悠久,明清年间就有人在此采过金,解放后多支地质队先后在该地区内开展过找金工作,显示了研究区内铜金矿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论文通过全面收集研究区内最新的基础地质资料、矿产勘查资料、区域物化遥资料以及科研成果等资料,对研究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及其与铜金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典型金矿床的分析研究,提取了区域成矿要素,其中必要要素4类、重要要素4类、次要要素2类。从铜金矿体赋存层位、控矿容矿构造、围岩矿化蚀变、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共伴生规律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成矿规律。认为马头崖地区铜金矿形成于燕山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的次级断裂,幔源岩浆沿沂沭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上升,上升的过程中将含矿热液带入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热液中的Cu、Au、Ag等金属组分析出形成小型矿体。归纳总结了铜金矿找矿标志,认为马头崖地区彭家岚子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破碎带与雁翎关组斜长角闪岩裂隙发育部位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作为该地区铜金矿下一步找矿方向有望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刘松岩[2](2020)在《鲁西中生代杂岩体岩浆源区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鲁西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在中生代经历了多期岩浆-构造作用,引起岩石圈减薄,地幔性质发生改变,表现为大规模分布广泛的岩浆活动。本文对鲁西铁寨、三山峪、金星头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进行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确定杂岩体成因,初步探讨杂岩体形成的动力学背景,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研究区杂岩体主要岩性为闪长岩、二长斑岩和闪长玢岩,其主量元素具有过铝质、高Na、低K、高Mg#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特征,无明显Eu、Ce异常;微量元素显示Sr、Ba、Pb正异常,Nb、Ta、Ti等高场强元素负异常,表现出埃达克质岩(高 Sr(433~1107ppm)、低 Y(6~13.3ppm)、Sr/Y 为(57.26-163.0))的地球化学特征。(2)金星头杂岩体闪长玢岩的U-Pb年龄为122 Ma,铁寨杂岩体闪长岩、闪长玢岩和二长斑岩的U-Pb年龄分别为123 Ma、123 Ma和125 Ma,三山峪杂岩体闪长玢岩的U-Pb年龄为123和125 Ma,均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峰期产物。(3)样品中新生锆石的εHf(t)值变化范围较广,在-25.6~7.8之间,说明其岩浆具有多源性;继承锆石年龄集中在~2500 Ma,εHf(t)值为2.5~8.8,可能为华北古老基性下地壳重新活化的产物。(4)研究区杂岩体的岩浆源区来自上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加入了基性下地壳物质,同时受到了底侵软流圈物质的混染作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主要动力机制为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回卷,引起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最终形成研究区岩体。
杨富全,张志欣,刘国仁,李宁,杨成栋,杨俊杰[3](2020)在《新疆中亚造山带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及找矿方向》文中指出中亚造山带以晚古生代成矿为特色,但最近十几年来在新疆阿尔泰、东天山等发现越来越多的三叠纪矿床,包括3个超大型矿床。在古生代造山带中为什么三叠纪能够成矿和成大矿,不同类型矿产特征和分布规律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确定新疆中亚造山带19个三叠纪矿床主要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斑岩型钼矿床和矽卡岩型钨矿床。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分布于阿尔泰,斑岩型钼矿床、矽卡岩型钨矿床和钨(钼)矿床分布于东天山。19个矿床的成矿年龄变化于193~248 Ma,峰值为215 Ma。不同矿床类型成矿时代略有差别,形成时间相对较早的有矽卡岩型,其次是斑岩型,伟晶岩型形成时间跨度最大,多数形成于晚三叠世,少数延续到早侏罗世。东天山沙东-小白石头一带钨矿和阿尔泰稀有金属矿最具找矿潜力。
段壮[4](2019)在《山东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鲁西莱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矽卡岩型富铁矿成矿区之一,也是我国平炉富矿的重要产地。莱芜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主要包括矿山、角峪、金牛山和铁铜沟岩体,其中矿山岩体是最重要的成矿岩体。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产于矿山岩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中,包括大-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3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约5亿吨,占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总储量的95%以上。前人对该莱芜地区成矿岩体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矿化特征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该区成矿岩体的岩石成因、成矿流体组成和演化、成矿时代、膏岩层参与铁矿成矿的方式和机制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莱芜地区的中生代侵入岩及张家洼大型富铁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和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岩石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深入探讨该区侵入岩的成因、成矿流体演化、膏盐层参与成矿的方式、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揭示该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成因机制和关键控制因素。系统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莱芜地区的侵入岩主要形成于130Ma,是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的响应。该区几个主要侵入岩体如矿山、角峪、金牛山和铁铜沟等具高Mg#,富集LILE、Pb和LREE,亏损HFSE等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并明显富集Sr-Nd同位素,表明其初始岩浆来源于EMI型和EMII型地幔之间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此外,铁铜沟岩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有少量软流圈物质的加入。莱芜地区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可能与三叠纪时期华南陆壳向华北克拉通俯冲过程中产生的熔体及侏罗纪时期古太平洋向中国东部俯冲产生的板片流体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交代有关。张家洼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赋存于矿山岩体的闪长质侵入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石炭系本溪组与奥陶系地层之间的层间滑动离构造以及接触带与层间构造的复合部位。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可以分为钠质交代阶段(钠长石、方柱石)、干矽卡岩阶段(透辉石、镁橄榄石、尖晶石)、湿矽卡岩阶段(金云母、磁铁矿、蛇纹石及少量磷灰石和榍石)、硫化物阶段(黄铁矿)和碳酸盐阶段(方解石),其中湿矽卡岩阶段是主成矿阶段,磁铁矿为主要的矿石矿物。与磁铁矿共生的热液榍石U-Pb年龄为131±4 Ma,与磁铁矿共生的金云母40Ar/39Ar年龄为130±1 Ma,二者在误差范高度吻合,并与矿山岩体的锆石U-Pb年龄(130±1 Ma)完全一致,表明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年龄为130 Ma。鲁西北淄博地区召口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石榴石U-Pb年龄为128±3 Ma,鲁西南沂南地区的铜井矽卡岩型Cu-Au-Fe矿床的石榴石U-Pb年龄为126±7–127±3 Ma。这些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均与张家洼铁矿床的年龄相似,暗示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是鲁西早白垩世130 Ma左右区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综合华北克拉通东部已发表的矽卡岩型矿床及成矿岩体的年龄可知,华北克拉通中、东部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均爆发于130 Ma,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一致,指示华北地区大规模矽卡岩型铁成矿作用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响应和产物。为了探讨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床成矿流体的演化以及膏岩层参与铁矿成矿的方式和机制,本文对成矿岩体(矿山岩体)中的硫化物和磷灰石以及矽卡岩型铁矿床中不同成矿阶段的热液矿物(钠化-干矽卡岩阶段的方柱石、湿矽卡岩阶段的热液磷灰石和磁铁矿、硫化物和碳酸盐阶段的黄铁矿)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岩体中的磷灰石具有异常高的Cl含量(可达7 wt.%),暗示与成矿有关的岩浆高度富集卤族元素(尤其是Cl),从而有利于高盐度岩浆流体的出溶。该区成矿岩体中辉石堆晶和不成矿岩体中部分具有原生结构的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典型的岩浆硫特征(δ34S接近于0‰)。钠化-干矽卡岩阶段的方柱石Cl/Br摩尔比值介于565–1094,暗示该阶段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形成于湿矽卡岩阶段且与磁铁矿共生的热液磷灰石具有明显更高的Cl/Br摩尔比值(685–8875),指示该期流体混染了围岩奥陶纪蒸发岩中的岩盐;同时,热液磷灰石的87Sr/86Sr比值(0.70765–0.70903)明显高于成矿岩体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645–0.70792),而与奥陶系碳酸盐围岩的同位素组成相似(0.70867–0.70919),也指示该阶段大量围岩物质加入到成矿热液中。张家洼铁矿的磁铁矿具有高Mg特征(MgO含量普遍大于1 wt.%),并且伴生镁铁矿和镁钛矿,指示铁成矿阶段有大量富镁围岩物质的加入。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硫化物具有富重硫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δ34S值整体大于10‰),指示奥陶纪膏盐层中硫酸盐的加入为热液流体提供了大量的硫。同时,大规模富含地层重硫的热液流体叠加交代了该区成矿岩体,使岩体中富含浸染状、细脉状的热液黄铁矿,这些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与矿石中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相近。综上所述认为,奥陶系膏岩层主要以热液流体交代、萃取的方式在湿矽卡岩阶段持续加入到成矿流体系统中;成矿岩体出溶的富氯流体利于铁质出溶和搬运,是成矿的关键因素。
江海洋[5](2019)在《山东省莱芜市三岔河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研究指明本次论文取题于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三岔河铁金矿详查项目,通过对三岔河金矿床开展野外观察,并对典型岩心、矿石样品镜下观察分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要素的分析研究,讨论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时代,并确定了地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三岔河矿床与矿床形成有直接关系的地层为奥陶纪马家沟群五阳山组灰岩,控矿构造为丈八丘断裂。由于岩浆上侵,大量灰岩被吞食、断陷、倒置,形成捕掳体接触带构造。侵入体与围岩在捕掳体附近发生比较强烈的化学反应,Si、Al、Ca、Mg等组分在反应中发生交换,Ca、Si双交代,形成矽卡岩。矿石类型以磁铁矿化矽卡岩型金矿石和黄铁矿化磁铁矿化矽卡岩型金矿石为主。以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为主要矿石结构,鳞片纤状变晶结构以及柱状纤状变晶结构为次要矿石结构。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磁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金矿化。矿床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和硫化物阶段三个成矿阶段。硫同位素分析表明,幔源岩浆硫占主要,贡献率在82%95%之间,而海相硫酸盐只占5%18%。铁铜沟岩体206Pb/204Pb值为17.6618.53;207Pb/204Pb值为15.41-15.53;208Pb/204Pb值为35.71-41.46,在铅同位素构造环境演化图解上,大多数硫化物样品均位于上地壳演化曲线之外,表明矿石铅来源以地壳物质为主。区域同类典型矿床矽卡岩中黑云母测试表明磁铁矿矽卡岩主要在128133Ma之间形成,三岔河金矿床金主要在硫化物阶段生成,通过降温速率可计算三岔河金矿床主要成矿时间为128121Ma。区内磁异常主要由磁铁矿、磁铁矿化矽卡岩引起。磁铁矿化花岗岩、矽卡岩、角岩,具有一定的磁性;大理岩、灰岩、砂岩、花岗岩具有弱磁性。圈定出的磁异常在南端未封闭。纵观全区磁异常化极图,磁异常带呈近似北北东向,500nT磁异常等值线大致呈一个长轴方向约600m的椭圆形,短轴方向宽大概是180m。分析了三岔河地区成矿地质条件,确定了该区域矽卡岩型金矿床的找矿标志。分析在三岔河矿区范围内,矿床南北侧断裂附近以及现有矿体深部具有找矿前景;区域尺度上,莱芜矿山、角峪、金牛山等附近与碳酸盐接触带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牛树银,真允庆,张福祥,陈超,孙爱群,宋涛,刁谦,陈中,袁杰[6](2018)在《华北克拉通复合地幔柱构造与成矿成藏作用》文中提出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具有:罕见的38 Ga古老变质岩系、早于太古宙末就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板块俯冲记录、并经两期克拉通化、岩石圈减薄与破坏最典型、复合地幔柱最明显、与其它克拉通相比规模相对较小的特点。在新太古代末-中元古代初,区内花岗-绿岩带密布,仅以河北怀安及胶东TTG为例,足以证实为地幔热柱成因;"中部碰撞带"为早期板块俯冲的印记,是和基洛兰(Kenorland)陆块群汇聚过程紧密相联系;自进入1 8001 600 Ma期间,华北己转变为伸展构造体制,广泛分布有酸性岩浆岩及基性岩脉(岩墙)和伸展裂谷,亦为地幔柱强烈活动的显着特征,无疑是全球哥伦比亚(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组成部分;但进入1 000700 Ma时,华北除分布基性岩墙(床)群外,只在少数地区有中酸侵入岩体出露,可能是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呈现了隐伏岩浆活动的态势,故有逊于扬子克拉通此期岩浆活动的强度和广度;加里东期("泛华夏期")亦有地台隆升迹象;但演化至中生代,由于受燕山期翘变,和太平洋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影响,形成了华北亚地幔拄构造,同时产生了岩浆作用的"大灾变";成矿作用的"大爆发"。根据华北"G型大火成岩省"及变质核杂岩分布、和地震层析解释资料证实,本区是以渤海湾盆地为中心,形成"一盆多岭"的构造格局。正因为华北克拉通复合地幔柱构造,促使区内成矿成藏作用具备有:独特性(如白云鄂博裂谷产稀土特大型矿床、中条裂谷产铜金超大型矿床)、继承性(如鞍山式铁矿与邯邢式铁矿的成因关系)、成藏作用的复杂性(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联系及山-岭金属矿)的特征。
刘剑[7](2017)在《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文中提出石墨烯及其应用技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过程中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工作是石墨烯产业化瓶颈问题之一,该工作对指导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和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然而,这方面见诸文献的报道很少。论文选择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矿床学、矿物学、晶体化学与晶体物理学、资源产业经济学、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原料选择及品质控制研究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方法,引进石墨矿床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这样一个新命题,探讨了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从新视角入手以揭示特定成矿地质条件约束的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论文主要结论:(1)全球鳞片石墨、脉型石墨和土状石墨的形成条件主要是热力学条件、碳源、有机生物、沉积建造等方面。(2)天然石墨成因及石墨化程度决定了石墨晶体的结构、特征及物理化学特征,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结构、属性及电化学性能、导电性能有重要影响。(3)鳞片石墨的成因是影响石墨烯属性及电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石墨烯制备过程中氧化-还原产物性能的重要因素。(4)天然石墨都能作为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初始原料,根据赋矿地质条件可以预测石墨矿物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且能够预先确定特定地质条件产出石墨矿物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供给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企业。(5)从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数据库系统、石墨烯资源经济带、区域协调政策、环境法规、行业标准、动态检测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建议。论文创新性表现在:(1)绘制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框架图,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概括为“碳质来源+含矿岩石+热力学条件+石墨化”,定义为天然石墨成矿的四要素。(2)构建了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表达式为Ggeo= F(Bat,Flex,Bio,Cor,Com,Thermo)= αBat + βFlex + γBio + δCor +εCom + ζThermo模型限定了成矿地质条件→石墨矿物→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材料的逻辑关系,以及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作为石墨烯材料的原料,为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3)探索了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具可控性的技术方法,认为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缺陷度、固定碳含量、碳质来源、变质相、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多种因素对其有不同影响,可根据对石墨烯的层数或性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然石墨原料。(4)基于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将石墨烯看作战略性矿产资源并提出了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范式。
戢兴忠[8](2016)在《碧口地体区域成矿系统》文中指出本文围绕碧口地体构造演化与区域成矿作用关系,通过对碧口地体与邻区出露的岩石建造以及不同类型矿床(新太古代BIF型铁矿床、新元古代VMS型铜多金属矿床、泥盆纪沉积型硅矿床、三叠纪造山型金矿床)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成岩成矿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金属矿物电子探针与原位LA-ICP-MS分析,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新太古代鱼洞子群与侵入其中的花岗岩构成了碧口地体新太古代陆核。鱼洞子群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在2.6 Ga遭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并形成了以条带状铁建造(BIF)为赋矿围岩的BIF型铁矿床。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磁铁矿电子探针和原位LA-ICP-MS分析,明确鱼洞子铁矿床为BIF型铁矿床。(2)新元古代为碧口地体地壳增生期,洋陆俯冲背景下的弧前盆地浊积岩、弧后裂谷盆地与陆缘弧火山岩、侵入岩构成了碧口地体主体。双峰式火山岩与该区VMS矿床成因关系密切。别子型VMS铜矿床产于基性火山岩(细碧岩)中,黑矿型VMS矿床产于中性-中酸性火山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中。黄铜矿原位LA-ICP-MS分析显示黑矿型比别子型含更多Pb、Bi和Ag,且黄铁矿Co/Ni<1。(3)古生代碧口地体北缘处于陆缘裂陷构造背景。勉略构造带内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表明,大量来自华南板块(尤其碧口地体)的新元古代岩浆岩与沉积岩碎屑向北运移至陆缘裂陷,并与来自裂陷深部的富硅流体一起沉淀下来,在勉略构造带内形成了该区不同时代的硅质岩,这些不同时代硅质岩反映碧口地体北缘的裂陷作用东部早于西部。此外,这些硅质岩岩层具经济价值,构成了沉积型硅矿床。(4)印支期随着中国华南、华北板块的碰撞拼合,该区随即进入陆内造山阶段,构造体制由南北向的挤压碰撞转为应力松弛,表现为区域性的左行剪切走滑。在这种构造背景下,该区形成了后碰撞板片断离花岗岩。并在勉略构造带内形成了以变质流体作为成矿流体来源的不同深度造山型金矿床,如文县阳山浅成造山型金矿床和略阳铧厂沟中浅成造山型金矿床等。
郝兴中[9](2014)在《鲁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区(鲁西隆起区)地处中朝准地台东缘,其东界以NNE向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西界为NNE向的聊考断裂,北界为近东西向的齐—广断裂,南界为山东省南界。区内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矿集区之一。鲁西地区铁矿成因类型多样,地域分布广泛。铁矿主要类型有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岩浆型和沉积型等。本文通过全面收集鲁西地区地质、矿产等相关资料,系统总结铁矿成矿地质条件,详细阐述地球物理特征与铁矿床的对应关系。通过解剖韩旺铁矿床、苍峄铁矿带、单县铁矿床、济宁铁矿床、张家洼铁矿床、金岭铁矿床、莲子汪铁矿床、店子铁矿床、肖家沟铁矿床等典型铁矿床,详尽阐明了各类铁矿的矿床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分类总结铁矿成矿模式和区域预测模型。通过划分区内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圈定了铁矿找矿靶区,指明了铁矿找矿方向。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主要分布于鲁西地块中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赋矿围岩以泰山岩群、济宁岩群为主;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层控现象明显。矽卡岩型铁矿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其中包括与中基性侵入岩有关的接触交代—高温热液型磁铁矿矿床和与中酸性侵入岩、浅成岩有关的接触交代—高温热液型磁铁矿矿床;前者主要分布于济南、莱芜和淄博等地,后者分布于苍山、沂南等地;赋矿地段位于碳酸盐岩和侵入岩体的接触带。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多分布于淄河断裂一带,形成于燕山晚期。岩浆型钛铁矿床分布于沂沭断裂带内及其附近,形成于古元古代,铁矿石类型为含钛铁辉石角闪石岩。沉积型铁矿受控于中奥陶统灰岩风化面上及上石炭统底部,规模小、品位低、工业价值和找矿意义都不大。通过对鲁西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同时与成矿预测模型进行对比,本文对鲁西地区铁矿进行了成矿预测,按照矿床成因类型,划分出以韩旺、苍山—枣庄、东平—汶上、单县和济宁等地区为代表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靶区24处;以莱芜、金岭、苍山地区为代表的矽卡岩型铁矿找矿靶区14处;以淄河地区铁矿为代表的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找矿靶区6处;以莒县天宝钛铁矿为代表的岩浆型钛铁矿找矿靶区3处。在上述47处铁矿找矿靶区中,A类靶区19处,B类靶区15处,C类靶区13处。通过本次研究工作,对鲁西地区铁矿找矿靶区进行了圈定,指导了区内今后铁矿找矿方向,通过部分找矿靶区的铁矿勘查工作表明,区内圈定的铁矿找矿靶区划分较为合理、有效。
丁正江[10](2014)在《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东地区地处古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横跨华北板块和苏鲁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尤其以燕山早期由被动陆缘转为活动陆缘为标志,该区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阶段以来,壳幔作用强烈,幔源流体上侵,成岩成矿作用显着。论文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以该区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为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重新厘定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背景;系统深入研究了各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时代,厘定了成因类型,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将胶东地区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系统划分为受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机制控制的2大成矿系列,包括5个成矿亚系列和15个矿床式。通过研究,明确指出该区中生代印支期末稀有金属铍成矿主要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有关,而燕山期以来的成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伊泽奈奇板块俯冲作用所控制。区内燕山期发生的5次主要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156.6Ma、137Ma、97Ma等3期增生期及其中间期。燕山早期(160155Ma),欧亚大陆东部由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伊泽奈奇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控制了邢家山式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燕山晚期135125Ma,伊泽奈奇板块的不断俯冲,岩石圈不断加厚,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控制了香夼式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矿床和王家庄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矿床;125115Ma,伊泽奈奇冷的洋壳的快速NWW向俯冲,引发地幔强烈对流,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幔源C-H-O流体涌入上地壳导致了巨量金的堆积,形成了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及胶莱盆地边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115110Ma,伊泽奈奇板块后撤式俯冲,胶东地区转为大陆弧环境,壳幔混熔型岩浆高位侵入,控制了冷家、尚家庄、南台等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10090Ma,伊泽奈奇-太平洋板块洋中脊俯冲消亡,上地幔物质强烈对流,岩石圈强烈伸展,形成了汤村店子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和杜家崖式(类)卡林型金矿。分别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岩体和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获得母岩幸福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57±2)Ma、辉钼矿成矿年龄为(158.7±2.5)Ma,将邢家山钼钨矿床形成时代厘定为燕山早期,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该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对比,提出并论证了胶东地区存在中生代燕山早期钼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并指出胶东地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60155Ma期间,填补了该期成矿作用研究的空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福山杜家崖金矿、荣成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床和荣成大疃刘家铍矿床之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等,分别确定了矿床成因,首次明确提出杜家崖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为斑岩型矿床、大疃刘家铍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并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伟德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母岩成岩年龄为(113.4±1.8)Ma和(114.2±2.1)Ma,指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15110Ma。杜家崖(类)卡林型金矿的研究与提出,为该区岩石圈存在强烈伸展期提供了矿床学证据,同时也填补了该期矿床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广泛发育于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中南部福山高疃-东厅地区粉子山群中的金矿(化)可能亦属此类型,已发现的杜家崖金矿和隆口金矿(微细浸染型)分别为该区的南、北界。大疃刘家铍矿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细粒羟硅铍石矿物出现的低温热液脉型独立铍矿床,提供了铍矿研究的一个新类型。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指出前三者同为受胶东西部地区中地壳不连续面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脆韧性平缓断裂构造控制,发生于岩石圈剧烈减薄,地壳应力松弛,但仍呈挤压状态,幔源C-H-O流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的H2O-CO2-NaCl流体,成矿作用发生于6.3212.55km,属中等深度条件。金牛山断裂带金矿为定位于早期张性陡倾断裂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控矿构造属开放空间,矿液不易集中,形成矿体规模较小,该成矿带缺少形成焦家式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对新发现的岔夼金锑矿床的研究显示,该矿床为一中偏低温热液型矿床,属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床,成矿时代与其他造山型金矿成矿期一致;由于矿床受剥蚀较少,保存较好,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金矿建立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为受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地幔强烈对流、幔源流体上升有关,与造山型金矿同期。蓬家夼式、宋家沟式和郭城式金矿是统一构造系统不同构造部位上发育的同类型金矿。该区新发现的铅锌矿化为后期叠生矿化,大致发育于晚白垩世早期,与杜家崖金矿形成大致同期,此期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化在胶东地区普遍存在。最后,论文系统总结了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包括2期贵金属成矿作用和4期多金属成矿作用,前者以125115Ma造山型金矿成矿为主,卡林型金矿成矿为辅;后者以分别发生于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之3期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为主,205Ma(?)的低温热液脉型铍成矿作用为辅。对胶东地区成矿区带重新进行了划分,即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并把胶东地区中生代成矿划分为金矿和多金属矿2个成矿系列,分5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
二、新泰地区绿岩型金矿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泰地区绿岩型金矿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马头崖铜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1.3 地质工作程度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工作内容 |
1.5 工作过程及完成工作量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3 地球物理特征 |
2.4 地球化学特征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时代 |
3.6 矿床成因 |
4 铜金矿成矿规律 |
4.1 区域成矿要素 |
4.2 成矿规律 |
4.3 成矿模型 |
5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
5.1 控矿地质要素 |
5.2 研究区预测准则 |
5.3 找矿标志 |
5.4 找矿方向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鲁西中生代杂岩体岩浆源区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活动 |
2.4.1 前寒武纪花岗岩 |
2.4.2 中生代花岗岩 |
3 岩石学特征 |
3.1 铁寨杂岩体 |
3.2 金星头杂岩体 |
3.3 三山峪杂岩体 |
4 分析方法 |
4.1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4.2 锆石分选和CL照相 |
4.3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4.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5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主量元素特征 |
5.1.1 铁寨杂岩体 |
5.1.2 金星头杂岩体 |
5.1.3 三山峪杂岩体 |
5.2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
5.2.1 铁寨杂岩体 |
5.2.2 金星头杂岩体 |
5.2.3 三山峪杂岩体 |
6 锆石U-Pb年龄 |
6.1 铁寨杂岩体 |
6.2 金星头杂岩体 |
6.3 三山峪杂岩体 |
7 锆石Lu-Hf同位素 |
7.1 铁寨杂岩体 |
7.2 金星头杂岩体 |
7.3 三山峪杂岩体 |
8 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
8.1 高镁闪长质杂岩体的岩石成因与岩浆源区 |
8.2 杂岩体的形成年代与地质特征 |
8.2.1 杂岩体侵位年龄及地质特征 |
8.2.2 继承锆石及地质意义 |
8.2.3 119-126 Ma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
8.3 构造环境及地质意义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概况 |
(3)新疆中亚造山带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矿床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
3 空间分布 |
4 主要矿床特征 |
4.1 卡鲁安-库卡拉盖锂矿 |
4.2 小白石头钨(钼)矿 |
4.3 东戈壁钼矿 |
5 成矿时代 |
6 主要控矿因素 |
7 找矿前景 |
8 主要结论 |
(4)山东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矽卡岩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华北矽卡岩型铁矿及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 |
1.2.3 蒸发岩与岩浆及热液成矿的联系 |
1.3 选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鲁西地区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莱芜地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第三章 鲁西莱芜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研究 |
3.1 岩相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组成 |
3.1.1 岩相学特征 |
3.1.2 锆石U-Pb年代学 |
3.1.3 主-微量元素特征 |
3.1.4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3.1.5 锆石Lu-Hf同位素 |
3.2 岩石成因 |
3.2.1 莱芜地区侵入体的形成时代 |
3.2.2 莱芜地区侵入体的源区组成与岩浆演化 |
第四章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
4.1 张家洼铁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控矿构造 |
4.2 矿石类型及特征 |
4.2.1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其特征 |
4.2.2 矿石构造 |
4.2.3 矿石结构 |
4.3 围岩蚀变及成矿阶段 |
4.3.1 钠质交代阶段 |
4.3.2 干矽卡岩化阶段 |
4.3.3 湿矽卡岩化阶段 |
4.3.4 硫化物阶段 |
4.3.5 碳酸盐阶段 |
4.3.6 表生作用期 |
第五章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热液榍石U-Pb定年 |
5.1.1 样品描述 |
5.1.2 分析结果 |
5.1.3 讨论 |
5.2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金云母~(40)Ar/~(39)Ar定年 |
5.2.1 样品描述 |
5.2.2 分析结果 |
5.2.3 讨论 |
5.3 淄博召口矽卡岩型铁矿床石榴石U-Pb定年 |
5.3.1 矿区地质特征简述 |
5.3.2 样品描述 |
5.3.3 分析结果 |
5.3.4 讨论 |
5.4 沂南矽卡岩型Cu-Au矿床石榴石U-Pb定年 |
5.4.1 矿区地质特征简述 |
5.4.2 样品描述 |
5.4.3 分析结果 |
5.4.4 讨论 |
5.5 华北矽卡岩型铁成矿作用与克拉通破坏的成因联系 |
第六章 膏岩层对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的作用和控制 |
6.1 方柱石卤族元素组成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1.1 样品描述 |
6.1.2 分析结果 |
6.1.3 讨论 |
6.2 热液磷灰石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2.1 样品描述 |
6.2.2 分析结果 |
6.2.3 讨论 |
6.3 磁铁矿元素组成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3.1 样品描述 |
6.3.2 分析结果 |
6.3.3 讨论 |
6.4 莱芜地区硫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4.1 样品描述 |
6.4.2 分析结果 |
6.4.3 讨论 |
6.5 矿山岩体中磷灰石卤族元素组成特征及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6.5.1 样品描述 |
6.5.2 分析结果 |
6.5.3 讨论 |
6.6 膏盐层加入矽卡岩型铁成矿体系的时限及对成矿的影响 |
第七章 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关键控制因素与找矿潜力分析 |
7.1 成矿关键控制因素 |
7.1.1 岩浆条件 |
7.1.2 构造条件 |
7.1.3 地层条件 |
7.2 成矿潜力评价与找矿方向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实验分析方法 |
1.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分析 |
1.1 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分析 |
1.2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 |
2.矿物成分分析 |
2.1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2.2 方柱石卤素含量分析(LA-ICP-MS) |
2.3 磷灰石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 |
2.4 磷灰石Br含量分析(SIMS) |
2.5 石榴石LA-ICP-MS元素面扫描 |
3.U-Pb同位素定年 |
4.金云母~(40)Ar-~(39)Ar定年 |
5.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6.磷灰石原位Sr同位素分析 |
7.硫同位素分析 |
7.1 硫化物单矿物中硫同位素组成分析 |
7.2 硫酸盐及全岩中硫同位素组成分析 |
7.3 硫化物LA-MC-ICP-MS原位硫同位素组成分析 |
附表和附图 |
(5)山东省莱芜市三岔河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
1.3.1 地质调查 |
1.3.2 矿产勘查 |
1.3.3 科研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区域磁场特征 |
2.2.2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3.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2.3.2 金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3 成矿期次阶段 |
3.4 围岩蚀变特征 |
第4章 矿床成因 |
4.1 成矿物质来源 |
4.1.1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4.1.2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4.2 成岩成矿时代 |
4.3 矿床成因 |
第5章 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
5.1 成矿的地层岩性环境条件 |
5.1.1 赋矿的碳酸盐岩地层 |
5.1.2 主要赋矿层位 |
5.2 成矿的岩浆岩活动条件 |
5.2.1 中生代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5.2.2 控矿岩体 |
5.3 成矿的构造环境条件 |
5.3.1 区域构造环境 |
5.3.2 控岩控矿构造 |
5.4 找矿标志 |
5.4.1 地质标志 |
5.4.2 化探标志 |
5.4.3 物探标志 |
5.5 找矿方向 |
5.5.1 区域找矿方向 |
5.5.2 找矿靶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华北克拉通复合地幔柱构造与成矿成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华北克拉通主要地质特征简述 |
二、冥古宙期的地幔柱构造样式 |
三、华北克拉通东部新太古代地壳增生与地幔柱构造 |
四、华北克拉通古/中元古代的多期裂谷群和岩脉群与地幔柱构造 |
(一) 多期裂谷 (坳拉谷) 事件 |
(二) 多期岩墙群展布 |
(三) 火山-岩浆活动剧烈 |
五、华北克拉通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地幔柱构造 |
六、华北东部变质核杂岩是复合地幔柱构造的表征 |
七、建立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复合地幔柱模型的讨论 |
(一) 华北东部显生宙—前燕山期主要地质事件 |
(二) 深部高速块体是华北克拉通复合地幔柱构造的“古遗迹” |
(三) 华北东部大火岩省是复合地幔柱构造的重要标志 |
八、华北东部复合地幔柱构造对成矿及成藏作用的制约初析 |
(一) 成矿作用的独特性 |
(二) 成矿作用的继承性 |
(三) 成矿与成藏作用的复杂性 |
九、结语 |
(7)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立题思想 |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计划安排 |
1.4.4 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与特色 第2章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
2.1 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1.1 国外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1.2 国内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2 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1 国外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2 国内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3 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
2.3.1 石墨烯 |
2.3.2 国内外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
2.4 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4.1 石墨烯产业化 |
2.4.2 国外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4.3 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5 小结 第3章 石墨矿地质矿产特征 |
3.1 石墨资源概况 |
3.1.1 石墨工业类型 |
3.1.2 全球石墨资源概况 |
3.1.3 中国石墨资源概况 |
3.2 石墨矿床主要类型 |
3.2.1 深变质石墨矿床 |
3.2.2 浅变质石墨矿床 |
3.2.3 接触变质石墨矿床 |
3.2.4 重熔花岗岩浆型石墨矿床 |
3.2.5 伟晶岩脉型石墨矿床 |
3.3 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
3.3.1 全球石墨矿成矿背景 |
3.3.2 中国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
3.4 石墨矿空间分布 |
3.4.1 全球石墨矿空间分布 |
3.4.2 中国石墨矿空间分布 |
3.5 石墨矿时间分布 |
3.5.1 全球石墨矿时间分布 |
3.5.2 中国石墨矿成矿时代 |
3.6 小结 第4章 典型石墨矿床 |
4.1 晶质(鳞片)石墨矿 |
4.1.1 全球鳞片石墨矿 |
4.1.2 黑龙江鸡西市柳毛石墨矿床 |
4.1.3 河南淅川县小陡岭石墨矿床 |
4.1.4 内蒙古兴和县黄土窑石墨矿床 |
4.1.5 山东平度市刘戈庄石墨矿床 |
4.2 脉型(块状、致密结晶状)石墨矿 |
4.2.1 全球脉型石墨矿 |
4.2.2 麻粒岩型石墨矿床(Granulite-hosted deposits) |
4.2.3 火成岩型石墨矿床(Igneous-hosted deposits) |
4.2.4 脉型石墨矿成矿作用 |
4.3 隐晶质(土状、无定形、微晶)石墨矿 |
4.3.1 全球隐晶质石墨矿 |
4.3.2 内蒙古大乌淀石墨矿床 |
4.3.3 湖南鲁塘石墨矿床 |
4.4 小结 第5章 天然石墨成矿过程 |
5.1 石墨的形成条件 |
5.1.1 热力学条件 |
5.1.2 碳源 |
5.1.3 前寒武纪生态系统 |
5.1.4 前寒武纪沉积建造 |
5.2 石墨矿床矿化特征 |
5.3 成矿模式 |
5.4 小结 第6章 典型矿床石墨矿物学 |
6.1 石墨晶体结构 |
6.2 石墨晶体特征 |
6.2.1 光学性质 |
6.2.2 X射线衍射谱线及晶胞参数 |
6.3 物理化学性质 |
6.3.1 物理性质 |
6.3.2 热效应 |
6.3.3 石墨化学组分 |
6.4 石墨物理化学参数 |
6.4.1 石墨化 |
6.4.2 石墨化程度 |
6.4.3 石墨化程度检验 |
6.4.4 变质相检验 |
6.5 小结 第7章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 |
7.1 模型构建的依据及思路 |
7.1.1 天然石墨与石墨烯产业 |
7.1.2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因素 |
7.1.3 模型构建的思路 |
7.2 石墨成矿地质特征的专属性 |
7.2.1 石墨矿石学 |
7.2.2 石墨岩系物源性质及沉积环境 |
7.2.3 石墨岩系变质及矿化蚀变 |
7.2.4 石墨碳同位素组成 |
7.2.5 地球动力学及生态演化 |
7.3 石墨晶体化学特征的专属性 |
7.4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属性 |
7.4.1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属性 |
7.4.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属性 |
7.5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性能 |
7.5.1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电容性能 |
7.5.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
7.5.3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
7.6 石墨烯原料选择原则 |
7.6.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的原料选择 |
7.6.2 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
7.7 石墨烯的特性与应用前景 |
7.8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 |
7.8.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原料选择的影响因素 |
7.8.2 物理模型构建 |
7.8.3 数学模型构建 |
7.9 小结 第8章 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实证研究 |
8.1 实验 |
8.1.1 原料与化学试剂 |
8.1.2 氧化石墨(烯)制备 |
8.1.3 氧化石墨烯还原 |
8.1.4 结构表征方法 |
8.1.5 石墨烯的性能实验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天然鳞片石墨的表征 |
8.2.2 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表征 |
8.2.3 石墨烯的导电性能 |
8.2.4 石墨烯超级电容性能 |
8.3 实验结论 |
8.4 理论模型验证 |
8.4.1 物理模型有效性分析 |
8.4.2 数学模型有用性分析 |
8.5 小结 第9章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建议 |
9.1 资源战略的界定 |
9.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分析 |
9.2.1 SWOT分析原理 |
9.2.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 |
9.3 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分析 |
9.3.1 石墨矿勘查战略 |
9.3.2 石墨矿开发战略 |
9.3.3 石墨提纯技术突破战略 |
9.3.4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突破战略 |
9.4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
9.4.1 石墨烯技术专利驱动战略 |
9.4.2 石墨烯资源产业集群式开发战略 |
9.4.3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战略 |
9.5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及建议 |
9.5.1 产业倾斜政策 |
9.5.2 区域协调政策 |
9.5.3 健全完善环境法规和行业相关标准 |
9.5.4 建立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动态检测数据库 |
9.6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成果 |
10.2 结论 |
10.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8)碧口地体区域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古陆边缘是成矿作用发育的大地构造单元 |
1.1.2 碧口地体是研究古陆边缘成矿系统的理想选区 |
1.1.3 构造-岩浆-成矿动力学研究是深化理解该区区域成矿作用的有效途径 |
1.1.4 项目依托 |
1.2 研究内容 |
1.2.1 岩石建造与构造背景 |
1.2.2 矿床地质特征 |
1.2.3 矿床成因类型 |
1.2.4 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联系 |
1.3 技术路线 |
1.3.1 地质资料系统收集与分析 |
1.3.2 野外系统矿床地质与区域成矿系统观测 |
1.3.3 室内显微镜下鉴定 |
1.3.4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3.5 锆石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
1.3.6 金属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1.3.7 硫化物微区原位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碧口地体地质特征 |
2.1.1 地层 |
2.1.2 岩浆岩 |
2.1.3 构造特征 |
2.2 邻区板块构造单元 |
2.2.1 秦岭造山带 |
2.2.2 龙门山断裂带 |
2.2.3 松潘-甘孜造山带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4 区域成矿系统划分 |
3 新太古代陆核形成与BIF型铁成矿作用 |
3.1 新太古代鱼洞子杂岩—花岗-绿岩建造 |
3.1.1 鱼洞子群绿岩建造 |
3.1.2 花岗质侵入岩 |
3.2 BIF型铁矿床 |
3.2.1 矿床地质特征 |
3.2.2 矿床成因类型 |
3.3 新太古代构造演化与BIF型铁成矿作用 |
4 新元古代陆壳增生与VMS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4.1 新元古代陆壳增生 |
4.1.1 新元古代蛇绿岩 |
4.1.2 横丹群浊积岩系 |
4.1.3 碧口群火山-沉积岩 |
4.1.4 新元古代岩浆岩 |
4.2 别子型、黑矿型VMS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4.2.1 别子型VMS铜矿床 |
4.2.2 黑矿型VMS铅锌多金属矿床 |
4.3 VMS矿床金属硫化物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
4.4 新元古代陆壳增生与VMS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5 古生代陆缘裂陷与沉积型硅成矿作用 |
5.1 龙门山地区南华-志留纪沉积建造 |
5.2 勉略构造带泥盆纪沉积建造 |
5.2.1 岩石学特征 |
5.2.2 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硅质岩碎屑锆石 |
5.2.4 形成环境及构造意义 |
5.3 泥盆纪陆缘裂陷与硅成矿作用 |
5.3.1 成矿地质背景 |
5.3.2 泥盆纪陆缘裂陷与硅成矿作用 |
6 中生代陆陆碰撞与造山型金成矿作用 |
6.1 印支期陆陆碰撞—印支期花岗岩 |
6.1.1 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6.1.2 地球化学与年代学 |
6.1.3 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
6.2 后碰撞左行剪切走滑 |
6.3 勉略构造带内造山型金矿床 |
6.3.1 阳山金矿带 |
6.3.2 铧厂沟金矿床 |
6.4 印支期构造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
7 区域成矿系统 |
7.1 时间分布规律 |
7.2 空间分布规律 |
7.3 构造演化与区域成矿系统 |
8 结论 |
8.1 主要认识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鲁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科学问题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鲁西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1.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1.5 区域矿产特征 |
2.2 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
2.2.1 控矿地层 |
2.2.2 控矿构造 |
2.2.3 控矿岩浆岩 |
2.2.4 铁矿与重、磁特征关系 |
2.2.5 铁矿基本特征 |
第3章 典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
3.1 鲁西地区铁矿概述 |
3.1.1 铁矿成因类型划分 |
3.1.2 铁矿空间分布特征 |
3.1.3 铁矿时间分布特征 |
3.2 典型矿床选择依据 |
3.2.1 沉积变质型铁矿 |
3.2.2 矽卡岩型铁矿 |
3.2.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 |
3.2.4 岩浆型钛铁矿 |
3.3 典型铁矿床特征 |
3.3.1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
3.3.2 矽卡岩型铁矿床 |
3.3.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床 |
3.3.4 岩浆型钛铁矿 |
第4章 铁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4.1 铁矿成矿规律 |
4.1.1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 |
4.1.2 矽卡岩型铁矿成矿规律 |
4.1.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成矿规律 |
4.1.4 岩浆型钛铁矿成矿规律 |
4.2 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1 沉积变质型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2 矽卡岩型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4.2.4 岩浆型钛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第5章 铁矿成矿系列与预测模型 |
5.1 铁矿成矿系列 |
5.1.1 矿床成矿系列划分 |
5.1.2 矿床成矿系列基本特征 |
5.2 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2.1 沉积变质型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2.2 矽卡岩型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2.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2.4 岩浆型钛铁矿区域预测模型 |
5.3 铁矿区域成矿谱系 |
第6章 区域铁矿成矿预测 |
6.1 矿产预测类型和成矿远景区的划分 |
6.1.1 矿产预测类型划分 |
6.1.2 成矿远景区划分 |
6.1.3 铁矿成矿区带划分 |
6.2 铁矿成矿预测依据及靶区选定依据 |
6.2.1 铁矿主要矿产地简介 |
6.2.2 各类型铁矿预测基本依据 |
6.2.3 低缓磁异常区铁矿预测依据 |
6.2.4 靶区选定依据、分类及命名原则 |
6.3 铁矿找矿靶区圈定 |
6.3.1 沉积变质型铁矿靶区圈定 |
6.3.2 矽卡岩型铁矿靶区圈定 |
6.3.3 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靶区圈定 |
6.3.4 岩浆型钛铁矿靶区圈定 |
6.3.5 铁矿找矿靶区总述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地质成果及创新点 |
7.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工作程度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显生宇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韧性剪切带 |
2.5.3 脆(韧)性断裂构造 |
2.6 区域地球物理 |
2.7 区域地球化学 |
2.8 区域莫霍面深度 |
2.9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9.1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
2.9.2 太平洋板块发展与中国东部构造运动的内在联系 |
2.9.3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10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中成矿床——以玲珑金矿床为例 |
3.1.2 浅成矿床——以岔夼金锑矿为例 |
3.1.3 胶东造山型金矿成矿模式 |
3.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
3.2.1 邢家山钨钼矿床 |
3.2.2 香夼铅锌铜矿床 |
3.2.3 冷家-南台铜钼矿床 |
3.3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3.3.1 大疃刘家铍矿床 |
3.3.2 王家庄铜锌矿床 |
3.3.3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 |
3.3.4 汤村店子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 |
3.3.5 杜家崖金矿床 |
第4章 区域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控矿条件 |
4.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4.1.3 区域重力场、莫霍面特征 |
4.1.4 地层条件 |
4.1.5 区域花岗岩 |
4.1.6 火山活动 |
4.1.7 脉岩条件 |
4.1.8 构造条件 |
4.2 区域成矿规律 |
4.2.1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2 成矿带的划分 |
4.2.3 成矿系列的划分 |
4.3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4.3.1 成矿潜力分析 |
4.3.2 找矿方向及方法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四、新泰地区绿岩型金矿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马头崖铜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D]. 黄坤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鲁西中生代杂岩体岩浆源区及形成机制[D]. 刘松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新疆中亚造山带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及找矿方向[J]. 杨富全,张志欣,刘国仁,李宁,杨成栋,杨俊杰. 矿床地质, 2020(02)
- [4]山东莱芜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研究[D]. 段壮.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5]山东省莱芜市三岔河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D]. 江海洋. 吉林大学, 2019(10)
- [6]华北克拉通复合地幔柱构造与成矿成藏作用[J]. 牛树银,真允庆,张福祥,陈超,孙爱群,宋涛,刁谦,陈中,袁杰.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01)
- [7]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D]. 刘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1)
- [8]碧口地体区域成矿系统[D]. 戢兴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9]鲁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D]. 郝兴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10]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D]. 丁正江. 吉林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