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炜[1](2020)在《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高校英语课程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化人才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英语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高校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业需要,又关切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高校英语课程的导向是实际运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语域)的基础之上。学术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内容的语言教学。这种学科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科知识增长,最终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提高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我国高校学术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缺乏真正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实践探索。因此,学术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有效性是本研究探讨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借鉴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语言课程教学理论,解析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尤其对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进而从反映和影响本科生的学术需求分析、学术英语能力发展以及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英语课程中为本科生提供发展研究专业机会知识的可能性,探讨鼓励发展研究相关属性的潜在方法,以及如何在课程中教授和评估学术研究技能的一些建议。面对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普遍性的同时,着力探究重视英语教学中特殊性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和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为本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英语教学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并就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英语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且对已有研究的侧重点以及与本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评述;第三章运用理论图式剖析了课程设计、课程地图要素,并从社会建构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和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等理论框架进一步阐释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主要对本研究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第五章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和课程设计案例解析;第六章描述并分析了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情况;第七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及其启示。考虑到本研究问题涉及的范围,以及课程设计这一研究变量的属性和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的个案研究方法。在分析课程文本与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设计课堂观察维度,从微观角度剖析了高校学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接近、体验和理解研究对象并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本研究确定了面向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术期刊论文阅读”为课程实例,运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地图和课程设计情境模式以及语言课程设计相关理论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加以分析。参考典型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医学学术英语标准,讨论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均较高,对专业交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学术论文阅读的策略和学术领域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有助于本科生更好地进入学术研究准备和赋权领域。本文通过分析学术英语课堂和教学实例,探讨了学术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与具体实施过程,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这一自然环境中的特定情境,讨论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并对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和模式建构提出一些建议。在阐述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将研究视域扩展到了外语课堂环境(情境)下的医学学术英语阅读研究。针对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基于高校本科生外语学习课堂教学环境,提出了构建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环境的构想。本文从微观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中的真实事件,探讨了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方法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质化和量化分析,并在附录部分对原始研究数据逐一示例呈现。因此,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拓展。同时,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剖析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采用语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民族志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解构研究设计中提出的“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巩固”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本研究在分析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学术英语以及学术英语课程的概念,完善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理论,通过相关实证研究从课程、教学、评估与评价等不同层面,剖析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问题和现状。但是,本研究在样本的多样性和数量的规模性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拓展,对国内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对比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此外,本文试图将实践问题纳入广泛的理论视角,这与课堂实践者参与课程理论构建过程的倡导基本一致。然而,提出的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和原则仍然是一种尝试。进一步探讨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发展和学术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多维度的任务。对于本文讨论的每一项原则,也是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关于这些主题的任何环节都会影响整个过程,本文试图涵盖过程中的突出要素,包含在与本研究内容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学及其评估和评价等方面。同时,对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材料、课程评估和评价等围绕本研究的一系列研究内容及其发现做出总结,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建议进一步扩大研究层面,提升研究层次,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质量,最终促进本科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发展。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马建伟[3](2019)在《医学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指的是基于应用语言学理论,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也可指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殊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在教学中,ESP模式重视语言实际运用技能的养成,能够解决未来岗位出现的专业问题。2014年国家出台《现代职业教学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语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方面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尽管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响应国家职业教育的号召,在ESP模式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进行了某些行之有效的改革,但受限于目前存在的客观条件,ESP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还没有发展成熟。本研究将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ESP教学理论为指导,从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出发,运用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法对该校正在开展的医学英语教学开展调查,调查分析该校师生基本情况、对ESP认识及态度、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等影响ESP教学的诸多因素。结果显示,由于学校和师生对ESP教学重要性认知的不足,使ESP教学在师资培训、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定位、教学目标,课时安排、课程规划、课程设置存在种种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等诸多深层次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尝试提出需加强学校、师生等各个层面的认识,从整体推动ESP教学,学校要进行科学设置课程,合理选择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ESP教师培训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制度等解决策略,促进国内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发展。
蔡斐成[4](2019)在《中职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医护英语是护理人员使用的专业英语,也是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中的一类。一方面,目前样本学校涉外护理专业的医护英语教学通行的模式多沿用仅对教材进行语言分析并辅之专业术语的英汉翻译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对涉外护理人才教育的反馈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系统性偏差,其表现为: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无法将英语运用到真实的医疗护理情境中,医院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认同度低。另一方面,样本学校从事医护英语教学的教师均为英语教师,普遍缺乏护理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展现医护英语的实用性和行业特征,不能完全胜任医护英语教学。最后,样本学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在没有任何护理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学习医护英语,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因此,不论是从学生知识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或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有关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的研究都至关重要。为了探讨如何在医护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以及怎样解决涉外护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偏差问题,本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ESP理论研究基础,提出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将构建的新教学模式应用到医护英语教学当中。其次,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当前样本学校医护英语教学现状﹑医护英语教学的有效度以及实施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的满意度;运用访谈法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同行的评价及意见;运用实验法,以**中职涉外护理专业4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实验班采用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教学,两个对照班仍然沿用传统语法教学模式教学,对比两种教学模式,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考核成绩,得出最终的考核结果。最后,根据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反思,提出促进医护英语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对策建议。通过构建医护英语跨学科教学团队和在医护英语课堂上实施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本研究发现:第一,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护理语言应用能力有促进作用。第二,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第三,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医护英语应用能力,在样本学校及地方职业院校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是医护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希望本研究为有效提高中职医护英语教学有一定借鉴作用。
杨雪松[5](2019)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为例》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一、翻转课堂组与传统教学组笔试、口语成绩比较;二、翻转课堂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学生课堂参与度比较;三、翻转课堂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学生课堂满意度比较。了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教师、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与认知度,促进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进而带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而推广至其它中医类职业院校,为信息时代下中医类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意见。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对照,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弗兰德斯互动分类分析体系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1)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弱。传统教学组、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入学口语成绩优异者(>80)占比分别为2.7%、2.1%;中等成绩者(≥60且<80)占比分别为17.8%、17.7%;不及率分别为:79.4%、80.2%。传统教学组、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入学笔试成绩优异者(>80)占比分别为4.9%、3.4%;中等成绩者(≥60且<80)占比分别为21.6%、20.1%;不及率分别为:73.4%、76.4%。传统课堂教学组、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性别比、年龄结构及民族比、入学口语、笔试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2)翻转课堂教学组口语成绩显着高于传统教学组,笔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3)翻转课堂教学组课堂参与度显着高于传统教学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培养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4)翻转课堂教学组课堂满意度显着高于传统教学组,在提供合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优于传统教学组;(5)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满意度对口语成绩影响显着(P<0.05)。学生学期课堂发言次数总和≥9,口语成绩差值更大(A2>A1);学生课堂满意度得分≥9.2,口语成绩差值更大,口语进步更大(B2>B1)。课堂参与度与课堂满意度具有交互效应(P<0.05),学期课堂发言次数总和≥9且课堂满意度得分≥9.2(平均分)的学生口语差值最大,口语进步最大(A2*B2>A2*B1>A1*B2>A1*B1);(6)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满意度对笔试成绩影响不显着(P>0.05)。(7)高职学生翻转课堂接受度显着高于中职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优于中职学生,示范性、指令性作用不明显;(8)公共课教师翻转课堂接受度高于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具有更充足的时间资源。结论:(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2017、18级学生英语基础弱,不及格率高;(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提高学生口语成绩,对笔试成绩影响不大;(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显着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满意度;(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接受度主要受时间、工具限制,示范性作用及指令性作用有待加强;(5)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满意度正向影响学生口语成绩。
李晓橙[6](2022)在《大学医学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医学英语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应用技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以及沟通能力,才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对外交流工作。该门学科对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英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像普通公共英语在字、词、句、语法、修辞等上下功夫,医学英语需要用词专业,数据准确、专业概念清晰,表达直接无误。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该学科,因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革,以提高质量。本文主要就目前大学医学英语专业培养的现状、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医学英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了解并探讨医学院校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诸方面对该专业学生的影响,探究培养方案对医院专业医学英语教学有益。
周婧[7](2021)在《整合医学观下医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文中认为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重要分支,医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各医学院校的重视。任何ESP课程的设计也都应以准确的需求分析为基础。该文依据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框架,探究了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医学英语课程存在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着重剖析了当前医学英语课程未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利用调查问卷来了解并分析学生的需求,既可以为医学英语课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也有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将来进行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案。
邓珊珊,刘轻,董宁[8](2021)在《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医学生专业学习、提升和发展的过程中,医学英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设置缺乏有效的延展,教学形式也不够多元,教学进程和教学评价也都存在一些硬性的问题,致使整体的英语教学品质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医学英语教学工作应引入主题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更多元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有效激励机制的推动下,完成更高层级专业知识的学习,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曲晨晖[9](2021)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T高职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推进和改革深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公共英语教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公共英语教学方面的水平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进一步进行完善。因此,本文以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导致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路径,进而为我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研究在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还有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一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阐释了高职院校和公共英语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主要通过对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展开调研,进一步发现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传统模式授课阻碍学生积极性、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课堂评价缺乏科学性以及教材内容和专业匹配不够的问题。第三章为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通过归纳总结认为导致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并对三个层面的原因展开具体论述。第四章为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结合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建议。最后为结论部分,通过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进而对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在日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其他领域进行展望。
黄国维,卢凤香[10](2021)在《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梳理了我国核心期刊上刊登的国内高校医学英语教学研究文章。结果显示,国内高校医学英语教学研究存在研究进展缓慢、实证性研究不足、对教师与学生的研究偏少、青年师资力量不足、国际视野不足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如下建议:就师资队伍而言,采用"一升、二扩、三合作"的方法,加强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水平;就医学英语教学研究本身而言,加强对影响教学成效的医学英语教师和医学生的研究;就医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而言,避免过于依赖调查问卷,采用多元研究范式。为从根本上提升医学英语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找到有效的数据支撑。
二、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及术语界定 |
2.2 学术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
2.3 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
2.4 学术研究论文相关研究 |
2.5 国内学术英语相关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课程理论基础 |
3.1.1 课程的定义和层次 |
3.1.2 课程设计模式 |
3.1.2.1 规定性模式 |
3.1.2.2 描述性模式 |
3.2 教育理论基础 |
3.2.1 社会建构主义 |
3.2.2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
3.3 教学理论基础 |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2 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策略 |
3.3.3 基于问题的学习 |
3.3.4 体验式学习 |
3.3.5 翻转学习 |
3.4 语言课程教学理论 |
3.4.1 学术英语教学理论 |
3.4.2 需求分析理论 |
3.4.3 语言课程设计模型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目标 |
4.4 研究思路 |
4.5 研究方法 |
第5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
5.1 课程背景与情境分析 |
5.2 课程需求设计 |
5.3 课程内容设计 |
5.3.1 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初识 |
5.3.2 医学学术期刊论文词汇认知 |
5.3.3 课程内容情况分析 |
5.3.4 课程内容设计分析 |
5.4 课程材料设计 |
5.4.1 开发材料 |
5.4.1.1 微课程资源开发 |
5.4.1.2 医学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 |
5.4.2 真实文本与非真实文本 |
5.4.3 材料设计情况分析 |
5.5 课程大纲设计 |
5.5.1 准备和建构阶段分析 |
5.5.2 实施阶段分析 |
5.5.3 评估阶段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与评价 |
6.1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需求分析 |
6.2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 |
6.2.1 教学情境分析 |
6.2.2 课堂学习分析 |
6.2.3 课堂教学分析 |
6.3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估 |
6.4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
6.5 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
6.5.1 学术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分析 |
6.5.2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1.1 课程层面 |
7.1.2 教学层面 |
7.1.3 评估和评价层面 |
7.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 Time-Efficient Way to Read Academic Articles”微视频字幕转录 |
附录2 “微视频”课程思维导图示例 |
附录3 医学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各种研究术语、方法和工具 |
附录4 医学学术词汇翻译材料列表 |
附录5 课程报告文本分析材料示例 |
致谢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医学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满足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
1.1.2 符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趋势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ESP研究综述 |
1.2.1 国外ESP研究综述 |
1.2.2 国内ESP研究 |
1.2.3 国内医学ESP研究 |
第2章 医学高职高专ESP教学现状调查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对象 |
2.3 实施方法 |
2.4 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 |
2.4.1 学生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
2.4.2 对ESP的认识及态度调查 |
2.4.3 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调查 |
2.4.4 教材及教学内容调查 |
2.4.5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调查 |
2.4.6 考核方式调查 |
第3章 医学高职高专ESP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1.1 课程定位不准确、教学目标不明晰 |
3.1.2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
3.1.3 教学效果不理想 |
3.1.4 考核制度不完善 |
3.2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问题归因 |
3.2.1 学校因素 |
3.2.2 教师因素 |
3.2.3 学生因素 |
3.2.4 教学因素 |
第4章 医学类高职高专ESP教学改革策略 |
4.1 整体推动,落实到地 |
4.2 科学设置课程、合理选择教材 |
4.2.1 科学设置课程 |
4.2.2 合理选择教材和配套资料 |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ESP教师培训体系 |
4.3.1 培训设计 |
4.3.2 培训分类 |
4.3.3 培训评估 |
4.4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4.5 完善考核制度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4)中职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中职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构建 |
2.1 跨学科团队教学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3 跨学科教学团队构成 |
2.4 教学目标及原则 |
2.4.1 医护英语教学目标 |
2.4.2 医护英语教学原则 |
2.5 教学步骤 |
2.6 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估 |
第3章 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实验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施对象 |
3.3 实验方式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3.4.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3.4.3 实验班和对照班考核结果对比分析 |
第4章 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的研究结果与建议 |
4.1 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的实验效果 |
4.1.1 对学生的态度、学习效果、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 |
4.1.2 对教师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偏低的专业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
4.2.2 缺乏跨学科教学团队的制度保障 |
4.2.3 忽视了护理学科的职业技能培养 |
4.3 改进建议 |
4.3.1 切实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
4.3.2 建立和完善学院的激励机制 |
4.3.3 突出护理学科的职业技能训练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局限性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医护英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 B《医护英语》有效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 C《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实验班学生卷) |
附录 D《医护英语》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致谢 |
(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设计 |
2.1 资料来源 |
2.1.1 问卷调查 |
2.1.2 标准化考试 |
2.1.3 访谈 |
2.1.4 官方二手数据 |
2.1.5 文献梳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对照法 |
2.2.4 观察法 |
2.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3.1 学生英语基础情况 |
2.3.2 学生课堂参与度比较 |
2.3.3 学生课堂满意度比较 |
2.3.4 学生口语、笔试成绩比较 |
2.3.5 翻转课堂的实施 |
2.3.6 翻转课堂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
2.5 研究内容框架 |
2.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3.1 课堂参与度 |
3.2 弗兰德斯互动分类分析体系(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ies,FIAC) |
3.3 课堂满意度 |
3.4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 |
3.5 微课(microlecture) |
3.6 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 |
3.7 掌握学习理论 |
3.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
4. 研究结果 |
4.1 传统课堂教学组与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英语情况 |
4.1.1 基本信息 |
4.1.2 学生入学口语成绩分析 |
4.1.3 学生入学笔试成绩分析 |
4.2 教学前后传统教学组、翻转课堂组学生笔试、口语成绩比较 |
4.3 针灸学校传统教学组、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比较 |
4.3.1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类分析体系的课堂参与度比较 |
4.3.2 基于学生自评的课堂参与度评价 |
4.4 传统教学组、翻转课堂组学生课堂满意度比较 |
4.5 课堂参与度、课堂满意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4.5.1 课堂参与度、课堂满意度对口语成绩的影响 |
4.5.2 课堂参与度、课堂满意度对笔试成绩的影响 |
4.6 翻转课堂学生接受度调查 |
4.7 翻转课堂教师接受度 |
4.7.1 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师翻转课堂接受度比较 |
4.7.2 专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翻转课堂接受度比较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翻转课堂组口语成绩显着高于传统教学组,笔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 |
5.1.2 翻转课堂组课堂参与度显着高于传统教学组,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上优于传统教学组 |
5.1.3 翻转课堂组学生课堂满意度显着高于传统教学组,在合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方面优于传统教学组 |
5.1.4 课堂参与度、课堂满意度对口语成绩影响显着 |
5.1.5 课堂参与度、课堂满意度对笔试成绩影响不显着 |
5.1.6 高职生翻转课堂接受度显着高于中职生 |
5.1.7 公共课教师翻转课堂接受度高于专业课教师 |
5.2 讨论与建议 |
5.2.1 教学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
5.2.2 完善教学改革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教改课题的支持力度 |
5.2.3 建议强化合作学习、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5.2.4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智慧校园,以高职试点推动中职教改 |
5.2.5 建立中等职业医学类学校慕课联盟,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
5.2.6 降低教师工作量,以公共课教改试点带动专业课教学改革 |
5.2.7 方法学讨论 |
5.3 研究创新之处 |
5.4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大学医学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大学医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2 医学英语专业教学管理 |
2.1 明确培养目标 |
2.2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 |
2.2.1 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化 |
2.2.2 专业课程特色化 |
2.3 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
2.3.1 组建医学英语教研部,引进高水平人才 |
2.3.2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督导制度 |
2.3.3 教学方式改革 |
2.4 改善教学条件 |
3 结语 |
(7)整合医学观下医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需求分析理论 |
2 医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调查 |
2.1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目标需求分析 |
2.2.2 学习需求分析 |
(1)医学英语课程设置 |
(2)对于医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
(3)医学英语教师 |
(4)医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 |
(5)医学英语教材 |
3 对医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3.1 明确教学目标 |
3.2 优化课程设置 |
3.3 改革教学模式 |
3.4 加大力度建设医学英语教师队伍 |
3.5 改善医学英语教材 |
4 结束语 |
(8)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现状 |
二、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问题 |
1. 教学内容局限性太强。 |
2. 教学形式多样性不足。 |
3. 教学进程的协调性较差。 |
4. 教学评价的激励性欠缺。 |
三、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构建建议 |
1. 丰富主题,拓展品质资源。 |
2. 体验主题,创设学习场景。 |
3. 关联主题,形成课程联动。 |
4. 细化主题,过程评价激励。 |
(9)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T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五、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高职院校 |
(二)公共英语教学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动机理论 |
(四)分层教学理论 |
第二章 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
一、T高职院校简介 |
(一)历史沿革 |
(二)办学资源 |
(三)办学优势 |
二、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调研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三)调研问卷设计 |
(四)调研过程 |
(五)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三、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 |
(二)传统模式授课阻碍学生积极性 |
(三)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 |
(四)课堂评价缺乏科学性 |
(五)教材内容和专业匹配不够 |
第三章 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原因 |
(一)教师自身能力不够 |
(二)教师缺乏专业培训 |
(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
二、学生层面的原因 |
(一)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 |
(二)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 |
三、学校层面的原因 |
(一)学校重视度不够 |
(二)教学环境单一 |
(三)教学设施落后 |
第四章 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一)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
(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
(三)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 |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
(三)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 |
(四)完善多媒体设施 |
三、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
(一)结合专业选取教材 |
(二)教学内容体现特色 |
(三)多说多练实践为主 |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
(一)建立学生评价体系 |
(二)建立教师评价体系 |
(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评价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D]. 赵炜. 西南大学, 2020(05)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医学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为例[D]. 马建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4]中职医护英语跨学科团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 蔡斐成.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4)
- [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为例[D]. 杨雪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大学医学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探究[J]. 李晓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01)
- [7]整合医学观下医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J]. 周婧. 海外英语, 2021(21)
- [8]医学英语主题化教学模式研究[J]. 邓珊珊,刘轻,董宁.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9]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T高职院校为例[D]. 曲晨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 黄国维,卢凤香.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