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恒温式热量计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张仲焘,吴成乞,龚伟业[1](2020)在《基于专利分析的量热仪氧弹自动点火方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氧弹点火是量热仪测量实验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点火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实验的稳定性,随着量热仪逐渐自动化、智能化,其点火可靠性显得更加重要。通过专利检索的方法研究目前量热仪氧弹的主要点火方式,借助数据和图表分析,从不同维度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侧重点,总结归纳了不同点火方式要点,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及应用情况,为后续量热仪氧弹点火方式的改进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技术功效矩阵图、量热仪氧弹点火方式对比等分析可知:目前在量热仪氧弹自动点火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氧弹结构、点火方式和测热方法的改进上,即通过氧弹结构、点火装置的改进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通过测热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测量精度;随着量热仪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对点火方式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点火方式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研发空间;量热仪本身重点在于测量精度,而目前在通过技术改进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方面还不突出,因此后续研究重点在于改进测量精度和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随着机器人煤质化验系统的孕育诞生,智能自动的点火方式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即今后研发的重点为突破现有点火方式不足的困境并提出创新的点火方式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应加强校企合作,合理利用企业资金和高校人才力量,加强有关量热仪氧弹点火方式改进的相关成果转化。
李冬军,肖兵球,吴抒轶[2](2020)在《加热棒技术在氧弹量热仪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氧弹量热仪熔断式点火需人工缠绕点火丝从而导致操作繁琐、点火丝残留致使实际点火热与实验设定点火热不一致以及点火偶尔失败等问题,分析氧弹内部结构和点火丝点火的工作原理,将点火丝用高温绝缘陶瓷类材料包裹成加热棒,并将电阻丝加热区域集中在加热棒顶部,使加热棒顶部发热区域始终与待点火煤样接触,确保点火成功率满足要求。对氧弹量热仪的主机和氧弹进行改造,将氧弹内原有的熔断式点火方式改进为加热棒点火方式,并进行量热仪热容量标定以及煤样弹筒发热量测试。经大量实验证明,加热棒点火方式与熔断式点火方式的发热量检测结果间无显着性差异,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加热棒点火方式可重复点火、降低劳动强度、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从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陶静静[3](2019)在《基于Calvet原理的燃烧热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燃烧热是材料极为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可通过燃烧热计算标准燃烧焓和标准生成焓,也是衡量含能材料能量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材料燃烧热测定都是采用通用的水当量法,即将定量试样放入密闭定容的氧弹中点燃,测出内筒中水的温升值,再根据量热系统的热容量,计算出燃烧热值。但该法存在操作复杂、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测试精度较差、样品用量大、不适合易爆炸样品和珍贵样品测量等缺陷。微热量热法是基于Calvet量热原理,采用热电堆直接测量体系所放出热流,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样品量少、重复性好和精确度高等优点。因此本课题提出开展基于Calvet原理的燃烧热测定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Calvet原理及热功率对其量热准确性的影响。研究了相同时间不同功率和相同功率不同时间的热量对量热仪热电堆外界面温度T0以及量热系数S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相同时间不同功率的热量,当热功率小于等于338 mW时,热电堆外界面温度T0不随功率的升高而改变,量热系数S也几乎没有变化。当热功率大于等于474 mW时,热电堆外界面温度T0及量热系数S随着功率的升高而升高。输入相同功率不同时间的热量,当热功率小于等于352mW时,外界面温度T0及量热系数S并不受加热时间的影响。当热功率大于等于496 mW时,加热时间越长,外界面温度T0升得越高,热电堆所测E’值便越小于实际E值,S值越大,量热准确性越低。此外,大功率快速放热会导致热电堆内外界面热量的快速交换,这些热量会积聚在匀热块,且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致使测量热电堆和参比热电堆的外界面温度T0不一致,无法做到完全示差,也会造成量热准确性下降。(2)基于Calvet原理的燃烧热测定仪总体设计研究。对Calvet燃烧热测定仪进行了总体设计,仪器将主要由下列五个部分组成,温控系统、热电堆量热系统、电能标定系统、氧弹以及数据记录与处理系统。其中,为减小外界面温度T0快速升高导致的快速热交换,对氧弹的材质和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研究。实验研究了不同材质和结构弹体中热功率与外界面温度及量热系数的关系,进一步选用3 mm壁厚带空气层的不锈钢弹体作为燃烧热测定仪中氧弹弹体。另外,为减小由于快速热交换导致测量热电堆和参比热电堆的外界面温度T0不一致的问题,对温控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采用10dm3的水浴作为热电堆外界面的匀热块,同时,机械搅拌使水浴温度快速达到平衡,确保测量热电堆和参比热电堆的外界面温度T0保持一致,通过示差消除热电堆外界面温度T0波动对量热结果的影响。(3)根据前面的设计,研制了一种适用于Calvet原理测定燃烧热的微型氧弹,并对样品、坩埚、氧气、引燃方式、加热方式以及点火丝直径对小药量样品在氧弹中充分燃烧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薄壁、开口较大较浅、质量较小的坩埚对小药量样品的充分燃烧有利。通过调节引燃方式、氧气压力、点火丝直径、点火电流以及点火时间,可以实现7~27 mg苯甲酸样品充分燃烧。
杨航[4](2019)在《表面活性剂与碳酸酐酶的相互作用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碳酸酐酶(CA)是能够加速二氧化碳向碳酸根离子转化的生物类催化剂,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保持CA的活性和稳定性是该研究领域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添加剂,能够调控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本论文采用等温滴定量热(ITC)、紫外可见光谱(UV-vis)、微量溶解量热等方法,主要研究了传统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与C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p-PNA和CO2为底物初步研究了CA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用ITC研究表面活性剂与CA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ITC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C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与CA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特性与表面活性剂分子极性头基的电荷性质有关。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TAB)与CA分子上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特定位点的相互作用,进而在酶表面形成分子簇、胶束,对酶活性产生一定影响。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SB3-12和CB1-14与C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弱。2.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对CA活性的影响通过UV-vis测量了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CA催化p-PNA的水解反应的活性,以表征表面活性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gemini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各自低浓度区域(cmc之前)均存在较高的CA活性,相对活性达到约90%。CA在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s-12和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TTAB体系中与在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SB3-12、CB1-14体系中相比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CB1-14和SB3-12对CA的活性没有显着影响,对酶的天然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CA的动力学稳定性。3.用微溶解量热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对CA催化CO2水合反应的影响采用微溶解量热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对CA催化CO2水合反应的影响,通过观测焓随CO2溶解过程的变化比较CA的催化速率。CA可以催化CO2水合反应的发生但不能改变CO2的溶解吸收量,从CO2在PCB、CA-PCB、表面活性剂(TTAB、SB3-12、CB1-14)胶束-PCB和含有表面活性剂胶束的CA-PCB溶液中的溶解吸收微量热曲线及观测焓值的比较,得到表面活性剂胶束本身并不影响CO2的水合反应过程的结论。阳离子TTAB对CA催化CO2水合反应的性能产生了负影响,而两性离子SB3-12和CB1-14胶束对CA的催化性能影响不明显。
吴军[5](2018)在《天然气热量计燃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天然气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供应需求,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天然气。在每次进口贸易交接中,计量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Rossini型燃气热量计为基础,从能量计量的角度对天然气燃烧热值实验做了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中用甲烷代替天然气进行实验):(1)首先,根据实际系统构造从模拟角度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尤其是燃气点火实验过程,因为整个燃烧环境为定压,如何考虑和控制燃烧腔内的压力和甲烷、氧气、氩气三种气体的流量大小非常关键。因此需要借鉴数值模拟的结论来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结论:当甲烷流量为95mL/min、氧气流量160mL/min、氩气流量440mL/min时,甲烷可稳定持续燃烧,并且整个燃烧过程甲烷能够保证燃烧完全。(2)其次,本文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完成了甲烷燃烧实验研究,其目的在于分析通入燃烧器中三种气体流量大小是否合理。结果证实了数值模拟中各气体流量大小设置的正确性,实验中甲烷能够良好点火。并根据实验现象对燃烧器进行了多次改进,解决了燃烧中火焰脱火、回火和不稳定等影响因素。(3)最后,在组装完整个实验装置后,本文完成了实验间温度均匀性测试、电校正实验。实验间温度均匀性测试实验,分析了影响实验间环境温度均匀性的各个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温度均匀性的改进方案。电校正实验中测得系统量热容器的当量热容为19023J/K,当量热容不确定度28J/K,相对不确定度0.15%(k=2)。
莫晓山,胡彪,熊知明,罗建明[6](2016)在《工业氧弹热量计电能标定装置研究》文中认为针对采用二级苯甲酸标定工业氧弹热量计热容量的不足,提出一种电能标定装置标定工业氧弹热量计的方法。先采用NIST苯甲酸(39j)标定的精密氧弹热量计,然后用精密氧弹热量计测试电能标定装置释放的电热量QE,并统计其消耗的电能量W,再综合推导出电热修正系数α。修正后的电能标定装置标定工业氧弹热量计热容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11%,所释放的电热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9%(k=2),符合二级苯甲酸的技术要求。该电能标定装置精度高,操作方便,环保且经济,可用于工业氧弹热量计的日常标定工作。
郝宝伟[7](2015)在《JD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方案》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煤炭市场内外部环境及JD公司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JD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扩充的必要性及系统升级扩充的总体规划,提出JD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扩充方案及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本文以入厂煤验收的一般方法和企业的特殊性相结合,着眼于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对入厂煤验收流程和隔密加密方案进行设计研究,建立完善的燃料管理信息化系统,同时注重企业信息化的实践应用,规范相关从业人员行为,促进煤炭采购工作廉洁、高效开展,这对于火电企业燃料管理风险防控和监督具有相当高的创新价值。JD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主要是根据JD公司轨道衡、采样机、煤质化验等设备的使用状况和中电投集团公司对燃料进厂验收管理的要求,对采、制、化流程进行隔密加密扩充。通过硬件设备及流程控制系统的引入,实现入厂煤采、制、化过程标准化、流程化管理的目标。扩充方案主要以实现来煤煤整体采、制、化过程中的隔密加密管理为目标,防止人为干扰。通过采样卡、制样卡、样品二维码及化验码的引入,保证采、制、化三级转码,最终实现来煤煤采、制、化全过程的加密管理。
张晓勇[8](2011)在《甲醇汽油的热值测定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的增加,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紧缺、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对石油供应造成很大压力。为了缓解石油资源短缺带来的压力、改善大气环境,寻找供应稳定、排放清洁的汽油替代燃料成为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甲醇汽油以其自身的优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甲醇及甲醇汽油为研究对象,以甲醇汽油理论燃油消耗量与发动机台架实验中实测燃油消耗量之间存在的差距为研究内容,分别从甲醇汽油热值和实际燃油消耗量入手,来探索存在这种差距的原因。为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分别进行了甲醇汽油热值的测定实验和发动机台架实验,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通过对实验测得的热值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发现,热值的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和文献值大致相等;在发动机外特性对比实验中,M15和M85与汽油相比,混合气质量低热值降低很小,所以发动机燃用甲醇汽油与燃用汽油相比动力性大致相当;在负荷特性对比实验中,发现发动机燃用M85时在不同转速下实测燃油消耗量变化很大,而燃用M15时这种变化并不明显。通过对由热值计算得到的理论燃油消耗量和实测燃油消耗量的对比分析,找到了理论燃油消耗量与实测燃油消耗量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本文对甲醇汽油在电喷发动机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甲醇汽油的应用特性和充分发挥甲醇汽油的优点奠定了基础;对指导甲醇汽油的推广和应用,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赵宏立,靳建伟[9](2010)在《充氮法测量双基发射药爆热值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充氮法测量双基发射药爆热过程中充氮净化次数、充氮压力以及样品用量等因素对爆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弹中氮气净化次数的增加,爆热值由大变小并趋于稳定,净化两次以上时,对爆热值的测量不会发生影响;充氮气时,应保证充氮压力大于临界压力,同时控制每次充氮压力值的一致性,当充氮压力大于2.5M Pa时,对爆热值的测量不会发生影响;在确定被测样品实验用量时,应尽可能使样品燃烧后热量计产生的温升值与在热容量标定时标准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升值相当,样品质量为5.430 g时,爆热值的测量系统误差最小。
孔玉霞[10](2010)在《2-吡嗪羧酸与金属元素配位行为的热化学研究》文中提出2-吡嗪羧酸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配体,它与金属的配合物是重要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物理性质及结构的多样性而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这类配合物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光电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中均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这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为了进一步改进这类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工艺以便使其更好的投入于工业生产,开发它们新的应用领域,并且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都需要该类配合物准确的热力学数据作为应用开发和相关理论研究的依据。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合成了十种2-吡嗪羧酸与金属的配合物,并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TG/DSC综合热分析,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空间结构以及热分解机理。2.利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这些配合物在78 400 K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在此温区结构稳定,只有少数含水化合物在400 K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其结果与热重分析结果一致。用最小二乘法对每种配合物在非脱水温区的实验摩尔热容进行拟合,得到摩尔热容(Cp,m随折合温度(X)变化的多项式方程。依据此方程,计算出配合物在该温区的舒平热容和相对于298.15K时的热力学函数值[HT-H298.15K]、[ST-S298.15K]和[GT-G298.15K],并以每隔5 K的间隔列表给出。3.依据Hess定律,对配合物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测量出所设计热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产物的溶解焓,从而计算出该反应的反应焓,再结合反应中其它反应物和产物已知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可得到目标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另外,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和折光仪验证了所设计热化学循环的合理性和可靠性。4.对2-吡嗪羧酸配合物的热容、热力学函数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等热力学数据随它们分子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配位方式和空间构型相同的配合物的热力学数据随着分子量的变化呈现规律性。
二、恒温式热量计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恒温式热量计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专利分析的量热仪氧弹自动点火方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专利检索与处理 |
1.1 技术研究边界定义 |
1.2 专利检索与处理 |
2 图表及数据分析 |
2.1 专利申请趋势表 |
2.2 专利申请人排名 |
2.3 技术功效矩阵图 |
2.4 点火方式对比分析 |
2.5 专利当前状态 |
2.6 主要申请人地域分布 |
3 结论和建议 |
(2)加热棒技术在氧弹量热仪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测定原理 |
1.1 金属丝熔断式点火方式的测定原理 |
1.2 加热棒点火方式的测定原理[11,12] |
2 样品热值的计算 |
2.1 热量测试步骤 |
2.2 热容量计算 |
2.3 弹筒发热量计算 |
2.4 绝对标准偏差与均值 |
3 实验结果 |
3.1 仪器热容量标定及2种点火方式对比 |
3.2 标煤热量测试及2种点火方式对比 |
4 结语 |
(3)基于Calvet原理的燃烧热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燃烧热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Calvet原理及热功率对其量热准确性的影响 |
2.1 Calvet原理 |
2.1.1 席贝克效应 |
2.1.2 热电堆与热流计 |
2.1.3 Tian方程 |
2.2 热功率对量热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
2.2.1 不同功率对量热结果的影响研究 |
2.2.2 不同时间对量热结果的影响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Calvet原理的燃烧热测定仪总体设计研究 |
3.1 温控系统的设计 |
3.2 氧弹弹体的设计 |
3.2.1 材质的选择 |
3.2.2 结构的选择 |
3.3 电能标定系统 |
3.4 热电堆量热系统的设计 |
3.5 数据记录与处理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 微型氧弹装置的研制 |
4.1 装置设计 |
4.2 安全性能测试 |
4.3 实验前的准备 |
4.4 实验步骤 |
4.5 燃烧的影响因素探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表面活性剂与碳酸酐酶的相互作用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CO_2捕集 |
1.2.1 CO_2捕集技术的种类 |
1.2.2 碳酸钾溶液捕集CO_2 |
1.3 碳酸酐酶催化碳酸盐溶液捕捉CO_2 |
1.3.1 碳酸酐酶 |
1.3.2 碳酸酐酶催化CO_2水合反应 |
1.3.3 表面活性剂与碳酸酐酶的相互作用促进酶的活性和稳定性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与CA相互作用的ITC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胶束化 |
2.3.2 表面活性剂与碳酸酐酶的相互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CA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底物p-PNA的自分解 |
3.3.2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碳酸酐酶催化速率的影响 |
3.3.3 碳酸酐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溶解量热法研究PCB溶液捕捉CO_2及CA的催化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O_2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 |
4.3.2 气体流量对热量计热流基线的影响 |
4.3.3 缓冲溶液的pH对CO_2溶解吸收的影响 |
4.3.4 碳酸酐酶催化CO_2水合反应 |
4.3.5 表面活性剂胶束对碳酸酐酶催化CO_2水合反应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天然气热量计燃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测量燃气热值主要方法 |
1.2.1 间接测量法 |
1.2.2 直接测量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基于Rossini型热量计的系统原理 |
2.1 Rossini型热量计测量原理 |
2.1.1 配气装置简介 |
2.1.2 流量测量及控制装置 |
2.1.3 热量计燃烧主体装置 |
2.1.4 燃烧烟气成分检测装置 |
2.2 Rossini型热量计测量方法 |
2.2.1 水浴绝热温升测量方法 |
2.2.2 当量热容测量方法 |
2.2.3 燃气质量测量方法 |
2.2.4 热量修正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热量计燃烧实验研究 |
3.1 甲烷燃烧数值模拟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求解器选择 |
3.1.3 材料与边界条件设置 |
3.1.4 求解参数设置 |
3.1.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2 热量计空气中点火实验 |
3.2.1 火焰燃烧理论 |
3.2.2 空气中点火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3.3 热量计密闭抽气点火实验 |
3.3.1 燃烧器改造 |
3.3.2 密闭抽气点火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电校正实验 |
4.1 实验间温度均匀性测试 |
4.1.1 实验间搭建 |
4.1.2 实验间内内环境温度控制 |
4.1.3 实验间外环境温度控制 |
4.1.4 实验间温度测量与数据分析 |
4.2 热量计当量热容测定 |
4.2.1 制冷模块设计 |
4.2.2 热量计主体密封及安装 |
4.2.3 实验方案设计与数据采集 |
4.3 实验数据分析 |
4.3.1 电加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
4.3.2 绝热温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析 |
4.3.3 当量热容不确定度分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工业氧弹热量计电能标定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1 基本结构 |
1.2 测量原理 |
1.3 电能标定热容量原理 |
1.4 电能标定装置研究思路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实验条件 |
2.2 电热量的测试 |
2.3 电热修正系数 |
2.4 电能标定工业氧弹热量计热容量 |
2.5 电标定热容量的验证 |
3 电能标定装置电热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4 结束语 |
(7)JD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JD 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其升级的必要性 |
2.1 JD 公司发展现状及煤炭市场环境分析 |
2.1.1 JD 公司基本情况 |
2.1.2 JD 公司所处电力市场环境 |
2.1.3 JD 公司所处煤炭市场环境 |
2.1.4 JD 公司的挑战与机遇 |
2.2 JD 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问题 |
2.2.1 JD 公司燃料管理简要流程 |
2.2.2 JD 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 JD 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的必要性 |
第3章 JD 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扩充的总体规划 |
3.1 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3.2 采、制、化升级扩充方案 |
3.3 入厂化验全过程管理升级扩充方案 |
第4章 JD 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扩充详细方案 |
4.1 来煤煤采制化隔密加密管理系统扩充方案 |
4.1.1 采样加密管理 |
4.1.2 接样管理 |
4.1.3 合样加密管理 |
4.1.4 制样加密管理 |
4.1.5 存查样管理 |
4.1.6 化验解码管理 |
4.2 入厂化验全过程管理系统扩充方案 |
4.2.1 详细业务方案 |
4.2.2 化验编码转码管理 |
4.2.3 化验分配管理 |
4.2.4 化验过程管理 |
4.2.5 报告管理 |
4.2.6 存查样管理 |
4.2.7 设备管理 |
4.2.8 化验环境管理 |
4.2.9 人员管理 |
第5章 JD 公司燃料管理系统升级保障措施 |
5.1 进度计划控制 |
5.2 资金保障措施 |
5.2.1 设备及资金需求 |
5.2.2 系统升级扩充的资金来源 |
5.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5.4 项目实施的管理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甲醇汽油的热值测定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汽车新能源的应用和发展 |
1.2.1 汽车新能源的选取条件 |
1.2.2 汽车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及应用前景 |
1.3 甲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的应用方式 |
1.4 甲醇汽油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4.1 国外研发现状 |
1.4.2 国内研发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甲醇汽油理化性质及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
2.1 甲醇与汽油的主要理化性质对比 |
2.2 甲醇汽油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
2.2.1 甲醇汽油的分层问题 |
2.2.2 甲醇汽油对金属的腐蚀问题 |
2.2.3 甲醇汽油对非金属的溶胀问题 |
2.2.4 甲醇汽油的毒性问题 |
2.2.5 甲醇汽油燃烧后甲醛的排放问题 |
2.2.6 燃用甲醇汽油的冷启动问题 |
第三章 热值测定实验和数据处理 |
3.1 实验内容和目的 |
3.2 各种热量计的比较 |
3.2.1 恒温式热量计 |
3.2.2 绝热式热量计 |
3.2.3 自动氧弹热量计 |
3.3 实验仪器设备及测定原理 |
3.3.1 实验仪器设备介绍 |
3.3.2 热值测定原理 |
3.4 实验用燃料试样的选取 |
3.5 实验测定步骤及实验结果 |
3.5.1 实验测定步骤 |
3.5.2 实验结果 |
3.6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
3.6.1 确定实验结果分布状态 |
3.6.2 系统误差的分析 |
3.6.3 试样总弹热值的修正计算 |
3.6.4 函数传递误差的计算 |
3.6.5 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7 甲醇理论计算热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醇汽油使用性能研究 |
4.1 甲醇汽油发动机实验和设备 |
4.1.1 实验内容和目的 |
4.1.2 实验用燃料的选取 |
4.1.3 实验仪器设备介绍 |
4.2 实验参数的校正 |
4.2.1 功率校正系数的确定 |
4.2.2 扭矩和功率的校正 |
4.3 甲醇汽油动力性能及分析 |
4.3.1 M15甲醇汽油外特性对比实验 |
4.3.2 M85甲醇汽油外特性对比实验 |
4.3.3 外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
4.4 甲醇汽油经济性实验及分析 |
4.4.1 M15甲醇汽油负荷特性对比实验 |
4.4.2 M85甲醇汽油负荷特性对比实验 |
4.4.3 负荷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
4.5 甲醇热值对经济性的影响 |
4.6 理论燃油消耗量与实测数据差距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充氮法测量双基发射药爆热值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实 验 |
1.1 样品和装置 |
1.2 实验方法和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氮气净化次数对爆热值的影响 |
2.2 充氮压力对爆热值的影响 |
2.3 样品质量对爆热值的影响 |
3 结 论 |
(10)2-吡嗪羧酸与金属元素配位行为的热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发展现状 |
1.3 吡嗪羧酸类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1.3.1 吡嗪羧酸类配合物的配位与结构特点 |
1.3.2 吡嗪羧酸类配合物的应用 |
1.4 现代量热学概论 |
1.4.1 低温绝热量热法 |
1.4.2 等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法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2-吡嗪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配合物的合成 |
2.2.1 配体与碱金属Li, Na和K形成的配合物 |
2.2.2 配体与碱土金属Ca和Sr形成的配合物 |
2.2.3 配体与过渡金属Mn, Ni, Cu, Zn和Ag形成的配合物 |
2.3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 |
2.3.1 单晶的测定 |
2.3.2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2.4 配合物的热分析研究 |
2.4.1 实验仪器及条件 |
2.4.2 配合物的TG/DSC曲线及热分解机理推测 |
第三章 配合物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
3.1 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 |
3.2 绝热量热实验测定 |
3.3 配合物的低温热容测量结果及讨论 |
3.3.1 配合物 Li(pyza)(H_2O)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2 配合物 Na_2(pyza)_2 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3 配合物 K(pyza)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4 配合物 Ca(pyza)_2(H_2O)_4 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5 配合物 Sr(pyza)_2(H_2O)_4 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6 配合物 Mn(pyza)_2(H_2O)_2 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7 配合物 Ni(pyza)_2(H_2O)_2 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8 配合物 Cu(pyza)_2(H_2O)_2 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9 配合物 Zn(pyza)_2(H_2O)_2 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3.10 配合物 Ag(pyza)的热容结果及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吡嗪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4.1 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 |
4.2 溶解-反应量热实验 |
4.3 配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确定 |
4.3.1 Li(pyza)(H_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4.3.2 Na_2(pyza)_2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4.3.3 K(pyza)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4.3.4 Cu(pyza)_2(H_2O)_2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4.3.5 Ag(pyza)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附件 |
四、恒温式热量计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专利分析的量热仪氧弹自动点火方式探析[J]. 张仲焘,吴成乞,龚伟业. 煤质技术, 2020(03)
- [2]加热棒技术在氧弹量热仪中的运用[J]. 李冬军,肖兵球,吴抒轶. 煤质技术, 2020(01)
- [3]基于Calvet原理的燃烧热测定方法研究[D]. 陶静静.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4]表面活性剂与碳酸酐酶的相互作用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D]. 杨航.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5]天然气热量计燃烧实验研究[D]. 吴军.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6]工业氧弹热量计电能标定装置研究[J]. 莫晓山,胡彪,熊知明,罗建明. 中国测试, 2016(09)
- [7]JD公司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方案[D]. 郝宝伟. 吉林大学, 2015(08)
- [8]甲醇汽油的热值测定及其应用研究[D]. 张晓勇. 长安大学, 2011(04)
- [9]充氮法测量双基发射药爆热值的影响因素[J]. 赵宏立,靳建伟. 火炸药学报, 2010(05)
- [10]2-吡嗪羧酸与金属元素配位行为的热化学研究[D]. 孔玉霞. 聊城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