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邵丰[1](2020)在《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完善程度研究 ——以重庆、天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围绕重庆、天津两地传染病领域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及其相关要素,通过政策文本量化明确两地完善程度现况及历年变化趋势;探究两地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完善程度的提高对两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通过与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适宜标准比较,明确其差距所在,总结两地在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完善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两地传染病防制水平。方法:穷尽2000-2017年间重庆、天津两地政府、卫健委等官方网站发布的所有涉及到传染病防制的公开信息、研究文献,运用综合量化的方法通过加权测算得出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单因素回归分析组织体系完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组织体系的完备程度:2017年,重庆市组织体系的完备程度在52个具体传染病问题中业务部门、关键支撑部门和其他部门综合量化组织体系的完备程度由49.3%提升至64.8%,较2000年提升31.4%,传染病组织体系的完备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r=-0.592,p<0.05);天津组织架构完备程度45.9%提升至71.1%,较2000年提升了55%,传染病组织体系的完备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r=-0.985,p<0.0001)。2.组织协调的权威程度:2017年,重庆市组织协调的权威程度在52个具体传染病问题中由重大传染病问题的统筹协调和常规工作的统筹协调综合量化组织协调的权威程度由11.7%%提升至15.9%,较2000年提升35.8%,传染病的组织协调的权威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r=-0.573,p<0.032)。天津市组织协调的权威程度由5.9%提升至7.9%,较2000年提升33.9%,传染病的组织协调的权威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r=-0.962,p<0.000)。3.职责分工明确程度:2017年,重庆市职责分工的明确程度在52个具体传染病问题中由各类部门职责提及情况和各类部门职责考核情况综合量化后职责分工的明确程度由34.1%提升至39.5%,较2000年提升15.8%。重庆市职责分工的明确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r=-0.736,p<0.003),天津市职责分工的明确程度由33.8%提升至40.1%,较2000年提升18.6%,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r=0.792,p<0.001)。4.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2017年,重庆市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在52个具体传染病问题中由组织体系的完备程度、组织协调的权威程度和职责分工的明确程度综合量化后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由33.4%提升至46.6%,较2000年提升39.5%。重庆市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r=-0.572,p<0.032)。天津市组织体系完善程度由32.9%提升至48.3%,较2000年提升了46.8%。天津市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r=-0.956,p<0.000)。结论:目前重庆和天津两地均高度重视传染病防制工作,两地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发挥着预防控制的作用,但两地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并不完善,关键支撑部门的部门覆盖程度低,两地缺乏常态化权威的协调机制,各部门的职责尚不明确,部门的职责考核并不完善;组织体系完善程度的不断提升,将有效降低两地传染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要推动两地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提高,必须完善其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提升其全面性、权威性、可落实性。进一步扩大体系中的部门覆盖范围,建立常态化的组织协调机制,提高权威性从而有效协调各方积极参与到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当中去,同时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制定考核标准,同时也要强化属地管理,因地制宜完善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建设,此外政府还应该合理扩大对传染病的关注范围,从而不断完善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提高传染病防制水平,切实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王双双[2](2019)在《搜风除湿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湿热风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搜风除湿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湿热风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纳入的60例结节性痒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搜风除湿饮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搜风除湿饮治疗,两组均辅以除湿止痒洗液外用,两周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节性痒疹PIP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治疗后1月、3月对所有痊愈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3.33%,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痊愈率17.86%,总有效率82.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1个月,两组痊愈患者中的复发率分别是11.11%和40.00%(P<0.05),而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痊愈患者中的复发率分别是22.22%和80.00%(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搜风除湿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湿热风毒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黄海阳[3](2016)在《高温季节池塘鱼病防治注意事项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水温升高导致各类病菌及虫害繁殖速度加快,致使养殖鱼类极易感染疾病。如何加强高温季节鱼病防治工作,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广大养鱼户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
刘军,姜磊[4](2013)在《春季鱼池管理措施》文中指出鱼塘的春季管理是鱼类后期生长的关键,从早开食、早调水、早防病等方面介绍鱼塘春季管理措施,以为春季鱼塘管理提供参考。
熊帝兵[5](2010)在《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着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着、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着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着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着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着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着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着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着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着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着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着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王明,李忠,孙显通,田玉生[6](2009)在《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解冰[7](2008)在《新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重构》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村基层政权为研究对象,以政权职能及政权权责制衡为研究核心,从农村实际调查研究入手,以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为逻辑起点,以农村基层政权的功能和结构设置及运转为基本研究框架,以农村基层政权在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性要素为切入点,以乡镇政权的自身生长逻辑和现实基础等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政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组织学等等多种学科理论,在分析了不同时期农村基层政权的相关职能变化以及对其绩效评估之后,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和探讨了农村基层政权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的特征及其实现路径,并据此重构了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的相互关系,为相关部门在农村基层政权改革及其结构设计提供思路。全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的创新点等等。第二章是研究农村基层政权的制度变迁历程。本章主要从制度设计与形态变迁及功能这三个角度,对新中国解放前后几个阶段所发生的制度变迁进行梳理和分析。其目的旨在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演变、政权运转等进行纵向历史考察,揭示农村基层政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第三章是研究人民公社这一政权历史形态中的政权生态以及所承担的角色。本章主要研究了建国初期到人民公社这一阶段农村基层政权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历史过程,并对人民公社的特定阶段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绩效评价。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公社的政权存在源于它承担的全能政治功能:社会改造与控制功能,一切行动(包括经济建设)都服从国家政治需要。以至于在以革命为动力、以革命为表征的社会改造和建设中,以特殊的方式组织秩序,运作经济。第四章是研究人民公社解体之后,新的农村基层政权形式——乡镇政权的重建及其新的政权功能,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生态。本章从乡镇政权涉足经济领域的起源及参与经济建设的历史过程,特别是通过其对政权基础因素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由此分析和解构乡镇政权重建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三种不同行为方式的历史根源及其政治生态。第五章是讨论乡镇政权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通过分析新世纪之初乡镇政权存在的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危害性,阐明乡镇改革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影响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问题。基于对问题重要性认识,本章阐述了本次乡镇改革的政治内涵,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命题。第六章介绍和分析目前学术界、理论界以及与乡镇政权密切相关的县乡村干部等对本次乡镇改革的看法和观点论争。之所以这样安排,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学术界和理论界的观点予以梳理,以及身处改革之中的干部感受呈现,使得对目前展开各种改革试验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在认识基础之上形成共识。第七章通过公众舆论调查对目前乡镇改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基于目前乡镇改革取向不明、改革不配套、不规范以及观点论争等等原因,乡镇改革存在诸多变数,本章采用政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目前已经或正在进行的乡镇改革试验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并进行绩效评价。第八章主要通过对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农村基层政权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基层政权效率。透过政权效率分析以及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发现和寻找出政权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此研究基础之上为当前正在开展的创新实践提供思路,同时也为本论文的核心制度设计提供经验和思路依据。第九章重点研究新时期农村基层政权——乡镇政府权责制衡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建构思路。主要通过对未来乡镇政权的权责逻辑分析、乡镇政权面临的现实(自身结构特性以及改革带来的行政空间变化等)的考察,以此来确定并阐述未来乡镇政权权责制衡的基本思路。第十章是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的具体制度设计。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重中之重。基于对目前新村建设乃至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之后考虑,从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权的基本要求、乡镇政权未来功能认识以及新时期(未来中长期)乡镇政权的权责制衡等三个方面,给乡镇政权进行新的职能定位,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未来农村新形势下的基层政权中的责任和权力之间制衡进行中长期制度设计。第十一章是建立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基础之上的法律化机制设计。这既是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的内在配套需求,也是权责制衡的保障要求,更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学术研究是累积性的。但“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由于本文首次从纪检监察角度和立足于反腐倡廉工作来研究农村基层政权,不仅在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外,而且研究内容有所创新。其中,关于乡镇再改革问题的提出和基础政权效率的分析,关于权责制衡重构的逻辑推演和思路设计以及新时期乡镇政权的功能定位,关于权责制衡重构的法律化机制的设计等,均突出了创新性。从而,极大增加了研究成果转换为政策实践的可能性。
梁东荣[8](2006)在《重庆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初步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它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发展实力,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改革的更加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在现代化建设目标指引下,人们对居住环境,公共大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庆自97年直辖以来,卫生设施建设较快,政府甚为重视卫生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与建设,重庆卫生事业建设取得了大的发展,取得了不少可喜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2.没有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卫生设施建设的科学和超前性3.卫生设施建设在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问题4.卫生设施建设没有真正与城市建筑,设计等相互协调到位,卫生资源配置,行业管理体制及卫生信息等方面的问题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满足人们生活居住基本卫生设施服务需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公共卫生设施规划与建设应当成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政策,加强卫生设施等公用事业的建设,改卫生信息系统的不规范,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管理,进一步健全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和加强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卫生经济政策。最后,本文列举了全国其他几个比较典型的省市卫生设施建设现状及举措,与重庆进行了简单对比分析,得出了结论,即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卫生服务体系,把重庆市卫生事业建成布局更加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便捷、设施先进、技术优良、管理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张晓丽[9](2003)在《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的要求及培训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概要地阐述了高技术战争卫勤保障的特点,探讨了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的影响及其对培训工作的要求。提出了高技术战争要求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应具备卫生防病、卫生防护、军队营养学、军事医学心理学、卫勤组织指挥、人-装结合、医学人文科学、健康教育学、人体功效学、医护技能、科技持续发展能力、适应联合卫勤保障能力和基本军事技能等11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文献调研、现状调查,比较分析了外军在预防医学人员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培训方式等三个方面的现状与趋势,以及我军军事预防医学培训工作的现状、优势和不足。在理论探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军军事预防医学培训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建立军事预防医学包括11项任务需求、58项能力需求和若干项技术需求的培训内容体系;建立对各级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拟定了军事预防医学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训方案;建立军事预防医学远程教育体系,实施军事预防医学终身教育。
王靖飞[10](2002)在《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它利用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来解决领域中只有人类专家才能解决的难题。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全世界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它们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很大的经济效益。我国政府提出的发展农业智能系统的战略为我们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智能农业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契机。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是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为目的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目前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知识的自动获取还无法实现的状况,本研究对各种获取源讨论之后,确定了以下主要的知识获取源:书籍、专家、杂志和网络,并且对这些知识源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其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书籍>专家>杂志>网络。根据知识源的特点,确定了由研究生负责知识的主要获取任务,学科专家进行知识加工和专家评判小组进行知识评判的知识获取策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寻求适合农业知识特点的表示方法是农业专家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针对动物疾病诊断知识的特点,提出了“IF<症状i>THEN<疾病a>CFai”知识表示方法,其中“症状i”为“疾病a”所表现的症状集合中的一个元素;“CFai”为当“症状i”存在是动物患疾病“疾病a”的概率;sum from i=1 to n(cfai)=100。这种知识表示方法可以很好的表示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知识。 针对动物疾病诊断的特点,本研究设计了基于数据库的规则库和其它信息库,在规则库的建设中,用一维数据库来模仿了脑信息的存贮与激活方式,以这种方式建立的规则库适合动物疾病诊断知识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操作和维护简单的优点。 在传统的专家系统精确推理和模糊推理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领域专家在诊断动物疾病过程中思维方式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动物疾病诊断过程的混合推理模式,即先进行正向推理,由正向推理得出一组假设结论,然后进行反向推理,去验证假设结论集合中的元素是否可以成为结论。在整个推理过程中,本研究对症状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由一定的数字来表示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强弱,实现了动物疾病的数值诊断。由于疾病与症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又有数值作为它们之间联系的纽带,从而实现了系统与用户的动态交互,从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专家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过程和提问方法,使系统更加人性化、效率更高、准确性更好、实用性也更强。 界面是用户同系统交流的媒介,界面的友好程度直接决定着用户是否乐意使用该软件。为此,本研究制定的界面设计目标是:简洁、美观,符合人性化;易于使用掌握;适应性强;和具有帮助能力。 根据动物疾病诊断的特点以及生产实践的需求,本研究提出了软件复用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研制中的应用策略,对一些关键技术通过逐步完善,可以逐渐形成动 王靖飞 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002年5月一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将会大大提高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开发效率。 最后,利用以上对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结果,初步完成了奶牛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制。在奶牛诊断专家系统的研制中,根据奶牛疾病诊断知识的特点和不同用户、不同情况的需求,本研究在奶牛疾病诊断系统中首次实现了两套推理策略、两个不同特点的知识库的集成应用。从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运行结果来看,本文中所提出的开发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各种方法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一般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本研究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出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对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各项技术做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一些适合动物疾病诊断特点合要求的研制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方法,为专业人员开发其他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也为专家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做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对专家系统的应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完善程度研究 ——以重庆、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 |
3.1 传染防制组织体系完善程度状况 |
3.2 传染防治组织体系完善程度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
3.3 探讨传染防治组织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
3.4 提出完善传染病防治组织体系的建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1 理论基础 |
2 概念界定 |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1.1 文献资料 |
1.2 政策文件资料 |
1.3 公开发布的信息资料 |
1.4 健康结果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研究法 |
2.2 规范差距分析法 |
2.3 政策文本量化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3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结果 |
1 重庆、天津组织体系的完备程度 |
2 重庆、天津组织协调的权威程度 |
3 重庆、天津职责分工的明确程度 |
4 重庆、天津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1 讨论 |
1.1 两地组织架构基本完备,但关键支撑部门覆盖程度低 |
1.2 两地组织协调权威程度低,难以有效协调各方 |
1.3 两地部门职责明确程度有待提高,职责考核尚需完善 |
1.4 两地在医源性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领域关注度不足 |
1.5 两地组织体系完善程度不断提高,促进健康结果的改善 |
2 建议 |
2.1 提高传染病防治组织体系中关键支撑部门覆盖率 |
2.2 建立常态化联防联控协调机制 |
2.3 厘清部门职责,加强对部门工作的考核 |
2.4 加强对医源性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的关注 |
2.5 强化属地管理,因地制宜完善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 |
结语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传染病防治组织体系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搜风除湿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湿热风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程 |
2.4 临床观察指标 |
2.5 随访 |
2.6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治疗后情况比较 |
3.3 综合疗效比较 |
3.4 随访结果 |
讨论 |
1.中医学对结节性痒疹的认识 |
1.1 病名来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疗 |
2.西医学对结节性痒疹的认识 |
2.1 发病机理 |
2.2 治疗 |
3.导师张晓杰对结节性痒疹的认识 |
4.本研究方案科学性探讨 |
4.1 搜风除湿饮立方依据及配伍分析 |
4.2 火针治疗PN的作用机理探讨 |
4.3 除湿止痒洗液作用分析 |
5.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论文着作 |
(3)高温季节池塘鱼病防治注意事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日常管理 |
1.1 水质的管理 |
1.2 饲料投喂 |
1.3 勤于巡塘 |
2 注水换水的调节 |
3 加强鱼病的防治工作 |
4 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 |
5 结束语 |
(4)春季鱼池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早开食 |
2 早调水 |
3 早防病 |
(5)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研究的重点和结构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家的概念与源流 |
第一节 农家及其特征 |
一、农家的概念 |
二、农家与农家学派 |
三、秦以后农家与先秦农家的传承关系 |
四、农家与农书的关系 |
第二节 先秦农家的产生与发展 |
一、先秦农家产生的背景 |
二、先秦农家的产生 |
三、先秦农家的发展 |
第三节 秦以后农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一、两汉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的发展特征 |
二、魏晋至唐末的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的发展特征 |
三、宋元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发展的特征 |
四、明清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发展的特征 |
第二章 农家着作的撰写与流传 |
第一节 农家所着农书的数量和种类 |
一、农家所着农书的数量 |
二、农家所着农书的种类 |
第二节 农家撰着农书的动机 |
一、资政重本 |
二、总结农业生产技术 |
三、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 |
第三节 农家撰着农书的资料来源 |
一、历史文献的积累 |
二、农业实践经验 |
三、调查采访 |
第四节 农家着作内容结构的嬗变 |
一、先秦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二、两汉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三、魏晋至唐末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四、宋元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五、明清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
第五节 农家着作的刊印与流传 |
一、农家着作在国内的刊印和流传 |
二、农家着作在国外的流传 |
三、农家着作在近代的整理与出版 |
第三章 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 |
第一节 农业"三才"思想 |
一、"三才"理论的确立 |
二、"三才"理论的逐步发展 |
三、"三才"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
第二节 古代农家对农时的认识 |
一、农家指时方式的特色 |
二、农家的农时内涵 |
三、农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
第三节 用养结合思想 |
一、用养结合思想的发展过程 |
二、养地的主要手段 |
第四节 农家的"三宜"思想 |
一、唐代以前的"三宜"思想 |
二、宋元时期的"三宜"思想 |
三、明清时期的"三宜"思想 |
第四章 古代农家的农业技术贡献 |
第一节 总结土地利用和土壤耕作技术 |
一、土地利用 |
二、北方土壤耕作技术 |
三、南方土壤耕作技术 |
第二节 传承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一、品种选育 |
二、播种及育苗移栽 |
三、中耕除草技术 |
第三节 总结林业、园艺经验 |
一、林业 |
二、蔬菜种植 |
三、果树、茶树及其它园艺 |
第四节 探讨蚕桑、畜牧兽医知识 |
一、栽桑知识 |
二、养蚕知识 |
三、畜牧兽医知识 |
第五节 总结农产品加工技术 |
一、主食加工 |
二、副食加工 |
三、酿造 |
第六节 对农具的改进和记载 |
一、整地农具 |
二、播种和中耕农具 |
三、灌溉农具 |
四、收获和加工农具 |
第五章 农家文化中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 |
第一节 重农思想 |
一、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 |
二、农业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 |
三、农业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
第二节 农家的农业宏观管理思想 |
一、国家的农业管理 |
二、地方官员或政府的农业管理 |
第三节 农家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思想 |
一、集约化多种经营思想 |
二、农事安排和劳动力管理 |
三、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 |
四、家庭经济的成本核算 |
第六章 古代农家的防灾备荒措施及思想 |
第一节 农家对灾荒的认识 |
一、农业灾害成因及形成过程 |
二、农业灾荒的类型 |
三、农业灾害的影响 |
第二节 农家的水利防灾措施 |
一、建设水利工程 |
二、灌溉排涝 |
三、运用提水农具 |
第三节 农家的抗灾技术 |
一、水旱灾害的抗御 |
二、生物灾害的防治 |
三、低温及风灾的防范 |
第四节 农家的备荒思想及措施 |
一、多种经营备荒 |
二、储备节用固本 |
三、搜集食物替代品充饥 |
第七章 农家文化中的民生关怀 |
第一节 农家民生关怀产生的动因 |
一、自然环境变迁对民生的影响 |
二、恶劣的社会环境对民生的危害 |
三、农家学者对民生艰难的切实体验 |
四、儒学知识背景的影响 |
第二节 古代农家对民生的关注 |
一、对百姓生命的关注 |
二、对百姓负担的的慨叹 |
三、对百姓苦累的悲悯 |
第三节 农家改善民生的措施 |
一、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 |
二、维护百姓权益 |
三、保障百姓生活安定 |
第四节 农家民生思想评析 |
一、古今人民和学者对农家民生关注的评价 |
二、农家民生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三、农家民生关注的焦点 |
第八章 农家的历史地位和农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农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 |
一、古代学者视野中的农家 |
二、现代学者视野中的农家 |
三、对农家的再思考 |
第二节 农家的技术精华对现代农业的启示 |
一、用养结合技术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启示 |
二、立体循环经营对生态农业的启示 |
三、技术精华对有机农业的贡献 |
第三节 农家思想精华的现实意义 |
一、农家农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
二、农家经营思想的借鉴意义 |
三、农家重农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继承和弘扬古代农家的学风 |
一、继承农家的治学目的和态度 |
二、借鉴农家的治学方法 |
三、发扬农家民生关怀的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 |
2、正确诊断鱼病 |
3、对症下药 |
4、药量准确 |
5、及时用药 |
6、了解药物性质, 合理搭配使用 |
7、避免形成耐药性 |
8、用药时间正确 |
9、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
10、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药物 |
(7)新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相关概念及关联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分析 |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外研究的观点 |
三、国内外研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一、研究范围 |
二、基本思路 |
三、内容结构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封建社会中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一、制度及其环境演变 |
二、制度变迁中的政权功能:控制社会 |
三、政权运转特点:专制政治下的“官绅合治”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农村基层政权 |
一、近代中国的基层政权变迁 |
二、危机应对中的中国共产党选择 |
三、政权运转特点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选择 |
一、乡级政权的形态 |
二、政权实现路径 |
三、政权运转特点 |
四、乡级政权评价 |
第三章 人民公社的政治生态与角色 |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设立背景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与军事安全 |
二、国内政治压力与经济形势 |
三、人民公社的理论逻辑根源 |
第二节 人民公社的战略选择与任务 |
一、人民公社构想的提议 |
二、人民公社的建立与修正 |
三、人民公社的战略任务 |
第三节 人民公社结构与运转 |
一、人民公社的组织结构 |
二、人民公社的运作特点 |
三、人民公社的政策讨论 |
第四节 人民公社绩效评价 |
一、基于政治学视角的人民公社绩效评价 |
二、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人民公社绩效评价 |
三、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民公社绩效评价 |
第四章 乡镇政权重建与绩效 |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变迁与乡镇功能转轨 |
一、农村基层政权形态的变迁 |
二、制度变迁中的政经角色剥离 |
三、乡镇政权功能转型:搞活经济 |
第二节 乡镇政权重建的绩效 |
一、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
二、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
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三节 乡镇政权行为形态差异化及解析 |
一、不同乡镇政权行为的差异化特征 |
二、乡镇政权不同行为的差异化要素解析 |
三、乡镇政权行为形态形成过程解析 |
第四节 转型期乡镇政权的政治生态 |
一、乡镇行政自利化倾向 |
二、“离根”、“离土”倾向 |
三、乡镇政权畸变与机制性脱序 |
第五章 乡镇再改革与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乡镇再改革的背景 |
一、机构膨胀与农民负担 |
二、宏观繁荣下的“三农”危机 |
三、乡镇政权出现合法性危机 |
第二节 乡镇再改革背景成因解析 |
一、政策成因 |
二、体制根源 |
三、机制缺陷 |
第三节 乡镇再改革的政治内涵 |
一、农业价值再认识 |
二、政权合法性再生产 |
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重塑 |
第四节 乡镇改革的战略命题解析 |
一、制度安排与农村发展 |
二、农民福利再造 |
三、农民权利——权力的演进与互融 |
第六章 乡镇改革争论与政治实验 |
第一节 乡镇改革再认识与讨论 |
一、“三农”问题与城乡差别认识 |
二、改革规律及共识的认识论争 |
三、乡镇建制论争与分析 |
四、城乡融合问题讨论 |
第二节 乡镇再改革实践议论 |
一、对“精简机构”改革效果的质疑 |
二、对“海推直选”乡镇长的合法性质疑 |
三、对小城镇建设作用的质疑 |
第三节 乡镇改革的碰撞与冲击 |
一、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的冲突 |
二、乡镇债务化解之痛 |
三、乡镇改革成本之困(钱从哪来?人往哪去?) |
四、农民中介组织发展的进与退 |
第七章 公众舆论调查与改革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公众调查及测定 |
一、公众调查设计 |
二、方法与抽样 |
三、分析与测定 |
第二节 乡镇再改革绩效分析 |
一、经济绩效 |
二、政治绩效 |
三、社会绩效 |
第三节 乡镇再改革中的新问题 |
一、“讨饭财政”下的秩序干扰与政治失序 |
二、形式化改革下的消极行政与信仰流失 |
三、改革遮蔽下的跑冒滴漏与新型腐败 |
第八章 农村基层政权效率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农村基层政权效率因子 |
一、政权效率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
二、政权效率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
三、乡镇政权效率因子选择 |
第二节 调查统计与分析讨论 |
一、调查方法与抽样 |
二、模型设计与数据统计 |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农村基层政权效率实证分析 |
一、1949年之前:无为政治与有为介入 |
二、人民公社:政治高效与经济低效 |
三、乡镇政府:经济高效与政治低效 |
第四节 农村基层政权监督与效率 |
一、政策扭曲过程解析 |
二、农村基层政权的监督渠道及效率分析 |
三、乡镇政权监督乏力的因素解析 |
第九章 权责制衡重构的逻辑与思路 |
第一节 权责制衡的理论基础 |
一、乡镇政权的权责逻辑 |
二、乡镇政权权力的有效性 |
三、乡镇政权权力的有限性 |
第二节 权责制衡的现实基础 |
一、乡镇政权结构与特征 |
二、乡镇政权调整的必然性 |
三、乡镇政权廉政建设形势研判 |
第三节 重构乡镇政权的思路 |
一、乡镇改革逻辑:职能决定形态 |
二、乡镇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三、乡镇监督机制的构建路径 |
第十章 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重构 |
第一节 新时期乡镇功能定位 |
一、保护性功能 |
二、生产性功能 |
三、服务性功能 |
第二节 乡镇政权权责制衡建构 |
一、乡镇政权的权力建构 |
二、乡镇有限权力建构 |
三、责、权、利量化与统一 |
第三节 乡镇监督体制重建 |
一、乡镇监督要素及其关联 |
二、县乡村监督体制整体设计 |
三、乡镇民主嵌入制度设计 |
第十一章 权责制衡重构的法制化机制 |
第一节 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素 |
第二节 权责制衡的法律架构 |
第三节 权责制衡的工作化机制 |
第四节 法制化的社会动员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8)重庆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重庆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现状及其对策初步研究 |
导论 |
0.1.1 选题意义 |
0.1.2 问题的界定 |
第一章、公共卫生的形成与发展 |
1.1 公共卫生的形成 |
1.1.1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起源于公共卫生 |
1.1.2 西方公共卫生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形成与演变 |
1.2 公共卫生在城市整体规划中趋势和发展 |
1.3 公共卫生在现今城市发展中地位和作用 |
第二章、重庆直辖以来卫生事业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 |
2.1 重庆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1 重庆的历史与发展 |
2.1.2 1997 年中央直辖之后的重庆 |
2.1.3 亚太市长峰会的重庆 |
2.1.4 重庆科教实力和文化旅游 |
2.1.5 重庆的交通 |
2.1.6 重庆卫生设施建设现状 |
2.2 目前重庆卫生设施建设缺陷和主要问题 |
2.2.1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 |
2.2.2 没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卫生设施建设的科学和超前规划 |
2.2.3 卫生设施建设在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
2.2.4 卫生设施建设没有真正与城市建筑,房地产建设、设计等相互协调到位 |
2.2.5 行业管理体制及卫生信息等方面的问题 |
第三章、重庆卫生设施建设的对策、发展方向 |
3.1 前言 |
3.2 对策和发展方向 |
3.2.1 继续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和投资力度 |
3.2.2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 |
3.2.4 卫生设施等公用事业的建设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条件和内容 |
3.2.5 改进卫生信息系统的不规范,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
3.2.6 加强管理,继续健全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和加强城市管理水平 |
3.2.7 完善卫生经济政策 |
结论 |
4.1 北京市的卫生设施建设现状 |
4.2 上海卫生设施建设现状 |
4.3 广东卫生设施建设现状 |
4.4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论文情况 |
(9)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的要求及培训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 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 研究的方法、过程 |
二、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及其人员培训的要求 |
(一) 高技术战争对卫勤保障的影响 |
1 新的作战理论要求卫勤组织和指挥体制的变革 |
2 武器发展和复杂环境使卫生防病更加困难 |
3 信息对抗和高强度作业要求保护提高军事作业能力 |
4 核化生威胁要求加强“三防”医学的研究与培训 |
(二)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及人员培训的影响与要求 |
1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内容的影响与要求 |
2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对象的影响与要求 |
3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培训方式的影响与要求 |
三、 我军军事预防医学培训现状 |
(一) 军事预防医学培训内容有所改进,但距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
(二) 军事预防医学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对各级预防医学人员培训不足的问题 |
(三)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初步应用到军事预防医学训练中,但普及与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
1 教学手段有待提高 |
2 培训方式有待改进 |
四、 对策建议 |
(一) 建立适应高技术战争卫勤保障的内容体系 |
1 加强卫生防病能力的培养 |
2 加强卫生防护能力的培养 |
3 加强军队营养学能力的培养 |
4 加强军事医学心理学能力的培养 |
5 加强卫勤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 |
6 加强适应联勤保障能力的培养 |
7 加强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和人-装结合能力的培养 |
8 加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
9 加强人体功效学及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
10 加强医学人文科学能力的培养 |
11 加强平时训练素养与医护技能的培养 |
(二) 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军事预防医学培训体系 |
1 加强卫生防疫技术干部的培训 |
2 加强卫生防疫管理干部的培训 |
(三) 建立远程教育体系 |
1 依托总参军训网,建立军事预防医学训练网 |
2 建设军事预防医学训练网中高速地区网 |
3 建设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录 |
致谢 |
(10)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专家系统概述 |
1.2 专家系统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 |
1.3 专家系统研究热点 |
1.4 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
1.5 本研究的背景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8 小结 |
2 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
2.1 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知识获取与表示的研究 |
2.2 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技术的研究 |
2.3 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推理机制的研究 |
2.4 系统界面设计 |
2.5 软件复用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2.6 小结 |
3 奶牛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
3.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3.2 系统任务与目标 |
3.3 系统整体结构 |
3.4 知识的获取与知识库建立 |
3.5 推理机设计 |
3.6 界面设计 |
3.7 推理机制 |
3.8 系统评价 |
3.9 小结 |
附录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点和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四、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染病防制组织体系完善程度研究 ——以重庆、天津为例[D]. 邵丰.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2]搜风除湿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湿热风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双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3]高温季节池塘鱼病防治注意事项分析[J]. 黄海阳. 低碳世界, 2016(21)
- [4]春季鱼池管理措施[J]. 刘军,姜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6)
- [5]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D]. 熊帝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6]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J]. 王明,李忠,孙显通,田玉生. 黑龙江水产, 2009(01)
- [7]新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重构[D]. 解冰.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5)
- [8]重庆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初步研究[D]. 梁东荣. 重庆医科大学, 2006(01)
- [9]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预防医学人员的要求及培训对策研究[D]. 张晓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2003(01)
- [10]动物疾病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靖飞.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