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中资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雨[1](2021)在《“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不良贷款余额逐年上升,不良贷款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大量堆积的不良贷款会占用银行特定期间内的贷款额度,从而削弱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不良贷款流动性过低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尽快使用有效的方法解决内部不良贷款问题。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是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一种处理大额不良贷款的手段。我国政府一直大力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但是市场的参与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风险是阻碍不良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不良资产本身的不确定性、复杂的证券化流程、过多的参与机构等,都可能引发风险。因此,针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的风险进行研究有利于防范风险,保障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论文首先梳理和评价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廓清了资产池等相关概念,阐述了资产重组、破产隔离等理论基础。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银行发起的“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核对表法识别“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面临的风险,然后根据建立的风险指标体系进行风险分析,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项目风险展开综合评价,最后找出风险成因以及具体的防范措施。本文认为“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存在信用风险、破产隔离风险、产品定价风险、集中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不足风险和法律风险,最终导致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不活跃的后果。这些风险主要是由信用体系不完善、资产池配置不合理、投资市场不活跃、产品定价不严谨、利率结构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完善和信息披露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针对项目风险形成的原因,本文适时提出完善信用体系、合理优化配置资产池、大力培育投资市场、优化产品定价机制、完善利率结构、完善法律制度、加强信息披露机制等对策建议。

张涛[2](2021)在《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逐渐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时期,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加之疫情突发,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较大压力以及严峻挑战。疫情爆发之后,企业不良资产加速显现,加之金融监管趋严,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管理压力愈发增大。不良资产行业具有经济调节作用,在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宏观环境下,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在运营中也面临较大的风险。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资产管理公司必须要全面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完善、优化内部控制建设,以及切实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的制度要求,才能确保稳健经营,在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加强内部控制也能促进资产管理公司落实风险管理目标、合规目标,在日常经营中有效防范风险,实现资产价值的提升。本文以B资产管理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现状,梳理了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的业务流程以及关键风险点,再将其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的执行现状,结合具体不良资产重组项目案例综合分析其开展不良资产重组业务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两个维度剖析问题的成因,最后对应提出优化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的建议和具体实施路径。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B资产管理公司梳理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为加强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旨在根据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开展现状,对其不良资产重组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优化,以期能在今后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开展过程中有效预防风险,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促进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更好地发展。同时,也给其他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对照参考。

韩佩泽[3](2020)在《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受到国家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的阵痛也给中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实体经济遭遇发展瓶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也日益膨胀,大量的不良资产不仅侵蚀着商业银行的利润,还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中国金融环境。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2019年全年各项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2402亿元,较上年增加51.03亿元,增长2.1%,2019年累计处置各项不良资产合计超过1900亿元。从地方分行看,工商银行Z分行2019年末各项不良贷款余额合计28.32亿元,较上年增长31.75%,不良率为4.98%。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原有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和管理模式难以应对新形势下不良资产的发展。如何高质量的管理处置日益增长的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受偿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工商银行Z分行的不良资产大规模集中爆发的成因以及目前不良资产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工商银行Z分行大规模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整体宏观经济环境较差、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业监管体系不健全、“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影响、区域担保圈体系庞大、贷款企业盈利疲态,还贷能力呈弱势;内部因素包括工商银行Z分行信贷政策的转变、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客户经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贷款投放结构不合理。如此大规模的不良资产不仅会影响工商银行Z分行的发展、增大工商银行Z分行的声誉风险,还会影响区域金融的稳定。从工商银行Z分行目前不良资产管理情况看,处置方式相对单一,在不良资产管理过程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信贷管理水平较差、不良资产处置人员能力不足、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审批流程过于繁复等问题。本文创新点在于针对工商银行旗下的某一家二级分行,根据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其在不良资产管理方面改进的一些建议,其中包括全面排查资产现状,摸清资产质量,放宽处置政策,拓宽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渠道,运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加强与政府合作,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述不良资产处置思路和建议,可以为工商银行Z分行提供全新的处置思路,从而能够提高处置管理效率,增加处置受偿率,在目前拨备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提高处置效率。与此同时,本文对其他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水平,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建议对于工商银行Z分行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水平,拓宽处置思路,提高不良资产受偿率有较大意义。本研究对工商银行Z分行本轮不良资产大规模爆发原因总结,可以为工商银行Z分行目前信贷投放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所研究的不良资产处置案例和提出的改善不良资产管理的建议,可供Z市所有商业银行进行参考借鉴。

苏永超[4](2020)在《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商银行是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主要作用,全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为R市(省直管县)一家重要的金融机构,M农商银行的存款、贷款总量规模较大,在R市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多。近年来,该行的不良贷款剧增,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深入分析不良贷款现状及成因,研究并提出针对该行不良贷款的相应防范对策,构建科学、系统的防范体系,对该行优化贷款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增强自身竞争力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不良贷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简单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用的方法及路线,在此基础上,以M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为研究对象,对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受县域金融环境影响、客户自身问题等是该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原因;信贷管理工作有待完善、奖惩办法有待优化、信贷结构有待调整、信贷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信息化水平较低等是该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原因;提出该行只有对外通过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推动R市信用体系建设,对内通过全面提升信贷管理工作、建立合理的不良贷款考核办法、调整信贷投放政策以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大数据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才能有效化解不良贷款。最后,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建议该行采取借助司法力量、运用财政风险补偿基金处置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等新措施推进不良贷款防范化解工作。本文结合数据分析对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提出化解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对策,能为其它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有助于农商银行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银行综合实力。

赵明[5](2020)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TF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银行业爆发的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呈双升状态,这不仅威胁银行安全,降低银行的稳定性和盈利性,甚至可能发展成危害国家经济正常运转的隐患。在疫情所致的经济受阻的背景下,控制风险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而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两点:预防、风险发生后的处置。现阶段,我国仍在不断的调整经济结构,银行不良资产持续上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加大。所以,分析探索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本文选择TF银行作为案例,重点分析了TF银行不良资产具体状况以及造成TF银行不良资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TF银行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针对性的给出了TF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帮助TF银行更好的处理这一问题,同时也给同行业其他银行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本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TF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问题主要有:不良资产催收问题、不良资产重组化解问题、不良资产以物抵债问题、不良资产核销问题、不良资产处置管理方面问题。第二、TF银行可以从三个方面对不良资产处置进行优化:对原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进行优化,新增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完善不良资产防控与管理。

马静思[6](2020)在《LY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其自身的良好发展可以为农村经济提供有力支持。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相对落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经过一系列的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壮大,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风险的固有属性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发展,其中的财务风险问题更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财务风险影响范围广泛,同时也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只有不断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才能为农信社的稳健运行提供保障。LY农村信用社扎根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农村的金融市场引起竞争对手的关注。作为一家县域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应时刻保持警惕,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降低金融风险水平,提升整体的竞争实力,尽快完成体制改革,从农村信用社过渡到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作为当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面,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风险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将是LY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LY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运用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骆驼信用评价体系对近几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分别从资本的充足性水平、资产的安全性、盈利能力、流动性水平、人力资源方面,发现当前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处,以及成因分析,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增加资本流入渠道,降低高风险资产增加,加强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完善信贷业务流程,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升综合盈利能力,成本控制的不断提高,转变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关注资金的流动性水平等等。

郑挚[7](2020)在《J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选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我国各商业银行业绩增速下滑明显,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也随之日益增加,根据银保监会统计,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增长了11.2%,不良率指标增长了0.3个百分点。在不良率迅速攀升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急需寻找到一种能够快速高效的“降低”不良贷款指标的方法,而无论是贷款重组、打包转让、亦或是诉讼清收,都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快速、大量处置不良贷款的需求。与此同时,2017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版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这一新办法与旧办法相比,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强了商业银行化解问题类资产的能力。那么,财政部这一新办法的出台,对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以J银行为例来探究这一影响。在J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分析中,分别以重组及核销作为表内表外处置方式的代表。对比发现,2015年至2018年之间,J银行不良贷款总额逐年增加,而J银行却逐步压缩了重组了规模,同时快速增加核销规模,尤其是在2017年新版《核销管理办法》出台后2018年,J银行不良贷款核销总额高达500亿,是重组贷款总额5倍。那么,为什么J银行会选择用核销的方式来处置金额如此巨大的不良贷款呢,笔者重点分析了核销对银行不良指标及利润指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维持核销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变的情况下,核销不良贷款能为银行释放部分拨备,增加银行利润;在维持核销前贷款拨备率不变的情况下,核销不良贷款需要增加银行贷款拨备,减少银行利润。因此,核销虽然是一种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但却能调节银行利润及不良指标,满足商业银行快速高效的“降低”不良贷款指标的目的。这正是J银行运用核销手段大量处置不良资产的原因,也是财政部新版《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所产生影响的直接体现。由此,本文指出了核销对利润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假设分析,分别讨论了J银行在核销加回后的利润及指标情况,以及保持核销前不良率及拨备覆盖率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并指出,核销是J银行调节利润及不良指标的重要手段。财政部2017年颁布《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实际上是为商业银行打开了方便之门,在不良贷款大规模爆发的背景下,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条快速“压降”不良贷款的路径,进而通过拨备计提影响利润,使商业银行在利润与指标的调节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事实上,随着核销条件不断的放宽,核销已不再是不良贷款的处置手段,而是调节手段。事实上,不良贷款的核销是银行不良贷款“出表”的一种重要手段,商业银行通过核销,将部分不良贷款“移出”资产负债表,提高账面银行资产质量。但实际上,不良贷款的核销并不能实现不良贷款的真正收回。核销后的不良资产仍然是银行金融资产的一颗“毒瘤”,侵蚀银行经营利润,增加银行经营风险。在最后的建议与总结中,本文就不良贷款核销及J银行的不良贷款现状分别给出建议,J银行应着力于不良贷款的化解,丰富处置方式,组合运用各种不良贷款处置手段,重视实质清收。

杨洋[8](2019)在《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及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报表显示,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余额达到20254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增长18.74%,不良贷款率达到1.83%,较2017年增长5.17%。我国的不良贷款率远高于世界银行公布的美国(2017年不良贷款率1.1%)、英国(2017年不良贷款率0.7%)等欧美发达国家。同样在零售不良资产这一细分领域,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贷款总余额从2013年的639.6亿元,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1914.2亿元,平均增长率高达50%。银行不良资产规模上升将降低银行收益能力、影响银行资本金充足率、加剧银行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的非对称性、导致银行资信等级下降等一系列影响,零售不良资产更具有单笔金额低、处置时间长、处置成本高的特点,一直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的难题。论文以此为选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处置的研究很多,多立足于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角度,且更适用公司信贷不良资产,对于以个人作为借款主体的零售不良资产的研究略有欠缺。本文以金融脆弱性与信息不对称等作为理论基础,总结了零售不良资产形成的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因素、政策导向因素、借款人主体因素、银行自身因素等,同时结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指出零售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面临处置方式较传统、处置效果不理想、处置环境待提升、处置过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总结了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国不良资产处置经验,以我国“建鑫2016年二期”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为案例予以分析并提出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分析零售不良资产成因,发现商业银行零售资产的形成易受到经济周期及政策导向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借款主体信息不对称及银行内控合规管理欠缺等主观因素影响。(2)总结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国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发现政府均扮演着识别、防范不良资产形成并主导自上而下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角色,银行多种模式相结合快速处置不良资产。(3)商业银行处置零售不良资产可采用“零售不良资产标准化催清收”方案降低不良风险发生率,也可以采用“好银行+坏银行”、“互联网+拍卖”、“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模式集中快速处置。(4)通过对我国“建鑫2016年二期”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分析,发现零售不良资产具有分散度高、可回收性强等特点,适合作为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

王蕾[9](2019)在《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及不良贷款率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科学高效的防止及化解不良贷款增加而引发的风险是中国银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作为高风险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防范风险摆在重要地位,切实采取有效风险防范举措,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考虑NY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在与其相似规模的银行中最为突出,所以选取NY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NY银行不良贷款现况进行案例分析,能够促进该行发现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来提高不良贷款的风险管理水平。数据显示NY银行在2013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22%,而2017年末直接达到1.81%的水平。伴随不断增长的不良贷款规模,将会给NY银行的净利润带来负面的影响,并且由此会引发其他问题,例如资本充足率不足等。所以希望能够借此案例在加强不良贷款风险管理方向给银行业提供针对性意见。本文在研究了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案例后,根据相关理论提出了对策建议。首先,本文研究了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定义,然后本文通过NY银行案例作为切入点来进行重点研究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在经营管理中避免不良贷款的风险。最后,本文从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关的多个不同方面的指标对NY银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完善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

闵唐剑[10](2019)在《UB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防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伴随经济增长带来的结构调整阵痛也在逐步显现,金融的稳定性影响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息息相关,党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融体系对国家经济稳步向前的作用日益突显,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也至关重要。农商银行作为一个联系当地群众与政府的经济纽带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和监督管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都呈现出了“不降反升”的趋势,最让人担心的是,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可能远远超过了银行对外公布的账面数据。如何有效的处置不良资产已成为影响农商银行能否顺利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虽然近些年来学术界没有停止过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研究,但是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深入研判和分析引起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起因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大有可为的,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不良贷款研究现状,学习和参考其研究方法和思路,重点对UB农商银行(原型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的现状进行了剖析,重点对不良资产中存量、增量和行业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从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农商银行转型升级,借助外部环境等方面总结了有效化解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对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的进一步防控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政策梳理
    2.1 概念界定
        2.1.1 资产池
        2.1.2 不良资产
        2.1.3 不良资产证券化
    2.2 理论基础
        2.2.1 资产重组理论
        2.2.2 信用增级理论
        2.2.3 风险隔离理论
    2.3 相关政策梳理
第三章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背景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概况
        3.1.1 不良贷款规模
        3.1.2 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
        3.1.3 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效果
    3.2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概况
        3.2.1 项目背景
        3.2.2 项目交易结构
        3.2.3 项目证券特征
第四章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依据
    4.2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识别
        4.2.1 风险识别方法选择与依据
        4.2.2 基于核对表法的风险识别
    4.3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分析
        4.3.1 信用风险
        4.3.2 技术风险
        4.3.3 市场风险
        4.3.4 环境风险
    4.4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评价
        4.4.1 风险评价方法选择与依据
        4.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与结论
第五章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成因及防范
    5.1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成因
        5.1.1 信用体系不完善
        5.1.2 资产池配置不合理
        5.1.3 投资市场不活跃
        5.1.4 产品定价方法不严谨
        5.1.5 利率结构不完善
        5.1.6 法律制度不完善
        5.1.7 信息披露不对称
    5.2 “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防范
        5.2.1 完善信用体系
        5.2.2 合理优化配置资产池
        5.2.3 大力培育投资市场
        5.2.4 优化产品定价机制
        5.2.5 完善利率结构
        5.2.6 完善法律制度
        5.2.7 加强信息披露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现状
        1.2.2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案例分析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5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概念
        2.1.2 不良资产的概念
        2.1.3 不良资产重组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内部控制理论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3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3.1 B资产管理公司概况
        3.1.1 B资产管理公司简介
        3.1.2 B资产管理公司组织机构设置
    3.2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情况
        3.2.1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职责分配
        3.2.2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交易结构
    3.3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流程及关键风险点
        3.3.1 投前环节的业务流程及关键风险点
        3.3.2 投中环节的业务流程及关键风险点
        3.3.3 投后环节的业务流程及关键风险点
4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1 组织机构权责分配不合理
        4.1.2 尽职调查不充分
        4.1.3 项目风险评估不完善
        4.1.4 投后管理工作松懈
        4.1.5 内部监督执行乏力
    4.2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4.2.2 控制活动贯彻执行力度不够
        4.2.3 缺少差异化的客户风险评估机制
        4.2.4 投后管理资源分配较少
        4.2.5 缺乏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
5 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5.1 健全内部控制环境基础
        5.1.1 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5.1.2 清晰划分组织权责
        5.1.3 梳理业务控制活动
    5.2 完善客户准入制度建设
        5.2.1 设置白名单客户库
        5.2.2 改进客户评级指标
        5.2.3 严格执行双重尽职调查
    5.3 做实风险评估工作
        5.3.1 细化风险评估标准
        5.3.2 全面审查授信执行
    5.4 加强投后管理控制力度
        5.4.1 明确投后检查频次
        5.4.2 投后管理专职化
    5.5 重视内部审计职能
        5.5.1 垂直管理内部审计机构
        5.5.2 完善内部审计部门职责
        5.5.3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3)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第2章 理论依据和研究综述
    2.1 理论依据
        2.1.1 内部控制理论
        2.1.2 风险管理理论
        2.1.3 资产组合理论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影响因素的研究
        2.2.2 不良资产管理方式的研究
        2.2.3 我国不良资产法治化建设研究
        2.2.4 研究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后果分析
    3.1 工商银行Z分行发展历程
    3.2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3.2.1 按照担保方式划分
        3.2.2 按照产品划分
        3.2.3 按照行业划分
    3.3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3.3.1 外部因素
        3.3.2 企业内部因素
    3.4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的后果分析
        3.4.1 影响工商银行Z分行的发展
        3.4.2 增大工商银行Z分行的声誉风险
        3.4.3 影响区域金融的稳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管理方式与问题
    4.1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贷款管理方式
        4.1.1 现金清收
        4.1.2 诉讼清收
        4.1.3 还款免息
        4.1.4 以物抵债
        4.1.5 破产重整
        4.1.6 批量转让
        4.1.7 呆账核销
    4.2 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4.2.1 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4.2.2 信贷管理水平较差
        4.2.3 不良资产处置人员能力不足
        4.2.4 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审批流程过于繁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先进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银行主导跨区域产业重整模式
        5.1.1 案例情况
        5.1.2 关键要点
        5.1.3 应用条件
    5.2 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
        5.2.1 案例情况
        5.2.2 关键要点
        5.2.3 应用条件
    5.3 重点企业债务重组模式
        5.3.1 案例情况
        5.3.2 关键要点
        5.3.3 适用条件
    5.4 互联网+不良资产管理模式
        5.4.1 案例情况
        5.4.2 关键要点
        5.4.3 应用条件
    5.5 政府定向打包模式
        5.5.1 案例情况
        5.5.2 关键要点
        5.5.3 应用条件
    5.6 化解担保圈模式
        5.6.1 案例情况
        5.6.2 关键要点
        5.6.3 应用条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商银行Z分行改善不良资产管理的对策
    6.1 全面排查,摸清资产质量
    6.2 放宽不良贷款处置政策
    6.3 进一步拓宽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渠道
    6.4 运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
    6.5 加强与政府合作,充分利用政策资源
    6.6 完善内部考核机制
    6.7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7.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访谈提纲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2 不良贷款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不良贷款的概念及分类
        2.1.1 不良贷款的概念
        2.1.2 不良贷款的分类
    2.2 不良贷款相关理论
        2.2.1 信用理论
        2.2.2 金融脆弱性理论
        2.2.3 贷款风险管理理论
3 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M农商银行概况
        3.1.1 发展概述
        3.1.2 存贷款情况
        3.1.3 不良贷款管理制度与防范办法
    3.2 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3.2.1 不良贷款基本情况
        3.2.2 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3.2.3 不良贷款与同业对比情况
        3.2.4 现状与问题调研分析
4 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4.1 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原因
        4.1.1 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
        4.1.2 受县域金融环境影响
        4.1.3 客户自身问题
    4.2 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原因
        4.2.1 信贷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4.2.2 不良贷款奖惩办法有待优化
        4.2.3 信贷结构有待调整
        4.2.4 信贷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4.2.5 信息化水平较低
5 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防范化解的对策建议
    5.1 防范化解不良贷款的先进经验借鉴
        5.1.1 江西邮储多措并举促清收
        5.1.2 工行滨州分行深化银政合作
        5.1.3 贵州都匀农商银行发挥党建引领
        5.1.4 经验总结
    5.2 不良贷款防范化解的外部对策
        5.2.1 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5.2.2 推动R市信用体系建设
    5.3 不良贷款防范化解的内部对策
        5.3.1 全面提升信贷管理工作
        5.3.2 建立合理的不良贷款考核办法
        5.3.3 调整信贷投放政策以优化信贷结构
        5.3.4 加强信贷人才队伍建设
        5.3.5 引进大数据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
    5.4 采用新措施推进不良贷款防范化解工作
        5.4.1 借助司法力量
        5.4.2 运用财政风险补偿基金处置模式
        5.4.3 借助互联网平台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M 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调查问卷
致谢

(5)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TF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文献综述
第三章 TF银行不良资产情况及处置现状
    3.1 TF银行概况
    3.2 TF银行不良资产现情况及成因分析
    3.3 TF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
第四章 TF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TF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分析
    4.2 TF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TF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优化策略
    5.1 不良资产处置优化原则
    5.2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优化策略
第六章 TF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优化的保障措施
    6.1 完善TF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组织架构
    6.2 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风险控制
    6.3 建立科学化、信息化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
    6.4 加强不良资产的防范的制度建设
    6.5 提高不良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LY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概述
        2.1.1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2.1.2 财务风险管理的流程
        2.1.3 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2.1.4 骆驼评价体系
    2.2 财务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评述
第3章 LY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 LY农村信用社简介
        3.1.1 资产规模及结构
        3.1.2 财务管理指标体系
        3.1.3 内部控制体系
    3.2 LY农村信用社骆驼信用评价分析
        3.2.1 资本充足性分析
        3.2.2 资产质量分析
        3.2.3 人力资源状况
        3.2.4 收益状况分析
        3.2.5 流动性分析
    3.3 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3.3.1 资本充足率不足及成因分析
        3.3.1.1 缺乏足够的资本注入
        3.3.1.2 盈利能力不足
        3.3.2 资产的安全性下降及成因分析
        3.3.2.1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3.3.2.2 信贷风险防控能力弱
        3.3.3 盈利能力低及成因分析
        3.3.3.1 不良资产增加影响利润
        3.3.3.2 运营效率较低
        3.3.3.3 收入来源单一
        3.3.3.4 成本控制较弱
        3.3.4 流动性水平下降及成因分析
        3.3.4.1 管理意识淡薄
        3.3.4.2 存贷款期限不相匹配
第4章 LY农信社财务风险管理提升的对策建议
    4.1 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1 增加资本流入
        4.1.2 控制风险资产增加
    4.2 资产安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2.1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4.2.2 强化不良资产处理
    4.3 盈利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3.1 增强银行的综合业务盈利能力
        4.3.2 合理控制经营成本费用
    4.4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4.1 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理念
        4.4.2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体系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J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不良贷款处置国外研究情况
        1.2.2 不良贷款处置国内研究情况
    1.3 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结构
        1.3.2 研究方法
2 不良资产的理论分析
    2.1 不良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2.1.1 概念
    2.2 不良资产处置的意义
    2.3 不良资产的处置的理论借鉴
        2.3.1 资产组合理论
        2.3.2 组合拍卖理论
        2.3.3 博弈论
        2.3.4 “冰棍效应”理论
        2.3.5 资源配置理论
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成因与处置
    3.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整体情况
    3.2 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3.2.1 本轮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
        3.2.2 不良贷款的成因
    3.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概述
        3.3.1 银行表内、表外不良资产
        3.3.2 银行表内资产处置方式
        3.3.3 银行不良资产出表原因
        3.3.4 银行不良资产出表模式分析
        3.3.5 转让出表与核销出表优劣分析
4 J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比较与分析
    4.1 J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4.1.1 不良贷款的行业集中
        4.1.2 贷款五级分类情况及占比
        4.1.3 不良贷款区域分布情况
    4.2 J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选择
        4.2.1 逾期贷款隐患
        4.2.2 J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策略
        4.2.3 J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及转让
        4.2.4 利用贷款重组处置不良贷款
    4.3 J银行加大核销力度原因分析
        4.3.1 核销对利润的影响机制
        4.3.2 核销对J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4.3.3 维持核销加回时的拨备覆盖率
        4.3.4 维持核销加回时的拨备率
    4.4 呆账核销带来的问题
        4.4.1 降低银行重组力度
        4.4.2 减少银行利润
        4.4.3 降低银行对债权的维护力度
    4.5 对J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建议
        4.5.1 调整信贷资产业务结构,分散贷款集中度
        4.5.2 强化信贷管理,前置资产处置防控关口
        4.5.3 提高重组比例,重视实质清收
    4.6 小结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呆账核销的政策建议
        5.2.1 正确认识核销的目的及意义
        5.2.2 强化核销后管理
        5.2.3 丰富核销后处置手段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1.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体状况
        1.2.2 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现状
    1.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不良资产相关概念及分类
        2.1.1 不良资产界定
        2.1.2 不良资产分类
    2.2 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理论
        2.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不良资产成因研究
        2.3.2 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2.3.3 资产证券化研究
3 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成因与处置问题
    3.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3.1.1 经济因素
        3.1.2 政策因素
        3.1.3 借款主体因素
        3.1.4 银行自身因素
    3.2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问题
        3.2.1 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较传统
        3.2.2 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效果不理想
        3.2.3 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环境有待提升
        3.2.4 零售不良资产处置信息不对称问题
4 国外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及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启示
    4.1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4.1.1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背景
        4.1.2 美国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4.2 欧洲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4.2.1 欧洲不良资产处置背景
        4.2.2 欧洲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4.3 韩国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4.3.1 韩国不良资产处置背景
        4.3.2 韩国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4.4 日本不良资产处置经验
        4.4.1 日本不良资产处置背景
        4.4.2 日本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4.5 国外处置方案比较与金融脆弱性分析
        4.5.1 国外不良资产处置方案比较
        4.5.2 国外处置方法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
    4.6 国外经验对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的启示
5 我国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与案例分析
    5.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实践
        5.1.1 零售不良资产标准化催清收方案
        5.1.2 “好银行+坏银行”零售不良处置方案
        5.1.3 “互联网+拍卖”零售不良处置方案
        5.1.4 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方案
    5.2 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经济价值分析
        5.2.1 有助于优化银行资本结构
        5.2.2 提升零售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5.2.3 不良资产批量组合实现规模经济
        5.2.4 改善银行盈利、遏制不良产生
    5.3 建鑫2016年二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5.3.1 建设银行不良资产概况
        5.3.2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抵押不良资产概况
        5.3.3 建鑫2016年二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介绍
        5.3.4 “建鑫2016年二期”基础资产分析
        5.3.5 “建鑫2016年二期”交易结构分析
        5.3.6 “建鑫2016年二期”发行金额分析
        5.3.7 “建鑫2016年二期”的处置优势
        5.3.8 “建鑫2016年二期”的处置问题
        5.3.9 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启示
6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概述
    2.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
        2.1.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风险
        2.1.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概念
    2.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及内容
        2.2.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
        2.2.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其风险现状
        2.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
        2.3.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特点
3 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3.1 NY银行的概况
        3.1.1 NY银行发展概况
        3.1.2 NY银行的结构
    3.2 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现状
        3.2.1 NY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3.2.2 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优势分析
    3.3 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3.1 NY银行贷款结构不合理,投放集中化现象明显
        3.3.2 NY银行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3.3.3 NY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3.3.4 NY银行风险监测手段缺乏,范围不全面
        3.3.5 NY银行经营模式固化,资本长期充足压力大
4 完善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改善信贷业务结构,分散贷款集中度
    4.2 提高基层员工素质,加强管控操作流程
    4.3 调整收入结构,优化传统业务比重
    4.4 引入大数据系统监控,降低关注类贷款迁徙
    4.5 拓宽外部融资,缓解不良资产资本消耗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UB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不良贷款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2.1.1 不良贷款的概念界定
        2.1.2 我国不良贷款的分类
    2.2 不良贷款产生的影响
        2.2.1 对银行自身的不良影响
        2.2.2 对国家金融安全的不良影响
        2.2.3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第3章 UB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UB农商银行的发展现状
    3.2 UB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存量分析
    3.3 UB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增量分析
    3.4 UB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3.4.1 外部原因
        3.4.2 内部原因
第4章 相关银行经验与借鉴
    4.1 相关银行处置不良贷款先进经验
        4.1.1 民生银行借用证券化平台,化解信用卡类不良资产
        4.1.2 农业银行巧用隔断处理,化解多头融资类不良资产
        4.1.3 中国银行借力法院诉讼,清收不良资产取得成效
    4.2 借鉴与启示
第5章 UB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的防控对策
    5.1 加强制度建设
    5.2 加大对失信违约人员和企业的打击力度
    5.3 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5.4 加快推进农商银行转型升级
    5.5 创新不良贷款的化解途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誉2019-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风险研究[D]. 李梦雨. 河北大学, 2021(02)
  • [2]B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重组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张涛.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3]工商银行Z分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D]. 韩佩泽. 山东大学, 2020(05)
  • [4]M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和对策研究[D]. 苏永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6)
  • [5]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TF银行为例[D]. 赵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LY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马静思. 吉林大学, 2020(01)
  • [7]J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选择分析[D]. 郑挚. 西南大学, 2020(01)
  • [8]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处置及案例分析[D]. 杨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4)
  • [9]NY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案例研究[D]. 王蕾.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10]UB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防控对策研究[D]. 闵唐剑.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资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