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评估从实效入手(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琪[1](2021)在《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思琪[2](2021)在《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以信息化领航发展教育现代化是促进国家现代化改革和创新的先导和基石,从而促进中国教育综合发展。中国教育的特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离不开数据化的创新发展,促使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不断追赶,实现了超越的重大转变。贵州农村小学教育水平滞后,优质资源较少,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且教学能力不足,用信息化手段与中东部地区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协同西部地区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是在当前条件下暂时缓解贵州农村小学教育短板的有效途径。在CIPP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进行筛选,建立包含信息化背景评价、信息化投入评价、信息化过程评价和信息化结果评价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将测评结果进行百分制量化,划分5种程度,即优秀水平、良好水平、中等水平、合格水平、有待提高水平。进而通过该模型,测评出贵州省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整体处于良好的水平,其中信息化过程评价这一指标得分最低,分数为79.63分,处于中等水平,相比于其他指标而言,这一方面属于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短板,尤其需要改善和提高,特别是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这一方面分数最低。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信息化背景所呈现的制度保障有欠缺、信息化建设投入尚处于起步到应用的过渡阶段、信息化教学融合率低、信息化结果中学生成效不显着,而引起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信息化设备重建设轻维护、信息化教学资源单一、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缺乏、教师信息化意识偏差、教师信息化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信息化技术技能欠缺;学校网站利用率过低、信息技术培训不完善、信息技术管理平台不健全;信息化教研氛围欠佳、信息化教学氛围匮乏、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较少。提升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应从四方面着手,从信息化资源建设中提出建立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拓宽信息化经费来源;从师资队伍建设中提出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培养教师积极信息意识、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强化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应用;从学校信息化组织管理中提出提升网站利用率、加强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促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从信息化氛围中提出提升教师网络教研实效性、营造网络空间教学条件、增设信息技术活动课程。
侯建兴[3](2021)在《丰泽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蒋国梁[4](2020)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天津市滨海新区绩效评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易睿[5](2020)在《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兰州市七区三县评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相关规划与措施应对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上升成为教育事业改革的战略地位。十九大召开以后,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区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这也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从融合应用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为落实行动计划提出的要求,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评估各地区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兰州市七区三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评估为例,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旨在构建基础教育领域区县(以兰州市七区三县为例)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促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兰州市的落地,确定兰州市七区三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在2.0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的任务,进一步明确未来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了基础教育领域区县(以兰州市七区三县为例)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在初拟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运用Delphi法和AHP层次分析法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以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基础教育领域区县(以兰州市七区三县为例)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兰州市七区三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也为其他地区编制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或评估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设计开发评估工具,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与方法。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构建了《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以兰州市七区三县评估为例》,包括6个一级维度,分别为环境、资源、信息化领导力、应用、保障、成果,18项二级指标,44项三级指标以及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被甘肃省教育厅采纳,作为智慧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遴选的评审指标体系;二、设计开发了评估工具,指导评估工作的具体开展,包括兰州市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管理者问卷、访谈提纲以及资料收集目录等。
王鳐[6](2019)在《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评估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客观要求,从20世纪30年代首次开展评估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它对图书馆事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可估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评估指标、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理应进行相应的完善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领域也随之不断拓展,业务工作不断深化,图书馆的工作方式、管理手段和服务内容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因此,高校图书馆理应根据新环境下高等教育的需求进行协同创新和转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规划图书馆蓝图,以适应高等教育建设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道。世易时移,现行高校图书馆评估标准和方案却没有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评估指标不全面、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方式落后。本文的研究基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新环境,围绕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中涉及的指标、主体和方式展开叙述。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评估指标的研究成果,比照国内现行的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标准,在2003年6月高校图工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文本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保障、业务建设和服务效能这三个模块逐级递分,加大量化、细化评估指标的力度,在评估人员实施评估时尽可能的减少主观评分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同时,为了突出新环境下高校的建设需求,在一些重点要关注的方面加大了考核;提出了形成包括评估专家、第三方评价机构、读者的多元化评估主体;要开发统一的评估软件系统,建立高校图书馆评估的信息化平台,逐渐从手工评估转变为信息化评估。
曹倩倩[7](2019)在《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法院”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价值不断被发掘并且得到了商业、政府以及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并被认可。我国于2015年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文件,标志着我国建设“数据强国”的决心。大数据低成本高价值的优势已经异常明显,当大数据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借助其优势改善自身能力是社会各方主体都需要做到的,也是必然要做到的。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正值开展关键时期,全国各地正在有序全面推进。在信息时代,法院也要积极主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优势建设“智慧法院”,优化自身运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厘清大数据和“智慧法院”建设关系的基础上,说明大数据驱动“智慧法院”建设的可行性和必然性。以北京市“睿法官”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详细从平台构成、实现路径、应用实效三个方面阐述其建设情况。再结合全国法院的建设现状,分析我国大数据驱动“智慧法院”建设存在的困境,总结出目前“智慧法院”建设五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数据基础还不坚实、系统建设存在问题、需求匹配出现偏差、司法公开面临挑战以及案件特殊性和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性。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成因分析,认为顶层设计和规划的不足、大数据管理制度不健全、跨学科人才队伍匮乏以及忽略法官的能动作用是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在综合把握我国“智慧法院”的建设情况下,总结国内外法院信息化的成功建设经验,提出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法院”建设对策,从提高数据价值实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司法人员参与场景嵌入、跨学科人才培养、完善大数据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法官的能动作用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为推进我国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的目标进献自己的力量。
麻旎[8](2019)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研究 ——以3省12市合作治理案例为表述对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因而发展或推进教育信息化成为时代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许多斐然的成就,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并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当下,我国教育信息化正从1.0时代的“三通两平台”目标向2.0时代的“三全两高一大”目标迈进,这其中的关键便是要突破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因此,研究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暴露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实践中复杂情境下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困难,基于合作治理的分析框架,运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打开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合作治理的“黑箱”,剖析合作治理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相关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而回答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包括政府、企业、学校等在内的多主体合作何以可能、有效合作的条件以及无效合作的梗阻所在等,并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路和策略。第1章导论部分阐释了研究背景和主要问题,对当前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也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本研究在对实践观察与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信息化复杂合作层面如何有效推进?”这一核心问题。第2章对研究工具与分析框架进行了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是合作治理理论。本研究从合作治理理论产生背景、合作治理理论的核心要义以及合作治理理论对研究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问题的契合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而,从合作治理理论出发,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从环境、结构、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来剖析合作治理理论视角下教育信息化的多主体合作治理推进过程。第3至第6章,从环境、结构、过程、结果四个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本方式进行全面的解析,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第7章在前述四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最后,第8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并提出不足与展望。第3章对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所面对的复杂环境使得相关的治理主体在其中交错相伴,成为一个大范围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各个主体对彼此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主要表现为权力、技术与人才、资金三方面的依赖。正是由于当下这种复杂的环境以及教育信息化主体间的资源依赖使得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需采用合作治理的形式。第4章对教育信息化中的主要主体结构进行了细致分析。对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基本主体——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角色进行分析,指出政府从包揽全局到监督管理的转变;企业从从短期合作到长期参与的转变;学校从被迫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并梳理了其中的主要关系,包括府际关系、政企关系、多企业间关系以及校企关系。进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两种主体间的合作层次(简单合作层次、复杂合作层次)进行了展示。简单合作层次主要表现为单个企业与单个学校或区县级地方政府,具有关系简单、联系简单容易、合作层次比较低、更容易达成合作目标等特点,这种合作层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复杂合作层次主要表现为多个企业与市级及以上区域政府的合作,具有涉及主体多、关系网络复杂、沟通线路多且复杂、合作层次较高、消耗成本高等特点,复杂合作层次在地市级以上教育信息化中比较多见,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因而是本研究探讨的重点。第5章以教育信息化多主体合作被建构的理想过程的理论模型为参照,描述主体间静态结构在实证合作过程中的运作过程,以便从中挖掘合作治理“痛点”。本研究基于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主体结构关系,搭建合作治理的模型,揭示合作被建构的理想过程,从中挖掘多主体合作过程中解决教育信息化核心问题的过程阶段及中间机制,即目标的共享、信任的建构、承诺的延续、共识的形成四个循环阶段。而后,参照合作治理理想过程的理论建构模型,分析现实合作过程与理想过程模型存在的差异,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合作伙伴的选择策略及标准阶段,二是签订合作协议阶段的责权利分配阶段,三是合作过程中冲突的解决阶段,四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持续运维服务阶段。第6章对教育信息化有效合作的实现机制与复杂情景下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困境以及原因进行了探究。本研究认为简单合作层次之所以能够有效推进,原因在于能够实现完整资源对接链条、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平台与服务精准对接以及角色定位清晰。同时研究指出,在复杂合作层次下,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平台重复建设不互通、产品与服务重“量”轻“质”、产品与服务的供需不匹配等主要问题。进而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发现,合作程度不深入、合作能力有缺陷、合作效率尚低下、合作意向仍薄弱四个方面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合作程度不深入体现于政企之间连约不持续、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能力有缺陷包含了资金使用、合作识别、市场垄断等多种合作胜任力的缺失;合作效率低下凸显了政企合作过程中双方进行物流交换、资金给付、信息交流的乏力;合作意向薄弱暴露出复杂层次政企两个主体间信任桥梁搭建、资源依赖程度和承诺履行的不稳健、不深入与不及时。第7章针对前文对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的分析框架及实证内容,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研究基于“环境—结构—过程—结果”的合作治理分析框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其一,优化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环境,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应完善宏观政策引导体系、地方政府应合理规划建设进程、适当放宽企业准入限制。其二,改善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结构,在厘清政府内部结构关系的同时,完善政府内部与外部的互通网络。其三,调试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过程,具体包括: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开发资源精准对接平台、构建冲突沟通化解机制、完善应用评价体系。其四,深化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理念,主要是深化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于合作治理的共识。第8章主要是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在反思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未来展望。本研究在合作治理理论视角下,从环境、结构、过程、结果四个方面,分析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探究合作治理为何会出现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以及合作治理何以可能,剖析教育信息化主体间的结构关系,解构教育信息化多主体合作治理的过程及中间因素,据此寻求影响合作治理的困境,讨论教育信息化有效推进的路径,依次回应本研究提出的核心问题。但也应该指出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项研究的研究方法、数据资料收集、研究内容、理论延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期待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有效弥补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从而能够有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主体间关系的调和,政府、企业与学校能够切实以合作治理的方式,共同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构建适应新时代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崭新格局。本研究基于“环境—结构—过程—结果”的合作治理框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合作治理的困境及原因,在解释框架、研究内容、政策建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解释框架方面,本研究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紧扣研究的现实问题,构建“环境—结构—过程—结果”的合作治理框架,分析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在研究内容方面,本研究基于理论框架,拆解合作治理的一般性过程,打开合作治理的“黑箱”,揭示教育信息化领域多主体合作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教育信息化治理的“痛点”,是在学界既有研究基础上对于研究内容及理论解释的延伸。在政策建议方面,本研究着重关注优化环境、改善结构、调试过程、深化理念等四个方面,这是基于合作治理理论框架下所提出来的,对于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问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总之,本研究通过将以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将教育信息化推进困境及原因分析、探索合作治理的可行路径联系在一起,是运用合作治理这一工具围绕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问题,构建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的有益探索。
张婉蓉[9](2018)在《江苏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宗旨,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提高质量水平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揭示问题、提出对策。对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全国职业教育均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本研究梳理分析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通过对国内外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的研究,确定了研究分析框架。围绕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89所职业院校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采用了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基于系统论的原则,参照国内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确立了江苏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指标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期能够相对客观的反映江苏省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现状。并将江苏省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置于全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大环境中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符合国家发展规划要求,又具有江苏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和途径。研究认为: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深层次的培养模式探索和改革;重视资源共享和集聚。但仍然存在信息规划难以实施,落实不到位;高职教师信息化意识较高但水平参差不齐;数字化资源利用率水平较低;信息化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缺少协调同步合作的机制;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教育信息化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丰富信息化资源,解决资源共建共享;改革管理机制和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的发展策略。
刘晴[10](2018)在《发展援助委员会(DAC)发展援助评估体系及其借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展援助兴起至今,关于发展援助的有效性和评估方式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如何以评估促进发展援助质量的提高是中外发展援助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案例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发展援助委员会(DAC)的发展援助评估体系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对评估体系的本质特点进行了揭示与剖析;对体系内在的矛盾及其成因进行了审视与探究,以期勾勒DAC评估体系的全貌,总结其优势与缺陷,为我国构建科学系统的发展援助评估体系提供借鉴。作为西方发展援助的代表性组织,DAC的发展援助评估体系应当是目前最为成熟和较有借鉴意义的评估体系。但是以DAC为代表的西方评估体系却显示出援助效果悖论,即从项目的角度衡量,发展援助是成功有效的,然而以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向的宏观评估则显示低效甚至无效。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值得重新反思。本研究共六个部分,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四章。首先在整理OECD/DAC援助评估网络及其成员国官方关于援助评估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和个案访谈,对DAC发展援助评估体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厘清;其次,通过对DAC发展援助评估体系进行剖析,总结和凝练评估体系的特色,凸显其专业化、透明性、规范性、应变性等优势,并基于个案,从评估指标建立和数据收集等两方面,呈现和分析DAC援助评估的操作过程;再次,从援助效果悖论入手,以全球治理的视角对DAC发展援助评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审视,并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及成因;最后,针对中国援助评估的实际情况及构建评估体系面临的困难,结合DAC在援助评估方面的建设性经验和局限,提出构建我国评估体系的战略性建议。研究发现,DAC构建了一套以《巴黎宣言》有效性为基础的条理清晰、可复制性和操作性强的发展援助评估体系,除了常规的援助评估之外,DAC还创造性的开发了一系列在极端情况下的援助评估指南和方法。通过对援助效果悖论的分析发现,DAC援助评估体系的内在矛盾上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援助国与受援国本位的争论、宏观与微观目标的冲突、短效与长效机制的失衡、定性与定量方法之偏颇等,原因主要是以西方正义代替全球正义、缺乏逻辑一致的目标体系、被深层次的体制和意识形态所禁锢、评估机制缺乏灵活性等。中国作为一个新兴援助大国和“南南合作”的倡议者,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估体系已迫在眉睫,我国应该在技术层面更多地借鉴西方的成功模式,在理念和制度层面更多地发挥中国优势,加快建立既可与国际沟通又独具中国特色的评估体系。
二、信息化评估从实效入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化评估从实效入手(论文提纲范文)
(2)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育信息化内涵相关研究 |
1.3.2 教育信息化评估相关研究 |
1.3.3 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与策略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综述 |
1.4 概念界定 |
1.4.1 农村小学 |
1.4.2 教育信息化 |
2.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2.1.1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2.1.2 CIPP评价模式 |
2.2 初步构建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
2.2.1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选取 |
2.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2.3 完善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
2.3.1 问卷的编制 |
2.3.2 专家评分法问卷分析 |
2.3.3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3.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3.1.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思路 |
3.1.2 一级指标确定权重过程 |
3.2 二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专家评分法确定指标权重思路 |
3.2.2 二级三级指标确定权重过程 |
3.3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构成 |
4.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4.2 贵州农村小学教师基本情况 |
4.3 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价与分析 |
4.3.1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因素集、评语集和权重集 |
4.3.2 三级指标模糊评价 |
4.3.3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
4.3.4 评价结果分析 |
4.4 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分析 |
4.4.1 信息化背景评价分析 |
4.4.2 信息化投入评价分析 |
4.4.3 信息化过程评价分析 |
4.4.4 信息化结果评价分析 |
4.5 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成效及问题分析 |
4.5.1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成效分析 |
4.5.2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5.影响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原因分析 |
5.1 农村信息化建设供给与保障不充分 |
5.1.1 信息化设备重建设轻维护 |
5.1.2 信息化教学资源单一 |
5.1.3 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 |
5.2 农村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
5.2.1 农村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缺乏 |
5.2.2 教师信息化意识偏差 |
5.2.3 教师信息化教学方式单一 |
5.2.4 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欠佳 |
5.3 学校信息化组织管理不完善 |
5.3.1 学校网站利用率过低 |
5.3.2 信息技术培训不完善 |
5.3.3 信息技术管理平台不健全 |
5.4 信息化氛围不凸显 |
5.4.1 信息化教研氛围欠佳 |
5.4.2 信息化教学氛围匮乏 |
5.4.3 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较少 |
6.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策略 |
6.1 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 |
6.1.1 建立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 |
6.1.2 大力开发建设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 |
6.1.3 拓宽信息化经费来源渠道 |
6.2 深化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
6.2.1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
6.2.2 培养教师积极信息意识 |
6.2.3 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 |
6.2.4 强化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应用 |
6.3 完善学校信息化组织管理 |
6.3.1 提高学校网站更新频率 |
6.3.2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
6.3.3 促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
6.4 营造浓厚信息化氛围 |
6.4.1 提升教师网络教研实效性 |
6.4.2 营造网络空间教学条件 |
6.4.3 增设信息技术活动课程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兰州市七区三县评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设计及方法 |
1.4.1 研究设计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教育信息化2.0概述 |
2.2 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
2.2.2 国内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
2.2.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常用步骤与方法 |
2.3.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2.3.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常用方法 |
3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参考 |
3.3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现实考虑 |
3.3.1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就 |
3.3.2 兰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构建 |
3.5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评估指标的拟定 |
3.5.1 环境评估指标设计 |
3.5.2 资源评估指标设计 |
3.5.3 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设计 |
3.5.4 应用评估指标设计 |
3.5.5 保障评估指标设计 |
3.5.6 成果评估指标设计 |
4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 |
4.1 专家选择与问卷设计 |
4.2 指标的第一轮修订 |
4.3 指标的第二轮修订 |
4.4 分配指标权重 |
4.4.1 构造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4.2 编制指标权重函询问卷,邀请专家赋值 |
4.4.3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5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建议 |
5.1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 2.0 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的关键点说明 |
5.2 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建议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专家函询问表(第一轮) |
附录二 :专家函询问表(第二轮) |
附录三 :指标权重专家函询问卷 |
附录四 :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管理者问卷 |
附录五 :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管理者访谈 |
附录六:区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资料收集目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 |
1.2.2 国外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沿革 |
2.1 高校图书馆评估实践的历程 |
2.2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标准的演变 |
第3章 高等教育新环境下图书馆评估的现状分析 |
3.1 高等教育新环境的内涵 |
3.2 新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要求 |
3.3 新环境下当前高校图书馆评估存在的问题 |
3.4 新环境下改进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必要性 |
3.4.1 评估指标有待完善 |
3.4.2 评估主体比较单一 |
3.4.3 评估形式需要改进 |
第4章 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评估的优化 |
4.1 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 |
4.1.1 理论基础 |
4.1.2 逻辑框架 |
4.2 完善评估指标 |
4.2.1 指标构建原则 |
4.2.2 服务效益方面的指标设置 |
4.2.3 业务建设方面的指标设置 |
4.2.4 资源保障方面的指标设置 |
4.2.5 小结 |
4.3 吸收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
4.3.1 评估主体结构多元化 |
4.3.2 评估主体知识多元化 |
4.4 建立规范化的评估程序 |
4.4.1 评估手段信息化 |
4.4.2 评估方式多样化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法院”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及其现状 |
1.3.2 国内发展及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大数据 |
2.1.1 大数据的概念 |
2.1.2 大数据的特征 |
2.1.3 大数据技术 |
2.1.4 大数据与小数据的区别 |
2.2 “智慧法院” |
2.2.1 “智慧法院”内涵 |
2.2.2 “智慧法院”的特征 |
2.3 “智慧法院”与传统法院 |
2.3.1 传统法院面临的困境 |
2.3.2 “智慧法院”的价值功能 |
2.3.3 利益相关者分析 |
2.4 基础理论 |
2.4.1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2.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5 大数据与“智慧法院”建设的关系分析 |
2.5.1 大数据与“智慧法院”建设的内在关联 |
2.5.2 大数据驱动“智慧法院”建设的必然性 |
2.5.3 大数据驱动“智慧法院”建设的可行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慧法院”建设现状、困境及成因分析 |
3.1 北京市“智慧法院”建设现状 |
3.1.1 系统平台构成 |
3.1.2 系统实现路径 |
3.1.3 系统应用成效 |
3.2 我国“智慧法院”建设存在的困境 |
3.2.1 数据化基础还不坚实 |
3.2.2 系统功能发挥存在问题 |
3.2.3 技术外包导致需求匹配出现偏差 |
3.2.4 司法公开面临的挑战 |
3.2.5 案件特殊性和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性 |
3.3 “智慧法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顶层设计和规划不足 |
3.3.2 大数据管理制度不健全 |
3.3.3 跨学科人才队伍匮乏 |
3.3.4 忽略法官的能动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法院”建设对策 |
4.1 提高数据价值并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
4.2 司法人员参与系统设计 |
4.3 跨学科人才培养 |
4.4 完善司法数据相关制度 |
4.5 充分发挥法官的能动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研究 ——以3省12市合作治理案例为表述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合作治理的研究 |
1.2.3 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教育信息化 |
1.3.2 合作治理 |
1.3.3 复杂合作层次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意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意图 |
1.5 案例介说 |
1.5.1 案例选取标准及结构 |
1.5.2 案情总述 |
第2章 研究工具与分析框架 |
2.1 研究工具:合作治理理论 |
2.1.1 合作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2.1.2 合作治理理论的要义阐述 |
2.1.3 合作治理理论与研究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问题的契合性 |
2.2 分析框架 |
2.2.1 环境:造就合作治理的“前情”因素 |
2.2.2 结构:合作治理的三角行动格局 |
2.2.3 过程:不断深化的合作 |
2.2.4 结果:合作治理的困境及原因剖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的环境及对治理形式的影响 |
3.1 环境对治理形式的影响:理论模型 |
3.2 教育信息化的环境 |
3.2.1 社会经济环境 |
3.2.2 制度环境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复杂环境中的相互依赖 |
3.3.1 权力 |
3.3.2 人才与技术 |
3.3.3 资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主体结构 |
4.1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参与主体及其角色定位 |
4.1.1 政府:从包揽全局到监督管理 |
4.1.2 企业:从短期合作到长期参与 |
4.1.3 学校:从被迫接受到主动参与 |
4.2 教育信息化参与主体间的网络关系 |
4.2.1 府际关系 |
4.2.2 政企关系 |
4.2.3 多企业间关系 |
4.2.4 校企关系 |
4.3 教育信息化参与主体间的合作层次 |
4.3.1 简单合作层次:单个企业——单个学校/区县级地方政府 |
4.3.2 复杂合作层次:多个企业——市级及以上区域政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过程 |
5.1 模型建构:理想类型的合作治理过程 |
5.2 实证展演: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的合作治理过程 |
5.2.1 合作伙伴的选择策略及标准 |
5.2.2 签订合作协议,界定主体间责权利配置 |
5.2.3 项目实施中的冲突及处理 |
5.2.4 项目验收阶段的可持续合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困境及成因剖析 |
6.1 简单合作层次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机制 |
6.1.1 合作前提:完整资源对接链条 |
6.1.2 疏导中介: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渠道 |
6.1.3 重心下沉:平台与服务精准对接 |
6.1.4 角色定位:各安其位,通力合作 |
6.2 复杂合作层次下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困境 |
6.2.1 资金难题:建设投入不足,企业难以获利 |
6.2.2 “信息孤岛”:平台重复建设,不互联互通 |
6.2.3 “面子工程”:产品与服务重“量”轻“质” |
6.2.4 无效供给:产品与服务的供需不匹配难题 |
6.3 探源:复杂合作层次下教育信息化推进困境的成因 |
6.3.1 合作程度:连约情况、合作关系 |
6.3.2 合作能力:资金使用能力、合作识别能力、市场垄断能力 |
6.3.3 合作效率:物流效率、资金流效率、信息流效率 |
6.3.4 合作意向:合作依赖、合作信任、合作承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的策略探讨 |
7.1 优化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制度环境 |
7.1.1 中央政府应完善宏观政策引导体系 |
7.1.2 地方政府应合理规划建设进程 |
7.1.3 适当放宽企业准入限制 |
7.2 改善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结构 |
7.2.1 厘清政府内部结构关系 |
7.2.2 完善政府内部与外部的互通网络 |
7.3 调适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过程 |
7.3.1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
7.3.2 开发资源精准对接平台 |
7.3.3 构建冲突沟通化解机制 |
7.3.4 完善应用评价体系 |
7.4 深化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理念 |
7.4.1 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正确认识 |
7.4.2 对于合作治理:凝聚主体共识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未来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政府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校访谈提纲 |
附录四: 访谈整理说明 |
附录五: 教育信息化合作治理访谈记录 |
致谢 |
(9)江苏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变革 |
1.1.2 高职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推进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信息化 |
2.1.2 高校教育信息化 |
2.1.3 高等职业教育 |
2.1.4 职业教育信息化 |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 |
2.2.1 相关政策分析 |
2.2.2 文献分析 |
2.2.3 典型案例分析 |
2.3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
2.3.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 |
2.3.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 |
2.4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启示 |
第三章 江苏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方案 |
3.1 调查方案构建原则 |
3.2 调查方案设计 |
3.2.1 调查维度确立 |
3.2.2 调查工具设计与开发 |
3.2.3 调查对象 |
3.3 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权重 |
3.3.1 AHP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 |
3.3.2 指数测算过程 |
第四章 江苏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4.1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4.1.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内一流 |
4.1.2 智慧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
4.2 教学信息化应用情况分析 |
4.2.1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概况 |
4.2.2 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测评 |
4.2.3 师生共同促进发展 |
4.2.4 教学与科研服务相协调 |
4.3 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 |
4.3.1 网络课程资源丰富 |
4.3.2 数字图书馆资源优越 |
4.3.3 个性化学习资源高效 |
4.4 信息化管理建设现状 |
4.4.1 信息化领导小组初步成立 |
4.4.2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
4.4.3 信息化校园管理系统逐步健全 |
4.5 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现状 |
4.5.1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形式不一 |
4.5.2 管理机构模式多样 |
4.5.3 资金投入与发展 |
4.6 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 |
4.6.1 灰色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 |
第五章 江苏省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教育信息化规划落实不到位 |
5.1.2 高职教师信息化意识较高但能力不齐 |
5.1.3 数字化资源利用率水平不高 |
5.1.4 信息化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运行机制不完善 |
5.1.5 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 |
5.2 发展策略 |
5.2.1 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 |
5.2.2 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 |
5.2.3 丰富信息化资源,资源共建共享 |
5.2.4 改革信息化管理体制 |
5.2.5 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
第六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10)发展援助委员会(DAC)发展援助评估体系及其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过程 |
1.4 理论框架及研究视角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视角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DAC援助评估体系的历史与现状 |
2.1 DAC援助评估体系的历史 |
2.1.1 形成期(1967年-1979年) |
2.1.2 发展期(1980年-1994年) |
2.1.3 成熟期(1995年-2004年) |
2.1.4 改革期(2005年至今) |
2.2 DAC援助评估体系的现状 |
2.2.1 评估体系的变化与趋势 |
2.2.2 援助评估体系的构成 |
2.2.3 DAC成员国援助评估体系案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AC援助评估体系剖析 |
3.1 DAC援助评估体系的特点 |
3.1.1 体系完备,专业化程度高 |
3.1.2 制度健全,透明度较高 |
3.1.3 程序规范,可复制性强 |
3.1.4 机制完善,应变能力强 |
3.2 DAC评估行动策略案例分析 |
3.2.1 指标的确立与调整——以美国两个粮食援助项目为例 |
3.2.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NAFAKA关于优良农业实践(GAPs)的应用情况的评估为例 |
3.2.3 分析与结论 |
3.3 DAC评估体系适应性剖析 |
3.3.1 成熟与固化 |
3.3.2 适应与困境 |
3.3.3 多元与分化 |
第四章 DAC援助评估体系的问题审视 |
4.1 援助效果评估的悖论 |
4.2 DAC发展援助质量评估 |
4.2.1 DAC发展援助“钻石模型”评估 |
4.2.2 DAC的受援国经济增长率评估 |
4.2.3 分析与结论 |
4.3 从效果悖论看DAC援助评估体系的内在矛盾 |
4.3.1 援助国与受援国的本位之争 |
4.3.2 宏观与微观目标之冲突 |
4.3.3 短效与长效机制之失衡 |
4.3.4 定性与定量方法之偏颇 |
4.4 DAC援助评估体系内在矛盾的成因分析 |
4.4.1 用西方正义代替全球正义 |
4.4.2 缺乏逻辑一致的指标体系 |
4.4.3 深层次的体制和意识形态禁锢 |
4.4.4 评估机制缺乏灵活性 |
4.5 DAC评估体系遭遇”南南合作”评估模式的挑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AC援助评估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5.1 我国构建援助评估体系面临的困难 |
5.1.1 缺乏独立的评估机构 |
5.1.2 评估指南可操作性不强 |
5.1.3 评估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
5.1.4 评估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
5.2 DAC援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5.2.1 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援助 |
5.2.2 对我国评估理念的启示 |
5.2.3 对我国评估策略的启示 |
5.3 尽快构建中国援助评估体系的战略意义 |
5.3.1 提升国家正面形象 |
5.3.2 贡献新的国际标准 |
5.3.3 应对中国援外新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与思考 |
6.2 建议 |
6.2.1 整合机构与资源,提升对外援助的战略地位与效能 |
6.2.2 建立法律保障,推动援助评估工作的规范化 |
6.2.3 重视信息化,打造发展援助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信息化评估从实效入手(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 刘思琪.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2]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 刘思琪.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3]丰泽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研究[D]. 侯建兴. 华侨大学, 2021
- [4]生态文明视角下天津市滨海新区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 蒋国梁. 天津大学, 2020
- [5]基础教育领域区县教育信息化2.0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兰州市七区三县评估为例[D]. 易睿.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评估研究[D]. 王鳐. 湘潭大学, 2019(02)
- [7]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法院”建设研究[D]. 曹倩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合作治理研究 ——以3省12市合作治理案例为表述对象[D]. 麻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江苏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 张婉蓉. 江南大学, 2018(04)
- [10]发展援助委员会(DAC)发展援助评估体系及其借鉴研究[D]. 刘晴.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