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的角度看“外交学院”的作者身份

从语言的角度看“外交学院”的作者身份

一、从语言的角度看《儒林外史》的作者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许坤林[1](2021)在《《儒林外史》死亡情节及生命观研究》文中指出

郭笑甜[2](2021)在《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名着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改写本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急需对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进行系统的易读度研究。以往易读度研究多聚焦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心理认知因素,忽视了语言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以意义为核心,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语篇功能是语言在意义选择的基础上动态构建语篇的使能功能,由包括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的组篇系统表征,涉及语篇间意义关联、概念意义、人际意义等语篇的意义关系。基于语篇功能的研究可以将各种意义关系有机地关联起来,从整体性的视角阐释语篇意义。本研究从语篇功能出发,选取《三国演义》原着及其三个分别主要面向外国学习者、国内小学生和青少年读者的改写本为例,分析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境中不同的组篇选择即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研究不同体现形式和语篇易读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体现形式产生的动因。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即组篇系统上的差异涉及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四个子系统。原着和改写本互文系统的差异涉及原着和改写本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语篇和语境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的语篇内互文三个方面。主位和信息系统的差异涉及小句主述结构、语篇的超主位和宏观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结构、信息单位的意义六个方面。衔接系统的差异涉及及物性、语气、时态、指称、替代、省略、连接、重复、搭配九种衔接手段。比如改写本中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数量均明显少于原着,在三个改写本中,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少,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居中,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多。原着和改写本之间不同的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大多影响到语篇的易读度。根据其涉及层面,和易读度相关的因素可分别归入小句及以下层面和语篇层面,具体包括:涉及小句及以下层面的语篇内词句互文、小句主述结构、信息结构、时态手段、指称手段、替代、省略、重复和搭配;涉及语篇层面的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语篇内正副文本互文、宏观主位和超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单位的意义、及物性结构体现的意义关联,语篇语气关联、时间关系、指称链和连接关系。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三个改写本在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和语境层具有不同的易读度。其中,词汇-语法层和语境层的语篇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义层的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篇易读度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的不同排序说明易读度研究不仅要注重形式特征如字词量、句长等的研究,更需关注和意义相关的因素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小句等语法单位,更要注重语篇。语篇是语言系统在适应语境过程中调整出的意义的最佳组织模式。通过对语篇生成机制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的原因在于语境,涉及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具体来说,原着和改写本在宏观层面的语场上基本一致。但原着和改写本分别涉及了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即不同身份的改写者和读者,语旨明显不同。而语旨的不同引起了语式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读者,原着和不同改写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进一步引起了更精密层级上语场的变化。语场、语旨和语式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情景语境。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不同时代的阅读需求、不同读者人群的文化背景也潜在地制约着语篇。改写本在生成过程中为适应语境的不同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更好地帮助改写者认识改写过程中组篇系统的变化及其对易读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语篇功能视角下改写遵循的普遍原则,包括情景性、交互性、意义一致性、渐进性、显化、具体化、聚焦和文化适用八条原则。本研究表明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汉语易读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从意义视角对易读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为汉语易读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为名着改写、阅读材料编写和分级等提供借鉴。

魏丽芬[3](2021)在《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及方法为切入点,梳理明清养生学概况和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概况,总结明清养生学的特点,归纳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希冀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之间的关联;通过分析比较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中医养生理论的异同,甄别优劣;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养生的启示。方法本论文属于文学与养生学交叉学科文献研究,通过个案研究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重要文本作个案研究,归纳其养生理论和方法。用比较学的方法,对有代表性的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作对比研究。结果本文对涉医题材的明清章回体小说和传奇进行梳理,逐一查阅,厘定符合条件的章回体小说有12部,分别为《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野叟曝言》、《镜花缘》、《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绿野仙踪》、《医界现形记》;传奇有8部,分别为:《牡丹亭》、《邯郸记》、《性天风月通玄记》、《巧团圆》、《怜香伴》、《凰求凤》、《意中缘》、《草木传》。梳理养生理论研究概况,分别从上古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两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四个阶段概述养生理论发展情况,总结明清养生学的特点:重视药饵和饮食养生、重视老年养生、运动养生术形成体系、重视命门保养、养生方法简要易行。通过对明清涉医小说戏曲逐一研究,分析其中蕴含的养生理论与方法,归纳整理为八个方面。关于饮食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食疗、节制饮食、饭后消食、体虚调养等。关于医药的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治未病、疾病诊治和瘟疫防治等方面。关于茶酒养生理论,分别体现在:茶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养颜美容、解酒健脾等功能;酒具有疏通血脉、祛风驱寒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药引,或制成药酒后,更能增强酒的补益之功或行血之效。关于节欲养生理论,主要包括纵欲伤身、房中术等方面。关于情志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七情致病、七情调理等方面。关于运动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武术、气功、游赏等方面。关于节令习俗养生理论,主要体现在节气时令养生和传统习俗养生方面。关于人生箴言养生理论,主要包含小儿喂养、读书、做人、修炼、节欲等方面。通过对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有很多相同之处,体现在药饵与饮食养生、老年养生、节欲养生等方面。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中基本不涉及命门养生;关于养生术方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主要体现在武术、气功修炼,除《金瓶梅》提及按摩导引,《红楼梦》提及导气之术,《绿野仙踪》提及导引之法,其他很少涉及导引术;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不仅注重老年养生,更注重女性养生,因为女性是明清小说戏曲描述和关注的主要对象;关于节令和习俗养生方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涉及较多,中医养生书籍中偶有记载,不够全面;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中关于人生箴言养生包罗万象,涵盖养生保健、做人道理、修炼等,而中医养生理论主要包含医师箴言,关于疾病治疗、养生保健。通过比较,甄别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优劣,用于指导现代养生。探析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养生的关照,为现代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为传承传统养生文化提供一种范式。结论从哲学的角度而言,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之间存在关联,两者之间拥有共通的哲学思维:天人合一和阴阳学说。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具有的社会功能——以文养身、以戏代药,与中医养生理论的社会功能一致。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大体一致,也有不同之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偏重从中医学角度来探讨,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则偏重从文化学、社会学角度来阐发;中医养生典籍偏重专业知识,供世人潜心学习;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偏重文学艺术,供人们阅读欣赏。因体裁不同,明清小说戏曲善于描述生活、表现人生,因而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明清时期广大民众的养生状况。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比较而言,更多涉及文化层面,具有文化养生的功能,且因小说戏曲文学体裁的因素,更加具备警世、批判等社会功能,这是它的可取之处。其不合理之处在于明清时期的某些社会习性,如贪酒、纵欲等。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现代社会健康养生提供指导,为传统养生文化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对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张蓬[4](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钟芳剑[5](2020)在《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文中指出有关汉语工具格介词的研究成果丰富,前贤从历时与共时,跨语言对比,个案研究等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然而,从整体来看,前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一类词或单个介词的研究,不成系统,迄今为止还未有人从语法化角度对工具格介词的来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所以,本文从语法化角度,旨在对介词范畴中的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探寻语义演变路径及演变规律。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工具格与工具格介词已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工具格和工具格介词的界定,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研究理论和方法,最后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研究的重点部分。本文根据工具格介词语义来源的不同,将其主要分别五类。第二章论述“伴随——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有“以、连、共、和、同、与、给、跟”等,此类介词的语义演变模式为“伴随介词>工具介词”。主要探讨了工具格介词“以”的来源及发展,“以”由“率领、带领”义动词在连动式中语法化为伴随介词,再由伴随介词发展成为工具介词。由于“以”的宾语范围不断扩大,扩展出方式介词、材料介词、凭借介词、依据介词及原因介词功能。第三章“使用——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有“用、着(着)、使”;此类介词由表“使用”义的动词在连动式的句法环境中直接产生出工具格介词功能。主要论述了“用、着(着)”,二者虚化为工具介词的时间不同,介引的语义功能也有多寡之分,“用”发展至现代汉语中成为工具格标记,“着(着)”在清代已不用作工具格介词。第四章是“持拿——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把、将、持、捉、拿、取”等,此类介词在隐喻机制作用下概念化为“持、拿”义,后虚化为工具格介词。主要讨论了“把、将”,二词的发展轨迹相似。“把”在五代时具有工具、材料、方式三种语义功能,宋元时期,在特殊语境中扩展出凭借介词功能,由于宾语的次类不同抽象出依据介词功能。“将”没有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且二词在明清时期表处置的功能占优势,“把”不用作工具格介词,“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成语。第五章是“依靠、依凭——工具”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依、据、凭、靠、因、乘、凭依、凭借、凭着、凭仗、依据、依着、依缘、仗(杖)、倚仗、借、恃、凭恃、趁”等。此类介词主要虚化为凭借或依据介词,“依”最初为依据介词,后扩展出凭借介词功能;“凭”为凭借介词,后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二词与持续体标记“着”凝结成复音工具格介词,“依着”与“凭着”功能单一。第六章是“随行/顺行——工具”,主要介词“从、由、随、如;循、循着、缘、遵、遵循”等,由随行义到工具义的介词,“从”与其余工具介词的发展不太一样,是先语法化为表经由义的处所介词,由于工具成分发展为逻辑上的事理关系,从而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功能单一只用作依据介词。周代,“由”特殊句法环境中虚化为依据介词,战国时期,扩展出方式介词功能,两汉时期又扩展出原因介词。由顺行义到工具义的介词,经历了表“顺行”义的动词在连动式中虚化为方式介词或依据介词的过程,主要探讨了“遵、循”。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来源于五种不同语义的工具格介词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张炜琼[6](2020)在《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以《近代汉语词典》中的四字格语词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来源、语音、词形、语法和历时发展五个方面对近代汉语四字格进行了多角度研究。第一,近代汉语四字格来源分析。定量统计表明,近代汉语四字格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多的,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多出自文学性语料。第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音分析。在声调上,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平仄搭配具有明显的和谐性,且存在平起仄收的发展趋势;在声韵上,近代汉语四字格呈回环复沓的特点。第三,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词形分析。主要对三类四字格进行描写:(1)叠字四字格,包括单叠和双叠两大类,共有8种叠字方式;(2)嵌字四字格,可分为双框双项型和单项/单框型两类,共计52种嵌字方式;(3)同义异形四字格,包括同序异素和同素异序两种情况,共计360组。第四,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法分析。结构关系方面,近代汉语四字格内部可容纳多种语法结构,以联合结构为强势结构,显示出强烈的对称性;在句法功能方面,近代汉语四字格既能入句充当句子的的各种语法成分,还能独立成句充当分句,位置十分自由灵活。第五,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发展与成因分析。根据CCL探讨了近代汉语四字格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发现近代汉语四字格的使用率和产生率成反比,消亡率和产生率成正比;并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心理认知及语言系统等语言内外部因素分析了四字格的形成原因。

柳成荫[7](2020)在《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优化教学策略研究 ——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实践审视》文中研究表明新课标将“审美鉴赏与创造”列为四个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对语文教学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名着导读教学以具体的文学文本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具有得天独厚的美育优势,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一线教师在名着导读教学中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笔者将对两者关系及名着导读优化教学策略进行研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审视当前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并提出初中名着导读优化教学策略。全文除引言外共有四章。引言主要对论文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本文创新之处逐一做了交代。第一章主要内容为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初中名着导读教学概述。通过阐述审美鉴赏与创造和名着导读教学的概念、分析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和名着导读教学的相互关系、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理论依据,进一步明确在初中名着导读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必要性。第二章是现状研究和原因分析。发放问卷并进行数据整理,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视角,分别从“审美体验”、“审美评鉴”、“审美创造”三个维度,了解学生名着阅读及名着导读教学的现状和分析导致该问题的原因。第三章是策略研究。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根据审美鉴赏与创造内涵解释,结合初中生名着阅读及名着导读教学的具体情况,从“审美体验”、“审美评鉴”、“审美创造”三个维度对初中名着导读教学提出策略。提出引导学生“爱读”,丰富审美体验力;指导学生“品评”,提升审美评鉴力;引领学生“阐发”,培养审美创造力等策略。旨在名着导读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第四章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初中名着导读优化教学案例分析。分别从“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审美鉴赏能力训练”、“审美创造能力提升”三个环节安排教学,进一步明晰第三章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陈改艳[8](2020)在《中学语文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里面的中国古代小说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是小说教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中学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完全指向学生的阅读需求。针对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展开研究,能够为教师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提供支撑。本研究从语文教学内容、小说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教学、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五个方面论述了前人的成果,依据李海林构建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和王荣生选文分类理论中的定篇理论建构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学内容体系,选择能够体现学段特点的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中国古代小说,搜集知网等数据库中的全部课例和实际课堂、教案书中的部分课例分析教师是否呈现了应该有的教学内容。研究发现确定中国古代小说应该有的教学内容首先要确定它定篇的教学功能,知道中国古代小说本身的蕴涵就是它的教学内容。其次要选择审美的阅读方式,通过解读感受作品反映的社会人生和民族文化,通过鉴赏提升文学素养。最后,梳理课标和教科书规定的教学内容,明确中国古代小说应该有的教学内容。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能够按照选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内容,部分老师的教学内容存在问题。问题可以分为四类:偏重文本内容,轻视深层内涵;偏重创作技巧,轻视审美体验;偏重课堂生成,轻视定篇要求;偏重单篇解读,较少指向原着。教师背景知识不够全面是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缺失鉴赏知识导致浅表化的解读文本,缺失文学理论知识会忽视审美的本质特点,缺失教学理论知识会混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缺失语文学科理论知识导致选文教学功能的误判。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守住中国古代小说审美的特点,要依据相关学者的权威解说和课标、教科书的要求落实一致性原则,要根据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课堂生成随时调整体现动态性原则,要根据学段、学情选择不同内容以实现差异性原则。教师要在学习古代小说评点理论和掌握专家学者权威见解的过程中把握古代小说的原生价值,要在研读课标、教科书和分析学生学习起点、终点、难点的过程中明确古代小说的教学要求,要关联原着拓展指向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定篇的要求分析预设和生成的具体关系。也就是说,把中国古代小说作为定篇类选文展开教学,既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中国古代小说的原生价值,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朱福妹[9](2020)在《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演化语言学视野下,结合前贤关于汉语典型体范畴的研究成果,从三类研究现状(汉语典型体标记、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为介词词内成分和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为话语标记内部成分)对汉语典型体标记进行研究。考证过程中,密切关注当代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力图应用大量切实可行的前沿理论来解决汉语体范畴中的实际问题。首先,根据汉语小句整合的实际情况,构建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及其观察窗口。界面看作是各种语言范畴和语言成分的输入输出的汇总之地,简言之,也就是词汇化与语法化互动的句法环境。因此,我们进一步构建观察窗口,从小句合并的进程中去发现哪类句式是语言成分容易发生质变的句法环境。小句合并的源头为各个分立的小句,即流水句,继而演化为关系句、紧缩式,其中连动式是至关重要的界面,上承紧缩式,又演化为动补式。其次,在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对汉语典型体标记追本溯源。因“着”和“过”演化路径复杂,且与前人研究颇多争议,因此各单立一节。“了”的前人研究最为全面和系统,直接结合前人成果和“着”和“过”进行横向比较。逐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源动词“着”的两条演变路径:结果体“着zháo”和持续体“着zhe”。结果体“着zháo”为情状体,在“V着O/L”结构中语义侧重于表结果的达成,因此演化为词汇体。典型体标记“着持续体”产生的原因:语义方面,源动词“着”语义核心指实体A的一面和实体B的一面相接触,且句中“着”与其前后组成成分语义关系疏离。句法方面,连动式“V着”结构在“同形生成”和“互补删除”原则的作用下,形成“V着+PP处所”和“PP处所+V着”这两种可选句法槽,并且“PP处所+V着”结构符合整个语言系统的动态发展,在双小句结构简化过程中,“着”发生重新分析,可以理解为持续体标记。(二)考察了源动词“过”的意义,表示主体对象经过的一个空间段,并不包含起点、终点,也不包括明确的方向,隐含的“方向”义完全由句中主体所在的路径决定。因此,“过”应归为位移或路径动词,并且“过”属于最简义位移动词。继而解释了连动式中“V过”成为优势语序的原因。(三)结合前沿理论中体系统的三个层次:动词的行为类型、词汇体和语法体。将汉语典型体标记“着、了、过”予以定性:第一层:动词的行为类型(aktionsart),“着、了、过”符合意义简化性特征,易于发生语法化。第二层:情状体(词汇体)“着结果体”,“V着O/L”句法结构共同表结果的达成。第三层:句子体(语法体)“着持续体、了、过”。三者存在共性,均为句子体(语法体),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论述:第一步,将句子体“着持续体、了、过”进行横向比较,比较出“着持续体”的特异性,推断出“了、过”均为“完结体”;第二步,将同为完结体的“了、过”进行横向比较,“过”和“了”分别进入了“(过程)完结体阶段、(过程)新完成体阶段、(过程)老完成体阶段、(经历全程)完整体阶段”和“(结点)完结体阶段、(结点)新完成体阶段、(结点)老完成体阶段、(结点)完整体阶段”。第三步,最终揭示“过”和“了”在演化阶段中仍有不同表现和本质差异,得出“过”不具备成为词内成分和话语标记内部成分的根本原因。再次,考察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的“X着/了”类双音介词产生。首先,考证了“X了”类双音介词的产生:“X”所在句子及物性强弱揭示了“X”的语法化路径,继而考证“X了”产生的动因是词汇化界面的义项专一化和韵律方面的需求。其次,考证了“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揭示“X”在语法化界面中,源动词通过相似域之间的隐喻投射,确立了其介词性质;继而考证“X着”类双音介词产生的动因与“着”的背景化特质有关,同时也是词汇化界面的义项专一化和韵律方面的需求。最后,考察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X着/了”类话语标记的产生。“X着/了”类因源义的“自发性”和意义的“非限制性”,在嵌语语法的征派提取机制作用下,演化为具备意义的程序性,表话轮结束的话语衔接标记,并且“X了”类还进一步演化为具备可表言者主观评价的意义功能(表言者姿态)的功能,开启新话轮的演化程度较高话语标记。

袁耀辉[10](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二、从语言的角度看《儒林外史》的作者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语言的角度看《儒林外史》的作者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和语料选取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5 研究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中国古典名着及其改写本
        2.2.1 中国古典名着的研究
        2.2.2 中国古典名着改写本的研究
    2.3 易读度
        2.3.1 传统易读度研究
        2.3.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
    2.4 语篇功能
        2.4.1 语篇功能理论的建立
        2.4.2 语篇功能理论的发展
        2.4.3 语篇功能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语篇功能的表征系统:组篇系统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
        3.2.1 系统的思想
        3.2.2 功能的思想
        3.2.3 层次的思想
        3.2.4 语篇的思想
        3.2.5 语境的思想
        3.2.6 适用的思想
    3.3 组篇系统的层次性
    3.4 互文
        3.4.1 语篇间互文
        3.4.2 语篇内互文
    3.5 主位
        3.5.1 小句的类型及其主位
        3.5.2 多重主位
        3.5.3 超主位和宏观主位
        3.5.4 主位推进模式
    3.6 信息
    3.7 衔接
        3.7.1 及物性
        3.7.2 语气
        3.7.3 时态和语态
        3.7.4 指称
        3.7.5 替代和省略
        3.7.6 连接
        3.7.7 重复和搭配
    3.8 小结
第四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互文方式对比
    4.1 引言
    4.2 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1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2 原着及其改写本与其他语篇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3 语篇内互文方式对比
        4.3.1 词句互文对比
        4.3.2 正副文本互文对比
        4.3.3 图文互文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主位和信息对比
    5.1 引言
    5.2 主位系统对比
        5.2.1 小句主述结构对比
        5.2.2 语篇主位系统对比
    5.3 信息系统对比
        5.3.1 信息结构对比
        5.3.2 信息单位的意义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衔接手段对比
    6.1 引言
    6.2 及物性对比
    6.3 语气对比
    6.4 时态和语态对比
        6.4.1 时态对比
        6.4.2 语态对比
    6.5 指称对比
        6.5.1 指称类型及密度对比
        6.5.2 指称衔接纽带及衔接链对比
    6.6 替代和省略对比
        6.6.1 替代对比
        6.6.2 省略对比
    6.7 连接对比
    6.8 重复和搭配对比
        6.8.1 重复对比
        6.8.2 搭配对比
    6.9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引言
    7.2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功能对比
        7.2.1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
        7.2.2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和易读度的关系
    7.3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差异的原因
        7.3.1 语境对语篇生成的制约
        7.3.2 语境对改写本的影响
    7.4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研究的启示
        7.4.1 古典名着改写的原则
        7.4.2 在阅读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引言
    8.2 研究发现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三国演义》原着与改写本的部分语料
    附录2 英汉人名对照表
    附录3 英汉术语对照表

(3)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养生理论概述
    1 明清以前养生理论概述
        1.1 上古秦汉时期养生理论
        1.2 魏晋隋唐时期养生理论
        1.3 两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
    2 明清养生理论概述
        2.1 明清养生理论形成背景
        2.2 明清养生理论概况
        2.3 明清养生学特点
第二部分 明清小说戏曲概述
    1 明清小说戏曲概况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背景
        2.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介绍
        2.2 小结
第三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的关联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哲学思维的相通性
        1.1 天人合一
        1.2 阴阳学说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社会功能的相通性
        2.1 以文养身
        2.2 以戏代药
第四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1.1 饮食养生
        1.2 医药养生
        1.3 茶酒养生
        1.4 节欲养生
        1.5 情志养生
        1.6 运动养生
        1.7 节令习俗养生
        1.8 人生箴言养生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2.1 明清涉医小说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2.2 明清涉医戏曲所反映的养生文化状况
第五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之比较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之异同
        1.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相同之处
        1.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不同之处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优劣之处
        2.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可取之处
        2.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不合理之处
第六部分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1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当代价值
        1.1 饮食养生——素食营养补元气,粥汤美味益健康
        1.2 医药养生——女性保健重常识,医学美容贵天然
        1.3 茶酒养生——常饮香茗醒胃脾,适量饮酒行血气
        1.4 节欲养生——清心寡欲养真气,养精蓄锐利安康
        1.5 情志养生——情志平和益身心,七情过激伤五脏
        1.6 运动养生——舒筋活络调气血,适度运动平阴阳
        1.7 节令习俗养生——传统佳节添喜庆,节令养生迎吉祥
    2 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启示
        2.1 为现代社会养生提供范式
        2.2 为养生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2.3 为养生文化传承与创新开拓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三、从“文学”到“文章”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一、符合选文标准
        二、具有教学价值
        三、文化斗争需要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后记

(5)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与虚词专着或词典相关研究
        1.2.2 工具格介词的相关研究
        1.2.3 对具体工具格介词的相关研究
    1.3 工具格的界定与工具格介词
        1.3.1 工具格的界定
        1.3.2 工具格介词的界定
        1.3.3 工具格介词功能扩展的区分
    1.4 研究对象、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5.1 研究理论
        1.5.2 研究方法
        1.5.3 语料来源
2 伴随到工具
    2.1 “以”的来源
        2.1.1 “伴随——工具——材料”
        2.1.2 “工具——方式”
        2.1.3 “工具——凭借——依据”
        2.1.4 “工具——凭借——原因”
    2.2 “以”的发展
        2.2.1 春秋时期至汉代
        2.2.2 魏晋至明清时期
    2.3 小结
3 使用到工具
    3.1 “用”的来源及发展
        3.1.1 “用”的来源
        3.1.2 “用”的发展
        3.1.3 小结
    3.2 “着(着)”的来源及发展
        3.2.1 “着(着)”的来源
        3.2.2 “着(着)”的发展
        3.2.3 小结
4 持拿到工具
    4.1 “将”的来源及发展
        4.1.1 “将”的来源
        4.1.2 “将”的发展
        4.1.3 小结
    4.2 “把”的来源及发展
        4.2.1 “把”的来源
        4.2.2 “把”的发展
        4.2.3 小结
5 依靠/依凭到工具
    5.1 “依”的来源及发展
        5.1.1 “依”的来源
        5.1.2 “依”的发展
        5.1.3 小结
    5.2 “凭”的来源及发展
        5.2.1 “凭”的来源
        5.2.2 “凭”的发展
        5.2.3 小结
    5.3 复音介词“依/凭着”的来源及发展
        5.3.1 “依着”的来源及发展
        5.3.2 “凭着”的来源及发展
6 随行/顺行到工具
    6.1 随行到工具
        6.1.1 “从”的来源及发展
        6.1.2 “由”的来源及发展
    6.2 顺行到工具
        6.2.1 “遵”的来源及发展
        6.2.2 “循”的来源及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四字格的定名及判定标准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概况
    第一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料及来源
        一、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的语料问题
        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来源概况
    第二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来源的具体描写
        一、唐五代时期的四字格
        二、宋金时期的四字格
        三、元明时期的四字格
        四、清代的四字格
第二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音结构
    第一节 声调特点
        一、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流音变情况
        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平仄特点
    第二节 声韵特点
        一、双声
        二、叠韵
        三、叠音
        四、综合
第三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词形特点
    第一节 叠字四字格
        一、双叠(157)
        二、单叠(222)
    第二节 嵌字四字格
    第三节 同义异形四字格
        一、同序异素
        二、同素异序
        三、小结
第四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
    第一节 四字格的结构关系
        一、附加结构
        二、重叠结构
        三、联合结构
        四、主谓结构
        五、动宾结构
        六、偏正结构
        七、动补结构
        八、连谓结构
        九、兼语结构
        十、“的”字结构
        十一、其他结构
        十二、小结
    第二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结构的对称性特点
        一、主谓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二、偏正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三、动宾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四、小结
    第三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一、充当主语
        二、充当谓语
        三、充当宾语
        四、充当定语
        五、充当状语
        六、充当中心语
        七、充当补语
        八、作分句
第五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及成因
    第一节 近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四字格的形成原因
        一、历史文化的选择
        二、社会发展的选择
        三、认知心理的选择
        四、语言系统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优化教学策略研究 ——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实践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初中名着导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审美鉴赏与创造和名着导读教学的概念解读
        一、语文核心素养和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二、名着与名着导读教学
    第二节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和名着导读教学的相互关系
        一、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是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二、初中名着导读教学是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理论依据
        一、中国美育传统
        二、接受美学理论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章 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名着导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现状分析
        一、审美体验力不佳
        二、审美评鉴力不够
        三、审美创造力不足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缺乏丰富的审美感知体验
        二、缺乏深度的审美鉴赏思维
        三、缺乏有效的审美创造方法指导
第三章 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初中名着导读优化教学策略
    第一节 多层次引导学生“爱读”,丰富审美体验力
        一、教学增趣,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二、超脱功利,塑造虚静审美心境
        三、潜移默化,培养健康积极审美情趣
    第二节 多方位指导学生“品评”,提升审美评鉴力
        一、聚焦文本言语形式,撷取作品语言精华
        二、秉持深度审美思维,探究文本精神内核
    第三节 多角度引领学生“阐发”,培养审美创造力
        一、借鉴表达技巧,提高审美创造语言表达水平
        二、利用文本补白,加强学生审美创造实践
        三、创新评价方式,激励审美创造热情
第四章 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初中名着导读优化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审美体验能力培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教学案例
    第二节 审美鉴赏能力训练,《骆驼祥子》“专题探究”教学案例
    第三节 审美创造能力提升,《骆驼祥子》“仿写创作”教学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学语文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依据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 相关概念及界定
        1.4.1 中国古代小说
        1.4.2 教学内容
        1.4.3 中学语文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
2 研究综述
    2.1 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综述
        2.1.1 语文教学内容的内涵
        2.1.2 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要素
    2.2 小说教学内容的研究综述
        2.2.1 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2.2.2 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2.3 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综述
        2.3.1 发展历程
        2.3.2 具体类别
    2.4 中国古代小说教学的研究综述
    2.5 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的研究综述
    2.6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3 中学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学内容
    3.1 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3.1.1 确定定篇的教学功能
        3.1.2 选择审美的阅读方式
    3.2 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的具体呈现
        3.2.1 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
        3.2.2 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
        3.2.3 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
    3.3 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的独特价值
4 中国古代小说课例中教学内容的分析
    4.1 《智取生辰纲》课例中教学内容的分析
        4.1.1 教学内容梳理
        4.1.2 存在问题分析
        4.1.3 优秀经验总结
    4.2 《范进中举》课例中教学内容的分析
        4.2.1 教学内容梳理
        4.2.2 存在问题分析
        4.2.3 优秀经验总结
    4.3 《林黛玉进贾府》课例中教学内容的分析
        4.3.1 教学内容梳理
        4.3.2 存在问题分析
        4.3.3 优秀经验总结
    4.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例中教学内容的分析
        4.4.1 教学内容梳理
        4.4.2 存在问题分析
        4.4.3 优秀经验总结
    4.5 《情真意切释猜嫌》课例中教学内容的分析
        4.5.1 教学内容梳理
        4.5.2 存在问题分析
        4.5.3 优秀经验总结
    4.6 背后原因探析
5 确定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
    5.1 基本原则
        5.1.1 守住审美性
        5.1.2 遵循一致性
        5.1.3 落实动态性
        5.1.4 尊重差异性
    5.2 主要方法
        5.2.1 把握古代小说原生价值
        5.2.2 明确古代小说教学要求
        5.2.3 关联原着延伸教学内容
        5.2.4 分析预设生成具体关系
结论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后记

(9)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理论基础
        1.1.1 选题缘起
        1.1.2 理论基础
    1.2 研究现状
        1.2.1 体标记“着”的研究现状
        1.2.2 体标记“过”的研究现状
        1.2.3 体标记“了”的研究现状
        1.2.4 演化为介词词内成分的研究现状
        1.2.5 演化为话语标记内部成分的研究现状
        1.2.6 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第2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
    2.1 什么是界面
    2.2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确立
        2.2.1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互动关系
        2.2.2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观察窗口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溯源与定性
    3.1 体标记“着”的产生
        3.1.1 源动词“着”的功能
        3.1.2 结果体“着1”的产生
        3.1.3 持续体“着2”的产生
        3.1.4 体标记“着”的总结
    3.2 体标记“过”
        3.2.1 源动词“过”的功能
        3.2.2 空间运动事件中“过”的词汇化模式
    3.3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的“过、着、了”比较
        3.3.1 词汇化界面:从连动式到动补式
        3.3.2 语法化界面:典型体标记的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发展之一——“X着/了”类双音介词
    4.1 “X了”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4.1.1 “为了”的产生
        4.1.2 “除了”的产生
    4.2 “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4.2.1 语法化界面:“X”的性质
        4.2.2 词汇化界面:“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发展之二——“X着/了”类话语标记
    5.1 嵌语和话语标记
        5.1.1 何谓“嵌语”?
        5.1.2 何谓“话语标记”?
    5.2 “X了”类话语标记
        5.2.1 “X”的语法化
        5.2.2 “X了”的词汇化
        5.2.3 “X了”的语法化
        5.2.4 “X了”类话语标记总结
    5.3 “X着”类话语标记
        5.3.1 “X”的语法化
        5.3.2 “X着”的词汇化
        5.3.3 话语标记“X着”的产生
        5.3.4 “X着”类话语标记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典型体标记“着、了、过”的共性与差异
    6.2 “着/了”的进一步发展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从语言的角度看《儒林外史》的作者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儒林外史》死亡情节及生命观研究[D]. 许坤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D]. 郭笑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明清涉医小说戏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研究[D]. 魏丽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D]. 钟芳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D]. 张炜琼.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优化教学策略研究 ——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实践审视[D]. 柳成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学语文中国古代小说教学内容研究[D]. 陈改艳.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D]. 朱福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从语言的角度看“外交学院”的作者身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