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法整复背夹板外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梁喜章[1](2017)在《三期药枕联合练功治疗单纯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中医治疗骨折三期辨证论治思维制作药枕,评估该药枕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清远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患者7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三期药枕配合练功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垫枕配合练功治疗;于入院时、治疗1周、1个月及6个月后按照VAS评分观测患者腰背痛疼痛情况;于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6个月后参照中文版ODI评分评估患者生活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螺旋CT扫描伤椎,比较分析治疗前后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AVH)及伤椎节段椎管容积(VCV)变化情况;6个月后进行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1周、1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与1个月时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6个月后第三四分位数值高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治疗1周、6个月时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1个月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认为观察组在早期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并能维持较长疗效。2.治疗1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ODI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与1个月时ODI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ODI评分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时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认为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生活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1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Cobb’s角与入院时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与1个月时Cobb’s角比较,两组患者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Cobb’s角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认为观察组在恢复脊柱正常曲度优于对照组。4.治疗1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AVH与入院时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与1个月时AVH比较,两组患者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AVH比较,治疗1个月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6个月后存在统计学差异,同时对比这两个时间节点伤椎前缘高度,观察组伤椎高度丢失率为10%,对照组丢失率为33.3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认为两组在早期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效果相当,但是随着后期患者下地负重,观察组在维持椎体高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治疗1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VCV与入院时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与1个月时VCV比较,两组患者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VCV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认为观察组在恢复伤椎节段椎管容积方面优于对照组。6.总有效率评定,观察组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3.33%),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中药三期药枕配合练功的治疗方法优于普通垫枕配合练功的治疗方法。结论:垫枕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减轻胸腰段屈曲型骨折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改善患者生活功能,同时能恢复伤椎高度、Cobb’s角和脊柱正常曲度;本研究目通过临床随机对照方法得出,三期药枕相对普通垫枕治疗效果更佳,尤其是在缓解早期腰背部疼痛、改善生活功能、恢复脊柱正常曲度和椎管容积,以及维持伤椎高度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张彦东,郝志英[2](2017)在《不同保守方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不同保守方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6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胸腰部垫枕+功能锻炼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中药治疗比较,应用中药复元活血汤+胸腰部垫枕+功能锻炼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曾超宇,李锦润,肖胜捷,王洪,孙昂阳,罗小东[3](2013)在《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同方法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进展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中20例采用持续床边牵引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20例使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2)。比较各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1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2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结论: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辅助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雷杰[4](2013)在《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配合中药治疗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运用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及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机理。研究方法:选取湖北省中医院骨科自2010年10月-2012年4月采用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以及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的保守疗法治疗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64例,并随机将之分为配合中药组及未用中药组,进行对照分析,并定期随访,根据VAS疼痛评分标准等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本组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0-18个月,平均15.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保守治疗在止痛、恢复椎体高度及降低Cobb角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在疼痛缓解方面,配合中药组在受伤后早期治疗1周后疼痛缓解疗效优于未用中药组,受伤后1月、3月及最终随访无明显差异;在恢复椎体高度及降低Cobb角方面,配合中药组及未用中药组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性。研究结论:采用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的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腰椎椎体中单个椎体骨折的保守治疗常规方案。对于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的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运用中进一步推广。
薛远亮[5](2011)在《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系统整理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古今文献,总结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渊源发展和应用方法,对比分析古今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方药的运用规律,初步探讨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古代、现代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软膏、膏药、外洗、药熨和摩捈10个方剂数据库。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以上各类药物的使用频数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相应的高频药物,并对高频药物的四性、五味、归经、功用等进行频数分析,从药性理论角度分析用药的特点。将中药复方中的药物根据是否使用该药进行分类,该方若含有此药计为“1”,若无此药计为“0”,输入SPSS 17.0软件包,对全部高频药物采用组间连接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专业知识确定类的数目,选择较理想的分类。结果:各种骨折外治方法高频药物中药味以辛味、苦味、甘味为主;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归经以归肝经、脾经、心经、肾经的药物为主;多用具有活血化瘀、温里、解表、补虚、理气等功用的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的药物组合每组大多有以上各类药物组成。结论:中医骨折药物外治多用解表、理气和芳香类和辛香走窜的药物以透表达络、引药入里到达病处。药物到达体内一部分直接聚集到骨折部位以消肿止痛;另一部分刺激骨折部位周围的穴位,通过经络系统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还有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和内服药物相似作用。通过对高频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还可将骨折外治药物分为含有挥发油类、含生物碱类、含微量元素类、镇痛止痛类、镇静类、促进血肿吸收骨痂形成类、减轻炎性反应类、提高免疫类、局部麻醉类、利水消肿类、及促进凝血、止血类等新类别。
刘振华[6](2010)在《改良支具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支具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系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二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211医院骨科的住院患者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和病例排除标准,选择46例48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患者23例25处骨折,给予改良支具治疗;对照组23例23处骨折,给与一般支具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受伤部位、病程、椎体压缩率、矢状位指数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行牵引过伸按压法复位,之后给予相应支具外固定;均给予药物治疗,并进行功能锻炼:早期应用五点支撑、三点支撑及四点支撑过伸锻炼,后期用俯卧位飞燕点水法。所有病例于治疗前、手法复位后及支具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查胸腰椎侧位X光片,观察伤椎的复位率、矢状位指数;3个月后行疼痛评价、综合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统计,完成对预定观察指标.资料的收集。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种疗法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比较两种疗法的优缺点,最后作出分析和结论。结果:临床观察中两组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法复位后椎体复位率、矢状位指数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改良支具治疗后椎体复位率、矢状位指数、疼痛评价、治疗显效率方面较一般支具治疗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支具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在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中,固定牢靠,疗效肯定。有以下几个优点:①改良支具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相比改良前支具治疗能更好的恢复椎体高度。②改良支具治疗能更好的矫正后凸畸形。③改良支具治疗能更好的减轻腰背部后遗疼痛。④本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刘效敏,张俊忠[7](2009)在《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垫枕复位组(简称对照组)与过伸复位外固定组(简称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垫枕练功法,治疗组应用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所有患者均于复位前、后及愈合后记录伤椎的压缩率、复位率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压缩椎体复位率、压缩率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并适合推广应用。
张宁[8](2007)在《手法复位垫枕与AF系统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后影像学指标差异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垫枕和AF系统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后影像学相关指标的疗效差异,并加以比较分析。方法:本论文系统的回顾了祖国医学、现代医学中有关胸腰椎骨折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该类型骨折的中西医病机、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采集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40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垫枕法为主治疗(20例)和手术AF系统内固定治疗(20例),跟踪观察9个月,测量治疗前、治疗后两周、治疗后三个月、治疗后九个月(卧位椎体的前后位片及侧位片,最后一次摄立位片),分别计算椎体压缩的百分比及椎弓根间距增宽的百分比(按Willen等人所采用的公式);测量Cobb氏角,根据治疗后病变椎体畸形的恢复程度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周复查X线片,保守组与手术组在早期恢复椎体解剖结构方面,自身前后及两者之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保守组与手术组都起到了较好的复位效果,且手术AF内固定组比手法复位组效果更令人满意。两组在治疗后三个月、治疗后九个月分别与其治疗前自身对比,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在其治疗后两周与治疗后三个月自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三个月与治疗后九个月自身对比,保守组在椎体压缩百分比及椎弓根间距增宽百分比方面,两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各项指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保守治疗组在治疗三个月后开始出现椎体矫正高度再丢失,而手术治疗组在此方面则无明显变化。
李智斐,钟远鸣,周宾宾,贺启荣[9](2006)在《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武玉锦,巩聿清,魏玉美[10](2000)在《手法整复背夹板外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1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手法整复背夹板外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法整复背夹板外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三期药枕联合练功治疗单纯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西医研究现状 |
一、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概念 |
二、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发病率 |
三、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受伤机制 |
四、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治疗 |
第二节 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中医研究现状 |
一、中医病名探究 |
二、中医对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认识 |
三、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结果与讨论 |
六、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不同保守方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3)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同方法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组 |
1.2.2 对照组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配合中药治疗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
引言 |
正文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胸腰椎骨折的损失机制 |
2. 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及要求 |
3. 五点式功能锻炼作用及原理分析 |
4. 功能锻炼的具体步骤及形式 |
5. 垫枕和练功的关系 |
6. 中药内服作用原理分析 |
7. 中药外敷作用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整理与研究 |
一、闭合性骨折名称简述 |
二、骨折的病因 |
(一) 外因 |
(二) 内因 |
三、骨折病机 |
(一) 脏腑、经络病机 |
(二) 皮肉、筋骨病机 |
(三) 气血、精津病机 |
四、骨折外治辨证 |
(一) 骨折外治 |
(二) 骨折肿胀外治法 |
(三) 中医五体辨证理论 |
五、骨折中药外治的作用 |
(一) 整体作用 |
(二) 局部作用 |
(三) 综合作用 |
六、骨折中药外治方法 |
(一) 敷贴药 |
(二) 搽擦药 |
(三) 熏洗湿敷药 |
(四) 热熨药 |
七、骨折外治方药源流 |
(一) 殷商战国到秦汉时期 |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 隋唐时期 |
(四) 宋金元时期 |
(五) 明清时期 |
八、骨折中药外治的现代研究 |
(一) 骨折中药外治的优势 |
(二) 临床疗效研究 |
(三) 骨折中药外治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研究 |
(四) 经皮吸收与中药经皮给药 |
九、骨折中药外治方法作用机理研究 |
(一) 膏药作用机理研究 |
(二) 熏洗作用机理研究 |
(三) 药熨作用机理研究 |
十、活血化瘀机制研究 |
(一) 活血化瘀影响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 |
(二) 活血化瘀影响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的生成 |
(三) 活血化瘀可加速骨折早期钙盐沉积 |
(四) 活血化瘀增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数量 |
(五) 印证活血化瘀有关理论 |
第二部分 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
一、设计思路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资料与方法 |
二、统计结果 |
(一) 中药学研究(频数分析) |
(二) 组方配伍研究(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用药规律 |
(一) 性味归经功用规律 |
(二) 药物应用规律 |
二、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
(一)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 |
(二) 药物作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论文摘要 |
(6)改良支具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随机分组方法及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
1.3 治疗前基线可比性分析 |
2.诊疗标准及病例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病例排除标准 |
2.4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
3.所用材料及治疗方法 |
3.1 支具与改良支具的制作 |
3.2 治疗方法 |
3.3 药物治疗 |
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4.1 伤椎的压缩率、复位率 |
4.2 伤椎的矢状位指数(SI) |
4.3 并发症发生情况 |
4.4 疼痛评价标准 |
4.5 综合疗效评定 |
5.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两组复位率比较 |
2 两组矢状位指数比较 |
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4 疼痛评定结果比较 |
5 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比较 |
讨论 |
1.胸腰部损伤特点及生物力学浅析 |
1.1 胸腰部的解剖及损伤特点 |
1.2 胸腰部生物力学浅析 |
2.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的损伤机制 |
2.1 轴向压缩外力损伤机制 |
2.2 屈曲外力损伤机制 |
3.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的理论依据 |
4.患椎的矢状位指数与Cobbs'角的选择 |
5.改良支具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5.1 过伸复位的理论依据 |
5.2 改良支具的生物力学浅析 |
5.3 改良支具的治疗特点 |
5.4 改良支具的安全性分析 |
5.5 针对支具副作用的处理 |
6.功能锻炼的作用 |
7.改良支具的疗效分析 |
7.1 骨折复位及畸形矫正方面 |
7.2 腰背部遗留疼痛方面 |
7.3 治疗的综合疗效方面 |
8.存在不足及前景展望 |
8.1 存在问题 |
8.2 未来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纳入、排除标准: |
2.一般资料: |
3.试验设计: |
4.治疗方法: |
5.外固定架的制作: |
6.观察指标: |
(1) 压缩率及复位率: |
(2) 症状、体征计分标准: |
7.不良事件: |
结 果 |
1.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情况:结果见表2。 |
2.两组患者椎体复位率情况:结果见表3, 表4。 |
3.症状、体征计分比较:结果见表5。 |
讨 论 |
(8)手法复位垫枕与AF系统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后影像学指标差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胸腰椎骨折的研究概况 |
2. 现代医学对胸腰椎骨折的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统计结果分析 |
2. 关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
3. 手法复位治疗的注意点 |
4. 有关功能锻炼问题 |
5. 腰椎骨折治疗的并发症问题 |
6. 有关椎体高度矫正丢失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9)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椎体复位 |
1.1 手法整复 |
1.2 腰部垫枕 |
2 中药口服治疗 |
3 中医外治法 |
4 功能锻炼 |
5 小 结 |
(10)手法整复背夹板外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2.1 整复方法 |
2.2 复位时间 |
2.3 术后处理 |
3 治疗效果 |
4 讨 论 |
四、手法整复背夹板外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期药枕联合练功治疗单纯胸腰段屈曲型骨折的临床研究[D]. 梁喜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2]不同保守方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分析[J]. 张彦东,郝志英.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04)
- [3]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同方法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J]. 曾超宇,李锦润,肖胜捷,王洪,孙昂阳,罗小东. 中国医学创新, 2013(36)
- [4]五点支撑式功能锻炼配合中药治疗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D]. 雷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5)
- [5]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D]. 薛远亮.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6]改良支具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D]. 刘振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3)
- [7]过伸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 刘效敏,张俊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7)
- [8]手法复位垫枕与AF系统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后影像学指标差异的分析[D]. 张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 [9]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研究进展[J]. 李智斐,钟远鸣,周宾宾,贺启荣.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04)
- [10]手法整复背夹板外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1例报告[J]. 武玉锦,巩聿清,魏玉美. 中医正骨, 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