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创新,推动食品冷藏链进一步发展——记《发展上海食品冷藏链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宫毅[1](2020)在《基于HACCP体系的果蔬类产品冷链物流分析 ——以N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市场的流通状态和技术水平逐渐成为一个地区或企业整体经济实力的体现。冷链物流作为食品安全链条上一个关键的节点,其整个流程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保障果蔬类农产品在流通中的质量安全,降低损腐率,是提高农业市场经济利润的重要部分,也是如今果蔬类农产品市场流通在食品安全方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在全国复制推广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及全程农产品冷链流通链条。将新科技、新理念融入互联网思维,更好的服务市场及满足消费者需求。开发适合农产品大流通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新平台,助推农批市场转型升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以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点)管理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过程为监控对象,分析其中的显着及潜在危害并提出纠偏措施。从该点切入,以N公司为例,借助SWOT分析方法,深入剖析N公司在冷链运输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选择合理战略措施,以HACCP为技术指导,对N公司果蔬类冷链物流发展进行标准化体系构建,以N公司所种植黄瓜冷运过程为例,对比两年度同期,标准化前后黄瓜的损腐率,证明该套标准确实达到降低黄瓜损耗率的效果。总结国内发展成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成功经验,结合N公司自身特点和战略,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提出建议N公司借鉴成功企业的销售模式和经营理念,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最后对N公司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经完善后,N公司的标准化运作体系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将为中小型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及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赵晓晓[2](2020)在《基于MAP和蓄冷包装的草莓和杨梅保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调和冷链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果蔬贮运保鲜措施,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研究了改变气体包装(MAP)与蓄冷包装组合,以及托盘覆膜包装对草莓和杨梅果实的保鲜作用和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易腐果蔬物流配送的包装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参考。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改变气体包装(MAP)、蓄冷相变材料(PCM)和发泡聚苯乙烯(EPS)包装箱的低温和气调相结合的包装系统,用于生鲜草莓的贮藏保鲜试验。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的草莓采收季节,测定了草莓包装箱内气体成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以及草莓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泽、质地、呼吸速率、电解质渗漏率和外观的变化。MAP结合蓄冷包装明显抑制草莓果实失重和电解质渗漏,MAP结合蓄冷包装和对照组的相对电导率分别为49.41%和53.62%(10℃,4 d),48.04%和51.09%(20℃,2 d)。。MAP与蓄冷包装组合对保持草莓的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呼吸速率均有明显的效果,感官评分为7.53(10℃,4 d)和8.20(20℃,2 d)。当环境温度无法控制时,这种简易气调和蓄冷包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生鲜草莓的快递和配送。零售包装在维持水果的货架品质和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了4±1℃下8 d贮藏期间草莓托盘覆膜包装的作用效果,包括包装内部气体成分、果实生理、品质和微生物生长情况。托盘覆膜的零售包装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草莓的失重、果实软化、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研究的4种薄膜中,透气性适中的聚乙烯薄膜,其托盘包装的气体平衡水平为13.6-15.5%O2和4.5-4.3%CO2,且表现出良好的感官品质,感官评分为7.60,对照组仅为5.80,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杨梅预冷后,采用聚乙烯(PE)塑料袋MAP、PCM蓄冷和EPS泡沫箱组合包装,研究模拟物流配送环境条件下(30℃),杨梅包装箱内气体成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以及杨梅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地、电导率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组合包装的杨梅果实失重率和电解质渗漏率较低,对保持杨梅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感官品质均有明显的效果,常温下36 h仍具有良好的商品性。
廖晶[3](2019)在《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我国冷链物流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适应生鲜农产品的大规模流通,有助于满足居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物流环节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的外部效应。具体而言,评价了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的外部效应。进而揭示了这些外部效应对社会、消费者和政府的影响。进一步发挥冷链物流的优势效应,为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保障、为政府扶持该产业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国内外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运用定量的方法建立了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的综合评价模型。(2)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现状和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总体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产业的外部效应,并详细分析了其对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产业的积极影响。增加农民的生产和收入,稳定南方特色水果的市场价格,保证南方特色水果的安全,减少南方特色水果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节约耕地。(3)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资源效应、环境效应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的外部效应,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法,构建了我国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评价指标及计算模型。(4)对广东荔枝冷链物流外部效应及全程冷链物流碳足迹优化进行算例分析。其中通过对外部效应系数的计算,结果发现,食品安全效应系数最大,即该指标的正外部效应最显着,其次为农民增产增收效应、节省耕地效应以及稳定市场物价,其中减少碳排放效应相对于其他指标显着程度最低。对流通企业在普通物流供应链模式下不同的销售比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农民增收的效益随着外销比例下降而处于上升的趋势,节省耕地的效益和减少碳排放效益却随之处于下降的趋势,而稳定市场物价的趋势与整体效益的趋势一样,在15%外销情况下,外部效应值达到最高值。基于外部效应对全程冷链物流碳足迹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虽然减少碳排放这一效应指标的影响最低,但可以通过对全程冷链物流的碳足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即进一步减少全程冷链的碳足迹。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外部效应评价指标,对于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促进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刊编辑部[4](2016)在《展望未来 创新发展——走近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文中研究说明综述summarize夏季的燥热开始褪去,秋意渐渐到来。9月份的南京虽停留在夏季的末端,却是一年中最为舒服的季节。从三国时代便破土而出的石头城,到帝王先贤称之为王霸之地、虎踞龙盘,再到文人墨客笔下的秦淮风月,这座城市在演变过程中留下了浓浓的文化气息。现代的金陵城,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总统府,秦淮小吃……这些旅游加特色餐饮让这个季节的石头城的特色更加凸显开来。
郑先章,蒋立军,熊伟勇[5](2011)在《减压不冻结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1963年9月26日,美国科学家StanleyP.Burg向美国专利局提交《METHODFORSTORINGFRUIT》专利申请,1967年8月1日获美国专利局授权。开创了减压冷藏技术不冻结保鲜生鲜果蔬的历史。减压冷藏技术是公认的生鲜蔬菜、水果、鲜切花、肉禽品和水产品的不冻结贮藏、运输和货架保鲜技术。笔者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它也是生熟食品不冻结安全保藏以及生鲜切割净菜加工流通保鲜技术。本文简要叙述减压冷藏技术发展史及其保鲜、抑霉、杀虫和失水率最低的基本原理。主要以数据介绍其技术特点和独特优势。比较间断抽气型和连续抽气型两种技术类型的差异。论述减压冷藏保鲜技术与气调冷藏保鲜技术之间以及与真空预冷保鲜技术之间的实质性区别。介绍减压冷藏保鲜技术西方与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就减压冷藏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提出10点思考。文中,有一些与常被引用的资料以及流传的观点相左,并为此提供依据。
张玉勋[6](2010)在《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来源”受到空前重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冷链物流。中国百胜是中国最大的餐饮集团,分店遍布全国各个省份,食品供应需要强大的物流网络做支撑,其所经营业务的特性使得冷链物流成为其物流网络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百胜的冷链物流不仅是其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其生鲜食品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丰富其食品的品种、提高食品的品质,发展冷链物流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首先从冷链物流的相关理论入手,分别分析了国内外冷链物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国内外冷链物流,以明确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关键问题和存在的差距与优势。其次,从中国百胜冷链物流实际情况出发,介绍集团基本情况和其冷链物流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冷链物流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中国百胜冷链物流发展战略,具体包括冷链物流的战略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选择合适的战略类型、完成战略规划。最后,为保障中国百胜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分析了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本论文研究和制定了中国百胜冷链物流发展战略,对集团的长远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并对其他服务与餐饮业的中小企业有一定参考价值。
管红波[7](2010)在《食品连锁经营中的有效客户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保证人民群众生存的基本必需品。相对于生产,食品的流通比较滞后。目前,食品超市化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的零售形式,已经成为国内外商业资本追逐的热点并将掀起新一轮的竞争高潮。对于食品连锁企业(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上海某食品连锁企业),如何利用ECR(有效客户反应)高效地发掘客户需求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高效地进行店铺管理以提高企业利润,高效地新产品引进以应对变化的市场,高效的连锁扩展和ECR实施提高精细化规模经营,进而提高企业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效率,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成为食品连锁经营中日益重要的问题。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深刻把握客户需求。客户的需求是拉式供应链的源头,是推广ECR管理的起点,如何从销售数据中提取客户需求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在数据挖掘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多方法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商品销售分析,分别建立了CD模型、CA模型等多方法数据挖掘品类管理模型。CD模型首先通过聚类分析来获取商品分类,并通过决策树对聚类后的商品进行了分析,对商品的聚类知识进行了显性表征;CA模型首先通过聚类方法对商品进行分类,然后对某一类限定性商品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了类别之间的销售模式。上述模型通过多种数据挖掘方法融合,利用了不同挖掘方法的优点,更加深入的把握了客户需求和商品销售行为。2、连锁经营中,店铺是整个连锁企业的终端,尽管针对某个产品的促销是可以在所有的店铺开展,但是每个店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其销售的产品群也不同,所以对店铺的分类研究,把握店铺的销售行为将对高效促销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的第三章重点研究了店铺销售行为,提出了基于店铺销售行为的分类方法FCBA,该方法基于关联规则技术,通过两两比较店铺的关联规则巧妙的建立相似矩阵,进而采用模糊聚类进行了店铺分类。FCBA方法使得店铺分类方法得到了扩展,由此展开了店铺销售行为学的研究。3、新产品引进是连锁超市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效的新品引进,可以降低新品引进的成本,提高产品引进的成功率,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本文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建立了新品引进模型,该模型能从历史的角度对新品引进进行预测,尽量选择合适的产品,合适的门店和合适的引进方法,提高新品引进成功率,提高ECR的管理效率。基于案例推理的新产品引进模型研究中,着重探索了采用粗糙集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案例的匹配,建立了基于案例推理的新品引进模型EPI-CBR,论证了粗糙集方法优于ID3方法更适用于案例匹配,最后采用遗传算法改进和提升了粗糙集方法的匹配效率,该模型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性。4、连锁企业的店铺组织方式是连锁企业扩张和管理的基础,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对店铺的相似性原理进行了剖析,测算了连锁企业的分形维,证明了连锁企业的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连锁扩张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健壮性和抗风险性,发现了连锁企业扩张中瓶颈阶段;最后提出了分形ECR的概念并对分形ECR的运作进行了构建。基于分形的连锁企业研究从原理上对连锁企业的门店扩张和管理起到了指导作用,基于分形ECR的管理将有利于连锁企业的组织和经营,有利于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数据挖掘多方法融合的品类管理模型。通过融合快速聚类、粗糙集、关联规则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各自的优点,建立了品类管理模型CA模型、CD模型和FCBA模型,可以对产品销售、客户特征、客户消费趋势和店铺分类进行高效管理,形成了对传统的品类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补充。(2)基于案例推理CBR的新产品引进模型的建立。CBR是通过案例(范例)的推理来获取有效知识从而对新问题进行求解,利用CBR来研究新产品引进并建立了新品引进模型EPI-CBR。模型中采用了粗糙集方法进行案例匹配,通过ID3和粗糙集方法的对比论证了粗糙集方法更适用于案例检索,并采用遗传算法对粗糙集方法的效率进行了优化。(3)引入分形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了食品连锁企业的分形维计算方法,从而论证了连锁企业具有分形特征。由于连锁企业具有分形特征的,建立了递推公式对连锁经营模式进行仿真研究,发现了连锁扩张的的初期瓶颈,总结出连锁经营模式的健壮性和抗风险性的原因,并构建了食品连锁企业的分形ECR的组成和运作模式。综合上述,本文选择了食品连锁企业为目标,在调查了上海某食品连锁企业现状以后,探索了ECR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多方法数据挖掘技术、案例推理、粗糙集理论、分形理论、仿真建模等理论和技术对客户需求、店铺管理、新品引进、连锁分形、分形ECR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将会对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推广ECR战略起到重要的作用。
孙璐[8](2009)在《食品行业冷链一体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鲜冷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生鲜食品由于采用常温储藏、流通、初加工、销售,损失损耗每年约上千亿元,同时落后的食品物流还给人们的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冷链物流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结合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论,本文研究了在食品行业中如何构建一体化的冷链物流。论文从我国食品冷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发展食品冷链必须要构建一体化的食品冷链物流,分析了一体化的食品冷链的特点,指出组织技术、硬件技术、信息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是构建一体化食品冷链的支撑要素。对于一体化食品冷链组织技术的研究,是在对不同的食品冷链流程分析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冷链物流上的大型生产企业、大型流通企业和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关键节点企业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并分析了以各节点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的组织模式,提出核心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联盟是食品冷链组织形态的发展趋势。在一体化食品冷链硬件技术的研究中,侧重分析了无缝衔接的关键技术:预冷技术、冷藏储存技术和冷藏运输技术,提出为了满足一体化应该采用的可行硬件技术。在信息技术的研究中,指出运用GPS、RFID等先进技术对食品进行全程监控和实现可追溯是食品冷链信息技术的核心。最后,结合物流技术,研究以共同配送为主导的食品冷链运营管理技术。此外,为了更好地发展一体化的食品冷链,本文还研究了需要的配套措施:即政府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结合HACCP对食品冷链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
韩祥民[9](2008)在《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连云港外贸冷库单一的冷冻、冷藏、贮存的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物流知识,现代冷冻、贮存运输工艺、运筹学等的相关理论。在对连云港外贸冷库中转吞吐量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连云港外贸冷库应由单一的冷冻、冷藏仓储的物流业务向现代冷链物流中心进行转变的战略规范。目的是藉此对象连云港外贸冷库这样的中转型冷库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起一定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论文首先介绍了现代物流及食品冷藏物流,藉此提出了连云港外贸冷库应以原有的冷库仓储作为依托发展自己的冷链物流。通过对连云港外贸冷库历史吞吐量调查的基础上,借助灰色模型预测连云港外贸冷库今后几年的冷藏货物吞吐量,从而推导出连云港外贸冷库以后建设冷库的规模及相应冷链设施的配置。进而指出连云港外贸冷库现代物流模式应以食品冷藏为主的第三方物流,增加其运输及报关、报检等功能,最终提出连云港外贸冷库发展冷链物流的总体规划的结论。即:实施一个转变(实施从单一的冷冻冷藏食品储存功能向冷链物流为中心的转变),发展两个中心(培育发展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和冷链信息中心),建设四大工程(建设现代的立体化冷藏仓库工程、仓储配送工程、信息化工程、人才引进与培训工程)。
姜军[10](2008)在《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举世瞩目,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水产品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不少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率先推动了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水产品质量问题也因此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瓶颈,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我国水产品的国际形象,更对水产品贸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我国水产品出口频发质量摩擦的背景下,本文以水产品冷藏供应链为切入点,从水产品冷链物流角度研究如何用六西格玛管理改进冷链物流质量以提高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进出口物流发展的状况及特征,讨论了冷链物流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将冷藏链与质量链进行整合研究,提出了在水产品进出口冷链物流中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思想的改进模式,将质量的观点、终端顾客为中心的观点贯穿于冷藏链服务流程中,以进出口水产品/物流服务组合的冷藏链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过程的数据统计测量控制和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思想,对水产品/服务组合的冷藏链进行六西格玛改进及可靠性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构建了水产品进出口冷链物流的SIPOC流程,并分析该流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忧。根据流程分析可知,员工素质、物流设备设施、作业规范、管理体制、信息系统及水产品质量安全这六个要素是影响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而运用六西格玛改进方法(DMAIC)对进出口水产品及其物流服务组合的冷藏链进行改进,重在分析每个改进阶段的主要内容——1、定义阶段流程范围的界定得出进出口水产品及其物流服务组合的冷藏链涉及水产品供应商、冷冻加工企业、运输仓储部门、销售商与终端顾客间的服务过程和具体每个节点内的产品流程,获取客户之声(VOC);2、评估阶段的识别核心流程和质量关键特性(CTQ)得出不同层次的质量需求;3、分析阶段对水产品/物流服务组合的冷藏链质量需求质量特性展开并解析;4、改进阶段研究了冷藏链中的隐蔽流程及各过程要素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5、控制阶段在上述阶段的基础上,提出对影响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各项质量因素分别加以控制和改善的对策;6、对出口鱼类产品冷链物流流程进行六西格玛DMAIC模式的应用。
二、开拓创新,推动食品冷藏链进一步发展——记《发展上海食品冷藏链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创新,推动食品冷藏链进一步发展——记《发展上海食品冷藏链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ACCP体系的果蔬类产品冷链物流分析 ——以N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产品冷链物流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于HACCP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不足之处分析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总结 |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 |
2.1.1 农产品低温保藏技术 |
2.1.2 果蔬类农产品流通特性 |
2.1.3 果蔬类农产品冷链流通基本要求 |
2.2 HACCP质量控制体系 |
2.2.1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定义和原理 |
2.2.2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优点 |
第三章 HACCP在果蔬类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实施 |
3.1 冷链物流的基本流程 |
3.2 果蔬类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3 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中危害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加工环节危害分析 |
3.3.2 储存环节危害分析 |
3.3.3 运输环节危害分析 |
3.3.4 销售环节危害分析 |
3.3.5 果蔬类产品冷链物流潜在危害因素分析 |
第四章 N公司冷链物流发展SWOT分析 |
4.1 N公司冷链物流发展的优势(STRENGTH)分析 |
4.1.1 经济实力强,业务范围广 |
4.1.2 自产自销,流通程序简化 |
4.1.3 促进农业发展,政府大力支持 |
4.2 N公司冷链物流发展的劣势(WEAKNESS)分析 |
4.2.1 冷链物流中HACCP体系尚未建立 |
4.2.2 缺乏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
4.3 N公司冷链物流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4.3.1 国家对冷链物流发展高度重视 |
4.3.2 市场前景广阔,需求量大并持续增长 |
4.3.3 新技术将创造新的机遇 |
4.4 N公司冷链物流发展的威胁(THREAT)分析 |
4.4.1 果蔬类自身的特殊性及气候限制性 |
4.4.2 行业标准不明确 |
4.5 战略分析 |
第五章 N公司基于HACCP的标准化构建 |
5.1 标准化加工 |
5.2 标准化储藏 |
5.3 标准化装卸运输 |
5.4 标准化销售 |
5.5 标准化实施 |
5.5.1 黄瓜标准化加工 |
5.5.2 黄瓜标准化贮藏 |
5.5.3 黄瓜标准化运输 |
5.5.4 黄瓜标准化销售 |
5.5.5 标准化实施效果 |
第六章 国内先进冷链物流公司发展经验分析 |
6.1 京东冷运 |
6.1.1 京东冷运简介 |
6.1.2 京东冷运发展现状 |
6.1.3 京东冷运多场景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
6.2 顺丰冷运 |
6.2.1 顺丰冷运简介 |
6.2.2 顺丰冷运发展现状 |
6.2.3 顺丰冷运质量管理体系 |
6.3 经验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行业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2)基于MAP和蓄冷包装的草莓和杨梅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蓄冷技术及其在果蔬贮藏和运输中的应用 |
1.1.1 蓄冷用于果蔬采后预冷 |
1.1.2 蓄冷用于果蔬冷链运输 |
1.1.3 蓄冷用于果蔬贮藏保鲜 |
1.1.4 蓄冷用于果蔬冷链“末端一公里” |
1.2 MAP在果蔬贮运保鲜中的应用 |
1.2.1 MAP的类型 |
1.2.2 MAP包装膜 |
1.2.3 MAP填充气体 |
1.2.4 MAP保鲜作用 |
1.3 草莓的低温和气调保鲜技术 |
1.4 杨梅的低温和气调保鲜技术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草莓的MAP和蓄冷包装保鲜技术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果实与处理 |
2.1.2 顶空气体成分、实时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 |
2.1.3 失重率和硬度测定 |
2.1.4 可溶性固形物和色泽测定 |
2.1.5 呼吸强度和相对电导率测定 |
2.1.6 感官评分 |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包装内部气体成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动态变化 |
2.2.2 果实失重率和硬度变化 |
2.2.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色泽变化 |
2.2.4 果实呼吸强度和相对电导率变化 |
2.2.5 果实感官品质 |
2.2.6 小结 |
第三章 草莓托盘覆膜保鲜技术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果实材料 |
3.1.2 托盘覆膜包装 |
3.1.3 顶空气体成分和相对湿度 |
3.1.4 果实失重率 |
3.1.5 果实硬度 |
3.1.6 果实相对电导率 |
3.1.7 果实感官评分 |
3.1.8 果实呼吸强度 |
3.1.9 果实乙烯释放量 |
3.1.10 微生物检测 |
3.1.11 果实挥发性物质 |
3.1.12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包装内的气体组分和相对湿度动态变化 |
3.2.2 果实失重率变化 |
3.2.3 果实硬度变化 |
3.2.4 相对电导率变化 |
3.2.5 果实感官品质变化 |
3.2.6 果实呼吸强度变化 |
3.2.7 乙烯释放量变化 |
3.2.8 包装对微生物的影响 |
3.2.9 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 |
3.2.10 小结 |
第四章 杨梅的MAP和蓄冷包装保鲜技术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果实和贮藏处理 |
4.1.2 包装内部气体成分、实时温度和相对湿度 |
4.1.3 果实失重率 |
4.1.4 果实硬度 |
4.1.5 果实色泽 |
4.1.6 果实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pH |
4.1.7 果实相对电导率 |
4.1.8 果实呼吸强度 |
4.1.9 果实品质评分 |
4.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包装内部气体成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动态变化 |
4.2.2 果实失重率的变化 |
4.2.3 果实硬度的变化 |
4.2.4 果实色泽的变化 |
4.2.5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和糖酸比的变化 |
4.2.6 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4.2.7 果实呼吸强度的变化 |
4.2.8 果实感官品质变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3)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研究 |
1.2.2 冷链物流外部效应相关研究 |
1.2.3 冷链物流碳足迹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 |
2.1.1 南方特色水果的相关概念 |
2.1.2 水果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 |
2.2 外部效应理论 |
2.2.1 外部效应理论的起源 |
2.2.2 外部效应的定义 |
2.2.3 外部效应的分类 |
2.3 冷链外部效应相关概念 |
2.3.1 水果冷链物流模式 |
2.3.2 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概念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分析 |
3.1 农民增产增收 |
3.2 稳定市场物价 |
3.3 保障食品安全 |
3.4 减少碳排放 |
3.5 节省耕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评价指标及计算模型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2 构建方法 |
4.2.1 评价方法分析 |
4.2.2 评价方法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指标的计算方法 |
4.3.3 评价结果的计算 |
4.3.4 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效应系数的计算 |
4.3.5 评价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冷链物流外部效应仿真分析—以荔枝为例 |
5.1 广东荔枝的基本情况 |
5.2 广东荔枝冷链物流外部效应评价 |
5.2.1 明确评价主体 |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
5.2.3 数据获取 |
5.2.4 结果计算 |
5.3 结果分析及结论 |
5.3.1 结果分析 |
5.3.2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外部效应的荔枝冷链物流碳足迹优化分析 |
6.1 背景介绍 |
6.2 碳足迹优化模型构建 |
6.2.1 碳足迹计算方法的确定 |
6.2.2 问题描述 |
6.2.3 模型假设 |
6.2.4 决策变量确定 |
6.2.5 模型构建 |
6.3 碳足迹计算 |
6.3.1 参数确定 |
6.3.2 结果分析 |
6.3.4 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发展建议 |
7.1 完善南方特色水果的销售渠道模式 |
7.2 积极推动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的发展 |
7.3 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扶持机制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R语言程序 |
附录2:MATLAB程序 |
附录3:荔枝全程冷链实验方案 |
附录4:问卷调查 |
(4)展望未来 创新发展——走近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此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仍处于初步阶段,我国果蔬、畜肉类和水产等鲜活农产品总量和产值分别已经超过10亿t和5亿元,但我国目前物流技术滞后,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比例偏低相比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果蔬95%冷链流通率和畜禽产品100%冷链流通率,我国的果蔬、肉类以及水产冷链流通率仅为5%、15%和2 3%,鲜活农产品物流过程损耗严重,每年损耗约6 800亿元,相当于约1 亿亩土地资源,可供两亿人基本生活需求。因此,保障鲜活农产品品质是关键,这也是衔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据此,国家从十年前到现在一直发布各种文件把冷链物流列为发展的重点,李克强总理在7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推进互联网+物流,鼓励发展冷链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 |
9 月—10月,是秋收的季节,一年一度的秋收可以说密切关系到所有人的衣食问题。民以食为天,也同样是许多农民劳累许久收获的季节。此次大会的召开,不仅仅对于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同时对于农民朋友而言,冷链物流行业的进步,对于农产品的保鲜工作同样带来的是一笔可观的收益,从田地到餐桌,从养殖场到厨房,冷链物流作为中间最为重要的运输环节,影响着每一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
(6)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冷链物流特征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百胜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环境分析 |
2.1 中国百胜基本情况 |
2.2 中国百胜冷链物流体系分析 |
2.2.1 冷链物流体系基本理论 |
2.2.2 冷链物流体系分析 |
2.2.3 中国百胜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
2.3 宏观环境分析 |
2.3.1 政治环境分析 |
2.3.2 经济环境分析 |
2.3.3 社会环境分析 |
2.3.4 技术环境分析 |
2.4 SWOT 分析 |
2.4.1 百胜冷链物流的发展机遇 |
2.4.2 百胜冷链物流面临的威胁 |
2.4.3 百胜冷链物流的优势 |
2.4.4 百胜冷链物流的劣势 |
第3章 中国百胜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
3.1 战略目标 |
3.1.1 中国百胜发展战略 |
3.1.2 集团冷链物流战略目标 |
3.2 市场选择与定位 |
3.2.1 冷链市场细分 |
3.2.2 集团冷链物流的市场定位 |
3.3 冷链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
3.3.1 发展型战略的几种具体形式 |
3.3.2 冷链物流发展战略 |
3.3.3 冷链物流的竞争战略 |
第4章 中国百胜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4.1 制定实施计划 |
4.2 打造强势品牌 |
4.3 提高市场化程度 |
4.4 强化基础设施 |
4.5 整合上下游关系 |
4.6 完善管理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食品连锁经营中的有效客户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食品连锁经营研究的综述 |
1.2.2 有效客户反应研究的综述 |
1.2.3 DM\CBR\分形研究的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文章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食品连锁经营中的有效客户反应 |
2.1 食品的分类和连锁经营 |
2.1.1 食品的分类 |
2.1.2 食品连锁经营 |
2.2 有效客户反应ECR |
2.2.1 ECR的定义和发展背景 |
2.2.2 ECR的目标和组成 |
2.2.3 ECR的过程 |
2.2.4 ECR的技术 |
2.2.5 品类管理的要素 |
2.3 食品连锁经营中的供应链管理 |
2.3.1 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
2.3.2 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原因 |
2.3.3 食品供应链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方法数据挖掘的品类管理模型研究 |
3.1 数据挖掘与多方法融合 |
3.1.1 数据挖掘 |
3.1.2 数据挖掘的目标和相应算法 |
3.1.3 多方法融合 |
3.2 基于多方法数据挖掘的品类管理模型框架 |
3.3 CD商品销售分类模型的实现 |
3.3.1 CD商品销售分类模型建立 |
3.3.2 K-Means聚类算法 |
3.3.3 决策树ID3 |
3.3.4 CD模型的实证分析 |
3.3.5 CD模型的可视化验证 |
3.4 基于CA的商品关联销售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单店商品关联规则的连锁店铺分类模型研究 |
4.1 店铺分类问题的提出 |
4.1.1 店铺分类问题的定义 |
4.1.2 基于关联规则的单店销售知识提取 |
4.1.3 问题 |
4.2 基于单店商品关联规则信息的模糊聚类店铺分类模型 |
4.2.1 模糊聚类 |
4.2.2 店铺相似系数和相似矩阵 |
4.2.3 FCBA模型 |
4.3 店铺分类模型FCBA的实证分析 |
4.3.1 模糊等价矩阵 |
4.3.2 聚类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BR的新产品引进管理模型研究 |
5.1 CBR的基础理论 |
5.2 ECR中的新产品引进 |
5.3 基于CBR的新品引进管理模型 |
5.4 EPI-CBR模型中案例的表征和组织 |
5.4.1 案例表征 |
5.4.2 案例组织 |
5.5 案例的检索 |
5.5.1 案例检索常用的方法 |
5.5.2 基于粗糙集的知识推理检索算法 |
5.6 案例的重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EPI-CBR模型中算法的选择和优化 |
6.1 案例检索ID3和RS的比较 |
6.1.1 ID3算法和RS的规则提取 |
6.1.2 信息熵和粗糙集的数学联系 |
6.1.3 RS作为检索方法的优势分析 |
6.1.4 两种方法的比较总结 |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粗糙集属性约简 |
6.2.1 遗传算法 |
6.2.2 基于依赖度的RS约简遗传算法 |
6.2.3 算法的问题和改进 |
6.2.4 算法总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构建食品连锁经营的分形ECR |
7.1 连锁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 |
7.1.1 连锁总部 |
7.1.2 地区分部 |
7.1.3 门店 |
7.1.4 组织结构图 |
7.2 分形理论和连锁分形维 |
7.2.1 分形和分形维 |
7.2.2 基于相似维度的连锁分形维 |
7.2.3 基于增长率的连锁分形维 |
7.3 食品连锁结构仿真分析 |
7.4 连锁企业分形ECR的构建 |
7.4.1 连锁企业分形ECR的结构 |
7.4.2 基于分形元的分形ECR构建过程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食品行业冷链一体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食品冷链现状分析 |
2.1 食品冷链的相关概念 |
2.1.1 冷链的含义 |
2.1.2 物流与食品冷链 |
2.1.3 食品冷链与冷链物流 |
2.2 食品冷链类别和作业环节 |
2.2.1 冷链产生和发展 |
2.2.2 食品冷链的类别 |
2.2.3 食品冷链的作业环节 |
2.3 食品冷链的现状 |
2.4 食品冷链现状的原因分析 |
2.4.1 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设备缺口极大 |
2.4.2 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少 |
2.4.3 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
2.4.4 食品冷链缺乏统一的标准,操作无章可循 |
2.4.5 政府及企业相关人员认识不足 |
2.5 一体化的食品冷链内涵分析 |
2.5.1 食品冷链一体化的含义 |
2.5.2 食品冷链一体化的特点 |
2.5.3 食品冷链一体化的支撑要素 |
第3章 一体化的食品冷链组织技术研究 |
3.1 食品冷链作业技术流程分析 |
3.1.1 生鲜农产品冷链流程 |
3.1.2 冷鲜肉冷链流程 |
3.1.3 乳制品冷链流程 |
3.1.4 食品冷链的一般流程分析 |
3.2 食品冷链中关键节点分析 |
3.2.1 食品冷链中的上游关键节点——大型生产企业 |
3.2.2 食品冷链中的下游关键节点——大型超市卖场 |
3.2.3 食品冷链中的另一重要节点——专业化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
3.3 食品冷链中可行组织模式分析 |
3.3.1 以大型生产企业为主导的组织模式分析 |
3.3.2 以流通企业为主导的组织模式分析 |
3.3.3 以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组织模式分析 |
3.4 食品冷链的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供应链联盟分析 |
3.4.1 供应链联盟是未来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趋势 |
3.4.2 食品冷链的供应链联盟战略分析 |
3.4.3 食品冷链供应链联盟的组织模式分析 |
3.4.4 食品冷链供应链联盟的实施分析 |
第4章 一体化食品冷链的其他关键技术研究 |
4.1 一体化食品冷链的生产硬件技术研究 |
4.1.1 预冷技术研究 |
4.1.2 冷藏储存技术研究 |
4.1.3 冷藏运输技术研究 |
4.2 一体化食品冷链信息技术的研究 |
4.2.1 建立冷链物流信息系统 |
4.2.2 完善食品冷链的信息监控技术 |
4.2.3 建立食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 |
4.3 一体化食品冷链运营管理技术的研究 |
4.3.1 响应客户需求,采用冷链食品“延迟”生产技术 |
4.3.2 推进集约化共同配送 |
4.3.3 实施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 |
4.3.4 采用货架管理技术 |
4.4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研究 |
4.4.1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特点 |
4.4.2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定位分析 |
4.4.3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运营技术研究 |
4.4.4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信息技术 |
第5章 发展食品冷链的配套措施研究 |
5.1 相关部门发展食品冷链的研究 |
5.1.1 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制定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
5.1.2 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 |
5.1.3 企业配合,多方努力推进冷链标准的执行 |
5.2 HACCP技术在食品冷链上的应用研究 |
5.2.1 HACCP的体系组成 |
5.2.2 HACCP的特点 |
5.2.3 HACCP在冷链物流环节中的应用 |
5.2.4 HACCP应用存在的问题 |
5.2.5 上海可的便利店运用HACCP案例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工程背景 |
1.2 应用价值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2 现代物流及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
2.1 现代物流及发展 |
2.1.1 物流及现代物流 |
2.1.3 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 冷链物流及发展 |
2.2.1 冷藏物流和怜链的定义 |
2.2.2 冷链物流的特点 |
2.2.3 现代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
2.3 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2.3.1 我国冷藏食品现状和发展趋势 |
2.3.2 我国冷链物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2.4 冷链的价值构成 |
2.4.1 冷链概念图 |
2.4.2 食品冷藏链的价值构成 |
3 连云港外贸冷库发展冷链物流分析 |
3.1 连云港外贸冷库发展概况 |
3.1.1 连云港外贸冷库地理位置 |
3.1.2 连云港外贸冷库发展史 |
3.2 外部资源和环境分析 |
3.2.1 货源地分析 |
3.2.2 政策环境分析 |
3.2.3 竞争环境分析 |
3.3 内部资源和环境分析 |
3.3.1 冷链硬件设施 |
3.3.2 连云港外贸冷库的组织与管理 |
3.3.3 企业文化 |
3.4 连云港外贸冷库发展现代冷链物流总体分析 |
4 连云港外贸冷库中转吞吐量预测 |
4.1 连云港外贸冷库近年吞吐量介绍 |
4.1.1 连云港外贸冷库吞吐量发展概况 |
4.1.2 连云港外贸冷库吞吐量发展的特点 |
4.2 吞吐量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
4.2.2 冷链物流系统的预测步骤 |
4.2.3 预测常用模型——灰色模型 |
4.2.4 连云港外贸冷库中转吞吐量的预测 |
4.3 连云港外贸冷库库容量规模的确定 |
5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及实施对策 |
5.1 冷链物流发展模式探讨 |
5.1.1 与生产商结盟,按条块开展冷链储存运输服务 |
5.1.2 与同业进行合作整合,开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业务 |
5.1.3 与连锁商业业态的流通商结盟,开展区域性冷链物流配送业务 |
5.1.4 自身发展为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企业 |
5.1.5 大力发展成为冷链物流服务中心 |
5.2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发展模式选择 |
5.2.1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规划的目标 |
5.2.5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规划功能 |
5.2.3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规划的必备条件 |
5.3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规划 |
5.3.1 发展冷链物流中心途径的选择 |
5.3.2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规划 |
5.4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的经营与规划建议 |
5.4.1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的经营策略 |
5.4.2 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的实施 |
6 实施效果,结论与展望 |
6.1 实施效果 |
6.2 结论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0.2.1 六西格玛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0.2.2 冷链物流的国内外发展评述 |
0.3 逻辑思路和研究框架 |
0.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 冷链物流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1.1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 |
1.1.1 六西格玛的概况和发展 |
1.1.2 六西格玛管理的理论依据 |
1.1.3 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方法和程序 |
1.2 冷链物流及相关理论 |
1.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1.2.2 冷链物流理论 |
2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
2.1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的国际地位 |
2.2 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格局 |
2.2.1 水产品生产量持续增长,出口比重低 |
2.2.2 出口市场集中,初级加工产品比重大 |
2.2.3 水产品出口价格下降,进口价格周期性上升 |
2.2.4 贸易条件恶化,质量问题突出 |
2.3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物流发展状况及特征 |
2.3.1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物流发展状况 |
2.3.2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物流特征 |
2.4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 |
2.4.1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
2.4.2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质量隐忧分析 |
3 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质量整合的六西格玛流程分析 |
3.1 进出口水产品冷藏链下的六西格玛质量研究必要性 |
3.1.1 冷藏链与质量链的整合分析 |
3.1.2 进出口水产品冷藏链实施六西格玛的必要性 |
3.2 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六西格玛流程分析 |
3.2.1 六西格玛理论的 SIPOC 流程分析 |
3.2.2 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 SIPOC 模型 |
3.2.3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SIPOC 流程中的影响因素 |
4 六西格玛DMAIC 法在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
4.1 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的 DMAIC 分析 |
4.1.1 定义阶段 |
4.1.2 评估阶段 |
4.1.3 分析阶段 |
4.1.4 改进阶段 |
4.1.5 控制阶段 |
4.2 DMAIC 法在我国出口鱼产品冷链物流流程中的改进应用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开拓创新,推动食品冷藏链进一步发展——记《发展上海食品冷藏链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ACCP体系的果蔬类产品冷链物流分析 ——以N公司为例[D]. 宫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2)
- [2]基于MAP和蓄冷包装的草莓和杨梅保鲜技术研究[D]. 赵晓晓. 浙江大学, 2020
- [3]南方特色水果冷链物流外部效应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 廖晶. 广州大学, 2019(01)
- [4]展望未来 创新发展——走近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J]. 本刊编辑部. 机电信息, 2016(31)
- [5]减压不冻结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A]. 郑先章,蒋立军,熊伟勇.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 [6]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张玉勋. 湖南大学, 2010(07)
- [7]食品连锁经营中的有效客户反应研究[D]. 管红波. 东华大学, 2010(10)
- [8]食品行业冷链一体化的研究[D]. 孙璐.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2)
- [9]连云港外贸冷库冷链物流规划研究[D]. 韩祥民.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3)
- [10]我国进出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研究[D]. 姜军.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