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观(论文文献综述)
温婷婷[1](2015)在《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规划研究 ——以本溪市沈溪新城为例》文中提出伴随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国内许多城市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急剧增加,城市出现空间紧缺、道路拥堵、居住环境恶化、产业发展滞后、失业率巨增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城市效仿西方国家建立新城,以解决上述问题,国内的新城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国内多数新城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出现很多“空城”、“卧城”甚至“鬼城”(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究其根本是没有将新城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导致新城发展得不到产业支撑,发展持久度和对人口的吸引力严重缺乏。因此,以产业为导向的新城成为目前新城建设的主力军,尤其是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与传统新城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成为当前城乡规划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的概念、理论基础、类型、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新城、美国尔湾新城和泰国曼谷进行分析、对比与总结,得出关于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的规划特征,并对第四产业新城和传统新城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其具备的特性,包括区域整体发展的一体化特点,体现在区域整体发展上;连贯性特点,体现在区域空间发展上;低碳化特点,体现在新城建设发展上;产学研结合特点,体现在产业集群中;网络化特点,体现在新城空间结构上以及科学化特点,体现在产业发展上。其次,研究得出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的发展进程和动力机制,包括政府和规划的引导、开发启动、产业发展、创新体系机制。本文重点对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发展原则进行研究,除此之外,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的典型空间组织是本文的研究创新点,针对新城特点,将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的几种典型空间,如创新空间、文化空间、健康空间、流动空间和生态空间尽心深入研究和剖析,以此作为此类新城规划策略和控制的支撑与基础。最后,本文以本溪市沈溪新城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背景、现状分析、优势进行研究,并提出新城的发展策略和规划策略,包括空间结构规划、产业模式选择、交通网络构建以及总体风貌结构。另外,对沈溪新城张其寨片区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包括对其产业构成要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发展手段概括以及规划布局设计。侧重对沈溪新城的规划和发展提出策略性建议,为今后新城规划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阳作军[2](2012)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 ——以杭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市文化形象趋同现象在改革开放以来变得特别明显。城市的风格、空间、景观、建筑等城市文化要素变得越来越没有特色,社会各界批评抨击之声日益高涨。城市的个性的丧失,城市的建筑和文化的日益趋同,是中国城市化推进的结果,也是城市研究者必须正视的现实。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景观演变及其趋同是城市文化现象趋同的重要反映。城市景观作为城市面貌的具体表象,其演变也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城市文化的演变。因此,本论文以城市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演变和趋同的规律及其原因,期望由此探讨解决城市文化趋同、塑造独特城市景观之道。城市规划是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将城市规划方案变为现实,从而塑造城市空间、形成城市景观。面对城市景观的演变及日益趋同现象,从城市规划管理的角度思考并探索维护城市空间特色和个性是本论文的基本出发点。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为案例,结合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杭州城市景观演变的研究,探索景观规划理论在杭州的实践与应用,从而为中国城市避免城市文化趋同现象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论文突破以往就景观论景观,就文化谈文化的研究局限,创造性地将景观特色的美学价值、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行为理论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纳入研究视角,并从城市历史发展纵向脉络上深入探讨城市景观特色的演变,以期从实践角度而非仅止于规划设计理念思想角度寻求解决城市景观趋同乃至城市文化形象趋同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分为五篇,共十一章。第一篇重点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了改革开放前老杭州城市景观美学价值的生成过程。首先从杭州市城市的发展历史脉络入手,通过分析梳理杭州老城景观的形成过程,探讨该历史阶段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与城市景观特色形成的关系,揭示城市景观特色形成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杭州城市景观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基础上将传统城市的景观要素分解为城防、水网、街巷、建筑、公共空间等组成部分,详细解析杭州市“山、水、城”的空间格局关系演变形成、发展,进而分别对于城防与水网格局、街巷空间格局、建筑风貌与开放空间、文化景观与历史遗存进行了景观要素的评价。第二篇研究了改革开放以后城市面临发展的迷茫与城市景观价值的失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期。在这一时间阶段,城市空间景观发展演变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论文从宏观大背景出发,深层次辨析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时期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并从政府规划行为角度阐述了规划思想的变革及对城市景观带来的直接作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造成了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景观,体现出城市文化转型期的景观特征,具体表现在城市空间规模膨胀与边界模糊、街道级配的失调与社区割裂、水系绿地的破坏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建筑风貌的杂陈与空间挤压等诸方面。第三篇讨论了21世纪以来杭州对于城市景观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对城市精神失落的警醒与补救过程进行深入探讨。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大发展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2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城市文化、景观面貌的快速改变中已经开始意识到城市景观问题的严重性,从市民、游客对杭州市快速改变的城市面貌感到了失落。为此,开始了重新寻回城市精神的努力。第四篇以杭州为例探讨了城市景观意象重构与价值重塑的实践。通过杭州城市意向重塑过程的深入剖析,论文认为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避免城市景观趋同、保护并延续城市特色,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建立清晰的城市文化审美价值体系;构建完整的城市总体景观意象系统;牢牢抓住城市核心特色构成要素;科学的城市管理决策机制和精英城市规划技术支撑体系。以杭州目前在西湖文化景观和西湖东岸城市空间关系研究的相关规划为例,阐述了城市规划主导的文化价值重塑下的景观特色延续新思路;同时以新城开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迷失、时代文化精神崛起、城市规划技术创新为案例,探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城市景观特色的未来发展。第五篇为问题探讨篇,通过对城市建设中重大问题的探讨,对杭州塑造独特城市景观实践的总结,提出对城市景观趋同问题的机制性和技术性解决之道。城市景观特色从规划管理上解决途径是政治权威的合理结构化,构建多元精英团体及城市规划的法定程序和约束机制。社会协同机制的建立是社会多元化利益诉求和价值观表达的平台,也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根基。在国内众多的城市中,杭州市在保持独特城市景观方面被认为做得相对比较成功。结合杭州市的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从杭州的规划实践角度探讨城市空间景观特色的重塑之道,期望为中国城市景观趋同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进而避免中国城市文化现象的趋同。
马仁锋,沈玉芳,姜炎鹏[3](2012)在《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生长与创意城市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兴起于大都市,并重组大都市产业空间、文化与社会空间;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创意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产业区的空间效应及其空间运动,直接重组后工业大都市空间结构。研究发现"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形成与演化—大都市空间重构—创意都市建设"不仅是创意城市建设的实践范式,而且破解了"创意城市"假说,使其从空想走向大都市行动计划,从而有效推动21世纪中国创意城市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
马仁锋[4](2011)在《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与新经济成为全球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在这其中,大都市的创意经济迅猛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剧烈变动,创意产业区、大都市空间随即成为21世纪初期需要深入探讨的两个重要命题。在我国,由于经济和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借鉴国外大都市创意产业与空间可持续发展过程积累的经验,吸收和梳理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大都市空间及创意产业发展的态势,论证和阐明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中的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不但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国民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也是学科前沿,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创意产业区是20世纪末以来大都市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的载体与产物,其演化过程有四维内涵。创意产业区既需具备生产功能,又得满足从业者的生活、休憩与交流等以促进创意的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创意产业区演化既促成了大都市空间基本构成单元趋向多功能复合,又诱发了后工业大都市趋向创意空间以实现创意产业与大都市空间的协同与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区演化—大都市空间重构既是经济空间动力学过程,也是新产业良性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升级的耦合和自组织过程。据此,本论文将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与大都市空间重构融为一体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旨在促进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与规划的学科交融,同时又能为创意城市建设与新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本论文研究内容共由四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1、2、3章)为绪论、进展述评和研究逻辑架构。首先从研究动态出发分别对产业区演化、城市空间重构进行文献综述,其次从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与规划两个学科的理论融合角度进行产业空间组织与大都市空间重构关联理论分析,最后在总结两者的关联性基础上,提出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二部分(第4章)是创意产业区演化时空过程及机理的实证与理论探究。首先基于伦敦西区、东京练马区、纽约SoHo区演化历程的实证和案例分析,揭示了创意产业区演化的时空律,然后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解析了创意产业区演化的驱动力、路径与趋向。第三部分(第5、6、7、8章)是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国外典型案例(伦敦、纽约、东京)的全面解析,论证和阐明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关联因素与作用机理、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响应的模式与机理;然后以中国最大都市上海为研究地区,对上述结论进行论证研究和解析同时,阐明上海创意产业区发展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作用、格局及问题;最后提出大都市空间重构管治方略。在这个过程中,将创意产业区演化和大都市空间重构进行了交互式分析,由此验证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的确切性。第四部分(第9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1)创意产业区演化的时空过程表现为:①创意产业区构成要索量与质变及集聚-扩散运动,整体则呈现有机体的生命周期过程与空间维的集聚-扩散运动复合等时空特性;②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基本遵循形成、发展两阶段规律,但形成阶段受创意人才和区域优势作用明显、发展阶段受产业模式与文化艺术持续繁荣等作用明显,而且演化过程受内、外力源差异形成自发型、政府主导型两类模式等。(2)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机理是:①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体现在个体创意产业区演化直接重构大都市某一个或几个街区的实体、经济与社会文化空间并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意空间,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促使城区空间转型与“创意城区”生长。且个体或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生产出的创意空间在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空间秩序和多样化路径。创意产业区的依托载体类型及利用模式、内部空间构成、产业类型和从业人数等是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主要关联因素;总体而言,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是:各创意行为主体利用创意产业项目网络环境,根据各自的空间需求,通过都市空间实践对项目实施的推动过程,在创意驱动下的博弈过程。②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机理是指大都市空间通过创意产业行为主体的空间实践,对创意产业区演化响应的空间选择、自我调整和调适过程;动态响应模式具有层进性和阶段性,具有创意阶层主导型、规划主导型两种基本模式;政府与创意企业在空间博弈与空间权力互馈中实现自我的空间认知调整,最终在空间实践中达成共识是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机制。③作用和响应过程的产出为创意空间。④总体而言,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机理主要体现在创意空间生产,在本质上是多元行为主体在时代背景与自我多边互动中形成的行为网络综合约束下主体利用自身空间能力追求空间利益并达成项目空间实践共识生产创意空间的过程。它既是趋向创意城市的大都市空间重构的内在作用机理,又是塑造创意空间的过程;其动力源自行政力、市场力和社会力,而生产模式以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为主。(3)上海的研究表明:①创意产业区演化推动了大都市内城空间的转型升级与创意空间生长,加速了创意城市建设进程,优化了内城空间结构,以此推动城市功能转换和提升;②创意空间的生产状态是大都市空间重构格局特征的指示器,可采用创意企业或创意阶层密集地加以判识,本论文综合运用GeoDA软件和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上海大都市创意空间呈现以静安、卢湾为中心的“双核”空间格局。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本论文系统评述产业区演化与城市空间重构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研究逻辑框架,以此克服“过程—机理—格局”城市空间重构传统研究范式的弊病,将创意产业政策、创意城市战略和大都市空间重构融为一体加以研究和探索,具有较强的学科前沿性与理论创新性。第二,建构了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的“作用”与“响应”交互分析,阐释、论证与揭示了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机理,具有较强的学科开拓性和学术创新性。第三,通过探讨和论证单体与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的关联性,沟通了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一般规律与创意城市实践,提出了创意城市形成、发展的新路径。
叶建锋[5](2008)在《丽水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中各种矛盾日益增多,为了解决城市问题,人们正积极寻求新的城市发展道路。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现形式,日益受到青睐.丽水市于1999年12月开始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经过四年的努力,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2003年6月27日,丽水市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浙江省环保局组织的考核验收;2004年11月份,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在此基础,2005年丽水市提出开展生态市的创建工作。本文从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和内涵入手,分析了生态城市的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根据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丽水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构建了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目标体系由一个总目标,三个分目标,六个子目标和30个指标构成。并依据目标体系,分析了各指标的现状和发展状况,提出丽水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创建和谐的自然与人工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健全管理机制。实现自然和谐,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公平,文明健康的生态城市目标。
史舸[6](2007)在《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的客体类型演变研究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面对诸多全球层面、国家层面的外部问题,以及学科与职业整体、理论研究、历史研究三个层面的内部问题(附录A),中国城市规划界需要对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的演变进行研究,总结其演变规律、借鉴其经验教训,以服务于中国当前与未来的城市规划研究、实践、教育。而四方面的因素使得这种研究具有了可能性:1)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对立统一;2)无论中西方都面对着一些共同的法则和目标;3)中西方在发展阶段和语境要素方面所具有的类似性和可比性;4)沟通加强与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当前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尤其是理论思想史研究领域内,较少有关历史哲学和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为此,本研究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对城市规划历史哲学、思想史研究(客体类型及研究方法)两个层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简述,以确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城市规划历史哲学、作为研究的前提假设,并初步确立拟采用的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述评中:1)简要回顾了城市规划历史领域内现有不同客体类型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不同客体类型历史研究成果作为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史研究史料的适用性;2)总结了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史研究在客体类型、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后者又具体分为研究目的、史料范围及运用、分析方法、研究规范性这四个方面;3)归纳了现有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类型划分的九种标准,以及这些类型划分所存在的问题和可借鉴之处;4)归纳了现有城市规划理论思想演变阶段划分的两种主要方法,即单一标准划分、综合(或混合)标准划分,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可借鉴之处。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一种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并重的框架分析方法,以描述分析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内容类型的演变过程、归纳其特征与规律:1)将人类有意识行为作为切入点,按照从一般行为到城市规划行为的逻辑,对一般行为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城市规划认知与实践行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附录B),以此为基础,结合现有方法的可借鉴之处,提出基于行为构成分析的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类型划分,作为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客体类型演变的横向分析方法;2)通过对时间与时段性质的分析,认为演变阶段划分的本质是按照事物特定属性标准、对客观时间的主观类型划分,在对理论思想产生、传播、影响、消亡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出现时间作为个体理论思想的时间定位点,并结合现有研究的可借鉴之处,提出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理论思想整体演变的纵向划分方法。研究素材方面,提出经典理论思想名录的本质是研究者在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标准、在所有理论思想中进行选择的结果,并分析了在个体和局部研究中这种选择具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这种主观性的选择方法,进而对按照此方法所选择出来的个体理论思想进行客体类型划分与时间定位。在完成研究方法与研究素材的准备之后,按照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描述和分析具体的演变过程、阶段划分,并归纳其演变特征与规律:1)按照客体类型对理论思想的演变过程、演变阶段特征进行描述分析;2)在对影响理论思想整体演变的内部逻辑因素、外部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内外因素之间关系的综合比较,提出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的六个演变阶段;3)按照阶段对理论思想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分析;4)将理论思想按类型的演变特征、按时段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归纳出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下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演变的“循环性+线性”规律;5)最后,提出一个简化理论模式来描述和解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演变过程、以及演变的主要特征与规律。最后,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局限,并简要展望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王亚军[7](2007)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明晰“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时代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从“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解析“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基础的梳理,分析其理论特征,总结并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从全局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角度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首先从问题导向入手——即,从国内外生态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挑战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立生态园林城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明确其概念特征;其次从历史与理论发展导向人手——即,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生态理论等研究和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总结,以获得经验和启示,明确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自然本体论”、“人文本体论”转向“生态本体论”;再者,从目标导向入手——即,在明确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特征、目标系统和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形成理论和模式的分析,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区(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市域”三个规划层次体系作详细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最后,从评价标准入手——即,总结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标准,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韦希[8](2006)在《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成都市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作为边缘区目前最重要的建设方式——居住空间的发展,对整个城市来说,意义都举足轻重。 本论文主要着重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研究居住空间结构。 纵向即居住空间作为城市主要构成要素的功能空间和人们居住生活的社区空间,也即从宏观的城市和微观的的人两种尺度和角度。 横向即从居住空间的内容和本质出发。将其包涵的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的研究贯穿始终。 论文首先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在边缘区居住空间整体组织和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从成都市的现状入手,划定成都市边缘区的范围。然后从宏观层面分析边缘区居住空间发展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以及其特征和动因,并针对当前“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多心组团”的边缘区居住空间整体结构组织模式。使成都市居住空间结构避免“摊大饼”的发展态势,能在城市结构的调整过程中顺应城市空间的良性结构,在城市边缘和外围有序、高效、集中的扩展。 微观层面通过调研总结城市边缘区不同类型的居住空间,涉及到居住人口、交通出行、住房条件、空间环境、配套设施、等社会和物质方面的不同因素。通过比较分析“点”上产生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多元网络”结构的边缘区社区发展模式。以改善居住空间内部结构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 希望通过不同层面多角度综合的分析,提出基于城市规划学科的规划模式,即从城市问题的社会本质出发去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的问题。通过空间物质形态方面的规划布局作为解决城市问题创造良好的载体。 论文对模式的探索并不是具体的形态设计,而关注的是与具体问题关联的结构组织方式,即模式的探索。
罗巧灵[9](2005)在《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开发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武汉市边缘区的住宅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住宅建设过分依赖交通干线、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人气不足等,严重制约了住宅建设的发展后劲和潜力。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而国内外对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建设的专门系统的研究还很少,因此,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适合大城市边缘区的住区开发模式,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的住区建设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奠定全文的理论基石;然后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解放后武汉市住区建设的发展历程、居住边缘区化的动力机制、武汉市当前住区空间组织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边缘区住区的外部空问组织形式和内部开发形式两个层面,分别借鉴国外住区空间组织和内部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武汉市住区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出了“多核心组团式”的住区外部空间组织模式和“中心网络型”的住区内部开发模式。
苏苏[10](2004)在《产业集群与城市建设形态初探——以浙江发达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论文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城镇形态基础理论,并指出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在地理空间的表达形式。集群的现象在全球广泛存在,并与城镇化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城镇建设形态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它与产业集群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从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内部形态三个层面上影响着城镇建设形态,而良好城镇建设形态的选择也可以促进集群的健康发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城市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促进城镇健康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方面,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未来发展的问题,政府并不比企业掌握更多的信息,上一级政府也并不比低一级政府掌握更多信息,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取决于既定区位下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城市形态的发展有其自组织规律,受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也不全是城市规划所能限定的。然而政府的职责主要在于通过规划来提供包括制度在内的社会公共产品。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单纯的研究产业集群或城市建设形态,而是从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内部形态三个层面上详细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并简要叙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和城市发展的策略,希望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可能和需要解释为空间的语言,提出城市规划的新思路。这些思路概括起来包括:(1)推行概念规划与近期规划;(2)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3)提高总体规划中产业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4)适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弹性;(5)加强城市规划的经济论证工作;等等。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观(论文提纲范文)
(1)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规划研究 ——以本溪市沈溪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存在问题和方法 |
1.2.1 存在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新城 |
1.4.2 第四产业 |
1.4.3 实例研究范围 |
第二章 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 |
2.1 产业为主导的新城理论基础 |
2.1.1 世界经济理论 |
2.1.2 产业空间理论 |
2.1.3 空间组织理论 |
2.2 第四产业类型与特征 |
2.2.1 第四产业类型 |
2.2.2 第四产业特征 |
2.3 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实践研究 |
2.3.1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硅谷、班加罗尔 |
2.3.2 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筑波、尔湾 |
2.3.3 以医疗健康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曼谷 |
2.3.4 案例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发展特征与规划原则 |
3.1 新城发展特征 |
3.1.1 与传统新城的对比研究 |
3.1.2 区域整体发展的一体化 |
3.1.3 区域空间发展的连贯性 |
3.1.4 新城建设发展的低碳化 |
3.1.5 产业集群的研产学结合 |
3.1.6 新城空间结构的网络化 |
3.1.7 产业发展方式的科学化 |
3.2 新城发展动力机制 |
3.2.1 区域协调发展 |
3.2.2 空间结构布局 |
3.2.3 宜居环境塑造 |
3.2.4 融入营销理念 |
3.2.5 注重产业培育 |
3.2.6 加强政策引导 |
3.2.7 创新体系机制 |
3.3 新城规划建设原则 |
3.3.1 区域优势原则 |
3.3.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3.3 空间引导原则 |
3.3.4 弹性控制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空间组织与规划策略 |
4.1 新城规划方法革新 |
4.1.1 动态规划的应用 |
4.1.2 超前规划的应用 |
4.1.3 弹性规划的应用 |
4.2 新城典型空间组织 |
4.2.1 创新的空间 |
4.2.2 文化的空间 |
4.2.3 健康的空间 |
4.2.4 流动的空间 |
4.2.5 生态的空间 |
4.3 新城规划发展策略 |
4.3.1 总体布局 |
4.3.2 空间结构 |
4.3.3 用地功能 |
4.3.4 产业组织 |
4.3.5 交通网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沈溪新城规划策略研究 |
5.1 沈溪新城总体规划研究与分析 |
5.1.1 规划理念与定位 |
5.1.2 总体规划分析 |
5.1.3 发展现状分析 |
5.1.4 面临问题分析 |
5.1.5 发展优势分析 |
5.1.6 发展策略确定 |
5.2 健康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
5.2.1 健康产业构建内容 |
5.2.2 健康产业规划手段 |
5.2.3 沈溪新城产业模式 |
5.3 健康发展引导新城建设 |
5.3.1 健康发展构建内容 |
5.3.2 健康发展规划手段 |
5.3.3 沈溪新城空间结构 |
5.4 健康环境营造新城氛围 |
5.4.1 健康环境构建内容 |
5.4.2 健康环境规划手段 |
5.4.3 沈溪新城总体风貌 |
5.5 健康生活体现新城魅力 |
5.5.1 健康生活构建内容 |
5.5.2 健康生活规划手段 |
5.5.3 沈溪新城交通网络 |
第六章 沈溪新城张其寨片区空间发展模式 |
6.1 张其寨片区规划目标与原则 |
6.1.1 规划职能目标 |
6.1.2 片区规划原则 |
6.2 张其寨片区主导产业构成要素 |
6.2.1 产业高级投入要素 |
6.2.2 知识基础设施要素 |
6.2.3 政府政策引导要素 |
6.2.4 产业配套服务要素 |
6.2.5 学习创新网络要素 |
6.3 张其寨片区产业规划发展手段 |
6.3.1 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 |
6.3.2 高端医疗网络的构建 |
6.3.3 健康生活氛围的营造 |
6.4 张其寨片区空间规划建设布局 |
6.4.1 健康社区营造宜居生活 |
6.4.2 健康产业构建新城特色 |
6.4.3 绿色交通引领低碳发展 |
6.4.4 特色风貌体现新城魅力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实际项目 |
致谢 |
(2)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 ——以杭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相关定义 |
1.2.2 相关理论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本文研究的研究框架 |
1.4 作为案例城市的杭州(典型意义) |
1.4.1 杭州及其城市景观 |
1.4.2 杭州的城市景观管理和城市规划 |
第一篇 历史的杭州(1913-1980前)——老杭州城市景观美学价值及其生成 |
第二章 杭州城市历史演变及其社会背景 |
2.1 清代以前杭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景观特征 |
2.1.1 隋唐 |
2.1.2 吴越开府 |
2.1.3 南宋 |
2.1.4 元至明清 |
2.2 民国时期杭州城市景观演变及其背景分析 |
2.2.1 民国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规划 |
2.2.2 城市格局的变化 |
2.3 建国以后至1980年以前杭州城市景观演变及其背景分析 |
2.3.1 建国以后杭州市城市城市景观演变 |
2.3.2 建国以来历次总体规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杭州城市特色景观的构成及其美学价值 |
3.1 整体空间格局 |
3.1.1 传统空间格局特征及其要素分析 |
3.1.2 中国传统城市景观的美学思想 |
3.1.3 杭州历史空间格局的演进 |
3.1.4 杭州“山、水、城”空间关系 |
3.2 城防与水网格局 |
3.2.1 城防体系的变迁与评价 |
3.2.2 水网体系的变迁及其景观要素评价 |
3.3 街巷空间格局 |
3.3.1 街巷空间格局的变迁 |
3.3.2 传统街巷景观要素评价 |
3.4 建筑风貌与开放空间 |
3.4.1 建筑要素分析 |
3.4.2 公共开放空间分析 |
3.4.3 建筑风貌与空间肌理综合评价 |
3.5 文化景观与历史遗存 |
3.5.1 地下遗存 |
3.5.2 文物古迹 |
3.5.3 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篇 失落的杭州——发展的迷茫与城市景观价值的失落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城市景观趋同的背景与政府的规划行为 |
4.1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与背景分析 |
4.1.1 社会大背景 |
4.1.2 经济背景 |
4.1.3 技术进步 |
4.2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规划行为分析 |
4.2.1 春寒料峭——专业视野下“城市规划的春天” |
4.2.2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
4.2.3 经营城市与土地财政 |
4.2.4 政绩工程的替罪羊 |
4.3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接受美学特征及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杭州城市形态演变与景观损伤 |
5.1 空间规模的膨胀与边界的模糊(景观地理学) |
5.1.1 “手状”城市形态 |
5.1.2 “折扇状”城市形态 |
5.1.3 “摊大饼”城市形态 |
5.1.4 山、水、城空间关系的改变 |
5.2 街道级配的失调与社区割裂 |
5.2.1 传统街巷空间的消逝 |
5.2.2 传统社区的割裂 |
5.3 水系绿地的破坏与生态恶化 |
5.3.1 水网体系的破坏 |
5.3.2 生态景观格局的转变 |
5.4 建筑风貌的杂陈与空间挤压 |
本章小结 |
第三篇 疗伤的杭州(21世纪以来)——警醒与补救 |
第六章 景观特色、城市精神的失落与补救 |
6.1 从景观特色的失落到城市精神的失落 |
6.1.1 市民的失落 |
6.1.2 游客的失落 |
6.1.3 城市精神的失落 |
6.2 警醒与补救:重现城市昔日风采的努力 |
6.2.1 城市的性质定位与城市品牌 |
6.2.2 一主三副六组团和六条生态带(山水城市格局) |
6.2.3 西湖、运河及南宋皇城(历史文化) |
6.2.4 西溪湿地(生态文化) |
6.2.5 杭派建筑与新宋式建筑 |
6.3 新世纪以来杭州城市规划对城市景观特色塑造作用及其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篇 今日的杭州——意向重构与价值重塑 |
第七章 杭州城市景观意象重构与价值再塑 |
7.1 城市文化审美价值重塑与宏观整体空间意象控制 |
7.1.1 确立城市精神文化价值 |
7.1.2 延续城市整体空间景观意向 |
7.2 水网绿脉——杭州城市景观的特色基质 |
7.2.1 水是杭州之魂,是城市景观特色基质 |
7.2.2 以水为脉、以绿为衣,重塑杭州特色基质 |
7.3 道路街巷——现代功能与人文精神的双重演绎 |
7.3.1 杭州街巷空间发展蕴含了杭州的人文精神气质 |
7.3.2 重拾历史碎片,展现时代人文精神 |
7.4 建筑环境——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主导文化价值重塑下的城市景观特色延续 |
8.1 概述 |
8.2 以审美价值重塑引领的城湖空间景观规划 |
8.2.1 寻找西湖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审美核心 |
8.2.2 从城市的自身文化发展脉络中寻求理想的湖东景观 |
8.2.3 从西湖与城市的文化耦合中寻找规划控制思路 |
8.3 保老城与建新城携同发展 |
8.3.1 杭州老城与新城区规划发展与演变 |
8.3.2 新城文化气质与景观意向重构 |
8.4 城市规划技术创新思考 |
8.4.1 城市规划技术发展历程 |
8.4.2 规划技术创新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五篇 心中的杭州——个性景观构建的规划实践与问题探讨 |
第九章 当代城市规划中的价值基础与多元主体博弈 |
9.1 城市规划的价值基础分析 |
9.2 城市规划的行为主体及其空间利益 |
9.2.1 政府的空间利益行为 |
9.2.2 开发企业的空间利益行为 |
9.2.3 市民的空间利益行为 |
9.2.4 专家的空间利益行为 |
9.3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及其对建设行为的有限约束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构建社会协同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防止景观趋同的保障措施 |
10.1 城市政府的角色定位 |
10.1.1 城市政府规划干预行为的思想基础 |
10.1.2 传统城市规划的景观干预手段及其局限性 |
10.1.3 城市政府在景观干预过程中角色重新定位 |
10.2 法定程序下的精英(专业化)管理 |
10.2.1 城市规划的政治属性 |
10.2.2 多元精英主义模型与城市规划 |
10.2.3 法定程序下的精英化管理 |
10.3 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机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杭州的规划实践与问题探讨 |
11.1 任期制与规划期限——核心关键领导的稳定性 |
11.2 规划管理的弹性与目标的刚性——规划思路的一贯性 |
11.3 利益最大与系统最优——注重全局利益与长远目标 |
11.4 规划龙头作用和部门定位——规划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
11.5 争议监督与社会协调——多元精英主义 |
11.6 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规划管理实施团队的专业精神 |
本章小结 |
结语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生长与创意城市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大都市产业升级与城市空间功能提升的协同 |
1.1 大都市产业升级的规律分析 |
1.2 大都市产业升级驱动产业空间组织演变 |
1.3 大都市创意产业兴起及其空间效应 |
2 产业区、城市空间的演进与融合 |
2.1 产业集聚与城市的出现 |
2.2 产业区与城市形态的时代演进 |
2.3 创意产业区的出现与大都市空间重组 |
3 创意产业区演化驱动大都市空间重构与创意都市建设 |
3.1 反思“创意城市假说” |
3.2“创意产业区演化—大都市空间重构—创意都市建设”逻辑勾联 |
4 结论与讨论 |
(4)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1 产业区演化研究进展 |
2.2 城市空间重构研究进展 |
2.3 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关联研究进展 |
2.4 小结 |
3 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的理论架构 |
3.1 理论基础 |
3.1.1 相关基础理论 |
3.1.2 评价与借鉴 |
3.2 研究框架及其诠释 |
3.2.1 作用与响应:基本架构 |
3.2.2 主体、环境与机制:互动机理 |
3.3 小结 |
4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时空过程及机理解析 |
4.1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概念界定 |
4.1.1 创意产业的特征 |
4.1.2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内涵 |
4.2 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的时空规律 |
4.2.1 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的国际实践 |
4.2.2 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的时空特征 |
4.2.3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趋向 |
4.3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驱动力与路径 |
4.3.1 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4.3.2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驱动力 |
4.3.3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路径 |
4.4 小结 |
5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
5.1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秩序与路径 |
5.1.1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时空秩序 |
5.1.2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主导路径 |
5.2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载体与关联要素 |
5.2.1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载体 |
5.2.2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关联要素 |
5.3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规律 |
5.3.1 行为主体与空间需求 |
5.3.2 作用环境与行为网络 |
5.3.3 动力机制与创意驱动 |
5.4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实证分析 |
5.4.1 伦敦西区:单个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 |
5.4.2 曼哈顿: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 |
5.4.3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国际经验 |
5.5 小结 |
6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机理 |
6.1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特征 |
6.1.1 内涵与类型 |
6.1.2 特征与规律 |
6.2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规律 |
6.2.1 响应主体与空间调控 |
6.2.2 博弈环境与行为网络 |
6.2.3 响应机制与空间调适 |
6.3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响应的实证分析 |
6.3.1 练马动漫产业区演化与东京大都市 |
6.3.2 创意产业区群体演化与伦敦大都市 |
6.3.3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响应的启示 |
6.4 小结 |
7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机理:基于空间生产视角 |
7.1 创意空间生产的概念提出 |
7.1.1 概念界定 |
7.1.2 构成要素 |
7.1.3 基本特征 |
7.2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创意空间生产机理 |
7.2.1 创意空间的生产基础 |
7.2.2 创意空间的生产动力 |
7.2.3 创意空间的生产模式 |
7.2.4 创意空间的生产过程 |
7.3 小结 |
8 创意产业区演化与上海大都市空间的重构 |
8.1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 |
8.1.1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过程 |
8.1.2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化过程 |
8.1.3 上海都市工业园转型与演化趋向 |
8.1.4 上海创意产业区诸原型的演化趋势 |
8.2 21 世纪初上海大都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及重构趋势 |
8.2.1 空间结构特征 |
8.2.2 空间重构趋势 |
8.3 上海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的重构作用 |
8.3.1 上海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内城空间转型 |
8.3.2 上海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创意城市建设 |
8.4 上海创意空间生产格局评判 |
8.4.1 评判的方法构建 |
8.4.2 上海创意空间的生产格局 |
8.5 面向创意城市的大都市空间管治转型 |
8.5.1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大都市空间重构战略 |
8.5.2 产业政策转向城市战略的空间重构管治 |
8.6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丽水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生态城市目标体系研究基础 |
2.1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
2.1.1 生态城市概念以及内涵 |
2.1.2 生态城市特征 |
2.2 生态城市主要构成因素及目标 |
2.2.1 生态城市主要构成因素分析 |
2.2.2 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 |
2.2.3 生态城市目标组成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综述 |
2.3.1 国外理论研究方面 |
2.3.2 国内理论研究方面 |
2.3.3 国内外规划实践方面 |
2.3.4 综述 |
第3章 丽水生态城市目标体系构建 |
3.1 丽水城市生态因素现状分析 |
3.1.1 丽水中心城市所在区域概况 |
3.1.2 丽水中心城市主要生态因素分析 |
3.1.3 建设生态城市条件分析 |
3.2 对现有目标体系的分析 |
3.3 丽水生态城市目标体系构建 |
3.3.1 目标体系结构 |
3.3.2 指标选取原则 |
3.3.3 目标体系分解 |
第4章 丽水生态城市指标现状及发展预测 |
4.1 自然和谐目标指标分析 |
4.1.1 自然环境良好 |
4.1.2 人工环境协调 |
4.2 经济发展目标指标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效益好 |
4.2.2 经济发展水平适度 |
4.3 社会文明目标指标分析 |
4.3.1 城市居民发展健康 |
4.3.2 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健全 |
4.4 对各分目标的评价 |
4.4.1 自然和谐目标 |
4.4.2 经济发展目标 |
4.4.3 社会文明目标 |
4.4.4 综合评价 |
第5章 丽水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
5.1 创建和谐的自然与人工环境 |
5.1.1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
5.1.2 提升环境质量 |
5.1.3 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 |
5.2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
5.2.1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5.2.2 加强政府财政上的转移支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
5.3 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健全管理机制 |
5.3.1 构建生态市建设的管理决策体系 |
5.3.2 加强生态教育,普及生态意识 |
5.3.3 加强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的客体类型演变研究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研究的可能性 |
1.1.2.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界定 |
1.2.2.1 考察时段 |
1.2.2.2 西方 |
1.2.2.3 城市规划 |
1.2.2.4 经典理论思想 |
1.2.2.5 客体类型 |
1.2.2.6 演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历史研究方法 |
1.3.1.2 类型划分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史研究方法 |
2.1 城市规划历史哲学 |
2.2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史研究方法 |
2.2.1 历史研究领域的思想史研究传统演变 |
2.2.1.1 客体类型 |
2.2.1.2 研究方法 |
2.2.2 城市规划领域的理论思想史研究方法 |
2.2.2.1 客体类型 |
2.2.2.2 研究方法 |
2.3 本研究拟采取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有研究述评 |
3.1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史的文献史料 |
3.2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史的客体类型 |
3.3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
3.4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类型划分研究 |
3.4.1 国内相关研究 |
3.4.2 国外相关研究 |
3.4.3 综合评价 |
3.5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演变阶段研究 |
3.5.1 国内相关研究 |
3.5.2 国外相关研究 |
3.5.3 综合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客体类型-时间定位框架分析方法的建构 |
4.1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演变的横向分析方法 |
4.1.1 现有研究的可借鉴之处 |
4.1.2 城市规划行为构成解析 |
4.1.3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类型 |
4.1.3.1 城市规划哲学层次 |
4.1.3.2 城市规划科学层次 |
4.1.3.3 城市规划技术层次 |
4.2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演变的纵向分析方法 |
4.2.1 对时间与时段(划分)性质的认识 |
4.2.2 个体理论思想的时间定位方法 |
4.2.3 理论思想整体的时段划分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典理论思想名录的选择与框架定位 |
5.1 经典理论思想文献的选择本质 |
5.1.1 现有研究对经典选择的处理 |
5.1.2 造成选择主观性的原因分析 |
5.1.2.1 文献内容范畴方面 |
5.1.2.2 文献内容质量方面 |
5.1.2.3 文献影响传播方面 |
5.2 减少个人主观性的选择方法 |
5.2.1 借助名录来源文献缩小选择范围 |
5.2.2 名录来源文献的整体代表性验证 |
5.2.3 共识性经典理论思想名录的选择 |
5.3 经典理论思想的客体类型判定 |
5.3.1 经典理论思想文献的分析要素 |
5.3.2 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的判定 |
5.4 经典理论思想的纵横框架定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演变的分类型描述 |
6.1 城市规划哲学层次 |
6.1.1 本体论研究 |
6.1.2 认识论研究 |
6.1.3 方法论研究 |
6.1.4 演变阶段及分布特征 |
6.2 城市规划科学层次 |
6.2.1 主体研究 |
6.2.2 客体研究 |
6.2.3 语境研究 |
6.2.4 行动研究 |
6.2.5 反作用研究 |
6.2.6 演变阶段及分布特征 |
6.3 城市规划技术层次 |
6.3.1 技术研究 |
6.3.2 应用研究 |
6.3.3 演变阶段及分布特征 |
6.4 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演变的整体特征与规律 |
7.1 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演变的时段划分 |
7.1.1 影响因素分析 |
7.1.2 内部因素分析 |
7.1.3 外部因素分析 |
7.1.4 内外因素比较 |
7.1.5 整体时段确定 |
7.2 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演变的时段特征 |
7.2.1 时段1:1845-1944 |
7.2.2 时段2:1945-1960 |
7.2.3 时段3:1961-1971 |
7.2.4 时段4:1972-1980 |
7.2.5 时段5:1981-1988 |
7.2.6 时段6:1989-1998 |
7.3 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演变的整体规律 |
7.3.1 外部语境因素影响下的循环特征A |
7.3.2 外部语境因素影响下的线性特征A |
7.3.3 内部逻辑因素影响下的循环特征B |
7.3.4 内部逻辑因素影响下的线性特征B |
7.4 经典理论思想客体类型演变的理论解释 |
7.4.1 相关要素的提炼 |
7.4.2 演变过程的解释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 |
8.3 研究的主要局限 |
附录 A:当前中国城市规划学科与职业所面临的问题 |
A.1 研究背景1:城市规划领域外部语境 |
A.1.1 全球层面 |
A.1.2 国家层面 |
A.2 研究背景2:城市规划领域内部问题 |
A.2.1 城市规划学科与职业整体层面 |
A.2.2 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层面 |
A.2.3 城市规划历史研究层面 |
附录 B:以行为视角对城市规划的解析 |
B.1 城市规划行为研究述评 |
B.2 一般行为构成要素解析 |
B.2.1 主体 |
B.2.2 客体 |
B.2.3 语境 |
B.2.4 行动 |
B.3 规划行为特殊性的解析 |
B.3.1 城市规划认知行为简析 |
B.3.2 城市规划实践行为解析 |
附录 C:按照综合权重排序得到的备选共识性经典文献名录 |
附录 D:173 篇主要理论思想文献简述 |
附录 E:政治、经济语境要素的中-短时段年表 |
附录 F:科技、思想语境要素的中-短时段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1.3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2.1 理论基础 |
1.2.2 实践基础 |
1.3 研究的视角与核心问题 |
1.4 研究态度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策略和态度 |
1.4.2 研究主体框架 |
第二章 生态园林城市内涵解析 |
2.1 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背景 |
2.1.1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2.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
2.1.4 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要求 |
2.1.5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要求 |
2.2 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城市建设理论模式辨析 |
2.2.1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
2.2.2 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 |
2.2.3 普世城(Eoumenopolis) |
2.2.4 绿色城市(Green city) |
2.2.5 健康城市(Healthy City) |
2.2.6 国际花园城市(Nations in Bloom) |
2.2.7 森林城市(Forests City) |
2.2.8 国家卫生城市(Nationally Recognized Clean City) |
2.2.9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l City) |
2.2.10 国家园林城市(Nationally Garden City) |
2.2.11 山水城市(Shan-shui City) |
2.2.12 节约型城市(Resource-efficient city) |
2.2.13 生态城市(Ecocity) |
2.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
2.3.1 对生态园林城市提法的科学认同 |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总结 |
3.1 国内外城市生态问题研究进展 |
3.1.1 生态学发展历程和环境意识的兴起 |
3.1.2 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观念 |
3.1.3 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
3.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况及理论框架 |
3.2.1 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况 |
3.2.2 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
3.2.3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3.3 国外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理论实践 |
3.3.1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理想 |
3.3.2 欧洲近代城市与公园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19世纪末期) |
3.3.3 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与城市美化运动(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期) |
3.3.4 重塑城市——城市规划的崛起阶段(19世纪末期-20世纪中期) |
3.3.5 战后大发展——建设时间高潮与生态思潮的萌芽阶段(1945-1970) |
3.3.6 生物圈意识——绿色革命的实践高潮阶段(1970-20世纪80年代末) |
3.3.7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新经济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
3.3.8 批判与总结 |
3.4 国内城市绿地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进展 |
3.4.1 近现代以前的东方“天人合一”理论 |
3.4.2 近现代的混沌发展时期 |
3.4.3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阶段 |
3.4.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背景与现状 |
3.5 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基本应用要素 |
4.1 观念要素研究 |
4.2 人文要素研究 |
4.3 自然要素研究 |
4.4 人工环境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探讨 |
5.1 与城市总体规划理论的辩证关系 |
5.1.1 可持续的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 |
5.1.2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适应关系 |
5.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机理分析 |
5.2.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含义 |
5.2.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
5.3 理论内涵、形态与理念特征 |
5.3.1 理论内涵 |
5.3.2 理论形态 |
5.3.3 理念特征 |
5.4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价值取向 |
5.5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目标系统 |
5.5.1 推动并完善城市生态化进程 |
5.5.2 构建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 |
6.1 从生态学出发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
6.1.1 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学思想 |
6.1.2 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
6.1.3 规划设计的生态途径 |
6.2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 |
6.2.1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 |
6.2.2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外在特征 |
6.2.3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内在过程 |
6.2.4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的规划思考 |
6.3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 |
6.3.1 城市园林复合生态系统 |
6.3.2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
6.4 构建以绿地系统为核心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 |
6.4.1 城市开敞空间概念 |
6.4.2 城市绿地系统地位重构 |
6.4.3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特点与类型 |
6.4.4 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所存在的问题 |
6.4.5 现代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
6.5 生态园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
6.5.1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立的现实要求 |
6.5.2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内容 |
6.5.3 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策略 |
6.6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规划 |
6.6.1 城市污染物及其来源 |
6.6.2 城市环境污染对策与环境保护规划 |
6.6.3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的营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7.1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
7.1.1 城市绿地系统概念与特征 |
7.1.2 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及分类定性 |
7.1.3 城市绿地系统功能 |
7.1.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
7.1.4 规划的范围、层次与规划应用要素 |
7.1.5 规划原则与规划系统性思维指引 |
7.1.6 规划发展趋势 |
7.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 |
7.2.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内涵与思辩 |
7.2.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的主要功能属性 |
7.2.3 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因素分析 |
7.2.4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分析 |
7.2.5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程序 |
7.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
7.3.1 对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 |
7.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 |
7.3.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应用要素及其辩识 |
7.3.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构建手法 |
7.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与主要内容 |
7.4.1 规划框架与新思路 |
7.4.2 规划的程序与科学规划技术路线框架 |
7.4.3 规划主要内容 |
7.4.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与技术对策 |
7.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分析与评价 |
7.5.1 分析与评价基础 |
7.5.2 绿地的定量指标状况 |
7.5.3 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区域视角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8.1 市域绿地系统提出的背景 |
8.2 国内外城市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
8.2.1 实践案例 |
8.2.2 案例小结 |
8.3 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
8.3.1 规划技术与规划体制问题 |
8.3.2 市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
8.4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体系初探 |
8.4.1 市域绿地系统的概念 |
8.4.2 规划的基本定位、范围与层次 |
8.4.3 市域绿地的分类 |
8.4.4 规划内容与规划程序的探讨 |
8.5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
8.5.1 城市规划区及其核心范围 |
8.5.2 我国城市边缘区基本状况分析 |
8.5.3 城市大环境绿地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
8.5.4 城市规划区城市大环境绿地规划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9.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 |
9.1.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的实质 |
9.1.2 评价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
9.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分析 |
9.2.1 一般性要求 |
9.2.2 基本指标分析 |
9.3 生态园林城市衡量标准——定性分析 |
9.3.1 自然生态标准 |
9.3.2 社会与文化生态标准 |
9.3.3 经济生态标准 |
9.4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 |
9.4.1 分三类指标考核 |
9.4.2 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设计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详细摘要 |
(8)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对象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2章 大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大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的认知 |
2.1.1 城市边缘区的定义与空间划分 |
2.1.2 城市边缘区的形成与特征 |
2.1.3 城市空间、居住空间、居住空间结构的定义 |
2.2 大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整体结构发展规律及模式 |
2.2.1 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的关系 |
2.2.2 大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整体发展的规律 |
2.2.3 国外大城市居住空间整体结构发展模式借鉴 |
2.3 大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内部结构发展的模式演进 |
2.3.1 第一阶段: 功能主义的邻里单位模式 |
2.3.2 第二阶段: 人本主义的住区模式 |
2.3.3 第三阶段: 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复合型生态住区 |
2.3.4 美国新城市主义模式对居住空间内部结构的借鉴 |
第3章 宏观层次——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整体结构发展状况分析 |
3.1 成都市边缘区的空间范围 |
3.1.1 空间范围界定依据 |
3.2.2 空间范围的界定 |
3.2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形成与演变 |
3.2.1 改革开放前的发展 |
3.2.2 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 |
3.2.3 住宅商品化以后的发展 |
3.3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发展的动因 |
3.3.1 制度因素 |
3.3.2 经济因素 |
3.3.3 技术因素 |
3.3.4 环境因素 |
3.4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发展特征 |
3.4.1 边缘区居住空间“向心郊区化”的特殊形态 |
3.4.2 边缘区居住空间连续性蔓延发展 |
3.4.3 边缘区住区开发成为当前住区开发主流 |
3.4.4 边缘区居住空间的人口构成复杂 |
3.4.5 边缘区以就近交通方式为主 |
3.4.6 边缘区居住空间多元化 |
3.4.7 边缘区居住空间发展不以城市“空心化”为代价 |
3.5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宏观“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5.1 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
3.5.2 居住空间过分依赖交通干道 |
3.5.3 居住空间对城市绿地的无序侵占 |
3.5.4 居住空间发展各自为阵 |
3.5.5 居住分异现象开始出现 |
3.5.6 居住区和工业区布局分离 |
3.5.7 边缘区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 |
第4章 微观层次——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内部结构发展状况分析 |
4.1 国内外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类型划分 |
4.1.1 国外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划分 |
4.1.2 国内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划分 |
4.2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类型划分及布局特点 |
4.2.1 商品型住区 |
4.2.2 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小区 |
4.2.3 工业、单位型住区 |
4.3 影响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的各因素 |
4.3.1 住区人口构成 |
4.3.2 住区邻里关系 |
4.3.3 住区住房条件 |
4.3.4 住区交通出行 |
4.3.5 住区空间环境 |
4.3.6 住区配套设施 |
4.3.7 边缘区住区总体评价 |
4.4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微观“点”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4.1 住区管理不到位 |
4.4.2 住区居民之间分层和隔离 |
4.4.3 住区内部居民异质性加剧 |
4.4.4 住区内部忽视邻里关系 |
4.4.5 住区开发模式单一 |
4.4.6 住区设施配套严重不足 |
4.4.7 住区空间环境缺乏规划设计 |
4.4.8 住区消失的场所感 |
第5章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
5.1 常见居住空间整体结构发展模式评析 |
5.1.1 以行政区为单位组织居住空间建设 |
5.1.2 按圈层结构模式组织住区建设 |
5.1.3 按交通线路组织住区建设 |
5.2 常见居住空间结构内部发展模式的反思 |
5.2.1 居住小区模式的弊端 |
5.2.2 居住空间结构内部组织模式发展趋势 |
5.3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整体发展模式 |
5.3.1 成都市居住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
5.3.2 “多心·组团”结构提出的原因 |
5.3.3 “多心·组团”结构的涵义 |
5.3.4 “多心·组团”结构的特点 |
5.3.5 “多心·组团”结构的原则和要素 |
5.3.6 “多心·组团”结构的空间划分 |
5.4 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内部发展模式 |
5.4.1 “多元·网络”结构提出的原因 |
5.4.2 “多元·网络”结构的涵义 |
5.4.3 “多元·网络”结构多种要素的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开发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对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建设的研究 |
1.3.2 国内对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建设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开发的相关理论 |
2.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开发的内部动因理论 |
2.1.1 需求层次理论 |
2.1.2 消费结构的变动理论 |
2.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
2.2.1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住区空间分布形式 |
2.2.2 城市边缘区住区发展的一般模式 |
2.3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开发模式的演进 |
2.3.1 1960年代以前功能主义主导的邻里单位模式 |
2.3.2 1960-1980年代功能主义向人本主义转换的社区模式 |
2.3.3 198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多功能复合型社区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武汉市边缘区住区开发现状 |
3.1 武汉市住区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区建设(1949-1978年) |
3.1.2 改革开放初期的住宅建设(1979-1991年) |
3.1.3 住宅商品化阶段的住宅建设(1992年以后) |
3.1.4 小结 |
3.2 居住边缘区化的动力机制 |
3.2.1 居民经济实力的增强 |
3.2.2 城市边缘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
3.2.3 住房制度的改革 |
3.2.4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制度的改革和级差地租和基准地价的市场化 |
3.2.5 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和用地功能置换 |
3.2.6 郊区优越的自然环境 |
3.2.7 开发区的建设 |
3.2.8 小结 |
3.3 当前武汉市边缘住区的空间组织形式及特点 |
3.3.1 沿交通干线展开的边缘区住区 |
3.3.2 沿主要湖泊分布的边缘区住区 |
3.3.3 沿开发区、工业区分布的边缘区住区 |
3.3.4 城市化过程中在城市边缘区形成的“城中村” |
3.3.5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4 武汉市边缘区住区空间组织模式 |
4.1 常见住区空间组织模式评析 |
4.1.1 以行政区为单位组织住区建设 |
4.1.2 按圈层结构模式组织住区建设 |
4.1.3 按交通线路组织住区建设 |
4.2 国外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空间组织模式借鉴 |
4.2.1 英国伦敦的独立新城模式 |
4.2.2 法国巴黎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
4.2.3 日本东京的中心线卧城模式 |
4.2.4 美国芝加哥的城市发展地段模式 |
4.2.5 小结 |
4.3 武汉市边缘区住区空间组织模式探析 |
4.3.1 “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的提出 |
4.3.2 “多核组团式”的涵义 |
4.3.3 “多核组团式”的特点 |
4.3.4 居住组团确定的原则 |
4.3.4 居住组团确定的因素 |
4.3.5 武汉市居住组团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武汉市边缘区组团内部开发模式 |
5.1 传统住区内部开发模式 |
5.2 国外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内部开发的主要模式借鉴 |
5.2.1 英国独立新城的内部开发模式 |
5.2.2 美国新城市主义内部开发模式 |
5.2.3 法国新城内部开发模式 |
5.2.4 日本“卧城”内部开发模式 |
5.2.5 小结 |
5.3 未来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发展趋势 |
5.4 武汉市边缘区住区开发模式探讨 |
5.4.1 “中心网络型”住区开发模式的提出 |
5.4.2 “中心网络型”的涵义 |
5.4.3 “中心网络型”的特征 |
5.4.4 “中心网络型”的开发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产业集群与城市建设形态初探——以浙江发达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目 录 |
绪 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产业集群与城市形态理论研究 |
1.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及浙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 |
1.1.1 产业集群理论探讨 |
1.1.2 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特征 |
1.2 城市形态理论研究及浙江城镇发展变迁 |
1.2.1 城市形态研究相关理论 |
1.2.2 城市建设形态 |
1.2.3 浙江城镇发展变迁 |
1.3 产业集群与城镇建设形态的关联 |
第二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城镇体系发展 |
2.1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研究 |
2.1.1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的演进 |
2.1.2 我国区域城镇体系的主要内容 |
2.1.3 我国区域城镇体系的特点与问题 |
2.2 浙江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 |
2.2.1 融入全球经济的地域性城镇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 |
2.2.2 形成了独特的城乡地域空间形态 |
2.2.3 专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并以商贸经济推动小城镇发展 |
2.2.4 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下形成日益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 |
2.3 实例研究:温州市产业集群与市域城镇体系发展 |
2.3.1 温州产业集群和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 |
2.3.2 产业集群与温州现状城镇体系形成的原因 |
2.3.3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简介 |
2.4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新思路 |
2.4.1 运用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城镇体系 |
2.4.2 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基础研究,合理定位城镇等级 |
2.4.3 突破行政边界,协调城镇职能 |
2.4.4 提高分析与制定区域政策的科学性 |
2.4.5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 |
第三章 产业集群与城市外部形态 |
3.1 城市外部形态理论 |
3.1.1 城市外部形态的形成基础--城市发展轴 |
3.1.2 城市外部形态的演变过程 |
3.2 产业集群发展--浙江城市外部形态演变的主要动力 |
3.2.1 集群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促进城市外部形态演变 |
3.2.2 城乡互动导致城市边缘区土地发展变革 |
3.2.3 产业集群导致都市区域化,城市外部形态群组化 |
3.3 案例研究:温州市城市外部形态演变 |
3.3.1 温州市城市外部形态演变过程 |
3.3.2 温州市未来城市外部形态发展 |
3.4 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战略,引导适合的城市外部形态 |
3.4.1 合理选择和培育城市发展轴 |
3.4.2 加强城市发展轴和城市边缘地区土地管制 |
3.4.3 培育和促进增长极和生长点,引导适合的城市形态 |
第四章 产业集群影响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 |
4.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研究 |
4.1.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 |
4.1.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3 我国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分析 |
4.2 产业集群与城市工业空间形态特征 |
4.2.1 浙江城市工业空间的类型与特点 |
4.2.2 产业集群与工业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联系 |
4.2.3 案例研究:温州市工业用地规划 |
4.2.4 产业集群影响下工业空间规划新思路 |
4.3 产业集群与城市商业空间形态特征 |
4.3.1 城市商业空间的类型与特点 |
4.3.2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发展 |
4.3.3 案例研究:义乌市专业市场与商贸业规划 |
4.3.4 城市商业空间规划新思路 |
4.4 产业集群与城市教育科研空间形态特征 |
4.4.1 教育科研空间的发展与特征 |
4.4.2 产业集群与教育科研空间发展 |
4.4.3 案例研究:浙江五大高教园区建设评析 |
4.4.4 产业集群影响下的城市教育科研空间规划新思路 |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与城市发展策略 |
5.1 全球化背景分析 |
5.1.1 全球化概念界定 |
5.1.2 全球化的机遇 |
5.1.3 全球化的危机 |
5.2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升级发展 |
5.2.1 产业集群的“中卫化” |
5.2.2 产业集群对外空间拓展 |
5.2.3 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将进一步加深 |
5.2.4 科技型产业集群将大量增加 |
5.3 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与城市发展策略 |
5.3.1 “中间化”的城镇化战略 |
5.3.2 积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
5.4 产业集群发展下的城乡规划新思维 |
5.4.1 推行概念规划与近期规划 |
5.4.2 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 |
5.4.3 提高总体规划中产业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
5.4.4 适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弹性 |
5.4.5 加强城市规划的经济论证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部分 |
二、 学位论文 |
三、 期刊论文 |
四、 网络资源 |
五、 相关文件 |
致 谢 |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第四产业为主导的新城规划研究 ——以本溪市沈溪新城为例[D]. 温婷婷.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9)
- [2]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 ——以杭州为例[D]. 阳作军.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
- [3]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生长与创意城市构建[J]. 马仁锋,沈玉芳,姜炎鹏. 国际城市规划, 2012(06)
- [4]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 马仁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5]丽水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研究[D]. 叶建锋. 浙江大学, 2008(10)
- [6]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经典理论思想的客体类型演变研究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方法[D]. 史舸. 同济大学, 2007(05)
- [7]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 王亚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8]成都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结构发展研究[D]. 韦希.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9]大城市边缘区住区开发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罗巧灵. 武汉大学, 2005(05)
- [10]产业集群与城市建设形态初探——以浙江发达地区为例[D]. 苏苏. 清华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