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励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论文文献综述)
雷凌湘[1](2021)在《亲历物理实验过程对初中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需要培养的重要思维能力,有了批判性思维才会有更好的创新。我国坚持创新发展,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中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可见一斑,其中要求学生应“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因此本文将探讨让初二学生亲历物理实验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提升。批判性思维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发展一般认为由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组成,是发现问题或产生质疑后的进行合理探究、假设、推理、检验最终解决问题,推翻或验证质疑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技能包含解释、分析、推理、评价、说明、自我调节六大核心要素,一般认为可通过实验培养。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遵循主体性、因材施教、开放性等原则,提出了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教学策略,即,探究式教学策略、对话式教学策略、反省式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并且关注批判性思维技能中解释、分析、推理、评价、说明、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增加更多的交流对话环节,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课上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课余以及课下通过完成实验任务单作为补充。教学实施前后使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验-2000》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检验,通过SPSS19.0分析可知学生通过亲历物理实验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并且在分析维度得分较高。因此未来的中学物理课堂中应该有意识的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可以开发系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的实验课程,不断地践行做中学的理念,坚持实验教学。
王占魁[2](2020)在《“爱智”抑或“爱人”——论中国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与未来》文中研究指明在哲学"爱智"传统的背后包藏着"爱人"的价值意蕴,这是哲学从源头上切近教育的思想基因。承继这一价值意蕴,儿童哲学课程的开创者李普曼也为儿童哲学指出了"思考自我"和"学会推理"两项使命。面对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现实,在中小学开展儿童哲学课程实验实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进步。然而,业已尝试开展儿童哲学课程探索的学校里,实验者更多地是在追求儿童哲学的"哲学性"(爱智传统),而对如何让儿童哲学成为"儿童的"(爱人传统)思考不足。质言之,如何在追求"爱智"(哲学性)的过程中体现"爱人"(儿童性),或者说如何以"爱人"(儿童性)的方式追求"爱智"(哲学性),进而实现中国传统课堂整体上从"灌输式教学"向具有儿童哲学品质的"论证式教学"转变,乃是今后中国儿童哲学课程的历史使命。长远来看,"儿童哲学"客观上要求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应当融入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成为"全科的"进而成为"全体教师"的"教育哲学"。届时,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和教师哲学的"儿童哲学",必将是对既往课堂教学在板书和课堂形态上的一系列改观,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生命质量和思维品质。
李佳敏[3](2020)在《以绘本为载体的大班幼儿对于“我是谁”的哲学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推动之下,“儿童哲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广泛的关注。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以往的研究中倾向于将“儿童哲学”理解为“儿童哲学教育”,而忽视了“儿童哲学”的其他内涵,也缺乏在幼儿园开展的相关实践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强调重视“儿童哲学”的整体内涵,立足于“儿童的哲学”,试图了解幼儿对于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困惑与思考。本研究以四个哲学绘本为载体,选取湖南省长沙市S幼儿园大二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围绕“我是谁”哲学问题之下的四个小主题(我为什么存在、如何认识我、不一样的我以及我想要的生活),开展群体探究活动以及绘画活动,将所收集到的幼儿绘画作品以及访谈资料进行文字转录,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过程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幼儿对于“我是谁”的理解。研究结果显示,大班幼儿具有进行哲学探究的能力,他们的思考超乎成人的想象。在“我是谁”的哲学探究之中,幼儿对于不同的子主题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与表达。在“我为什么存在”的哲学探究中,大班幼儿从“什么是存在、为什么‘我’会存在、‘我’存在是为了什么”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他们会从“如何知道‘我’是谁、怎么判断‘我’是人、‘我’活着的意义”三个方面去诠释他们眼中的“如何认识我”;在“不一样的我”的子主题中,他们侧重于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以及应该如何才能区分一样的人;对于“我想要的生活”,大班幼儿认为家人朋友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还发现,幼儿会对好奇人类以及世间万物的起源;会认真思考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自己想要的生活;会对“自由”产生渴望;也会困惑“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在结合本研究过程的总结与反思,立足于“儿童的哲学”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在幼儿园开展哲学探究活动的相关建议:第一,教育者要树立新型的教育观、科学的儿童观,以及要了解哲学的本意所在;第二,要选取适合幼儿特点的哲学绘本和灵活采用多种组织形式;第三,要创建安静舒适的讨论氛围;第四要将哲学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谭思瑶[4](2020)在《模因论视角下的自传体文学翻译实践报告 ——以《What Teachers Make》(节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因是在20世纪末提出的,它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的规律。指的是人们在文化领域相互模仿和传播信息,并代代相传的思想和观念。切斯特曼第一个将模因引入到翻译领域。他认为传播中只有一部分模因幸存下来成为强大的模因。自传体作为一种传记,主要叙述作者自己的生平事迹和所闻所见等,包含着作者的感悟与智慧,对于我们了解国外相关领域有着重要作用,读者在阅读这类自传后有助于吸收和借鉴一些其中的先进思想。使用模因论的视角,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更好地从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出发,有利于传播这些先进的思想理论,对其翻译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根据作者的翻译实践,该研究试图探讨模因论视角下的自传体文本E-C翻译。由于自传体文本属于实用文本的范畴,其目的主要是将信息真实而全面地传递给公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达,同时也要合理地处理和理解原文中的一些特定表达,从而确保篇章整体的逻辑合理。本文首先对文本的特征,写作背景做了深入的研究,随后确定了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其次,具体阐述了译前、译中、译后等具体翻译过程,然后通过案例,探讨如何从形式,内容和信息层面选择合适的模因翻译策略,以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以及树立强势模因。重点关注于文章中带有特殊美国文化意象的词汇,专业术语,长难句等表达的精准翻译。并且在翻译过程中一直坚持完善译文的风格和结构,使其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对基因型和表现型模因的学习,作者用符合目标读者兴趣的强势模因来代替单调的陈述,丰富译文的现代感和文学美感。其次,在词汇层面,对于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可以与国外学生的商讨确定翻译。在句法层面,译者从教育类书籍中得到启示,根据译入语规范处理句子。在语篇层面,译者研究自传体文本的表达习惯和目的语风格,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本文是在自传体文本的翻译实践过程中采取模因策略的试验性研究。作者努力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的同类文本的翻译起到促进作用。
陈衍森[5](2020)在《对抗、质疑还是宣泄 ——网络文化中“杠”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杠”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具有反抗精神、探索精神和思辨精神。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杠”文化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出现在公众视野。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更多的人有条件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匿名成了网络发言的防护罩。此外,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表达欲望和好胜心驱使网民出现越来越多抬杠行为。新一代青年人的叛逆性格、勇于质疑、大胆展现自我的精神属性被融入互联网中,让“杠”文化有了新的内涵。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网络社交平台,观察了解抬杠的内容选择、表现形式、传播主体、传播渠道等基础信息,根据已有信息设计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访谈等方式详细了解部分网民对抬杠行为的各种看法,并对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三种研究方法的结论,从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个人因素三个角度研究抬杠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明确“杠”文化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打破“回声室效应”、充当社会的“解压阀”、有利于打造多元的网络文化;另一方面会打击网民参与公共议事的积极性、冲击主流文化、干扰公共议题讨论,甚至引发网络暴力。最后,本文对如何规范抬杠行为给出相关建议,如希望网民在讨论过程中应尊重差异管理情绪,努力提升公共说理技巧,政府和媒体要发挥加强网络公共环境治理的作用。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研究正确利用“杠”文化,更好的发挥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议事作用、促进网络文化多元发展,发掘“杠”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也避免过度冲击社会主流价值和主流文化。
曹海永,孙双金[6](2019)在《如何实现深度学习》文中研究说明在郭华教授看来,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可见,深度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引领性、挑战性、主体性和成功性。如何实现这样的深度学习?就教学策略而言,也必须围绕这四个基本特征,高度关注教师的引导,儿童的思维,主体的参与和真正的效能。
许若梦[7](2019)在《《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惯用语收录及释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第5版、第6版、第7版中收录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对该词典中惯用语的概貌、收录情况、释义情况进行穷尽式地描写与分析,致力于促进惯用语收录、释义的科学化,推动词典编纂的规范化。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概貌描写。语音上,三音节惯用语所占比重最大,百分比为69.7%,主要音节表现形式为“1+n(1<n≦4)”;语法上,惯用语共呈现出8种结构类型,结构形式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语义上,贬义色彩的惯用语最多,占比50.6%,71.6%的惯用语使用比喻手段来表达意义;分布领域上,64.4%的惯用语分布于生活领域。第二章:《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收录情况考察。基于4个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收录数量的对比统计、收录发展情况的分析、增删惯用语的使用频率统计,本文归纳得出以下结论:该词典惯用语的收录以稳步增收、保守删减为主要特点;惯用语的“通用性”是词典增删惯用语的主要依据。另外,我们基于辞书的“三个世界”理论,探讨了影响《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增删的具体因素。第三章:《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释义情况考察。本章归纳出目前《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释义的5种主要方式和释义变化的5个方面;总结出《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释义变化的3点原因:应用主体认知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词典本身对科学释义的追求。第四章:《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的释义问题讨论。本文认为,释义提示词的使用以及异形惯用语的释义需要进一步规范,部分惯用语的释义存在释义范围过宽或过窄、义项漏设、组成词语义及感情色彩未指明等问题。
卫堇华[8](2019)在《基于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类比研究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不断加强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逐渐多样的时代。传统的科学教育已经不能够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与轨迹,一套更为完备的体系便应运而生,即核心素养体系。全球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与教育能力,都纷纷颁布了有关核心素养的文件,“核心素养”便开始成为当今世界的一股热流。本文主要是基于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类比研究对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进行细致的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简单阐述了该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中美核心素养体系进行介绍与分析。首先,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分别从内涵、框架结构以及理论基础三方面阐述。其次,针对中美核心素养体系,从相似性、差异性进行类比分析,之后借鉴美国“21世纪技能”中较为突出且中国不具备或发展不完善的素养,将中美核心素养体系进行整合。第三章,基于核心素养体系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调查与实践研究。首先,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采用向学生发放问卷以及访谈教师这两种方法来了解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情况。其次,从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教学效果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核心素养体系下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研究,主要是将整合过的核心素养体系应用于小学科学的案例教学中,之后再将平行班与实验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的困境与对策。第五章,结论。主要从总结与展望两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对本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其次,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再次,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指明未来应当努力的方向。
戴厚祥[9](2019)在《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新授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走向为学而教的新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具体新授设计时,一线教师又该如何做,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笔者的做法和思考。
郑晴[10](2019)在《中高级阶段汉语篇章衔接手段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本文基于任务型教学法“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将篇章衔接教学与该教学法结合,设计出适合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学习的篇章衔接教学。教学设计之初,充分统计并分析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笔者任教学校学生的篇章衔接手段问题,总结出汉语学习者普遍出现偏误的衔接手段,并着重对此进行教学设计。笔者通过设计篇章各衔接手段教学,并以写作课为教学范例,对所设计的衔接手段进行教学实践,发现此教学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完成呈阶梯状难度的任务,能潜移默化地习得并巩固各种衔接手段。总而言之,这种教学方法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更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使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有效的习得各篇章衔接手段。文章第一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与价值、方法与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和研究的语料来源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综述了国内外篇章理论研究,国内外篇章衔接研究,并总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篇章衔接教学研究、偏误研究及学生的实际运用情况介绍;第三部分基于任务型教学的理念,阐明了本文的教学设计思路,并进一步通过任务范例详细地举例说明此教学设计;第四部分为篇章衔接教学设计的实践阶段,以此分析验证该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并对本文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
二、鼓励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鼓励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论文提纲范文)
(1)亲历物理实验过程对初中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2.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 |
3.批判性思维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教育统计法 |
二、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实验教学理论 |
1.杜威“做中学”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批判性思维理论 |
1.批判性思维内涵 |
2.批判性思维技能 |
3.物理实验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
三、亲历物理实验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实践整体设计 |
1.实践对象 |
2.实践历时 |
3.教学内容 |
4.教学设计原则 |
5.教学实施策略 |
6.教学评价策略 |
(二)实践案例 |
1.案例一: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
2.案例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3.案例三:自制温度计 |
四、批判性思维技能检测与数据分析 |
(一)测量工具 |
(二)测试对象 |
(三)数据分析 |
1.前测分析 |
2.后测分析 |
五、结果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反思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 |
附录2:《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
附录3:《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任务单 |
附录4:《吞宝魔盒原理探究》教学设计 |
附录5:《吞宝魔盒原理探究》任务单 |
附录6:学生实验任务单展示 |
致谢 |
(2)“爱智”抑或“爱人”——论中国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爱智”与“爱人”:教育哲学的双重价值意蕴 |
二、思考自我与学会推理:儿童哲学对教育哲学的价值承继 |
三、教师哲学:儿童哲学的实践本质 |
四、未来儿童哲学课的可能形态与多样功能 |
(3)以绘本为载体的大班幼儿对于“我是谁”的哲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儿童哲学 |
二、儿童的哲学 |
三、绘本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哲学的研究 |
二、关于“儿童的哲学”的研究 |
三、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的哲学”的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三节 “我是谁”哲学探究中绘本的选取 |
一、本研究中绘本选择的依据 |
二、基于“我是谁”的四个子主题而选取相应的绘本 |
第四节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一、资料的收集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大班幼儿对于“我是谁”哲学探究的过程展现 |
第一节 幼儿眼中的“我为什么存在”——以《妈妈,我为什么存在?》为载体 |
一、什么是存在? |
二、为什么“我”会存在? |
三、“我”存在是为了什么? |
第二节 幼儿眼中的“如何认识我”——以《我不知道我是谁》为载体 |
一、如何知道“我”是谁 |
二、怎么判断“我”是人? |
三、“我”活着的意义? |
第三节 幼儿眼中的“不一样的我”——以《小绿狼》为载体 |
一、“不一样”是什么? |
二、“我”和他人有什么不同? |
三、如何区分一样的人? |
第四节 幼儿眼中的“我想要的生活”——以《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为载体 |
一、“我”选择哪一种生活? |
二、“做自己”意味着什么? |
三、“做自己”还是“属于他人”? |
第四章 大班幼儿对于“我是谁”哲学探究的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幼儿对“起源”的追问 |
一、人类的起源 |
二、世界的起源 |
第二节 幼儿对“生活”的审视 |
一、幼儿所理解的“生活” |
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
第三节 幼儿对“自由”的向往 |
一、幼儿所理解的“自由” |
二、幼儿向往“消极自由” |
第四节 幼儿对“死亡”的困惑 |
一、幼儿所理解的“死亡” |
二、人为什么会死 |
三、幼儿对于死后的好奇 |
第五章 对于与大班幼儿开展哲学探究活动的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对于与大班幼儿开展哲学探究活动的反思 |
一、研究者在哲学探究中的收获与反思 |
二、对幼儿在哲学探究中的反思 |
三、对活动媒介的反思 |
第二节 对于与大班幼儿开展哲学探究活动的建议 |
一、教育者教育观、儿童观与哲学观的转变 |
二、活动媒介的选取 |
三、创设安静舒适的讨论氛围 |
四、将哲学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4)模因论视角下的自传体文学翻译实践报告 ——以《What Teachers Make》(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Task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Analysis of Textual Features |
1.3 Objectives of the Practice and Study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Practice and Study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
2.1.2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
2.1.3 Acquaintance of the Author’s Life and Writing |
2.1.4 Understanding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
2.2 While Translation |
2.2.1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
2.2.2 Referring to Meme Theory |
2.2.3 First Draft |
2.2.4 Self-check and Revision |
2.2.5 Second Draft |
2.3 Post Translation |
2.3.1 Peer-Proofreading |
2.3.2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flection |
Chapter3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
3.1 Challenges Encountered |
3.1.1 Vocabulary Selection |
3.1.2 Culture-Specific Items Translation |
3.1.3 Long Sentences Translation |
3.2 Countermeasures Taken |
3.2.1 Relative Text Reading |
3.2.2 Internet Searching |
3.2.3 Appropriate Translating Skills Adopted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Phenotyp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1.1 Transformation |
4.1.2 Explanation of Memes |
4.1.3 Imitation of Memes |
4.2 Genotyp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2.1 Omission of Memes |
4.2.2 Addition of Meme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from the Present Practice and Study |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Practice and Study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actice and Studie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he Original Text |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Publications |
(5)对抗、质疑还是宣泄 ——网络文化中“杠”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中国早期的“抬杠”行为 |
2.抬杠的定义 |
3.网络“杠”文化的概述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对抬杠的研究 |
2.对亚文化的研究 |
3.对公共话语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观察法 |
3.访谈法 |
(五)网络社交平台的选取 |
二、“杠”文化的呈现形式 |
(一)抬杠的内容特征 |
1.抬杠的领域选择 |
2.被“杠”内容的特征 |
(二)抬杠者的行为特征 |
1.具有蓄意性 |
2.具有强烈的情绪和攻击性 |
3.具有主观性 |
4.具有质疑和批判精神 |
5.具有优越感 |
(三)“杠”文化的常见表现形式 |
1.以偏概全型 |
2.无中生有型 |
3.断章取义型 |
4.诉诸无知型 |
5.无理型 |
(四)“杠”文化的传播主体 |
1.《奇葩说》引领网络“杠”文化 |
2.“杠”文化的推广者和使用者 |
3.抬杠者的分类 |
(五)“杠”文化的传播途径 |
1.熟人网络社交平台传播 |
2.陌生人网络社交平台传播 |
3.弹幕中的抬杠行为 |
三、抬杠现象发生的原因 |
(一)社会技术进步的影响 |
1.技术进步促使话语权扩大 |
2.匿名的环境 |
(二)“杠”文化本身特质的影响 |
1.注意力稀缺时代的到来 |
2.“杠”文化普及促进抬杠行为发生 |
(三)抬杠者自身具有的潜在特性 |
1.好胜心强 |
2.认知失调 |
3.缺乏共情 |
4.自我表达的需要 |
5.缺乏理性说理能力 |
四、对“杠”文化的思考 |
(一)过度丑化的“抬杠者” |
(二)“杠”文化的现实意义 |
1.打破“回声室效应” |
2.充当社会的“解压阀” |
3.打造多元的网络文化 |
(三)“杠”文化的负效应 |
1.打击参与积极性 |
2.冲击主流文化 |
3.干扰话题讨论 |
4.引发网络暴力 |
(四)把抬杠上升为有意义的公共说理 |
1.尊重差异,管理情绪 |
2.提升公共说理技巧 |
3.加强网络公共环境治理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对抬杠行为的调查研究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如何实现深度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导,深度学习的前置准备 |
(一)研究学生,关注儿童的天性、学习、需求 |
1. 研究儿童的天性。 |
2. 研究学生的学习。 |
3. 研究学生的需求。 |
(二)解读文本,彰显教学的准度、深度、亮度 |
1. 查阅资料:让文本解读再准确些。 |
2. 层层剥笋:让文本解读再深入些。 |
3. 力透纸背:让文本解读再细致些。 |
4. 反复琢磨:让文本解读再新颖些。 |
(三)组织内容,实现素材的选择、聚焦、重组 |
1. 选择根本内容,促进自我生长。 |
2. 聚焦核心内容,促进自然生长。 |
3. 重组主题内容,促进自由生长 |
(四)教学设计,走出固有的程式、浅表和复杂 |
1. 问题情境的创设。 |
2. 学习任务的驱动。 |
3. 学习方式的运用。 |
4. 展示评价的激励。 |
二、思考,深度学习的思维特征 |
(一)在追问中丰富 |
(二)在反思中深刻 |
(三)在质疑中敏感 |
(四)在创新中独特 |
三、参与,深度学习的情感表征 |
(一)亲历性 |
(二)挑战性 |
(三)全身性 |
(四)高峰性 |
(五)延续性 |
1. 课内留白:还学习的核心权。 |
2. 课外留白:育学习的好奇心。 |
四、效能,深度学习的学业成就 |
(一)知识的充实感 |
(二)情感的生成感 |
1. 基于学生:解决情感濡染的重难点。 |
2. 基于教材:开发情感濡染的共鸣点。 |
3. 基于教师:设计情感濡染的切入点。 |
(三)问题解决的能力 |
(7)《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惯用语收录及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惯用语的界定及本文研究范围 |
第一章 《现汉》惯用语概貌描写 |
第一节 语音特征 |
一、音节形式 |
二、音节结构特点 |
第二节 语法特征 |
一、结构类型 |
二、结构特点 |
第三节 语义特征 |
一、惯用语语义中的感情色彩 |
二、惯用语语义中的修辞 |
第四节 《现汉》惯用语的分布领域 |
第二章 《现汉》惯用语收录情况考察 |
第一节 《现汉》惯用语收录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数据统计 |
一、第5版和第4版惯用语收录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数据统计 |
二、第6版和第5版惯用语收录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数据统计 |
三、第7版和第6版惯用语收录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数据统计 |
四、《现汉》惯用语收录特点 |
第二节 《现汉》惯用语增删依据及影响因素 |
一、《现汉》惯用语增删的依据 |
二、《现汉》惯用语增删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现汉》惯用语释义情况考察 |
第一节 《现汉》惯用语主要释义方式 |
一、描述式释义 |
二、指出比喻借代式释义 |
三、描述兼指出比喻式释义 |
四、同义注释式释义 |
五、溯源式释义 |
第二节 《现汉》惯用语释义变化类型 |
一、释义提示词变化 |
二、释义方式变化 |
三、义项变化 |
四、释义表述变化 |
五、括注变化 |
第三节 《现汉》惯用语释义变化原因 |
一、应用主体认知的变化 |
二、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
三、词典本身对科学释义的追求 |
第四章 《现汉》惯用语的释义问题讨论 |
第一节 释义提示词的进一步规范 |
第二节 异形惯用语释义的进一步规范 |
第三节 其他局部问题 |
一、释义范围问题 |
二、义项设立问题 |
三、感情色彩及组成词语义的指明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惯用语总表 |
致谢 |
(8)基于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类比研究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的介绍与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介绍 |
2.1.1 美国核心素养体系的内涵 |
2.1.2 美国核心素养体系的框架结构 |
2.1.3 美国核心素养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中国核心素养体系的介绍 |
2.2.1 中国核心素养体系的内涵 |
2.2.2 中国核心素养体系的框架结构 |
2.2.3 中国核心素养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的类比分析 |
2.3.1 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的相似性 |
2.3.2 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的差异性 |
2.3.3 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的综合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心素养体系下小学科学教育调查与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学生核心素养认知现状调查研究 |
3.1.1 以学生为调查视角 |
3.1.2 以教师为调查视角 |
第二节 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研究 |
3.2.1 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
3.2.2 教学效果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的困境与对策 |
第一节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的困境 |
4.1.1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局限性 |
4.1.2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的局限性 |
第二节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的对策 |
4.2.1 完善小学科学教学 |
4.2.2 建立完善的小学科学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附录1 核心素养体系下小学科学学生现状调查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新授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走向为学而教的新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变“收起钓竿”为“撒开大网”———新授课从“线性双边交流”走向“网状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架构 |
二、主张“以生为本”, 破“以本为本”———深度而朴素思考的唤醒、激活、捕捉、放大与群体认同 |
三、大道至简求少问———新授设问从“烦琐碎片化”走向“核心结构化”的把握与提炼 |
四、百家争鸣寻真理, 百花齐放春满园———研究共同体的价值引领与归依 |
(10)中高级阶段汉语篇章衔接手段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文献法 |
1.3.2 归纳法 |
1.3.3 实验法 |
1.3.4 调查法 |
1.3.5 创新点 |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语料来源 |
2 篇章衔接理论与教学研究综述及实际运用情况 |
2.1 篇章理论 |
2.1.1 国外篇章理论的提出及研究发展 |
2.1.2 国内篇章理论研究 |
2.2 篇章衔接 |
2.2.1 国外篇章衔接研究 |
2.2.2 国内篇章衔接研究 |
2.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篇章衔接手段教学研究 |
2.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篇章衔接手段偏误及运用情况研究 |
2.4.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篇章衔接手段偏误研究 |
2.4.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篇章衔接手段运用情况调查 |
2.4.2.1 段内篇章衔接手段运用情况调查 |
2.4.2.2 段落篇章衔接手段运用情况调查 |
2.4.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篇章衔接手段运用情况分析 |
2.4.3.1 段内篇章衔接手段运用情况分析 |
2.4.3.2 段落篇章衔接手段运用情况分析 |
2.4.3.3 总结 |
3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篇章衔接教学设计 |
3.1 任务型教学法概说 |
3.1.1 任务型教学的提出 |
3.1.2 国内任务型教学法引进与应用 |
3.1.3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的理论依据 |
3.2 篇章衔接教学设计 |
3.2.1 设计思路 |
3.2.2 衔接手段主要任务设计 |
3.2.2.1 段内连接成分衔接手段教学设计 |
3.2.2.2 段内照应衔接手段教学设计 |
3.2.2.3 段内词汇衔接手段教学设计 |
3.2.2.4 段落衔接手段教学设计 |
3.2.3 任务范例 |
4 篇章衔接教学实践 |
4.1 教学实践对象 |
4.2 教学实践时间与内容安排 |
4.3 教学实践实例分析与评价 |
4.3.1 实例分析 |
4.3.2 学生评价 |
4.3.2.1 学生基本情况 |
4.3.2.2 篇章衔接手段使用情况 |
4.3.2.3 篇章衔接手段应用 |
4.3.2.4 任务型教学法下的篇章衔接手段教学效果 |
4.3.3 教学评价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局限及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四、鼓励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论文参考文献)
- [1]亲历物理实验过程对初中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影响研究[D]. 雷凌湘.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爱智”抑或“爱人”——论中国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与未来[J]. 王占魁. 教育发展研究, 2020(22)
- [3]以绘本为载体的大班幼儿对于“我是谁”的哲学探究[D]. 李佳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模因论视角下的自传体文学翻译实践报告 ——以《What Teachers Make》(节选)为例[D]. 谭思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对抗、质疑还是宣泄 ——网络文化中“杠”文化研究[D]. 陈衍森. 河南大学, 2020(03)
- [6]如何实现深度学习[J]. 曹海永,孙双金. 教育视界, 2019(Z1)
- [7]《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惯用语收录及释义研究[D]. 许若梦.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8]基于中美核心素养体系类比研究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D]. 卫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新授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走向为学而教的新授设计[J]. 戴厚祥. 数学教学通讯, 2019(13)
- [10]中高级阶段汉语篇章衔接手段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践[D]. 郑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