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否定”形式分析

英语“否定”形式分析

一、英语“否定”形式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云[1](2021)在《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在对瑞士语言学家巴利(Charles Bally)的“态式-陈述”理论以及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俄罗斯语言学家阿鲁秋诺娃(Н.Д.Арутюнова)的“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对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语义、语用研究。“态式-陈述”理论的核心是将句子语义划分为呈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内容(陈述)和说话人对客观内容的主观心理操作(态式)。“刺激-反应”对话研究理论的核心是言语行动可以引发言语反应,言语刺激和言语反应轮流交替构成对话。这两个理论的结合产生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核心概念是态式。态式被英语、汉语语言学界视为情态意义,俄罗斯语言学界却将其等同为命题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态式语言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比态式和情态的词源意义、术语来源以及主要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厘清了二者的异同,明确了态式的语言学意义,并将态式研究从抽象而有庞大的语句主观内容具化为由态式主体和态式谓词构成的态式框架,并从态式主体的变化和态式述谓结构的变化总结出语句中态式框架显现和弱化的规律。态式刺激是说话人针对听话人的态式进行的言语刺激,态式反应是听话人针对说话人的态式做出的言语反应。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形式研究体现为对其语言表达手段的模式化,针对态式进行提问的疑问句是二者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其称作态式疑问句,并根据疑问焦点理论将其划分为四个模型。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义研究体现为将其主要表现手段——态式疑问句放置于问答对话统一体中,根据它与相邻话轮的互动关系对其进行语义描写。对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语用分析则主要在于借助语用学理论分析其语用意义和语用功能。本研究表明,态式疑问句是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主要表现手段,它的疑问焦点可以是态式谓词、态式生成的原因、态式的真值、态式主体以及态式框架的信源功能。部分态式疑问句在形式上还体现了对话的引用现象。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不仅能体现对话的语用连贯性,还呈现了三种对话策略:让步策略、委婉策略和转移策略。

耿芳[2](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吴亚军[3](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贺婷婷[4](2021)在《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双宾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宇宏[5](2021)在《初级阶段英、韩母语学生汉语状语语序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边玮洁[6](2021)在《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的释义。文章首先查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英文注释研究及两套教程生词释义研究的文献综述,再对两套教程的整体情况以及生词释义的理论知识做一概述,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套教程生词释义的方法与特点,最后分别针对中级教程和高级教程生词释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的生词释义应在把握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语言阶段的特点、生词的难易程度及生词的性质对释义方法进行全方位综合性地运用。本文的内容结构整体上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教材概况及生词释义概述。教材概况部分主要从释义的外部形式着手,统计分析了两套教程被释词的数量和词性、释义的基本格式以及释义的语言。生词释义概述部分详细介绍了13种常用的生词释义方法,并将教程的释义与词典的释义进行比较,以便为后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所选教材的生词释义分析。该部分重点分析了生词的释义方法,发现中级教程主要运用的释义方法是翻译法,高级教程以及整个中文释义主要运用的释义方法是近义词或短语释义法。在分析过后,文章还将中级和高级教程的释义方法进行对比,并介绍了两套教程生词的补充释义。第三部分为所选教材生词释义的不足及改进建议。本文建议中级教程适当增加指示法的使用量、丰富英文释义的形式、补充规范被释词的词性、补充被释词的色彩义并在附录的生词表中补充专有名词,建议高级教程提高释义的准确度、补充规范被释词的词性、将离合词用特殊符号进行标注并补充成语的语法特征,建议两套教程可以同时增加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总结性说明。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编写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马艳秋[7](2020)在《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对印度底层研究的代表理论家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后殖民理论进行的系统研究。作为底层研究这一领域中享有盛誉的学者,帕沙·查特吉始终致力于在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研究印度当代的政治及文化体制,他的观点架构隐含批判的对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经济侵入,抵制这一侵入并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他理论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目标。查特吉十分注重对后殖民国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去殖民化”,将现代政治的研究深入地扎根于第三世界后殖民的历史语境中,运用庶民研究的批评策略对当代西方中心主义进行了批评和解构,其理论具有明显的文化政治批判性。诚如菲利普·霍尔登所说:“查特吉为我们阐明了,理论如何能够动摇并且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框架。如果我们乐意去挑战一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那么这种理论恰恰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民族主义政治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和各民族国家对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强化是民族主义研究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在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中,民族主义无疑是最重要的。正是在深入研究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过程中,查特吉将其后殖民理论的批判锋芒指向了西方的文化本质论,通过分析殖民地精英民族主义话语与启蒙理性的复杂纠葛,他意识到了本土精英对殖民意识的承袭和内化。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查特吉认为,只有将底层对两种精英主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精英主义的反抗纳入到去殖民化的历史向度中,才有可能实现印度的去殖民化和后殖民时代的自由发展。论文的写作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条是精英民族主义话语对殖民主义话语的抵制,另一条是底层实践对殖民话语和精英话语的双重拆解。在历史层面上,查特吉深刻揭示了印度民族历史中充斥着的各种精英话语及其对底层群体革命力量的歪曲和压制,继而对精英民族主义历史中有问题的底层声音进行了重新书写。在现实层面上,查特吉充分肯定了底层的反抗力量在政治与文化领域对保有民族特性的印度发展;对冲破新式殖民主义的封锁所做出的努力和建树。

于慧[8](2020)在《英汉否定表达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其对否定的表达也不尽相同。有相似点,也有差异。通过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特点,比较汉英否定形式的表达,可以对语言否定形式的表达有更加充分的掌握,并可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及英语语言运用中,更好地提高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

刘湘[9](2020)在《《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旅游行业结构也开始进行调整,自驾游逐渐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其关注度也日益提高。作为行业权威的年度报告,《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总结了过去一年间中国自驾游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第一章总报告部分作为翻译材料,并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包括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范畴转换又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译者分别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对文本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翻译转换理论在旅游报告类信息文本中的实际应用。在层次转换上,译者通过复数形式以及时态和体态的转换,实现从汉语词汇到英语语法的转换。在结构转换上,译者分别从否定到肯定、主动变被动、人称主语到非人称主语等结构进行转换,以更加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在类别转换上,译者对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和名词进行转换,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增强译文可读性。在单位转换上,译者在词汇、短语、子句和句子等不同级阶之间进行转换,使句子逻辑关系更加清晰,译文通顺流畅。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希望能对国内外自驾游爱好者以及与自驾游相关的企业快速把握行业动态提供参考,促进自驾游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并且译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的翻译策略,以期能为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视角。

李坤[10](2020)在《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初级水平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在全球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也成为世界语言当中重要的语言,国外留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也逐渐加强。汉语学习中,情态动词作为汉语中较为特殊的词语,一直是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尤其在使用汉语常用情态动词“会”、“能”、“可以”等词语时,他们往往会产生较多的偏误。本文通过以母语为乌尔都语的初级水平巴基斯坦留学生为例,对其使用情态动词的偏误进行分析。在研究中将文章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文章研究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在研究中所运用到的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研究的基础和依据。第二部分则以巴基斯坦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在使用情态动词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和归纳所产生的偏误类型,并结合巴基斯坦留学生学习汉语中的现状,得出巴基斯坦学生在使用情态动词中产生偏误的原因,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针对巴基斯坦留学生在使用情态动词中产生的偏误以及原因提出了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出发的相关教学策略,以期望改善教学的同时为巴基斯坦学生学习情态动词提供相应的对策,尽可能降低和减少在学习中产生的偏误,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情态动词的能力。

二、英语“否定”形式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否定”形式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态式的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俄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第二节 英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第三节 汉语语言学界的“态式”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巴利的“态式-陈述”理论
        二、阿鲁秋诺娃的“刺激-反应”理论
    第二节 态式概念
        一、俄语语言学中的модус和модальность
        二、态式与命题态度、言语行为意向
        三、态式的定义
        四、陈述
    第三节 对话研究的基本概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句中的态式
    第一节 态式谓词
        一、态式类型
        二、感知态式谓词
        三、心智态式谓词
        四、情感态式谓词
        五、意志态式谓词
        六、言说态式谓词
    第二节 态式主体
    第三节 态式框架的弱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第一节 态式与对话
        一、态式与对话性
        二、态式型对话和陈述型对话
    第二节 对话中的态式疑问句
        一、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的基本特征
        二、态式疑问句的概念和分类
        三、态式问答统一体
    第三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中的引用现象
        一、对话中的耐用现象
        二、对话中的引用型态式疑问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用层面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和态式疑问句
        一、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二、包含态式疑问句的反应话轮的结构
        三、态式疑问句在反应话轮中的语用意义
    第二节 态式反应和对话的语用连贯性
        一、基于话轮言外功能一致的连贯性
        二、基于言语行为有效条件的连贯性
        三、基于预设矛盾的连贯性
    第三节 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中的对话策略
        一、对话策略的概念
        二、让步策略
        三、委婉策略
        四、转移策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3)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6)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本文所选教材概况及生词释义概述
    第一节 本文所选教材概况
    第二节 生词释义概述
    第三节 本文所选教材的生词释义与词典释义的比较
第三章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分析
    第一节 被释词与释义格式、语言分析
    第二节 释义方法分析
    第三节 生词的补充释义分析
第四章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第一节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不足
    第二节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编写的改进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殖民地民族主义思想的突围
    一、众声喧哗:以民族主义思想为例
        (一)知识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
        (二)在政治发展史上重新解码民族主义
        (三)民族与民族主义:殖民与后殖民国家的在场
    二、重述民族主义:从精英到底层
        (一)“消极革命”与精英阶层对自身统治特权的再确认
        (二)查特吉的底层叙事及其对多元民主诉求的再演绎
        (三)去殖民化与现代的印度历史
第二章 精英民族主义的历史叙述
    一、精英民族主义话语的构建
        (一)精英阶层的权力意识与文化自省
        (二)甘地主义及其对农民革命力量的收编
        (三)平稳的过渡与西方现代化的印度式发展
    二、精英民族主义对底层历史的书写
        (一)农民:反抗者?亦或边缘的愚众?
        (二)妇女问题的象征性解决
        (三)少数族裔的边缘与分裂
第三章 底层的政治社会及其对西方政治话语的拆解
    一、政治社会:查特吉对后殖民政治现实的理论构想
        (一)以市民社会为“镜像”的政治设想
        (二)对东方社群文化现代意义的重构
        (三)后殖民国家底层的民主政治实践
    二、庶民政治思想对西方民主制的反拨
        (一)从资本的时间到异质化的民族现实
        (二)后殖民国家现代政治的真实景观
        (三)庶民政治主体性的重构与政治解殖民化的开始
第四章 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大众文化的多面向辨析
    一、殖民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与反殖民的政治斗争
        (一)足球与反殖民斗争的集体认同
        (二)戏剧艺术与反殖民政治意识的传播
    二、后殖民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及其政治指向性
        (一)文化研究面对后殖民文化实践的“失语状”
        (二)印度后殖民时期文艺对西方霸权主义的反抗
    三、遇见查特吉后殖民理论的审美之维
        (一)大众文化对审美政治化的表征
        (二)艺术在“颠覆”之处重生
        (三)尊重和肯定大众的审美趣味
第五章 查特吉后殖民理论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超越
    一、思考现代性发展的东方视角与实践
        (一)从泰戈尔访华看东方文明的现代性问题
        (二)社群与西方现代的民族国家
        (三)泰戈尔对西方技术理性的美学批判
    二、民族主义: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点
        (一)后民族时代?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治对西方现代性的反叛
        (二)全球化时代殖民话语的消解、重述与帝国霸权主义的新实践
        (三)帕沙·查特吉:重塑他者的自由之界
结语 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与中国问题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英汉否定表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否定表达的原则
    2.1“否定”的定义
    2.2 相似原则
        2.2.1 否定词如:no,not,none,nobody,nowhere等
        2.2.2 一些否定词的用法
        2.2.3 全部否定
        2.2.4 部分否定
    2.3 半相似原则
        2.3.1 英语中的否定前缀
        2.3.2 汉语中也有“否定前缀”
        2.3.3 汉语中的否定中缀
    2.4 否定转移
        2.4.1 否定转移的定义
        2.4.2 否定形式表达肯定
        2.4.3 双重否定表肯定
3 结论

(9)《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1.2 翻译文本的介绍及分析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过程
    2.3 译后校对
第三章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3.1 翻译转换理论介绍
        3.1.1 翻译转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1.2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
    3.2 层次转换
        3.2.1 复数形式的转换
        3.2.2 时和体的转换
    3.3 范畴转换
        3.3.1 结构转换
        3.3.2 类别转换
        3.3.3 单位转换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问题与不足
    4.2 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附录 B 术语表
致谢

(10)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初级水平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情态动词的本体研究
        二、从对外汉语角度进行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留学生习得“能、会、可以”的数据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留学生“能、会、可以”的语料搜集
        一、自然语料部分
        二、问卷调查部分
    第二节 留学生“能、会、可以”的语料处理及统计
        一、语料的处理
        二、语料的统计结果
第三章 留学生习得“能、会、可以”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汉乌语情态动词对比分析
    第二节 “能、会、可以”的偏误类型
        一、“能”的偏误
        二、“会”的偏误
        三、“可以”的偏误
    第三节 偏误成因总结
        一、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二、目的语知识的影响
        三、教材编写问题
        四、学习策略方面
第四章 相关教学建议及策略
    第一节 对教师及教学的建议
    第二节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初级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英语“否定”形式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俄语对话中的态式刺激和态式反应研究[D]. 杨晓云.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4]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双宾句研究[D]. 贺婷婷. 安徽大学, 2021
  • [5]初级阶段英、韩母语学生汉语状语语序习得研究[D]. 孙宇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D]. 边玮洁. 兰州大学, 2021(02)
  • [7]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D]. 马艳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8]英汉否定表达比较研究[J]. 于慧. 海外英语, 2020(21)
  • [9]《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7-2018》(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刘湘. 湘潭大学, 2020(02)
  • [10]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初级水平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D]. 李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英语“否定”形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