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选择桑树品种是正宁蚕业布局调整的方向

退耕还林选择桑树品种是正宁蚕业布局调整的方向

一、退耕还林选择桑树品种是正宁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彭林[1](2021)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过程研究 ——以1949-1966年南充蚕丝业政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刘媛[2](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三,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

祁广军[3](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胡兴明[4](2013)在《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代表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蚕桑产业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特征。蚕桑产业转移不仅仅为丝绸工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原料,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蚕桑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面对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断加快,蚕桑产业转移可能只是东部农业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因此该研究对完善农业产业转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1.国际蚕桑产业转移与发展经验研究。在介绍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国际蚕桑产业转移背景与过程的基础上,对承接蚕桑产业转移较成功的印度、巴西进行了分析。日本蚕桑产业向外转移反映了经济发展与蚕桑发展相背,巴西的成功得益于其较好的资源禀赋和一体化经营模式,印度的发展受益于国家对蚕桑产业的扶持政策,而日本蚕桑产业的早期发展也与产业政策支持紧密相联。2.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分析工业产业转移和国际蚕桑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蚕桑产业特点,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用于分析蚕桑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通过东西部地区土地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自然禀赋使得西部蚕区拥有比东部蚕区更高的土地生产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西部蚕区获得了比较优势承接了蚕桑产业转移,因而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政府从政策和项目资金等方面为蚕桑产业转移起到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东部蚕区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也是蚕桑产业转移的原因,工业化对环境的改变客观上加剧了蚕桑产业的转移。3.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分析。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生产的影响不仅仅是总量和区域产量的变化,蚕桑产业转移前后产量波动的研究结果说明,蚕桑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蚕茧产量波动的幅度。蚕茧产量变化对市场的变化更加迅速,产业转移更有利于产业的稳定发展。蚕桑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促使西部出现了以“广西模式”为代表的更加市场化的蚕茧收购模式,而且迫使东部蚕区的蚕茧生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联合形成了新的蚕桑经营模式。4.蚕桑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对我国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蚕桑产业转移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转移前提高,西部蚕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转移过程中不断提高。根据蚕桑产业集聚指标分析结果,蚕桑产业转移后出现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集聚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对象上的创新。产业转移的研究对象一般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类,对农业类的产业转移研究较少。本文选取蚕桑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研究的对象,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在涉及蚕桑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中,大多局限于描述蚕桑产业转移的结果,对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简单和零碎。本研究在构建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角度,对蚕桑产业转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全国蚕桑产业转移前后和转移过程中各蚕区蚕桑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在蚕桑产业转移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黄先智[5](2013)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产业普遍面临着衰退的问题。传统产业的衰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有序更替的必然结果,符合产业从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周期性变化的客观规律。蚕桑产业是我国最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我国目前生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2%,在世界市场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结构的快速变化,在技术、市场、产业组织等方面己经相当成熟的蚕桑产业,面临着产业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无法有效扩大,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产业收益率相对下降,生产要素流出本行业等诸多问题,具有相对衰退产业的典型特征,面临着较大的产业转型压力。蚕桑产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管制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产业内部思想僵化,技术体系相对封闭。同时,由于蚕桑产业的产业链区域布局不平衡,政府对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实现蚕桑产业的转型,重新构建其产业链条,又是极其复杂的问题。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技术路径,实现传统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蚕桑产业面临的问题,还可以为其他进入相对衰退期的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提供借鉴;我国关于现代蚕桑产业的转型问题多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关于从产业层面上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发展路径,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本论文研究传统蚕桑产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产业转型,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本论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利用多学科融合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转型的预期效果评价、转型后的科技研究方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通过考察世界蚕桑产业中心的变迁历史,研究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分析影响蚕桑产业兴衰的因素;研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蚕桑产业在发展模式与技术特征、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在生产、市场、技术、产业社会经济功能方面存在的困难,探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问题。(2)论文将研究日本在蚕桑产业衰退期振兴蚕桑产业的技术路径,蚕丝纤维的特性及其消费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区域空间,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蚕桑产业自身的资源和产业技术特点,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进行比较、选择,并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3)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比较我国蚕桑产业转型中形成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生态经济效果;根据蚕桑产业转型后科技创新目标的变化,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问题。二、主要结论本论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世界蚕桑产业的中心是动态变化的,并受需求、科技和效益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市场和社会需求是蚕桑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比较效益是影响产业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2)当前我国蚕桑产业存在消费市场无法有效扩大、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发展迟滞,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的严重问题,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3)日本在20世纪后叶蚕桑产业进入衰退期时从提高蚕桑生产效率,拓展蚕丝纤维的新用途二个方面来振兴蚕桑产业,但收效甚微。本论文研究证明蚕丝作为纤维产业的小品种,由于化学纤维的激烈竞争,其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增长速度缓慢,依靠增加蚕丝纤维的消费量这一路径很难保持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增长。(4)由于我国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弱化,蚕桑产业转型后必须寻找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功能。而以多元化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在市场发展空间、区域发展空间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是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5)我国转型后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为:在生态治理基础上的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路径为:发挥桑树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优势,将桑树作为干旱、盐碱、沙汉、荒汉等脆弱生态、长江上游流域生态防护林树种,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中去,建立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发展模式包括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桑-畜复合生态模式,桑-农复合生态模式,生态治理模式等。在发展次序上,应以生态桑作为突破口。(6)多元化蚕桑产业在桑园光能利用率、桑树干物质转化率、经济效益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传统蚕桑产业桑园利用光能约为2.5%,通过发展桑园间作套种,可将光能利用率提高到3.2%。传统蚕桑产业从桑园产物到蚕茧的物质转化率约为15.5%,通过桑枝、蚕沙、剩余桑叶的利用,可以将桑园的生物转化率提高到34.66%,提高幅度达到123.61%;桑园初级产物的价值提高182.22%。(7)桑树具有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外延性生态功能。参照阔叶林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出丰产期桑园土壤保护价值为1516.39元/hm2.a,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41.97元/hm2.a,空气废物处理价值1771.89元/hm2.a,固碳减排价值为18528元/hm2.a,据此不完全的估算,桑园的外延式生态总价值34413.94元/hm2.a,其中最高是固碳减排的价值,约其估算生态价值的90%。单位桑园的生态价值高于我国传统蚕桑产业生产提供的蚕茧的平均产值。(8)蚕桑产业转型后,其发展方向、路径,涉及的领域都与传统的蚕桑产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也需要进行调整。三、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的创新点有三点:(1)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率先从世界蚕业中心迁移与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强弱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蚕桑产业的兴衰,提出了我国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的问题。(2)通过分析日本蚕业振兴的技术路径和蚕丝纤维消费市场特征,论证了从拓展蚕丝纤维用途的产业转型路径很难保持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同步增长。尽管蚕丝技术短期突破性进步难、蚕丝纤维消费市场萎缩、农村劳动力短缺、养蚕比较效益下降,但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并且桑树具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性,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潜在优势突出,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向的最有利方向是,由以蚕丝生产为核心的蚕桑产业转向以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为中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突破了依靠技术进步扩大蚕丝消费量,维持蚕桑产业发展这一传统思维的约束,是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方向的根本改变。(3)本文运用系统原理分析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生产过程及行成机理,指出其发展路径是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结合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可以采取现代蚕业、桑-农复合、桑-畜复合、生态治理等多种发展模式,进而用生态学方法对多元化蚕桑产业预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提出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这为未来我国蚕桑产业的转型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向仲怀,顾国达,李建琴,封槐松,李龙,夏庆友,任永利,袁联伟[6](2012)在《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业是我国具有5500多年悠久历史、广泛地域适应性、深厚文化底蕴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传统种养殖业。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蚕业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蚕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科学技术持续创新、产业结构有待改善、整体生产效率急待提高、品种资源日益短缺、蚕桑病虫害威胁加大、蚕业转移加快、国内外竞争加剧等巨大挑战。因此,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

吴丽娟,刘新洋[7](2012)在《我国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研究初探》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在全面论述桑树经济价值、生态作用及生态产业开发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的模式,即:蚕用桑、果用桑、饲料桑、城市绿化、材用与纤维利用等多种模式。把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探讨桑树的多用途开发渠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蚕桑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蚕桑业发展。

陈涛[8](2012)在《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蚕业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具有资源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蚕桑产业链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覆盖面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国蚕丝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如产品单一、效益低下、行业不稳等,同时还面临新兴养蚕国家越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关于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现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研究等方法,在比较全面地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阐述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国内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从蚕桑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研讨,并结合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产业案例,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市场变化,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策与措施,以推动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调整中逐步建设高起点较稳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引领下,逐渐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出现新的产业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上应集中资金在中西部地区着力打造具有较高桑园管理水平、较好的养蚕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年产优质干茧达到千t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蚕桑生产基地,以利于稳定蚕茧产量,保持茧丝资源优势。为此,还应同时做好各主产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2.举国家与行业之力争取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自1970年以后茧丝产量重新跃居世界首位以来,近40年时间里,我国的蚕桑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数十年里主要是靠数量取胜,难以确立强国地位,特别是产业终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品牌名牌战略,实现以质取胜。同时,国家应加大厂丝储备、采取有力措施,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以避免因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通过稳定国内茧丝价格,杜绝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逐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3.理顺茧丝绸行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蚕桑产业涉及桑树栽培、家蚕饲养、蚕茧收购、缫丝和丝绸制品开发经营等诸多方面,分属农工商贸数个部门,产业链条长,加上分布面广,前后道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利益纠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国家茧丝绸协调机构,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茧丝绸行业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避免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与品牌战略实施,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4.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及经营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外出农民工增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民经营收入门路多元,粮棉油果菜等大宗农产品轻型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养蚕业在农村中的竞争力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栽桑养蚕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和单工劳动报酬已从优势向劣势转变,并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鉴此,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品种选育到主要作业技术,从简易设施到机械化设备,从共同催青、小蚕共育到适合集约经营的所有环节,即从技术、装备、经营多管齐下,尽快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经营体系。5.推进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开发非绢丝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工作也已经取得一批丰硕成果,桑枝培养食用菌与重组板材、蚕沙提取药用原料、桑椹生产饮料、桑叶开发饲料等开始步入产业化,丝素丝胶的应用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桑蚕茧丝资源在固守传统的绢丝产业的同时,正在通过延伸开发进入多个非绢丝产业。这种发展态势,对提高桑蚕茧丝资源利用率、增加栽桑土地产出率、增加养蚕农户收益率以致增加整个蚕桑丝绸行业的附加价值,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花大力气给予引导和支持。6.切实激活和开拓内需市场,逐渐降低蚕桑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蚕茧和生丝的输出大国,并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导致我国蚕桑产业陷入受国际市场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怪圈。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激活和开拓蚕桑产品的内需市场,是关系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需求畅销产品,提高产业各环节的生产效益,是拉动内需和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性的关键。

宋长鸣,胡兴明[9](2011)在《退耕还林背景下桑蚕茧技术效率及生产弹性分析》文中认为在退耕还林工程和东桑西移工程的背景下,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量桑蚕茧的技术效率及生产弹性,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8年桑蚕茧的平均技术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各桑蚕茧主产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效率水平缺失;自然灾害能显着降低蚕茧的技术效率,农村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能有效提高技术效率水平;中西部单位面积桑蚕的劳动力投入出现过剩局面,单位面积桑蚕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因此应在优化蚕桑业区域结构的同时,加快西部地区的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提高桑蚕茧的技术效率;并调控单位面积桑蚕茧的劳动投入量,扩大退耕栽桑的面积,提高桑蚕茧生产的劳动效率。

杜军宝[10](2009)在《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战略中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蚕丝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重要骨干产业。陕西蚕丝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山川秀美工程的推进,陕西蚕丝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务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把东部的蚕桑产业重心转移到西部地区,对陕西蚕丝业来说是一个良好发展机遇。但我国和陕西的蚕丝业曾多次出现周期性的大起大落。每次起伏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因此,面对我国和陕西蚕丝业发展历史中出现的周期性大起大落问题,面对国家实施“东桑西移”的产业政策,陕西迫切需要根据蚕丝业的发展的规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理清发展战略和思路,对确保陕西蚕丝业及“东桑西移”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和陕西蚕丝业发展的兴衰历程,在分析陕西蚕丝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基础上,从蚕丝业发展内在规律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陕西蚕丝业发展基础几个方面分析了陕西蚕丝业发展过程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总结历史,针对现实,探讨了陕西蚕丝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建议: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模式;合理调整蚕丝业布局;加强蚕茧市场管理,稳定蚕茧价格;加强产业链建设,延长深加工链;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加大技术保障和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对陕西蚕丝业发展问题比较系统地进行了探讨。

二、退耕还林选择桑树品种是正宁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选择桑树品种是正宁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选题依据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
2.1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
    2.1.1 域外佳种的引进与推广
    2.1.2 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进步与完善
    2.1.3 陕西农学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2.2 明清陕西农业经营的发展局限
2.3 传统农业奠定陕西近代农业发展的格局与基础
    2.3.1“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促进农业文明与进步
    2.3.2 陕西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近代商品化发展格局 第三章 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础
3.1 传统农业时期关中以粮为主单一型农业结构的形成
3.2 关中“农道不全”之经济作物自给性路径探索
    3.2.1 明清时期关中单一型农业结构的窘境
    3.2.2 农桑模式与农棉模式的尝试性探索
3.3 近代关中商品性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
    3.3.1 人口“过密化”与陕商的崛起
    3.3.2 外向型贸易发达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低效的博弈
    3.3.3 关中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事调节自主性 第四章 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与理性选择
4.1 烟粮结合: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选择
    4.1.1“寓禁于征”反向助推植烟合法地位的确立
    4.1.2 高额收益驱动罂粟种植泛滥
    4.1.3 罂粟种植的道德沦丧与替代经济作物的选择
4.2 棉花种植:关中农区的最优经济作物选择
    4.2.1 风土适应性强,粮棉密切结合
    4.2.2 国民政府力推,救亡图存之功
    4.2.3 交通改善及工厂内迁对粮棉需求的扩大
4.3 粮棉结合:近代关中种植业商品化路径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演进与商品化动力
5.1 传统时期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非均衡发展
    5.1.1 清代之前陕南农重林轻的生产格局
    5.1.2 传统时期陕北农与牧的交替式发展
5.2 近代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基础与动力
    5.2.1“过密化”最佳内存释放解决陕南山民温饱之需
    5.2.2 近代陕北粮食作物生产对畜牧业商品化的促进
    5.2.3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影响 第六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特色商品化路径选择
6.1 陕南林特资源的多元化生产与加工
    6.1.1 木材采伐与加工业
    6.1.2 种桑养蚕与缫丝业的兴盛
    6.1.3 经济林的多维利用
    6.1.4 茶业的传承与发展
    6.1.5 野生草药的采集到人工培植的转变
6.2 陕北棉业与畜牧业商品生产扩大化
    6.2.1 经济封锁条件下边区棉业的区域性自给发展
    6.2.2 畜牧业商品化生产格局的建立
    6.2.3 畜牧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6.3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陕南、陕北商业贸易的兴盛
    6.3.1 贩运贸易的发达
    6.3.2 集市贸易的繁荣
    6.3.3 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 陕西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
7.1 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
    7.1.1 商品价值实现的便利性
    7.1.2 农业经营风险的削弱性
    7.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强化性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
    7.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依赖性
7.2 关中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隐性危机分析
    7.2.1 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种植形势严峻
    7.2.2 忽视粮食作物种植,导致粮食供求失衡
    7.2.3 农民种植选择盲目性,导致农业生产风险递增
    7.2.4 非农就业与农民兼业化的趋势,延缓种植业结构优化
7.3 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现实启示
    7.3.1 关中农业商品化隐性危机的预防应对与处置建议
    7.3.2 实施陕南林特果品牌战略,重点开发生态休闲产业
    7.3.3 加强种养循环经济形态,建立陕北优质畜牧产区
    7.3.4 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调整农民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 研究理论框架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过程
        2.3.3 研究内容
        2.3.4 论文结构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5.1 组织管理体制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7.3.1 研究的局限性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蚕桑产业历史悠久
        1.1.2 蚕桑产业“大而不强”
        1.1.3 蚕桑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
        1.3.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4.1 基本概念与范围界定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4.5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产业转移理论
        2.1.1 早期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2.1.2 当代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
        2.2.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研究
        2.2.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研究
3 蚕桑生产特征与历史回顾
    3.1 蚕桑生产及其特点
        3.1.1 蚕桑生产
        3.1.2 蚕桑生产的基础
        3.1.3 蚕桑产业的特征
    3.2 蚕桑产业发展历史
        3.2.1 中国蚕桑产业的发展
        3.2.2 国外蚕桑产业的发展
    3.3 蚕桑产业转移
        3.3.1 国际蚕桑产业变迁
        3.3.2 国内蚕桑产业变迁
        3.3.3 东桑西移
4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及其启示
    4.1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4.2 日本
        4.2.1 蚕桑概况
        4.2.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4.3 巴西
        4.3.1 蚕桑概况
        4.3.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4.4 印度
        4.4.1 蚕桑概况
        4.4.2 蚕桑产业发展经验
    4.5 国外蚕桑产业转移发展启示
5 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分析
    5.1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
        5.1.1 产业转移的分类
        5.1.2 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5.2 自然禀赋因素
        5.2.1 生产效率因素
        5.2.2 成本因素的理论分析
        5.2.3 成本因素的实证分析
    5.3 政府因素
        5.3.1 政策指导
        5.3.2 资金扶持
    5.4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
        5.4.1 城镇化和工业化因素分析
        5.4.2 城镇化因素实证分析
6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与流通的影响分析
    6.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6.1.1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产量的影响
        6.1.2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茧价格的影响
    6.2 蚕桑产业转移对鲜茧流通的影响
        6.2.1 鲜茧流通特征
        6.2.2 鲜茧流通体制演变
        6.2.3 蚕桑产业转移与鲜茧流通
7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7.1 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与测算方法
    7.2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7.2.1 理论模型
        7.2.2 结果与分析
    7.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7.3.1 Malmquist指数方法
        7.3.2 样本、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7.3.3 结果与分析
8 蚕桑产业转移对蚕桑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8.1 产业集聚识别方法
    8.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8.3 产业转移前后蚕桑产业集聚分析
        8.3.1 区位商指数分析
        8.3.2 产业集聚指数分析
9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基本结论
        9.1.1 自然禀赋优势是蚕桑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9.1.2 产业政策与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蚕桑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9.1.3 蚕桑产业转移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9.1.4 蚕桑产业转移推动了新的蚕桑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快蚕桑技术进步,提高蚕桑产业转移质量
        9.2.2 加强西部茧丝绸产业链建设,实现蚕桑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9.2.3 加大蚕桑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理论
    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技术创新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理论启示
第三章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中国的蚕桑产业
        3.1.1 古代中国蚕桑产业的概况
        3.1.2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
        3.1.3 蚕桑产业的管制
        3.1.4 蚕桑产业的科学技术
    3.2 欧洲蚕桑产业的兴起
    3.3 日本蚕桑产业的突起
    3.4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动因分析
        3.4.1 市场与社会需求
        3.4.2 技术进步
        3.4.3 比较效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4.1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4.1.1 产业发展规模与布局
        4.1.2 主要模式及技术特征
        4.1.3 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
    4.2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纤维市场竞争激烈
        4.2.2 蚕桑产业科技创新不足
        4.2.3 蚕桑产业发展规模受限
        4.2.4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
        4.2.5 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5.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与启示
        5.1.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
        5.1.2 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的启示
    5.2 蚕丝纤维消费特性及理论消费量的估算
    5.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空间
        5.3.1 发展生态桑产业的政策导向
        5.3.2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
        5.3.3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5.4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5.4.1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
        5.4.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5.4.3 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的构建
    5.5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模式
        5.5.1 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
        5.5.2 桑-畜复合生态模式
        5.5.3 桑-农复合生态模式
        5.5.4 桑树生态治理模式
    5.6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次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预期效益评价
    6.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内延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6.1.1 桑园干物质转化率
        6.1.2 桑园生产经济效益评价
    6.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功能评价
        6.2.1 桑树对环境适应性
        6.2.2 桑树的生态作用
    6.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价值估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科技问题
    7.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技基础
        7.1.1 现代蚕桑产业科学技术进展
        7.1.2 家蚕、桑树基因组计划
        7.1.3 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7.2 多元化桑产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7.2.1 适应多元化发展的桑树资源和品种筛选
        7.2.2 适应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桑树的种植技术
        7.2.3 适应不同用途的桑树的栽植技术
        7.2.4 桑树的生态学和抗逆性研究
        7.2.5 桑树的多元化利用技术
    7.3 多元化蚕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7.3.1 蚕蛹的多元化开发
        7.3.2 家蚕的生物反应器
        7.3.3 蚕丝生物材料
        7.3.4 适应多元化要求的家蚕的遗传改良
        7.3.5 超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研究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附件:参考案例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蚕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 蚕业发展现状
        1. 蚕业生产在波动中扩大, 规模渐趋于稳定
        2. 蚕茧价格波浪式上升, 具有鲜明的发散趋势
        3. 蚕桑生产区域较集中, “东桑西移”渐趋稳定
        4. 蚕业产业化经营, 一批蚕业龙头企业不断成长
        5. 蚕业效益明显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增强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蚕业生产规模较小, 生产效率较低
        2. 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 蚕茧市场风险加剧
        3.“东桑西移”较快, 优质茧生产基地萎缩严重
        4. 蚕业实用技术进步缓慢, 技术推广体系薄弱
        5. 蚕种生产经营落后, 蚕种质量不稳定
        6.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规模小, 产业化程度弱
        7. 管理体制不畅, 产业链各环节割裂
二、国际蚕业演变规律与国外蚕业发展模式
    (一) 国际蚕业的演变规律
        1. 世界茧丝生产具有鲜明的寡头垄断特征
        2. 世界茧丝市场供求基本稳定
        3. 蚕业具有不断转移的特征
        4. 蚕业转移速度取决于多重因素
        5. 产业链各环节的转移度存在差异
    (二) 国外蚕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1. 日本蚕业发展模式
        (1) 发展兴盛期 (1868—1939年)
        (2) 战时危机期 (1939—1949年)
        (3) 战后恢复期 (1950—1970年)
        (4) 衰退萎缩期 (1970年以后)
        2. 印度蚕业发展模式
        第一, 丰富的资源优势。
        第二, 传统的丝绸消费习惯
        第三, 高度市场化的茧丝流通体制
        第四, 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
        第五, 抓住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3. 巴西蚕业发展模式
    (三) 国外蚕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1. 加快市场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2. 改革管理体制, 明确管理职能
        3. 进行科学的政府干预和适度的政策保护
        4. 理顺科研体制, 强化蚕桑科研机构
        5. 重视蚕业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推广
        6. 充分发挥蚕农组织的作用
        7. 加强高等专业教育, 培养蚕桑专业人才
三、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分析
        1. 国际市场需求演变与趋势
        (1) 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2) 出口市场结构变化
        (3)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4) 国际市场需求演变的趋势与前景
        2. 国内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1) 国内丝绸消费市场的需求特点
        1) 国内消费者对丝绸的认知水平和喜好程度与职业、收入、社会阅历、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
        2) 国内消费者的丝绸消费行为和消费意愿存在较大差异
        3) 现行居民丝绸消费水平还比较低, 家庭丝绸拥有量较少, 存在着一定的需求空间和潜在商机
        4)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棉纤维, 其次是蚕丝, 第三是麻、毛类, 最不受欢迎是化纤
        5) 消费者对丝绸服装期望选择最高, 其次是蚕丝被, 丝绸面料和其它丝绸制品的选择较少
        (2) 影响国内丝绸消费的主要因素
        1) 丝绸产品本身的价格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 替代品
        4) 消费者偏好
        (3) 国内丝绸市场发展趋势与潜力
        3. 由外贸依赖型向内外需双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
    (二)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供给分析
        1. 蚕业生产能力分析
        2. 蚕业供给结构分析
        (1) 产业结构
        (2) 区域结构
        (3) 产品结构
        (4) 由单一产业链向多元辐射增长方式转变
    (三)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分析
        1. 世界蚕业科技发展趋势
        (1) 蚕桑遗传育种技术研究发展
        (2) 桑树养育技术发展
        (3) 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发展
        (4) 蚕桑设施与设备技术发展
        (5)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
        2. 国内蚕业科技发展趋势
        (1) 蚕桑遗传育种研究
        (2) 栽桑、土肥管理和养蚕技术研究
        (3) 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4) 设施与设备技术研究
        (5)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3.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四、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蚕业的必然选择
        1. 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成为蚕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 长而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3. 中国蚕丝业在世界蚕丝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难以撼动
        4.“东桑西移”下的产业区域转移保障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
        5. 蚕丝的优良特征形成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
        6. 技术与市场互动将推动蚕业生产和消费向多元化发展
        7. 蚕业产业发展特征符合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发展原理
    (二)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1.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 满足消费需求, 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2. 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4. 提升国际竞争力, 成为蚕业强国
    (四)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五)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 总体思路
        2. 基本思路
        (1) 稳定蚕桑生产规模, 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
        (2) 加强东西部分工与合作, 整合发展蚕桑产业
        (3)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
        (4) 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5) 因地制宜, 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
        (6) 加强蚕桑资源循环综合利用, 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
        (7) 拉动国内市场需求,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五、促进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高度重视蚕业发展意义, 巩固我国蚕业大国地位
    (二) 构建支持保护体系, 保持蚕业可持续发展
    (三) 理顺科研体制, 提升蚕业科技水平
    (四) 改革蚕桑产业体制, 提高宏观调控成效
    (五) 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六)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攻克蚕业发展的瓶颈

(7)我国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树的生态产业开发
    1.1 桑树的经济价值
    1.2 桑树的生态作用
    1.3 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的意义
2 桑树生态产业的开发途径
    2.1 蚕用桑
    2.2 果桑
    2.3 饲料桑
    2.4 桑树的材用与纤维利用
    2.5 城市绿化
    2.6 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
    2.7 其他开发途径
3 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前景
    3.1 蚕桑保健品的新开发
    3.2 果桑的发展前景
    3.3 桑叶在畜禽饲料上的开发前景
4 小结

(8)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产业的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国际竞争力涵义的概念界定
        2.2.3 比较优势理论的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3.1 中国蚕桑发展的历史变迁
        3.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3.2 区域布局
        3.2.1 蚕区分布的历史变迁
        3.2.2 中国蚕桑区域布局的划分
    3.3 技术革新与生产变化
        3.3.1 建立高产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
        3.3.2 实现优良蚕品种的推广
        3.3.3 利用催青室统一催青
        3.3.4 小蚕共育技术
        3.3.5 大蚕省力化技术
        3.3.6 上蔟技术
        3.3.7 烘茧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4.1.1 蚕种生产概况
        4.1.2 桑蚕品种现状
        4.1.3 蚕桑质量监管
        4.1.4 蚕茧生产现状
    4.2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适度规模与蚕业布局
        4.2.2 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4.2.3 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
        4.2.4 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监管
        4.2.5 宏观调控与资金扶持
        4.2.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4.2.7 综合开发与市场拓展
        4.2.8 竞争力与强国地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蚕桑产业竞争力及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5.1 中国蚕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5.1.1 评价的方法
        5.1.2 评价的指标
        5.1.3 国际竞争力分析
        5.1.4 小结
    5.2 中国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5.2.1 蚕茧成本的概念
        5.2.2 全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3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5.2.4 小结
    5.3 中国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5.3.1 比较优势评价
        5.3.2 比较优势评价指标
        5.3.3 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5.3.4 小结
第6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6.1 蚕桑产业管理制度因素分析
        6.1.1 我国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6.1.2 我国现行的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
        6.1.3 提高我国蚕桑产业管理效能的政策建议
    6.2 蚕桑产业经营方式因素分析
        6.2.1 蚕茧生产的特殊性
        6.2.2 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经营方式分析
        6.2.3 现有蚕桑生产经营模式的不足
    6.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6.3.1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6.3.2 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6.4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因素分析
        6.4.1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6.4.2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4.3 保障我国蚕桑产业科技发展支撑的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7.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设计思路
        7.1.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1.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7.1.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7.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7.2.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7.3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7.3.1 数据来源
        7.3.2 具体分析过程
        7.3.3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8.1 市场化之路
        8.1.1 蚕种市场化
        8.1.2 蚕茧市场化
    8.2 规模化之路
        8.2.1 宏观规模
        8.2.2 微观规模
    8.3 产业化之路
        8.3.1 中国蚕桑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典范——富安模式
        8.3.2 市场带动型的蚕桑产业发展——广西模式
        8.3.3 中国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荐
    8.4 标准化之路
        8.4.1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
        8.4.2 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的完善
        8.4.3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实施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建议
    9.1 政府的义务
        9.1.1 摆正位置,理顺体制
        9.1.2 政策引导,宏观调控
        9.1.3 资金扶持,建稳基地
        9.1.4 完善标准,质量监管
    9.2 企业的角度
        9.2.1 着眼基地,反哺利益
        9.2.2 放眼市场,提升质量
        9.2.3 良性竞争,传承文明
        9.2.4 自我造血,品牌战略
    9.3 学研的使命
        9.3.1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9.3.2 创新科技,升级产业
        9.3.3 资源共享,改良品种
        9.3.4 产研结合,推广科技
    9.4 蚕农的选择
        9.4.1 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9.4.2 技术更新,稳产优质
        9.4.3 增强合作,增加收益
        9.4.4 拓宽思路,立体经营
第10章 综合与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内发表论文一览表
致谢

(9)退耕还林背景下桑蚕茧技术效率及生产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随机生产前沿函数测量技术效率的理论模型
3 变量选择、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
    3.1 变量选择
    3.2 计量模型
    3.3 数据来源
4 实证分析结果
    4.1 模型的适用性
    4.2 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4.3 技术效率模拟结果
    4.4 主产品产量对各变量的弹性分析
5 结论性评述

(10)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战略中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关于国内的研究情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蚕丝业“东桑西移”发展趋势与特点分析
    2.1 我国蚕丝业的兴衰历程
        2.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丝业发展简况
        2.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2.2 我国现代蚕丝业发展历史特点
        2.2.1 蚕丝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2.2.2 蚕茧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经济效益相对突出
        2.2.3 茧丝价格对蚕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2.4 蚕桑产业生产组织结构松散
        2.2.5 国家农商政策对蚕丝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3 我国蚕丝业“东桑西移”发展现状
        2.3.1 我国蚕桑生产规模恢复性增长
        2.3.2 种桑养蚕业的地区间梯度转移趋势已经形成
        2.3.3 蚕桑科技取得重大发展
        2.3.4 国内蚕桑生产受到其他国家的冲击
        2.3.5 蚕桑主产区遭遇成本压力
        2.3.6 供大于求的矛盾造成茧丝绸市场仍呈现一种低迷状态
        2.3.7 蚕桑科技人才缺失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
        2.3.8 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效果明显
        2.3.9 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章 陕西蚕丝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3.1 陕西蚕丝业的历史
        3.1.1 古代陕西蚕丝业的发展
        3.1.2 民国期间陕西蚕丝业的发展
        3.1.3 建国后陕西蚕丝业的发展
    3.2 陕西蚕丝业发展现状
        3.2.1 陕西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
        3.2.2 “东桑西移”工程实施促进了我省蚕桑产业的发展
        3.2.3 陕西蚕丝业现状分析
    3.3 陕西蚕丝业的优势和机遇
        3.3.1 发展基础条件良好
        3.3.2 蚕桑科技优势明显
        3.3.3 国家茧丝绸产业布局的调整,使陕西蚕丝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
    3.4 陕西蚕丝业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3.4.1 从蚕丝业特点来看面临的挑战
        3.4.2 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来看面临的挑战
        3.4.3 从陕西蚕丝业发展基础看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4.1 陕西蚕丝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4.1.1 转变产业发展理念
        4.1.2 转变发展方式
        4.1.3 理顺利益关系
        4.1.4 调整管理方式
        4.1.5 转变生产突破点
        4.1.6 改变生产方式
    4.2 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和生产组织模式
        4.2.1 构建一体化蚕丝业管理新模式的紧迫性
        4.2.2 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机制
    4.3 合理调整蚕丝业的布局
        4.3.1 明确陕西蚕丝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4.3.2 抓紧做好蚕桑基地的规划布局和标准制定工作
    4.4 稳定蚕茧价格,控制茧丝价格的异常波动
        4.4.1 推进鲜茧收购准入制和缫丝绢纺生产许可证制度
        4.4.2 完善政府调控机制
        4.4.3 建立蚕丝业信息分析系统平台
    4.5 加强产业链建设,延长深加工链条
        4.5.1 稳步推进蚕茧基地建设
        4.5.2 加强品牌建设,促进茧丝绸产业结构升级
    4.6 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实现蚕桑生产现代化
        4.6.1 现代蚕业的发展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4.6.2 多种措施促进蚕桑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4.7 加大技术保障和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4.7.1 加强蚕桑品种、丝绸加工等关键技术的集合创新,提高茧丝质量水平
        4.7.2 培养茧丝绸产业人才,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4.7.3 依靠政府主导,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退耕还林选择桑树品种是正宁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过程研究 ——以1949-1966年南充蚕丝业政策为例[D]. 彭林.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3]“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4]中国蚕桑产业转移驱动因素与影响研究[D]. 胡兴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5]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 黄先智. 西南大学, 2013(02)
  • [6]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 向仲怀,顾国达,李建琴,封槐松,李龙,夏庆友,任永利,袁联伟. 中国蚕业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材料汇编, 2012
  • [7]我国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研究初探[J]. 吴丽娟,刘新洋. 河北林业科技, 2012(04)
  • [8]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涛. 西南大学, 2012(11)
  • [9]退耕还林背景下桑蚕茧技术效率及生产弹性分析[J]. 宋长鸣,胡兴明. 林业经济, 2011(06)
  • [10]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战略中陕西蚕丝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 杜军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退耕还林选择桑树品种是正宁蚕业布局调整的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