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曹怀特[1](2020)在《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宅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异形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等,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是这两种体系的结合,它集中了异形柱框架结构和普通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墙体布置灵活,同时墙体刚度可根据布置调整,自重较轻,抗震比较有利,同时也可以突破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度上的限制。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单个构件的研究上,并且多是异形柱结构的单一构件研究,在承载力方面多停留在构件截面的承载力方面,研究整体抗震性能的极少。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以高层住宅中常用的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的的特点,并分析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平面结构布置、结构计算、构造的相关问题。本文以沈阳市某高层住宅为例,按照现行的最新结构专业设计规范要求,建立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计算模型,利用结构专业计算软件进行两种结构多遇地震下的静力弹性计算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技术性能分析,找出它们在自振周期、水平位移、地震反应力、内力指标之间的异同。通过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弹性动力时程计算,分析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结果表明其在多遇地震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高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大震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提出适当提高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对比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工程经济性,给出在结构设计时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选择建议,供结构设计参考。
唐新[2](2019)在《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是异形柱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兼具了两种结构的优越性:以T形、L形和十字形为代表的异形柱结构柱肢与填充墙厚度相同,可避免室内柱楞凸出,空间使用率高,增强了建筑设计灵活性与建筑美观性;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强,变形与耗能能力较好,抗震性能优良,并且便于装配化施工。课题组前期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及框架节点进行了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研究,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结构体系,本文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SCFSTF)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设计了4榀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平面框架,分别为2榀外环板节点框架和2榀竖向肋板节点框架。通过拟静力试验,观察了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从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与强度退化、应力与应变、梁柱转角与节点核心区变形、受力机理与破坏机制等方面进行抗震性能分析,重点考察了轴压比和节点形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CFSTF试验试件破坏时满足“强柱弱梁”和“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滞回曲线饱满,变形与耗能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外环板节点和竖向肋板节点都是有效传力的节点形式。(2)采用ABAQUS软件对SCFSTF试验试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单调加载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对框架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关键部位的破坏形态和框架出铰机制均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进行局部受力性能分析,得到了节点核心区、外环板、竖向肋板以及对拉钢筋加劲肋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框架节点等部位的传力机理。(3)采用OpenSees软件对SCFSTF试验试件建立纤维模型,低周往复加载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塑性铰区段变形以及框架出铰机制均有较为准确地预测。根据梁端与柱端的弯矩-曲率曲线判断塑性铰的位置与出现顺序,提出了塑性铰发展程度的量化指标。基于参数分析,得出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材强度等级、柱含钢率、柱轴压比、柱长细比、梁柱线刚度比和梁柱抗弯承载力比对SCFSTF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分析了P-△效应和试验装置误差对框架滞回性能的影响程度。(4)采用ETABS软件建立了2个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算例模型,应用OpenSees软件对选取的平面框架进行Pushover推覆分析。基于计算结果,得到了性能点对应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及塑性铰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我国规范限值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的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在高烈度抗震地区完全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陈炜灿[3](2019)在《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继承了SRC结构承载力高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克服了普通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不足,使其适用范围扩大,并能更好地应用在高层建筑及高抗震设防区中。目前,SRC异形柱在构件方面的研究较为系统,并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而在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平面框架的试验研究,对于空间框架的研究极为少见。课题组前期完成了3榀SRC平面异形柱框架的拟静力试验,对SRC异形柱框架的抗震性能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平面框架受力的单向性使荷载路径的变化受到限制,空间框架的超静定次数相对平面框架多,多余的约束在构件局部破坏后进行内力重分布。结构的空间特性使局部承载力的下降由荷载路径的变化进行补偿,因此,平面框架并不能完全反映结构破坏特点和抗震性能。为进一步加深对SRC异形柱框架的认知,了解各榀框架之间的协同作用,本文采用了拟静力的试验方法对一个双向两跨五层的SRC空间异形柱框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对SRC空间异形柱框架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得到了模型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应变以及滞回曲线,并对承载力、延性、耗能性能、刚度退化、位移角及强度衰减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破坏主要集中在沿加载方向的三榀框架中,垂直加载方向的三榀框架破坏轻微;中框架先于边框架屈服并形成塑性铰;边框架的破坏程度相对于中框架大;SRC空间异形柱框架梁先于柱屈服,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滞回曲线正反对称,抗倒塌能力和延性均优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并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通过OpenSees程序模拟空间框架,对比分析了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两者吻合度较高。基于此,分析了有限元模型的梁、柱端弯矩-曲率曲线和应变,得到了其破坏机制;通过对比空间框架与相应平面框架的抗震性能,分析了空间框架的协同工作机制;异形柱截面的不对称性和柱肢薄且狭长的特点,使得异形柱具有明显的双向压弯作用,导致了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方向上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基于此,在不同加载角下,建立了不同轴压比和不同柱肢长宽比的有限元模型对SRC空间异形柱框架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各个参数的影响规律。
柳阳[4](2019)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及其节点空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异形柱结构是指采用了异形柱的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该结构体系有避免室内棱角、增加房间使用面积、减小建筑物自重等优点,为建筑设计及使用带来灵活性和方便性。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结构形式,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投入使用的时间并不久,尚未积累起足够的工程实践经验。混凝土由水泥、沙子、石子等混合硬化而成,是一种力学性能复杂多样的建筑材料。用线弹性理论及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来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受力和变形性能,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本文基于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和节点构件进行了弹塑性变形和裂缝发展的研究,以精确反映结构和构件的实际性状。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弹性力学和虚位移原理,推导了四节点四面体单元的形函数矩阵、单元应变矩阵、单元应力矩阵及单元刚度矩阵。分析了空间框架单元在局部和总体坐标系下的单元节点位移列阵和节点力列阵,推导了框架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扭转刚度方程、轴向拉伸刚度方程和弯曲刚度方程,并得出了框架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分析了总刚集成的方法。为异形柱框架节点和框架结构模型的网格划分及有限元计算提供理论基础。(2)研究了混凝土在单轴受压下的本构关系,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材料整体式模型的单元弹性矩阵和刚度矩阵。分析了混凝土材料的von Mise屈服准则、加载-卸载法则、塑性应变流动法则、强化法则,推导了有限元单元的弹塑性矩阵。研究了应用于框架单元中的耦合PMM铰,定义了塑性铰的转角-弯矩曲线。探讨了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并对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步骤进行了概括梳理。为异形柱结构和构件的弹塑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3)改进了Willam-Warnke五参数破坏模型,给出了混凝土的四种破坏面公式。研究了混凝土的弥散固定裂缝模型,给出有裂缝时混凝土的四种本构矩阵。构建了四个处于异形柱框架不同部位的节点模型,论述了它们的截面形式、选用的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以四节点四面体单元对它们进行网格划分。(4)分别对四个框架节点模型进行静力加载分析,得出它们在单调加载作用下的裂缝形成与开展过程,及最终破坏的形态。绘出它们的梁端位移-荷载曲线。分析四个节点反复加载下的裂缝发展,节点刚度的变化。对比了四个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对异形柱节点加载时,梁的破坏程度高,节点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5)构建了三个不同高度的异形柱框架结构模型,给出了框架梁和柱的截面弯曲刚度、拉压刚度、扭转刚度的计算公式。以Pushover倒三角水平加载方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三个模型在不同烈度地震下的层间位移及出铰情况,以及它们的顶点位移-基底剪力曲线。改进了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界定了结构损伤情况及对应的层间损伤指标,计算出了框架各层的损伤指数。对比分析Pushover计算结果和Park-Ang模型评估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规则混凝土异形柱框架中的梁首先出现破坏;结构薄弱层出现在框架的下部;楼层越多,薄弱层的位置也越高;地震烈度相同时,框架越高破坏越严重。
李凯[5](2018)在《沿翼缘加载的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及损伤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是指在异形柱截面中加入型钢并配置适量纵筋和箍筋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它不仅继承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得房率高,建筑设计灵活美观的优点,而且能充分发挥型钢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越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关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在沿翼缘方向加载时的抗震性能和损伤性能进行分析,并明确了其损伤演化规律。本文设计了10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并通过“建研式”加载装置对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获得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顶点位移曲线和骨架曲线。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不同配钢率和不同加载制度下T形柱的强度衰减、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剪跨比为2.5的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沿翼缘方向加载时均发生明显的弯曲破坏;试件滞回曲线呈饱满的梭形,正负向基本对称;相较于单调加载而言,混合控制加载的试件,在经历不同的位移幅值和循环次数后,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试件的强度衰减系数均大于0.85,延性系数均大于5,极限位移角介于1/101/16,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介于0.3580.417,均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OpenSee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沿翼缘方向加载的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根据计算结果,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内部型钢应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了P-Δ效应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型钢屈服强度和配钢率等因素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弹性刚度、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的影响规律。总结已有损伤模型的不足,并结合本次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试验研究结果,通过引入组合系数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变形和累积滞回耗能的非线性组合损伤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分析各试件损伤指数的变化规律,结合加载过程中的试验现象,给出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损伤状态及相应的损伤指数范围,为该类构件震后损伤评估提供参考。
王庆花[6](2011)在《钢筋混凝土T型框架柱静力与动力特性数值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筋混凝土异型框架柱结构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抗震作用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明。但是对异型柱的研究还是不够充分,对其作用机理的分析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着重于研究截面形状以及配筋率对T型框架柱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截面柱以及不同配筋率和不同肢厚比构件进行计算,通过线性和非线性计算,对应力,变形,以及裂缝扩展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研究得出异型柱截面的形状不仅应与柱的位置有关,还与结构在抗震中发挥的作用有关。T型异型柱的肢长相同的情况下,异型柱的抗震能力还取决于内部钢筋的配置位置和配筋率的大小等关键因素。配筋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钢筋混凝土的最大和最小配筋率,在抗震性能上,研究更为优化的配筋率和配筋形式。本文还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一个八层框架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分别通过施加静力荷载,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和施加地震荷载进行计算。根据每层柱的截面正应变计算结果,分析各种柱的变形和破坏形式,从而判断不同截面柱在结构中的作用效果,通过模态计算结构振型输出结果,分析结构整体的变形状况,以此来确定整体异型框架柱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还表明T型截面柱构件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多为剪切破坏,发生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
艾兵[7](2009)在《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在国内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论文结合这类结构体系的工程实际,从满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侧向刚度要求出发,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组合结构体系,该体系将混凝土小型砌块墙及异形柱框架结合起来,采取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框架梁柱的施工方法,考虑砌块墙与异形柱框架共同工作,并适当提高异形柱肢高肢厚比,同时,在砌块墙体中设置若干道构造圈梁以约束砌块砌体,从而形成宽肢异形柱-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可广泛应用于量大面广的小高层住宅,因此,论文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这类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先后完成了5榀几何缩尺比为1:2的模型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其中2榀为单层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1榀为四层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另外2榀分别为单层和四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纯框架结构,以用作分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由T形截面混凝土柱和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组成的宽肢异形柱-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砌块墙能明显增加结构的承载力及刚度,框架能约束墙体的变形,使其裂而不倒,经加固后仍可正常工作;模型试件开裂及破坏的次序依次为混凝土砌块墙、梁、柱,故可将砌块墙作为结构抗震的第一道防线,这也符合结构抗震的多道设防原则。异形柱框架塑性铰位置梁端先于柱端出现,属于典型的梁铰机制。宽肢异形柱-砌块墙组合结构与异形柱纯框架结构相比,其抗侧承载力、抗侧刚度、延性系数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抗侧承载力可提高25%左右,开裂刚度及屈服刚度平均提高2.10倍,延性系数提高1.89倍。滞回曲线所围的面积大且饱满,说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论文利用弹塑断裂和损伤混凝土模型,对单层单跨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重点研究了随异形柱肢高肢厚比及结构高宽比变化对其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论文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六种破坏模式。提出了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整体墙工作模型得到了弹性刚度的计算公式,理论和试验结果值对比表明,论文所提出的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论文提出的有关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设计及施工建议可供设计人员参考。论文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填充墙刚度的计算模型,利用TAT三维空间分析程序研究了周期折减系数大小对结构地震反应大小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及刚度影响很大。最后,结合数值分析提出了带填充墙框架的抗震概念设计。
荆亚涛[8](2009)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抗火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在建筑设计及使用功能方面具有很大灵活性,近年来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有关异形柱的抗火研究目前还只局限于构件层次,进一步深入探讨异形柱框架的火灾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明火试验和数值分析基础上,先后就异形柱框架的高温灾变行为、支撑作用、受火方式影响、危险部位判定、水平位移简化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3个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在ISO834标准升温过程作用下的明火试验,考察了荷载水平和梁柱刚度比对框架破坏形态、变形特征及耐火极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最后破坏阶段框架梁呈现出类似悬链索的受力形式;(2)随着梁柱刚度比增加,升温后期框架梁竖向位移的增长速率有所加快,同时升温中后期框架节点转角明显减小甚至反向;(3)在破坏主要集中于框架梁的情况下,荷载水平对异形柱空间框架的耐火极限影响显着,而梁柱刚度比却影响不大。2.通过高温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数值分析,研究了各主要参数对其高温变形及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1)梁模式具有一定延性特征,柱模式却具有突然性;(2)梁跨数、梁跨度、梁荷载、梁截面尺寸及配筋率对梁模式影响较大,同时除梁荷载和梁截面高度以外的其它梁参数对柱模式也有较大影响。(3)梁两端约束越小,梁模式的出现时间越短;(4)柱端水平位移引发的二阶效应对柱模式影响较大。3.开展了4种L形截面、3种T形截面、4种十字形截面和14种矩形截面的温度场分析,对比了异形截面和矩形截面的高温区所占比例,以及截面轴向刚度和抗弯刚度的衰减规律,并通过高温结构分析考察了异形柱框架和矩形柱框架的耐火性能差异。研究表明:(1)总体上看异形截面的损伤较矩形截面严重,前者轴向刚度和抗弯刚度的衰减幅度都较大,但其抗弯刚度值有可能仍比后者大;(2)梁模式下异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的梁变形特点相差不大,柱模式下异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的耐火性能存在较大差异;(3)异形柱框架柱端节点水平位移普遍较矩形柱偏小。4.研究了单层带支撑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高温性能,考察了支撑位置、受火位置、支撑参数对框架火灾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框架左、右两端均有支撑跨或支撑跨位于框架中部时,对结构耐火性能是有利的;而只一端有支撑跨时,对结构整体抗火不利;(2)只一端有支撑跨时,越靠近支撑的梁其轴力比越大;(3)左、右两端均有支撑跨时,非支撑跨的梁轴力比几乎没有差别;(4)支撑截面尺寸、配筋率和受火面改变对异形柱框架在梁模式或柱模式下的耐火性能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且影响力都偏小。5.研究了不同受火方式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变形及内力特征,提出了火灾中框架危险部位的实用判定方法。研究发现:(1)火灾蔓延对柱截面温度场影响显着,截面温度场从明显不对称逐渐向对称过渡;(2)蔓延受火时框架变形及内力呈现出规律的延时性且最终收敛于全部受火的相应结果;(3)受火区间仅对相邻跨或相邻层的侧向位移和转角有一定影响,而对隔跨或隔层影响较小;(4)对于单层框架非对称局部受火情况,当框架一侧受火且受火跨数超过总跨数一半时,受火边节点的水平位移比全层受火时更大。6.以两类框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力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框架节点水平位移的简化计算方法,简化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总体吻合较好。
曹菲[9](2007)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采用异形柱代替传统的矩形柱,构成“隐式框架”,是一种新型住宅结构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异形柱结构特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分析为使异形柱框架结构具有适当的位移延性水平,异形柱应具有的曲率延性水平,从而确定了各抗震等级时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然后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异形柱框架和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最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架和纯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比较了两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优劣。
詹凤程[10](2006)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异形柱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住宅结构。对这种结构进行研究仅二十多年时间,它以轻质填充墙做外墙和内墙,质轻、保温,有利于抗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有异形截面柱的框架结构,已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种结构在广州、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已经被广泛建造。各地的实践证明,异形柱框架结构具有可改造性好,用料省、造价低,居住环境比一般混凝土结构体系好,空间可得到充分利用,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中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以其独有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目前,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是,由于异形柱构件截面特殊性,人们对这种结构的受力特性了解的还不够多,并且对于这种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各种各样,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在高层中的应用还不多,如何使其象普通框架结构一样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有待进一步研究。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往往由其变形所控制。引起结构侧移的主要原因,是水平力的作用。本文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受力特点;(2)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侧移分为剪切型和弯曲型;(3)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层间变形分析。对前人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建议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取1/550和1/60,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取1/800和1/100;(4)本文利用大型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水平荷载作用下两种不同的异形柱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结构变形分析。
二、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 |
1.2.2 短肢剪力墙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异形柱抗震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工程概况 |
2.1 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特点 |
2.2 异形柱结构的计算分析 |
2.2.1 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
2.2.2 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
2.2.3 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
2.3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性能 |
2.3.1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介绍 |
2.3.2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 |
2.4 短肢剪力墙的基本性能 |
2.4.1 短肢剪力墙结构介绍 |
2.4.2 短肢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 |
2.5 工程概况 |
2.5.1 工程简介 |
2.5.2 地震作用 |
2.5.3 风荷载 |
2.5.4 雪荷载 |
2.5.5 楼面荷载 |
2.5.6 构件截面 |
2.5.7 材料 |
2.6 本章小结 |
3 结构的静力弹性计算分析 |
3.1 异形柱框剪结构计算模型总体参数 |
3.2 短肢剪力墙结构计算模型总体参数 |
3.3 静力弹性分析结果 |
3.3.1 周期及振型 |
3.3.2 楼层剪力及剪重比 |
3.3.3 倾覆力矩统计 |
3.3.4 位移比与层间位移角 |
3.3.5 层间受剪承载力 |
3.3.6 侧向刚度比 |
3.3.7 刚重比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构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
4.1 基本概念 |
4.2 基本原理 |
4.3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选波 |
4.4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楼层剪力 |
4.5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位移 |
4.6 本章小结 |
5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5.1 基本概念 |
5.2 Pushover的分析及计算流程 |
5.3 水平荷载加载方式 |
5.3.1 均匀分布加载方式 |
5.3.2 倒三角分布加载方式 |
5.3.3 结构的目标位移 |
5.4 异形柱框剪结构X、Y向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性能 |
5.4.1 X向结构的性能曲线及性能点 |
5.4.2 Y向结构的性能曲线及性能点 |
5.4.3 Midas(迈达斯)软件静力弹塑性分析 |
5.4.4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经济性对比分析 |
6.1 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性 |
6.2 工程造价的组成 |
6.3 工程造价的计算 |
6.3.1 异形柱框剪结构施工图预算 |
6.3.2 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图预算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 |
1.2.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 |
1.2.3 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结构 |
1.2.4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节点 |
1.2.5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形钢梁框架结构 |
1.2.6 小结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2 材料力学性能 |
2.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2.4 试验测量方案 |
2.3 试验现象 |
2.3.1 试件ED3 |
2.3.2 试件ED5 |
2.3.3 试件VR3 |
2.3.4 试件VR5 |
2.3.5 小结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2.4.2 延性 |
2.4.3 耗能能力 |
2.4.4 刚度与强度退化 |
2.4.5 应力与应变 |
2.4.6 梁柱转角与节点核心区变形 |
2.4.7 受力机理与破坏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3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3.2.2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
3.2.3 相互作用 |
3.2.4 边界条件和施加荷载 |
3.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3.1 骨架曲线 |
3.3.2 破坏形态 |
3.3.3 塑性铰形成机制 |
3.4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受力性能分析 |
3.4.1 节点区应力分析 |
3.4.2 外环板和竖向肋板应力分析 |
3.4.3 对拉钢筋加劲肋应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滞回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纤维模型的建立 |
4.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2.2 单元类型与截面单元划分 |
4.2.3 边界条件和施加荷载 |
4.3 纤维模型的验证 |
4.3.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4.3.2 梁端与柱端弯矩-曲率滞回曲线 |
4.3.3 塑性铰区段曲率 |
4.3.4 塑性铰形成机制 |
4.4 塑性铰发展程度量化指标 |
4.5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滞回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混凝土强度等级 |
4.5.2 钢材强度等级 |
4.5.3 柱含钢率(α) |
4.5.4 柱轴压比(n) |
4.5.5 柱长细比(λ) |
4.5.6 梁柱线刚度比(i) |
4.5.7 梁柱抗弯承载力比(km) |
4.6 P-△效应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滞回性能的影响 |
4.7 试验装置误差的简单探讨 |
4.8 本章小结 |
5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介绍 |
5.2.1 基本假定 |
5.2.2 基本步骤 |
5.2.3 水平加载模式 |
5.2.4 能力谱 |
5.2.5 需求谱 |
5.3 结构模型建立 |
5.3.1 设计原则 |
5.3.2 设计信息 |
5.4 性能点求解 |
5.5 抗震性能评估 |
5.5.1 楼层位移 |
5.5.2 层间位移角 |
5.5.3 塑性铰发展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异形柱及其特点 |
1.1.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局限 |
1.1.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及其意义 |
1.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体系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 |
1.2.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2 型钢混凝土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研究目的及内容 |
2.3 模型设计与制作 |
2.3.1 试验模型设计 |
2.3.2 模型制作 |
2.3.3 模型配重 |
2.3.4 材性试验 |
2.4 载荷和边界条件的施加 |
2.4.1 基础的加固与底部边界条件的施加 |
2.4.2 传力装置的制作 |
2.4.3 竖向荷载的施加 |
2.5 模型试验方案 |
2.5.1 测试内容及相应测点布置 |
2.5.2 加载装置的布置 |
2.5.3 试验加载制度 |
2.6 试验过程 |
2.6.1 加载破坏过程 |
2.6.2 应变反应分析 |
2.6.3 破坏特征分析 |
2.7 本章总结 |
3 型钢混凝土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1 滞回曲线 |
3.1.1 整体滞回曲线 |
3.1.2 层间滞回曲线 |
3.2 骨架曲线 |
3.3 延性 |
3.4 位移角 |
3.5 耗能能力 |
3.5.1 滞回耗能 |
3.5.2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3.6 刚度退化 |
3.6.1 整体刚度退化 |
3.6.2 层间刚度退化 |
3.7 强度衰减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OpenSees的 SRC空间异形柱框架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软件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构件纤维截面的划分 |
4.2.2 材料的本构模型 |
4.2.3 单元模型的确定 |
4.2.4 计算参数的确定 |
4.3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4.4 弯矩-曲率滞回曲线 |
4.4.1 梁端弯矩-曲率滞回曲线 |
4.4.2 柱端弯矩-曲率滞回曲线 |
4.5 空间框架破坏机制 |
4.6 空间框架协同工作机制 |
4.7 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分析 |
4.7.1 不同加载角对SRC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
4.7.2 轴压比对SRC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
4.7.3 柱肢长宽比对SRC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
4.8 本章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硕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4)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及其节点空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异形柱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2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意义 |
1.2 异形柱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1 对异形柱框架节点的研究 |
1.2.2 对异形柱框架的研究 |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异形柱节点和框架结构空间问题有限元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框架节点四面体单元有限元法 |
2.3 空间框架单元有限元法 |
2.4 本章小结 |
3.钢筋混凝土材料非线性有限元问题研究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3.3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模型 |
3.4 材料非线性问题增量法 |
3.5 框架塑性铰 |
3.5.1 塑性变形曲线 |
3.5.2 耦合PMM铰屈服面 |
3.6 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 |
3.7 材料非线性增量法求解步骤 |
3.8 本章小结 |
4.异形柱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异形柱框架节点 |
4.3 框架节点破坏模型 |
4.4 裂缝模型 |
4.5 节点实体有限元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异形柱框架节点静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节点在单调加载下的性能表现 |
5.3 节点在反复加载下的性能表现 |
5.4 异形柱节点性能对比 |
5.4.1 单调加载下梁端位移-荷载曲线对比 |
5.4.2 反复加载下初始刚度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6.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构模型地震下受力的计算 |
6.3 规则异形柱框架模型的构建 |
6.4 异形柱框架的静力推覆响应 |
6.5 基于Park-Ang模型的框架地震损伤评估 |
6.5.1 Park-Ang损伤指数 |
6.5.2 结构层间损伤指标的界定 |
6.5.3 异形柱结构的层间损伤性能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沿翼缘加载的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及损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 |
1.2.1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构件 |
1.2.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 |
1.2.3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 |
1.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 |
1.3.1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构件 |
1.3.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 |
1.3.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 |
1.4 累积损伤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沿翼缘加载的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的设计 |
2.2.2 试件的制作 |
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3.1 试验装置 |
2.3.2 试验加载制度 |
2.4 试验测试项目 |
2.4.1 测试内容及仪表布置 |
2.4.2 试验数据采集及过程记录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试件加载过程及破坏特征 |
2.5.2 滞回曲线 |
2.5.3 骨架曲线 |
2.5.4 强度衰减 |
2.5.5 刚度退化 |
2.5.6 变形能力 |
2.5.7 耗能能力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Open Sees的型钢混凝土T形柱有限元分析 |
3.1 Open Sees程序概述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截面模型 |
3.2.2 单元模型 |
3.2.3 本构模型 |
3.2.4 边界条件设定与荷载施加 |
3.3 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 |
3.4 型钢应力分析 |
3.5 P-Δ效应对型钢混凝土T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 |
3.6 有限元参数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型钢混凝土T形柱地震损伤分析 |
4.1 损伤指数的定义 |
4.2 型钢混凝土T形柱损伤模型 |
4.2.1 损伤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系数的确定 |
4.3 损伤模型的验证 |
4.4 损伤过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硕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三:硕士期间主要获奖情况 |
(6)钢筋混凝土T型框架柱静力与动力特性数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框架异型柱结构体系概述 |
1.1 框架异型柱结构的含义和特点 |
1.2 框架异型柱结构体系的发展状况 |
1.2.1 框架异型柱结构体系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 |
1.2.2 框架异型柱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框架异型柱结构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本构关系 |
2.1.1 钢筋材料的本构关系 |
2.1.2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2.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元选择 |
2.2.1 钢筋单元的选择 |
2.2.2 混凝土单元的选择 |
2.3 ANSYS有限元输入及输出参数 |
第3章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T型截面柱线性分析 |
3.1 截面形状对框架柱的影响 |
3.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 配筋率对T型柱的影响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肢厚比对T型柱的影响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型截面柱裂缝开展的非线性分析 |
4.1 ANSYS有限元模型对裂缝的描述 |
4.2 ANSYS对非线性求解的处理 |
4.2.1 收敛准则 |
4.2.2 非线性求解 |
4.3 截面形状对相同配筋率柱性能的影响 |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配筋率对相同截面形状T型柱性能的影响 |
4.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八层框架柱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力学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单元选择 |
5.2.2 有限元模型 |
5.3 模态分析 |
5.4 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住宅结构体系综述及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多层和高层住宅结构体系 |
1.1.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及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 |
1.1.3 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及短肢剪力墙的研究概况 |
1.2.2 有关混凝土框架与砌体墙组合结构的研究 |
1.2.3 有关框架填充墙抗震性能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及填充墙框架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2 单层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 |
2.1 概述 |
2.2 试验模型设计制作及试验方案 |
2.2.1 试件模型设计及制作 |
2.2.2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3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 |
2.3.1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2.3.2 承载能力 |
2.3.3 延性及层间变形能力 |
2.3.4 刚度及刚度退化 |
2.3.5 滞回曲线及耗能能力 |
2.3.6 骨架曲线 |
2.3.7 构造圈梁 |
2.4 本章结论及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四层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3.2.2 试验装置 |
3.2.3 加载制度 |
3.2.4 测量设备及内容 |
3.3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3.3.1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3.3.2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 |
3.3.3 滞回曲线及耗能能力 |
3.3.4 骨架曲线 |
3.3.5 变形能力及刚度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4 四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 |
4.1 试验概况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4.1.3 试验装置 |
4.1.4 加载制度 |
4.1.5 测量设备及内容 |
4.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4.2.1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4.2.2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 |
4.2.3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4.2.4 层间变形能力及刚度分析 |
4.3 与宽肢异形柱框架试件MF.1的比较 |
4.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5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1 概述 |
5.2 材料本构模型 |
5.2.1 Hognestad建议的本构模型 |
5.2.2 过镇海建议的本构模型 |
5.2.3 混凝土线弹性本构模型 |
5.2.4 正交各向异性增量模型 |
5.2.5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5.3 单层宽肢异形柱框架国—砌块组合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3.1 计算对象及材料参数 |
5.3.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5.3.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5.3.4 各种工况下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四层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4.1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2 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初步分析 |
5.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6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侧向刚度、承载力的计算及对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
6.1 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的破坏模式 |
6.2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的抗剪承载力分析 |
6.2.1 影响组合墙抗侧承载力的因素 |
6.2.2 砌体的受剪承载力 |
6.2.3 异形柱的受剪承载力 |
6.2.4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6.2.5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6.3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弹性侧向刚度 |
6.3.1 墙框并联模型 |
6.3.2 整体墙工作计算模型 |
6.3.3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6.4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设计及施工建议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
7.1 概述 |
7.2 填充墙不合理布置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
7.2.1 使框架柱形成短柱 |
7.2.2 对各抗侧力结构内力分配的影响 |
7.2.3 使结构产生扭转 |
7.2.4 使结构层间刚度突变甚至可能形成薄弱层 |
7.2.5 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 |
7.3 关于填充墙的刚度计算 |
7.3.1 填充墙的弹性刚度 |
7.3.2 关于带填充墙框架楼层层间弹性位移 |
7.4 关于考虑填充墙刚度的周期折减系数 |
7.4.1 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的规定 |
7.4.2 周期折减系数的大小对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 |
7.4.3 计算例题 |
7.5 带填充墙框架抗震的概念设计 |
7.5.1 尽量采用轻质填充墙或填充墙与框架之间采用柔性连接 |
7.5.2 应考虑填充墙的布置对其刚度的影响 |
7.5.3 填充墙的周期折减系数 |
7.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8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编着 |
(8)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抗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结构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1 分析方法 |
1.2.2 无约束构件 |
1.2.3 约束构件 |
1.2.4 框架结构 |
1.3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异形柱的常温力学性能研究 |
1.3.2 异形柱框架的常温力学性能 |
1.3.3 异形柱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温下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的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验装置 |
2.2.3 加载方式及防火措施 |
2.2.4 位移计布置 |
2.2.5 热电偶布置 |
2.3 试验过程 |
2.4 试验结果 |
2.4.1 宏观破坏形态 |
2.4.2 截面温度场 |
2.4.3 框架梁变形 |
2.4.4 框架节点变形 |
2.4.5 耐火极限 |
2.4.6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程序验证 |
3.2.1 梁 |
3.2.2 柱 |
3.2.3 框架 |
3.3 3D 建模与2D 建模差异性分析 |
3.4 框架破坏形态研究 |
3.4.1 梁模式 |
3.4.2 柱模式 |
3.4.3 讨论 |
3.5 参数分析 |
3.5.1 梁跨数 |
3.5.2 梁跨度长度 |
3.5.3 梁荷载 |
3.5.4 梁截面高度 |
3.5.5 梁截面宽度 |
3.5.6 梁截面配筋率 |
3.5.7 柱荷载比 |
3.5.8 柱截面肢高 |
3.5.9 柱截面配筋率的影响 |
3.5.10 柱高度的影响 |
3.5.11 讨论 |
3.6 对比分析 |
3.6.1 矩形柱与异形柱的截面温度场 |
3.6.2 异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的高温行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底层带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高温受力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支撑的位置及受火位置的影响 |
4.2.1 计算模型 |
4.2.2 多跨框架 |
4.2.3 三跨框架 |
4.3 其他参数的影响 |
4.3.1 支撑截面尺寸 |
4.3.2 支撑截面配筋率 |
4.3.3 支撑受火面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受火方式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高温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蔓延受火 |
5.2.1 计算模型 |
5.2.2 柱截面温度场 |
5.2.3 结构变形及内力 |
5.3 固定受火 |
5.3.1 单层框架 |
5.3.2 多层框架 |
5.4 火灾中结构危险部位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温下框架水平位移的简化计算方法 |
6.1 引言 |
6.2 高温下框架水平位移简化计算方法 |
6.2.1 基本假定 |
6.2.2 第一类框架 |
6.2.3 第二类框架 |
6.2.4 多层框架 |
6.2.5 参数确定 |
6.2.6 计算流程 |
6.3 有效性验证 |
6.3.1 第一类框架 |
6.3.2 第二类框架 |
6.3.3 多跨框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的特点、应用及发展趋势 |
1.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有关规程的编制情况 |
1.3 异形柱构件的试验研究和设计方法现状 |
1.4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抗震性能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的理论研究 |
2.1 异形柱曲率延性的分析方法及轴压比限值的确定 |
2.2 不同抗震等级时异形截面框架柱应具有的曲率延性水平 |
2.3 不同抗震等级时异形柱轴压比限值的计算 |
2.4 异形柱轴压比超过限值时的处理方法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3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
3.1 层间位移角的定义 |
3.2 异形柱框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确定 |
3.3 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确定 |
3.4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
4.1 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模型 |
4.2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基本原理 |
4.3 计算模型的单元参数 |
4.4 结构概况 |
4.5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代住宅体系的演变 |
1.2 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研究意义 |
1.3 推广异形柱结构的必要性和前景 |
1.4 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研究现状评述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受力特性 |
2.1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 |
2.2 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破坏的原因 |
2.3 异形柱构件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
2.4 异形柱框架结构水平承载力分析[105]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计算 |
3.1 异形柱抗侧刚度 |
3.2 剪切型变形与弯曲型变形 |
3.3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计算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 |
4.1 概述 |
4.2 控制层间变形的参数 |
4.3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 |
4.4 异形柱框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4.5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4.6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第五章 异形柱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5.2 有限单元法分析基本步骤 |
5.3 计算机分析程序ANSYS |
5.4 异形柱框架建筑结构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 的变形分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 曹怀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钢管混凝土异形柱-H型钢梁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 唐新. 重庆大学, 2019(01)
- [3]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 陈炜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及其节点空间非线性有限元研究[D]. 柳阳.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5]沿翼缘加载的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及损伤分析[D]. 李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7)
- [6]钢筋混凝土T型框架柱静力与动力特性数值分析研究[D]. 王庆花. 东北大学, 2011(05)
- [7]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艾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05)
- [8]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抗火性能研究[D]. 荆亚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0)
- [9]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曹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4)
- [10]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变形分析[D]. 詹凤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