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祝雅柠[1](2020)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研究 ——以规制道德风险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金融市场的“灰犀牛”,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与其密切相关,如何解决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命题。2008年金融危机使学术界与金融监管部门意识到金融机构行为监管已经不足以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故提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以进一步完善与强化金融监管。2019年,帕特里克·博尔顿(Patrick Bolton)等四位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发表《金融体系终于稳健了吗?近十年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回顾与评估》研究报告,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金融监管改革尚未有效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并未遏制其过度风险经营倾向。实际上,以公司为组织形式的金融机构是法律抽象的结果,法律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形成与运作产生重要影响。实践中,金融监管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缺乏自足性,通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解决其道德风险问题是后危机时代金融法与公司法交互与融合的重要命题,须针对金融机构的特殊公司治理改革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从而改变其行为动机与风险偏好,进一步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尽管,我国金融系统并未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我国特殊金融市场体制存在极为突出的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并且,我国金融市场化正进入提速期,民营资本不断进入银行业,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可兑换的推进使金融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与更宽领域开放,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制与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意味着更高的制度要求与更国际化的视野。本文以我国金融市场为研究背景,结合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存在的本土问题,借鉴域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关理论成果与制度改革经验,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展开具有前瞻性的法律制度改革研究:突破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以公司治理法律制度改革为路径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从而为我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转型、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法律保障。本文对以公司治理法律制度改革为路径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改革规制其道德风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道德风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却被广泛适用于法学领域研究。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看,道德风险并非风险而是由事后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产生或扩大风险的行为机制。规制道德风险的基本原理是激励相容理论,即对代理人的奖惩与其行为相关信息相联系,从而将委托人的成本与收益内部化为代理人的成本与收益,换言之,通过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为委托人利益行事。法律作为重要的激励机制之一,其通过要求行为人对自身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使相关社会成本与收益转化为私人成本与收益,从而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选择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优状态。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发生机制是多元的,包括金融安全网的设立、金融市场的创新等,其法律制度根源则是权利义务的失衡。以公司为组织形式的金融机构是法律抽象的结果,其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人意志的影响,相较于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等行为法维度上的权利义务失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在组织法层面形成的权利义务失衡亦不容忽视。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监管既有传统的命令与控制型监管,也逐步确立了金融机构后设型监管,前者包括金融机构资本监管与结构性监管等措施,后者则是围绕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展开的董事会构成、董事、高管薪酬奖励等公司治理监管措施。但是,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与金融机构特殊公司治理错位、现代公司法激励机制缺失体系化的公司治理法律责任制度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权利义务失衡,使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对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激励相容作用极为有限。并且,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发生与规制上存在本土化问题,即金融市场存在突出的政府隐性担保,且其正处于市场化提速期,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进一步诱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但目前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规制仍依赖于金融监管的强化,对我国金融机构隐性道德风险的规制效果极为有限。因此,有必要基于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特点,改革现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重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关权力配置、行为规则与权利义务安排,以填补金融监管空隙,调整金融机构行为动机与风险偏好,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政府隐性担保与金融市场化交织为主要发生机制的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二、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理论演进与基本原则的确立当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公司的时代”,任何一种单一理论都不可能为公司治理的所有问题提供全部答案。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基于其与传统公司治理实践的客观差异,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需要理论上的演进指导制度上的改革。股东利益至上被认为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英美等国在后危机时代针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监管与立法上的改革,仍深受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的影响,聚焦于股东与经营者代理利益冲突,通过股东赋权强化监督经营者行为,实现股东与经营者利益的统一,实质上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司利益以何为准的问题上给出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截然相反的答案。但是,以德国为代表,适用利益相关者保护公司治理目标的公司法国家,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制于难以界定利益相关者范围的固有问题,不仅存在较高的制度成本,还易引发金融机构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诸多学者围绕利益相关者理念提出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思路,即以董事信义义务制度为依托,引入债权治理。但是,与非金融业公司债权人风险厌恶不同,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网机制形成了债权人的风险中立,其缺乏激励与能力参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已然是一个更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英国学者安德烈亚斯·科基尼斯(Andreas Kokkinis)基于安德鲁·凯伊(Andrew Keay)提出的实体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EMS)公司治理理论,针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Financial Sustainability)理论,以规制道德风险,遏制金融机构过度风险经营,从而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该理论对以公司治理为路径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具有重大的理论启发: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终极目标,立足于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体系化地重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责任制度,克服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制度内生因素,从而为以规制道德风险为核心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三、金融机构股东责任制度重构对金融机构股东道德风险的直接规制股东有限责任是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重要制度根源,公司人格否认适用条件缺乏预测性与可操作性、法官对否认公司独立人格的审慎态度、非自愿债权人集体行动困境等问题使其在实践中适用范围极为有限,难以解决股东有限责任的道德风险问题。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为场域,影子银行的产生与扩张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兴起表明,金融机构特殊性实质上改变了股东有限责任的理性预设,从而加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最终导致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负外部性问题产生的社会成本高于其带来的制度收益。实际上,相较于非金融业公司股东有限责任,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立法确认较晚,但其发展迅速,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积聚金融系统性风险,现有商事风险分配与控制机制不足以解决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道德风险问题,故通过考察与梳理金融法与公司法学者提出的股东有限责任改革建议与方案,包括股东双倍责任、股东比例责任、选择性股东责任、金融系统性风险基金与比例责任以及股东加重责任,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阶段、金融体制特点以及相关立法现状,以类型化金融机构为前提,以“事实状态预设、权利与义务规则以及法律后果”为逻辑结构,重构金融机构股东责任制度,即银行业金融机构适用股东加重责任,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适用金融系统性风险基金与股东比例责任。四、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对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直接规制以2008年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市场实践为研究场域,现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造成董事治理职责与激励机制的结构性扭曲,形成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实践与理念的偏差,从而诱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在路径依赖理论框架内,通过检视与反思金融机构内部公司治理改革实践,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强化对道德风险的规制作用极为有限,有必要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重塑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进一步改革违反信义义务的损害赔偿责任;考察并分析既有董事信义义务制度改革建议与方案,包括直接扩张董事勤勉义务适用范围、引入董事诚信义务与董事公共治理义务;在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视阈下,结合金融立法现状,在不完备法律理论指导下,重置“强监管、弱司法”的权力配置格局,以渐进主义法律改革模式,在现行法律框架中嵌入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规则,构建董事信义义务三元结构体系。以区分银行业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前提,前者应引入董事公共治理义务以解决我国银行依赖政府隐性担保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后者则通过引入董事诚信义务,纳入债权人利益,构建董事信义义务的三元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目标,从而起到规制道德风险的作用;反思与重构金融机构董事违反信义义务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构建利益相关者派生诉讼制度,使其成为实现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目标,规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重要制度依托。五、金融机构监事会职能完善对道德风险的间接规制相较于其他行业公司的监事会制度,我国金融机构监事会的运作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控具有重要作用,应在“强化监事会实质性监督权力、优化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会监督权限配置以及构建金融机构监事会激励与约束制度”问题上作出实质性的制度改革。与德国等国一样,我国监事会制度固有缺陷使其面临严重的公司治理困境,造成监事信义义务制度虚置,且我国公司监事会还存在独立性缺失、公司法激励与约束制度的结构性扭曲等本土化问题。以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治理目标,结合我国公司内部特殊的监事会——独立董事复合监督结构,借鉴德日等国监事制度相关立法经验,通过构建金融机构监事会信息权、同意保留权与风险管理监督职责赋予其实质性的监督权力;构建针对监事会监督职能特点的薪酬制度与信义义务制度,确保监事会独立性的同时,激励其充分行使监督职权,从而在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上发挥金融机构监事会内生的、间接的规制作用。
刘璐洋[2](2019)在《L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信社作为我国最基层的金融组织,如何改革关乎国民经济的稳定。2010年,我国农村信用社进入全面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阶段,实行公司治理改革后,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增强,更具创新和市场活力,但改革之初时间紧任务重,对于股东的管理特别是股权的设置、股东入股资格的审查、“三会一层”运作、相关内部风险管理监管指标等公司治理的问题重视不够,各种问题在随后几年逐渐显露。监管机构也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巴塞尔委员会相继出台多部修订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制度文件,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也颁布了《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讨。本文梳理了我国农信社从初步成立发展到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几个阶段,阐述农信社为什么要改革,以及改革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具体以辖内L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L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指出L农村商业银行的具体问题,如存在股东股权管理不规范、“三会一层”内部制衡机制难以有效实施以及内部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三大优化方案:一是加大股东股权的穿透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股权结构问题;二是优化“三会一层”制度,保证股东代表大会权利、董事会集体决策能力、监事会全面监督职能,以及高级管理层经营的高效运行;三是完善内部风险管理特别是监管指标的制度建设,做好风险评估,对于重要的监管指标如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收入成本比要从制度层面加以完善,优化经营业绩。最后,本文通过L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研究,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建议参考。
邢华彬[3](2014)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也是金融安全的真谛所在。鉴于金融体系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重要性以及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所带来的严重威胁,中国政府决定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成为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与治理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它们不进行结构和机制创新,将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进而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产生威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和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产权与治理结构创新,从根本上促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遗留和产生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批判、借鉴西方产权与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的国有股与非国有股、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分析了产权与治理结构现存问题的成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在研究过程中,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法、归纳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改革为研究对象,指出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必须保证国家绝对控股,股权多元化改革的关键不是国家应不应放弃绝对控股地位,而是如何确定国家绝对控股前提下的国有股最佳控股方式和比重,通过这种方式和比重既能保证国家控制金融命脉,又能充分调动非国有股东的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股东与非国有股东的协同效应。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比较分析四种国有股产权持有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应组建专门的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来代表国家行使绝对控股权(赋予其管资本权、管人权、管事权,落实国有股东权利),并采用“财政部--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商业银行”的三层管理模式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提出国有股比重应不低于51%,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控制力和影响力。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所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有其客观必要性,通过引进非国有股可以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充实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促进我国金融业监管水平的提高,但引进非国有股所产生的金融安全问题和战略投资者蜕变为财务投资者问题也不容忽视。引进非国有股所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资本的逐利本性,主要原因在于引资对象的偏失,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引进合格的非国有股东,并施以有效管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对中国银行的战略引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非国有股东的引进类型、选择标准以及引进方式,提出了引进非国有股的配套措施。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存问题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出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强有力的监督机制。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存问题,论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思路和措施:第一,设计了以类别表决制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决策机制,该机制采取累积投票制来选举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主体,以保证非控股股东获得一定比例的决策层席位,使其有机会和途径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对于特定情形下国有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性决策采用类别表决法和“董事会--决策监督委员会--监事会”三级决议异议处理方法,以提高国有商银行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第二,设计了以差异化薪酬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该机制以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为指导,在对银行高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激励考核标准和薪酬激励手段,以提高激励机制的公平合理性。第三,设计了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监控机制,该机制在重新界定内部治理权利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控机制,以保障所有者所有权与控制权相统一,进而防范和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论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为研究对象,指出现有的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不能客观的反映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绩效水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套涵盖宏观绩效、中观绩效和微观绩效三个层次的综合绩效评估体系。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吸收、借鉴国内外主要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该标准突出了宏观绩效考核和中观绩效考核,以全面的反映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真实绩效水平。
于晓东[4](2012)在《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文中提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长期以来被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低等问题困扰。国有银行低效的根源在于其单一的国有产权,由于国家是非人格化的所有者,没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导致了在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博弈中出现了失衡,造成内部人控制,代理成本巨大。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以往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和设立、国家专业银行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期间采取的种种改革措施对完善我国银行体系、增加银行市场竞争等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这些改革措施并未触及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所以改革效果并不显着。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改革,其最大亮点是开始改变国有银行单一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基本采用了: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的“三步走”改革模式。本文首先从产权和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对2003-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从产权改革看,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由产权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但股权结构上的国家绝对控股也给国有银行绩效改善带来了隐忧。本轮改革非常重视公司治理建设,把建设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作为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都参照国际先进银行建立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初步开始运作。但公司治理内生于产权结构,来源于公司所有者和公司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银行尚未完全解决所有者虚置问题,由此导致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内在动力不足,“形似”而“神异”。本文然后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和DEA模型两种方法对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第五章用银监会《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规定的三大类共七项指标考核国有银行改革后的财务指标,发现四大国有控股银行较好实现了银监会设定的目标,本文随后对国有控股银行取得良好绩效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第六章运用DEA模型对改革后国有银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大国有银行的平均技术效率高于股份制银行,但把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发现,国有控股银行虽然平均技术效率高于股份制银行,但其平均纯技术效率低于股份制银行,其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主要是由其较高的规模效率导致的。文章接下来阐述了国有银行本轮改革中有争议的两个具体问题: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和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成效。第七章分析了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包括:汇金公司注资充实了国有银行的资本金,保证了国有银行财务重组的顺利完成;通过汇金公司注资四大国有银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四大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但汇金公司目前未享有完全的出资人权利,并且汇金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其自身同样存在所有者虚置问题。第八章分析了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成效。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国有银行在境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学习国际先进银行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的目的并未达到;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后,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未得到实质性提高。本轮改革取得的成绩主要有:四大国有银行成功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建立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了有效激励、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各行加强了内控机制建设,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国有银行规模业绩得到全面提升,财务状况根本好转等。此次改革存在的不足包括:改制上市后国有股依然占绝对控股地位,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改革中各国有银行已经搭建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但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尚不能有效运作。目前我国国有银行改革仍处在起步阶段,后续改革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就国有银行产权改革而言,今后仍面临着产权结构进一步多元化的任务。根据我国渐进性的改革原则,国有股权的释放应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先由目前的国家绝对控股变为国家相对控股。在条件成熟以后,可考虑选择一两个国有控股银行尝试放弃国家控股权。将来我国四大银行不能由外国资本控股,只能由民间资本控股。在民间资本控股银行后,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关键是提高银行监管能力。
张建伟[5](2011)在《金融稳定与金融部门良好治理——中国银行业治理的法律金融学》文中研究说明目次一、引言二、金融企业解剖:打开商业银行的"黑箱"三、以金融稳定为目标的稳健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含义四、金融部门的不良治理与金融稳定:腐败与金融危机五、金融公共部门解剖:寻求金融监管部门的良好治理六、中国金融部门的治理运动:新的挑战与未来的改革一、引言近些年,人们在反思亚洲和拉美金融危机以及刚刚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时,微观金融企业的经营失败以及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才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要的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金融部门良好治理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的重要性。金融是组织运行的血液与心脏,金融体系的高杠杆性与公募特性使"流动性"成为金融机体维持生命活力的关键。它要求债务人向债
王之亮[6](2012)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其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价值方面,首先,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进,大型商业银行的角色也从“大一统”体制的银行、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逐步变迁。在此过程中,符合现代产权理论的是,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持续改善其产权制度安排,有效提升了组织资源配置效率及经营业绩,并初步建立起了所有权基础上的银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衡的组织架构。其次,如何有效激励和监督管理层,是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委托代理理论与现代管家理论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分歧,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视角和解决思路。而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也使其管理层激励存在着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殊解决方案。第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倡导公司应关注并服务于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受此理论影响,大型商业银行亦将社会责任作为其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要素,通过兼顾股东价值最大化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平衡,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现实意义方面,笔者认为,自中国农业银行于2010年成功上市,标志着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全面完成,其公司治理改革由此进入了“后股改时期”。目前,大型商业银行虽在形式上具备了现代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架构和基本要件。但与我国很多其他领域改革当前所处困局相似的是,其发展至今,大型商业银行原有的、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改革的“制度红利”将不可避免趋于递减。接下来的公司治理改革会更为复杂艰巨,亟待探索新路径,寻求新突破。与此同时,受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金融集团盈利模式转型、信息技术创新以及金融监管方式更新等影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从理念、架构到规则都在发生持续、深入的变革。为此,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需要达到的总体标准是,既能遵从国际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基本要义和一般准则,也要体现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特有的国情要素。从长远看,如果大型商业银行未能建立起符合上述条件的公司治理,即使在经营规模、股票市值上继续领先于全球同行,也无法形成和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未竞的使命。有鉴于此,笔者的研究旨在理性反思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为其优化方案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路。本论文从阐述公司、公司治理的一般概念、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内涵及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出发,以大型商业银行从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角色变迁为背景,系统回顾了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产生及演进过程,较全面地解构了其公司治理的现状及主要缺陷,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路径和基本思路。论文共分为六章,包括:导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解构;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及治理绩效的探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化路径。在第一章“导论”中,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评述了相关研究文献,阐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基本思路、逻辑结构及创新之处。在第二章“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中,从公司的属性、公司治理的释义开始讨论,简述了笔者对公司治理概念的理解,评述了当前全球公司治理的主流模式及有关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并探讨了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主要具体表现。在第三章“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中,笔者认为:如以公司治理的视角来回顾、审视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开放后逾30年的成长历程,从专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空白状态,到股改成功后大型商业银行初具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框架和制度体系,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产权改革、组织建构及制度设计。而大型商业银行循此主线的发展演进,具体表现为:产权改革从全民所有到国有控股,组织建构从单一结构到权力制衡,制度设计从粗放治理到依法治理。在此章中,笔者参照中国银监会对大型商业银行发展分期的划界标准,从产权改革、组织建构及制度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历史演进过程。在第四章“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解构”中,从股权结构、组织架构、决策规则、激励约束等四个维度对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行了逐一解构。在股权结构方面,分析了大型商业银行股本规模庞大、股权集中度高及国家股“一股独大”等股权结构的基本特点;回顾了大型商业银行从股份公司设立至今,其股本结构的形成过程;在组织架构方面,研究了“三会一层”治理结构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的组成、专门委员会设置等问题,讨论了“三会一层”的相互关系。同时,从机构体系、条线体系的角度,论述了大型商业总分行体制下组织管理的运作模式、主要特点;在决策规则方面,阐述了银行公司治理机构的议事规则、授权经营与分级决策的基本情况;在激励约束方面,从激励机制设计、约束机制构成两个层面,讨论了大型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现状、股权激励的局限性以及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等问题。在第五章“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及治理绩效的探讨”中,探讨了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有关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及公司治理绩效等重要问题。借鉴了欧美国家在议会席位分配中常用的方法,结合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董事会实际,提出了确立非执行董事席位分配原则及其他改善董事会结构的建议;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讨论了大型商业银行现有管理层激励机制中的不足及改进管理层激励的策略和思路;提出了狭义公司治理绩效、广义公司治理绩效的概念,实证研究了大型商业银行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薪酬等代理变量与银行人均资产、成本收入比的相关性,借鉴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大型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函数的简略模型,阐述了银行(广义)公司治理绩效与经营业绩的关系。在第六章“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化路径”中,分析了以中国特殊国情为约束条件,在全球银行业公司治理发展趋势影响下,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路径的合理定位,并讨论了大型商业银行内外部治理机制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异同;从股权结构与大股东治理、董事会建设、监督权配置、组织架构与激励约束、信息披露与透明度以及社会责任共6个方面,探讨了大型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对策;在将大型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划分为市场化机制与非市场化机制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证券市场、银行家市场和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市场,以及金融监管、金融法制建设、“党管干部”原则对大型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简要的优化思路。与国内现有研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文献对比,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将股东持股数与其应委派(非执行)董事人数的关系,与西方多党制国家中某一政党所代表的选民人数与其在议会中应得席位的关系相类比。借鉴议会席位分配的比例代表制、份额分配法两种主要分配方法,讨论了大型商业银行非执行董事席位分配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在上述分配法下,大型商业银行大股东非执行董事席位应分配数与实际情况均有明显差异,突出表现为汇金公司实际分配席位偏少。在股权集中度高、“一股独大”条件下,份额分配法与比例代表制分配法结果相同或差异不大;在股权相对分散条件下,前一方法较后一方法相对更为公平。笔者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应采用份额分配法等相对公平的方法分配非执行董事席位,提高席位分配的透明度。第二,讨论了大型商业银行股东、管理层在成果不确定且不可监督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在考虑管理层激励的某些特殊性条件下(双层激励、薪酬不挂钩业绩、职务消费、寻租机会),股东、管理层的期望收益及激励相容约束条件。笔者认为,大型商业银行管理层薪酬不可能按欧美银行对职业银行家的市场化规则定价。为正向激励管理层勤勉尽责、防范其不当获利风险,应适度提高管理层期望收益。管理层部分薪酬应与其在职期间工作风险、廉洁情况及银行业绩挂钩,实行延期支付,使勤勉、廉洁、业绩突出的管理层能获得更高期望收益。对管理层实施“高薪养廉促勤”虽必要,但强化对其监督、考评、问责等配套约束机制,实现激励约束动态平衡,加大违规重处力度更为重要。第三,对公司治理绩效作出广义和狭义上的解释,提出了公司治理绩效与经营业绩的函数表达式。从组织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对公司治理绩效作出狭义上的解释。通过研究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薪酬等公司治理变量与狭义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讨论了公司治理变量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将公司治理与经营业绩的关系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技术革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相类比,提出了银行经营业绩的简单函数表达式,并对公司治理绩效作出了广义角度的解释。
王珺威[7](2011)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已日益成为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如何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更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动荡与衰退,对全球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金融危机中,导致全球银行业遭受巨大损失,尤其是国外许多知名的投资银行纷纷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改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和战略决策,完善监督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己成为国内外学者对银行业改革的重点和重要课题。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冲击较小,但我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一些根本问题尚未得到合理解决。因此,我国必须深入了解本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所带来的启示,直面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现状以及发展模式上面临的风险和瓶颈。目前,虽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形似而神不似”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阻碍公司治理正常运转的缺陷和问题依然存在,如公司的股权结构、决策体系、监督体系、激励约束机制、风险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方面均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特别是针对目前“形似”而非“神似”的突出弊端与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探讨。在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制度、管理、文化和治理评价四个方面较为全面深入地提出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思路和未来发展。同时深入地探讨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些关键性、深层次的问题,不单纯从学术的角度,而主要从实践者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重点结合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和三菱银行的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再进步,以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该部分在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的框架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的综述。本部分从公司治理的理论及最新发展出发,主要对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和治理环境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为文章后续的理论以及案例分析提供了依据。第三章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实践与趋势进行了探讨。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提出的基础上,对国外四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重点对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的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以及国际新动向进行了总结。以上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设与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第四章描述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与实践。本章分别阐述了国有银行、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历程,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重点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善,主要有:股权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决策体系职责边界不清;监督体系独立性不够;激励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存在弊端;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全。而上述缺陷可从主观认识、经营者角色定位、历史沿革和文化上得以诠释,所以其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也需从目前现状开始,并与其他方面的改革与变化同步。本章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与进步的基础。第五章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国外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新模式。本章主要从股权结构、股东和股东大会、董事、董事会、监事、监事会的设置情况和高级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这四个角度出发,对国外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新模式:股权结构多样化;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并落实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强化董事会职能,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逐步发展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第六章在总结国内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未来与发展,从制度、管理、文化和治理评价四个层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主要的改革建议有:完善制度首先要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其次是要完善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的激励约束制度,再次结合我国国情,处理好高管层、董事会和党委会之间的关系;提升管理主要是指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监督、激励、信息披露等四种机制,以及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培养文化要构建先进的公司治理文化、健康的风险文化、承担合理社会责任的文化,以及适应和引导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的文化;最后有效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督促商业银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第七部分是结论。综合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基本结论,并结合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角度的创新。以往的研究大多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制度和管理效率这两方面的改善。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同时从制度、管理与文化三个角度来完善和改进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尤其强调了我国的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提出制度、管理和文化三者的关系是:完善制度是基础、改善管理是关键,文化建设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第二,研究思想的创新。以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我国全体商业银行,忽略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尤其金融危机过后,如何提高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国外和国内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新模式和完善对策。此外,受研究时间和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以待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第一,全文仅是阐述了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实践,缺少对国外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第二,本文缺少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完善对策的实证分析和检验。
王思洋[8](2011)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探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由于我国直接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银行体制改革一直是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在内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设,仍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问题,以期为我国进一步推进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从企业形态来讲,商业银行是从事信贷经营的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既是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同时又是从事特定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组织形式。为此,全面分析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就需要从两个视角展开:一是清晰把握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原则和治理机制,因为商业银行与其他工商企业一样,在任何国家都要受到《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的约束,其公司治理与其他类型工商企业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点;二是准确把握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及其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明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其他类型工商企业公司治理的差异。关于公司治理的概念,不同学者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差别,经济学学者和法学学者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总体看来,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认为,公司治理是解决由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的制度安排体系,包括股东和股东大会、董事和董事会、企业高管等之间权力分配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而法学家则更倾向于从权力、责任、义务、利益相互平衡的原则出发,认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是约束和激励代理人更好地履行其信托责任,全面保护委托人的信托权益。尽管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是相关理论却发展非常迅速,并形成了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古典和现代管家理论、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等理论假说。有效的公司治理需要一系列有效的运作机制为保障。从大的方面看,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可以划分为公司内部监督与制约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两个方面。股东和股东大会、董事和董事会、监事和监事会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和制约,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结构内部的制衡机制,就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债权人的相机治理、产品市场竞争的约束机制、资本市场竞争的约束机制、经理人市场竞争的约束机制、独立的审计评价的约束机制、法律约束与政府干预机制等,则构成了公司治理的外部约束机制。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公司治理完全是企业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金融合同都发生在老练的发行商与投资人之间,一旦投资人认识到被剥夺的风险,就会惩罚那些未按合同披露有关信息并约束自己行为以善待投资人的公司。因此,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因而对公司治理加以法律约束和政府干预是完全不必要的。然而,各国公司治理的实践表明,各种保护投资人的合同的签订和执行都非常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并且建立于法律约束基础上的投资人保护合约,一般比没有法律约束的合约更容易得到执行。为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关于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内容非常广泛,股东的知情权、股东重大事项决定、股东收益权、股东大会的多数原则和少数股东权利保护、维护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制度等股东权益方面的法律制度,董事会的法律地位、董事会构成及其内部制衡机制、董事会制衡与激励机制、董事的义务及其违反职责追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以及监事会在公司监督中的地位与作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股份公司信息披露与财务审计制度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有效性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都作出了严格的法律制度规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公司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商业银行具有约束力,因此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其他工商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共同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工商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在资本结构、经营活动的透明性、系统性风险程度、政府监管程度等方面也存在其明显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即使得在一般工商企业公司治理中有效运作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的有效性明显降低。为此,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就需要特殊的更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保护。在金融自由化以前,各国普遍通过法律制度和政府干预对商业银行管理层的自由裁量空间进行约束,避免其滥用自身权利,即对银行的各种经营活动加以严格管制。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许多金融监管措施逐步被废止,许多国家逐步调整了金融监管思路,更加注重针对造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使各种治理机制都发挥作用,以此提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具体说来,就是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以加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鼓励商业银行强化内部公司治理,促进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经营稳健性相协调,规范陷入经营困境商业银行的处理措施,促进银行业多元市场竞争。对于许多银行制度转轨的国家来说,有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面临的任务更为繁杂,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规范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制度;二是规范商业银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法律制度;三是规范商业信息披露等外部制约机制的法律制度。银行转轨国家建立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必须同步推进上述三个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直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所需要的公司治理框架: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引入战略投资者取得重大进展,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得到初步确立,薪酬制度改革和激励机制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已具雏形,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关法律制度体系也已经基本形成。当然,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国家对商业银行的隐形保险存在严重的消极影响,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商业银行内部约束与制衡机制运作效率还比较低,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设计仍不够合理,外部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约束还较小。为此,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和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仍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当前紧迫的工作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实现从隐形存款保险到明确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转变;二是调整关于股东大会地位和对股东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三是调整有关董事会地位与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方面的法律制度;四是调整有关监事会监督职能的法律制度;五是完善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法律制度;六是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制度;七是全面提高法律制度的实施效率。
葛海蛟[9](2008)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司治理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通过对英美与德日两类不同类型公司竞争力的考察,经济学家和实业者意识到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重大影响,并由此引发了全球对公司治理问题的高度关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①公司治理体系演进的历史也是中国经济变迁的历史。整个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1978年,该阶段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一统”时期;第二阶段为1978年——1993年,该阶段为有计划商品经济时代的专业银行时期;第三阶段为1994年——2002年,该阶段为转轨阶段国有银行改革时期;第四阶段为2003年至今,该阶段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构建现代公司治理框架时期。那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干预、市场结构与所有权安排等外部治理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如何?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情况如何,有何缺陷?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中,公司治理绩效的演变趋势是怎样的?影响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因素有哪些?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建立对其公司治理效率有何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建立对效率影响的作用渠道是什么?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治理框架的特征对其治理效率产生影响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分析与探讨。本文以国内外的有关理论为指导,从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等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定量分析,以求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本文既从理论上阐述了制约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因素以及商业银行特殊的所有权安排,又从实践角度对现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两种基本模式进行介绍和比较,而且对实践中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特殊问题——控制权收益问题进行了分析;既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应该是什么”问题进行了回答,也从实证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是什么”问题进行了解答;既从定性角度阐述和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也用一些数据来说明中国银行市场结构变化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作为定性分析的旁证。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变化来说明其公司治理的变化轨迹,即使用非参数的DEA方法,主要以X非效率为评价指标,以10家股份制银行为对比组,用实证的方法考察1996年——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演变,力求反映在中国金融业持续推进的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演变趋势。另外,本文对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决定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使用了多元线性回归、DID和General DID等模型和方法,目的在于寻找国有商业银行构建的公司治理框架推动其自身治理效率改进的经验证据。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考察中,以政府干预为研究视角,对其如何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治理问题进行探讨;(2)对国有商业银行内、外部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外部治理包括市场结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所有权安排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两个部分。市场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而经济行为又决定了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绩效与公司治理效果,并且按照企业契约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问题进行探讨也十分必要。内部治理主要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结构安排的变迁、缺陷以及下阶段改革的取向。(3)以X非效率为指标,考察1996年—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演变。以10家股份制银行作对比,通过对银行间X非效率的时间序列比较等方式,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改革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效果的变化。(4)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角度,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一是对国有银行经营特征对其治理效率产生影响的分析;二是建立模型量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建立对其运行效率的影响,以期对改革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三是从扩大业务量和节约成本两个角度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建立对效率影响的作用渠道。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属于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垄断市场结构与低收益并存的现象。在银行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之后,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服务质量较以前专业银行时代已经有了极大提高。其中,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对服务质量提高功不可没。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掌握在各级行长(经理)手中,而剩余所有权为中央政府垄断。长期以来,在各上级行拥有人事决定权的情况下,决定经理人员能否升迁的关键是其公关能力而非其经营能力。新的干部选拔制度应该改变国有银行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入手,通过降低净控制权收益,提高货币性收益促使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员走上高层管理岗位,同时通过增量指标考核来完善评价体系。(2)国有商业银行现在主要在产权主体虚设、缺乏对董事会和经理层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约束机制弱化与内部人控制、激励约束与委托代理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等方面存在缺陷。对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探讨必须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考量治理结构的设计。第一,应当遵循被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关于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第二,要积极为治理结构有效性的提高创造条件;第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必然要面临占据控制地位的国有产权的产权主体虚置状态下的治理结构问题;第四,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还面临进行规范化公司制改造的任务,因而建立有效治理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推进明确产权关系,建立所有者和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的改革。(3)1996—2002年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X非效率虽然有所波动,但一直在高位运行,自2002年开始,X非效率急速降低至2006年的0.063。而从作为对比组的股份制银行来看,结果却恰恰相反。以2002年为拐点,国有银行呈直线下降趋势,而股份制银行呈上升趋势,两条曲线竞于2004—2005年期间相交,说明两类银行的相对效率状况发生了转换。两类银行的比较结果表明,2002年以后的国有银行X非效率发生的巨变是排除了宏观因素干扰的,是由于自身以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造为根本目的的股份制改革而产生的。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效果有所显现,国有银行X非效率下降速度开始加快。(4)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构建使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X非效率净下降12.1个百分点,即相对于未进行此项改革的对比组来说,改革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治理效率得到很大程度上提升,说明了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构建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改善经营状况的目的;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效率在公司治理框架构建的作用下实现8.7%的净增长。配置效率在公司治理框架构建的作用下出现5.3%的净下降,但是三个效率指标中变化幅度最小的一个。(5)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构现代公司治理框架后,其年度营业收入增长(开源)和营业费用增长(节流)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两者比较而言,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增长高出了营业费用的增长0.7个百分点,说明2002年以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效率的提高主要是源于其自身业务规模的扩张,但这一规模扩张同样也伴随着营业费用的大幅上涨.。
熊良俊[10](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取得的一些进展,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良好公司治理原则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改善的对策。
二、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研究 ——以规制道德风险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的前提问题:廓清规制道德风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基本认识 |
一、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内涵 |
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表现 |
三、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危害性 |
第二节 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形成的理论探析 |
一、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形成的信息经济学解释 |
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形成的法理解释:权利义务失衡 |
三、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发生机制的本土化问题 |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制的检视与反思 |
一、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制的基本原理:激励相容 |
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监管实践的困境与局限 |
三、金融机构特殊公司治理及其法律意义 |
四、我国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制的公司治理路径 |
第二章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的理论演进与基本原则 |
第一节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股东利益至上理论 |
一、股东利益至上的理性基础与理论范式 |
二、股东利益至上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实践 |
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视阈下股东利益至上的价值困境 |
第二节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的基本原理 |
二、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实践 |
三、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视阈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适用迷局 |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基本原则 |
一、原则一: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应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 |
二、原则二:以金融可持续发展为公司治理目标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
三、原则三:金融可持续发展下改革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 |
第三章 直接规制股东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股东责任制度重构 |
第一节 金融机构股东道德风险的形成:有限责任 |
一、股东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 |
二、股东道德风险的公司法规制:公司人格否认 |
第二节 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检视与改革 |
一、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沿革 |
二、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异化与规制虚空 |
三、金融机构股东有限责任限度突破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股东责任的反思与重构 |
一、金融机构股东责任的路径选择与立法模式 |
二、金融机构股东责任规则的建构思路 |
三、金融机构股东责任的规则设计 |
第四章 直接规制道德风险: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 |
第一节 传统公司治理中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诱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 |
一、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实践视阈下董事激励与约束的法律考察 |
二、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之检视 |
三、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之反思 |
第二节 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 |
一、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必要性 |
二、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路径 |
三、我国金融机构董事信义义务重塑方案 |
第三节 金融机构董事违反信义义务的责任强化 |
一、我国金融领域监管与司法的权力配置格局重置 |
二、我国金融机构董事责任强化的立法路径 |
三、我国金融机构董事责任强化的司法路径 |
第五章 间接规制道德风险:金融机构监事职能完善 |
第一节 金融机构监事规制道德风险的原理与现实困境 |
一、金融机构监事规制道德风险的基本原理 |
二、金融机构监事规制道德风险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金融机构监事会监督职能之完善 |
一、金融机构监事会信息权制度 |
二、金融机构监事会同意保留权与风险管理职责 |
三、金融机构监事会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监事会本土化问题与制度改革 |
一、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供给现状 |
二、金融机构监事会法律制度评估 |
三、金融机构监事会制度改革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L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本文的创新 |
第一章 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概念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三节 银行公司治理的机制 |
一、巴塞尔协议相关规定 |
二、银保监会的相关规定 |
第二章 L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历程 |
第一节 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变化 |
一、初步成立及发展阶段(1951-1984) |
二、进一步发展阶段(1984-1996) |
三、恢复合作制阶段(1996-2002) |
四、多元化产权阶段(2003-2010) |
五、改制商业银行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L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改革 |
一、L县经济发展的现状 |
二、L农村信用社联社改革 |
第三节 L农村商业银行的治理框架和定位 |
一、L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框架 |
二、发展的定位 |
第三章 L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原因 |
第一节 股东股权问题突出 |
一、股权较为分散 |
二、法人股东异地化、非农化且持股较高 |
三、股东融资条件宽松 |
四、利润分配争端不断 |
五、股权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
第二节 内部制衡机制难以有效实施 |
一、董事会职责发挥不充分 |
二、监事会职责发挥不到位 |
三、高级管理层经营权受限 |
第三节 风险防控和内部管理指标问题 |
一、资本充足率趋紧 |
二、不良贷款增多 |
三、收入成本比居高不下 |
第四节 L农村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四章 完善L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建议 |
第一节 加强股东股权管理 |
一、完善股权管理制度建设 |
二、严格审查股东入股资质 |
三、加强对股权的持续管理 |
第二节 提升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管履职能力 |
一、明确董事会主体职责 |
二、充分发挥董事会、管理层作用 |
三、增强监事会监督作用 |
第三节 加强内部绩效评估 |
一、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 |
第四节 优化内部风险管理指标制度建设 |
一、及时补充资本 |
二、严控不良贷款率 |
三、压降收入成本占比 |
第五节 争取外部支持 |
一、争取政府支持 |
二、争取其他相关部门支持 |
结论 |
一、本文研究结论与启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研究 |
1.2.2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产权与治理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的研究 |
1.2.4 关于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的研究 |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
2.1.2 西方产权理论的批判与借鉴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
2.2.2 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的批判与借鉴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原则性构想、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原则性构想 |
3.1.1 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界定 |
3.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原则性构想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成效及问题 |
3.2.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历程 |
3.2.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的初步成效 |
3.2.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改革遗留和产生的问题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现存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
3.3.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现存问题的成因 |
3.3.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现存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的国有股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国有股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
4.1.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国有股的形式 |
4.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国有股的地位 |
4.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国有股的本质属性--公共权利 |
4.1.4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以国有股为主体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国际借鉴 |
4.2.1 经济转型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以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例 |
4.2.2 发展中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以阿根廷为例 |
4.2.3 发达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以法国为例 |
4.2.4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国际借鉴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改革的目标设计与关键环节 |
4.3.1 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改革的功能定位与目标设计 |
4.3.2 关键环节之一--构建一个真正的、人格化的国家股产权持有主体 |
4.3.3 关键环节之二--确保国家绝对控股国有商业银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的非国有股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非国有股的形式、地位及存在的必要性 |
5.1.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非国有股的形式 |
5.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非国有股的地位 |
5.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非国有股存在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非国有资本入股国有商业银行的动机及效应分析 |
5.2.1 非国有资本入股国有商业银行的动机 |
5.2.2 非国有资本入股国有商业银行的效应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的案例分析及关键环节 |
5.3.1 中国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
5.3.2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非国有股的基本原则与目标设计 |
5.3.3 关键环节之一--选择合格的非国有股东 |
5.3.4 关键环节之二--完善引进非国有股的配套措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设计及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设计 |
6.1.1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主要动因 |
6.1.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原则 |
6.1.3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约束条件 |
6.1.4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设计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国际经验:德国与美国 |
6.2.1 银行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以德国为例 |
6.2.2 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以美国为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权利结构的重新界定 |
7.1.1 国有商业银行控制权的重新界定 |
7.1.2 国有商业银行决策权和经营权的重新界定 |
7.1.3 国有商业银行监督权的重新界定 |
第二节 以类别表决制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决策机制 |
7.2.1 以累积投票制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主体产生机制 |
7.2.2 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主体的权限范围 |
7.2.3 以类别表决制与民主集中制相结合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决策机制 |
第三节 以差异化薪酬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7.3.1 国有商业银行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7.3.2 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 |
7.3.3 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类别及其激励标准 |
7.3.4 以差异化薪酬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7.3.5 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信息披露机制 |
第四节 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监控机制 |
7.4.1 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的现实窘境 |
7.4.2 国有商业银行监督机制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必要性 |
7.4.3 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商业银行监控机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的六大关键问题 |
8.1.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
8.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的设计原则 |
8.1.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的主体及目的 |
8.1.4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的要素构成 |
8.1.5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分值的测算方法 |
8.1.6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绩效评估标准的适用范围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 |
8.2.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宏观绩效评估定量指标体系 |
8.2.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中观绩效评估定量指标体系 |
8.2.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微观绩效评估定量指标体系 |
8.2.4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综合绩效评估标准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方法 |
0.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0.3.1 本文的创新 |
0.3.2 本文的不足 |
0.4 论文的结构 |
1 研究综述和本文采用的分析理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产权改革观 |
1.1.2 市场结构观 |
1.1.3 公司治理观 |
1.1.4 对三种观点的评论 |
1.2 本文采用的分析理论 |
1.2.1 企业形态演进与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
1.2.2 委托-代理问题与国有银行低效的根源 |
2 国有银行历次改革回顾与本轮改革总体情况 |
2.1 国有银行历次改革回顾 |
2.1.1 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设立(1978-1984年) |
2.1.2 国家专业银行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1985-1992) |
2.1.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1992-2002年) |
2.1.4 对以往改革的评价 |
2.2 2003-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总体情况 |
2.2.1 新一轮改革的起止时间 |
2.2.2 中央下决心对国有银行进行彻底改革的背景 |
2.2.3 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过程 |
3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有效性分析 |
3.1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重要性 |
3.2 国有银行产权多元化方法 |
3.3 国有银行改革后的产权结构 |
3.4 国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的可能原因 |
3.5 产权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隐忧 |
4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有效性分析 |
4.1 加强银行公司治理建设的意义 |
4.2 此轮改革非常重视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
4.3 国有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的进步 |
4.4 国有银行改革后公司治理存在的不足 |
5 国有银行改革后财务指标分析 |
5.1 经营绩效类指标 |
5.2 资产质量类指标 |
5.3 审慎经营类指标 |
5.4 国有控股银行取得良好业绩的原因 |
6 国有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DEA方法 |
6.1 国内外使用DEA方法对银行效率的研究 |
6.2 DEA模型 |
6.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6.3.1 样本和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 |
6.3.2 银行效率测度结果与分析 |
6.4 结论 |
7 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
7.1 汇金公司基本情况 |
7.2 关于汇金公司注资四大国有银行的争论 |
7.3 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
7.4 汇金公司在改善国有银行绩效上存在的不足 |
8 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成效分析 |
8.1 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思路的产生原因 |
8.2 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概况 |
8.3 外国“战略投资者”蜕变为财务投资者的原因 |
8.4 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效果分析 |
9 本轮改革总结及后上市时代国有控股银行改革 |
9.1 对本轮改革的总结 |
9.1.1 部分学者对此次改革的评价 |
9.1.2 本轮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
9.2 后上市时期国有控股银行产权改革 |
9.2.1 应进一步降低国有股比重 |
9.2.2 未来应由民间资本控股 |
9.2.3 产权改革的配套措施 |
结语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金融稳定与金融部门良好治理——中国银行业治理的法律金融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金融企业解剖:打开商业银行的“黑箱” |
三、以金融稳定为目标的稳健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含义 |
四、金融部门的不良治理与金融稳定:腐败与金融危机 |
五、金融公共部门解剖:寻求金融监管部门的良好治理 |
六、中国金融部门的治理运动:新的挑战与未来的改革 |
1.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与安全、稳健价值目标 |
2. 商业银行契约作为货币产品契约的特殊性与银行资产的不透明性 |
3. 银行契约的不透明性使银行控股股东或管理层更具有冒险投资与转移财产的道德风险 |
4. 银行存款人人数众多, 存在集体行动的困难, 监督银行代理人行为的动力机制缺乏 |
5. 银行面临的市场约束机制弱化 |
6. 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
7. 存款保险制度与最后贷款人制度削弱了存款人等债权人监督银行代理人的积极性 |
8. 银行的国家所有权安排削弱了监管效果和公司治理效果 |
(6)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其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思路和逻辑结构 |
1.4.1 思路和逻辑结构 |
1.4.2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2.1 公司治理 |
2.1.1 公司及公司治理 |
2.1.2 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和理论基础 |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2.3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3.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 |
3.1 产权改革:从全民所有到国有控股 |
3.1.1 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时期的产权结构 |
3.1.2 大型商业银行股改时期的产权结构 |
3.2 组织建构:从单一结构到权力制衡 |
3.2.1 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时期的组织建构 |
3.2.2 大型商业银行股改时期的组织建构 |
3.3 制度设计:从粗放治理到依法治理 |
3.3.1 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时期的制度设计 |
3.3.2 大型商业银行股改时期的制度设计 |
4.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解构 |
4.1 股权结构 |
4.1.1 大型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基本特点 |
4.1.2 大型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形成 |
4.2 组织架构 |
4.2.1 大型商业银行“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 |
4.2.2 大型商业银行总分行制体系下的组织管理 |
4.3 决策规则 |
4.3.1 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构的议事规则 |
4.3.2 大型商业银行的授权经营与分级决策 |
4.4 激励约束 |
4.4.1 大型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设计 |
4.4.2 大型商业银行的约束机制构成 |
5. 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及治理绩效的探讨 |
5.1 董事会结构优化:确立非执行董事席位分配规则 |
5.1.1 董事会席位的比例代表制分配法 |
5.1.2 董事会席位的份额分配法 |
5.2 管理层激励机制设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
5.2.1 一般商业银行的委托人—代理人博弈 |
5.2.2 大型商业银行的委托人—代理人博弈 |
5.3 公司治理绩效改善: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广义和狭义解释 |
5.3.1 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薪酬与狭义公司治理绩效指标的相关性 |
5.3.2 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银行广义公司治理绩效模型 |
6.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化路径 |
6.1 目标定位: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路径的选择 |
6.2 渐进改革:大型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 |
6.2.1 股权结构与大股东治理功能 |
6.2.2 董事会建设 |
6.2.3 监督权配置 |
6.2.4 组织架构与激励约束 |
6.2.5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
6.2.6 社会责任 |
6.3 配套完善:大型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优化 |
6.3.1 市场化外部治理机制的优化 |
6.3.2 非市场化外部治理机制的优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7)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公司治理的内涵界定 |
1.2.1 公司治理的定义解释 |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1.3 立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1.3.1 立论依据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综述 |
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
2.1.1 股权结构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安排 |
2.1.2 公司治理机制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组织与管理要素 |
2.1.3 风险管理和银行绩效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 |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及其发展 |
2.2.1 公司治理的理论 |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 |
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2.3.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2.3.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际实践与趋势 |
3.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
3.2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践 |
3.2.1 美国花旗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 |
3.2.2 英国汇丰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 |
3.2.3 德意志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 |
3.2.4 东京三菱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 |
3.3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评析 |
3.3.1 英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评析 |
3.3.2 德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评析 |
3.3.3 两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 |
3.4 本次金融危机后银行公司治理的教训 |
3.4.1 金融危机凸显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缺陷 |
3.4.2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启示 |
3.5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 |
4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与实践 |
4.1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历程 |
4.1.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历程 |
4.1.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历程 |
4.1.3 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革历程 |
4.2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取得的成效 |
4.3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差异与缺陷 |
4.3.1 股权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
4.3.2 决策体系职责边界不清 |
4.3.3 监督体系缺乏独立性 |
4.3.4 激励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
4.3.5 风险管理体系存在弊端 |
4.3.6 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
4.4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 |
4.4.1 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 |
4.4.2 经营者角色定位不同 |
4.4.3 历史沿革不同 |
4.4.4 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 |
5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 |
5.1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5.2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
5.2.1 股权结构的比较 |
5.2.2 股东和股东大会的比较 |
5.2.3 董事、董事会、监事、监事会设置情况的比较 |
5.2.4 高级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的比较 |
5.3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新模式 |
5.3.1 股权结构多样化 |
5.3.2 建立了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并落实了独立董事制度 |
5.3.3 董事会职能进一步强化,并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
5.3.4 逐步发展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
6 完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
6.1.1 优化股权结构 |
6.1.2 完善董事会制度 |
6.1.3 完善监事会制度 |
6.1.4 建立有效的管理层约束机制 |
6.1.5 正确处理管理层、董事会与党委会之间的关系 |
6.2 提升公司治理的管理能力 |
6.2.1 完善经营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规范性和独立性 |
6.2.2 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果 |
6.2.3 完善激励机制,逐步使经营者和股东利益趋向统一 |
6.2.4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6.2.5 强化银行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
6.2.6 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 |
6.3 加强公司治理的文化建设 |
6.3.1 构建先进的公司治理文化 |
6.3.2 创建健康的风险文化 |
6.3.3 承担合理的社会责任及建立勤勉优质投资者关系的文化 |
6.3.4 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
6.4 有效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督促商业银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7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 |
1.2.2 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 |
1.2.3 商业银行管理层约束与激励机制 |
1.2.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 |
1.2.5 商业银行治理的国际经验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公司治理的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公司制企业与公司治理问题的源起 |
2.1.1 公司制企业的法律特征 |
2.1.2 公司治理问题的源起 |
2.2 公司治理的概念界定 |
2.2.1 经济学视角的公司治理内涵 |
2.2.2 法学视角的公司治理内涵 |
2.2.3 本文采用的公司治理概念 |
2.3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其他主要公司治理理论 |
2.4 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 |
2.4.1 公司内部监督与制约机制 |
2.4.2 公司外部约束机制 |
第3章 公司治理的一般法律制度 |
3.1 关于股东权利及其保护的法律制度 |
3.1.1 股东知情权的保护制度 |
3.1.2 股东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度 |
3.1.3 股东收益权保护制度 |
3.1.4 股东大会的多数原则和少数股东权利保护制度 |
3.1.5 维护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制度 |
3.2 关于董事会制衡与激励机制的法律制度 |
3.2.1 董事会的法律地位 |
3.2.2 关于董事会的构成及其内部制衡机制的法律制度 |
3.2.3 有关董事薪酬的法律制度 |
3.2.4 董事的义务及其违反职责的追究制度 |
3.3 关于公司治理的其他法律制度 |
3.3.1 监事会在公司监督中的地位与作用 |
3.3.2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 |
3.3.3 信息披露与独立审计制度 |
第4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特殊法律制度 |
4.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4.1.1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
4.1.2 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非透明性 |
4.1.3 商业银行服务内容的同质性 |
4.1.4 商业银行及银行系统的脆弱性 |
4.1.5 政府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监管 |
4.2 商业银行特殊性对其公司治理的影响 |
4.2.1 对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
4.2.2 对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
4.3 提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法律制度 |
4.3.1 传统金融监管制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约束 |
4.3.2 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
第5章 银行制度转轨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
5.1 法国的银行私有化改革与相关的制度建设 |
5.1.1 法国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的背景 |
5.1.2 法国国有银行私有化的法律制度准备 |
5.1.3 法国推进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具体措施 |
5.1.4 法国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效果 |
5.2 墨西哥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及相关制度建设 |
5.2.1 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的背景 |
5.2.2 墨西哥国有银行私有化的法律制度准备 |
5.2.3 墨西哥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具体措施 |
5.2.4 墨西哥国有银行私有化的效果 |
5.3 波兰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 |
5.3.1 波兰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历程回顾 |
5.3.2 波兰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
5.3.3 波兰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的效果 |
5.4 捷克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 |
5.4.1 捷克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历程回顾 |
5.4.2 捷克国有银行私有化及其公司治理改革的效果 |
5.5 匈牙利国有银行私有化改革及其公司治理改革 |
5.5.1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改革历程回顾 |
5.5.2 匈牙利国有银行私有化的主要措施 |
5.5.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与公司治理改革的效果 |
5.6 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建设的几点总结 |
第6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思考 |
6.1 我国的银行制度改革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确立 |
6.1.1 银行制度改革的起步阶段(1978—1984 年) |
6.1.2 探索建立多元国有银行体系的改革阶段(1985—1993 年) |
6.1.3 探索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制度阶段(1994—2002 年) |
6.1.4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基本确立阶段(2003 至目前) |
6.2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6.2.1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状况 |
6.2.2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对策 |
6.3.1 实现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到明确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变 |
6.3.2 调整股东大会地位和股东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 |
6.3.3 进一步强化董事会地位和增强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 |
6.3.4 调整监事会构成的法律规定并增强其监督职能 |
6.3.5 完善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法律规定 |
6.3.6 深化会计制度改革和加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建设 |
6.3.7 全面提高有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实施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9)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公司治理的概念研究 |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模式 |
2.1.1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
2.1.1.1 商业银行的起源 |
2.1.1.2 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
2.1.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一般原则 |
2.1.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性 |
2.1.2.2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2.1.2.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原则 |
2.1.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 |
2.1.3.1 以外部人监督为主的市场型治理模式的一般特征 |
2.1.3.2 内部人监督为主的关系型治理模式的一般特征 |
2.1.3.3 市场型与关系型治理模式比较 |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绩效评价——X效率 |
2.2.1 X效率的内涵 |
2.2.2 X效率与公司治理 |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公司治理的历史考察 |
3.1 “大一统”时期政府干预与国有银行治理 |
3.1.1 基本历史背景 |
3.1.2 政府干预与国有银行治理 |
3.2 专业银行时代政府干预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
3.2.1 基本历史背景 |
3.2.2 政府干预与国有银行治理 |
3.3 转轨阶段的政府干预与国有银行治理 |
3.3.1 基本历史背景 |
3.3.2 政府干预与国有银行治理 |
3.4 股份制改革时期政府干预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
3.4.1 基本历史背景 |
3.4.2 政府干预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
3.5 小结 |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结构分析 |
4.1 市场结构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
4.1.1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 |
4.1.1.1 银行市场结构变化:从寡头垄断型向垄断竞争型转变 |
4.1.1.2 垄断市场结构下的低收益 |
4.1.2 银行市场结构变化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
4.1.2.1 市场结构变化与服务质量改变 |
4.1.2.2 市场结构变化与非规范竞争 |
4.2 所有权安排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
4.2.1 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安排 |
4.2.1.1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的所有权安排——共同治理 |
4.2.1.2 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所有权安排 |
4.2.2 控制权安排与国有商业银行晋升制度 |
4.2.2.1 既定控制权安排下的内部晋升原则 |
4.2.2.2 分析框架 |
4.2.2.3 理论分析 |
4.2.2.4 降低净控制权收益与增量考核 |
4.2.2.5 理论分析结论 |
4.3 小结 |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分析 |
5.1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变迁 |
5.1.1 传统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绩效 |
5.1.2 改革开放到2002年以前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
5.1.3 2002年股份制改革后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
5.1.3.1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治理 |
5.1.3.2 中国银行的内部治理 |
5.2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现存的缺陷 |
5.2.1 产权主体虚设 |
5.2.2 缺乏对董事会、经理层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
5.2.3 激励约束与委托代理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
5.3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 |
5.3.1 经济发展新时期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特定要求 |
5.3.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的基本思路 |
5.4 小结 |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 |
6.1 公司治理的X非效率 |
6.1.1 效率的测算方法 |
6.1.2 本文选择的X效率的测算——基于DEA方法的综合效率 |
6.2 样本及指标的选择 |
6.2.1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2 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 |
6.3 使用DEA方法的效率结果及分析 |
6.3.1 效率结果 |
6.3.2 效率结果的初步统计分析 |
6.4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X非效率的特征分析 |
6.4.1 时序特征分析 |
6.5 管理效率与配置效率 |
6.6 小结 |
第7章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特征与公司治理效率 |
7.1.1 模型中自变量的选择 |
7.1.2 计量模型设定 |
7.1.3 模型回归结果 |
7.2 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构建与公司治理绩效 |
7.2.1 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构建对国有银行治理效率的影响 |
7.2.1.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2.1.2 模型的回归结果 |
7.3 现代公司治理框架的构建对国有银行治理效率作用渠道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
8.2.1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结构 |
8.2.2. 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结构 |
8.2.3. 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激励机制 |
8.2.4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约束、监督机制 |
8.2.5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外部保障条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文章目录和参与的科研工作 |
(10)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
(一)产权主体虚置,产权结构单一 |
(二)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 |
(三)缺乏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五)对利益相关者的保障不够,没有充分体现社会责任 |
(六)管理信息系统落后 |
(七)信息披露透明度低 |
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实践 |
(一)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监管指引,树立了公司治理理念 |
(二)股份制改革和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展顺利,产权结构有所改善 |
(三)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形成并不断优化 |
(四)内部管理架构、管理流程日趋完善 |
(五)信息系统建设初见成效 |
三、增强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
(一)继续推进产权多元化,优化产权结构 |
(二)明确“三会一层”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现有效制衡 |
(三)建设完善的内控体系和管理架构 |
(四)按市场化选人原则选拔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
(五)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
(六)营造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 |
(七)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升市场约束功能 |
四、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研究 ——以规制道德风险为核心[D]. 祝雅柠. 吉林大学, 2020(08)
- [2]L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优化研究[D]. 刘璐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3]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治理结构创新研究[D]. 邢华彬. 南开大学, 2014(08)
- [4]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D]. 于晓东.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5]金融稳定与金融部门良好治理——中国银行业治理的法律金融学[J]. 张建伟. 经济法研究, 2011(00)
- [6]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其优化路径研究[D]. 王之亮.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7]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 王珺威.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8]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 王思洋. 吉林大学, 2011(08)
- [9]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 葛海蛟.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10]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J]. 熊良俊. 广西金融研究,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