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

一、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金铨,禹亚彬,蒋彬,宋研,赵江生,祁付珍[1](2020)在《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肝细胞肝癌(HCC)合并胆管癌栓为临床少见病,以往认为胆管癌栓是肿瘤远处转移的一种方式,提示肿瘤进展达到晚期,预示不良预后。随着HCC合并胆管癌栓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临床分型研究的深入,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治疗理念也有了极大的变化。目前,对HCC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与治疗不仅限于缓解症状,而是根据不同分型、分期、全身状况等采用以积极手术(包括手术减黄)为主的综合性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陈书德,张文智,杨广运,许声江,林一鹏[2](2019)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诊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临床诊治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8月解放军总院海南医院肝胆外科2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外科诊治情况。结果 20例均行外科手术,4例行左(右)半肝切除+胆管取栓,7例行肝脏肿瘤切除+胆管取栓,4例行肝脏肿瘤射频消融+胆管取栓,3例单纯行胆管切开取栓+T管引流术,2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术后随访至今,其中左(右)半肝切除及胆管取栓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6.2月,肝脏肿瘤切除及胆管取栓平均生存时间34.6月,肝脏肿瘤射频消融及胆管取栓平均生存时间28.2月,单纯行胆管取栓平均生存时间13.6月,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减黄平均生存时间5.8月。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早期诊断,积极切除肿瘤及清除胆管癌栓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刘爱祥,王海清,薄文滔,冯燮林,田浪,张辉,张明仪,胡勇[3](2018)在《肝外胆管切除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系统性收集国内外有关个案和系列报道,分析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肝外胆管切除和胆管取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中肝癌伴胆管癌栓相关文献。通过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相关文献和病例。对纳入的研究对象根据胆管癌栓切除方式分为"肝外胆管切除组"和"胆管取栓组",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方式和1、3、5年生存率。结果分析共纳入16项研究、170例患者。纳入患者中,Satoh分型Ⅰ型患者45例;Ⅱ型患者107例,Ⅲ型患者18例。在胆管癌栓处理方式上,肝癌联合肝外胆管切除24例,联合胆道切开取栓146例。所有患者在根治性切除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2.5%、29.2%和13.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4%、41.5%和21.8%。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肝癌联合肝外胆管切除与肝癌联合胆道切开取栓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1.7%、12.5%和74.6%、41.3%、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SatohⅡ、Ⅲ型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肝外胆管切除组术后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8.0%和13.0%,胆道取栓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8%、39.5%和2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肝外胆管切除不能提高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的生存率。

胡浩文,陈涛,苏松,罗斌,淦宇,方程,彭方毅,李波[4](2018)在《2例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的MDT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讨论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bile duct tumor thrombus,HCCBD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别于2016年3月和7月收治的2例HCCBDT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2例HCCBDTT患者术前均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HCCBDTT。术后2例患者分别获访20个月和13个月,随访期间均存活。结论临床诊断HCCBDTT时,应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避免误诊。积极的外科治疗能有效地提高HCCBDTT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伍慧丽,郑素军,段钟平[5](2017)在《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肝癌(PHC)常通过多种途径或方式向肝内外转移,从而导致治疗的失败或治疗后复发,PHC患者的死因中90%是由于转移。总结了PHC转移的常见途径:包括血道途径(门静脉途径和肝静脉途径)、淋巴道途径、胆道途径以及其他途径(临近器官直接侵犯和种植性转移),分析了每种转移途径的基本特征、临床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这些转移途径与解剖学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蒋骥霖[6](2017)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分型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ic Cellular Cancer,HCC)合并胆管癌栓(Bile duct tumor thrombus,BDT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增加对该病的认识,评价HCC伴BDTT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182例,其中无伴BDTT的患者155例,伴BDTT的患者27例;96例无伴大血管侵犯(Major vascular invasion,MVI),59例合并MVI。在27例BDTT患者中伴有MVI的18例,无伴MVI的9例;其中BDTT I型8例,Ⅱ型15例,Ⅲ型4例(按照Satoh分型[1])。本文采用SPSS 24.0软件对HCC伴BDTT组与无BDTT组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和BDTT组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影响HCC伴BDTT的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对HCC无伴BDTT与伴BDTT的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1年、3年、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6%、62%、49%和81%、31%、1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8.61月和24.13月(p=0.011);两组1年、3年、5年总复发率分别为34%、54%、73%和48%、93%、93%,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0.00月和12.75月(P=0.023);对两组间MVI因素进行1:1倾向性匹配显示无BDTT组和BDTT组患者1年、3年、5年总存活率分别是70%、44%、30%和81%、31%、1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51月和24.13月(P=0.540);两组患者1年、3年、5年总复发率分别是56%、78%、81%和48%、93%、93%,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0.80月和12.75月(P=0.771)。BDTT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影响HCC伴BDTT的预后因素有肿瘤的TNM分期、MVI、病理分化程度(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组织分化程度、MVI为BDTT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按照Satoh分型进行癌栓分型(I型、Ⅱ型、Ⅲ型),结果提示三组患者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68%、38%、13%和80%、27%、19%和100%、25%、2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21和30月(P=0.70),三组的1年、3年、5年总复发率分别为50%、87%、87%和60%、100%、100%和25%、75%、75%,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2、10、18月(P=0.88),由此可知BDTT临床分型不影响该病的预后,但当对不同临床分型BDTT的临床资料及和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时发现I型与Ⅱ型和I型与Ⅲ型的BDTT患者手术方式存在显着差异(P=0.001和P=0.024),提示不同临床分型的BDTT可能与胆管癌栓的手术方式选择存在联系。结论:伴MVI和组织低分化是HCC伴BDTT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根治性切除术可以为无伴MVI的BDTT患者带来较好的预后;不推荐对所有的BDTT患者常规行胆管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BDTT临床分型不影响该病的预后,但可以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坤[7](2017)在《原发性肝癌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诊治分析:附19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方法、误诊原因及综合治疗效果。应用B超、CT、MRCP和PTC等检查以及术中探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方式为肝癌切除术+胆管取栓术,仅行胆管切开取癌栓术及胆管支架置入引流术。结果:19例中7例行手术切除肿瘤+胆管取癌栓,6例行单纯胆管切开取癌栓,6例仅行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术。术后随访至今,其中肿瘤切除+胆管取癌栓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超过3年,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5年,行胆管切开取癌栓平均生存时间18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仅行胆管支架植入引流术的6例患者生存时间113月,平均5.6个月。结论:手术治疗方式是影响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预后首要因素。早期诊断、积极切除肿瘤并清除胆管癌栓,术后配合TACE术等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

周彦汛,赫军[8](2015)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胆栓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bile duct tumor thrombi,HCCBDT)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继发性肿瘤,其主要以肝细胞癌向胆道系统转移所致梗阻性黄疸为特点,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发病率不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10%[1],尸检发现其发生率为1.2%9.0%[2]。虽然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发病率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致使患者绝对数量也较大,发病人数每年超过10000人。以往通常认为肝癌出现黄疸症状已属肝癌晚期的表现,导致人们对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多采取保守治疗或消极态度,缺乏根治的方法,致使很大一部分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病人丧失治疗机会,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外科领域的不断进步,发现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其实并非肝癌的晚期表现。

王坤,朱冰,杨尚九,季德刚[9](2013)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诊断及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肝细胞癌(HCC)伴胆管癌栓(HCCBDT)以HCC向胆道系统内转移致梗阻性黄疸为特点,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继发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9.2%〔1〕。我国每年HC-CBDT新发病例数约为5 000~15 000人,发病率男∶女约为4∶1,发病年龄大多在35~60岁,以5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虽然HCCBDT发病率低,但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罹患者绝对数量也较大。以往多认为本病已属于晚期,多持保守治疗或消极态度,致使部分HCCBDT病人丧失有效治疗机会,预后较差。

谭蔚锋,冉荣征,杨昊玉,刘随意,罗祥基,刘辰,易滨,沈锋,张柏和,姜小清,吴孟超[10](2013)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误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分析常见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18年内收治的392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归纳该病易误诊的疾病类型,分析术前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按照不同时期进行分组:前期(1993至2001年)128例,后期(2002至2011年)264例,比较不同时期误诊率的差异以及误诊疾病类型的变化,总结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结果总体术前临床误诊率为16.6%(65/392),后期术前临床误诊率(9.8%,26/264)低于前期(30.5%,39/128)(P<0.001)。后期ERCP/MRCP的检查率(91.7%,242/264)高于前期[67.9%(87/128),P<0.001]。ERCP/MRCP的误诊率为5.5%(18/329),低于肝脏B超[26.8%(105/392),P<0.001]及肝脏CT/MRI[25.0%(98/392),P<0.001]。常易误诊的疾病包括:肝癌伴肝门部胆管压迫(4.1%,16/392),肝门部胆管腺瘤/癌(4.3%,17/392),远端胆管腺瘤/癌(包括壶腹部腺瘤/癌)(2.3%,9/392),胆管内黏液状腺瘤/癌(1.0%,4/392),转移性肝癌伴胆管癌栓(1.0%,4/392),胆管结石(3.8%,15/392)。前、后期误诊为肝癌伴肝门部胆管压迫分别为9.4%(12/128)和1.5%(4/264),误诊为胆管结石分别为7.8%(10/128)和1.9%(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临床特征的认识水平,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加强与相似疾病的鉴别,可有效降低误诊率。

二、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CC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
    1.1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2 影像学诊断
        1.2.1 超声
        1.2.2 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1.2.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1.3 病理诊断及分型
2 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
    2.1 外科手术
    2.2 减黄处理
    2.3 射频消融
    2.4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2.5 肝移植
3 小结

(5)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血道途径
    1.1 门静脉途径
    1.2 肝静脉途径
2 淋巴道转移
3 胆道转移
4 其他途径
    4.1 邻近器官直接侵犯
    4.2 种植性转移
5 总结

(6)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分型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原发性肝癌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诊治分析:附1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外科手术方式
    1.3 术后综合治疗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病理结果
3 讨论

(8)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胆栓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
    1.1 影像学诊断
    1.2 血清学检查
    1.3 术中诊断
2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
    2.1 根治性手术
    2.2 姑息性手术
    2.3 肝移植
    2.4 减黄手术
    2.5 抗病毒治疗
3 结束语

(9)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诊断及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CCBDT形成机制与分型
2 HCCBDT临床特征
3 HCCBDT的诊断
    3.1 影像学诊断
    3.2 术中诊断
4 HCCBDT的治疗

(10)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不同时期术前临床误诊率比较
    2.2 不同时期检查类型比较
    2.3 不同检查方法误诊率比较
    2.4 常见的误诊疾病类型
3 讨 论
4 利益冲突

四、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疗进展[J]. 金铨,禹亚彬,蒋彬,宋研,赵江生,祁付珍. 医学综述, 2020(16)
  • [2]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诊治[J]. 陈书德,张文智,杨广运,许声江,林一鹏.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04)
  • [3]肝外胆管切除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意义[J]. 刘爱祥,王海清,薄文滔,冯燮林,田浪,张辉,张明仪,胡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8(06)
  • [4]2例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的MDT讨论[J]. 胡浩文,陈涛,苏松,罗斌,淦宇,方程,彭方毅,李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05)
  • [5]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J]. 伍慧丽,郑素军,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10)
  • [6]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分型及预后分析[D]. 蒋骥霖.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4)
  • [7]原发性肝癌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诊治分析:附19例报告[J]. 王坤. 现代肿瘤医学, 2017(01)
  • [8]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胆栓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J]. 周彦汛,赫军. 大众科技, 2015(06)
  • [9]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诊断及治疗进展[J]. 王坤,朱冰,杨尚九,季德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09)
  • [10]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误诊分析[J]. 谭蔚锋,冉荣征,杨昊玉,刘随意,罗祥基,刘辰,易滨,沈锋,张柏和,姜小清,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3(04)

标签:;  ;  ;  ;  ;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