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利用指纹识别系统反查功能破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雨楠[1](2020)在《传统盗抢骗“小案”侦查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盗抢骗“小案”作为一种持续高发的案件,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不利于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与民生保障。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盗抢骗“小案”依然多发、频发,占全部刑事案件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且犯罪愈加职业化、团伙化、流窜化、产业化。这使得侦查部门常常疲于应对、陷入被动,破案率低迷的瓶颈难以打破。为更好地解决该类案件侦查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以近年来公安部督办以及多地侦查部门侦办的传统盗窃、抢夺、诈骗案件为研究案例,剖析该类案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梳理案件侦办过程中的困境与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该类案件的侦查模式、预警与打击对策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研究背景,进行了文献综述,阐述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小案”及传统盗抢骗“小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当前传统盗抢骗“小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从主体、行为和客体三个层面描述了该类案件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总结分析了当前该类案件侦查面临的困境。为切实解决困境,第五部分详细阐述了侦查对策。该类案件的侦查应坚持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建立刑侦主导、多警种联动的合成作战机制,通过预警模型主动发现犯罪线索,实现高危人员的精准预警。在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应围绕“犯罪现场”把握研判重点,同步进行犯罪现场勘查、视频侦查、网上研判工作与信息化、智能化的案件串并工作,充分发挥合成作战机制的功能,对串并后的系列案件进行规模化打击。此外,还应重视控赃、追赃工作,创新传统阵地控制方法,加大网上控赃与寄递物流渠道的控赃力度,畅通赃物返还渠道,及时为人民群众挽回财物损失。
陈瑞峰,卞晓阳,陈方,许燕蓉,谢薇[2](2018)在《指纹检验模式创新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公安局牢牢把握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机遇,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刑侦部门更是抢抓改革契机,围绕"破案打击合成化"目标,齐头并进、多点开花。刑事科学技术室立足进一步增强指纹比对能力,不断提升指纹检验在刑事破案工作中的贡献份额,针对传统指纹比对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积极加强指纹检验模
邝慧婷,何权宇[3](2015)在《利用指纹系统串查、倒查并破案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使用,结合真实案例,阐述了当前指纹查档工作一定要广开思路,综合运用各种检索方式,充分发挥指纹串查、倒查的功能优势,及时串并案件,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张佐敏[4](2013)在《基于对象类别与空间关系语义的图像检索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在最近这十年里搜索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得图像的检索技术在实际的运用中越来越被重视。作为快速得到有用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高层语义检索成为现今研究的热题和难点,而如何解决图像特征和用户语义之间的鸿沟,并快速得到用户理想的图像信息是技术关键。本文主要从对象类别与空间关系方面对语义检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图像检索的背景和当前发展现状,概括了CBIR的原理、过程以及技术基础(即常用颜色、纹理、形状特征的提取)。然后,重点研究了基于颜色直方图的图像检索,并用MATLAB实现图像检索系统,明确图像检索的基本过程,为高层语义检索的研究做准备。最后,运用颜色直方图和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图像分割,支持向量机进行对象和空间语义的识别分类,以及相关反馈技术实现了基于对象类别和空间关系的图像检索系统。其中,对典型的图像分割方法阂值法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小波变换;对SVM多分类问题中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对分类样本进行线性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颜色直方图的图像检索简单、有效、可靠;改进算法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算法更加高效,能迅速地解决图像低层特征和用户视觉之间的语义鸿沟,同时可以有效的运用在安防系统中,提高其运行效率。
张学文,刘静坤[5](2012)在《科技侦查的兴起及其法律规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有效打击各种传统和新型的犯罪,需要整合各种科技手段开展侦查工作,树立科技侦查的理念或模式。在倡导侦查执法规范化的新时期,侦查机关在运用各种科技侦查手段时,需要在法治轨道内进行,尤其要注意依法保障人权,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最大平衡。一言以蔽之,倡导科技侦查,既要注重提高侦查的科学化,又要重视侦查的法治化。
陈志,向鹏[6](2011)在《提高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成效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某日晚在辖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行为人翻护栏进入失主家,盗走现金2万余元,另有价值十余万的首饰及玉牌。现场勘查从失主家衣柜门侧边缘发现提取了残缺变形指纹1枚,经排查,确认是嫌疑人所留。经反复在当地NEC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查询,一直没有认定嫌疑人。经过外侦调查,确认嫌疑人系甲地口音,于是专门派人到甲地请求协查,结果甲地公安系统NEC和北大清鸟两套系统中
赵正杰,蒋晶[7](2011)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展与标准化建设的思考》文中认为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应用指纹识别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法、日少数国家成功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指纹识别领域。而我国对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后期,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研究在国内迅猛发展,同时在国内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自动识别实用系统,90年代开始实际应用。指纹自动识别技术
王诗文[8](2010)在《浅谈文档信息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指纹识别系统,各省市级指纹识别系统往往版本各一,在系统难以统一的情况下,公安部研发的指纹信息平台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通过它可以实现指纹数据及其文档信息的交换和查询,为指纹文档信息的应用提供了信息共享,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平台。
杜立雄,卢小非[9](2009)在《综合应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确定案犯1例》文中指出
范福明[10](2009)在《探索新机制 实现日常化 开创查堵追逃工作新局面》文中研究指明以查堵的形式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是铁路公安机关履行职能、打击违法犯罪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财、物大流动,犯罪活动跨地区、流动性、大范围特征日趋突出的新形势下,查堵追逃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铁路公安机关的实践,从查堵追逃的意义、查堵追逃的法律依据、查堵追逃工作面临的困境、深化查堵追逃工作的设想几方面论述查堵追逃工作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二、浅谈利用指纹识别系统反查功能破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利用指纹识别系统反查功能破案(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盗抢骗“小案”侦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调查访问法 |
2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概念界定与现状分析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小案”的概念 |
2.1.2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概念 |
2.2 传统盗抢骗“小案”现状分析 |
3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新趋势 |
3.1 主体层面 |
3.1.1 犯罪人员职业化趋势显着 |
3.1.2 犯罪团伙地域性特征突出 |
3.2 行为层面 |
3.2.1 跨区域、流窜作案常态化 |
3.2.2 犯罪手段迭代更新速度快 |
3.2.3 犯罪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
3.2.4 销赃方式、渠道转型升级 |
3.3 客体层面 |
3.3.1 被盗抢财物形式呈多样化 |
3.3.2 诈骗目标的选择有针对性 |
4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侦查困境 |
4.1 现有的侦查资源难以应对“小案”的高发态势 |
4.2 传统的“小案”侦查模式难以跟进犯罪新趋势 |
4.3 犯罪现场勘查不规范导致“小案”证据收集难 |
4.4 串并范围小、方式落后导致“小案”串并率低 |
4.5 赃物控制薄弱导致“小案”涉案财物追回不力 |
5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侦查对策 |
5.1 转变侦查模式,创新侦查机制 |
5.1.1 坚持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 |
5.1.2 建立刑侦主导的合成作战机制 |
5.2 搭建高危人员预警平台,主动发现犯罪线索 |
5.2.1 拓展数据来源,建立高危人员“全息档案” |
5.2.2 构建传统盗抢骗高危人员预警模型 |
5.2.3 通过模型嵌入实现高危人员精准预警 |
5.3 围绕“犯罪现场”把握研判重点,线上线下同步取证 |
5.3.1 规范现场勘验、检查工作,提高痕迹、物证比重率 |
5.3.2 全面采集现场视频信息,挖掘视频价值 |
5.3.3 充分运用合成作战平台,提升网上研判水平 |
5.4 推进案件串并智能化,实施规模化打击 |
5.4.1 夯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扩大串并范围 |
5.4.2 采用智能化串并方法,提高并案侦查效益 |
5.4.3 形成跨区域协同作战的整体打击模式 |
5.5 强化信息化控赃工作,及时追赃挽损 |
5.5.1 创新传统阵地控制方法,加大网上控赃力度 |
5.5.2 搭建寄递大数据平台,加强物流销赃渠道监管 |
5.5.3 开通物品信息自助录入通道,畅通赃物返还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指纹检验模式创新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方法 |
实战效果 |
下步构想 |
(3)利用指纹系统串查、倒查并破案件(论文提纲范文)
1 简要案情 |
2 侦破经过 |
3 心得体会 |
(4)基于对象类别与空间关系语义的图像检索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工作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2 内容图像检索的相关技术原理 |
2.1 CBIR原理特点和体系结构 |
2.1.1 原理特点 |
2.1.2 体系结构 |
2.2 与图像相关的特征 |
2.2.1 颜色特征 |
2.2.2 纹理特征 |
2.2.3 形状特征 |
2.3 反馈原理和方法 |
2.3.1 反馈原理 |
2.3.2 反馈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对象类别和空间关系语义研究与改进 |
3.1 图片分割技术 |
3.1.1 图像分割算法 |
3.1.2 阂值法的改进 |
3.2 空间关系 |
3.2.1 拓扑空间关系 |
3.2.2 其他度量方法 |
3.3 语义提取算法 |
3.3.1 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 |
3.3.2 FCM分类的改进算法 |
3.3.3 语义映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框架 |
4.1.1 特征库模块 |
4.1.2 相关反馈模块 |
4.1.3 用户查询模块 |
4.2 系统实现 |
4.2.1 环境搭建 |
4.2.2 句柄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与应用研究 |
5.1 对象类别改进及空间语义的系统实现 |
5.1.1 系统界面及其功能 |
5.1.2 直方图图像检索实验 |
5.2 系统应用研究 |
5.2.1 基于颜色的图像检索 |
5.2.2 基于纹理的图像检索 |
5.3 图像检索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5.3.1 人脸图像检索应用研究 |
5.3.2 指纹图像检索应用研究 |
5.3.3 视频监控图像检索应用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科技侦查的兴起及其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侦查的内涵、必要性和类型 |
(一)科技侦查的内涵 |
(二)科技侦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1.犯罪情势的变化 |
2.传统侦查手段应对犯罪之不足 |
3.科学技术在侦查领域的应用 |
(三)科技侦查的类型 |
1.重点监控类手段 |
2.现场取证类手段 |
3.关联分析类手段 |
4.线索发掘类手段 |
二、科技侦查的成效与风险 |
(一)科技侦查的成效 |
1.侦查模式的转变 |
2.侦查技战法的创新 |
3.证据类型的多样化 |
4.侦查协作能力增强 |
(二)科技侦查的风险 |
1.侵犯隐私权 |
2.证据质量瑕疵 |
3.不当泄漏个人信息 |
三、科技侦查的法律规范 |
(一)限权规范 |
(二)证据能力规则 |
(三)管理规范 |
(6)提高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成效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产生查漏现象的原因 |
1.1 客观因素 |
1.2 主观因素 |
2 提高查询准确性、减少查漏现象的对策 |
2.1 全指位查询与分指位查询相结合 |
2.2 制定查询机制 |
2.3 检索应用 |
2.3.1 突出重点及时比对 |
2.3.2 运用倒查立竿见影 |
2.3.3 多措并举查漏补缺 |
3 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
3.1 建立专业队伍 |
3.2 加强指纹管理做好人工干预 |
(7)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展与标准化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展 |
1.1 破案数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提高 |
1.2 比对查询方式从少到多 |
1.3 指纹数据从单一到多种类型 |
1.4 系统规模从点到面 |
1.5 档案比档案模式从人工检视到全自动识别 |
1.6 系统的应用从单警种到多警种 |
2 标准化问题制约了系统的发展 |
3 目前公安行业指纹标准概况 |
4 建立指纹标准化体系的思考 |
(9)综合应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确定案犯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件简介 |
2 指纹认定犯罪 |
3 破案结果 |
(10)探索新机制 实现日常化 开创查堵追逃工作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查堵追逃的意义 |
二、查堵追逃的法律依据 |
三、当前查堵追逃工作面临的困境 |
四、深化查堵追逃工作的设想 |
(一) 解决广大民警认识上的偏差, 实现“要我查”到“我要查”的思想转变 |
(二) 切实改进“运动”式的集中“追逃”方式, 不断建立和完善查堵追逃工作长效机制 |
(三) 切实把握不同时期各类逃犯活动的规律特点, 不断改进查缉方法和手段 |
(四) 切实改变传统的查堵方式, 不断提升科技含量 |
四、浅谈利用指纹识别系统反查功能破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盗抢骗“小案”侦查研究[D]. 陈雨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2]指纹检验模式创新与应用[J]. 陈瑞峰,卞晓阳,陈方,许燕蓉,谢薇. 中国刑事警察, 2018(04)
- [3]利用指纹系统串查、倒查并破案件[J]. 邝慧婷,何权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5)
- [4]基于对象类别与空间关系语义的图像检索应用研究[D]. 张佐敏. 中南大学, 2013(03)
- [5]科技侦查的兴起及其法律规制[J]. 张学文,刘静坤. 犯罪研究, 2012(04)
- [6]提高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成效对策[J]. 陈志,向鹏. 刑事技术, 2011(02)
- [7]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展与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 赵正杰,蒋晶. 刑事技术, 2011(02)
- [8]浅谈文档信息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应用[J]. 王诗文. 刑事技术, 2010(01)
- [9]综合应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确定案犯1例[J]. 杜立雄,卢小非. 刑事技术, 2009(06)
- [10]探索新机制 实现日常化 开创查堵追逃工作新局面[J]. 范福明.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