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共济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师绍清[1](2020)在《腾飞加油站安全风险分析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是2.6亿辆,对成品油的需求迅速增长,城市内部最近几年增设较多的加油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加油站作为汽车加油的区域,大量的车辆和人流会在加油站进出,增加了加油站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城市加油站它不同于郊区外的加油站,由于其周边建筑、人员密集因素,车流量和人流量必然非常大,这导致其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一旦加油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必然会对周边建筑及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开展城市运营加油站安全现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论述,论文针对城市内部加油站——腾飞加油站,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加油站的运营现状展开安全评价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如下内容:(1)针对腾飞加油站,对其危险、有害因素和固有的危险、有害程度分析,确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固有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化学品泄漏速度;通过爆炸理论模拟计算,确定了埋地油罐出现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范围及对建构筑物的破坏范围。(2)利用安全检查表法,分析加油站各组成系统的安全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人-机-环-管-交五个方面内容开展指标研究,分析了权重矩阵,建立合适的适用于腾飞加油站运营安全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3)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确立的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评价指标,建立加油站运营安全现状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加油站在运输、存储、加油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各系统运营现状的安全性及各危险因素对加油站安全性的影响程度,并依据评价结果制定合适有效的技术措施。该论文有图7幅,表42个,参考文献68篇。
梁景熙[2](2019)在《制度与社会:近代青岛警察研究(1898-1949)》文中提出本文以解放前(1898-1949)的青岛警察制度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制度层面对近代青岛警察的历史沿革与对青岛近代法制建设的贡献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章:第一章主要梳理近代青岛警察的建制及沿革,从1897年年末德国借口“巨野教案”登陆青岛开始,对不同时期青岛警察机构的建制沿革进行详尽的介绍。第二章主要探讨近代青岛警察的职权及其行使,主要从侦查破案,禁毒,禁娼,管理舞场区域,统一指挥交通,管理户籍几个方面阐述近代青岛警察在稳定青岛城市秩序的过程中所出台的具体规定及实施情况。第三章主要介绍青岛警察的任用与教育情况,由于历史资料匮乏的原因,本章节重点介绍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相关任用规则,以此方式从用人的角度对解放前的青岛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一个宏观上的阐述。而对于教育培训制度,主要通过对警察学校,学校培训,常年教育三种方式发展沿革的介绍,对近代青岛警察的教育培训制度进行一个总体的介绍,同时对1929-1937年之间南京国民政府对青岛市的警察教育进行的各项革新措施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表明,青岛警察的教育培训制度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的状态,之所以青岛在此时期能够在经济人口社会秩序等方面达到如此繁荣的水平,与警察教育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通过完善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优秀的警察自然能够很好的行使其职权,从而使得当时的青岛警察在维护地区稳定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第四章主要介绍青岛警察的日常待遇,主要梳理1937年之前青岛市公安局的一系列措施,诸如组建医务处,警察共济社,家属住舍区,警察公墓,从而阐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统治者对于青岛警察待遇的重视。同时结合相关档案资料介绍日占时期青岛市警察局对于警察待遇的忽视从而引发的人员流失。第五章主要围绕前几章的叙述并结合青岛地区特有的历史特点对近代青岛的警察制度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传统的维安机制,诸如保甲制度与衙役制度的特点及不足之处,阐明近代青岛警察的近代性与产生的必然性,并且结合上海警察制度的发展状况对青岛警察这一区域个案发展模式的特色进行论述。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近代青岛警察制度的构建以德占时期构建“模范殖民地”过程中引进先进制度为起点,经过后面几个时期的发展与完善,在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达到顶峰,并在后来的二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略显衰退。综合各时期的制度沿革,本文认为近代青岛警察制度充分吸收了西方警察制度的先进经验,并充分结合了青岛地区的特殊性,通过几代警察机构人员的共同努力构建起了一套相对完备的警察制度,作为中国警察的发展史以及青岛地区法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青岛警察制度的存在有它的必要性,作为一个区域个案,其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其建设成果在青岛乃至全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张书[3](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孟正夫[4](1998)在《宇航站内灭火成员介绍》文中研究表明宇航站内灭火据俄罗斯《消防事业》杂志报道,曾经在“和平”号轨道宇航站遨游太空的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因在该站内英勇灭火被俄罗斯联邦国家消防总局授予“优秀消防工作者”奖章。获奖宇航员B柯尔尊和A卡列里在授奖仪式上介绍了有关情况。“和平”号宇航站内有一台使用...
曹海苓[5](2020)在《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服务保障需求大幅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显,给政府老年服务行业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政府经济上不堪重负的双重压力下,社会化养老成为我国缓解养老负担压力的现实出路。作为一种现代养老方式,社会化养老是指在遵循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下,通过社会途径,由包括政府、家庭、市场、社区等在内的多元服务主体为满足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共担养老服务职能的养老方式。从提供主体视角讲,社会化养老强调养老资源由传统的家庭、政府的一元或二元向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主体的转化。从社会化养老的客体角度讲,社会化养老面向社会全体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实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化。同时,社会化养老更加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决定作用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主体专业化服务特征的有机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完善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建设应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养老作为关系国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其解决得程度如何与执政党的执政成效息息相关,决定民心向背,政府作为执政党意志的集中体现者,应当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从政府的本质来讲,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公共资源的控制者,促使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的施政目标。养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基础性、现实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乎公共利益,保障与改善民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是衡量现代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能力的重要尺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构想以来,养老服务在各个阶段都显露出政府参与的痕迹,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保障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然而,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供给缺乏、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力度不够、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市场化运行中监管缺失等缺陷与不足,这说明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依然未能找准自身的定位,未能真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其职能。由于养老服务兼具政府保障特征和社会公益福利性质,适应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培育和扶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治理能力已是转换政府职能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出发,立足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域,借鉴政府职能、准市场、协同治理等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框架,以社会化养老为研究背景,以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职能的履行与发挥为主体框架,以政府职能的完善为研究主线,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历史回溯、实践形态、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完善路径为叙事脉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建议。从政府职能角度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研究,系统探讨和分析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理论依据及行动策略,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内容、边界、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以推动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承担适度、有效职责。这对于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讨论的政治学理论空间,巩固和维护我国政治和谐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构建了政府养老服务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政府职能理论,从政府管理过程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对政府职能的现实需求,将政府职能界定为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等四个要素,厘清了各要素的功能,为我国政府职能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设计了针对负责养老服务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力量的调查与访谈,在系统分析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2.先行研究中存在重客体研究、轻主体研究的现象,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关键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其他核心主体联动作用的研究视角关注较少。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多元主体共同行动的过程,主体间关系结构复杂,行动逻辑不尽统一。处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与核心地位的政府如何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抽离出不同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资源整合与动员,以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是本文研究的亮点之一。3.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提炼出了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研究的新的结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决策过程是政府行政的核心,政府决策是否科学与公正是决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否健康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2)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表明,任何单一供给主体独立提供养老服务都存在供给困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重构中国养老社会化服务中的政社关系,建立供给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强强联合”。(3)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缺位与越位问题,说明政府未能准确定位自身作用的边界与范围。因此,本文提出,要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治理体制改革。
宋铁勇[6](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认为“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冯建中[7](2019)在《海上人命救助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上人命救助法律制度是一项建立在自然法理论之上、兼具公法和私法性质的特殊海事法律制度。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海上人命救助法律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海上人命救助的范畴和法律属性入手,对海上人命救助的公法和私法领域中涉及的理论争议、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系统阐述了国家主管机关在海上人命救助中对包括专业救助力量、涉海执法部门和军事力量、社会救助力量、船长船员在内的各类救助人以及被救助人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指挥所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和救助人、被救助人在救助中作为平等主体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分析了海上人命救助人违反救助义务可能产生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研究了国际海上人命救助中救助国与沿海国在指挥救助时可能产生的协调权竞合和冲突等热点问题,为海上人命救助公法和私法立体多元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相关立法提供理论基础和价值判断。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海上人命救助的范畴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学者对海上人命救助的认识,从其法律概念和技术概念“一身二任”的特点入手,对其意涵进行了界定,阐释了海上人命救助的范畴及其法定性、公益性、无偿性和优先性等特征,对学界关于海上人命救助性质的认识进行评析,提出了海上人命救助公法性和私法性的双重属性,论证了海上人命救助建立的自然法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海上人命救助主体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主管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边界,系统地研究了由政府专业救助力量、涉海执法部门和军事力量、社会救助力量、船长船员等构成的我国救助人谱系,对在海上人命救助中作用日益彰显的志愿者等社会救助力量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三章研究了海上人命救助的公法规制问题。本章运用公共行政理论,对各沿海国在海上人命救助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模式以及政府部门与其他组织间协调模式进行了剖析,研究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背景下缔约国、沿海国、人道主义救援国等相关国家的权利及其产生的竞合和冲突等问题,并对此提出调和应对解决方案。对政府主管机关、专业救助人、船长船员等不履行法定救助义务所应承担的公法上的责任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研究了海上人命救助民事权益保障制度。本章在分析了作为平等主体的救助人和被救助人在海上人命救助中民事权益权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救助人的海上人命救助酬金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责任,研究了海上人命救助酬金请求权的构成及法律性质,通过分析学界关于海上人命救助酬金的争议特别是从“否定说”向“相对肯定说”的转变过程,研究酬金的评估、核定标准,同时提出通过建立保险、基金机制和政府拨款等建立海上人命救助费用补偿机制的建议。重点阐述了救助人对被救助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请求权基础、归责原则和赔偿数额确定等问题。第五章提出完善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立法的建议。本章在对我国现行海上人命救助立法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采取体系化立法模式、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互为补充、纳入及转化国际公约等方式完善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立法的基本思路,以及完善国家海上人命救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救助人法律地位及酬金请求权、合理确定救助人救助酬金数额、建立人命救助费用补偿机制、规范救助人的法律责任等完善立法的具体路径,并就完善我国海上人命救助国际合作制度问题提出了建议。
贾慕昕[8](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文中提出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着,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
罗彦舟[9](2019)在《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爆行业产品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大量领域,尤其是在基础工业及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施工应用中,素来被称作“基础工业的基础,能源工业的能源”。民用爆炸物品属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其生产、销售、储存等环节风险较大,因此,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民爆行业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心,对民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标准也要明显高于普通生产企业,为了加强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设,有必要利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对民爆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本文选取江西省内某民爆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工程思维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安全管理的办法。本文的重点是利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对民爆生产企业从原、辅材料到产成品,从外部环境到内部设施,从生产工艺到仓储运输,对民爆企业的各个环节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以及对民爆企业典型安全事故的分析。根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本文通过对安全因素的分析,结合工业工程持续改进的思维方式,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民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重大危险源标识与分级、安全应急预案建设以及事故信息报送与处置各个环节的改善方案。
二、北京共济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共济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腾飞加油站安全风险分析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加油站运营现状安全评价流程 |
1.4 腾飞加油站概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加油站危险、有害因素和固有的危险、有害程度分析 |
2.1 加油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2 固有的危险、有害程度分析 |
2.3 风险程度分析 |
2.4 安全条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加油站运营现状安全评价体系建立 |
3.1 城市加油站运营现状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本要求 |
3.2 城市加油站运营现状安全评价指标确立 |
3.3 城市加油站运营现状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
3.4 各评价指标灵敏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腾飞加油站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
4.1 模糊层次分析法步骤 |
4.2 腾飞加油站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
4.3 腾飞加油站安全对策及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腾飞加油站运营现状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安全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制度与社会:近代青岛警察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主旨、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近代青岛警察的建制及沿革 |
(一)德占时期 |
1.青岛巡捕局 |
2.德占时期的法治状况 |
(二)日本第一次占领 |
(三)北洋政府时期 |
1.商埠的性质 |
2.胶澳商埠警察厅 |
3.军警督察处 |
4.警察厅的腐败 |
5.日本遗留势力的侵犯 |
(四)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 |
1.社会背景 |
2.机构的重组与构建 |
3.马路派出所 |
4.甄别委员会的设立 |
(五)日本第二次占领时期 |
1.青岛特别市警察局 |
2.侦缉队 |
3.特高科 |
4.甄别委员会制度的沿用 |
(六)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 |
第二章 青岛警察的职权及其行使 |
(一)侦察破案 |
1.机构的演变概述 |
2.指纹术的推广 |
(二)禁毒 |
1.毒品的盛行过程 |
2.禁毒工作的发展历程 |
3.对于复吸的防控 |
4.1937 年后禁毒工作概况 |
(三)划定舞场区域 |
(四)管理娼妓 |
1.暗娼的取缔 |
2.花柳病的预防 |
3.中俄娼妓的管理 |
4.娼妓与乐户关系的规范 |
(五)统一指挥交通 |
(六)管理户籍 |
第三章 青岛警察的任用与教育培训制度沿革 |
(一)警员的招募制度 |
1.巡警招募 |
2.北平募警 |
(二)近代青岛警察的教育培训 |
1.警察学校 |
2.学校培训 |
3.常年教育 |
4.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革新 |
5.抗战后的复原 |
第四章 青岛警察的日常待遇 |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革新 |
1.添设医务处 |
2.创立警察共济社 |
3.筹建警察家属住舍 |
4.创设警察公墓 |
(二)日占时期警察待遇制度的不完善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的制度个案——近代青岛警察的历史共性与区域个性 |
(一)传统治安机制与近代警察 |
1.宗族 |
2.保甲制度及其不足 |
3.衙役 |
4.从青岛看近代警察制度的社会基础 |
5.近代青岛警察的二重文化属性:从殖民统治工具到近代城市管理手段 |
(二)青岛警察的区域个性——与上海警察的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问题的呈现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职能 |
(二)政府治理 |
(三)公共服务 |
(四)社会化养老 |
二、基本理论的阐释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准市场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构成 |
(一)公共服务视阈下政府的职责 |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构成要素 |
第二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
一、中国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全能型政府职能 |
(二)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职能的改变 |
(三)深化改革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向 |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特征 |
(一)从无限职能到有限职能的转变 |
(二)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的演进 |
(三)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演变轨迹 |
(一)“单位”制养老服务时期:政府职能的全面干预 |
(二)“单位”制向社会化养老服务转换时期:政府职能的收缩 |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时期:政府职能的回归 |
第三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现状考察 |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发挥 |
(一)社会化养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
(二)社会化养老资源的初步整合 |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行动 |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的监督 |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模式的变革 |
(一)计划体制时期:政府的全能型、管制型养老服务 |
(二)市场体制时期:政府的有限性、服务型养老服务 |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失位 |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的缺乏 |
(三)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不够 |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 |
(五)养老服务市场化监管的缺失 |
第四章 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一、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 |
(一)英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
(二)美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
(三)日本政府的职能定位 |
二、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
(一)英国的混合主义模式 |
(二)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 |
(三)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
(四)中外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 |
三、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分析的启示 |
(一)确立政府主导原则并付诸行动 |
(二)实施多元主体的引导性培育 |
(三)发挥政府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过程的监管 |
第五章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建议 |
一、政府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的动力因素分析 |
(一)法治建设的驱动 |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
(三)传统养老制度的历史传承 |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履行中政府的行动逻辑 |
(一)以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为逻辑起点 |
(二)以建构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关系为逻辑中介 |
(三)以实现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为逻辑终点 |
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动策略 |
(一)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 |
(二)增强政府的计划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能力 |
(三)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 |
(四)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监察制度 |
(五)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管理者、创建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政府养老服务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7)海上人命救助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海上人命救助的范畴和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海上人命救助的界定 |
一、海上人命救助解析 |
二、海上人命救助的内涵及外延 |
三、海上人命救助的特征 |
四、相近概念比较 |
第二节 海上人命救助的性质 |
一、海上人命救助性质的不同认识及评析 |
二、海上人命救助的性质分析 |
第三节 海上人命救助制度的自然法分析 |
一、自然法理论对生命权平等保护的探讨 |
二、自然法理论影响下海上人命救助义务的确立 |
第四节 海上人命救助国际立法 |
一、国际公约及其发展 |
二、海上人命救助国际立法发展趋势带来研究的新视角 |
第二章 海上人命救助主体制度 |
第一节 我国海上人命救助主管机关与救助人 |
一、我国海上人命救助主管机关 |
二、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救助人谱系 |
第二节 海上人命救助的专业救助人 |
一、专业救助人的界定 |
二、专业救助人的法律资格 |
三、专业救助人的法律地位 |
第三节 海上人命救助的社会救助力量 |
一、互益性社会组织 |
二、海上人命救助志愿者 |
第三章 海上人命救助的公法规制 |
第一节 海上人命救助行政管理体制 |
一、海上人命救助协调组织模式 |
二、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行政管理模式 |
三、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协调机制 |
第二节 海上人命救助国际协调制度 |
一、救助国协调权的权源 |
二、救助国协调权的竞合 |
三、救助国协调权竞合下的冲突 |
四、救助国协调权冲突的调和与应对 |
第三节 海上人命救助人的刑事责任 |
一、刑事责任的立法规定 |
二、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
三、刑事责任的司法实践 |
第四节 海上人命救助人的行政责任 |
一、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
二、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 |
第四章 海上人命救助民事权益保障制度 |
第一节 海上人命救助民事权益法律保障的基础 |
一、救助人与被救助人基本的权利义务 |
二、救助人权利义务的不对称性 |
三、救助人权利义务不对称性的平衡 |
第二节 海上人命救助酬金请求权 |
一、关于海上人命救助酬金的争议 |
二、海上人命救助酬金请求权的构成及法律性质 |
三、海上人命救助酬金的评估及核定 |
四、海上人命救助费用补偿机制 |
第三节 海上人命救助人民事责任和损害赔偿 |
一、救助人法律责任的基本特征 |
二、救助人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
三、救助人民事法律责任的免除 |
四、海上人命救助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
第五章 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立法及完善 |
第一节 我国现有海上人命救助的立法分析 |
一、现有立法及相关规定 |
二、对现有立法规定的分析 |
三、现有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海上人命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 |
一、采取体系化立法模式 |
二、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
三、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互为补充 |
四、纳入及转化国际公约的规定 |
第三节 完善我国海上人命救助法律制度的具体路径 |
一、完善国家海上人命救助行政管理体制 |
二、完善救助人法律地位及酬金请求权 |
三、合理确定救助人救助酬金的数额 |
四、建立海上人命救助费用补偿机制 |
五、规范海上人命救助中救助人的法律责任 |
第四节 我国海上人命救助国际合作制度完善 |
一、国际合作的制度基础 |
二、完善国际合作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的学术内容 |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基本概念阐述 |
1.3.2 相关基础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2.1.1 人口变化分析 |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
2.2 移民安居情况 |
2.2.1 城市住区分类 |
2.2.2 移民住区调研 |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
2.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
2.4 民生情况 |
2.4.1 经济发展分析 |
2.4.2 产业结构分析 |
2.4.3 人民收入分析 |
2.5 生态环境情况 |
2.5.1 城市生态格局 |
2.5.2 现状环境质量 |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6.1 交通基础设施 |
2.6.2 市政基础设施 |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2.9 本章小结 |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3.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1.2 移民安居情况 |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1.4 民生情况 |
3.1.5 生态环境情况 |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2.2 移民安居情况 |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2.4 民生情况 |
3.2.5 生态环境情况 |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
4.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总结 |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1 人类社会系统 |
5.1.2 地域环境系统 |
5.1.3 支撑体系系统 |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2.1 人类社会系统 |
5.2.2 地域环境系统 |
5.2.3 支撑体系系统 |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3.1 人类社会系统 |
5.3.2 地域环境系统 |
5.3.3 支撑体系系统 |
5.4 评价结论 |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提质挖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市转型 |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
6.2.2 功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 |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C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
D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E调查问卷设计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工业工程理论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分析的研究 |
1.2.3 国内民爆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分析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工业工程和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综述 |
2.1 工业工程概述 |
2.1.1 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 |
2.1.2 工业工程的定义 |
2.1.3 工业工程的特点 |
2.2 工业工程方法的概述 |
2.2.1 工作研究与图表分析法 |
2.2.2 PDCA戴明环改善法 |
2.2.3 ESCR法与5W2H分析法 |
2.2.4 防错法 |
2.3 工业工程方法应用于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综述 |
第3章 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JA企业概况 |
3.2 JA企业安全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流程及关键工艺参数情况 |
3.2.1 生产工艺过程分析 |
3.2.2 生产线关键工艺技术参数 |
3.3 J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
3.3.1 JA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
3.3.2 J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3.3.3 JA企业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
3.4 JA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 |
3.5 J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分析研究 |
4.1 工业工程方法对JA民爆企业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4.1.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
4.1.2 危险原材料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
4.1.3 半成品危险性分析 |
4.1.4 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
4.1.5 贮存、运输过程及理化分析、试验危险因素分析 |
4.1.6 总平面及工艺布置危险性分析 |
4.1.7 自然环境危险因素分析 |
4.1.8 其它危险因素分析 |
4.2 工业工程方法对安全事故的分析及应用 |
4.2.1 鱼骨图因果分析法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分析 |
4.2.2 ESCR法与5W1H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分析 |
4.2.3 PDCA戴明环改善法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应用 |
4.2.4 防错法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
4.2.5 目视化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
4.3 工业工程方法在J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分析应用 |
4.3.1 SWOT方法在JA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分析应用 |
4.3.2 PDCA持续改进在JA安全管理体系的分析应用 |
4.3.3 工业工程(5W2H)在JA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建设中的分析应用 |
第5章 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与完善 |
5.1 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体系建设完善措施 |
5.1.1 制订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目标 |
5.1.2 安全工作任务要点 |
5.2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 |
5.3 JA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设 |
5.3.1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5.4 JA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及信息报送办法 |
5.4.1 事故报告程序 |
5.4.2 信息报告与通知 |
5.4.3 信息上报 |
5.4.4 信息传递 |
5.4.5 应急响应 |
5.4.6 信息发布 |
5.4.7 后期处置 |
5.4.8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
5.5 安全工作及重大危险源监管建议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北京共济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腾飞加油站安全风险分析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D]. 师绍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制度与社会:近代青岛警察研究(1898-1949)[D]. 梁景熙. 青岛大学, 2019(02)
- [3]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4]宇航站内灭火成员介绍[J]. 孟正夫.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1998(04)
- [5]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曹海苓.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7]海上人命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 冯建中.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D]. 贾慕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9]JA民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D]. 罗彦舟. 南昌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