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撤销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的思考

关于撤销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的思考

一、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被撤销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余凌云[1](2022)在《论行政诉讼上的合理性审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行政诉讼上由"滥用职权""明显不当"构建的合理性审查,就是实质合法性审查。我国行政诉讼法第70条胪列的各种审查标准实际上暗含着适用次序,形式合法审查标准先于实质合法审查标准,"滥用职权"先于"明显不当"。这对于隔断随意流动、阐释各自的内涵与边界、形成较为稳定的解释结构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地界定"滥用职权""明显不当",对于"滥用职权"的解释应当去主观化,受限于变更判决的"木桶效应",不宜无限扩大"明显不当"的内涵。

余凌云[2](2022)在《论行政诉讼上的合理性审查》文中研究指明在行政诉讼上由"滥用职权""明显不当"构建的合理性审查,就是实质合法性审查。我国行政诉讼法第70条胪列的各种审查标准实际上暗含着适用次序,形式合法审查标准先于实质合法审查标准,"滥用职权"先于"明显不当"。这对于隔断随意流动、阐释各自的内涵与边界、形成较为稳定的解释结构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地界定"滥用职权""明显不当",对于"滥用职权"的解释应当去主观化,受限于变更判决的"木桶效应",不宜无限扩大"明显不当"的内涵。

张翠珊[3](2021)在《政府监管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的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订餐的购餐模式已成为我国社会群众普遍使用的购餐模式之一,然而伴随着便利而生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涌现大量无证经营、套证、假证等乱象。由于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部分法律法规适用的混乱,政府行政部门监管不力,导致这些不良现象时有发生。鉴于网络具有独特性、虚拟性的特点,网络订餐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果,现传统的监管模式已不能够全面地管理这一问题,需要创新发展出新的监管手段来规制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因此,政府行政部门借力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以下称“黑名单”制度)管理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是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本文而言,本文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针对在政府监管的过程中,依托现有法律法规对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进行完善。本文采取总分总结构,研究现行的法律法规对“黑名单”制度的规定和失信惩戒措施运用,以及对政府行政部门的具体执法情况的探究。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黑名单”制度进行界定,通过对概念叙述和性质的认定以及通过对比各类学者在不同观点的争议,如着重公布行为的、重视制度产生的实际效果的以及行政处罚说,综合认定本文所采取的“黑名单”制度的概念、法律属性,定下本文基本走向。第二部分是通过现行法律法规和社会上的实例对我国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的现状进行描述及分析,具体列举了三个例子即“嘉兴市场监管公布外卖黑名单”、“荆州市监局约谈网络订餐第三平台”、“佛山市食药监百日安全行动正式启动,对于违法企业发挥黑名单作用”,对每个例子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例子可以总结得出现实中运用“黑名单”制度的情况,以及运用过程中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以此了解“黑名单”制度的现实状况。第三部分是通过现行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对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黑名单”制度的立法规定问题、政府部门监管落实不足、权利救济措施缺乏三个问题。其中,在立法规定问题下列出法律规定宽泛且位阶低、惩戒措施法律依据适用不明两个问题;在政府部门监管落实不足中指出职能部门监管乏力、监管部门信息披露不及时及线上商家与线下实体店监管衔接不足三个问题;在权利救济措施缺乏的问题中提出“黑名单”制度的行为过程规制缺失及黑名单行为对象的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通过三个大问题中就问题划分再进行具体分析,进行详细的研究。第四部分是针对第三部分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该制度建设的完善,提出了推进相关立法进程、督促有效行使执法措施、完善“黑名单”制度的救济措施三大措施。在推进相关立法进程中列举了提高“黑名单”制度的立法层级、建议《食品安全法》结合时代特点补充网络订餐黑名单的相关内容以及完善网络订餐黑名单前置程序的立法规定三个措施;在督促有效行使执法措施下,提出了审慎行使惩戒措施、补强管理措施,推动“黑名单”制度的配套系统建设以及加强部门与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的沟通的具体建议;在完善“黑名单”制度的救济措施方面,提出了畅通黑名单列入前的救济途径以及建立黑名单移除机制两个具体措施。在三大总措施下面列举小措施,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将措施具体化,为政府行政部门落实“黑名单”制度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为构建健康良好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环境保驾护航。第五部分是结论,全面总结前文对“黑名单”制度的分析,以及对往后“黑名单”制度发展的展望。从上述可知,本文通过五个部分从概念、法律属性到制度现实状况,通过现实状况以及现行所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分析出该制度所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对症下药,举出确实有力可行的举措,以此来完善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的建设,并对日后该制度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展望,期望能用该制度来纠正网络订餐食品所出现的违法食品安全问题。

康健[4](2020)在《行政时效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行政时效制度是一种既保护权利(力)人,亦督促权利(力)人在一定时间内行使其权利(力)的时间性法律制度,其根本之目的在于赋予历经长久时间之流逝的事实上权利义务状态以法律的确认和保障,进而尊重现存之公法秩序,维护社会之安定,同时避免因历时经年所发生之诉讼上的举证困难。随着市场经济和行政国家的发展,行政法律关系不仅更趋复杂,其变动性也更为显着,这也造成了行政纠纷的多发。行政时效制度作为一种致力于实现公法秩序之安定的时间性法律制度,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法的安定性价值、减少法院诉累、增进公共利益等意义重大。基于此种考量,大陆法系法治发达国家或地区大多构建了完整的行政时效制度体系。我国行政法领域亦有时效制度之适用,但在概念界定、价值观塑造、类型化区分、体系化建构等方面均有所不足,不仅难以有效指导实践,亦难以充分发挥行政时效制度的功能与价值。本文以行政时效制度研究为选题,综合运用跨部门法分析、比较分析、价值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重塑行政时效之概念,发掘其法理逻辑、制度功能与价值取向,并提出科学的类型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行政时效制度展开分类研究,具体考察行政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运行机制以及我国行政时效制度之现状,最后结合中外立法例,对我国行政时效制度的规范设计提出相应建议,推进我国行政时效制度的体系化建构。“时效”之所以称之为“时效”,其判断标准不在于时效所适用之权利类型,亦不在于时效能否发生中止、中断之情形,而在于其“通过权利取得或消灭之方式对当前既存之权利义务状态予以法律的确认和保障,以实现法的安定性价值”。行政时效的概念界定亦应贯彻此种核心内涵,但基于所处法领域的独特性,行政时效的适用客体既包括行政法主体的权利,亦包括行政法主体的权力,且行政法领域并不存在取得时效制度适用之空间,时效期限经过后的法律后果亦全数表现为权利或权力的彻底消灭。因此,行政时效,系指行政法主体在法定期限内未行使其权利(力),待该期限经过后,则丧失相应的权利(力),以维护当前既存之公法秩序的期限制度。行政时效制度在法理上体现了物质的运动性、正义的相对性、法的安定性以及信赖利益的保护,在价值观上表现出秩序价值的优先性,它不仅具有其他法域中时效制度的普遍功能,亦具有提高行政效率、限制行政权力、消弭官民矛盾、增进公共利益的独特功能。行政时效制度应根据其所限制者是行政法主体的权利抑或权力,区分为限制权利的行政时效制度和限制权力的行政时效制度,形成新二元区分格局:前者包括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与形成权时效,后者包括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与执行权时效。行政法上的权利消灭时效包括请求权时效与形成权时效。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的适用客体限于行政法主体的财产给付请求权,其时效期限自请求权可行使时计算;以不行为为目的之请求权,则自行为时计算。请求权时效的中止、中断得参照适用民法中消灭时效的相关规定,所特殊者在于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得因行政主体为实现特定请求权所作成之行政处分而中断。行政法上尚存在行政主体或第三人的执行请求权时效,其本质仍为请求权时效之一种,其中止、中断自得参照适用民法中消灭时效的相关规定,惟其时效期限应自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行政法上的形成权时效包括行政诉讼时效(撤销之诉)、行政复议申请时效(撤销或变更申请)与行政合同中的撤销权时效、解除权时效。形成权的实现方式,不仅包括通知送达,亦包括权利人提起撤销之诉,即所谓形成诉权。行政相对人提起撤销之诉的目的在于否定由先行政行为所创设之公法秩序,实质上行使的是一种撤销权(形成诉权),因此得称为形成权时效。行政复议中形成权时效之证成亦承此法理。以上两种形成权时效的起算皆自行政处分送达时起算,原则上不可发生时效中止、中断之情形。行政合同中形成权时效之证成与民事合同中类同,但约定的解除权行使期限不得称为时效,因其未体现法律对特定秩序的确认和保障。行政合同中是否存在撤销权尚有争议,但持肯定态度的国家或地区多对行政机关的合同撤销权施以时效制度的约束,并自行政机关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时起算,原则上不可发生中止、中断之情形。基于公共利益之考量,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关系中居于优益地位,其解除权原则上不受消灭时效之约束,也因此,行政相对人的合同撤销权与解除权原则上应通过向法院提起形成之诉的方式来行使,并遵从诉讼时效之规定。行政法上的权力消灭时效包括处分权时效与执行权时效。基于依法行政原则及增进公共利益之考量,并非行政机关的任一处分权均得罹于消灭时效,仅有制裁型处分权、撤销违法行为的处分权、废止合法授益行为的处分权应受到消灭时效之约束。对于制裁型处分权,时效期限应自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算,但行为之结果发生在后者,自该结果发生时起算;时效期限得因法定理由而中止,但原则上不应有时效中断之适用。对于撤销违法行为的处分权,时效期限应自权力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理由时起算;由于该项处分权之行使无需相对人配合,亦难受外界因素之干扰,因而不应有时效中止、中断之适用。对于废止合法授益行为的处分权,基于保护相对人利益之考量,时效期限应自废止原因发生时起算;该项时效期限亦不得发生中止、中断之情形,原因与撤销违法行为的处分权时效相同。对于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则因执行模式之不同,而在时效期限、时效运行等方面有不同之表现。其中,行政机关自力执行模式既与行政处分所具有的执行力相契合,亦有助于减少法院压力,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均更为合适,应成为我国行政执行制度改革的方向。在行政机关自力执行模式下,执行权时效应自行政处分所确定的义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基于督促行政机关积极行使行政职权、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利益的考量,原则上,执行权时效仅可因法定理由而发生时效中止,但不应有时效中断之适用。我国的行政时效制度体系远未达至完备,欲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做的是对那些不适宜的权利观念或法律制度进行革新,因此,本文语境下,行政时效的规范设计是建立在我国行政法上请求权体系构建、行政诉讼类型化落实以及行政执行模式转变的基础之上。我国行政时效制度的规范设计应贯彻类型化思维,并以其具体类型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立法模式:对于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撤销违法行为的处分权时效、废止合法授益行为的处分权时效以及行政合同中的形成权(撤销权与解除权)时效应统一规定于未来制定的《行政程序法典》中,对于行政法上制裁型处分权时效、执行权时效、行政诉讼时效、行政复议申请时效,应分别规定于各独立的单行法律中,形成统分结合、类型明确的行政时效制度体系。

张金钢[5](2020)在《刑行交叉问题之乱象考察与处理进路》文中提出在一国的法律体系内,刑法与行政法可能产生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现象。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政犯被写入刑法之中,并且与行政规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我国的刑法典,其中不少犯罪以违反行政法规设定的义务为前提,只有违反了行政法,始才有成立犯罪的之可能,至于犯罪行为的具体体现,也只能通过参阅行政规范才能加以明确;某些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被委任由相关行政机关以行政行为等方式加以补充,如行为人在侵害法益的行为之外,还必须满足未获取行政机关的许可、未遵守行政机关的命令甚至曾受到过行政机关的处罚等条件时方成立犯罪;还有不少条文将行政法中所规定的概念不加解释地直接写入刑法条文,而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直接关系到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等核心概念的认定。因此,这些刑法条文就在实质上具有了“从属”于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而在逐步迈进风险社会的今天,具有行政从属性的刑法条文已属于常态,广泛分布于交通犯罪、金融犯罪、环境犯罪、税收犯罪等领域中,势必在不久的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数量也会明显增长。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之下,运用法治思维和通过法治方式实现社会治理成为大势所趋,这其中公法规制占据主导地位刑法与行政法扮演者重要角色,如何更好的发挥两种公法规制方式的“合力”尚需进一步探讨。众所周知,刑法与行政法作为两个重要的部门法,在各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政犯被写入到刑法之中,并且与行政规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刑法与行政法之间由于在违法性、责任承担、衔接适用上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况,从而使得刑法与行政法的交叉问题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的难题,正如德国学者克斯特林所说:“这是一个令法学者陷入绝望的问题”。从部门法的调整范围来看,可以说行政法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作为保障法的刑法,则将行政法调整的大部分领域囊括其中,由此出现了刑法与行政法在调整范围上的重合,致使刑行规范冲突比较常见。赵春华非法持枪案、王立军无证收购玉米案、陆勇销售抗癌药案等之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热议和讨论,正是因为未能妥当处理和协调好刑法与行政法的规定,致使在刑法上的评价结论在妥当性上往往受到公众的质疑。虽然这个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从规范的角度来看,刑法与行政法的界限仍然模糊不清;从审判实务的角度来看,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仍然难以区分;从权利分界的角度来看,刑事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界分标准仍不清晰;从实践角度来看,刑行衔接状况并不太理想。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手段,刑事法与行政法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法律体系内部构成来说,这两种法必须形成一个协调一致、衔接有序的有机整体。合理界定刑罚权与行政处罚权的调整范围,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犯罪化趋势加强的形势下,如何平衡社会综合治理目标和刑法恪守谦抑性原则的矛盾成为刑法学者应当思考的命题。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我国刑罚权与行政处罚权在调整范围上存在着重叠与交叉现象,因而有必要清晰地界分两种不同性质公权力作用范围的基本领域。在合理界分两者权力作用范围的基础上,还应当妥当地将两者作必要的、良性的衔接,进而促使公权力的整体运行趋于平稳和正当。显然区分犯罪与行政违法的必要性,在于澄清刑罚权与行政处罚权的作用范围。而如此即牵涉行政法和刑事法层面的法律责任问题、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的界限问题、立法层面的模式问题等诸多方面。故如何在理论与现实中寻找可以共赢的平衡点,在这一话题的研讨中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选择参照系时,中国实践始终是最重要的立足点,利用理论如何能够说清楚中国的问题,则是新时代中国实践所应具备的刑法理论自觉,同时也是理论界的基本职责。刑法规范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前提,刑法要从社会中寻找。在这个意义上,刑法学不仅仅包括对刑法规范本身的研究,同样包括对刑事法律与社会控制的诸多方面的社会现象的研究。作为公法体系的两大支柱性部门法规范,刑法与行政法分别依托不同的权利载体来发挥并实现其功效。可以说,无论是从宏观角度来言,抑或是从具体上部门法的制度编制与构建,刑法与行政法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和相面是符合法律其内在发展规律,但这两大部门法如无法有效的开展对话与交流则是悖离目标的异化现象。因此,对于刑行交叉问题之乱象考察与处理进路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向度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主要以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刑行交叉问题的诸多乱象出发,提出“规范保护目的”违法性判断标准,提倡刑法相对从属的判断立场,对刑行交叉现象诸问题做出科学回答。可以说刑法学是一门老而弥新的学科。晚近以降,随着德、日刑法理论的日渐涌入,体系性思维和问题性思维并重的研究方法开始得到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作为价值判断的学科,刑法学中的问题又似乎处处充满着辩论甚至对立的学术争论。近代刑法学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学派之争不断深化、求同存异的过程。本着体系性思考与问题性思考的立场,笔者选取了部分近年来刑行交叉问题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具有争议的若干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且分章节展开探讨。一方面力求阐发作者对于“刑行交叉之乱像考察与处理进路”这一热点问题的片段性思考;另一方面通过详尽的论证,也试图尽可能地展现当下刑法理论和实践对上述刑行交叉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众周所知,刑法价值、刑法规范与刑法实践都各自表达了对确立刑法目的的重要意义,“刑法学是最精确的法律科学”,在研究刑行交叉问题的场合,唯有运用严谨的、精确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的精致思考,才能得出妥当的结论。沿循着上述思路,本文共分为六部分,这六部分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一章,历史与演进:刑法与行政法交叉之考察,研究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理论证成。该部分研究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历史证成及价值证成,其中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历史证成主要研究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历史渊源和当代趋势。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价值证成主要从刑法与行政法的价值差异入手,到刑法与行政法在发展中价值归结的统一。第二章,交叉与关联: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之概述,该部分主要研究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概念及范围、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产生的原因、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的分类等问题。第三章,检讨与确立: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界分之进路。该部分主要研究刑事违法性与行政违法性的界分、各种违法性判断立场之争鸣、“刑法相对从属性”基本立场之考察、判断规则之确立、规范保护目的之构建等问题。第四章,责任与衔接: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责任与处罚衔接问题。该部分主要研究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分野、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衔接之缘由、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衔接的实践乱象、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衔接理论的反思。第五章,竞合与适用: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竞合的处理原则。该部分主要研究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竞合处理原则、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竞合处理原则的具体运用以及处理原则具体适上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六章,特殊与例外: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疑难问题探讨。该部分内容主要研究违法行政行为对犯罪构成的影响、行政规范变更对刑法效力的影响、行政规范冲突对犯罪的影响等刑法与行政法动态交叉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进行研究。这六部分集中体现了笔者在刑行交叉问题领域内的探索,不同章节所讨论的问题层重点不同:有的章节侧重理论分析,有的章节侧重于具体的司法实践,以求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崔梦豪[6](2020)在《行政复议决定体系的重构》文中指出行政复议决定是行政复议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行政复议制度目的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最终都是通过行政复议决定来完成的。行政复议决定的精细化是行政复议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要求有完整体系的行政复议决定类型,并且每种复议决定都有其界限分明的适用情形,实现行政复议决定的可预测性和一致性。行政复议决定体系的不断发展变化,是中国行政救济体系不断发展变化和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以后行政复议制度起源于1950年11月15日经政务院批准,财政部公布的《财政部设置财政检查机构办法》,至此以后关于行政复议的法规范逐渐增多,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行政复议制度,因此并没有完整的行政复议决定体系。1991年1月1日《行政复议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统一的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首次建构了行政复议决定体系。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以法律形式确认的行政复议制度正式的建立,其中对于行政复议决定体系进行了重构。2007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开始实施,其中针对行政复议决定的相关问题进行细化。当前还有一百四十多部规范行政复议制度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部门规章,其中有些法规范对行政复议决定的相关问题有了更为精细化的规定。所有的这些法规范共同构成了行政复议决定体系的法律基础,通过对这些法规范的分析有助于理清行政复议决定体系在规范层面的概况,并且有助于厘定其在规范层面变革的理论基础。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司开始编写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在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以后,司法部行政复议司承继了这项工作,到目前为止一共公布了238个行政复议的典型案例。以这238个典型案例为基础,结合部分行政复议机关实行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的一些案例,对行政复议决定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最终结合行政复议制度的相关理论,如何在将要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重构行政复议决定体系。本文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和解决当前行政复议决定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一层面为论文的总论部分,厘定行政复议决定的基础性概念。首先,本文研究的行政复议决定是狭义上的概念,是指复议机关实质利用复议审查权,以审查对象的各种形态为事实依据,适用行政复议法规范作出的权利义务内容明确的法律行为。其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五章“行政复议决定”部分第二十八条规定的针对案件实体问题所作的正式的结论性的行政复议决定类型以及其它法规范在此基础上新增的复议决定类型。在此基础之上对行政复议决定的特征、作出期限、法律效力进行了讨论。其次,针对争议较大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属性进行探讨。回顾了行政复议决定法律属性争议的概况,并分析形成争议的原因。以此为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相关法律层面论证争议较大的复议决定构成要件中的目的、复议权的权力属性和复议程序。同时具体分析行政诉讼中关于行政复议决定的审查制度,得出复议决定是行政行为的结论。再次,从当前的法规范来看,从法律、行政法规到规章形成了对行政复议决定都有设定权这一实践,给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困境。从我国当前的法治体系来看仅有法律和行政法规才有设定权,但是把行政复议决定纳入法律的专属立法事项,更加符合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方向。最后针对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化进行探讨,分析了其类型化的意义以及决定其类型的影响因素,并对当前理论上和法规范中的复议决定类型进行论述。第二层面为行政复议决定具体类型的研究,整体上可以分为肯定性、否定性和混合型行政复议决定。肯定性行政复议决定是指复议机关在审理过程中认为审查对象并不违法且合理,从而对其予以肯定和支持。从当前的法规范来看,肯定性行政复议决定包括维持决定、确认合法决定和驳回复议申请决定三种。行政诉讼中已经用驳回诉讼请求决判决面取代了维持判决、确认合法判决、确认有效判决等,这与行政诉讼制度整体的改革是分不开的。在行政复议中依旧还是要坚持维持决定在肯定性行政复议决定的中心地位,这是行政复议制度本质属性的体现。一些低位阶的法规范中增加确认合法决定作为维持决定的例外,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中来看,确认合法决定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对于维持决定来说,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复议机关并没有恪守全面审查原则,有时缺少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论证说理;同时相较于法规范中的适用范围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导致维持决定的适用率一直居高不下。理论和实践中针对维持决定的批判也都是针对复议机关在实践中滥用复议权导致维持决定适用率过高的,并不是针对维持决定本身的批判。因此需要从复议机关本身和外部监督两方面完善维持决定,使维持决定能够按照法规范本身的要求适用。驳回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新增的一种复议决定类型,通过对其立法背景的探究可知其是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之需的,但是其并没有严格区分驳回复议申请决定和驳回复议请求决定,因此在制度设置上和实践中关于其具体适用情形、监督权和法律效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在驳回决定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应该区分驳回复议申请求决定和驳回复议申请决定,这两者的本质性区别是复议机关针对相关问题是否拥有复议职权。驳回复议申请决定只能适用于被申请人形式上的不作为不构成不履行职责这一情形,对于被申请人在受理前已经履行职责的情况下,根据全面审查原则,复议机关的审查对象已经转换为对行政行为的审查。驳回复议申请决定的适用范围应该区分是否满足实质性标准,不符合实质性受理标准的直接适用驳回复议申请决定;不符合形式性受理标准的应当给予申请人补正的机会,然后再判断是否适用驳回复议申请决定。否定性行政复议决定是复议机关针对审查对象进行否定,从而作出权利义务明确的复议决定,以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从当前的法规范来看,否定性行政复议决定具体包括:撤销决定、变更决定、责令重作决定、责令履行决定和确认无效决定五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对责令履行决定的规定比较简单,在其它一百四十多部法规范中进行了很多细化的规定,但是并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通过对责令履行决定的法规范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当前关于其适用范围、审查对象、裁决方式的选择和履行期限的确定是比较混乱的。责令履行决定的适用情形应该仅限于被申请人的形式不作为,被申请人作为义务的判断标准除了法规范明确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包括其它众多方面引起的作为义务。审查内容应该分别从被申请人是否存在形式上的行政不作为,是否存在一定的履行义务,是否存在不作为的理由,是否还有履行必要四方面进行递进式的审查。责令履行决定应该确立以实体性裁决为主,以程序性裁决为辅的基本原则,同时确立一个较短的履行期限,特殊情况之下适用单行法规范中确定的期限,并且被申请人应该向复议机关汇报履行情况。对变更决定的法规范分析和典型案例的考察可知,正是立法逻辑之悖离和实践之异化,导致变更决定的适用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体现变更决定在否定性决定中的优先适用权,从立法上来说,变更决定和撤销决定在否定性决定的兜底条款中不应该分离,但是应该明确“应当”变更的三种具体情形:其一,行政行为仅存在不合理的情形时;其二,行政行为仅存在法律适用错误的违法情形时;其三,在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中,被申请人的行为存在事实认定不清的违法情形时。其它违法情形需要赋予复议机关在选择适用变更决定的裁量权,同时应该明确禁止不利变更的例外情形。责令重作决定不仅是撤销决定法律效力的体现,同时还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其本身应该是变更决定的例外情形。责令重作决定只能附带于撤销决定之后,并且在被申请人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行为合法性时依旧可以适用。在很多领域责令重作决定并没有可以裁量的空间,如果被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是为了让申请人履行其本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确定申请人的不确定法律关系和增加申请人的权利,此时撤销决定必须附带责令重作决定。当被复议的行为对于申请人来说纯粹是制裁性质的,这时需要复议机关具体案件具体裁量。在责令重作决定中也应该引入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同时被申请人重新作出的行为属于履行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决定,复议机关有权也有义务去主动审查重作行为合法与否。确认无效决定当前仅规定在较低位阶的法规范中,随着无效行政行为理论的发展,需要在法律上增加完善的确认无效决定制度。在其具体制度构建过程中,很多内容可以参照行政诉讼中的确认无效判决。对于举证责任来说,在不同的复议期限内其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是不一样的,但本质上都由申请人证明重大且明显瑕疵的存在。当前的行政复议制度确立了撤销决定在否定性行政复议决定中的中心地位,对于其适用中的很多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导致撤销决定在适用中并没有遵循统一的全面审查原则,同时对于其效力也没有统一的观点。应该说随着福利国家的兴起,单独的撤销决定的中心定位应该作出本质性的改变,撤销决定在否定性决定中处于补充性的地位。撤销决定在适用中必须贯彻全面审查原则,其适用范围自然需要进行限缩。总体上来看,在否定性行政复议决定中,责令履行决定针对的是形式不作为,而变更决定、责令重作决定、确认无效决定和撤销决定针对的是行政行为。同时变更决定和责令重作决定应该优先适用于单独的撤销决定,在责令履行决定和责令重作决定中,复议机关应该尽可能的作出内容详实的实体性裁决。混合型行政复议决定把审查对象的合法与否与其法律效力进行分离审查,只对其违法性进行判断,并不对其法律效力进行任何评价。对于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来说,都有肯定的一面和否定的一面。法律上对于确认违法决定规定的比较简单,在低位阶的法规范对其进行细化的过程中并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导致其呈现出扩大化适用的趋势。实践中确认违法决定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确认违法决定是对其它复议决定的替代,也即情况决定和与其它复议决定处于同一维度。因此法律上应该重构确认违法决定,首先从分类标准上应该其是由不同的两种类型构成的,一种是作为情况决定的确认违法决定,一种是作为正常复议决定的确认违法决定,其理论基础和适用情形是完全不同的。作为情况决定的确认违法决定并没有统一明确的适用对象,因为其是对其它复议决定的替代,考虑更多的是案外的因素,需要复议机关在具体案件中具体分析。作为正常复议决定的确认违法决定与撤销决定、变更决定等复议决定区分适用的关键不是行政行为有何种违法情形,而是行政行为在类型和效力上的区分,从条文上应该分别规定,其具体适用情形包括形式不作为、行政行为已经不存在和不具有撤销内容的行政行为等。总之,行政复议机关在选择适用行政复议决定过程中必须贯彻全面审查原则,也即对审查对象的各种情形要有清晰的认定,才能选择适用更为合理的复议决定。第三层面为行政复议决定的替代性结案方式的研究,具体来说包括撤回复议申请制度、调解制度和和解制度。这三项制度和行政复议决定共同构成了复议制度的终结方式,但是这三项制度的目的为了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纠纷的功能,进而在制度设置上忽视了行政复议制度的根本目的和其他两项功能的指引作用。在行政复议制度法治化进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以行政复议决定的形式来结案,减少替代性结案方式的适用。从撤回复议申请的法规范和典型案例来看,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理念就是:不限制申请人的撤回权。在法治化进程中,申请人的撤回权应该受到实质性的限制,申请人的撤回权除了受到形式条件的限制外,实质性的限制要件可以分为两方面:适用范围的明确和严格的批准权。撤回复议申请的适用情形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第一,原行政行为本身是合法的,申请人误认为其不合法而提起复议;第二,原行政行为违法,而被申请人已经改变其违法的行政行为;第三,原行政行为轻微违法对申请人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第四,申请人误认为被申请人没有履行法定职责或者在复议受理前或者复议过程中已经履行其法定职责。复议机关对申请人的撤回复议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查的标准应该区分为两种情况:申请人认可原行政行为而撤回复议申请的审查标准和申请人认可改变后的行政行为而撤回复议申请的审查标准。调解制度在法规范中经历了禁止调解、置之不理和肯定调解三个阶段。当前的法规范中关于调解的适用范围、期限和调解协议的效力依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就形成了形式调解和实质调解两种模式,完全架空了关于调解适用范围的规定。重新审视调解制度的内涵,应该说行政复议中应该构建以调解程序为基础,以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结果的调解程序制度。通过对和解制度立法背景的考察可以发现,和解制度本质上是从撤回复议申请制度中分离出来的具体制度。通过和解制度的法规范分析可知,其内涵是被申请人承诺改变原行政行为,申请人认可了其承诺而不再争议原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在此条件下不再审查原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而终止复议程序。在典型案例考察中可知,并没有单纯的和解案例,其最终都是和撤回复议申请制度及调解制度混同适用。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中来看,行政复议和解制度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最终的代替性结案方式应该仅剩撤回复议申请制度一种,并且有明确适用范围的限制,从而使得行政复议制度中基本都以复议决定的形式来终结。行政复议决定作为一种补救性的行政行为,其最根本的目的是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从而充分发挥其解决行政争议、监督权力和救济权利的功能。因此行政复议机关必须恪守全面审查原则,查清审查对象的各种情形,从而作出权利义务明确的行政复议决定,尽量减少替代性结案方式的适用。此时,通过法律设定一个更加完善的行政复议决定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张璐[7](2020)在《行政迟延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高效且公正地履行法定职责是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现代社会中对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而往往现实中,迟延行政常有发生且并不能引起广泛重视。行政迟延不仅助长行政主体对权力的滥用、损害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相互制衡,而且其违法性还可能直接破坏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统一。2000年3月1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首次出现了确认违法判决,2015年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正式增加了对“程序轻微违法”确认违法的裁判方式,2018年最高院行诉法解释中将期限轻微违法的情形规定在“程序轻微违法”中。新《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修改无疑是对迟延行为处理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丰富了以往在司法实践中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予以撤销或以程序瑕疵不影响相对人实体权利的理由驳回诉讼请求的方式。然而,对于具体行政迟延行为,其构成要件与分类标准还依然不甚明朗,其构成“行政程序违法”的程度也仍不清晰。程序违法不一定会带来必然的实体违法,对于纯程序瑕疵,不对实体权利造成影响的行政迟延行为,法院是否仍必须适用确认违法或撤销判决?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指正判决,或许能作为处理“程序轻微违法”情况时除确认违法判决之外的一条新路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法官,导致出现全国各地不同级别不同法院对相似的案件作出完全不同裁判的情况。对此,文章从司法裁判实例入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行政迟延行为进行阐述:第一章名为行政迟延行为的危害。通过四个同案不同判的案件以及十个与行政拘留有关的案件,引发对处理行政迟延行为现状的思考以及行政迟延行为的危害。第二章阐述行政迟延行为研究中的理论困境:当前我国对行政迟延行为的研究还面临着法律属性认定模糊、类型化解构缺失、违法性认定的理论分歧与规制的无所适从以及司法审查裁判标准不统一四个方面的问题。而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对这四个问题的逐一讨论:确定了行政迟延行为的构成需要从行为主体、内容、对象、时限、结果以及排除性要件等方面来综合判断;基于迟延行为的构成要件,在第四章中对行政迟延行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出了四种具体的类型化建议;并在第五章确立了迟延行为的违法性,即在无正当理由存在的情况下,迟延具有必然的程序违法性与或然的实体违法性,以及从实体法、程序法和追责层面来规制行政行为;在最后一章厘清了迟延行为司法审查的裁判方式,并探索处理行政迟延行为问题时除了确认违法判决与撤销判决之外的第三条路径。只有行政主体更加审慎、精细化地从程序上杜绝行政迟延行为的发生,依法行政,才能真正实现行政法维护公共秩序和保障社会利益的目的。

侍海艳[8](2020)在《行政法漏洞的填补 ——行政执法的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法律必然有漏洞,任何法律都不可能预先为所有的个案纷争给定答案,行政法亦是如此。无论是从法律本身的抽象性和滞后性出发,还是基于公民权利保护的现实需要,作为行政法首要适用主体的行政机关都有责任以“填补”的方法将该法律漏洞弭平。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合法性主要来源于宪法中的权力分工理念;民主正当性则主要源自实务中行政监督体系的建立;行政任务与行政法律规范的多样性以及行政机关自身执法能力的提升则为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行政法漏洞包括实体法律漏洞与程序法律漏洞两类。在行政实务中实体法律漏洞常常表现管辖权限冲突、权限规范不完整、规制漏洞等多种样态;程序法律漏洞则主要表现为权利性程序对正当程序原则的违反。发现法律漏洞与认定法律漏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对于法律适用者而言,发现法律漏洞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要能够认定法律漏洞。因为在处理个案时发现欠缺一个法律规定,并不等于可以认定必然存在一个法律漏洞。行政法漏洞的认定与行政法漏洞的种类息息相关,法律漏洞的种类不同其认定方法也会随之不同。对于实体法上的规范漏洞而言,法律适用者可以借助规范结构分析法来认定该类型的法律漏洞。而规整漏洞的认定,则需要使用拉德布鲁赫公式与目的相性考量的方法。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认定方法,如目的性考量,有时也可以被用来认定规范漏洞。不过,上述这些方法只是认定行政实体法规范是否存在漏洞的有力工具,而对于程序法律漏洞的认定,行程序法律漏洞的认定,需要通过需求应对法与标准比较法来达成。上述两种方法在问题的发现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真正的法律漏洞认定上却是归一的,“需求应对法”最终还得回归到“标准比较法”上来。这是因为,处理个案时欠缺一个法律规范,并不等于可以认定必然存在一个法律漏洞。法律漏洞填补权并非一项独立的权力,它需要依附于其他国家权力才能存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法律漏洞填补权需要依附于行政权,其权限范围与行政权休戚相关。在我国宪法框架下,虽然行政权的行使须受法律保留原则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是相对的:在规范密度较低的法律保留事项上,行政主体往往享有广阔的自主空间;即使在法律规范密度较高的干预保留领域,行政权在执行工具的选择、标准的订定等方面亦享有一定的自主决定空间。权限与主体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权限是主体的权限,主体不同权限亦不同。据此我们可以从行政主体的角度来建构行政法漏洞填补的权限体系。以行政主体是否享有立法权为区分标准,行政机关可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另一类是不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就前者而言,其所享有的漏洞填补权限较大,因为除行政执法权外,它还享有法律所授予的立法权力,在有法律明确授权时,其填补范围甚至可扩张至干预行政领域。相反,后者享有的漏洞填补权则较小,其填补范围限于法律保留内规范密度较低的事务与执行母法中的细节性、次要性事务。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法源包括成文法源与不成文法源。成文法源主要是指以法典化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法源,它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与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法等。不成文法源则是指不以法典化、条文式表现出来的法源,它主要包括习惯、法理念、政策、尚未演变成习惯法的法院裁判等。行政机关在填补行政法漏洞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个案填补方式;另一种是一般填补方式。在进行个案填补时,需要提前区分该法律漏洞是实体法律漏洞还是程序法律漏洞,因为二者的填补方法迥异。实体法律漏洞的个案填补方法包括:类推、当然推理、反向推理、目的性限缩和目的性扩张等。程序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则主要是指以正当程序原则为理论基础的Mathews成本效益权衡法与Koch利益协调法。一般填补包括制定行政规定、订定技术标准、发布职权命令三种方式。行政规定是指上级机关或官员对下级机关或官员所定的规则,其任务在于为不特定的多数案件规范其行政行为,它包括内部规定、解释性规则、裁量性规则等;技术标准是指行政机关在专业技术领域,发布的功能性、技术性规则或标准以供行政机关自我遵守之用的行政规定,技术标准通常都会在第一条即明确该技术标准所要补充的法律;职权命令则指行政机关基于行政职权,对多数不特定人就一般事项所作的抽象规定,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及时建立起基本的社会秩序。个案填补与一般填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表现为效果、适用范围和形式三个方面;联系主要体现为个别与一般的联系,即个案填补是一般填补的基础,一般填补可为个案填补提供参考。

许春晖[9](2020)在《正当程序在司法审查中的功能》文中指出我国行政诉讼中对正当程序的适用可追溯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田永案、刘燕文案和张成银案等,且后经最高法院的二审、再审、公报或指导案例等体现了最高法院的倡导性态度。正当程序在我国并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法院为了实现依法审判,在案件审理中都将正当程序与《行政诉讼法》相关违法行政行为的条款予以对接,把正当程序作为判断相关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这样,正当程序在司法审查中的功能也就是合法性审查标准,而并非法律依据。有关正当程序的案例较多,所体现的法院态度成碎片化状态。正当程序与《行政诉讼法》相关违法行政行为条款的对接,具有必备性和唯一性。以此为标准是进行类型化的科学态度。从类型化观察发现,正当程序在司法审查中分别发挥着“违反法定程序”和“滥用职权”的审查标准功能。其中,正当程序作为“违反法定程序”的审查标准,适用于缺乏程序法规范的情形,要求行政机关为当事人提供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正当程序作为“滥用职权”的审查标准,适用于行政裁量。与正当程序有关的行政裁量有两类:一是基于程序法规范缺失的程序裁量,二是基于不确定法律概念解释的实体裁量。正当程序作为程序裁量的审查标准,适用情形和要求与“违反法定程序”审查标准的适用情形和要求相同。正当程序作为实体裁量即不确定法律概念解释裁量的标准,却有着很大的发展,从听取相对人意见到相对人同意,到反对偏私,以及到公众是否可忍受,已接近美国的“剥夺甲而授予乙”实体正当程序范式。司法实践表明,正当程序经历了从对国外知识的学说借鉴,到政策回应、司法实践和法律确认的发展过程。这一制度生成路径也许具有普遍性意义。

李稷民[10](2019)在《《行政诉讼法》框架下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的构造》文中认为在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后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的问题逐渐引起了更多学者的重视,同时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实践也显露出了诸多问题。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相关的研究已经囊括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包括: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定性问题、审查的方式与审查深度问题、司法权的界限问题、审查的标准问题等等。但目前的理论研究中普遍忽略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构造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现行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构造中实际存在着两种交错在一起的审查权。在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以后,逐渐在司法实践中确立的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本文中简称为“规范审查”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法官法律选择适用权衍生出来的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14年《行政诉讼法》对法院审查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权力进行了立法确认,但这种合法性审查权仍然无法脱离法律选择适用权的框架。不过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与政策的推动下,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权”已经显现出了逐步脱离“法律选择适用权”的倾向性。然而行政规范的合法性审查仍然在形式上被“锁定”在法律选择适用的情境之中,与域外规范审查的构造相比,我国的规范审查并不是“完整”的行政规范审查制度。可以认为,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的规范审查权包含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法院对于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判定的“合法性审查权”,另一部分是法院对规范性文件能否作为审查依据的“法律选择适用权”,以往的研究对此实定法现象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现行《行政诉讼法》规范审查构造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行政规范的“合法性审查权”与法官“法律选择适用权”的交错状态所引发的一系列审查实践难题(在后文中笔者将此问题简称为“权力交错”问题)。只有以此问题为核心,明晰规范审查中“依据审查”与“合法性审查”间的区别和界限,才能逐步将这种复杂的审查构造梳理清晰,从而构建符合我国规范审查构造的审查方式与方法,也能为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权的进一步发展明确路径。本文在法解释学的基本立场下采取“实定法描述——问题析出——问题分析——提出建议”的论证思路,综合法律条文的解释和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描述我国规范审查的实定法现状,在借鉴与比较外国法的基础上析出我国规范审查构造中的问题,运用理论法学中规范理论、法学方法论、法律论证理论等知识对规范审查构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依据我国规范审查的构造提出审查方法上的建议。本文从架构上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司法政策进行总结与分析,描述目前司法实践中规范审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析出我国行政规范审查在构造上的核心问题:行政规范的“合法性审查权”与法官“法律选择适用权”的交错问题。第二章对我国规范审查构造中存在的两种审查进行界分,指明以法律选择适用权为基础的“依据审查”和“合法性审查”之间的区别。第三章依据两种审查的区别,对“权力交错”造成的审查方式上的混乱进行疏解,分析两种审查在逻辑上的关系与顺序,指出我国规范审查构造中审查顺序倒置的问题,并提出在这种构造下符合逻辑的审查路径。第四章以我国审查构造的特点为基础探讨规范审查中司法权的界限。最后一章依据我国规范审查构造中“依据审查”与“合法性审查”的区别、关系、顺序与界限,提出审查标准与审查方法上的建议。

二、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被撤销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被撤销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论行政诉讼上的合理性审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与立法互动的学术流变
    (一)初创合理性审查
    (二)形成初步共识
    (三)“滥用职权”形态汇总
    (四)立法与理论的突变
三、对法官裁判的评述
    (一)让审查标准各自归位
        1.“超越职权”与“滥用职权”不能并用
        2.“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是形式违法
        3.“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也偏向形式违法
        4. 将滥用程序视为“违反法定程序”
        5.“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可以是一个独立标准
    (二)各个审查标准的适用次序
        1. 两个审查层次的适用次序
        2. 两个审查层次之内的适用次序
    (三)“滥用职权”“明显不当”(显失公正)的独特内涵
        1.“滥用职权”
        2.“显失公正”“明显不当”
四、对“滥用职权”去主观化
    (一)外来理论的侵染
    (二)与个人责任意义上的滥用职权发生勾连
    (三)关于“滥用职权”去主观化
五、不宜扩大“明显不当”
    (一)为替代而扩容
    (二)“明显不当”的界定应当考虑变更判决的能力限度
六、结论

(2)论行政诉讼上的合理性审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与立法互动的学术流变
    (一)初创合理性审查
    (二)形成初步共识
    (三)“滥用职权”形态汇总
    (四)立法与理论的突变
三、对法官裁判的评述
    (一)让审查标准各自归位
        1.“超越职权”与“滥用职权”不能并用
        2.“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是形式违法
        3.“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也偏向形式违法
        4. 将滥用程序视为“违反法定程序”
        5.“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可以是一个独立标准
    (二)各个审查标准的适用次序
        1. 两个审查层次的适用次序
        2. 两个审查层次之内的适用次序
    (三)“滥用职权”“明显不当”(显失公正)的独特内涵
        1.“滥用职权”
        2.“显失公正”“明显不当”
四、对“滥用职权”去主观化
    (一)外来理论的侵染
    (二)与个人责任意义上的滥用职权发生勾连
    (三)关于“滥用职权”去主观化
五、不宜扩大“明显不当”
    (一)为替代而扩容
    (二)“明显不当”的界定应当考虑变更判决的能力限度
六、结论

(3)政府监管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的概述
    (一)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的界定
        1.“黑名单”制度以行政机关实施为主体
        2.“黑名单”制度以失信的入网食品经营者为惩戒对象
        3.“黑名单”制度以失信惩戒为手段
        4.“黑名单”制度以公开惩戒为必要方式
    (二)黑名单制度下的行为法律属性
        1.学界上的争议
        2.关于本文对“黑名单”制度的性质认定
    (三)网络订餐“黑名单”建设的重要意义
        1.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
        2.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3.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理性选择
        4.国家信用体系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的当前适用
    (一)目前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实施的相关事例
        1.“嘉兴市场监管公布外卖黑名单”
        2.“荆州市监局约谈网络订餐第三平台”
        3.“佛山市食药监百日安全行动正式启动,对于违法企业发挥黑名单作用”
        4.案例现状总结
    (二)现行法律对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的规定
        1.高位阶的法律法规内容上的缺失
        2.高位阶的地方性法规与地方规章内容上的缺失
三、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黑名单”制度的立法规定问题
        1.法律规定宽泛且位阶低
        2.惩戒措施法律依据适用不明
    (二)政府部门监管落实不足
        1.职能部门监管乏力
        2.监管部门信息披露不及时
        3.线上商家与线下实体店监管衔接不足
    (三)权利救济措施缺乏
        1.“黑名单”制度的行为过程规制缺失
        2.黑名单行为对象的权益保障不足
四、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建设的完善
    (一)推进相关立法进程
        1.提高网络订餐“黑名单”制度的立法层级
        2.《食品安全法》应结合时代特点补充网络订餐黑名单的相关内容
        3.完善网络订餐黑名单前置程序的立法规定
    (二)督促有效行使执法措施
        1.审慎行使惩戒措施
        2.补强管理措施,推动“黑名单”制度的配套系统建设
        3.加强部门与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的沟通
    (三)完善“黑名单”制度的救济措施
        1.畅通黑名单列入前的救济途径
        2.建立黑名单移除机制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4)行政时效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框架
第一章 行政时效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迷雾”中的行政时效概念
        一、制度引进阶段的行政时效概念及其评析
        二、成文法源中的行政时效概念及其评析
        三、当代学说中的行政时效概念及其评析
    第二节 其他法域中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民法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刑法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其他法域中时效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构成要素
        二、适用客体
        三、规范目的
        四、法律后果
        五、时效阻碍
    第四节 行政时效概念的重塑
        一、行政时效制度与行政期限制度
        二、行政时效制度的独立性
        三、行政时效概念的科学界定——回归时效制度的核心内涵
第二章 行政时效的法理、功能、价值与分类
    第一节 行政时效的法理逻辑
        一、物质的运动性与行政时效之设立
        二、正义的相对性与行政时效之设立
        三、信赖利益保护与行政时效之设立
        四、法安定性理论与行政时效之设立
    第二节 行政时效的功能考察
        一、行政时效的普遍功能
        二、行政时效的独特功能
    第三节 行政时效的价值分析
        一、行政时效的价值体系
        二、行政时效的价值序列
    第四节 行政时效的分类探讨
        一、行政时效类型化的必要性
        二、我国行政时效类型划分的现状及缺陷
        三、行政时效的科学分类
第三章 行政法上权利消灭时效之一——请求权时效
    第一节 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设立
        一、行政法上请求权之涵义
        二、行政法上请求权之发生
        三、行政法上请求权适用消灭时效的必要性
        四、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的适用客体
    第二节 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运行
        一、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起算
        二、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阻碍
    第三节 特殊的请求权时效——执行请求权时效
        一、行政法上执行请求权与行政执行权之区分
        二、行政法上执行请求权时效之证成及运行
    第四节 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与起诉期限之关联
        一、行政法上请求权体系与行政诉讼之关联
        二、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与起诉期限之关联
    第五节 我国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现状与反思
        一、我国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现状
        二、对我国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现状的反思
第四章 行政法上权利消灭时效之二——形成权时效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中的形成权时效
        一、行政诉讼中形成权时效之证成及运行
        二、我国行政诉讼中形成权时效之现状与完善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中的形成权时效
        一、行政复议中形成权时效之证成及运行
        二、我国行政复议中形成权时效之现状与完善
    第三节 行政合同中的形成权时效
        一、行政合同中的撤销权时效
        二、行政合同中的解除权时效
        三、我国行政合同中形成权时效之现状与完善
第五章 行政法上权力消灭时效之一——处分权时效
    第一节 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设立
        一、行政法上处分权之内涵
        二、行政法上处分权与请求权之区分
        三、行政法上处分权得否罹于时效
    第二节 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适用客体之探讨
        一、行政法上命令型处分权
        二、行政法上确认型处分权
        三、行政法上形成型处分权
    第三节 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运行
        一、制裁型处分权时效之运行
        二、主动撤销违法处分之权力时效的运行
        三、主动废止合法授益处分之权力时效的运行
    第四节 我国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现状与完善
        一、我国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现状及缺陷
        二、我国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完善
第六章 行政法上权力消灭时效之二——执行权时效
    第一节 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证成
        一、行政法上执行权之内涵
        二、行政法上执行权适用消灭时效的必要性
        三、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性质
        四、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与相关时效之关系
    第二节 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实施
        一、行政法上执行权实现之方式
        二、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运行
    第三节 我国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不足及完善
        一、我国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不足
        二、我国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完善
第七章 行政时效的规范设计
    第一节 行政时效的立法例比较
        一、域外立法例之比较
        二、我国行政时效立法之现状
    第二节 我国行政时效的规范设计
        一、立法模式的重构
        二、我国行政时效立法的具体规定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5)刑行交叉问题之乱象考察与处理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与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历史与演进:刑法与行政法交叉之考察
    第一节 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历史证成
        一、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历史考察
        二、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当代趋势
    第二节 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价值证成
        一、刑法与行政法价值的差异
        二、刑法与行政法在发展中价值归结的统一
第二章 交叉与关联: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之概述
    第一节 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一、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概念
        二、刑法与行政法交叉案件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产生之原因
        一、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产生之理论因素
        二、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产生之规范因素
        三、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产生之现实基础
    第三节 刑法与行政法交叉问题之类型化划分
        一、刑法与行政法的静态交叉
        二、刑法与行政法的动态交叉
第三章 检讨与确立: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界分之进路
    第一节 刑事违法性与行政违法性概述
        一、刑事违法性概述
        二、行政违法性概述
    第二节 违法性判断立场之争鸣
        一、传统学说:刑法从属性立场与刑法独立性立场之意涵与检讨
        二、新近学说:相对从属性立场与相对独立性立场之诠释与差异
        三、立场提倡:刑法相对从属立场之确立
        四、判断规则:依据规范保护目的之异同的判断方法
    第三节 规范保护目的之构建
        一、规范保护目的之学理诠释
        二、规范保护目的概念之本体解构
        三、规范保护目理论与相关概念之关联
        四、刑法规范保护目的解释观的应然取向
第四章 责任与衔接: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责任与处罚衔接问题
    第一节 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分野
        一、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之概念
        二、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之联系
        三、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之区别
    第二节 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衔接之缘由
        一、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在调整对象上之重合性
        二、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在作用上之差异性
    第三节 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衔接的实践乱象
        一、罪不当罚
        二、罚不当罪
    第四节 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衔接理论的反思
        一、刑事优先原则的理解
        二、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反思
第五章 竞合与适用: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竞合的处理原则
    第一节 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竞合处理原则
        一、处理原则之理论聚讼
        二、合并适用原则
    第二节 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竞合处理原则的具体运用
        一、先刑后罚之适用
        二、先罚后刑之适用
第六章 特殊与例外:刑法与行政法交叉的疑难问题探讨
    第一节 违法行政行为对犯罪构成的影响
        一、行政行为效力之于法院的约束力
        二、国内外制度之借鉴
        三、规则之构建
    第二节 行政规范变更对刑法效力的影响
        一、行政规范变更与刑法规范变更的关系
        二、行政规范之行为变更对刑法溯及力的影响
    第三节 行政规范冲突对犯罪的影响
        一、规范冲突应考虑的因素
        二、规范冲突的处理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致谢:感恩之心永怀

(6)行政复议决定体系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结构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行政复议决定概述
    第一节 行政复议决定的内涵
        一、何为行政复议决定
        二、行政复议决定的作出期限
        三、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
    第二节 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属性分析
        一、行政复议决定法律属性之争议回顾
        二、行政复议决定构成要件之规范分析
        三、行政复议决定在司法层面的法律属性分析
    第三节 行政复议决定设定权的重构
        一、行政复议决设定权的实践考察
        二、当前行政复议决定设定权的困境
        三、行政复议决定设定权之定位
    第四节 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
        一、行政复议决定类型化的意义
        二、行政复议决定类型的影响因素
        三、行政复议决定类型的不同分类标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肯定性行政复议决定
    第一节 维持决定之坚持
        一、法规范中维持决定的历史脉络
        二、维持决定的实践观察
        三、维持决定的坚持与完善
    第二节 驳回决定的重构
        一、《实施条例》增加驳回决定的缘由
        二、驳回决定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三、驳回决定之典型案例考察
        四、驳回决定本质属性的回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否定性行政复议决定
    第一节 责令履行决定的重构
        一、责令履行决定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二、实践中的责令履行决定
        三、责令履行决定的重构标准
    第二节 变更决定本质属性的回归
        一、行政复议机关变更权的基础
        二、变更决定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三、变更决定之典型案例考察
        四、变更决定的重构
    第三节 责令重作决定的细化
        一、责令重作决定的必要性
        二、责令重作决定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三、责令重作决定的适用标准探究——基于典型案例的考量
    第四节 确认无效决定的增加
        一、确认无效决定的适用对象——无效行政行为
        二、确认无效决定的特征
        三、确认无效决定的构建
    第五节 撤销决定的补充性定位
        一、撤销决定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二、撤销决定之典型案例考察
        三、撤销决定的重构——补充性定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型行政复议决定——确认违法决定
    第一节 确认违法决定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一、确认违法决定的确立
        二、确认违法决定的理论争议
        三、低位阶法规范对确认违法决定的细化
    第二节 确认违法决定的实践考察
        一、确认违法决定是对其它复议决定的替代
        二、确认违法决定与其它复议决定处于同一维度
    第三节 确认违法决定的重构
        一、立法上对确认违法决定两种不同属性的明确
        二、作为情况决定的适用范围
        三、作为正常复议决定的适用范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政复议决定的替代性结案制度的重构
    第一节 实质性限制撤回复议申请权的路径
        一、撤回复议申请制度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二、撤回复议申请制度之典型案例考察
        三、撤回复议申请制度的重构
    第二节 调解制度的结案方式——行政复议决定
        一、调解制度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二、典型案例中的调解制度
        三、调解制度的重构
    第三节 和解制度的取消
        一、和解制度之立法背景探究
        二、和解制度的法规范及理论争议
        三、典型案例中的和解制度被撤回复议申请制度和调解制度所吸收
        四、和解制度应当取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行政迟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1 行政迟延行为的危害
    1.1 从实例引发对迟延行政的思考
        1.1.1 四个同案不同判的案件
        1.1.2 十个与行政拘留有关的案件
        1.1.3 因案而问
    1.2 行政迟延行为的危害
        1.2.1 不利社会秩序稳定,助长行政主体滥用权力
        1.2.2 损害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相互制衡
        1.2.3 破坏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统一
2 当前我国行政迟延行为研究中的理论困境
    2.1 行政迟延行为的判断标准认定模糊
    2.2 行政迟延行为的类型化解构缺失
        2.2.1 行政不作为能否划分在行政迟延行为范畴之中
        2.2.2 是否只有当行政主体依自身依职权造成的延迟才构成行政延迟行为
        2.2.3 行政事实行为导致的迟延是否属于行政迟延行为
    2.3 对行政迟延行为违法性认定的理论分歧与规制的无所适从
        2.3.1 行政迟延行为违法性认定的理论分歧
        2.3.2 对行政迟延行为规制的无所适从
    2.4 对行政迟延行为的司法审查裁判标准不统一
        2.4.1 撤销判决的特殊性
        2.4.2 驳回判决的不合时宜性
        2.4.3 确认违法判决的狭隘性
3 行政迟延行为的判断标准
    3.1 行为主体:行政主体
    3.2 行为内容:行政职权行为
    3.3 行为对象:行政相对人与行政第三人
    3.4 行为时限:超出法定、约定或合理期限
        3.4.1 法定期限
        3.4.2 约定期限
        3.4.3 合理期限
    3.5 行为结果:超出期限的作为
    3.6 不可忽视的排除性判断标准:正当理由的存在
4 行政迟延行为类型化解析
    4.1 依相对人申请的迟延行为与因行政主体职权怠慢的迟延行为
        4.1.1 依行政相对人申请的迟延行为
        4.1.2 因行政主体职权怠慢的迟延行为
    4.2 不影响相对人实体权利与影响相对人实体权利的迟延行为
        4.2.1 不影响相对人实体权利的迟延行为
        4.2.2 影响相对人实体权利的迟延行为
    4.3 授益性行政迟延行为与负担性行政迟延行为
        4.3.1 授益性行政迟延行为
        4.3.2 负担性行政迟延行为
    4.4 有行政第三人参与的与无行政第三人参与的迟延行为
        4.4.1 有行政第三人参与的迟延行为
        4.4.2 无行政第三人参与的迟延行为
5 行政迟延行为违法性的确立与规制机制的完善
    5.1 行政迟延行为的违法性——排除认定非正当理由存在的行政迟延行为合法有效
        5.1.1 必然的程序违法
        5.1.2 或然的实体违法
    5.2 行政迟延行为规制机制的完善
        5.2.1 在行政实体法中设置行政权行使方式的制度
        5.2.2 在行政程序法设立控制行政迟延的专门条款
        5.2.3 加大对行政迟延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力度
6 行政迟延行为司法审查中的裁判方式之厘清
    6.1 认定行政迟延行为不违法的驳回诉讼请求判决不宜再适用
        6.1.1 轻微程序瑕疵仍属“程序轻微违法”
        6.1.2 确认违法判决理应替代认定不违法的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6.2 探索处理行政迟延行为的第三条路径
        6.2.1 目前行政迟延行为处理的二分法之说
        6.2.2 行政迟延行为“程序轻微违法”界限模糊
        6.2.3 探索“违法性忽略不计即视为合法”的指正判决路径
结语
附录
    附录1 :本文中涉及的行政迟延行为的行政诉讼案件样本归纳(样本时间区间为2012年-2019年)
    附录2 :与行政迟延行为的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归纳(包含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8)行政法漏洞的填补 ——行政执法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一、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内涵
        (一) 行政法漏洞及其填补
        (二) 行政法漏洞的填补与行政立法
        (三) 行政法漏洞的填补与行政裁量
    二、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必要性
        (一) 法律的抽象性与滞后性
        (二) 法律适用主体的责任
        (三) 公民权益保护的现实需要
    三、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正当性
        (一) 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权力基础
        (二) 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民主基础
        (三) 行政任务与行政法律规范的多样性
        (四) 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现实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法漏洞的种类与认定
    一、行政法漏洞的种类
        (一) 行政法漏洞的分类标准
        (二) 实体法律漏洞
        (三) 程序法律漏洞
    二、行政法漏洞的认定
        (一) 行政法漏洞的发现与认定
        (二) 实体法律漏洞的认定
        (三) 程序法律漏洞的认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权限与法源
    一、行政机关的权限
        (一)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
        (二) 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范围
        (三) 行政权的宪法地位
    二、行政机关的填补权限
        (一) 行政机关填补权限的设定标准
        (二) 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的填补权限
        (三) 无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的填补权限
    三、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法源
        (一) 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成文法源
        (二) 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不成文法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行政机关填补行政法漏洞的方式与方法
    一、个案填补
        (一) 实体法漏洞的个案填补方法
        (二) 行政机关适用实体法个案填补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 程序法律漏洞的个案填补方法
    二、一般填补
        (一) 制定行政规定
        (二) 订定技术性标准
        (三) 发布职权命令
    三、个案填补与一般填补的关系
        (一) 个案填补与一般填补的区别
        (二) 个案填补与一般填补的联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正当程序在司法审查中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本研究的问题意识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结构安排
        四、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有关正当程序的研究状况
        一、我国对正当程序的研究
        二、英、美的正当程序研究
第二章 作为最低限度程序要求的正当程序
    第一节 裁判背后的价值
        一、程序的独立性
        二、程序的正义性
        三、正义兼顾效率
    第二节 程序价值的选择
        一、程序价值选择的前提
        二、程序正义的最高标准
        三、程序正义的最低限度
    第三节 正当程序的证成和释明
        一、我国正当程序的证成
        二、正当程序的规则释明
第三章 作为滥用职权判断标准的正当程序
    第一节 实体裁量和程序裁量
        一、行政裁量的发展
        二、实体裁量的内涵
        三、程序裁量的提出
    第二节 滥用程序裁量权的判断标准
        一、 “没有法律依据”下的程序裁量
        二、应当以正当程序作为判断标准
    第三节 判断标准的矛盾和弥合
        一、正当程序与法定程序
        二、正当程序和实体合理性
        三、正当程序与比例原则
第四章 作为不确定法律概念解释标准的正当程序
    第一节 基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和裁量
        一、不确定法律概念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
        三、依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裁量
    第二节 正当程序作为判断解释的程序标准
        一、说明理由
        二、听取意见
    第三节 正当程序作为判断解释的实体标准
        一、剥夺甲授予乙
        二、公平行政原则
结语
案例索引
    一、最高法院指导案例
    二、最高法院公报案例
    三、最高法院参考案例
    四、人民法院案例选
    五、最高法院终审案例
    六、地方法院案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行政诉讼法》框架下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的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二、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基本立场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合法性审查权”与“法律选择适用权”的交错——我国现行规范审查构造中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权的确立与发展
        (一)“附带审查”:由法官的法律选择适用权衍生出的规范审查制度
        (二)“一并审查”制度的确立: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权的立法确认
        (三)一并审查的进一步发展:合法性审查权与法律选择适用权的分离
    二、规范审查实践中的难题
        (一)“不予适用”的范围问题
        (二)合法性判定面临的效力困境
        (三)审查方式上的难题:审查是否应围绕案件的基本争议展开
        (四)审查深度不足
        (五)合法性审查的界限问题:
    三、我国规范审查构造中的“权力交错”问题
        (一)现行理论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对实践难题的支撑不足
        (二)我国行政规范审查构造的中的权力交错问题
        (三)对于行政规范审查权力交错问题的解决思路
第二章 规范审查中“依据审查”与“合法性审查”间的区别
    一、行政规范的“依据审查”
        (一)行政规范与行政行为的界分:一般规范与个别规范
        (二)行政规范作为行政行为依据的两种情形
        (三)规范性文件审查中的两种依据关系
        (四)依据审查的任务:判定行政规范的法律依据地位
    二、行政规范的“合法性审查”
        (一)“合法性审查”的性质
        (二)由行政规范不确定的效力状态决定的合法性审查形式
        (三)合法性审查权在形式上的限制
        (四)作为依据审查前提的合法性审查
    三、两种审查间的本质区别:决疑式审查逻辑与演绎式审查逻辑
        (一)两种审查在审查逻辑上的差异
        (二)“依据审查”中决疑式审查逻辑对“个案情境”的依赖性
        (三)演绎逻辑下规范合法性审查的抽象性与局限性
    四、“依据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在审查形式上的区别
        (一)与行政诉讼案件核心争议间的附属关系
        (二)审查深度上向合理性问题的延伸程度
        (三)审查态度上的积极程度
    五、小结
第三章 符合现行规范审查构造的审查路径:两种审查的关系与排序问题
    一、权力的交错状态造成的审查顺序倒置
        (一)规范审查中合法性审查与依据审查的逻辑顺序
        (二)权力交错状态下两种审查的顺序“倒置”
        (三)现有审查理论在解决审查顺序问题上的局限性
        (四)决疑式审查的层次:审查顺序“倒置”中的决疑式逻辑
    二、审查方式:围绕基本争议展开审查依问题需要向抽象层面延伸
        (一)围绕个案争点展开的审查方式
        (二)抽象层面审查与具体层面审查的顺序问题
        (三)必须先行的抽象审查:脱离个案争点的合法性问题
    三、审查密度:以“可废止性”审查为任务依论证需要向“合法性”审查延伸
        (一)行政规范的可废止性
        (二)行政规范的合法性与可废止性的区别
        (三)可废止性审查无法满足论证需要而应向合法性问题延伸的情形
    四、小结:现行规范审查构造下符合逻辑的审查路径
第四章 现行法下规范审查中司法权的界限
    一、规范审查对象范围上的限制
        (一)审查对象的规范性
        (二)审查对象中行政行为的排除
        (三)审查对象中纯粹政策声明的排除
    二、司法权在审查形式上的限制
        (一)审查发起条件上的限制:与行政行为间的“关联性”
        (二)审查发起方式上的限制:法官能否主动发起规范审查的问题
        (三)审查结论上的限制
    三、司法权在审查内容上的限制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中的政策内容
        (二)规范与政策在适用过程中的区别
        (三)法律留给政策的空间
        (四)行政空间内司法审查的限度
    四、小结
第五章 审查的标准与论证方法:一种符合现行审查路径与限制的方法论建议
    一、抽象层面的形式审查中行政规范的不合法情形
        (一)“与上位法相抵触”作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最基础情形
        (二)形式上与上位法相抵触不合法的类型与识别方法
        (三)超越制定机关管辖权的情形
        (四)程序不合法的情形
    二、法院在个案中对行政规范的可废止性论证
        (一)后果论证
        (二)价值衡量
        (三)类比论证
    三、实质性审查中行政规范“不合法”的判定标准
        (一)实质性审查:证成行政规范脱离个案情境在抽象层面体现出的不合法性
        (二)相抵触情形实质性判断中的概念解释问题
        (三)“缺乏上位法依据”中的侵权要件与上位法的明确性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被撤销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行政诉讼上的合理性审查[J]. 余凌云. 比较法研究, 2022(01)
  • [2]论行政诉讼上的合理性审查[J]. 余凌云. 比较法研究, 2022(01)
  • [3]政府监管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的完善[D]. 张翠珊.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行政时效制度研究[D]. 康健. 吉林大学, 2020(03)
  • [5]刑行交叉问题之乱象考察与处理进路[D]. 张金钢.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行政复议决定体系的重构[D]. 崔梦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7]行政迟延行为研究[D]. 张璐. 广西大学, 2020(07)
  • [8]行政法漏洞的填补 ——行政执法的研究视角[D]. 侍海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正当程序在司法审查中的功能[D]. 许春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行政诉讼法》框架下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的构造[D]. 李稷民.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关于撤销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