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调查

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调查

一、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赵静思[1](2021)在《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调查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心内科临床医师诊断双心疾病提供经验,降低双心疾病的漏诊率。2.探讨双心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心内科临床医师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提供经验。【方法】1.第一部分:以2020年4月-2020年10月我院心内科190例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入院3天内,使用SAS、SDS量表开展心理问题调查。经测评后将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及非焦虑抑郁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SAS评分、SDS评分。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通过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统计分析我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纳入2020年4月-2020年12月经SAS、SDS筛查确定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规范药物及必要的介入治疗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健康教育强化、认知疗法、运动疗法、放松训练、药物干预联合的双心干预。干预前所有入组患者均完善SAQ测评;干预1月后、3月后,再次测评患者的SAS、SDS、SAQ评分。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通过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方差分析统计分析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在19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合并焦虑抑郁的有91例,其中焦虑发生率为32%,抑郁发生率为25.79%,焦虑合并抑郁为14.21%。2.焦虑抑郁组与非焦虑抑郁组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在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糖尿病、睡眠障碍、诊断、介入治疗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民族、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半胱氨酸血症、吸烟、体重指数、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3.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睡眠障碍、居民医保的付费方式呈正相关(P<0.05,Exp(B)>1)。第二部分:1.焦虑抑郁情况1)实验组焦虑33例,干预1月后缓解19例(57.58%),3月后缓解28例(84.84%);对照组焦虑36例,干预1月后缓解8例(22.22%),3月后缓解17例(47.22%)。实验组抑郁22例,干预1月后缓解13例(59.09%),3月后缓解19例(86.67%);对照组抑郁27例,干预1月后缓解5例(18.51%),3月缓解10例(37.04%)。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均有缓解,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2)SAS评分两组患者组内SAS评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月、3月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3)SDS评分两组患者组内SDS评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干预后两组患者SAQ评分1)组内PL得分比较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L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内AS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S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组内干预1月后、干预3月后AF得分较干预前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干预3月后AF得分较干预前、干预1月后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月后、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F明显高于对照组。4)TS得分实验组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月后、3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明显高于对照组。5)2组患者组内DP得分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月、3月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DP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第一部分:1.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易发生焦虑抑郁,临床医生应关注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2.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及职业状态、糖尿病病史、行支架置入治疗相关。3.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睡眠障碍、居民医保付费方式是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存在上述情况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第二部分:1.规范的冠心病治疗和双心干预均可以缓解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联合了健康教育强化、认知疗法、运动疗法、放松训练、药物干预的双心干预疗效更显着。2.规范的冠心病治疗和双心干预均提高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双心干预疗效更显着。

张铭[2](2021)在《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险政策及患者费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梳理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政策,分析门诊慢病患者费用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预测门诊慢病患者费用变化趋势,为完善相关政策和控制患者费用提供建议及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设计,通过查阅国内外慢性病门诊医疗保险及费用相关文献,归纳总结门诊慢病医保政策研究现状和突出问题;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法,了解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医保政策运行情况。从张掖市医保局医疗保险结算系统收集城镇职工2016-2019年门诊慢病患者结算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费用构成,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3.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患者情况及相关费用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患者医疗费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应用STATA 12.0软件,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前后门诊慢病患者费用水平及趋势的变化;运用MATLAB 12.0软件,采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张掖市2020-2024年门诊慢病患者费用及变化趋势。结果:(1)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政策梳理结果显示,该市门诊慢病政策执行过程中,纳入的病种数由2010年的10种增加到2018年的42种,且逐步加入了监督检查内容,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经办机构及患者行为,完善了政策内容。(2)2016-2019年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参保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男性远高于女性;患者总费用支出从2016年733.18万元增加到2019年1591.70万元,但次均总费用支出呈下降趋势;次均统筹支付费用由2016年430.51元下降到2019年240.31元,但统筹支付比均大于70%;次均个人支付费用呈降低趋势,但个人支付比持续上涨;次均药品支出费用逐年降低,次均诊疗项目支出费用在2017年增长到最高值(66.49元),随后两年开始下降。(3)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病人数顺位前五的疾病为糖尿病及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术后、恶性肿瘤放化疗、原发性高血压(Ⅱ级及以上)和慢性心力衰竭,这些疾病患者2016-2019年次均总支出费用、次均药品支出费用、次均统筹支付费用和个人支付费用在不断降低;统筹支付费用占比在逐年降低,个人支付费用占比逐年升高。(4)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支出费用、统筹支付费用、个人支付费用和药品支出费用随患者年龄增大均不断升高(均P<0.05);市本级统筹区总支出费用、药品费用和诊疗项目支出费用均高于区县级(均P<0.05);三级医院总支出费用和诊疗项目支出费用高于二级医院(均P<0.05)。(5)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实施后门诊慢病患者次均总支出费用、统筹支付费用、个人支付费用、药品支出费用和诊疗项目支出费用均降低,变化呈下降趋势,且实施后月均费用波动幅度均变缓。(6)经灰色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支出未来5年继续呈上升趋势。结论:(1)张掖市门诊慢病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纳入病种数量达全国较高水平,但存在病种范围不合理,应在确定病种时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和公平性,纳入真正存在经济风险的疾病。(2)张掖市2016-2019年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次均统筹支付费用在逐年降低,但统筹支付比较高,费用较高的恶性肿瘤放化疗和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术后与费用较低的糖尿病及并发症、慢性心力衰竭和原发性高血压(Ⅱ级及以上)等统筹支付比差距不明显,没有体现出统筹基金对高费用门诊慢病患者更高的保障力度,建议调整统筹支付比,优先保障经济风险较重疾病。(3)张掖市2016-2019年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个人支付比在不断上升,个人账户使用未有效减轻患者个人负担,建议国家逐步取消个人账户,进一步提高门诊医保制度公平性。(4)张掖市2016-2019年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在三级医院就诊的总支出费用高于二级医院,患者选择高级别医院就诊不仅不利于医疗资源合理利用,也给自身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建议积极引导门诊慢病患者自觉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开展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5)张掖市2018年实施的门诊慢病新政策对患者费用影响较显着,次均总支出费用、统筹支付费用、个人支付费用、药品费用和诊疗项目支出费用均瞬时下降,变化趋势由实施前上升变为下降,且月均费用幅度波动变缓,达到了政策修订目的。(6)未来5年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总费用支出呈上升趋势,为了控制费用过快增长,保障门诊慢病政策高效运行,需加大对重点慢性病人群预防投入,加强与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基层卫生服务衔接,全面开展“按人头”付费方式改革,积极创建“按人头”付费条件。

孙孟姊[3](2020)在《基于复杂网络中社区发现方法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患病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慢性病的共患情况普遍存在。以往大量研究仅仅关注个别慢性病或两三种慢性病的组合,而不是着眼于人群中存在的慢性病共患病的复杂网络。慢性病间联系紧密,互相影响,只关注对个别慢性病的预防不利于在人群中对慢性病及其共患病的远期预防效果。本研究中,我们将基于复杂网络模型对慢性病及其共患病情况进行可视化描述,分析并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慢性病共患病模式,从而为有针对性、有效性地对慢性病及其共患病的精准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19992014年成年受试者,共计43793人;通过基础测量、实验室检查及病史问卷获得48种慢性病。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Rao Scott-c2检验差异;将周期视为连续变量对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共患病率进行趋势性检验;在计算慢性病患病率时,数据经NHANES下的复杂抽样加权处理。双侧p<0.05定义为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软件实现网络构建及社区发现。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结构的可视化和参数的呈现。为了样本量增大、减少误差偏倚,使结果更稳定,将8个短周期合并为4个长周期进行分析。在本研究中,网络的“节点”代表慢性病,“边”表示慢性病的共患。当研究对象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时,每个共患病对的计数将增加1。随后采用多层次聚类的方法对共患病网络进行社区划分。结果:1.在所有研究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肥胖次之,慢性病的患病率呈现随周期上升的趋势(p<0.05)。糖尿病、肾结石、痛风、心肌梗塞、冠心病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肥胖、关节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甲状腺问题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来说,中老年人的患病率普遍高于青年人群。青年人群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为肥胖,中老年人群患病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对于不同种族来说,其他西班牙裔的肝脏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其他四个种族(p<0.05);非西班牙裔白人的高脂血症、关节炎、甲状腺问题、肾结石、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症/脆性骨、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患病率在5个种族中最高(p<0.05);非西班牙裔黑人的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哮喘、痛风、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脏虚弱/衰竭的患病高于其他4个种族(p<0.05)。3.不同慢性病存在共患病的比例不同,对于所有研究对象来说,心肌梗塞存在共患病的比例最高。女性慢性病患者比男性慢性病患者更易存在共患病,老年的慢性病患者存在共患病的比例高于青年和中年慢性病患者,非西班牙裔白人和非西班牙裔黑人的慢性病患者存在共患病的比例高于其他3个种族的慢性病患者。4.大部分共患病对的共患病率均随周期上升(p<0.05)。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共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除此之外,纳入前15位的其他共患病对的共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例如,高血压&肥胖在女性中的共患病率为15.27%,在男性中为13.48%;高脂血症&关节炎在女性中的共患病率为12.00%,在男性中为8.71%。5.不同特征人群的网络结构和社区结构均不同。女性的网络密度更高,共患病情况更复杂。女性受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脆性骨的共患病的影响更大。青年人群的共患病网络相对最为简单,老年人群最复杂稠密。在老年人中,慢性病种类增多,慢性病间的联系增大。骨质疏松症/脆性骨和心脏病与其他慢性病共患的情况在老年人群中明显增多。非西班牙裔白人的共患病网络涉及的慢性病种类更多,非西班牙裔黑人的共患病率相对于其他4个种族的共患病率更高。每个社区包含的慢性病个数最少为4个,最多为22个。结论:1.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关节炎和哮喘的患病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种族间的共患病模式不同;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象的单个慢性病的患病率以及共患病率大部分呈随周期升高的趋势;2.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更容易出现共患病情况,且共患病网络也更为复杂;女性更倾向出现骨质疏松症/脆性骨&甲状腺问题共患的问题,男性更倾向出现冠心病&前列腺癌共患的问题;3.相对于青年和中年人群来说,老年人的共患病模式更复杂;中老年人群更倾向出现骨质疏松症/脆性骨&脑卒中共患的问题;4.非西班牙裔白人的共患病情况较其他几个种族复杂,非西班牙裔黑人的心脏疾病所在社区的其他慢性病较多。

申倩倩[4](2020)在《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护理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社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现状,分析自我管理、服药依从性、焦虑水平、体力活动、性知识认知、性教育需求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探究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护理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运用效果,为社区护理人员对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间衡阳市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细化版)、冠心病患者性知识认知现状及性教育需求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对373名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社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2.从横断面调查中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先随机抽取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次从这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各随机抽取41名冠心病患者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因两组患者均有失访,最终对照组(40名)患者给予社区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37名)于2019年8月至11月间给予为期3个月的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护理+社区常规健康教育。对比干预组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得分、服药依从性得分、焦虑得分、体力活动能耗、性知识认知得分、性教育需求得分、患者满意度得分、临床健康状况指标。3.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检验、x2检验等。结果1.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总均分为(57.00±14.23),得分范围为(21.00~98.00)分,文化程度、患病年限和合并其他慢性病数、心功能分级、居住方式为其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方程总变异的20.6%。2.社区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均分为(5.41±1.82),得分范围为(0.05~8.00)分,患病年限、住院次数、个人月收入、文化程度为其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方程总变异的18.8%。3.社区冠心病患者焦虑自评总均分为(53.61±9.26),得分范围为(33.75~78.75)分,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方式、合并其他慢性病数、心功能分级、居住方式为其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方程总变异的24.5%。4.社区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总能耗为(2422.34±2203.50)METmin/d,年龄、职业、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BMI值(kg/m2)为其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方程总变异的20.3%。5.调查373名社区冠心病患者中,55.5%的患者认为要了解性生活方面的知识,66.8%的患者认为要让配偶接受冠心病患者性知识方面的教育。72.1%的患者不愿意向医护人员咨询性生活相关知识,其中31.4%的患者认为是隐私问题,难以开口。84.5%的患者反映没有医护人员对他们做过冠心病性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51.5%的患者希望通过健康教育手册获得性生活方面的知识。6.社区冠心病患者性知识认知总均分为(8.66±3.18),得分范围为(5.00~25.00)分,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患病年限为其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方程总变异的19.0%;性教育需求总均分为(22.20±9.68),得分范围为(10.00~50.00)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合并其他慢性病数、心功能分级、居住方式为其主要影响因素,解释了方程总变异的23.9%。7.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与服药依从性存在正相关(r=0.142,P<0.01);服药依从性与焦虑存在负相关(r=-0.193,P<0.01),与体力活动总能耗存在负相关(r=-0.166,P<0.01),与性教育需求存在负相关(r=-0.117,P<0.05);焦虑与体力活动总能耗存在负相关(r=-0.187,P<0.01),与性教育需求存在负相关(r=-0.343,P<0.01);体力活动总能耗与轻微体力活动能耗存在正相关(r=0.936,P<0.01),与低度体力活动能耗存在正相关(r=0.925,P<0.01),与中度体力活动能耗存在正相关(r=0.965,P<0.01),与性教育需求存在正相关(r=0.190,P<0.01);性知识认知与性教育需求存在正相关(r=0.140,P<0.01)。8.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情绪认知管理、急救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一般生活管理、治疗依从性总均分分别为(75.97±7.03)、(17.70±1.43)、(9.35±1.81)、(11.46±2.57)、(8.64±2.16)、(10.45±3.35)、(10.81±2.48)、(7.54±1.52)明显高于干预前(54.83±8.93)、(15.81±2.08)、(5.43±1.65)、(7.32±3.36)、(5.91±3.09)、(6.94±3.85)、(8.97±4.29)、(4.43±0.98)(P<0.05)。9.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均分为(6.67±1.08)明显高于干预前(5.13±2.32)(P<0.05);焦虑自评总均分为(51.25±4.65)明显低于干预前(59.05±9.01)(P<0.05)。10.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患者体力活动总能耗、轻微体力活动能耗、低度体力活动能耗、中度体力活动能耗分别为(3152.10±3076.61)、(1728.50±1048.86)、(844.01±676.20)、(835.16±669.95)MET-min/d明显高于干预前(2057.49±1730.72)、(1202.65±701.84)、(474.60±524.18)、(481.07±539.75)MET-min/d(P<0.05);而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52.74±107.28)MET-min/d与干预前干预组(27.62±117.67)MET-min/d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1.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性知识认知总均分为(13.56±2.73)明显高于干预前(10.91±1.68)(P<0.05);性教育需求总均分为(29.02±5.03)明显高于干预前(17.56±5.91)(P<0.05);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总均分为(52.18±5.51)明显高于干预前(33.67±8.27)(P<0.05)。12.干预3个月末干预组收缩压(128.45±15.65)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138.64±18.14)mm Hg(P<0.05);BMI值(21.92±2.30)kg/m2明显低于干预前(22.99±1.76)kg/m2(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1±0.40)mmol/L明显低于干预前(2.91±0.60)mmol/L(P<0.05)。结论1.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处于偏低水平,服药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焦虑处于轻度水平,体力活动能耗以轻微体力活动能耗为主,性知识认知与性教育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2.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护理可提高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服药依从性水平、体力活动能耗、性知识认知与性教育需求水平、患者满意度水平并可降低焦虑水平、收缩压(mm Hg)、BMI值(kg/m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为社区护理人员对社区冠心病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徐诗雨[5](2020)在《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现状、影响因素及个性化干预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活动,探究其影响因素;(2)了解患者家庭成员参与上述血压管理活动的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3)了解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4)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设计所需的关键要素及核心机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并运用自主设计开发的结构化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选择部分患者和家属进行深入定性访谈。采用Epi Data3.1双录入模式对问卷调查部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访谈数据使用Data Focus软件进行词云分析,采用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进行节点编码和相关分析;数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人口学特征的描述;(2)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活动现状的描述;(3)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活动的现状描述;(4)高血压自我管理活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活动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6)归纳家庭成员的参与情况以及常见做法;(7)总结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果(1)本研究定量分析部分,共入户调查了261名患者,剔除无效问卷后,共纳入248名高血压患者,问卷有效率为95.0%,其中男性117(47.2%)人,女性131(52.8%)人,平均年龄为(65.50±10.69)岁。调查对象的平均收缩压为(154.98±20.07)mm Hg,舒张压(90.45±12.55)mm Hg,血压的治疗控制率为22.2%,服药率为88.3%;(2)本研究定性分析部分,共完成40名患者的定性访谈和16名家属的定性访谈,参与定性访谈的患者中,男性16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64.60±6.13)岁。参与定性访谈的家属中,男性8人,女性8人,平均年龄(58.00±18.13)岁;(3)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是“少吃脂肪”和“多运动”,频率分别为65.7%、50.8%;(4)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是“家人设法帮助做到多吃蔬菜”和“家人设法帮助监督测量血压和定期体检”,频率分别为66.1%、61.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自我血压管理的主要因素为性别[OR=0.44,95%CI(0.24,0.80)]、是否有耳鸣[OR=0.41,95%CI(0.22,0.73)]、是否有冠心病[OR=0.46,95%CI(0.22,0.51)]、是否有心肌梗塞[OR=0.21,95%CI(0.04,0.70)]、家人是否知道您有高血压[OR=0.07,95%CI(0.01,0.64)]、家庭成员参与程度[较差:OR=0.17,95%CI(0.08,0.32);一般:OR=0.29,95%CI(0.15,0.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的主要因素为患者是否心绞痛[OR=0.34,95%CI(-2.16,-0.02)]、患者最近一年是否有在外生活的经历[OR=1.54,95%CI(1.23,1.89)]。(7)家庭成员参与的主要参与者为患者配偶,大部分患者家属表示对家人的血压很担心,有家属认为孩子比老伴更加担心。家庭参与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1)普遍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缺乏;2)患者距离家属较远;3)部分家属与患者之间不能建立和谐有效的沟通;4)部分患者及家属认为“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是没有用的;(8)以控盐、多吃蔬菜、多吃水果、多吃粗粮/杂粮、控制主食/脂肪、多做体力活动、控制吸烟、控制喝酒、监督测血压和定期体检、正确使用降压药、控制失眠、调节情绪、增加高血压防治知识这13个目标行为为框架,开发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活动干预内容素材库。结论(1)安徽省界首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控制效果不理想;(2)患者自我血压管理行为整体一般,与性别、是否时常出现耳鸣、是否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家人是否知道您有高血压以及家庭成员参与程度有关;(3)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行为整体较差,与是患者否有心绞痛、过去一年是否有在外生活经历有关;(4)家庭成员的主要参与者为患者配偶,家庭参与过程中也遇到了距离、知识知晓、参与态度、沟通、等方面的问题;(5)基于前期研究结果,设计了高血压患者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的干预内容素材库及个性化干预机制,以提高家庭成员的参与程度与参与效果。

刘江生[6](2008)在《我国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08版)》文中认为目的:报告中国现代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和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主要发表在1998年~2008年8月《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的有代表性的298篇论文。结果:1991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Cardiovascular Committee of Chinese Association Medicine,CCCARM)成立。该会1992年创办了《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8年公开出版,定名为《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先后制定了《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一~四版,《心脏分级运动试验结果判定标准》,《冠心病人康复危险分层法》,《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康复程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出版了《康复心脏病学》等专着。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康复医疗的单位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前的3所医院发展至20个省、市的许多医院(无并发症者多为二周程序),成功进行了合并心力衰竭等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医疗。近年心脏康复对防治冠脉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做出了宝贵贡献,研究证明运动,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可减少再狭窄;心衰康复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冠心病等的危险因素及衡量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研究方面也有丰硕的成果。我会我刊编委会制定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今年获得了认证,统计分析证明该问卷与广泛使用的健康调查简表在所有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均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进一步广泛协作,测定其大样本常模打下基础。《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位于同类刊物前列;国际订户分布在16个国家和地区。结论:中国康复心脏病学发展甚快,但仍需继续努力。

王新[7](2008)在《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性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性生活状况,分析其性生活质量受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干预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曾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择期或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14例(入选标准:男性;年龄30~55岁;已婚;排除前列腺疾病者和其它器官的器质性病变)于2006年9月—2007年7月对入选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具体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烟酒史,家族史,患者术后的一般生活状况(锻炼,有否重返工作岗位,术后症状改善及自我总体感觉)和性生活状况(患病前半年和术后6个月时的性欲强度,性生活次数,术后恢复性生活的时间,勃起功能障碍的情况,对性生活的焦虑程度等)对患者进行电话访谈。同时,为了减少调查对象的心理防卫,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我们未设置过于敏感的诸如性交持续时间或性交体位等具体的性行为指标,另一方面,我们请一位心血管内科的男性医师协助进行所有的电话调查,在使患者乐意配合调查的同时也消除了不同调查人员之间的存在的偏倚。为了消除被访者的顾虑,我们还在询问有关性问题前,先重申一下性的重要性和自然性,并保证对调查结果严守秘密,不作科学研究以外的其他用途,将有关性生活状况的内容排放于一般生活状况问题之后,以使被访者不至于感到唐突及尴尬,减少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心理障碍。涉及患者主观感受的问题时,我们指导患者用标尺法选择答案。如询问患者自觉患病后性生活受影响程度时,我们请患者想象面前有一条直线,平均分成5份,每个点分别对应“一点也不”、“有一点”、“有些”、“相当”、“非常”5个等级,然后请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将得到的数据经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率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性生活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采用自制问卷对114例患者进行电话访谈,其中27例因号码变更失访或患者拒绝回答性生活方面的问题,占23.7%,3例死亡,占2.6%,实际得到的有效问卷为84份,占73.7%。年龄30-35岁4例,占4.8%,36-40岁8例,占9.5%,41-45岁15例,占17.8%,46-50岁22例,占26.2%,51-55岁35例,占41.7%,平均年龄41.3±6.1岁。入院原因:急性心肌梗死66例,占78.6%,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占21.4%。穿刺途径:经右桡动脉59例,占70.2%,经右股动脉22例,占26.1%,经右桡动脉+右股动脉3例,占3.6%。行PTCA+支架植入术1次以上者9例,占11.1%,1次者75例,占88.9%。在回答“性生活对您来说是否重要”时,本次调查结果与国内研究正常人群的性生活现状相比,选择“较重要”、“既非重要也非不重要”、“不太重要”和“不重要”情况基本一致,但选择“很重要”的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次调查中,84.5%的患者对术后如何安全过性生活的知识不甚了解,并有85.7%的患者表示想了解或十分想了解此方面的知识,但是求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性生活方面知识的人为0。患者患病前后的性生活频率、性欲变化、与性伴侣性关系的满意度、对于性生活的焦虑程度、承认患病前后出现ED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半年时的情况明显差于患病前半年的情况,48.9%的患者表示患病后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7.9%的患者到调查之日(至少术后7个月)止尚未复性生活。本次调查中有32例(占38.1%)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了性生活,其中术后发生再梗的患者6例,术后1个月后恢复或未恢复性生活的有52例,其中发生再梗的患者3例。术后1个月内恢复和1个月后恢复性生活者发生再梗死的比例2者相比尚不能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2.264,P>0.05)。以患者的性生活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职业,月收入,重返工作岗位,吸烟史,饮酒史,锻炼,轻、中、重体力活动,患病前后性欲,性生活频率,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fion,ED),与性伴侣性关系的满意度,对性生活产生焦虑感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术后对性生活产生焦虑感,患病前半年、术后的性欲强度,患病前半年、术后性生活的频率,出现ED以及轻体力活动情况。患者术后对恢复性生活产生的焦虑感、生理功能的变化、性欲下降影响了其总体的性生活质量;体力的恢复有助于患者术后性生活的恢复;患者患病前的性生活状况也决定着其术后康复期的性生活状况。结论心脏康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性生活恢复是生活质量改善的一个重要体现,特别是在中青年人群中更为突出。作为医护人员应重视CAD患者的性生活状况,把性教育列为疾病健康教育范围内,给予患者及其配偶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本次调查了解到患者术后对性生活产生焦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担心进行性生活会使疾病复发甚至猝死,因此可将冠心病人安全恢复性生活的知识印发成册,交给患者及其配偶了解。如手册上告知患者及其配偶性活动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绝对危险性很小,在男性中的比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二,再发梗死与性活动关系并不密切等,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告知安全恢复性生活的时间,建议恢复前作运动试验做出评价,以及性生活的频率,体位,和注意事项(如应避免在餐后,饮酒后,不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性活动以及紧张后性交或婚外性关系等)。生理和心理是影响性欲的两大主要原因。护士应让患者及其配偶了解冠心病人安全恢复性生活的知识,缓解其因害怕恢复性生活导致疾病复发所产生的焦虑感:告知患者有适合心脏病人服用的治疗ED的药物,建议出现ED的患者到专科门诊就诊咨询;明确告知患者应用的药物对性功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应告知患者,一旦病情好转,停药后各种症状很快就会消失;教育患者戒烟限酒;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工作、家庭等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必要时建议其进行正规的心理治疗,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助于其性欲的恢复。本次调查表明术后轻体力活动不受限的患者其性生活总体质量评分是较高的,因此对患者进行家庭运动指导,合理、适度的运动不但可以改善心功能、增强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对患者的性生活也是有益处的。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医师、护士、病人都不愿意讨论性活动的问题,尤其是病人羞于启齿。大多数患者没有获得有关性活动的劝告,或只得到含糊的、非专业的劝告。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之所以没能主动的对心肌梗死患者谈及恢复性生活的问题,还在于缺乏既能从生理角度又切合实际的专门介绍这方面问题的有关资料,而且医务人员也不熟悉如何常规的指导患者的性生活。当然,缺乏在性咨询技术方面的专门训练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心血管科医务人员有关心脏病人性生活知识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减少患者的心理防卫,可尽量采取与患者同性别的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同时由于CAD患者的配偶害怕病人疾病复发,对患者进行过分的保护,助长患者的依赖心理和无用感,配偶对性知识的无知常有意或无意的避免性接触,阻碍了其正常的性兴趣而降低了患者的兴奋程度,因此应尽可能早的让患者的配偶参与到性生活的咨询中来。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时除了了解患者一般的术后恢复、用药、日常生活、工作情况外也应关注患者的性生活恢复情况,可采用电话随访,即经济方便又省时、省力、实用,病人易于接受,又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并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也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提高满意度。尽管早在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性健康是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宗教和传统道德等的制约,相关研究在我国进展缓慢,直到近年情况才有所改观。目前国内对于心脏病人性活动问题的原始研究极少,有关心血管病人康复期的性生活的指导的文献几乎都是综述类文献,基本上都是基于国外的研究数据和结论。性生活质量是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医护人员应重视心脏病患者的性生活状况,重视此方面的基础研究,了解我国心脏病患者性生活的实际状况。本研究为我国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性活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原始数据,并根据研究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本研究的局限在于调查对象只涉及年龄≤55岁的男性已婚患者。性是人的本能,是一种自然而健康的需求,即使是老年人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对性有兴趣。因此心脏病人性活动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各个年龄段的成年人,女性患者的性生活状况也应受到相当的重视。

刘江生[8](2006)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文中研究指明此文系作者为陈在嘉,高润霖主编的《冠心病》(2002年出版)的"第五十一章心脏康复",卓大宏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的"第七十八章冠心病患者康复"的2006年修改稿。

刘江生,陈晓春,杨菊贤[9](2006)在《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第四版试行稿)》文中指出急性心肌梗塞(AMI)传统疗法的卧床休息时间、住院时间过长。目前我国多数医院AMI的严格卧床休息时间仍为1~2周。Wenger于本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系统的康复程序,主张早活动、早下床、早出院。随后接受AMI康复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由4周逐步缩短至2周,甚至有的无合并症患者已缩短至7天,而合并症并无增加;脑力劳动者于AMI发病后7周可恢复工作。患者早期回归家庭、社会,减轻了家庭、社会的负担,无疑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潘淑慧[10](2006)在《冠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及信息需求调查》文中指出研究背景 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是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冠脉介入术是近年发展迅速的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已成为解除由于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管腔堵塞的直接和起效快速的方法。近年来,我国接受冠脉介入术的患者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冠脉介入患者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应激,产生以焦虑为主的情绪障碍。焦虑等情绪障碍对患者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因此,冠脉介入患者焦虑状态必须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疾病不确定感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能力。根据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报道,认为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调查冠脉介入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等并分析其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将为护理人员减轻冠脉介入患者的焦虑水平提供新的启示,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与信息的缺乏有关。有效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信息支持则能降低不确定感。为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护理人员需要研究患者健康教育信息需求的知识内容,以便能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有助于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本研究所应用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由Mishel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台湾许淑莲教授把它翻译成中文,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是尚未发现中文版量表应用于大陆的信效度报道。由于台湾与大陆在

二、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单中心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 单中心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住院患者双心干预研究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双心医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2)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险政策及患者费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慢性病及其流行情况
    1.2 慢性病医疗费用负担情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张掖市基本情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数据处理
    2.3 费用调整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分析
    2.6 研究指标及相关定义
第三章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医保政策梳理
    3.1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政策历史沿革
    3.2 现行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医保政策
第四章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研究
    4.1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人口学特征情况
    4.2 2016-2019 年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变化情况
    4.3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影响因素研究
    4.4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间断时间序列研究
    4.5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预测研究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医保制度现状分析
    5.2 2016-2019 年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分析
    5.3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5.4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患者费用预测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病监督检查细则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复杂网络中社区发现方法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患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慢性病及其共患病的研究现状
    1.3 网络模型
    1.4 社区发现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对象
        2.2.1 基本信息
        2.2.2 研究变量
    2.3 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
    2.4 研究变量的确定
    2.5 分析方法
    2.6 质量控制
        2.6.1 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2.6.2 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研究对象的单个慢性病患病情况
        3.2.1 全部研究对象的单个慢性病患病情况
        3.2.2 不同性别的单个慢性病患病情况
        3.2.3 不同年龄段的单个慢性病患病情况
        3.2.4 不同种族的单个慢性病患病情况
    3.3 研究对象中不同慢性病患者存在共患病的比例
        3.3.1 全部研究对象及不同性别的慢性病患者存在共患病的比例
        3.3.2 不同年龄段的慢性病患者存在共患病的比例
        3.3.3 不同种族的慢性病患者存在共患病的比例
    3.4 研究对象的慢性病共患病率及共患病网络
        3.4.1 全部研究对象的慢性病共患病率及共患病网络
        3.4.2 不同性别的慢性病共患病率及共患病网络
        3.4.3 不同年龄段的慢性病共患病率及共患病网络
        3.4.4 不同种族的慢性病共患病率及共患病网络
    3.5 慢性病共患病网络的社区发现
        3.5.1 全部研究对象的慢性病共患病网络的社区发现
        3.5.2 不同性别的慢性病共患病网络的社区发现
        3.5.3 不同年龄段的慢性病共患病网络的社区发现
        3.5.4 不同种族的慢性病共患病网络的社区发现
        3.5.5 不同特征人群的慢性病共患病网络参数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单个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4.2 慢性病的共患病情况
    4.3 慢性病共患病网络的社区划分
    4.4 研究的局限性
    4.5 研究的临床意义及公共卫生意义
    4.6 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4)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护理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基础及架构
    1.3 操作性定义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2章 社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现状调查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调查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护理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3.1 干预对象
    3.2 干预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本课题受以下科研课题资助
南华大学医学伦理审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现状、影响因素及个性化干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收集
        2.1.1 入户调查
        2.1.2 定性访谈
    2.2 数据处理分析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变量处理
        2.2.3 质量控制
        2.2.4 统计分析
    2.3 研究对象保护
3 结果
    3.1 定性访谈
        3.1.1 患者定性访谈分析
        3.1.2 家属定性访谈分析
    3.2 入户调查
        3.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3.2.2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3.2.3 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行为
        3.2.4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因素分析
        3.2.5 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行为因素分析
    3.3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设计
        3.3.1 干预机制的设计
        3.3.2 干预内容素材库的设计
4 讨论
    4.1 安徽省某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控制情况不理想
    4.2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
    4.3 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
    4.4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设计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家庭成员参与高血压管理调查问卷
综述 国内外高血压管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我国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08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心肌梗塞康复医疗及有关问题
2 冠心病的康复医疗
3 高血压病的康复医疗
4 心脏介入疗法、手术的康复医疗
5 肺心病
6 心律失常的康复
7 心力衰竭的康复医疗
8 心脏分级运动试验、实验室检测及冠心病人危险分层
    8.1 心脏分级运动试验
    8.2 实验室检测
    8.3 冠心病人康复危险分层法
9 糖尿病
10 心理行为因素和教育
11 吸 烟
12 生活质量
13 其 他
14 出版物
15 学术交流

(7)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性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设计问卷并进行预调查
    1.设计问卷
    2.进行预调查
    3.修改后问卷预调查
    4.问卷信效度检验
第二章 调查方法及结果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结果分析
    1.讨论
    2.对策
第四章 冠心病患者性行为的指导
    1.性康复的生理学基础
    2.勃起功能障碍
    3.指导和咨询
第五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一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性生活调查问卷1
附录二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性生活调查问卷2
附录三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性生活调查问卷3
附录四 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分层标准
论文发表及课题基金申请情况
致谢
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8)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二、发展简史
        (一)欧美的心脏康复医学史[4]
        (二)我国的心脏康复医学史[4]
第二节运动疗法
    一、运动生理
        (一)心血管系统
        (二)呼吸系统
        (三)肌肉系统
    二、运动试验
        (一)心脏负荷运动试验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
        (二)运动试验在心血管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三)气体代谢运动试验
    三、运动处方[4]
        (一)热身期
        (二)锻炼期
        (三)恢复期
第三节饮食调节
    一、饮食对血脂、冠心病的影响
        (一)动物试验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三)脂肪酸及其有关的研究
    二、饮食调节(干预)的效果
    三、饮食调节原则
        (一)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二)保健饮食营养素推荐标准
    第四节心理康复[4]
        一、心理行为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一)A型行为与冠心病
        (二)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
        (三)心理因素与康复
        二、心理调整
    第五节戒烟
        一、吸烟的流行病学研[21]
        二、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致病的机理
        (一)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
        (二)吸烟增加冠心病危险的可能机理
        三、吸烟的评估
        (一)病人吸烟上瘾的水平
        (二)戒烟史
        (三)家人对戒烟的支持
        (四)心理社会状况
        (五)饮酒史
        四、戒烟的实施
        (一)教育、咨询
        (二)充分利用医院的环境动员戒烟
        (三)帮助制定戒烟方法
        (四)增加和戒烟者的接触
        (五)尼古丁替代治疗
        (六)运动
        (七)防止复发措施
第六节冠心病康复疗法的实施
    一、调脂治疗
        (一)血脂评价
        (二)开始饮食、药物治疗的血脂及其治疗目标水平
        (三)调脂治疗步骤
    二、高血压的干预
        (一)高血压的评价
        (二)高血压干预的实施
    二、运动疗法[24]
        (一)运动疗法的效果
        (二)运动疗法的安全性、监护和合并症的预防
        (三)适应证
        (四)绝对禁忌证
    (五)运动处方
    四、减肥
        (一)流行病学调查[26]
        (二)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
        (三)减肥前的评估
        (四)减肥的实施
    五、综合康复疗法[4]
    六、恢复工作
        (一)影响恢复工作的因素
        (二)复工时间
        (三)复工率
第七节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
    一、康复疗法的意义和作用机制
        (一)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疗法的作用
        (二)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疗法的作用机制
    二、急性心肌梗塞后病人预后危险分级[29]
        1.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性分层表
        2.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性分层表的补充说明
    三、心脏康复程序和临床流程
        (一)心脏康复程序
        (二)临床流程
        (三)急性心血管事件恢复期的划分
        (四)康复程序分类
        (五)心脏康复工作人员
        (六)心脏康复设施和设备
    四、住院和过渡性设施中的心脏康复
        (一)住院康复
        (二)过渡性康复程序
    五、门诊康复程序
        (一)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评价
        (二)教育、咨询
        (三)运动
第八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康复
    一、概况
        (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医疗的作用
        (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证
        (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死亡率和合并症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康复医疗
        (一)住院心脏康复
        (二)过渡性心脏康复及门诊心脏康复
第九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康复
    一、概况
        (一)定义
        (二)简史
        (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四)合并症及冠状动脉再狭窄
    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康复疗法
第十节心血管病人性功能障碍的康复[48,49]
    一、性功能障碍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
    二、心血管病人性活动的机体反应
    三、心血管病患者性活动危险性分层
    四、心血管病人恢复性活动的指征
    五、降低性生活危险性的治疗
        (一)咨询
        (二)运动疗法的效果
        (三)药物
六、恢复性功能
    (一)矫正危险因素
    (二)心理及药物治疗(一线治疗)

(9)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第四版试行稿)(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AMI康复的意义和机制[4]
    一、AMI康复的意义
    二、AMI康复的主要机制
        (一)防止身体不活动的衰弱效应
        (二)改善功能贮量,提高生活质量
        (三)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四)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增强心功能
        (五)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六)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复发
第二章运动试验
    一、AMI病人运动试验的作用
    二、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一)运动试验绝对禁忌证
        (二)运动试验相对禁忌证(取决于受益与危险的衡量)
        1.病情重,有危险[5,6]
        2.易引起与缺血型ST下移相似改变,难鉴别者
    三、AMI患者出院前运动试验等检查的选择
    四、气体代谢指标
        (一)最大耗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
        (二)VO2对运动强度的表达
        (三)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
    五、自感劳累分级法(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
    六、运动试验终点[5,6]
    七、心脏分级运动试验结果判定标准[7]
    八、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分层法(试行稿)[8]
第三章康复程序
    一、概况
    二、AMI康复分期
        (一)第一期(住院期inpatient period)
        (二)第二期(院外恢复初期immediate outpatient period[2]或院外恢复早期early outpatient phase[8])
        (三)第三期(院外恢复中期intermediat outpatient period[2]或院外恢复后期late outpatient phase[8])
        (四)第四期(维持期maintenance outpatient period)
    三、AMI康复工作人员
    四、设施和设备
        (一)监护设备
        (二)急救设备、药品
        (三)训练器材、场地
        (四)教育器材
        (五)通讯设备
第四章住院期的康复
    一、康复程序
    二、合并心衰者的康复
        (一)作用机制
        (二)注意事项
第五章院外恢复初期(第二期)的康复
    一、运动禁忌证
    二、运动程序
        (一)运动类型
        (二)运动强度
        (三)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
        (四)热身和恢复期运动
        (五)运动进展的速度
    三、运动监护
        (一)持续心电图监测的指征
        (二)临床监护内容
    四、日常生活
第六章院外恢复中期(第三期)的康复
    一、运动类型
    二、动态运动
        (一)运动强度
        (二)运动时间
        (三)运动频率
    三、阻力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
        (一)禁忌证
        (二)运动前评价
        (三)运动处方
        (四)注意事项
第七章维持期(第四期)心脏康复
第八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康复程序
第九章运动疗法的安全性,合并症的预防和急救
    一、安全性
    二、急救
        (一)警告性症状和体征
        (二)运动时病人的自我监护和处理
        (三)紧急处理
第十章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和患者的教育
    一、血脂异常
        (一)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基本危险因素
        (二)冠心病调脂的二级预防意义
        (三)调脂治疗
    二、减肥
    三、高血压的干预(hypertension intervention)
        (一)高血压的评价
        (二)高血压干预的实施
    四、戒烟
        (一)吸烟的流行病学研究[26]
        (二)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致病的机理
        (三)吸烟的评估
        (四)戒烟[3]的实施
    五、糖尿病
    六、A型性格
第十一章AMI后心理问题及其处理[4]
    一、AMI后心理问题
    二、心理咨询与松弛训练的效果
    三、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十二章工作回归
    一、工作回归的意义
    二、工作回归的可行性
    三、复工时间
    四、工作回归的影响因素
    五、工作评价
    六、回归工作的确定[29]
    附录
        一、河北省医院AMI 2周康复程序
        二、河北省医院1984年AMI康复医疗程序(3周程序):
        三、福建省老年医院AMI 4周康复程序

(10)冠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及信息需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冠脉介入患者的资料特征 2.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的信效度评价 3.
    冠脉介入患者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4.
    冠脉介入患者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
    冠脉介入患者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6.
    冠脉介入患者的信息需求 讨论 1.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的信效度评价 2.
    冠脉介入患者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3.
    冠脉介入患者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 4.
    冠脉介入患者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5.
    冠脉介入患者的信息需求 结论 论文参考文献 冠脉介入患者情绪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一:
    状态焦虑量表 附录二: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附录三:
    信息需求问卷 附录四: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内容效度测定 致谢

四、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中心冠心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双心干预研究[D]. 赵静思. 大理大学, 2021(09)
  • [2]张掖市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险政策及患者费用研究[D]. 张铭. 兰州大学, 2021(11)
  • [3]基于复杂网络中社区发现方法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患病分析[D]. 孙孟姊.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护理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D]. 申倩倩. 南华大学, 2020
  • [5]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家庭成员参与血压管理现状、影响因素及个性化干预方案研究[D]. 徐诗雨.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6]我国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08版)[J]. 刘江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8(05)
  • [7]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性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D]. 王新. 南方医科大学, 2008(06)
  • [8]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J]. 刘江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S1)
  • [9]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第四版试行稿)[J]. 刘江生,陈晓春,杨菊贤.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S1)
  • [10]冠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及信息需求调查[D]. 潘淑慧. 浙江大学, 2006(08)

标签:;  ;  ;  ;  ;  

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