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满静[1](2020)在《税制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大驱动力之一,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我国当前的居民消费率偏低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居民消费偏向基础性消费,中高端消费不足,在提振经济方面略显乏力。税收作为宏观调节的重要手段,在资源要素配置、引导居民行为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是刺激居民消费提振经济的有效工具。因此,本文将依托于相关理论,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我国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税收建议。本文首先以经典消费理论为基础,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税制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其次,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发现我国当前的消费存在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偏向于基础性消费等问题。接着分析了我国税制结构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增值税占比偏高,具有收入调节功能的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占比偏低,再加上现有财产税制度不完善,使得我国税制结构调节消费的力度较弱。再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我国当前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不利于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我国税制结构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第一,降低流转税比重,弱化其累退性弊端;第二,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强化收入分配功能;第三,完善财产税制度,提高社会消费倾向;第四,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庞淑芬[2](2018)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力增强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亦有显着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财富集中度越来越高,近二十年来基尼系数一直在0.4以上,这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及未来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亟待解决。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我国也将面临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题。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按照边际消费递减规律,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有限,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不足,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总量,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其次,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传达正向的激励信号,保障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最后,从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果来看,高收入国家的基尼系数相对较低,而“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基尼系数普遍较高。财政税收政策一直被视为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理论界的许多相关研究成果也支撑了这一观点。从我国的实践结果来看,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财力保障,财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这一现实情况,我国的财税改革近年来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借此契机,本文研究如何运用财税政策手段来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缓解收入分配矛盾,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财税政策建议,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价值。当然,居民收入分配涉及经济运行各个环节,需要多项政策合力完成,限于篇幅,本文将主要研究财政税收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基于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和完整性,全文分八章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了居民收入分配的研究背景和起点。研究居民收入分配主要是基于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经济层面,居民消费不足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社会层面,私人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较高,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政治层面,我国要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必须解决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第二章,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显示,自2000年起我国就超过0.4这一警戒线。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收入差距略有下降,但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城乡内部差距的问题依然较大,并且出现了阶级固化和代际传递的现象。第三章,分析财政税收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中,福利性支出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生产性支出通过其外溢性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税收政策中,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直接调节作用,间接税在居民的消费环节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第四章,分析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我国的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调节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我国的间接税在居民收入分配中发挥逆向调节作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由于总体规模较小,调节作用有限;研究表明可以发挥调节作用的遗产税和房产税等财产税还没有开征。总之,财税政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第五章,比较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在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差异,并分析财税政策对其的影响。本文主要选取北欧、东亚以及拉丁美洲的代表国家进行分析。北欧五国在再分配领域用财税政策较好地改善了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使得税后基尼系数更为合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跨越到高收入国家时,收入分配状况良好,财税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拉丁美洲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的收入差距过大,财税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这些国际实践,可为我国的财税改革所借鉴。第六章,构建均衡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政策体系,主要从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第七章,构建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主要针对与居民收入分配直接相关的税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房产税等。第八章,结论和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收入分配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好收入分配关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反之,则会给经济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增长关系不尽相同,导致了不一样的收入分配结果(1)。但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形势较为严峻,不仅表现为国内消费驱动乏力,而且社会矛盾频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其次,“中等收入陷阱”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支持,但从各国的发展实践看来,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与之有较大的关系。一直处于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北欧国家,国家的财税政策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明显,居民收入差距较小。日本作为东亚的高收入国家,也曾以收入差距小而着称。而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如拉丁美洲国家则收入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基尼系数已经连续多年超过了警戒线,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再次,财税政策可以作为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高收入国家的一些做法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国近年来的财税改革也致力于改善收入分配问题,但调节作用不甚明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不足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造成不同的群体接受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化,进而影响到后代的收入水平,造成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此外,我国是以间接税为主体的国家,间接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负效应;直接税中的个人所得税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限于其收入规模较小和分类征收模式还不尽合理,调节的效果比较有限;其它财产税税种还处于缺失状态。因此,整体来看,财税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功能还有待提高。本文创新点:(1)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居民收入分配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经济结构层面来解释这一现象。(2)本文在分析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时,引入了人类发展指数,在政策选择上既注重收入差距的缩小,还充分考虑居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实现代内和代际的公平。(3)本文用系统性思维来解决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从财政的“收”和“支”两头入手,双管齐下,提出较为全面的政策建议。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1)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还存在很多有待开发的研究领域。本文研究的角度和范围也只是该系统的一个环节而已,难免存在对问题研究不透彻,提出的建议比较肤浅等。(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才逐渐凸显,研究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有限,加之现代研究方法使用有限,影响到数据对论点的可比性和准确性。(3)收入分配问题对于效率和公平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在调节收入分配时,我们既不能过度追求公平损失效率,又不能因为效率而有失公平,这个“度”难以把握。
张若云[3](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研究(1978-2017)》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出现了广泛分布在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内涵,是新时期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特征。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较,新社会阶层的年龄结构偏低,学历结构偏高,在高新科技、教育科研、创新开发、金融管理等知识密集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新社会阶层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之间有着最为紧密的关联,或可说,新社会阶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操作运行者和推动促进者。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团结、鼓励和引导这些层出不穷又变动不居的新社会阶层,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有生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和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从方法论层面将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融为一体,使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实现了中国化发展和创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与阶层分析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阶层经历了从80年代恢复原工商业个体户、私营业主的合法性地位,到90年代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崛起,非公有制经济群体迅速发展壮大,再到新世纪以来,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以技术、知识、管理为资本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的实践发展过程。与此同时,党中央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上不断解放思想并创新理论,在充分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对这些既已形成的新社会阶层经由“承认——肯定——鼓励”的认识过程,最终赋予他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全新身份,与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共同组成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争取、团结和引导新社会阶层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得以产生、丰富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向前推进,新社会阶层还将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王天鑫[4](2018)在《基于医养结合的我国养老服务供求研究》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难题之一。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走过了18年的历程。据2016年社会服务和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6年底我国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达到总人口的16.7%。我国的人口金字塔已经呈现明显的铃铛型,人口红利式微。中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还伴随着平均寿命增加所导致的高龄化、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所导致的空巢化趋势更加明显,高龄老人在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等多个方面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势必需要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性,报告将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医养结合为研究视角,首先对国内外养老服务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回溯了人类社会的养老服务形成和演进,以及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生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养老服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三个时间节点分别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和2012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就是在第四阶段萌芽发展并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试图从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深入分析了英国、美国、日本的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内容和特点,英国的社区化养老服务、美国的机构型养老服务产业和养老金融服务业、日本的居家介护服务对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借鉴意义。其次对养老服务需求分两章进行分析。第四章运用宏观数据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背景、需求特点进行描述分析,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潜在需求进行总量和趋势预测,根据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分析得出了我国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和分年龄、分地区、分层次的健康状况,根据对家庭结构变化的分析和空巢老人现状的分析得出了我国养老服务家庭功能弱化的结论。第五章主要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对全样本的二元Logit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性别、年龄、城乡、婚姻状况、照料人等因素都会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选择,随后分别对城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进行异质性分析;第二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运用Logit向后回归法实证检验影响老年人入住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意愿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收入、健康等。再次对我国养老服务进行供给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养老服务的现状,先分别从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盘点养老服务的供给现状,虽有增长但仍显不足。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影响我国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的因素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床位数、社工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养老服务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由需求带动供给的转变。再次,运用1999年至2016年的宏观数据,对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和人口老龄化的综合评估指数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协调发展的系数进行测算,得出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17年间的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及演变规律,即养老服务供给始终落后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四个角度分析了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最后通过养老服务宏观非均衡分析,结合老年人健康非均衡和城乡照料非均衡的具体体现,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非均衡的改进建议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市场细分。首先,分别从总量上、结构上、价格上三个层次对养老服务进行非均衡分析,指出了各个层次非均衡的体现。其次运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11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QWB综合指标来衡量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的程度,并且对老年人健康的集中指数实施分解,从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安排等多个因素来对健康不平等的贡献进行重点计算。随后运用CLHLS2014年的数据分城乡计算失能老年人中照护需求完全满足、部分未满足和完全未满足的需求比例及规模,并进一步分失能程度、社会人口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安排)、资金支持是否充足以及地区分别比较城乡失能老年人未满足的照护需求比例,结果表明满足度与老年人收入、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正相关,与失能程度呈现负相关。最后结合定性定量分析,从供给侧提出了宏观政策的具体建议,并以需求为导向提出考虑健康、地区、收入异质性的市场细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未来发展的三个层次,即对健康、低龄、非独居的老年人应实现社区医养结合的基本覆盖,对失能、独居、高龄的老年人尽量降低医养结合机构的门槛,对高收入、活力老人提供注重消费品质的新型养老方式。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本文得出主要结论,第一,发展医养结合能扩大对潜在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供给;第二,养老服务需求异质性的原因在于影响因素的差异;第三,养老服务供给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第四,医养结合服务供求非均衡应考虑健康不平等;第五,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要根据需求异质性进行市场细分。
魏晟晟[5](2016)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已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最近的一次是在2011年6月,对包括免征额、税率和级距等在内的多项税制构成要素进行了修订与调整。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运行中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便是个人所得税的两大尤为重要且突出的基本功能长期受到制约。换言之,由于受到了来自税制本身以及运行环境中包括主观、客观等诸多方面的条件约束,个人所得税的扩大功能和调节功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在组织财政收入以及对调节收入再分配方面均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一个较为直观的结果是,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在全年税收收入中占比较低,始终徘徊在6%至7%,在我国税收中的地位也随之变得岌岌可危。与之相对应,我国国民的收入差距始终无法得到较好的调整,如果再出于对高收入阶层可以通过利用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中一些设计上的固定性来进行灵活规避的考虑,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在公平和效率两个维度上确有存在提升的改革空间。本文正是基于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功能缺陷的这一现实基础,从免征额、税率、级距、分项占比、课税单位、征收管理方式、纳税人遵从情况等等涉及个人所得税的多项基本要素以及整体税制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个税的实际运行环境,在借鉴国际税改经验的基础上,从公平和效率两个维度思考个税的最佳衡平解。与其它同主题研究略有不同的是,本文的整体框架是建立在现代化税收治理的大背景下,更关注“善治”在税收领域的运用,本文将个人所得税的核心功能定位于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并试图通过对个税税制的完善提出建议,以达到对公平的促进,更有效率地去构建一个更和谐的征纳环境。从而,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加强征管信息化能力的同时,也对促进纳税遵从度的提升起到推进作用,并以此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继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从“治本”的角度解决个税在我国功能无法有效发挥的问题。本文以经济增长、个人福利与政府偏好为基点,分别从短期和长期提出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目标以及相关路径,在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重新明确的同时,形成对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一步思考。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目前我国征管改革的最新进展——金税三期工程,从“善治”的角度进一步形成关于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两个“铁三角”的改革建议。
罗刚飞[6](2016)在《我国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然而,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居民收入不公平持续积累,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面临严峻考验。尽管衡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2003年的0.479逐年上升至2008年的0.491,然后逐年下降至2015年的0.462,实现居民收入差距的“七连降”,但是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远远高于0.4的不平等警戒线标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将持续存在,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解决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对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也是保持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稳定器”。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高度重视收入分配的问题,先后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理念。近年来,为了深化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维护社会公平,中国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因此,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考察了税收调节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重点关注个人所得税、间接税以及增值税“扩围”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本章先阐述了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然后从税收调节与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与居民收入分配、间接税与居民收入分配、关于税制改革方向四个维度进行了文献回顾与述评,接下来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最后是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首先,探讨了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演进;其次,分析了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居民收入的实现环节、使用环节、积累环节与转让环节;最后探讨了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局限性。第三章为税收累进性和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测度方法研究。首先,探讨税收累进性和再分配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税收累进性测度方法,归类为局部累进性和整体累进性,并阐述累进性的两个重要性质。其次,分析了税收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测度方法,探讨税收横向公平的概念,然后提出基于横向公平经典解释和横向公平再排序解释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解方法。第四章为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从分项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税以及分行业个人所得税等三个方面研究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首先,通过拟合2002-2012年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分析分项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几乎都是依赖于工薪所得税。其次,本文提出MT再分配效应指数静态与动态分解方法,结果发现:收入分布变动对工薪所得税的再分配调节具有促进作用,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和2011年税率结构的改变都弱化了工薪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增加了工薪所得税的累进性;税前收入不平等和税制效应都减弱了工薪所得税的均等化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增强了工薪所得税的均等化效应;总之,我国历次的工薪所得税改革从总体上弱化了工薪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调节作用。最后,本文采用S基尼系数分析2007-2013年行业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对行业收入差距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调节力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工资较低行业的收入分配状况在恶化;纵向公平效应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值都相对较大,是MT再分配效应的主要来源。第五章为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税的再分配效应。首先,对城镇居民间接税税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呈累退性,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起逆向调节作用,增值税的累退性主要来源于低税率的增值税税负;消费税累进性方向不明确;营业税呈现出累进性,有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但作用有限。其次,本文采用六种累进性指数与K累进性指数分解方法,研究发现间接税呈累退性,增值税对间接税累退性的贡献率最高。最后,本文分别采用S基尼系数、一般熵指数测度了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2002-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税前收入不平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间接税的再分配效应为负数,间接税加剧了收入不平等;S基尼系数和一般熵指数的再分配效应值比基尼系数要小,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低收入者较多。第六章为增值税“扩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首先,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增值税收入再分配效应分解方法以研究增值税“扩围”对城镇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值税“扩围”后,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等级的增值税税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增值税对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领域具有不均等效应,而对衣着、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等领域具有均等效应;我国增值税总体上呈现不均等效应,但不均等效应逐步减弱,其中平均税率和消费支出差异的分配效应是决定因素。其次,本文分析了“营改增”对服务业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部分行业“营改增”后,个别服务行业的税负加重,而绝大部分服务行业的税收负担减少;其中,税率效应加大了部分行业“营改增”的税负,而税基效应、中间抵扣效应减少了部分行业“营改增”的税负,其中工业部门进项抵扣的贡献要高于服务部门进项抵扣的贡献。此外,全面“营改增”后,大部分服务行业的税负进一步降低,主要归因于可抵扣的服务业中间投入进项税额增加;但房地产业的税负大幅增加,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铁路运输、邮政、租赁等行业的税负也会增加。第七章为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包括主要结论与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对税收收入再分配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
王辉[7](2016)在《我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研究 ——基于家庭财富管理视角》文中指出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及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比重上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另一方面,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始终保持较高增速。截至2014年底,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10.1%。这意味着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了国际标准线7%,如果老龄化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社会将向深度老龄化社会发展。伴随着老龄化社会出现的是未富先老问题,随着目前我国的人口抚养比逐年递增,加上由于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导致的长寿风险,我国的养老问题成为影响国民生计的大问题。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三者并称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而从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替代率与覆盖面等方面来看,这两者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根据以往国际经验,要想使老年人维持退休前的现有生活水平,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必须大于70%的水平,而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在40%左右,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根本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充裕的生活保障。因此,必须加快进程发展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商业养老保险,以应对我国亟待解决的养老问题。根据投保主体的不同,商业养老保险可划分为团体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本文以我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背景入手(包括人口老龄化、长寿风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低替代率),主张以供给推动为出发点,基于家庭财富管理视角,对如何刺激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需求进行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商业养老保险与家庭财富管理的相关文献,然后在对商业养老保险与家庭财富管理内涵、外延及相互关系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概况,包括供给主体、产品类型、消费状况等方面,并针对这些内容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然后分析了美国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政策层面、供给层面、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方面的优势并由此得到启示。最后在吸收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及如何完善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总结了国内外在商业养老保险及家庭财富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综述,最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可能的创新及不足。第二章是家庭财富管理中的养老保障。本章阐述了商业养老保险与家庭财富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及相互关系,指出养老规划是家庭财富管理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并着重分析了商业养老保险在家庭财富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功能发挥。第三章是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与居民养老保险购买。本章通过阐述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概况,列举了我国各保险公司所推出养老产品的供给数量及产品类型,在政策层面、供给主体、产品结构、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及养老产品购买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概况提出几点思考。第四章是美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概况及启示。本章分析了美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政策推动、监管体系完善、供给主体及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及经验,从而为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得到了几点启示。第五章是发展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改善居民家庭财富结构。本章从政策及监管侧、供给侧及如何刺激需求的角度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家庭金融资产结构配置提出了可行性合理化建议。本文立足于家庭财富管理视角,在分析商业养老保险为家庭财富管理相应规划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在政策力度、产品供给、消费状况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吸取美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我国今后如何在该领域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整篇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建议也更切合实际。
郭晓丽[8](2016)在《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改革开放后,伴随着GDP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但居民收入分配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基尼系数大大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入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许多社会矛盾的诱因。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初次分配本身不能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问题,还需依靠政府的再分配和公众的自愿分配。然而公众的自愿分配完全取决于公众的意愿,其作用的范围十分有限,所以只能依赖政府的再分配。从理论上来讲,税收作为政府再分配的重要调节手段,在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个人所得税调节效应非常有限;消费税调节效应有待加强;财产税不健全。因此,如何增强税收的收入分配效应,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彰显税收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及现实课题。理论上,税收具有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本论文重点研究了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调节机理、测量方法以及税收调节的局限性,并通过分析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得出我国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践中,我国税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有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作用?本论文基于整体的视角,通过建立VEC模型实证分析了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均发挥了逆向调节的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中其逆向调节效应逐渐减小。为什么我国税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上呈现出逆向的调节作用?为了探究其原因,本论文主要从所得税、财产税和流转税等结构的视角进行分析。首先,本论文从多个视角实证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个人所得税在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要素结构中发挥了微弱的调节作用,但在不同行业中发挥了逆向的调节作用。其次,本论文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财产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同时还对主要税种即房产税和契税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结果发现,财产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起到了微弱的调节效应。再次,本论文实证分析了流转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和消费税在居民收入分配中发挥了逆向的调节作用;营业税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由于不能完全抵消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逆向调节,致使流转税表现出明显的逆向调节。尽管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呈现出正向的调节作用,但由于其调节效应极其微弱,不足以抵消流转税的逆向调节作用,致使我国税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上呈现出逆向调节的特征。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论文基于整体和结构的视角对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一税类或某一具体税种的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上,关于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总体效应的研究较少,而对其的系统性研究更为缺乏,故本论文基于整体和结构的视角对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二,从多个视角实证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目前学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不同收入阶层的再分配效应上,关于个人所得税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要素结构中调节效应的研究较少,而针对其再分配效应的全面系统研究更是稀少。鉴于此,本论文基于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要素结构等多角度实证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从而使得其研究结论更加准确、科学。第三,本论文在分析增值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时,将城镇中大量存在的农贸市场考虑在内,通过调研数据对增值税的有关指标进行了修正。国外在研究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时,已经针对增值税偷逃税行为、税收优惠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而国内对此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忽视了实践中的很多实际情况。因此,本论文将农贸市场考虑在内,实证分析了增值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
周晓君[9](2015)在《基于功能分析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税制,产生时间较短,是在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税法基础上,结合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等相关制度,在1993年工商税制改革时作重要修订,并历经多次调整修改利息税、费用扣除标准以及税率等而形成。自1993年以来,随着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快速增长,个人所得税一定程度实现了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调控经济的功能。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形式多样化,收入来源多元化,分类税制在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实现上开始呈现出一些弊端,国家宏观调控和治理的现代化也对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实现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而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主要基于企业和单位纳税人设计,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缺失,导致个人所得税征管相关配套和保障条件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实现。因此,个人所得税制和征管模式亟需迈出实质性的改革步伐,以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功能。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财政的功能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税收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从国家治理角度对财政功能进行新的诠释的视角下,税收的功能也将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展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多个领域,税收不仅是政府筹集收入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要素和工具履行功能和发挥作用。个人所得税由于其税基广阔,税制模式独特,且直接对自然人征收,功能更加全面,除了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功能,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此外,作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是国家不断完善治理要素的重要体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将构建包括第三方信息在内的自然人统一数据体系,为大数据下的国家治理提供条件;纳税人自行申报和税务机关的稽核、纳税信用评定及运用,还将形成公民与国家的良性互动,通过公民意识的培育与社会诚信文明的建设,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国家治理功能,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和认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既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和征管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梳理了个人所得税功能的相关理论,并对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把握国外个人所得税功能发展与改革趋势的基础上,从强化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和征管改革的建议。全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分别为: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个人所得税功能和改革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提出了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个人所得税功能演变和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在梳理个人所得税功能理论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个人所得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现代个人所得税功能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实证分析。本章回顾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的短暂历程,利用第二章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功能、调节分配功能、调控经济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看来,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并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功能实现不足的原因。第四章:国外个人所得税功能发展与改革趋势。本章介绍了其他国家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变化和趋势,并从税制和征管改革两个方面归纳了其他国家的最新改革动向。第五章: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与改革目标研究。本章从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宏观调控和治理、税制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的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和改革目标,并对改革目标的实现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章:基于功能视角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建议。本章以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功能为出发点,提出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改革的总体构想。在此基础上,从强化筹集收入功能、调节分配功能、调控经济功能的角度,提出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具体对策和建议。第七章:基于国家治理功能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建议。本章首先提出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是一个整体,是个人所得税所有功能的实现保障,特别是实现个人所得税国家治理功能的重要途径。并结合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从建立自然人税收征管模式、完善征管基础配套条件、培养纳税意识和推动纳税遵从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第八章:结论。本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从个人所得税的功能是多重的、历史的、具体的逻辑出发,总结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和改革对策。
魏靖[10](2014)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研究》文中提出中等收入群体是“橄榄型”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稳定器”和“推进器”的作用,是拉动内需最强有力的力量。在我国“金字塔型”社会结构中,中低收入群体是社会结构的主体,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在资源禀赋及初始条件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拉大了社会收入差距,并导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缩小。本文选取群体规模变动、收入结构、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四个指标来研究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住房和教育是家庭的刚性需求,住房和教育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小,反映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能否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收入结构中固定收入比重大小反映中等收入家庭对抗通货膨胀的能力;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状况,也从侧面反映了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状况和生存压力。对这四个指标进行分析,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从而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生活质量,提供了有效参考。本文采用收入法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测算,以社会平均收入及其自身的两倍作为界定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的下限和上限,通过对2004年至2011年中等收入户城镇居民收支数据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收入的持续增高,以及社会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是不断缩小的。通过对居民收入结构的分析,发现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收入,对抗通货膨胀的能力小。再以上海为例,通过对上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住房价格、教育费用的比较和分析,得出上海的中等收入群体在住房和教育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上海代表了我国住房价格的最高水平,居民承受的住房压力不代表全国平均水平,但中等收入群体的分布也呈现区域性,与其他城市和区域相比,上海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大,平均收入水平高,因此以上海作为例证,有一定合理性。最后本文从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收入结构、抑制房价、增加教育投入等角度,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生活质量提出建议。
二、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税制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研究 |
1.2.2 税收负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
1.2.3 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
1.2.4 已有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1.4.1 本文的贡献 |
1.4.2 本文的不足 |
2 税制结构和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税制结构的概念 |
2.1.2 居民消费的概念 |
2.2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理论基础 |
2.2.1 传统消费理论 |
2.2.2 消费结构理论 |
2.3 税制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2.3.1 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 |
2.3.2 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 |
2.4 税制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假设 |
3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现行税制结构分析 |
3.1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居民消费规模分析 |
3.1.2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
3.2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分析 |
3.2.1 我国税制结构基本情况 |
3.2.2 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 小结 |
4 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税系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选择 |
4.1.3 模型构建 |
4.1.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5 相关性分析 |
4.1.6 实证结果分析 |
4.2 税种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 |
4.2.1 变量选择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4 相关性分析 |
4.2.5 实证结果分析 |
4.3 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5 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税制结构优化建议 |
5.1 降低流转税比重,弱化其累退性弊端 |
5.2 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强化收入分配功能 |
5.3 完善财产税制度,提高社会消费倾向 |
5.4 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居民收入分配 |
1.2.2 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
1.2.3 财政政策的选择 |
1.2.4 税收政策的选择 |
1.2.5 中等收入陷阱 |
1.2.6 收入不平等的测量指标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相关理论分析 |
1.3.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3.3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3.4 研究总结与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和特色 |
1.5.2 不足之处与下一步的研究 |
第2章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
2.1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大 |
2.1.1 居民收入总体差距大 |
2.1.2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
2.1.3 地区收入差距大 |
2.1.4 行业收入差距大 |
2.1.5 城乡内部收入差距大 |
2.2 代际公平问题逐渐凸显 |
2.2.1 代际传递 |
2.2.2 阶层固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财税政策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1 财政政策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1.1 福利性支出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1.2 生产性支出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2 税收政策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2.1 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
3.2.2 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
3.2.3 财产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财税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评价 |
4.1 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果评价 |
4.1.1 福利性支出的收入分配效果 |
4.1.2 转移支付的收入分配效果 |
4.1.3 生产性支出的收入分配效果 |
4.2 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评价 |
4.2.1 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果 |
4.2.2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收入水平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选择 |
5.1 北欧国家 |
5.1.1 北欧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 |
5.1.2 北欧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实践 |
5.1.3 北欧模式存在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
5.2 东亚经济体国家 |
5.2.1 东亚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 |
5.2.2 东亚经济体国家的财税政策实践 |
5.2.3 东亚经济体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我国的启示 |
5.3 拉丁美洲国家 |
5.3.1 拉美国家的人均GNI和收入分配状况 |
5.3.2 拉美国家的财税政策实践 |
5.3.3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构建均衡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政策体系 |
6.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 |
6.1.1 加大教育总量投入 |
6.1.2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促进起点公平 |
6.1.3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缩小城乡差距 |
6.1.4 均衡财政投入,促进区域间教育公平 |
6.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幸福获得感 |
6.2.1 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
6.2.2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
6.2.3 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6.2.4 加大城乡医疗体系建设支持力度 |
6.2.5 完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制度 |
6.3 精准扶贫、提高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 |
6.3.1 美国扶贫计划的经验借鉴 |
6.3.2 我国精准扶贫的经验推广 |
6.3.3 我国精准脱贫的政策完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构建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 |
7.1 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 |
7.1.1 我国目前税收结构的现状分析 |
7.1.2 完善直接税体系的建议 |
7.2 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
7.2.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设定 |
7.2.2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 |
7.2.3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
7.3 加快开征主要针对居民的房产税 |
7.3.1 重庆和上海房产税试点经验 |
7.3.2 国际社会房产税的做法 |
7.3.3 我国房产税的税制设计 |
7.4 适时开征遗产税 |
7.4.1 遗产税的不同理论主张 |
7.4.2 美国遗产税的发展历程 |
7.4.3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 |
7.4.4 我国遗产税的税制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研究(1978-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的启示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结构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的源泉 |
2.1 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分析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基石 |
2.1.2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 |
2.1.3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重要补充 |
2.2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发展 |
2.2.1 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相结合实现工农联盟 |
2.2.2 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商品经济和资产阶级的新认识 |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 |
2.3.1 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现实起点:“分清敌友以动员群众” |
2.3.2 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转向:民族危机下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互助互让” |
2.3.3 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目标:建立“各得其所”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
2.3.4 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在建国初期的曲折发展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3.1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新社会阶层理论的确立(1978-1991) |
3.1.1 “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寓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
3.1.2 尊重商品经济历史作用,恢复城市个体经济 |
3.1.3 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新社会阶层粗具规模 |
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社会阶层理论的丰富(1992-2001) |
3.2.1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赋予新社会阶层新的历史意义 |
3.2.2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新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建工作.. |
3.2.3 赋予农村致富能人“经济-政治”双重精英身份 |
3.3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发展(2002-2012) |
3.3.1 新社会阶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
3.3.2 新社会阶层是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 |
3.3.3 将新社会阶层正式纳入党的基层建设工作 |
3.4 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与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创新(2012-2017) |
3.4.1 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阶层是人民群众的有机组成部分 |
3.4.2 新社会阶层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
3.4.3 以“共同富裕”为核心建构“五位一体”的发展新理念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基本要素 |
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社会阶层理论的经济社会条件 |
4.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
4.1.2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基本目标 |
4.1.3 “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实现途径 |
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社会阶层理论形成的制度基础 |
4.2.1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
4.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4.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4.3 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新社会阶层理论的核心要素 |
4.3.1 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两种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
4.3.2 统战新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4.3.3 团结新社会阶层是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关键 |
4.3.4 创业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统一战线内容更新 |
第5章 与时俱进的新社会阶层理论 |
5.1 新社会阶层理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着眼点 |
5.1.1 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时代特色的阶层分析理论 |
5.1.2 新矛盾、新需求、新阶层三位一体的发展逻辑 |
5.1.3 从“中间阶层”到“新社会阶层”的内涵拓展 |
5.2 “各得其所”、“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的内在逻辑 |
5.2.1 “各得其所”是毛泽东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 |
5.2.2 新时期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新社会阶层构建工程 |
5.2.3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的落脚点 |
5.3 新社会阶层理论的历史功绩与现实价值 |
5.3.1 促进和保障新时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
5.3.2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代表性 |
5.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社会阶层 |
结语—中国特色新社会阶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重大创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基于医养结合的我国养老服务供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数据 |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养结合 |
2.1.2 养老服务业 |
2.1.3 养老服务需要与养老服务需求 |
2.2 理论基础 |
2.2.1 老年需求理论 |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供需均衡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养老服务演进过程回顾 |
3.1 人类社会养老服务形成与演进的基本轨迹 |
3.1.1 农业社会的养老服务 |
3.1.2 工业社会的养老服务 |
3.2 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 |
3.2.1 萌芽孕育期(1949 年-1977 年) |
3.2.2 探索发展期(1978 年-1998 年) |
3.2.3 体系建立期(1999 年-2011 年) |
3.2.4 快速发展期(2012 年至今) |
3.3 主要发达国家养老服务发展历程 |
3.3.1 英国的养老服务 |
3.3.2 美国的养老服务 |
3.3.3 日本的养老服务 |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4.1 养老服务需求宏观背景 |
4.1.1 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 |
4.1.2 养老服务的经济背景 |
4.1.3 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 |
4.2 养老服务需求特点 |
4.2.1 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比例较大 |
4.2.2 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普遍 |
4.2.3 精神文化服务需求提高 |
4.3 基于宏观数据的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4.3.1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
4.3.2 老年人的家庭支持 |
4.3.3 人口现状和趋势预测 |
4.3.4 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评估 |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
5.2 描述性分析 |
5.2.1 健康状况 |
5.2.2 家庭支持 |
5.3 计量分析 |
5.3.1 总体样本的二元Logit回归 |
5.3.2 城乡异质性分析 |
5.3.3 性别异质性分析 |
5.3.4 年龄异质性分析 |
5.3.5 婚姻状况异质性分析 |
5.4 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5.4.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定 |
5.4.3 实证分析 |
5.4.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
6.1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结构 |
6.1.1 居家养老服务 |
6.1.2 社区养老服务 |
6.1.3 机构养老服务 |
6.2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影响因素的灰关联排序 |
6.2.1 理论基础和模型构建 |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6.2.3 灰关联分析 |
6.3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系数测算 |
6.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3.2 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的综合指数测算 |
6.3.3 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的演进逻辑 |
6.4 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 |
6.4.1 政府失灵现象导致效率损失 |
6.4.2 市场失灵现象限制产业发展 |
6.4.3 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不足 |
6.4.4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 |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医养结合的我国养老服务供求非均衡分析 |
7.1 我国养老服务供求非均衡分析 |
7.1.1 总量上的非均衡 |
7.1.2 结构上的非均衡 |
7.1.3 价格上的非均衡 |
7.2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非均衡分析 |
7.2.1 数据来源和变量设定 |
7.2.2 模型选择 |
7.2.3 描述性分析 |
7.2.4 计量分析 |
7.3 我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照料非均衡分析 |
7.3.1 数据与方法 |
7.3.2 城乡失能老年人及其照料需求满足度 |
7.3.3 城乡不同群体的失能老年人未满足需求差异 |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促进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 |
8.2.2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市场细分 |
8.2.3 发展多层次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中外文献对比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基本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制度概述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趋势 |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征 |
三、个人所得税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进程及其模式概述 |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及历史进程 |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功能和价值 |
一、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
二、个人所得税的价值体现 |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合理性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税收公平 |
一、税收调控的内涵和特点 |
二、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 |
三、合理的税收公平要素(税率、税基、扣除额度) |
第二节 税收效率 |
一、硬环境:税收征管水平 |
二、软环境:纳税人意识及纳税遵从 |
第三节 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的衡平解——最优税收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存在的不合理性及其原因分析 |
一、整体设计的不合理 |
二、税率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
三、费用扣除标准的不科学 |
四、税基内容涵盖的不完整 |
五、税收征管水平不高 |
六、纳税遵从及意识相对较低 |
第二节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模式的社会影响 |
一、数据分析及相关发现 |
二、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控效应有待提升 |
三、个人所得税“聚财”与“调节”的功能错位 |
第五章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及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概述 |
一、综合制征收方式的运用 |
二、不等额累进税率的采用 |
三、标准扣除和分项扣除 |
四、税收抵免 |
五、家庭课税前提下的税收减免 |
第二节 中美个人所得税制度比较 |
一、纳税期限:按月申报/按年申报 |
二、扣缴方式:代扣代缴/双向申报 |
三、纳税意识:避税动机/逃税成本 |
四、社会影响:贫富差距/社会引导 |
第六章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思路和改革建议 |
第一节 短期调整思路 |
一、基本的税收治理理念 |
二、合理的税率结构 |
三、科学的扣除制度 |
第二节 长期改革建议 |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混合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
二、更趋于完善的相关征收管理及配套制度和措施 |
三、稳固税收文化,提高纳税遵从意识 |
第三节 税收治理:两个“铁三角”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我国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一、税收调节与收入分配 |
二、个人所得税与居民收入分配 |
三、间接税与居民收入分配 |
四、关于税制改革方向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税收调节居民节收入分配的理论演进 |
一、国家干预主义学说 |
二、自由放任主义学说 |
三、最优税收理论 |
第二节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 |
一、居民收入的实现环节 |
二、居民收入的使用环节 |
三、居民收入的积累环节 |
四、居民收入的转让环节 |
第三节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局限性 |
一、税收调节机制的时滞性 |
二、收入信息的完整程度 |
三、经济组织课税作用方向的不确定性 |
四、税收征管水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税收的累进性和再分配效应测度方法 |
第一节 税收的累进性测度方法 |
一、局部累进性方法 |
二、整体累进性方法 |
三、累进性的两个重要性质 |
第二节 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测度方法 |
一、横向公平的概念 |
二、税收的再分配效应分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和税收规模 |
一、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 |
二、个人所得税税收规模和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分项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 |
一、数据说明 |
二、收入分布类型选取 |
三、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和税收分布拟合 |
四、分项收入概率密度函数及其税收函数 |
五、分项收入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的分解方法 |
六、分项收入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工薪所得税改革效果评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模型方法与数据处理 |
三、MT指数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分析 |
四、工薪所得改革效果评价 |
第四节 行业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说明和描述 |
三、行业税前收入和税收状况分析 |
四、行业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及分解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
第一节 我国间接税总量和结构分析 |
第二节 间接税与我国城镇居民税收负担 |
一、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税税负分析 |
三、简要的结论 |
第三节 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税的累进性分析 |
一、间接税分税种累进性 |
二、间接税累进性比较 |
三、间接税累进性分解 |
第四节 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实证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增值税“扩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
第一节 增值税“扩围”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增值税“扩围”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比较分析 |
四、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营改增”对服务业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
一、服务业税负变化的测度与分解 |
二、部分行业“营改增”对服务业税负的影响 |
三、全面“营改增”对服务业税负的影响 |
四、主要结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我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研究 ——基于家庭财富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家庭财富管理相关文献 |
1.2.2 商业养老保险相关文献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2. 家庭财富管理中的养老保障 |
2.1 家庭财富管理概述 |
2.1.1 家庭财富管理的内涵 |
2.1.2 养老规划是家庭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 |
2.1.3 充分的老年生活保障是家庭财富管理的目标之一 |
2.2 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
2.2.1 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 |
2.2.2 商业养老保险的分类及特点 |
2.3 商业养老保险在家庭财富管理中的功能发挥 |
2.3.1 长期积累的储蓄功能 |
2.3.2 有效应对长寿风险 |
2.3.3 有助于其他财富管理规划的实现 3.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与居民养老保险购买 |
3.1 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
3.1.1 初步探索阶段(1986-2000年) |
3.1.2 加速发展阶段(2001-2007年) |
3.1.3 制度确定阶段(2008年至今) |
3.2 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主体及产品现状 |
3.2.1 经营主体 |
3.2.2 产品供给现状 |
3.3 我国居民商业养老保险购买情况 |
3.3.1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及变化 |
3.3.2 居民家庭财富管理中养老保险资产配置弱化 |
3.3.3 商业保险投保比例低 |
3.3.4 保险产品信任度低、保险需求小 |
3.4 几点思考 |
3.4.1 政府对商业养老保险消费的税收政策支持不够 |
3.4.2 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
3.4.3 消费者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存在缺失和误区 4. 美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概况及启示 |
4.1 美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概况 |
4.1.1 适时的政策推动及完善的资产监管体系 |
4.1.2 供给主体及年金保险优势 |
4.1.3 养老账户是家庭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4.2 几点启示 |
4.2.1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并建立健全法律监管体系 |
4.2.2 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
4.2.3 提升供给侧投资能力 |
4.2.4 加大年金业务发展及创新力度 |
4.2.5 提高从业人员数量与素质 5. 发展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改善居民家庭财富结构 |
5.1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与监管保障 |
5.1.1 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
5.1.2 增强税收优惠政策 |
5.1.3 加大养老保险监管力度 |
5.2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需要供给侧的改善 |
5.2.1 提升保险行业形象,建立诚信消费环境 |
5.2.2 优化与创新产品结构 |
5.2.3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
5.3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需要消费者的配合 |
5.3.1 改变传统养老观念 |
5.3.2 正视长寿风险,提前做好养老规划 |
5.3.3 加深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识,完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
1.2.2 对目前我国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
1.2.3 促进我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税制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1 税收调节 |
1.3.2 居民收入 |
1.3.3 贫富差距 |
1.3.4 收入分配 |
1.3.5 公平和税收公平 |
1.3.6 税制结构 |
1.3.7 直接税与间接税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调研法 |
1.4.2 统计分析方法 |
1.4.3 数理分析方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5 主要内容、创新及不足 |
1.5.1 主要内容 |
1.5.2 创新 |
1.5.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定位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累进性的测度方法 |
2.2.1 局部度量法 |
2.2.2 全局度量法 |
2.3 税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4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2.4.1 国外研究 |
2.4.2 国内研究 |
2.5 财产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2.5.1 国外研究 |
2.5.2 国内研究 |
2.6 流转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2.6.1 国外研究 |
2.6.2 国内研究 |
2.7 研究评述 |
3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分析 |
3.1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 |
3.1.2 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
3.1.3 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3.1.4 Thomas Piketty收入分配理论 |
3.1.5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 |
3.2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机理分析 |
3.2.1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方式 |
3.2.2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具体手段 |
3.2.3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 |
3.2.4 分配公平与税制之间的关系 |
3.3 税收收入分配效应的测量方法 |
3.3.1 整体视角 |
3.3.2 结构视角 |
3.4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局限性分析 |
3.4.1 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约了税收调节效应的发挥 |
3.4.2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范围有限 |
3.4.3 税收仅仅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
3.4.4 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
3.4.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税收的调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
4 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
4.1.1 居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 |
4.1.2 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基本情况 |
4.1.3 居民收入差距的三个层次 |
4.2 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及变化 |
4.2.2 我国税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分析 |
5.1 我国税收规模的基本情况 |
5.2 VEC模型简介 |
5.2.1 VEC模型的产生 |
5.2.2 VEC模型的基本原理 |
5.2.3 VEC模型的优点 |
5.3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分析 |
5.3.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5.3.2 实证分析 |
5.4 结论 |
6 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6.1 我国所得税基本情况分析 |
6.1.1 所得税增长态势分析 |
6.1.2 所得税内部结构分析 |
6.2 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分析 |
6.2.1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情况分析 |
6.2.2 不同收入阶层再分配效应分析 |
6.2.3 不同区域再分配效应分析 |
6.2.4 不同行业再分配效应分析 |
6.2.5 不同要素结构再分配效应分析 |
6.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再分配效应不佳的原因分析 |
6.3.1 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 |
6.3.2 分类征收模式存在缺陷 |
6.3.3 征管不力,难以监控高收入群体 |
6.4 结论 |
7 财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7.1 我国财产税的现状分析 |
7.1.1 财产税总体情况分析 |
7.1.2 财产税内部结构分析 |
7.2 财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
7.2.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7.2.2 实证分析 |
7.3 房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7.3.2 实证分析 |
7.4 契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7.4.1 契税基本情况分析 |
7.4.2 契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
7.4.3 影响契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发挥的因素分析 |
7.5 财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微弱的原因分析 |
7.5.1 财产税比重较低,内部结构不稳定 |
7.5.2 现有财产税税制设计上的先天不足 |
7.5.3 遗产与赠与税等重要财产税种的缺失 |
7.5.4 税收征管上的软肋 |
7.6 结论 |
8 流转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8.1 我国流转税制的变化情况 |
8.1.1 增值税 |
8.1.2 营业税 |
8.1.3 消费税 |
8.2 流转税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8.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8.2.2 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
8.2.3 营业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
8.2.4 消费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
8.2.5 流转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
8.3 流转税逆向调节的原因分析 |
8.3.1 增值税方面 |
8.3.2 营业税方面 |
8.3.3 消费税方面 |
8.4 结论 |
9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9.1 样本国家的选取 |
9.2 OECD国家的国际经验 |
9.2.1 OECD国家中高收入阶段人均GDP的基本情况 |
9.2.2 OECD国家的税制结构 |
9.2.3 OECD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 |
9.2.4 以美国为代表的OECD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 |
9.3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际经验 |
9.3.1 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9.3.2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税制结构 |
9.3.3 新兴经济体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 |
9.4 借鉴与启示 |
9.4.1 优化税制结构 |
9.4.2 充分发挥税收调控体系的协同作用 |
9.4.3 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是税收发挥调节效应的前提 |
10 增强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对策建议 |
10.1 总体思路 |
10.1.1 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优化税制结构 |
10.1.2 完善税收调节体系,发挥税收调节合力 |
10.1.3 建立适合自然人纳税的税收征管体系 |
10.1.4 把税收放在整个财政的框架内综合评估财税政策的调节效应 |
10.1.5 把财政调节放在整个经济的范围考虑其调节效应 |
10.2 增强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对策建议 |
10.2.1 所得税的调整和完善 |
10.2.2 财产税的调整和完善 |
10.2.3 流转税的调整和完善 |
10.3 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配套改革措施 |
10.3.1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规范初次收入分配秩序 |
10.3.2 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
10.3.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10.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功能分析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个人所得税功能演变和相关理论分析 |
2.1 个人所得税的历史与功能演变 |
2.1.1 产生初期(18 世纪末到20世纪初):筹集财政收入功能为主 |
2.1.2 发展阶段(20 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调节经济和分配功能并重 |
2.1.3 成熟阶段(20 世纪80年代以来):注重功能的多重性和灵活性 |
2.2 个人所得税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1 经济发展水平 |
2.2.2 政府职能定位 |
2.2.3 税制的选择与设计 |
2.2.4 征管水平与纳税遵从意识 |
2.2.5 其他因素 |
2.3 现代个人所得税功能的相关理论分析 |
2.3.1 筹集财政收入的理论分析 |
2.3.2 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
2.3.3 调控经济功能的理论分析 |
2.3.4 推进国家治理功能的理论探讨 |
3 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实证分析 |
3.1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起源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个人所得税 |
3.1.3 改革开放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 |
3.2 筹集财政收入功能分析 |
3.2.1 个人所得税收入特点 |
3.2.2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能力分析 |
3.3 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分析 |
3.3.1 不同收入阶层的纳税情况对比 |
3.3.2 平均税率的实证分析 |
3.3.3 税前税后基尼系数的考察 |
3.4 调控经济功能分析 |
3.4.1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4.2 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3.4.3 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
3.4.4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5 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功能的评析 |
4 境外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发展与改革趋势 |
4.1 主要国家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发展变化 |
4.1.1 收入规模总体趋势下降 |
4.1.2 分配公平和经济效率并重 |
4.1.3 逐渐关注社会治理目标 |
4.2 主要国家(地区)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趋势 |
4.2.1 税制模式呈多元化发展 |
4.2.2 总体税率下降并简化 |
4.2.3 宽免扣除以符合国情为主 |
4.2.4 其他值得关注的最新动向 |
4.3 主要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趋势 |
4.3.1 强制应用唯一的纳税人识别号 |
4.3.2 大力推行方便快捷的申报制度 |
4.3.3 积极应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 |
4.3.4 广泛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 |
4.3.5 加大打击偷逃税行为力度 |
5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与改革目标研究 |
5.1 中国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的因素分析 |
5.1.1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
5.1.2 政府宏观调控和治理的迫切需要 |
5.1.3 税制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
5.2 功能定位与改革目标的确立研究 |
5.2.1 功能定位:多重性整体性阶段性的统一 |
5.2.2 税制改革目标:强化功能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 |
5.2.3 征管改革目标:强化功能的自然人税收征管模式 |
5.3 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目标实现研究 |
5.3.1 提升个税改革的国家治理意义 |
5.3.2 吸收借鉴渐进式的改革经验 |
5.3.3 增强税制和征管改革的协同性 |
6 基于功能视角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建议 |
6.1 强化功能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改革总体思路 |
6.1.1 综合与分类征收对象的划分 |
6.1.2 纳税单位的选择 |
6.1.3 宽免扣除和税率设计的原则 |
6.2 强化筹集收入功能的税制改革建议 |
6.2.1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减少税基侵蚀 |
6.2.2 保持纳税人数规模,稳定现行税基 |
6.2.3 合理完善课税对象,逐步扩大税基 |
6.3 强化调节分配功能的税制改革建议 |
6.3.1 建立按年计税综合征收制度 |
6.3.2 健全多层次的宽免扣除体系 |
6.3.3 优化综合所得项目税率设计 |
6.4 强化调控经济功能的税制改革建议 |
6.4.1 鼓励消费的个税改革建议 |
6.4.2 鼓励创业创新的个税改革建议 |
6.4.3 促进经济增长的个税改革建议 |
7 基于国家治理功能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建议 |
7.1 建立自然人税收征管模式 |
7.1.1 完善自然人税收征管法律保障 |
7.1.2 强制并广泛使用纳税人识别号 |
7.1.3 推行预扣预缴和年度申报制度 |
7.2 完善相关基础配套条件 |
7.2.1 建立稳固强大的信息技术保障体系 |
7.2.2 健全高效完备的第三方涉税信息报告制度 |
7.2.3 优化个税征管的人力资源配置 |
7.3 培养纳税意识和推动纳税遵从建设 |
7.3.1 培养自然人的纳税意识 |
7.3.2 提升个税的纳税服务水平 |
7.3.3 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
8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 |
1.2.2 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的稳定作用及其缺损的危害 |
1.2.3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 |
1.2.4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途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和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相关理论 |
2.1 中等收入群体的特征和划分标准 |
2.2 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 |
2.2.1 中等收入者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
2.2.2 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
3 中等收入群体生存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指标说明与数据来源 |
3.2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收入结构、住房、教育支出情况分析 |
3.2.1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测算方法及规模变动 |
3.2.2 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分析 |
3.2.3 住房消费占收入比重大 |
3.2.4 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大 |
4 中等收入群体生存现状的原因分析 |
4.1 收入差距扩大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缩减的原因 |
4.2 收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对抗通胀能力差 |
4.3 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挤压非住房消费 |
4.4 教育消费挤压其他消费的原因分析 |
5 改善中等收入群体生存现状的建议 |
5.1 政策建议 |
5.1.1 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
5.1.2 优化收入结构、加快工资增长 |
5.1.3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
5.1.4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轻居民教育负担 |
5.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税制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满静. 苏州大学, 2020(03)
- [2]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D]. 庞淑芬.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社会阶层理论研究(1978-2017)[D]. 张若云.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4]基于医养结合的我国养老服务供求研究[D]. 王天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5]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D]. 魏晟晟.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6]我国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D]. 罗刚飞. 浙江工商大学, 2016(05)
- [7]我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研究 ——基于家庭财富管理视角[D]. 王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8]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郭晓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03)
- [9]基于功能分析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D]. 周晓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3)
- [10]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研究[D]. 魏靖.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