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支抗系统及其应用

正畸支抗系统及其应用

一、正畸治疗支抗系统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迟敬文[1](2020)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上颌骨、上颌牙列、牙周膜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使用不同附件(无附件、水平矩形附件、垂直矩形附件、优化控根附件)远移磨牙时,牙齿位移趋势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变化,探讨远移磨牙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不同附件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选取一名个别正常志愿者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图像,应用Mimics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初步得到上颌骨及上颌牙列的点云结构模型,保存为stl格式,将所得点云模型导入Geomagic中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上颌骨、上颌牙列、牙周膜及隐形矫治器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应用工程软件SolidWorks,在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进行三种不同附件进行设计制作,得到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之后在SolidWorks中进行模型装配,将得到的整体模型根据附件的不同分为四组:模型A-无附件;模型B-传统水平矩形附件;模型C-传统垂直矩形附件;模型D-优化控根附件。在两个中切牙的近中相交处设定坐标系,其中X轴代表水平向,Y轴代表矢状向,Z轴代表垂直向。三维坐标系以咬合平面为基础:X-Y(横切面)、X-Z(前后切面)、Z-Y(垂直面),X、Y和Z的正值分别代表了腭向、远中向和向的位移。记录位移测量标志点:第二磨牙牙冠的近中颊尖点和近中腭尖代表冠方的位移,根方的近中颊根点和腭根点代表根方的位移;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点代表其冠方的位移,根方的近中颊根点代表其根方的位移;前磨牙和尖牙的颊尖点代表了其冠方的位移,根尖点代表了其根方的位移;侧切牙及中切牙的切缘中点代表其冠方的位移,根尖带代表了其根方的位移。对四组模型进行约束定义、材料属性设定及网格划分后,模拟无托槽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0.15mm时,观察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及牙齿的位移趋势的变化。结果:1.在水平向上,四组模型中第二磨牙均表现出冠部颊向移动、根部腭向移动的倾斜趋势。冠部位移和根部位移的最大位移量均位于C组,最小位移量位于A组;在矢状向上,D组的冠部和根部位移量为四组最小,C组的冠部位移量最大,但颊侧冠部位移量要远大于腭侧冠部位移量,表示在施加载荷后,C组的第二磨牙发生了近远中向的扭转移动趋势;在垂直向上,最大位移值位于C组的近中颊尖和近中颊侧根尖,最小位移值位于D组的近中腭尖和近中腭侧根尖。2.通过对整体的初始位移趋势观察得出,四组模型的第二磨牙均表现出远中倾斜移动的位移趋势,其中模型A和模型B的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移旋转中心)位于根分叉处,但位移最大值模型B比模型A大;模型C中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于腭根的根中三分之一处,在模型D中,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于根上三分之一处。3.支抗牙均表现出向近中移动的位移趋势。与其他组相比,模型C中支抗牙的初始位移值最大。4.对第二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分布的比较表明,模型B和D比模型A和C更均匀,其中模型D的应力分布最为均匀。结论:不同附件对于牙齿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四组模型中的第二磨牙均表现为冠向远中根向近中的顺时针倾斜移动趋势,优化控根附件组对于牙根的控制相对于传统矩形附件更好;传统垂直矩形附件组的第二磨牙的位移趋势为腭侧扭转倾斜移动;传统水平矩形附件组较无附件组的磨牙移动效率更高。

马跃[2](2020)在《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在治疗成人拔牙病例在排齐整平阶段的支抗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拔除四个前磨牙的上颌或双颌前突患者44例(男18例,女26例,平均年龄22.58±2.42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组一为直丝弓组(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22.04±2.12岁),组二为Invisalign组(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23.12±2.69岁),分别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Invisalign矫治技术对符合条件的成人患者进行矫治,收集患者排齐整平前后的石膏模型,应用iTero扫描仪扫描排齐整平前后的石膏模型并且导入Rapidform 2006软件(INUS Technology,Seoul,Korea)逆向工程软件重建三维数字化模型,通过三维数字化模型重叠测量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在三维方向,牙冠的近远中倾斜度及颊舌向转矩的变化,对比分析两种矫治技术在排齐整平阶段对支抗的需求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各组内排齐整平前后各项测量项目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变化差异。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2.0软件来实现。结果1 直丝弓组测量结果直丝弓组排齐整平前后上颌中切牙远中移动量为1.75±1.32mm,颊向移动量为0.96±0.77mm,冠舌向转矩8.53±3.56°,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伴0.36±0.56mm伸长。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1.94±1.87mm,颊向移动0.98±1.32mm,冠远中倾斜4.57±0.22°,以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伴轻度伸长0.33±0.72mm,冠颊向倾斜2.33±1.46°。上颌第二前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为1.93±1.53mm,伴轻度伸长,且牙冠向舌侧移动0.81±0.57mm,牙冠向近中倾斜3.18±2.08°,舌侧倾斜6.58±4.25°,以上测量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1.68±1.33mm且冠舌向倾斜7.15±2.76°,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伴轻度伸长0.24±0.68mm,舌向移动1.02±0.48mm,牙冠近中倾斜3.50±2.89°。2 Invisalign组测量结果Invisalign组排齐整平阶段上颌中切牙远中移动1.24±1.68mm,伴轻度伸长量为0.22±0.69mm,颊向移动量为0.14±0.07mm,冠舌向转矩3.88±3.23°。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量为2.64±1.85mm且舌向移动量为1.29±0.40mm,具有统计学意义,伸长量为0.68±0.57mm,冠远中倾斜0.07±0.12°,冠舌向转矩2.09±1.51°。上颌第二前磨牙向近中移动量为0.85±0.48mm,压低量为1.08±0.51mm且冠唇向转矩6.27±3.81°,以上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颊向移动为0.23±0.43mm,冠近中倾斜为1.70±2.51°。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0.70±0.45mm且压低量为1.07±0.62mm,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颊向移动0.19±0.36mm,冠近中倾斜9.42±3.12°,冠唇向转矩 3.47±2.89°。3 直丝弓组与Invisalign组测量结果对比直丝弓组和Invisalign组的上颌中切牙均向远中及舌侧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的冠舌向转矩和远中移动距离均小于直丝弓组,以上两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尖牙均向远中移动,且伴轻度伸长及远中倾斜移动,远中倾斜程度直丝弓组大于Invisalign组,远中移动距离及伸长量直丝弓组小于Invisalign组。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Invisalign组上颌尖牙冠舌向倾斜移动,而直丝弓组冠颊向倾斜移动。两组上颌第二前磨牙两组均向近中移动,但直丝弓近中移动距离大于Invisalign组。直丝弓组伴少量伸长且向舌向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伴少量压低及向颊向倾斜移动,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第一磨牙均为近中倾斜移动,直丝弓组近中倾斜程度小于Invisalign组,近中远移量大于Invisalign组,直丝弓组第一磨牙伴轻度伸长及舌向倾斜移动,Invisalign组伴少量压低及颊向倾斜移动,以上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磨牙都向近中倾斜移动,上颌中切牙及尖牙在远中移动同时均伴轻度伸长。2.直丝弓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配合尖牙向后结扎及末端回弯,减少了前牙的唇倾,但前牙转矩及磨牙支抗控制欠佳。3.Invisalign矫治器在排齐整平阶段前牙转矩控制强于直丝弓组,后牙轻度压低及颊向移动,有益于高角患者及牙弓轻度狭窄患者。

武孝芬[3](2020)在《正畸治疗埋伏牙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法自行萌出的46颗埋伏牙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开窗,运用正畸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埋伏牙的发生情况、治疗后牙根长度的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统计牵引成功率,分析影响开窗牵引治疗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探讨正畸治疗埋伏牙开窗牵引临床适应症的选择以及手术开窗的部位及时机。旨在为临床上埋伏牙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通过曲面断层片、CBCT等影像资料确诊的埋伏牙患者(第三磨牙除外)33例,初诊时年龄825周岁,平均13.6周岁,共计46颗埋伏牙。男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12.1周岁,共有埋伏牙22颗;女性18例,平均年龄14.9周岁,共有埋伏牙24颗。其中上颌尖牙21颗,上颌中切牙17颗,上颌侧切牙4颗,上颌第二前磨牙1颗,下颌第二前磨牙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1颗。样本纳入标准:1、埋伏牙对侧同名恒牙已萌出超过六个月;2、牙齿完全埋伏于骨组织内,不能够自行萌出;3、X线片示根尖孔已闭合,或根尖孔未闭合但存在埋伏牙位置异常,不能正常萌出;4、无重度牙周疾病及外伤史;5、经患者签字同意后采用手术开窗正畸牵引治疗;6、排除拓展间隙后可自行萌出的埋伏牙。治疗开始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以及CBCT,运用mimics20.0软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观察埋伏牙的牙位、发育情况、埋伏深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位置关系。运用口外开窗辅助正畸牵引的方法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常规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判定治疗效果,记录埋伏牙牵引成功率。分析影响埋伏牙牵引成功的因素及其相关性。判定牵引成功标准为:埋伏牙齿完全牵出;牙根吸收小于根长的1/3;牙髓活力正常;松动度<2mm;牙龈退缩不超过牙根颈1/3;邻近组织无炎症反应;邻近牙齿无明显吸收。不符合以上标准记为失败。结果:1.本研究病例中,上颌尖牙的埋伏牙病例数最多,在埋伏牙总数中占45.7%,其次是上颌中切牙,占37%;上颌尖牙中,斜向阻生位最多见,在上颌尖牙埋伏牙总数中占66.7%;上颌中切牙中,水平阻生位最多见,在上颌中切牙埋伏牙总数中占47%;2.本研究中4颗前磨牙选择牙槽嵴顶切口(拔牙创)闭合牵引,42颗前牙中,19颗行唇侧开放牵引,4颗行唇侧闭合牵引,19颗行腭侧开放牵引。共计44颗埋伏牙牵引结果符合成功标准,其余2颗不符合成功标准,认定为失败;根尖孔闭合组10颗埋伏牙,2颗牵引失败,8颗牵引成功,其中1颗出现轻度牙根吸收(变化量<根长的1/3),根尖孔未闭合组36颗均牵引成功,未出现明显牙根吸收;3颗弯根埋伏牙,2颗牵引成功,1颗失败;观察牙龈外形恢复情况,牙槽嵴顶闭合牵引恢复效果最好,唇侧开放牵引牙龈外形恢复欠佳。3.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开窗位置、牙根发育程度的牵引成功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根尖孔未闭合组较闭合组牵引成功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口外开窗辅助正畸牵引治疗对各个位置埋伏牙的治疗显着有效,对于水平低位合并多个埋伏牙阻生以及倒置阻生的埋伏牙患者需要谨慎牵引;2.根尖孔未闭合组较闭合组牵引成功率高,牙根尚未发育完全是埋伏牙牵引成功的有利因素,且对于合并牙根弯曲的埋伏牙,在牙根发育早期行牵引治疗有利于牙根在正常的位置继续发育完成。3.除第三磨牙和多生牙外,在正常牙位中,上颌尖牙的埋伏阻生最常见,其中以上颌尖牙的斜向阻生最为多见;其次是上颌中切牙的埋伏阻生,其中以上颌中切牙的水平阻生最为多见。

田忠辉[4](2019)在《生理性支抗技术对磨牙支抗控制的有限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不同矫治阶段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检测矫治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的相关数据,探索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评价生理性支抗技术对磨牙支抗的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找到一名符合条件的个别正常牙合患者,获取CBCT影像资料后,将数据导入mimics15.0,根据骨组织与牙体组织灰度值的差异,重建出上颌骨及牙齿模型,运用Geomagic Studio10逆向工程软件对颌骨及牙齿模型进行优化处理。运用CATIA软件分别建立牙周膜、生理性支抗矫治器、弓丝及牵引钩模型,分别组建矫治初期阶段(模拟圆丝进入交叉颊面管副颊管后的工况)、排齐整平阶段(模拟摇椅弓丝进入颊面管主颊管后的工况)及滑动内收阶段生理性支抗有限元模型,进行单元格划分及参数设定后,建立坐标系(X轴代表水平向,Y轴代表矢状向,Z轴代表垂直向);分别计算矫治初期及排齐整平阶段弓丝的弹性力,对模型进行加载,导出牙齿的位移趋势及初始位移。在滑动内收阶段模型中,加载150g滑动内收力,导出第一磨牙不同角度下的各牙的位移情况。结果:建立了矫治初期、排齐整平阶段、滑动内收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上颌骨及牙齿模型、牙周膜模型、托槽模型、弓丝及牵引钩模型。1.在矫治初期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在X轴上显示牙冠向颊侧移动;Y轴显示牙根向近中移动,牙冠向远中移动,发生了顺时针旋转;Z轴显示牙齿近中略有伸长,远中略有压低。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Y轴上,尖牙也有向远中移动的趋势。2.在排齐整平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在X轴上显示牙齿发生了颊侧倾斜移动;Y轴显示牙根向近中移动,牙冠向远中移动,牙齿发生了顺时针的旋转;Z轴显示牙齿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压低。3.在滑动内收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后倾之后,受到向前的拉力后,近中位移明显减小。结论:1.在矫治初期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在弓丝的力量下,磨牙发生了牙冠向远中,牙根向近中的顺时针旋转的移动趋势,使其处于后倾状态,对支抗磨牙具有保护作用。此外,还观察到尖牙也受力发生了向远中的位移趋势,可以加速前牙的快速排齐,并节省后牙支抗。2.在排齐整平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受到弓丝的作用,牙根向近中移动,牙冠向远中移动,对磨牙支抗具有保护作用。3.在滑动内收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分别检测上颌磨牙在不同角度滑动内收力量下磨牙位移情况,备抗后的磨牙近中位移明显减少,磨牙支抗明显增强。

何美芳[5](2019)在《平面偏斜的正畸治疗》文中指出目的:评估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平面偏斜的正畸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收录三例安氏Ⅰ类恒牙列病例,分别为骨性Ⅰ类平面偏斜、骨性Ⅱ类平面偏斜和骨性Ⅱ类高角错畸形患者。病例一为安氏Ⅰ类、骨性Ⅰ类,平面偏斜患者,主诉“面部偏斜不对称,要求治疗”。其面部左侧较右侧丰满,颏部左偏约8 mm,开口度正常,开口型偏斜,伴有颞下颌关节弹响。磨牙中性关系,左侧尖牙远中关系,右侧尖牙近中关系。覆Ⅲ度,覆盖2 mm。上颌中线正,下颌中线左偏约6 mm。治疗方案采用Damon 3MX标准转矩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及MIA(Micro Implane Anchorage,种植钉支抗)联合应用,非拔牙矫治,排齐整平牙列,调整中线,纠正颌面部偏斜,改善患者颜面部不对称。病例二为安氏Ⅰ类、骨性Ⅱ类错畸形的平面偏斜患者,主诉“牙齿不齐,面部偏斜,颌面外科转诊”。其面部右侧较左侧丰满,颏部右偏约5 mm,右上第一磨牙3年前因龋坏拔除,左侧磨牙、尖牙中性关系,右侧尖牙远中关系,上颌中线正,下颌中线右偏约2 mm。治疗方案是采用MBT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拔除四个前磨牙,排齐整平牙列,调整中线,尖牙、磨牙关系,利用MEAW弓(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多曲方丝弓)和MIA联合应用,纠正颌面部偏斜。病例三为安氏Ⅰ类、骨性Ⅱ类错畸形高角的恒牙列患者,主诉:“暴牙伴牙列不齐”。覆2 mm,覆盖4 mm,Spee曲线左侧4 mm,右侧2.5 mm,拥挤度上颌5.5 mm,下颌5 mm,Bolton比值协调。治疗方案是通过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及左下智齿矫治,解除牙列拥挤度,整平Spee曲线曲度,排齐牙列。后期强支抗内收,调整平面,使下颌骨发生逆时针旋转,颏部较前突出,侧貌较前明显改善,形成较前更加协调的面型。结果:治疗结束后,牙齿排列整齐,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覆、覆盖正常,平面偏斜得到纠正,侧貌更加协调,颜面部不对称得到改善。结论:在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设计下,通过一定的时间序列及矫治方向顺序安排,横向上,轻度的平面偏斜,颜面部不对称可以通过正畸掩饰性治疗得到控制,牙弓宽度得以改善;矢状方向上,也可以通过平面的倾斜度调整,在垂直方向上造成颌骨的旋转来改善侧貌,正畸医师应该从三维概念上对平面全面认识。

李鹏[6](2019)在《青少年正畸内收上切牙后牙槽骨形态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在正畸力的作用下牙齿发生移动,其周围牙周组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正畸理论普遍认为,牙槽骨改建应与牙齿的移动同步进行,以维持其骨量不变。既往研究提出牙槽骨可随牙移动而改建的机制之一是压力侧骨吸收、张力侧骨沉积。该基础理论是临床上正畸的基础支撑。对于青少年双颌前突患者,通常采取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大量内收前牙,来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面型,以达到美观的效果。近年来,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被证实可用于精确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及厚度,同时对牙槽骨线性距离的测量具备较高的准确度与可靠性。许多学者应用CBCT技术对牙齿大量移动后牙槽骨的改建状况进行了研究,大量研究结果对牙槽骨经典骨改建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在上前牙腭向移动的过程中,牙槽骨的生物学改建速率是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骨吸收明显,而骨沉积十分有限。在使用强支抗内收上前牙的许多病例中,都观察到腭侧牙槽骨厚度显着降低,且出现骨开裂的现象。越来越多相似的研究结果与经典牙槽骨改建理论相悖,且目前报道出来的有关青少年拔牙矫治后牙槽骨改建的研究,其结论相互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关于牙齿移动后牙槽骨改建的具体机制仍需要深入讨论。研究目的:本实验应用CBCT技术,对采取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内收上前牙矫治的青少年双颌前突患者,其牙槽骨厚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矫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内容:1.青少年正畸内收上切牙后牙槽骨改建研究;2.青少年上前牙内收后牙槽骨改建的系统评价;研究方法:1.回顾性收集47例正畸科青少年双颌前突,采取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内收切牙治疗的完成病例,提取所有患者治疗前(T0)和拔牙间隙关闭完成6个月时(T1)的CBCT资料以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将其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至Dolphin Imaging 11.9软件(Dolphin Imaging,American),在软件操作模块中对所有94颗上颌中切牙唇腭侧根颈(L1)、根中(L2)、根尖(L3)区域牙槽骨厚度进行测量。另对47例样本两期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上颌中切牙唇倾度1-SN(o)及牙冠内收量(d1)、牙根内收量(d2)的变化,然后应用SPSS19.0软件对同一位点前后两次牙槽骨测量值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进而得出两观察期(T0、T1)上中切牙唇倾度、冠根内收量、牙槽骨形态的变化;2.以((incisor retraction)OR(En masse retraction)OR(Extraction space closure)OR(retraction of maxillary incisors)OR(bimaxillary protrusion)OR(orthodontic treatment))AND((Bone remodeling)OR(Alveolar bone thickness)OR(bone reconstruction))为检索式检索Science Direct、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Embase、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电子数据库。以((subject:内收上前牙)OR(subject:切牙内收)OR(subject:拔牙矫治)OR(subject:正畸))AND((subject:牙槽骨厚度)OR(subject:牙槽骨改建)OR(subject:牙槽骨形态))为检索式查找CNKI、CMCI、VIP、CBM等中文电子数据库。此外手动检索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The Angle Orthodontist、《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等中英文期刊。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8年10月31日。全面查找现有关于青少年双颌前突患者,采取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矫治后牙槽骨厚度变化的文献,对获取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将最终适合合并分析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从而得出现有临床上关于牙槽骨厚度定量变化研究的结论。研究结果:1.对47例患者头颅侧位片及94颗上颌中切牙的CBCT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完成时上颌中切牙唇倾度为(104.98±1.55)°,较治疗前减少了(5.48±1.96)o,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冠与根的内收量比较显示:冠较根内收距离多(1.38±0.34)mm,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上颌中切牙内收时唇倾度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且内收过程中转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切牙基本是以整体内收的形式进行。(2)CBCT数据测量分析显示:治疗后上颌中切牙牙根唇侧牙槽骨厚度均有增加,牙根腭侧近颈部处(L1、L2)牙槽骨厚度均有减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侧根尖处牙槽骨厚度虽有减少,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106颗上颌中切牙不同位点的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显示:(1)牙根颈1/3(S1)唇侧牙槽骨厚度变化(WMD=0.12mm,95%CI:﹣0.13-0.37mm),结果无统计学意义(Z=0.96,P>0.05);(2)牙根颈1/3(S1)腭侧牙槽骨厚度变化(WMD=﹣0.72mm,95%CI:﹣1.00-﹣0.44mm),结果有统计学意义(Z=4.99,P<0.05);(3)牙根中1/3(S2)唇侧牙槽骨厚度变化WMD=0.28mm,95%CI:﹣0.05-0.62mm),结果无统计学意义(Z=1.65,P>0.05);(4)牙根中1/3(S2)腭侧牙槽骨厚度变化(WMD=﹣1.07mm,95%CI:﹣1.32-﹣0.81mm),结果有统计学意义(Z=8.17,P<0.05);(5)牙根尖1/3(S3)唇侧牙槽骨厚度变化(WMD=0.50mm,95%CI:﹣0.04-1.04mm),结果无统计学意义(Z=1.82,P P>0.05);(6)牙根尖1/3(S3)腭侧牙槽骨厚度变化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75%,P=0.008),提示异质性较大,数据不宜进行合并分析。结论:1.实验一结论:6个月观察期内牙槽骨的改建并未同时、等比例进行。青少年上前牙整体内收时仍出现了腭侧牙颈部区域骨量的减少。本实验受样本量偏少以及观察时间较短的影响,结论尚需谨慎对待。牙槽骨改建的具体机制尚需通过扩大样本量,增长观察周期等来进一步深入研究。2.实验二结论:根据现有研究报导,扩大样本量分析后发现青少年上前牙内收后,上颌中切牙根周围牙槽骨并未能形成等量的改建,尤其表现在牙根腭侧根颈、根中部区域。因此在临床上针对内收上切牙的方案设定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牙根周围牙槽骨的形态密切关注,防止出现骨开窗、骨开裂等现象。

程传花,吴馨怡[7](2019)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以本院的实际病例治疗为例对微型种植支抗其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探索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治90位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位,治疗之前使用X线检查,并印好压模,根据预先制定的矫正计划使用直丝弓矫正器进行牙齿矫正,研究组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支抗装置。主要从磨牙位移、切牙凸距差以及上中切压倾角差等相关指标入手,及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比对分析研究组患者在磨牙位移、切牙凸距差、上中切压倾角差等相关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的分析过程当中研究组有关磨牙位移、切牙的凸距差和中切压倾角差指标对比结果显着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极强,更适合临床使用和推广。

姚佳畅[8](2019)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结合压低辅弓打开咬合的临床疗效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hysiological anchorage Spee’s-wire system,简称PASS技术)结合压低辅弓的方法矫治青少年高角深覆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的14例青少年高角深覆合患者,纳入患者均为安氏I类或安氏II类错颌畸形,临床表现为牙列拥挤和(或)上颌前突并伴有深覆合的病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减数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方法来解决拥挤和(或)前突,应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结合压低辅弓的方法来进行深覆合的矫治。对患者应用压低辅弓打开咬合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以及打开咬合后关闭拔牙间隙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分析这两个阶段患者前牙覆合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支抗磨牙的受力位移情况。结果:14例患者在未增加任何辅助支抗措施的情况下,排齐前牙后,应用压低辅弓将前牙覆合打开至正常水平,到关闭拔牙间隙前所用的时间平均为9-16个月。通过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我们得到如下结果:1、前牙覆合OB(mm)由5.36(mm)变为3.13(mm),前牙由深覆合变为正常覆合范围,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1r(U1r为上中切牙阻抗中心)-PP(mm):上中切牙的阻抗中心到上颌腭平面的距离由17.11±2.99(mm)变为15.28±2.57(mm),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前牙实现了龈方压入;L1r(L1r为下中切牙的阻抗中心)-MP(mm):下中切牙的阻抗中心到下颌平面的距离由28.20±1.81(mm)变为25.43±3.55(mm),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前牙实现了龈向压入;2、上中切牙牙轴与PP平面的前下交角矫治前后无明显变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中切牙牙轴与下颌平面的后上交角矫治前后略有变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下前牙未发生明显唇倾。曲面断层片可见前牙牙根无明显吸收;3、作为支抗的第一磨牙,矫治后虽然略有伸长,但是前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压低时支抗磨牙受到向远中倾斜的力矩,但是矫治前后磨牙的角度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统计学结果显示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压低辅弓进行前牙压低时,支抗磨牙会受到向远中倾斜以及伸长的力矩,所以支抗磨牙会向后倾斜以及略有伸长。在应用压低辅弓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支抗牙数目(将第二磨牙纳入,和第一磨牙共同作为支抗牙)以及患者自身具有的咬合力来对抗一部分支抗磨牙的伸长及向远中倾斜的力矩;4、FH-MP(°),SN-MP(°)以及Y轴(°)虽然压低前后略有增加,但压低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FH/AFH矫治前后没有发生明显改变。Ar-Go(mm),Go-Po(mm)与矫治前相比,有明显增大,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ASS)结合压低辅弓矫治深覆合的方法,对高角深覆合的青少年患者具有独特优势,纠正其深覆合问题有效,能够有效地实现前牙压低;后牙的伸长及向远中的倾斜与前牙压低相比较少,主要以前牙压低作用为主。因青少年的颌骨具有生长发育潜力,即使支抗磨牙受到向远中倾斜及伸长的力矩,也不会使高角青少年深覆合患者的下颌平面角(FH-MP)增大,下颌平面不会发生顺旋,面型不会继续恶化。压低辅弓不会使前牙发生明显唇倾以及牙根吸收。支抗磨牙受到向远中倾斜的力矩,还可以为进行拔牙矫治进行前牙内收的病例储备支抗。

林奕真[9](2018)在《双相磷酸钙(BCP)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成骨性能的研究&病例报告》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双相磷酸钙(BCP)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体外成骨性能的研究目的:探讨人工合成骨替代材料双相磷酸钙(BCP)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结合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体外检测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在rhBMP2与BCP联合作用下的迁移、增殖以及成骨分化特征。实验分为四组:1OmgBCP组,100ng/ml rhBMP2组,100ng/mlrhBMP2与BCP结合组,空白对照组。具体实验方法如下:1.MC3T3-E1细胞培养。2.扫描电镜观察BCP表面形貌。3.Transwell检测不同组别对MC3T3-E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4.CCK-8检测不同组别对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5.ALP活性实验检测不同组别对MC3T3-E1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6.茜素红染色实验检测不同组别对MC3T3-E1矿化能力的影响。7.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组别对MC3T3-E1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Runx2,COL-I,ALP,OCN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检测其成骨分化能力。结果:1.电镜扫描的结果显示BCP的颗粒表面粗糙,比较均匀,颗粒的大小约0.3-1 mm。2.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hBMP2组及rhBMP2+BCP结合组都具有促进细胞迁移的能力,但是这两组在细胞迁移能力上并没有显着的差异。3.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第1天各组细胞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别,第3,5天rhBMP2+BCP结合组比单纯的rhBMP2组和单纯的BCP组细胞数量有显着的增加。4.ALP活性检测结果表明,rhBMP2+BCP结合组在第7天和第14天的ALP活性都明显大于rhBMP2组,其次是BCP组。5.茜素红染色实验结果显示,rhBMP2+BCP结合组,MC3T3-E1矿化能力较单纯的rhBMP2组和BCP组明显增强。表明联合组能够促进后期MC3T3-E1的矿化能力。6.RT-PCR实验显示rhBMP2+BCP结合组RUNX2的表达在第7,14天相对其他组有显着的增加,其中第7天的表达最多。COL-I的表达在第7天和第14天BCP组大于其他组。ALP的表达rhBMP2+BCP结合组相对其他组更多。OCN第7天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几乎表达,而在第14天rhBMP2+BCP结合组大于rhBMP2组和BCP组。结论:rhBMP2能增强MC3T3-E1细胞的迁移募集能力,与BCP结合后,细胞的迁移募集能力没有改变。其他组相比,rhBMP2+BCP结合组能显着的增加MC3T3-E1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第二部分:双相磷酸钙(BCP)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体内成骨性能研究目的:探讨人工合成骨替代材料双相磷酸钙(BCP)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结合在大鼠股骨缺损模型中的体内成骨性能。材料和方法:制备大鼠股骨缺损模型,在股骨缺损中埋入以下分组材料:1)20咫rhBMP2 +BCP 组,2)50吨 rhBMP2 +BCP 组,3)100μg rhBMP2+BCP 组,4)BCP组。术后4周取材观察,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比较各组的新骨形成的情况。结果:1.成功制备了大鼠股骨缺损模型。2.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不同浓度的rhBMP2与BCP结合在骨缺损区均有新骨形成,而且随着rhBMP2浓度的升高,新骨生成量增多。结论:rhBMP2结合BCP对于大鼠的骨缺损区域具有良好的骨形成能力。

董十月[10](2018)在《种植—正畸联合治疗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牙合)力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临床上部分患者由于牙列缺损时间较长,经常会出现邻牙倾斜或对颌牙伸长等情况,这些症状都给种植修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旨在探究使用种植联合正畸治疗修复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跨学科联合治疗的必要性提供了临床依据。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入的单个后牙缺失伴错颌畸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处于41-58岁之间。对照组为同期选取的10例无牙列缺失和错牙合畸形的正常牙列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使用T-Scan III咬合力分析测定仪系统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总咬合力的大小,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并观察其牙合力中心位置(COF),测定时间为实验组治疗前、修复后、修复后6个月和修复后12个月。采用t检验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种植体及其周围牙槽骨和软组织等的情况。结果种植与正畸联合治疗的患者,经T-scan III系统测量治疗前实验组总咬合力(785.40±14.29N)明显低于对照组(1084.20±22.48N),治疗前实验组牙合力不对称指数(13.23±4.04%)高于对照组(8.98±3.24%),以上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修复后即刻测量的总咬合力(1012.60±51.18N)明显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总咬合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修复后即刻测量总咬合力低于同期对照组的总咬合力(1085.20±52.25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即刻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54±0.64mm)前后位移(34.15±2.03mm),同期测量对照组左右位移(3.79±0.63mm)前后位移(36.14±2.24mm),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后半年测量实验组总咬合力(1078.90±53.65N)低于修复后半年同期对照组总咬合力(1086.90±49.17N),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一年测量实验组总咬合力(1086.90±49.17N)稍高于修复后一年测量同期对照组总咬合力(1084.40±48.08N),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半年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59±0.51mm)前后位移(34.47±1.98mm),修复后半年测量同期对照组左右位移(3.79±0.56mm)前后位移(35.93±1.94mm),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一年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61±0.48mm)前后位移(34.46±1.78mm),修复后一年测量同期对照组左右位移(3.83±0.55mm)前后位移(35.83±2.13mm),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基本消除了不良咬合状态,且咬合力分布均匀。10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正常,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量吸收及种植体松动等其他异常,全口牙周情况均未出现异常现象。结论本实验种植联合正畸在治疗复杂牙列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治疗不仅可以明显的扩大种植治疗的适应症,改善修复效果,还能为最终修复提供良好的咬合关系。本实验还证明了多学科联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性。

二、正畸治疗支抗系统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畸治疗支抗系统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上颌牙列-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设备
        1.3 数据采集
        1.4 建立上颌牙列-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1.4.1 建立上颌骨、牙列及牙周膜的三维实体模型
        1.4.2 无托槽矫治器及附件的建立和转配
        1.5 模型分组
        1.6 材料参数设定和单元网格划分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备和有限元模型
        1.2 定义不同材料的接触条件及约束
        1.3 建立模型参考坐标系
        1.4 设定位移标志点
        1.5 观察和分析指标
    结果
        2.1 第二磨牙X轴(水平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2.2 第二磨牙Y轴(近远中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2.3 第二磨牙Z轴(垂直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2.4 第二磨牙整体初始位移趋势
        2.5 支抗牙的初始位移位移趋势
        2.6 牙周膜Von-Mises应力分布及大小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2)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正畸治疗技术的发展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致谢

(3)正畸治疗埋伏牙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设备和材料
    3.方法
        3.1 资料收集
        3.2 治疗过程
        3.2.1 制定治疗计划
        3.2.2 拓展间隙
        3.2.3 手术开窗
        3.2.4 正畸牵引
        3.2.5 调整咬合与保持
        3.3 统计分析
        3.3.1 埋伏牙的发生情况
        3.3.2 评价治疗效果
        3.3.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埋伏牙的发生情况
    2.口外开窗辅助正畸牵引治疗埋伏牙的治疗效果
        2.1 牵引治疗结果
        2.2 治疗前后埋伏牙的牙根长度变化情况
        2.3 弯根埋伏牙的牵引情况
        2.4 牙龈外形的恢复情况
    3.口外开窗辅助正畸牵引治疗埋伏牙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根尖孔闭合组与未闭合组埋伏牙牵引结果
        3.2 青少年组与成人组埋伏牙牵引结果
        3.3 男性组与女性组埋伏牙牵引结果
        3.4 唇侧开窗与腭侧开窗埋伏牙牵引结果
讨论
    1.埋伏牙的流行病学现状
    2.埋伏牙的病因
    3.埋伏牙的诊断
    4.埋伏牙的治疗
    5.埋伏牙牵引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年龄因素对埋伏牙牵引的影响
        5.2 牙根发育情况对埋伏牙牵引的影响
        5.3 埋伏牙位置对牵引结果的影响
        5.4 唇腭侧开窗对于埋伏牙牵引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论
典型病例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生理性支抗技术对磨牙支抗控制的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内容和方法
结果
    1 建立了不同矫治阶段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
    2 不同矫治阶段磨牙的三维位移趋势及位移量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20例临床病例汇报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平面偏斜的正畸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青少年正畸内收上切牙后牙槽骨形态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青少年正畸内收上切牙后牙槽骨改建的研究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青少年上前牙内收后牙槽骨改建的系统评价
    1 写作指南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1.2.2. 1 手术之前
        1.2.2. 2 手术中
        1.2.2. 3 手术后
    1.3 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2.2 不良反应
3 讨论

(8)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结合压低辅弓打开咬合的临床疗效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材料
    2 矫治方法
    3 头影测量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
致谢

(9)双相磷酸钙(BCP)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成骨性能的研究&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一 骨形态蛋白2 (BMP2)在骨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BCP结合rhBMP2体外成骨性能的研究
    1、实验目的
    2、数据分析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BCP结合rhBMP2体内成骨研究
    1、实验目的
    2、数据分析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正畸-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病例1
        第八部分:参考文献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病例7
    病例8
    病例9
    病例10
    病例11
        第八部分:参考文献
    病例12
    病例13
    病例14
临床工作总结
个人简历
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种植—正畸联合治疗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牙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2.2 治疗前牙合力情况对比
    2.3 修复后即刻对比
    2.4 修复后半年和一年后对比
    2.5 统计分析
3 讨论
    3.1 牙列缺损及修复难度
    3.2 种植修复的选择
    3.3 单一科室修复结果
    3.4 正畸联合种植治疗优势
    3.5 发展及展望
    3.6 待解决问题
4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种植-正畸治疗复杂型牙列缺损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正畸治疗支抗系统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迟敬文. 青岛大学, 2020(01)
  • [2]直丝弓矫治器和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拔牙病例排齐阶段支抗需求的疗效分析[D]. 马跃. 郑州大学, 2020(02)
  • [3]正畸治疗埋伏牙的临床研究[D]. 武孝芬.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4]生理性支抗技术对磨牙支抗控制的有限元研究[D]. 田忠辉. 青岛大学, 2019(02)
  • [5]平面偏斜的正畸治疗[D]. 何美芳.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6]青少年正畸内收上切牙后牙槽骨形态变化的研究[D]. 李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程传花,吴馨怡.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04)
  • [8]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结合压低辅弓打开咬合的临床疗效初探[D]. 姚佳畅.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9]双相磷酸钙(BCP)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成骨性能的研究&病例报告[D]. 林奕真. 武汉大学, 2018(01)
  • [10]种植—正畸联合治疗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牙合)力分析[D]. 董十月. 郑州大学, 2018(11)

标签:;  ;  ;  ;  

正畸支抗系统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